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2024-06-13

药厂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精选11篇)

1.药厂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篇一

药厂卫生知识试卷

姓名: 部门: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计36分)

1、进入生产区员工必须穿戴统一发放的、、进入车间,并且应保持干净、整洁。

2、生产区不得存放___________物品和_____________。生产中的________物应及时处理。(非生产)(个人杂物)(废弃)

3、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__________和佩戴__________,不得_____________直接接触药品。(化妆)(饰物)(裸手)

4、消毒剂的品种应定期__________,防止产生_____________。(更换)(耐药菌株)

5、为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生产前应确认无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

(上次生产)(遗留物)

6、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_____________人员清场,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应纳入_____________记录。(生产操作)(批生产)

7、清场记录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品名、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_________、清场负责人及__________人签名。(工序)(结果)(复查)

8、物料是指________料、________料、________材料等的统称。

9、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_________标志,并定期维修、________和验证。

(状态)(保养)

10、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患有皮肤病、传染病等调离工作岗位。(每年)

11、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服、勤洗澡。

12、污染的主要形式是 污染和 污染。

二、判断题(每题2分,计16分)

1、严格遵守洗手消毒卫生规范,保证做到完全彻底,出车间后再进来时可以不重新洗手消毒。()×

2、为了养成不吃零食的好习惯,所以不允许将食物带进更衣室。()×

3、如果洁净区更衣柜内有食物,可能导致昆虫、老鼠或其他动物进入洁净区。()√

4、本批药品生产完毕,应立即清场;即在下一批药品生产前必须彻底清场。()√

5、洁净室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

6、清场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混淆,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7、新文件下发到工作现场后,相应被撤销的文件应在5天内上交存档。()(×)

8、印有文字的铝箔包装材料,可按一般包装材料管理。()(×)

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16分)

1、清场结束后由()复查合格后发给“清场合格证”。

A.化验员 B.QA(质量员)C.班组长 D.工艺员(B)

2、在生产前做好清场工作,应(),防止混淆。

A. 核对本次生产产品的包装材料数量 B.检查使用的设备是否完好

C.确认现场没有上次生产的遗留物 D.核对本次生产产品的数量(C)

3、生产操作人员不留长指甲,要求白指甲长度≤ mm A.1 B.2 C.3 D.4

4、分岗位填写的批记录和批包装记录由()填写,岗位负责人或岗位工艺员审核并签字。

A.班组长 B.质监员 C.岗位操作人员 D.工段工艺员(C)

5、制药工艺用水包括(E)。

A、井水

B、饮用水

C、纯化水

D、注射用水

E、B+C+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一般生产区地面、墙面、顶棚无装修和卫生要求。

B、设备、管道、管线排列整齐并包扎光洁,无跑、冒、滴、漏,定期清洁、维修并有记录

C、设备、容器、工具按定置管理要求放置并符合清洗标准

D、生产场所不得吸烟,不得吃食品,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和私人杂物

7、洁净室(区)与室外的压差应为(C)。

A ≥5pa B ≥8pa C ≥10pa D ≥12pa

8、常用的手消毒剂是(70%~75%)乙醇水溶液。

A 50%~60% B 60%~65% C 70%~75% D 80%~85%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计20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药品生产工作人员进入洁净区内属于违规的行为是(A、B、C、D)。A.化妆和佩带饰物 B.裸手接触药物 C.不戴口罩 D.随便交头接耳,大声喧哗

2、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是()A.空气 B.水 C.表面 D.人体 E.物料

3、清场的内容包括(ABCD)

A、设备、容器及其它器具的清洗 B、操作间的清洁 C、物料的清点 D、文件的整理

4、洁净室的主要功能包括:(ABC)

A、阻止灰尘的产生。B、阻止灰尘的进入。C、把已有的灰尘通过空调系统过滤掉。D、阻止空气进入。

5、药品生产企业对于卫生管理的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B.严格遵守所有的清洗计划和书面卫生规程 C.只要正确地记录所做的工作,事后事前都一样。

D.防虫、防鼠措施要库房设置就可以了,生产车间可以不设置。

五、简答题(每题6分,计12分)

1、简述人员进入洁净区的过程。

2、简述人员进入洁净区洗手程序。

2.药厂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篇二

【关键词】高职 药学专业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PBL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124-03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 于1969 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是被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效果较好的教学法,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近年来,PBL教学法逐步应用在我国医学教育中,但其应用于职业院校药学专业较少,笔者尝试将PBL教学法应用在高职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教学中,并收到预期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

观察对象: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21名中药3+2班学生为授课及观察对象,5~6人/组,共4组。

授课内容:细菌各论——金黄色葡萄球菌。

时间:提前一周布置任务,学生课外时间准备;课堂1学时50分钟。

二、学情分析

(一)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情况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培养能熟练掌握中药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中药鉴别、中药调剂、合理用药、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生产及中药商品经营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就业方向为:面向中成药生产企业、中药营销企业、中药饮片厂、中药种植基地和药品质量检验部门从事中药饮片生产、中药调剂、中药购销、中药验收、中药种植、中药鉴定与质量检测等职业岗位群的工作。

(二)2013级中药3+2班入学情况分析

2013级中药3+2班是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新模式的高职招生班级,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原中药、药学专业中职学生,继续就读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业;少数学生是社会药房实习工作后回校就读高职专业,他们对中药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三)2013级中药3+2班学生现有能力分析

经笔者课前以本班21名学生问卷调研,收回有效问卷21份,回收率为100%。课程所需主要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三、课程内容设置依据

PBL 教学模式提倡以临床问题为引导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其模式对教师素质、教学硬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PBL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容易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本次课程内容设置依据如下:

首先,根据表1显示,2013级中药3+2班有2/3以上学生具备自学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能满足PBL教学法的实施条件。

其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的内容总体来说涵盖面广、知识零散、逻辑性不强;尤其是各论部分,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有许多相似之处;学生普遍反映内容杂乱、容易混淆、难于记忆。因此,内容选择各论里一个重点内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PBL试点教学。

再次,本学科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开设总学时只有30个学时,总体时间较少,与PBL教学法所需较多时间相矛盾,而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教学新模式设置了1个学时的PBL教学。

最后,中药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的区别在于学生就业方向完全不一样,教师设置讨论案例时,要选取跟该专业相关性的案例,内容可以精简微生物检验部分,增加中西药用药部分。

四、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自学的促进者、指导者;学生不只是学习者,而且是合作者和研究者,因此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教学角色和学生的学习角色。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教师不能“自导自演”,要善于把权力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是编剧、主角、配角……将讨论进行到底。PBL教学法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要具备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更要掌握该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促进教学;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以深入浅出的教学手段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逐一攻破。PBL 教学法要求学生探索性、主动性、研究性地学习;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或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经过资料搜集后通过讨论、争辩及发言汇总等解决问题 。

五、PBL教学法实施方案

(一)准备阶段

1.教师课前准备:根据教学大纲,选取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案例,引入并提出问题 。

教师提前1周将需讨论的案例资料给学生。

2.课前学生查阅资料并讨论:每小组学生根据案例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图书馆 、教科书或文献数据等查阅、搜集资料,以组长主持为基础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把结论打印成文待全班陈述。

(二)陈述与讨论阶段

安排在课堂上进行,时间控制在30分钟。(1)每组推荐1 名同学代表小组作中心发言,讲解病例并回答问题。(2)随后,学生可就疑问进行广泛性讨论。(3)教师仔细旁听适当启发和引导,如学生讨论仍不能解决时,则由教师解答。

(三)点评思考阶段

教师利用约15分钟点评。(1)主要是根据课堂讨论结果及学生回答时存在的问题,给予优缺点的正确评价,并指出讨论中未意识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重点强化大纲要求掌握的部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思路。(2)教师最后给每组评定一个成绩,经过成绩系数换算把该次讨论分数记录在学科平时成绩上,作为激励。

六、结果

PBL教学结束后,以本班21名学生作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1份,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该次PBL教学,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讨论热烈,学生提问、发言、辩论踊跃。表2显示,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增强同学间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能更好地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七、讨论与体会

(一)PBL教学法的优点和效果

这次PBL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第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各种枯燥的医学微生物学各论内容中融入真实的临床案例,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在方便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强烈的学生会不断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在这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课前预习、准备资料,课堂上踊跃发言,课后仔细反思的自主学习过程得到充分调动。

第二,通过锻炼学生各项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学会并有效提高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等信息处理的能力;在案例讨论、情景教学过程中促进生生、师生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问题讨论、辩论与寻求答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解决冲突的能力,适当地增强了学生情商水平。

第三,强化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记忆,使平时难以记忆的知识点在学生多次反复的讨论过程中记住,同时增加学生对课本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第四,丰富了教师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巧和课堂组织驾驭能力。教学设计是PBL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此次课程前要像一个总导演一般预先把各种关键步骤和必要问题规划和罗列出来,预设计好各种教学程序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和问题,教师合理地控制与收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应急处理能力与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 PBL教学法的缺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使部分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 ,同时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个别学生不适应 PBL 教学模式,不能积极参与其中,依赖其他同学查找的资料或教师的总结,达不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第二,因为医学微生物学本身知识量较大 ,内容较繁杂 ,而应用 PBL 教学模式花费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而受学时数的限制,对有些问题不能充分、深入讨论;同时可能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容易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第三,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水平相对较本科生弱些,无法从该教学法体现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由于教学资源与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在该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全面推广。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第一,不建议把该教学法用于某个学科的前三次课堂教学。当师生沟通还不够成熟的时候,运用该教学法无法体现预期效果,甚至比传统教学效果更弱。教师可在尝试该教学法前通过多进行高强度的课堂提问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PBL的过渡与适应性。

第二,在实施PBL课堂教学过程前,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模拟问答与答辩过程。让学生参与预设计的一个过程,以免发生课堂“冷场”现象。

第三,在实施PBL课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些 “游戏规则”,增强趣味性与竞争性以此来增强全员参与度。避免某部分个体的依赖现象,防止滥竽充数行为,增加类似“车轮战”的游戏规则,等等。

第四,在实施PBL课堂教学时,教师得设(下转第129页)(上接第125页)置一个在课堂问答过程中更合理的以鼓励为主的评价体系。例如,在规定范围内问倒别人一个问题加0.5分,正确回答一个不同组的问题加1分等,完善具体评价细节,让学生积极性更加高涨。

综上所述,适当应用 PBL 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合理的运用PBL教学法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利大于弊,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教学方法。这虽然是对师生的一种挑战,但它发挥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在今后,将 PBL教学法适度贯穿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各论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使之成为成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Fincham AG,ShulerCF.The changing face of dental education:the impact of PBL[J].J Dent Edue,2001(5)

[2]李娜,李波清 PBL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1)

[3]朱红,李雪璐.PBL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体会与探讨现代[J].现代医药卫生,2012,7(14)

[4]胡明冬,徐剑铖 实施PBL教学法的优缺点[J].重庆医学,2O10(16)

[5]唐亚平,刘燕平,杨宏宝.当前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的不足与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8(5)

【作者简介】张柯媛(1981-),女,广西贺州人,硕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检验系讲师。

3.药厂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篇三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植物学是林学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规律,研究内容涉及植物的微观和宏观世界,包括植物细胞、组织、种子幼苗、种子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构造及生长发育、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生殖过程以及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等。

为了帮助考生了解植物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复习范围,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内容

绪论

1、植物的特征及形式多样性;

2、植物学主要分支学科

一、植物细胞

1、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二、种子及幼苗

1、双子叶植物种子基本结构与类型;

2、种子休眠原因与萌发条件;

三、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类型;

2、成熟组织类型及功能;

四、营养器官

1、根的生理功能与基本形态;根尖分区;根的初生结构;根瘤与菌根

2、茎的生理功能;芽的类型与茎的基本形态;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3、叶的生理功能与基本组成;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叶的衰老与脱落机理

4、异形叶性、同功器官、同源器官的概念;植物根、茎、叶主要变态类型

五、生殖器官

1、花的基本组成;

2、真果与假果概念;

六、植物类群及分类

1、分类等级、物种概念;

2、植物界基本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七、形态学基础

1、根系类型

2、茎的分枝方式;

3、叶序、脉序概念及类型,叶镶嵌,单叶与复叶区别;

4、花序、花冠、雄蕊主要类型;

5、果实主要类型

八、被子植物主要类群

1、单子叶、双子叶植物特征;

2、主要双子叶植物科特征、重要属及其代表植物:木兰科(木兰属,含笑属,鹅掌楸属),樟科(樟属,檫木属,楠属),金缕梅科,壳斗科(栗属,栲属),山茶科(山茶属),蔷薇科(亚科划分,蔷薇属,苹果属,梨属,枇杷属,李属),豆科(亚科划分,合欢属,紫荆属,大豆属,槐属),芸香科(柑橘属),木犀科(白蜡树属,木犀属),忍冬科(忍冬属,荚蒾属);

3、主要单子叶植物科特征、重要属及其代表植物:禾本科(亚科划分,刚竹属,莿竹属,箬竹属)。

九、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1、植物演化规律;

2、植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概念;

3、真花学说与假花学说异同;

4、主要分类系统主要观点

三、主要参考书

1、强胜主编.植物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植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4.生物学基础实习报告 篇四

别名:木兰、玉兰

科属:木兰科,木兰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60厘米,树冠广卵形,树皮深灰色,老时粗

糙开裂,小枝灰褐色。顶芽卵形,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绒毛。叶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宽圆或平截,具短突尖,侧脉8~10队,叶柄长1~1.5厘米。花先叶开放,芳香,径10~22厘米,花梗显著膨大,花白色,长圆状倒卵形,长7~10厘米。聚合果圆柱形。种子斜卵形或宽卵形。花期2~3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皖南及皖西大别山区海拔1200米以下,浙江天目山500~1000米,江西庐

山1000米以下,湖南衡山900米以下及广东北部海拔800~1000米有野生的。

习性:白玉兰为亚热带树种,但颇耐寒。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对温度很敏感,南北花期可相差4~5个月,即使在同一地区,每年花期的早晚变化也很大。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力能在零下20度条件下安全越冬。玉兰为肉质根,故不耐积水,低洼地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都不适宜种植,根际积水则易落叶,祸根不窒息致死。肉根根系损伤后,愈合期较长,故移植时应尽量多带土球。最适宜在酸性、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地域生长,微碱土也可以。

2、贴梗海棠

别名:铁脚海棠、铁角海棠

科属:蔷薇科,木瓜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2米,枝直立而展开,无毛,有刺。单叶互生,长卵形至

椭圆形,长3~8厘米,先端尖,齿尖展开,表面有光泽。托叶很大,肾形或半圆形,无也柄,似抱径。果实球形或卵形,黄色或黄绿色,紧贴在枝条上生长而看不到过梗,径4~6厘米,有芳香。花期3~4月,10月份果实成熟。

产地分布:原产我国华北南部、西北东部和华中地区,现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习性:适应性较强,比较耐寒,华北地区都能露地过冬。对温度反应很敏感,同

一地方,栽在背风向阳的比背阴出要提前4~6天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耐水涝,忌湿耐旱。土壤水分过多,往往植株瘦弱,枝叶生长细薄,抗逆性明显下降。土壤排水不良和积水,常引起烂根,严重时则窒息枯死。贴梗海棠为阳性树种,要求光照充足,然而在稍有隐蔽处仍能良好生长,并可正常开花。

3、丁香

别名:紫丁香、百结、情客

科属:木樨科,丁香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圆,髓心实。单叶队胜,椭圆或披针形,有叶柄,全缘或有时有分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之圆锥花序,白色,紫色,紫红及蓝紫色等,种子长圆形,扁平,具细翅。蒴果长圆形。产地分布:产于我国华北,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均

有分布。

习性:温带及寒带树种,耐寒性尤强,性喜光照,亦稍耐旱,喜肥沃湿润,排水

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湿处种植,否则发育停止,枯萎而死。

4、腊梅

别名:腊梅、黄梅花、香梅、香木

科属:腊梅科,腊梅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暖地半常绿,高达3米,小枝近方形。单叶对生,全缘,也卵

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5厘米,基部广楔形或圆形,表面粗糙,背

面光滑无毛,半革质。花两性,单生,黄色,具浓香,先叶开放,花期初

冬至早春。

产地分布:原产我国中部湖北、陕西等省。

习性:喜光而能耐阴,较耐旱,耐寒,怕风,忌水湿,适宜种在向阳避风处。喜

疏松、深厚、排水行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忌粘土和盐碱土。病

虫害较少,但对二氧化硫气体抵抗力较弱。

5、银芽柳

别名:银柳、棉花柳

科属:杨柳科,柳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基部抽枝,新枝有绒毛。叶互生,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形,背

面有毛,雌雄异株,花芽肥大,冬季先花后叶,薄片脱落后,即露出银白

色的花芽,形似毛笔,花期12月至翌年2月。

产地分布:原产我国江南各省。

习性:喜阳光,不甚耐寒,喜潮湿,不耐干旱,在溪边、湖畔和河岸登临水处生

长良好,要求常年湿润而肥沃的土壤。

6、苏铁

别名:凤尾蕉、凤尾松

科属:苏铁科,苏铁属

形态特征:常绿木本植物,高达5米,茎杆粗短,圆柱形,一般不分枝。叶羽状深裂。

羽片条形,长达18厘米,边缘显著反卷。雌雄异株,花单生枝顶。种子卵

形,微扁,红色,长2~4厘米。花期6~8月,10月种熟。

产地分布:华南地区,云南、广东、福建、台湾、四川、贵州、湖南南部等省区多行

露地栽培。

习性:为热带及亚热带南部树种,性喜光,亦耐阴,好生于温暖干燥及通风的环

境,以湿润的沙质土壤为宜,不耐水渍。不耐寒。

7、银白杨

别名:白杨

科属:杨柳科,杨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冠广卵圆形,树皮幼时灰白光滑,老时则纵裂,幼枝,幼芽密被白绒毛。叶三角状卵形,常具3~5掌状缺裂,边缘有缺刻

或粗齿,叶柄扁,无腺体。幼叶两面密被白色绒毛,老叶叶背仍密被银白

色绒毛。

产地分布:主产西北、华北地区。

习性: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及轻度盐碱地。但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沙质土上生长更好。

8、梧桐

别名:青桐

科属:梧桐科,梧桐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冠卵圆形,树干耸直。皮灰绿色,一般不裂,光滑,每年侧枝生一轮,成阶状,小枝粗壮,翠绿色。花单性同株,圆锥

花序顶生。花期6~7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原产于我国及日本。

习性:温湿带阳性树种,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而深厚的土壤,不适宜栽种于低洼积水地及盐碱地。深根性,枝根粗壮。萌芽力弱,不耐

5.谈生物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篇五

 中国大学教学

作者:刘海涛 吴雪梅

摘 要:教师知识结构是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研究的重要命题,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强调与教学实践有关的知识和能力,舒尔曼提出“学科教学知识”,推动了教师知识结构研究。本文结合高等生物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提出了生物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主要包括生物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等七个方面,并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生物学教师;知识结构;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知识结构不仅是教育学理论研究的范畴,也有其现实意义,教师知识结构是教师教育、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对教师知识结构理论研究,讨论高校生物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一、教师知识结构

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对教师知识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现在,人们在强调教师要知识渊博,即追求知识的“量”的同时,更关注的是教师知识的结构,也就是教师的知识包括那些方面,什么样的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真正有效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等。当前,对于教师知识结构研究的基本趋势是强调与教学实践有关的知识和能力。如有的学者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方面的结构内容,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与课堂情境有关的知识。还有学者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分析,认为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三大类: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和技术。也有学者根据教师知识的习得和呈现状态,将其划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对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首推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Shulman,L)。上世纪80年代,舒尔曼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时提到:对教师知识的分析是推动我们对教师行为分析的最主要的因素。舒尔曼首次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也有人译为教育学内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学科知识、教学专业知能、学科内容教学知识等)的概念。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混合体,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独特的专业理解,为教师所特有,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具体学科内容而做出的理解”。学科教学知识使教师学会如何组

织和呈现具体学科的主题、问题、结果,使之与学习者多样的兴趣与能力相适应,从而组织教学。

舒尔曼认为教学过程包括:理解、转化(预备、选择、适应与调整)、实际教学、评估、反省、新的理解,其中,“转化”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学科教学知识使教师把不论是复杂还是简单的知识,转化为作为初学者的学生可以领会的概念。也可以这么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就是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科内容知识的解释与转换。舒尔曼的贡献在于认识到了有效教学中特定学科教学知识在学科内容转化中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这种转化,教师的知识和理解是缄默的、无法用来教学的,从而也就无法帮助学生达到形成对科学理解的目的。

自舒尔曼提出“学科教学知识”概念后,引起了学者们对与教师教学实践相关知识的重视,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与研究,“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成为教师教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科学教育等学科教育的研究的重要内容与基础框架。后经过修改和补充,舒尔曼又进一步阐释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框架。以此为基础,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同小异,基本上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包括:教师教育信念、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学情境知识等几个方面。

三、生物学专业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生命科学迅猛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联系日益密切,需要大量生命科学专业人才。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教师则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创新人才教育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生物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框架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教师知识结构框架,除理论研究之外,也开始进行实证的研究,如调查分析、测量、比较等;而教师知识结构必然会涉及到学科和专业。以往的研究多涉及基础教育领域教师,如学者通过对科学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的研究,提出了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组成模型;也有学者以化学课为例,构建了表现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框架;我国台湾学者也在研究中也提出了科学教师的学科教育知识模式。

近来,高等教育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开始受到重视。我们在理论分析、听课、亲历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生物专业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高校生物专业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生物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生物学专业教学方法因课程性质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教学模式有:要求学生向生物学专家一样思考,强调学术严谨,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概念转换模式,通过使学生产生情景上的冲突,改变学生原有的概念,帮助他们建立生物学科学概念的模式。

探究模式,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和以学习共同体为中心,分工负责,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研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或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或“合作探究”模式。

基于项目或课题的教学模式,即以“导向”性的问题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概念、原理,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调查得出解决方案等。

2.生物学专业课程知识

包括对生物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认识,对学科课程目标及学科教学特点的认识等。

生物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肩负赶超国际生命科学领域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历史使命,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为我国医药,农学,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实现生物学专业培养的总目标,要根据创新人才教育的大思路,从高等教育特点和各学校具体条件出发,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明确本专业理论和实验教学目标。

3.生物学专业课程知识的内容

主要包括:课程基本结构、生物学概念、规律及研究史和发现史、本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等。

4.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

生物学专业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对具体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包括对学生学习需要和学生学习困难的知识。所谓学生学习需要的知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某个生物专业内容之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困难的知识包括生物学抽象概念、学生有效思考和认知策略缺乏、学生存在着与学习的概念相冲突的生物学专业前概念或错误概念等。

5.生物学专业课教学策略的知识

生物学专业教师除应具备一般高等教育教学策略之外,还要具有体现生物学专业特点的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重视综合实践能力的策略;案例教学法策略;及时吸收生命科学研究新进展、新成果,保持课程内容适当开放性的策略;重视专业外语学习能力的策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学生学术活动相结合的策略等。

6.生物学教育评价的知识

重视对学生生物学专业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评价的纬度包括基本专业知识、认知能力、生命科学专业有关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等。评价的方法除了常用的纸笔测验外,还有其他方法如即时评价方法、个人或小组自我评价等;在评价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形成性评价,就是通过学生完成“作业”即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7.人文精神与生命伦理意识

生命学专业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形成了较为成型的知识结构:同时生物学专业本身即是关于生命本质的探索和研究,需要突出强调对生活、生命的热爱;生命科学技术已经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道德、法律、伦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考。生物专业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相关思考和意识,并将其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

近几年来,对于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已经转向指导教师教育、教师能力评价

等可操作层面,使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了现实的意义。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为专业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我们在理论分析和教师教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学专业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框架,希望能对生物专业教师培养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当然,我们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还是很粗略的,其具体内容是否完整与准确,也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支持。

[责任编辑:文和平]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原版全文

6.药厂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篇六

关键词:生物学知识 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biology and the prospect of biological knowledge on student learning interest puts forward relevant strategies.

Keywords: Biology knowledge; Interest; Strategy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人类社会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具备生物学知识。目前,全球面临的普遍问题,如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资源危机、人口膨胀、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以及生物科学知识的普及。当然所有的生物科学技术都需要生物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好生物学,学好生物学,要做到这些,首先需要打好生物学基础,这就需要提高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1 从学生方面提高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兴趣的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兴趣,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受学生本身原因的影响。如有的学生没有毅力,惰性大;有的很自卑,没有勇气,很脆弱;有的没有学习目标和理想;有的认为学习生物学知识没有什么用处。因此要培养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的兴趣,首先要分析是哪一方面的原因使学生对阅读生物学知识不感兴趣,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

1.1 激发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动机的教育

有的学生不明确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意义。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知识很有必要。健康的生活,需要生物学知识,只有学会了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做到身心健康。从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看,只有具备生物学知识,人类才能在生物圈中很好地生存。国家的发展、强大,与生物学技术密不可分。日常生活中所吃的发酵食品,其制作也离不开生物学知识。如果大家都不具备生物学知识,都不懂得生物技术,那直接影响到人们自身的生存。每个人都应具备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科学素养,跟上时代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富强、自身的健康而需要刻苦学习生物学知识。

1.2 增强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的自信心和勇气

有的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缺乏自信心和勇气,这往往是学生的一种习得性无力感现象,对这样的学生可创造机会让其成功。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学生常常因种种学习障碍而在学习上屡遭失败的打击,沦为学习差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对学习成功不抱期望,从而厌倦或放弃学习。无力感的学生失败后,总是在失败的原因上思前想后,纠缠不清,不能自拔。他们认为自己不具备这种能力,从来也做不好这样的事,将来也不会做得更好。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做也无法获得成功。]教师对他们要进行开导、鼓励,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发现其闪光点,并创造机会让其成功,恢复自信心。在生活上关心他,在学习上帮助他不断进步,使其充满勇气,增强自我效能感,认识到只要自己刻苦学习,就能达到学习目标,从而激发起阅读兴趣。

1.3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的主动性。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做生活的强者,才能不被社会淘汰。生物学上讲了任何动物都不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大自然淘汰。学习行为越多,对生存越有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只有克服惰性,锻炼坚强的意志,抵抗不利因素的干扰,战胜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终身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展,才能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2 从教师方面提高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兴趣的方法

2.1 教师认识到位

第一、对兴趣重要性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不管以前的应试教育还是现在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永远不应该抹杀,要把兴趣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如教师出题方式、提问方式、对学生认可方式等。如果为了追求高分,除了背还是背,久而久之,学生对该学科厌烦了,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哪怕教师上课有一句导语能够打动他、吸引他,他的思维就会紧跟着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第二、对课程目标的认识。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育应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教师要顺应历史潮流,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一是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想赢得国家的强大,归根到底要靠人的素质,而提高人的素质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二是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就是要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和师生观。教师要把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在不断实践、不断进取的过程中获得各种能力,做一个全面發展的人。

2.2 思想到位

教师要乐于教学,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坚信自己的工作光荣、崇高、伟大,进而对教学倾注自己全部的感情,对学生充满爱。每一名优秀教师的成功,除了他们扎实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教学工作执著的爱,及由此迸发出来的热情和献身精神。

3 结论

要想提高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不仅要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侧重进行,而且学校和家庭也要加强对提高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兴趣的培养措施,如:在学校方面要不断改进教学条件、加强师资培训、为学生阅读生物学知识给予时间上的保证以及正确评价师生等;在家庭方面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增强家长文化素质,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从而推动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地看待分数和升学,把对子女的期望和爱由分数转到品德和才能等培养上来。

参考文献

[1] 刘植义等.生物学七年级(上).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6.

[2] 李丽娟.“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节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08,33(4).

[3] 张南峭等.中小学生兴趣及特长课活动指南,中国和平出版社、中国和平音像出版社,2002.(09).

[4] 张伟.感悟生物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四个意识”[J].生物学教学,2008,33(6).

[5] 汪忠等.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6] 高莹,闫勋亮.保持教案常新的几点做法[J].生物学教学,2008,33(3).

7.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 篇七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树叶落下后,其中的营养又被根吸收,比喻不忘本源。落叶中的有机物通过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产生各种无机营养成分又被根吸收。同时分解产生的CO2释放到大气中,又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由此可见,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不断循环的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朱熹《春日》)──类胡萝卜素、花青素 春天光照、温度、水分条件都良好植物体在迅速积累了大量营养后,就会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黄、橙、红之间变化,那是类胡萝卜素的作用,类胡萝卜素种类很多,颜色也很多,最常见的有橙黄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另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红、紫、蓝之间变化,那是花青素的功劳,花青素

有一个特点,能够随着细胞内酸碱度的变化而改变颜色。酸性时它是红色,碱性时它是蓝色,中性时却是紫色。“春天孩儿脸”,天气变化无常,光照、温度、湿度变化较快,而这些变化都可引起细胞内酸碱度的改变,从而导致花朵颜色的不断变化。由于各种花朵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加之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的颜色变化,并且植物体在春天新发的嫩芽、新叶中叶绿素尚未形成,类胡萝卜素或花青素的颜色得以显露,也会或多或少带上红色或黄色,有的甚至可以与花朵争艳,这样就形成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自然美景。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 杜牧《山行》)──花青素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植物的叶都为绿色,是因为叶中所含的绿色的叶绿素比黄色的叶 黄素、橙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多的缘故。但叶绿素有个特点,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不断的形成,又不断的破坏。叶绿素的形成与两个外界条件有关: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如果没有阳光,就不能形成叶绿素,人们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遮光来培养韭黄和豆芽菜。气温过低叶绿素也不能形成,此时,叶绿素的破坏速度却有增无减,随着叶绿素的减少,叶片便逐渐

显现叶中其它色素的颜色,银杏、杨树等植物叶片到秋天变黄便是这个原因。而枫树在低温时叶片中的糖分可转变成花青素,这时花青素是红色的,含量又多,所以叶片变红,且红得 鲜艳,故有“霜叶红于二月花”。4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温度对植物分布影响 植物的开花与温度有关,大林寺的桃花之所以比别处开得迟,是因为大林寺在庐山牯岭之上,海拔高,因而气温低的缘故。同时这也是一个有效积温的问题。由于地势高的原因,山中的温度一般比平原的温度要低,所以山中的植物达到有效积温所需时间就长,发育就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明

《子西语录》)──日照对植物的影响

当落叶树木叶片变红时,也就意味着树叶快要凋落了,引起落叶树木落叶的环境信号不是天寒而是日照时间的缩短,不过这两个信号的变化趋势在由秋入冬时恰好吻合,当植物接收到日照缩短这一信号后,在激素的调节下,叶柄基部的一种特殊结构──离层的细胞就迅速分裂,并产生大量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这些酶使离层细胞的中层和细胞壁溶解,最后离层处的细胞几乎都被溶解。于是叶子就掉了。

“一叶落知天下秋”是成语“一叶知秋”的来 源。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茎的向光性。

“红杏出墙”体现出植物的向光性。其原因在于墙外阳光(单侧光)刺激,生长素在背

光一侧分布得多。这样,背光一侧的细胞就比向光一侧的细胞纵向生长得快,结果使得茎朝

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也就是朝向光源一侧弯曲。

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宋·苏麟《献范仲淹诗》)──光照对植物分布的 影响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 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 K=N ·(T-T0)式中,K 为有效 积温(常数),N 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 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T0 为生物

发育起点温度(生物零度)。发育时间 N 的倒数为发育速率。在发育期间,向阳的花木由于 日光的原因,温度 T 要比背阴的同种植物的温度高一些,所以会较早的发育。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生物发光的能量来自 ATP

流萤即萤火虫,晚上出来活动,并能发出荧光,这与萤火虫体内特殊物质的综合作用

有关。萤火虫体内有虫荧光素这种特殊的发光物质,由三磷酸腺苷(PTA)激活后,又被进

入体内的氧和体内的酶氧化。

这种氧化反应导致兴奋状态而发光。然后,光又经多脂肪细胞 的下层反射出来。萤火虫发出的荧光不仅是表达交流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性召唤。

9.“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

元稹《菊花》)──菊花属于短日照植物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在花蕾形成期需得到每日 11

小时以下的日照才能开花。因此短

日照是诱导菊花花蕾形成的必要条件,同时菊花的花器官形成还要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在温暖、短日照的秋天(10 月至 11 月)菊花才能开放,而其它绝大多数的植物(日中

8.药厂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篇八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为迁移而教”,其实质就是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正确使用概念图教学策略,将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一、使用概念图,增加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根据桑代克的有关理论,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在实际的学习中,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往往潜在于内部,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练习认识事物之间同一性或相似性的机会,并使学生逐渐形成寻找事物相似性的机会。概念图的使用为寻找事物的相似性提供了一种工具。

例如,学生学习血糖平衡后,总结出血糖平衡的概念图(图1)。

在学习水分的平衡、产热与散热的平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共同点:①保持相对平衡;②都有来路和去路。让学生模仿血糖平衡的概念图,画出新的概念图(图2和图3)。

这种寻找共同因素来绘制概念图,从而实现知识正迁移的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还有很多应用,如: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模型以及碳循环模式图等。

二、使用概念图,增强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概念图可以使师生头脑中对概念关系隐性的认知方式显性化。学生在知识的整理过程中,以图解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理解、记忆过程变得更轻松、有效。

例如: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时,学生普遍觉得概念多,很难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但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将几组概念之间的关系整理为如图4的形式,学生就能够有效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而且不同领域的概念交叉链接促成了知识的迁移和思维的跨越,大大地提高了思维品质。

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非本质特性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式,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而改变概念图的排列组合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图4的概念图可经过修改后让学生完成变式练习(图5)。

(答案:1相对性状2等位基因 3显性性状4显性基因5表现型6基因型7杂合子)

三、使用概念图,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生物学知识比较多而零散,每部分包含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原理、原则。而概念图的层次结构可使教学材料得到有效的组织。生物课堂复习运用概念图,就能把这节课或这个单元的主要概念及相互关系讲得更清楚,防止在教学工作中出现遗漏或曲解概念,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复习。如在复习“组成细胞的分子”时,可制作概念图如下(图6)。

教师通过概念图把知识整合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学生看到概念间的关系。学生掌握的是整体的知识框架,更容易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使用概念图,引起学生的迁移心向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往往对学习对象有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就是“心向”。“心向”对于学生知识的迁移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定势,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在进行“遗传和变异”复习的时候,可以把课本中小字体排印的“中心法则”加以强调,先将DNA、RNA、蛋白质三者横向联系(图7),并让学生进行解释。(①复制、②转录、③翻译、④复制、⑤逆转录)

然后要求学生将三者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连接方式、结构特点和基本功能列表比较(下表)。

再由“基因决定性状”一语继续指导学生分析:由于基因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多肽)的合成,见图7中的②、③两线,可以让学生继续就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总结概念图如下(图8)

这里教师通过强调“中心法则”,同时指出DNA、RNA、蛋白质三者之间的共同因素,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共同因素进行学习,实际就是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心向,充分利用思维定势的作用,提高迁移的效果。

9.药厂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篇九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多媒体课件

1.前言

全国中等卫生学校各专业都把《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对于卫校的学生而言,该课程理论深奥而抽象, 再加上她们年龄小、抽象思维不活跃,致使教学效果非常低,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改变教材现状,已成为中等卫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建设立体化教材,可以克服教材形式的单一、提高其适用性,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促进优秀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

2.更新观念,推进《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立体化教材建设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材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是中等卫生学校医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实用性与针对性;在理论知识中以“必需和够用”为度,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

2.1现行教材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虽然医学类专业开设《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教材的建设却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着“太难”、“学过后却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局面,要想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有优秀的教材。

2.1.1我们现在所用教材一般几个专业一样,专业针对性不强,内容过泛,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同时课时安排问题上亦呈不足现象。

2.1.2 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轨。教材的理论课自成体系, 实验课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 “日常办公”的内容,可以利用实训室前台、电话、电脑、办公桌、档案文件、多功能一体机等设备,让学生真实体会日常办公中前台接待、接打电话、使用办公用品、接待客户、做会议准备等日常工作,学生很容易融入情景,避免了“背”对话的不良习惯,充分锻炼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对肢体语言的交际功能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会。

(3)角色扮演: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题目,创设不同的语境和角色,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如“机场接机”、“入住酒店”“餐厅用餐” 等内容,教师做好背景介绍,提供常用词汇及参考句型,学生分饰客人和接待者等角色,用一点时间做准备,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商务礼仪礼节知识,这样即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又能学习和使用新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4)案例分析:教师结合贸易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如“商务谈判”的内容,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商务谈判,商务谈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主要步骤,引导学生掌握商务谈判的技巧。

(5)真实的单据制作:安排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些與实务相关的外贸单证。如商业发票、定单、保险单及汇票等。这样学生既可以将学习的外贸知识以模拟的形式运用起来,也能从制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相互借鉴学习。

3.教师的角色

3.1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课堂上设置任务或交际情景,发起学生间的各种活动,有时自己也参加进去;学生是主体参与者和交际者,学生间的活动是大量的。

3.2教师要有容忍的态度

教师在学生用英语交际训练中不必有错就纠,以免挫伤学生语言交际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说英语的勇气,并适时、恰当、真切地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能更好的应用英语进行交际。

三、结论

本文简单分析高职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特点,基于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及教学原则,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材料、课堂活动设计和教师角色等方面试论如何有效地将交际教学法应用到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地模拟商务交际活动从而提高英语交流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并不是只能采用交际教学法,更不是否定别的教学方法,发挥其它教学方法的优点与交际教学法有机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Widdowson , H. G. (1999)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王才仁. 英语教学交际论[M]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何自然, 张巨文.“上而下” :成人外语学习之路 [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 , (6).

[4]Hedge , T. ( 2000 )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Ur ,P. (1996)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www.51lunwen.org整理提供.起到验证理论

10.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总结 篇十

1、(了解)细胞周期

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2、(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各时期分裂图

3、(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4、(理解)“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5、(理解)“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见课本)

6、(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特点:分化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

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细胞分化的实例: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骨髓造血;皮肤再生等都包涵着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过程: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细胞又逐渐向不同个方向变化

定义: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7、(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减小,导致在有机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8、(理解)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

(1)内因:人体细胞内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外因: ①物理致癌因子;②化学致癌因子;③病毒致癌因子。

恶性肿瘤的防治:远离致癌因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9、(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3)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4)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5)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10、(理解)干细胞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干细胞是一类可以分化成为各种细胞的未分化细胞;受精卵是全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专能干细胞。

11.帮药厂筛选用药人群 篇十一

针对新药研发的低通过率,上海思路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思路迪”)推出抗肿瘤个体化医疗研究平台,根据指标做精准用药人群的筛选,即告诉药厂应该选择哪部分肿瘤患者做临床实验。跟药厂之前常用的盲选人群方式相比,这种精准的用药人群筛选方式,不仅能让药厂失败的药物重新获得批文,还能扩大治疗人群。

“我们并不是改变药物,而是把适合用药的人群准确筛选出来。从市场角度来讲,不需要将有效率提高多少百分率,只要让药物有效率能达到FDA标准就可以。但是,如果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讲,当然是有效率越高越好。所以,我们的研究深度没有止境。”CEO熊磊说。

怎样想到这个模式?

熊磊从2000年读博士时便一直研究个体化医疗方向。,经过12年的积累,他了解到,一些国际性大药厂的研发团队每年花费近百亿美元的投资,研发队伍已经非常庞大。熊磊非常看好这个方向,并于2010年回国创业。

他很看重中国庞大的肿瘤样本资源和相对低廉的研发成本,在瑞士做研究时,一年只能拿到三四个样本,而在中国跟一个医院合作,一天就能拿几十个样本。通过一年多的市场运作,熊磊尚未看到国内有类似的竞争对手。“从技术角度来讲,这种技术多掌握在海外,将大规模建系平台、高通量筛选、算法平台等三四种技术平台打通的公司比较少。我们现在在中国处于领先,目前市场上没看到跟我们做一样的事情的竞争对手。”

如何做市场?

目前思路迪主要以跟上海、北京的十几个三甲医院合作为主,帮医院做研发,向医院收取知识产权授权费。他们的研发平台属于资源整合型平台,一旦肿瘤样本的渠道资源建立起来,其他竞争对手再进入的门槛就非常高。

出售知识产权只是公司起步阶段的盈利模式。熊磊一直强调,思路迪尽管帮医院做研发平台,但跟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外包有所区别。因为公司的每个项目都由双方共同提交方案,思路迪做咨询。“我做高级定制,跟人员培训、渠道资源等无关的外包服务我一点都不触碰。”

熊磊的最终目标很明确,做服务外包的更大价值在于肿瘤样本资源和研究工具的获取,等研发平台成熟、完善之后应当直接跟药厂合作,具体合作模式大致为:从药物销售额中参与分成,或买断失败的药物重新申请FDA,或直接卖研发成果。

发展情况如何?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验证,实际市场反映比熊磊的预期效果好很多。公司已经从去年的7个人增长为现在的50个人,办公面积也由最初的100平米的实验室再次扩张至300平米,下一阶段将搬至1600平米的大型实验室。

现在思路迪的研发成果处于小批量的运作阶段,尚不具备大批量临床开发的价值。现在能做十几个样本,后面的样本数量可能增至几千个甚至更多,然后将样本转化为研究模型,再实现研究模型的大批量转化。“第一年我们摸索着进行商业化运作,怎样建渠道、做销售、做市场、谈客户……”熊磊已经把人员队伍、样本渠道、商业模式等框架搭建起来,A轮融资也已经基本到位,下一步将步入加速阶段。

上一篇:祖国我想对你说中队会下一篇:益达营销策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