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形成性(精选8篇)
1.教育学形成性 篇一
4.教学督导做得好可以提高教学改革,增强教师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做不好会得到教师群体的反感和抵触,失去督导的最初目的。在如何做好教学督导的具体实现方式上,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校教学督导评估主要指学习内部教务机构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所进行的指导评估。教学督导是学校教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教学督导评估往往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考查教学效果。随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形式不断发展变化,新问题不断出现,新的任务不断提出,教学督导工作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等,也应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不断变革和创新。教学督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督导理念,正确处理“督”与“导”的关系,由重“督”转为重“导”,督导内容既重督教,又重督学和督管,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站在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包括现代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等进行督导,否则就会误导甚至阻碍教学改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学督导的具体方式上,除日常听课、评课和教学秩序的监控等常规督导外,可以重点进行说课督导、专题督导、专题调研、常规督导与说课督导、专题督导、专题调研相结合、全体师生进行民主督导等。教学督导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支持、配合和参与作用,实行民主督导,突出指导、服务、咨询功能,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要把教学督导工作置于师生监督之下,经常听取师生对督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加督导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督导质量和效益。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心扑在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
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⑴请根据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⑵试结合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参考要点: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案例2:
“我真不知道爸爸妈妈怎么那么好奇,我发现他们经常偷翻我的书包和抽屉,我抗议了很多次,可他们就是改不了,而且有时不抓住他们的手腕,他们甚至都不承认。”
“老师总是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好像问题都出在我们的身上,他们怎么不想一想自己的错。他们为什么不能学一学农民,庄稼出问题的时候,农民可是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的,他们从来不会对自己的小苗发火。”
问题:请结合本章内容,谈谈以上两个案例中家长和教师的行为有何不妥之处,并谈谈应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第一个案例中的家长没有意识到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中有受尊重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具体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拆开、查阅。家长随意翻看孩子的书包和抽屉是一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当孩子的一些基本权利与成人的期待和要求相矛盾时,家长很容易牺牲掉孩子的权利而去行使成人的权利,这种行为是不妥的。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未完成的人,是迅速发展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学生的身心没有成熟和定型,具有
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教师的教育重在引导,而非抱怨。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要注意他们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引导、鼓励和肯定。即便他们的身心发展中出现某些不足和思想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也是成长的代价。
案例3:
听课**
新学期开始后,刘校长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以课堂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希望通过经常性突击听课,促使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授课水平,向45分钟要质量。
会议后的第一天,校长、主任根据原定方案,自带凳子分头到班级进行不打招呼的听课。第一次听课后,部分校长和主任都肯定了这种做法,同时也有一部分干部提出疑问,认为这种听课的方式不够妥当,对教师不够尊重易造成逆反心理。虽说有不同意见,第二天仍按事先分工,继续进行这项未完的工作。可是情况与前一天截然不同,这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那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让学生背书。”一句话,就是不愿领导听不打招呼的课。可想而知,这一次校长、主任真的坐冷板凳了。这样的听课遭遇软抵抗,已无法继续下去了,刘校长陷入了深思。
问题: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进行课程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这本无可非议。但为什么刘校长组织的听课却事与愿违,出现无法坚持下去的状况,原因何在?学校对教师的课程评价应该坚持什么取向?选择何种模式?
理论要点参考:课程评价是对课程价值的研究过程。学校管理中的课程评价,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确定恰当的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选择合适的课程评价模式,进行课程评价的具体实施等。学校课程评价首先要确定恰当的价值取向。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评价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型。而事实上,课程评价中的各种要求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例如,教材的科学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课程接受者的身心特点,均影响课程的设计。因此,对课程的评价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课程评价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同时要有好的评价方式。主要的课程评
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等。每种评价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擅长评价特定的内容。因此,要根据每种评价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学习课程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式选择,或者综合性选择,以充分发挥学校对课程评价模式的管理作用与功效。
2.教育学形成性 篇二
一、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的内涵与特点
(一) 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的内涵
形成性评估源自斯克里文在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形成性评估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2], 是基于对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3]。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4]。形成性评估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学习档案记录。
学习档案是学生有意识地将有关自己英语学习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 并进行合理分析。学习档案袋内的内容包括学生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展示作品、日记、试卷、光盘、照片、录像、学习反思小结、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在档案建立过程中, 学生由传统评估体系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评估过程积极参与者, 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激发。此外, 学习档案也是教师观察、描述和捕捉学生学习成长重要工具。
2. 网上自学记录。
网上自学记录指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心, 利用网络, 登陆相应学习平台, 自我设定学习目标, 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及需要安排学习进程, 还可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种互动功能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在线交流, 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自我评估表。
自我评估表包括量规和问卷调查。量规指对学生表现性任务或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或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量规评价通过帮助学生有规则地评断自己的学习表现, 使学生更清晰地定义“高质量”的英语学习, 同时清楚如何做才能达到学习期望。问卷调查通过问答方式使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视, 发展自我评价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学习合同。
学习合同是由教师与学生协商制定的关于学习目标进程的一种学习契约, 包括英语学习内容、达到的目标和实施步骤等。合同制定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评估过程, 学生通过自我反思, 找出自己的不足, 从而提出改进策略。
5. 访谈和座谈。
访谈包括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形式。通过与学生口头交流, 教师把其谈话中流露出的各种有用信息记录下来, 作为评价学生某方面特质的依据。而座谈则是教师针对性地就某一相关主题挑选超过四位以上学生进行交谈。访谈或座谈目的是挖掘学生内心深层次愿望、原因和情感影响因素。教师可根据谈话现场情景控制谈话内容和气氛, 从而获得用其他评估形式难以获取的有关英语学习的非智力信息。
6. 课堂活动记录。
课堂活动记录包括学生出勤、回答问题、是否积极表达观点、参与课堂讨论、参与小组或团体课堂语言任务表现和作业完成等情况的详细记录。
(二) 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的特点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论认为, 每个人都拥有多元智能, 它代表每个人不同潜能。因此, 评价主要目的在于“如何帮助学生, 并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有益反馈, 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提出学生今后该怎样继续学习或发挥其强项的建议, 以及预测学生未来发展潜能等”[5]。形成性评估有以下特点。
1. 时间的持续性。形成性评估的时间贯穿于学习整个过程, 更侧重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和进展。
2. 内容的多元性。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 这使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形成性评估依据学生不同背景和特点, 正确记录和判断每个学生不同特点及发展潜力, 为个体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形成性评估还涉及学生学习兴趣、认知策略、人格特质、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中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等, 可对学生作出较全面的评价。
3. 策略的多样性。
形成性评估既有定量又有定性的分析, 在量规和网上英语学习记录中采用等级或分值的形式, 而在问卷和访谈等中有大量的描述性语言, 因此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英语学习全过程。
4. 结果的真实性。
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情景”下对书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 形成性评价是在“真实学习情境”下评估学生英语学习成长过程, 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义, 有价值的经历, 认可学生多种发展成就, 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和整个学期英语学习状况。
二、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即时、动态和灵活的形成性评估使大学英语评估从原来单一测试教学结果转向教学全过程整体监控和评价上来。学生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外, 还培养了文化素养、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道德品质, 是真正意义的评价。它主张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的条件进行教育, 是与我国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相契合的。
1.形成性评估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 包括制定学习计划, 选择学习内容, 监测学习过程及评估学习效果。Little指出自主学习能力还包括独立性和评判性的思维以及自我决策, 自主行动的能力[5]。在形成性评估导向的学习中, 学生要完成自我监控, 自我管理,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反思自我学习, 必要时还需要自我鼓励, 监控自己的情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的实践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 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得到大大提升。形成性评估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同时亦有助于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2.形成性评估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学家指出,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过程中学习。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行为, 必须由学习者自行实施。学习者从所拥有的信息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因此学习可以视为一种创造性的建构过程。“解放学生的学习是创造性人才形成的开始”[6]。形成性评估重视学生主体的自由选择和发展的特殊性, 因此为学生创新精神的萌芽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空间。
3.形成性评估促进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社会能力是指学生为适应将来步入社会所应具备的能力, 包括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形成性评估的多维度使学生关注焦点从自我扩大到同伴、学习小组组员和教师, 多元主体性的评估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在交际课堂活动中, 学生需要学会与同伴共同合作完成一定难度的英语学习任务;在网络课堂中, 学生必须学会自我决定如何解决学习困难, 调整自己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因此, 形成性评估突显学习环境真实性, 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合作意识与精神, 培养社会生活应具备的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4.形成性评估促进大学生心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获得一种学科专业知识, 还要使学生获得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语言学理论指出, 学生对学习过程中自己与同伴关系看法都会极大影响英语学习行为和结果。形成性评估注重心理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成就影响, 积极评价学生情感, 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积极健康的心理能力将会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坚实的心理基础。
三、结语
改变教育理念, 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也是高校外语教育的使命。传统的外语评价体系存在的许多缺陷, 已严重滞后于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成为了制约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素质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 真正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应当摆脱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片面评判, 把教学重点转移到教学过程上来。只有既重视过程又重视最终效果, 将形成性评估纳入教学评估体系, 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才能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学以致用, 满足学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摘要:从素质教育理念探讨大学英语评估体系与英语课程质量关系, 指出传统评估体系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是制约高校英语课程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之一。“以人为本, 学生为中心”的多维度形成性评估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形成性评估,多元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沈玉顺.课堂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版)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曹荣平, 张文霞, 等.形成性评估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 2004, (5) .
[5]夏惠贤, 等.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3.教育学形成性 篇三
【关键词】大专 学前教育 英语课程
前言
目前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属于高职高专教育体系,从中等师范学校转型而来的高师院校,在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传统英语教学如何能够适应新形势,形成与学前师范教育相匹配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广大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大课题。本研究力图通过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针对性,进一步拓展英语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基础水平,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工作和进一步求学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规定语言测试在考核英语知识的同时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做到科学、公平、规范。然而我校原有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主要是终结性评价。我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评价占很大比重,形成性评价仅限于平时考勤,完成作业等简单的评价。所以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考前突击背题应付考试,小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不好,英语课听不懂,老师不关注,期末考试时可能就会选择作弊或者直接放弃英语学习。要想改变现状,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就应该改革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将对学生学习更有监督激励作用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纳入评价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二、实验过程与结果
1.问卷调查与前测。本次调查以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高中起点2013级1班、2班两个平行班作为实验对象,在学生入学初,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都进行了前问卷调查和前测。目的是为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问卷题目内容涉及英语学习动机与兴趣(motivation and interest)、英语学习习惯与态度(habits and attitudes)、英语学习方式与策略(methods and strategies)以及英语考核与评价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四 方面。
(1)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基本情况。两个班年龄分布大体一样,从高考英语成绩来看,实验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为121分和55分,对照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为119分和57分,每个班的平均分分别为88分和87分。所以,实验前的基本情况大体相同。
(2)前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从英语口语学习兴趣、习惯等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两个班级的学生都普遍认为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目前最需要提高的英语技能,也是今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但是大家的英语学习兴趣却很,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太困难,30%的学生基本没有信心能学好英语。90%以上的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选择总是或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只有20%左右。虽然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满意,却不愿意积极地去改变这种现状。总之,尽管学生对于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性非常清楚,但是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很难靠自己的努力,跟上老师的课堂教学,课下没有开口练习的机会,学习兴趣越来越少,更别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
从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来看,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82%的学生认为,老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检查仅限于读课文、背单词或翻译语法练习,学生基本没有自由发挥的机会。所以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没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单纯用一张期末试题来衡量学习水平是不全面的。
2.实验过程。基于学生反映的问题情况,老师们借鉴同类学校的评价方式,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探讨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操作步骤。开学初,再次征求学生意见,设计了以学生学习档案表为依托的评价方式,在实验班试行。
首先,细化学生的平时成绩。10分是学生自选的口语展示成绩。每次课都有学生做3分钟的班级报告(class report),内容可以选择讲英语故事(story telling)、演唱英语儿歌(nursery rhyme performance)、短剧表演(role play)、两人对话(dialogue)、课文朗读或复述(passage reading and retelling)等,要求学生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老师当场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做好记录。20分是每学期进行两次口语测试的成绩。对水平差一点的学生来说,口试包括朗读课文和回答老师简单提问等;水平中等的同学可以编写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对话或角色扮演;对于水平高一些的学生,可以提供给他们话题,自己谈论想法。任课老师要给学生的两次口语展示讲评、打分并记录。另外10分可以与课堂考勤、听写、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挂钩,学期结束将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单反馈给每个学生,并与学生交流今后的努力方向。
其次,强调合作学习,建立英语学习小组。我们学校每个班的班额很大,大都在50人上下,任课老师很难做到每次课提问所有的学生。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英语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互补搭配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展示很多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课后,小组成员之间可以根据课堂表现进行互评,并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内容包括学习参与程度、合作学习、知识掌握等方面。这样小组成员间的自评和互评,是老师对学生评价的补充,从而更全面的评价每个学生。
最后,当小组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习惯,就可以进行某个英语文化主题的介绍与演示。文化主题涉及西方节日、大学生活、电影赏析等。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确定主题,分工搜寻相关材料,做成幻灯片,并在全班范围内甚至是全校范围内进行展示。通过主题项目的制作和展示,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较大地提高,并真正提高了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3.实验后结果分析。经过两年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尝试,笔者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英语口语测试,结果如下。
(1)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得到提高。从口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学习兴趣和交际策略的使用方面,变化比较明显。首先在语音语调上,实验班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单词的读音,语调较自然。而对照班的学生在语音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常用的单词发音不准确,影响了整体的意思表达。其次在词汇量和正确语法使用方面,实验班的学生能使用较正确而贴切的词语进行表达,能有意识地使用新学的词汇,语法上虽有使用不当之处,但不影响意思的传输。而对照班的学生词汇量上没有明显提高,比较多的学生出现长时间的沉默,导致交际经常中断。最后在互动交际策略的使用上,实验班的学生能够利用互动策略就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在交谈中能够及时回应大部分的交际话题。而对照班的学生在交际时缺乏互动策略经常出现长时间的停顿,难以坚持三个话轮以上的语言交流。
(2)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得到加强。后问卷调查中,两个班学生实验前后针对英语学习兴趣、参与英语测试的积极性和学好英语的信心方面的选择比例出现变化。尤其是实验班认为“学习英语口语兴趣大”的人数由实验前的5.3%增加到了31.6%,而对照班只多了2人;实验班选择“兴趣不太大或没有”的学生由21人下降到了7人,占12%;在“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方面,实验班普遍选择“较强”,占46.6%,选择“很少或没有”的人数只有10人。而对照班这几个选项的选择基本没有变化。由此可见,经过课程改革实验之后,实验班的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3)学生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实验进行前,学生的总体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走神、说话和玩手机等不良行为时有出现。实验后的第二次问卷调查显示,针对“是否课前预习”,“是否主动背单词”,“是否主动观看英语电影等英语节目”,和“是否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等题目,实验班选择“总是,经常”的学生人数分别增加了十个到十五个百分比。然而对照班这四个指标都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可见,新的评价方法的实施,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更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更加清楚应该学什么,如何学,从而使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4)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实验班选择总是或经常主动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学生数从实验前的11个增加到44人,三分之二的学生愿意参与合作学习。同时,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对你的英语口语学习是否有促进作用”和“你是否喜欢让同伴参与评价你的学习”这两个调查选项,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后的选择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在形成性评价开始实施以后,实验班“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人由10上升至22人,选择“不喜欢”的人数明显减少。然而对照班这几项的变化不明显。由此可见,由于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细化了平时成绩的分数分配,大多数学生开始乐意在小组合作中学习,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锻炼并养成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对自身和他人都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
三、结论
考核评价模式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我们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手段以及评价主体上,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学生的评价方式的选择、建立、使用和修改都是学生实际参与的,而且有详细的记录。通过阅读学生的学习档案、观察学习评价表,老师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即时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动态;学生通过学习评价表,逐渐学会了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师生通过讨论,可以更加了解彼此之间的想法。形成学习小组,进行项目与演示也要求学生紧密合作,无论是确定主题、筛选材料、形成项目还是最后的演示与答辩,都是师生共同的劳动结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研究问题与建议
形成性评价不单纯指向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多地指向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以及习惯的养成,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与所任课班级的班主任、辅导员有更多的沟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帮助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职业追求的学生进步。而且老师们一定要铭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区分好坏,而在于帮助学生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它不能完全代替终结性评价,是终结性评价的必要补充。总之,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相对自由的教学空间也保证了形成性评价的可操作性,今后可以进一步开展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郭贝.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钟纬.关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
[3]向前进,曹佩升,刘文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篇四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智力因素,表现在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兴趣的培养
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多方的兴趣。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接着学生兴趣的持久性,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孩子具有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促使智力发展。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能腐蚀学生的心灵的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
(2)良好情感的培养
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相应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消除消极情感及其反作用。成人的情感对儿童影响极大,成人要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儿童,要消除消极情感对幼儿的腐蚀。
(3)意志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教会孩子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方法,并为孩子树立榜样。
(4)重视孩子性格的培养
坚强的性格能促进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我们要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俗话说“勤能补拙”,说勤奋能弥祉智力的不足。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 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案例2: 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 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他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
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论述题
1、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答: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实质教育派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形式教育派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教学中传授知识只有一种手段,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其实在教学 过程中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⑴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⑵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⑶知识不等于智力,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性。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开发学生的智力,两者并行才是最好的方法。
2、论述如何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原则,反映了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教学规律。一方面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只有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求知欲,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2)在激发学习欲望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启发诱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以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大胆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案例1: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案例2:
从2001 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请从促进学生发展发展的角度来谈其所做的评价改革。
答: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1.联系实际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答:①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但这种提高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现一种螺旋反复,逐步上升的轨迹,这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
②德育过程的渐进性和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所使然。第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通过几次教育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第二、人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常常对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制约作用,这会导致德育过程的渐进性和反复性。第三、德育过程各因素参与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
③根据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把握好以下方面问题对于我们做好德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搞“立竿见影”,而应循序渐进,坚持“百年树人”,长抓不懈。二是思想品德教育要抓反复,反复抓。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社会主义思想准则和品德规范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是实现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尊重信任的严格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障碍,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基础,实事求是地严格要求,又是尊重信任学生的真诚体现。
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尊重信任的情感体验是学生接受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第二,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扶上马,送一程”。
第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爱是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尊重信任就显得缺乏实在性,也难以持久。采用“心理互换”或“位置互换”的方法对差的、落后的学生爱的情感。
例如:请同学们参照课本自行举例。
案例1: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良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良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良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良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答: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餐,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并在运用中“活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
案例2: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便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了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 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 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 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 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 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1、谈谈你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答:教师的角色主要有:(1)知识的传授者(2)学习的促进者(3)模范公民(4)学生的管理者(5)父母的代理人(6)学生的朋友(7)心理治疗者(8)教育科学研究者 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习的伙伴:在促进学生的一般身心发展方面,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管理者,纪律的维护者,模范公民,家长的代理人等传统角色仍然会起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情境的改变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这些角色的内涵会发生巨大变化,而最大的变化是教师将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朋友和学习的伙伴。
教师----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指导者。这些传统角色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传统的以完成教为核心而展开,而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如怎样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让新、旧知识更好地交互作用;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知识的组织化、技能的迁移;怎样才能判明学生已经达到教学目标,以及没有达到目标的症结何在等等。
教师----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未来教育中,教师角色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教师将成为终身学习者。尽管过去也强调教师要不断充电,要继续学习,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科内容和教材相对稳定,加上体制上的因素,致使许多教师多年吃老本。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急剧加快,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
就教师角色而言,这里的研究主要指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而非专业性的学术研究。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位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答: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1)思想政治素养
1、有崇高的生活目的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时时刻刻在以自身的人格的魅力、对工作的态度、一点一滴的所作所为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而言,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更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比单纯的说教大得多。儿童以自己的视角在观察着社会,观察着老师,不但听老师怎么说,更在看老师怎么做。因此,身为人师必须严于律已,用自己的良好行为,给学生示以做人的榜样,永远留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形象。
(2)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教育,忠诚人民教育,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刻苦钻研,虚心求进;团结协作,尊重集体,互勉互进。
(3)加强科学文化素养,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加强对学生科学文化的熏陶。(4)教育理论素养教师应有良好的理论素养,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5)教育能力素养在每一特定的教育活动中,都要求教师具有以一种或几种能力为主的多种教育能力:教育预见能力就是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教育传导能力所谓教育传导能力是指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要求教师具有教育传导能力是由教育过程信息传递的规律决定的。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
教育传导是和教育过程的控制密不可分的。教育过程的控制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操纵教育活动按照预期的方面发展。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1:
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班级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
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答: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案例2: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答: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5.教育学形成性 篇五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最近发展区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
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直。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3.育人效益:人们通过教育过程而获得的成果或收益。追求育人效益就是要以较少的教育投入取得较多的育人成果,或者以同等的教育投入取得更多的育人成果。
4.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答案要点: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包刮以下三点: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2.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答案要点: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包刮以下几点;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 ;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的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办学前教育立法。
3.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教育效益与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教育本质是教育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教育功能,是由教育本质所决定,蕴藏在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有利怍用。教育效益,是通过教育过程使教育功能得到发挥而获得的成果。由此可见,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是教育所固有的属性和性能,而教育效益侧是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因而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教育本质决定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教育效益体现教育功能。教育有什么样的本质和功能,就会通过教育过程获得什么样的效益。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答案要点:
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结合实例论述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①最近发展区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②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③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
一指标50.85个百分点;高中教育程度者为28.69%,高出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7.74个百分点;与1990年人口统计数据相似,在初中以下教育阶段,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教育程度均低于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应指标:该行业初中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14.58%,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21.73个百分点;小学教育程度者为2.67%,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34.53个百分点,文盲0.31%,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2.33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人在将来能够更多地获得高文化水平。
请你用学前教育效益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效益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功能,就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效益,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有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个人效益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在个人认知、经济等方面的收益。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它在整个社会上所获得的效益,包括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
该案例中就是学前教育效益在文化效益的表现。美国佩里计划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儿童在较小年龄时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感受幼儿园的正规教育,儿童能够在认知、记忆、个性、社会化、心理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助于其智力的发展、良好成绩的获得,最终有利于其顺利完成中学,获得较高的毕业率,从而有助于个体获得较高的文化水平。
因此说,学前教育界有助于儿童身休、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以保证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全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促进国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视野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二)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认同
答: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指向或其他真实的榜样,但有时也同一种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
2.个体社会化
答: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3.游戏
答: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4.角色游戏
答: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反映周围生活,儿童可以脱离当前对实物的感知,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2.论述指导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答: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和保育人员应做好下述四方面工作:
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3.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答:(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7分)
1.“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这段论述,分析我国学前儿童智力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参考答案: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规定,学前儿童智育的任务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求知的兴趣、创造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发展学前儿童正确运用感官的能力,也就发展学前儿童正确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前儿童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对其智力活动的水平影响很大;动手能力与人的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是根据智育的任务而设计的,具体的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智育的教育。发展学前儿童智力包括:促进学前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如发展学前儿童的感知觉、观察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思想和创造能力等;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智力品质,如思维活动的速度、灵活性,观察事物的准确性、敏锐性等;帮助学前儿童尝试使用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技能,如观察事物或现象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技能。
第二.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学前儿童认识事物始于直接感知。引导学前儿童获得的知识必须是有关于他们周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粗浅的、具体的知识、而且必须有科学性和教育性。这些知识包括:有关生活的常识、社会常识、自然界常识、数的初步认识、音乐和美术的知识、语言方面的知识等。
第三.学前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好奇心是学前儿童求知兴趣和欲望的最初表现,保护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将之进一步发展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是学前儿童智育的重要内容。学习习惯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及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学前儿童学习时能否集中注意力,能否积极克服困难、能否有爱心、能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等等。
2.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
素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体而言,体现在制约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几方面。
2.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答案要点:1)安全和健康;2)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3)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3.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案要点: 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自信自强的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4.简述科学的儿童观。
答案要点: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包括对儿童发展的认知,对儿童主观能动性的认知和对合格儿童的标准认知。
5.简述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
答案要点: 主要包括情感发展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6.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答案要点:1)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2)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3)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4)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7.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答案要点: 1提高语言素养。2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3多参加集体活动
五、论述题(每小题6分,共18分)(答案中各要点要展开论述)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答案要点:一般而言符合以下标准的环境是学前儿童比较喜欢的1熟悉的环境;2舒适的环境;3富有新意的环境;4贴近自然的环境; 5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6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2.你认为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应建立怎样的新型师幼关系?
答案要点:我觉得现代幼儿园教育中要建立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新型师幼关系。教师应从以下二方面做起;首先,教师应该热爱并尊重儿童。其次教师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影响。
3.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
答案要点:不合群的孩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人;另一类表现为爱哭闹、爱捣乱、爱逞能、爱惹是生非。
要培养孩子合群,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主要表现在全家人和睦相处上,大人关心小孩,子女关心长辈,切忌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4)教导。教导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
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灵的工程师。
幼儿园教师的任务是育人,既要开启学前儿童的心智,又要培植他们的心灵。表现在两方面:(1)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儿童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行全面教育;(2)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来影响和感染学前儿童,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
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支持儿童独立自主学习;(2)支持学前儿童合作学习。4.教师是学前儿童养护者。
“养护者”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教师是学前儿童权利的保障者;(2)教师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创设适宜的气氛和环境。
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
具体表现在三个层次:(1)反思课堂教学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2)针对教学实践的问题,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以便做出决策;(3)针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反省教育实践中的价值、伦理等问题。
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
教师是学前儿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走向社会生活的重要引路人。学前儿童对社会的认知、态度与情感体验都是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完成的。
3.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以用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就是在点你的名字,你看到我,也对我笑一笑好吗?”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名完了,发现班上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上课还主动举手了,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
结合案例,运用幼儿园教师沟通技巧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这个案例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熟记儿童的名字
教师呼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沟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基础。
2.选用适当的语言
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不要用生疏的字、词、句与儿童交流,应选择儿童容易听懂的字、词、句作为与儿童交流的媒介,用词要准确,句子表达要完整、具体。
3.眼光要与孩子直接接触
目光的接触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和沟通,儿童通过教师的眼神能明白老师要说什么。教师要使每一个儿童的眼光都注视着自己,视线必须将所有儿童包围其中。在与儿童进行交流与沟通时,教师的视线最好与儿童平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老师重视他,与老师处于平等的位置。
4.语调语速要适当
③、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④、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则。4.简述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答案要点①、社会要求的提高。②生活制度的变化。③师生关系的不同。④生活环境的变更。⑤教育内容的加深。⑥教学方法的改变。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答案要点:①父母资源在幼儿园得到延伸,将发挥更大的教育力量,进了幼儿园的孩子获得的最大财富就是集体的教育力量,它有着家庭所不具备的影响力。有位爸爸是学工程的,他常常带一些材料拿回家,希望女儿摆弄这些东西,发展思维和手指的灵活性。可是女儿偏偏不喜欢,宁肯搭拼简单的积木。妈咪认为可能是女孩子不擅长空间思维的缘故。有一天,幼儿园老师说她们正在组织有关房子的主题活动,想请这位爸爸到班里演示一次搭建筑模型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观察力。爸爸欣然答应了,爸爸的到来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改变了自家女儿。爸爸在幼儿园亮相后,平时对爸爸的建筑工作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女儿发现,爸爸以及爸爸的工作原来是个“宝”。从这以后,她就有了自己的“理想”:长大了要当建筑师!
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他发现自己的父母跟老师多说话,参与班集体多做事,就特别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他发现父母跟老师合不来,在班集体老不露面,一丝孤独和失意就会侵袭他的心灵。
②把教师威信带到家里,可以加强父母的教育力量。不像医疗或者电子等行业有那么多不易被外人所知晓的技术密码,教育的专业特点是很容易入门,它的做法和评价很透明,谁都会有所观察和思考,这是影响幼儿教师在父母心目中威信和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父母的教育理论普遍并不主要来源于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而是通过看电视、阅读书籍报刊和自己的经历体验获得的,这种方式使人悟出的“新观点”虽然很多,但缺乏系统分析和内在联系;另外,初为父母在指导孩子方面也欠缺一些技能和小窍门。幼儿教师固然有学历的局限,然而长期的工作经历使她们对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着具体而微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是不从事幼教事业的高学历父母不可能具有的。高学历父母走出光环效应的误区,以平和的态度进行充分沟通,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才会更加精确和科学,对孩子的指导也才会更加到位。
2.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开展哪些工作。(答案要点要展开论述)答案要点①、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②、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第一培养主动性;第二培养独立性;第三发展人际往能力;第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
③、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第三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
6.教育学形成性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 ACDADCA
二、名词解释题
1.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队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2.范例:可以仿效的事例;典范的例子。
3.体验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情境创设及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成长的过程。
4.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5.结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
三、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征以及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答:(1)权威型 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
(2)专制型 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较多地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但他们在学校中可能会有较好表现,比较听话、守纪律。
(3)放纵型 家长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
(4)忽视型 家长对孩子不很关心,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2..简述我国幼儿园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答:我国幼儿园工作应坚持下列原则:
1.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3.保教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3.学前儿童智育活动中应该如何处理智力与知识智能的关系。
答:知识与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必备的条件。知识的贫乏不利于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高低决定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
4.学前儿童德育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简述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有:主动性原则、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6.简述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四、论述题
1.论述你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答:
一、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包括;(1)学前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各系统机能的协调发展;(2)学前儿童各种心理机能,包括认知、情感、性格、社会性、语言等协调发展;(3)学前儿童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2.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答:(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五、材料分析题
1.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结合案例,说明应该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参考答案: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教学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通过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各儿童比较自由的自发学习活动,儿童获得生活的、社会的、自然的、数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形成简单的概念。通过具体形象的教材、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儿童懂得正确与错误,是与非的具体观念。
在次案例中,教师通过有计划的手工剪纸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兴趣。但类似的教学活动并不一定适合在学前小班进行。
小班儿童刚离开家道幼儿园,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个阶段的教学活动适合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儿童语言的发展,求知欲的增强。
7.小学教学形成性评价探析 篇七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学生评价量表、测验、问卷调查、咨询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进行的持续评价。它是一种伴随着学习过程而持续进行的, 向师生共同提供学习状态和进程的反馈信息, 从而调节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评价手段。它一般从学生的日常表现来提取重要信息, 教师通过这些信息来调整日常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形成性评价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具有五个特点, 即主体性、过程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发展性。 它的重要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利用多种手段, 对内容、主体和标准等进行过程评价, 体现出重要指标的发展性。所有这些在形成性评价应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成果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这说明了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教学评价方式。
3.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1) 关爱全体学生, 体现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不论是教学的过程还是教学中的评价, 都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 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评。对于优秀的学生, 教师要尽量给他们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多给予书面评价, 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提示与建议, 让他们能自主解决问题。对于差一些的学生, 教师则需要更多的耐心,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发现好的情况, 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2) 关注学习过程, 体现过程性。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存在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 它从多方面共同监控、反思和调节教学的全过程, 体现出它的健康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教师在制定评价方案时, 努力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不仅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评价, 而且还要对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
(3) 注重多角度, 体现多元性。形成性评价的多元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主体、标准的多元。在内容上, 它不仅可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 而且还可以评价他们在态度、策略、兴趣方面的发展与改进情况。在主体上, 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 还可以是师评、生评和互评等。在标准上, 根据课程标准比较学生的纵向发展水平, 评价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
(4) 开创多渠道, 体现开放性。形成性评价是具有开放性特点的评价, 它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应不拘一格地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多选取开放性的话题和有多种可能性答案的问题进行多方面提问, 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充分思考和表达, 并允许教师和学生进行二次评价, 鼓励他们朝着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5) 关注未来, 体现发展性。形成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发展成为考核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自信心, 增强了责任感, 学会了自我反思及评价等, 为继续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因此, 形成性评价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评价方式。
4.形成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形成性评价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而且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然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并不是很理想, 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 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在设计评价量表时, 对低、中、高年级要有所区别。在针对低年级学生设计表格时, 要尽量用一些卡通符号来代替文字, 而在一些档案名称中尽量不要使用比较严肃的字眼, 多用具有人情味的字眼, 书写要尽量优美。对于中、高年级学生, 则可以逐渐减少符号而改用文字, 使表格简单易操作。
学生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参与者,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监控和评价自己和他人。例如学期伊始, 教师就可以把准备好的学生自评互评表发给学生, 告诉他们如何填写, 如何利用记录表来认识自己、评价他人, 定期对学生进行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具体指导, 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时, 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 防止出现不公平和偏心的现象, 尽量给每个人的成功给予鼓励。要创造更多机会,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回答问题, 回答正确的要及时给予肯定评价, 回答错误的也要给予鼓励。学生的心灵很容易受伤, 教师要关注好每一个细节, 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在应用形成性评价时, 要防止评价活动过多地占用上课时间, 影响正常的教学内容与进度。复杂的评价方式尽量安排在课后, 但是也要防止一些应用方法加重学生的负担。
在小学教学评价中要结合使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既要关注形成性评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又不能忽视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终结性评价所反映的问题。形成性评价应与终结性评价更好地有机结合, 这样才能促使师生的共同进步。
5.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形成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从而采取措施加以补正, 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同时, 形成性评价还可以及时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 使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不断得到完善, 从而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形成性评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广泛、多样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学生的能力上有不错的效果, 使得许多教学措施和活动安排能有效地引导学生, 发展他们相关的交际能力。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课程的应用过程和素质教育的培养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研究了小学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性、过程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发展性, 以及它们在教学中的体现, 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形成性评价与英语学习 篇八
形成性评价是科学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业绩的主要手段之一,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和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关注学生 “未来” 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发展情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对学生来说,只有关注过程,他们才能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成功,获取进步的动力,才能在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 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本学年刚接初二五班六班时,我便发现这两个班的学生英语成绩较差,由于成绩不理想,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无论是在上课提问还是进行会话练习,总是只有零星几个举手的,而与其他班积极踊跃的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便成了我研究的一个主题。而一次小小的测验却使我找到了转机。
一次单词听写过后,我进行了批改。从批改的情况来看,成绩很不理想,班里有一半多学生的成绩不合格。到第二天上课时,我拿着改好的试卷走进教室,学生们看到我拿着卷子进来后,先是吃惊地“啊……”了一声,便鸦雀无声。平时本来就很静的教室更显得有些压抑。很明显,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成绩不好,所以有的同学便习惯性地低下了头,做好了挨批的准备。
看到这里我想如果再批评他们的话,效果也不会很理想。那么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评价方法呢?于是我就对他们说:“同学们,我知道有很多同学对这次测验的成绩很不满意。所以这次的成绩我打算作废,不记到记分册上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看到有些同学稍稍松了口气,还有一些大概是觉得又过了一关,所以咧着嘴偷偷地笑了。“但是我想在咱们班重新测验一次。”说完后,我环视了一下教室,看到有一些同学因为又要重新考,所以皱起了眉头。“不过这次咱们改变一下考试的方法,不全班一起测验了。我有一个提议,以这个星期为界限,在本周内如果有谁背过单词的话,就可以单独找我背,背过的我在记分册上记满分。背不过的我先不记分,等什么时候背过,什么时候找我。如果到本周末还没找我的话,那么下星期一开始我要找你背,到那时背过多少就记多少分,大家说同意么?” “同意!”同学们回答的声音非常响亮,这大概是我接班以来回答得最齐的一次。
刚刚一下课,接着就有几个学生围了上来:“老师,如果背过的话,真的记满分?”
“当然了!”
“那如果万一背不过,也不记分?”
“Of course!”一句话说得他们笑了起来。
“那现在背可以么?”有几个成绩不错的学生问。
“可以。”
“老师,我先背!”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说。
“好!”我把听写的单词提问了一遍,结果他全背过了。
“满分!”我说完后便记到记分册上。
其他几个一听,都抢着说:“老师,我也背,我也背!”
“好,好,不要急,一个一个地来。”我说。
接着又有几个同学背过了。我也都给他们记上了满分。背过的同学都非常高兴,没背过的也都跃跃欲试,班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场面。直到第二节课已经开始上了,还有几个学生没有背完。于是又有一些同学利用下午的时间找我背。
到了第二天中午时,我刚刚要吃饭,就听见一个声音怯怯地喊“报告”,开门一看,原来是他们班的几个女生,这几个同学平时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今天能主动来,让我很高兴。因此我在提问时尽量鼓励她们,即使是错了也允许她们改正,实在背不过的就让她们先看看书,什么时候背过什么时候再重背。最后这几个人终于过了关。当这几个同学看到她们的成绩得了满分时,都非常高兴。
结果一个星期还没到,全班同学就已经背了一遍,虽然还是有个别同学没有全背过,但是比我预料的要好得多。
通过这件事,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还有一些原来什么都不学的学生也开始看起了英语书。虽然我在以后提问中逐渐增加了难度,提高了标准,但是因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合作交流,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借鉴老师及同学的思路、进行学习得失反思的能力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加强,这样不但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也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两个班的英语成绩由原来的级部倒数,提到了中等以上水平。
【教育学形成性】推荐阅读:
2011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12-06
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12-11
教育学教育改革11-09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11-03
教育与教育学练习题06-13
从教育学的危机看教育学教师的使命论文11-23
教育名家论教育09-12
教育学专业科目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0-01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材料学习10-21
安全教育周教育稿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