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情感(精选13篇)
1.审美情感 篇一
浅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摘要:审美教育是对学生学习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教育环节。美是指生活中能让人赏心悦目的一切事物,包括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而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审是一个审查审视的过程,不是人人生来就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在后天生活中逐渐培养的出来的,而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观念,形成他们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大量教学经验表明,审美教育和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如何在教学教育生活中语文教学和审美情感培养融为一体?
关键词:审美,中学语文教学,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
引言:语文教学的内容中,很多文章著作都是选自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里面对于环境的描写,修辞手法的运用,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个性的突出。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感触,对生命生活的热爱。通过语言文字的教育解读,带领同学们走进文章作者笔下的世界,在语文教学中让他们吸收文化的精髓,培养对于各种美的见解,从而形成自己的饱满的独特的审美观念。
一:审美意识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以下几个概念。
(一)什么是审美
美的哲学概念,一般是指“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如果说美是事物的内在的秩序,那审美就是对事物内在秩序的识别和认同。它是一种包括了主观意识和客观评价的活动,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种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所以具有很大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说成长阶段的各种接触和培养以及社会大背景会对孩子今后的审美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什么是审美情感
审美的建立是一种归纳思维,是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内涵的直接联系,但正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会不断变化,每个个体会发生随之环境的各种变化,于是乎各种对于美的定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随之的审美也会发生改变,在适应的过程中,所以我们也要培养学生们属于自己的审美。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
语文的美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美,在语言文字中流淌,“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优美的环境,长期地孕育着中国文化,使中国语言成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李太白那气吞山河的气势,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怀,范文正登上岳阳楼,留下的何止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章呢,“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潇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却也是从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满腔热血,集于斯文,若无斯人,吾谁与归!雄心壮志,却也渐渐衰退。祖国大好河山的气势的美好,字里行间无不向我们展示了美。
自古以来,很多优秀作家创作时都非常重视对词语的修炼,一字之差,效果截然不同,很多词语的选择上都千锤百炼狠下功夫,而语文老师的作用就是解读这些语言文字,带领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之美,进而扩充到生活中,让其在生活中得到扩展,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很重要的一步。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着重从这几个方面给学生解读文字,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内涵,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并且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老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使语文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将文字中的美带入生活,从而逐渐形成生活中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三: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一):教学中审美培养的必要性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学习语文知识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是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一个方式方法,在语文文字教学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是区别生活中不好一面的能力,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中审美培养的着手点
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字词锤炼之美,关注作家精心锤炼过的动词,在学习中体会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的把握人物内心情感和形象特点;感受句子的节奏之美,节奏美是汉语言的一大特点,作者利用他们的慧眼和妙笔赋予文字以乐音,以深情,赋予那些平行的文字以各种有美的节奏,舒徐流畅,轻盈飘逸,或者急促快捷,紧张激烈,或高昂,或低沉,思绪万千,要注意感悟;感受语言修辞之美,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使用使得文字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感受语言音韵之美,尤其是古今词句,一手好诗,一首好词,就是一首无声的歌曲;感受语言细节美,形象的丰富离不开细节,作家文字都擅长在细节处做文章,抓住细节进行品读,能够更好的走进任务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中审美培养的方式方法
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常态,语文的课堂教学应注重认知规律和美学规律创造性的运用。
教学过程中要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和处理教学内容,设计审美化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课本中的美,去品味课本中的美,使学生感觉身心都融入其中,甚至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最基本的是要在教学中要学会把握扩展意境之美,教师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还要交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提高体味文章所要表达的美的意境,在教学中,要不断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更要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关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时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这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诗人融情入景,借景抒情,为了开阔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是诗人,那将是什么样子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根据老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诗的意境,想象一下,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样壮阔的景色面前,日月星汉都显的渺小了起来,通过联想想象带入意境,还
例如在教学《春》这篇文章时,通过对词语的改易,句式的变化,修辞的增删等对比朗读,让学生在比较中体悟作品中词的精当,从而获得思想上的顿悟,情感上的熏陶,语感的提升。还有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写道: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这时候感悟作者此刻的心情,才能理解为什么热闹的蛙声蝉鸣作者却不怎么喜欢。还可以在教学中用音乐,图片和幻灯片等有表情的语言动作等,加强学生对于美的体会和提高审美意识,例如在教《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我先播放了根据诗的内容谱写的乐曲,让学生配乐朗读。当他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抑扬顿挫的朗读诗歌的内容时,学生们接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句句的语言文字,而是在诗词欣赏的同时,得到一种审美的快感,唤起了情感的共鸣,从而在脑海里构成了一幅自然亲切、情感真挚的送别的画面。
这些都是情感的凝练,对事物的形象进行分析,在审美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趣、情趣、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感受。注重课堂教学内容和施教手段的审美形式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得教的活动成为审美对象,而且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具有了审美的意味,具有了美的风格。
结束语: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审美教育也是对学生重要的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融合审美教育和平常的语文教学于一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注重对他们感悟美的人格的培养,不仅仅能欣赏美,更能够分辨美的态度,培养出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较高的审美能力以及美好的形象。在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中,逐渐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这也是语文的教育教学中的极致所归。
参考文献:《有效上课》《有效学习专题读本》
2.审美情感 篇二
1. 树立一种较新的自主学习模式
( 1)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自主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要求,更是帮助学习者提高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不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一个过程。对于建筑审美的培养和情感的教育,这本身就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兴趣爱好所决定的。如果真喜欢这一内容,就须真正积极地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完善学习内容,还可以比较深刻地感受到对于设计师本身心理和情感上的深入,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审美水平和情感素养。
( 2) 积极并乐于进行情境的探究。任何教学环境当中,情境的探究都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更加方便学生融入到环境中,从而激发起学习的趣味性和创造性,也利于彼此之间进行探讨和交流。实际上我们都清楚,建筑的审美和情感是对于学生心理的一种培养,所以我们要在情境当中帮助学生树立这种审美,让大家在交流中彼此学习和感受, 不断深入自身的理解,不断地加强情感的培养。
( 3) 加强学习的互动性和交流性。对于学习成果的检验大多体现在交流上, 交流和互动是非常必要的,建筑审美的培养和情感教育也不例外。想更好地对建筑师进行这方面培养,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互进行情感的交流,这样有利于把别人的想法融入到自身情感中,相互配合,相互进步。另外,对于艺术类的培养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性,不是刻意的而是在不经意中让学生拥有这种素养和能力,从而对情感进行一种升华。
2. 形成优化的创造思维模式
( 1) 学生主体地位的创造性思维特征的分析。对于这部分而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征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情感的体验性。情感是我们主观意志的一种体现,要想更好地具备高等级的情感教育,就需从最基本的情感上升到高层次的情感,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对学习者进行培养和教育的内容,也是理想状态下希望得到的结果。二是思维的独创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设计本身讲求的就是独创和创意,因此在设计师的彼此相互交流中, 可以对传统的审美要求以及情感要求进行突破和创新,不断为建筑审美和情感的融入提供一些新内容,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从而设计出突破一般传统思维的建筑,进行审美和情感的升华。三是艺术前瞻性。通过现有事物和建筑以及固有的思维模式,对未来的建筑和创造进行一个预测和合理的想象,有利于建筑师发挥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必须牢牢地把握住这种优化的创造思维模式,更好地保障建筑设计的完美性。
( 2) 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的比较与思考。对于艺术教育而言,最根本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教学成果的检验,而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艺术素养和独特的艺术审美水平。可以说思考的过程比动手的过程更为重要,创新思维也是为了艺术的创造而做出的最基础的努力,所以我们要充分地重视艺术创造的重要性。
3. 建筑师审美认知的培养
3.形象、情感、美感与审美教学 篇三
南朝吴均的山水小品《与朱元思书》,以神奇的笔墨,酣畅淋漓、细腻入微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色彩与音响俱佳的绝妙的令人神往的山水画;所状之物,怡情畅怀;所拟之声,悦耳惬意。读者就是在对此自然景物的形象的体味中,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倾注的奔腾不息的热爱自然的情感激流,对美好的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凝神以慕那秀美的自然风光。鲁迅的小说《祝福》通过对祥林嫂在鲁镇岁末的祝福声中悲惨寂然死去的描写,为人们塑造了一个愚昧麻木任人宰割,以至于迫入生活末路而成为封建礼教牺牲品的艺术形象,人们当然会在对这一形象的欣赏中,随着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抒发,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从而引起人们对祥林嫂的哀怜,激起人们对封建礼教的愤恨和批判。显而易见,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的汁液,渗透到所刻画的形象之中,让读者在品味之中产生相应的美感。初中语文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作品中形象的品味,感受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之美的审美教学过程。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要求把审美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接受一种人文教育的同时,启迪学生从中感悟美,创造美。既然如此,教师应以语文教学为契机,以教材中的文学形象为基点,有机地展开课堂审美教学,实现其美育的目的。
形象是作者根据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情感和美学价值的具体、生动、真实的生活画面,包括人物形象和一切事物的形态和景象。情感是作品的形象本身所蕴含的一种主观意念和在其影响下而使读者所产生的一种内心反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作者在欣赏形象时所产生的被染化的某种心灵感应。美感是读者在欣赏作品中形象的过程中被形象引起自己相关感受时的某种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须首先理解把握作品中的形象、情感、美感三者之间相互融合,外育内涵,旨育于形的关系,并区别其三者在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不同特色,然后才能进行审美教学。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基础,同时也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因为,在审美鉴赏中,鉴赏的情感是由审美对象引起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告诉人们:“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若夫跬璋挺其惠心,华英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护安?”在他看来,在美的对象面前,鉴赏者不唤起激动之情是不可能的。何况是文学形象呢?文学艺术的形象,是作者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生活加以提炼并倾注了自己情感的形象。鉴赏者的情感与作者倾注的情感,必定会在艺术形象这一媒体中得到交汇融合,从而产生共鸣,因而语文课中的审美教学是离不开情感的,而特定的某种情感又是建立在一定的审美基础之上,这就是由语文教材自身性质决定的。初中语文教材多数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并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作品中倾注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能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取美的感受。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作品中美的力量,在教学的琴弦上就能弹奏出具有情感和美感的乐曲。如分析《一碗阳春面》中母子三人与老板夫妇这两组人物形象时,使学生感受到母子三人的相依为命、不畏艰难、勇于进取和老板夫妇的善良、诚挚、热情以及他们共同表现出来的日本民族的那种团结合作、协力相助的精神美就能牵动学生的情思。并能从景仰到仿效,把学生的生活引到一个崇高美的境界。情感既是美感的基础,又是作品构成的主脉,课堂上,教师必须抓住这一主脉展开教学。因为,情感不仅是审美教学的核心,还是审美教学的主线。
美感和形象始终是凝结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就谈不上什么美,也无法施展审美教学。
如何让学生感知具体的形象呢?当然只能靠形象思维。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启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即首先看到的是文字,后得到的是具体的形象或画面。要达到这样的地步,师生必须对所施教的作品进行一番感情上的交流,有时还借用一些辅助手段,如老师范读、图片、多媒体等,共同进入角色,共同勾画作品的形象。如有位学生听老师分析《荷塘月色》之后写道:
听着老师那低沉婉转的朗读声,我好像感觉到有股感情的涓涓细流,在心间流淌;看着老师那富于变化的表情,我好像看到当年作者的困惑抑郁的神态;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图画:月光笼照清华国,那荷塘边绿树参差,池中荷叶田田,荷香融融,蛙声阵阵,整个色彩素淡朦胧,其间的小路上,唯有作者一人背手缓步……老师读出了作者心中的不宁静,讲出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哀怨,这时的我,饶有滋味在心头。课文分析完后,老师随即板书一首诗:“独步荷塘边,难排心中愁;情动当空月,笔下功名就。”给我们品尝,让我们思考。直到下课铃响了,不少同学的思绪还未回到现实中来,紧紧地被作品的画面所吸引,深深地被老师用自己的语言和表情所重现的美图所感染……
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感知文学形象,彼此获得文学的美感,进而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升华美感认识,形成一种美感共识,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还能引发学生的审美创造思维,使学生能用自己的笔表达审美感受,把审美和表达训练结合起来,达到以“审美教学”促进“综合素质提高”的效果。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文学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必定具有某种特定思想情感,人物的一言一行无不是一种思想情感的具体表现。人身血液的流动,其实就是情感的交流。这种交往往往反映在对美的鉴赏上,小说《灌园叟晚逢修女》围绕勤劳善良、不畏豪强的花农秋先生与恶霸张委之间的护花保园与毁花占园展开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也就是以各自不同的情感交流来展示故事情节而给人以美感的。在其展示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为读者塑造了花仙与张委正反两类对抗性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去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使读者在繁华的感情世界里得以净化,把读者引向取舍正确、褒贬鲜明的高尚审美意境。《荷花淀》的景物美和人情美,以及《雷雨》和《窦娥冤》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的鉴赏也都是同样道理。
一篇作品中的形象往往体现出多种美,但在审美中大可不必面面俱到。倘若如此,那就像小姑娘头上插满了鲜花,反而不觉得美了,倒是突出其中一二为好。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严妆”一节十二句,写了她的饰物美、服装美、动作美、容貌美,但这全不是主要的,兰芝的“严妆”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一种反抗行动,读者通过她光彩照人的形象,可以看出她的气质美来。其实作者是用她的外形美来衬托她的内在美,用她的形象来映托她的精神与品格。在审美的感悟过程中,要善于将已获取的感性美升华到理性美,着力抓住形象中隐含的本质美。
作品的审美角度要考虑文本特点,不同的文体给人产生的美感也就不同,如诗词中的意境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开阔,蓄意深远),散文中的构思美(《荷塘月色》镂月裁云,移画入景),小说中的形象美(《荷花淀》里水生夫妇,有血有肉,神采飞扬)。当然,对美的欣赏也可以因文而异。如《琐忆》琐而有序的构思美,《胡同文化》朴实雅致的语言美,《绿》中的景物美。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美,都反映了作者的情感美。教师应把学生带到审美的五彩缤纷的百花园去漫游,以此来扩充学生的审美视野,积累审美常识,提高多方面的审美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思想情操上得到熏陶感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
语文课文中的审美教学,不只限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审美能力,要使他们明白作品中的一切美都是作者创造的,凡是富有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深入生活,观察社会,体验人情,把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挖掘出来,经过苦心锤炼,精心加工塑造而成的艺术珍品;还要明白,世界上许许多多的美都是劳动者创造的。《过万重山漫想》作者在记游中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他在当时十分艰难的条件下,驾着独木舟,只身探险,体现了劳动者勇于征服自然精神,他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就此由学生自己去推知:一切事物的“美源”就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只有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才能反映生活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生活豪情与志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创造人间的美。这才是对文学作品展开审美教学的最终宗旨。
4.审美情感 篇四
摘自:《星韵网》
把美育引入学校教育,以陶冶情操为目的,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美育与德育、智育并不矛盾,德育不是说教,智育不是灌输,它们同样也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和其它艺术一样需要情感的交流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没有美育,人生就会失去一半的美好意义,那么如何把美育的原则贯彻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去,把死板的记忆化为主动的想象,把频频的说教变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悦诚服的形象,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呢?
首先,要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即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在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教学课题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课文朗读先声夺人
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的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第二,感受入手,渐入情境
语文课不同于鉴赏批评。有着自身的规律及要求。这就要求教者应善于扑捉信息,从感受入手,使学生直接入情入境。
第三,适时点拨,把握内涵
美的内涵丰富多彩。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好的课文不但有完美的形式,更有其内在的思想意识,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适时点拨,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总之,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电影、录相等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其次,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即以教材为主线,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内容,使德育以情感为引导,智育以形象为先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由于现行的中学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佳作,其中除考虑到语文基础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以外,许多课文本身就具有鉴赏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教者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鉴赏经验,在保证“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一文时,先请学生说说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代表作,并请学生回忆一下初中学过哪些朱自清的文章。这样很自然的由朱自清的《背景》引出朱自清的生平。由其生平介绍讲到毛泽东对其的评价,经过这样一环紧扣一环的引导,顺理成章地由其散文作品的朴素清新,引出其人格的崇高伟大,明白了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品德和智慧结合的特征,明白了美不但在形式更在内容。
5.审美情感 篇五
——艺术、审美、文化三题
问题:进行《中国审美文化史》的梳理有什么作用?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文化也是一种资源。
1、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力
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劳动者,至少具备体力、脑力、审美能力(包括情感和想象能力)三种与生产相关的主体能力。
三种功能能力的逻辑展开便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性呈现。
(1)前工业时代
以农林牧渔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无疑是人的体力,因而人的体能收到了高度的重视。
(2)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机械文明的使用不是依据原始的肉体力量,而是依靠科学发明与技术的创造。人们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性主张。
(3)后工业时代
后工业时代,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
人们消费的产品越来越具有精神的价值和成分,因而劳动者除体力、智力之外的审美能力也具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艺术作为生产要素,也便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地位。创意产业——英国——文化的、艺术的、娱乐的眼球经济——广告
2、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终极关怀的三种形式:
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 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 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之文化形式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艺术的多重价值:
艺术价值不在于认识内容的多少;
艺术价值不在于伦理成分的强弱;
艺术的根本价值——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以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
初级关怀与终极关怀:
初级关怀: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
终极关怀: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求,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宽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锅碗瓢盆进行曲》重新闯入了艺术的殿堂,柴米油盐酱醋茶重新唤醒了人们的兴趣。于是才有了《渴望》、《空镜子》和《浪漫的事儿》。
在中国大陆从政治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变的宏观背景下,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艺术面向“初级关怀”历史性转折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
《俄狄浦斯王》绝望挣扎——《浮士德》顽强探索
《哈姆雷特》沉痛反思——《等待戈多》麻木期待
《离骚》上下求索——《归去来兮》古今游荡
6.审美情感 篇六
审美阅读:一种存在方式的描述-审美阅读系列研究之一
读者与文学文本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情感的存在方式问题,始终是审美阅读理论难以把握的`难点.从现象学角度对这两方面作出存在论的描述,以期为审美过程的体验和诗性把握提供理论上的说明.审美阅读绝不仅是理解、提取作品意义的一个环节,而是文学本身存在的方式.
作 者:蒋济永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刊 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1 37(4) 分类号:B83-05 关键词:文学文本 审美阅读 审美情感的存在方式7.浅谈小学作文情感教学的审美效应 篇七
一、美的发掘
小学生受其年龄、阅历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美的概念是朦胧的,对此,我告诉学生:“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并把这句话制成标语,张贴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让学生时刻都有意识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我还常常用浅显、形象的语言告诉学生,审美对象包括社会美、自然美、人物美和艺术美等。然而,空洞的说教常收益甚微。因此,每次写作文之前,我总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规定的习作要求走向自然、社会、生活去寻找美、发现美。譬如,在进行六年制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训练时,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大多数人将“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理解成为“助人为乐”等狭义的概念,这样很难出新。针对这一特点,我重点在“新”与“美”的统一上下工夫,着重启发学生: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能做到新与美的统一?其中一女生说她的伯父出海时将一条落网的鱼放走了。问她原因,她说那鱼是带“籽”的。全班哗然。我紧接着说这位伯父是为了保护海洋资源,放弃眼前小利,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新渔民的情怀,这件事很“新”,这位伯父的心灵是美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顿时开阔了,从异彩纷呈的生活中发掘出形形色色的新风尚来。
有一位女学生曾经问我:“老师,骗人也美吗?”我反问她:“假如你的小弟弟生病了,你把药说成是糖骗他吃,这是不是美的?”她不服:“那打人呢?”我又反问道:“警察叔叔打拒不伏法的小偷是不是美?”事后,我告诉全体学生:生活中的美与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由丑可以看到美,美也可以感化丑。
二、美的再现
现代写作学认为:“把客观事物加以意化, 只完成了写作活动中物转化为意的第一次飞跃。” (裴显生主编《写作学新稿》) 那么, 怎样才能把原始的、粗糙的美孕育成内在的、可触可感的美并予以再现呢?为使学生能够接受这一过程, 我用“捏泥人”为例来加以说明:最先看到的只是一滩不具形状的泥巴, 后来泥被组合成若干块, 这些泥块又变成头、身、手、足, 最后把它们拼到一起, 泥便不仅仅是泥, 而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了。教学中, 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感受到一切美的事物, 表现出来却给人以空泛、零散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告诉学生:这主要因为再现———即常说的“构思”的盲目上, 我们不提倡“主题先行”说, 但为材料凝聚一个中心还是十分必要的。那么, 又如何处理、表现已获得的材料呢?我大致总结了如下三点:抓住景物的描绘, 可以再现自然美、环境美及祖国美山河美;通过人、事的叙述描写, 能够再现人物美、人情美及社会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以体现语言表达的艺术美。
三、美的升华
学生的知识面和表达能力毕竟有限, 过于轻率地让学生习作定稿, 往往会使其萌发的审美意识僵死。所以, 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把草稿抄到作文本上了事。在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候, 为使学生表现出来的美得以升华, 我给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我采用了双重“批、议、改”的方法, 即先粗略地批阅草稿, 从中选出优差作文各若干篇, 然后由教师引导, 学生具体地集中评议, 使其知道好在何处, 差因何而差, 有修改价值的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精批之后, 再评议修改。
8.阅读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 篇八
一.培养学生对于审美情感的正确认知
审美情感,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所蕴藏的思想深意、价值观和人物情感的一种感知力,这种感知首先会对学生的个人情感形成冲击,进而从情感过渡到学生的理性思维上,因此审美情感的培养是将教育的方式融于学生对美的感悟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文字所带来的美的召唤,从而达到情感上的愉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首先应当使学生能够对语文阅读作品当中思维表象文字和内在深意形成一种比较客观正确的认知。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无论是文字的表现手法还是情感的抒发形式,均饱含着各种各样的美。因此教师完全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分析文章内容、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情感,来使学生切实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真正地认识到什么是文学作品中的美。如,《济南的冬天》,老舍的写作手法非常的朴实,但这种朴实当中又包含有对于生活中小细节的满足,文章的角度由大及小,如“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使我们对于山有了更具体的想象,而“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又非常细致地描绘出了下雪时村庄的情态,这种文字当中简简单单的美,包含的是作者对于家乡深深的爱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老舍文字中蕴藏的美,并将这种美的感悟引申到生活当中,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以及对于美的敏锐的感知能力。
二.运用诵读方式来实现学生对于美的自我感悟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采用各种有效手段来实现学生对于美的主观感知,最大的激发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思考文章主题,最终来实现其审美情感的培养。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学生如果能够将个人情感充分地融入到对文章的阅读中,就会更真切地感受到文章的美,这对于他们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初中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到季节描写的文章,其中朱自清的《春》是典型代表,作者运用各种拟人化的手法来展现了春的静态和动态,字里行间都透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诵读,语气要轻快活泼,尤其是作者描写春天的那些排比词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要掌握好词语的节奏性,示范后可引导学生来进行感情诵读,把文字中的美和情感用声音表达出来,并启发学生在阅读时进行对春天美的思考。
其次是可以通过利用教材实现个性阅读,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同样的课文内容与学生个人的不同理解结合起来,让学生发现同一篇文章中的不同的美。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诵读的方式适用于那些比较具有节奏感和直接感染力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通过诵读来实现审美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来启发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能够思考作者对于美的各种表达手法。例如,在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中,作者通过叙事的手法来表达对于父亲的爱意,因此可以设置与文章情节相关的一些问题来使学生注意文章中的情感之美,例如“文章当中对于英子和父亲的故事一共有几个,具体内容是什么?”“爸爸先是因为我赖床而打了我,但后来又去学校给我送棉衣,这两件事是否都表现了爸爸对我的爱,不同在哪里?”“爸爸去世后我表现得那么镇定,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并分析得出答案,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作者情感的表达就会有切身的体会,能够领略到作者那些平淡语言当中所深藏的爱意,这对于激发学生更好地审阅文章语言的美是有益的。
情感是文章的血肉。读懂一篇文章,就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写作思想,感受作者的感情。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所抒发的情怀。审美情感的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所必须承担的教学任务之一,如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静心体味作者的心声,还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做好持久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让学生在语文文字中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和韵味,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素养。语文是情感的文字集合体,教师在具体的语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才能实现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9.浅谈审美教育 篇九
现在,很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教越没味,而且不约而同地都把原因归结于高考这根指挥棒,认为是高考束缚了语文教学,“戴着镣铐跳舞”这一形象的说法就道出了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无奈。但真的是这样吗?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我倒觉得更多的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我这里想谈的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
过去,我们在培养学生时,经常会谈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的“美”就是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湖南师大杨安崙教授在《美学纲要》一书里,是这样解释”审美教育”的:“美育,是在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健康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操,深层次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它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条必由之路。”而且,审美教育和其它方面的教育是彼此渗透、相辅相成的。比如,在智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入美育因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缺少了诗意的美感的涌流,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审美教育,不但能通过审美价值唤起人的强烈的追求真理的情感和激情,而且能通过发展人们的感觉、知觉、表象、想象和幻想等认识的直接形式和感性形式,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敏感的、丰富的情感反应,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美丑观念和善恶观念总是交织在一起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趣味,影响着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美育能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
二、语文与审美教育
其实,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这从不同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中都能看出来。比如1986年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对“教学目的”的说明中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而2002年版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虽然比以前有较大的变动,但它仍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3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些阐述无疑都在表明语文教学中应该实施审美教育,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语文教学实际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许多语文教师也许对《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比较熟悉,但对其中的许多精神实质,可能并没有真正去深入领会,尤其是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就没有到位,所以在教学实际中也就不能很好地去实施审美教育。
(一)阅读教学中审美意识、审美教育的缺失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最大的一个进步是:文学性大大增强。选入教材的文章多为历代或现当代的名篇,大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面对如此丰富的美的教学文本,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具备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意识来实施审美的教育,从而通过师生共同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现实中沉重的考试压力,我们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为应付考试,初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中考,高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高考。于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一篇篇经典美文,被肢解为字、词、句的分析,语、修、逻、文的解剖,以及空洞、苍白的道德标鉴。而蕴含其中的丰富的审美资源被白白地流失、浪费。
例如,教柳宗元的诗《江雪》,有的教师就只停留在对诗句的解说、对柳宗元思想品格的分析、而没有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苍茫寥廓、纯洁寂静、远离尘俗的独特意境,以及在这一意境之中的凝聚着浓郁象征意蕴的“蓑笠翁”形象。这一意境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这样的意境无疑是一种极致的美。教师带领学生去揣摩这一意境,也就是一次绝佳的审美活动,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也就是一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审美认识,即通过意境的揣摩感悟到柳宗元那清高而孤傲的内心情感,而作为审美者的学生自己无疑也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它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语言的美、结构的美、意境的美、情韵的美等,那么,我们在教学时,也就应该把它作为美文(文质兼美的散文)来赏析,带着学生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清幽、静美的月下荷塘,去欣赏那月下荷花的别样的美,去体会荷塘之上月色与荷花相互交融的优美的意境。进而体察朱自清先生那含蓄蕴藉的内心情感。我想,如果用这样一种带着审美意识、审美眼光的教学方式来讲授《荷塘月色》,那么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受到一次美的熏陶,甚至心灵的净化。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将这篇本来有着丰富的审美内蕴的美文教成了单薄的散文,将教学过程肢解为结构层次的分析、段意的概括、语言的品味(也浅化成了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主旨的归纳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对这篇本来优美的散文就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美,更不能深入品味其中美的内蕴,也就更谈不上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了无兴趣,误认为语文是枯燥乏味的。而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甚至包括老师自己都会形成一种审美疲劳,对美的文章,甚至美的事物感觉迟钝,从而造成审美的缺失。
(二)写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凡是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都有一个很深的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越来越差,一年不如一年,好文章几乎是凤毛麟角,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苍白、语言贫乏,让人读之乏味。要分析其中的原因,我想首先前面分析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不能深入领会文章的美,也就不大可能写得出美的文章来。其次,写作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热衷于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起、承、转、合”“总—分—总”“凤头、豹尾、猪肚”等等,但是却很少启发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尤其是没有教给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漂亮,但内容却贫乏、枯燥、空洞,有些还很牵强、做作,这样缺少实际内容,尤其缺少美的内蕴的文章,怎么能打动人呢?而相反,那种真正对生活、对事物有自己独特感受和认识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质朴、没什么技巧,也能打动人,也是好文章,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内蕴,有美的特质,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形式,不要技巧了,而是强调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是主要的,起着决定作用,而形式与技巧应该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美意识去发掘生活中美的事物。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也不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事了。
10.艺术与审美 篇十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艺术畅想”。
伴随着歌舞青春,映射着明日朝阳,我们走进熠熠生辉的二月。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正吟唱着春之歌向我们款款走来。它已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孕育着春天的希望,引领同学们看得更远,飞得更高。
当前的社会提倡素质教育,而大多数同学一提到素质教育首先想到的就是减负、不加课、少留作业,而忽略了其真正的涵义。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和世界观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艺术,它不仅仅指会演奏一门乐器、会唱一些歌曲、会画几幅画,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的美好情感的培养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作为一个素质全面的人,需要知、情、意、行的统一。如果对任何问题都有自己的认识,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又有付诸行动的能力,这样的人素质才是全面的。而具有我校特色的之一的艺术节恰恰正给各位同学提供了一个陶冶自己艺术情操、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的良好平台。
所以,艺术节对于每一位师生来说都是不平凡的、充满激情的一月。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时节里,全校师生都热情积极地融入到另一个展示自我的课堂。在这里,同学们满怀热情踏上青春的舞台,让艺术成就美丽的梦想。在这里,文化塑造人生,艺术滋润心灵。一中的学子,肩负着希望,怀揣着梦想,在灯光闪烁、万众瞩目下,用属于我们自己的方式展示着自我的风采:激情的舞蹈、优美的歌声、令人捧腹的相声小品…奇异荟萃、精彩纷呈。这一切无不向人们展示着一中学子的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每年的艺术节都昭示着艺术教育理应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间学会审美、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我们的未来打下扎实的基础。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届艺术节必将成为我校又一亮丽的风景线。
爱因斯坦(科学、艺术、社会;真善美)
11.论广告中道德情感的审美置换 篇十一
关键词:广告;道德情感;审美;消费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85-02
自20世纪以来,西方进入了一个消费的时代,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当下中国人的消费热情也在持续高涨。在这场消费盛宴中,广告在“物”的汪洋大海之上为人们搭建了一座方便而又快捷的桥梁,这座桥通往无限丰富、美轮美奂的“商品”世界。广告除了醉心于引导迷失在商品世界的消费者群体,它还给商品增添精彩绝妙的色彩、令人垂涎的味道、引人入胜的情调,甚至把幸福感也慷慨地许诺给人们,广告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醒目的文化景观。但在广告朦胧的美丽形象背后是清晰的功利目的——对消费者不厌其烦地引导和对商品多彩多姿的展示皆是为了劝服消费者去购买。广告的功利本质决定了其道德追求不可能是普遍的和高度自觉的,有人甚至会认为广告是不道德的,它是对社会具有破坏力的因素,它污染了语言和思想,它是道德败坏的一个主要原因。这显然是比较极端的看法,因为虽然广告不以道德为目的,但是整个广告实践活动必然要受到伦理规范的制约,包括广告运作的各个环节和广告本身的图文内容。另一方面,广告中的道德感也可以是在展示某种生活方式或营造某种情境时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广告的道德追求有时候甚至也可以是积极的,比如当广告寻求建立某种特定的道德,或者当某种道德情感在广告中恰好可以成功地打动消费者的心,但这种道德情感需要被巧妙地置换成更有效的表现形式,而审美的置换经常被认为是有效的。广告图文内容中所表现的道德情感及其审美置换的问题就是本文将要探讨的。
一、背景:消费时代广告的审美化策略
消费本身既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消费沟通了经济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消费活动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功利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欲望在不可遏制地增长的同时,审美活动也似乎变得空前地自觉了,审美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艺术家们曲高和寡的读写弹唱和理论家们晦涩艰深的思想体系,而是“屈尊俯就”地走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不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们自觉的、不约而同的选择,而是在很大程度受到大众媒介的塑造。大众媒介毫不吝啬地把新时尚、新风格、新感觉、新体验以愉悦的审美形式传递给人们,广告更加乐此不疲,显而易见的是,这样一种审美化的活动常常以经济为目的。
如果说广告助长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促使潜在的购买欲望变成了现实的购买行为,那么审美的神奇魔力在其中发挥了不少作用。在一个商品极大丰富、感官欲望空前膨胀的时代,只是把所传递的信息严格停留在商品本身的淳朴广告似已很难达到说服目的,而审美化的策略往往使商品更快更好地打开销路或者提升商品的销量。甚至可以说,“审美氛围是消费者的首要所获,商品本身倒在其次……原先是硬件的物品,如今成了附件;另一方面,原先是软件的美学,赫然占了主位。其次,这些广告策略揭示了这一事实,这就是美学已经成为一种自足的社会指导价值,如果不说是主流的话。”[1]6-7
即使抛开广告的审美化策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这种施加在商品上面的审美润饰本身已经产生效果,它使人喜欢、接受并足以对大众的消费趋向、道德情感、审美选择等产生影响,“即使是有教养有批判能力的成年人,如果他们说实话,往往也会承认在一定程度上‘喜欢广告,或者承认广告具有审美魅力,尽管广告的其他方面很是令人讨厌”[2]132。正是审美化的表达既淡化了广告的说服目的,又在满足大众的审美欲望的同时启发了大众对广告所教导的新时尚、新风格、新感觉、新体验的追求,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欲望的生产和再生产。事实也证明了,广告的审美化策略是可以带来经济实效的。
二、置换的方式:从道德到审美的意义转向
由广告形象所激发的情感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和选择,广告人深深懂得情感的这种驱动力量,所以各类型的广告中都不乏大打情感牌者,尤其是亲情和爱情是广告所特别钟爱的。对长辈的孝顺、对孩子的宠爱以及关于爱情的坚贞和浪漫在广告中已经变得司空见惯。除此之外,广告还需要建立一种关于消费时代的新的道德情感,而且这种道德情感主要是关于个体的荣誉感、自尊感、事业感、幸福感等,这些符合消费时代期望的道德情感的建立希望为广告的劝服打好基础,当然也同样有助于消费的繁荣。但道德情感的内在意义往往是严肃的、深沉的,而商业广告通常拒绝理性的严肃,也排斥那些提供给消费者道德反思空间的创意。既然广告的审美化是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的有效策略,那么道德情感的审美置换也是顺理成章的,但广告中的道德情感并不是简单地由审美所取代或接管,而是通过一种从道德到审美的意义转向或者说道德的审美化编码来实现的。
在广告中意义的转向、审美化编码的实现首先需要建构一个虚构的事件。广告可以把物品建构成一个事件,“它将其建构得和范例一样,和戏剧性社会新闻一样。”[3]96-97,在某种意义上,“记者和广告商都是神奇的操纵者:他们导演、虚构物品或事件。他们对其进行‘重新诠释后才发货——在此范围内,他们毫不客气地对其进行建构”[4]10-11。建构的事件使得意义的转向有了充足的理由,因为它有着符合我们预期的或者至少符合我们想象的开头和结尾、有着某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有着某种我们回忆中的或者向往中的生活情调,有所有这些做铺垫、做注释,审美化的编码也变得生动流畅、游刃有余。
在广告所建立的消费时代的道德中,消费本身即是很重要的一种:“消费主义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的实践意识形态(The Practical Ideology),它在西方和其他社会形态中,在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活动中,让资本主义取得合法性。它触动了富人和穷人的无意识欲望,成为消费者的欲望,并有助于合法化资本主义——不是理智上的,也不是道德上的,而是在无意识的层次。”[3]97这事实上已经宣称:消费是现代社会的美德,不要恋旧,要果断地抛弃过去(当然包括过去曾经用过的物品),正如某洗发水的广告语:“如果有人一次次地对你撒谎,你要做的就是立刻甩了他”,“留恋过去,就等着过气”,快乐地迎接未来吧,迎接属于你的生活,当然也包括这种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只有在不断地认同、选择,然后不断地消费中,人们似乎才能赶上身边的世界变化的节奏,广告给这种不断地变化和趋新赋予了有史以来最具道德感的含义,诸如追求、活力、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等,但这种道德情感显然不再是传统的禁欲主义的道德情感,而恰恰体现出审美的感性与激情,所以人们在迎接审美化的日常生活、迎接感性的解放的时候,也很乐意顺手“解放”一下消费的激情,于是积极的消费不管对于男人还是女人都取得了全面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赋予消费行为一个合乎道德的地位这已经为所有的商品做了一半的广告。
消费时代的爱情也经常作为策略被广告所用,并且广告运用这一策略可谓得心应手,因为在人们想象中的理想爱情王国里,美和善携手同行。如同一个精心编排的故事片一样,在广告中,人们对爱情的追求总是被置于梦幻浪漫的生活情调、风情万种的优雅气质、精致温馨的家庭氛围中,于是对忠贞而永恒的爱情的追求这一位于人们心底的情感需要被广告所唤醒,并很容易地经由广告被放大,但无需着急,忠贞而永恒的爱情总是能顺利地找到其象征物,这一象征物可以是这个世界上最具硬度的一种矿物——钻石,它光芒璀璨,如同那电光火石的爱情;它珍贵稀缺,如同那举世无双的爱情;当然它价格不菲,如同那难能可贵的爱情。就这样,对坚贞、永恒的爱情的追求和对这种昂贵的矿石的消费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语像魔咒一般深深印入人们的心底,钻石这种独特的矿物成功地赢取了消费者的心。这只是一个事件罢了,如果需要的话,广告可以把钻石、咖啡、口香糖、洗发水、电影票、音乐会、床品四件套、麻辣火锅底等几乎一切商品构建为一个关于爱情的事件,又或者是其他事件,然后再经历一番审美的演绎。由此,自信被时尚气派所置换、坚贞被浪漫华贵所置换、勇气被特立独行所置换、幸福被休闲消费所置换,值得称道的道德情感伴随着一切由广告所营造的(自然是和所宣传的某些商品有关的)美好浪漫,共同俘获消费者的心。
三、反映的问题:伦理的失范和审美的泛化
虽然人类的道德实践活动和审美实践活动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美和善各有其独立价值,但在某些方面,美和善又是相通的,正如“美德”一词的字面含义所表现的那样。而在中西方的历史上,美和善之间则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处在变化之中。如果说在传统的思想中更多地是以善来规范美,那么消费时代的广告则以美来打扮善;如果说传统的道德(尤其传统的儒家道德)建构的是人格,那么广告中的道德建构的是体验,审美化的道德情感在此成为体验性的,也仅仅是体验,因为它产生于瞬间、接受于瞬间,它没有深度。广告中审美化了的道德情感抽空或已架空了道德的内容,因而使得道德的影响变得不可能,当然也不重要。别期望这样的广告会为我们时代的道德建设做出什么积极的贡献,除非它乐意这样做。道德情感淡淡地溶解在广告的精美画面和温馨情境中,成了消费行为这一“原味咖啡”中甜蜜的“咖啡伴侣”。
审美包装后的道德情感在广告中有时表现为非伦理的,以至不能用伦理法则去审视,甚至在各类广告中几乎无处不在的性暗示也在审美的包装之下变成仅仅是视觉的符号,它不在显见的道德层面发生作用,也没能在深不可测的潜意识中有所作为。波德里亚认为“广告色情机制令我们承受的调控,并非‘深不可测的劝导,无意识的建议,相反恰是对一个清晰句法中的深刻意义、象征功能、幻象表达方式的审查,简单地说就是对性能指的生动流溢的审查”[3]117。本来道德相对审美而言,对真实有着更大的敏感和要求,但在广告中它并不对“真实”负责,“它是超越真和伪的,正如时尚是超越丑和美的,正如当代物品就其符号功能而言是超越有用与无用的一样”[3]97。这一切对广告来说似乎无可厚非,因为广告的本意即是对消费者的劝说,但是当这一切恰好成为对已存在的现实的一个写照和对未来现实的一个预言——它所照出的恰恰是现实中的伦理失范、道德情感模糊的现状,这时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种话语以严肃的姿态给出一个更美好的预言。因为广告作为一种超越真伪的“预言性话语”,“它所说的并不代表先天的真相(物品使用价值的真相),由它表明的预言性符号所代表的现实推动人们在日后加以证实。这才是其效率模式。它使物品成为一种伪事件,后者将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而变成日常生活的真实事件。”[3]97-98尽管广告无法为我们时代的伦理失范、道德情感模糊承担起责任,但是广告真的应该创造条件使自身向更具审美水准和道德价值的方向努力。
广告中道德情感的审美置换也反映出消费时代审美泛化的状况。“在传统上,审美被认为是与商业对立的,商业被排斥于审美圣殿之外,但今天的广告却必须由审美来铺垫、‘起兴。”[5]266如果我们依然把审美作为人类的一种解放力量、技术世界的一种救赎力量,那么审美从艺术和哲学的圣殿走向脚踏实地的日常生活甚至经济活动这不是可喜可贺的吗?但问题在于,如此表现出来的审美活动已经区别于被席勒、尼采、海德格尔等人所寄予厚望的审美活动了。当物品被建构为一个精彩的事件,“当经典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类叙事技巧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时,审美难道还是人们理想中的纯审美本身吗?”[5]266在广告中,道德和审美的关系的逆转也并非由于道德情感的高峰体验已经达到了审美的愉悦境界,它只不过是广告所借用的一种“审美化”的编码手段、技巧罢了,它没有给我们真正地带来“解放”、“辩护”和“诗意”,它没有超越技术而是在这里恰恰成为一种技术,它没有扩展人们内心的幸福而只提供表面的愉悦。德国的美学家韦尔施对这种似乎无处不在的审美化分析道:“在表面的审美化中,一统天下的是最肤浅的审美价值:不计目的的快感、娱乐和享受。这一生气勃勃的潮流,在今天远远超越了日常个别事物的审美掩盖,超越了事物的时尚化和满载着经验的生活环境”[1]6。他感叹“处处皆美,则无处有美,持续的兴奋导致的是麻木不仁。”[1]140虽然审美的泛化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但是当广告中的道德情感被施以艳丽的审美化包装,广告对于我们时代的审美状况来说的确是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美]米切尔·舒德森.广告,艰难的说服[M].陈安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黄果.中国媒体消费主义的研究取向[J].东南传播,2011,(8).
12.审美情感 篇十二
一、时间与虚拟影像
在新媒体艺术的传播过程中, 影像是一个常常被用到的元素, 本雅明说:“一个虚拟影像幽灵缓缓升起, 脱离开物质基体的囚锁, 它遍存无所不在地渗透世界, 多重虚拟世界。隐隐约约的似真若幻地, ‘没有真实’、‘没有真实’回响不止。”[2]虚拟影像在现代生活中由数字技术所提供, 它渐渐远离了本雅明所说的“没有人为干预”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语境, 模糊了虚拟现实和物理现实的边界, 影像在场和自然感受的区分及现在和过去的影像分辨。时间在这其中已经不能承担传统的记忆线索的功能了, 人们在影像世界里难以运用时间去感知事物, 反过来影像对于时间有着超强的把控力。柏格森认为存在两种事物:外在世界和内在意识, 前者是物理事实的机械运动, 后者是心理的创造性活动, 或者说是心理事实的影像。[3]虚拟影像通过人为意识的编写将外部世界有效整合进来, 实现了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融合。时间作为人类本来衡量外部世界的方式直接被影像感受所取代, 因此新媒体艺术运用虚拟影像元素还原了受众生活的时间运动轨迹, 受众通过它可以从内部世界直观地感受外部世界的时间。通过影像媒介可以有效地展现艺术家需要的时空维度, 而对于受众来说, 模糊物理现实和虚拟现实的影像更能使他们在想象中提高审美乐趣。
二、身体化的叙事
身体作为新媒体艺术常见的表现元素和媒介, 通过声音、视觉等感官, 可以引起人们有关欲望、本能、潜意识等的思考, 给受众别样的审美体验。
身体作为在消费社会中欲望与想象的物质承担者, 被新媒体艺术赋予了独特的超现实魅力。不管是马修巴尼的《悬丝》系列作品、比尔·维奥拉的《南特的三屏影像》, 还是李小镜的《源》, 新媒体艺术都对身体表现出强烈的有关人类“隐秘”的想象趣味。
新媒体艺术依赖身体叙事实际上是由于现代社会赋予身体充满欲望与行动力的意义, 运用身体进行艺术创作有利于感性能量的释放, 快速与受众在想象层面进行沟通, 身体实际上就是一种以知觉为基础的视觉文化主导的叙事符号。拉康的“欲望系统”理论让人类了解隐藏于自己身体内部的“隐秘”, 这种“隐秘”既陌生又熟悉, 它在身体中但又不被自身所熟知, 是有关于人类如何处理无意识的秘密。而新媒体艺术借助技术, 利用人类自身的身体形象并还原身体所处的语境和背景, 受众可以借助想象的维度抓住其中的关联, 即理解拉康的“隐秘”即引导受众感性能量的释放。
三、“后台”情境的运用
戈夫曼将社会比喻成一出戏剧的形式, 人们在社会场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每个人在不同场景中的行为可以分为“前区”行为和“后区”行为。“前区”代表着容易看到的生活公共场景, 而“后区”则代表人们不大容易看到的私人场景。新媒体艺术可以通过影像、声音等科技手段的使用将不同的场景融合到一起, 从而和人们从生活层面展开交流, 激发审美想象。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展的2015 青年策展计划“展览的噩梦 (下) :双向剧场”做了一个动态的展示实践。在双向剧场的空间中, 两个阶梯状的结构面对面建立, 通过新媒体艺术形成了展示、观看、思考、生产、生活相互交错的场所——将“后台”前置, 映射了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新媒体艺术可以运用不同的媒介手段将人们的生活场景截取出来, 通过艺术化的编排将私人情景转化为公共情景, 即对不同社会场景 ( 后台) 的展现, 使观众感受到被社会景观所遮蔽的社会内部生产, 从而引发审美维度的想象。
四、结语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 不同的媒介是人们不同感官的延伸, 新媒体艺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影响人们的感官接受和审美想象, 这是因为它善于运用与现代人情感共通的媒介元素, 使人们淡化时间的边界, 却让潜意识中的“隐秘”清晰起来, 从而不断激发人们的审美想象, 使意识具有如情感一般的普遍可传达力。
摘要:近年来, 新媒体艺术运用现代科技以及它非线性、观念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质, 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本文试图分析被新媒体艺术较常使用的媒介元素——“时间与虚拟影像”、“身体化的叙事”、“后台”情境等, 试图分析新媒体艺术的审美想象。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时间,身体,后台,情感
参考文献
[1]万书元.新媒体艺术论[J].艺术百家, 2009, (01) :148-153.
[2]陈传兴.理想国银盐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2015:5-10.
13.提高美术审美反思 篇十三
美术鉴赏的前提是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美术鉴赏”即从哲学、美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思想内容、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批评后,所做出的价值判断。美术欣赏教学是提高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学生们可以了解艺术家是如何构思作品,如何运用视觉特征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但在目前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着以下误区,从而导致美术欣赏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以美术家的介绍代替美术作品欣赏。
2、以“文学性解释”代替美术作品欣赏。
3、以作品的社会影响代替美术作品欣赏。
4、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
一、欣赏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的安排不合理
在我们使用的中学美术课本中,已大大增加了欣赏部分内容,抽象、具象美术作品及雕塑、建筑艺术作品都作了编排,但安排在每学期美术课程首尾部分的美术欣赏课通常只有一节两节课的内容,其它大量课程均为基本知识课或技能技法技巧课,欣赏部分在整本书中所占比例比重很小。
2、教师教授的方式和课堂评价的设计不合理
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较易忽视学生在审美欣赏过程的融入与参与,忽视学生的情感感受,使学生缺乏对美的事物的主动体验。很久以来,多数美术教师在上欣赏课时有一种固定模式:准备大量相关范图,出示范图,进行细致分析、详尽讲解,四十分钟下来,教师声嘶力竭口干舌燥,学生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学效果无从谈起。也难怪 许多 老师大发慨叹:“最难上的就是欣赏课啊!”欣赏课中、“满堂灌”,违背了课堂教学原则,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掌握不了审美技能,得不到进步的愉快和成功的快感,更达不到深层的审美体验,极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许多美术教师、学生家长,甚至学生忽视美术欣赏教学,导致“美术课就是绘画课”的观念根深蒂固。对学生美术学科的评价,大多也只看学生的画画得好不好,而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如何不大关注。
二、欣赏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美术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多接触、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把握美术技巧奠定必要的基础。对于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对一些新鲜事物兴趣浓厚。但我发现,他们的创造能力普遍较差,虽然有时表现出较强的创作冲动,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及时的引导,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欣赏的教学内容除了专题专课的欣赏内容外,还包括在绘画课、图案工艺课、手工课中根据需要加入的欣赏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加强美术课堂的直观性、启发性、艺术性,使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通过欣赏相关内容的美术作品,对学生实践动手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提高美术鉴赏能力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
1、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中学生不是成人,他们拥有自己的美感特质,对美的感受、认知与喜爱自有另一种心灵语言,并且随著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他们对美术作品内容的了解、对作品的鉴赏具有异于成人的着眼点;对色彩的使用规律,往往跳出成人世界的习惯;对造形、构图的理解,也有各年龄阶段的独特眼光。同时,学生个别差异的事实也不容漠视,天赋与后天的教育、环境差异都影响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与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不能忽略这个现象。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严肃的艺术史要故事化,深奥的理念用语要儿童化,抽象的画面要具体化,不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2、尊重学生见解,实现师生互动
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不是做数学题,它是对作品的再创造,是与美术作品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建立在欣赏者认识水平上。美术作品以情感来塑造形象,以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心理。美术欣赏是感知、想象、理解情感艺术、视觉艺术、时间艺术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和人的生活环境、自身经历有密切关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没有一定之规,教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多种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我的观点与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自己真正的主张,结论正确与否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3、结合美术基础知识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欣赏是锁,基础知识是钥匙。如果美术欣赏课教学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内容要素的探究,欣赏方法将难以掌握,欣赏能力也难以形成。美术欣赏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层面,应以一定的美术知识为理论支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白:美术作品的创作表现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内容而已,画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重点部分。
4、适当融合音乐、文学、影视等艺术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音乐、文学、影视作品同属艺术范畴,它们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例如,在美术教学中加入音乐的元素,使学生在听觉中加强视觉的感受,并感受到画面上的视觉元素和音乐元素在韵律和节奏上的共鸣,还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诗歌文学历史等因素加进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美术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时代背景,反之也可使其更形象的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其深远的意境,能给学生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影视作品深入生活,内容丰富,对中小学生更具吸引力,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创作素材,其视觉美感同样能为学生以后的创作提供动力。
5、使用多媒体教学协助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课仅利用挂图和大量讲解远远不够,图片展示繁琐耗时,欣赏对象多为局部,色彩易失真,观赏角度显单一,不能全面地展示作品,学生很难领悟作品的内涵,久而久之,这种教学方式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使学生们更直观的感知客观事物,达到事半功倍、身临其境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打破时空、地域的界限,跨越古今,驰骋中外,漫步于世界美术的长廊,使学生更易获取丰富的美术知识,掌握技能技巧。既开拓了视野,又提高了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给美术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它会改变欣赏课中教师唱独角戏,教学单调乏味的缺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6、利用当地相关美术资源进行美术欣赏教学
有条件的话,带领儿童观赏美展,引导儿童走进艺术殿堂,使儿童透过艺术家凝聚智慧与感情完成的作品,接触美、感受美、享受美。当前各小学由于不同原因观赏美展的风气不够普遍,其实对于儿童只要稍加引导,很容易激发潜藏的美术兴趣。经常安排儿童参观美术馆各类美术作品展,增加亲近艺术品的机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天性,增强美术鉴赏的信心与能力。传播美术文化,进行审美教育并不局限于美术欣赏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美术其它课程的随堂欣赏里,从绘画、图案,还有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实用美术等课程里,领略丰富的中外美术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以及浓厚的民族艺术风采。
7、欣赏作品的的方法
首先是观察、叙述。在课上尽量多地准备实物照片或幻灯片等资料,让学生能比较清楚地看到作品,以学生对这些作品的直观感受为开端。学生对被欣赏对象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宝贵的。它是新鲜的、生动的、甚至是比较准确的,而且学生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在让学生充分地观摩作品后,教师不急于叙述,以免让自己或大众的感受制约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来弄清并叙述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在这里必须强调一个细节都不能漏掉。例如:在欣赏“狮身人面像”这件雕塑作品时,让学生充分观摩图片后,要求学生他们叙述所看到、感受到、联想到的。学生叙述了他们看到、感受到、联想到的。例如:浑圆的人的面部四周长着象狮子一样的鬃毛,伏卧的身体象狮子,眼睛直视前方,额头上似乎有装饰物等等,观察得非常细致。学生也对所欣赏的作品印象深刻,而且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很高。在这一阶段,教师尽量少讲解,给学生充分的发挥余地;
第二步是分析。最初的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要深入地了解作品,还有赖于分析。在这一阶段,采取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的方法,一般是由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加讨论并引导,有侧重地对作品的体裁、题材、构图、造型、色彩、风格等各个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这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解决的办法是采用比较欣赏法。例如:把古希腊式建筑与古罗马式建筑这样的有继承关系的艺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很快就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以及各自的风格特点。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
第三步是解释。主要由教师来介绍学生不明白的知识。例如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作品在美术史上的地位等等。
第四步是评价。我认为对作品的看法与评价不应当由教师做出。而应当由学生来谈论感受。但不论学生喜欢与否,都要求学生说明理由,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用评论的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以上所谈的,是对具象作品的欣赏方法。而对于抽象的作品就不能完全按照这样的方法了。
五、了解美术语言有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
鉴赏教学领域,是以审美教育、作品欣赏为主的。因此,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如何教会学生欣赏作品成为首要任务。具体地说是指美术语言包括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与肌理等方面,它们给人的视觉感受和由此产生的视觉心理,即是它们的语义。美术作品正是以它的形式元素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这些形式元素就是美术家传情达意的艺术语言。中国画家主张“有笔有墨谓之画”,笔墨几乎成了中国画最基本艺术语言的同义语。就是运用有毛笔功力的线描、点,中、侧锋,顺、逆笔等笔法来体现墨彩、墨韵,这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情趣,我们必须结合具体作品与学生共同探讨。如:潘天寿《映日》和齐白石《荷塘》就体现出这种耐人寻味的笔情墨趣。《映日》中线条强劲并以浓重的墨色(面)与红花(点)相映衬,表现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韵。《荷塘》是深秋景色,画中荷梗以有力的线条组合交错,产生丰富变化,无序中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