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艺术与科学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2024-06-25

第2课艺术与科学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精选10篇)

1.第2课艺术与科学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篇一

《文明之光》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青铜器,瓷器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先民在数千年不绝的窑火中,烧造了粗朴的彩陶,发明了晶莹光洁的瓷器;而熊熊的炉火也曾铸造出庄严的青铜器。这些精美的器物,既是日用器具,也是古代中国的礼器。它们的形制丰富多样,制作的技艺十分高超,装饰精美多变,凝聚和传承着中华文明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气度。

板书课题《文明之光》。

二、知识点解析

1、彩陶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彩陶所绘纹饰是当时各氏族或部落特定的氏族标志。如西安半坡彩陶主要绘人面纹、鱼纹、变形鸟纹;马家窑彩陶主要绘旋涡纹、神人纹、网络纹;辛店彩陶主要绘双钩纹,太阳纹、鹿文、鸟纹;大汶口彩陶主要绘八角纹、变形花卉纹。

(1)、欣赏彩陶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彩绘龙纹陶盆》、《彩陶旋纹尖底瓶》、《彩陶罐》等器皿,提问:这三件彩陶器皿的造型有什么差异?颜色有什么异同?

(2)、学习活动

仔细观察课本第三页三件“鱼纹彩陶盆”,比较这几件器皿纹络的变化区别,并仔细观察,说一说“人面鱼纹彩陶盆”中的纹络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青铜器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现并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1)、欣赏青铜器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后母戎方鼎》、《四羊方尊》等器皿,提问:这两件青铜器皿的造型有什么差异?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用的?

《司母戊鼎》:司,是祭祀的意思;戊,此处指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司母戊”含义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羊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2)、学习活动

仔细观察课本上的青铜器图例,简要的说一说商代、西周、春秋和东汉时期的青铜器在形状和纹饰上有什么不同。

3、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1)、欣赏瓷器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青瓷莲花尊》、《钧窑三足洗》、等瓷器,提问:这些瓷器有什么差异?(种类、造型、作用……)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用的?

《青瓷莲花尊》——青瓷是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钧窑三足洗》——洗作鼓式,亦称鼓式洗。敞口,浅弧壁,外壁口沿下和近底部均装饰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通体内外施釉,内施天蓝色釉,青中泛白;外为玫瑰紫色釉,蓝中泛紫,绚丽夺目。此件洗属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鼓钉洗是钧窑瓷器中常见的造型品种,这种富于装饰性的器物配以如意头形足活泼轻巧,匠心独具。此为宋代宫廷陈设用瓷。

(2)、学习活动

欣赏课本上元代和明代的青花瓷器,仔细观察,说一说它们釉色的差别。

元代青花瓷瓶、罐之类有的足底砂胎显有扎紧感,也有的胎质略呈疏松感,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自然炸开状。明代青花瓷器具有丰满,浑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明代青花瓷器的胎体都较厚重。

三、小结

通过对工艺美术知识的广泛涉猎,我们了解了更多的文化现象,以此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

2.第2课艺术与科学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篇二

重重复复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段歌曲,我们仔细来听一听感受音乐的节奏。

2、板书《重重复复》

二、新课

1、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湖南省的印染花布《凤戏牡丹》,请仔细看一看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讨论: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它们的重复规律都是怎样的?

3、小结:欣赏过这些图片我们发现其实重复的规律是多种多样的,我可以有序的排列,也可以成簇的排列,那我选择重复的图案也可以有变化,比如说图案颜色的变化,大小的变化,它都可以使我们的画面变得丰富。

4、说一说生活当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种美的现象,视频欣赏生活中重复美的现象。

5、看了这么多重复的美,你想来试着摆一摆吗?

6、老师啊今天带来了几幅我创作的表现重复美感的作品,你们想不看一看?教师示范镂空拓印法表现重复的美。

三、学生自主创作

1、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绘画、拼贴或镂空叠印出有重复规律的形象,注意构图合理和色彩搭配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评

1、你最喜欢那幅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2、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重复规律的?

五、总结

创造源于生活,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发现美无处不在。

六、拓展作业:尝试用立体的形式表现重复的美

板书设计:

重重复复

上下

左右

规律

3.第2课艺术与科学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篇三

1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知道支流磁场的特性。2.能说出奥斯特实验的现象。3.认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特性。

4.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和电流方向的关系。2学情分析

学生已研究了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场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使放入其中的磁针发生偏转;对条形磁铁的磁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电能生磁,及直线电流的磁场的特性, 2.知道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性.3.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的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教学难点: 1.电磁铁的应用

2.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的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忆旧知

(一)回顾知识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回顾下上节课的知识: 思考:

1、如何形象表示磁体周围空间各点的磁场方向和强弱?

2、在一块玻璃板上均匀撒一些铁屑,然后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上,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有什么变化。

学生讲述后,让学生看条形磁体和蹄行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

活动2【导入】新课新入

(二)新课引人

师:带电体和磁体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师:这些相似是一种巧合呢?还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呢? 师:科学家们基于这种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寻找电与磁的联系。

终于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终于用实验证实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使电磁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出示奥斯特实验并介绍实验器材和步骤如下: 演示实验------奥斯特实验 奥斯特实验

1、实验器材: 直导线.电源.小磁针.铁屑.带孔的有机玻璃.开关 等

2、实验步骤及现象:

介绍电路的连接。

1>在小磁针的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导线,未通电时让学生观察现象 2>在小磁针的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导线,当通电时让学生观察现象。对比这两个实验现象,让学生总结。

3>改变电流方向,让学生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方向有什么变化?并引导学生及时小结

问题:

1.当直导线未通电跟通电时分别产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后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师:我们观察到的其现象:

未通电时小磁针 发生偏转(填会或不会)通电时小磁针 发生偏转(填会或不会); 说明: .

通电电流方向相反,小磁针偏转方向 . 说明:。

让学生总结: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活动3【活动】实验:研究直线电流的磁场

在透明的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给直导线通上电,然后轻轻地敲击玻璃板。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

师:由此可见,哪位同学能来讲下通直流电的导体的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

生: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一些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都在与导线垂直的平面内。半径越小,磁场越强. 师: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就在这么一个平面上吗? 生:不是。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描述出磁场是一系列的同心圆柱体。

板书直线电流周围磁场的特点并引出下个课题: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也知道了磁场的特点,但我们怎样去判断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方向呢? 生:安培定则。

(向学生介绍安培定则:右手直握直导线,电流方向拇指指,四指环绕方向即为磁感线方向。并让学生伸出右手自己感受)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奥斯特实验,老师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奥斯特实验。总结奥斯特实验:

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 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 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规律: a.是以导线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

b.半径越小,磁场强度越强;半径越大,磁场强度越弱。

活动4【活动】通电螺线管的实验

通电螺线管的实验

1、实验器材:电池,螺线管,大头针数枚,开关,铁屑,有机玻璃等

2、实验步骤及现象观察

1> 用导线绕成螺线管后通电,观察是否能吸引大头针, 2> 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或一跟铁钉,再观察吸引大头针的现象(学生思考与讨论)师:比较两次实验的结果,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得出结论: 现象一:用导线绕成螺线管后通电,观察到能吸引少数大头针, 现象二: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或一跟铁钉,再观察到吸引大头针的枚数多了起来 实验结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或一跟铁钉后,磁性增强。

师: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又是如何的呢? 引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模拟

生:跟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一样。(学生观察后叙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师:那螺线管两端的磁性分布跟条形磁铁是否一样呢?

实验:用小磁针靠近螺线管一端,观察现象,然后改变电流方向,再观察现象,(注意:应及时断开电路,以免长期处于短路状态)分别在黑板上画出两种情况下的电流方向(让学生明白螺线管绕法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及绕线的画法)跟螺线管两端的磁性。

师:改变电流方向,用小磁针探测螺线管的磁场有无变化?

生: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改变电流方向,螺线管的磁极也发生了变化

师:那么,磁极方向和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呢?可用什么来判断呢? 引出---------安培定则(右手螺线定则)的介绍。让学生伸出右手一起感受,来判断刚才在黑板上画的两种情况。

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4.八年级美术《艺术与科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美术课是欣赏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是(艺术与科学)是什么关系,搞清它的重要性质,并开发学生创新知识的理念,在艺术与科学里找到学习的方法,提高自身学习的方向。

教学目标;学习艺术与科学,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艺术与科学是两个不同概念,也是人类所从事的两大创造性的工作。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美感,主要依靠激情和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揭示人类的情感;而科学强调客观规律,主要依靠理智和实验,以抽象思维为主,探索自然发展的规律。它们共同的追求是真善美的普遍真理。

教学资源;本课书本知识和网络信息。

教学流程;提问;艺术与科学是什么关系?---答;是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的,成为人类向前跃进过程中试图获得平衡的一对翅膀。

讨论题;1你能举出只重视科技发展,忽略与艺术融合而出现的社会弊端吗? 2 你能举出生活中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成功例子吗? 为什么当今社会需要艺术与科学双翼齐备的高素质人才?

4谈一谈艺术与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例子? 学习本课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讨论题

1答案;艺术与科技是相互并存的,就象鱼和水一样相互不能离开,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设计与发展,也就是说;没有设计的结果就没有发展的目标。艺术与科学成功的例子很多,如 现在的高科技液晶电视,和各种款式的手机等,还有电脑等等许多的生活用品,没有艺术的设计模型,就不可能出现现代高科技产物。3 因为社会在发展,就需要有双重性质的人才在奠基,如设计就需要有绘画基础同时还要会电脑制作,这样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如 食品类包装需要封皮包装,手机的外型和电视的外型超薄设计,家具设计等等。5 学习本课,我感觉没有艺术的体验和学习技巧是不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真正人才,艺术是基础,有了基础知识在加上别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我想在将来的日子里会在社会上立足的。

板书设计;艺术与科学

讨论互动环节;回答问题 解决问题

课程预习布置;完成思考题的结论 回答学习感受并明确学习目标。

5.第2课艺术与科学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篇五

尖山中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备课组:季绍宾 朱绍甫 廖元会 唐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

⑵.提高自学、合作、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交流,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理解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

3.情感态度观: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提高宪法意识,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教学难点:(1)宪法怎样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所欠缺。

2.本课内容对现阶段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距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存在很多国家机关,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 有“人民”二字?

师:这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体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一:阅读周记

阅读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解决她提出的问题。1.思考:(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提示:(1)填在书上的图表内。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出入境口岸等。(2)国徽是国家的宪法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二:宪法规定知多少

2.思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确认的?

提示: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教师归纳:(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目标导学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一)经济制度 活动三:生活剧场

山东邹城某村,年终农民人均分红人民币4000元,年满60周岁长者另有500元贺金;每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年满18周岁的女性旅游。

1.思考:(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2)我国经济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教师归纳: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必须有经济基础做保障。

(二)政治制度

3.思考:公民在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表本组的看法。

提示: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4.教师归纳: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这就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三)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保障措施

5.思考:(1)什么是公民权利?(2)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体现在哪里? 提示:(1)公民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等。

6.教师归纳: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四)我们该怎么做?

7.讨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8.思考: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呢?

9.总结:我们也是国家的主人,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 尽的责任。

目标导学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活动四:实例再现

发展义务教育

提供营养午餐 开办农家书屋

开展再就业培训

1.思考:(1)以上四举措的共同点是什么?(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提示:(1)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2)空气质量、食品安全、教育改革、高铁发展等。

2.教师强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目标导学四: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1.找一找:阅读教材找出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2.总结:(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目标导学五: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一)完善立法

1.思考:我国是怎样通过完善立法来保障公民权利的?

提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二)依法行政

2.思考:保障公民权利,行政机关应该怎么做?

3.总结: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三)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图一

图二 4.读图思考: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怎样保障公民权利?

5.教师归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四)加强宣传教育 活动五:走进法治宣传

6.讨论:请为法治宣传教育设计几个宣传口号。

提示:“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用法律武装人,提高人!”“遵守法纪,从我做起!”“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等。

7.教师归纳: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活动六:减贫在行动(结合教材第10页漫画)8.思考:(1)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2)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9.教师总结:(1)可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性质、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等方面总结。(2)①政府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②政府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③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利用科技脱贫致富等。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我们该怎么做。一个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四、板书设计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

五、【教学反思】

6.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课教案 篇六

1、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生产者

销售者

消费者

结合材料一,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参加经济活动的人们有三类: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

2、经济活动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它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以下方法突破。 在分析“生产者”、“销售者”时我首先出示山西假酒中毒案中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生产者、销售者的违规之处及其危害,然后我根据上述材料,让学生说说生产者、销售者在经济活动中应当遵循哪些要求?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简要说明,然后请学生根据教材上列出的其他要求,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违法经营者,并谈谈体会。对“消费者”,我结合《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说明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可请学生适当举例说明消费者受保护的一些例子。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教师归纳小结。

◎课堂小结

再以幻灯出示时政:我们国家的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上又有重大举措,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而作为我们每一个公民,既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同时也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各种经济犯罪现象作斗争。下一课我们将专门介绍如何依法打击各种经济犯罪。

附:板书设计

一、规范我国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名称

民法通则

合同法

产品质量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二、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的各种规则

平等

公平

诚实信用等

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生产者

销售者

7.第2课艺术与科学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篇七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按照工作程序依次说明事物的方法;二、掌握课文中一些文言词语的近义语。

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教学设想

一、本文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和掌握说明事物的顺序,采用引导学生利用“阅读提示”充分自读及讨论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事前准备毕昇的人物图象、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放录相片,也可以与当地印刷厂联系,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增强教学效果;

三、参观附近的工厂,写一篇参观记。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利用周会班会等时间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介绍毕昇的生平及活字印刷;可以带着问题先行参观附近的印刷厂。

二、课堂实施:

1.借助注释运用“阅读提示”自读课文,组织讨论;

2.讲解要求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

“和”:huò “从”:zòng

“今”: 使 “自”:另自,另外。

“具”: 准备好。

3.引导讨论:(1)讨论第一段,重点了解活版印刷是从木制印刷发展而来的。它将木刻印刷术直接刻在木板上的方法改进为用胶泥制成活字,在铁板上排版。这样,它就不需要像木制印刷那样每字必刻,既耗费时间又耗费钱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因而可以做到“瞬息可就”、“瞬息可成”。

小结:第一段交代活版印刷的前身——木制印刷术及其发展。

(2)讨论第二段重点了解活版印刷出现的年代及其发明者的姓名、身份。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活版印刷技术;

①制字印、排版技术,即活版制作技术,先介绍制字印,再介绍排版。

②指出活版印刷之所以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一是用两块铁板交互使用,这样便可以连续排版;二是采用了“按音韵的贮字印”的科学检字法,用排字代替了刻字;

③说明字印不用木制而用燔土的原因。

在说明活板制作技术时,采用了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的方法

制作字印(制字印:胶泥刻字→火烧)→排成活版(放置铁板→蒙上松脂、蜡纸灰→放置铁框→火烤→压平字印)

(3)讨论第三段时着重领会这一段交代了活字的下落。,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技术的珍爱之情。

4.讨论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围绕“活”字说明,作者从制作字印、排版、印刷技术等方面作了重点说明;而对与“活”的特点无关或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则一字未写。

(2)按工作程序依次说明,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三 练习:

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特别是填好练习二的表。

2.完成书后练习三。

3.参观附近的工厂,学习用“按工作程序依次说明”的写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参观记。

(练习三参考答案: 印①,动词;印②③,名词。火①名词;火②,动词,用火。以①,动词;用;以②,连词,来。就①,动词,成为;就②,动词。为①,做;为②,成为;为③,为④,是。)

作文训练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作文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说明文的顺序:从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出发,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程序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教学方法

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以本单元的课文为范例,如《故宫博物院》说明建筑物的,采用了空间顺序;《活板》着重解说活字板的创造发明、用法、功效,采用了程序说明;《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说明了书籍演变的历史,采用了时间顺序。于此,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阅读作文训练知识短文后的“例文一”、“例文二”、“例文三”,分析理解不同的说明顺序:《我们的校园》是说明学校整个建筑结构布局的,使用了“空间顺序”;《香菜味美待嘉宾》是介绍江南特产——“香菜”的腌制“过程”及方法的”,使用了“程序顺序”;《蝴蝶是怎样飞回来的》,作者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初步推断将雄蝶与雌蝶分离开来,相距甚远,却能迅速飞回的原因,可能是蝴蝶之间有一种能发出和接受信号的“电磁波”。本文使用“逻辑顺序”来说明。作文提示

针对课文提供的“参考题目”,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说出不同的说明顺序。1.《我喜爱的一座建筑》

明确:空间顺序;如果把某一座建筑与史实结合起来介绍,也可采用“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顺序。2.《„„发展小史》

明确,填上具体要说明的事物,如“火柴”“邮票”“钱币”等;时间顺序。3.《介绍„„小制作》

明确:填上“笔筒”“风向仪”“贺年片”“飞机航模”等;程序顺序。4.《风筝为什么能上天》

明确:逻辑顺序。

5.《霜叶红于二月花——谈枫叶变红的原因》

明确:逻辑顺序。6.《××菜,我是怎么做的》

8.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钓鱼教案 篇八

第16课:钓鱼

学情分析

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设计,应用”领域中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于生活的关系,学习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及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对各种材料的再认识及创造性的组合、利用。 2、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地进行设计制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认识、运用能力,以及设计制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造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 题

第16课:钓鱼

教学时间一(3)、一(4)、6/9-6/12

教学目标1、对各种材料的再认识及创造性的组合、利用。2、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地进行设计制作的乐趣。3、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认识、运用能力,以及设计制作能力和创造能力。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认识用各种材料、方法制作的鱼,引导学生探寻制作、装饰的方法。2、制作、装饰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废旧材料以及制作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体验钓鱼请学生在用塑料泡沫板摆成的椭圆形“鱼池”里钓鱼。体验钓鱼带来的乐趣。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探索做鱼1、想做好鱼,必须得探讨用什么材料做鱼,怎样做又快又美。用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用不同材料做成的鱼。问:“这些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桌上的什么东西可以做鱼,怎样做?”2、讨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可以怎样充分利用做成鱼。讨论。可以合作,也可独立完成。在个别学生制作遇到困难时,可以同桌帮助解决。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地进行设计制作的乐趣。鱼杆创新教师举起自已做的鱼杆对学生说:“老师用筷子做成了钓鱼杆。那么你想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做鱼杆?” 小组讨论可以利用什么材料怎样做鱼竿。钓鱼竞赛“钓鱼比赛开始了!” 请学生们围着一个个用自己的凳子拼摆成的“鱼池”,分小组进行钓鱼比赛。在竞赛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课堂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成了鱼,老师希望你们今后能多动脑、多动手,制作出更多漂亮的东西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收集、敢于创造的精神。

板书

16、钓鱼

9.第2课艺术与科学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篇九

一、单项选择题

1.河北省环保局取缔了65家小造纸厂,每年减少5170.4万吨废水和29.22万吨化学耗氧物质排入汉江。汉江干流水质60﹪以上江段符合国家地表水二级标准。但是,氮、磷和有机物污染等沿江居民生活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段材料说明:()

①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停止生产②保护环境只能依靠法律③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才能有效保护环境④保护环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广西柳江县穿山镇竹山村的竹山水库正遭受“开发”者的侵害:水库周围近百亩水源林被砍尽烧光,防护植被正被翻垦,水土流失严重,承包水库的养鱼户将大量蔗渣倒入水库中做鱼料,致使水质恶化,灌溉区农民赖以生存的“命脉”岌岌可危。这说明()①竹山村的资源丰富,人们可以随意开采②竹山村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③只有停止一切生产,才能保护竹山村的环境④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致使环境破坏严重。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北方每年都要出现沙尘暴天气,其危害很大。近几年我国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沙尘暴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类如果随意践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那么最终受伤害的是人类自自己②人类和其它生物应该和谐相处,要善待大自然③为子经济的发展可以暂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类和其它生物要相互关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土壤污染危害严重,主要表现在()

①严重损害农作物生长②损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③直接造成水资源短缺④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从人的生产生活生存的角度来说,以后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可能是()

A.石油资源危机B.煤炭资源危机C.淡水资源危机D.森林资源危机

二、简答题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球,离不开地球中丰富的自然资源,离不开地球良好的自然环境,但是,现在地球的脸变得千疮百孔,地球母亲在呻吟!地球上人类的大自然朋友在哭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脸变得千疮百孔表现在哪里?

10.人美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十

第八课: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一、教学目标: 1、在前基础色彩知识点上进行拓展,对现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掌握。 2、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秩序,为自己喜爱的现代产品设计色彩方案。 3、感受和把握各种材料的色彩牲,提高动手能力。 4、了解现代产品应是形式美感及其功能的统一,提高生活中的审美评价能力。 5、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逐步养成好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重点: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不同的色彩秩序和组合关系会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气氛和艺术情调。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众多物象的色彩关系来建立和谐的色彩秩序,并创造出符合特定目的,要求的艺术情调。 四、教具准备:课件,多种风格的现代产品的线描模板。学具准备: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组织教学 1、检查学具,组织教学 1、准备学具、集中精力 2、导入新课 1、 旧课回顾,插入新课。 2、 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代产品设计,谈谈对身边的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理解。 1、 回顾、讨论。 2、 讨论、总结对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重要性的认识。 3、讨论分析 1、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众多的现代产品设计,找出自己喜爱的现代产品的色彩搭配,并且分析喜欢的原因。注:重点理解,注重“现代产品”与其它现代色彩的区别 2、 色彩练习。A、准备上色产品模板多套;B、对各种效果进行具有发展性的评价,并提出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 1、 讨论自己对不同的.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感想。 2、 分析并总结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 3、 谈谈自己对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的理解。 A、上黑板自由配色练习。 B、讨论、听取意见。 4、设计与制作 教师发给学生产品线描模板,让学生进行色彩设计。 自由组队进行创作。 5、展示与评价 6、总结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创性思路。 总结、答疑 A展示作品 B小组之间进行充分评价 A谈设计中的困难 B谈交流后的改良方案 注:(1)侧重与现代生活中的其它色彩比较,突出了解“现代产品”的色彩特点。(2)课时安排紧,发放现代产品模板,用彩纸剪贴的方式表现作业,把本课教学重、难点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 * 备课组成员:马诸中学:史全、小曹娥镇中:王芳、黄家埠镇中:吴娟、郑巷中学:闫冬 第九课:人文奥运 重点:奥林匹克运动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难点:调动学生研究热和学习兴趣。 注:要解决重、难点,一是材料准备要充分,二是充分动员全体学生。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整理奥运史、我国冠军榜、奥运明星、趣闻等相关资料。 一、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申奥成功时全国人民喜跃的场景,引导学生共同畅想。 二、展开: 形式(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前学生准备的资料,搞一小型知识竞赛,加深对奥运的理解,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提问,教师点评小结(欣赏课文中的图片,说明其内容和内涵) 形式(2):由学生组织进行一次奥运会吉祥物,宣传海报……展示会,以加深印象。 形式(3):奥运项目的模仿秀,叫一些学生上台模仿奥运会的某些体育项目,感受其中乐趣。 小组小结:表达自己对奥运精神的认识,联系自己生活,说说你是怎么样打算把这种奥运精神体现在你的学习生活中的。 三、教师总结:渗透下几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学生作业: 经过本课的学习、讨论,写一份心得,比如,以无名选手为榜样,促进自己的学习和锻炼,对奥运会的畅想等。 * 备课组成员:子陵中学:徐海华、舜水中学:陈胤、 阳明中学:谢红波 第十课:体育题材艺术品与纪念品 课型:综合探索课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重点:以学生设计制作为主,设计一件小艺术品,用色彩和形象传情达意。 教学难点:体现体育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部分,学生准备另一部分- 教学设计安排: 一、导入: 1、实物资料:(让学生自己来介绍收集的作品。) 2、形式与分类:(结合课本与光盘上的举例图片分析) 1)、立体:雕塑、纪念杯、吉祥物等 2)、平面:海报、招贴画、邮票等 问:这些艺术作品能不能表现奥林匹克精神?怎样表现?(根据收集的资料来分析) 二、确定主题:(为校运动会设计纪念品,用合适的形式和材料) 1、分组讨论: 1)、表现手段: 2)、表现形式―体现体育精神(运动会会标已定的情况下进行,方向上更明确 3)、色彩: 2、组织分配: 三、学生设计制作:可采取1人单独创作或分组设计。 四、教师巡回指导:逐步定设计,实施制作,完成后装饰。 五、展示与评价。 1、展示:组织学生办小小展览和新闻发布会。 2、评价标准:(自评与互评结合) 1)、独特的创意。 2)、作品的自身美感。 3)、表情达意,通过作品来体现体育精神。 六、小结:交代下节课的部分内容让学生提前做准备(照片等) 十一课:体育场馆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部分:教师准备一个模型。播放多媒体课件―各届奥运会开幕式盛况和各体育场馆的造型与气氛。将学生思维带入课堂。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20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的竞标设计―“鸟巢”设计。让学生联想外形像什么? 2、展示多幅奥运会体育场馆的外形设计,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总结:体育馆设计所需具备的形式美感。(强调注重创意思维的培养) (二)展示体育场馆图片与一般建筑图片,让学生自主寻找两者之间的区别。 教师总结:(1)功能性上;(2)标志性上;(3)扩展性上。 (三)教师淙简单的体育场馆的设计,学生注意寻找在绘制过程中出现的设计的构成要素和所需注意的一些要点。 (1)点线面的设计构成要素。(2)透视(简单概括)。 三、学生作业,创立初步的外形构想,设立草图。创意 四、教师指导与评价。 十二课:我们身边的体育活动 课型:综合探索课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显性内容与目标:观察身边的体育运动,任意一种美术造型表现其中的一个场景。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抓住体育活动中感人的地方,美的瞬间,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练综合实践能力,用绘画、摄影及文字记录所需资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和表现体育活动中美的场面和形式。 难点:正确选择瞬间,把握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学习工具准备:绘画:水彩,水粉,彩墨等 工艺制作:泥塑、彩泥、剪纸、拼贴等 摄影:有关摄影器材(相机) 教学设计安排: 一、引入:提问:每天是否参加锻炬,时间多少?内容? 二、(1)用一段典型群众早锻炼运动(如公园中老年人的早锻炼:太极、舞剑、腰鼓等) 学生讨论:活动中的形体、色彩、情感、动态等美感。 (2)用一幅校园体育活动的摄影照片(运动场面)和一幅画想的比较(同一个篮球场地的作品),教师提问: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学生讨论: 提问:体育题材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绘画、摄影、剪纸、陶艺等) 三、欣赏作品:各种美术形式的体育活动作品。 典型:选择两件比较,传统的体育活动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作业要求:选一体育运动场面,表现形式自选。 四、学生制作:以个人或小组等方式来完成作品,绘画,个人完成;泥塑、拼绘等小组完成。 五、参观、评价作品,教室小画展(作者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 六、小结:以美术、体育方面总结本次活动。 十三课: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课型:综合.探索课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节:讲授;第二节: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鉴定》节目一段录像,引出艺术品的价值。 2、学生讨论对艺术品的价值的认识。 二、讲课: 1、介绍一引起著名艺术品及目前价格和收藏家的奇闻趣事!(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来介绍,教师补充)2、拍卖A、播放“拍卖过程”的录像片段。B、提问:(1)这是在干什么?(拍卖)(2)拍卖会上有哪些人?(出卖人,竞买人,拍卖师)(3)还了这些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4)教师总结:艺术品拍卖的四要素。C、布置“爱心捐款”拍卖活动,角色分配。1、让学生自学角色需要做的准备。2模拟演练。3教师点评。 三、教师小结本课:为下课时做好铺垫。

上一篇:重视净水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下一篇:高三上作文训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