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优秀作文(共13篇)
1.安徽中考优秀作文 篇一
选择观点---两种相互促进的事物或现象(正面意义倾向)
A A A happiness BBB money
安徽中考英语作文模板A and BBB are nothing strange for us,because increasingly more argumentations about them can be found in TV programs,newspapers,university classes and many aspects of our everyday life.People always confront the dilemma of choosing whether 安徽中考英语作文模板A or BBB.
We can never separate 安徽中考英语作文模板A from BBB,because they two have close but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On one hand,in some sense,BBB is the foundation of 安徽中考英语作文模板A,creating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安徽中考英语作文模板A’s improvement.Thus,it is quite rational for average people to choose BBB because of the obvious reason that BBB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our life.On the other hand,安徽中考英语作文模板A provides support and insurance for BBB.The main reason for my preference for 安徽中考英语作文模板A is that 安徽中考英语作文模板A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nrichment of human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hence stimulating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social harmony..
All in all,taking into account all these merits that 安徽中考英语作文模板A and BBB boasts of,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motivate the better 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安徽中考英语作文模板A and BBB,and hence ensure ourselves a bright fu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lth and happiness has always been what some people long for.It is true that most of them try to acquire wealth by means of honest labor.Their efforts contribute to the welfare of the soc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their wealth,and hence to their happines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ealth brings happiness,especially in the modern society.Various kinds of up-to-date household appliances,latest fashions and recreations make their appearance with each passing day.All this makes our life more comfortable and colorful.Therefore,without money we cannot turn admiration into reality.
Wealth,however,can also lead to disasters,if we have an inappropriate approach to it.Wealth may tempt weak-willed persons to be addicted to harmful habits,such as drug taking and gambling,and result in their own ruin.Besides,a person may lose his reason and go astray if he intends only to seek wealth and indulges himself in leading a luxurious life.For example,there are some government officials who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positions to take bribes from the people turning to them for help.Obviously,wealth may bring us disasters if we do not take a proper attitude to it.In my opinion,on no account can we equate happiness with wealth.I also believe that one should never reckon only on wealth to achieve happiness
2.安徽中考优秀作文 篇二
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 的文体进 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 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 会照搬别人 的文章,否则会影 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原题特点】
“说说我自己”应着眼于“我”,可从外貌、性 格、爱好等方面多角度表现自己;也可以抓住自己某一方面的特点来写。写作时应着重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即特点:或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或多角度 多维度地定位自己、剖析自己、展示自己、改正自己、升华自己、出彩自己。可以写自己的生 活经历,也可以用 拟人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
“我”自己可写的事很多,这就要有 选择。要有点有面,突出“我”的主要性格特征。人的个性是由方方面面 构成的,其中必定有 一个主导 的方面,或许就是自 己最大的 优点。但有时 自己最大 的缺点,往往就是潜在的最大的优点。因此可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自己。
能否升华 主题,也是高分与低分的分水岭。这道作文 题有一定 的寓意,初中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和人生观初 步形成时 期,写作时要表现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 值观。所以,笔下的“我”是否积极健康向上,也会影响得分。
要学会深 刻反省,合理地去表达。思想有多深,认识就有多深。如果你有足够的高 度、深度和远 见卓识,为文自然 能够做到大雅若俗。
构思上,可以表现 自己的优缺 点,尝试欲扬 先抑的手法,这样行文 就能显出“曲”;可以把自己置身于不同的环境(空间)中,表现“我”与众不 同的一面;可以以时间为序,写成长过程中“我”的几个特定的年龄段或是在不同学段的个性变化,例如,先写七年级时的 懵懂,接下来写八 年级时自 己的张扬(叛逆),最后写九年级时自己的沉静。可以小标题的形式,突出表现自我成长、自我认识的主题。
从体裁上 看,可以写叙事 类文章,亦可写成 抒情散文、日记体作文、书信体作文。在 表现形式 上,可以题记 式开篇、后记 式结篇,亦可片段 组合。多变的表现形式是作文获得高分的助推器。文无定法,但文有章 法,不管表现 形式如何变 化,对于一目 十行的阅卷 老师来说,完整清晰的 结构,是作文最 基本的要求。
【思路要点】
一、审题对“说说”的理解不能 出现偏颇,若简单地只 写自我简 介,必须要有深度,有思想,有自己的独特见 解,应着力表 现个体的成 长独特的 一面,展现自我认识不一样的地方。若写成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就显得言辞空洞。实际上,更容易切 入的写法是写一篇叙事的文章。
二、写自己的 成长经历,如勤快的、懒惰的,好的、差的,目前的、未来的,家里的、外面的;可以畅所欲言的。让“自己”在读者面前立起来,留下深刻的印象。要突出个性,写出新意,如同漫画和速写,勾勒出人物轮廓的同时,能够将最具特色的地方予以突出和强调,这将是决定得分高低的关键点之一。能否升华主题,也是高分与低分的分水岭。
三、写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可以用一件具体的事情来 表现“我”的个性,但不能仅 仅是就事 论事,也不能写成简单的“自我介绍”。这样会使自己的性格显得 扁平,形象显得苍白。可以在描写、记叙的基 础上将主 题有效升 华,谈到人生理想、人生感悟,这样文章就会显得更有深度、更有层次。
四、另辟蹊径,用拟人化、角度转换 的手法。如写 自己是小 树、花、兔子、镜子,把自己写成地沟油、钓鱼岛、雨、地球、月亮,甚至把自己 比喻成屈 原、司马迁、项羽…… 开放性的题 目应该允 许自由发 挥,可以写自 己的生活 经历,也可以用 拟人手法,写出符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作文。写这个“我”只要想象力丰富,生动有趣,也不应该算跑题。
【标杆范文】
说说我自己
安徽一考生
人称猴哥,身材魁梧者?非也;相貌似潘安者?非也;谦谦君子者?亦非也。其身形瘦小,乃玲珑之徒,袖珍之子。因大放言论时,活泼似一只猴子,是故亦名“猴子”也,自诩曰“猴哥”矣!此猴哥非花果山大当家之人称猴哥也。长相白净、笑容灿烂、身型灵活,明明一帅哥,却偏偏被人称呼为“猴哥”。
猴哥给他人印象之最深者,是其纤细之手也。此手修长而细嫩,十指尖尖矣。俗语云:“十指尖尖肚里空,有皮无骨爱过冬,不怕寒冷不怕风,十冬腊月逞英雄。”猴哥之手,灵巧、勤劳,别于男子之手乎。叠纸鹤,塑雪人,托排球,样样在行;搬砖瓦,做女红,学烧饭,行行精通。且常能用纤细之手为他人做庇护状,有时也用这双手安抚那颗受伤之心。此天使之手,实为女子手之模范,可为“小护士”之形象代言也。
猴哥之灵巧,非独其纤秀之手也,亦其不烂之舌。善言能辩,看待问题有一针见血之洞察力,有标新立异之穿透力。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体育之于世界杯,政治之于乌克兰,主观看待,侃侃而谈,思考问题之角度不流于大众套路。友人曾问猴哥:“汝等为何能够这样?”猴哥笑而答曰:“为什么不能这样?”
猴哥尝为一班之学习委员,故其身边不乏俊男靓女,常围伏其坐间,寻问不解之题也。适逢其时,猴哥必答曰:“嗯……哦……呃……嘿嘿……”一副学究模样,常常数时之后,问题者皆不知所以然。待众人离去,猴哥时而皱眉托腮,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挠头犹疑,时而皱眉困惑。嗟夫!是谓苦学者也!
猴哥坚持己见,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有自我判断力,善多角度探究问题,热衷于追求特立独行之个性,看待问题另辟蹊径。课堂之上问题提得尖锐,常与师者争论得面红耳赤。
不汲汲于分数,不戚戚于师严。时梦寐以解疲,乐调侃以消忧。悠悠于天地,快然自足。实为仙境之人也。
因从娘胎里带来一副尖嘴猴腮之模样,此猴哥即本人是也。
【得分点提示】
把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令人感到庄重典雅之美。把整齐匀称的整句穿插在流利洒脱的散句之中,使自由散板的旋律中表现出一种匀称的美感,疏散之中显出整齐,自然之中蕴含节奏,和谐畅达。
文章首先是本着“丑话说在前头”的原则,很客观地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我”,将自己的猴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又通过具体的事来体现出自己进取、努力的优点。在介绍“我”自己时,除了对外貌进行描述外,还讲了自身的特点,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展示了一个立体的自我。且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在字里行间处处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和幽默意味,精妙的描写与自己的思想感受相结合,使文章注入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文中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地剖析自己,在诙谐中充满理性的思考。在内容上,写“我”独特个性的时候,既能够张扬个性特点,又使一个才华横溢且积极进取的孩子跃然纸上。
【考场佳作1】
说说我自己
安徽一考生
说我自己,我最痛苦的是,妈妈点着我的脑袋,对我的未来作悲观预言的时候。
无数次的伤心是我现在几乎所有缺点的根源。小时候,当我和那些小孩吵架、闹别扭甚至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妈妈训我的话不是告诉我应该怎么和同伴相处,而是把我往旁边一推,点着我脑袋气呼呼地说:“像你这样的孩子以后还怎么和别人交往!”或者是“你以为你这个样子还会有谁喜欢你吗?”或者是“你这样长大了怎么在社会上混?”
我开始怀疑我是否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是否如妈妈所说,是一个不被接纳的人。那时候,其实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但我被束缚在自己的悲观想法中不能自拔,以至于忽略了他们的好心。
小学时这种感觉是隐隐约约的,还没有影响我的生活,我在我们班上是一个活跃分子,经常参加一些科目的竞赛,能获得一点名次。又一次班里挑选几名同学去练舞蹈,参加市里比赛,有人说我可以,于是我便报了名。回家我跟妈妈说,只有二十人,我被选上了。妈妈好像并不惊喜,她说,你以为你真的就有舞蹈天赋?是老师看我们家长的面子。
我能有什么话说呢?我不修长,也不美丽。我紧紧地抿着嘴,一句话也没有说,并认为她说的是对的。
我上初中了成绩很好,排在年级前列,并且一开学就被选为班干部。但我们学校的管理死板,连课间的正常活动都被限制。我很看不惯这样的教育方式,可我妈妈说连这点束缚都忍不了,你怎么能够有宽容之心去面对将来的生活呢?
我不相信自己有社交的能力,也不相信自己是优秀的。在与人相处时我总是小心敏感,面对以正压邪时,以牙还牙,毫不客气地跟别人争吵。对辱骂我的人格是绝不放过。后来这种暴戾在别人的指责下收敛了一些,并尝试着学会包容,可是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我已经是一个脾气不好、性格暴躁的人了。
有很多大人欣赏我,说我成绩好又有很多有益的爱好,说我很有文人气质。于是,每次在小说中或生活中看到一个不错的人物,直觉是羡慕而非欣赏,并把自己和他们比较。虽然我也不敢直抒己见,因为妈妈总说我太偏激,简单浅薄,但我并没有在妈妈传统的窠臼里被牢牢地束缚住。
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我努力进取,在慢慢长大中,学会了冷静地看待问题。
【得分点提示】
文章从“我”的悲观方面起笔,以努力收尾,真实表现自己的个性,写出“我”特立独行的一面。有“我”的内心独白,有“我”的真情感悟;有“我”的特殊经历,有“我”的张扬个性。文中一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内涵丰富的一个好句,有独特个性的一个词,精练出来的一个字……都使得文章有“光辉”。尤为可贵的是,细腻而丰富的心理描写,展示出“我”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这样既使文章内容充实,有血有肉,又增强了艺术性。
作者用“愉悦”“嫉妒”“淡定”的味道体味自我,神奇至极,引人入胜。将读者带进了“我”特立独行的不寻常的体验。借用自己的感受,表达了“我”对问题的独特感悟。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文化散文。既可以当成诗意化的现代叙事诗来欣赏,也可以作为美丽的散文来阅读。成长经历的三段味道用诗意的文句加以表达,品位高雅,内涵深沉。
【考场佳作2】
说说我自己
安徽一考生
我常常会想,如果可以把人的性格分布在左右两边,然后再把左右分别克隆一下,把左边的克隆品翻折过来当成右边,再与左边拼成一个整体;右边亦如此,那么我的两个半克隆人定会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两个人。所以,我是一个矛盾的人。
我对自己的出生最满意的一点就是,我妈把我生在了双鱼座。占星师说,双鱼座是一个神秘的星座。双鱼座的人爱幻想,多愁善感,灵活、敏感、温情、天真、仁慈,有自己独特的缄默方式,对艺术有执着的追求。看到这样的结论,我想难怪自己有复杂的性格,永远在矛盾中挣扎。
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执着,我会很执着地每天挨着墙行走,只因为它会给我一种很安全的感觉。我总是很执着地喜欢“遥远”和“守护神”两个词,以至每天会单调地在心中默念上很多回,不厌其烦地用它们写满一张张的纸。那种感觉很惬意,很舒服。我经常会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仅仅由于喜欢,例如踢路边的石子;例如努力地去抓飘浮在空中的绒毛。
我总是很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我喜欢幻想,幻想一些美好的事物。而很不愿意面对那些现实,有时候真的宁愿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永远不出来。可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不得不面对。于是,我尽量用微小与放肆来掩饰心中的恐惧与不安。有时候甚至放肆到连我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那时候,真的好难过。
我会无缘无故地难过,继而很快又会无缘无故地开心起来——也许仅为一句歌词,一个眼神,一个身影,一只在我眼前转了一圈的小昆虫。我觉得别人一定会觉得我很琢磨不透,因为连我自己也搞不清。我执着地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我。
朱自清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同感!我很愿意一大群人在一起不分你我地使劲乱侃,侃得天昏地暗。也很愿意一个人坐在窗前看梧桐叶一片片落下,一个人发呆。无论什么方式,我很满足。
我总是很感性,很情绪化,易感动。当然,很多时候懒惰会悄悄溜过来,靠在我的耳边偷偷地对我说:“别累着了,歇歇吧!”嘿嘿,小懒惰,这次就再听你一次,就此停笔吧。
【得分点提示】
行文中显示了作者较强的语言表现力。发散性的思维,皆表述简洁,使用的材料数量虽然多,但是在叙述中能抓住要点,突出关键,详略得当,把握张弛有度。
写“我”执着时细腻的神态刻画,细致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把一个独特的“我”演绎得摇曳生姿。写“我”没有离奇的情节,没有着力的铺垫,以小见大,只是抓住“我”特立独行的一面。
3.2007年安徽省中考作文评析 篇三
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试题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写好它。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人手:一是要明确“我们”是谁。既然是“我们”。肯定不止一人了,起码要写两个人,而且“我”肯定要写进去。对于中学生来说,“我们”无外乎“我”与父母、亲戚、朋友、同学、老师,当然也可以是陌生人。二是要明确“心近了”的含义,心是怎么近的,这是重点。可能一开始没有近,有隔阂,不理解,甚至是误解、仇视,后来发生了某件事或某些事,才把“我们”的心拉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写记叙文比较合适。这也是同学们平时练得最多、最拿手的一种文体。
而要写记叙文。就要详细地交代记叙的六要素了,即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由于文体不限,除记叙文外,还可以写成小小说和剧本等记叙类文体。记叙类文体最忌平铺直叙,因此,行文中,应使情节跌宕起伏,最好富有悬念,引人入胜。
例文一
我们的心近了
佳作评析
我和爸爸已有两个星期没有讲话了。
那个星期天的下午,一吃过中饭,我就借口去书店买书,偷偷地瞒着老爸去了一家网吧,不料被侦察经验丰富的老爸又逮了个正着。因为是屡教不改,爸爸把我拖回家后,让我“美美地享用”了一顿“皮带炒肉丝”。
自此,我和爸爸成了仇人,尽管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但我就是不想理他,我无视他每天投过来的关切而歉意的目光,也不说一句话——谁让他这次出手太狠,害得我现在屁股还隐隐作痛呢。
妈妈见我们父子整天像仇人一般,也试图帮我们和解过,可因为我的倔脾气而丝毫无效。因此,她只能叹气,流泪。
让我对爸爸转变态度的是期末语文试卷上的那道阅读理解题——毕淑敏的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至今我还清晰记得那令我顿悟的感人文字:
“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读到这样的句子,我才深深地体会到爸爸是为了我好。我之所以挨打,是因为我放任无羁啊!天下父母哪有不爱孩子的呀!
“爸,今后我一定管住自己,再也不撒谎了。”下午放学回家,走进家门,我就主动跟爸爸交心。
爸爸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听了我的话,先是吃了一惊,继而脸上露出了笑容。
“你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好。爸爸那天态度不好,不应该打你,爸爸也保证下次不再打你。”
“爸,我不怪您,我知道,您打我,也是为了我好。”
“今后可不许你再打孩子!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呀?”妈妈一边端上做好的饭菜,一边责怪爸爸。
“一定,一定,我保证再也不打了。”
妈妈笑了,我和爸爸也笑了,因为我们的心近了。
点评
这篇考场佳作,通过具体事例——“我”因瞒着爸爸去玩电脑游戏而被爸爸痛打一事,先抑后扬,来表明“我”和爸爸的心是如何发生碰撞,继而拉近距离的。它表现的是一个父爱主题,因为打与不打都是爱。情节上,运用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推动故事的发展,结尾点题自然,遥应开篇。
例文二
我们的心近了
一声“Beijing”,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拉近,也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心拉近——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
回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空前强大,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一切都告诉世界:中国具备了承办国际大型运动会的能力。
终于,2001年7月13日,这个值得中国人民永远记住的日子,北京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权。从此,中国人民将与世界人民一道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现在离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越来越近了。届时,各国奥运健儿将云集北京,亲身体验“新北京,新奥运”的风采;体育健儿们将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创辉煌,同享成功与喜悦。此刻,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心近了。
是的,我们的心近了。举办奥运会,是一次绝好的“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认识世界”的机会。而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已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如今,梦想即将成为现实。历史再一次证明,只有国家强大了。经济发达了,政治稳定了,社会安定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各项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参加了六届奥运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尤其是在希腊雅典举办的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总数一跃为世界第二,中国已真正成为体育强国。我毫不怀疑,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加充满活力、更加辉煌的中国形象。现在离这个庄严的时刻近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心也近了。
让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永远传承,让北京“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
写到这里,我似乎听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雄壮而嘹亮的进行曲,似乎看到各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矫健的身影。
因为我们的心近了。
点评
这篇考场佳作表现的是一个大的主题,那就是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心拉近。行文中,联想丰富、自然,放得开,收得拢。难能可贵的是,还能把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和奥运会的精神贯穿其中。内容上,处处扣题、点题。
例文三
我们的心近了
人物:同学甲(男),同学乙(女),班主任
场景设计:课外活动,同学们都到操场上做各种体育运动,教室里只剩下甲乙两人。
同学甲正专心致志地阅读一本精彩的课外书,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同学乙注视着同学甲,犹豫了好久,终于鼓起勇气走了过来。
乙(脸红):你好,在看《小小说》呀?
甲(抬起头,发现是同学乙,吃了一惊,继而不好意思地扬扬书):是啊,很好看的。
乙(鼓起勇气):对不起,上次那件事是我不好。我不应该把你写给我的信交给老师。
甲(似乎不经意地):噢,那件事呀,我早忘了。
乙:我知道。你恨我,我不怪你。只怪当时我太粗心了,没把信保管好。同桌发现了,才让老师知道的。害你被老师批评,还把你父母喊到学校……
甲(打断乙的话):我说过我早忘了,请不要再提它好吗?
乙(悲伤地):我知道你还在怨恨我。我也知道,男女同学之间写信探讨问题很正常。(四下看看,语速加快)可老师偏偏以为那是你写给我的情书。
甲(叹了一口气):原来我也以为是你把我的信交给老师的,所以当时我很生气。后来才知道不是你,是你的同桌小A无意中发现了夹在你语文书里的那封信,正当她偷看时,被班主任发现的。其实我写信只是想问你,看过路遥的小说《人生》没有?想和你探讨一下里面的人物高加林。
乙:可老师认为那里面有太多的爱情描写,就认为我们是在谈恋爱。
甲:是啊,自从老师把我写给你的信当作典型在班上交流后,我就再也不敢给你写信了,更不敢跟你讲话。
乙(害羞地):嗯,你每天看到我,就像是陌生人一样,连招呼都不敢打。我也不敢跟你讨论问题了。
班主任(不知何时已站在他们身后):甲乙同学,老师冤枉你们了。都怪我当时太武断,根本听不进你们的辩解。现在老师向你们道歉。
甲(不好意思地):不,不,我能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一您是怕我们早恋,再说我们现在正上初三,您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乙(脸稍红):老师,我也理解您,所以我一点也不恨你。
班主任(高兴地):好了,现在把话说开了,老师也就彻底放心了。你们已有几个星期没讲话了吧?你们聊吧。老师不打扰你们了,祝你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成绩!
甲乙望着老师的背影,会心地笑了。
画外音:只要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再遥远的心也能拉近。
点评
该剧本实际上写了两方面心的拉近:一是甲已两位同学之间,是甲乙和班主任老师之间。行文中,利用误会法,使得情节曲折,富有悬念。内容上,符合剧本写作必须遵循时空高度集中的原则,以及剧本必须有集中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和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原则,并能很好地使用舞台提示(括号中的文字)来表现细节。结尾利用画外音巧妙点题。
4.安徽中考作文乐 篇四
有一本书写到:一位住在充满喧嚣和车水马龙城市的大富翁,他事业顺利,开了一家大公司,当上董事长,以外界世俗的眼光看来,他的确是一个“成功”的人,照理说他应该很快乐,但,他一路走过艰难的路程,背后付出的代价却不为人知,内在的他并不如想象中的快乐。反观,一位住在乡下,过着恬淡生活的农夫,他的生活步调很慢,每天过着怡然自得的日子,他拥有规律的作息,平常下田工作,与水牛打交道,和牛犁做朋友,从外在看来他并没有庞大的金钱与丰厚的社会地位,但他的内心却拥有最纯净、最真实的快乐。对这两个人而言,相差的不只是背景、金钱与社会地位,而是千金难买到的“快乐”,所以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他的内心是充满喜悦与满足的。
快乐是一种心灵的满足,在悸动时带来的喜悦,许多人总认为快乐是建立在电视与电脑的声光刺激中,透过电视节目与电玩游戏得到满足,殊不知在追逐快乐的过程中却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影响个人的人际关系,在茫然中迷失自己,犹如一艘帆船在暴风雨中找不到方向,随着海浪飘忽不定。
当你在打球时,靠着关键性的一球赢得最后的胜利;当你在弹琴时,突破瓶颈,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曲,赢得掌声;当你在写书法时,完成一张没有瑕疵的旷世巨作;当你在画图时,拿着画笔恣意挥洒,勾勒出一幅完美杰作;当你在考试时,顺利完成整张考卷,取得高分,这些都是经过一番的努力所得到的成就感,经过尝试取得的果实是甜美的,这种感觉是令人快乐的。
5.安徽中考英语作文预测 篇五
2.绿化的好处(如:清新空气,美化城市,改善气候……等等);
3.怎样才能实现绿化。
Your composition should be no less than 100 words. Write this composition on the Composition Sheet. Remember to write it clearly.
Many things have been done and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greenization of our cities in recent years. Many trees have been planted and much care has been taken of the planted trees. But, in spite of all this, greenization in the cities in China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compared with cities in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or example, the green space for every people in Shanghai is only 2 square meters while that of the people in London exceeds 20 square meters.
We can benefit much from the greenization of our cities. First, trees absorb carbon dioxide which is harmful, but produce oxygen which is essential to human beings. Secondly, with trees all around, our cities will look more beautiful. Thirdly, trees can improve the climate of the cities, making it neither too hot in summer nor too cold in winter.
6.安徽中考英语作文句型 篇六
1)It is true that ..., but one vital point is being left out. 2) There is a grain of truth in these statements, but they ignore a more important fact.
3) Some people say ..., but it does not hold water.
4) Many of us have been under the illusion that...
5) A close examination would reveal how ridiculous the statement is.
6) It makes no sense to argue for ...
7) Too much stress placed on ... may lead to ...
8) Such a statement mainly rests on the assumption that ...
9) Contrary to what is widely accepted, I maintain that ...
后果句型
1. It may give rise to a host of problems.
2. The immediate result it produces is ...
7.安徽中考优秀作文 篇七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 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 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 ,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考是社会焦点, 而语文卷中的作文题则是焦点中的焦点。因为高考作文不仅仅是一场考试, 更代表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风向标, 也是教育制度改革轨迹的折射。高考作文的不断翻新, 反映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诉求。又因高考作文分值大, 评分的主观性强, 它可能影响着考生的录取。所以, 家长关注高考作文题几乎成了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老师也很关注, 因为它也许就是来年高考作文训练方向的一种暗示。6月7日上午随着一声铃响, 这道“年度谜语”终于浮出水面。下面笔者就2013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一.年年岁岁花相似
“一二一二”, 怎么像跳舞一样?这是我拿到作文题后的第一感觉。我说的是安徽高考作文题近六年的类型变化。从2008年命题作文“带着感动出发”, 接着连续考了两年材料作文, 2011年又变成命题作文, 2012和2013又回归材料作文。走了六年, 命题作文出现两次, 材料作文出现四次。而且双交叉出现, 你说作文类型是不是像跳舞一样?不管是巧合, 还是昭示一种方向, 都至少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 安徽高考作文试题瞄准的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再从出现的频率来看, 材料作文又明显高于命题作文。
显然, 材料作文受宠。这与全国其他省市的命题基本一致。从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看, 17套是材料作文, 只有1套是半命题作文 (天津卷) , 形式单一, 但出题者心有灵犀。偶然吗?必然也。因为材料作文可弥补命题作文太束缚人、话题作文太宽泛的缺点, 有严有宽。材料作文能在限制与发挥之间, 真实有效考查出学生作文水平, 有利于实践课标精神, 实现选拔功能。而且材料作文所选的材料, 逐渐打破伪神圣化, 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实际、认知实际。此外, “材料作文”在考查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 还兼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诸多思维品质, 它备受高考青睐已经成为趋势。
二.今年花开更惹人
一般的, 大学教授主导高考命题, 一线教师抽去“出卷”仅仅是“试做”, 反馈题目难易度和提高题目针对性、区分度而已。大学教授的思维是学术化的, 但视野是小众化的, 关注的问题是深度化、专业化的。大学教授多为“书斋型”, 接触面狭窄, 他们几乎不看日报、晚报、晨报。这就决定他们在材料作文的材料选取上学术化特征明显。纵观这几年, 诗歌、名言、文化名人直接进入材料的比比皆是, 北京卷的莫言 (暗) , 山东卷的莫言 (明) , 福建卷顾城的诗歌《忧天》 (暗) , 浙江卷的三句名言, 等等。你瞧, 都不约而同的走统一路线。萧伯纳的名言如此冷僻的东西居然登上了高考试卷, 不能不说是“学术化”的结果。
回顾安徽高考作文题, 无论是2009年的材料作文“弯道超越”, 2010年的“吴兴杂诗”, 还是2012年的“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2013年的“萧伯纳名言”所彰显的学术化气息更加突出。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世界著名语言大师, 他的语言尖锐泼辣, 风趣幽默, 充满机智, 多妙语警句。语言缺少了智慧, 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 佳肴少放了盐。只有智慧的语言, 才耐人寻味。萧伯纳最擅长的是在别人的原话里加上几个字, 但经过这样的改动之后, 无论回答或反击对方, 都有言尽意未了之效果。再没有比萧伯纳的语言更能考验学生的分析能力了。学术化材料的优点是开口小, 但立意空间大。这正是材料作文所需要的。
三.剥开乌云见日月
一直以来, 泛化的作文题因85%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套作”而饱受诟病, 而今年安徽这种题目思辨性突出, 有利于考察学生的思维品质, 可以拉开考生间作文得分的差距。今年无法用所谓以往操练过的不变“经典”来应对万变考题, 考生必须真正吃透材料, 否则会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 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这样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 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因此, 如何解读今年作文材料背后的丰富意蕴, 是衡量考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看来, 作文不仅仅考你语言表达能力, 也考你的审题、立意等综合素养。
高考作文评分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审题和立意, 可以说切题与否、立意的高下决定了一篇作文的档次分类, 也直接决定了分数的高低。“剥开乌云见日月”, 读懂这则材料是确定立意的关键。笔者认为抓住材料中“有的人”“已经发生”“我”“从未发生”“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六个关键词很重要, 从一个“却”字看, “有的人”应该是命题者所要否定的对象, “已经发生”不值得纠结, “我”则必然是命题者要考生所要成为的人, 毕竟“从未发生”代表着一种目标或愿景。“为什么会这样”可以看成迷惑或惆怅, “为什么不能这样”则体现的是一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逆向思维。分析后, 这道作文题的立意基本可以确定为“现实与梦想”“换角度”“反省自我”“保守和创新”“大胆合理质疑”“探索”“一切皆有可能”等等。估计写最后一种观点的人较多, 普通人看到的是现实中已经发生的事情, 而萧伯纳却把思考、思路放在对没有出现过的事物的遐想上, 放在为什么不去追求与现实不一样的梦境和理想上。延伸下去就是不要只盯着眼前的现实, 要敢于做梦、追梦、圆梦。年轻人尤其应该有梦想, 因为奋斗的过程和达成目标一样, 都能使人产生向上的力量。如果要肯定“有的人”也未尝不可, 他不是面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也发出“为什么会这样”的诘问吗?如果把这种诘问理解为反省自己, 就可以朝“减少失误, 校正方向”方面论述。如果在“既要反思现实, 又要树立理想”方面找突破口, 二者兼顾地说, 文章的立意也许会更胜一筹吧。但从阅卷结果看, 又有一点出入。阅卷现场的专家认为:材料的第 (1) 句突出“反思过去”, 是对“已发生事情”的总结;第 (2) 句突出“梦想未来”, 是对“从未发生事情”的探索, “追问”强调的是“实现从未发生的事情”的条件。所以实际阅卷中, 将一类立意放在“探索”上, 而“创新”“梦想”分别是二类、三类立意。今年安徽高考高分作文凤毛麟角, 这估计就是审题和立意失误“惹的祸”。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方面要求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 这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 尽力回避时代热点, 淡化道德训诫, 更加侧重于人文性、自然性和科学性。更多的题目采自常规性的人文观、自然观以及科学视野、科学精神等, 将内容拓宽到文化辨析、身心体验、个人审视、生命和环境关注乃至历史评说、科技认知、艺文感受和审美体味等领域。
这就决定写作内容必须咬定活水 (即生活的泥土) 不放松。作文出彩只有扎根现实的源头, 才能流淌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无病呻吟的作品是高考阅卷老师最讨厌的风格之一。今年安徽高考作文材料要求写作内容比较贴近现实, 考生可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 有话可说, 有感可发, 不会偏题。两个追问, 方向不同, 内涵不同, 指向可能是千变万化的。这正是所有的求知者与求证者探索的第一步, 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也莫不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为考生提供了多角度解读、思考和表达的广阔空间, 考生既可关注自己的经历与体验, 也可观察社会、人生等问题;可从个人经历与思考处下笔, 也可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处着手。题目本身没有倾向性, 考生完全没有必要迁就任何一方, 直抒己见无妨, 反弹琵琶也可以。但及格容易, 想得高分却并不容易。如果作文仅仅停留于材料字面意思, 即使文采飞扬, 也会因为思想深度不够, 而写成大路货;只有在切入点和方向上, 深入探讨展开, 有血有肉, 作文的分值才能真正提高。
8.安徽中考优秀作文 篇八
近几年,安徽省中考物理与其他省市相比,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没有偏题怪题,题型相对稳定,这给一线教师的教学与复习指导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从2007年开始,安徽省的中考物理试题中就引入了一到两题(一般不超过10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题,这种题型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属于较难题。虽然所涉及的知识点超过了考纲的要求,但学生只要对初中知识掌握较好,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对其解答。如果平常对这类试题有足够的训练,学生拿分也不是什么难事。特别的好处是:因为有了初中的训练基础,学生进入高中以后,能平稳过渡,迅速进入高中知识的学习状态。
纵观中学物理的课程体系,初高中所学的知识面基本相同,包括声、光、力、热、电五个部分。声学内容高中教材没有出现,热学内容没有列入高考考纲,所以中考出现的衔接题表现在电、力、光三部分。
一、电学问题
该部分内容为近几年安徽中考题型的偏爱,几乎每年都会在中考试题中出现,大体分为如下几类:
1.电表问题 (例1图)
①电流表内阻的计算。初中阶段,电流表可等效为一根导线,不计电阻;电压表可等效为一个阻值为无限大的电阻,视为开路。高中阶段又必须考虑其电阻的影响,于是就出现了简单的测电表内阻之试题。
例1.(2007年安徽中考第23题).我们可以用图示的电路图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调节电路,当电压表示数U为14.0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0A。.
(1)计算RX的阻值;
(2)实际上,电流表是有电阻的,如果考虑到电流表的电阻值RA为0.5Ω,计算这时待测电阻的阻值。
答案(35Ω, 34.5Ω)
例2.(2011年安徽中考第23题)实验室有一种小量程的电流表叫毫安表,用符号表示,在进行某些测量时,其电阻不可忽略。在龟路中,我们可以把毫安表看成一个定值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可以从表盘上读出。利用图示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毫安表的电阻,电源的电阻不计,R1=140Ω,R2=60Ω。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毫安表的读数为6 mA;当s1、s2均闭合时,毫安表的读数为8 mA。求毫安表的电阻RA和电源的电压U。
答案 (40Ω, 1.44V)
例3.(2013年安徽中考第23题)在进行某些电学测量时,把电压表看成能显示其两端电压的大电阻,将它与一个阻值很大的待测电阻RX串联接入电路,根据电压表的示数可以测出RX的阻值,这是一种测量大电阻的方法。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的内阻RV=20kΩ,量程为150V,最小分度值为5V,电压U=110V,电压表的示数为50V。
(1)求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求待测电阻RX的阻值。
(3)上述电路中,若将RX换成阻值约为20Ω的小电阻,用这种方法能否准确测出它的阻值?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答案 (1)0.0025A (2)24000欧姆 (3)不能 因为加在RX两端的电压小于电压表的分度值
②电流表的改装不外乎两种,一是加大量程,应用原理为并联电阻分流;二是改为电压表,应用原理为串联电阻分压。然后利用欧姆定律计算需要并联和串联电阻的大小。
例4.(2014年安徽中考第21题)实际测量中所使用的电流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图a中G是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g=3mA的电流表,其电阻Rg=10欧姆,要把它改装为一个量程为3A的电流表(如图b),问:
(1)当通过小量程电流表的电流为满偏电流时,它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2)需要给它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R0;(计算结果小数点保留两位数字)
(3)设改装后的电流表的电阻为R,比较R与R0的大小关系,并简单地说明理由。
答案:(1)0.03V(2)0.01Ω(3)R﹤R0
例5.(2009年安徽中考第23题)常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改装而成的。电流表G也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图甲是一个量程为0~3mA的电流表G,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流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这时G的两接线柱之间具有一定的电压。因此,电流表G实际上也可以当成一个小量程的电压表。已知该电流表的电阻为Rg=10Ω.
(1)若将这个电流表当成电压表使用,则刻度盘上最大刻度3mA处应该标多大的电压值?
(2)如图乙所示,若将这电流表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后,使通过G的电流为3mA时,A、B之间的电压等于3V,这样A.B之间(虚线框内)就相当于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图丙),求串联的定值电阻R的大小。
答案(0.03V, 990Ω)
2.电源的内阻问题
初中课程中将电源视为理想电源,不考虑内阻。但在学生实验中使用干电池做电源时,电源内阻对实验影响很大,用理想电源的理论又无法对学生解释清楚,给教学造成很大的障碍。所以适当引入内阻的概念有好处。
例6.(2010年安徽中考第23题)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 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在图乙中R1= 14Ω , R2= 9Ω。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A ;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 和电阻r。
答案:(1Ω, 3V)
3.简单的混联电路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是考虑并联电路中,干路导线很长时,导线的电阻对电路的影响。这时相当于各支路并联后再与导线的等效电阻串联。因为并联的支路越多,或者各支路并联后总电阻越小,干路电流就越大,干路导线上的电压降就越大,加在支路两端电压就越小,从而影响支路的工作状态。
例7.(2015年安徽中考第23题)(1)如图甲,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其总电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阻R表示(如图乙),请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推证:R=R/n.
(2)如图丙,A、B之间的电压U=220V,通过导线为远处的M、N之间的用电器供电,由于距离很远,导线AM和BN的电阻不可忽略,他们的总电阻用图中的r表示,r=4Ω,若M、N之间并联10个阻值为R=400Ω的相同电阻,求通过导线AM的电流大小。
(3)试分析说明:在图丙的电路中,M、N之间并联的用电器越多,每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越小。
答案:(证明略 5A)
例8.(2012年安徽中考第23题)有一种装饰用的小彩灯,如图a所示,它的内部是由一个定值电阻与灯丝并联而成,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已知灯丝的电阻R1=10Ω,定值电阻R2=1000Ω,
(1)求这个小彩灯的电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若将一个小彩灯接在电压为l.5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灯丝R1的电流大小.
(3)如图c所示,将数十个小彩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均正常发光(图中只画出3个,其他未画出).若其中一个灯的灯丝断了,其他小彩灯的亮度如何变化?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答案:(9.9Ω 0.15A 其他灯泡变暗)
二、力学、光学问题
衔接题的知识点力学部分不外乎同一直线上的非平衡力、自由落体、胡克定律、静摩擦;光学部分不外乎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公式。由于安徽几乎没考,就不赘述,但在复习时还要涉及一些,做到有备无患。
9.2010年安徽中考作文4 篇九
【题目】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觉,不会变的是真实。
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章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2010年安徽中考满分作文:不会变的是向往天空
周日清晨,我独自一人走在长长的青石小巷上,掩面是一阵阵醇醇的清风。初夏的气息已在这座江南小城的角角落落里温润、发酵、舒展开来,让早起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它的热度。今天,离中考只有可怜的一个月了,对于我们初三的学生来说,临考的紧张气氛绝不逊色于夏日的温度。
公园里的石径小路、湖畔亭下停歇着的闲人,或三五成群低语,或凝望薄雾中一池吹皱的湖水。所见的景色确实很美,但此时的我却没有一点赏景的心情。中考前的几次模拟成绩都不够理想,每次拿着成绩回家,虽听不到父母以前的抱怨声,但从我们目光相视的那一瞬间,我便清晰地知道他们内心的焦虑和担忧。而从他们那些刻意鼓励的话语中,我倒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找不准风向的风筝,随时有坠地的危险。
正当我沉思的时刻,远远地传来孩子们爽朗的嬉笑声,打破了公园清晨的寂静。我寻声望去,只见洁爽的天空中多了几只迎风起舞的风筝。我迈开脚步,朝风筝的方向寻觅走去,一块葱郁的草坪上,正有一对孩子放飞手中的风筝。一个孩子拿着风筝,另一个握着绕着棉线的线轴。清风从湖边悠悠吹来,拿风筝的孩子将风筝往天上扔去,握线轴的孩子一面快速奔跑,一面飞快地将棉线绕出来。风筝颤巍巍地飘浮起来,摇摇欲坠,放风筝的孩子表情肃穆,沉着冷静,左手持着线轴,右手捏着细线,一牵,一抖,一放,终于,风筝像一条灵动的游鱼在空中游动起来了。
风,慢慢吹动。顷刻间,这些纸扎之物像成了一个个精灵,好似一只只翱翔天空的鸟,不,它比鸟飞得更自由、更让孩子目痴神迷!
记得有位诗人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因为人类有着自由翱翔的渴望!而眼前的欢跃再一次激活了我内心潜藏的渴望:在长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仰望苍穹,伫足凝思:是否要坚守一方的田地,周而复始地刀耕火种?是否要追逐脱缰后奔驰的凉风快意?或许只要跨出一小步,我就可以把自己放飞,去兑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的志向。
候鸟也是在不断的迁徙当中,寻找自己的最佳栖息地,并在长途艰苦的跋涉中,挖掘了飞翔的潜能,丰满了全身的羽翼。在屋檐下盘旋的鸟,除了麻雀,还能想到谁?鼓起勇气去展翅一跃,别再让飞翔成为翅膀永不释怀的渴望。纵使有“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后的四顾茫然、没有着落的失落,也要快乐地来把它消受!
10.安徽中考优秀作文 篇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总体概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用自己真实体验来诠释道理,表达对生活的理解”。材料作文“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对指导高中生作文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全国17套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就占有半壁江山,足见命题人员对此种文题的重视。命题人员只是将材料客观、冷静地交给学生,没有设置任何带有提示性的话语,由学生发散思维来写,比起有些作文题强加给考生的立意,这就好得多。但是,这在增强开放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审题的难度,所以被不少网友评为2012年度“最坑爹”的高考作文题。
不过,这个材料并不是凭空捏造的。青岛啤酒集团某车间的一个角落里放置了一架活动梯子,为了防止其不用时倒下误伤工人,便立牌警示:“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后来,一位外国专家前来洽谈合作,留意到了梯子和旁边的提示牌,建议将提示牌修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梯子怎么放,这个材料回避了一些“拒绝平庸”、“彩票中奖530万,奖金应该怎么分”等所谓大的问题,而是以回归生活,选材生活化为其典型特点。应该说,命题立足于生活,这就有效地回避了热点问题,避免了猜题、押题和宿构,降低了套作的可能性。命题人员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本材料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增强思辨性。命题人员试图引导考生立足问题表达、深入思考生活,考查其理性思维能力。梯子如何放的问题是生活现象,由此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发思考;或进行迁移发散,由此及彼,补充同类材料等等。
2011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是“时间在流逝”,这不是一个好的题目。试想一下,世间什么不在流逝之中呢?所以,去年的高考作文题基本上没有什么审题立意的限制。而材料“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审题立意的难度明显加大了。其实,高考作文题就应当如此,这才会拉开差距,让作文水平高的同学真正脱颖而出。
【较好立意】
结合《安徽卷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以及考场作文的实际,在此总结出以下几种较好的立意。
1. 关爱他人。“注意安全”、“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都是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但程度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注意安全”几个字经常可见,但语气比较生硬,甚至带有命令的语气。而“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更温馨,更容易让人接受。
2. 注重细节。细节有时决定成败,我们应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待组成事物的每个细节,培养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在发现、把握细节中认清事物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隐患。所以,我们切勿忽视细节。
3. 转换思维。我们从小受到众多所谓的标准答案的限制,很多的时候,我们的思维被束缚住了。于是,在某些时候,如果我们能转换思维,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跳出所谓的经验和常识的桎梏,从已有的因果关系中,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根据事物某一状态的其他方面来认识事物,或从原有事物功能相反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些真的是很好的选项。
4. 未雨绸缪。面对“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是在危机可能到来之前的一种应对策略。材料中尽管表明这架梯子“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但这并不代表就彻底排除了安全隐患。梯子横着放时,就会减少或杜绝危险的发生。未雨绸缪,在危机到来之前,想好应对的解决策略,实在很有必要。
5. 按科学规律办事。“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蛟龙”成功潜水7000米,这些都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的典范。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这些都是大事。而一架梯子怎能与“神舟”号、“蛟龙”号相提并论?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按科学发展规律办事。梯子在使用的时候,当然要竖着放,但是在不用的时候,如果再竖着放,就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同学们一定要清楚,按科学规律办事,不存在大事、小事之分,任何情况下均适用。
【不妥立意】
不太妥当的立意,本质上是由于只抓住只言片语,没有统筹考虑。这就提醒我们,对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不可片面化、绝对化,而应弄清文字背后的深意。梳理考场作文,发现有以下几种立意不太妥当。
1. 就安全说安全,一味强调安全第一。材料由“注重安全”引出,并进而发散开来。在这里,“安全”只是个引子,有的考生在文中大谈特谈安全,一味强调安全,未免有失偏颇了。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人尽其才。梯子先是竖着放,后来横着放,于是有的考生就联想到既然梯子横竖都可以,那人在不同地方也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人尽其才也就进入了这部分考生的“视野”。其实,这种思路是不正确的,牵强附会的成分居多。
3. 要坐得住冷板凳。这个立意从何而来呢?看了考生的文章才明白过来。该考生由第一句“车间角落”就联想到“不被人注意”,再联系“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就想到了这个梯子真不错,结合人,如果身在“某个角落”,也应如梯子一般。于是,“人要坐得住冷板凳”仿佛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典型的“盲人摸象”的手法,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阅卷心得】
1. 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0分~6分)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各20分;发展等级也是20分。
2. 对残篇的处理。如果是残篇,一律在20分以下打分。当然,如果中间正文部分偏少,但是有结尾,就不能轻易判定为残篇。一般情况下,缺题目扣2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当然,少得太多,就不会是这样的等差数列了。
3. 背靠背的阅卷模式。如果两名评卷员对作文题的分差在规定范围内,就取两者判分的平均值为考生得分;如果分差超出规定范围,试卷就由系统自动转给评卷小组长评判;如果三评分数与其中一位评卷员的分数相近,就取两者平均值为考生分数。如果小组长的判分与两个评卷员的判分都不靠近,则进入四评,由学科组长最终评判。
【佳作呈现】
王熙凤的悔意
安徽一考生
巧姐吾儿:
过惯锦衣玉食生活的你,如今却处在偏僻的乡村,还习惯吗?看见溶溶的月光,想到自己只有孤影相伴,我不禁想起了你。人们常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确如此,为母也许以前机关设得太多,也许太过于“聪明”,如今才会落得这样的结局: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远隔千里,只会徒增撕心裂肺的思念,只会让人冷静,徒增无限的悔意。
我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一想到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可笑亦可叹。
曾几何时,我风光一时,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子,掌管着贾府偌大的家事,由于我的运筹帷幄,也把贾府治理得井井有条。隔壁宁国府的叔叔家办丧事,还特意请过我,为此,我还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呢!第一天点卯的时候,就有个老家奴撞到枪口上,我就拿他开刀。虽然得罪了一些人,但我个人的威信却树立起来了。为此,我还高兴过一阵子呢!也正是如此风风火火地干事情,人们送给我一个个带有戏谑性的绰号“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当时我还不自为意,还以为很有人缘呢!哪里知道,如此一来,却让我大失人心。如今想来,要是学学薛宝钗,来个“施小惠得大体”就好了。
我干的坏事的确太多,巧设相思局,害死贾瑞;略施小计,逼得尤二姐吞金而死;还有勾结官府,害死张华……往事一幕幕,弄得人坐卧不宁,更有甚者,已多次在噩梦中被惊醒。即使有时白天想起这些恶事,也让我毛骨悚然,虚汗粘巾。唉!“马悔在先,人悔在后。”今天特意告诉你,希望你在待人处事方面还是多为他人想一想,多关爱他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巧儿,人在这个世上,不是一个人活着。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想着如何把事情办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好比当梯子不用的时候,不要竖着放,应当横着放,这样才安全。人们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母亲希望你能洞明世事,练达人情,愉悦心情,和和美美。只有掌握这些能耐,才能如鱼得水地生活。你看咱们偌大一个家业说垮就垮了,落得个“树倒猢狲散”的命运。这又何苦呢?如果人人都为他人着想,会落得这般田地吗?
看着皎月当空,让我想起了你,想起你如皎月般的脸庞。希望你的人生道路越走越舒坦!
巧儿,梯子没有使用的时候,要学会横着放,这是关爱他人的一种具体表现。懂得关爱他人,谨记我人生的教训,要好好地活着,快乐地活着!
娘:熙凤 字
牛年马月寅日
【点评】
全文以王熙凤的悔意为题,具体叙述了她的过错和她对女儿的深情教导,通过自己得到的教训来告诉女儿要关心爱护他人。全文在语言的运用上具体而得当,有韵味而不失哲理。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点出文章的中心,即要关心、爱护他人,这样自己快乐,他人也才快乐,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令人回味无穷。
得分:内容19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总分59分
心怀关爱 一路前行
安徽一考生
我们是平凡的种子,是土地的希望。有感于“梯子不用时横着放”。
——题记
我是一颗平凡的种子,但我愿意开出不平凡的花朵。虽然身旁也有荆棘,但只要能感受到大地的疼爱,微风的轻抚,雨露的滋润,阳光的亲吻。环境再艰苦,我也能穿越过荆棘,越过障碍,破土而出,展现自己最亮最美的身姿。
没有命令的口气,没有喧哗的环境,仅仅是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其实这就已经足够了。尊重别人,关爱他人,已表露无遗。是的,上帝是最公平的,在给予人苦难的同时,也给人以帮助,让人生不失希望。
曾经的我,求学之路崎岖而酸楚。为了能进入高一级学校读书,父亲求东家借西家,才凑足学杂费。为了不让本就孤独而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我总是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很实。然而,行走的路上,我还是跌跌撞撞,栽得满身是伤。
我也曾抱怨,抱怨命运的不公;我也曾埋怨,埋怨投错了胎;我也曾想过,想过放弃。正在我彷徨之时,改变我命运的“恩人”——“国家助学金”出现了。从此,我不再孤单心伤,不再自怨自艾,一心一意,在求学路上披荆斩棘,只怕自己成绩上不去,只怕辜负了别人对我的关怀,只怕辜负了那许许多多爱心人士的真情付出。现在的我成绩稳步上升,学会了怀着一颗关爱他人的心前行在求学路上。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馨的日子;没有雨露,就没有丰登的五谷;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的绿洲;没有亲情,就没有家的温暖;没有大爱,就没有人间的温情。渴望甘霖的我,遇到了爱的雨露,我的世界从此明艳亮丽;渴望成才的我,遇到好心人士的提携,备受恩泽,于是,一路关爱,一路前行,我的生活从此美丽多彩。
阳光亲吻了我们,带给我们无限生机;雨露滋润了我们,带给我们生命的绿意;春风抚摸了我们,给予我们心灵的温暖;大地养育了我们,给予我们栖息的家园。
让阳光看到你的奋发向上,让雨露看到你的勃勃生机,让春风看到你的坚持不懈,让大地看到你奉献的足迹。将关爱进行到底,让大爱一代代传递。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诠释了爱的真谛,洋溢着生命的生机。让我们传播爱,将爱的雨露播散人间,让人生这场苦旅,变成一次快乐的旅行。
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朋友们,现在就行动吧,让我们带着爱上路,心怀关爱,一路前行。
【点评】
本篇文章构思巧妙,用夹议夹叙的写作手法,娓娓道来,有条不紊,突出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关怀以及作者的感激之情。另外,本文语言清新流畅,优美隽永,意蕴丰厚,情味绵长,多用比喻与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文章感情真挚,处处是真情的流露,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结尾再次点题“心怀关爱,一路前行”,的确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得分:内容19分+表达19分+发展19分=总分57分
与关爱同行
安徽一考生
“梯子不用时横着放”,我认为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有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是的,关爱,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关爱,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关爱,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与关爱同行,我们享受生活的阴晴霜雪,感知世间的人情美善,用信念铸造未来的辉煌。
关爱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
记得父母时常教导我们说:“我们吃的盐比你们吃的饭还多。我们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要长。”而我们总是那般年少轻狂,不以为然。我们忽略了当岁月无声溜走时在他们面庞和两鬓留下的印记,自然也忽略了许多无价的在他们心田积淀的智慧经验。我们像初生牛犊乱闯乱撞,直至遍体鳞伤,犄角流血,然后奔向他们,头枕着他们的胳膊,舔舔伤口,继续前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我们离不开它。为了不让亲情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变得脆弱,不让自己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悔恨,让我们及时为自己的双亲送上一句不够奢侈的温馨问候。
关爱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行走在漫漫的求学路上,在多少温暖的手扶携我们走过坎坷的岁月,有多少良师站在路的两旁,时时关注着我们的成长。一句改变一生的教诲,一次刻骨铭心的谈心,一通醍醐灌顶的批评,我们都会终生难忘。忘不了,春风化雨的笑容,荡涤了我们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细密牵挂的叮嘱,鼓起了我们前进的勇气。就这样背负着沉甸甸的希望上路,我们的肩头更重,步伐更稳,人生的下一站就在不远的前方。为了未来的花朵,老师已付出了太多太多。关爱老师,用我们的心灵和行动铸造美好的未来,在跋涉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辉煌。
关爱生活,因为我们从中品味到人生的喜怒哀乐。
如果日子是黯淡难熬的,我感激的是,我竟有那么完好健康的身体可以承受这一切。是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直线上升。在生命高潮的波峰,享受它;在生命低潮的波谷,忍受它。享受生命,使得我们感到自己的幸运,忍受生命,使得我们了解到自己的韧度,感谢生活带给我无尽的喜悦与感动。
梯子不用时横着放,体现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是一种人生哲学。与关爱同行,我们体味世间的真善美,用真心抒写美丽的华章,把关爱的歌唱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点评】
本篇文章构思精巧,立意新颖,可谓别具匠心。从“关爱生育你的人”、“关爱教育你的人”、“关爱关怀你的人”、“关爱生活”四方面对文章进行描述,整篇文章结构错落有致,详略得当。开篇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语言凝练优美,清丽婉转,笔墨饱含深情,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细腻真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更加突出了主题,使文章主旨得以升华,令人回味无穷。
11.中考作文满分诀窍 篇十一
关键词:扣题,拟题
纵观1992年到2005年全国各地典型的300多篇中考满分作文, 可以归纳出以下九项中考满分作文诀窍———
一、扣题满分诀窍
中考作文时要紧扣题目要求去写。如果偏离题目要求去写, 即使写得再好, 也不可能得到好分数。所以, 要做好审题工作。审题时, 要领会好题目的内涵和要求, 不要仅停留在字面上, 还要对题目作引申思考。例如上海市中考作文题《我想唱一首歌》, 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理解, 去写我喜欢哪首歌, 为什么喜欢, 怎样喜欢等等, 那就不符合原题的内涵与要求。进一步想会知道, 这题目应写成通过对某人、事、物的描写, 歌颂人或物的崇高品质, 例如通过写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事迹歌颂他们的奉献精神等。这才切合题意。
二、拟题满分诀窍
作文的题目力求新颖别致, 引人读文。其方法有:
1. 反常法。即拟出似乎违反常理的题目。如《没有“异想”哪来“天丌”》、《欲速可达》等。
2. 公式法。即用数学公式的形式写成的题目。如《素质教育≠耍花样》《8-1>8》等。
3. 谐音法。即借用语音相同或相近拟成的题目。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要重理亲“文”》等。
4. 引用法。即引用歌名、古诗、谚语俗语或成语等拟成的题目。如《爱拼才会赢》《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等。
三、开头满分诀窍
开头力求像“凤头”那样美好, 能引人读文。方法有:用整句开头, 用描写开头, 弓用歌名、诗词名开头, 直截了当开头, 用悬念开头, 用“题记”开头等。
四、选材满分诀窍
选材宜小不宜大。小了才能写得细腻生动感人, 太大了因篇幅有限只能泛泛而谈因而不生动。选材时还要选那些新奇的材料, 不要选那些众人皆知的材料。选材时可选自己最熟悉的材料, 因为自己熟悉的材料容易写且有真情实感。
五、立意满分诀窍
确立的主题要正确新颖。方法有:
1. 确立有时代特征的主题。
如当前的和谐社会、节约社会, ”神六“飞天, 预防禽流感, 社会公德, 素质教育, 减本增产, 环境保护等。
2. 确立有自己独特感受的主题。自己在生活中悟出的道理, 只要是积极向上的, 就可以写。
六、结构满分诀窍
文章的结构形式也要新颖别致, 并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比较新颖的结构形式有:
1. 标题型, 正文各部分列小标题。
2. 日记型, 用日记形式写。
3. 证明型, 用数学上的“已知”“求”“解”的形式写。
4. 证明书型, 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方式写。
其他的还有戏剧型、书信型、童话型、寓言型等。可选择自己熟悉的来写。
七、语言满分诀窍
语言力求在通畅的基础上生动活泼, 有文采。其方法有:使用整散结合、长短相配的句式;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应用群众的口头语言;仿拟一些名言名句等等。
八、结尾满分诀窍
结尾要做到像老虎的尾巴那样漂亮有力。其方法有:画龙点睛式结尾 (即结尾点题) ;呼应开头式结尾;自然收束式结尾;描写景物式结尾等。
九、文面满分诀窍
文面要干净, 书写要工整。字数篇幅以超过原题要求一些或写到剩下一两行为好。
不要太短 (字数不达到要求) , 也不要太长 (超出试卷之外) 。
12.安徽中考作文:那段烦心的日子 篇十二
毕业季,看着他们拍集体照,想到自己的学生时代还有最后一年。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次都要有这种仪式去祭奠。但最后能有几人,不会只停留在表面化的,最陌生的照片上。经历了几次的离别,我想我应该会更从容些。但未来即将失去的.还是让人心烦。就像曾经的分别,那些烦心的日子。
当高考结束,同学那脱缰野马般的玩乐背后也有对分别的伤感,因为大家都明白,相聚时日只会越来越少。过去有太多的熟悉,未来要重新习惯面对陌生。曾经一起踢球的队友,很遗憾我没有遵守约定在同一个城市读书,如今拿了学校冠军,可依旧没有找回当年的默契。
就像黑塞小说《盖特路德》中的一段话:“青春岁月里属于我生命的一切都将背叛我,变得陌生。我突然发现,在过去的整个岁月里,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脆弱和悲哀。因为此刻,原先的爱情、友情,习惯和快乐都会如同破旧的衣服一样离开了我。毫无痛苦地和我分别。剩下的只是惊奇,惊奇我怎么能坚持在他们身边这么久,或者是他们怎么能坚持在我身边这么久。 ”
我们终究会渐行渐远,不由自主。但回首往日,只能选择淡然,学会习惯那些心烦。
相关热点推荐:
本网策划:2013中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专题
各地2013年中考作文、中考满分作文专题
各地2013年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汇总
13.安徽省中考英语作文预测 篇十三
如何看待互联网 How Do You See The Interne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nternet is more and more common in our life. However, our parents or some other adults always keep telling us get away from Internet, because it will do harm to our study. I don’t think so. If we are addicted in it, like playing games all the time. It may be right. But we can also use it to study. There are many information about study on the Internet. It is helpful for us. I think our parents are too one-sided.
随着科学的发展,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但是,我们父母或者其他的大人总是让我们远离互联网,说互联网会影响我们学习。我并不这样认为。如果我们沉迷其中,比如一直玩游戏,这样的话他们才是对的。但是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学习啊。互联网上有很多信息可供学习。这对我们是很有好处的。我觉得我们父母的认知太片面了。
【安徽中考优秀作文】推荐阅读:
安徽中考满分作文精选800字12-07
淮北市中考满分作文-201X安徽中考满分作文在我们这个年龄12-24
安徽中考语文试卷08-12
安徽中考语文专题训练10-13
安徽中考语文文言文07-28
安徽省凤阳县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模拟卷01-19
安徽作文高考09-23
爆笑安徽高考零分作文09-09
安徽高考作文题09-11
蝴蝶颜色安徽作文范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