丝绸商贸企业价值评估

2024-10-17

丝绸商贸企业价值评估(精选10篇)

1.丝绸商贸企业价值评估 篇一

市场比较法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摘要】 在我国,市场法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合作的加强,评估体系必将与国际评估业接轨,得到进一步完善,进而市场法也必将有较大的发展。研究市场法,有利于开发市场法的应用潜力,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法体系。文章分析了市场法的应用现状,并研究了市场法在应用中的难点,最后针对市场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市场法; 策略

The assessment of enterprise value evaluation market comparison research

【 abstract 】 in our country, the approach is not to be widely applied, bu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strengthening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valuation system will be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appraisal industry standards, further perfect, and also will have larger approach.Research approach,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proach potential application, further 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approach, and the approach of the application of difficulties in in the approach the issues in actual application of specific strategies and methods.【 key words 】 enterprise value appraisal;Approach;strategy

一、前言

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估,西方先进国家应用较广泛的是市场法,其次是收益法,资产基础法是较少用的。而在我国刚好相反,应用比较多的是资产基础法,其次是收益法,市场法基本没有得到应用。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市场法将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的实践中得到推广。

随着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权市场、证券市场迅猛发展,企业并购行为层出不穷,产权交易日渐活跃,上市公司法人股的协议转让、司法拍卖等经济行为的不断增多,使得市场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并购或股权转让的成功案例,为市场法的选用创造了条件。

二、企业价值评估

企业价值评估是动态评估,是根据企业获利能力、市场竞争力等因素评估企

业价值。评估目的是满足将企业资产作为一个获利整体进行投资、转让、兼并、联营或组建企业集团的需要。企业价值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资产评估,是对整体经济价值进行判断估计的过程。

要改进企业价值评估工作,基本前提是要区分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必须明

确,价值评估的一般对象应当是企业整体的经济价值,而企业整体的经济价值指的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平市场价值。

企业价值评估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在帮助投资人和管理者在改善决策方面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对主要评估体系和方法做一分类并对其适用条件做一评价。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书(试行)》(简称“意见书”),并于2005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意见书明确提出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这一规定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单一使用成本法的局面,形成以成本法为主体,收益法、市场法互补的格局。

企业价值评估是综合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 采用特定技术方法对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进行估计和评价的过程。创业投资中创业企业的价值评估对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均有重要意义。创业投资多数投向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 创业投资机构进行项目选择决策时, 对创业企业价值的准确评估是从源头规避风险, 实现低风险、高回报的关键环节。同时, 创业企业价值评估也为创业投资机构进行阶段性投资及给予创业企业经营管理建议提供依据。创业企业的管理者也应对本企业价值有充分的认识, 在企业运营中准确判断创造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 确定关键因素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度, 从而采取有力措施提升企业价值。准确地评价企业价值以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为基础,本文分析当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结合创业企业及其价值评估的特 点, 提出不同阶段创业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方法应采用的不同方法。

三、市场法

市场比较法是以某个与被评企业相类似的企业为参照, 将被评企业与已知的类似公司进行比较, 从已知公司的整体价值估计出被评企业价值的方法。以V

表示企业价值, G 表示可获得的变量数据,市场比较法基本计算原理如一下公式

所示:V(被评企业)V(参照企业) G(被评企业)G(参照企业)

根据选择可观测数据标准的不同, 市场比较法主要有市盈率、市净率和收入

乘数三种方法。

① 市盈率=每股市价/ 每股盈利

被评企业每股价值= 参照企业平均市盈率×被评企业每股盈利

市盈率法适用于同行业企业价值评估, 以及初始发行股票的定价。

但是如果被评企业收益为负值时, 该方法无效, 使用过程中不能忽

略影响企业每股盈利的外部因素。

② 市净率=每股市价/ 净资产

被评企业股权价值=参照企业市净率×被评企业净资产

市净率分子表现企业的市场价值, 分母表现企业的账面净资

产, 二者的差距反映出良好的投资机会。当企业收益为负值市盈率

失效时, 市净率可以弥补市盈率的不足。

③ 收入乘数=股权市价/ 销售收入

被评企业价值=参照企业收入乘数×被评企业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较企业收益和账面价值不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收入乘数评

估企业价值较为客观, 适用范围更广。

市场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具有简单、直观便于理解、运用灵活的特点。尤其是

当目标公司未来的收益难以做出详尽的预测时,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显然受到限

制,而市场法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此外,站在实务的角度上,市场法往往更为

常用,或通常作为运用其他评估方法所获得评估结果的验证或参考。但是运用市

场法评估企业价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因为评估对象和参考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往往不尽相同,因而要找到与评估对象绝对相同或者类似的可

比企业难度较大;其次,对价值比率的调整是运用市场法及为关键的一步,这需

要评估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技术能力。

四、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市场法

运用市场法进行的企业价值评估,将评估对象与可参考企业或者在市场上已

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对比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

其应用前提是假设在一个完全市场上相似的资产一定会有相似的价格。

市场法着眼于未来收益,更能够反映市场中投资者对企业的看法。它适用于

股票市场较完善的市场环境中,经营较为稳定的企业价值评估。

市场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参考企业比较法、并购案例比较法和市盈率法。

1.参考企业比较法是指通过对资本市场上与被评估企业处于同一或类似行

业的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或经济指标,在与被评估企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估对象价值的方法。

2.并购案例比较法是指通过分析与被评估企业处于同一或类似行业的公司的买卖、收购及合并案例,获取并分析这些交易案例的数据资料,计算适当的价

值比率或经济指标,在与被评估企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估对象价值的方

法。3.上市公司市值评估的市盈率乘数法

市盈率乘数法是专门针对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被评估企业股票价格=同类

型公司平均市盈率×被评估企业股票每股收益。

运用市盈率乘数法评估企业价值,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善发达的证券交易市场,还

要有行业部门齐全且足够数量的上市公司。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距离完全市场还有

一定距离,同时国内上市公司在股权设置和结构等方面又有较大差异,现阶段来

讲,市盈率乘数法仅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辅助体系,暂时不适合作为独立方法对

企业进行整体价值评估。

五、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营运

企业价值评估的市场法是通过在市场上找到若干个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相

似的参照企业,以参照企业的市场交易价格及其财务数据为基础测算出来的价值

比率,通过分析、比较、修正被评估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在此基础上确定被评

估企业的价值比率,并且通过这些价值比率得到被评估企业的初步评估价值,最

后通过恰当的评估方法确定被评估企业的评估价值。

1.企业价值评估的市场法是基于类似资产应该具有类似交易价格的理论推

断;

2.运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存在两个障碍: ①企业的个体差异;②企业交易案例的差异

3.市场法中常用的两种具体方法是参考企业比较法和并购案例比较法

运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基本步骤:

两种方法的核心问题是确定适当的价值比率,选择价值比率,应该注意以下

问题

1.选择的价值比率应当有利于评估对象价值的判断 2.用于价值比率计算的参照企业的相关数据应当恰当可靠 3.用于价值比率计算的相关数据口径和计算方式应当一致 4.被评估企业与参照企业相关数据的计算方式应当一致 5.合理将参照企业的价值比率应用于被评估企业

六、案例分析

结语

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依赖于评估人员对市场,行业和所评估企业资产属性的深入分析,是评估人员对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在当前我国

运用市场法所需的相关信息还较匮乏的情况下,评估人员更需要具备这些知识。

对所评估企业所在行业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并对该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地

研究分析,从而才能较为恰当地在企业价值评估中较好地运用市场法。

市场法利用市场上与被估企业相同或相似企业的交易及市场成交价作为参

照,通过被估企业与参照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进行必要的差异调整,修正市场

交易价格,从而确定被估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的方法。市场法应用的主要困难是可

比企业的选择,而且市盈率、市净值率等评价指标要求具备活跃、成熟、规范的证券交易市场条件。目前国内企业整体评估还不宜采用市盈率乘数法,只能作为

辅助方法或粗略估算方法。

参考文献:

[1] 沈越火.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资产评估, 2007,(3).[2]于新颖浅谈企业价值评估[J]商业钡角2009.25

[3]王海粟.企业价值评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张家伦.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类及其利弊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

2.企业价值评估中企业收益的预测 篇二

2005年版的《国际评估准则——企业价值评估》、美国评估师协会的《企业价值评估规范》和《欧洲价值评估规范》中,均明确了收益现值法是企业价值评估项目最恰当、最理想的评估方法。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却很少,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就是企业收益的科学预测。企业收益的预测在理论和实践中有较多的方法,国内各种评估机构和评估师一般均是依据执业判断能力来选择的,所得出的预测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益相关者对评估结果的质疑很多源于企业收益预测的准确性。

一、企业收益预测方法的选择

(一)我国企业收益预测方法的现状

为了深入研究收益现值法中企业收益预测的基本现状,笔者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国内资产评估中介机构为调查对象,问卷采用邮寄的方式或直接送发的方式,多数问卷以邮件形式寄回。全国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涉及到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陕西省、上海市、深圳市、辽宁省、新疆等十个省市,回收问卷230份。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来看,各种收益预测方法的选用有很大的区别。问卷所列六种预测方法中,选时间趋势预测法的157位,占68.26%;选综合调整法的119位,占51.74%;选回归预测法的97位,占42.17%;选专家预测法的79位,占34.34%;选产品周期法的65位,占28.26%;选模型预测法的43位,占18.70%。具体选用哪一种方法要依据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和收益的变动趋势而定,哪一种方法适合就采用哪一种。当然,这也与评估师对预测方法的理解程度有直接关系。

在收益预测的计算工具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在调查问卷的回函中,选Excel的171位,占74.35%;选计算器的24位,占10.43%;选TSP的8位;选SPSS的6位;选SAS的1位;无人选用E-view软件。Excel是Office办公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人员对Excel比较熟悉;而有少部分的评估人员直接用计算器计算。TSP、SPSS、SAS软件比Excel的功能要强得多,而选用的却比较少。

问卷调查表明,目前具体的企业收益统计预测方法(数学方法)并不是制约收益法应用的首要问题。在企业收益预测方法中,评估人员考虑的重点是收益具体项目的预测难度,影响企业收益的各个项目预测适用哪一种方法,如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各项成本费用的变动趋势等。

(二)企业收益预测方法选择的策略与原则

在国外评估准则中,没有任何预测方法的限定。在国外评估理论研究文献中,对预测方法的研究也属少数。近几年,我国评估理论和实务界也有部分学术文章讨论收益的预测方法,如:曲线模型法、模糊预测、灰色预测法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等。

企业收益预测方法分析研究表明,时间趋势预测与各种简单的平均预测相比,得出的预测值相对更接近实际;各种曲线预测技术方法与直线回归预测方法相比,得出的预测值更准确、可靠;多因素预测与单因素预测相比,得出的预测值更接近实际或误差更小。然而,相对复杂的预测模型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

1.模型越复杂需要的数据越多,包括数据的变量个数和时间序列的长度;

2.随着预测期间的延长,预测结果的优越性却逐渐降低;

3.研究表明,在进行收益预测时,即使是最好的预测结果,最终也要服从专业分析师的主观判断。

可以说,相对复杂的预测技术需要更多的可靠数据,并且要应用更多的数学计算公式和计算机软件,这些条件实质上又制约着预测方法的应用。如果被评估企业有较长期的历史收益数据,如果相应的模型参数在长时期中没有明显的变化,时间序列模型可以得出较好的预测结果。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对于大多数企业和评估机构来说,应用复杂数学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其收益很可能会超过其代价和成本,在很多时候是得不偿失的。

从理论上讲,经济预测技术与方法均能应用于收益预测,在众多的预测方法中,要选出哪一个方法最科学、最理想是没有意义的,不同的方法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只要企业经营状况适合,最简单的方法也能得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值。

目前,以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相关会计资料、统计资料的可靠性来看,最现实的预测方法仍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将企业收益或现金流量分解为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最后归结为净现金流量。要针对不同项目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和做出单项预测,同一个企业的收入与费用可能会遵循不同的变动规律,可以采用不同的预测技术与方法。

二、企业收益预测期的划分

目前国内评估理论与实务界认可的收益现值法公式为,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分阶段收益模型的方法,也就是前期收益现值加后期收益额递增增长的收益现值,公式如下:

其中,Rt——第t年的收益额

i——资产的折现率

n——前期收益期间,常取5年

Rn+1——第n+1年当年的收益额,以后每年收益额将以g的速率递增

按照这个基本理论分析公式,可将企业价值分为两个部分:

企业价值=明确的预测期期间的现金流量现值+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现值

对于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企业价值,以企业持续稳定的效绩假设为前提,完全可以用简化的公式预测和计算。这种持续稳定的效绩假设就是要保持所有新投资都能取得稳定的收益率;企业投入的资本能取得稳定的收益率;企业能保持稳定的增长率,每年能拿出一定比例的营业利润作为再投资的资本。

明确的预测期间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长度,以便企业能够在此期间末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这个足够的时间长度到底应是多少,是评估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在国外的各种评估模式中,一般确定明确的预测期间为10-15年。在具体项目评估时一般很难做到这么长时期的预测,为了方便预测,并使预测误差更小,可将10-15年分为两个阶段。3-5年的详细预测阶段,制定完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并尽量使之与单位产量和单位成本相关;其余年份为简单预测年份,只预测几个重点指标,如销售收入、利润、成本费用、资本周转率等。

在国内企业价值评估中,企业收益的预测一般分为近期预测(短期)与长期预测。近期预测的时限是由企业收益的变化趋势决定的,如果收益稳定,预测3-5年就可以反映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如果收益变化具有周期性,那么变化周期的长度就决定了预测的时限。预测时间越长误差越大,一般应为3-5年,最长不超过10年;而长期预测指对企业长远发展趋势的预测。在这里,近期预测就是明确的预测期间收益预测,而长期预测就是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收益预测。

在明确预测期间的具体时间段划分上,国内国外的看法基本一致。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明确的预测期间越长,对企业价值的估价越准确。许多评估人员在收益预测中利用了这样的隐含假设,在明确的预测期之后,新资本收益率等于资本成本;而明确的预测期间,新资本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因此,延长预测期间就等于延长了新资本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的时间段,也就导致了企业价值的增加。

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是:只要明确的预测期间足够长,企业的经营状况就能在预测期末达到稳定状态。美国麦肯锡公司通过各种行业的企业资本收益率和增长率研究表明,公司极少能长期超过竞争对手,在投资资本收益率方面,能连续10年超过竞争对手的公司不到25%,能连续15年超过竞争对手的公司不到10%;行业的平均投资资本收益率和增长率与国民经济状况直接相关。汤姆·科普兰对某企业的价值评估后发现,不管明确的预测期间有多长,企业价值总是8.93亿美元,在预测期为5年的情况下,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现值占企业总价值的79%;在预测期为10年的情况下,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现值占企业总价值的60%。

从评估理论和评估实践来看,3-5年的详细预测期完全可以满足企业价值的估价需要,没有必要进行过长时间的预测,而且预测的时间越长,预测的误差就越大。

三、利用损益表综合调整进行预测

企业收益预测一般以前5年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实际经营业绩为基础。虽然可以不通过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就可以直接求得现金流量,但如果不建立资产负债表,就很容易忽略构成现金流量的各种不同项目,有可能以历年的数据预测得出未来的销售收入与筹资的数量有矛盾。资产负债表有助于平衡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均衡一个项目的变动与其他项目变动的关系。当然,建立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要进行前期的数据调整,也就是根据前面所述的收益界定进行调整,只有调整后的损益表才能用于收益预测。

在国内外评估领域,均以销售收入预测作为企业收益预测的出发点,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体现,需求驱动预测从销售收入预测着手,而其他的指标和变量(成本、费用、流动资金等)都以销售预测为前提进行。预测一般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预测销售收入

预测销售收入应该以销售额的增长和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化为基础,选用适用的预测数学模型。销售收入预测是企业收益预测的关键,以前述的企业经营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为基础,并要注意与企业的以往表现、行业的历史情况相符合。从统计分析来看,很少有企业能较长期地在增长率上超过竞争者,并且大多数企业在较长期后销售增长率与行业增长率相接近。如果企业增长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很多,持续时间较长,就要注意进行合理性检验。这些既是预测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也是在检查核对时的基本要点或出发点。

如果企业有新的开发项目,则需要特别谨慎,因为如企业能成功开发新产品,就使企业有了新的增长点,企业的增长率和投资收益率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如果企业新产品开发失败,就会降低销售增长率,也可能被淘汰出该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设计出每种状态的可能性及其概率,综合估计企业的销售收入。

(二)预测营业项目

预测营业项目,如企业的营业成本、流动资金、土地、厂房和设备等。把这些项目与销售收入联系起来。销售收入的预测是其他营业项目预测的前提,因为其他流量都与销售量有关或依赖于销售量。比如,如果没有显著的资本支出和营运资本的大幅度增加,销售量的高速增长通常是难以实现的。成本的变化也和销售量的增长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目前的企业经营中,随着销售量的增长,单位产品的成本就随之下降的趋势假设并不见得正确,除非评估人员确实发现了有说服力的证据。在销售量增长的同时,单位产品的成本相同比例的下降,多数属于评估人员的假设或空想。通过企业经营情况的长期考察,评估人员会发现,土地、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与销售收入的比率是比较稳定的,从销售增长率完全可以推测土地、厂房和设备的净额。

(三)预测非营业项目

预测非营业项目,如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对非关联企业投资和利润。

(四)预测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应等于上一年的所有者权益加上净利润和发行的新股减去股利分配数额。

(五)报表内项目之间的关系验证

3.某商贸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篇三

作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税局 李兴

发布时间:

一、企业基本情况

某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2006年4月1日认定为辅导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类型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主要从事带钢、焊管和卷板的批发零售,属商业企业,产品全部内销。2007年1-12月份申报应税收入171084579.08元,销售成本168819669.25元,销项税额29084379.12元,进项税额28833858.86元,实现增值税250520.26元。实现利润310346.86元。实现企业所得税8755.09元。

二、疑点分析

评估人员运用存货变动法,对该公司07年的收入进行了测算,利用税收负担率法,对07年的税负率进行了测算,利用进项税额控制法,对07年进项税金进行了测算。测算过程如下:

(一)用企业存货变动情况测算当期销售额。

申报应税收入

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利润

期初库存商品金额

本期购进产成品金额

期末库存产成品金额

毛利率

171084579.08 168819669.25 2264909.83-170135.19 169369927.71 380123.27

1.32%

本期产品销售收入测算数=[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 ÷(1-毛利率)=(-170135.19-380123.27+169369927.71)÷(1-1.32%)=171077897.50

测算收入小于实际申报应税收入,评估正常。

(二)运用进项税金控制额测算当期进项税金。

增值税纳税评估分析测算表

评估方法

进项税金评估法

评估指标

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

数值

550258.46 计算公式

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主要外购货物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 数值

28806715.09

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

17%

本期运费支出

197534

本期销售成本

168819669.25

测算数<预警值,收入有可能不实,进一步分析

评估正常

评估异常

异常

评估差异值

27143.77

该企业评估期进项税金测算值为28806715.09元,实际抵扣税金大于进项税金控制额27143.77元,提示异常,存在虚抵进项的可能。

(三)测算增值税税收负担率。

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250520.26÷171084579.08)

×100% =0.15%,低于预警值下限0.05个百分点,提示异常,存在少计销售收入或虚抵进项的可能。

(四)所得税指标测算。

经测算,该公司收入同比增长79.15%,而期间费用同比增长93.22%,期间费用增速异常,存在多列支费用问题。

三、约谈举证

评估人员首先制定了约谈计划,拟定了约谈提纲,向企业下达了约谈通知书,并要求企业对疑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企业解释如下:1.税负率偏低是由于目前钢材批发企业竞争激烈,导致市场加价低,我们薄利多销,平均每吨加价仅为20-50元。2.实际进项税额大于测算数,是由于汽油的进项税额没有加到测算公式中,汽油的进项税额为5855.89元,其余的21287.88元差额 可能是由于亏吨造成的,企业会计同意自查。3.期间费用同比增长过快,是因为2007年管理人员工资和销售费用上涨所致。

四、实地核查取证

由于约谈的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疑点,评估人员到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取证。

到该公司实地查看了进项发票、运费发票并将运费发票与购进或销售的专用发票比对,核实了库存商品数量、出库单据及销售合同,并到仓库核实了仓库保管帐。发现该公司库存明细帐上不合理亏吨42.305吨,应做进项税额转出21287.88元。评估人员又着重查看了该公司的期间费用发票,发现该公司购买了数码相机7800元,计入了管理费用科目,应列入固定资产,调增当年应纳税所额7800元。补交企业所得税2106元。

五、处理意见及自查补税情况

4.试论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评估 篇四

同样,企业的实际价值也并不等于企业的帐面价值。从理财的角度来看,财务会计意义上的资本的期末价值与期初价值之差并不表示财务管理意义上的资本保值增值。投资、筹资、经营活动或其他因素虽会使公司资产规模和净资产帐面价值增加,但是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占有率、长期竞争优势及获利能力可能随之而增加,也有可能随之而下降。例如一个集团性公司本着多足鼎立的经营方针进行多元化的投资,虽然资本的帐面价值期末大于期初,但由于投资分散,经营者对所投资的多项业务不能驾轻就熟地进行控制,经营风险大幅度提高,最终导致再投资的收益率小于资本成本,企业的资本及股东权益实际上已经贬值,即企业价值

下降。而另一个原来经营多种业务的公司进行了资产与业务重组,出售了无经营特长的资产与业务,盘活了资产存量,并将所得用于偿还债务和回购自己的股份,从而减少了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此时即使企业资本的期末帐面价值小于期初,但企业增强了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再投资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企业资本及股权价值反而增加,即企业价值上升。

另外,企业通过帐面价值的核算,常常无法对其自身经过长期开发研究、日积月累的宝贵财富——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确认。为什么美国占据资产规模最大的前100家企业中,主要是涉足金融保险、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制造业等领域的企业;而信息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等领域的企业资产的帐面价值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往往是利用会计准则难以进行核算的无形资产。这些企业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它们的股票市场价值却比它们的资产高出好多倍。

从理论上看,资本价值应是资本对应的资产预期现金流量现值之和。也就是说,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意义上的价值,应以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评估法来评估较为合理。按此方法,企业的权益价值计算程序如下:

权益价值=实体总价值一债务价值

实体总价值=营业价值十非营业投资价值

营业价值=已明确的预测期间的现金净流量现值十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净流量现值(即连续价值的现值)

现金净流量现值=自由现金净流量×折现系数

自由现金净流量=毛现金净流量一总投资

毛现金净流量=息税前利润×(1一所得税率)十折旧

总投资=流动资金增加额十资本投入

实践证明,利用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对被投资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预测绩效与自由现金净流量。

包括:计算扣除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与投资成本;计算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了解企业的战略地位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制订绩效前景;预测个别详列科目;检验总体预测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应该说,将企业经过审计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别明细科目的细化分析,结合企业经营的历史、现状和预测分析所得出的企业预计现金流量表,应该具有相当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此为基础计算出的自由现金净流量的可信程度是很高的。

2、估测折现率。

包括:权益性资金成本估算;负债性资金成本估算;确定目标市场价值权数;估计不同行业的企业的报酬率随整个上市公司平均报酬率变动的“β系数”或根据机会成本要求最低资金利润率。从而合理选定折现率。

3、估测连续价值。

包括:选择预测期限;估计参数;连续价值折现。连续价值可用自由现金流量恒值增长公式法或价值驱动因素公式法测算:

(1)自由现金流量恒值增长公式法。

连续价值=FCFT+1/(WAC-g)

其中:FCFT+1=明确的预测期后第一年中自由现金流量正常水平;

WACC=加权平均的资金成本;

g=自由现金流量预测期增长率恒值,

(2)价格驱动因素公式法。

连续价值=NOPLATT+1(1-g/ROIC)/(WACC-g)

其中:NOPLATT+1=明确的预测期后第一年中扣除调整税的净利润的正常水平;

ROIC=新投资净额的预期报酬率。

4、企业价值评估结果计算及解释。

实例分析:上海某高科技电脑软件公司(以下简称DE公司)成立于7月。当时注册资金为10万元,4月增资至50万元。公司创立以来主要从事金融业前台通用软件、数据分析系统、MIS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图形图象制作等业务的研究开发,并承接世界银行软件开发业务。业务拓展前景良好,已形成广泛的境内外客户群。但由于公司资本投入少,员工高学历引起人工成本高,为提高竞争能力又需投入大量研究开发费用,迫使公司无法扩大经营规模,公司发展受到限制。

DE公司初步规划:(1)开发研究

费用的投入至少在400万元,用于超前研究中国的银行在未来若干年内所需的关于后台信息管理与风险分析的信息产品与技术(例如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信息技术研究),扩大已有的技术优势,适应中国加入WTO以后新的金融形势。(2)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有能力承接规模较大的项目。

某投资公司准备改变传统的投资方向进入高科技领域,对DE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感兴趣。准备进行风险投资。为此,我们对DE公司的实际价值进行了评估,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编制DE公司经过调整后的199月至8月比较资产负债表、比较损益表和比较现金流量表,并进行指标分解分析。

根据三张比较财务报表,可计算有关指标如下:

注:年数字为9月1日至12月31日,19数字为1月1日至8月31日。

经分析得出DE公司财务状况逐渐好转,并具有一定的成长性。然后,综合DE公司过去和目前经营情况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主要根据已签长、短期合同,意向书,项目规划书和建议书等)。预计了未来年份的自由现金净流量,并估测出应采用的折现率为8%。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计算出DE公司的实体总价值为1,599.

12万元,见下表:

现金流量预测表(单位:万元)

对 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有助于对投资决策或管理进行指导,无论是风险投资、资产出售还是采取内部战略创意,所得出结果要从考虑中的决策角度进行分析。因为企业决策大都包含着不确定性和风险,应自始至终从情景的角度以及能够反映这一不确定性的价值范围考虑价值。为此,可以按上表试做各种情况下的敏感性分析,如不同的收入年增长率、不同的 销售利润率等,将得出不同的公司实体总价值。

通过以上评估得出,到年8月底DE公司实收资本只有50万元,净资产只不过60余万元。根据预估结论,1999年底净资产不会超过300万元。该公司在承接大型项目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折规模型,估计出该公司实际价值均在1,600万元。体现了公司高科技含量的真正的价值,给新组建的公司股权分配提供了可靠依据。

在评估过程中,不但应将模式建立在历史财务报表数据之上,根据历史绩效对预测进行分析,确保预测以事实为基础,并分析了为扭转局面需要采取哪些行动以及管理部门为何有可能实施这些行动。投资公司在1999年底投入资金组建了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的新公司,董事会决议在20底之前总投资将达到2亿元,并为新公司在境外 创业板块上市做准备。重新组建的DE公司由于资本实力大大增强,人才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其开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大提高。至今已达成、初步达成、有意向的新增项目总金额已达到1.2亿元,而且有很大的业务拓展可能。

5.丝绸商贸企业价值评估 篇五

模糊理论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在并购中十分关键,它是制定收购支付价格的主要依据之一.可比公适司和可比交易价值评估法是企业价值评估中十分实用、有效的方法.以前对这两种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对可比公司或可比交易数据的线性评估,没有对可比公司或可比交易的与目标公司的.相似程度做出衡量,从而影响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模糊贴近的基本原理出发,首先对可比公司或可比交易与待评估的目标企业进行模糊贴近度比较,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原来的评估方法进行了修正.

作 者:刘洪久 吴博书 方淑芬 LIU Hong-jiu WU Bo-shu FANG Shu-fen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 名: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3(1) 分类号:F272.5 关键词:可比公司   可比交易   模糊贴近  价值评估  

6.我国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篇六

关键词:价值评估价值评估方法评价评估方法选择

随着企业购并、重组、股权交易等产权交易活动蓬勃开展,其中企业价值评估问题是产权交易能否达成的核心问题之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已经由追求利润最大化、所有者财富最大化转变到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上。

历史成本法

(一)账面价值法

账面价值法是成本法中的一种方法,根据资产负债表等企业现存的财务报表记录,对企业资产进行分项评估,然后将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也就是所有者权益部分的账面价值。其基本算式是:

目标企业价值=目标企业的账面净资产×(1+调整系数)

账面价值法是利用传统的会计方法对企业单项资产的价格再现,它反映特定时点的企业会计核算价值。这种评估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较为简单,数据容易获得并有据可依,容易操作。在没有一个相对中立、专业和成熟的资产评估机构,缺乏完备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较为合理。但账面价值法无法正确反映企业的现有市场价值和它的增值能力,无法反映企业的赢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行业特点。同时,会计政策的弹性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很容易以此操纵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因此,账面价值法不能单独应用于当代或使企业增值或减值的复杂的生存环境。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在其发布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中指出,账面价值法不能作为唯一使用的评估方法,应在综合考虑不同评估方法和初步价值结论的合理性及所使用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的基础上,形成合理评估结论。

(二)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是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或建造一个全新状态的被评估资产所需的全部成本,减去被评估资产实际已经发生的实体性陈旧贬值、功能性陈旧贬值和经济性陈旧贬值,得到的差额作为被评估资产的现时价格,即评估价。或者,估算出被评估资产与其全新状态相比有几成新,即成新率,然后用全部成本与成新率相乘,得到的乘积作为评估价。其算式为:

目标企业价值=企业资产目前市场上全新的价格-有形折旧额-无形折旧额

重置成本法为并购企业提供了一种思路,它充分考虑了并购的机会成本,并可以为并购方的管理层提供相当重要的决策依据,并以此来对目标企业的要价进行对比。但其无法重造一个与被评估企业完全一样的企业。另外,重置成本法没有考虑人力资本价值,事实上,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包括企业的非人力资产和人力资产两部分,尤其高科技公司在人力资本上投资很大。这部分投资进入公司当年的管理费用,没有形成资产。如果忽略此价值,肯定会造成评估价值的偏离。

在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上,并购企业或评估机构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并购对象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资产评估业的迅速发展,以收益法为基础的评估方法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评估准则,它逐步取代成本法占据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位置将是大势所趋。

相对价值比较法

在相对估价法中,企业价值实际上是以可比企业为参照基础,运用一些基本的财务比率来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得到的结果是相对于可比企业的价值。其核心就在于合理选择已有市场交易的可比公司的集合,确保企业的价值能被正确地加以评估。常见的有市盈率估价法、市净率估价法等。企业的市盈率指的是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收益的比率,市盈率方法认为目标企业每股的价值等于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与目标企业的每股收益的乘积。市盈率估价法的假设前提是股票市价是每股盈利的一定倍数,每股盈利越大,股票价值越大;行业中可比公司与被评估的公司具有可比性,并且市场对这些公司的定价是准确的。企业的市净率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净资产的比率,市净率估价法认为目标企业的股权价值等于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与目标企业净资产的乘积。这种方法的假设前提是股权价值是净资产的函数,类似的企业有相同的市净率,目标企业的净资产越大,则股权价值越大。

相对估价法的优点是简单且易于使用,当证券市场上有大量可比公司股票进行交易,并且市场对这些股票的定价是正确的时候,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获得被评估企业的价值。利用相对价值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需要有一个较为发达和完善的证券交易市场,还需要有行业齐全且数量较多的上市公司,因此在短期内,我国企业价值评估整体上还不宜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或是一种粗略的方法。

期权定价法

期权是指持有者有权在到期日或之前以固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权利。购买者为了取得这种权利,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的保险金,称为期权价格。如果一项资产的收益是这项资产的函数,则该资产可以视为期权,包括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期权价值由具体标的资产的当前价值、资产变动方向、期权的执行价值、期权的有效期、无风险利率、标的资产的预期红利决定。期权定价理论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企业价值评估中。它重点考虑了选择权或不同投资机会所创造的价值。在传统的现金流量折现法不太适用或很难使用时,它可以独辟蹊径达到理想的结果。即使是在上述传统评估方法适用的情况下,期权定价估价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独特视角。现代金融期权理论的诞生为价值分析中许多不确定因素的评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天地。

期权估价法实际上是一种以未来收益为依据的价值评估方法,这一方法可视为现金流量贴现法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适应已进行人知识经济时代的发达国家企业价值评估需要产生的。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两大困难:缺乏定价所需的价格信息;真实期权的非交易性必然导致价格信息的缺乏。

经济增加值法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的资本投入所得到的营业利润扣除所有的资本成本后的增加值。它是评价企业内外部业绩的指标,由于EVA大于0,则意味着股东可支配的财富增加,企业价值也增加,反之就减少,所以经济增加值与企业的价值是正相关的,所以它也是一种价值评判的指标,并被广泛运用于企业价值评估领域。

经济增加值法最大的缺陷也就在于其采用的经济利润指标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属于会计利润指标,同利润指标一样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端。就我国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对财务报告数据的操纵与粉饰的现状来看,利润指标已经缺乏可信性,就其客观性、可靠来看就远不如现金流指标。虽然利润仍然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指标,但我们有必要使用现金流等更为客观的指标来降低对利润指标的依赖性,消除剧烈波动的盈利信息对估价的影响,才能更准确地解释股票报酬,更好地反映股票的公允价值,使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更准确、更可靠。

折现现金流量法

折现是企业价值评估中使用最广泛、理论上最健全的方法,也是其他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它的基本思想是:企业的价值是将未来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后的总额。这个方法运用于企业价值评估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现金流的数量及其时间分布,以及相应的贴现率如何确定的问题。实际应用中DCF又分为三种方法,即股利折现模型、股权现金流量法和实体现金流法。股利折现模型是根据每年分配给股东的股利用股利的贴现率进行贴现,从而得到的企业股票的价值;股权现金流量法需要计算预测股权(主要是普通股)投资的现金流,用股权资本贴现率进行贴现,得到的是企业股权资本价值;实体现金流法需要计算预测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并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贴现,得到的是企业整体价值。

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方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必须考虑影响公司现金流的基本因素,预期现金流产生的方式以及可能的变化。因此,在实际运用时,要充分利用与目标企业相关的一切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所引起的变化反映在预期现金流及其增长状况中,尽量避免或减少分析者和评估者的主观判断,使评估结果更能符合实际。

如果被估价的企业未来可以产生正的现金流量,并且能够比较可靠地估计这些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同时根据企业自身和其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特征又能够确定恰当的贴现率,那么就适合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目前,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能产生稳定现金流量的上市企业价值评估中。

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7.丝绸商贸企业价值评估 篇七

基于决策有用计量观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适用性研究

作者:蒋勇 陆萍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9期

摘要:企业价值评估是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共同关注的研究命题,价值评估模型也纷繁芜杂。本文基于会计信息对价值评估决策有效性,将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梳理成信息观和计量观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进而对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得出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反映其生命周期特征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适用,并选择林业类上市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决策有效性 信息观 计量观 企业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一、引言

决策有用性主要关注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信息观和计量观就是在决策有用性指导下的两种提供会计信息的方法。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认为预测未来公司业绩的责任在个人,并且专注于为此提供有用的信息,这一方法假设证券市场是有效的,认为市场会对所有来源的信息做出反应,包括财务报表。Ball & Brown(1968)第一次用资本市场的数据对会计盈余数据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行了检验,揭示了会计盈余数据与股票超额报酬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提出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反映了一切可得的信息。因此,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是研究会计信息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不考虑市场是如何把信息转换到股价中去的,其前提就是市场是有效的。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设发生怀疑并且对信息作用股票价格的内在机制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在于设计模型来说明会计信息应该怎样转换到股票价格中去。计价模型观的流行要归因于Ohlson(1990、1995),Feltham & Ohlson(1995)在股票估价建模方面的开创工作,在剩余收入估值模型中,首次将股票价值与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和未来会计盈余联系起来。Ohlson模型将估值和会计数字用简单的线性函数描述出来。股票价格被表述为当前股权账面价值和预期的超常收入的现值和。Feltham & Ohlson(1996)提出了著名的Feltham & Ohlson公司权益价值的估值理论与模型。本文结合实例对其适用性进行了研究。

二、计量观下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及适用性研究

(一)计量观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企业价值评估是对企业所有有机结合的资产进行估价,既包括企业权益估价(即本文探讨的企业价值),也包括企业的债务估价。主要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如图(1)所示,基于决策有用性视角下,其评估参数主要来源于会计信息,受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影响,估价模型的适用性也各有不同。Fama在前人对股票价格随机游走形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并形成了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将有效市场定义为:“价格总是完全反应可获得

信息的市场称为有效的”。Roberts又从信息集的角度讨论有效市场假说。将信息集分为三类:历史价格信息、公开信息和内幕信息,相应的市场有效性可分为三个层次: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有效市场假说也就成为企业价值评估中相对比较评估(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模型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英美成熟资本市场在70年代已实现了弱式有效。新兴资本市场有效性研究的结论是比较模糊的,新兴资本市场也存在向弱式有效收敛的趋势。我国学者研究表明,在90年代中后期我国资本市场也实现了弱式有效。国内外对资本市场半强式检验均未取得一致性结论。计量观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主要包括:重置成本模型、股利折现模型、现金流折现模型、剩余收益模型等。

(1)重置成本模型。利用企业资产负债表信息,采用现行市价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估。根据会计恒等关系,企业权益价值(V0)等于资产的市价(MVA)减去负债的市价

(MVL),即:V0=MVA-MVL。该模型在企业清算假设下是非常合适的,因为此时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的单项资产进行拍卖后的价值和,扣减债务价值后,即为股东权益价值。但企业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作为多个资产要素组合的系统的商誉溢价很难被估计出来,该模型的适用性也就要大打折扣。

(二)计量观下企业价值评估模型适用性研究 企业价值评估可选模型应该如何进行选择?Penman & Sougiannis(1998),Francis(1999)把剩余收益模型与现金流折现模型和其他的估价模型进行了比较。基于理性预期的观点,Penman & Sougiannis(1998)在利用剩余收益模型时,使用过去的实现盈余代替预期盈余。与之相反的是,Francis(1999)使用分析师预测的盈余与现金流对可选择模型进行了比较。认为剩余收益模型会比其他可选择的模型产生更准确的结果。这些研究都使用目前股价作为衡量股票真正内在价值的基准,成为这类研究的致命弱点。基于决策有效性视角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分类,这类模型运用的假设前提就是在否认市场有效的假设下的,用不是有效市场的股价来衡量评估的内在价值,本来就是一种“悖论”。换一种研究思路,企业价值评估的多个可选模型中,其核心会计变量的本质分别是资产(重置成本模型)、现金流(现金流折现模型)、利润(股利折现模型和剩余收益模型)。这些会计变量在企业每一个阶段都呈现不同的特点。因而,可以从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去研究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适用性。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把企业的生命过程简单的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如图(2)所示。一般来讲,在企业初创阶段,既要不断的投资,又没有形成盈利,所以现金流和利润都呈现为负值,资产中商誉价值含量不高;在成长阶段,开始获取高额利润,但是需要不断的追加投资进行规模扩张,所以现金流会呈现为负值,利润为正值,资产中商誉价值不断提升;在成熟阶段,利润虽逐步减少,但却开始大规模回收现金流,所以,二者一般都会呈现为正值,而且资产中商誉价值达到最高;在衰退阶段,利润开始降到零值以下,企业这时往往采取收割战略,进行现金最后的回收,所以现金流仍会呈现正值,资产中商誉价值快速下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代表企业价值的典型会计信息变量各不相同,依次对应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的分别是资产、利润、现金流、资产。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应先进行企业生命周期的判断,再选择能代表该阶段企业价值特征的价值评估模型。需要单独交待的是,选择股利折现模型还是剩余收益模型来评估成长阶段的企业价值呢?由于公司股利发放政策受管理层或经营层主观影响较大,更倾向于剩余收益代表公司盈余更加具有典型意义。Bernard(1995)

对剩余收益模型和股利折现模型进行了比较和检验。结果显示,剩余收益模型的平均R2达到68%~80%,而股利贴现模型仅为29%。

三、企业价值评估模型适用性研究案例分析——以“中福实业”为例

(一)“中福实业”概况 福建中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设立。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简称“中福实业”,证券代码000592。2007年公司经过资产重组,新任大股东山田林业开发(福建)有限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新股收购福建省建瓯福人林业有限公司66.239%的股权并置出原有资产注入了优质林业资产,中福实业于2008年4月14日顺利恢复上市,公司得以摆脱过去的经营困境,获得重生。由原来一家从事工程总承包(壹级)、二级房地产经营和工业生产资料等业务的公司转变为以造林营林、林产品加工与销售为主业的公司。以下就以2010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对中福实业企业权益价值进行评估。

(二)“中福实业”价值评估模型适用性研究 通过分析该公司上市以后的会计数据表(1)和图(3)。可以发现,2007年的资产重组,成为该公司的转折。收益和现金流均实现了由负转正,公司商誉价值也快速上升。收益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现金流量却呈现正负波动的现象。说明了企业的经营正处于成长阶段,但同时业务的扩张,也导致现金流量波动较大。因此,这一阶段选择剩余收益模型评估企业价值是比较适合的方法。商誉的快速上升,如果使用重置成本模型,公司经营管理所带来的资产协同价值,很难通过资产组合价值的加总来体现。公司在资产置换后,经营业务快速扩张,需要大量的现金流来支撑,现金流量大多为负,现金流折现模型也不太适合。该公司也像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样,除上市之初有过分红外,多年不见分红,股利折现模型也就不用考虑了。利用剩余收益模型评估企业价值,以Lee(1996)提出的程序为基础。首先,用净剩余收益关系来预测年末的账面价值(BVt)。BV10=BV09+NI10-d10。此处dt是股利,NIt是净利润。通过等式dt=k*NIt,其中k是股利支付率,上式可化为:BV10=BV09+(1-k)NI10;BV10=BV09[1+(1-k)ROE]。式中,ROE为净资产收益率,等于NIt+1∕BVt。通过参考公司年报数据,可知:BV09=39965.95万元,NI10=6947.79万元,ROE=6947.79∕39965.95=17.38%,公司一贯不分红,k为0。年末的账面价值BV10=39965.95*(1+17.38%)=46916.73万元。然后,我们计算2010年以后的剩余收益。剩余收益(RIt)被定义为会计盈余扣减掉资本成本的余额。会计盈余等于假设ROE乘以期初账面价值,资本成本等于权益资本成本乘以期初账面价值。因此,2011年的剩余收益为:。式中,权益资本成本(r)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估算r=Rf +β(Rm-Rf)。Rf我们选取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因为我国大多数居民都是以银行存款为无风险资金储备,2010年12月31日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利率为Rf=2.75%。β选取巨灵金融服务平台中的数据,2010年12月31日中福实业β= 0.8663。Rm-Rf被定义为风险补偿率,选取经验数据10%。计算可得

r=2.75%+0.8663*10%=11.41%,RI11=46916.73*(17.38%-11.41%)=2800.93万元。类似地,可以假设未来5年该公司保持相同的成长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的压力会消除剩余收益,假设该公司ROE逐年递减1%,2021年剩余收益消失。计算出相关评估数据表(2)所示。2011年至2020年该公司剩余收益的现值和为22710.97万,加上2010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V10=46916.73+22710.97=69627.70万元。通过比较中福实业2010年12月31日的评估价值和市场价值,该公司股价被高估如图(4),进入2011年以后,该公司股价一路下跌,价值回归

之路长达一年多。此外,还应该注意到,采用这一剩余收益评估方法简单方便。但是没有考虑到不同国家会计信息制度披露的特点和不同行业的特质。该模型中组成评估价值的账面净资产价值应该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而我国大部分会计要素都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案例中的中福实业为林业企业,其资产构成中很大部分为林木和林地资产。林木资产在会计核算是按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其价格被严重低估,而林地资产由于我国土地制度的历史原因,是未予以核算的。因此,账面净资产价值并非公允价值。模型中的另一评估参数剩余收益,计算主要是依靠公司利润的形成。综上所述,剩余收益模型要很好的运用到具体地区、行业的企业价值评估中,应该还要结合该类企业的特性进行完善和修正。

参考文献:

[1]谢诗芬、彭玉龙:《权益估价、会计信息、公允价值:模型与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2]Aswath Damodaran著,张志强、王春香译:《价值评估》,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3]William R.Scott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8.我国企业并购估价价值评估研究 篇八

【关键词】企业并购;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价值评估

一、并购理论和价值评估理论

(一)企业并购理论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并购又分为兼并和收购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定义虽然不同,但结合来看,两者却存在明显的共性,即两者都是通过进行特定的交易或资本运营而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鉴于此,人们通常将两者在一起使用,即并购。

(二)价值评估理论

专业评估人员通过全面整合企业资产情况和预期可能的获利能力及其他有价值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评估,并将企业在该行业发展背景及外部经济环境与此相结合,对企业所具有的综合价值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并购活动能否可行是以准确评估企业的价值为客观前提和判别依据的,并且从以往的实际并购案例来看,并购方只有清楚明确地知道了目标企业的交易价格以后,才能进一步展开实际的并购行为。

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介绍

目前在国内外企业采用的众多的价值评价方法中,若以价值评估理论在并购中的发展情况及实践中的运用为基础,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而其中的收益法又可分为收益资本化法和未来收益折现法两种;市场法由于选用不同的参照物也可分为两种,即参考企业比较法和并购案例比较法。

(一)收益法

收益法是指运用一些科学方法对目标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再对估值折现,最后累加求和,以此为依据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判断。收益法所采用的理论依据为一项资产价值的体现是充分利用该项资产后未来所能获得收益的折现值。

(二)成本法

成本法是以当前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全部资产和账面价值中的全部负债情况为基础来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成本法的出发角度是静态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提供的数据作为评估数据使用,评估过程中无需考虑时间价值和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也不必考虑其他外部因素对公司价值所能产生的影响。

(三)市场法

市场法认为相似条件下的相似资产所具有的价值应该是相似的。市场法的实现途径就是先找到一个参照企业,其各方面都与目标企业比较相似,然后制定一些固定的指标,将目标企业与所选择的参照企业的固定指标做比较,从而判断并确定目标企业所具有的市场价值。

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综合比较分析

(一)成本法的简要评价

在几种评估方法中成本法较为常用,该方法评估时能做到全面考虑多种影响资产评估的因素,还可以系统地量化各种因素。

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受方法内涵的制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难以判断资产的历史获取成本与其将来所具有价值的关系;二是企业组织资本的价值难以在实践中反映出来。

(二)市场法的简要评价

市场法较为简单易懂,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比较容易可行。市场法在应用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清楚地测算了很多数据和参数,这样便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际情况的准确反应。

市场法采用了相对科学完整的评估体系,并且是以未来收益情况为基础进行判断的,其结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所以该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采用市盈率法时,由于市场法的主观性,在收益指标和市盈率的确定时,可能伴随着很大的风险,因此市场法在资本市场比较完善和企业经营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适合应用。

(三)收益法的简要评价

收益法指的是将公司预期收益的现金部分以一定的贴现率对当前的方法进行贴现。收益法使用时需以完成了对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工作作为一个假设前提的基础上开展的。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个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涉及方面众多,包括公司的产品、客户以及管理情况,还有整个行业的现状和经济环境,同时个人也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能力,现金流量的准确预测是收益法成功应用的前提。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在实践中应用企业并购时,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否准确,该环节一直备受争议。在价值评估过程中,对企业的价值要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准确计算企业的现有资产,合理预测未来可以提供的现金流以及将来可能带来的期权价值等,明确价值所在。只有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价值所在,才能保证评估结果客观而不是公允,为并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照依据。

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是最为常用的评估方法。在实务中,具体该采用哪种评估方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下面简要对比分析一下三种评估方法:

成本法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而言比较传统,其能够比较全面地测量出目标企业的资产情况,因此,实物性资产拥有较多的企业在资产评估时适合采用成本法,但成本法很少考虑到未来影响企业发展的其他因素,因此应用时受到一定局限性的制约。

市场法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操作时间较短,这样可使企业做出决策较为及时,该方法在我国应用时间不长,实践还不到位,更重要的是市场法所需要的某些信息很难获取,甚至是一些公开的信息也很难有效掌握,因此,在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中该方法应用率低。

收益法较其他两种方法而言发展速度快,具有较为灵活的计算方式。收益法相对来说能够比较全面地考察影响企业价值和未来收益的因素,而这一点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能否提升和改善极为重要,该方法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在实际运用时,评估者要应时而论,根据企业和所处行业的不同合理选取评估方法,尽量避免因选择的评估方法不当而使评估结果有失公允的问题,影响并购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李英,王威,李青.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

[2]潘骞.企业价值评估贴现模型的比较分析[J].新疆财经,2010,(5).

9.丝绸商贸企业价值评估 篇九

关键词:HIROSE模型;电信企业;品牌价值

随着企业品牌越来越受到重视,实业界和学术界也开始不断地对这种特殊的无形资产进行研究、管理并对其潜在价值加以挖掘和利用。当前比较流行的评估方法有市场结构模型法、Kemin模型法、Interbrand价值评估模型、千家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等。该文试图运用HIROSE模型对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的品牌价值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并且获得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一、HIROSE模型简介

HIROSE模型是由Yoshikuni Hirose博士于2002年提出的,其源自品牌价值的内涵品牌价值的假说结构,提出三个主要驱动品牌价值的假说结构分别为价格优势、忠诚度及扩张力,形成三种决定品牌价值的动因,即价格优势(Prestige Driver,PD)、 忠诚度(Loyalty Driver,LD)和扩张力(Expansion Driver,ED)。

(一)价格动因(PD)

侧重于品牌为公司创造的价格优势,依据“HIROSE REPORT”

式中:S:本公司销售额;S*:基准企业销售额;C:本公司销售成本;C*:基准企业销售成本;A:本公司广告宣传费比率即品牌管理成本;OE:营业成本。

(二)忠诚度动因(LD)

主要测度客户的品牌忠诚度,侧重于品牌能否在长时间内维持稳定的销售。依据“HIROSE REPORT”LD可以用下式中:μc:过去5年平均销售成本;σc:销售成本标准差。

注:从过去5年销售成本的平均数据求出平均值μ和标准差σ,σ占μ的比率;采用销售成本的原因是,销售成本可以显示忠诚顾客的存在以及销售数量的稳定性。

(三)扩张力动因(ED)

主要测度品牌在海外以及非本业的扩张力,主要针对于品牌的认知度。依据“HIROSE REPORT”Expansion Driver可以用下列的式子来定义:

式中:PD=超额利润率×品牌起因率×本公司销货成本=〔过去5年平均{ (本公司销售额/本公司销货成本-基准企业销售额/基准企业销货成本)×本公司广告宣传费比率*}×本公司销售成本〕;LD=(销售成本μ-销售成本σ)/销售成本μ;ED=海外销售额成长率以及非本业销售额的平均(ED各指标的最低值为1)

二、基于HIROSE模型对我国电信企业品牌价值的分析

(一)研究的前提与假设

1.本文以香港证券交易所2007年~2009年三大电信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资料为依据,借助于HIROSE模型,来计算企业的品牌价值;

2.本文不考虑集团公司整体的价值,仅以集团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可能与公布的企业品牌价值不可比;

3.品牌评估基准企业的选择乃以同一业种内每单位销售成本销售额最低的企业,并且选取2009年12月31日作为评估基准日。

(二)实证研究与分析

1.价格动因分析。移动目前的经营业绩遥遥领先于其它运营商,从成长性来看,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远超过其他运营商,在移动的竞争地位还在继续增强的行业背景下,公司的成长性和价格优势都明显高于其他电信运营商。

2.忠诚度动因分析。三家电信营运商的忠诚度指标较为相近。但是移动的顾客绝对数要远远大于电信和联通。原因在于移动自身领先的专业通讯技术以及成功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手段,使其顾客具有较高的忠诚度,领先于其它两家运营商。

3.扩张力动因分析。通过表1的分析可以发现,电信的扩张力水平要高于其它两家营运商,原因在于08年电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组,业务范围有了扩张,并且在证券市场取得了较大的收益,所以在扩张力水平方面领先于移动和联通。

4.品牌价值分析。假设09年平均无风险利率为r=4%。根据已计算出的指标来求得三大电信营运商的品牌价值。

根据HIROSE模型的分析可以得知,中国移动的品牌价值最高,然后依次是电信和联通,与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排名基本一致,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三个指标中,价格动因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最大,而扩张力和忠诚度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得知,电信企业在关注价格优势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关注企业扩张能力以及顾客忠诚度,从多方面入手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样企业的品牌价值将会有更大的提升。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HIROSE模型最大的优势在于只需要利用企业年度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就可以对企业的品牌价值进行评估,不仅很容易得到检验,并且也符合公平公正的评估原则,结论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此外,该模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需要改进,例如它不适用于无公开财务报表数据的企业;没有明确区分出由企业品牌价值所带来的收益,可能使评估结果与真实价值存在误差。因此,该品牌资产价值评估方法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Aaker.D.A.Building Strong Brands[M].Free Press,1996.

[2].蔡俊武,万迪昉.品牌资产的界定及其评估模型简介[J].南开管理评论出版社,2005(8).

10.丝绸商贸企业价值评估 篇十

企业价值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范围是从企业()角度界定的。

A、规模

B、产权

C、技术

D、位置

2、利用企业的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加上扣税后的全部利息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额,其直接资本化的结果应该是企业的()。

A、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B、投资资本价值

C、股东部分权益价值

D、企业整体价值

3、()是评价企业价值的一种具体技术方法,适用于未来预期收益相对稳定、所在行业发展相对稳定的企业价值评估。

A、年金法

B、分段法

C、风险累加法

D、加权平均法

4、企业总资产价值减去企业负债中的非付息债务价值后的余值,得出的是()。

A、企业整体价值

B、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C、股东部分权益价值

D、企业部分价值

5、企业的资产总额为5亿元,其中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为4:6,长期负债利息率为6%,评估时社会无风险报酬率为5%,社会平均投资报酬率为8%,该企业的风险与社会平均风险的比值为1.2,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采用加权平均成本模型计算的折现率应为()

A、8.17%

B、7.56%

C、6.98%

D、6.96%

6、正常的投资报酬率()该投资的机会成本。

A、不能低于

B、不能高于

C、应等于

D、高于低于等于均可

7、甲企业持有乙公司非上市股票2

000股,每股面额1元,乙公司经营稳健,盈利水平波动不大,预计今后5年红利分配每股分别为0.20元、0.21元、0.22元、0.19元、0.20元。乙公司的风险系数为2%,5年期国债的利率为11%,试评估这批股票的价值最接近于()元。

A、408

B、3

145

C、4087

D、107348、某企业的投资总额为2

000万元,其中长期负债与权益资本比例为5∶5,借债利息率为6%,经测定,社会无风险报酬率为5%,该企业的风险报酬率为3%,所得税率为25%,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计算的折现率应为()。

A、7.00%

B、6.25%

C、6.01%

D、5.00%

9、下列收益率中,可以作为企业价值评估折现率中的无风险利率的是()。

A、企业债券利率

B、国库券利率

C、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

D、行业销售利润率

10、评估某企业,经评估人员分析预测,该企业评估基准日后未来3年的预期净利润分别为200万元、220万元、230万元,从未来第四年至第十年企业净利润将保持在230万元水平上,企业在未来第十年末的资产预计变现价值为300万元,假定企业适用的折现率与资本化率均为10%,该企业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最接近于()万元。

A、1377

B、1493

C、1777

D、190011、被评估企业未来5年收益现值之和为1

500万元,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均为10%,则采用年金资本化法计算企业的整体价值最有可能是()万元。

A、4000

B、3957

C、3950

D、396112、运用市盈率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应当属于企业价值评估的()。

A、市场法

B、成本法

C、收益法

D、三者之外的新方法

13、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模型是以()所构成的全部成本

A、所有者权益和全部负债

B、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

C、所有者权益和流动负债

D、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

E、所有者权益和流动负债

14、被评估企业经评估后的所有者权益100万元,流动负债200万元,长期负债100万元,长期投资150万元,被评估企业的投资资本应该是()万元。

A、150

B、200

C、250

D、40015、某企业未来5年收益现值之和为1

500万元,折现率与本金化率均为10%,第6年起企业的预期收益固定为400万元,用分段法估算该企业持续经营的价值约为()。

A、5500万元

B、4565万元

C、3984万元

D、3966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作为一类特殊的资产,具有的特点包括()。

A、盈利性

B、持续经营性

C、整体型

D、比动性

E、权益可分性

2、企业的收益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A、净利润

B、净收入

C、净现金流量

D、净资产

E、所有者权益

3、企业评估中折现率选择的基本原则,表述正确的有()。

A、折现率不低于投资的机会成本

B、折现率不高于投资的机会成本

C、行业基准收益率不宜直接作为收益率

D、贴现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

E、贴现率可以直接作为折现率

4、折现率中的风险报酬率的估测方法包括()。

A、风险累加法

B、β系数法

C、成新率法

D、加权平均法

E、因素调整法

5、运用加和法评估企业价值时,需要纳入评估范围的单项资产包括()。

A、货币资金

B、应收账款及预付款

C、存货

D、产品销售收入

E、长期投资

6、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通常是企业的()。

A、整体价值

B、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C、有效资产价值

D、全部资产价值

E、股东部分权益价值

7、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核心问题是()。

A、收益期限的确定

B、要对企业的收益予以界定

C、要对企业的收益进行合理的预测

D、在对企业的收益做出合理的预测后,要选择合适的折现率

E、企业的管理水平

8、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有()。

A、折现率不低于投资的机会成本

B、行业基准收益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但是行业平均收益率可作为折现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C、贴现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

D、可以低于国库券利率

E、可以任意选择

三、综合题

1、企业预计未来五年年收益均为100万,第六年比第五年增长2%,以后均保持此增长率,当时银行存款利率为4%,社会平均收益率为8%,被评估企业的β系数为1.5,请评估该企业的价值。(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2、评估人员对某一企业进行整体评估,通过对该企业历史经营状况的分析及国内外市场的调查了解,收集到下列数据资料:

(1)预计该企业第一年的收益额为400万元,以后每年的收益额比上年增长10%,自第6年企业将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收益额将保持在300万元的水平上;

(2)社会平均收益率为12%,国库券利率为8%,被评估企业风险系数为1.5;

(3)该企业可确指的各单项资产经评估后的价值之和为1

600万元。

要求:(1)确定该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值。

(2)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结果与各单项资产评估值之和的差额如何处理。

3、被评估企业为一拟准备上市的酒店,评估基准日为2003年12月31日,该酒店2003年的财务状况详见2003年利润表,表中补贴收入30万元为因“非典”原因国家给予的退税收入,营业外支出15万元为防“非典”发生的专项支出。

评估人员对该公司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及对历史数据分析后,对该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的有关财务数据做出如下判断:

1.由于非典原因,该企业2003年的实际收入仅达到企业正常经营收入的60%;

2.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0%,营业费用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管理费用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

3.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0%,其中长期负债利息占财务费用的80%;

4.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5%;

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2003年利润表

项目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000

00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550

00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000.00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395

000.00

加:其它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减:营业费用

000.00

管理费用

000.00

财务费用

000.00

其中:利息支出

000.00

三、营业利润(亏损“-”号填列)

135

000.00

加:投资收益(亏损以“-”号填列)

补贴收入

300

000.00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150

000.00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285

000.00

减: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

050.00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190

950.00

评估人员根据被评估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选取了同行业5个上市公司作为参照物并经综合分析、计算和调整得到一组价值比率(倍数)的平均数值,具体数据如下:(1)市盈率为l0;(2)每股市价与每股无负债净利润的比率为7;(3)每股市价与每股主营业务利润的比率为3.8。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运用市场法评估该酒店市场价值。(最终评估值以算术平均数为准,运算中以万元为单位,评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666

700.OO

减:主营业务成本

833

30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668.50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741

731.50

加:其它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减:营业费用

300.O0

管理费用

300.O0

财务费用

166

700.O0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导填列)

408

431.50

加:投资收益(亏损以“-”号填列)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408

431.50

减:所得税(33%)

134

782.39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273

649.11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64】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企业收益及其预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65】

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66】

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企业收益及其预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67】

5、【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折现率=40%×6%×(1-25%)+60%×[5%+(8%-5%)×1.2)]=6.96%

【该题针对“[新]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68】

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69】

7、【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351页年金法,折现率=11%+2%=13%

P=A/13%

A=[2

000×0.20×(P/F,13%,1)+2

000×0.21×(P/F,13%,2)+2

000×0.22×(P/F,13%,3)+2

000×0.19×(P/F,13%,4)+2

000×0.20×(P/F,13%,5)]/(P/A,13%,5)

=(400×0.8850+420×0.7831+440×0.6931+380×0.6133+400×0.5428)/3.5172

=408.86(元)

P=408.86/13%

=3

145.08(元)

【该题针对“[新]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70】

8、【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教材371页公式10-11,折现率=50%×6%×(1-25%)+50%×(5%+3%)=6.25%。

【该题针对“[新]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71】

9、【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72】

10、【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需将收益分3段计算

第一段:第1~3年,使用复利现值系数计算:

P1=200×(P/F,10%,1)+220×(P/F,10%,2)+230×(P/F,10%,3)

=200×0.9091+220×0.8264+230×0.7513

=536.427(万元)

第二段:第4~10年,使用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计算,然后使用复利现值系数将其折现到第一年年初:

P2=230×(P/A,10%,7)×(P/F,10%,3)

=230×4.8684×0.7513

=841.25(万元)

第三段:将第十年末的预计变现值300万元,使用复利现值系数将其折现到第一年年初:

P3=300×(P/F,10%,10)

=300×0.3855=115.65万元

评估值=P1+P2+P3=536.427+841.25+115.65

=1493.327(万元)

【该题针对“[新]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75】

1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351页年金法:

P=1500/(P/A,10%,5)×1/10%

={1500÷[(1-(1+10%)^-5)/10%]}÷10%

={1500÷3.7908}÷10%

=3 956.95(万元)

【该题针对“[新]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77】

1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80】

13、【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81】

14、【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投资资本=所有者权益100万元+长期负债100万元,所以选择B。

【该题针对“[新]企业收益及其预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82】

1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500+400/10%×(P/F,10%,5)=3

983.6(万元)。

【该题针对“[新]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83】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企业的定义及其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85】

2、【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的356页。企业收益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企业的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

【该题针对“[新]企业收益及其预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87】

3、【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89】

4、【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91】

5、【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成本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92】

6、【正确答案】

AB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企业价值评估对象界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94】

7、【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96】

8、【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98】

三、综合题

1、【正确答案】

1.求折现率=4%+(8%-4%)×1.5=10%

2.求前五年收益折现值=100×(P/A,10%,5)=379.08(万元)

3.求从第六年开始的永续收益现值

=[100×(1+2%)/(1+10%)^5]/(10%-2%)=791.674、企业的价值=379.08+791.67=1

170.75(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099】

2、【正确答案】

(1)确定该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值。

①折现率。

=无风险报酬+β系数×(社会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报酬)

=8%+1.5×(12%-8%)=14%

②计算各年的收益额。

第一年:400万元

第二年:400×(1+10%)^1万元

第三年:400×(1+10%)^2万元

第四年:400×(1+10%)^3万元

第五年:400×(1+10%)^4万元

第六年及以后:300万元

③计算收益额的现值。

第一年:400×(1+14%)^-1=350.88(万元)

第二年:400×(1+10%)^1×(1+14%)^-2=338.57(万元)

第三年:400×(1+10%)^2×(1+14%)^-3=326.69(万元)

第四年:400×(1+10%)^3×(1+14%)^-4=315.22(万元)

第五年:400×(1+10%)^4×(1+14%)^-5=304.16(万元)

第六年及以后的合计:(300÷14%)×(1+14%)^-5=1

112.93(万元)

收益额的现值的合计:

350.88+338.57+326.69+315.22+304.16+1

112.93=2

748.45(万元)

该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值即为:2748.45万元

(2)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结果与可确指的各单项资产评估值之和的差额如何处理?

该差额即是商誉的价值,商誉的价值等于

2748.44-1600=1148.44(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企业价值评估(综合)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402102】

3、【正确答案】

收益调整表: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666

700.OO

减:主营业务成本

833

30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668.50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741

731.50

加:其它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减:营业费用

300.O0

管理费用

300.O0

财务费用

166

700.O0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导填列)

408

431.50

加:投资收益(亏损以“-”号填列)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408

431.50

减:所得税(33%)

134

782.39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273

649.11

1.主营业务收入=100÷60%=166.67(万元)

2.主营业务成本=166.67×50%=83.33(万元)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66.67×5.5%=9.17(万元)

4.营业费用=166.67×5%=8.33(万元)

5.管理费用=166.67×5%=8.33(万元)

6.财务费用=166.67×10%=16.67(万元)

7.无负债净利润=27.36+16.67×(1-33%)=38.53(万元)

8.主营业务利润=74.17(万元)

9.净利润=27.36(万元)

10.根据市盈率计算的酒店价值=27.36×10=273.60(万元)

11.根据无负债净利润价值比率计算的酒店价值=38.53×7=269.71(万元)

12.根据主营业务利润价值比率计算的酒店价值=74.17×3.8=281.85(万元)

13.评估值=(273.60+269.71+281.85)÷3=275.05(万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新]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上一篇:思修实践大纲下一篇:三月份总结及四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