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024-06-24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共13篇)

1.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篇一

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六)(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3分)1.看拼音写词语。(5分)xīng wàng shēng xiù kǒng bù fěi tú jiǎo bàn()()()()()sì miào jī xiè róng yù lǐng yù qiè ér bù shě()()()()()2.组词。(8分)枚()暖()橱()竣()玫()援()厨()俊()殃()雅()搓()挨()

秧()稚()蹉()埃()

3.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5分)

养()处()

()心()魄

别 无()()()类()通

()()见惯

实()求()群()群()()本()末

(1)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是很重要的教学艺术。

(2)广大职工(),努力缩短工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4.按要求填空。(3分)

①学校有“金、王、张、孙、胡、费、曹”几位老师,按音序表中的顺序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____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_____老师,排在第五位的是_____老师。

②在“折磨”、“磨平”、“磨盘”这三个词语中,“磨”的读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8分)

在小学阶段,我们从课文的学习中认识了许多人物,你最敬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喜欢,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还认识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从它们身上我们能学到许多东西,例如从 身上,你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来你在课外一定读了不少好书,把你喜欢的书名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本推荐给你的同学并说说理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原文上修改下面的一段话。(共有4处错误,2分)

今年暑假:叔叔带我游览了庐山。庐山的云雾给我留下了生动的形象。那里的云雾变化无常,为庐山增添了几分色彩的神秘。是啊,云遮雾照的庐山,怎能令人流连忘返呢? 7.认真回忆,按要求填空。(3分)(1)《囚歌》是 在狱中写的一首革命诗歌,他这样写道:但我深深的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决心与信心。(2)居里夫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她一生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但她还是____ _______(填写成语)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赞扬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七步诗》中,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能按要求写句子。(9分)

(1)写一个表现母爱的句子,用上“无微不至”。

(2)小河流水的声音像一支悦耳的歌曲。(将句子改为拟人句)

(3)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是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引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真讨厌,我不是故意撞你的,哭什么!

改成礼貌的说法: _

(6)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风让树活起来;潮汐让海活起来;灯光让夜活起来;球迷让气氛活起来。

仿照上面的句式,发挥联想,再造两个句子(2分)

① 让 活起来。

② 让 活起来。

(8)晌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7分)

(一)(4分)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他”指的是 ___________,“甜蜜的希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这样结尾,其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蜜蜂和蚂蚁(10分)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少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乎乎地说:“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填空:(3分)

蚂蚁忌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是,蚂蚁勤劳为的是

。从中看出。

2、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写在横线上。(3分)

、、3、联系上下文,在“

”上补全对话。(2分)

4、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2分)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

我曾给学生们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母亲盼啊盼,终于得到了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故里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制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先煮

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看着两屉已包

好的饺子,母亲绝望至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着酱油吃

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个注射针管,调好盐水,开始逐

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饺

子的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这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那个针管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他察觉不出来。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这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慧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动容?

将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植入孩子们的心田,我本不指望收获什么的,甚至以为那

些听故事的人很快就会将它淡忘了。但是,这些学生居然会把这则故事铭记这么久!

我相信,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

难得的真味与厚味。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幸福的小鸟

啊,你无须刷卡,只管欢畅地啄食、尽情地享用这人间的珍馐吧。

(1)文中的“馐”字,我们不认识,查字典时该用()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如果不查字典,你推想“馐”字的读音可能与()相似,字义

可能与()有关。(2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

中品出一种难得的真味与厚味”这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得意地举起那个针管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

让他察觉不出来。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和你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在文中对这一段进行补充。(3分)(5)给短文加一个题目。(2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忘不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有些人、事、景物、某一时刻,让你产生过情感、想法,使你印象深刻永远忘不了,请根据你所确定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篇二

本着这样的原则, 我认为试卷命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语言情境, 体现学以致用

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应注重积累, 语文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但积累是为了运用, 应让知识积累为能力转化服务。试卷命题的设计, 都应从利教、利学、利用的角度, 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知识的命题要突出积累, 突出理解与运用, 对优秀作品、成语的理解与背诵等要求,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具体语境理解中完成, 要由单纯的“识记型”向“应用型”转变, 尽量不出单一知识的纯概念题。如:

1.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你看, 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花, 在春天的感召下, 舒展出美丽的四肢, 使出;鲁迅笔下的蜡梅花, 花瓣, 很有点的韵致;叶绍翁抬头眼见杏花, 满心惊喜:“, 一枝红杏出墙来”;杨万里眼中的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 ”;月色也是那样美好, 孟浩然赞道:“, 江清月人。”……

2. 郑和长得 () , 平时举止 () 。他率领船队下西洋, 出发那天, 老百姓 () , 争相观看浩浩荡荡的船队。在下西洋途中, 面对 () 和凶恶的海盗, 他 () , 闯过了一个个险关…… (填成语)

该题考查的是本册书中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名段名句和成语, 大多是需要学生终身记忆的文化常识, 设置语境, 不光可以考查学生对名篇名段和成语的积累情况, 还可以考查学生对这些成语、句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情况。引导学生重视对课文语言材料的积累, 使答题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行为, 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意义记忆,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习惯。

二、题型多元开放, 体现综合考查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 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加强整合, 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 努力通过整合, 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试卷题型既要多元开放, 又要体现综合考查。

首先是基础与开放的整合。课程三维目标的确定, 促使考题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必须以课程标准中本年级段的要求和教材为指针, 体现开放而不失课标的制约, 体现创新而不失教材基础知识的依托, 将教材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课内积累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其次是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对成语、名篇名句、典型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考查都要充分体现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尽量不出单纯的识记型题型, 而是引导学生以积累为基础, 进行语言迁移运用, 重组仿造, 提高语言感悟、理解、表达能力。如:

1. 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意思不变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2. 仔细读下列句子, 仿写一句

如果我是一朵白云, 我会装扮蓝天;如果我是一束阳光, 我会照耀大地。,

3. 请以“天上的云变化万千”为内容,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第三是能力与方法的整合。在拟题时, 题目可以用“学会”为题引, 引出答题要求, 在答题要求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

(1) 学会书写。写一手好字, 别人会对你刮目相看, 答题时你可要书写端正喽!卷面分5分

(2) 学会使用生字新词。处处留心, 就可以学到不少新词儿。

(3) 学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 下面的习作片段, 有五处毛病, 请你仔细读后用修改符号帮助他改正。

……

考查并引导学生, 培养其听、说、读、写、书的语文能力,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最后是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试题呈现的内容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综观以上所举事例:成语运用题, 引导学生学习郑和不屈不挠的探险精神;句子运用题, 渗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学会奉献等生活态度的引导。

社会实践题, 渗透基本礼仪修养的培养和要有宽广胸怀、博爱精神的引领……如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1) 会交际:“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当你在下楼梯时, 不小心撞到了抱着本子上楼的老师, 老师的本子全撒在了楼梯上。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把你说的和做的写下来。 (2) 关注社会热点: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核污染, 灾难深重。有的网友说,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中国应该尽力支援;也有人说, 日本一向对中国有侵略之心, 不可做好心的“农夫”, 你有什么看法, 请说明理由。

还有以下第三部分所举的课外阅读短文, 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等, 都是既考查学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 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试卷中, 听、说、读、写、书几项语文的基本能力都应进入考查视野, 一般试卷中少有的考查书写能力、听力以及社会实践类的试题, 都应兼顾到。题型涉及面要广, 要关注到生活中的语文:日常交际和社会热点话题。这类试题的设置, 可以变革传统的考查观, 必定会逐步唤起语文课堂对倾听与书写等方面的关注, 从而落实相关能力培养。

三、把握分值权重, 体现年段提升

在中高年级语文试卷中, 往往会出现年段特点不清晰的问题, 即大量的基础知识充斥其中, 重在考查学生的积累, 这一方面会在客观上导致语文教学的“死记硬背”,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 忽略了学生中、高年级年段特点, 试题没有针对性, 没有随年段升高提升读写能力。

试卷对各题分值的设置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要求, 随着年级的升高, 尤其要重视读写能力考查。

三至六年级阅读考查权重幅度:20%~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作文考查权重幅度:25%~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

阅读题要突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不要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 每个题目的设计都要结合语境, 都必须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本文的前提下完成, 不要出现脱离阅读材料就能完成的题目。如读《桥》完成练习:

1. 这篇文章是按顺序来写的。用“∥”可将短文分成四个部分, 依次可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请照样子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第二、第四部分的小标题。

突遇山洪→→桥塌殉职→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表面不说话, 但心里会想些什么?从“他像一座山”可体会到什么?

3. 用“”在文中画出一个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

4. 读了这篇短文, 不禁让我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大江保卫战》。我想这样赞美上文中的老汉:

5. 这篇短文主要是写“老汉”的, 应该以“老汉”作为题目, 可短文为什么要以“桥”作为题目呢?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这几道阅读题中, 没有单独考查基础知识和单独写话的试题, 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 从“获取信息”“形成解释”“反思与评价”这三个角度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方面注意了朝向文本内容的概括、提炼、感知等理解能力的考查 (如第1、2题) , 另一方面注意了朝向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考查,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 学习文章的表达手法 (如第3题) , 同时也注意考查了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第5题) 。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阅读要求, 充分体现了年段提升, 能考查出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

作文题的设计也要体现年段提升。例如:学会表达:下面的作文题, 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请你按要求把它写出来。 (35分)

家里的长辈是我们最亲近、最熟悉的人, 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发现他们的独特特点了吗?试着写一写。给文章起个显眼的题目, 让人一看就知道他 (她) 的独特特点, 比如:《“爱唠叨”的奶奶》《“爱管闲事”的爷爷》《“购物狂”老妈》《我的“球迷”爸爸》等等。

要求:通过具体事例, 突出人物特点, 语句写通顺, 写出真情实感, 不少于350字。题目自己定。

小学生作文重在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表达真情实感。因此, 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想象作文、看图作文, 材料作文、续写等应该作为作文试题的主要类型。该题设计的话题作文, 体现了高年级的特点, 贴近学生生活, 留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一方面为学生“拟题留白”,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选材留白”。不仅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独我”表达, 写出真实独特的个性作文。

一般而言, 随着年级的升高, 基础考查分值应该逐步下降, 阅读和习作的分值应该递增。试卷中板块分值配置上应该有梯度。

四、活化命题语言, 体现人文关怀

传统的语文考题设计过于呆板、程式化, 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应试的积极性。必须进行改革, 让每道考题都能具有一定的“磁力”, 吸引学生去做。因此, 试卷的拟题首先要从情境的创设入手, 注意活化命题语言。卷首可设计开考寄语, 如:“同学们, 你们好!时间过得真快, 又到了检阅收获的时候!你们准备好了吗?一起去语文竞技场去体验一番吧!相信只要你们开动脑筋……”目的在于打消学生应试的顾虑, 激起学生应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卷中可设计鼓励语:“做了这几道题, 你一定觉得自己很成功吧, 不过以下的内容更要动脑筋喽。”激励学生战胜自我, 再树努力完成试卷的信心;卷尾设计小结提示语:“祝贺你, 你即将凯旋!请你有时间再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胜利果实。记住!细心+耐心+智慧=成功。”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与反思, 体验成功与失败。

每道考题题目的语言表达要力求注意重心下移, 体现启发性与鼓励性, 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表述要亲切, 体现人文关怀, 让学生乐意去做。

3.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篇三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赊账(shē)桑梓(zǐ)

愧怍(zuò)豁然开朗(huò)

B. 给予(jǐ)绛紫(jiàng)

赡养(shàn)弃甲曳兵(yè)

C. 无垠(yín)瞭望(liáo)

干瘪(biě)义愤填膺(yīng)

D. 吮血(shǔn)恻隐(cè)

虫豸(zhì)不屑一顾(xiè)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天宝小姐酒醒,很觉得过意不去。后来彼此熟了,见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

B.这是一起耸人听闻的惨剧,市交警支队要很好分析,进一步采取措施,严禁违法超速行车。

C.风雨之后,无所谓拥有,萍水相逢,你却给我那么多,你挡住寒冬,温暖留给我。

D.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一方面是政府的新闻发布语焉不详;一方面是网友借助非正式媒体发布信息。

3. 根据下面的材料,请分别给“被就业”和“被增长”下定义。(4分)

网络新词是层出不穷,最近又有精彩的。听过“被就业”吧,这个词起源一些大学为了完成解决毕业生就业的指标任务,搞出的就业率统计数字造假。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已经声明,如果高校在就业率上有造假行为,教育部在审核评估高校工作的时候,将实行一票否决。

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又出现了“被增长”这个新词,矛盾所向直指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27号公布,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而农村居民增长是8.1%。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在上半年都超过了GDP的增幅。《新京报》发表文章对此提出了质疑,文章写到,每一次公布收入全民都是增长,今年的收入数据更神奇,增幅竟然超过了GDP。文章说,与“被就业”相比,“被增长”操作更为简单,从基层开始大家就在造数字,数字对数字谁能搞得清?然而对于公众来说,判断倒也很简单。如果有一大群人都在喊自己的收入没有增长,那就只能说明我们可能是“被增长”了。

答:

4. 《红楼梦》中有一群非常具有文学气质的女子,其中被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学诗的是谁?请简要描述。(5分)

答: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又如赴敌之兵兵:军队

B.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天空

C.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中:内心

D.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灵:有灵性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悚然而听之草拂之而色变

B. 悚然而听之 盖夫秋之为状也

C. 初淅沥以萧飒常以肃杀而为心

D. 其色惨淡忧其智之所不能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声音的出现是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倾听它,同时,也就惹动了文思。这样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了,有了这种文势,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泻。

B. 第二段是对秋声的描绘和对秋气的议论。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赋的传统手法,抓住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

C. 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人生而叹自然,百感交集,黯然神伤。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流露了对自然界万物的同情。

D. 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鸣,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

8.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分)

答:

(2)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3分)

答:

(3)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3分)

答:

三、 诗歌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蝶 恋 花

晏 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 “槛菊愁烟兰泣露”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其中的“愁”与“泣”有何作用?(4分)

答:

(2) 写“燕子双飞”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

(3) “昨夜西风凋碧树”内涵颇丰,试作分析。(4分)

答:

四、 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2) 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3)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 ,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 梧桐更兼细雨,。(李清照《声声慢》)

(7) 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

五、 文学作品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

“喂,小子!”一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吗?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这时他竟忘记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喝完水,那可怜人便要伸出黑黑的嘴,无疑是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于是那可怜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可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节选自雨果《一滴泪换一滴水》)

11. 小说中对众人围攻咒骂这一场面的描写有何用意?(5分)

答:

12.文中说伽西莫多看到爱斯梅拉达走来,“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为什么说他“相信”她是来“报复”的?(6分)

答:

13.爱斯梅拉达送水喝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4. 爱斯梅拉达的举动使伽西莫多“滚出了一大颗眼泪”(“生平第一次流出眼泪”),同时也感动了在场的观众,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

六、 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示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举的中国人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像孩子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诸如科学、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中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加以表达的。

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表一类的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15.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

B. 外国的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C. 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的情感。

D. 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

16.作者认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从文章哪些方面可以看出?(6分)

答:

17. 结合全文,请分条概括中国人与西方人相比主要不同之处。(6分)

答:

七、 写作(70分)

18. 请以“清醒”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 考 答 案

1. C (瞭liào望)

2. B (A.安之若素:对于困境或异常情况一如平常,泰然处之。B.耸人听闻:夸大事实,博取注意,有吹牛的意思,带有贬义。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恐惧、害怕,一般用于描述恐怖的事件造成的影响。C.萍水相逢:像浮萍随水漂泊,偶尔碰在一起。比喻不相识者偶然相遇。D.语焉不详:说得不详细)

3. “被就业”是指某些高校为完成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指标任务,采用造假的手段,称一些未就业的毕业生已就业的做法。“被增长”是指国家统计局公布信息称居民收入增长,而居民实际收入并未增长的现象。

4. 香菱。其一是黛玉让其细细品味王维诗,其二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于是香菱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读起来,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后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

5. B (天:自然)

6. D (A.分别为表修饰关系与因果关系;B.分别为代词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分别为承接连词与介词;D.均为代词)

7. C (作者由叹自然而感慨人生,流露了作者面对国家和自己的处境而产生的忧思之情)

8. (1)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2)我写这篇书序,既是沉痛悼念牺牲了的烈士,又(希望)用(它来)作为凡是能够阅读这部书的国民们的(一种)勉励。(3)要求做一个孝子,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

9.(1)拟人。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将主观情感移于客观景物,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哀愁。(2)写燕子双飞是为了更好地反衬词人的孤单寂寞。(3)这不仅是诗人的登楼即目所见,也包含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的回忆。其中的“凋”字既是写景,也是主人公空虚怅惘的情感的注脚。

10. (1)相逢何必曾相识 (2)哀民生之多艰 (3)落霞与孤鹜齐飞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5)无边落木萧萧下 (6)到黄昏点点滴滴 (7)杨柳岸晓风残月

11. ①表现了众人对伽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这一行为的愤怒。②同时也表现众人的冷酷、无聊、刻薄。③反衬爱斯梅拉达的善良、纯洁,有爱心。④为伽西莫多感激爱斯梅拉达作铺垫。

12. ①伽西莫多很少得到别人的同情,在爱斯梅拉达到来之前,在场的很多人骂他、打他。②伽西莫多曾为副主教克洛德抢过爱斯梅拉达,有理由觉得爱斯梅拉达是来报复的。

13. ①与众人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使情节更具波澜,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她的善行感化了伽西莫多和众人,塑造了爱斯梅拉达这一善与美化身的形象。

14. ①爱斯梅拉达的微笑唤醒了伽西莫多,也唤醒了观众,唤醒了他们人性中的良知。这既是歌颂了美好人性的力量,也是对美好人性的呼唤。②雨果别出心裁地挖掘出笑与泪的细微之处,生动地描绘了人性的优劣,侧面烘托出整个社会的阴暗。

15. B (应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

16. ①中国的语言是一种心灵的语言。②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③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④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

17. ①中国人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而现代欧洲人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②中国人缺乏精确的习惯,对自然科学以及纯粹抽象科学不感兴趣,而西方人对自然科学以及纯粹抽象科学比较感兴趣。

4.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篇四

一、我会读拼音,写字词。(12分)

zī xún páng bó jué jiàng yā yì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

kuí wú xī luò jǔ sàng hn zhí qián zī àn zhǎng

( ) ( ) ( ) ( )( )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5分)

慨( ) 询( ) 峦( ) 嫌( ) 逾( ) 概( ) 殉( ) 恋( ) 歉( ) 愈( )

三、填成语。(6分)

( )上( )花 ( )冠( )兽 张( )李( )

( )( )风霜 ( )东( )西 ( )魏( )赵 低( )浅( )

( )( )大笑 ( )光( )彩 ( )( )奉承 ( )钉( )铁 ( )( )动魄

四、在下面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打√,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4分)

捕捉(pǔ bǔ) 绞缢(nì yì ) 咀嚼(jiáo jué) 勉强(qiǎng qiáng)

内疚(jiù jiū) 野雉(zhì zì) 畸形 (jī qí) 潜伏(qiǎn qián)

五、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5分)

不是……就是…… 不但……而且…… 只有……才…… 宁可……也…… 如果…… 就……

1.音乐( )能给人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性情。

2.( )天下雨,( )不能上华山了。

3.( )保护地球,我们( )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4.妈妈( )自己吃苦,( )不让我们为生活担忧。

5.张强在家里( )看书,( )写作业。

六、按要求按写句子。(6分)

1.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2.小明对小红说:“我要像你一样乐于助人。”(改为转述句)

3. 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改写成拟人句)

4. 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用?肌肉发达有何益?(陈述句)

5.《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q托尔斯泰写的。(修改病句)

6. 两行白杨树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改为比喻句)

七、课文点津。(18分)

(1)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了《学弈》你明白了: 。

(5)《墨梅图题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品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别挤啦》的作者是_________国的_________ ,诗中的“挤”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 ,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

八、阅读理解。(19分)

(一)课内阅读.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只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 “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有趣,也是事实。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6分)

⑴“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2分

(2)这句话意思(1分):

(3)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2分):

(4)这段话表现(1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一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3分)

打量(liáng lìang) 上浮(fú fóu ) 兴(xīng xìng)旺

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写下来: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 __________(2分)

3、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___改___。(2分)

4、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_______ ___________,“制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5、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______________(2分)

6、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九、作文(30分) 题目:我忘不了

5.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篇五

一、填空题:

1.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0.9平方米,高是2米,它的体积是( )。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47.1立方米,底面半径是3米,它的高是( )。

3.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定,面粉的总质量与袋数成( )比例。

4.一幅图上,用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在比例尺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 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二、选择题:

1.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它的高是12.56厘米,那么它的底面半径是( )。

A.6.28 B.4 C.2

2.学校修建一个圆柱形喷水池,容积是37.68立方米,池内直径是4米,那么这个水池深( )米。

A.2 B.3 C.6

3.汽车的速度一定,汽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4.地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10000 B.1:100000 C.1:1000000

三、判断题:

1.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与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相等,它们的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

2.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正比例。( )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

4.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 。( )

5.把一张长62.8厘米,宽31.4厘米的长方形硬纸片,卷成一个圆柱形纸筒(粘贴处宽度不计),它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 …………( )

四、看图表填空,根据规律判断比例关系,并填空。

X235 10……

Y 4.57.512 ……

(1)

X与Y(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X235 10……

Y 42.412 ……

(2)

X与Y(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五、解答题:

1.甲市到乙市约200千米,如果在比例尺为1:000的地图上画出这两个城市,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2.一个圆柱形油桶直径6分米,高8分米,制作这个油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如果每千克油的体积是1.5立方分米,这个油桶可以装多少千克油?

6.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篇六

郑冉

一、命题分析

试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阅读分析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我认为积累能力部分的第四题出得好,把一对反义词放在了具体的语境中,学生不是孤立地记忆、填写反义词,而是通过句子,理解词义再填写相应的反义词。再有写作能力所出示的看图写话,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使学生都能发挥想象,抒发自己的所看所想。

二 答题分析

1、学生积累能力,基础知识部分较好。出现极个别现象如下:(1)马虎。

(2)审题能力差。如第八题“这首诗描绘的是(汪伦)送别(李白)时的情景。”有部分学生也不认真读题和分析,把答案写颠倒了,还有的写成了“(李白)送别(古代)时的情景”。这一题中等生错的较多。

(3)形进字、同音字混淆。如“看拼音写词语”中”的“修里(理)”“参(关)观”“深----(线)浅”。

2、学生的阅读分析部分失分较多。

(1)写反义词。一种是真的不会写而丢分,一种是会但是不会写字而丢分。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失分较多。有的是一共有几句话一题写错了,有的是小鸟洗澡的方法那个“或”没明白而失分,还有的是没有读好题,照样子用“先。。然后。。”写句子一题丢了分。

3、看图写话部分学生答得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从图入手,大胆想象,把语句写通顺、写完整。极个别的学生因错字太多,或语句不够连贯而失分。

三、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卷面出现的问题,特制定措施如下:

1、向课堂要质量。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如审题分析能力,平时要多让学生自己读题,并尝试讲一讲什么意思,怎样答。在词语积累方面,让学生多见多识,如形进字、同音字的区别组词要练到位,抓得实。

2、多见题型,常练习。如反义词“对对碰”,学生在认读的基础上要练习书写,并且随时抽测,掌握情况。

3、个别纠正,逐个击破。那些犯马虎毛病的孩子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平时常监督。

7.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篇七

甲卷必考题(142分)

一、 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4题。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如今我摇着车在这园子里慢慢走,常常有一种感觉,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有一天我整理我的旧相册,看见一张十几年前我在这园子里照的照片——那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我便到园子里去找那棵树。我按着照片上的背景找很快就找到了它,按着照片上它枝干的形状找,肯定那就是它。但是它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有一天我在这园子里碰见一个老太太,她说:“哟,你还在这儿哪?”她问我:“你母亲还好吗?”“您是谁?”“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您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跑到这世界上来玩真是玩得太久了。有一天夜晚,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一阵阵唢呐声;四周都是参天古树,方形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唯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或许这几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它,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

那时您可以想象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质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1. 仔细阅读本节文字,你认为本节主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在第二段中描写了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一阵阵唢呐声。作者这些精心描写的深刻用意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快结束时,作者写道:“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这两句简短的话含有意味深长的“潜台词”。请你揣摩文意,尝试一下用同样简练的语言把这些“潜台词”的意思表达出来。(6分)

(1) 当然,那不是我。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但是,那不是我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完这篇文章以后,你对人生包括死亡是怎样看待的?请用几句简洁的语言表达你的真情实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5~8题。(18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如泥沙?使负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 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A.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6. 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 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 南亩:泛指农田

③ 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 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 独夫:孤单的人

⑥ 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 楚人:指刘邦

⑧ 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 ①④⑤⑦ B. ②③⑥⑧

C. ①③⑤⑧ D. ②④⑥⑦

7. 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 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 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 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8. 翻译下列句子。(9分)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篇八

试卷特点

本次测试试题难度适中,涵盖了本学期知识的重难点,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平时的学习水平,对今后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抽样情况分析

试题包括四个大题:

一、基础知识。包含看拼音写汉字、选择正确读音、先比较再组词、仿照例子写词语、选词填空五个小题。大部分学生掌握扎实,“均匀”、“衡”出错相对较多,“踮”的读音出错集中,其他小题除个别同学有错字外,大多数同学掌握扎实。

二、积累运用。包含把词语补充完整、古诗填空、按原文填空、理解课文大意四个小题,大部分同学出错较少,个别同学错字较多,有一名同学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导致理解错误。

三、快乐阅读。短文1是课内阅读《长城》,三个小问题反映学生的理解能力,一部分学生能够抓住重点回答准确,还有部分同学存在词不达意的情况,语言的表现力不强。短文2是课外阅读《一只小鸟》,这个练习集中体现学生对短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学生完成比较好,出错的题目集中在“画出小鸟为什么要放出赞美‘自然’的歌声”这一问题,学生没有把句子画完整,近义词“景致”出错相对多。

四、开心习作。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处去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绝大多数学生选材准确,内容详实,文章条理清晰,综合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个别同学语言贫乏,叙述缺乏条理性。需要加强听说读写的各项训练。

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综合本次测试情况,我的思考是:

一、课堂教学一定要扎实有效。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力求扎实,复习时做到精讲精练,重点突破,但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有不少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不扎实,学习态度不够严谨等问题。下学期,要加强过程性教学的实效性,争取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学会举一反三。

二、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年级是学生学习能力逐渐提高的一个关键时期,在关注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本学期,我们在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多样化的阅读能力、流畅清晰的表达能力等方面继续努力,学生能力逐步提高。下一学期进入四年级,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表达的个性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认真做好优等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注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培养,关注学习落后同学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培养,采取面对面、一对一地指导,调动同伴的互助能力,使他们逐渐爱上学习,提高成就感和自信心。

9.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篇九

一、 送汉字娃娃回家(10分)

nài líng xīn miío huì

1. 小民正在 心 听音乐,细细 赏那美妙的旋律,被乐曲中 的

cōng lóng rǔ yu

景象陶醉,那 的树林, 白色的浓雾,多么 人的景象啊!。

lǜ jiàn yóu yù

2.他考 了一下,决定在这关 的时候,不能再 了,更不能让

cuī cù cán kù chí w jiàn

人 ,无论多么 ,都要坚 下去,把 住机会,去 行

自己的诺言。

二、这些字是多音字,请在正确的读音上打上“√”(3分)

(1)神州7号飞船胜利降(jiáng jiàng)落到地面,全人民都欢呼起来。

(2)我家附近有超市,买东西很方便(piánbiàn),也很便宜(piánbiàn)。

三、根据拼音写出同音字(6分)

1.fú 仿( ) ( )号 一( )画 名( )其实

2.jù ( )拢 ( )乐部 工( ) ( )人

3.bì ( )玉 ( )竟 石( ) ( )需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按顺序改在括号里。(6分)

1.太阳出来,千万楼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稍,照射在宿舍门前。( )( )

2.在蔚篮的天空下,一条青澈的小溪正在欢快地唱着歌。( )( )

3.我们不要仿碍别人工做,。( )( )

五、照样子,写词语(6分)

喜洋洋 ______、_______ 打扮打扮 _________、_________、

高高兴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能搭配的词语连起来。(5分)

抽出 庄稼 苍翠的 草地

保护 积雪 辽阔的 声音

覆盖 羽毛 急促的 大自然

抖动 阳光 纯洁的 松柏

充满 枝条 安详的 神态

七、选词填空(6分)

鼓舞 鼓动 鼓励

1.雷锋精神永远( )我们前进。

2.老师用目光( )我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经他一( ),不少人都愿意去。

果然 仍然 虽然

4.( )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极大陆上却覆盖着厚厚的白雪。

5.他( )保持着老红军艰苦朴素的作风。

6.( )不出我所料,他在口语测试方面出了差错。

八、按要求学写句子。(10分)

1.使句子更具体、生动

田野开满了 鲜花。。

2.例:菜地里飞出一大群鸟。 一大群鸟从菜地里飞出。

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

3.辛辛苦苦 我们 农民伯伯 种出来的 粮食 吃的 是(连词成句)

4.蜜蜂哼着悦耳的小曲,在梨花中飞舞。

拟人句:

九、写出与下列成语意思相反的成语。(4分)

例:冤家对头 同室操戈

水火不容 锲而不舍

十、背一背,填一填(9分)

1.来到荷花池,看到蜻蜓飞舞,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杨万里的诗句 , 。

2.空旷的山林,只听见人说话的声音却看不到人影,你会用王维的诗句: , 来形容。春天,看到桃花盛开,野鸭戏水,你会吟诵: , 。

3.老师常常用歌德的名句 来教育我们今天的事不要等到明天去完成。见到有人不努力学习,时常感叹道: , 啊!

十一、阅读闯关。(15分)

(一)课内阅读

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7分)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针扎的办法可以治好;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1.读读这段话,写出蔡桓公的病在体内的发展变化过程。(3分)

皮肤里──( )──( )──—( )

2.蔡桓公曾三次拒绝扁鹊给他治病。有人说,扁鹊也有责任,因为他不太会说话,见面就说蔡桓公有病,使得他不高兴,不听劝告。如果你是扁鹊,当时你会怎么劝说呢?(2分)

3.你读过其它给你启发的寓言故事吗?写出两个。(2分)

(二)课外阅读(8分)

我们家乡进行新农村建设,去过的都说不错。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那儿参观。

走进住宅区,远远就望见了一座大花坛。金秋季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你瞧,菊花一簇簇,一丛丛,五彩缤纷,姿态万千;有嫩绿的,有雪白的,有粉红的;有的像开屏的孔雀,有的像满天每繁星。花坛的左边是喷水池。高高的水柱,洒下来的时候真像天女散花一般。晚上,喷水池的霓虹灯亮了起来,彩色的`灯光映着喷落的小花,更是美不胜收。

走过喷水池,我们来到绿化带。这儿的树木郁郁葱葱,那繁茂的树叶伸展开来就像一顶绿绒伞。鸟儿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

沿着水泥路过去,就是住宅楼了。住宅楼高大、美丽而气派。大楼共有十二层,墙体是奶黄色的。整齐而明亮的玻璃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出各种美丽的色彩。爸爸告诉我,这几年家乡工业发展很快,这幢住宅楼就是村办厂集资新建的,并分配给农户。

“太美了,家乡变化真大呀!”

1.课文抓住新农村的住宅哪些地方来写。

2.作者写菊花,从菊花的 来写 。

3.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十一、习作与表达(20分)

生活中有很多你熟悉的人,你的爸爸、妈妈、同学……请选择一位你最熟悉的人来写。题目自拟。

附加题:(20分)

一、修改病句。(6分)

早晨,我戴上红领巾,背上高高兴兴书包上学去。路过公园,看到几位老爷爷正在认真地打太极拳,旁边吸引了不少很多围观的人。

二、、请你对对子(8分)

横对 真对 温暖对 公开对

久旱逢甘雨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三、你能将《清明》一诗在不增减一字的情况下改编成一个有时间、地点、场景、台词的小剧本吗?试一试。

参考答案:

一、耐 聆 欣 描绘 葱茏 乳 诱 虑 键 犹豫 催促 残酷 持 握 践

二、jiàngbiànpián

三、佛 符 幅 副聚 俱 具 巨 碧 毕 径 必

四、缕 梢 蓝 清 妨 作

五、略

六、略

七、鼓舞 鼓励 鼓动 虽然 仍然 果然

八、1.略 2.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升起。3.我们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九、和睦相处休戚与共 情同手足 半途而废

十、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空上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水暖鸭先知。3.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今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十一、(一)1.皮肉 肠胃 骨髓2.略 3.略(二)1.大花坛、喷水池、绿化带、住宅楼

2.姿态、颜色3.对家乡的赞美

附加题 :

一、背上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去掉“不少或者很多”

二、竖、假、寒冷、隐藏、他乡遇故知。家事国事事事关心。

三、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场景)路上。(地点)

行人欲断魂,(人物):“借问酒家何处有?”(台词)

10.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篇十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一题 我会读拼音写汉字 一部分学生完成较好,一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出错,个别学生写错字、别字,总体失分率15%,问题在于学生不能正确使用同音字。今后要多加巩固练习。

二题 我能用对号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大部分学生完成较好,个别学生出错。总体失分率6%,问题在于学生没准确掌握多音字的准确使用,今后要多区别、巩固练习。

三题 我能辩字组词 大部分学生完成较好,极个别学生出错。总体失分率8%,原因在于不识字,不能组词。教师指导练习。

四题 我能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大部分学生完成较好,个别学生出错。总体失分率8%,问题在于学生没准确掌握多义字的准确使用,今后要多巩固练习。

五题 我能照样子写词语 一部分学生完成较好,一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出错,个别学生写错,总体失分率32%,问题在于学生不能正确使用词语,写错别字。今后要多加巩固练习。

六题 我能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个别学生完成较好,一部分学生出错较多,一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出错,总体失分率46%,原因在于学生不能较好理解课文,对课文内容掌握不牢固。今后要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阅读理解与感悟 个别学生完成较好,大部分学生出错较多,如阅读一的2、4小题出错多,阅读二的3小题出错多,总体失分率45%,原因在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理解不透彻。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多想、多理解。

11.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篇十一

随着一个又一个繁忙而又紧张的星期过去,这个学期也接近尾声了。回想开学到现在,班中学生的变化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起起落落。每当你平息了这一次的**之后,下一次**又正悄悄地走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近来这段时间,感觉学生身上更多的是缺点,而不优点。有可能学生也随着复习阶段的进入,心情变得烦躁起来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较差,只在老师的监督下学习,离开老师的视线他们就只想着玩了;也有一些把学习上的事只是勉强完成任务而已,一下课就抓紧时间做作业,看似认真的背后,效率是低得可怜;回家作业的完成率总是达成不到100%。另外,作文水平较低,班中尖子生少,还有少部分学生缺少父母的监督,自觉性较低。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的重点、难点

1、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词语盘点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

2、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日积月累和成语。

3、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求: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真情实感。

二、复习措施

(一)复习方法

1、首先采用单元复习法,教师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再跟学生一起回忆。把作业本、一课一练中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去记忆;一些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让学生多观注。然后再通过相应的练习卷加深印象,老师做到认真批发,讲解。具体安排这样:讲解课文花一课时,利用早上时间给学生听写词语,主要是词语盘点中的词语,默写要背诵的课文。课文讲解完后让学生回家把试卷做好,第二天教师批改之后再与学生教对,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

2、然后采用分类复习,教师分工把词、句、按课文内容填空等基础知识整理出来,让学生再进行练习,减少学生在这方面出现的错误,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

3、最后再进行相关的综合练习,让学生对复习的知识进行一个整体的回归。教师要分析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把一些典型的错误再反复进行强化练习,争取把错误率降到最低。

(二)教师方面的措施

1、围绕各单元教学目标,研究教材,抓住课文的重难点,全面系统复习;一些重点的句子及理解让学生背出并会分析。

2、根据复习计划,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步骤有重点地复习,主要集中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基础知识的巩固,阅读方法的再次巩固(如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分段方法等);

3、认真备课,精选习题,集中抓学生的难点讲透讲深,精讲各类型,课后及时反馈,批改辅导;

4、复习重视全体,面向全体,尤其是全面了解、掌握后进学生的复习情况,每天做好记录;

5、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起学生对复习的重视,明确家长职责,配合复习工作,保持家校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复习情况;

6、复习以激励表扬为主,开展小竞赛,让学生在复习中尝到快乐,提高复习效率;

7、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要求人人过关,尤其是书本中的字词、句式、课文内容默写,阅读习作视不同层次分层复习,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8、让学生自己准备一本本子,把自己在作业、试卷中出现的有关基础知识的错误情况记下来,以便反复强化,时刻提醒自己。

(三)分类安排

第一部分:汉语拼音

要求学生端正作业态度,看拼音写词语时,要求把拼音拼完整。要求区分音节、音序。查字典中的音节要大写。

第二部分:字词的复习

掌握本册的生字及多音字;辨析形近字、音近字;掌握音序、部首查字的方法并能据词定义;掌握本册中的词语;搭配词语;将词语分类;辨析近义词与反义词。近义词与反义词这一块学生掌握较差,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求学生有意记忆,分类摘录下来,多读多记。

第三部分:句子的复习

继续认识句子;学习将句子写具体;会将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学习改写反问句;会改病句;会使用顿号、叹号,初步掌握冒号的用法;会缩句、扩句;会写比喻句、拟人句;会区分句子中使用的说明方法等。

第四部分:阅读的复习

结合课文,掌握读懂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熟读课文,理解内容,并按要求朗读或背诵、默写课文;能够默读,能按要求边思考,读懂内容,完成习题;对于课外阅读,教师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进行讲解,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回答总是的巧门。其实最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反复读。

第五部分:习作的复习

能按指定的段式(时间、事情发展、方位的顺序)写一篇通顺、连贯的文章。引导学生学会文章的川连。指导学生区分写人与写事的文章。其实两者是区分不开的,主要在于开头与结尾的不同,让学生抓住这一点,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写人要求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作详细描述,再加上一些优美的词句,这样的文章就是一篇好文章了。除了这些,还要根据本册习作的要求,对于七篇大作文进行再次地讲解,应该抓住哪些来写。在复习阶段,教师可对学生出一些比较典型的题目让学生去写,然后进行集体地讲评,修改。让大部分的学生知道这一类的作文应该怎么来写。在考试前,还要教给他们最重要的不能忽视作文的审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否则再好的作文也得不到高分。再则,在复习阶段,让好的学生自己去看一些优秀的范文,而对班中的一些后进生,那就要靠教师帮忙选择一些考试概率大一点的优秀习作,让他们去看,去读,去模仿。考试时如遇到这一类的作文,他们也知道应该怎么来写,应该能够拿到基本的作文分。

(四)后进生的辅导

对于班中的一些后进生,采取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的进行听写生字、默课文,在基础知识方面不要再大量失分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些阅读的训练。再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进行耐心讲解。并在班内帮他们找一个小帮手,代替老师帮帮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五)优生的提高

我们班往往在大考中高分的人数很少,在优秀率的人也只是刚刚上,没有高分。这种现象很吃亏,好生提高起来比后进生要简单,只要端正态度,稍稍指点就能有所进步。所以,这一次要重视对好生的提高。

三、复习达成目标

12.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篇十二

2.lǐ mào 应以真诚为基石,不能虚情假意。

3.犯cu wù 不要紧,但是以后要改正。

4.yǔ zhu 像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它有时像梭子,有时像光带,有时像铁饼,真是太有意思了!

二、你能给黑体字选择正确读音吗?

cānshēnyīnɡyìnɡké qiàozānɡ zànɡ

1.大家都来参加这个盛大的聚会,晚餐更是丰盛:海参()、龙虾、螃蟹……真是应()有尽有。

2.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

3.他真聪明,使了个金蝉脱壳()就脱身了。而我使劲儿敲着自己的脑壳()也没想出任何办法。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卡通明星们来到农贸市场,发现下面一些农副产品的名称中出现了4个不规范用字。请画出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

豆付 葡萄 马止苋 芋头 罗卜 西红柿 东瓜

2.成语大联欢。

3.趣解成语。

最长的一天—()最远的地方—()最大的手—()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我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儿,跳动得更加剧烈了。

(2)大军像决堤的洪水,向西南方向奔流。

2.夏天的雨是浪漫美丽的,你能默写一首带有“雨”字的诗句吗?

3.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降下面每组的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写下来。

(1)你喜欢这张DVD。你把这盘DVD拿去吧。

(2)爸爸会开汽车。爸爸会修汽车。

五、语文实践活动。

班里要设立一个“图书角”,要求每天同学捐出一本课外书,并制作一张“图书卡”。

六、生活你我他。

回首二十世纪,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由于环境污染,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回想起长江的洪涝灾害、频繁的台风、黄河断流、大海的赤潮,还有北京的沙尘暴等。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地球怎么了?”大自然在报复人类,地球在哭泣。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让我们都来关心环保。

1.短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请用“ ”画出来。

2.面对哭泣的地球,人们发出了怎样的疑问?请你写在下面。

七、课文拓展秀。

1.本册书中,我知道 和 被列为世界遗产,你还知道哪些世界遗产?

2.“狭路相逢勇者胜”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看图,回答问题。

这是,是 发明的,样子像个。邻居小弟弟对这个东西很好奇,你能给他具体介绍一下吗?

八、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童年趣事

童年趣事是五彩的河,童年趣事是七色的路,童年趣事是闪亮的桥,童年趣事是美妙的世界。

在几年前的一个暑假,下午阿姨从热闹的菜市场买回许多蛋,圆溜溜的,非常可爱。我想:那么可爱,怎么能煮着吃呢?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了个“海底捞月”,再加个“金鸡独立”,从阿姨手里夺过一整袋鸡蛋。阿姨奇怪地问:“你……想干什么?”

我回答道:“我要孵蛋。这么可爱的蛋,孵出后的小鸡一定更可爱,我才舍不得吃这些鸡蛋呢!”

“啊?你准备怎么孵啊?”阿姨问。

我说:“人都能生孩子了,怎么孵不了蛋呢?反正我至少要孵一只!”阿姨被我说得没办法,只好答应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立即从袋子里拿出一个蛋,心想:孵蛋需要温度,棉被不是暖烘烘的吗?我毫不犹豫地把蛋放进被子里。

过了半天,我走进卧室,“咦?蛋怎么不见了?”只看见蛋黄铺在草席上。我疑惑不解,慌忙跑去找妈妈。我把这件事的经过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哈哈大笑:“傻孩子,你瞧你盖了多少层被子!一层,两层,三层……”“原来是压破了!”妈妈说:“傻孩子,我们人是孵不出蛋的!”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孵蛋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毫不犹豫:

疑惑不解:

2.你认为蛋放在被子里能孵出小鸡吗?为什么?

3.你想对文中的“我”说些什么?

九、我手写童年。

在我那如歌的童年里,做过不少可笑的趣事。它们像一个又一个小小的音符,欢笑着,蹦跳着。如今回忆起来,还是觉得那么可爱。回忆一件自己最有趣的事,然后用笔记录下来。

参考答案:

一、皇帝 礼貌错误 宇宙

二、shēnyìnɡzànɡ qiào ké

三、1.豆腐马齿苋萝卜冬瓜

2.春暖花开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一心一意九牛一毛五湖四海虎头蛇尾 狐假虎威 马到成功

3.度日如年天涯海角 一手遮天

四、1.妹妹的记忆力特好,几乎所有知名小品中的“拽词”都能记住,不时地就蹦出来几个。天上的白云像一串串棉花糖。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如果你喜欢这张DVD,你就拿去吧。爸爸不但会开汽车,还会修汽车。

五、略

六、1.长江的洪涝灾害、频繁的台风、黄河断流、大海的赤潮,还有北京的沙尘暴

2.地球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七、1.莫高窟颐和园黄山

2.窄路相遇,无可退让,勇者胜就是勇敢、勇猛并且有谋略的人能够获胜。

不矛盾。比如人的善良、真诚、勤劳这些美好的品质是一成不变的。

3.地动仪 张衡大酒壶

八、1.一点也不犹豫。感到不明白。

2.不能,因为小鸡是鸡蛋从温箱里孵出来的。

3.有好奇心,爱迪生小时候也做过这种事情的。

13.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篇十三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试卷分为两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积累与运用。

第一部分1.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字词的掌握情况,其中大部分字词都比较繁琐,是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如:渲染、姹紫嫣红、羞涩等。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拼读能力较强,并且对于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但也有几个同学拼读有难度,掌握不扎实。

2.写字展演

考察学生的书写是否美观,能否做到行款整齐,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以上要求,只有小部分同学书写潦草。比如:魏兆康、李文韬等

3.形近字组词,考察学生的辨字组词能力。跤、暇出错较多。

4.句子积累,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精彩句段和日积月累的掌握情况。出错较少

5、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这题有些难度,考察语文的综合素养较强。

第二部分1.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

力。从得分情况来看,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从短文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语”、“加标点”以及“给文章加一个题目”这三个题,学生完成较好。对文章的体会丢分较多。

2.作文。

这一题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做到紧扣中心,并且有条理的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读好要求,内容欠具体,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也多。

二、学生成绩情况分析

本次共有57人考试,A类有20人,占总人数的36%,B类23人,占总人数的41%。C类6人,占总人数的11%。D类7人,占总人数的12%。平均分69分多,位居年级第二。究其原因,差生太多。李昊宇、丁晓菡、刘莹、任家毅、吴世龙有了明显进步。这些孩子平时也比较努力,我对他们要求也比较严格。家长也比较上心。王馨雅、周云杰、詹精艺、成绩有所下滑。我认为这些孩子有些原因是因为参加活动的影响,不够安心。再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孩子理解能力较差。

三、反思及改进措施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1、注重词语的积累,可以通过背诵、抄写、听写、竞猜等方法,灵活运用课内外的词语。

2加强句子训练,通过平时上课和辅导资料多加练习如扩句、缩句、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等的训练。关键是让学生弄清楚方法,加以归纳方法,强化训练,形成能力。

3、经常巩固课本中的背诵积累。如:优美段落、日积月累、古诗词等。做到会背会写,提升语文素养。

(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教给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多读少讲,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2、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时,教给学生理解内容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并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对比阅读,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

(三)继续大胆进行作文教学的改进

1、多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能写真实的文章。

2、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多种评价方式。在评价别人

和评价自己的时候,获得习作的快乐,逐步提高习作的能力。

3、抓好要求习作与平时的小练笔,多写多练。

上一篇:2023届本科毕业生论文答辩会议程下一篇:新概念作文大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