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鼓励(19篇)
1.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鼓励 篇一
浅谈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法
在课间闲聊时,和我同教一班的搭档老师总好问我:“我们的学生怎么都那么爱上你的美术课呢?且上过美术课,做好作业都象着了魔似的,连课间也舍不得休息,坐在那里入神的画呀,描呀,认认真真,一丝不苟,那入迷劲让人嫉妒,你是不是对他们施了魔法?”每当听到这些话,我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其实我哪会施什么魔法呀,只不过我上课时想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美术课感兴趣,并且我在教学课程中不好批评学生,和他们和睦相处,常点每个学生的优点,多鼓励,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但让他们喜欢老师,也让他们喜欢画画。设想一下如果学生看见某课老师不烦就怕,哪会有心思学习这门功课呢?
在巡视作画和作业评论时,我都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幅作品,和学生一起找不足然后表扬优点,说出作品若怎样画,效果会更好,更适合,等等,学生听了,心里很高兴,很踏实,然后会积极地,也很服气的把画修改好。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因此,我认为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多用鼓励的教学方法,那么怎样实施呢?下面我认浅谈的方法,说一说我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鼓励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怎样才能做到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呢?我认为鼓励审美个性,不但但鼓励学生能学生欣赏艺术作品,而且能学会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因为我曾经记得一位美学家说过:“有一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对于某同一个审美对象,由于审美者不同,审美者的心境不同,审美者的学识经历和情感个性不同,不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审美观点,从而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个美术材料,由于学生各异,每个学生审美情趣不一样,学习美术的功底也不同,就不应该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他们现有的审美能力下,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审美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效果,使学生各自的审美想象力自然得到发展。如在欣赏著名画家徐悲鸿的《群马》图时,我首先介绍了作者和作品的情况,其次,学生自由看画,并思考几个问题:①作品画的是什么?②怎么画的?③笔法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最令你感到效果好,有美感?最后,我再让同学们小组内互相讨论,各抒己见,说出各自的想法和看法,并作全体总结,说出每个同学的优点,鼓励他们的审美个性,进而启发学生们对审美意境的理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自己有了主见,不依服别人观点,有了自我激发的上进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意识。
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每次上美术课,我总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手接触材料,动手试一试他们对材料反复接触和多次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及有关作画制作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制作课上,我从不一步步让学生跟着我做,而是让学生先熟悉材,反复接触和琢磨,并讲解材料的特点,讲解不同的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创作,制作过程中,小组可以合作交流,互相探讨,最好要求每个人独立完成一幅作品,当然,学生在制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败挫折,这在巡视过程中要随时鼓励他们反复练习,并加以指点,让他们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从而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体验制作时快乐和制作成功的快乐,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自我参与意识。
记得有一次手工艺美术课上,我首先展示了我的工艺作品模型,其次讲解了这节课工艺作品制作的技法,着色过程,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以及可相饰的一些条纹等,最后,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画一画,调一调,设计出自己独有的作品,要求他们不要受范画作品的限制,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行了设计和制作,给学生营造一个跃跃欲试动手制作的氛围,让学生都能提起笔,大胆的画一画,构一构,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绘画能力。当然,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常有挫折和失败,这时教师应及时指导和指点,鼓励他们及时改正,找出正确的制作方法,这样学生们在失败和修改的反复练习中,终于都制作出自己“得意”的作品,结果和老师的范画作比较时,有好多学生的作品比老师的范画设计的还好,色调搭配更合理,造型安排更丰富多彩,并且每幅作品都是各有个性,互不相仿,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看到这样的结果,难到你不认为鼓励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和亲自动手的教学方法很值得推广吗?
总之,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意识强,学生发挥了主角的作用,老师发挥了指挥的作用,师生配合融洽,学生能自信轻松地接受知识,大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能很好地创作出各自的优秀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和课后效果都很好,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2.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鼓励 篇二
一、体育课中鼓励的重要作用
在体育课中教学某一动作时, 教师除了示范, 还要进行讲解, 才能使学生听懂学会, 进而理解动作的顺序、速度和节奏, 对某动作有所了解, 知道怎么做, 再进行不断练习, 才能更好地完成动作。在学生练习过程中, 鼓励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我在上课时一般在学生练习时多加以鼓励, 这与教学任务完成得好坏是有直接关系的。综上所述, 鼓励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体育课中如何运用鼓励
为了上好每节体育课,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应在备课和实际教学中, 充分注意鼓励的运用。下面我讲一下看法:
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掌握之后才能结合实际, 有的放矢。每堂体育课要上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 让学生受到鼓舞, 增强学生自信心,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动作。
体育课上,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能使学生精神振奋, 学习兴趣盎然, 且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完成动作的自信心和勇气。例如在跳高课教学中, 某女同学助跑横杆前不敢起跳了, 教师用言语提示学生:“不用怕, 横杆是活的, 碰着它, 它就会落在垫子上”, 同时教师用手轻轻触碰使横杆落在垫子上, 再给学生做一个漂亮的示范动作, 鼓励学生再来一次, 并用热切的目光注视该生, 该生就会从教师的语言动作上获得勇气和信心, 从而就会大胆起跳, 甚至过杆很轻松。反之, 如果在学生胆怯时, 教师不是鼓励, 而是训斥, 甚至大骂学生, 诸如“你真笨, 这么低也不敢跳, 别跳了”, 等等, 则该生和其他学生都会感到害怕、有压力, 心理和生理上就更紧张、更压抑, 越是如此越是难以完成动作, 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达不到本节课教学目标。
体育课上, 辅助学生完成动作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一般学生都想让老师扶一下, 帮一把。例如在技巧课上, 让学生做倒立前滚翻时, 教师首先让一位体育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做示范, 并扶住该生的双腿, 讲解要领, 然后依次帮助每位同学, 边帮边讲。有学生做不好时, 教师要安慰、提醒:“没关系, 有老师呢!”“要小心!”“停一会再做!”“先想想!”等等, 大多数情况下, 有教师的辅助, 学生都会抢着做动作, 再加上教师语气和蔼、语言亲切、充满关心褒奖之意, 则更能使学生练习兴趣高涨, 并能仔细体会每一个动作的要领。
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繁多, 情况变化大, 学生情绪波动大, 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 (尤其对女生) , 从而提高其练习的积极性, 避免师生相互间的尴尬处境。而在学生稍有好的表现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 如轻轻点头、面露欣喜或微笑都能使学生受到鼓舞, 都能使学生感觉到你对他们的赞许和支持。但在课堂上也要严格要求, 以避免发生伤害和危险。
总之, 鼓励多种多样, 哪怕是上课前的一声亲切的问候“同学们好!”都是对学生的鼓励, 因此, 课堂上教师要多多动脑筋, 抓住机会适时而恰到好处地鼓励每一个学生, 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你的课, 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另外, 学生对学生的鼓励虽然方式较少, 较单一, 但在某些情况下, 产生的效果却绝不亚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 如:学生最常用的鼓掌, 喊加油等。例如在武术比赛时, 赛完的同学和下一个同学击掌, 足球比赛中本队队员失误时其他队员说“不要紧”“没事儿”等, 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再例如, 在教学生做双杠肩倒立时, 让其他学生站在两边, 教师和一名体育较好的同学贴近双杠来保护帮助学生, 这样学生一般都会有一种安全感, 从而能顺利完成动作或较好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总之, 体育课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教师对学生的鼓励, 又要重视学生对学生的鼓励, 两者相辅相成, 就会使学生学习有劲头、有信心、有毅力, 从而促进良好的教学, 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摘要:在教学中激励性是现行体育教学模式, 大部分体育教师只注重上课的形式, 而忽视了新的体育教学方式, 致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为此, 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体育课,激励性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孙飙.体育与健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鼓励 篇三
关键词:鼓励教学;少儿舞蹈;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9【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222-01
少儿舞蹈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爱,特别被孩子们的家长所青睐。如何进行少儿舞蹈教学,提高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作为舞蹈教师如何把舞蹈知识和技能轻松愉快传授给学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少儿在学习舞蹈中的心理特征可以看出,教师利用鼓励教学,设置情感基调,不仅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极大的激发了少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在提高教学效果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利用“鼓励教学”培养少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1.创设情景 鼓励参与。
舞蹈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个舞蹈更有其自身的舞蹈情境。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善于设计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描绘、音乐渲染、扮演体会、设悬置疑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乐此不彼地致力于舞蹈教学。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推动人们对一件事情或一种行为采取赞成或反对、追求或舍弃的态度。在舞蹈课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使之与教材所反映的内容产生情感共鸣。那么,知识技能的训练与趣味性处于和谐统一的境界,就把干巴巴地传授知识变为生动有趣、形象化的愉快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2.借助游戏 鼓励教学。
游戏是学生表现生活、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学生们喜爱的一种活动,他们常在游戏中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舞蹈课如果只停留在学生被动地学习舞蹈动作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如果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如:边舞蹈边扮演舞蹈角色,不仅能减轻学生学习舞蹈时的心理压力,而且能体验舞蹈的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不仅适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而且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参与到学习过程,探索、掌握新知识,促使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如何寻求少儿的情趣呢?这就是常说的教师的“童心”,也就是用少儿的心理特点方式去表现,用少儿的眼睛去观察、认识,反映客观世界。从少儿生活中去发现那蕴藏着富有情趣的事和物,进行独特巧妙的构思,创造令学生们神往的意境和生动的艺术形式,给少儿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浓郁的少儿情趣,最终使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少儿的好胜心、荣誉感、表现欲特强,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舞蹈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舞蹈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具有灵活多样性,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做出最佳选择和综合运用。可以根据学习主体-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样能使每个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学习舞蹈的潜能,使部分动作掌握慢和没有信心者减少对学习舞蹈的恐惧,树立起学习舞蹈的自信心。
二 设置情感基调让“鼓励教学”融入课堂氛围之中
1.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
教师在排练时一般都会被规定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这给了教师很多的压力,而让教师在排练过程中忽略了用鼓励的教学法。单靠教师单边活动,仅用“注入式”而非“鼓励式”,效果是事倍功半的。甚至会造成少儿出现畏惧、消极的情绪,影响排练效果。在排练过程中,教师要以启发式的语言,结合形象化的示范动作,让少儿不自觉的投入到舞蹈的意境中,产生愉快的联想和想象的心理过程,高高兴兴的跟着学。
但我们都知道,在排练过程中肯定会有需要纠正或者由于跳不整齐而需要反复练习的动作。这时候如果我们只会大声斥责少儿,反而让少儿心理蒙上阴影,怎么也做不好。我们试着从少儿的心理角度出发,培养少儿积极的情感。例如:在反复练习下叉这一难度动作时,学生们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消极的情绪。这时我尝试设计情景性的语言:“我们来比比看,谁能把叉下的很直,像孙悟空使用的金箍棒一样”。学生们在这样的鼓励下都表现出跃跃欲试的表情,于是便在高高兴兴的比赛中完成了练习。我还鼓励少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掌握舞蹈中较困难的部分。
2.重视培养过程,而不应强调结果。
我们要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评价语、鼓励语,由单调化向多样化以及个性化转变和发展。教师应注意正确运用鼓励的方法,真正发挥鼓励教学的积极作用,许多教师越来越重视鼓励在学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能让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己的价值完全依赖于自己怎样做才能满足老师的要求,怎样努力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同,课堂中重视鼓励教学的培养过程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结果如何,这样学生学习的潜力才会提升。
少儿到了真正表演时,老师要注意平复少儿的紧张情绪。教师本人要以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少儿,不断给予鼓励,少儿才能精神饱满,使少儿沉浸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着音乐的美。如果在少儿表演前教师还在唠叨每一个动作的要求,这无疑是在怀疑少儿的能力,那样他们只会更加紧张。所以我建议在表演前只能不断地鼓励少儿,拿少儿感兴趣的东西来提一、两点的要求,有了表演欲望,学生们就能表演出好的作品来。因此我们要培养少儿对舞蹈的兴趣,要重视培养过程,而不应强调结果。
要提高少儿舞蹈课的教学效率,有必要实现课堂鼓励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善于使用鼓励教学,把握教学过程的实质,善于抓住少儿心理,设置情感基调,增强教学趣味性,善于操作教学反馈手段,并力求达到有机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涵平.教师言语美[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 郑晓舜.教师使用语言艺术[M].华文出版社,2003
[3] 朱清源.舞蹈训练基础知识[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4.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方法论文 篇四
一、鼓励审美个性,激发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就是鼓励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欣赏作品,还要能做出审美判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正视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让他们的审美个性在自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如在欣赏雕塑《维纳斯》时,简单介绍作者和维纳斯的信息便引导学生欣赏,同时思考维纳斯美在哪里,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同时,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同学说,维纳斯神态平和、高贵端庄,微卷的头发、平静的面容、浑圆的双肩以及柔韧的腰肢,无不体现成熟的女性美。有的同学说,她的脸上露出的是一丝淡得几乎让人感觉不到的微笑表现出她内在的神韵,还有落落大方的姿势和宁静而脱俗的神态,没有丝毫的造作。有的同学说,维纳斯之所以美,是因为她身材匀称,裸体和含蓄,以及富有动感的S型姿势。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
二、运用激励评价,激发参与意识
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诱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和发展自己,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潜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智能和身心得到全面积极主动的发展。如《蔬果写生》,学生们面对多样蔬果进行色彩写生,在构图之后都有点不敢落笔,生怕一笔颜色画错无法修改。
为了减少学生们的心理负担,我改变了要交作业的想法,说:“今天的作业不交,同学们尽情画!”顿时,凝固的气氛瓦解了,学生们喜形于色,大胆地画起来。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巡视指导,适时肯定他们的某一笔某一色。肯定的语言不能盲目,同时要指出不足,如“颜色画得不错,如果这种颜色稍透明一点就更好了!想想有什么办法让颜色透明一点呢?”“形画得很准,但是这些蔬果好像不新鲜,是不是颜色太火了一点呢?”这些鼓励性的评价很受学生们的喜欢,当我指导某生时,旁边同学也侧耳倾听。为了能得到我的评价,学生们抢着邀请我过去看看他们的画,我的评价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作品都有它的优势,教师要及时找到优势给予充分肯定。
当我说:“画完的同学可将作品贴到黑板上”时,学生们更是争先恐后地抓紧时间绘制,争取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从刚才不敢画到现在急于画,鼓励评价的效果达到了。画贴在了黑板上,同学们期待着我的讲评。我先请作者进行自我评价自己的画好在哪里,然后请其他同学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先肯定好的地方,再指出不足之处。最后我总结性点评并给予建议怎样才能把不足之处画好。这样,很多学生的作品得到了展示和评价,未画好的同学因没得到点评而羡慕不已。
激励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自主性进一步得到体现,学习潜能进一步被激发,教学效果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在以后的.美术学习中,学生们的劲头更足,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
三、适时鼓励,体验成功快乐
儿童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面对同一个学习任务,有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而且完成得较好;有的却不知道从哪入手,即使作了辅导,也没有办法在课堂内完成。如何让他们都能感受到成功呢?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在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低起点、小台阶、多活动、快反应”的方法,通过增加学生动手、动口的目的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蔬果写生》,我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制订几个评价标准,把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在不同等级内提出不同要求。C级要求造型准确,构图合理;B级要求在合理构图的基础上用色正确,有水彩画的感觉;A级要求整体效果好。在每个级别里如符合要求就给高分。在课外开展多种适合“学习困难生”的活动,为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取得成功提供机会。
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要求教师适时、及时地实施鼓励,帮助学生看到成功之处,找到失败的原因。对学生在原来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使学生在学习上逐步上台阶,不断地由小成功积为大成功,增强信心,激发内存的学习主动性。
5.初中嘲讽中的鼓励征文 篇五
在我们班集体中有一个残疾人,她是一位12岁、长得非常俊俏的小姑娘,但是,在一次车祸,她失去了的右腿,从此她就觉得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变得沉默寡言了,上课老师提问问题她经常不举手,下课也不愿意跟同学做游戏了,原本活泼、可爱的她,现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呢?作为她的好朋友,我总不能束手旁观吧,但是,我总是想不出帮助她的办法。
一天,放学后,她架着拐杖独自往家里走去,我看见后,急忙追上她,说:“林娟,你怎么现在不跟我说话了啊,原来我们不是玩得一直挺好的嘛,难道是我有哪些地方得罪你了吗?”“不是的。”她立刻反驳道。我撅着嘴淘气地向她问:“那是为什么?”“难道你没有发现吗?自从我失去了右腿后,全班人对我没有那么热情了,对我非常冷落,有的同学甚至在嘲讽我,我也很想跟你们一起玩耍,但是,我就是怕如果跟你们在一起玩耍,班里其他的人可能也会开始嘲讽你们,我不想拖累你。”她触目崩心地说道。“不是的,虽然别人讽刺你,但是我绝对不会瞧不起你的,在我的眼里,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好朋友。”我说,“我永远也不会嫌你拖累我的,我们恢复昔日的欢笑吧,好吗?”听了我的`话,她热泪盈眶,说:“好!”
从此,我一直在鼓舞她,使她恢复信心,例如:在她有什么梦想时,我会鼓励她说“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在她将要放弃自己梦想的时候,我会鼓励她说“在困厄颠沛的时候能坚定不移,这就是一个真正令人钦佩的人的不凡之处。”
……
你知道是什么力量使我这样卖力的鼓舞她吗?因为我知道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的鼓舞,这样才会使别人走向成功的道路。
就这样,她随着我的鼓舞一直在进步,她现在已经变得很乐观了,尽管在一个看似很不幸的事情当中,还有一个更好的机会等着你,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啊: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
现在,因为她学习很好,已经蹦到重点高中一年级了,那天,她给我写信,在信里还说“要不是你的鼓励,我现在还不能考上重点高中呢,还陷在悲观的”陷阱“里呢。”
从这件事情中,你是否明白了“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和“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这两句话的真正意义了呢?
在这里,我也要向你们送一句话:“把温暖送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 。”
6.关于幼儿课堂鼓励用语 篇六
2、看他多勇敢,今天发言的声音真响亮!
3、你的发言让大家赞叹不已!
4、你回答得真完整,让大家听得明明白白!
5、你的回答真精彩,让我们为你的勇敢和博学鼓掌吧!
6、说得多好啊!让我们用掌声来祝贺他!
7、你能有根据、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真了不起!
8、你的声音真美!老师希望经常听到你的声音。
9、你的声音真动听,像个小百灵。
10、你的声音像鸟儿歌唱一样,真好听!
11、你银铃般的声音,使大家都陶醉了。
12、你的声音真洪亮,让大家听得清清楚楚!
13、你的声音真好听,大家都很想听,你再读一读。
14、读的真美呀!我们全都陶醉了!
15、你读得太感人了,我们的心都被你牵动了!
16、你读的很有韵味,像个小诗人!
17、老师特别爱听你读书的声音,你能读读这一段吗?
18、你今天的讲解太精彩了,真为你高兴!
19、你独到的见解、流畅的语言真让人佩服!
20、你是一个细心的好孩子!
21、你真是个有心人,这么细小的地方也能注意到。
22、好眼力,你观察得真仔细!
23、你有很强的记忆力,一遍就记住了。
24、你的想法真奇妙!
25、你的想法很独特,真是太妙了!
26、你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27、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28、希望在未来的星空中有你的名字!
29、谁说你不行,我看你是最棒的!
7.浅谈鼓励教学对美术课的作用 篇七
一、鼓励审美个性, 提高审美能力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面对同一审美对象, 不同心境、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的学生, 会有不同的审美理解。鼓励审美个性, 正是鼓励学生面对艺术作品能充分表达个体审美感受, 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 使个人情感与审美对象产生共鸣, 审美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齐白石的《荷花蝌蚪图》时, 我让学生感受作品:作者画的是什么?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然后, 鼓励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对自己这幅画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同学们审美各异: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 有的感受到的是蝌蚪戏荷影之趣, 有的则领略作品出色的艺术想象……可见, 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 可以启发他们对审美意境的多元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鼓励自我体验, 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 即是鼓励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接触和尝试, 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技巧。手工、图案、色彩、中国画等工具材料都有它们独特的特点。在课堂上, 我从不对作业做统一规定, 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探索, 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 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不同工具材料的特性和制作方法及步骤的灵活, 从初次作业的不尽人意到反复练习后的得心应手, 使学生一点点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三、鼓励艺术表现, 激发艺术创造
在教学中, 我还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表现激情, 充分给予学生展现艺术个性的空间, 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的欲望。例如, 引导学生以“生机勃勃的春日”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风景画时,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的周边环境, 看看哪些景象最能展现春日的蓬勃,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想法, 有的学生说“万物复苏春初醒”最美, 有的说“百花争艳斗芳菲”最美, 有的说“农田耕作春勤图”最美, 还有的说“碧野纸鸢竞广天”最美……争论中, 课堂气氛异常热烈, 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快,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教室装点成了春日的海洋。更难得的是, 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 内容与形式表现丰富异常, 他们年轻的热情不也正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吗?
8.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鼓励 篇八
关键词 鼓励教学 美术教学 审美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 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 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即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
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画要形象生动得多。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图案作业造型也要丰富、生动得多。
三、 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必须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在教学中不能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
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回到自己的村子里走一走,看看那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宁静的小街美;有的说幽静的村前小园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再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9.语文课堂鼓励性评价 篇九
2) 老师知道你已经努力了,回答错也没有关系,你在老师心里是好样的!
3) 比老师说的都好,老师真羡慕你,我也要向你学习。
4) 你的发言很有独到之处,也善于发现问题,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
5) 瞧!问题在你面前害怕了。
6) 第一小组同学合作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你们的速度非常快,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
7) 从你高举的手里,老师感到了你的求知热情,让我们为你的求知热情鼓掌。
8) 说错是正常的,老师最喜欢爱说的孩子了。没关系,再说一遍!
9) 你这道题的方法比老师的方法还简单,到目前为止,你的方法是最出色的。
10) 你充满自信的发言真棒。
11) 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今天的作业就证明了这一点。
12) 没有想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老师真低估你们了! 他的作业越来越工整了,老师批改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13) 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14) 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15) 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
16) 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你改变这么大,从上课爱吵爱闹到学会静静思考,学会暗暗努力,真为你高兴!
17) 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8) 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0.关于幼儿园课堂鼓励语言 篇十
2、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特别欣赏你!
3、你这节课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1、真了不起,大家都为班级里有你这么棒的同学而感到骄傲!
6、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7、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
8、你完成的好极了,如果能帮助你的同桌,那就更好啦!
9、真是好样的,你的作品真的是非常出色!
10、为我们的成功鼓掌!
11、你研究的课题很有价值,请继续研究!
12、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
13、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研究吧!
14、你真有毅力,能坚持研究这么久!
15、你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希望大家帮助老师,去查资料,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16、你很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17、老师很佩服你的钻劲儿!
18、你很富有创造力,离科学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19、“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11.浅谈“教学的鼓励性” 篇十一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被赞扬,学生更是如此。曾听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位中国妈妈带孩子去美国学习,一天,妈妈去教室听课,老师讲的是加法,老师问学生:“5+4等于几?”那位妈妈的孩子兴许是妈妈的到来,显得特别勇敢,举手回答:“等于8。”妈妈吃惊地看着老师,不知老师会怎样对待她的孩子。但老师的话更让她吃惊:“很好,很接近,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带着疑惑,这位妈妈去见老师。老师说:“‘很好’是源于孩子积极、勇敢地回答问题;‘很接近’是源于8和9相近;‘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是源于让孩子明白两数相加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数。”
听完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不足:每当学生回答问题犹犹豫豫或在启发的过程中不为所动时,我就很生气,继而就自己急于去解决。时间一长,让学生更加不自信,也更没有了勇气,失去了创新能力。
在反思过程中,我知道学生更想获得赞扬和认可。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挖掘学生的进步之处和闪光点,如用“我很喜欢、我很欣赏、你的想法很独特……”使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获得自信,在点滴进步中得到勇气。或许大家都有同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为什么不敢举手呢?是真的不会,还是……其实我们也知道他们不敢举手的原因是担心回答错了被同学笑话!对于这类学生怎么办?放弃,还是……
我所面对的是初中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所以,我们应走近他们,多了解他们,尤其在课堂中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那些不自信的学生回答。如果正确,应及时加以鼓励;如果错了,就应该分析原因,不要直接否定或一味地去批评,说一些伤害学生自尊的话,那样更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不敢回答问题。
12.鼓励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二
一、语言鼓励
教师用语言评论的方式, 对学生的反应或行为表示自己的判断和态度, 或用语言引导其他学生互相鼓励。教师的鼓励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示肯定、支持与鼓励。这是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正确反应或行为给予鼓励和表扬, 增加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例如:教师:“商朝建立初期, 商王五次迁都。大家设想一下, 商王五次迁都的原因可能有哪几种?”学生甲:“可能考虑到政治斗争频繁, 迁都可能为了迁到一个有良好政治环境的地方, 保证政治的安定, 有安全感。”学生乙:“商部落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 经常随草而居, 迁都可能是为了寻找水草丰美的地方, 以发展畜牧业。”学生丙:“把都城迁到新的地方, 为了使新都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以繁荣那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学生丁:“可能是为了躲避自然灾害吧?”教师:“好! 很好! 四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有道理。商初五次迁都的确是出于摆脱政治动乱和自然灾害的需要。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 使商朝由动荡到稳定, 国力逐渐强盛, 终于迎来政治经济大发展的新时期。”
教师用语言对学生的反应或行为表示其判断和态度时, 除了上例所用的“好, 很好”外, 还可用其他赞美之词表示肯定、表扬、鼓励, 使受表扬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而且为别的学生指明方向, 有很大激励作用。
2.引导学生间互相 鼓励。这是由原来教师自己进行语言鼓励, 变为引导其他学生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语言鼓励的一种方式。
例如:生甲:“老师, 你讲英国国外市场的扩大是由于英国不断掠夺殖民地, 每增加一块殖民地就等于扩大了一个国外市场, 这好理解。但是, 英国的本土面积并没有扩大, 它怎么也扩大了国内市场呢?”学牛甲发问后, 教师并不急于回答, 有意把问题推向全班, 请大家回答。这时学生沉默、思考, 于是教师指定学生乙回答。
生乙:“我想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圈地运动的公开化, 更大规模地进行圈地运动, 到了18世纪中期, 英国自耕农几乎被消灭了, 变成了出卖劳动力挣钱和依赖市场的雇佣工人, 等于扩大了国内市场。”教师欣喜地问:“大家听, 他的回答对吗?”学生异口同声:“对! ”教师:“这个小难题被××同学突破了。大家要像他那样认真听课、积极思考问题! ”
在这一例中, 师生间和同学间的问答, 既有师生间的单向鼓励, 又有同学间的多向鼓励。
3.批评性的鼓励。“批评”与“鼓励”看似矛盾, 但这里所说的“批评性的鼓励”是以鼓励为主把批评与鼓励结合起来, 会使鼓励的范围超出学生正确回答的范围之外。
如有的学生不善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 当他回答教师提问时, 语句不连贯, 显得木讷。这时教师走近他的身边, 低声说:“你很少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 所以回答不好, 希望加强这方面锻炼, 争取下次回答好! ”教师这句话, 即属批评性鼓励, 很有针对性, 旨在鼓勋学生回答好,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又如有的学生因种种原因回答不出教师所提的问题, 教师针对原因说:“上一节课你没听懂, 课下也没复习。所以答不出来, 希望认真听课, 及时复习, 争取下次回答好。”这属批评性的鼓励。
总之, 这一类语言鼓励是教师针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学生作出不全面、不正确的反应进行强化的方法, 既有善意的批评, 更有鼓励的成分, 待学生纠正回答中的失误取得进步时, 再给予肯定, 学生会感到有收获, 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二、肢体语言的鼓励
这一类鼓励是指教师用非语言的表情、身体动作代替语言表达的信息,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表示自己的态度, 同样可以达到鼓励的效果。
如:微笑———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赞许、同意、支持, 增强师生融洽之感;点火、摇头———即通常说的“点头算, 摇头不算”, 也是表示支持、同意或肯定的意思, 起到相应的鼓励作用;鼓掌———即用掌声替代“好”、“很好”、“正确”等语言, 表示肯定、支持, 给学生以更强烈的鼓励。教师的鼓掌也可启发其他学生为某学生鼓掌;接近———教师走到学生中间, 倾听学生发言, 观看学生的活动, 对这些活动表示关注和兴趣, 激发学生更加认真参与讨论的热情;接触———如拍拍肩膀、握手, 轻轻抚摸头顶等, 特别对年龄小的学生, 会缩短师生间感情的距离, 使学生憾到亲切, 同样起到肯定、鼓励和支持的作用;举手———教师表示对学生正确反应的赞成支持。
师:西安事变后, 东北军许多士兵要求处死蒋介石,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生甲:东北三省的沦亡, 是由于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实行不抵抗政策造成的。蒋介石罪该万死。
生乙:华北事变后,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蒋介石却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不抗日, 却打共产党。蒋介石死有余辜。学生丙:我看, 蒋介石虽然该死, 但是他毕竟是当时代表中国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国民党还有力量;在国难当头, 国共只有合作, 才有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一致抗日, 这是民族的根本利益。只要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还要保证他的生命安全, 这也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教师:好, 讨论到现在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应该杀死蒋介石, 一是不该杀, 还要保护他的安全。同意第一种意见的举手。有小部分学生举手。师:同意第二种意见的举手。未举过手的学生中的大部分举起了手。师在数完举手的学生人数后说:“我同意第二种意见。”随即也举起了手, 并分析了原因。这时原来犹豫不定的少数学生举起了手, 终于主张不杀蒋介石的意见占了绝大多数。
这个例子中, 教师用举手的方式引导学生同意第二种意见, 是引导同学间互相鼓励的强化方式, 而教师自己也用举手方式表示自己加入同意第二种意见的行列, 起到动作 (举手) 鼓励的作用, 而且启发、引导了原来犹豫不决的学生同意了丙学生的意见, 这一做法无疑对丙学生具有极大的鼓励作用, 使其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其作用不可低估。
总之, 鼓励的形式多种多样, 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 及时鼓励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才能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摘要:鼓励是一种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这是一种体现“人本精神”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创新精神。
13.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鼓励 篇十三
鼓励自主学习,提高语文写作课堂效率
文/章立新
摘 要: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陶冶情操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语文教学改革,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效果还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写作教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积累经验,即做到自主学习,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给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写作教学;自主学习策略;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陶冶情操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现阶段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语文写作教学现状,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自主学习策略是新课改中大力推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教学效果。本文对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自主学习和语文写作教学的联系
写作教学是一种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并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写作能力是一种运用语言表达自身思想和认知的能力,高中语文人教版的新课标中对写作能力进行了明确阐述。提高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是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写作教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学生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包括审题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谋篇布局能力等。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写作的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训练,而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就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首先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科学划分,并对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控制和调整。由于写作教学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为课堂写作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将自主学习策略应用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
1.转变高中语文写作传统教学观念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按照原有的教学思路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也不要限制文体和内容,避免遏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感觉写作枯燥乏味。通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等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和发挥的空间,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和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写出能够展现自身才华的文章。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写作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写出来的作文生硬而缺乏新意,不仅无法获得高分,还会打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导致学生对写作越来越反感。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指导他们练习自己擅长的体裁,并且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尝试用不同的文体写作,并使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同一事物,以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写作产生兴趣,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写作中,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3.通过多种途径开阔学生的视野
语文学习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具有无限的外延性。语文课堂学习只能学到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课外学习学到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以此提高写作教学水平。例如,引导学生抽空看《百家讲坛》等,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了解,通过《科学与探索》节目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而《道德观察》能够让学生了解各种社会现象,增强学生的道德和法制观念。学生通过这些节目学到的知识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让自己的作文变得充实而生动,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以此提高写作水平。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小组合作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写作教学方式。传统的写作教学批改中,教师往往只是在学生作文后面写上几句简单的评语,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评语的意思。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写作教学中的自主探究意识。例如,教师可以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互相评阅作文,通过学生批改的主动权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运用自己的知识对别人的作文进行理解揣摩,然后写出自己的修改评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写作体系,以此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改进和创新写作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姜灵妍。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15)。
14.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鼓励 篇十四
学生一拿到作业,最想看到的是老师的评语。如果采用描述性的语言给予简短的评价,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作业评价可以有以下形式:首先,使用符号,如、等简笔能轻易画出的图标做为评价,一目了然、直截了当;其次,一个单词或短语,如OK!Nice!Good!Great!Wonderful!Excellent!Terrific!Fantastic!等,多用于七年级或八年级。再次,短句子或短语对于八和九年级比较合适。例如:Yourhandwritingisexcellent!Ilikeyourhandwriting!Youwillbebetterandbetter!Welldone!That’sgood!Ithinkit’sverynice.keeponandon.Trytodobetternexttime!Ihopeyouworkharder!Youcandoitwell!等等。
学生看到老师给的正面评价,容易获得成就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浓了,特别是那些对英语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因为老师的及时鼓励,他们不会轻易言弃,而且会重新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虽然有些跟不上,但会喜欢上英语课,喜欢完成英语作业了。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洋溢着人文气息的.评价,尽管比等级制的批改要多花费一点时间,但这样能产生几倍的效益,作为教师又何乐不为呢?
当然,以鼓励为主并非不能批评,但批评要明确、有善意,而且要具有建设性,也就是说,知道以后该如何改正,沿着什麽方向去走。事实证明,自觉的学生确实能做到同种类型的错误不重复第二次!至于屡改屡犯的同学,老师要有耐心,不厌其烦,相信总有金石为开的一天!
15.谈鼓励法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五
一、鼓励审美个性, 培养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 就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 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 不同的学生, 不同的心境, 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 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理解。因此, 在教学中, 我没有事先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 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着艺术作品, 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 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发展。如:在欣赏孟克的《呐喊》时, 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 便让学生看画, 自己感受了一下作品的气氛, 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的感触最深?然后, 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呐喊;有的则感到是一种澎湃的激情。学生各抒己见, 发表不同的看法。我归纳了看法, 学生理解更深刻了。可见, 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 可以启发学生对审美意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的理解,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鼓励自我体验, 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 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 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 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实践, 去体验, 去感悟, 继而掌握美术技能, 特别是在美术工艺课里, 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 用什么形式, 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 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 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 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用这种方法, 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 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 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 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 我还鼓励学生多写生, 多观察, 多总结, 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 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摹要形象生动得多, 学生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而且准确。在图案创作方面, 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 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 图案作业造型要丰富、生动得多。
三、鼓励艺术表现, 激发艺术创造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的探险, 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 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空间, 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 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 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 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 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 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 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 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 细腻还是粗犷, 热情还是宁静, 奔放还是含蓄, 它都有其内在的含义, 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 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 多肯定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一面, 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 这样做, 学生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 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 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学生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 并留一个空间, 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引导学生以“美丽的家乡”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回到自己的村子里或城镇走一走, 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 然后让学生将挖掘的素材融入主题。有的学生表现了家乡的美景;有的表现了家乡繁荣的一角;有的表现最美的是家乡的人;学生在表现技法上也不同, 有的用水彩表现;有的用黑白画形式;有的用剪贴画形式;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心声——对美丽家乡的热爱。尽管有的画得不成熟, 我都给予一一肯定。给了他们自信, 积极培养了学生们的艺术表现热情。
四、鼓励自我评价, 培养综合能力
16.鼓励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六
关键词:鼓励;语言暗示;赏识;表扬
鼓励是一种教育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提问时,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大力提倡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大胆鼓励,鼓励他们大胆回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培养,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学生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可见鼓励在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让鼓励起到作用呢?
一、进行正面语言暗示
罗森塔尔的实验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著名实验,它是利用语言的暗示作用培养人的自信心。我们班有位学生,课堂上经常做小动作,为了让这位学生改掉这种不好的行为,在一节课后,我对全班学生说:“看某某同学,这节课有了很大的进步,你们知道哪里进步了吗?就是他在这节课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少了,老师相信下节课会更好。”经过几次这样的鼓励,这位学生上课越来越专心,成绩也越来越好。可见,正面的语言暗示对学生的进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激励性语言要选准时机
一次,我讲“山清水秀”这个词时,强调它的意思:“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所以,山清水秀中的‘清不是‘青。”有个学生马上在这个词语中的清字上加了个着重号,正好我站在这个学生身边,立即对这个学生进行了表扬,表扬他上课听课认真,会学习,能及时批注,鼓励其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坚持批注的习惯。后来,我碰到这个学生的家长,他说多亏我的鼓励,孩子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了,字也写得工整多了,节假日中,每天除了完成作业,还看课外书,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也比以前乐观、开朗了。那个家长还让我继续多鼓励他的孩子,因为他们也感受到了鼓励的作用。这个学生语文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有一天我让学生做阅读理解题,他说出的答案很新颖,用到了其他学生没想到的词语,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带领全班同学给他鼓掌,他很兴奋,脸都红了。下课后,我趁热打铁找他谈话,再次表扬了他,并鼓励他继续学好语文。
再如:学校开展了“校园弯弯腰活动”,就是在校园看到纸片等时弯下腰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这一活动旨在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次,我在下楼时,正好看到一个学生,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捡起一片很小的纸片。回到教室后,我马上对这名学生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也这样做。得到肯定后,这个学生越来越自信,在课堂中发言越来越积极,也越来越会与人交流。
三、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多鼓励学生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教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最终走向成功。鼓励性的评价是众多优秀教师驾驭课堂的法宝,如:“相信自己,你能行!”“你真行!”“再努力一下你肯定能成功。”“没想到,你回答得太精彩了。”“你的想法很独特,快说出来。”“下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进步真大。”“大家认真读书,渴望知识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据说,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法宝,那就是鼓励学生的方法很灵活,变化无穷,花样不断翻新,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得到恰当的鼓励。
鼓励能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得以迸发,并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例如:在教口语交际“应聘班级服务员”的课堂上,第一个学生发言:“我要应聘学习委员。”我竖起大拇指:“你真勇敢,敢于第一个应聘。”接下来我鼓励学生:“谁能比第一个发言的更勇敢,既能说出自己应聘的职务,又能说出自己应聘这个职务的优势,最终让大家认可?”就这样,学生受到激励,都踊跃发言,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鼓励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期盼。“那种在合适环境中所讲的话,如同在银盘里放上一枚金苹果那样恰到好处。”教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评语,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一个饱含深情的眼神,看似随意轻松的一句问候……这些都会让学生刻骨铭心,激发起前进的动力。
17.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鼓励 篇十七
龙城第二小学 谭楷园
美术是种艺术,美术作品的美是具有多样性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运用鼓励教学的方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艺术作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可以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以下就如何运用鼓励教学,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方法谈谈几点体会:
一、鼓励个性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有个性地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非常重要。同一幅作品,不同的审美者,不同的心境,不同情感个性,对作品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艺术作品,让学生的情感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审美个性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鼓励自我参与,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美术课上,鼓励学生自我参与非常重要,所谓自找参与就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也不作示范,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材料进行反复触摸、琢磨、探索,自己去进行试验,去发现和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操作,从而发现制作步骤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制作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四年级的水彩画、中国画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去亲自去体验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注重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让学生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接触大自然,美术课我经常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写生,去学校植物园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造型特点,从而创作出丰富、生动的图案造型。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鼓励个性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即使我所教学的年级跨度较大,但我还是特别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不管学生的作品画得夸张还是平淡,奔放还是含蓄,真实还是抽象,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艺术的表现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条条框框太多只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个性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因此,在每次作业评讲时我会注意多表扬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给学 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同学们在平时的绘画中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更能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的“家乡风光”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到自己居住的小区或者到亲戚住的乡村走一走,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中结合自己的观察,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对美的感受,然后到讲台汇报。有的同学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幽静的塔山公园美;有的认为乡村大片庄稼绿油油是生命的美,有的认为秋天金灿灿的稻田是丰收的美„„。课堂一下子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也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有的画水粉画,有的用线描淡彩画的形式画,有的以装饰画的形式体现„„个个都显得十分有个性与活力,并且较充分的体现了自己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18.课堂上鼓励学生的句子 篇十八
2. 幸福是需要提醒的,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3. 语言是银,沉默是金,那么行动就是钻石。宁在事前心力交瘁的努力,事后悠然自得;不要在事前悠然自得,而在临事时无法适从。——丘吉尔
4. 智慧之泉必须畅饮才能使人清醒。
5. 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唯有面对困难或危险,才会激起更高一程的决心和勇气。——纳尔逊
6. 不要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萧伯纳
7.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 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
9.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10. 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11.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12. 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13.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14. 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15. 如果不想做点事情,就甭想到达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16. 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17.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18. 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弗•培根
19. 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巴尔扎克
20.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21.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海德格尔
22. 未遭拒绝的成功决不会长久。
23. 享受成果,是人生一大乐事。事前花的心血愈多,下的功夫愈大,事后获得的成果自然愈好,享受起来必然也就愈快乐。——曾虚白
24. 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25. 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做为!——方志敏
26. 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
27.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28. 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2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0.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31.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32.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33.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
34. 未遭拒绝的成功决不会长久。
35. 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6. 要冒一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愿意去冒险的人。
37.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
38. 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39.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19.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鼓励 篇十九
一、鼓励性评价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多元化
在美术教学中应用鼓励性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坚持鼓励性评价的多元化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热情,从而在美术学习中有更突出的表现。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鼓励性评价的多元化呢?
第一,将鼓励性评价应用到学生作品的评讲中。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参与美术学习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进而更加喜爱美术学科的学习。同时,将学生作品与名家作品进行对比评讲,使学生对美术创作更加自信,并积极接受老师指出的不足,毕竟与大师有“差距”并不丢脸!
第二,将鼓励性评价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要毫不吝啬地表扬学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学生平时听讲极不认真,但却能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此时,老师就应该放下对学生的成见,对其提出表扬。表扬中,要注意语言应用的技巧性,以激发学生内心对美术学习的渴望。又如,两个学生在课堂中“窃窃私语”,老师应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其注意听讲、积极发言,告诉学生老师看到他们在对学习的知识进行讨论,可以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如果真是就美术教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那么他们此刻是很骄傲的,会积极地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在学生讲完后,老师要适当地给以提醒,如:某某同学说得很好,说出了这节课……只是应该注意一下课堂上不应该私下讨论,可以举手发言或将自己的想法留到分组讨论时说。这样既达到了教育目的,又使学生对美术教学参与的兴致更浓。学生如果不是在讨论美术相关的知识点,而是在谈论其他事,那么被老师点名一定有些慌张,针对学生的表现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美术知识进行回顾,将知识点梳理一遍,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要在提问中给学生以“警告”,使其知道自己的错误。这样学生会对老师的表扬“受之有愧”,对老师的“放过”心存感激,从而更加喜爱美术课堂。
第三,美术教学中鼓励评价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作品鼓励性评价、课堂鼓励性评价外,还可以应用考试鼓励性评价,综合学生平时表现,将学生的课堂纪律、学习积极性等融入学生的考试评价当中;学生相互间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相互表达对对方的欣赏,将对方的优点用语言、画画等形式表达出来,增加学生间的友谊和交流;此外,还有物质鼓励性评价、精神鼓励性评价等等。总之,只要不断地更新美术教学中鼓励性评价的形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热情。
二、鼓励性评价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科学化
鼓励性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要坚持科学化,要从美术教学实践入手。
第一,坚持鼓励与鞭策同行的理念。盲目的鼓励往往会造成学生的盲目乐观,过分的鞭策又会造成学生的不自信。鼓励性评价应注意两者度的结合。例如,某同学美术成绩一直很好,课堂中表现也很优秀,那么偶尔的一次错误不应该对其严加批评,要针对学生的“自责”,给予适当的“鼓励”,换个角度看到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促使学生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又如,某同学的表现也很优秀,在教学中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因此有些骄傲,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和其他学生发生冲突,认为自己有老师“撑腰”,变得自私、狭隘,此时,老师就要通过批评的手段改变学生的观念,使其能够团结同学,与集体共同进步,在表扬与批评之中促进学生成长。
第二,鼓励性评价时机的选择。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老师的表扬太多,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潜力。这种情况下,老师的表扬就好像口头禅一样,学生也不在意。因此,鼓励性评价要讲究表扬的时机和频率,以确保这种评价方式能够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性评价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化
鼓励性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要讲究策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三不四扬”的策略。“三不”就是“不盲目表扬”:避免表扬的内容空洞、虚假;“不泛滥表扬”:不频繁地表扬学生,使老师的表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专注表扬”:不总是表扬一个同学或一部分同学,形成表扬和批评的明显分界。“四扬”就是“优点表扬”:当发现学生的优点时要积极地表扬,使学生坚持良好的行为、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知错表扬”:当学生犯了错误,并表现出对自己错误的悔意,这个时候不应批评而应该表扬,用这种形式表达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支持,鼓励其勇敢面对缺点,纠正错误;“进步表扬”:当学生有进步时,不论进步大小,不管学生过去的表现如何,都应给予表扬,以鼓励学生继续进步;“遇挫表扬”:当学生遇到挫折时,老师也应该以表扬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支持,可以通过口头语言表扬,也可通过物质奖励等,总之以鼓励的形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鼓励】推荐阅读: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07-10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09-19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6-24
浅谈课堂导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08-02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0-30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08-10
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示范中的作用08-18
浅谈传统文化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1-01
浅谈全英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利与弊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