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期末

2024-11-11

中央财经大学期末(精选5篇)

1.中央财经大学期末 篇一

招生说明

一、招生人数:86名,其中计划内非定向60名、计划外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26名。

我校还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定向博士生,具体报考要求、报考方式和招生专业等待定(具体信息查询我校网站研究生部主页)。

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只招收录取类别为计划内非定向和计划外自筹经费并以全脱产学习形式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报考考生。

二、学制和学费:学制三年;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和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学费每年11800元,三年计35400元。

三、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学历要求:①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获得非经济学或非管理学硕士学位报考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以外的考生,或获得非法学硕士学位报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考生,均视为跨学科门类报考,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已获得学士学位并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者报考博士研究生,必须在报名时已获硕士学位,网报信息的“最后学历”栏内不得以硕士研究生和应届硕士研究生身份报考,只能以本科生身份报考;②国民教育系列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即将获得非经济学或非管理学硕士学位报考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以外的应届考生,即将获得非法学硕士学位报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应届考生,均视为跨学科门类报考,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③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报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限法学类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且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其它限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且获得经济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同时有公开出版的第一作者学术著作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从事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工作8年以上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在职人员。

3、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四、报考类别及要求: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入学时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并将人事档案调入我校;

2、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培养经费由考生自行筹集,入学时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并将人事档案调入我校;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或考生本人交纳,入学时不需办理户口迁移和人事档案调入手续,我校与委托培养单位和考生签订三方委托培养协议书。

五、报名办法及考前事项:博士报名一律实行网上报名,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报名网址http://gs.cufe.edu.cn

(一)网报时间:2007年11月20日上午9:00至2007年12月24日上午9:00

(二)网报流程:

1、提交信息

(1)登陆系统:首次报名的考生点击“开始报名”,进入网报系统。再次使用时,选择以“考生报名号”或“考生身份证号”任意一种方式进入。

I

(2)录入信息:按系统提示,如实录入个人信息,录入完毕请点击“提交报名信息”。

(3)浏览或修改信息:提交报名信息成功后,考生可对已提交的信息进行浏览和修改;如信息正确,可以打印“报名信息表”。

(4)下载并打印报名表格:点击“报名表格”,逐个下载打印(B5打印纸)“登记表”、“政审表”、“专家推荐书”、“准考证”,认真填写(须与网报信息一致)并加盖有关公章,在“登记表”、“准考证”上相应位置粘贴近期一寸免冠照片。

(5)交费查询:考生交费后可登陆网上报名系统查询交费是否成功。

(6)退出登录:完成本系统的各项操作后,请点击“退出登录”。

2、交报名考试费

(1)收费标准:每人200元人民币。

(2)交费方式:一律采取网上缴费。

网上交费时间为2007年11月27日上午9:00至2007年12月24日上午9:00,届时登录我校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点击“网上缴费”进行缴费(缴费时考生所持的银行卡必须提前办理网上支付业务功能),具体缴费流程和注意事项届时在网上公布。

考生交费后可登陆网上报名系统查询交费是否成功。报名费交纳后不予退还。

3、资格审查

考生于考试前三天即2008年3月19日至21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到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行政楼三层)进行资格审查。

(1)需携带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①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张、身份证(或护照、现役军人证件);②硕士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③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及论文评议书原件及复印件;④应届硕士毕业生还需持学生证和学位授予单位的证明或介绍信原件,证明材料中必须注明硕士录取类别、学制和毕业年月(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于录取前查验);⑤已获得硕士学位和应届硕士研究生跨学科门类报考的考生还需提交本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附刊载期刊原件和复印件);⑥同等学力考生需持以下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学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大学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单、学术著作、获奖证书和报名条件中所要求的工作经历和证明函;⑦一份《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⑧一份《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政审表》、⑨两份《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⑩一份《中央财经大学报考博士研究生准考证》。其中,②③⑤⑥中的证件原件用于查验,复印件作为考生报考材料留我办存档,按教育部有关要求,考生提交的报名资格审查材料一律不予退还。

(2)资格审查确认无误后,我办在准考证上填写考生编号并加盖公章,作为考生准考凭证。

(3)考生必须确保自己的报名信息真实有效,如因弄虚作假、提供不真实材料导致资格审查不合格、取消考试资格以及取消录取资格等一切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按教育部要求,以下三类考生:①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②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③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硕士生,正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可报考。考生与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后果,招生单位不负责任。

有关初试、复试及录取的相关事项将随时在我校网站上公布,我校不再向考生寄发书面通知。请考生及时登陆我校网站查询相关事宜。

六、考试时间:初试于2008年3月22日至23日进行,初试后即进行复试。

七、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包括:

1、外语;

2、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60%和西方宏观经济学40%)或管理学(含管理学原理60%,西方微观经济学40%)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专业课。

跨学科门类报考考生及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两门课程(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参加政治理论课考试。

八、考试方式: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采取笔试形式,复试包括专业课面试和外语面试。经济学院的所有招生专业“现代经济学前沿”考试科目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同的,占70%,第二部分考核相应专业知识,占30%,同时所有招生专业在复试时还要考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

复试期间,考生需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九、考试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中央财经大学。

十、录取: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综合情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录取过程中,考生与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及工作单位之间的各类责任关系,由考生本人与之协商处理,与招生单位无关。

十一、毕业分配:非定向和自筹经费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根据国家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双向选择就业;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一律回委托培养单位工作。

十二、其他说明

我校校内导师原则上每人限招2名,外聘导师(招生简章中指导教师姓名后带“兼”字的)每人限招1名。

我校会计学专业中有4名是与北京工商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我校是学位授予单位。谢志华教授和杨有红教授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第二指导教师,第一指导教师由我校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考生报考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时需按第二指导教师报考。

十三、我校研招办和导师所在院(系)办公室联系方式:

研招办电话:010-62288344,传真:010-62288895。邮政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邮政编码:100081

财政学院:62288601; 金融学院:62288103,62289313; 商学院:62288081;经济学院:62288639,62288037,62288082,62288079; 会计学院:62288038,62288612; 信息学院:62288896; 政府管理学院:62288697; 统计学院:62288184; 保险学院:62288627;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62288623; 马克思主义学院:62288396; 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62288950;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52758513;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52758509; 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52758512;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52758506

2.中央财经大学期末 篇二

鲁桂华教授学术研究功底扎实砥砺,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三个领域: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侧重于运用博弈论这一分析框架,研究特定制度安排的经济效率;基于资本市场的财务、会计与审计问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资产定价、盈余管理、公司重组的动机与绩效、股市操纵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审计意见决策、审计收费等;战略管理与战略控制体系,鲁桂华教授侧重于战略分析、战略规划、基于战略的业绩评价与控制体系等研究。鲁桂华教授已出版《企业财务分析:原理与应用》、《经验会计与财务研究方法:原理、应用及SAS实现》等多部著作,在《管理世界》、《中国会计评论》等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股票价格操纵行为的度量、手段与经济后果:基于中国市场的经验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股票价格操纵行为的定价含义和财富分配效应”、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十七批资助项目“红筹股回归问题研究”等科研项目,先后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某飞机发动机企业、某传媒企业和多家高科技企业提供过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全面预算管理、薪酬与激励计划、管理层收购与管理层激励计划等专家建议。

鲁桂华教授在实证会计研究领域颇有造诣。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基于大样本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引入我国会计研究领域,并逐渐成为了主流的研究方法。实证会计研究是以经验-实证法为基础,主要以数学模型为工具,目的是通过对会计现象层面规律的揭示,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大批国内会计学者采用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相继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了基于中国背景的原创性研究成果,鲁桂华教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实证会计研究所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所使用的方法也越来越复杂,鲁桂华教授潜心扎根于治学之中,耐得住寂寞的毅力使得鲁桂华教授的专业研究能建立在广博与专业精深的知识基础上,以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的现代科学精神,在资本市场等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不俗成果,如《审计覆盖率与审计处罚强度间的替代关系及政策含义》、《商业银行行为与资产市场泡沫:一个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均衡模型》、《“庄”与会计盈余的定价含义》、《庄的度量及其定价含义: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博弈规则与税的决定,兼释黄宗羲定律》、《非诉讼成本、客户相对规模与审计意见的决定》等文的学术成果深受学界的肯定与认同。

3.中央财经大学期末 篇三

1、每一项坚持一种方法。几乎每个考研老师都有自己一套学习方法、押题思路,而且各具特色。有的老师甚至传授你他当年的全套考研秘诀。最好在一项(如:翻译、作文)选一位你信得过的好老师,沿袭他的方法,并坚贞不渝地执行下去。其实万法归宗,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如果你今天一种、明天一套,一段时间你就发现自己在用不同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但哪种都没让自己真正学懂。道长的背作文法和10天背下考研单词,都是不需要英语功底的必杀技,真的只要坚持,就能实现质的飞跃。加上唐静老师的翻译阅读法,基本上英语就真的不用再看了。

2、早上大班,早拼命。我虽然三月份上了英语课,中间又穿插单词和专业课,但是直到八月份暑假才开始上政、英、专,真正系统地复习。前面的铺垫如果利用不好只能事倍功半,没什么效果。我很后悔政治上完了,之前的谣言什么暑假再背政治就行,我只能说早点了解政治,多读几遍政治书,才能为后续的复习腾出更多时间,专攻自己的薄弱点,而不是大帮哄地焦躁地背书。而且多读几遍大纲,答题的感觉都不一样。

3、基础功比押题重要。我在考前的半个月把VIP课全停了,甚至在考研之后还剩了几节,那段时间一心扑在各种机构的押题上,每天在当当网上买新的辅导书,就是希望通过背答案来弥补自己较差的基础功。事实证明,最后狂背的题真的像老话说的“看什么不考什么”。所以前面的基础功,就是大纲里和老师课上点到的知识点真的要跟着记,这才是救命稻草。

4、推荐规律的作息时间。在这里不敢与各位学霸相比,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屌丝,不是每天睡三四个小时,依然能够坚持学习的神。我自己曾经为了大学的期末每天睡两个小时,但最后考场空白的头脑让我彻底否定了这种做法。考研时间安排:6:30起床,7:30-8:00早饭(中间一边看励志书),12:00-13:00午饭+休息

17:00-18:00晚饭+休息,22:00休息(考研前一段时间改为23:00),其余所有时间几乎都在学习,学累了就换一科学。之所以没有无限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我也是希望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提高效率,告诫自己如果不专心的话,是不会有多余的时间弥补的。而其他看似漫长的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我感觉很简单幸福。后来看股神巴菲特儿子的书《做你自己》,其中提到“季度的体力消耗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内啡肽是一种可以消除疼痛感的自然药物,它可以让我们感到时间放缓,并产生一种充满幸福感的喜悦状态。...工作的有时艰难且耗费精力,但却能让人乐在其中”,是最符合我考研学习时的感受。

5、附赠:轻松的心态。其实考研这一年于我最重要的就是跟道长学会了一种心态,“除死无大事,死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你是像我一样的应届毕业生或是尚在青年的考生,考研的结果真的不重要。(如果您已人届中年,那么就更比我们这些人生菜鸟看得开了)我从来都没想过自己能考上,一来是我认为我从来没有付出吐血的代价,整个考研过程我只是看似学习辛苦了点,但压力并不是很大(虽

然我整个人很紧张),二来考研本身难度很大,对手更是彪悍。我坚信自己考不上,但我仍然会尽力而为,看到身旁身经百战的前辈和可畏的后生们,我告诉自己重在参与。考研成绩出来之前,我已经联系外国的学校和那边的老师,准备出国,连新东方的出国培训班都报好,一心做一个“考研失败滚出国”的海龟,结果初试出乎意料地入围了。然后就是复试、拟录取。我到现在也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考上研究生了,这对我来说不是逆袭,而是真的飞跃了。当初道长的轻松心态的演说让我明白了人生任何时候都有转机,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好或坏,关键看你做出怎样的反映,尤其我们现在还年轻,输的起,大不了重头再来。我知道我不算最聪明、最努力的考研学子,但轻松的心态让我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容易接受得失现实的人。如果今天我没有考上研,那么我就是一个即将实现American Dream的人,是一个有希望的人。

4.中央财经大学银行毕业实习报告 篇四

一、实习目的

(一)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

通过毕业实习,将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将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流程、工作原理和技能要求,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为了进一步了解和巩固在学校期间所学的各门金融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选择在中国银行实习。

(二)培养自己的能力

在工作中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同时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三)为更好的走入社会打下坚定地基础

在单位指导老师的帮助、指导和教育下,我熟悉了中国银行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系统地学习并较为深刻地掌握了中国银行各方面的实务工作,对关于银行经营和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各方面实际工作能力都得到了不错地锻炼和提高。也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为离开学校、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作好充分准备。

二、实习单位与岗位介绍

(二)实习单位

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规模在中国五大银行位列第三。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我这次实习的单位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梅河口市支行。该行于 1990 年成立,共有 6个营业网点遍及全市及重点乡镇。20多年来,中行梅河口市支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效益为目标,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业务品种、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在当地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中行梅河口市支行 更是克服重重困难,围绕“做最好的银行”发展战略,“坚持以收入为核心,扩大发展成果;坚持以存款为主线,突破发展瓶颈”,大力发展各项业务,把存款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作为工作重中之重。

(二)柜员岗位介绍

银行柜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存取款、计息业务,包括输入电脑记账、打印凭证、存折、存单、首付现金等;负责办理营业用现金的领解、保管、登记柜员现金登记簿;办理营业用存单、存折等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的领用和保管,登记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登记簿;掌管本柜台各种业务用章和个人名章;办理柜台轧帐,打印轧帐账单,清理、核对当班库存现金和结存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收检业务用章,在综合柜员的监督下,共同封箱,办理交接班手续,凭证等会计资料交综合柜员。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短短两个月的毕业实习锻炼,其间阅读了许多中行内部文件,粗浅地了解了一下中行银行系统,并详细了解了中行柜员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一些柜员流程业务的具体操作,了解掌握了一些商业银行柜员业务。还参加了每周五的例会,例会可以帮助及时将行领导的工作思路、指示、会议精神、激励政策等传达到每位员工,使营业部全体员工与行领导的经营思路保持高度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会上我认真听领导们对银行日常工作和管理的研究和工作部署,积极思考,会后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也积极从书本中寻找理论依据。

到实习单位的前两天,主要看中行有关业务用书、有关资料和听银行员工简要业务介绍,首先,我了解了商业银行业务是中国银行的传统主营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及金融市场业务等。一是公司金融业务。公司金融业务为中国银行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金融机构业务、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其他公司金融业务。二是个人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为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重点之一。包括储蓄存款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个人中间业务、“中银理财”服务、私人银行业务、银行卡业务、渠道建设。三是金融市场业务。中国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主要包括:本外币金融工具的自营交易与代客业务、本外币各类证券或指数投资业务、债务资本市场业务、代客理财和资产管理业务、金融代理及托管业务等。中国银行主要通过在北京、上海、香港、伦敦及纽约设立的五个交易中心经营资金业务。四是产品服务创新。新产品的设计与报价能力是中国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主要竞争优势之一。

实习的每天早上按时到达网点,跟着大家进行卫生清洁工作,接下来就是开晨会,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鼓励表扬员工工作,对上日文优服务和销售业绩的回顾以及今日要求和目标。紧接着就是接库包。所有工作完成后,就要开始准备营业了,准备工作包括开机、准备凭证,现金核准。八点准时开门营业。在前期学习中,我通过观摩及柜员的现场讲解,了解了各方面的银行相关知识,包括网点操作风险管理实务,柜面业务知识,有代理业务、理财产品,综合开户,对私存取款,借记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等,知识都涵盖得很全面,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基础上,我试着技能的训练了,技能主要有点钞,中文录入,数字小键盘和蓝图对私对公业务,银行员工在对每一项技能进行介绍讲解之后,就是要我下功夫去好好练习了,最终对我进行测试。我每天早晨和晚上都会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柜台的工作是要非常细致的,要认真对待每一笔业务,每一个数字,不然一点点的错误可能就会引起大**。同时,柜员的工作也不仅仅是进行业务操作,还要学会“一句话营销”,根据客户情况就行适当营销,不能因为怕被拒绝就不开口,要善于发现并抓住机会。

四、实习总结

两个多月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此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工作使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作就是进一步的再学习。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另外,这次实习为我更深层次地理解银行会计的流程,核算程序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使我在银行的基础业务方面,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会计分工,根据规定,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这是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因为出纳人员是各单位专门从事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会计人员,根据复式记账原则,每发生一笔货币资金收付业务,都要登记收入、费用或者债权、债务等有关账簿,如果把这些账簿登记工作都由出纳人员一人承担,将会给贪污舞弊行为以可乘之机。同样,为防止利用抽换单据、涂改记录等手段进行舞弊,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工作当然也不得由出纳人员担任。因此,各单位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对于商业银行防范会计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其起到了会计之间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作用,也有利于减少错误的发生,避免错帐。

五、实习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实习工作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肯定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次是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了。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未来社会的工作者,为了满足和顺应社会的要求,增强社会竞争力,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学好专业课固然重要,我们更应该重视社会实践,使自己全面发展,培养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银行里我和每一位同事都相处的非常好,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包括关于银行以及和银行相关的如保险的基本的知识,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从客户交谈中学到的社会知识和经验等等。

通过实习能够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得到校验,锻炼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从而积累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走出成功就业的第一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希望这次的实习经验可以为我毕业以后的求职、发展的道路提供一些帮助,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以后的成功有了更多的信心。

5.中央财经大学校友风采之金融学院 篇五

第一节

杰出校友

精彩人生

一、铁面审计长的“四金”——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校友

李金华,男,1943年7月生于江苏如东。1966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审计师。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审计署审计长、党组成员。1962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金融专业。1966年毕业后至1968年留校待分配。1968年后曾先后任西北财经学院财金系教师;航空部五七二厂财务科会计、会计组组长、十五车间党支部副书记;航空部五七二厂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长;陕西省对外经济贸易厅厅长、党组书记;审计署副审计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审计长、党组书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审计署审计长、党组成员。中共十四大当选为中央纪委委员,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2008年3月13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之前人们对这位“铁面审计长”届满离任后去向的种种猜测、关注和关心,终于有了注脚。虽然“审计长”之称于他已须得加上“前任”二字,但在人们心里,何尝不是一直念他“审计长”。

回顾李金华23年光辉的审计生涯,作为中财后辈学子,我们不禁欣然引以为荣。审计长的名字是“李金华”,那就取名字中的“金”,以熠熠生辉的“四金”来铺垫刚正不阿、问心无愧、大义凛然的审计生涯和深得民心的丰功伟绩,以及对后辈的殷殷期望吧。

一金:金刚怒目

掀审计风暴

1943年,李金华出生于江苏如东。在他一岁多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是一名糕点师傅,每天起早贪黑地打工,顾不上他和姐姐。两个孩子被姨妈、姑妈带大。学生时代的他成绩一直优异,19岁时考取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在大西北工作多年后,1985年,他调任审计署副审计长,时年42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

但在1998年之前,李金华和他所在的审计署依然是寂寂无闻。在这个重视序列的国度里,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他是坐在最后排的。将审计署和李金华推向前台的是公众命名的“审计风暴”。

1999年6月26日,李金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例会上发表《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报告称,审计署通过对国务院53个部门和直属单位的审计,发现4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31.24亿元。报告结束,掌声四起,经久不息。

2003年6月,刚刚连任审计长的他再次以“空前激烈的措词”发表审计报告,并点名批评财政部等四家中央部门。“审计风暴”一词在媒体和社会上不胫而走,“铁面审计长”从此成为公众对李金华的赞誉。

2004年,他披露的事实更触目惊心:长江堤防再现“豆腐渣”工程,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淮河大水灾、云南大姚地震等重大灾害的救灾资金竟被挪用截留;中国人寿被查出违规金额50多亿元,国家体育总局滥用1.31亿元资金;国家电力公司原领导班子造成78.4亿元重大损失„„问题曝光后,754人次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或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007年6月27日,他最后一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06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此次共审计了56个中央部门,发现部门本级存在的问题资金348.53亿元,还延伸到了434个二级预算单位,总计查出问题资金468.8亿元。

随着一件件大案的披露,审计和审计署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电视画面中的他已经不再坐最后一排,而是坐到了第二排。在新一届政府中,审计的地位继续得到加强,并持续掀起“风暴”。他的每一次出现都会引起媒体的极大关注。

岁岁年年审计相似,年年岁岁风暴不休。撑起猛烈“审计风暴”的,是他顶重压,率领八万审计精兵奋战的身影。他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曾坦承,被点名的部门不一定是问题最严重的,有些部门的问题更严重,但因为种种原因被拿掉了。“从理论上说,审计报告应该以公开透明为原则,不涉及国家机密的都可以公开,但实际操作难度是大家很难想象的。”他还曾回忆,1999年的审计报告经过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要不要跟人大常委会如实地、全面地作报告,当时有不同看法,甚至审计署党组的内部都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报告可能影响太大了,得罪人太多。当时刚担任审计长的他据理力争,最后朱镕基总理表态,只要这些都是事实,必须如实全面地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他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很支持,最大的支持就是不干预。“从总书记到总理,到国务院各位副总理、中央的其他领导,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跟我打招呼,说这个事你不能审,那个事你不能报。我们审计的所有重大问题,我都如实向国务院汇报,而且国务院领导都有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严肃查处。至于审计机关应该做什么,宪法、审计法都有明确规定。每年审什么,怎么审,报告怎么写,怎么向社会披露,都由审计署依法决定,我可以充分行使我的职权。”

当他把一个个违规问题向公众披露时,社会公众看到了一个铁面无私的国家审计长;毫无疑问的是,老百姓也看到了国家惩治腐败、维护国家正常经济秩序的力度和决心。

他更加冷静地看到:“审计工作的目的决不仅仅是为了刮起一场风暴,我们更希望能够实实在在地推动国家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增强审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进而推动法制化建设,是我们多年以来追求的目标。审计工作者不仅要善于‘揭盖子’,更要善于‘提问题’,并且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这就是我们的审计长李金华!菩萨慈眉,怀忧国忧民之心;金刚怒目,尽惩污除败之责!

二金:金戈铁马

怀侠骨柔肠

在坚守审计岗位的23年,为了保证中央政府政令通顺,令行禁止,为了“不对人民犯罪”,他犹如战场上的一位猛将,率领八万审计精兵,金戈铁马,令违反审计法者胆战心惊。什么官官相卫,什么个人安危,什么人情世故,他以大义凛然的气度,一笑置之。

金戈铁马是他战场上的飒爽风姿,人们从中看到了一位横眉冷对“贪官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好审计长!“国家财政的看门狗”、“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些被认为撕破中国社会“潜规则”的铮铮口号,他喊出了令贪官污吏冒冷汗的战书,让老百姓交口称赞的宣言。

然而,就是这位身材魁梧,国字脸的“降妖除魔”的大将,却又有着极易动情的侠骨柔肠。

15年的工厂基层经历,使他特别了解普通百姓生活的不易。在日后数次接受采访时。他总把572厂的例子拿出来念叨,在他看来,572厂几千人艰苦奋斗一年,利润也就几百万,“可有的国家机关资金一出手,一流失,就是几千万,几个亿,我心里很痛。”

他身边的同事、朋友都说,其实他是极易动情的人。在做了审计长之后的2000年,一名山西女生因贫穷无法到南京审计学院报到,还把这事写信告诉了他。后来,学校把这个女生从家里找来,让她免费上学。听闻消息后,他竟然喜极而泣,还给院长写了封感谢信。

2000年,审计署公布了严格审计纪律的“八个不准”规定,包括不准由被审计单位安排住宿;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安排的就餐和宴请;不准无偿使用被审计单位的交通工具„„他称之为规范审计人员行为的高压线。曾有一位地方特派员组织下属与当地海关联欢,结账时欠了对方400元,因此受到处分。他为此辗转难眠,一名工作人员很是心疼:“审计长整整三天没有睡好觉,眼圈黑得吓人。”

他在2004年央视经济人物颁奖仪式上,看到一段有关审计干部遭遇威胁、报复及如何忘我工作的录像时,热泪盈眶。

几乎每次接受媒体采访,他总是要强调所有的成就属于全国8万名审计人员,并对审计人员家属表示抱歉。2005年元旦,他向审计署工作人员发表新年祝词时,特地将对“广大的审计人员家属”的问候排在了第二位,其后才是对领导的问候。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何尝不是他的写照,他男儿不轻弹的泪水,正是为着他鞠躬尽瘁的审计事业,为着他热爱的广大人民而流。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原则问题上绝不讲人情的铁面审计长,看似无情,实际却是颇有柔情、真情!

三金:金石之功

扬人间正气

在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里,审计系统向纪检监察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有8300多起,涉及人员12000多人。有责任有担当的李金华,赢得了丰硕的审计成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声誉也日益璀璨。2004年12月28日,“CCTV2004中国经济人物”在北京饭店揭开谜底,他赢得满堂彩,一个人赢得了两座奖杯:2004中国经济人物和人物大奖。

他还在2007年11月2日联合国第六十二届大会上当选审计委员会委员。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中国人首次参选并成功当选。他这样看待本次当选——“这意味着中国有能力参与联

合国的建设,特别是有能力参与到联合国的经济事务中来,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有利于提高我们参与国际审计工作的能力,增强我们在国际审计事务中的发言权。另一方面,此次当选也表明国际社会对我国审计工作的肯定与认可,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中国的审计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对参加联合国审计工作的人员,我们准备进行适度轮换,让更多的人接触国际审计业务,从而达到锻炼审计队伍、提高审计能力的目的。这样6年下来,可以为我国培养120名左右的国际审计业务骨干,这对中国的审计事业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李金华对于自己的作为和贡献,虚怀若谷。在回答《南方周末》记者提问“看看审计署最近十年的所作所为,您如何评价审计署的业绩?”时,他微笑道:“必须首先强调,25年审计工作的业绩,实际上是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大环境下的业绩。在这个大前提下,怎么评价审计?能打多少分?我说最多70分。为什么?就是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很多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国审计,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有评论说,“这是一个很谦虚、很低调的自我评价,如果让全体纳税人为他打分的话,一定不止这个分数,起码可以打到90分,以表彰他和他领导的审计署为伸张纳税人权利作出的制度性努力。”

2008年两会期间,李金华也是最受记者和公众关注的人物之一。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对舆论惋惜他的卸任撰稿说:“公众之所以如此敬重审计长,不仅在于他一次次刮起的‘审计风暴’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不仅在于他一次次对违规部委毫不留情的点名起到了遏制效果,不仅在于其忠实履行了职责,更在于他的工作给公众带来一种强劲的公民感觉和强势的纳税人地位。每年的审计报告满足了纳税人这种最基本的民主权利,让公民可以像主人监督雇员一样监督政府花钱。”

金石之功本指刻在钟鼎碑碣之上,永不磨灭的功勋,然而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李金华为我国审计事业立下的赫赫功劳,全印在了群众心里。他的高风亮节,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大义凛然,可以扬人间正气啊!

四金:金玉良言

励中财学子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的校友,李金华心系母校,几次回到母校,参加学校的“校友讲坛”

等活动,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

南方周末曾问过他:在您的母校中央财经大学,您是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楷模。您认为一个审计人员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您想对那些被您的气质感染的年轻人,说些什么?

他一番话语重心长:“审计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气质?我想了想,恐怕还是四个字:一个是‘勇气’。要敢于在一个得罪人的岗位上去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审计确实得罪人,得罪的绝大部分都是好人,而且往往是领导。我们的权力是老百姓授予的。谁授你权,对谁负责任。第二个是‘求实’。就是要说真话。你宁可不说,要说,就一定要说真话。此外,要注意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有些意见是有道理的,正确的意见要采纳,不能说我定了就不能变。对年轻人呢,我在中央财经大学也讲过了,你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激情,这个我也赞成。但我觉得更要从眼前做起,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起。不能浮躁,不能急于求成。”

他的谈吐真诚而朴实,淡淡中饱含深情而激荡力量。今天,我们以他为光荣,更应以他为榜样,须牢记他的叮嘱——勇气、求实。

金刚怒目,掀审计风暴,这是李金华的义;金戈铁马,怀侠骨柔肠,这是他的仁;金石之功,扬人间正气,这是他的当代之功;金玉良言,励中财学子,这是他的未来之盼!这四“金”,亮剑于中“华”,震撼于中“华”,感动于中“华”!原来审计长李金华的名字——“金华”二字,已经概括了全部。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廖雯雯)

二、军队财经 光辉人生——记运筹帷幄的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孙志强校友

孙志强,男,1944年生于山东乳山。1964年9月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

大学)金融系。1968年9月参加工作,到步兵团农场锻炼,197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工程兵建筑团战士。1972年4月为昆明军区后勤部供应部财务科助理员。1979年9月任昆明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预算科副科长,科长。1983年1月任昆明军区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1984年9月任昆明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部长。1985年7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1991年11月任总后勤部财务部部长。1999年12月至2007年12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91年6月晋升少将军衔,2001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常委。

在采访孙志强之前,我们一直怀着忐忑的心情,因为从没有面对面地见过共和国的将军,既有几分紧张,又有几分兴奋。在2008年初春“两会”刚刚闭幕的一个上午,终于与他见面了。

孙志强高高的个子,清瘦的面庞,对人亲和友善,加上身着便装,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一位睿智的学者。一进门,他坚持不让我们换鞋,热情地请我们吃糖果、喝茶,一下子就把我们的紧张感消除了。

在孙志强的家中,我们开始了采访。简洁明快的家具、清纯淡雅的国画,向我们传递了主人虽身居高位,却朴素平实的生活信息。

苦中有乐的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氛围很浓,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文革”开始以后,大家都想方设法地自学,自己找书来看,从那时起大家都养成了看书学习的好习惯。

上个世纪60年代,正值“三年困难时期”过后,国家经济状况不太好,物资匮乏,特别是“文革”时期,学校的正常学习受到影响,整个社会弥漫着阶级斗争,全国的经济更是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在学校食堂里学生一个月只能吃上几次肉,每顿饭一勺菜,冬天不外是大白菜、萝卜、土豆三种,一到第四节课肚子就会叽里咕噜叫个不停。孙志强一米八的个头,那时只有108斤。当时的学生都非常瘦,没有一个人会有减肥的概念。那时同学们也开展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动,一到冬天,第一场雪下完,房子阴面融化的雪所结的冰可以覆盖整个冬天。在学校操场的西南面,就是现在汽车站的位置,吃过晚饭,同学们围成一圈,面

对面地泼出一盆水,地面很快就结了冰,变成了一个冰场,就可以溜冰了。

学校重视实践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帮老乡割麦子,收庄稼,到京西修水渠,避免了“三门干部”(校门、家门、单位门)的产生。

中财老师给予的人生积淀

中财的老师对待学生就像父母一样,孙志强至今仍记得入学后第一堂课就是系主任张玉文教授讲的《金融学》。她用既亲切又严厉的讲学风格,告诉大家什么是金融,她深入浅出的讲解至今记忆犹新。

随着那场浩劫的全面来临,老师身陷困境,从事最高尚的职业却被定为“牛鬼蛇神”,很多无知的学生都变成了造反派。很多老师晚上参加批斗会,被迫对着造反派的学生们作“深刻检查”,身心煎熬;但他们第二天却依然站在讲堂上兢兢业业的授课,传道解惑。

在谈到在校期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时,孙志强是这样向我们讲述的:“‘文革’时期,学校有位张焕彩副校长,胖胖的,永远是那么和蔼可亲。记不得是哪年哪月哪天,在北楼的盥洗室,大家都在洗漱,听见有学生在喊:“张焕彩来了”。有一个学生居然将对面厕所装满废纸的纸篓,扣在了张校长的头上。粪便污物立刻粘在他的头上脸上,那个学生迅速地跑掉了。老人家回去洗了洗,照常来上班了。我们都感到非常震惊,这是多大的人格侮辱啊!那几天我心里都非常难受。没想到“文革”以后,对这件事张校长却没有追究,他讲道:在那个大的环境下,学生没有什么过错。张校长这种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胸襟,将会影响这个肇事学生的一生。在张校长人格魅力的感召下,他也会慈悲为怀,一生向善。”孙志强多次讲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字说起来非常轻巧,做起来难得很啊。但是,这确是我们中财的老师最最基本的品格。中财的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也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

毕业以后,留在北京和后来回到北京的20多个同学还经常聚会。虽然以前在学校时参加了不同的派系,但是毕业后都摒弃了偏见,没有任何裂隙的聚在一起。之所以能够这样,就是因为中财老师教给我们,对人对事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这就是中财老师给予我们的人生积淀。

连队生活对自己是很好的锻炼

毕业时国家要求学生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孙志强对于去什么单位、做什么工作全然不知道。记得坐着大卡车去报到,路的两旁全是悬崖峭壁,从北方、江南去的同学都从来没有见过那么高的山,胆小的学生只能趴在车上。

孙志强来到了滇西的步兵团农场,那儿离边境很近。什么都干过,种麦子、伐木、养猪、做饭。

两年后,国家对大学生正式安排工作,孙志强被分配到昆明军区,正式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但仍需要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他又被分配到连队。凡是带一字番号的部队总是从事最艰苦的工作,孙志强被分配到工程兵226团一营一连一排,他们的具体工作是打隧道。孙志强当过风枪手,就是将风镐机架在身上,打洞之后埋上炸药。那时的钻机全是干钻,不像现在的水钻(可以减少尘土粉末的飞溅),干完一天,出来一个“灰”人,整个人除了牙齿是白的,眼睛是亮的,其他完全被灰土覆盖了。

两年的时间,整个连用最简陋的设备,修建5000立方米的山洞,有13个人先后受伤。有一次天快亮的时候,孙志强准备出洞去上厕所。刚出洞,就听见后面“鬼哭狼嚎”,出事了,战友们有的被砸断了脚筋,有的被砸伤了背部。

孙志强认为连队生活对人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对今后的工作,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做出决策都有很大的帮助,更能够贴近老百姓,体察民情。一直到现在,周末闲暇时,孙志强也会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到老乡家坐一坐,了解一些情况。

运筹帷幄

执掌全军财经

孙志强历任昆明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部长、解放军总后勤部财务部部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我们最想问的问题一定是关于他的工作。没想到他却回答说,我的工作很平凡。从军区的财务到全军的财务,有太多的事情,一时间不知从何谈起。在昆明军区的时候,援越、抗美、援老,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每年一个军区到前线轮战,他一直在前线。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战时的保障和供应任务也很繁重。

1985年孙志强从军区来到总部。看到会计报表的时候,非常吃惊,家底太薄了,日子比在军区还难过。他本着实践出真知的原则,充分调查研究,把全军的“财”理得井井有条,妥妥当当。他做出每个决策之前都要首先进行调查研究,把方方面面的人:军事院校的人、研究机构的人、持支持意见的人、持反对意见的人,一次、两次、甚至多次,反复征求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使合理的东西碰撞糅合在一起,提炼升华形成最优的方案。

总后勤部财务部在他的领导下,比较早地提出实施了零基预算,集中支付,制定预算、支付款项、监督审计三项完全分立,政府采购,对军人实行保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由于健全完善了规章制度,实施了严格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多年来军队较少出现财经方面的问题。

孙志强说,在过去的工作中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做到了收支平衡,没有一年出现赤字。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在都做到收支平衡之外,还有一点小结余。我想,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多么不容易。全国有几百万军队,每年几千亿的费用,还有庞大的资产,管理、使用是一个多么庞杂的工程。

他举例说,去年三军换新军装,这一项举措就可以写一本书。不光是要花一笔比较大的资金,各种思想的交锋,观点、理念的磨合,互相的交流沟通都非常频繁,真是各方面协调的产物。

新的角色

新的征程

谈到刚刚结束的两会,孙志强说两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的大政方针做了规划。

新当选了全国政协常委的孙志强又有了新的职责,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现在政治环境很宽松,政协是一个沙龙,是一个平台,政协有30多个界别,历史悠久,可以使不同的声音有一个传递的渠道,使我们的决策更加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政协能够团结一切积极的爱国力量,使不利的因素得以及时有效地化解。他还亲切地对我们说,如果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反映,随时可以写提案通过他递交上去。除了政协的领导工作外,他还参加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可以出主意、提建议,参与调查研究。同时也参加了军队战略学会的工作,参与军事战略、军事经济战略等研究。

清贫的童年

幸福的家庭

孙志强家中有七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小时候家里生活非常艰苦,要穿上一件新衣服很不容易,中学以前能穿上黄解放胶鞋就很高兴了。上中学时住校,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由于子女多,父母不可能过多地照顾管教孩子,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所以从小就学会了自力更生。孙志强从太仓小学、苏州第一中学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

他的夫人也是中财学生,上海人,他们一起被分配到云南农场劳动。孙志强到了军队,夫人一直在地方工作。他们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从云南到北京。孙志强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除此以外,喜欢游泳、爬山和郊游。游泳还相当专业,蛙泳、仰泳样样精通,轻轻松松就能游几千米。可能是从小生活在运河边的缘故,他喜欢在江河湖海里游泳,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他亲近自然的生活习惯。

给母校和后来人

孙志强说中财给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的浓厚氛围和做人的基本准则。

对在校学生的寄语:学会严谨的精神、养成读书的习惯,平平和和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

很多学生一毕业就想到大单位去,其实应该从基层做起,发展机会会更好。因为对基层情况了解,今后做事情自由度会比较大,否则很难做到高层,在做决策的时候也容易失误。幻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学校教给了学生方式方法,但真正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干出成绩,还得靠自己。工作伊始,有的同学感觉学的东西用不上,但经过积累,厚积薄发,会体现出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克服浮躁心理的方法就是沉下心来,多读书。

中央财经大学被冠以“中央”两字,在财经院校中独一无二,因而被大家寄予厚望。中国经济学家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的很少,希望中财能够培养出经济界的大家。学校也一直在做努力,对学术研究方面非常重视。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30年,这是美好的30年。但现在又处于关键的时期,出现了汇率变化、外资涌入、次贷危机、通涨压力等等复杂的经济问题,中财任重而道远,有培养“大家”的社会责任。

对学校的希望:希望学校更上一层楼,培养出更多的国家栋梁之材,在社会上知名度更高。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学校一定会办得越来越好。

循前辈足迹

游校园遐思

孙志强向我们聊起学校的发展变化,谈到中财在沙河新校区有1000亩地,如数家珍地说出中财每一任校长的名字。可以看出,虽然毕业40多年了,但他一直在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每一步都牵挂着他的心。

孙志强非常细致地给我们描述了六十年代的校园,就像他在指着一张放大的照片给我们讲解。“不思量,自难忘”,因为中财承载了他太多的深情,同窗之谊,老师恩情;因为中财给予了他太多的财富,学术知识,做人之道。

采访结束后,循着孙志强的回忆,我又一次回到母校那个陪伴我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地方。轻轻地向前走着,现实和历史交织在一起:当时的学生宿舍在水塔的西侧,会计系在东,金融系在北,财政系在西,南面是教学办公场所。现在学校食堂的西北角是当时最主要的教学楼,礼堂是一个大教室,北平房和南平房是阅览室,医务所是友谊楼,供留学生居住。

走出校门,一辆16路汽车从眼前驶过,孙志强讲过的话回响在耳边“我们去西直门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16路,那时的车是红色的车身,设施很简陋”。我登上车,当车子愉快地向着高粱桥方向驶去时,我紧紧地攥住了扶手,思绪翩跹,就是在这一条公交线上,走过多少中财的毕业生,多少位部长、多少位行长、多少位总经理,他们通过这条路,走向北京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我们的母校正是在许许多多像孙志强这样身为领导,仍时时关心学校的校友的帮助下,越来越散发出光辉,拥有越来越高的声誉。我们衷心地说一声:谢谢您,孙志强!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覃爱玲)

三、留得真情在人间——记新华社驻澳门分社原社长王启人校友

王启人,生于1941年11月,陕西勉县人。1960年9月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外汇专业学习。1963年9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外业务部办事员、办公室科员,1971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政治处副科长,197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金融研究所副科长、科长、副所长、所长(1983年9月-1984年4月在中央党校学习)。1984年4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党组成员(1987

年9月-1988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89年5月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1990年11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1991年11月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全国港澳经济研究会会长。1993年11月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党组书记。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5年4月任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1999年12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第9届全国人大代表。第9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15届中央候补委员。2001年7月10日在广州逝世。王启人同志为我国金融事业的理论和实践、为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启人出生于陕西省勉县,幼年随做小生意的父亲到四川成都,在成都上小学、中学。1960年9月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外汇专业学习,毕业后长期在金融系统工作,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通货膨胀的观点,在改革开放之初的金融理论界引起关注。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澳门回归成为国家重要事务,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中央要求在国务院港澳办配备一位既熟悉金融、经济,又精通广东话的副主任,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的王启人成为最佳人选,遂调任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进入港澳战线,虽中途回到金融系统任中国银行党组书记、董事长,但不久即又被派往澳门,任中共澳门工委书记,对外称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澳门回归后续任中共澳门工委书记,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王启人同志虽是高级领导干部,但对人十分真挚诚恳,充满真情,因而处处赢得大家的敬重。兹回忆其二三事,以感受其风范。

澳门情

1996年5月,王启人应葡国外交部长迦马之邀出访葡萄牙,在澳门驻里斯本联络处,有来自葡萄牙各个城市的近200名澳门留学生,迎接祖国亲人的到来。在他向澳门留学生介绍了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和澳门回归的美好明天后,学生们纷纷向他表达对祖国对澳门的思念之情:“我要回国工作,我一定要回来为澳门服务”,情到浓处,澳门留学生演唱了《思念澳门》。王启人听后很受感动,即席朗诵了一首与闻一多《七子之歌》异曲同工的诗歌:“有多少人起程时感到前途莫测,又有多少家庭分离时苦苦祈求;有朝一日全家团圆,再开笑颜„„当记忆不再安慰我,当思念无法再克制,当我需要一个爱我的家,我知道我会回来,我知道我会回来,澳门!”留学生们对王启人饱含感情的朗诵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热泪盈眶,久久不肯离去。

“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了,能为祖国统一大业尽一份力量,我深感幸运和自豪。”作为中央政府驻澳门代表机构的负责人,作为一个澳门回归祖国的参与者和见证人,王启人充满了对祖国、对民族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公务繁忙之余,王启人怀着深情,对澳门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作了一首歌词《九九归一》:

是你离别的身影 牵动长长的记忆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 是你漫长的归途 催促匆匆的脚步 归心似箭 风雨无阻 是那团圆的热泪 伴随轻轻的话语 点点滴滴 感天动地 九九归一 一个伟大的日子

九九归一 一个辉煌的世纪

这首歌词后经谱曲、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在中央电视台演唱后,广为传唱。

王启人同志在澳门任上去世,澳门社会各界十分悲痛,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的唁电表示:“惊悉王启人主任不幸因病逝世,深感悲痛。我谨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您们表示深切的哀悼和诚挚的慰问。王启人主任先后作为新华通讯社澳门分社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的负责人,对 “一国两制” 在澳门的落实,尤其是对澳门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筹组和发展,对促进澳门和内地的交流和合作,都作出了卓越的、影响深远的贡献。同时,王启人主任作为我们亲切的朋友,亦以其高尚的情操和诚恳的作风,赢得了澳门居民的尊敬,并将永远为澳门居民所怀念。我们一定将悲痛转化为动力,进一步建设好澳门特别行政区,使“一国两制”在澳门得到全面的成功落实。”

朋友情

1995年秋,一个由世界冠军组成的体育明星代表团,应邀到澳门参加“澳门庆祝战败德国和日本法西斯50周年”活动,刚到澳门上任不久的王启人接见了代表团。时任团长的万伯翱后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回忆文章写道:“只见他个子不高,能讲地道的广东话,挺斯文,很有一派学者的儒雅之风。我满以为他是广东人,不料他却是位来自陕北黄土高坡的汉子。他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曾长期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埋头银行界工作20余年呢!他待人诚恳、真挚,答应第二天就见全体团员:“都是名人,到新华社家里来坐坐吧!” 当见到世界游泳冠军杨文意演唱自己编写的歌曲,世界杯一米板、三米板跳水冠军兰卫用很动听的广东话演唱《晚枫》时,王启人社长大加赞赏:“歌唱得和专业演员差不多嘛!我们新一代运动员是文武双全呢!”又说:“在港澳用广东话好做工作,是乡音嘛,很亲切,更能联系港澳同胞的感情!”我知道他这位陕北汉子能用熟练的粤语在港澳工作,是他长时期做外事工作养成的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万伯翱写道:“澳门回归前我在澳门又见过他一面。那时回归大事已胜券在握,到处是张灯结彩。王社长昼夜辛劳,执行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好应付各种情况的准备,尤其是

对付澳门的右翼势力和黑社会,既要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又要根据本地情况灵活应对。我在澳门分社的会客厅里看着王社长带着使命感,大战前夕的自豪、庄严和高度戒备感,加上过度劳累,全都在脸上凝聚着。我不敢多打扰,只30分钟就自动起身告辞。在紧紧握别中,我又感到了他就如会客厅里所挂的《江山如此多娇》中的苍山翠柏一样坚韧不拔和不可战胜——他确确实实是中央放在第一线的一员可靠和得力的战将。”

“惊悉兄长加同志的王启人撒手远去,不由珠泪挂面,唏嘘不止。有小诗为证: 陕中白莲濠江开,忠诚之花党培栽。儒雅音容难拂去,常邀英杰梦中来。”

家乡情

母校情

王启人出生于陕西,对陕西有着特殊的感情。1998年,王启人到陕西延安考察期间,发现延安的苹果色好、个大、含糖高、口感好。但当地干部和果农都表示延安苹果不为外界了解,打不开市场。王启人当即表示订购一批延安苹果作为澳门回归庆典礼品,顺便为延安苹果做宣传。后来新华社澳门分社派人专程到延安订购了六万颗延安苹果。延安果农按照要求,在生产中给订购的六万颗延安红富士苹果上分别晒印一字,六颗苹果为一组,组成“庆祝澳门回归”字样。这些苹果用精美透明的礼品盒包装,醒目位置注明产地“延安”。

澳门回归筹委会把这批苹果,赠送给赴澳门参加庆典的中央代表团、各国来宾及新闻记者等重要客人,延安苹果名声大振。王启人为家乡果农巧做宣传的事,在陕西传为佳话。

王启人毕业于中财,对母校怀着深厚的感情,他说是中财奠定了他工作和人生的基础。他经常回忆,在中财上学期间,常和同学相约从四道口步行到天安门,一路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浑然不觉路途遥远。到北京开会,如有空闲时间,就会与戴相龙、戴凤举、孙志强等老校友聚聚。平时如遇到中财毕业的年轻校友,王启人会格外亲切,一起聊聊母校的最新情况。

王启人校友对党、对国家、对家乡、对朋友、对母校,始终真情以待,是中财的优秀学子,一代英才,惜乎苍天不与贤者寿!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王启人生前秘书、中财校友:甘哲斌)

四、中国银行发展史 记于他心 量于他胸—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史纪良校友

史纪良,男,1945年生于北京。高级经济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63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1968年毕业。1983年后历任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中国农业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2008年3月4日,我们校友工作者协会采访小组成员在金融街银监会办公室对史纪良进行了采访。史纪良言语之间,神态之中,无不散发着一种令大家自然而又不自觉中折服并敬仰的底蕴,那是相随中国金融业浩瀚大海起伏跌宕之后的从容淡定,那是历经坎坷阅尽沧桑之后的坦荡释然,那亦是一位长者面对勤恳向上之后辈的殷殷切盼。

大学:踏实学习投身社会 爱好体育

1963年,史纪良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当时金融学属于边缘学科。在谈到专业选择的问题时,史纪良说,除了自己对金融的兴趣,也有亲友的影响。当时在银行工作的一位亲友认为将来金融业发展空间很大,国家将会急需金融人才。如是,怀揣着对于未来的无限憧憬与美丽构想,如此,盛装着对于中国金融业广阔发展空间的无尽遐想,他镇定而慎重地向自己职场生涯迈出了神圣一步。

1963年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各方面条件都不太好,中财校园很小,仅仅是一个小四合院,但同学们觉得它更像一个小花园。学院是从培训机构到成人教育,慢慢发展成院校的,63级是中财被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后招收的学生,因此在校生数量不多,师资力量也是参差不齐。在这样的背景下,63级学生系统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仅仅在1963年和1964年学习了两年基础课,1965年就开始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史纪良是在湖南武岗参加的中央财贸社教总团。当时的社教成员来自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地方干部和中财的大学生。当时一个学生大体上负责一个大队,从教育农民、学习文件,到对乡村干部进行清

账目、清仓库、清工分、清财物的“四清”运动。史纪良回忆说:“一年的时间对我们锻炼很大,尽管专业课的学习受到了影响,但我觉得这次活动对我人生的锻炼及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帮助很大。”“四清”回来后,又开始“文革”,因此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很短。当时的金融系开设了金融学、工商信贷与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等主要专业课。在当时的环境下,老师们教学都非常敬业,63级金融系主任张玉文老师非常和蔼可亲;专业课老师俞天一风度翩翩;班主任李展才、佟文生老师认真负责,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师生感情很融洽。

“概括我的大学学习,第一,我们的学习背景是三年自然灾害以后,生活条件艰苦,因此能有机会到大学学习我感到很庆幸;第二,选择的专业不热门,算边缘的,但总觉得财经类学科对整个社会还是有用的,尤其金融,当时是稀缺学科,尽管当时比较冷,但是现在看来还是选对了;第三,中财是一个小学校,虽然环境不太好,条件也不太好,但大家学习都很努力,整个学风是很认真、踏实、不浮躁的,尽管学习的时间不长,但所学对一生的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基础作用,终身受用。”

大学时代的史纪良热爱学习,但并非一味死读书。他兴趣广泛,尤其喜欢球类运动,是63级金融系足球队的守门员,班级篮球队的成员,爱打乒乓球,还是游泳好手,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横渡十三陵、横渡昆明湖以及从湖南邵阳社教回来时的横渡湘江活动。回想起这些,他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很有意思。

工作轨迹:万丈高楼平地起

回想毕业后工作的40年(1968-2008),史纪良认为他一步一步走得比较清晰,一生过得很有意义。1968年,他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毕业。根据当时中央“面向农村、面向工厂、面向边疆、面向矿山”四个面向的号召,他被直接分到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的人民银行,从窗口记账做起,在科室搞信贷、搞计划,做信贷员、计划员、综合员等,基本的业务工作都做到了。1979年做科长,然后又提升做市行的副行长。由于工作中表现出色,1983年,38岁的他被任命为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副行长;1989年又从黑龙江调到天津,担任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长;1991年开始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1994年调回北京,担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1997年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003年组建银监会,当时按照人民银行的分工,他主管银行监管,因此按照业务范围,被调到银监会工作,担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兢兢业业直至退休。

如今,由于年龄的原因,史纪良不再担任副主席职务,也没有连任新一届政协的委员,卸去过往的辉煌盔甲,放下一身的灿灿誉名,过着半退休生活的史纪良有时会到办公室看看文件,翻翻书,上上网,和大家聊聊天,生活工作顺心惬意。

放下的,是曾经千淘万漉之后的荣誉着身;放不下的,却是对于中国金融的记挂。办公室的窗外就是著名的金融街,高楼林立。这里,跳动着的是中国金融业的勃勃脉搏,流淌着的是中国金融的沸腾血液,举目眺望着这条街,史纪良感触良多:“从银监会搬到新楼,我就在这个办公室工作,窗外就是金融街。我们银监会是负责整个中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中国整个金融资产的80%是由我们来负责监督管理的,因此银监会的工作内容很多,岗位确实很重要。”

掌舵: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如果把不断摸索、发展中的中国银行业比喻成一条行驶在汪洋中乘风破浪的航船,那史纪良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这艘大船上的身负重任的掌舵手之一。中国的银行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几个大的过程,他都经历了,有的他还是组织者。当然,更多的是作为具体政策的贯彻落实者。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银行业是大一统,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它既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具体业务的操作者。1979年首次分设专业银行,希望为国民经济支柱部门承担融资服务。当时,史纪良从黑龙江人民银行到专业银行,开始一同探索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道路。随着经济金融的前行,专业银行因承担了过多的国有企业历史包裹、改革负荷而步履维艰,于是,专业银行重新商业化。当时,史纪良任农业银行行长,并组织分设了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国家政策性项目对农业的金融服务,为农业银行完全按照商业化的模式来经营提供了条件。问题总是在不断得出现,于是,需要不停不止地思索如何解决、如何更好地发展。商业银行的管理中表现出的财务包袱过重、风险管理漏洞过多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如火如荼。

史纪良谈到,中国银行业发展的这几步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大一统的人民银行,然后是专业银行,在这个基础上又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分设的格局,最近几年正在深入进行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这也是目前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从最近几年的改革成果看,应该说初步的目的达到了,国有商业银行包装得不错,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国家也注资了,工行、建行、中行这几家大银行也上市了,上市之后的形象也还算可以,尽管垄断的行业难免有些坏毛病,总的看还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但是中国银行业的这种好形象能维持多久仍是他比较担心的问题。他还谈到了中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现状,对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比较担心。因为,现在虽然总行已经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董事会、高管层、监事会,但是从总行、省行、地区行到县行,这么庞大的一个系统,如何能够指挥如意,能够有效管理,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自豪:见证中国银行业的成长是我的荣幸

一路走来,史纪良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贡献卓著,他更是把有这样为银行业发展出谋划策的机会视为自己的荣幸。史纪良说,自己之所以感到荣幸,是因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这几件大事,他都参与了,包括如前所述的政策性银行的设立、农业发展银行的组建、人民银行的机构改革。当时作为党委成员的他和行长戴相龙一起,按中央的决策组建了大区行,之后又从人民银行拉出一批人马组建了银监会。除此之外,还有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他自始至终都参与了其中,他既是组织领导者,又是具体方案的制定者,也是改革的推动者。他坦言,“毕业的四十年,日子过得不错,比较丰富。我们这个年龄段在银行工作的中财的同学也好,校友也好,有不少,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时候,我看到中财好多的校友都在银行业,证券业也很多。80年代的好多人现在也都成为骨干了,像我们非银司的司长柯卡生,外管局的李东荣副局长,工商银行总行的牛锡明副行长等等„„”字字句句中无不充满着对于中财的眷恋,对于中财校友的肯定。

“我觉得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虽然生在旧社会,但长在红旗下,世界观的形成在五、六十年代,那时受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的熏陶很深。我们和共和国一起成长,受到祖国一整套的教育,对党和人民是一心一意的。我觉得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这样的大环境,像我们这样踏踏实实搞业务的人不会走到现在的程度。正是有这样的大背景,我们60年代毕业的学生才有了更好的展现身手的机会;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才给了我们这个岗位。所以说我觉得我们赶上的时代不错,年轻的时候吃点苦,中年以后事业还算有成。”

寄语:踏实求学 打好基础

史纪良说:“当时我们在学校学的是三大中心,那时受前苏联理论的影响,教材都是前

苏联的那一套。当时搞信贷的学工商信贷与结算,俞天一老师给我们讲搞信贷最重要的就是物资保证性,只要有物资做保证,这笔信贷就是安全的。”

“现在的银行业知识比我们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丰富多了,你们现在的知识领域,包括理论的基础和整个信息,比我们那个时候要好的多,因此你们面对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当时中财毕业生比较少,银行的大发展又需要人,我们正好填补了这个真空。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金融的服务是全方位的。经济越来越全球化,金融也必然要为之服务,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会层出不穷,因此对金融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对于中财大的办学条件,史纪良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从师资力量到社会影响,都比他们那时强多了,学校也在不断创建更高的软、硬件环境,在校学生素质也越来越高,在高校如云的首都,中财在很多方面都仍然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

最后,史纪良对中财的在校学生提出了两点期望:“一是希望在校生能够更踏实一些,在有限的四年时间里,能够多看看书,多上上网,上网是在网络上找最新的信息、最新的经济动态,最新的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有意识地多看点书。我觉得在学校期间踏踏实实搞点学问,特别是在社会这么浮躁的背景下,踏踏实实做学问是很难得的,我希望中财的同学们都能够珍惜这一点。另外,毕业之后要耐得住寂寞,只有踏踏实实在一两个岗位上深入得干几年,才能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不要把自己估计得过高,因为现在的社会确实是人才济济,只有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地在本职岗位上打下基础、做出成绩,才会被重视,才能够为你们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提供条件。”

后记

采访归来,心情激动,感触良多。论“中国银行发展‘史’,‘记’于他心,‘量’于他胸”,实不为过,这就是我们的“史”、“记”、“量”——史纪良!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李佳怿)

五、“方知终点即起点”——记中国再保险公司首任总经理戴凤举校友

戴凤举,男,1941年12月生于江苏省兴化县。1962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1966年毕业后分配到江西,曾任崇义县人民银行杨眉营业所会计、县人民银行信贷员、县委宣传部干事;1974年起历任共青团江西省委宣传部干事、副部长、团省委常委、《江西青年报》总编辑;1983年任中共南昌市委副书记;1986年任国家审计署金融司司长;1990年起历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再保险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2006年春节,戴凤举在苏北兴化的新农村与家人一起欢度春节。除夕之夜,一条条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慰问短信蜂拥而至,为他送来祝福。戴凤举逐一地读着这些短信,并以一首小诗作回复,祝贺大家春节快乐。诗云:“飘泊江湖五十年,苍海茫茫不见边;如今回到出生地,方知终点即起点”。

戴凤举“少小离家老大回”,风雨数十载,故土情深。在他走上人生旅途的最初,故乡给了他厚实的滋养。

这首小诗,不禁让人联想到戴凤举的漫漫人生路:求学之路平坦而坚实,政坛生涯曲折而顺达,商海旅程风云际会;且行且思,且停且悟;虽然平凡,却也不乏传奇色彩„„

“金寒水冷”与“金白水清”

1941年农历10月21日,戴凤举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县大垛乡吴岔河村的农民家庭。母亲信佛,曾请盲人给他算命。盲人们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推测他的生辰八字和前途,其说法并不一致。

有的说:“他生于大雪节后两天,其时金寒水冷,未免堂上无力,六亲不靠,兄弟虽有若无,单行独骑,无帮无衬。”有的说:“非也!他的命虽属金寒水冷,但他不断走木运和火运,木能生火,使金寒水冷转为金白水清,金水相滋。为人聪明心慈,大有作为;又临文昌长生之地,定卜文学超群。家缘欠佳,但外缘很好,崎岖蜀道,幸能巧走;每遇小人暗算,必有贵人相助。因此,一生虽驳耗纷繁,但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这些含糊、抽象的话,给人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当然不可全信。但戴凤举一路走来,在人生的每个关口,都得到贵人相助,这是事实。

小学入团

中学入党

少年时期的戴凤举身体单薄,父亲想把他培养成为“先生”(即小学教师),以便脱离农业劳动。当时村里没有完备的小学,1950至1953年,他在本村读了三年的“私塾”,就到离家七里路的大垛小学寄宿读四至六年级,在小学毕业前夕加入了青年团。

1959年7月,初中毕业时,戴凤举突然接到县委组织部的通知,说他被保送到江苏省干部文化学校,要他速到扬州报到。这所学校本来是给在职的工农干部补习文化,1959年,中共江苏省委为了培养文字干部充实党政机关,决定在这个学校增设“高中部”(甘泉高级中学)。当年,即从全省选调了300名初中毕业生,进行定向培养,学制三年,以语文、政治为学习重点,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后备人才,即所谓的“红色秀才”。

在甘泉高级中学,戴凤举遇到了一批对他有着重要影响的“贵人”,如校长章心如、语文老师陈天白等。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鼓励大家树立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写作能力,学校要求学生博览群书,熟读和背诵大量古文,还经常举行背书比赛、作文比赛。为了鼓励学生写作,学校创办了油印刊物《青春》。省委主管文教工作的副书记陈光、省教育厅厅长吴天石、学校校长章心如等领导干部每月都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资,以“稿费”的名义奖励给《青春》文章作者,多则十元,少则五元。这些举措在今天看来似乎不算什么,但在当年极大地激发了莘莘学子们的写作热情。

戴凤举踊跃参与这些活动,数次在全校作文比赛中获奖,很快就脱颖而出。这其中,语文老师陈天白给予他极大的帮助。戴凤举在2009年出版的新书《少作集》中曾写道:“常人的细胞总是多种多样的,所不同的是,有的被激活,有点始终沉睡。当时,陈老师把我身上的文学细胞全部激活了,使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前夕,戴凤举把当新闻记者作为自己的职业梦想。

1961年6月,戴凤举在甘泉高级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

丰富多彩而又不无遗憾的大学生活

1962年9月,戴凤举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那时,他极想当记者,高考第一志愿填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但未能如愿。入校以后,随着专业思想教育的深入,在老师们的影响下,他很快喜欢上了金融专业。

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他得到许多名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金融系主任张焕彩(后来担任财院副院长)。这位革命家出身的金融专家,一反当时的主流教育观念,主张学生要自由发展,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他发现戴凤举文笔不错,就鼓励他多写作,甚至准许他请“创作假”。1966年春天,张副院长带学生去大寨实习,强调学生要深入实际调查真实情况,不要人云亦云。他对戴凤举起草的包含某些独立见解的调查报告,十分赏识。“文革”中,张副院长曾被戴上“反对大寨红旗”的帽子,遭受批斗,戴凤举作为他的“得意门生”也受到牵连。

当时授课的老师还有金融系的张玉文、俞天

一、王佩真等,政治理论教研室的宋立仁等,他们都是学术造诣很深的专家,不仅传授知识,还给学生很多人生启迪。金融六二级的党支部书记、年级主任刘春阳,既是同学们的师长、又是大家的知心朋友。

1963年以后,全国逐步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从小养成的习惯,戴凤举阅读兴趣广泛,求知欲很强,在学习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通俗易懂的文章之后,转而攻读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矛盾论》等,并随时总结学习心得,写成文章。1964年6月16日,《中国青年报》以半个版的篇幅发表他学习《矛盾论》的收获,题目是《揭开矛盾才能进步》,还配发了“编后感”。

当时,报刊上发表学习体会,大多数停留在“学雷锋、做好事”、“战天斗地,连续几天不睡觉”,有病不请假,“轻伤不下火线”的初级阶段;即使是学哲学的文章,也只是在工作上坚持“两分法”,抓主要矛盾,转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等等。戴凤举的文章,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比如,学金融不是自己的志愿,却被录取在财金学院,如何面对“服从国家分配”与“坚持个人志愿”的矛盾;为革命还是为个人;没有当时那种人云亦云的套路,文章很快被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习〈矛盾论〉》一书。《文汇报》理论学术部聘请他当通讯员。这篇文章和之后发表的几篇文章,让戴凤举在校内外小有名气,但也因此在“文革”中吃了不少苦头。

在十年内乱的初期,戴凤举受到莫名的指责和批斗,被打成“保皇派”、“黑修养专家”、“修正主义苗子”。虽然心中有迷茫、困惑,但戴凤举始终没有放弃读书、学习的习惯,经常游走于学校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和书店之间,借书买书,广泛涉猎文学艺术、诸子百家。

浩劫和动荡之中,戴凤举孤寂地度过了大学的最后时光,毕业时,被惩罚性地分配到江西省崇义县。

江西十八年

1968年7月15日,戴凤举到江西省崇义县人民银行报到。不久,被分到偏远的杨眉公社营业所当会计。在一年半的柜台生涯中,他的工作表现是一致公认的,曾被评为“活学活用积极分子”和“五好职工”,但他内心并不平静,在纪念自己“进山一载”时,他写过一首打油诗:“去年七月进山来,今年稻香已一载。笑问举兄何长进?学会记账坐柜台。”

去崇义报到前,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的宿舍里,一位同窗好友与戴凤举促膝长谈,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好心地提醒他:“分到崇义,回北京是毫无希望了;干得好,也许能在赣州安家;想调到省城南昌,也很难。”

意想不到的是,戴凤举在崇义苦干了四年半之后,又遇到一位“贵人”: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姜佐周。这位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干部,在完成了从“走资派”到“当权派”的转变后,虽然与戴凤举素昧平生,但对“文革”初期的“保皇派”情有独钟。他偶然听说崇义的大山沟里有个“秀才”,“文革”前曾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过文章,于是,一纸调令,使戴凤举一步从崇义跨到南昌。他调到团省委宣传部,先当干事,后当副部长,并开始负责筹办《江西青年报》。后来,戴凤举出任团省委常委、《江西青年报》总编辑。

人生的轨迹虽然不完全按自己的意念运行,但这一回却圆了他青少年时期做记者的梦。戴凤举如鱼得水,办报才能毕现。短短一两年时间,《江西青年报》从无到有,影响从江西扩大到全国。

文才与领导艺术并举,戴凤举的名气已在报界之外。1983年6月,他担任中共南昌市委副书记,步入仕途。那一年,他41岁,是全省地、市级领导中最年轻的一位。

保险十八年

仿佛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戴凤举的人生,不断面临着“服从国家分配”和“坚持个人志愿”的选择。

1986年,戴凤举从江西回到京城,出任国家审计署金融司司长。1990年,他又离开京城,担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1992年,他又返回京城,出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副总经理。

也许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有关,此时的戴凤举克服了中国文人“耻言经商”、“耻言赚钱”的遗传病,心甘情愿地当一名保险商人,而且一干就是十八年。

1996年1月,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戴凤举承当起振兴民族再保险业的使命。这一年,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成立,填补了新中国只有再保险业务而没有专业再保险公司的空白。戴凤举受命担任总经理。

1999年,国务院又决定在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挂帅的还是戴凤举。这是国内唯一的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除经营商业再保险业务外,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主营法定再保险业务。

当时,人们刚弄明白:保险不是用铁皮做成的“保险柜”。至于再保险,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戴凤举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又一次发挥宣传和写作的特长。“再保险就是对保险的保险,它是为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他撰写的《谁为保险“保险”》一文,荣获中国改革开放系列丛书《世纪之交的思索——当代中国领导干部文集》优胜奖。他的宣传再保险的文章,还登上了《求是》杂志的大雅之堂。

抬头望世界,已是强手如林。中国再保险如何争得一席地盘?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戴凤举说:“坚定地走中国式的发展再保险事业的道路”,“我们要以开拓国内市场为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我们要用已之长,克人之短,打出中华民族再保险业的品牌。”

从1996年至2004年的九年之中,中国再保险公司的业务量逐年增长,累计收入保费

1295亿元,支付赔款700亿元,提取各类准备金194.8亿元,为稳定保险企业的经营做出了贡献。

九年之中,中国再保险公司创造了50.56亿元利润,其中,弥补了原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分家时划转过来的23.81亿元亏损,上交了7.38亿元的所得税,补充了26亿元资本金,公司资本金由国家拨给的13亿元增加到39亿元。

2001年,为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政府承诺逐步取消法定分保。这对于主营法定再保险业务的中国再保险公司无异于当头一棒。在最困难的时候,戴凤举曾与公司员工同唱《山不转水转》,并一度把它作为公司的司歌;在最困难的时候,戴凤举呼吁:中国再保险公司到了《国歌》歌词里的“最危险的时候”。

问题反映到国务院,温家宝同志批示:“对再保险公司因逐步取消法定分保比例可能造成的经营困难和赔付风险,再保险公司及保险改革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并提出对策”。此后,中国再保险公司上报了股份制改革方案,很快得到国务院批准。

根据这个方案,戴凤举在2003年把中国再保险公司组建为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并筹建了财产再保险、人寿再保险和大地财产保险三家子公司,实现公司的商业化经营。

根据这个方案,2004年,中再集团筹建了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对华泰保险经纪公司增加资本金,优化股权结构。

多年来,中再集团的股权结构虽有变化,但是“一拖六”的结构框架保存至今。改制转轨,实施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商业化的发展战略,使中国再保险公司渡过了因取消法定分保带来的经营困难,闯出了一条生路。这其中,戴凤举功不可没。

急流勇退

告老还乡

戴凤举喜欢历史和文学,常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营养,并与朋友们交流。

知天命之后,他谈得较多的历史人物是他的同乡——明朝的“状元宰相”李春芳。他认真研究了《明史》里的《李春芳列传》,说《列传》计700字;其中,因遭诋毁而上疏要求

退休的,达4处、8次、30个字,如:“春芳疏辨求去,帝慰留之”,“三疏乞休,帝不允”,“两疏请归养,不允”;后来,他又遭人诋毁,“求去益力”,终于感动了皇帝,恩准他告老还乡,并‘遣官护行’。一路上,地方当局热情接待,与他在职时一样。春芳回到兴化,“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这等圆满的结局,令戴凤举十分钦羡。

戴凤举非常佩服《儒林外史》第八回里的一个人物——南昌府的蘧太守。蘧太守在南昌任职期间,奉行“安全聚会,与民休息”的政策,廉洁奉公,爱民如子,讼简刑清,八方太平,官品、口碑极好。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人员都吟啸自若,衙门里只闻得三样声息: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而他却非常谦虚,常说:“宦海**,实难久恋”;“我本无宦情,南昌待罪数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业,虚糜朝廷爵禄,不如退休了好。”

蘧太守退休后,朝廷派了一位“干练之员”来补授。这位新太守又贪又残,到任后经过“一番振作”,衙门里换成了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南昌百姓,有的被他算得倾家荡产,有的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全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爷的厉害,睡梦里也是怕的。因此,各上司访闻,都道是江西第一个能员”;干了两年,又被提拔。蘧太守不在其位,不问其政,早就乘船回浙江故里养老了。

也许受到李春芳、蘧太守和宋词名句“算计只有归来是”的影响,戴凤举认为:人到了一定年龄,思想难免老化、僵化,并产生惰性,缺乏创新、开拓精神,影响企业发展。因此,他决意引退。多次口头申请未获批准,2005年1月,他递交了正式的书面辞职报告。

2005年5月,他卸去了中再集团一把手的重担,算是“半退”。当时,他还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险学会会长。

2008年6月,随着全国政协和中国保险学会的先后换届,他办了“全退”。

“囊中常羞涩

樽中酒不空”

纵观戴凤举的工作生涯,他虽然没有当高官,发大财,但他的精神很充实,很富有。他是新中国第一家再保险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任职时间达九年半之久。当时,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董事会,总经理是法定代表人;

1999年,中国再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国核保险共同体”,他是中国核共体的第一任主席;

2003年,他主持创建了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这家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长; 2004年,他主持创建了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这家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长。外国的大公司、老公司,常在公司重要位置悬挂历届领导人的画像,意在鼓励创业、鼓励进取、鼓励奉献。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现在,中国有很多大公司,但“百年老店”很少,加上“届”数不多,多数领导尚未“盖棺”,因此,“历届领导人”往往不被重视。

其实,只要公司存在,不管政策如何变化,这“第一任”总是换不掉、改不了的。而且,只要公司有生命力,其“一把手”,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第一任”永远只有一个。

这就是戴凤举值得自豪的地方。他说“我带回老家的四个‘第一任’,既无形,也无价”。现在,戴凤举在老家颐养天年,并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他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散步”。他不搞收藏,但对别人赠送的一枚“如洗翁”的印章却爱不释手。岁月流逝,风起云涌,但他的内心却一如少年,洗尽杂染,笑看庭前花开花落。更难得的是,他虽然退休,回报社会、回报故土的脚步始终没有停下。几家金融机构恳请他担任有报酬的名誉职务,他婉言谢绝;兴化市工商业联合会推荐他出任北京兴化商会会长,他欣然应允,并高兴地说:“叶落归根,我终于成为兴化市的干部了”。

戴凤举是中国金融系统为数不多的“一级行员”,薪酬不菲。但是,金钱对他仅是“过路财神”。他把“消费”分为物质的、精神的;又把“精神消费”分成为自己的、为他人的、为社会的。他认为:物质消费,可以养身;“精神消费”,可以养心;养心比养身更重要。正因为如此,他将国务院发给他的政府特殊津贴捐给村委会,支持村里的水污染治理工程;他热心公益事业,常慷慨解囊。

他常说:“用掉的钱,才算是自己的。”他并不奢侈,自己在家吃饭或陪老伴下馆子,常喝几块钱一瓶的“二锅头”。他到别人家里做客,总是到酒架上找最便宜的酒,并说:“酒肉穿肠过,热闹热闹就行!”然而别人来他家作客,他必以好酒招待。一位知情人评价他:“他终生衣禄无亏,不缺财,但也不余财,外面光华内里虚”。

他常说:“人生是一个圈,终点,即是起点”。

不过,他的人生的轨迹似乎更长,圈子更大,曲折和坎坷也多。他,是螺旋式地回到起点的。

(校友总会秘书处:李杨波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潘珊)

六、虚怀若谷 上善若水——记国务院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魏礼江校友

魏礼江,男,1946年生于江苏省。1965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1970年毕业。1982年10月任安徽省政法委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86年调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法制司,先后任法规处副处长、处长,法制司副司长、司长;1999年10月转任审计署办公厅主任;2000年7月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安排调任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先后监督管理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经济信托投资开发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大型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现任国务院派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集团)、中国人保财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监事会主席。

得知采访任务后,我小心翼翼的拨通电话。魏礼江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声音中却没有一丝倦怠,只是有些惊讶:“我也不是什么特别杰出的校友,不用过来采访了吧。”说明来意,并在十分恳切的请求下,魏礼江才答应接受采访。

对媒体访问极为审慎的魏礼江,对于校友的造访却敞开心扉,从求学生活你追我赶团结进取的学风,到“偶然”进入审计署勇于担当的成长经历,再到中央金融工委监管多个金融公司的探索,魏礼江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在与我谈心——学生时代的快乐与烦恼、职业生涯的喜悦与痛苦,那些我事先准备好的采访资料全都活生生地转化为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卷,而他个人的经历则是中国金融监管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真实写照。

从耕读传家的“中国儿童画之乡”走来

魏礼江的家乡江苏睢宁,地处苏北,在江苏来说经济处于相对后进状态,但是文化底蕴丰厚,在文化教育方面有很浓厚的传统。富有特色的少儿教育造就了睢宁“中国儿童画之乡”的美誉。很多当地的美术作品被国家画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成为我国对外交流极其重要的渠道。李肇星同志当外长的时候经常把睢宁的儿童画作为礼品送给外国友人。耕读传家这个理念在睢宁人当中被世代传承。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的熏陶下,孩童时代的魏礼江就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还未到上学年龄的时候,他就跟在已经上学的哥哥身后去学校学习。虽然当时的环境十分艰苦,很多儿时的伙伴也都因为各种原因纷纷辍学,但是在家人的支持下,魏礼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学业并且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在中学时,因为学业紧张,家里的经济环境也很差,魏礼江只能一周回家一两次,帮家里人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同时带点干粮回学校吃。

“误打误撞”地进入中财

勤于钻研的金融学子

进入高中之后,魏礼江更加用功的学习。到了报考志愿的时候,他却没了主意。当时高中的语文姚铭义老师推荐他报考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因为这所学校是专门培养财会经济人才的,在这个学校读书肯定有好的前途,而且王吉中学之前已经有两三个学生考入了这个学校,对这个学校评价也很好。在教导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善意引导下,魏礼江报了中财作为自己的大学志愿。上了大学之后,魏礼江与同是王吉中学毕业的高年级学生,63级财会专业的姜世民等师兄都有密切的联系,并成为很好的朋友。

进入中财之后,魏礼江被分到了金融专业。他所在的国内金融653班学习气氛极好,班主任王振邦老师十分照顾同学们的生活。专业课的辅导教师是殷玉奎老师,他经常和学生们待在一起,对学生的提问给予耐心的回答。提起这些老师,魏礼江的感激之情不胜言表。在稳定了专业思想之后,魏礼江就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他对当时的学校格局记忆犹新,“还记得学校那时还只是个四合院,两层的楼房。图书馆就在东边的平房。同学们一有自学的时间就去图书馆自习,对当时金融专家发表的文章和专著进行研读。”据他回忆,当时的图书馆和现在一样“人满为患”。“同学们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学习,要是图书馆没位子就去大教室看书。当时大家没有你们现在这么大的压力,去图书馆纯粹是为了学习,为了获取知识。”

在魏礼江入校的第一年,学校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大量的专业基础课都压缩在第一学期讲授,想让他们先把专业底子打好,然后再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在这一年当中,魏礼江认真地学习了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工商信贷管理学和财务会计等核心课程,自学了《资本论》重要篇章,打下了学习金融学的良好基础。因为家庭条件相对清苦,又有很多专业课的知识要学习,大一的寒假他没有回家,在学校里度过了新年。正是这种认真和执着追求知识的态度,造就了他在专业领域的成绩,也为以后赢得有识之士的力邀与举荐打下了基础。

当时在学校的生活现在回忆起来有苦有甜。因为家境贫寒,学校给魏礼江评定了一等奖学金(类似于现在的助学金)18.50元。当时在食堂吃饭都要拿餐券,因此,每月生活委员都要收14.50元的伙食费,给大家兑换成餐券去食堂吃饭用。大学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多又饿得快。很多时候他和大多数男生一样,每个月14.50元的伙食费根本就吃不饱,就得再拿出一两块钱来买餐券。每个月除了吃饭就只剩下一两块的零用钱,要买学习资料,还要购置日常的生活用品,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跟同学们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相互熟悉起来。得知有的同学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却没有被评上一等奖学金,他主动把自己的奖学金等级降为二级,让出了一块钱给家境同样贫寒的同学。魏礼江说:“当时大家的生活都很简单,花不着很多钱,所以让出一块钱并不算什么。”这种举重若轻的大气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他善良广阔的胸怀和跟同学间深厚的情谊造就了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大学期间,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气氛很浓厚。女生经常帮男生做些针线活,男生也经常帮女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大家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习上相互促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精神风貌,把苦日子过的十分甘甜。

到了第二学期,学校里就开始有些动荡。学生们的思想很活跃,到了二年级之后,全国性的红卫兵串联运动开始多了起来,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学校的政治形势也十分复杂。魏礼江在进行了冷静的判断之后,决定不参加这些政治运动,于是他和几个同学在学校里找了一间安静的小平房,搬进去住,同时踏踏实实的读书。虽然囊中羞涩,他还是买了全套的毛主席推荐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认真地研读,这些书直到现在都被他精心的保存在办公室中。在这段时间里,魏礼江还对一些传统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赏读,比如《红楼梦》。毛泽东当时讲过看《红楼梦》是要看历史,看封建社会,看阶级斗争,所以他那时也是按照毛泽东的思路读《红楼梦》。后来回想起来,他说这本经典名著颇有深意,里面的诗词和一

些饱含人生哲理的警句十分发人深思,希望现在的大学生也能多读书,读好书。那个时代毛主席的著作是必须要读的,除此之外,他还读了许多经典著作,比如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评主义》,恩格斯的《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主义的终结》、《反杜林论》等。魏礼江回忆说:“学校当时已经停课,也没有老师指导,更加没有教材,这几本书对于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参加工作,好多实践中的问题运用书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他学习的经历中我们能够看出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是学习知识的最高境界,比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无论何时,都要具有清醒的头脑,冷静的判断,和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曲折的人生经历

造就财经法律专家

1970年魏礼江被分到南京军区独立一师6377部队的军垦农场。当时安徽籍的北京高校毕业生都被安排到这里劳动锻炼。劳动锻炼完全按照军事化管理,建制也都按照正规部队,他们除了干活还要军训。半夜吹紧急集合号,就要打背包,出去拉练,经常有同学出现崴了脚等受伤的情况,别的同学就要把他背回去。锻炼的强度很大,劳动的强度也特别高。在麦收的季节,学生营的皋营长带头下地干活,喊出的口号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苦战三昼夜,拿下千亩大麦田。”于是作为副班长的魏礼江也加入这场轰轰烈烈的劳动大战。白天顶着烈日劳动,晚上在照明设施的辅助下继续奋战,很多学生在十分钟的休息时间里都累得睡着了。给魏礼江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次挖河泥的故事。1971年的冬天,连里派下任务,要挖军垦农场前面一条河的河泥,当时正是隆冬腊月,北风呼啸的吹,河上的冰结得很厚。当时50多岁的高营长光着脚就跳到河里,率先开始挖河泥。魏礼江和班长他们也紧随其后跳入河中,为班上的其他同学起了表率作用。任务完成后,营长告诫大家,千万不能烤火或者用热水洗脚,否则脚会受伤。于是大家在井台上洗净脚之后都躺在床上慢慢焐热脚。开始的时候完全没有知觉,因为脚已经麻木了,过了一段时间就感到刺骨的痒,又得忍着不能挠,这段经历回想起来刻骨铭心。

1971年底劳动锻炼结束后,魏礼江被分配到安徽省第一监狱。在第一监狱,他的工作是负责给犯人“落实政策”。在工作中领导知道他有一定的政策水平,文字功底也很深,就推荐他到安徽省人保组作了一段时间的会议筹备工作。人保组后来分为公安厅,检察厅,法院,他被人保组留下,进入了安徽省公安厅政策研究室。

1980年,各省恢复省委政法委建制,1982年魏礼江出任省委政法委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副处级)。进入政法领域,魏礼江渐渐开始熟悉法律,同时又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法律知识的欠缺。因此法律的书籍,只要找得到的他都会去看,去思考。对于法条和司法解释,不管是刑事领域还是经济民事领域都很用心的学习。

1983年审计署成立,时任副审计长的李金华分管人事工作。他找到了在安徽工作的校友魏礼江,了解到魏礼江的工作经历后高兴地说:“审计署刚成立,法制司也还没有组建。而且我们要草拟审计法,十分需要既有财经基础也有法律知识的人才。”于是在1986年魏礼江被调到审计署。

调入审计署之后,魏礼江提出要继续学习,继续充电,就被派到人大法工委的立法研讨班,参加了三个月的学习。这个立法研讨班的主旨就是为起草审计法作准备。在研讨会上,老师对当时的法律体系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使魏礼江对我国的法律体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主要的经济法律,刑事法律有了较全面地掌握。当时法制司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审计法律、法规、规章的草拟及修改和报批,办理有关的协调工作。在草拟审计法和相关实施条例的时候,魏礼江大量的听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专家的意见,然后再举行研讨会于专家学者切磋讨论。经过众人不懈的努力,当他离任法制司司长职务的时候,审计法律规范已经甄于完善。魏礼江谈到:“我们国家的审计立法有三个层次,一是宪法,第二个层次是审计法,第三个层次是国务院制定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部门又落实《审计法实施条例》,制定了部门规范。这些形成初稿之后经审计署同意上报国务院,后提交政治局常委讨论,最后提交人大讨论通过。这段时间很辛苦,我的血压高就是这个时候落下的。但回想起来,十分的充实。”寥寥数语,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我国审计立法呕心沥血,披荆斩棘,却又沉稳从容,不求功名的老校友。

2000年他调到中央金融工委,监管两个公司——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经济投资开发公司。他坦言金融业的监管对他而言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只能边学边干,在工作中把握,尽力将这两个金融机构监管好。后来轮岗到保监会。保险行业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个很新鲜的领域,他不仅自己学,还要求监事会的同志都要学,提醒大家说虽然都是搞金融出身的,但是对于保险工作还都是首次接触,所以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很强,人寿保险的专业性很强,都需要学习。虽然我即将退休,但是我现在还不敢松懈,用周恩来总理的话说,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人生有涯

学海无边

魏礼江说:“我这一辈子就是个学生,不断学习的结果就是脑子里形成了社会学的体系,这里有法学,有哲学,有文学,都不是在中财大学习的,都是再学习的结果。但是中财教会了我学习方法和生活态度。后来不断积累,不断积淀,在工作中不断的学,才形成了现在的知识体系。”魏礼江当年在担任安徽省政法委研究室主任时,安徽大学成立法律系,他就在安徽大学买了一整套的法律书,不管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是刑法还是民法,都看都学。后来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主,经济法作为一个单独的门类被提出来之后,又着力对经济法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这些学习在当时看似不太有用,但是后来进入金融监管行业之后都发挥了作用。

眼观天下

老骥伏枥

魏礼江说:“以后退了休,学习范围可能转移到新的领域。但是我还是要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内行人学。”他的生活态度对身边的年轻人起了耳濡目染的作用。他经常教育身边的年轻同志,去外地的时候这地方的人文风情,不要当风景看,不要当过眼烟云看,这里都藏着大学问,对丰富你的内涵都有作用。这个城市有什么名人,这些人对历史演变起了什么作用,都要关注。

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承受了岁月的磨砺,魏礼江对世事的认识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说:“处理事情,要以人为本,要合法,合情,合理。对世间的人的问题,要理解深刻,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要练达。所以我这一辈子有学不完的东西。年龄稍大些的同志,一定要接触新事物,老年人有固有的生活习惯,有惰性。人人都是如此,都有惰性,要克服惰性,战胜困难,才能体会出生活的乐趣。”工作之余,魏礼江喜欢练书法。练习书法既锻炼身体也能让人心思沉静,他练书法的时候会把一切杂念都抛在脑后,想书法家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如何运笔,等到成竹在胸的时候再下笔。笔者也有幸看到魏老的书法,苍劲有力却也洒脱飘逸。“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说来说去我都是学生。我没有什么风采,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是不断的学习,学无止境,学而思用。”

深情寄语

魏礼江说:“中财很好,是培养财经专家的摇篮。原本建校的宗旨就很好,紧贴着

社会实践。中财学校不大,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经世致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我觉得母校还应该继续保持发扬这个优良传统。但是我觉得我们国家真正的经济学家还是太少,我们中财应该出经济学大家,既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又有社会经济管理的才能。学校也应当不断地开阔大家的思路和视野,不断引入经济领域的尖端学科,以提高中财学生的素质。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题是不会变的。经济领域瞬息万变,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开阔视野,这些希望寄托在中财年轻的小校友——你们身上。”

魏礼江在两个小时的谈话中数次给我添茶倒水,这份真诚,自然亲和,让人难以忘怀。衷心祝愿老校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希望他能常回中财来走走看看。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姬文娟)

七、从政从文 珠联璧合——记广东省人大常委韩英校友

韩英,男,1939年11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小北河镇龙湾村。先后就读于家乡的龙湾小学、沈阳市第二中学等。1960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1963年8月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佛山工作。曾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佛山专区中心支行、佛山地委组织部、佛山地委办公室工作,曾任科长、副部长、副主任、秘书长等职。接着历任16年市委副书记、8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5年广东省人大常委。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发表微型小说、散文、诗歌等2800余篇,300余万字;出版个人作品集28本。

韩英自跨出母校校门,绝大部分时间从事地方党政工作,光明磊落,忠厚谦和,无怨无悔,尽职尽责。从1978年至今,他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最近,多家媒体访问他,他说:“改革开放的胆略、眼光、能力从何而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韩英有双重身份,一个是官员,一个是作家。在佛山,他的身份更多的被定义为官员。韩英有双重奉献,一个是工作的奉献,一个是写作的奉献,被誉为“从政从文,珠联璧合的两栖公仆”。

大学生活

教诲难忘

韩英说:“一个人在一生中接受过多少次教诲?又多少次教诲过别人?有些教诲如同过眼云烟,有些教诲却是刻骨铭心。”在中央财金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学习的时光,接受 的教诲,是韩英无法抹去的珍贵记忆。

那是1961年的事情。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按粮食定量发粮票,早饭、午饭、晚饭吃多少,都要有个安排,不能“寅吃卯粮”。有鉴于此,学院领导决定,实行半天教学制,每天上午上课,下午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坚持完成教学任务。然而,韩英下午并没有休息,他独自一人走出校门,进行一项社会调查。没有不透风的墙,韩英上午在校学习,下午外出调查的事情,被有些老师知道了,并报告给金融系主任张焕彩。张主任找他谈话。系主任要找一个学生谈话,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

张主任凛然坐在韩英的对面,韩英忐忑不安,可是谈话的内容却出乎他的意料。张主任的话语虽然直接,但是并不严厉,充满了耐心的开导。虽然他对韩英的这种吃苦精神和求真精神给予肯定,但也耐心地解释了学校领导安排休息的用意,还在做学问的方法上给予指导。而其中尤其令韩英难忘的是张主任说的:“做学生的要读两种书:一种是有字之书,一种是无字之书。”

1963年8月,从金融系毕业走出母校,转眼已经四十五年过去了,未有机会再聆听张焕彩老师的亲切教诲,令韩英引为终生憾事。出校后,他始终不忘张焕彩恩师的教诲,长期坚持读两种书——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他是《“做官必须读书”的韩英》。他说:“时至今日,张恩师的教诲,仍然植在心田,枝繁叶茂,让我终生受用不尽。”

工作写作

珠联璧合

在韩英60岁生日的时候,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廖红球、王杏元撰联并书,惠赠给韩英的条幅是八个大字——“文誉粤海,德立佛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宁生,于2004年3月10日题赠给韩英的是七个大字——“工作写作皆奉献”。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所认识的韩英,就是一位既是领导,又是作家的两栖公仆。

1963年8月, 韩英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佛山工作。其间曾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两年。1972年11月至1983年3月,任中共佛山

地委组织部科长、副部长,中共佛山地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佛山市委秘书长。1983年4月,地委与市委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任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广东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省九届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韩英已在珠江三角这块沃土上生活、工作了四十余个春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韩英最忙的时候是身兼三职: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有时忙到“走在路上有人随,办公室里有人围,出差外地有人催”。为了完成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韩英从1983年4月起,就一直实行七天工作制,节假日像往常一样上班工作。他在领导岗位上,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与此同时,韩英认为,身在领导岗位,工作再忙也要动手写文章。他说,工作是形,写作是影,要“如影随形”。他长期坚持业余文学创作,他的文章是“三点儿文章”——早起点儿,晚睡点儿,节假日多写点儿。他的习惯是“三短一快”——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吃快餐。他先后发表微型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2800 余篇,300 余万字;出版个人作品集28 本。他的作品屡获奖项,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奉献呢?

爱岗敬业

尽职尽责

1964年到1966年,韩英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县,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被评为五好工作队员、广东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初期,韩英从地委组织部副部长调任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全面主持办公室的工作。他组织有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农村借贷情况”、“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专业户”等多项调查,牵头撰写了多项调查报告,其中关于佛山地区种植业、养殖业专业户的“百户调查综合报告”受到省委、地委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1982年11月,广东省委常委、分管农村工作的杜瑞芝,亲自到佛山,听取韩英等同志的汇报。杜瑞芝说,这个调查报告,对专业户的生命力、发展趋势,以及扶持专业户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都论证得相当透彻,很有指导意义。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也对此给予充分肯定。红旗杂志经济调查专版全文刊登了这个“百户调查综合报告”。

韩英在市委副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分管过党群、纪检、宣传、统战、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多项工作。对于上述每一项工作,他都尽心尽力去抓,也都抓得很有成效,干部、群众的口碑都非常好。

在讲述自己分管工作方面,他说:“当今父母者,是百姓。他们是主人,我们是公仆。不能把这种关系搞颠倒了。我们走上领导岗位,人民给了我们权利,也给了我们责任。做好工作,是人民之所托、职责之所在。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种诚实的态度。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不骄不躁,不贪不腐,不卑不亢。”

人大工作

有为有威

韩英在担任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致力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他认为,作为地方权力机关的人大常委会,一定要有所作为,“有为才有威”。

韩英作为中共佛山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经过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概括出《关于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九个工作系列》。这些工作系列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能认真做好,必能使依法治市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1997年9月,此文在广东省人大制度研讨会上被宣读。此后,四川省宜宾市人大常委会邀请韩英去做专场报告。

2000 年1月22日,广东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韩英是佛山市代表团团长,又是此次大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市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四会县工业园电镀厂严重污染西江水源的质询案引起了轰动,反响强烈。当时在广东视察的李鹏委员长,每天都收看质询实况。会后,省人大朱森林主任陪同李鹏委员长到佛山视察,对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佛山市的质询案,李鹏委员长给予了充分肯定。后来,省人大召开各市人大主任座谈会时专门请韩英介绍成功质询的经验。韩英讲了四条:

一、问题要抓准(重污染企业严重污染西江水源,这是全省人民关注的大事情);

二、情况要弄明(事前,韩英率省、市两级人大代表到现场检查);

三、法律要学好(组织本代表团成员系统学习有关保护水源的法律法规);

四、掌握要得当(根据事实,依据法律,进行质询,适可而止)。由于做到了上述四条,此次质询获得了成功,收到了预期效果。当年《人民日报》概述“广东人大现象”时,重点提到了此次质询。

业余写作

累累硕果

韩英从 1978年10月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30来年。据不完全统计,韩英在150

余家报刊发表小品文、微型小说、诗歌、评论等作品 2800余篇,总计300余万字。近几年,又在游记领域一试身手,连续推出5本书——《苍茫西藏路》、《苍茫蒙古国》、《南非旅踪》、《走马关东》和《南太平洋上空的十字星座》。《星报》、《特区时报》、《家庭时报》等八九家报刊,均辟有“韩英专栏”,陆续发表韩英的作品。韩英风趣地说:“不是我的文章写得好,是我的名字起得好,所以报刊把我的名字打在专栏上。”他还被几家报刊评为优秀特邀撰稿人。

参加“九十年代第一天”全国征文大赛,散文《我走在清晨的马路上》获最具号召力奖,评委会主任秦牧亲自为韩英签发获奖证书。1996年4月,微型小说作品集《文章即金子》被中国微型小说学会评为优秀作品集。多年来,屡获文学创作硕果奖、“五个一工程”特等奖、宣传文化精品奖„„1998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推广普通话工作优秀领导干部。另外还获首届国际文学笔会组委会颁发的“中山图书奖”,中国作家协会、《小小说选刊》颁发的“星座杯”奖。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民族的读者,经常给韩英写信,与他切磋、交流,向他祝贺、问候。

韩英的作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刘海涛教授选编的《韩英微型小说百篇》一书中,每篇后都收有点评。点评者有武警士宫、银行职员、主治医师、大学教授、报刊编辑,有高级人民法院大法官、省部级领导干部、地市级领导干部、我国驻外国特命全权大使,还有泰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华文作家。

韩英应邀出席了在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二、三、五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会上韩英宣读了自己关于华文微型小说的论文。东南亚以及美国等国华文报刊均发表过他的微型小说,他的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文,编进《中国微型小说选集》英文本,作为加拿大的大学二至三年级的文学课教材。

韩英,经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陈国凯、专职副主席欧阳翎二人介绍于1994年12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韩英先后担任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岭南诗社常务理事、中国微型小说学会顾问、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顾问。

天道酬勤

四个高度

韩英并不是职业作家,但是,他的文学创作成果,可以与职业作家比肩。

韩英说:“我自幼家贫,没有条件上学,家乡解放后我才上学。我之所以走上业余文学创作之路,并不是我想当作家,这是由于读书而来,由于渴求知识而来。有了经历,有了阅历,就要运思成文,不吐不快。”1998年9月19日,刘鹏凯先生在《澳门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做官必须读书”的韩英》一文,道出个中情形:韩英饱览群书,学识渊博;韩英经历丰富,感悟深刻;韩英勤奋劳作,锲而不舍。基于学识、经历和勤奋于一身,终有今日之建树。

纵观韩英的写作生涯,可以发现,他走过了四个台阶,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地向上走,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度。四个台阶,就是四个高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呕心沥血的过程。

第一个高度——机关公务写作高手。

韩英在中共佛山地委组织部担任秘书科科长8年,此后又担任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市委秘书长。即便是走上地市级领导岗位之后,有些大件材料也是亲自动手写。他写出的公务文章,做到了“三性齐备”——“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齐备,被公认为机关公务写作的高手。

第二个高度——写作小品文独树一帜。

韩英写作小品文,写了十余年,写出了几百篇。韩英的小品文言必载物,有的放矢,精悍凝练,机智幽默。百花文艺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等几家出版社将他发表的大量小品文,陆续结集出书,计有《朋友是财富》、《幽默是美酒》、《从容走天涯》等七本,并有艾青为之题写书名的《韩英小品文选》。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陈国凯认为,韩英所写的小品文,独树一帜,难能可贵。1995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袁良骏撰文评论韩英的小品文为“抑恶扬善的轻骑兵”。

第三个高度——微型小说界“星座人物”。

韩英从创作小品文逐步走上了创作微型小说的路子。韩英创作的微型小说有 1000多篇,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在20世纪80年代,韩英以创作小品文和杂文为主;90年代以

后,他将微型小说的文体智慧融入到小品文、杂文的创作之中,展现出一种新的文体现象——融合文体现象。广东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黄伟宗撰文,认为韩英的微型小说是“自成一格的杂文式微型小说,是带有韩英鲜明个性的微型小说,代表了微型小说的一种风格和走向。”评论界认为,韩英的微型小说“多层描绘人生百态,多样主题交响共鸣,冷暖叠映庄谐并生”。

第四个高度——形成“韩英现象”。

国家一级作家、广东文学院老院长程贤章曾到韩英工作过的地方做过细致调查,写了两万字的调查报告,发表在《人才纵横》杂志上(1997年第4期),题目是《从政从文珠联璧合——论韩英现象》。这是最早系统地论述“韩英现象”的文章,此后,全国各地开始陆续有人论述“韩英现象”。对于“韩英现象”,《人民日报》(华南版 2002年 12 月 5日)、《南方日报》(2003年1月6日)均发表文章,指出“韩英现象”,体现了一种新的“官员文化”。海外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唐炯认为“韩英现象”乃“官员文化现象”之典型例证。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李经纶于2001年8月20日撰文,指出:“韩英同志政余为文,著述丰厚,文名早播于中外。”

“从政从文、珠联璧合”的韩英向我们走来,他是那样的从容、友善和开朗„„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王丛丛

杨中英)

八、辉煌过后的云淡风清——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财务公司原总经理唐文清校友

唐文清,男,1946年生于江苏省涟水县。1965年9月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1969年文革期间,被疏散到河南信阳淮滨(原中国人民银行干校)劳动待毕业。毕业后分配到湖北荆门石化总厂(原荆门炼油厂),做过木工近三年,又担任工厂会计员,总厂的财务负责人。1986年调入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就职于中国石化总公司财务部企业财务处。1988年参与组建中国石化财务公司,曾担任资金处处长。1993年担任中国石化集团财务公司总会计师,1995年担任总会计师兼副总经理,1998年担任中国石化集团财务公司总经理,并任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监事长。2006年6月退休。

唐文清,同许多同龄人一样,都有一段不平坦的经历:刚进大学校门不到一年,文化大革命便爆发了,后期被安排到农场务农;毕业后分配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木工,而且一干就是三年。但他没有在命运的困境中迷失,也没有在坎坷的岁月中放弃。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他扎根中国石化,并成为中石化的财务资金管理者。他通过对石化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一结算制度,推动了中石化的企业改革,保证国家各种具体方针政策在石化企业中贯彻落实,同时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巨大利润。

二月的和煦阳光,洒满北京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当我们唐文清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一见面唐文清急忙搬来椅子让我们坐下,并为我们沏上茶水,清淡的茶香扑鼻而来,清洌甘甜,轻松的交谈就在这淡淡的香气中开始。

如今已经退休的唐文清享受着清悠、自在的生活,看书、练书法、锻炼身体,已远离了俗世的种种烦恼,却在貌似琐碎的退休生活中发现了另一种怡然和自由。虽然退休后有很多家企业想高薪聘用他,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希望利用退休的日子把之前失去的东西逐渐找回来。他的两个儿子如今也在从事金融工作,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唐文清和他的夫人都是中财的杰出校友。谈到自己的家人时,他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微笑,语音里充满了快乐。

在母校的幸福日子

唐文清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上学成为他的一个梦想和愿望,因此他非常珍惜上学的机会。中学时,唐文清就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考上大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他奋斗的目标。那时,他的父亲是地方基层负责财政工作的干部,受父亲的影响,他对财政金融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觉得自己与财政金融也很有缘分,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选择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

踏进大学校门,唐文清的计划很明确,那就是踏踏实实地学好每门知识,毕业后能做好财经方面的工作。他至今仍清晰的记得开学典礼时校领导对学校的介绍——“培养财政和金融人才的摇篮”,从那时起,唐文清就觉得能在这样的大学读书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说起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他觉得要想学好知识,学习态度非常重要。由于他的父亲是一个工作态度很严谨,很有责任心的人,父亲的这种处事风格深深影响了自己。对待学习,他总是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当时,学校严谨务实的教育对他的影响也很大,老师既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也有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派的干部,教学和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教学态度严谨,学校这种自上而下严谨的教学风格深深感染了他。毕业之后,唐文清也一直保持着这种严谨的、有责任心的态度,从开始工作到退休都始终慎重地对待每项工作,负责任、高标准地去完成。

谈起大学日子,他觉得那段时光非常幸福。他觉得学校那时的生活条件比起一些地方优越很多。最记忆犹新的是学校的具有特色的四合院花园,很温馨。他还高兴地跟我们提起65年刚进校时的国庆节晚会,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跳集体舞——“北京的金山上”,虽然当时很多同学不太会跳,但是都很认真。在课余时间,他坚持体育锻炼,尤其喜欢到图书馆,阅读各种书籍,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在谈到母校给自己的影响时,唐文清说到,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上大学除了把专业知识学深学透,最重要的在于培育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自己的做人理念,因为这决定着自己以后的发展,决定着自己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老师身上严谨踏实的作风对他影响很大,逐渐使他形成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即不管自己有多少知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兢兢业业的把它做好,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奋斗不息的人。当然学校完善的教学体系,良好的教学质量,也使唐文清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所需要的知识,因此他在工作之后对每项专业工作都能很快地适应和掌握。

“文革”的动荡日子

文化大革命曾使唐文清的大学生活受到冲击,他被疏散到信阳淮滨农场劳动锻炼。即使在这段困难的时期,他仍然坚持学习。他千方百计的找来大学的书籍进行自学。毕业之后,他被分到湖北荆门石化总厂,刚进厂时被安排做木工,一干就是三年。木工工作很艰苦,而且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唐文清当时一点抱怨和牢骚也没有。相反,他更加努力的做好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不懂的就向老师傅学习,直到把问题搞懂为止。对每项工作,不论多么细小,他都当作一门知识和机会去把它做好。“我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那就是,不论何时何地,都要负责任、踏踏实实地做好每项工作,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都要认真地对待它,并且努力把它做好”,他这样说道。

从毕业被分配到湖北荆门石化总厂(荆门炼油厂),唐文清就与石化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这个行业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在荆门石化总厂就工作了17年,从一个木工做起,又成为会计员,继而成为总厂财务负责人。1986年8月,唐文清调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总部,一直工作到退休,与中石化结下很深的渊源。

在中石化的光辉岁月

让他最引以为荣的,是他见证和实践了国家的改革开放28年(从1978年到2006年)。他觉得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事。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发展,中石化一步步地成长、壮大起来,直至现在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唐文清自豪地提到2006年中石化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3名,2007年便增长到第17名。可以说他是一天天看着中石化成长壮大起来的,也为中石化走向强盛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心血。

唐文清还参与了中石化集团著名的“329”承包方案,即五年内国家向中石化投资300亿,最后一年中石化的利润达到200亿,五年共实现利润900亿。这也是国家成功进行企业改革典型案例,在当时对其他企业的改革起到示范作用。随着中国石化改革的深入,为了让企业走向国际,中石化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1988年,他参与中石化集团的资金管理,并着手组建财务公司。从1988年开始直到2006年退休,他为财务公司的发展壮大又辛苦工作了18年。他觉得自己能参与到中石化这样优秀企业的改革发展中,是一件很幸运、很自豪的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他亲自参与了国家很多具体政策的实施和重大体制的改革工作,比如:企业改革政策、利改税、税制改革、成品油原油营销体制改革等,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

谈到财务公司的作用,他认为:财务公司是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实行集中的企业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是推动企业顺畅的关键性改革部分。他说到,企业的命脉是资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不通畅,企业的血液就不通畅。企业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才能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财务公司是企业内部实行改革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中石化财务公司正是通过实行统一的结算制度,才推动并最终实现了企业对财务资金价格和费用制度的改革。

当问到他在中石化财务公司工作时有没有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他笑了。他说,每个人在生活工作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关键是怎么看待困难。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正确面对困难,特别是工作上的困难,要具有基本素质,那就是,认准的事情,就非要有个结果不可,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它。”对于我们年轻人,他觉得,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一点奉献,多做一点工作,只要自己肯于付出、勇于付出、不吝啬付出,那么任何困难都能够得到解决。

他认为,在工作岗位上,尤其是财务工作,防范风险这个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金融更是高风险行业,要时时防风险。他说自己每天上班头脑都高度紧张,自己没有想清楚的或者没有把握的事情,决不能随便去决策,不能闭着眼睛签字,乱下指示。他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决策失误或者稀里糊涂作决策的领导,都是因为在行为上没有约束好自己,不注重细节问题,结果造成一辈子的遗憾。他认为,“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对国家、对工作、对家庭都要有责任心。国家、企业交待给自己的事,要负责任地完成,其实也就是对自己有责任心。这也是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对母校和莘莘学子的美好期望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财务人才,唐文清说,一是要有责任心。二是要注意自己品德的修养。不管在多么复杂的情况和社会条件下,不管身处什么专业什么岗位,一个人要正确地处理所失和所得的关系、奉献和索取的关系。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品德培养,处理好自由和纪律这样一些矛盾,这些是各个工作岗位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财务人员亦如此。三是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上学时把知识学牢,工作时注意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应继续学习。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品质,这需要我们在大学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毕业之后,唐文清经常和母校联系,也在母校招聘过很多优秀的学生到中石化工作。如今,有的已身处领导岗位。每次回母校,他都觉得很光荣很亲切。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也都看在眼里。他认为如今的母校从硬件设施到在校学生、教职工队伍等软件方面的建设都在不断进步。

最后,他真诚地提出自己对母校的期望,他希望母校能坚持自己的优良传统,踏实、务实地搞好教学,特别是学生的基础教育,希望母校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对在校学生,他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在校学生能利用好自己在大学的时间,把每门知识都学好,多看一些书,多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他希望,中央财经大学要“发挥优势,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人才”。

(校友工作者协会记者:张小迪)

九、胸中沟壑万千 眼底风清云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云南分公司原总经理向可碧校友

向可碧,女,1944年生于四川达州。1964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国际保险专业,1968年毕业。曾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云南分公司总经理和中央财经大学云南校友会会长。

在昆明夏末的雨季,我们如约来到了金融业前辈向可碧校友的家。她看上去神采奕奕,气质优雅。我们刚进家门,她就热情地端上了刚刚准备好的丰盛晚餐。家中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已经91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乐融融,愉快的家庭氛围让人倍感温暖„„

大学生活

向可碧出生于四川省达州一个乡村家庭,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她以第一志愿考进北京,被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国际保险专业录取。当时的国际金融班还分国际结算、国际保险,其中国际保险班共有10人。作为涉外专业,当时班上还有英语外教。

青春岁月总是难忘。以四合院为主要格局的校园至今还记忆犹新。四年的校园生活紧张有序,很多学生都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小镇,来到首都,这让青年学子们大开眼界,大家刻苦攻读、追求上进。

与所有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一样,向可碧那时经常在课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她说那时老师们非常敬业,师生关系很融洽,比如当时的系主任齐太岚先生,对城乡学生一视同仁,其谆谆教导和人格魅力感染了许多出身贫寒的学生。然而,大学最后一年,北大聂元梓的一张大字报打破了北京高校的宁静,也将懵懂的青年学子卷入了社会和政治的洪流中。很快,学校停课了,学生中也分了天派、地派等等。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批学生的命运因而改变了。向可碧说,原本期待着“广大上青天”到沿边口岸大展宏图,然而大学生接受再教育,同专业的大部分人都被分到了边远的云南。后来,一起到云南的同学很多人陆续离开那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也有的人坚守在那里,努力打拼,经过风雨磨练从基层脱颖而出,走上了专业技术岗位甚至领导岗位,这与学校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云南保险业的奠基人

大学毕业后,向可碧先去了中越边境气候炎热的红河州,辗转多个农场,在“广阔的天地”里开始了新的锻炼。在挥汗如雨的田间劳作,掌握了甘蔗种植技术。在卷起裤脚当“泥腿子”的过程中接触了省情和经济现实,也从刚工作时的怯生逐渐走向成熟。尽管工作任务繁重,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喜爱的专业。一年后,云南省财金局需要工作人员,她以出色的表现入选,并得以回归本行。随后,便在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工作10年。国家恢复保险事业后,她又参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的筹建,从编教材到员工培训都亲历亲为。其间,她还回北京,在外国语学院深造一年。之后,向可碧迅速走上了管理岗位,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云南省公司一干就是26年,并长期任总经理一职。

向可碧是云南省保险行业的奠基人。采访中,尽管她很少谈及当年的辉煌业绩,但我们还是从网络查到了关于当年云南保险业的发展进程。例如,《云南之“路”》的作者将复兴后的云南保险事业比做云南的公路一样,走过了一条历经十几年艰苦奋斗的道路。十多年的拓荒创业,云南的保险事业走上高速发展之路——自新中国成立至八十年代末,地方保险一直由中国人们保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独家经营。截止到九十年代,人保云南省公司的分支机构已发展到200余个,代理网点万余个,拥有正式职工数千人。向可碧也因此于1996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言谈中,向可碧表示,“与云南保险事业一路同行”是最有成就感的事。今天云南已经形成了20多家保险公司的格局,许多当年的下属仍发自内心地称她为“老师”。她说,内心感到一丝遗憾的是,因担任管理职务,事务极其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专业学习和研究,如果让她专事于此,她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研究成果,甚至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我们问道:“那您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沉吟片刻,她回答说:“战胜自我,这是人始终要面对的。举个最近的例子说,作为职业女性,在退休后立刻放松下来往往需要调整心态,做到从容淡定、张弛有度。很多人过不了角色转换这个坎,就会陷入孤独和迅速的衰老。所以,我不仅让自己努力调整心态,积极参加由领导干部组成的云南省女子网球队还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向可碧认为,人应该追寻真正的自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最好的自己。现在对于她而言,保持身心健康,并把健康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与身边的人分享,这就是自己余生最大的心愿。

眼底风清云淡

提到母校60-64级毕业生中涌现出很多业界精英及领导干部,向可碧说,这离不开国家抓经济建设的历史背景,更与中财一贯讲求务实、着力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校风相吻合。在1984年国家进行体制改革后,大批校友适时焕发光彩。近年来,也不断有更年轻的校友在云南省的财政、审计等部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向可碧热心地问及我们现在学习生活,她说,中财应该立足于辉煌的过去,以更长远的前瞻迎接未来发展的良好机遇,这就需要学生做好自身的人生思考和生涯规划,全方位地提升自我,最重要的是品格的塑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向可碧的家里挂满她退休后到云南高黎贡山等地采风的摄影作品。最醒目的是客厅墙上挂的一幅当代山水画,绿水青山,彰显灵秀之气。据说这幅画已在办公室陪伴她多年,退休时公司以此作为留念让她保留。如今,当她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会想起工作时的点点滴滴,回想往昔岁月的甘苦。正所谓“胸中沟壑万千,眼底风清云淡。”这也正是一个奋斗不息、成绩斐然的中财老校友的真实写照。

(中央财经大学云南校友会:张上翔)

十、踏踏实实走财经之路——记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副行长钱中涛校友

钱中涛,男,1943年9月生于江苏。1962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金融621班。1968年至1974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农三师支行担任信贷员;1974年至1979年任化工部第九化工建设公司财务会计;1980年至1985年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任讲师、副教授;1983年至1984年在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1985年至1992年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第一副院长;1992年至199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农业税征收管理局局长;1994年至2004年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副行长。

从南疆基层到高校、从财政部门到出口银行,钱中涛用“走南闯北”来形容自己,他说,“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待,关键看你怎么对待”。他喜欢踏踏实实的做事,他认为“你对社会有多大付出,社会就会给你多大回报”。

走进中财学院

开启财经人生路

1960年以前的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的生源大多是从各个机关抽调上来进行培养的干部。从1960年开始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生。钱中涛就是1962年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

他进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是受中学语文老师的影响。这是一位他一直很尊敬并且对他影响很大的老师。在中学时期,钱中涛学习成绩很优秀,尤其语文成绩更为突出。因此,当时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这位老师推荐他报考文史类并向他推荐了北大的法律、和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学专业。因为1962年北大法律专业在江苏不招生,所以他便报考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专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少有人知道财经和金融是怎么回事,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他入校托运行李的时候,负责托运行李的人误认为运送行李的地点是“中央裁军学院”。甚至有的同学入校前也不清楚“金融”是什么,有些人认为“金融”是“融化金子”。

铸造扎实过硬的本领

当时学校隶属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很多老师都是从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调过来的。他们讲的课都很精彩,比如王佩真老师、俞天一老师。学校在教学安排上并不完全依靠书本理论知识,而是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有点类似现在的案例教学了”。在课程中还安排现场教学,比如1966年到山西进行农村金融的现场教学。此外学校还安排大学生深入北京顺义、河南的基层进行锻炼,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到武汉进行毕业实习等。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融会贯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铸造了学生扎实过硬的本领,也为钱中涛服务基层奠定了基础。

一谈到学校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钱中涛自然就提到打算盘。当时计算器的普及率还特别低,所以学生一入校,学校就要求学生能熟练打算盘。晚自习前30分钟是学生必须用来练习打算盘的时间,他说“当时一进校园就是噼里啪啦的算盘声”,这在当时是校园一景了。

上一篇:语言交流培训心得下一篇:期中表彰大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