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2024-07-19

2023年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2023年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学科教学(小学数学)校本培训心得

纳雍县勺窝镇希望小学 拟写人:马泽 时间:2018年7月20日

在勺窝镇教育管理中心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于2018年7月19日至20日参加纳雍县勺窝镇希望小学校本培训学习,经过丁景科老师主讲的《小学数学》:课堂实录《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和课堂实录《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学习以及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让我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期2天的小学数学校本培训,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如何搞好新课标下数学概念课的教学》

一、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认识概念。

二、在挖掘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理解概念。

三、在寻找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四、在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概念。

1.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产生背景。

2.概念中有哪些规定和服制的条件,它们与以前的什么知识有联系。

3.概念的名称、表述的语言有何特点。

4.概念有没有等价的叙述。

5.运用概念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等。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

一、要重视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二、要及时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要重视评价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体验。

四、评价主体要多样化。

五、合理选择评价方法。

1、课堂中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

2、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3、笔试和面试评价相结合。

4、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数学教学观念如何更新》

一、观念创新。

二、提高个人魅力。

三、学习中要让知识有生命力。

四、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之具备数学建模观念。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

一、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的独立思维方式。

二、加强数学教学与现实的联系。

三、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

四、关注数学教学目标的个性化和差别化。

五、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六、让学生会学数学、乐学数学。《优化数学教学结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一、数学思维的局限性及成因。

(一)学生数学思维的局限性简单分析如下: 1.客观依靠性: 2.主观偏离性:

3.单向无序直观似真性:

①单向——不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去考虑问题,思维方向单一。

②无序——主要是指不能正确把握有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综合推理的困难。

③直观——由于对概念、定理等的表面理解和形式上的掌握,导致应用上的绝对化,常用简单的对比来处理具体问题。

④似真——似是而非的思维形态,它受制于狭隘的经验和直觉,是思维的一种“短路”现象。

(二)造成以上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局限的成因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下面三个方面: 1.知识涵养与实践经验方面的原因。2.数学思维发展的内在特征方面的原因。3.课堂教材及教师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

二、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1.发散课堂思维激发思维火花。

2.教师的导学与学生的主观学习结合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3.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升华数学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兴趣是内驱动力,激励是推动力。

二、提高课堂效率是关键。

三、课后辅导是巩固教学的重要手段。

四、抓好三个阶梯的不同教育。

五、与家长通力合作。

《通过优化数学教学语言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注重对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1.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2.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3.合理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

二、注重概念教学的数学语言训练。

1.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矗一方面,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

2.掌握数学语言,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3.掌握数学语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三、教学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四、教学过程的数学教学语言。

五、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应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

从这两天的学习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教学设计(备课)、教学过程、说课的过程和重要性,同时,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必不可少,我要把这些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用到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2023年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下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谈谈我对《规划》的几点体会:

《规划》明确了从开始,用5年时间,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把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中国共产党目前有9000多万名党员,是全世界最大的执政党,此番花大力气要对每一名党员进行轮训,可见我们党谋大事干大事的决心和魄力,一个世界级大党的政治担当。《规划》聚焦教育培训效果更显著,让全体党员学党史、新中国史,在知古知今中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就是要让党员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和信仰者。培训中坚定全体党员“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

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的明确要求,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训是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党员权利。此次《规划》对党员教育培训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方式方法、组织领导和基础保障等进行明确,要求聚焦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采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运用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介的优势,加强党员的爱党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等,就是对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为下一步的党员教培训工作提供了新的遵循。

3.2023年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从严治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坚持联系实际、继承创新,坚持简便易行、务实管用,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贯彻落实好新时期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图”,是党员自我提升和建设伟大事业的需要。只有系统学、反复学,往深里学、往实里学,“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常态、新变化,任凭风吹雨打不动摇,面对狂风暴雨志更坚,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下一步社区党支部将集中学习研讨《工作规划》,紧密联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教育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注重思想理论和能力素养方面的提升,通过交流互动、现场讲座、研讨座谈等形式,推动学习《工作规划》在全体党员干部中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明确学习方向、掌握培训内容、知晓培训方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深入人心。

4.2023年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心得<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求,从2019年开始,用5年时间,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把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为接下来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

注重教育培训内容,突出党性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摆在党员教育培训最突出位置,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教,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在培训重点、方向、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打造富有个性特点的教育培训课程和模式。细化分类,更多地从岗位特点和工作职责出发设置班次,打破简单按职务级别设置班次的老做法。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机关单位集体学习的“必修课”,引导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持续深入“补钙壮骨”。

注重教育培训渠道,增强教育实效性。根据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的实际,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党员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发挥专业人员特长,组织领导干部、党校教师等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送教上门,针对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解疑解难。引导党员干部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党员在改革和建设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利用春节、“七一”等节假日进行走访慰问,通过“送学上门”、开展“微党课”等,确保不让一名党员干部“掉队”。运用“多元化”手段,丰富培训载体。采取理论辅导、学习研讨、分享体会、座谈交流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

注重分类分级施教,增强教育针对性。对机关党员,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推动改革发展、服务基层群众和增强履职尽责能力等方面开展教育;对农村党员,结合远程教育、信仰的力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打造党员教育“指尖课堂”,以支部为单位建立线上研讨群,向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定期进行理论热点推送;对社区党员,借助手机APP等新媒体及时发送学习内容,利用“道德讲堂”、支部学习、文体活动等契机,用5至10分钟,让党员通过讲故事、谈经历等方式,宣扬社会新风,充分调动每名党员的积极性,围绕联系服务群众、化解社区矛盾和建设文明社区开展教育;对“两新”组织党员,创新“班前小课堂”、每周例会等学习载体,围绕依法生产经营、维护合法权益、安全生产和促进健康发展开展教育。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心得<二>

只有抓实党员教育培训,党的“肌体细胞”才能更富“活力”。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2019年到2023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等,为下一个5年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质量是党员教育培训能否取得实效的“生命线”,在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时,就要以提升质量为抓手,多一些“精品思维”,才能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取得新的突破。

设置“精品”课程,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善于学习、善于进步,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和学习大国的内在要求,更是永葆广大党员干部先进性和创造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党员要“心至”更要有“心得”。当前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有的地方只注重教育培训的“量”而忽视了对教育培训“质”的关注,导致了不少党员对教育培训的参与度、认可度不高,存在敷

衍了事走过场的现象。要让党员教育培训取得实效,必须结合不同的党组织和党员群体特点,结合党员切身需求,设置相对应的“精品课程”,不搞“大杂烩”“漫灌”式教育培训,做到分层、分类、分线开展培训。要有效运创新化手段,让党员教育培训有“言值”也有“颜值”,要吸引广大党员“身心”都参与到教育培训中来,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打造“精品”阵地,提升党员整体素养。党员教育培训要达到经常性要求,必须要有好的阵地作为保障。近年来,党员教育培训已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新战略、锤炼坚强党性、提升干事本领的重要手段,而组织党员干部赴干部培训学校、党性教育基地“外出”培训也总是“老三样”,即到此一游、集体照相、发布信息。枯燥的学习内容、单调的学习形式,即使学习方案里带了“+”号,也很难看出特色和亮点,教育效果、锻炼党性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各地要加强本级党校建设,通过规范教学制度、强化硬件设施、优化功能设置、创新媒体运用等方式,把党校打造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利用好本地优势资源,统筹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远程教育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开展党员日常教育培训。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反腐典型案例,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党史馆、党性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阵地,以“精品”阵地推动教育培训高质量开展。

建设“精品”队伍,提升党员思想建设。党员队伍的年轻化,也给党员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新的课题。因此,“授课人”的教学水平决定了“听课人”的学习水平,而“谁来讲”也影响到党员的认可度和接受力。一个优秀的教学师资队伍在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中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党员教育培训中,因为参加教育培训的党员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所需要的讲师队伍也要有所不同。并且少数党员教师不注重理论学习,加上社会因素,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党性锻炼,以致于丧失了辨别和抵制错误的思想。因此,各级组织部门和党员教育培训机构要注重选聘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员教育讲师。同时还要注重基层导向,从农村优秀致富带头人、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中聘请一批党员群众认可度高的同志进行授课。要进一步提升教学队伍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带动教育培训质量全面提升。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心得<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奋力推进伟大事业不断再上新台阶的新征程中,党员干部是实心干事、科学作为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长期战略任务,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保障性作用。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重大部署,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强调“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2009年、2014年先后印发两轮五年规划,部署推进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持续大规模培训党员,全党重教育抓培训的氛围日益浓厚。今年5月6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为加强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部署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党员队伍新情况,与上两轮规划相衔接,制定实施新一轮规划,以推动党员教育培训事业创新发展。规划》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总结吸收实践经验,明确了今后5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规划》制定实施,对于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实现党伟大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的提高,新时代的步伐在进步,人民的生活上升了一个新台阶,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久久为功地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谋势而动,因势而为,心无旁骛地为新时代建功立业。而聚力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是答好新时代答卷中的一道必答题,努力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时不我待,才能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如磐石的组织保障。

加强党员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同为此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党员本心必须要敢于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不破楼兰终不还地牢牢把握好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个关键。必须要勇于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咬定青山不放松地画好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这个同心圆。必须要勤以坚如磐石的信心直挂云帆济沧海地打好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现代化水平这个组合拳。各级党组织要坚定团结带领好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作为“关键数”和“极少数”的领导干部,紧扣正在扎实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教育培训,瞄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前瞻性系统性思维和眼光,引导动员好广大党员干部把所学所获有机地运用到服务中心、保障大局的具体实践之中,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和革命精神,顺势而上,尽锐出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拼搏进行到底,将奋斗进行到底!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心得<四>

《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颁布实施,是党中央对加强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那么如何培养造就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就要做到强党性、提素质、践于行。

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就要强党性。“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整个党的组织体系中,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肌体是否健康,归根到底要看党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坚定不移进行伟大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必须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保障性工程来抓,着力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更好实现党伟大执政使命。

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就要提素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关键是在提高质量上下真功,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坚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培训等基本制度,通过树立学习重大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等直抵人心的方式,使党员教育管理有力度有温度。坚持改革创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用好信息网络手段,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引导党员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就要践于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教育管理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党员的思想行动上,每名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要按照党章要求,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把平凡岗位当作“磨刀石”,又把重大任务当作“试金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当时代先锋,团结凝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广大党员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培训,在持续深入学习实践中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时代先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拼搏奋斗!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心得<五>

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实现党伟大执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是对照先进榜样、对思想观念、能力作风等,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也是一次系统性的大学习。

5.2013年寒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撒莲镇中心小学:陈明修

2013年2月23日在撒莲中心校举行了三天的小本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认真听了周茹莲老师和张校长的讲话。通过三天的培训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始终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把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办学思路。为了加强对校本培训的工作成立了以张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吸纳学校务实能干的骨干教师为成员。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了总体目标,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努力发展,成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还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了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高的目的;另外建立健全了有效合理的工作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二、加强认识,转变观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发展,对教师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而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各项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此,我校通过宣传,使广大教师提高了对培训的认识,转变了陈旧的观念,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培训,促进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

在开展课改的实验中,我们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学校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有上级文件精神、师德师风建设、新课程培训、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学安全方面的知识。要求教师在学习中要做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

在整个学年中学校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课》等主题培训,请来各地名师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不但做好学习笔记,还善于思考,每次学习结束,我们都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讨论、交流、研究活动,让教师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师相互切磋的同时,相互提高。

2、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在校本培训中,我校特别针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出严格要求,不仅要求青年教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而且加强了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的培养,开展了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

6.2014年暑期校本培训学习心得 篇六

教学是教师本职的工作,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本次培训安排充实,校领导高度重视。为期7天的暑期校本培训,学校从基本功技能提高训练、外出教师学习交流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对全学区教师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现将我的参训体会小结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这次校本的培训,把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五步曲。随着培训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搜集各种教育信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增长专业知识。同时,我还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二、倾听外出教师学习交流汇报:听了外出教师汇报材料觉得教育专家就在我们的身边,并让他们认真学习态度感动了。尤其是朱校长那精心准备的讲稿,让我受益匪浅。

三、专家引领,促进专业成长:学海无涯,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人受益一生。每个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有的人上完课回家做作业便算了事;有的人每天在学校和家庭作业的题海中度过,非常疲劳,但上课效率并不高。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记得看过这样的一则故事:在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教学科研是每位老师必走之路。老师们都感觉到现在做老师好难,要教好学生,首先老师自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为此,学校特意邀请了桃花镇小学语文专家刘晓阳校长给我们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专家指导后,我们才更清楚了养成教育的存在的问题,懂得关注学生心,争做一名专家型教师。

四、基本技能训练:本次培训安排了两天时间的说课、评课活动,内容很充实,在基本功方面大大得到提高,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五、白板教学培训: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培训使我们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的角度改变了,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受到

启发。通过电子白板主要界面的认识,教师精心讲解、自由操作、演示训练,面对白板不在陌生了,能根据课程需要灵活运用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其他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学习,巩固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六、在反思中进取: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

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现在的教学更注重反思的实效性。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要时时反思。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在进行无生上课时,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上完课后,我都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反思这节课成功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地方要改进,写好课后小记,单元小结。我想,只要我坚持这么做,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总之,通过这次校本培训,我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对我来说是受益非浅。这次培训为全体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福音。

江洁

7.2023年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篇一:校本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今年的校本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受益匪浅,通过这次中学习,我本着认真学习,认真领会的态度,从优秀教师及学校领导们一场场精彩的教学故事演讲及讲座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教学经验的发展与养成是与老师日常认真的教学工作分不开的。于是,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课改前相比,新课程更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常常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驾驭,课堂教学中过多的表现为束手无策。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教材中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习惯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听了专题讲座,使我明白,我们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应该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们要变换角色,将课堂有效地让位给学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堂新课开始,可以通过新课的导入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都是建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基础上的。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另一方面上看,也许这只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积极参与,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细致思考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地、认真地、缜密地思考。” 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活动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并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互相交流、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我们今后教学过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恰当的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去体验成功与失败,在成功中品尝喜悦、从失败中寻求经验;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活动和大组交流中显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

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以上是我参加培训的一点感悟,我想,作为一名课改的实施者、操作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在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积极地与团体进行合作与协商,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同时为教师自身角色的适应和发展奠定基础,不断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创造性和专业发展的能动性,满腔热情地自主提升专业化的水平。篇二:校本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一段时间的校本培训,感触颇多。培训内容中,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部分内容我的感受最深。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师风,是教师的行为规范。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这些都是师德师风的体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通过培训,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责任心,有道德心,有事业心,有耐心,有严父慈母心,才会敬岗爱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的,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岗爱业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很多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学生,这样的老师非常值得我学习。相比之下,自己有时觉得付出的还不够。总之经过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要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完善自己。要坚定不移地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

“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这是我的教育观和思想观。我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

通过培训,我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所有学生。

我要在新学年里,不断学习他人的新经验,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问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只有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钦佩,你在学生面前会更有说服力,更具威信。信息社会发展迅猛,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是不断增多,因此教师的知识要跟上时代步伐时时更新。

以上是我培训所感。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时时处处以师德规范自己,将爱心洒向学生,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骄傲”的九十年代后们。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的延伸阅读——心得体会的含义

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努力。想使理想最终得以实现,需要不断为自己设定具体的目标。每日审视自己,找出与目标间的差距,你会从中获得动力。

制定适当的计划是必要的,它能提醒你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此刻应做些什么。它能使你有紧迫感,每当你有些倦怠时,看一眼你的计划书,提醒自己:此刻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辛苦定会有回报。

有些人的计划会制定得相当具体,例如可以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等。但也许你并不习惯于制定过于具体的计划,这也没有关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计划应该是个性化的。

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应尽量将计划制定得适合自己,并且应该务实。

老师能在教学中提起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显得不枯燥,同时也使学习显得更容易。这个过程也需要学生自己的积极参与,学生不应该基于自己对人的喜恶而排斥某位教师的课程或教师本人。试着使自己有一点耐心,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如果你对自己所必须学习的东西不感兴趣,那么你将会极为痛苦。与其天天生活在苦闷中,倒不如主动地对自己所学的东西培养兴趣。这样做,你会渐渐感到学习变得轻松了。

专心是效率的保证。人不容易像计算机一样高效率地执行多线程任务,不专心往往会使你的学习效率不高。

也许学习并不是你一天之中最愿意做的事,但为了你的理想,你需要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你应该暂时将它们放在一边,先不让它们分散你学习时的注意力。注意力不很集中时,你的学习效率会降低,出错率会上升。这样,你的学习效果就不会很明显,辛苦付出的努力也很难得到回报。

假如你以前学习有时不是很专心,我建议你试着强迫自己专心一些。你会发现这样做会使你的学习效率提高,效果变得明显起来。

“学习要刻苦。”可能你曾听过无数人讲这句话,可能你并不喜欢这句话。但从很多人的经验来看,你需要这句话。

刻苦会使你的学习成果很扎实。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刻苦读书的人是书呆子,但刻苦学习的人脚踏实地,这样做的好处会慢慢显现出来。它会带来成绩的稳定性,并继而带来较好的心理素质。

8.2023年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八

高邮市送桥高级中学朱雪萍

本人有幸参加了在常州举办的2010年江苏省高中政治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时间2010年11月9日—11日,这次培训会回顾、总结我省各地高中政史地新课程实施五年以来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我认真聆听了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作专题报告,了解高中课改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以及高中新课标中涉及的学科前沿或重点难点知识,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这次培训,我的收获很大,感想也很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一、江苏省常州市教育教研室朱志平老师作的《教学要“放得开,收得拢”》的报告。

?朱老师从北大清华自主招生的开放性试题谈起,从哲学依据;教育学依据;心理学依据;社会学依据四个方面论证了教学要“放得开,收得拢”的必要性。然后从“放得开”和“收得拢”两个方面具体谈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使我很受启发,尤其是关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我以前一直重预设,轻生成,“预设”过于保守和精细,“生成”又过于粗浅,没有能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不够“放开”,生成不能“收拢”。朱老师引用了Lawrence Stenhouse 的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导致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朱老师还强调“教师专业需要实践的智慧需要提高教师观察决断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我平时缺乏的正是这样的能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这方面的自我提高,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适合学生的课”,做有“悟性”的好教师。

二、南师大附中的陈履伟老师作的《“我”与“我们”的统一—思想政治教师的重新定位》的报告。

陈老师从一则经典寓言“拼地图”生动的道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师定位中存在的两种偏向:一是,失去了“我”的“我们”;一是,失去了“我们”的“我”。在古代,教师无论是“作为神启的教师”还是“作为官吏的教师”,都将自己看作是一种特殊社会利益阶层的代表。而在现代,随着师范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的开展,教师“作为专业人士的教师”。两者都将教师功能化。师生关系有必要从功能性关系深入到存在性关系。陈老师说:“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教师本人必须要撕破教师这个面具,回到他本来的和丰富的人性状态。”“课程与教师的关系形成了指挥与服从、任务与执行的关系。教育的工具性,形成灌输与训练模式,教师成为课程的‘傀儡’。”听了他的讲话,我久久不能平静,我从事教师职业的时间不长,还属于一个新的教师,但是讲台上的那个“我”还是我自己吗?我是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站在讲台的,还是仅仅只是一个教书的工具呢?我对待学生的时候是充满人性的关怀的,还是冷冰冰的已经发生了异化了呢?我所教授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呢?是“我”的知识,还是“我们”的知识?陈老师说,我们教授的应该是

“生成的知识”,即生成知识观,课程内容是教师与学生在具体的、变动不居的教学活动中共同创构的结果。因而是一种“协商性文化”与“生成性知识”。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实现“Me to We ——我到我们”的转变。

三、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王克苏老师作的《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力和定力》的报告。

王老师从两个案例引发了我对政治课堂教学的思考:某校政治教研组有两位教师:教师甲,认为高考实行新录取模式后部分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缺乏主动性,因此他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开展探究性学习等活动。他认为,课堂上学生们只需要跟着他的教学思路走就行了,该读的读,该背的背,课后也没有什么作业,虽然学生在他的课堂上不活跃,但在考试中屡次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乙,教学风格民主、活泼,经常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很受学生欢迎,但令教师与学生共同困惑的是,他们班的考试成绩并不领先,有时甚至还落在年级的后面。我在想,我属于那种类型的教师呢?

可能两者皆有吧!在高一高二新课的授课中,我更像教师乙,而在高三的复习课中,我又更像教师甲。在新课程改革之际,我感觉自己很幸运的能够作为改革的亲身实践者,我也在平时注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到了高三,我又被应试教育所逼迫,为了分数,我又走回了传统教育的老路。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也一直是困

扰我的问题,怎样才能课堂既能活跃,又能取得好的成绩呢?王老师的讲话给我了很多的启示,作为教师,应该将“定力”和“活力”统一起来:要提高自身的教学“定力”,就要做到课前充分备课,提升自身素质和驾驭能力。要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力”,就要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要师生共同创造,注重生命,追求高效,并且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课堂变成“活力课堂”,是“真动”,不是“假动”,是“显动”和“隐动”的统一。

四、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康敏老师作的《构筑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高地——新政背景下政治学科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

高效教学是指通过教育者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获得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全方面的最优发展。康老师不仅介绍了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提出了在新政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新的内涵。第一,有效教学之“效”不是简单的看时间的投入,更要看教师和学生的心智、思维、情感投入的多少。二,有效教学的“效”不是只看学生知识的获得,关键在看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上得到发展;第三,有效教学的“效”不是经济学的概念,而是教育学的概念,关注的是人的知识、能力、方法的获得、思维、情感水平的提升,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第四,有效教学的“效”不只是课内功夫,有效教学

是多种要素优化的综合体,需要用更加宽广的眼界来研究、探索。在如何形成高效课堂的措施上,康老师提出了三种途径:一是在实践滋养中构建高效课堂;二是在师生反思中催生高效课堂;三是在有效学习中升华高效课堂。

在她的讲座中,我觉得对我启发最大的有两个,一是关于如何实行分层指导,夯实学习习惯的问题。她提出要指导学生做好四个笔记:一是“课堂笔记”——学生“抓拍”老师在每一节课上讲的主干知识、主打方法、主流题型,成为他们的“工具书”;二是“错题笔记”——学生把作业、检测中做错的典型题例收集汇编,写出详细的正误概要,经常翻看,考试前的一个月,再仔仔细细地理一遍,“消灭错误就是提高分数”;三是“好题笔记”——学生把作业、检测中别人的精彩思路、设计、方法收集汇编借他山之石攻已之玉;四是优秀同学的“灵感笔记”——在钻的过程中,头脑中常常能冒出的一两点“小火花”。我平时的教学中,只有“课堂笔记”和“错题笔记”两种,“好题笔记”和“灵感笔记”也是很好的方法,我准备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用起来,我觉得“好题笔记”也可以补充一些出题者的设计精彩之处,并教学生自己根据报纸等特点材料编题目,让学生从出题者的角度,重新定位思考,使他们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灵感笔记”的整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也是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个就是她提出的学生自我反思的方法,即教学生自己制作“考试试卷自

我分析表”。分析试卷中三种失误情况:

1、低级失误:不用老师讲评,自己能订正的。

2、中级失误:老师一讲,自己就懂了的。

3、高级失误:老师怎么讲,自己还是不懂的。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形成“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教为不教”的生本课堂模式。“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我想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最重要的,没有良好的习惯就像没有利器一般,就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无法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

五、关于论文写作的讲座。

这次的培训也使我有幸听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的程光泉老师,《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社的黄建炜老师和康维铎老师的讲座,他们都谈到了教育教学论文的编写方面的内容,我知道要成为名师,不仅要有好的教学实绩,更要有教科研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也是最缺乏的,要写好教育教学论文,对我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理论功底的缺乏,所以今后,我要多看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厚自己的理论功底,勤于笔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的专业型教师,并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此外,最让我感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主编朱明光教授,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历史”,他的博学和对学术的执着,也是最令我敬佩的。在这次的培训中,我看到了

9.音乐校本培训总结 篇九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的一个学期以来,应该对自己的个人研修工作进行一次盘点。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运用导语,演示实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导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去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逐步培养兴趣。就课堂导引而言可采用故事开引、巧设悬念、设疑质疑、妙语解颐、游戏导入等方法,使课堂授课伊始,便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在课堂授课中,可利用课文中存在的游戏、风趣的笑话、幽默的谜语、播放配套的音乐,或开展小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达到激发和培养兴趣的目的。通过教师导兴趣,真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2.导学法

过去教师常问学生的一句话是“学会了”吗,如今教师要问的是“会学了”吗。这是教育本身质的飞跃,“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检查、分析学习过程,对如何学、如何巩固等问题进行审查,并深入的剖析而加以校正,掌握其中的规则和内在关系。学法指导则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思维,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发挥和挖掘潜能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重要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陶先生的主张是“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故而教师在授课计划酝酿时就要抛弃向学生灌输知识这一“着眼点”,以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动手、自我控制、拓展思路、发展个性为突破口,改变 “学会知识”这样的单一目的和最终目的,要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达到“会学”的目的。具体到授课而言,要把握课堂授课中的读、思、说、议、做等环节,让学生发现多条通往目的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3.导思维 4.导创新

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要求,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才是最终任务,通过导学实现这一目的:一是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造就条件。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据理力争,敢于质疑。三是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参与,并提出某些不同意见,是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只有质疑才能调动思维,只有思维活跃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多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发明创造,通过活动中的具体操作,比赛中的竞争去激发学生思考,去求新立异,去创新。教师给于必要指点的同时,尽量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才能显现,才能取得发展。最后引用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2013------2014第二学期 小学音乐校本研修总结

唐 红 梅

2014年7月篇二:2011学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2011学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在本次校本课程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为以后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课改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要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高尚情操。

如何上好音乐课?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音乐课堂中去?音乐课堂该注意哪些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真不少,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本课的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的课例。音乐审美符合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浓郁的教学情境,清晰的展示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发展的特征。同时注重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挖掘、对教材人文教育的内化和发扬。

首先,这次校本培训对我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应该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学生了,对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更加清楚了音乐课应该怎样教。我们以往的照本宣科确实很重要,但是要看到教材提供的内容与方法;要正确把握学生唱会与唱好的关系,唱会是目标,唱好则是过程;对于音乐作品,我们音乐老师要做出艺术化的设计与诠释;我们音乐教师要强化示范作用;在对音乐的表现,往往教师的一手势更胜过于教师的说教;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旋律永远比歌词更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检测,不仅只在于期末进行;我们音乐老师一定要教会学生聆听歌曲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第三,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按新的方法进行教学,贯彻好在这次校本课程培训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我的音乐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音乐学科教师:张达睿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课堂音乐教学反思 解丽衡

在现在的音乐课上我们得不到一直期望的“音乐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音乐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那种感动,相反的却是冷漠与排斥;他们热衷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非我们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恁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

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在我所听到的音乐课里,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欣赏课。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我,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我们坦言,讲文学我们比不过语文老师(就普通而言),讲解数理也非我们所长,为何不发挥我们音乐教师的优势呢?

音乐课即唱歌课,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课的后半部分)唱歌却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

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的少。“老师的话对”、“我是老师,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恐怕是我们很多老师常有的心态和所说的话。因此,许多教师挖好一个个的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跳的事总是很乐意去做的。比如说:“对不对?“对”“好听不好听?”等等。尽管老师自己都觉得多余,有时还显得底气不足,但总是乐此不疲。

三、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材”定位过高过死 教材是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形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毕竟人们的国家太大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实在是勉为其难。就从我们浙江省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来说,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开始编,九一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验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广使用。编写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这从九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发展的势态看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地位,无疑是准确的。可问题是,仅从一个面积不大、人文背景相对单纯、经济结构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经济水平的差异也是显面易见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定还来教育文化的差异。篇三:音乐教师校本培训总结 音乐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我们音乐教研组在全体音乐教师的全体协作下,顺利完成了本阶段的培训目标,取得了较为另人满意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将本阶段教研情况总结如下: 基本情况概述:本学期我们音乐教研组继续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音乐学科有效教学及评价的研究。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入手,努力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养成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教研组通过组织教育理论学习、优秀教案学习、公开课观摩、集体备课、听课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成绩与收获:通过这几年来对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学习,以及参加省、市优秀音乐课观摩等活动,全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能把新课程的理念比起以往更加准确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他们在音乐天地中自主感受音乐、认识音乐,从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音乐教师们还参加了国家、省、市级的优质课和基本功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做好教研工作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学校各项文艺活动,来丰富校园生活,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活动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的大力支持,让学生在学习功课的同时身心得到愉悦。

10.2013年暑期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

2013年7月,我参加了北滩教管中心组织的校本培训,听了各位赴山西考察学习的同仁报告,我发现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都是大家关心的重点。结合自己日常工作对比、思考后,我想自己应该对高效课堂应有新的认识。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操作实践,更应该值得我们去思考。

首先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其次,教师讲授需把握分寸。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应把握分寸,恰当的讲。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对于帮助学生理

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若面面俱到,讲的太多太泛,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休眠”状态;教师若讲得太深奥,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茫然”状态。只有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强调因材施教,学生才能在教师“恰当的讲”的引导下,渐入课文的佳境,渐入学习的佳境。教师应善于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另外,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问题的解答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使课堂交流呈现多向性。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但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

上一篇:落户申请下一篇:青春风采大赛决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