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2024-08-25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精选12篇)

1.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篇一

《意境之美》的阅读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境之美王祥夫 说到意境,我以为,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让人们的心灵暂时得到抚慰的一剂良药。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要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董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说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还不如说他对于动荡不安动 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以董其昌那样的身份,以他那样的身份派生出的那样的心情,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追求这样宁静的意境,是有意要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既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抚慰!这就是艺术的真正妙谛所在。有唐一代,安史之乱那一段,草木厌兵民不聊生,倒出现了许多意境优美的田园诗,为什么会这样?那几乎是民众们的集体向往,是诗人对民众的一种大抚慰!而在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小邑犹藏万斛金”,却产生了以建功立业思想为基础的边塞诗,边塞诗的苦寒意境是人们所不乐意经历的,但因为它与人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既变成了一种审美,又被人们乐于称道!艺术的妙谛就是要与生活拉开距离,如果生活是什么样艺术便是什么样,那我们还要艺术做什么?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

国画的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即彼。艺术必须要由此即彼,如果艺术不能完成这一个飞越便不是艺术,只不过是说明文,或是——看图说字。文学

中的意境之美也如此,文字要在读者的脑海里变成海市蜃楼般的画面,如《简爱》,你似乎都能感觉到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感觉到那种阴冷和潮气。说到营造国画的意境,不是画家自己在那里营造,画家只不过提供了某种可能,只是通过笔墨对看官们的生活经验

做了指点和引导,然后由看官去营造,意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意境的标准不会随时代产生多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画。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这只是某些人的事,就国画时言,你也可以笔墨不必随时代,你可以死死固守传统,固守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一种精神!中国画技法形成于农耕时代,你要它随时代发展,现在是什么时代?工业时代好像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你来画宇宙飞船或手机电脑不是不可以,但也同样需有意境。关于国画意境,没有什么评判标准,也不必立这个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那就是笔墨一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 6 微。于似与不似之间要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我以为那便是意境。

真正的画家永远不可能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只可能是理想境界的营造者,意境便是他们的极乐!

(选自《 光明日报 》)

1.下列对于文中“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现实的重压之下,意境可以帮助人们暂时得到心灵的抚慰,这里作者关于意境的观点,与通常所说人们认为的意境是有所不同的。

B.董其昌的山水所体现出的意境,不仅是他心与笔追求的真实写照,而且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动辄就说罹祸的深刻认识,是他宁静心情的反映。

C.作者认为艺术的真谛就是追求宁静的意境,就是要有意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这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抚慰。

D.由于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唐代边塞诗就有了意境,成了理想化的艺术,被人们推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由于安史之乱,民不聊生,却出现了田园诗,根本原因是:民众们都向往田园生活,诗人们为了安慰老百姓去创作。

B.艺术的妙谛是与生活拉开距离,因为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拉开了距离,艺术创造的意境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

C.画画给人更多提供可能的联想,就是由这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的联想,是图画的艺术之美,也是艺术之为艺术的原因。

D.图画营造意境,只不过画家为看官欣赏提供了某种可能,只借助笔墨为看官的生活经验做了指点和引导,看官可以自己去营造意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关于意境的说法显然是与文学上通常的说法是有区别的,作者意在强调意境的主观性,也强调了意境的精神抚慰力量。

B.文学中的意境之美,关键在于作者以文字来让读者通过更多的联想,进而头脑中浮现出海市蜃楼般的幻景,比如读名著《简爱》,读者似乎都能感觉到主人公生活的环境。

C.关于国画意境的标准不会随时代有多大变化,画者也可以不必随时代,可以死死固守传统,而固守本身便是一种美,是一种精神!。

D.评判国画意境没有标准,也不必立这个标准。意境是尽可能留给观众很大想象,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B。属于强加关系。因为原文强调说董其昌的山水是“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不是递进关系,是否定前者而肯定后/ 6 者。

2.、A。将或然说成必然。原文有“几乎”二字,说明不是所有民众向往田园生活,只能说是绝大多数民众向往田园生活。

3.、D。扩大了范围。原文说意境让人们看到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美”,而不是“事物”。/ 6 / 6 / 6 / 6

2.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篇二

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发创于魏晋南北朝之间, 据文献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即画有《雪霁望五老峰图》。南朝的宗炳与王徽继之完成了两篇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与《叙画》。这一时期若干作品中的山水仍是人物的衬景, “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甚至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处理树石, 追求装饰趣味, 但山水画理论已经成熟, 或强调哲理性的显现或重视抒情的表达, 而且讨论了空间的表现, 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隋唐时代, 中国山水画已经成熟, 展子虔《游春图》, 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 虽未脱离装饰遗意, 但写实能力有极大提高, 已有抒情意味。

盛唐的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定的审美认识上达到了一个高峰。际荆浩的山水画论《笔法记》, 把谢赫“六发”移于山水, 以真为主, 强调以树木体现一定的道德观念。北宋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则围绕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核心意境问题, 系统地总结了经验, 使中国山水画理论更加体系化。经过南宋画家对寄幽情美趣于精粹景色中的探索, 至元代尤其是元四家———黄公望、倪震、王蒙、吴镇, 山水画又出现了一个重视主观抒发与风格创造的新高峰, 也完成了山水画重视书画的统一。

明末董其昌简化古人创造的山水形象, 参照书法开合起伏的法则, 用以购置平面的山水境界, 造成了山水的又一变异。进入清朝以后, 一派沿董其昌变化古法, 在笔墨风格味上谋求新意;另一派面向自然亦发挥笔墨传情的效能, 独抒个性。后一派的代表石涛撰写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是古代山水论中最优秀的名篇。五代两宋以后山水画的变异发展, 不但造就了为数极多的名家和作品, 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流派, 还完成了在中国画论中居于首位的理论著作, 为近现代黄宾虹、李可染等山水画大家的出现准备了历史条件。

二、意境的出现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 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 主要是在山水画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 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受到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 山水画创作从地图制作式的幼稚阶段跨进了讲“实对”、重“写生”时期, 这是后来传统绘画强调意境构成的先导。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 认为创作应当“意造”, 鉴赏应当“以意穷之”, 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宋、元是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的时期, 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 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 是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 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 对绘画中意与境的含义和相互关系做了较深入的分析, 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亦即意境的表现问题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什么是意境?唐代大画家张澡画论有两句:“外师造化, 内得心源”。造化和心源的结合, 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 这就是“意境”, 一切艺术的中心。

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简单地说, 就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感的交融和渗化。

意境是客观景象作为主观情思的注脚, 使人心中情思起伏, 波澜变化, 仪态万千, 不是一个固定轮廓能够表现出来的。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 云烟明晦, 才足以象征我们的胸襟和感情。山水成为抒情的媒介, 所以中国的画和诗, 都爱以山水境界作为表现的中心。

启人之高志, 发人之浩气, 展开我们艺术的灵魂, 挖掘无尽的心源, 只有山的奇妙变幻才是一种适当的象征素材, 用来建造我们胸中的意境。

三、意境的认识

意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使中国传统绘画, 尤其是山水画创作在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 二是主观精神的表现, 而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为此, 美术所强调的意境, 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 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 而是主、客观世界的统一, 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

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因素, 但意境中的情绪是蕴理之情, 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而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 同时也包括能够触动人们情怀, 引起生活回忆的环境、人物和事件, 这样才能使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

中国山水画的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一致情景交融的境界。所谓写境, 即寄情于实际景物, 更强调审美对象的实在性与具体性。所谓造境, 即对现实景物进行更大胆的艺术概括、提炼与处理。中国山水画虽然以自然风光为主要描写对象, 但不忘表现审美主体的认识、理想、感情与愿望。二者境象虽有具体与宽泛的不同, 却都是以情与意为主导。

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 百里之势浓于咫尺之间。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 于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正是这种由面到点的创作过程和由点到面的欣赏过程使作品中的意境得以展现出来, 二者都需要形象和想象才能感悟到意境的美。

笔墨虽出之于手, 实根于心。中国山水画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 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 “心源”才是形成不同绘画风格的根本所在。中国人面对自然, 往往把自我融到生活中去, 又把生活看做一种境界, 追求一种自然精神里的人文境界。境界是人格的体现, 是修养的体现。心胸博大的人, 他所画的画不可能气短;内心清净的人, 他的笔下不可能有浊气。千山万山归为一山, 那才是胸中之山, 落笔于纸上, 心中游刃有余, 树木云水, 都无固定形状, 要达到一种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境界。

摘要:魏晋南北朝至今, 中国山水画历经沧桑, 在五代宋、元时期, “意境”概念也随之产生, 从地图制作的幼稚阶段到能真切表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完美结合, 这是世代山水画家的智慧结晶。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发展,意境,出现,认识

参考文献

[1]徐书城.中国绘画艺术史.人民美术艺术出版社, 2001-02.

[2]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生活·读书·心知三联书店, 2000-12.

3.园林山水画的美学意境 篇三

刘利涛,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2003年作品获得中国青年杯美术作品大赛优秀奖;2012年作品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70周年天津美术作品展;2012年作品入选《西域风情》当代中国画扇面艺术展;2012年作品入选“河北商会杯”全国国画精品展;2014年作品《春雨润荷塘》入选“庐陵风-井冈情”吉安百名画家国画作品展;2015年连环画《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红色传说——萝卜密函》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园林山水艺术造就了园林山水画之美

中国园林山水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此时期道家思想盛行,以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成为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创作原理,同样也是中国园林艺术所遵循的原则。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文章《归园田居》,是他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他为中国文人建造了一处完美的心灵花园,文人从此开始向往自然的山水世界。

王维被后世尊为泼墨写意山水创始人,南宗文人山水画之祖。在安史之乱后,回到陕西蓝田经营他自己的园林别墅——辋川别业。自此以后画家参与造园、画家自己构园、画家为园林作画成为传统,一个真正的诗画兼备的文人园出现了,中国画家与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现世生活中受伤时,西方人大多数求助于宗教,走向教堂。在中国文人世界里,大多走向自然,走向山水。所以山水画兴起,山水诗盛行,园林山水就这样发达起来,随之园林山水画也就形成了。中国的文人在政事繁忙之余会用休闲文化来解放自己:游山玩水,会友弹琴,写诗画画等。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里倡导忠信礼义,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定位。儒家的建筑优点是有规矩,有秩序,可它却又很无趣,所有的线条都是直线,都是对称,都是平衡。与儒家的均衡对称相反,中国园林山水部分则遵循自然的原则,返璞归真,呈现出来的是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环境空间的疏密得宜、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构成手法灵活多变,所以就会出现另外一个建筑就是体现老庄道家的园林建筑模式。儒家的建筑是垂直的、对称的,但是到了园林当中所有线条都变成了曲线,利用建筑空间把人带到自然中去,接近山水自然远离人间秩序,达到了个人的解放。

从建筑看园林山水只是一个设计而已,可是从人文角度来看,园林是中国儒家文化里的救赎。在正殿里是端端正正、严肃认真的状态,走进园林就是全身心放松的状态。从心理学来讲,正殿笔直的路是现实世界,园林是人的潜意识的世界。人在放松休闲里潜意识便出现了。如《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在那个被束缚的青春里,游园找到了生命中的某一种本源,把人从礼教里解放出来。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不断地遮盖,让人觉得又有事情发生,让人好奇,像在看章回小说,一回接一回,愈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西方的建筑布局开敞、道路笔直、景区呈几何形分割,一览无余,给人以扩大、张扬气势恢弘的感受,像法国的凡尔塞宫,一进入便什么都看到了,伟大的气势,明显的西方文化的特征。

园林山水画中的空间和时间的廷续

明计成在《园治》中说“轩楹高爽,窗户临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在空间里可以轩楹高爽,窗户临虚,纳千顷之汪洋,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山石树木,高低错落。 在时间里收四时之烂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园中景色会因为天气与季节的不同而时刻变化,千顷与四时就是园林山水美学里空间和时间的变换与延续。

在空间上园林山水采用虚实相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主要手法是采用借景、对景、隔景、分景的手法,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方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虚实结合,形意兼得,就是画家用图画表现园林时的主要手法,在根据园林实景描绘的同时也根据感觉与想象对园林实景的审美内涵进行了再创作,画面意境大大超越了眼中的实景。

园中运用窗、门、假山、墙垣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景别层层深入,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使人产生不同的情调。以大观小,又能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把大自然吸收到庭院内,庭院内罗列蜂峦湖沼,俨然一个世外桃源。园林中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使游览者可“仰观”“俯察”“可远望”从而丰富人对空间美的感受。

在园林山水画中,最常见的当属亭。中国人喜欢在山水中设置一亭,亭的意思是在这里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看看风景。而亭就可以是“纳千顷之汪洋”,亭外美景尽收眼底。园中设亭,关键在位置。在园林实景和画中,亭都是“点睛”之物,所以多设在视线交接处。

园林山水是时间的延续,园中尽收四时之烂漫,从春到冬,从清晨到日暮,园中景色时刻在变化中。园林中因为四时的介入更加丰富多彩。在画中表现为春夏秋冬,梅兰竹菊四条屏。例如西湖十景,十个景色都不是尽收眼底的,要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园中四时的景色与诗的意境,清疏秀朗,而孕育中的心境又是极为深远的。

园林山水画中的文学内涵

王维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此刻既是一首诗又是一幅画。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诗书画是分不开的。

nlc202309081847

园林是表达内心世界的地方,落寞时:“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惆怅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愁思时“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诗词在园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园林离不开诗词,诗词是园林的点睛之笔。

园林的设计受山水画美学思想的影响,追求幽寂脱俗、自然雅致的风格。以自然、淡雅、清静为主。以幽静淡雅为特色的江南园林,其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与其气质十分相称。那么画家在表现园林山水时,色彩也极尽清新淡雅之风,梁坊柱头皆用栗色,挂落用墨绿,有些柱头就单纯用淡墨渲染,都为素冷色调,与白色墙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再以精美的漏窗沟通内外,窗外一叶芭蕉,几杆修竹,花影扶疏,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幅色调统一、恬淡雅致的园林山水画。

中国水墨画淡墨轻岚写意清幽,这清幽的意境离不开水的媒介,“古人墨法妙用于水。”中国画讲究“浓淡”“干湿”“苍润”使墨色富有丰富的变化,这就是需要用水调墨或墨调水来实现。中国的园林亦离不开水,水是园林的血脉,更重要的具有意境美。小小水面,象征的是十里风荷、悠悠烟水,寄托的是回归江湖之情。中国传统思想中提倡的就是“上善若水”,我们从诗上看园林中“清泉石上流”“ 莲动下渔舟”给人以清新平静、沁人肺腑的美感,这种洁净、虚涵、淡泊、流动之美引以联想之后,还有水声潺潺,真水无香感觉升华,使园林在静态之中体现出动态之美,鸟儿歌唱、泉水叮咚,可洗涤心灵、静气养生。

总之,中国园林山水画创作是基于人们要亲近自然的愿望与需求。人类的祖先本是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之中的,但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需要,人类群居的场所,逐渐离开了森林原野,形成了“城市”。城市里日益增加的建筑物,长期拥挤、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使厌倦的人们产生了亲近自然的愿望。中国园林山水画是以“再现自然”为其主旨,因而注重“外师造化”,向自然界的真山真水学习,用模拟自然的表现手法达到再现自然的目的。我国古代山水画大师石涛就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要求艺术家要广泛地游览,搜集自然佳景,为山水画的创作打下基础。

历史不断地在重演,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们仍然会面临着喧嚣、烦乱。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满世界物欲横飞。在这样喧嚣的空间,人们都想要逃离,想要寻找自己,想要找到心灵的澄清与宁静,而物欲的满足会使人们更加的迷失。文人仍然会走向山水,在大山大水中洗尽铅华、涤荡心灵。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拿起笔,一山一石、一砖一瓦筑造我们内心的山水园林世界。

4.山水画由来已久阅读附答案 篇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山水画由来已久。早在六朝,就有一些谈论山水的画论和“峰岫晓嶷,云林森渺”(宗炳《画山水序》)的具体描述。但究竟如何,已难知晓。如从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等摹本中的山树背景和敦煌壁画的情况看,当时所谓山水,无论是形象、技法、构图,大概比当时的山水诗水平还要低。不但非常笨拙,山峦若土堆,树木如拳臂,而且主要仍是作为人事环境的背景、符号,与人物、车马、神怪因素交杂在一起的。《历代名画记》所说,“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云云,相当符合实际。这里还谈不上作为独立审美意义的山水风景画。

隋、唐有所发展,但变化似乎不大。被题为《展子虔游春图》的山水大概是伪品,并非隋作。根据文献记载,直到初唐也仍然是“状石……如冰澌斧刃,绘树则刷脉镂叶,功倍俞拙,不胜其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情况开始出现重要变化,看来是在盛唐,所谓“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所谓“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所谓“所画掩障,夜闻水声”等等论述、传说,当有所依据。主要作为宗教画家的吴道子在山水画上有重大独创,“吴带当风”的线的艺术大概在山水领域里也开创出一个新领域。后人说吴“有笔而无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吴生每画,落笔便去,多琰[注]与张藏布色”,这种重线条而不重色彩的基本倾向扩展到山水领域,对后世起了重要影响。

山水画的真正独立,似应在中唐前后。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人世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出来,日渐获得了自己的现实性格。正如人物、牛马从宗教艺术中分化出来而有了专门画家一样,山水、树石、花鸟也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被抒写赞颂,获得了自己的性格,不再只是作为人事的背景、环境而已了。但比起人物(如仕女)、牛马来,山水景物作为艺术的主要题材达到成熟的水平,更晚得多。这是因为,人物、牛(农业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马(战争、行猎、车骑工具,上层人士热爱的对象)显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明显的地位,与人事关系更为直接,首先从宗教艺术中解脱出来的当然是它们。所以,如果说仕女牛马是中唐以来的主题和高峰,那么山水花鸟的成熟和高峰应属宋代。诚如宋人自己所评论:“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鸟,则古不及近。”(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本朝画山水之学,为古今第一。”(邵博《闻见后录》)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注】琰:崔琰。他和张藏都是吴道子的学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当时一些谈论山水的画论和对“峰岫”、“云林”的具体描述来看,山水画最迟应该出现在六朝时,但其画作我们只能想象,难以知晓它的原本面貌。

B.初期的山水无论是形象、技法、构图都非常笨拙,而且山水景物只是作为人事环境的背景、符号存在,根本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C.山水画的真正独立,大概在中唐前后。山水、树石、花鸟被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抒写赞颂,获得了自己的性格,不再只是作为人事的背景、环境了。

D.山水景物作为绘画的主要题材而达到成熟水平,比起仕女、牛马来要晚得多。仕女、牛马是中唐以来的.主题和高峰,山水花鸟的成熟和高峰应在宋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相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等摹本中的山树背景和敦煌壁画的情况看,六朝时代的山水诗大概比当时的山水画水平要高。

B.“状石……如冰澌斧刃,绘树则刷脉镂叶,功倍愈出,不胜其色。”这一文献记载说明从隋朝直到初唐山水画的发展十分缓慢,几乎没多大变化。

C.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说的“吴生每画,落笔便去,多琰与张藏布色”,是对“吴‘有笔而无墨’ ”一句的印证,表明吴道子在绘画上有重线条而不重色彩的倾向。

D.作者引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 “所画掩障,夜闻水声”等论述、传说是为了证明吴道子在山水画上有重大独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初,画中的山水是与人物、车马交杂在一起的。人物、牛马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明显的地位,与人事关系更为直接,所以先从宗教艺术中解脱了出来。

B.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仕女牛马与山水花鸟这些人世景物日渐走出了神的笼罩获得独立,产生了专门画家,拥有了现实性格。

C.与宗教画、仕女牛马画等艺术形式相比,中国山水画从宗教艺术中解放出来的时间最晚,这与其重线条不重色彩的艺术倾向形成较晚有关。

D.从原文来看,人们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由佛道人物、仕女牛马转到山水林石、花竹禽鸟并不偶然,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意识形态变化间接而曲折的反映。

参考答案:

1B 2D 3C

★ 《说意境》的阅读答案

★ 《论美》阅读答案

★ 春光美阅读答案

★ 《谈美》阅读答案

★ 浅析《岳阳楼记》之意境美

★ 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

★ 教案中国山水画的透视

★ 桥之美阅读答案

★ 落花之美阅读答案

5.徐州山水图记阅读答案与翻译 篇五

自昔名贤出典一郡,政教旁洽,风移俗易,士歌于庠,农乐于野,商贾辐辏于市,一时之气象迥殊,而境内之城郭山川亦觉顿异。是故人为地重而地以人名,如青州因富郑公而传,随州因刘长卿而著,徐州因苏端明②而益显。无他,重其人因重其地也。

今去端明六百余年矣。昌邑曦翁姜老父台③来守兹土,下车之日,登黄楼西望苏堤,慨然遐想:山川犹故,人物已非,昔之河平诸绩,其轶事犹有乎?苟以实心而行实政,安在古今人不相及哉!用事次第修举,庶政聿修,期月而化,行三年而大治。迄今七载,有如一日。偶于政暇时,觞客于放鹤亭上。座客有画者,因笑谓之曰:“而不见夫群山矗起,而河贯其中者乎?民多剽悍,吾其柔之。而不见夫九里崇冈,韩淮阴之壁垒如在;鸡鸣峻岭,张子房之箫声犹昨乎?吾与父老共太平久矣,休养生息,固将乐其乐也。而不见夫奎阁焕于东隅,奎峰峙于南岸,秀映文曲者乎?富而后教,子弟之率,吾望之久矣。君其为我图之。”

图成,举以示余,余披图而拜曰:“吾有以知公之志矣。尝读苏端明守徐时上皇帝书,全徐形势了若指掌。今公绘此图列之屏帷之间登诸衽席之上目之所注政之所自出也。其所以筹画而安全之者,必更有出端明意计之所未及,则今日丹青尺幅,其即为异日对扬之先资可乎?”因援笔而为之记。

(选自《徐州市志》,有删改)

注:①李蟠:徐州人,清康熙三十六年状元。 ?②苏端明:苏轼。③姜老父台:姜焯,昌邑人,清康熙五十一年起任徐州知府。

10.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风移俗易 改变

B. 今去端明六百余年 距离

C. 行三年而大治 治理得好

D. 余披图而拜 穿、穿戴

11.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士歌于庠 不拘于时

B. 苟以实心而行实政 苟以天下之大

C. 君其为我图之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 因援笔而为之记 因河为池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公绘此图/列之屏帷之间/登诸衽席之上/目之所注政之所/自出也

B. 今公绘此图/列之屏帷之间/登诸衽席之上/目之所注/政之所自出也

C. 今公绘此图列之/屏帷之间/登诸衽席之上/目之所注/政之所自出也

D. 今公绘此图列之/屏帷之间/登诸衽席之上/目之所注政之所/自出也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蟠指出,徐州知府姜焯注重政风教化,经过精心治理,徐州百姓安居乐业,商业十分繁荣,短短数年,气象一新。

B. 李蟠认为,一个地方会因一个人而出名,比如青州因为富郑公而出名、随州因为刘长卿而出名、徐州因为苏东坡而出名。

C. 姜知府凭借诚心,施行仁政,故政务处理及时得当,很快就实现政风教化,最终达到了古今之人不能及的治理高度。

D. 李蟠认为,姜焯命人绘制徐州山水图,体现了他对徐州治理的用心,此图也可以作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犹故,人物已非,昔之河平诸绩,其轶事犹有乎?

(2)吾有以知公之志矣。尝读苏端明守徐时上皇帝书,全徐形势了若指掌。

【答案】

10. D

11. B

12. B

13. C

14. (1)山河还和原来一样,人和事物已经不一样了,过去治理黄河的许多功迹,那些散失的事迹还有吗?

(2)我据此就明白您的志向了。曾经读苏东坡治理徐州时上奏皇帝的奏疏,对整个徐州的形势了如指掌。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D项,“余披图而拜”在原文中的意思是“我打开(翻阅)图就恭恭敬敬”,所以“披”:打开或翻阅。故选D项。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虚词的理解要注意在平时对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积累,在作答本题的时候,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意思准确理解虚词的`用法。B项,“以”,前后两个都是“凭着、凭借”。A项,“于”,介词,在/被。C项,“其”,语气助词,一定/代词,指赵国。D项,“因”,因此/凭借。故选B项。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句中根据大意推断,“公绘此图”是主谓宾结构,“屏帷之间”表示处所,“列之屏帷之间”是状语后置句,所以应在“此图”与“列之”之间断开,排除C、D项。“目之所注”“政之所自出”句式一致,“所注”“所自出”是所+动词的所字结构,所以在“所注”后面要断开,排除A项。故选B项。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C项,“最终实现了古今之人达不到的治理高度”不准确,文中没有体现。故选C项。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尽量以直译为主,要关注重点词语、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强调字字落实,力求表达通顺。第(1)句中关键词:“人物”,人和事物;“非”,不一样;“河”,黄河;“轶事”,散失的事迹。第(1)句中关键词:“有以”,据此、有……依据;“尝”,曾经;“书”,奏疏。

参考译文:

自古名士贤才出任一郡长官,(实现)政风教化,恩泽四野,风气为之一振,恶俗随之改变,学子在学校歌声朗朗,农夫在田野其乐融融,商人在街市人头攒动,一时之间,气象不同,而境内的城池山川也就觉得特别奇特。因此,(他们 )这些人为地方增加了名气,并且(这个地方)也借助了这些人的名声,比如青州因为富郑公而传名,随州因为刘长卿而著名,徐州因为苏东坡从而更加扬名。没有别的原因,是敬重这个人因而敬重这个地方。

如今距离苏轼治理徐州已经六百多年了。昌邑曦翁姜知府来管理这片地方,到任之时,登上黄楼向西眺望苏堤,慷慨怀想:山水依旧,人世已变,寻访过去治理黄河取得成效的诸多事迹,那些散失的故事还在这里吗?如果凭借诚心来实行仁政,哪里还有自古及今都赶不上他的情况呢!政务处理及时得当,一个月就实现了政风教化,实行三年,(徐州)就被治理得井然有序。到今天以历七年,始终如一日。偶尔在公务闲暇时,在放鹤亭上宴请宾客。(见)席座上有善画的人,就笑着对他说:“你没看见那群山耸立,而黄河横穿其中吗?百姓性情多刚勇,我(凭借教化)使他们变得柔和。你没看见那高阔的九里山,淮阴侯韩信的营垒好像还在;高峻的鸡鸣山,张良的箫声就像昨天吗?我和乡里父老共享太平日子已经很久了,生活安定,人口增长,本来就把百姓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你没看见那奎阁在城东南光彩照人,奎峰在南岸耸立,和天上的文曲交相辉映吗?生活富足之后兴教,对百姓子弟进行教育,我盼望已经很久了。请您一定为我画这幅图。”

6.《山水画的意境》导学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观点。

2.能够体会“意境”的本质,提升传统审美情趣。

1.给加点字注音

渲染

暮霭

惆怅

浮光掠影

朝朝暮暮

2.解释下列词语。

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光掠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语句中运用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华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二、文本探究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Xuàn

ǎi

chóuchàng

lüèmù

2.渲染:(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大艺术效果。(2)比喻夸大的形容。

惆怅:伤感,失意。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睡眠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3.C

二、文本探究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15.《无言之美》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意蕴()颦()

寂寥()

谚语()

心旷神怡()

栩栩如生()

目不忍睹()

信手拈来()

铢两悉称()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轻描淡写:

(2)栩栩如生:

(3)目不忍睹:

(4)信手拈来:

(5)铢两悉称:

三、文本探究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品的“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16.《驱遣我们的想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二、作者链接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三、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桥堍()歌谣()契合()

旷远()

苟安()

拘泥()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拘泥:

四、文本探究

1.结合文题尝试概括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2.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五、拓展训练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朱永新

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我们需要用阅读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的古人对于书籍、阅读、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无法读书。把阅读当做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

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1.文中所说的“心力量”指的是什么?

2.在作者看来,阅读能够让我们得到哪些好处?

3.读书要做到哪几点?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请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心灵中安身立命的力量。

2.重建信仰;创新创造;探索世界;反思自我。

3.一要养成阅读习惯,二要不断提高阅读标准,三要注意读书方法。

4.比喻论证。把阅读比喻成眼镜,形象生动地证明了阅读对于探索世界的巨大作用。

7.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篇七

一、中国山水画意境美表现理论的形成

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历朝历代的山水画名家都把自然界中的事物作为表现的对象,在自然界中寻求事物的运行规律,并追逐自然的曲线之美,然后通过与画家自身的心灵感受相契合,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曾提到 :“中国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山水”。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是将“道”作为事物的运行规律,用“气”表现自然界万物的形态,探寻宇宙万物的和谐与统一,这也构成了广义上的意境观。随着“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入人心以及绘画技法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画家认识到了意境对于山水画的重要意义。而且,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理论从整体上来说,大多主张表现意境,突出画家的主观感受,然后通过各种绘画技法,并依托事物在现实中的具体形象,在“虚实结合”中将思想中的意境呈现到山水画作品当中。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表现极为重视笔墨与构图的形式,并且,在意境创造上,出现了“造意”与“写境”两种形态,前者侧重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以意为主 ;后者侧重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情景交融表现事物的运行规律。宗白华先生将意境表现明确划分为直观感相的渲染、生命活跃的传达与最高灵境的启示三个层次,也由此,较为完整的意境观便形成了。

二、中国山水画中意境美的表现特征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大多是以奇伟、宁静、淡泊、幽远、空灵为主要形态,并表现在山水画创作当中,画家利用境生外象、寓情于景和物我合一等方式,传达作品的意境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把握意境美在象外、情感、空灵等方面的表现特征来解读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一)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象外之意”

所谓的“象外之意”顾名思义就是除却山水画所呈现出的客观意境美之外,从直观角度感受到的更深层的审美体验。从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外象方面来看,象外之意具有着含蓄的特征。在中国山水画的鉴赏过程中,含蓄的山水画画面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与回味,正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当然,要通过含蓄的特征来表现出具有意境美得像外之意,就要求画家在创作山水画作品时要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并将自己的感受、追求、理想等精神寄托融入到山水画作品当中,同时,这也是优秀山水画作品的蕴藏所在。另外,象外之意的表现还需要依靠一定的空间境象。画家为了在作品中凸显某一具体形象,通常会在画面创作时运用散点透视法来营造一定的空间境象,摆脱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从而适应内容变化的需要。杜甫的《望岳》中提到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这个道理。

(二)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情景交融”

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情景交融”即是指“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这里所说的“情”是指山水画创作者和鉴赏者的情感,“景”就是山水画所描绘的景象,这两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关系,才会产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山水画的意境源自于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山水画意境美的集中体现,从审美角度来讲,意境美的主要表现更多地在于“情景交融”基础上的“象外之意”,两者缺一不可。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画家将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融入到描绘的景物当中,在无限的遐想中,为景物增添一层情感色彩,并通过心与物彼此作用,激发画者的创作灵感与心灵共鸣,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画者的“心”与自然的“魂”相融合,就构成了画家笔下所描绘的“世界”,这便是渗透万物运行规律及自然精神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三)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空灵之境”

中国山水画意境美表现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空灵之境”。何谓“空灵”,“空”即“虚”、“灵”即“实”,空灵指的并不是虚无缥缈,“空”与“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空”以“灵”为依托,“灵”以“空”为基础,虚中有实,实中含虚,就好比“镜花水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对空灵之说的最好解释。具体表现到山水画作品中,空灵之境的营造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说画者运用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法或绘画技法,譬如留白、空白、简淡的表现手法以及笔墨技法等,对作品画面的虚实关系和空间构图作出一定的处理,使作品具备空灵的环境氛围 ;另一方面则是指画者自身的空灵心态,它能够赋予作品以空灵的韵味,同时这也是山水画意境美的基础。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表现出来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恰恰能够说明这一点,画者要以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进行创作,才有可能画出具有意境美的作品,并以此抒发胸中之意,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摘要:中国山水画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是其在中国画坛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本文简要概括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表现理论的形成,并从象外、情感、空灵三个方面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加深人们对于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理解。

8.对写意山水画中空间意境的思考 篇八

写意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畫科。山水画中的自然景象雄伟浩瀚,令人心生敬畏。写意山水画通过特定的绘画技法容情入景创造了各种奇观。山水画中以有限的空间造无限的意境是值得我们毕生追求的。作为学生的我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深切领悟到“空间、意境、留白在写意山水画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写意山水画;空间;意境;留白

中国古代绘画以其独特方式独立于世,而其风格与环境则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唐代以壁画为主,隋唐时期的壁画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壁画非常广泛被应用在很多地方,比如宫殿、庙宇和墓室等。此外佛教的发展在唐代达到了顶峰,而壁画内容则以此为主,其作用是传播内容给各阶层的人们。因此佛教已深入人心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里。除了传播宗教外,歌功颂德表赞功臣的内容也被记录在墙壁上,山水鱼虫则视为纯装饰赏析。唐代画作涵盖人物、风景、动物、鬼神,但最多的还是人物画,这不仅说明唐代画作延续了历史的发展,还说明了在当时统治者开明的政策以及人们较高的生活水平。

唐代时期的山水画与之前有很大差别,唐之前山水画作还处于一种定式的状态,画中山水既没生气又无法表现其空间形态变化。所以山水画虽然出现早但在唐代才发展与成熟,唐代的画家不仅改变了唐以前的画作风格,又衍生了多种绘画风格。唐代的绘画在表现手法上出现了新变化,不仅继承了唐之前重笔法重色彩的绘画方式,同时还创作出单色勾线的白描及水墨画中的泼墨画法。在用笔上以吴道子为代表的画家用笔更加大胆,设色也更加简单,用笔刚劲有力且浑厚,形成了独特的笔法。因此我们在书评中看到“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另外,有人说唐代画作更写实,也有人说唐代画作更写意,而我在书中看到这样的引注——吴道子的画作落墨之后会让他的徒弟继续上色,即“只在约略浓淡之间,而道玄辄许可”。因此我认为唐代的画作有写意的倾向,当然许多现代画家并不认同这个看法。

在我国古代的绘画中“自然”被作为一种最高的美的表现存在。古代画家在创作上表现出美并不存在于自然之外,也不属于自然之上,它处于自然之内。在顾恺之、吴道子的画作中可以看到自然的美,这不仅体现在画作形神还体现在与主客体的意境统一。其画作并无追求刻意用笔设色,但是气韵十足。除自然外绘画中最讲究神似。中国画从一开始就不单拘其表像而更多强调神似。在传统的绘画中形似只是表现出物体外表的逼真,而神似才是表达画家内心本质的精神追求。汉魏画家擅表动态之气势,西晋卫协被称为“虽不该备形妙,颇得壮气”,谢赫“六法”中也把气韵生动放于首位,五代山水画家所作的绘画力求气质俱盛有别于“得其形遗其气”。宋代占据主位的是花鸟虫鱼,“意在笔先”就是说意境的必要性。而后自北宋始即强调画作中的“意”。这里所说写实并非客观显现,而重于画作中对物的提纯即形神兼备。这个说法就相当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从宋代起画作开始倾于写意,因此便有“画山水,最得山水性情。得其性情,便得环抱起伏之势,如跳如坐,如俯仰,如挂脚。”现代语言中我们常把写意与传神并用,即与当时是相同的。而一些文人画家侧重于神似而不拘泥于细致刻画,苏轼甚至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见解。元明后对写意勃兴实践上有了更多的创造探索,人物画大胆夸张、花鸟奇特变形。

中国的传统绘画非常重视笔墨线条的用法,把线条作为绘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而不是像西方画家那样重视光影关系以及明暗调子。毛笔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主要工具,用笔的轻重缓急不同,绘画出来的线条也表现出了物体形体的状态,而且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能够表现出不同的绘画气质和魅力。

另外由于中国画和中国书法具有共性,所以在当时并没有把这两种艺术独立开来,因此唐代也提出了书画用源和书画同法的说法。元代后人们更注重吸取书法用笔来入画,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在古代称绘画为丹青,谢赫六法中讲“随类赋彩”,是说对色运用极为重视,就这点完全不同于国外的绘画方式,我国的传统绘画中的色彩既非环境色,也非固有色,大多是带主观的个人创作,在画作中我们可看出既有灿烂艳丽的青绿金碧,又有朴素淡雅的水墨浅绛。但这些并非模仿自然,也非单调的水墨勾染,中国画能够通过单色利用墨色浓淡干湿的微妙变化,创造出具五彩绚丽的绘画效果。这种用笔和用墨完美的结合,使得中国传统的绘画达到了优美的效果以及很高的水平。

构图上中国画构图不像西方采取静止透视关系确定点线面,而是非常大胆自由地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我国的画家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绘画中的透视关系,传统画作称构图为经营位置或章法,它不仅是说物体在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说明如何突出主题,表现出来意境。例如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就已经提到了初步的基本的透视理论,到隋代展子虔的画山水已经达到了咫尺千里的感觉。因此在遵循透视关系的基础之上,中国的传统绘画更高层次地表现出了绘画中的意境,与西方绘画透视关系相比我国古代画家更着重个人绘画情感的发挥。处理构图时使用现代速写中鸟瞰的观察方法和随空间不断移动视点的独特绘画方式,以及概括和提炼的熟练手法,来处理纷呈繁杂、变幻莫测的自然万物。画面的结构上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在艺术上更加注重象外之趣,画外之意,一树一石,寥寥几笔,布置巧妙,引得人们无限遐想、引人入胜,以达到玩味不尽的效果,因此我们才能看到保罗万象的美好景象。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3]浦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描写山水意境的句子 篇九

1、使我非常惊奇的,是那江水的绿,绿得浓极了。时已深秋,但那浓绿,却给人春深如海之感。原来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下绿油油的倒影,事实上是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绿色之中了。

2、白云风中飘,静静常含笑,点点细雨落香草。风中白鸽飞,轻轻落树梢,雨滴晶莹似珠玉,淋湿了江南柳。爱江南,一曲轻歌唱醒了桃花妹。问君几时归,真情若江水,青山隐隐问玉湖,爱的是哪一位。山青水秀云淡淡,风中细雨一滴滴,柔情系江南,几回念故里,缕缕真情谢桃花,思念的是阿妹。

3、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4、云台山之旅,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山、水、人的完美结合,远看,山仿佛一朵发黑的云彩,它是那么高,那么大;近看,漫山遍野都被绿色笼罩着,那绿色呀,沁人心扉:深的,浅的,浓的,淡的……数不清的绿组成了这美丽、可爱的山。红石峡是由许多砂岩组成,在那坚硬的山石中,小草、树木挤开岩石,那美丽的绿色,涌进了幽静的山谷,涌进了清清的水池,也涌进的人们的眼睛,使人们如痴如醉。

5、激情中的自然,送来璀璨的时光,起势不凡,拉长镜头,浓墨重泼,深打人心,送首瑰丽颂歌,赞它默默慷慨给予。在崇高寓于平凡之中,透着一股雄浑的气势,豪言壮语天地之间。辉煌的生命,灼热扑面,光环炫目,让人浮想联翩。

6、小河真美啊!清澈、碧绿、恬静,令人神往。远看它是那样的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近看它是那样的清,清得可以看见河底游动的鱼虾。夜晚,那弯弯的月牙倒映在清澈透明的小河上,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温柔。此时的小河更显得迷人。

7、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从中,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8、山一重,水一重,梦里蝴蝶翩翩飞,欢笑在江南,欢笑如梦里,江南玉湖水清清,唱歌的是长发女。深爱故乡水,诗情似流水,点点落红皆珍贵,收cang的总是你。云影几片片,桃花谢甘雨,几番夏日风情铭谢的是江南水。踏着一江碧绿,走遍了江南宝地,朵朵桃花衣衫上画着的是你的妩媚。

9、树林夹杂着我无尽的爱,夹杂着生命的成长。小树林并不是单纯的绿,它是流动的变幻的。树叶从嫩嫩的淡绿中诞生,树叶从蓝绿交融的碧绿中成长,树叶从绿变黄的渐变中翩翩起舞。这片树林是我嬉戏的乐园,成长的殿堂,是我难以忘怀的童年回忆,带给我讲述不完的乐趣。

10、山之仁,在于涵纳了苍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凶吼,也滋护了弱小的悲啸;或者环抱双手,让流水变成湖泊,或者裂开身躯,让瀑布倒挂前川,山谦卑地静立着,缄默地忍受着时间的风沙辗转的痛苦和人类的姿意给他的挫折。

11、情系江南山水间,无尽相思最永远。真情本美丽,来自水云间,天若有情梦明月,甘为做月老。梦里爱江南,竹船湖水边,一支情歌两人唱,笑的是玉莲。湖水情悠悠,竹筏俏连连。湖中鱼儿悄悄游,醉人的是远山一片。

12、虽然我喜欢高高的山,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清幽的山泉,在山的缝隙中,山泉流了出来,清清的,凉凉的,甜甜的,每一滴泉水,都经过了多少山石的过滤,才有了这清凉的山泉,它们吸天地之灵气,又把清凉带给了大地;它们汲日月之精华,又把甘甜带给人们。那清凉的水啊,带给人们快乐,带给人们凉爽。

13、水的流动,却更像是智慧的追求,个性并且张扬,流动便是它惟一地宿命。它并不会思索着怎样直面挡路的顽石,而是轻柔的绕开,只让几缕青苔去教会顽石流水的意义。它也从不化解,任由飘零的树叶,人类的污秽随着水流逝,却从不允许它们在水面上发芽,只叫无尽的孤独告诉他们水流的意义。在水的心中,无彼无此,遇曲遇直,一颗痛苦的小石子,就会换来水的澎湃。

14、最快乐的就是这河水,简直像一位活泼的少女,唱着、跳着,拨动着老树伸过来的根须,拍打着黄褐色的山崖,踏着河滩上那些石子,无忧无虑地奔跑着。河水中不时跳出一条鱼儿,使河流显得更富有情趣,更天真可爱了。

15、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着欢乐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执著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躯干,舒展了满怀的葱茏,热烈地拥抱蓝天的白杨。

16、清水河,画一般:堤上,小草密密匝匝,在阳光下争绿斗艳;岸边,一棵棵柳树排成行,柔软的枝条垂在明镜似的河面上;水中,小鱼成群,有的轻游,有的蹦跳,有的贴在河底,一动也不动;河面上,燕子飞来飞去,唧唧地叫个不停,还不时地用翅膀拍打着水面。

17、在这种环境中,每一处都是欢声笑语,每一处都充满阳光,没有雾时,千山一碧,有雾时,则云雾迷蒙,山连山,水接水……

18、山和水并行着,让灵魂在岁月的风沙中磨练、轮回、遭遇。“你为何要一直流动呢?”山问,“难道万顷良田不值得你孕育?难道万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对?难道万种痛苦不值得你化解?”水没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卷起千层浪,淹没村庄,狰狞得张扬。

19、山水清渺渺,故乡诗意好,相信鸽子飞翔的天空充满微笑。江南风情赛南海,满满的故事里写着路迢迢。夏日清风徐徐,姑娘欢歌笑语,清风掠过你的发梢,燕子呢喃,黄莺儿啼叫,时光匆匆地脚步里记录了无限美好。

10.探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篇十

一、诗中有画: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美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诗画风格的高度总结。王维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对于山水田园的描绘更加形象生动。对于诗的描写更是以一种“成竹在胸”的状态,写画出山水田园景物独有的特点。同时,对诗的描写运用绘画艺术,使诗中色彩、光影的调和更加独到。他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别具一格,对于景物的描写如同在我们的面前铺开了一副画卷,充满着诗情画意;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幅画卷并不只是平铺在那里,而是一幅幅有声画,带领我们身居其间。

王维的诗中有画体现在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描绘出对自然美的特殊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感知和意境想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诗中繁和简,形和意的完美结合,借助精心结构的画面,统筹布局,表现深长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体验与感受。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他《辋川集》中的一篇,主要写幽居竹林中的感受。画面由近景到远景,整首诗读来,如同一幅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充满层次感与画面感。让我们感悟到,诗人是以一种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抒发了心中的宁静淡然。

王维的诗中常常以光和影来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刻画细腻,善于捕捉画面瞬间的美,并用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光影明灭间展现出一幅幽静明丽的画面。自然景物总是带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人们也总能在自然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王维对于自然万物的特殊感受来源于他的细心观察以及静心体会,在光影交织之间捕捉事物独有的特点,营造出一种优美清悠的意境。

这种画面在《山居秋暝》 中就有体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空寂的山林中,秋雨初晴,夜幕渐渐降临,带来阵阵凉意。月光皎洁从松隙间穿过,洒下清辉。清凌泉水在山石上潺潺流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声声喧响,那是洗衣姑娘结伴而归,莲叶从中,荷花忽而摇曳,那是渔舟在其间穿行。明月的清辉在林间随风荡漾,荷花也随着渔船的慢慢靠岸在水中摇曳。诗中色彩素雅,明丽洁净;境界空明澄澈,恬静优美,余韵无穷。

王维的诗中有画还体现在光与色的调和上,诗中色彩的选择往往会影响整首诗的意境。不同的色彩能够使人有不同的感受,所包含的情感也会不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采用多样化的色彩,将自然景物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以画家的眼光对色彩进行搭配和选取,色彩明丽,意境悠远。

如《新晴野望》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首诗描写的是田园风光,在初夏雨后,诗人远眺原野的景色,雨水洗刷空气中的尘埃,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空中也明净如水;原野格外的开阔。雨后的河水在晴日的映照下泛着粼粼波光,越加显得雨后的清新明媚。碧绿的山峰在山脊之后挺立,平日模糊不清的峰峦也在雨水的洗刷下变的清晰了许多。放眼望去,目之所及,都像是新的一样,整首诗都散发出清新、明朗的气息,焕发出雨后原野的勃勃生机。

光和色的映照体现在色彩的选取和搭配上所形成的一种意境,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感觉。同时也唤起人们对光的联想,画面中不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各种色彩加上光的调和,展现出和谐、优美的画面。

二、动静结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诗意美

西晋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王维的诗中不仅充满画意,同时还蕴含着浓浓的诗意。一动一静间,他总能抓住刹那的动静,以特殊的视角细致的描绘出事物独有的特色。王维诗中的物像也是诗人心灵的外化,以外物的特点来表现内心的情感,极其真切形象,又充满诗意。他所描绘的美是可以捕捉,可以欣赏,可以感知的,而不是如空中楼阁,无法触摸,无法感受的。他对自然的`感悟细致敏锐,创造出静逸明秀的诗境。

如《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在听到竹林的喧闹声之后,知道是有浣女归来;在看到莲叶浮动之后,知道是有渔船在临近岸边。用浣女的喧响声衬托竹林的宁静;用莲叶的浮动衬托荷塘寂静。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宁静但却生机盎然的画面,秋天夜晚的山村显得格外的清新宁静。夜色朦胧之际,少了白日喧闹与暖意,秋夜带来的宁静使人感到舒心。劳作一天的人们也在此时归家,寻找心灵的安慰。这首诗中自然美与心境美得以结合,创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美。

如《青溪》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声喧”和“色静”一动一静,使人读后就像是听到了溪水撞击乱石的声音,看到那苍翠的深深树林。声响与物像结合,使青溪更加宁静秀丽,让人忍不住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声音和物像的结合,也是诗人心灵世界的外化,诗人以物的特质表达内心的感悟。这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托物言志,用外物的特质与声响表达内心无法言说之感,具体形象,更加能够引起阅读者的共鸣,营造出声情并茂,引人联想的意境美。

三、空静灵动: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美

王维有“诗佛”之称,他的诗中不乏有空静灵动的禅意美。他充满禅意的诗体现在运用禅的静默结合山水体验的独特审美,创造出一种不被打扰的宁静之美。他的禅意还体现在自然、真实的感悟,意蕴深长,读来让人心中释然,引人深思。

王维诗歌创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同盛唐社会文化的熏陶密切相关的。王维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开元、天宝年代度过的。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社会认识对其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当时社会繁荣兴旺,文化空前发达,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创作空间。王维的人生际遇,也对其诗作有重大影响,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既在现实的世界中沉浮,也在田园山水间怡情。因此,他诗中所表现的情感便是世人对于自然、社会、乃至自我的认识。

正如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所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王维诗中的禅意也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自然的景物被他赋予了无限禅思。通过自然景物的衬托,营造出寂静幽深的禅意美。

王维诗中的禅思和他对禅理的参悟密不可分,诗人思想顿悟的过程就是禅悟的过程。诗人在描绘自己人生的经历时,通过环境的渲染,写出了参禅悟禅的整个过程,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空静灵动之美。

王维诗中的禅思是影响他诗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诗人心中豁达淡薄,更能够对自然的景物充满感情。同时他的诗中也充满着富有哲理的思考,正是受到了空灵淡薄的佛学思想的熏陶。富有禅意的诗,气韵更加深远动人,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 杨紫寅.王维田园诗英译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11.

[2] 华业.诗苑[M]. 中国长安出版社,.89-90.

11.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篇十一

关键词:文人画;倪瓒;逸气;构图;意境

1 元代文人画概说

元代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央政权的封建王朝。元初,蒙古贵族废除了科举制度,造成江南文人不能再走读书做官的老路,放弃了仕途的道路。他们的地位比较低下,生活比较贫困,于是他们走向田园山林,过上了隐居避世的生活,把对现实的不满以及经历的不得意的遭遇都寄情于山水之中,通过绘画这种艺术方式来排泄自己内心的惆怅不满和无可奈何的情绪。

元代的文人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到了元代,一些文人作画不再是为了一种政治上的消遣,更多是崇尚寄情于山水之中,不受任何程式的约束,使情感自然地流露到画面中。元代文人画家倪瓒提出的“逸气”说,主张抒发画家真实的想法与感情,用画笔这种艺术表现工具传达出的平淡空疏的意境,更多是内心遭受压迫,感到气愤的强烈的精神写照。元代的绘画最能体现出元代文人画的整体特色,强调的是一种对物态的抒情写意,注重的是对“神”的把握,透过“形”探寻到“神”的本質,做到了诗情画意,能融诗心、领诗意、悟诗心,使得中国画富有了感染人心的意境美。

2 元代文人画家倪瓒——意境表现说

倪瓒,“元四家”中最具特色的一位文人画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之际,所以画风难免受到社会风潮的影响,抒发的完全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加之晚年对自然山川的体悟加深,绘画创作就越发具有鲜明的个性。他的山水画作把文人画的灵根做了最透彻的剖析,完全是内心感受的复写。

2.1 简约的三段式构图

意境是山水画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意境的产生和形成来自于画家外感于物,再加之内心的激荡,以及独特的艺术组织形式。倪瓒创立了典型的“一水两岸”的山水图式,以简约为主,简中寓繁,以简取胜,形成一种倪瓒所特有的作画模式。这种简约的构图成功地营造出作者内心所要表达的一种静谧,笔简墨淡的程式,再加之与自己心中的隐逸之情相互融合,在境外开拓出另一番妙境,获得了一种新的突破。

倪瓒的山水画构图颇具崭新独特的风貌,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倪瓒的《容膝斋图》采用的就是三段式的平远式构图,在置陈布势上以简单著称,近处石坡几座,上面枯树几株,细枝枯树带给人一种孤寂荒寒的感觉,树下偶添一村亭,增添趣味性和乡土气息。在远处有一两处山脉,在远山和近处的枯树之间有大片的空白,在画面上有大片的水面,广阔无垠的水面异常安静,不着一人,让人产生一丝安静感,可以深刻地理解到画家内心的悲伤。寂寥的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意境,正是源于简约的三段式构图,把一种空寂静淡的感觉逼真地描绘出来。

倪瓒许多的代表作都是通过简约的构图来呈现出一片寂静淡雅的意境。在极为简单的构图之中,却能传递出一种无奈伤悲的感情,丝丝忧伤触动每个人的心弦,意境到此,构成一种富有高度思想情感的美。倪瓒的作品令人感受顿悟、回味无穷,但是却又难以用语言来揭示其中的意蕴。他用三段式构图表现出来的意境,有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成为中国最为独特和富有永恒魅力的绘画典范,同时体现出元代文人画家笔墨写意的精神。

2.2 “逸气”说

元代的山水画以高逸为主,倪瓒的山水画便是其中的典型,他所提出的重要美学理论“逸气”说完美地表现出他所要传达的画中之境。“逸气”说,即作画要“写胸中逸气”,不仅要表现出形似,还要拥有神似。正如谢赫“六法说”的气韵生动,因为神似可以超越形似,是画面的精魂和中心。倪瓒作画善用侧锋,枯笔干擦,笔力似嫩实苍,他认为要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作品的“胸中逸气”。画家作画主张的是抒发自我的感受,强调内心最质朴,最本真的心绪。

元代的文人画家都比较“重意”,“意在笔先”的绘画艺术思想影响尤甚。他们始终把对意境的追求放在每幅作品的篇首,呈现出意境之美。倪瓒的山水画更是有一种闲淡冷峻的意境,让人身临其境,回味无穷。他的山水作品《水竹居图》,为设色山水,以水墨青绿设色,竹石山水在画面中营造出一种雅致静淡的意境之美。“逸”可以说占据倪瓒山水画的主流地位,用“逸”来表现一种意境,一种淡静独寂,伤感无奈的意境。通过抒发自我的感受,和画笔贯通为一体,使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铸就了中国文人画逸品的典范之作。

2.3 “不求形似”

倪瓒的山水画在对形象的塑造上,反对过分拘泥于形的把握,用笔草草不经意而情态生动,强烈追求的是画面中产生的如诗的美之境。例如,倪瓒的作品《幽涧寒松图》这幅山水画主要运用的是干笔、淡皴、枯墨。作品为正方形的幅面,笔墨不多、墨色盈透,但是笔简形具,描绘出秀丽清幽的山水,表现出幽深的意境。在这幅作品中,他把平时所画的旷阔的水域浓缩成一条缓缓的细流,用不同的侧锋画出山石的侧面和顶面,突出其立体感,增添画面中孤寂的氛围,展现出清凉幽静的特色。

倪瓒的重要美学观念“不求形似”并不是完全不注重形的塑造与描绘,而是通过一定的形来表达内心的逸气。所以在作画时,人们观察的事物不仅仅只限于眼前的自然事物,而是契合心中的逸气和一种精神的体验所创作出的自然事物,这样画面中的意境才会自然地流露出来,感化大众,传递作者的情绪。倪瓒的山水画并没有陷入具体的形似之中,而是运用一种抽炼和提取的方式,加之自己心中的逸气,浑然天成地形成一幅幅佳作。他的山水画意境表现得如此到位、准确,真正地体现出元代文人绘画的写意精神。

3 意境表现说对中国画创作的启发与影响

元代的文人画家特别重视画作中意境的表现,其中以倪瓒最为典型,无论是他的简约的三段式构图,还是重要的美学思想“逸气”说与“不求形似”,都是为了传递出一种意境,营造一种简练超脱、境界高旷的氛围感。他所有的绘画理论都对中国画的创作带来了很多的启迪与感触,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创作。同样,倪瓒的绘画美学主张“逸气”说和“不求形似”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画的创作,反对刻意的求工、求似。在他的山水画创作中摒除了程式化的形体,通过提炼、加工、改造,一步步地营造出意境之美,将系统整理过的绘画语言与自己心中复杂的情感相贯通,完全是在为“意境”这个主题词服务。

12.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篇十二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艺术审美结合的产物, 也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更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粹。中国山水画因其有别于西方画种的用墨及神韵而独自傲立于世界东方画林。并且, 随着几千年的发展, 中国的山水画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而意境也是中国山水画重点突出表现的东西。正因为此, 作为美术学院中国画方向的艺术硕士研究生, 我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表现及审美意境情有独钟。

当然, 有关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问题, 前人已经做了很多阐述, 比如美学大师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和《美学与意境》一书, 阐述了何谓“意境”, 及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现等等。其实, 中国山水画中蕴涵着无限的古代哲学原理, 尤其是老庄哲学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现上影响重大, 而本文便是从这点出发, 积极探究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因此, 作为新时代的美术从业者, 我们必须从文化精髓的角度重新认识山水画, 认识中国的山水画中所包含的意蕴, 这样才能认清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之路, 才能探寻清楚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而这也是本文所要表达的意图, 即探寻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及中国传统的老庄道家文化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

第二章:老庄哲学思想的概述

中国古代文化以“儒”、“释”、“道”为核心, 而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核心成份的老庄道家思想则一直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 老子的“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及老庄的“逍遥论”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言在意外”审美意识及“恬淡寂寞虚无无为”的淳朴心态等对中国历代山水画的创作及审美意境的蕴藉等都有重大影响。

一、老子对自然的初步阐述:“道法自然”

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而“道”便是其一切辩证理论的核心。老子认为, “道”是世界上最本源的东西, 世间一切万物都是由“道”形成。但是, 这种“道”却是自然之道, 老子言及“道”与自然的关系时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即老子挖掘了自然宇宙创造的“道”, 把“道”的产生归结于自然, 所以老子讲究“自然之道”或者说“道法自然”。老子的这种哲学思想其实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他否定了中国古代一切的“万物有神”的唯心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就是“道”, 而“道”即自然, 自然即“道”, 指出人们应该崇尚自然。因此, 胡适先生才说:“老子最大的功劳, 在于超出天地万物之外, 别假设一个‘道’。这个道的性质, 是无声、无形;有单独不变的存在, 又周行天地万物之中;生于天地万物之先, 又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二、庄子对自然的大力推崇:“天地之美”

古人对山水非常热爱, 孔子便曾说过:“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比喻不同的人对山水有不同的喜好, 其实亦即是以山水比喻人也。因此, 可以看到, 从古代起人们便认为山水有人的性格。老子曾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而《周易·系辞》也云:“天地定位, 山泽通气……精气为物, 游魂为变。”以山水之不同而比喻人之灵异不同。而正因为山水的灵动, 使得道家的另一人物庄子对自然的山水甚为推崇。

《庄子·知北游》中便写道庄子喜好在青山绿水之间游历, 比如“庄子行于山中”, “庄子钓于濮水”等等。因此, 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 不光崇尚自然, 还认为应该顺其自然, 所以, 庄子才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巧若拙”以及“大朴不雕”等等。而正因为庄子的这种审美意识才对中国山水画的自然之美的意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 中国山水画艺术中“由人复天”, “艺与道合”的思想观念本身便意味着艺术家们要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把握天地自然的境界。即提倡人们在绘画的创作中把握自然、反映自然, 并且从心灵上达到返璞归真以实现自我的价值。而这种思想情感也逐渐渗透到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创作中。

第三章: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因蕴涵了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而特别讲究审美意境。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对“意境”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意境有五种境界, 分别为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其中, 功利境界是指为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物质, 伦理境界是指人群之间的互相友爱, 政治境界是指人群互制的关系, 而学术境界是指人追求思想上的智慧, 宗教境界则指人本性的返璞归真。并且, “功利境界主于利, 伦理境界主于爱, 政治境界主于权, 学术境界主于真, 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两者的中间, 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 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 创形象以为象征, 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 肉身化, 这就是“艺术境界”。

可以看出, 宗白华先生所说的“意境”本身是建立在艺术家主体的思想修养之上, 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作家们以老庄哲学为基本涵养, 便会在山水画的创作中不自觉的显示出自己的道家气度来。而我们从中也可以窥见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正如宗白华先生在《美学与意境》一书中最后所总结的那样:“中国画中所表现的境界特征, 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哲学上, 即《易经》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 万物皆天地之气而生, 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一气积, 这生生不已得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 中国画中的主题——气韵生动, 就是——生命的节奏, 或——有节奏的生命。”

一、主客互动之道法自然

前文已述, 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便是“道法自然”, 而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也逐渐影响到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中。比如老子的“无名”、“致虚极, 守静笃”、“静观玄览”的审美认识逐渐在山水画中体现, 唐代素有“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之称王维所画的画中便蕴涵着深深的“虚静”思想等等, 所以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逐渐在山水画中蔓延, 庄子便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言论, 告诉大家崇尚自然之美及无法用言语言说的美的“意在言外”之感。而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也提出“标自然为宗”、苏轼则认为“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等等, 所以, 历代的文人或画家都提倡“道法自然”的说法, 而中国山水画也秉承着这一哲学层面的审美意境标尺, 逐渐向崇尚自然、含蓄、朴素的审美意境发展。

二、心灵愉悦之“逍遥”、“畅神”

庄子的《逍遥游》一文论及了一个无所畏惧, 能够抟扶摇而上九千里的大鹏鸟, 第一次把“逍遥”这个意境带到了世人面前。其实, 逍遥主要是指人心灵的愉悦或者说心理上的畅快, 逍遥是一种脱离了世间万物一切功名利禄或者物质精神需要的无牵无挂, 是人们渴望达到的心灵境界。因此, 从庄子用“逍遥”来暗指理想之后, 逍遥便成为一种艺术人生观, 其本质便是把主观和客观的杂念消除, 形成物我的合一。而这种逍遥的状态也影响到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上, 宗炳便第一个提出“畅神”的说法, 意思即是在绘画的时候要体会到人心灵上的逍遥畅快心理, 而这才是能够达到艺术最高境界的标尺。

三、山水形象之重神轻形

古人所认为的山水画可以怡情, 明代的何良俊便曾说过:“图之缣素, 则其山水幽深, 烟云吞吐, 一举目皆在, 而得以神游其间, 顾不胜于文章万万耶?”而这种山水怡情的观点就是从老子的“道”中演变而来, 老子云“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便意味着山水的“意在画外”, 也就是庄子的“得意而忘言”之说。而从老子的“道”中也可以看出, 一切形体的东西都来源于“道”, 这于中国山水画形象的重神轻形理论不谋而合, 而这种哲学思想也导致了中国的山水画在审美意境上不重视外形, 而重视意蕴。

四、布景构图之散点透视

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 而是采用散点透视。散点透视又称动点透视, 即鉴赏家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并不是固定在某一位置欣赏景物, 而是鉴赏家的视觉可以随着上下、左右、远近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中国的山水画, 尤其是长卷立轴的山水画, 这种散点透视的效果更加明显, 画家常常通过仰视、俯视、远观、近取等角度把画面结合的更加完美。而中国山水画的这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其创作的根源便是老子哲学中“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的观点。老子的哲学认为世界万物都统一生于“道”, 由这统一的“道”才最终演变出天地万物, 而这种观点跟西方二元分焦的透视观点截然不同, 因此, 中国山水画才会从“一”这个位置而衍变出各种散点, 进行实现由点到面的完整统一。

五、艺术手法之对立统一

中国的山水画讲究虚实相对、阴阳相合, 而这种观点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 也是中国山水画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老子曾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便说明了阴阳要合度。《周易》中也云:“一阴一阳谓之道。”而这种阴阳相合的对立统一手法运用到绘画上, 便体现在画面上的虚实相应, 阴阳合度。比如中国山水画的树木、山石、车船、人物、建筑以及云水等肯定都安排的非常对称, 如果一边是用实景, 另一边则用虚景映衬, 并且画面上的各个要素都相互呼应, 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六、画面色彩之朴素清淡

老庄哲学中崇尚自然, 自然也崇尚“大巧若拙”以及“大朴不雕”的朴素之美。因此, 在中国的山水画画面中, 画家在用墨时色彩通常都非常清淡朴素, 空灵飘逸。比如, 为了平衡用墨色彩, 形成艺术手法的对立统一, 画家通常用黑、白两色来控制画面的色彩, 这些颜色逐渐代替了其它炫目的色彩, 并为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计白当黑”的艺术表现效果打下良好基础。使画面在整体色调的朴素淡雅基础上又衍生出不同的“干、湿、浓、淡”等变化, 而画家们也在画面色彩的朴素清淡上来寻求内心中崇尚自然, 轻灵秀气的审美意境。

七、综合效果之气韵生动

中国的山水画讲究气韵的生动, 气韵即以形写神, 在山水画中强调画面景物所表现出来的生动气韵的精神属性。所以, 唐岱才在《绘事发微·气韵生动》篇中讲:“画山水贵乎气韵, 气韵者非云烟雾霭也, 是天地间之真气。凡物无气不生, 山气从石内发出, 以晴明时望山, 其苍茫润泽之气, 腾腾欲动, 故画山水以气韵为先也。”因此, 山水画的布局构图的要求之一便是要表现出气韵。其实, 山水画讲究气韵也与老庄的哲学思想有关。庄子曾云:“天道运而无所积, 故万物成。”意思是自然规律的运行从来不会停留或者积滞, 所以才能形成自然万物。而自然万物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或者经久的外状在山水画中也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气韵, 并成为作画者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八、体认方式之澄怀味象

“澄怀味象”的说法第一次出现在南朝画论家宗炳的集子中。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 贤者澄怀味象。”那么, 什么是“澄怀味象”呢?所谓“澄怀味象”, 即是审美主体以澄清干净、无求无欲的情怀, 在超越了功利或者物质的审美心态中, 去品味或者感悟审美对象的内在情趣和生命内涵。而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气韵生动”的美学特征, 跟“澄怀味象”的体认方式都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庄子在《逍遥游》中也说:“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意思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功利及精神上的追求, 来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解放, 而只有把这种思想应用于山水画的赏鉴中, 才能更好的体会山水画中的美学意境。

结论

因为有了道家思想中的老庄哲学, 才使得中国山水画无论是在创作上还是在气韵意境上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使中国山水画经过几千年的文化陶冶后依然俊朗地发展着。而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的风格、造型、水墨色彩应用及审美气韵的表现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 老庄哲学确立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因此, 我们若想研究中国山水画, 就要研究老庄哲学, 尤其是要研究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 这也是本文的题旨所在。

摘要:中国山水画中蕴涵着无限的古代哲学原理, 尤其是老庄哲学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现上影响重大。而本文便是从这点出发, 首先探究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及庄子崇尚自然的“天地之美”思想, 继而文章从主客互动之道法自然, 心灵愉悦之“逍遥”、“畅神”, 山水形象之重神轻形, 布景构图之散点透视, 艺术手法之对立统一, 画面色彩之朴素清淡, 综合效果之气韵生动以及体认方式之“澄怀味象”等角度详细阐述了老庄哲学对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的影响。

关键词:老庄哲学,中国山水画,审美意境,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中华书局, 1999年版。

[2]胡适:《胡适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2006年版。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中华书局, 1999年版。

[5]周振甫:《周易译注》, 中华书局, 1991年版。

上一篇:六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一篇:2015-2016学年小班年段工作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