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

2024-10-26

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11篇)

1.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 篇一

关于加强党建工作完善基层行政机关党政协调机制的几点思考

基层机关,特别是基层行政机关,既是党领导下的政府机关,必须也应该接受党的领导;又是政府的行政机构,直接行使公共管理、社会服务、行政执法等权力,承担着大量具体的行政事务,其事务性、专业性不言而喻。从历史角度来看,过去,我国基层行政机关,一直实行党政一体化的领导机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把手”党政一肩挑,随着时代的发展,党政“一肩挑”式的领导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基层行政机关工作的开展,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目前,基层行政机关领导机制逐渐由“一肩挑”式为主演变成“双轨”制为主,即机关行政一把手抓全面工作,负总责,机关党委(支部)书记抓党建的领导模式。从实践来看,这种“双轨”制领导模式与“一肩挑”式的领导模式有其优越之处。首先,这种模式减轻了“一肩挑”模式下,单位负责人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集中精力抓好全面工作和行政性、事务性、专业性的工作。其次,这种模式符合我国相关法律关于机关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规定,可以使机关部门行政职能履行的领导责任更加集中。第三,专人负责党建工作的模式使机关部门党建工作的领导力量更加集中,便于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创新式地开展党建工作。第四,这种模式可以形成有效 的权力制衡,在保证行政首长在充分独立行使行政职能的同时,加强了党组织对其权力行使和职能履行情况的监督。的确“双轨制”领导机制的形成,既有利于机关部门更好地履行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职能,又有利于机关部门党建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双轨制”的实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在党政协调方面,出现了将相不和,行政党建两张皮等现象,影响了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从现实来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以个方面:

一是执行标准的缺乏导致人员配备的疑忌。一个机关部门,党的机关部门除外,究竟是实行“一肩挑”还是“双轨制”并没有相应的执行标准,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究竟哪些机关部门需要另配党组织的负责人,哪些机关部门不需要另配党组织负责人,如何配备等等随意性较大。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为了平衡人事调配,为了职数而配备的现象,因此,如果当事人思想境界再不高,那么,另配党组织负责人往往被曲解为权力分化,而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党组织负责人而言,则产生赋闲心理,积极性得不到调动。

二是双轨并行削弱了党建工作的力度。行政机关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在“双轨制”下,基层机关部门党组织负责人按照领导序列来说,是通俗意义上的“二把手”,实际是党建分管负责人,因此在推进党建工作中,与“一肩挑” 模式下相比,力度有所削弱。同时,按照行政机关的组织关系来说,各科室、各下属部门以业务工作为中心,在业务上只对行政首长负责,无形中也削弱了党组织负责人的领导力。

三是工作创新不足导致行政与党建工作的脱钩。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双轨制”的实行,许多基层机关部门实际上是行政工作一条线,党建工作一条线,人为地割裂了行政工作与党建工作的联系,加上部分机关部门党建工作创新不够,工作开展因循守旧,没有能够很好地将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有机融合,在客观上形成行政工作与党建工作“两张皮”的现象。

四是沟通不善造成领导力量和精力的分散。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机关部门的党组织负责人和行政负责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沟通不善,协调不力,思想上不统一,工作上不配合,行动上有偏差,造成了各敲各的锣的现象,甚至将精力消耗在权力的争斗上,不利团结和工作的开展。

针对这些情况,要解决好基层行政机关党政协调机制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实行“双轨制”领导机制的执行标准。根据基层行政机关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设定明确的标准。依据规模大小来划分设定,在编在岗人数众多的实行“双轨制”领导机制,人数偏少的实行传统 的“一肩挑”领导机制;从工作性质划分设定,在工作职能复杂、工作任务繁重的机关部门中实行“双轨制”;从组织结构划分设定,组织结构单一简单的实行“一肩挑”领导机制,组织结构层次复杂,下属单位众多的实行“双轨制”领导机制。通过合理科学的划分,因情依势,充分发挥“一肩挑”精简统一和“双轨制”分职专政的不同优势,减少在确定实行何种机制上的盲目性。在实行“双轨制”领导机制的机关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的选配上,组织部门应严格把关,充分考察,审慎定夺,既要考虑到人事调配、工作需要,也要考虑到单位情况以及单位行政“一把手”与拟确定人选的匹配性。

二是加强“双轨制”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对于基层机关部门而言,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团体和一个严密的党组织结构不仅有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更加有利于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的协同发展。因此要完善基层机关党政协调机制必须要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首先应重点加强党内民主机制建设,以扩大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知情权;搭建参与载体,提高党员参与权;拓宽党员监督途径,保障党员监督权等为重点,增强党内民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开展工作,保证党组织自身的高效运转。其次要发挥科室、下属单位的节点作用,在党员发展上,重点对业务骨干、技术尖兵进行考察,对考察合格的,及时吸纳进党组织,同 时,注意在他们中培养党组织的干部,在具体行政工作推进中,彰显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组织建设上,特别是对层次关系复杂、下属单位众多的机关部门,在下属单位中不宜再采取“双轨制”领导机制,而应采取“一肩挑”的领导机制模式,保证党建工作的有力推进。

三是形成行政与党建工作的互动机制。首先要加强“双轨制”下对党建工作的重视,作为基层机关部门的行政首长掌握全局,必须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从物质、人员、工作开展、组织建设等方面给予关注与支持。在责任落实上加大力度,应将党建工作列入对行政机关首长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对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具体考核和对行政首长进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捆绑式”考核方法,并明确考核的标准和奖惩措施,强化行政首长在党建工作方面的责任。在工作分工上更加明确,党组织负责人要对纪、组、宣、团、工、青、妇统揽负责,增强党建工作的协同性,同时,在机制上,要将政务民主公开与党务民主公开相结合,建立相关的制度,实现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分工明确,良性互动。在工作开展上围绕中心,要围绕机关行政职能的履行,找准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将党建工作的务虚性转化为对实际工作的推动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党建工作的载体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与机关部门的职 能履行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建在思想动员、宣传鼓劲等方面的作用,实现以职能履行带动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保证职能履行,达到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目的,努力防止和克服“两张皮”现象。

四是强化党组织负责人与行政负责人的沟通协调。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关系,党组织负责人要摆正位臵,针对本单位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认清哪些是属于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的,哪些是属于行政首长职责范围的,防止用行政会代替党委会,或以党委会代替行政会,而形成人为的相互干扰。二要加强事前沟通,特别是对重大事项的决策,行政首长不能认为行政首长负责制等于行政负责人可以说了算,要通过党委会或党政联席会进行民主讨论和决策,党组织负责人与行政负责人应对会议内容进行事先沟通,对会议要解决的问题,初步统一意见,避免会上有较大的意见分歧。三要加强过程沟通。党组织负责人要及时将党建工作的计划、动态及时向行政首长通报,同时,行政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既要大胆工作,敢于负责,不能遇事推诿,事无巨细都提到党委会上讨论,也要充分尊重党组织负责人,经常沟通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可采取单独交换,也可也在党政联席会上由行政各分管领导向党组织负责人汇报。四要加强总结沟通,应建立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的阶段性总结通报沟通制度,对机关部门重大事项的实施情况或阶段性工作的总结应定期提交党 政联席会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统一思想,做出决策。

总之,妥善处理好基层行政机关行政和党建首长之间的关系,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既是机关部门开展行政工作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建工作的需要,只有做到党政协调一致,才能保证机关工作的全面推进。

2.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 篇二

一、完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立完善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能对公共消防资源进行最优配置;构建完善的消防安全体系, 能够使群众的自身利益与安全得到保障, 维持社会的和谐安定, 促进社会稳步发展。

(二)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传统管理模式, 必然会出现许多管理上的漏洞, 传统的消防安全管理以运动式排查与治理为主要工作, 重治理轻防止, 并不能带来长久的社会安定。建立完善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才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

(三) 推进消防社会化进程的需要

消防安全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 管理模式也逐渐由自我约束向自我管理方向转变, 消防社会化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街垒, 只有不断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才能不断加强群众的消防安全主动意识, 积极参与和配合消防安全管理, 促进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最终满足消防社会化的基本需求。

二、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一) 消防监督管理体制不相适应

公安机关的消防机构与安监部门、工商行政、建设部门等在实际工作职能上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在具体工作中, 针对危险品的行政许可管理、工程设计与消防安全设计施工过程管理、出租房屋等, 执法上会出现职能交叉与重复执法现象的发生, 这样必然会浪费大量的资源。且消防安全相关的各职能部门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特点, 使得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二) 自我管理无序

很多建筑业主与企业在生产中为了尽可能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往往忽略掉消防管理工作。比如在2014年1月份至5月份期间, 浙江省温岭市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整治活动, 本次检查共查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建筑企业达9000多家, 其中建筑面积高达3.5×106m2;查出有火灾隐患的出租房达7000多户, 其中建筑面积达到560000m2。

(三) 火灾源管控机制欠完善

火源管理存在盲区死角。目前尚无有效法律对一些重点管理场所进行强制的配电工作说明, 对于使用年限已经超过建筑预期的建筑楼层没有进行详细的电气安全检查与火灾隐患排除, 并且在日常检查中, 安全监管人员缺乏专业的电气检查及防火技术知识, 使得在实际检查工作中, 对火源整治的要求较为单一, 缺乏针对性的有效举措。

(四) 管理责任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 火灾事故监管责任追究机制缺失, 在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上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这使得安全监管人员承担着无限监管的责任。管理机制的缺失, 会降低消防安全工作的有效性以及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单位违法成本比较低, 一些高层大楼、地下室、大空间等综合建筑项目逐渐增多, 这类建筑往往能获得高额的收益, 建筑商为了尽可能缩短工期, 往往不在乎《消防法》中对违反消防安全处罚的二三十万罚款, 很难起到震慑作用。另外, 根据有关规定, 如果某个单位发生了火灾事故但是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害与较大的社会危害, 则只作警告或者处分, 很难体现出法律的震慑力量及教育警示的作用。

三、完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的措施建议

(一) 推进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改革, 落实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

其一, 出台地方性法规, 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职责, 并参考国外先进消防救援体制, 建立统一的救援管理机构, 由国务院领导和开展防火救灾工作;其二, 立法部门授权省级部门出台各部门、事企业单位、团体组织等消防职责, 采取项目管理模式, 以此作为事故追责的有效依据;其三, 突出单位主体责任意识, 强化单位自我管理和责任落实制度, 对待消防违法的单位实行严厉制裁的措施。

(二) 完善火灾源管控机制, 降低火灾事故率

其一, 规范建设工程的消防行政许可范围。将建筑生产中容易引发火灾的建筑行为, 如建筑材料、建筑供电、仓库、住宿合用场地等, 都纳入到建设工程的消防行政许可范围, 并实施严格的源头管控;其二, 建立起建设工程相关消防技术的审批和行政审批相分离的制度, 以施工图审查的相关证明文件及消防设施的合格文件资料作为消防设计的审核与验收的依据, 且由消防机构对审查合法性负责;其三, 通过立法来强化和突出建设工程相关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消防检测单位等在火灾事故中的责任, 促进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的提升, 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 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增强火灾防控能力

1. 建立完善的网格化社会消防管理制度。

在乡级相关部门建立社会消防管理网络, 突出基层安监、消防、公安等部门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对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监督管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等管理制度要不断进行完善, 并利用互联网建立网络消防安全监管责任体制。

2. 建立完善的单位片组消防管理模式。

所谓单位片组消防管理模式, 即同行业、近距离的一些单位或组织组建管理片组, 积极组织和开展片组消防安全活动, 相互监督和交流消防管理经验, 从而实现片组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在管理人员的安排上, 建议单位配备注册消防安全工程师、自动消防安全系统专业人员等。针对社会重点场所及生产企业, 应列入特殊管理范畴, 并配有专业的消防管理人员, 以专业的管理水平保障社会消防安全。

(四) 建立社会消防安全专业的培训机制

针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消防队员、消防安全宣传人员、消防安全系统设计人员、建筑施工图纸审查人员、相关产品检修人员、消防设施操作人员, 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工人、仓管、销售人员及运输人员、消防机构执业人员、建筑装饰相关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 强制列入消防安全培训体系, 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 且考核合格后发证持证上岗, 后续通过继续教育来保持其技能水平。

四、结语

建立完善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推进消防社会化进程的需要, 涉及到全民切身利益, 虽然目前存在种种不足, 但只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消防安全管理一定会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李俊.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的构建[D].荆州:长江大学, 2015年.

3.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 篇三

【关键词】桃源县;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是以安全生产为核心,以责任为基础,以考核为动力,以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落实得如何,我们对湖南省桃源县进行了一些调研。

一、近几年桃源县关于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所做的工作

桃源县安监局于2003年7月成立,2004年县人民政府根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制定了该县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对安全生产实行定量控制和目标考核,并由县安监局制定了考核细则。这一考核办法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为实现安全生产的工作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实行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双重考核。对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其它事故死亡人数及较大以上事故起数等绝对指标,及时分解到各行业、各乡镇,列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对超指标和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实行严格考核,同时将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作为政府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容,列入年度统计公报,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的社会关注度。

(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县政府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乡镇、各单位的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考核分值逐年提高。对乡镇的分值由2004年的3分提高到目前的5.5分,县直单位由倒扣分到设2分考核。考核形式采取日常考核、集中考核和专项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逐年调整,突出当年工作重点和实际。

(三)坚持对事故控制的预警制度。从2005年开始建立了生产安全事故“月通报”、“季警示”制度,对事故超进度指标的单位及时预警,重点督查,及时扭转被动局面。

(四)严格兑现了奖罚。对每年度考评获得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县政府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控制指标超标单位,严格扣分;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乡镇、单位实行“一票否决”。2006年该县木塘垸乡因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的较大事故,综合治理工作被“一票否决”。2007年观音寺镇因发生一死亡12人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被“一票否决”。县安监局因承担安全生产的考核工作在2009年的目标管理考核中被扣0.3分。大部分乡镇也实行了安全生产与包干责任奖金挂钩的考核制度,凡包保的村组发生责任事故的,扣发一定额度的责任制奖金。

二、桃源县当前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绝对指标考核严于相对指标考核。目前,对绝对指标超标和发生较大以上的事故的考核,标准和处罚都十分明确。作为县、乡两级只要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就面临“一票否决”。而相对指标的考核目前既没有标准,又没有罚则,只是一个统计数据。对绝对指标考核的严格,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负面效果,个别单位出于保指标不突破,避免扣分和“一票否决”,铤而走险瞒报和少报事故死亡人数,从而造成事实失真。

(二)效果考核严于过程考核。安全生产的考核以安全生产效果论成败,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怨言:“不出问题。谁都无责”,“一出问题,再严的安全措施也有漏洞和责任”,“安全生产一半靠天保佑,一半靠运气”。对于安监力量薄弱,监管手段不足的乡镇,更容易产生侥幸心理。越是高危企业集中的地方发生生产事故的频率越高,一味重效果轻过程,导致扎实工作的人失去信心,而马虎工作的人侥幸心理更强,特别不利于监管任务重、难度大的政府部门提高安全工作的主动性。

(三)考核以罚代管,激励少。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除“一票否决”外,还取消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评先评奖资格,当年不能提拔和重用,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还要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这对强化安监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安全生产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是奖励规格低。同样实行“一票否决”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的奖励由党委、政府在一年一度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共同进行表彰。而安全生产仅作为政府工作来奖励。二是奖励投入无保障。对于安全生产奖励资金没有作为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往往是与其它资金捆在一起。三是无政治待遇留人。对于多年从事安监工作且成绩突出的干部,也不像计育干部一样,有一定的政治待遇享受,缺乏用事业、感情留人的激励措施。

(四)考核无层次类别区分。无论监管任务重还是监管任务轻,都使用一个标准、一个尺度考核,有失考核的公平与公正。监管任务重、压力大的地方和单位,监管的漏洞肯定会比监管任务轻、压力小的单位多,在安全效果上保指标、控事故的难度也大得多。不分层次、类别的考核结果,往往是监管任务重、控事故难度大的单位得分低;而监管任务轻、控事故难度小的单位反而得分高,考核工作难以服众,考核对象也抱怨多。改变考核方式和方法,使之更加合理和公正客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完善桃源县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几点思考

(一)平衡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考核。将绝对指标用逐年上长或下降幅度来衡量考核,并制定上升或下降幅度的考核标准,采用与去年的对比数、3年对比数、5年对比数来考核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安全指标的控制情况。比采用单一的绝对指标考核更合理,更增加了可比性,同时也可以较为客观、公正反映安全事故指标控制情况。

(二)实行分类考核。桃源县有40个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任务很不平衡。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危企业主要集中在漳江、陬市、漆河、热市等乡镇,其它乡镇的企业相对分散。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按照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数及高危企业的数量依次排位,按排位名次将40个乡镇划分为三类,分类实行考核。在考核分值上,一类乡镇120分,二类乡镇110分、三类乡镇100分。年终依照考核得分由高到低排名,排名前几位的为先进单位或红旗单位,予以表彰奖励。这种分类考核既可平衡减少目前重效果轻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成分,又突出了考核和监管的重点,有利于增强监管任务重的单位的信心。

4.完善项目工作机制调研思考(共) 篇四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套高效的项目工作机制作保障。因此,对照着新的发展要求,优化现有的项目工作机制,理顺其中的工作关系,是实现我县项目推进提速的重要工作。为此,县人大财经工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自5月份开始,对我县项目工作机制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项目工作机制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县严格遵循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所处发展阶段的特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项目建设的各项机制。目前,我县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涵盖项目生成、储备、决策、审批、管理、进度督促、重大问题解决、绩效评价等各个环节的项目工作机制。

1、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初步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梯度循环体系和“分类管理”的审批制度。在项目谋划阶段,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项目储备库制度。各部门提出今后一段时间的建设项目,完成项目建议书,纳入**县项目储备库。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调整和补充。二是实行项目评审论证制度。对业主申报的项目由县行政审批中心牵头相关部门进行项目初审(包括现场勘察、相关指标的测算、前置条件的完备性审查),并提出初步意见反馈业主;重大项目则还要实行专家分析论证和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对项目进行专家综合咨询和论证研究,并通过媒体公示等形式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在项目审批阶段,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实行分类管理,优化项目审批程序。对政府性投资项目以审批程序进行管理,对企业投资项目按照《**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暂行办法》的规定分别采用备案制度和核准制度进行管理(凡符合《**省企业投资核准目录》的项目采用核准制,其余项目除国家、省、市明令禁止的项目外一律采用备案制)。行政审批中心推行证照集中办理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服务制、审批收费公示制、投诉事项限期答复制和服务满意度测评制,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二是成立专门的项目前期工作机构,由县前期办负责协调重大项目建设从项目开发、储备到开工建设的各个工作环节,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开工报告的编制、评估、论证、申报、审批(核准、备案)的工作过程,并且负责协调项目的整合与对接,争取省、市方面有关资金与政策的支持。

此外在项目建设承担业主的选取方面,我县也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规定凡总投资超过20万元的政府性建设项目必须通过招投标确定业主,其中投资额在20万-50万元的项目采取邀请招标,5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行公开招标;规定监理费用超过10万元的项目的监理单位必须通过招投标确定,其中监理费用在10万-20万元之间的项目的监理单位可以通过邀请招标确定,监理费用超过20万的项目的监理单位要通过公开招标确定。

2、探索项目投融资机制,形成“市场配置、企业为主、政府导向、渠道多样”的融资体系。企业投融资方面,一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不断创新引资方式。我县将招商引资作为解决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途径,努力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依托**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采用定点招商(温、台地区)、定向招商(金属加工制造等行业)、组团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吸引外地企业来**发展,从而引进资金、技术、产能,促进经济发展。二是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银企携手共进。由政府牵线搭台,建立银企联席会议制,每年上半年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促成银行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形成双赢共建格局。三是努力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近年来,我县不断降低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的准入门槛,除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外,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

5.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 篇五

绩效考核机制方面的思考

高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以来,我队在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有力地推动了公安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发展。而在当前的绩效考核中,最主要的措施大都是考核结果与经济奖励、评先评优等挂钩,随着执法规范化建设、队伍正规化建设等机制的日臻严格和完善,这些措施已不适应交管工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交警队伍绩效考核机制,增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当前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严肃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结合本单位在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方面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见解和看法。

一、充分认识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

绩效考核机制是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长效核心机制,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整个公安交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地位。实践表明,绩效考核机制作为新形势下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具有多方面 1的功效和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量化工作任务,明确目标导向,使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管理队伍的整体合力,确保各项公安交管工作目标的完成。

(二)通过建立以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立功绩晋升机制,正确评价民警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为民警调整职务和警衔、立功受奖、离岗集中培训提供依据。

(三)通过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保障政令、警令畅通,全面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有力推进公安交管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建设。

二、积极探索建立科学适用的绩效考核机制

近年来,公安交警部门在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绩效考核方法。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绩效考核机制仍不健全,过于注重年终考核查台帐,临时抽考和实地考核不多,以此评定一个交警部门的全年工作绩效,致使下级部门为应付考核而恶补台帐,甚至做假台帐。同时,目前的考核大都实行提前下发目标考核细则的方式进行,让下级部门在短时间内对照考核目标“按部就班”地进行“亡羊补牢”,造成年底疲于应付、忙于考核的不良问题。此外,通常情况下,考核多分组进行,考核组成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尺度把握不一,再加上一些个人感情介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的公平和公正。

随着公安网络的发展,一些地方对开展专项工作尝试进行网上考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致使一些部门为应付考核而编录更多的信息,甚至编录假信息、假电子台帐等等。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保障绩效考核机制的整体有效运行,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一)推行网上考评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模式。科学的考评机制是发挥绩效考评最大效能的保障,基层公安交警部门在服从上级公安机关安排部署的同时,还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切实行可行的考核目标。要逐步探索推行网上绩效考核和实地检查的模式,可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网上考评和实地检查、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日清、周清,月度目标、考核目标等形式,实现考核的日常化,精细化,逐步取消集中考核的模式。同时,要确保绩效管理目标与交警工作的实际的适宜性,在月度考核目标、考核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首先应确保单位的共性目标切实可行,然后再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业务目标。此外,单位绩效考核小组在具体考核时应将那些非常重要,且目标上没有的项目主动列入考核范围,制定与考评结果相应的、严格的奖惩措施,配合各项监督措施,确保绩效考核机制取得实效。

(二)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绩的原则。坚决克服和纠正一些明显不切合实际的工作量化指标,防止“老实人吃亏、造假出政绩”现象的发生。

(三)建立和完善与之配套的组织、纪律、监督、激励等保障措施。科学出台一系列与绩效考核机制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与警务督察、内务管理和效能建设等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落实。

三、建立与队伍规范化建设相配套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切实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如何运用好考核结果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的核心,是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机制作用的关键。从近几年绩效考核机制运行的情况看,省级公安交警部门对市级公安交警部门、市级公安交警部门对县(区)级公安交警部门,采取前几名通报表扬、按等次给予奖励,后几名通报批评、连续三次排名末位的建议其上级对主要领导予以调整,将年终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其所属公安局年终绩效考核的结果挂钩等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绩效考核的结果在与民警的奖惩措施方面大多没能很好的配套,奖惩挂钩没有到位,特别是在晋职、晋级方面和立功授奖等方面与考核结果没能较好的衔接,这些都影响了绩效考核作用的发挥。为使绩效考核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除要继续完善上级对下级的绩效考核机制外,重点应抓好绩效考核的结果的运用与民警的奖惩相挂钩。

一是完善考核结果与民警的政治待遇挂钩机制。要真正

体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能上能下”的原则,把考核结果与用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作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使考核结果与每个民警的政治待遇、干部任用直接挂钩,让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同志“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保障,待遇上有落实”,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二是完善考核结果与民警政治荣誉挂钩机制。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立功嘉奖的主要依据,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

三是积极探索绩效考核结果与民警经济利益挂钩的新办法。积极争取上级和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采取一事一评比、一事一奖励等多种形式,使想干事多干事的民警真正得到实惠。

四是完善考核结果与民警惩处挂钩机制。本着奖励为主的原则,根据各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标准,制定完善绩效考核结果与黄牌警告、离岗集中教育培训相结合具体规定,使绩效考核机制的激励与惩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是加强民警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民警绩效的评估发现其优势和不足,然后再根据工作需要和民警的具体情况来制订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提升计划。所以说,公安交警高绩效业绩的取得,从根本上还要取决于高素质和高能力的民警的共同努力。目前

对于公安交警来说,推行网上绩效考核工作最根本的问题还要加强对民警业务素质和信息化应用技能的考核训练,激发民警的潜能和工作热情。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队伍建中存在的民警素质普遍不高、技能水平有限的问题,才能确保绩效考核的有效推行使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绩效考核制度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6.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 篇六

目录

发展的需求;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制度,使党的充满活力;坚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体现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机关党建的职能、地位和作用

机关党员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整个党员队伍中素质水平能力较高的党员群体,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核心支撑力量,更是党的形象的直接代表,承担着比社会其它各阶层党员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机关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重要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机关党建的职能。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条例》规定,机关党建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有以下十项:一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持和协助部门负责人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二是组织机关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三是对党员进行严格管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四是对党员进行监督,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五是负责做好机关人员的思想政治,维护干部职工的正当权益,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推进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六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做好发展党员;七是协助党委(党组)

管理机关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干部,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对机关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机关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八是做好统战;九是领导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会等群团组织,支持这些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十是按照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领导直属机构党的。

(二)机关党建的地位。机关党组织在机关运行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引导地位,这种地位是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其它组织所不能代替的。一是具有政治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领导社会各阶层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丰硕成果的优秀组织。我们党的最大优势就是政治优势,有完整的政治纲领,从政治上领导一切。党的中央组织和党的地方组织都能按照党员代表大会讨论形成的决定、决议和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职责,机关党组织重点是从政治上领导机关党员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偏不移的贯彻执行。二是具有战斗核心地位。机关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个主要分枝,是发动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发挥战斗核心作用的指挥中心,领导党员干部体现党的先进性,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带头完成单位和党组织分配的各项任务,组织的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十分明显,战斗核心地位非常突出。三是具有组织统领地位。机关党组织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条例》履行相应的职责和权利,组织带领机关广大党员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引导、团结和带领其它各社会阶层力量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促进发展,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全面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积极完成基层党组织所担负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

(三)机关党建的作用

文章标题:关于机关党建的调研与思考

认真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按照人本理念和民生精神对待落实各项工作,是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正确面对的现实问题,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和加强改进机关党建这种保障性、基础性的工作,对于落实省委要求、端正干部作风、树立三创精神、推动突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从加强机关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做起。因为机关党组织是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传输运行的中枢体系,他作为党的特殊而重要的基层组织,拥有高素质的机关干部党员成为党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也构成正确执行党的政策、稳步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因此,机关党建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起着事关全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机关基层党组织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的要求,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坚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体现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机关党建工作的职能、地位和作用

机关党员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整个党员队伍中素质水平能

力较高的党员群体,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核心支撑力量,更是党的形象的直接代表,承担着比社会其它各阶层党员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机关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重要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机关党建工作的职能。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机关党建工作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有以下十项:一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持和协助部门负责人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工作任务;二是组织机关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三是对党员进行严格管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四是对党员进行监督,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五是负责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干部职工的正当权益,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推进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六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七是协助党委(党组)管理机关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干部,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对机关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机关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八是做好统战工作;九是领导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会等群团组织,支持这些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十是按照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领导直属机构党的工作。

(二)机关党建工作的地位。机关党组织在机关工作运行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引导地位,这种地位是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其它组织所不能代替的。一是具有政治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领导社会各阶层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物质文明丰硕成果的优秀组织。我们党的最大优势就是政治优势,有完整的政治纲领,从政治上领导一切。党的中央组织和党的地方组织都能按照党员代表大会讨论形成的决定、决议和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职责,机关党组织重点是从政治上领导机关党员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偏不移的贯彻执行。二是具有战斗核心地位。机关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个主要分枝,是发动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发挥战斗核心作用的指挥中心,领导党员干部体现党的先进性,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带头完成单位和党组织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组织的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十分明显,战斗核心地位非常突出。三是具有组织统领地位。机关党组织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履行相应的职责和权利,组织带领机关广大党员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引导、团结和带领其它各社会阶层力量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促进发展,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全面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积极完成基层党组织所担负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

(三)机关党建工作的作用

“六好”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局、围绕履职、围绕作风、围绕形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想办法、出实招,扎实有效地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起到了上联下带、相互促动、整体推进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以全局的站位抓好联创,服务发展。许多基层党组织在开展联创活动中,站位较高,站位较准,注意从主动融入、服务大局上抓创建。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着眼于各系统、各单位实际,突出机关特点,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在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上下功夫。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联创活动中,积极推动名牌战略目标的实施,仅去年全市就新增5个国字号产品。市地税局省、市、县三级签订共创协议,形成“三位一体,上下联动”的联创格局,税收任务实现超计划、超同期、超历史最好水平。市国税局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在税收管征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每年都提前完成征收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二是以鲜活的载体推进联创,促进履职。创建工作必须通过鲜明的主题,鲜活的载体,来激发广大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为广大党员搭建发挥先模作用的舞台,从而实现省、市、县三级齐头并进,互相渗透、相得益彰,推动中心工作稳步发展。市广播电视局在三级联创中,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围绕业务工作,立足岗位,有效履职,广泛开展“迎奥运、村村通”主题实践活动,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XX年全面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市民政局围绕“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这一民政工作根本,以“四联、四结合、四推进”为载体,推进民政系统“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市体育局开展“奥运城市行·走进**”主题活动,市、县两级体育系统党组织紧密配合,合力推进,既推介了闽北体育特色,又展示了闽北人民精神风貌,营造喜迎奥运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三是以创新的精神推进联创,丰富内涵。“三级联创”是一个新生事物,基层党组织在做好联

创工作中,注意创新思想观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制度机制,从而形成机关党建全方位相联、上下左右互动的工作格局,使创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电业局不断创新形式,在系统内实施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激发党建“三级联创”活力,有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市农业局不断拓展联创的内容,在全市137个乡镇、1622个村的集体财务实行电算化管理和网络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去年全市涉及农村财务的信访量占信访比例由原来的32.1%下降到9.5%,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四是以统筹的方式抓好联创,取得实效。基层党组织将联创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挂村服务等工作相融合,注重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达到共同推进,整体上水平的目的。市交警支队按照“抓党建、带队伍、防事故、保平安”的工作思路,统筹安排,扎实推进联创活动。市卫生局将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党建带“三建”等工作融入创建工作中,整体推进系统联创工作。市药监局开展“抓党建、促政风、带行风、树形象”主题活动,有力推进了药监事业的发展。五是以良好的机制保障联创,确保持续。在调研中发现,联创工作开展得好的单位,靠的不是权力命令,也不是行政手段,而是靠富有活力的工作机制,只有建立健全长效的机制,才能确保联创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市直单位在机制建设上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首先是建立领导机制。电业局把“三级联创”工作列入“四好”班子责任书的重要内容,做到党政班子目标同向、决策同定、工作同步、责任同担。市药监局形成党组统一领导,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联创工作格局。其次是建立定点挂钩制度。市交警支队将全市10个交警大队分为三个党建联席片,支队党委成员挂片指导,帮助基层大队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推进“三级联创”活动的不断深化。市质监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单位党委班子成

员带领机关科室支部分别挂钩联系1—2个县级局,甚至挂点到分局,及时指导县市局联创工作。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富有成效。而“块管”单位属地管理,以往省、市、县三级“老死不相往来”或很少交流,党建联创一时难以形成气候,普遍存在开展难、效果差的问题。纵向看,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许多处在承上启下“中间”环节的市级机关“热情高涨”、“积极主动”,而处于上级的一些省直机关与处在下级的县级机关却表现为“消极被动”、“等待观望”。出现上级机关“全靠感动”、下级机关“消极被动”,“中间热,两头冷”的现象。此外,行业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差距大的问题。热门行业、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如税务、电力、药监等部门在开展党建三级联创时,拨出专项经费,联创工作也因此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相反,有些部门党建经费有限,纵有搞好联创的热忱,但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联创内容难量化。有的单位领导认为,机关党建“三级联创”活动是一项务虚的工作,虽然有“六个好”目标,但难以量化与考核,要联什么?要创什么?哪一级具体要做什么,哪一级要具体履行什么职责,都不明确。因此,一些单位出现“可联可不联,可创可不创”的敷衍思想。即使开展联创活动,也只是停留在上报材料,参加上级召开的会议上,没有具体的举措和行动,一些联席会也只是交流常规性的党务工作。

4、责任机制待健全。联创工作发展不平衡,除上述分析的主观认识不到位和客观制约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责任和奖惩机制。“三级联创”活动是省、市、县三级机关的相互联动,省级机关在联创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应当发挥“首领”的领头作用和“火车头”的牵引作用。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处于车头位置的省级机关跑得快,才能带动处于车身、车尾位置的市、县级机关党建一起联动。而目前一些省直机关还没有什么

动作,直接影响市县“三级联创”活动的开展。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省、市、县各级是应发挥什么作用,没有明确各级应履行什么职责,没有建立相应的约束和奖励机制,没有建立相应的检查监督制度。

5、创新意识需强化。从调研情况看,一些单位的联创活动,还只停留在打几场球、开几次会的层次上,形式过于老套、单一。由于机关党建“三级联创”活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认知度和操作性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和认识过程,加之“三级联创”活动,是一项“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工作,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协调性和关连性。如果没有创新的工作理念,没有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只是一味的因循守旧、随波逐流,三级联创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就不可能成为加强“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如果不能结合单位实际,不去大胆探索,不去勇敢实践,不去总结摸索适合本单位党建联创的有效联创方式,不摒弃陈规陋习的束缚,扬弃旧的传统思维,只是按部就班,就必然导致党建联创流于形式,必然落入空对空、虚对虚的文字游戏中。

(三)进一步推进机关党建“三级联创”,实现机关党建工作整体上新水平,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突出“五联内涵”,确保“三级联创”扎实开展

在联创工作中,要不断丰富联创的内涵,拓展联创的外延,使“六好”目标具体化、项目化,促进联创工作更好地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相结合,不断增强“三级联创”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联中心工作与业务工作。三级联创一定要与本单位的职责职能紧密相连,创建工作只有体现系统的个性,才有生命力。联创活动一定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结合单位的业务工作来开展,比如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创业竞赛、挂村

服务等,立足岗位,服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联出广阔的天地,才能创出丰富的内容,避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二联反腐倡廉和政风行风建设。大力加强反腐倡教育,抓好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强效能建设,积极开展“最佳科室”创建活动,全面推动政风行风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联提升素质与树立形象。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和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努力营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氛围,强化党员干部的自我“充电”意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宗旨教育,树立为民形象。

四联文明创建与和谐创建。积极开展“创文明行业,建和谐海西”活动,加强服务窗口建设,设立“文明行业示范点”;加强“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和“巾帼文明岗”等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党建带工、青、妇建设,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机关。

五联基层组织建设。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不断提高单位党委(党组)执政水平,增强全面服务发展的本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完善“三个平台”,确保“三级联创”有效运作

实践证明,运作是“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的核心,有效运作是推进工作的法宝。联创工作也要十分注重务实运作。我们认为,要有效运作“三级联创”,应努力构建好三个平台。

一是项目管理平台。推进机关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可以借鉴项目管理的模式,落实三级联创各项目标任务,通过明确每一个活动项目的责任主体、工作要求、成果检验,达到由虚入实、求得实效的目的,从而提升机关党的建设

整体水平。如联席会、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理论研讨会、培训会、联谊会、促进会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省、市、县三级机关可结合本系统实际,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特点、要求以及所要实现的目标,找准切入点,确定具体项目,制定具体承办单位与形式,精心组织,确保实效。

二是挂点帮带平台。积极推行领导挂点、结对帮扶、党建带三建等好的做法与有效载体。省、市两级机关每个党委(党组)成员要强化责任意识,负责挂一个市、县,切实加强党建工作的指导、联带,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挂点帮带联动工作局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推广**电业局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经验,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党员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带头作用、工作学习的模范作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落实党建带工、青、妇建设,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及时关心帮带群众的思想、学习、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凝心聚力。

三是网络互动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传播快捷、高效、便利的优势,及时传送党建信息、掌握党建发展动态,达到传播信息、互动学习、相互交流、指导推动工作的目的,这是实现省、市、县“三位一体”联动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窗口。因此,各系统都应建立系统党建网站,暂不具备独立建立网站的,也应在系统业务网络中设立“党建”栏目或设立公共电子邮箱、qq方式等。在运用网络载体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增强规范性。出台规范化管理办法,对信息报送内容、信息员培训、信息工作通报、考核评比激励等做出统一规定;二要增强互动性。在党建网中设立“有问必答”的互动窗口,对党务工作者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及时给予答复;三要增强时代性。根据行业特点、时代要求等,及时更新维护,设立新栏目、增加新内容。

3、建立“三个机制”,确保“三级联创”深入持久

实践证明,机关党建“三级联创”活动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形式,符合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党建的特点和规律,应持之以恒抓下去。只有建立健全良好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联创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我们认为,只有责任到位、激励到位、考核到位,才能确保联创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建立责任机制。“三级联创”的主体是省、市、县三级机关。各级机关都应把联创工作列入本系统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要强化领导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明确各级党员行政主要领导是抓创建工作的 良好氛围。

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建立相应的检查和考核机制,全面客观地衡量和评价各单位“六好”目标完成情况。考评的内容要以务实项目为主,使党建工作的评价体系由只重党务工作向党建、业务并重转变,由只重“做什么”向突出“做了什么、做成什么”转变,确保联创活动深入持久、富有成效地开展。考核方式可借鉴广电系统“上评、下测、联考”的做法,通过对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来认定党组织的联创成效;通过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双评双测”来验证争创的成绩;通过条块联合考评,全面评价各单位的全面建设。体现在成效上就是“联”上有建立平台机制,“创”上有典型经验,“带”上有推动工作。考核结果分别作为系统评选“三级联创先进单位”和地方评选“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的主要依据,并将“三级联创”工作作为系统内各单位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对考核达不到良好的单位,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作为年终评选各类先进、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⒈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在,相当一部分单位和同志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机关党建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工作一般,要求不高一些党务干部对党建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不实有些单位的主要领导有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认为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有的单位抓党建工作完全是流行形式,被动应付。

⒉有关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形势。一方面管理关系脱节。机关党委与机关基层党组织是松散型的指导关系,责权不挂钩,缺乏实施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实践工作中,号召力不强,工作难开展;另一方面监督职能缺乏,缺少应有的抓手。如××年机构改革方案中规定,市级机关党委负责市级机关党组织纪律检查工作,查处机关股级以下党员违反党纪的案件,但在具体工作中没有办事的机构。

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匮乏,党务干部兼职多,专职少,年龄偏大,对党建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党务干部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有的单位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工作变动等原因,单位很长时间没能及时调整到位。

⒋活动内容、方式陈旧,组织生活松懈。相当一部分机关党组织活动形式不灵活,仅满足于政治说教、催交党费而已,也就是说在工作中,继承不够,创新不多,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理想信念动摇,脱离群众,宗旨意识淡化,作风不实。

二、主要对策

当前,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机关党建工作的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难度更大了。做好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总的要求是: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央《条例》为准则,以“走前头”为目标,以“双为为主题紧贴中心,服务大局,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以及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把机关党建工作不断推上新的台阶。具体来说,要在六个方面与时俱进。

⒈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想观念。更新思想观念,关键是要通过教育,消除认识上的“四个误区”,增强抓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消除认为“机关党员干部素质相对较高,机关党建工作抓与不抓无关紧要”的误区,深刻认识党政机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机关党建工作必须‘走前头’”的思想;二是消除认为“机关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不直接从事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没有很多干头,难有大的作为”的误区,深刻认识机关党建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三是消除认为“机关党建工作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工作一般、要求不高”的误区,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树立“坚持高标准、创造性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思想;四是消除认为“机关党建工作做多了会越权越位、被人误解,工作少干为妙”的误区,深刻认识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

⒉与时俱进地拓展工作思路。要大视野、全方位、新角度谋划机关党建工作。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扣紧搞好“三个服务”来拓展工作思路:一是扣紧为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的重大工作部署、各项重大决策在市级机关的贯彻落实服务,来拓展思路;二是扣紧为市直各部门围绕“一个目标”(创一流业绩)、做好“两篇文章”(职能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三先”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服务,来拓展思路;三是扣紧为市直各部门创建“五型”机关(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效能型机关、廉洁型机关)服务,来拓展思路。

根据“三个服务”的要求,明确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确定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容,落实机关党建工作的措施;要把“三个服务”的难点,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点;把“三个服务”搞得好不好,作为检验机关党建工作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当前和今后工作中,以组织协调市直各部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为抓手,组织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不断提升机关人员参与经济、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⒊与时俱进地加强队伍建设。着重抓好三支队伍(机关党务干部队伍、机关人员队伍、党员队伍),主要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着力改善“三支队伍”的年龄结构。把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选配到机关党务工作岗位上来,强化党员发展工作,优化机关党员队伍。二是着力优化“三支队伍”的知识结构。要制订培训规划,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考察学习等形式,不断充实“

三支队伍”的业务知识,开阔其工作视野,提高其工作水平。三是着力加强机关“三支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要倡导“政治坚定,服从组织,恪守纪律;勤奋敬业,严谨细致,务实创新;公道正派,谦虚好学,热情服务;胸怀大局,团结协作,相互关爱”的作风,增强政治、大局、服务、表率、自律意识,发扬敬业奉献、进取创新、挑战自我的精神。

⒋与时俱进地改进工作方法。重要的是努力增强“五性”:一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主动思考工作,不坐等上级指示;主动提供服务,不坐等别人上门;主动开展工作,不事事按部就班。二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工作目标要有针对性,工作内容要有针对性,工作措施要有针对性,工作对象要有针对性,工作重点要有针对性。三是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善于经常分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超前预见、主动适应,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使机关党建工作始终保持鲜明的时代待征和旺盛的生命力。四是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科学地决

策工作,科学地安排工作,科学地评估工作。同时,积极采用电化教育、微机管理、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工作。从而,使机关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由单一型转为多样型,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由传统型转为科学型。五是增强培植典型意识。要善于调查研究,总结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分层分类培植典型,通过“育盆景建花园”的工作法,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⒌与时俱进健全规章制度。要着重抓好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组织抓落实、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特别要强调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带头抓党建工作。二是全面推行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要把机关党建工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量化考核指标,硬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真正把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三是落实机关党建工作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对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防止有章不循、流于形式。

⒍与时俱进地优化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对机关党组织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一是把机关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汇报,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切实指导和支持机关党组织开展工作,落实好有关机关党组织应该履行的职责,以适应新的形势对机关党建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参加机关党组织活动和接受机关党组织的监督,以模范行动支持机关党组织开展工作。三是认真解决机关党组织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机关党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能按有关规定执行。在办公设施和工作经费等方面,要给予有效保障。四是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机关党务干部。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适当的待遇留人。加大

对机关党务干部的培养、交流力度。

以上几点是本人对机关党建工作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有的想法还不够成熟,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得到方方面面的理解和关心支持,真正把机关党建工作抓上手,抓在点子上,抓出成效。

体工作中没有办事的机构。

⒊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匮乏,党务干部兼职多,专职少,年龄偏大,对党建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党务干部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有的单位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工作变动等原因,单位很长时间没能及时调整到位。

⒋活动内容、方式陈旧,组织生活松懈。相当一部分机关党组织活动形式不灵活,仅满足于政治说教、催交党费而已,也就是说在工作中,继承不够,创新不多,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理想信念动摇,脱离群众,宗旨意识淡化,作风不实。

二、主要对策

当前,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机关党建工作的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难度更大了。做好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央《条例》为准则,以“走前头”为目标,以“双为”为主题紧贴中心,服务大局,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以及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把机关党建工作不断推上新的台阶。具体来说,要在六个方面与时俱进。

⒈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想观念。更新思想观念,关键是要通过教育,消除认识上的“四个误区”,增强抓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是消除认为“机关党员干部素质相对较高,机关党建工作抓与不抓无关紧要”的误区,深刻认识党政机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机关党建工作必须‘走前头’”的思想;二是消除认为“机关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不直接从事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没有很多干头,难有大的作为”的误区,深刻认识机关党建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三是

消除认为“机关党建工作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工作一般、要求不高”的误区,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树立“坚持高标准、创造性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思想;四是消除认为“机关党建工作做多了会越权越位、被人误解,工作少干为妙”的误区,深刻认识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

⒉与时俱进地拓展工作思路。要大视野、全方位、新角度谋划机关党建工作。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扣紧搞好“三个服务”来拓展工作思路:一是扣紧为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的重大工作部署、各项重大决策在市级机关的贯彻落实服务,来拓展思路;二是扣紧为市直各部门围绕“一个目标”(创一流业绩)、做好“两篇文章”(职能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三先”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服务,来拓展思路;三是扣紧为市直各部门创建“五型”机关(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效能型机关、廉洁型机关)服务,来拓展思路。根据“三个服务”的要求,明确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确定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容,落实机关党建工作的措施;要把“三个服务”的难点,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点;把“三个服务”搞得好不好,作为检验机关党建工作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当前和今后工作中,以组织协调市直各部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为抓手,组织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不断提升机关人员参与经济、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⒊与时俱进地加强队伍建设。着重抓好三支队伍(机关党务干

部队伍、机关人员队伍、党员队伍),主要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着力改善“三支队伍”的年龄结构。把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选配到机关党务工作岗位上来,强化党员发展工作,优化机关党员队伍。二是着力优化“三支队伍”的知识结构。要制订培训规划,通过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考察学习等形式,不断充实

“三支队伍”的业务知识,开阔其工作视野,提高其工作水平。三

是着力加强机关“三支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要倡导“政治坚定,服从组织,恪守纪律;勤奋敬业,严谨细致,务实创新;公道正派,谦虚好学,热情服务;胸怀大局,团结协作,相互关爱”的作风,增强政治、大局、服务、表率、自律意识,发扬敬业奉献、进取创新、挑战自我的精神。

⒋与时俱进地改进工作方法。重要的是努力增强“五性”:一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主动思考工作,不坐等上级指示;主动提供服务,不坐等别人上门;主动开展工作,不事事按部就班。二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工作目标要有针对性,工作内容要有针对性,工作措施要有针对性,工作对象要有针对性,工作重点要有针对性。三是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善于经常分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超前预见、主动适应,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使机关党建工作始终保持鲜明的时代待征和旺盛的生命力。四是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科学地决策工作,科学地安排工作,科学地评估工作。同时,积极采用电化教育、微机管理、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工作。从而,使机关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由单一型转为多样型,由封闭型转为开放型,由传统型转为科学型。五是增强培植典型意识。要善于调查研究,总结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分层分类培植典型,通过“育盆景建花园”的工作法,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⒌与时俱进健全规章制度。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组织抓落实、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特别要强调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带头抓党建工作。二是全面推行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要把机关党建工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量化考核指标,硬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真正把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落实机关党建工作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对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防止有章不循、流于形式。

⒍与时俱进地优化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对机关党组织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一是把机关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汇报,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切实指导和支持机关党组织开展工作,落实好有关机关党组织应该履行的职责,以适应新的形势对机关党建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参加机关党组织活动和接受机关党组织的监督,以模范行动支持机关党组织开展工作。三是认真解决机关党组织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机关党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能按有关规定执行。在办公设施和工作经费等方面,要给予有效保障。四是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机关党务干部。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适当的待遇留人。加大对机关党务干部的培养、交流力度。

以上几点是本人对机关党建工作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有的想法还不够成熟,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得到方方面面的理解和关心支持,真正把机关党建工作抓上手,抓在点子上,抓出成效。

向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市级机关党建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做好市委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考 关于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考

关于林改工作的调研材料

本人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市当前最迫切最体现民生的一项重点工程,本人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狠抓**林权制度改革”为课题,深入东成等镇,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察看材料等方式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研究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符合民意,势在必行。

一、基本情况

**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濒临北部湾,东与临高、澄迈交界,南与白沙、琼中县接壤,西面与昌江县交界,北面靠北部湾。全市17个镇,228个村委会,XX个村小组,10个国营农场,6个地方农(林)场。全市总人口95万人,涉林人口近70万人。

全市土地面积507.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18.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3.1%,森林覆盖率38.5%。按地类分,有林地面积178万亩,疏林地面积3.8万亩,灌木林面积26.6万亩,未成林地面积7.3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3.2万亩;按权属划分,国有林地面积为125.9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59.3%.集体林地面积为93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0.7%;在全市93万亩集体林地面积中,其中,对内发包面积为45万亩,对外发包面积为28万亩,集体留用面积为16万亩。存在纠纷地面积4万亩;全市已办理林权证面积28.29万亩,其中,国有的1.84万亩,集体的0.03万亩,个人的26.42万亩。已办理林权证的面积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0%。

二、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全市林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我市现行林业经济体制与当今林业经济的发展仍有不相适应的地方,特别是林业产权不明晰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林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实际调研中,我们深感到老百姓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迫切愿望,同时,也意识到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和

艰巨性。从这次调研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林地产权不明晰。我市占70%左右的集体林地尚未明确承包经营权和所有权,从以上调查数字可知,全市办理林权证的面积仅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0%。由于林地权属不清,造成全市尚有4万亩的纠纷地,据统计,全市现有土地林地纠纷近千宗。其中,林地纠纷有600多宗,在我们的调查中,东成镇是我市林地面积较大的镇,有林地面积24.6万亩,其中,有纠纷的面积就达2.3万亩(152宗),几乎占全镇林地面积的10%。由于纠纷的存在,林地无法落实产权,使林地的效益难以发挥出来。就是已分到户的自留山和部分责任山,由于历史原因,也一直未予发放合法证件,农户心里没有底,生产积极性不高,尽管近二、三年木材价格急剧上扬,农民想种树赚钱,但又担心地类权属不清,政策变化,种树不敢投入。极大影响了林农造林育林的积极性。

(二)林业经营机制不灵活。XX年,我市对森林实行了分类经营管理,即将林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这对我市森林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林业的林地确权与国土土地确权,以及农业的土地经营承包权存在着较多的交叉重叠现象,致使商品林的林地使用权管理未能放开,导致林业经营机制不活,责任不明。林农的生产经营权、产品处置权和收益权得不到有效保障,制约了林业生产发展和林农增收。

(三)利益分配不合理。由于历史等各种主客观原因,大部分集体林地并非完全按照《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发包分配,而是按“谁占谁有”的方式获得。造成有能力的、子女多的大户人家林地面积占绝对优势;反之,林地面积则处于劣势。这导致农村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利益分配的不公,长此以往务必造成贫富两极分划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最终会影响农村社会和谐。

(四)林改工作量大,任务重。全市集体林地面积93万亩。涉及17个镇,228个村委会,XX个村小组,涉农20多万户。按照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要求,必须把每块林地每个林班勘界确认到每个农户后,方可发放林权证,其工作程序之复杂,工作之繁琐可想而知。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深感到问题最多、困难最大的是中北部的各镇,这些地区林地分配不均,发包手续不全,谁占谁有的情况较为复杂。加之农民观念落后,宗族意识浓厚,基层组织作用薄弱,林改中必将会遇到重重障碍。

(五)林改经费缺口大。我市集体林地面积93万亩,经预算并需经费986.5万元。其中,省林改办下拨388.8万元,市财政需配套597.7万元。至今市财政到位80万元,林改经费为缺口517.7万元。从调研中得知,各镇的财经费也非常困难,各村委会、村小组收入也非常有限。在调研的座谈会上,镇委领导、村委会主任、村小组组长提得最多的也是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工作经费问题。

三、政策依据

为了彻底解决集体林地存在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去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省委、省政府

也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为指导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省政府向全省印发了《海南省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体方案》。我省从XX年开始,在澄迈、白沙、昌江、屯昌4个县进行了改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省委、省政府4月10日在三亚召开了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会,要求今年全省要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4个试点县的林改成功经验来看,林改有如下几大好处:一是明晰了林地林木产权;二是放活林业经营权;三是保障老百姓的林木处置权和收益权;四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因此,林改不仅

7.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 篇七

绩效考核是指公司管理者事先确定考核指标,根据公司整体、内设部门、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分别进行考量评估,得出一定的评估结果,并依据该结果对工作方式、福利待遇等作出调整的过程。其中工作绩效包括工作成绩、工作时间、所支出成本等因素。绩效考核贯穿于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是公司及时调整策略、正确评价并激励员工的必备手段。相应的,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也是基于一定的考核标准,分别作出评价的体系。这一考核体系针对的对象有银行高层管理者、银行普通员工和银行的客户。它对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银行工作人员效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是提高银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8.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 篇八

中共钦州市委统战部(2011年2月25日)

随着我市新一轮加快发展重要时期的到来,加快本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已是形势所迫,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党的建设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重要课题。因此,进一步健全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至关重要。

一、我市现有非公有制企业的基本情况

钦州市管辖两县四区,全市有非公企业1097家(“两新”工委统计数字),已建立党组织的有576家,共有党员2253名,其中上规模企业118家,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

二、存在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着党组织组建难、党员发展难、党员教育管理难、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难等不足及问题,究其原因如下:

1、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难,由于没有专职的党务工作者、党员流动性较大,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比较困难等原因,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业主不愿意成立党组织,有的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是经济组织,没有必要建立党组织,甚至认为党组织的存在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环境等,导致企业的党组织组建工作难以顺利实施。

2、一些已成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由于忙于抓生产、抓经济效益,造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无人管理的现象。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机制还不够健全,不能有效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作用发挥不好、效果不明显。

3、上级党组织对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缺乏指导,要求多,落实少,等等。

三、健全完善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机构

目前,为加强我市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市、县(区)一级已经成立了“两新”工委,市和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的“两新”工委设在统战部,钦北区设在组织部,但不管是设在统战部还是组织部,人员都是兼职的,更没有抽人集中办公。加上统战部人员本身就少,难以分出更多的人和精力抓好非 公企业党建工作。同时,部分县(区)“两新”工委也没有把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这些都明显制约和防碍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各级“两新”工委下一步要争取市委、县(区)委在人员、编制、车辆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确实不能解决编制的也要抽调专人集中办公,确保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理顺管理体制

由于在非公经济组织中设立党组织和加强党建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一项较特殊的任务,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科学的管理体制就成为做好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就我市目前的情况而言,建议进一步明确由各级党委负总责,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两新”工委协调落实,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要明确“两新”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

(三)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建议建立非公有制企业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或“两新”工委书记召集,具体组织各相关成员单位和本地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负责人召开座谈会、研究会等,定期研究、定期通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以把各方面的思想统一起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建立检查和汇报制度,促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

(四)灵活方法,增加吸引力和活力

非公有制企业在所有制性质、投资主体、产权结构、组织形态、管理体制等方面,同国有企业相比有很大不同,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这一特点,使得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中开展的党建工作模式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不一定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搞不好还容易适得其反,这就客观要求我们要把握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尊重他们的运行规律,在党建工作上探索新的方法,增加活力,达到效果。建议一是根据非公经济人士的需求,加强非公企业负责人的培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二是适时组织非公企业负责人外出学习考察,增加他们相互间和与外地非公企业家的交流,拓宽视野,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两方面统战部和工商联已有较好的经验。三是对守法经营、诚信纳税、社会贡献突出和在党建工作方面抓得好的非公经济企业,在政治上要优先考虑安排其负责人作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荣誉感和责任感。四是在引导企业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整合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继续开展“企业服务年”等服务活动,让企业感到党委和政府为他们分忱解难,从而增强对党委和政府的信赖度和满意度,更加自觉地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

(五)加强宣传

9.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 篇九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11-04 16:01:00 ] 作者:汤帮耀 岳柳 徐辉 编辑:studa090420

(二)加强教育立法

目前高校对学生行使处分权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还有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制定的实施细则。但是,上述法律法规与当代法治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有些规定表述得过于抽象,缺乏具体程序规定;有些规定显得过时,不能适应高等学校的发展。不少高校的实施细则存在着与高位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情况:有些规定得过低,有些处分过严。为此,必须清理现有法律法规,及时进行有效的修补工作,有针对性地对过时的、不完整的内容进行全面修改和补充完善,将一些新的需要保护的权利义务关系适时纳入法制轨道,将抽象的、原则性的表述明确化、具体化,增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使高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及相互间的权利义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和运作规范,包括一方面加强教育立法工作,填补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空白,如制定专门的《学生法》和《学生申诉条例》等;另一方面对现有的法律和规章进行宪法审查,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三)建立教育仲裁制度

教育仲裁制度作为学生申诉与诉讼的衔接制度,具有自身优势,主要表现为:(1)有利于及时解决教育纠纷,化解学校与学生的矛盾。教育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提起教育仲裁.教育仲裁委员会按照及时、有效、公平、合法的原则迅速地加以处理;(2)有利于节约诉讼成本。教育仲裁作为教育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使得一部分教育纠纷案件在仲裁阶段就得以解决,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节约了诉讼成本;(3)有利于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教育仲裁制度是对教育申诉救济后续的一种补救,是对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缺陷的弥补,是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违反司法最终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教育仲裁委员会处理教育争议具备合宪性和合理性,这一方式既能维护国家权力的完整性和受限制性,又能充分体现现代法治对以受教育权为核心的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

(四)完善现行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

我国针对受教育权实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学生校内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三种救济渠道,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需要进行完善。

1.完善学生申诉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应成立教育行政申诉机构,合理划分教育行政申诉管辖范围,规范申诉的程序,建立教育行政申诉听证制度。高校学生对高校作出的纪律处分不服或因高校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提起申诉,受理申诉机构应是教育行政申诉机构,否则学生遇到类似权利受侵害的情况便不知如何维权。同时,在高校学生行使申诉救济权利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处于弱势地位,教育行政机关不宜对教育纠纷进行封闭式处理,只告知学生申诉处理结果,不告知申诉处理的程序以及学生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因此,应通过申诉听证会等制度,保证申诉处理的公正、公开,保障学生应有的知情权、申辩权等各项权利。

2.扩大行政复议的范围

国家要对教育行政复议的复议内容、处理程序、受理部门、受理时限、处理结果等作出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履行行政复议职责,遵循公正、合法、及时、准确等原则,应避免各部门相互推诿或官官相护的状况;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对学生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判明其是否合理、合法,处理结果要清楚明了,即或坚持、或改变或撤销原处理结果。

3.充分发挥行政诉讼在大学生维权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理论界认为司法可以干预高校事务的范畴有:入学、转学、退学、毕业、学位授予、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社会活动(涉及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部分)等。因此,法律部门必须明确大学自主管理范畴和司法能够干预的范畴;同时也要明确司法受理部门、具体审查程序、处理时限、最后结果等,都要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只有将高校管理的司法审查范围及其学生的权利救济在立法上作出明确规定,教育行政诉讼才能对学生权利救济予以最彻底、最权威的保障。

4.正确使用民事诉讼救济手段

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不仅有隶属型的,也有平权型的。当处于纠纷中的校生关系为平权型关系时,这种纠纷则应采取民事诉讼途径,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权利救济。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学校教学设施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以及因高校的管理活动而侵害到学生的隐私权等。在这些纠纷中,学生对高校提起民事诉讼更能实现权利的充分救济。

(五)建立高校学生教育救济途径之间的合理联系

校内申诉机构受理高校学生的申诉后逾期未作处理的,或者久拖不决的,学生可向行政申诉机构提请申诉。行政申诉机构受理学生的申诉后,逾期未作处理的,或者久拖不决的,学生可以向其所属的教育行政主管机关申请复议,或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以下的救济渠道:一是申请教育仲裁;二是对涉及侵犯学生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三是对高校对其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或作出拒绝发放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决定不服的,认为严重侵犯其受教育权的,应当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四是学生对高校对其作出一般违纪处分不服的(但未严重侵犯其受教育权的),可向行政申诉机构再次申诉,行政申诉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应为终局决定。在建立起规范、有效的法律救济制度后,鼓励学生先穷尽申诉、复议的救济途径,再提起行政诉讼。

10.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 篇十

一个单位、部门管理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一把手”,同时还要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所以,完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实施有效监督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监督水平,防止权力的不当运用,既是“从严治党“的迫切要求,也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

但是,如何完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呢?本文结合矿山企业的实际,拟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尤其要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部门正职的权力监督和制约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选拔任用单位、部门正职的入口关。只有把好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部门正职的入口关,才能为以后的权力监督和制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和程 序,建立科学的干部管理制度和相互制约的选人用人机制,并把组织选派与公开选拔竞争结合起来,以促进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的优化配置以及领导干部的合理流动,这是从制度上保证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部门正职对职工负责、对单位负责、对领导 干部本人负责的关键c另外,在选拔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部门正职时,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要有机配合,使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部门正职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超前到位,确实把握好他们的政治素质和

个人品质的关口,为其在今后工作中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确立一个较高的起点。在选人用人方法上,要注意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部门正职的选拔任用要走群众路线,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搞好民主评议和民主推荐工作,以确保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部门正职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群众公认度。笔者认为,在云锡马矿公司刚刚结束的部门正职竞聘上岗的工作中,马矿公司党委通过理论考试、综合面试、职工代表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任前公示等程序,全方位选拔任用管理人员的做法是值得普及推广的。

其次,要建立民主科学决策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凡属重大项目立项、大额资金使用以及干部人事调整等重大决策,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交班子集体讨论,让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在这一点上,云锡集团公司大多数单位的领导班子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笔者所在的马矿公司,领导班子甚至在一些重大的问题决策前还广泛征求有关方面同志的意见,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和制约之下,这对防止个人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将起至Ij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要根据事实、证据、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如果出了问题不追究,该处理的不处理或处理过轻,责任制也就落实不了。因此,在严格执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时,要坚决克服好人主义造成的“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

再次,坚决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为这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导致工作力度不够;有的则担心抓反腐倡廉会影响基层的生产积极性,影响生产经营的发展,等等。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担负起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政治责任。主要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部门正职作为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从我做起,率先垂范。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另外还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从李嘉廷、成克杰等腐败案例可以证明,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都是因为其配偶或子女起了推波助澜甚至是“二传手”的作用。古人云:“妻廉夫祸少“,这句古训是很有道理的,许多历史事实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二、完善权力监督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规范而有效的内部及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内部监督,明确划分同级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职权范围,把权力限制在履行职务所允许的范围内,这对主要领导的权力进行限制,防止权力独揽、权力滥用,逃避权力监督和制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其他副职的权力监督和制约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二,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制度。一是要公开单位、部门的职责权限;二是各职能部门直接涉及职工群众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的事项以及职能范围内应该向群众公开的事项,都应该向群众公开,同时

要求把办事纪律、廉政规定、违纪违规处理规定以及举报投诉的途径和方法向群众公开。另外,凡是研究确定公开的事项,公开后必须及时通过多种形式收集群众所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能立即答复的应予以立即答复,不能立即答复的,应交办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第三,建立和完善党内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的有关具体制度。在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方面,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并完善上级领导干部对下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对单位、部门正职的权力监督和制约责任制,明确权力监督和制约责任及主要责任人,把权力监督和制约工作作为上级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各级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部门正职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确保权力监督和制约工作到位,防止出现权力监督和制约上的“空档”。要进一步健全党内举报制度、群众举报制度和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切实保障每个党员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单位、部门正职行使权力监督和制约的民主权力。另外,要强化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部门正职的监督意识,使自己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制约,严于律己,防微杜渐。

第四,建立纪检监察工作的“三不为"机制。一是建立“不愿为”的自律机制。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廉政从业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

办企业的优良传统,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建立“不敢为”的惩治机制。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反腐败工作合力,加大对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处理各类腐败分子。三是建立“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特别是要加强对人财物管理等易于发生腐败的部门和环节的监督,不断拓宽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领域。

总之,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种力量、各种监督和制约手段的共同作用和密切配合,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单位、部门正职的权力监督和制约,不仅要依靠党内监督和制约,还要依靠群众监督和审计监督多管齐下,形成多层次、多渠道、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使领导干部特别是对单位、部门正职始终处于各方面的监督和制约之中,确保权力运行始终不会偏离正确的航线。

作者单位:马拉格矿业公司

11.关于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的调研思考 篇十一

农村信用社兴衰成败的关键。农村信用社在体制上、硬件上目前还暂时无法与其他金融机构相竞争,但是在自身管理和对项目投资行为上的分析、决策如果再出现失误,那么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经营风险和损失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农村信用社在改革期间加快建立和健全科学的分析、决策机制已是刻不容缓。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分析、决策的现状

(一)缺乏相应的分析、决策机构和组织。农村信用社所设科室普遍是以业务经营为主而设立的,没有专门为管理层提供研究、分析的机构和组织,也没有相应的决策管理组织。管理层需要进行决策时,往往是按照决策项目的内容,由与之相关科室或部门提供相应的报告、资料作为管理层进行决策的依据。

(二)内部民主集中制式的决策。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决策体制基本上是按照内部管理班子讨论研究进行决策的。经营方案、重大事项极少经过社员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决策,而由内部管理者对决策方案、决策项目,按照自身需要和自己的思维理解、判断,进行表决,最后形成“比较统一”的集体讨论研究结果,由一把手拍板定案,属于群体决策下的民主集中制式的决策机制。

(三)按照管理者的经验进行决策。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者基本上都是来自本系统,都是在农村信用社工作几十年或者长期从事农村信用社工作的老农信干部担任,有着比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业务仍然主要是贷款业务为主。就贷款发放而言,虽然破除了过去的“一支笔”的贷款方式,制定了贷款管理权限制度,实行审贷小组或审贷委员会,但是实际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特别是大额贷款的审批中,对发放对象的信用程度,行业趋势、产品销路、市场竞争力、发展走向,申请人的道德、管理能力等情况的分析,基层大多数信贷员并没有给决策者提供一个科学、详细、完整的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而是根据自己多年的贷款经验,编写模式化的调查报告进行上报,管理者则是凭借以往的老实战经验进行研究、判断和决策的。

(四)完全按照上级布置要求进行决策。农村信用社无论是在经营上还是内部管理上,都是全盘硬性按照上级要求、规定布置各项工作和 “一切照办”式决策。由于农村信用社地域广阔,网点分散,各地经济状况不尽相同,往往在贯彻执行上级布置的工作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不适合本地区或本部门的情况和问题,完全按照上级布置要求去决策,虽然不会犯错误和受到上级的批评,但是必然会打乱正常的经营管理和影响信用社自身的全盘经营计划和自主性的决策。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分析、决策存在的问题

(一)对分析机制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当前农村信用社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研究分析机构,而农村信用社管理层对设立分析机构的认识不到位,从而忽视了分析机制在农村信用社决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项目小、项目多、投入小、风险小,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人力和精力进行分析论证。因此在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中,无论在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内部管理、项目投资等分析决策中,都缺乏相应的、必要的、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分析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造成在决策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带来了诸多的风险隐患。

(二)项目决策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分析。农村信用社在重大项目和对企业进行贷款决策时,所提供的调查分析报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以贷款方面为例,在对企业进行贷款时,贷前调查报告没有从行业趋势、产品周期、内部管理、风险状况、中长期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所提供的调查报告缺乏详细、严谨、周密、科学的分析、分析,而是内容简单雷同、模式化、有的分析甚至只有一两句话,而管理者基本上只是按照信贷员的提供的贷前调查进行决策的。例如某信用社对一家造纸行业进行贷款,原有贷款存量已达1040万元,而今年初又对该企业发放60万元,所提供的贷前调查报告和该企业的贷款申请内容几乎一样,报告的最后结论是“该企业实力雄厚,不会出现风险”,这样的报告通过层层审批最后得到实施。如果该企业排污达不到环保标准和要求,那么该企业就会很快跨掉,信用社投入的资金也会随之化为乌有。类似这样的调查报告模式,在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给决策者的决策产生误导、偏差或错误,继而带来的将是风险的存在和发生。

(三)项目决策缺乏对宏观经济形势趋势的判断。农村信用社由于没有专门的分析机构和缺乏素质较高的分析人员,管理层在经营管理和

决策中,普遍存在信息不畅、视野狭窄,对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的判断极容易出现偏差性和滞后性,继而带来了经营和管理上的风险。例如国家对小水泥、小造纸、小钢铁、小煤窑、小铝业等限制行业的投资在早几年前就发出了风险预警,提示不要盲目对其进行投资。我们知道与宏观经济政策逆向而动的行为,最后吃亏的总是自己。但是部分农村信用社对此反映迟钝或由于局部

利益所驱动,对限制性行业不但不压缩贷款,反而增加投资,等到国家强制性压缩或关闭此类企业的时候,信用社的贷款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缺乏中长期分析发展规划。目前农村信用社正值改革时期,在经营管理中变数较大,现有的分析、决策都是跟着现状走。中途不得不对目标进行经常性的调整来,继而形成经营管理决策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和自主性的局面。但如何研究、分析农村信用社中长期发展趋势、同业竞争方向、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高科技在农村信用社中的应用等方面,农村信用社普遍处于空白、缺乏和滞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是和农村信用社管理层的任职期限有关,管理者注重的是任期内的目标,维持现状,造成中长期分析规划难以形成。二是对分析、论证的作用认识不足,忽视了中长期发展分析规划的制定。三是现有的人员素质还不能满足制定分析规划的需要。

(五)决策负责机制没有建立。目前农村信用社决策的制定大部分没有分析论证方法的选择,普遍采用民主集中决策形式或一把手拍板形式来代替科学分析论证。许多决策者经常喜欢用拍胸膛,打保票代替全面的决策分析论证;使决策的制定缺乏程序分析论证和实施详细记录,导致决策责任不清,出现决策失误没有具体的人为之承担责任,不能明确地确定责任人,形成出现问题时,谁都负责,谁都不会负责的局面。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对分析机制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农村信用社许多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决策层对分析机制认识的不到位和重视程度不够所造成的。对此,农村信用社决策层要将建立健全分析机制作为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首先是认识分析机制的在管理经营中重要性和作用,无论决策者、员工都要对此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引起重视,把分析论证当作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屏障。其次对有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掌握分析基本技能,学会分析和提供分析报告,减少以主观愿望而形成的报告,为决策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对分析人员的待遇要高于其他部门,考核按照分析报告给决策结果形成的绩效大小来决定。

(二)建立相应的分析机制。农村信用社无论管理和经营都要尽快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规范管理操作行为。要防范和杜绝决策出现风险,就必须建立和建全分析机制,成立相应的分析机构和组织,负责对农村信用社各类重大项目、投资、决策进行论证分析。一是建立项目风险评价分析制度。规范分析评价制度,实行逐级负责项目评价分析,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二是注重信息收集。对项目投资对象、本行业、同行业、其他金融机构等对手和对象相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把竞争对手的经营管理业绩和能力与己进行分析比较,可以促使改善自己的管理和业绩。通过对竞争对手一些重大经营活动的记录,可以分析对手在市场竞争中的态势和在竞争中将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和反应。尽可能掌握对方的经营管理动向及其可能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形成规范、严谨、科学的分析报告,为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同时建立自己的数据资料库,做到知彼知己,不断提升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竞争优势。三是研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部门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随时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的变动和趋势,并预测政府的政策走向,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和经营策略,避免因政策变化而引起的政策性风险。四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有稳定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预期发展目标,分析部门要按照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状况和未来形势发展趋势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要符合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要跨越决策层的任期,以避免决策层在任期内的短期行为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风险隐患。

(三)加快农村信用社决策体系建设。逐步改变重大决策由农村信用社内部社员来实现的模式,构建和完善重大决策由“三会”决定的管理模式。决策体系要分层次,充分授权,使得每一个部门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由基层信用社对决策项目进行论证,论证报告完后交联社有关科室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后,最后提交理董事会进行审批决策,必要时可以聘请决策方面的顾问参与决策。一是要提高农村信用社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在外部要让外部社员知道信用社的经营管理状况,使其积极参加信用社的决策管理,发挥外部社员的参与意识和作用。二是对内要让基层信用社人员参与分析论证,实行一定的分权、授权,使决策管理系统层次分明、责权分明,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也有利于政令畅通,指挥有力,管理效率提高。三是发挥法人治理结构的职能,管理层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和权限进行分析、决策,避免日后产生后遗症。四是建立农村信用社内部信息共享机制,打破组织壁垒,做到信息相互沟通、共享,确保各个职能部门分析决策的有效性、准确性。

上一篇:建筑工程及经济管理专业个人简历下一篇: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