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2024-06-24

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12篇)

1.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篇一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叫冯曼君,是第()号考生,来自西南科技大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下面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板书,四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出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第四版)这本教材以普通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吸收借鉴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密切联系教育实际,在阐明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培养途径和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本节课位于教材的第六章第四节。它是心理学中人的信息加工方面的知识,便于为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信息加工方式,从而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成绩。更加理性客观的看待事物。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活动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讲解和相关资料演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转化吸收能力,从看二维的课本文字表述上升到构建三维的立体知识框架。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在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时的各个思维阶段。

教学难点:弄清楚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和策略。

(二)说教法学法

再说教法学法之前先来对高中生这个群体进行分析:高中生处于学龄晚期,他们的认知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教学中运用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指导教学,将会使他们能更好的掌握知识规律,高中生个体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了显著的增长,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来注意课堂纪律和指导学生怎样学习,直接通过引出重点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构建知识结构。最终达到自学的能力,为他们进入大学学习打下基础。那么针对以上分析来谈一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相联系,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景中。此方法非常适合用于高中生课堂。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发现法)结合上节课的知识,预习本节课知识,带着问题进课堂。(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演示法)

(2)学法:(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能动的学习能力。(反馈法):在讲解提问中注意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沙漏学习法)让学生学会提取知识重点,这样便于构成知识框架加深记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怎样把书读薄!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有:教学电脑,投影仪,黑板,纸质小卡片。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课时40分钟):

(1)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约5分钟

.首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概念的形成和掌握》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在黑板上写出这堂课的课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提问:“同学们来想一下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哪些上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不仅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产生兴趣。更重要的是上节课中讲到的概念形成和推理知识等对解释这节课中思维的过程有重要铺垫作用。

(2)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解,演示,举例讨论的方式了解什么叫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哪些,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这3部分的学习。——约25分钟

1.将这节课的重点知识从书中提取出来板书到黑板上“什么叫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这样容易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重点,便于学生形成这节课的一个整体知识框架)然后向同学提问“你们是如何理解这些问题的?”等学生回答后将这些答案从PPT上展示出来逐一讲解:(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映像便于理解和掌握)具体内容如下: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指人们在活动中面临新情境与新课题,又没有现成的有效对策时,所引起的一种积极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过程。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目前我国心理学界比较倾向于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发现问题 明确问题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

发现问题:问题就是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实践领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思维任务,即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它是解决问题的开端和前提,并能产生巨大的动力,激励和推动人们投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历史上许多重大发明和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像科学的星探)

明确问题:所谓明确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确定问题的范围,明确解决问题方向的过程。(像地产开发商)

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提出假设就是根据已有知识来推测问题成因或解决的可能途径。(像科学的侦查兵)

检验假设:证实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切实可行。(实践出真知)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问题情境 动机水平定势的影响 原型启发 功能固着的影响 个性特点。(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调整这些因素保证最佳的思维水平)

问题情境:当人们在活动中遇到某种不清楚、不了解的事情,在用过去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应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问题情境。

动机水平:激励人们解决问题的动机的强弱。(最佳动机耶克斯─—多德森通过实验发现,最佳的动机水平与课题的难度成反比例关系)

定式影响:定势又叫心向,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表现为一个人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习惯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固有的思维模式)

原型启发: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因受到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的现象叫做原型启发。(某橡胶厂,因受面包放入酵母菌而多孔、松软的启发,制成了泡沫橡胶;苏格兰医生邓禄普在浇花时,由于受手中橡皮管弹性的启发而发明了充气轮胎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具体例证。)

功能固着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倾向于将某种功能固定地赋予某一物体。(例如硬币是买东西的,钥匙是开锁的等等)

2.在ppt上展示一个有关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例子以便于学生理解。

(比如大家平时做数学证明题时使用的反证法,首先要发现证明的切入点,然后具体分析需要哪些公式来做推理,之后提出假设,最后验证假设,假设成立。问题得到解决)这个例子目的在于说明解决问题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来举一些有关这节课知识的具体例子。然后分小组讨论。(高中生在知觉和观察事物时比以前更全面,更深刻了。他们能发现一些主要细节和事物的本质方面,所以让他们自己来举例以考察他们对知识点的本质上的认识。将理论联系到实际。)

3.根据学生举的例子教师提问“你们是怎样想到的这些例子?”“大家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后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不是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通过提问和回答不仅考察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最快反馈。

4.让学生分组,然后在事先准备好的小卡片上写上自己平时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运用这节课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困难。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选出每组认为最好的最贴切的方法在全班进行交流讨论。然后由教师作点评。(这样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同时也是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结尾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约7分钟

将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过一遍,然后针对这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作业内容为:“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收集一些科学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然后自己尝试解决一些目前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该作业有一定的创造性,不局限于课堂上讲的一些例子,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理解力和拓展思维以及创造思维。最后剩3分钟时间留给学生把不理解的知识向我提问。

(四)说板书部

本节课板书共两部分,分为活动板书和固定板书:固定板书为该节课的知识点。活动板书为从知识点牵伸出的细节知识。由结构流程图示构成,这种板书结构适合理论性知识教学。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知识整体框架。

说课完毕!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2.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篇二

“问题解决”是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实际情境, 激励学生独立探索, 促使他们能够提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的问题, 启发、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及习惯, 并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 其答案也可能不是唯一的, 而是多样的、开放式的.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 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心智活动.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特别是形象思维与辨证思维的高度结合的结果.创造性思维主要有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而是通过“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方法, 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 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 发现“新”现象, 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 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战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我是这样实践的:

一、创设情境, 诱发学生自主提问———培养学生联想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境, 学生的求知欲会油然而生, 从而产生探索的强烈愿望.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新颖、越具有强烈的对比度, 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越容易诱发他们的好奇心, 学生的联想也越丰富, 从而有可能自发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在学习《走进化学实验室》这一课时, 教师直接将学生带进化学实验室, 布置学生注意观察、展开联想, 然后提出问题, 向全班汇报.观察结束后, 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 如:

1. 为什么实验室中充满着难闻的气味?

2. 墙上贴的一些图片是干什么用的?

3. 一些防火、安全的图标是什么意思?

4. 墙角的沙箱用来做什么?

5. 为什么物理实验室中未放灭火器, 而化学实验室有两个灭火器呢?

6.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水龙头?

……

带着这些问题, 学生展开了讨论和联想, 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由难闻气味联想到实验室污染、空气污染, 进而想到环境污染;由灭火器和消防安全标志联想到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等.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则忙着查书、找资料或上网寻找.这样教师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答, 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在问题提出和解答过程中, 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思考, 拓展了学生的固有思维, 由已知推未知, 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合理引导, 促使学生从反向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大多数教师都会有相同的感受, 即年级越高的学生问题越少.我们今天的教学方向不是要培养没有问题的学生, 而是要培育“有问题”的学生, 特别是能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合理引导, 让学生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 并提出问题, 往往会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如在讲《氧气的制取》这一课时, 教师一般直接向学生灌输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的药品、装置等, 学生往往有茫然感, 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反方向来思考, 引导学生提出相反的问题.如:

1. 为什么要用KCl O3、KMn O4、H2O2来制取O2, 而不用Hg O、H2O呢?

2. 在用KCl O3、H2O2制氧气时为什么要加Mn O2?不加Mn O2会怎样?

3. 用KCl O3、KMn O4制O2时要加热, 为什么用H2O2制O2时不需要加热呢?

4. 用Mn O4制氧气时为什么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如向上倾斜结果怎样?

5. 用Mn O4制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不放棉花呢?

……

教师将问题整理后, 让学生分组做实验, 仔细观察各种现象,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 得出结论.这样一环扣一环, 步步设疑, 步步深入, 步步点拨, 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效果良好.

三、启发激励,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科学家波普尔在回顾整个科学发展史之后, 提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 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学生能提出问题, 说明学生已融入知识中去, 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进一步解决问题, 切忌教师包办代替回答问题.即使发现学生回答有错误, 也不要急躁地表态, 要耐心地倾听, 用恳切的语调鼓励.解答问题, 要力求寻找多种途径,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应把握学生思维的起点和认知水平, 通过思维碰撞,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教师启发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 而不是简单地得出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不局限于旧知识和已有答案, 而是启发学生去发现新现象, 开拓新思路, 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时, 教师可课前提出问题, 由学生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教师提供一些仪器图片, 放大之后印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仪器图, 设计不同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每位学生设计三种, 多出的可进行奖励, 如用生活用品代替设计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可加创意分,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三天后向全班汇报.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全班学生忙活开了, 在评比汇总时, 全班同学居然设计出了二十多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和实物图, 特别是用矿泉水瓶为反应容器、吸管为导管、雪碧瓶为集气瓶, 以蜡烛封口保证气密性的装置得到大家一致好评.设计者用自己发明的装置制出了二氧化碳, 都欣喜万分, 最后评比的结果反而淡化了, 强化的是只要动脑和动手相结合, 就能创造出新的成果.

四、留出空间, 激发学生形成开放式答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要使学生形成开放式答案, 教师首先要提供一些具有开放式答案的课题.但这类题型不是让学生感到答案神秘莫测, 而是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 使学生的头脑不呆板, 能够具有不断探索新的结论、新的思想的意识.

如在学习了催化剂概念之后, 教师可要求学生设计实验, 寻找过氧化氢的新的催化剂.教师可提供Cu SO4溶液、Fe2O3、Cu O、红砖粉、猪肝沫、石灰石、玻璃片等实验材料, 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判断哪些可以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当学生发现红砖粉和猪肝沫也能促进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时, 他们一片惊叹, 然后教师加以汇总和点评.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以上四点是运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一过程中, 应强调“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不同于课堂提问, 后者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被动地去解决问题, 而“问题解决”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问题是学生提出的, 也是学生解决的.

总之, 只要我们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 创设不同的条件, 全面灵活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能力, 就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方国才主编.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篇三

问题解决创新思维能力问题情境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问题解决在数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认为在问题解决的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紧密联系生活,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学会搜集数学信息并结合相关信息资源,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解决情境

1.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的信念,释放自己的潜能,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场景。

2.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成功的问题解决教学,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教师、学生、教学方法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要数问题情境的创设了。因为适宜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学生在学习情境尤其是在问题情境中具有强烈的解题心向,而这恰恰为学生的问题解决提供了动力保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要从生活实际中引入一些实物、场景,让学生依托这些情境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好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索的欲望,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3.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在教学中建立了“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讨论探究、汇报总结、应用创新”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合作与竞争,学会了帮助别人的同时分享合作成功的欢乐。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问题解决水平的高低。其中,思维的概括性、问题性、逻辑性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抓住每一个环节,下工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问题解决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载体。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猜想发现。质疑是创新的开始。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数学是由问题产生和发展起来,而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离不开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索、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师”,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争论和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引导他们全面分析和思考问题,克服思维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

2.教一般过程和方法。在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教学中,教给学生比较完整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常用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学生不断地深入学习,解决的实际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也多种多样,不可能也不必要寻找一种固定不变的,非常精细的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总结出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1)首先对与问题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尽可能全面深入的理解,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对问题有一个比较准确、清楚的认识;(2)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解决的常用方法有:①画图法;②分类法;③转化法;④寻找规律法;⑤估计和猜测法等。

3.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科书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数学课题,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数学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所以,我们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而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会使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更上一层楼。所以,我们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把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4.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篇四

能力与素质一直是教学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而所有能力与素质中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一个国家、民族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社会的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建立在人的创新性思维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要发展,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有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因此,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放在首位,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学的重点要求。总结我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它是一种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它的特征有:创新性;研究性;实践性;开放性。而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思维的高级过程,它是在个人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过去的经验重新加以综合,给问题以新的解决。它的特征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新颖的表述。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显著的优势。因为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避免过分注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下的结论,学生当成真理的现象。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质疑问难,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绝对化观念,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迷信,从而形成探索的、发展变革的观念,而且讨论中师生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和语言障碍,避免了学生听催眠曲现象,使学生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易于激发每个人思维活动的潜能。

二、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有所用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老师往往只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记忆和技能的练习,缺少对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内化,缺少对学习过程的反省和调控。其结果是,在课堂上,学生是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在课外是解题的操作机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研究性学习则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认识和接受教学内容,主动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造就创新精神。这时老师所要做的是联系现实生活,提出大家熟知而又难以解释的问题,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在直观而富有趣味的情境下,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培养创新思维意识。例如:在学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我先创设了这样的一种教学情景:多媒体演示:$白糖拌西红柿,盘子里出现许多水;!盐腌菜,硬挺的鲜菜变得软缩,盆里水增多。其原理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内容,通过分组讨论、分析运用本节的知识来解释上述现象,既顺利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又让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学有所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三、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二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了所学知识点时,还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进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

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时间难以完成,老师可先把问题提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把零碎的、粗糙的思想片断系统地组织起来,再经课堂汇总!这样不仅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交际水平及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生态平衡一课时,可指导学生对本地的水质变化、生物资源数量的变化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同时收集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物所带来的危害。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访问、查找图书、参考资料,利用计算机检索资料,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全面提高。

五、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老师可结合有关知识点,把社会焦点、全球热点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置身于生物圈中,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融合,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途径,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5.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篇五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和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逐步学会有条不紊地思考问题。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智力开发的高峰期,也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低年级简单的解决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做到,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思路鲜明、条理清楚、严格遵循逻辑规律。又可以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几步计算应用题打好基础。

一、教会审题,理解题意,促进思维发展。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同时题目中的叙述大多是书面语言,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做题时先认真,仔细地读题,读一遍不太清楚再读一遍、两遍,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弄清题中给出那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或者做错题,往往是不理解题意,一旦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19页《解决问题》的例3时:13个同学玩抓迷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我先让学生自己小声读一篇,通过读的过程中还让学生找出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再全班一起读一篇,这一次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找出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问题?我根据学生说的比划一下主题图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

二、分析数量关系,训练说理,促进思维发展。

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教会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将题目中数量关系划下来,帮助理解题意,然后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题目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对每一道题的算法,我们都要认真说理,也要学生去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题中的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在表述过程中,可能出现语言不精炼,用词不当,思路迂回等现象,这时,我们要耐心地给以引导,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从那些朦胧认识和儿童的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

还以上面的例题为例,掌握题中讲的事情,弄清题中给出的条件,知道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开始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数学信息可知,玩抓迷藏的一共有13人,这里的6人是13人中的一部分,要求藏起来几人,就是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解决呢?留给学生去说,学生说的语句不通,但意思说到点上,老师再帮他整理,然后和学生一起完整地表达。也可以画上以前学过的有大括号,问号的简单的图结合理解说理,让学生更能正确表达,从而知道求部分数是用减法来计算。又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2页例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问题时,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题目中已知的条件,让学生划起谁和谁比,分析谁多谁少,求小雪比小磊多多少朵红花,就是把小雪得的12朵红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磊得的同样多的8朵,另一部分是那8朵以外的4朵,这里的4朵也就是小雪比小磊多得的朵数。分析后让学生试说解决的方法,从而知道解决这类的题是用减法计算。

再如第三册关于乘、除法的题:

(1)15个同学玩游戏,分成3组,每组几个同学?

(2)有4组同学,每个同学分得5朵红花,一共要做多少朵红花? 做题时先让学生分析找出总数、份数和每份数,根据总数÷份数=每份数;份数×每份数=总数的关系式确定计算方法。这样教学生对题目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掌握了每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从而避免学生仅仅依靠对题中某些词的片面理解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

三、掌握基本结构,方法正确,促进思维发展。

简单应用题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在教学中渗透基本的三量关系。读到前面的两个条件,联想问题是什么;题目给出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那么求的是一个什么条件。这样思路清晰就不会出现问非所答现象。

1、做题时,充分利用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

同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上面求相差数的例子:

①小雪得12朵红花,小磊得8朵红花,小雪比小磊多多少朵红花? ②小雪得12朵红花,小磊得8朵红花,小磊比小雪少多少朵红花? 先引导学生通过题目观察、比较出:两题中有两个条件是相同的,即小雪得12朵红花,小磊得8朵红花,问题不同。再让学生结合直观图,观察两题有何相同与异同的地方:①题和②题里的两个条件是一样的;①题里的问题是小雪比小磊多多少朵红花?在②题里变成了小磊比小雪少多少朵红花?把两个人的名字前后调换了位置,谁多谁少没变,只是说法上变了,求小磊比小雪少多少朵红花?也就是求小雪比小磊多多少朵红花?因此,解答方法是一样。最后再从结构比较两题:从条件看,都是已知小雪得12朵红花,小磊得8朵红花,题①是求小雪比小磊多多少朵红花,要从小雪红花里去掉与小磊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小雪比小磊多的部分,即“12-8 =4(朵)”。题②是求小磊比小雪少多少朵红花,也要从小雪红花里去掉与小磊同样多的部分,就是小磊比小雪少的朵数,即“12-8 =4(朵)”。这样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对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更加明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2、还要通过给不完整的题目补条件、补问题,使其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和从问题出发来考虑条件的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例如:花园里有18只蝴蝶,9只蜻蜓,? 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分析数量关系,补充问题。

又如:,白兔有6只,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

这题缺少什么条件,要求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白兔的只数已知道了,必须补上黑兔的只数。

这种由问题想条件的过程是分析过程。我们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由条件补出问题,由问题补出条件,不仅使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四、从实际生活出发,激起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我们要深挖教材,活用教材,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

首先课堂的引入尽量创设情境激趣,发展形象思维。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轻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题目,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思维的发挥。

例如,复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我们的校园”时,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情景:下课啦,同学们玩起各种游戏,出示同学们玩游戏的图和问题,让学生进入游戏中,然后学生自己选择解决喜欢玩的游戏出现的问题,这样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更喜欢解决问题。

其次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把教学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生活化呈现,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尝试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同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单元里,有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场景图呈现各种信息的,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买卖物品的生活体验来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五、注重动手操作,促进思维发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手是脑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教材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低年级教学更是如此,在操作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每节课的核心。例如,一年级下册第26页的思考题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两个男生之间插进一个女生。一共可以插进多少个女生?”

又如“至少要用()个小正方形才能拼成1个大正方形?” 等都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轻易,记得更牢,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注重设计开放性题,促进思维发展。

课堂开放性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改革的主要标志。开放性试题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新教材很注重开放性题目的编排。如例题既让学生填出过程,又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和算法,非常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练习题后出现一道思考题,培养学生奥数思维。我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这些内容。我在教学第二册第19—20页《解决问题》这节课时,电脑出示小精灵聪聪带领同学们去公园玩的场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问题。学生解决后,我说:“同学们,你们敢和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吗?看谁的问题提得好、提得多、解决得对。”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精神十足。一会就提出了四五个不同的问题,并得到了正确的解答。等到第二个场景时,学生很快又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加快了。意想不到的活跃场面令我兴奋。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尽情地想象,尽情地说出自己的伟大发现,尽情地享受成功的快乐,将会再次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再次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热爱数学的激情也会不断攀升。

6.少儿舞蹈编创创新思维的运用 篇六

少儿舞蹈是由少年儿童表演或者表现少年儿童生活、反映少年儿童内心的舞蹈, 它是我国舞蹈百花园中不可或缺的一朵美丽之花, 是对少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少儿舞蹈的作品层出不穷, 但是真正优秀的却是屈指可数。究其原因,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问题:

(一) 从选材上看, 少儿舞蹈成人化严重。少儿舞蹈的编创者通常都是成人, 他们在选材时都是以自己的眼光与视角去看待儿童的世界, 这必然造成偏颇, 在真实性、纯真性上都大打折扣, 让作为主体观众的少年儿童缺乏共鸣感, 丝毫不感兴趣。

(二) 从表现形式上看, 少儿舞蹈炫技成分过多。舞蹈的专业技能是舞蹈演员的专业素质也是基本功, 但是毫无来由的故意炫技只能惹人反感。舞蹈的编创者应该明白, 舞蹈是内心的发声, 舞蹈的专业技能是为内容本身服务的, 好的技能才能使舞蹈更加出彩。

(三) 从结构上看, 少儿舞蹈结构拼接严重。如今的少儿舞蹈在结构上通常表现为程式化的三段式形式, 除去那些意义指向性的动作之外, 其他的舞蹈动作和情节的设置都是单调的律动, 缺乏对少儿的童真、童趣的描摹, 无法真正地表现出少年儿童真实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活动, 只是将具有节奏性的舞蹈动作拼接起来。

二、儿童舞蹈的编创特点

充满童真、童趣, 能够表现儿童的生活与内心是少儿舞蹈不同于其他所有舞蹈的最根本特征。只有这个特征越明显, 少儿舞蹈才能够真正焕发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因此, 掌握童心、童趣, 充满童真, 着力研究少年儿童的内心发展与成长过程是每一位少儿舞蹈编创者最重要的事业。

(一) 天真的童心, 丰富的想象。人的情感和思维都附丽于这大千世界, 而生存在这一世界的孩子们是最天真无邪的, 他们焕发着热情, 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天生的好奇心使孩子们看到的世界与成人视野里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 他们能看到很多奇妙的景色、喜欢模仿动物、喜欢描摹植物, 在他们的世界中, 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因此, 少儿舞蹈编创者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去编创舞蹈, 要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二) 夸张的舞蹈语言。一切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的启迪, 舞蹈艺术更是如此, 它所提供的艺术情景比生活更加鲜明, 更加感人, 更加富有感染力。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夸张, 对少儿舞蹈的编创尤为重要, 而且夸张也更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突出了少儿舞蹈趣味性的特点, 大胆突破, 使原有的形式达到神奇的境界, 使之成为少儿舞蹈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三) 创作对象的独特性。少儿舞蹈的受众主要是少年儿童, 它虽然与成人的舞蹈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但创作更加困难。在创作的过程中要从儿童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 创作要能够贴近儿童的生活, 表达儿童的所思所想与内心情感。因此, 这就要求少儿舞蹈的编创者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生活, 能够了解儿童的内心, 使舞蹈作品能够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 更具感染力。

三、少儿舞蹈编创创新思维的运用

(一) 贴近儿童生活, 深入角色。少儿舞蹈创作与其它的艺术创作形式相同, 深入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儿童舞蹈之所以活力不凡, 关键就在于它能够真实地展现儿童生活。 少儿舞蹈编创者在编创舞蹈时, 要能够抛弃已有思路, 转换角色, 将自己的视角纳入儿童的角色当中, 创作出符合儿童舞蹈语言的作品。

(二) 少儿舞蹈动作姿态上的创新。少儿舞蹈中的拟人化特色是少儿舞蹈在动作语言上不同于其他舞蹈形式的特点。在少儿眼中, 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 它们能言语, 会思考, 会生病, 有爸爸妈妈。因此, 应该将少儿舞蹈中模仿类动作创新, 使其能够更具创造力。还可以在创作实践中, 将其融合、解剖、分切演化成新形式的舞蹈动作, 成为新作品所特有的舞蹈语言。

(三) 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少年儿童是少儿舞蹈的主体, 他们既是表演者, 也是创作者。少儿舞蹈的编创者要能够即兴开发孩子们自身的创造力。越是年龄小的儿童创造力越是强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意放的音乐他们都会跟着翩翩起舞。因此编创者应该能够鼓舞孩子们的创造力, 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音乐情景下自由舞蹈。

参考文献

[1]程天心.儿童舞蹈教育、创作经验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2]苗燕.舞动童心——对舞蹈普及教育中少儿舞蹈创作的思考[J].新一代 (下半月) , 2011 (10) .

7.运用现代技术,培养创新思维 篇七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感受性、新颖性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我们知道,主动性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首要特征。主动性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在开展创新思维的时候,必须首先具有一种强烈的内部动力。正是这种内部的推动力,才会有刻苦地学习,才会有思想的解放、思维的活跃、潜能的发挥,进而才会有创新思维的萌芽与培育。对儿童来说,主动性表现出一系列特征:强烈地好奇心、求知欲、浓厚的兴趣等等。而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新颖性和感受性。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化——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等,形象逼真,生动新颖,从而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供了强烈的外部刺激,使学生处于一种强烈的感受之中。正是这种新颖性和感受性,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一种求知欲望,转化成一种进入创造学习的主动性。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可整合性、可扩充性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扩散性

扩散性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创新思维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限于只找到一种,它愿意找到多种多样的办法,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这就是思维的扩散性。扩散性又称发散性,是一种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知识圈,从多方推测、假设和构想中,寻求新设想的思维方法。它不像一般的思维形式那样,试图在起点(问题的提出)和终点(问题的解决)之间只画一条直线,而是从起点出发,向四面八方画射线。用艺术的语言来讲,就是“智慧的光芒四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发散性思维就是创新思维,从而把创新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划上等号。甚至有的心理学者编制出发散性思维的測验来測试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扩散性的确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成分。”而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它可组合性、可扩充性的特点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拍即合,也正是在各种组合、扩充、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点。从创新性思维的结构上看,要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制出新产品,这个新,就是独创,是别人不曾想过的,或者是自己不曾知道的东西,独具一格。科学技术人员发明创造、文学家的创作、理论家提出的创见,都是通过独创性来实现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又一明显特点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计算机可以进行人机交互,而且具有丰富的交互界面,充分利用这种交互特性,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地解决计算机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的独创性。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超文本和网络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探索性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说,没有探索,也就没有创新思维的产生。如前所述,在认识过程中,创新思维不依赖于固定的思维程序、思维工具和思维途径。它是在多种可能性中探索、试验,并在多次反复与游移中,将事物各方面的特征和现象加以考察,从而找出事物的差异性,进而去伪存真。在这个过程中,它往往要发挥换元机智,随时准备改变认识的角度和手段,这种探索性的价值,就在于能打破旧框框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使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产生认识的飞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务必创设这样一种情境,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发现知识,获取真理,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发展创新思维能力。而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超文本性与网络特性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北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曾有过专门论述:“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就告诉我们: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了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句话: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超文本和网络特性有利于学生探索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8.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篇八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这些实际问题已经经过数学处理,各种条件与问题都比较明显,然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非如此容易,因此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

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学生带到学校大操场的一块空地上,让学生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30平方米的花坛,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学生对这道题积极性十分高,他们几人一组,一边测量一边设计,显得十分投入,最后竟设计出十几种图形优美、很有创意的花坛。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把教学过程看作问题解决过程,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先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重新进行组合,有一个新的认识,然后要对分割法、平移法、面积相加减等方法进行选择,看哪些方法更适合于设计,方式得到扩展。这样,在设计过程中,既解决了沉重的基础知识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有拓宽了长方形的知识(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更为重要的是,在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学生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家里面的一切建设都是离不开数学应用的。让学生参与其中,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大有好处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中的实践活动,这个工作可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联系家长配合老师,大胆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活动。让他们回家了解家里一周的油、粮、副食、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搜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整理,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你家一周共需开支多少钱?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结余是多少?如果家里要购置一台800元左右的热水器,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从家庭这一特殊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朴素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搜集、交流、分析、整理、运用,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极的开展智力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比如针对下面的生活实例:两位老师带46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门票成人每张10元,儿童每张5元,公园还规定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可以实行八折优惠,让学生想一想怎样买票比较合算?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几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一般学生都能想到的,根据有46名儿童和儿童票5元这两个信息,可以得到买票所要付的钱是5×46=230元;第二种方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题目告诉了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就可以实行八折优惠,如果多买4张儿童票,再打八折,所付的钱是否少一些呢?老师要求学生实际算一算:用5×50×0.8=200元。通过计算,学生发现,多买4张儿童票,看起来好像要多给钱,但由于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最终还是只付200元,比第一种方案要少付30元,两种方案相比,学生都愿意采用第二种方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会逐步变得深刻而灵活,既提高了学习技能,有增加了智慧和才干。

9.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篇九

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实例,阐述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这个方面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数学是研究“数”与“形”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之一。

[1] 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数量关系)与形(空间形式)的相互转化、互相作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或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

[2] 数形结合是指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结合问题中各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根据实际需要,将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相结合,依据数与形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相互转化的方式使问题得到巧妙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其策略具体表现为把有关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成图形性质的问题进行分析,或者将有关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成数量关系的问题加以讨论,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思想方法不仅分析问题的代数含义,而且还要揭示其几何意义,把抽象的数学运算和直观的几何图形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思想方法具备了数的精确性和形的直观性的双重优势,以数精确地分析形,或以形直观地表示数,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故而,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它包含 “以形助教”、“以数解形”和“数形互译”三个方面。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其实在上海二期课改时关于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容的界定上,也指出数学基础知识不仅指有关的数学概念、性质、公式等,还包括其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所以在教材编写上注重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在知识领域中,使每部分的数学知识不再孤立、零碎,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数学思想方法有许多,我们小学一般用到的如符号化、化归、数形结合、极限、模型、推理、几何变化、方程和函数、分类讨论、统计概率等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不再感觉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从而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以及数学的美。下面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些粗浅的想法。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我们中小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就分为数和形两大部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形:

1、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解形”;

2、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即“以形助数”。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对应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换来解决数学问题。

二、数形结合的三种应用方式

一般来说,数形结合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数化形、以形变数和数形结合。

(1)以数化形

由于“数”和“形”是一种对应的关系,“数”比较抽象,而“形”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能表达较多具体的思维。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把数的认识与计算通过形(学具)的演示,让学生初步建立起数的概念,认识数、学习

数的加减乘除法;而高年级有些数量也较复杂,我们难以把握,于是就可以把“数”的对应——“形”找出来,利用图形来解决问题。画线段图的方法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把它当作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项基本技能加以训练的,大家都知道,在教学应用题时,常可以借助形象的画线段图的方法,将问题迎刃而解。特别是行程问题的应用题,老师们总是不忘借助线段图进行讲解;还如我们在教五年级“时间的计算”这一课,虽然很多同学通过计算就能解决问题,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然,我们就可以把时间点、时间段通过线段图来表示,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这种把数量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并通过对图形的分析、推理最终解决数量问题的方法,就是图形分析法。

(2)以形变数

虽然形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但在定量方面还必须借助代数的计算,特别是对于较复杂的“形”,不但要正确的把图形数字化,而且还要留心观察图形的特点,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图形的性质或几何意义,把“形”正确表示成“数”的形式,进行分析计算,最典型的就是二年级教材中的“点图与数”,那正方形点图所表示的就是每行与每列的圆点个数都相同,写成算式是两个相同的因数,于是它们的乘积就是平方数;由此在高年级拓展三角形数时有这么个小故事: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数”,他们常把数描绘成沙滩上的点子或小石子,根据点子或小石子排列的形状把整数进行分类,如:1、3、6、10、„„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那么,判断一下45、456、1830、5050这四个数中,哪一个不是三角形数。中高年级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利用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可以找出这个数;也可以发现如果把一个三角形数去乘2,就可以写成两个相邻自然数的积,那么高年级的同学就可以利用分解素因数的方法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三角形数了。如此以形变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形数互变

形数互变是指在有些数学问题中不仅仅是简单的以数变形或以形变数,而是需要形数互相变换,不但要想到由“形”的直观变为“数”的严密,还要由“数”的严密联系到“形”的直观。解决这类问题往往需要从已知和结论同时出发,认真分析找出内在的形数互变。一般方法是看形思数、见数想形。实质就是以数化

形、以形变数的结合。例如,“近似数”一课中,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常我们会直接告诉学生“四舍五入法”这一概念,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强化求近似数的方法。那么我们不妨反思:学生做对了是否表明学生已经很好地理解了“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呢?是否有部分学生的解题活动完全建立在对概念的机械模仿上呢?事实上,这种机械模仿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四要舍、五要入”的意义呢?我们可以想到把直观的数轴引进这节课,在数轴上找最近的路,把四舍五入放到数轴上展开学习,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形象的数学模型,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又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常要用到“数”与“形”互译的数形结合思想,即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译成图形,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再根据对图形的观察、分析、联想,逐步译成算式,以达到问题的解决。最常用的如“鸡兔同笼”一课:鸡兔同笼,有10个头、28条腿,鸡、兔各几只?本课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书上采用列表尝试法。如果采用数形互译的画图法解,二年级的学生都能解答,并且可以从画图法引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有几个头就画几个圆(表示动物的头),然后每个头下加两条腿(表示鸡有两条腿),剩余几条腿就再添在小动物身上,每个添2条(原来的鸡就变成了兔)。这样从图上可知兔有4只,鸡有6只。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首先假设10只全是鸡,每只鸡身上长2条腿,共10×2=20(条)腿,还剩余28-20=8(条)腿,鸡身上再长2条腿变成兔子,直到8条腿长完为止。这样就得到兔子有8÷(4-2)=4(只),鸡有10-4=6(只)。而对高年级学生借助于画示意图来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办法。由此不难看出:“数”“形”互译的过程,既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又是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同运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由于抽象思维有形象思维作支持,从而使解法变得十分简明扼要且巧妙。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的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发展、知识应用能力的增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发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对知识获得的引领作用

1、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含有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利用课本中的图形,从图中读懂重要信息并整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让学生通过“形”找出“数”。在小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学习领域中,都能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我们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初步整理了小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各教学领域的渗透点:(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及计算,都能借助小棒图、计数图来理解算理、法则和方法;(2)“空间与图形”:可以借助数的知识及数量关系进行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3)“实践与综合应用”:从所给问题的情境中辨认出数与形的一种特定关系或结构,运用画线段图、画分析图、画示意图等方法分析理解;(4)“统计与概率”:通过图形演示移多补少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教学时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领会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增强对数形结合思维模式的认知,体会图形对数学知识形成的意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大量地用“形”解释、演现,经常引导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借助形象的图形理解算理,提炼算法,就能降低学习难度,有效地改善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后延伸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而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整个数学领域,我们可以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和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图形、图像变得形象、直观。同样,复杂的几何形体可以用数量关系、公式、法则等手段,转化为简单的数量关系。在课后的知识延伸中,经常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数形结合的好处。

数形结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这一手段对学生们今后在初、高中的学习构建空间思维起着关键作用。今天我所讲的只是一些初步的、浅显的认识,思维作为一个认知过程,总是与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等密切联系并受其制约的,相信只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动机,就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巧妙地渗透、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既能为小学数学教学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又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0.让学生用尝试思维解决问题 篇十

摘 要: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高考的考查重点也从知识考查转向能力考查。探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尝试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自主;尝试;探究;思维

传统的教育思想一直要求,作为一名好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把所有的问题给学生讲清楚、教明白,不能让学生留下疑惑。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上课时都是井井有条,把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都交代得“清楚明白”,有一些学生可以自己学会的知识也要“细细道来”,生怕漏掉点什么。一年高三复习时,恰好讲到了洋流的有关知识,其中有一道题目要求分析索马里半岛沿岸洋流的季节流向、性质、成因。我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从大气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入手,一步步分析洋流的流向、性质,最终得出结

论。一周以后的月考中恰好考查了索马里洋流,可是分析考试成绩时却令我大吃一惊,我所教的两个班中普通班本题的正确率只有1/9,实验班的正确率也不过1/3,这样的结果令我不得不深思。

一、传统教学效率较低,不适应现在的高考模式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著名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他总结出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在两周之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从5%~90%不等。

通过这一理论模型我们不难看出,学习过程中单一的听讲的被动学习方式是效率最低的。而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这些主动学习方式效果明显。地理科学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践知识,我们要教会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十分重要,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在的高考试题对学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解决问题、规范表述等能力要求日渐提高。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敢于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建立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邱学华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尝试教学法理论”,核心思想概括为“先试后导、先练后讲”,这一教学理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中来的思想,达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效果。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尝试教学法理论”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课堂实现尝试教学模式转变,必须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首先,老师要备好课程标准、备好教材。课程标准为我们列出了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教师教学目标要是围绕课程标准,否则我们的教学就是盲目的。在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教师要深入地研读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容顺序等主线,提炼出本节知识的重难点。

其次,实现自主尝试学习要备学生、备方法。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知识体系已经了然于胸,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能水准,还要衡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识障碍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既然教师想让学生自主尝试去解决问题,那么必须有好的方法去引导,此时需要教师扮演一名出色的导演,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探究和实践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联想思维、空间思维、类比思维等思维技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把自己的正确思维过程、结论正确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是尝试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表现,是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重要途径。

三、学生自主尝试学习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尝试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各学科的知识都以极强的实践操作性或者丰富的图表资料为背景,需要学生具有很高的整体素质和协作能力。通过尝试,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教师教学过程中辅以真挚热情的情感投入,也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使课堂呈现出讨论、实践和互相帮助相结合的活跃氛围。

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教,而学生能自求探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所谓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会学知识”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主动尝试、主动发现、主动总结,把学习能力内化为学生本身所具备的一种素质。课堂上通过“问题—尝试—解决—总结—反馈”等诸多探索和发现过程,师生之间实现双向的信息交流,达到相互沟通、教学相长的目的,使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

总之,尝试思维是学生应该具备,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的一种必要的学习能力,更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课堂转变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1.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篇十一

为此, 我在化学实验中, 进行了大量有益尝试和探索, 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通常情况下, 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新课后进行的, 而且大多是让学生重复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 这样只起到巩固书本上的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 是简单的答复, 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收效甚微。

验证性实验:

1. 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切现象和结论都

是已知的, 严格的操作步骤把学生的手脚束得紧紧的, 不便发展学生智能和创新能力。

2. 不利于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书上的结论都是正确的, 实验操作按书上的步骤进行不会错, 实验的成功与失败, 对于学生来说不当一回事, 这样形成了一种任务式、应付式, 没有发挥实验的真正效果。根据以上发现的问题, 我积极思考、探索, 如何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多次探究, 我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设计实验, 自得结论。

1.让学生在不知道结论的情况下, 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认真、正确操作, 仔细观察现象, 做好记录, 这样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完成乙醇的催化氧化并验证其产物, 这个实验方案中综合了氧气的制备、乙醇的催化氧化以及水和乙醛的检验几个基本实验, 还综合了水溶加热 (平稳气流的产生) 、排除实验干扰等基本实验技能, 学生按照实验方案、基本要求, 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其中有不少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然后组织引导学生讨论, 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 对各种方案进行合理评价, 并找出最好的实验方案, 在整个训练中, 学生的思维获得了互补和优化, 综合实验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2.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还要求把实验过程中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如:实验室制取CO2时, 让学生自行设计如下: (给予几种原料和必需仪器, 要求设计五种不同的方案) 第一组:Na2CO3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第二组: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第三组: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第四组:大理石与浓盐酸反应;第五组: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做完实验后教师提问:实验室制取CO2选择哪个实验方案最适合?为什么?引导讨论, 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 然后得出结论:实验制取CO2选择第三组最合适, 从而使学生掌握了CO2的实验制法和所需要的原料及化学反应原理, 也使学生学会了设计实验和优化实验方案的方法。

3. 探究性实验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时, 为了避免走过场, 要提倡学生养成根据事实如实填写实验报告的良好习惯, 即使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 也要如实填写, 然后分析失败和异常情况的原因。

如做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实验中, 按正常情况应出现美丽桔黄色砖红色沉淀, 而学生得到的乃是深棕色和黑色沉淀, 根据此种情况, 我提出质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引导学生讨论———找出原因, 失败原因: (1) , NaOH溶液量不足; (2) CuSO4溶液过量; (3) 加热过猛, 造成乙醛挥发结果Cu (OH) 2过量, 稍高的温度使其分解成黑色CuO, 掩盖了氢氧化亚铜的砖红色。于是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明确了道理, 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灵活改进各种实验

化学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 因而最大限度利用实验教学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 我把一些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和变通:

1. 演示实验由教师在课堂上做, 并指导学生

观察现象, 规范操作, 这样教师在实验操作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到了一定阶段, 将演示实验转为并进式实验, 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习新课, 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让他们参与到实验中来,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 发现新知识, 开创新天地, 每次实验成功, 他们都无比喜悦和自豪, 使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融为一体, 激发和提高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收效甚好。

2. 不断补充相关实验, 强化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硫酸》一章, 浓H2SO4的性质一节教学中, 学习浓H2SO4的强氧化性时, 要做浓H2SO4与铜的实验。这一实验, 消耗了H2SO4多, 同时产生SO2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我在教学中增加了由等质量的铜屑氧化制取CuO, 再由CuO与稀H2SO4反应的实验。经过观察, 这一实验没有任何气体产生, 再通过反应方程式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Cu与H2SO4反应可制得CuSO4, 但这种途径工业上并不可取, 因为: (1) 原料消耗大, 成本高; (2) 产生的废气SO2污染大气, 废气处理又提高了成本。所以工业上采取先将Cu屑氧化, 再用CuO与稀H2SO4反应制取CuSO4, 这样消耗小, 成本降低了, 同时不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通过两个实验, 不仅强化了同学们对浓H2SO4的强氧化性的认识, 同时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分析、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书本知识得到了有效地拓展。

12.关于创新思维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 篇十二

摘要:创新思维是以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打破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社会全力营造良好的环境,高校不断探索社会实践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受教育者也要坚决树立正确的主体地位,四管齐下,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改进与发展。

1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思维 1.1大学生社会实践

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学校培养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国情、接受教育、增长才干。这种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深入基层群众生活,燃起浓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以致用,发挥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素养;在实践中扩大交际能力,打破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是一个真实的环境,任何理论知识最终都要回归实践、指导实践,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灵感才是最有意义的。

1.2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在创新活动中的运用,简言之,就是通过已有的和新获得的知识,利用多种心理能力、思维形态、思维方式来研究实践或认识新问题,克服思维定式,通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促进新理论、新方案的产生,从而实现认识或实践的新进展。由此可见,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性、整合性、开创性的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的高级形态,是创新实践和创造能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2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1重视思维发散,促进视角转换

视角转换的思维方法,是运用非常规思维灵活地转换思维视角同时发挥常规思维作用的方法,是各种思维视角的辩证统一和综合运用方法。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自身的知识储备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大学生提高思考的主动性,一点多面地进行思维发散运动。实践证明,大学生通过发散思维训练,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但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一些独特新颖的方案,更能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发现的问题越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越多,思维面和思维视角越广,这一方面锻炼了大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也帮助大学生打破对事物的常规反应,另辟蹊径。

2.2打破思维定势,提升想象能力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主要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经验定势、书本定势、从众定势三个阻碍因素,主要表现为在处理问题时将过去的经验绝对化、夸大化,将课本知识当做不可发展的绝对真理和教条,思想上“随大流”,这些都禁锢了思维的发展。而想象力则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它通过分析、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知识,使想象成为可能,大学生只有打破思维定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想象力,才能得到锻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在面对从未接触过的问题时,会不由自主地寻找过去的经验,而打破思维定势,想象力居主导地位时,他们会从实际出发,通过不断地观察、概括、整合、提炼形成严密的、逻辑性强的结论,从而构建出一套既定的方案与对策。也就是大学生要创造性地发挥想象力,在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科学探索的任务。

2.3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反思意识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经常接触到学校教育中不曾见过的问题,出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这就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浓厚的求知欲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在一般情况下,好奇心的越强,对新知识的渴求越大。浓厚的求知欲也会引发大学生对新事物的高度关注和不断探索,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中得到锻炼。大学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大舞台,就是要检验自己的所得所学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的经验进行自我反思和,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构架,才能实现全面的进步。社会实践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场所,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反思过程中加深对事物客观规律的和认识,在求知和反思的同时作用下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3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对策 3.1全社会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储备力量,要将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就需要,整个社会也要明确创新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广泛的平台。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大学生。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使企业单位、高校等各阶层人员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和创新思维相结合的重要性,做到由上而下地贯彻统一的指导思想,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目标明确、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创新思维。政府及各层组织要给予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制订一套务实可行的方案,鼓励企业和基层单位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便利,建立完善的实践基地。

3.2高校要开辟社会实践的新路径

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是高校教育应当遵循的规律。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首要阵地,社会实践则是大学生受教的“第二课堂”,因此高校要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开辟社会实践的新路径。一是要保证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传统的高校课堂教育方式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但它仍然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所以高校应当以实践为纽带,“以人为本”的理念作支撑,不断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同时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调整和设置,规避教学的盲目性,在学生愉快吸收知识的同时培养出一批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二是要开辟“第二课堂”的新路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是高校的基本功能,因此科研和创业成为推动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新路径。高校要整合社会资源,与政府、企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高校要以教师和校外合作单位为依托,成立多元的课题小组,充分吸收带领感兴趣的大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合作攻克区域范围内有代表性的难题,提升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要注重理论和创新相结合,鼓励自主创业。带领大学生深入基层,科学定位自己的发展道路,全面了解和接触社会,培养责任感和职业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创业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3.3教育者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活动,因此指导教师要注重提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素养,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实践、引导思维创新。在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指导地位和督导作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要提前展开相关辅导,不仅要选好研究课题,敦促大学生做好实践设计,还要组织大学生做好实践总结,引导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所谓术业有专攻,高校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理论,形成一批校内外通力合作、全面渗透的指导班子,由内行知道外行,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高校指导教师得到了锻炼,进一步完善指导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的理论体系。

3.4受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主体地位

当代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反映出大学生对于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人公意识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正确的主体地位,发挥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大学生要提高创新意识,打破惯性思维,在深化对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的认识过程中,提炼、总结、反思新的知识,切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4结语

上一篇:烘焙师理论考试试卷下一篇:日月潭简短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