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2024-09-24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8篇)

1.《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篇一

视唱练耳(1)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作品的学习,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声音,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作用 1.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联系。

5.了解多声部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

7.了解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1.赵易山.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2.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3.亨利·雷蒙恩。视唱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研究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组.旋律听写教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3.尹正文,戴竹音,刘绵绵.视唱教程.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年 4.张重辉,高诚明。视唱练耳通用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1)Solfeggio(1)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 总学时数:64 总学分: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

内容简介

《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作品的学习,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声音,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一)视唱部分

(1)构唱大小

二、大小

三、纯

四、纯

五、纯八度等一个八度以内的各种音程

(2)C自然大调内附点、切分、弱起节奏、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的训练(3)以无半音的五声调为基础,a自然、和声、旋律小调视唱曲的练习

(二)练耳部分 1.音程训练(1)单音模唱

(2)三音组、四音组模唱与听记(3)听记和声音程

(4)短句模唱与听记,包括五声调式内原型三音组。2.节奏训练

(1)讲解击拍与划拍的方法。

(2)单拍子与常规节奏,复拍子与常规节奏。听记4/

4、2/

4、3/4拍子的节奏。3.旋律听写

以无半音的五声调为基础,传统大小调音阶的自然音程。包括大小调音阶式的旋律运动;以主和弦中的自然音程及属和弦中的自然音程为旋律因素的曲调。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1.赵易山.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2.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3.亨利·雷蒙恩。视唱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研究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组.旋律听写教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3.尹正文,戴竹音,刘绵绵.视唱教程.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年

4.张重辉,高诚明。视唱练耳通用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是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良好的听觉准确的节奏的学生从事任何一项音乐学习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大量的听觉和节奏训练使学生形成一种能力。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的作品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的声,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联系。

5.了解多声部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

7.了解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二、视唱练耳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视唱练耳》课程通过传授相关的识谱知识与听音训练,培养音准与节奏感,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审美能力。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应在入学前有一定的演奏、演唱基础,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程度。

与该课程同时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等课程。其中基础乐理为该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比如音程、调式、和弦等理论,为学生听记提供方便,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音乐欣赏课程,能为学生积累音乐语言,感受节奏与旋律的有机结合,增强音乐记忆力和和感受能力,专业技巧课,能使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成果得到应用与深化,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指导和促进专业主科的学习。

三、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一)教学要求

1.视唱练耳教学尊重学生的唱名思维习惯。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体系为主、兼学首调唱名法,避免由于唱名体系思维的混乱给学生音乐能力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音乐综合基础课的学科特点,采取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同步教学的方式,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相结合,提升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的相互性与互辅性。

3.坚持在音乐体验基础上的“精讲多练”。对具有元素性特点的音乐基本原理、音乐基本结构及特性予以言简意赅的提示,着重通过听、唱、弹、写、律动等多种方式,结合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体验,使学生从音乐实践中掌握、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意义、功能,以及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

4.以教师和学生为教学的双主体,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互动性。

5.本课程采用分级教学,以学生的音乐学习接受能力、入学时的程度作为分级的依据。

(二)选编教材的依据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教材的选编应本着思想性、艺术性、系统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注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有机渗透。以音乐听觉发展为先导,体现音乐感受先于理论概念的原则。

3.根据内心音乐听觉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教材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呈现方式,使音乐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断在高一层次上重复,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的理解。4.重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教学科目的联系和渗透。5.课材选编注重广泛性与经典性相结合。选择古今中外音乐实例作为教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环节

视唱练耳课程分为两部分,每次课为两学时,视唱一学时,练耳一学时。1.视唱部分

可分为:复习旧课;学习新课;重点、难点单独练;个别提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2.练耳部分

可分为: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节奏;旋律听写和模唱。

(二)教学方法 1.视唱部分

(1)在视唱教学中,每次上课前练习各种音程;(2)学习视唱曲之前,练习所学乐曲的调式音阶;(3)单独练习所学视唱曲的重点、难点;(4)轻声连唱,熟练巩固;

(5)在练习视唱时,以清晰的图示打拍子,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和重音规律的内心把握。2.练耳部分

(1)旋律音程训练时,先构唱大小

二、大小三度音程,然后再听;

(2)练好窄音程的同时,加入四度、五度最后练习六、七、八度宽音程;

(3)训练和声音程,先模唱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听唱结合;

(4)训练和弦时。先听原位大小三和弦,引导学生分辨大小三度,确定和弦性质、确定和弦结构,只要听出其中一个音,其他部分即运用音乐理论就能计算出来;(5)节奏听写:①在最初训练时,鼓励学生听第一遍时不用动笔,用心聆听,从而获得整体印象,然后分析节拍,确定大约的长度,注意有特点的节奏型及其在整体节奏中的大概位置。②对节奏型进行基本训练,先掌握基本的节奏型,进行组合。由两小节至四小节,再至八小节逐渐延长。

(6)旋律听写:①单声部旋律听写是综合了音程、和弦、调式、节奏等内容,这部分练习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在音程节奏等方面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②对学生进行调式方面的训练,大量的视唱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的熟悉调式和调式变音,将一些经典的视唱进行背诵和默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改革思路和说明

(一)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视唱练耳》这门课程内容丰富,技术含量大,要很好的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学生大部分学习音乐时间较短,考前缺少系统的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掌握及时调整,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分级进行。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要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基础乐理指导听音、视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深化巩固课上的学习成果,做到相互促进、融会贯通。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听、唱、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改变以往死记硬背、枯燥机械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2)Solfeggio(2)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 总学时数:64 总学分: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

内容简介

《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作品的学习,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声音,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一)听觉训练

1.构唱、听记学过的音程 2.讲解五声调式调性

3.五声调式三音组、四音组模唱与听记

(二)节奏训练 1.讲解击拍与划拍的方法。

2.单拍子与非常规节奏,复拍子与非常规节奏。3.听记4/

4、2/

4、3/4、3/

8、6/8。

(三)旋律听写

以无半音的五声调为基础,传统大小调音阶的自然音程。包括大小调音阶式的旋律运动;以主和弦中的自然音程及属和弦中的自然音程为旋律因素的曲调。

(四)视唱

一个升降号内的五声调式和大小调式。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1.赵易山.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2.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3.亨利·雷蒙恩。视唱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研究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组.旋律听写教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3.尹正文,戴竹音,刘绵绵.视唱教程.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年

4.张重辉,高诚明。视唱练耳通用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是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良好的听觉准确的节奏的学生从事任何一项音乐学习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大量的听觉和节奏训练使学生形成一种能力。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的作品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的声,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联系。

5.了解多声部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

7.了解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二、视唱练耳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视唱练耳》课程通过传授相关的识谱知识与听音训练,培养音准与节奏感,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审美能力。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应在入学前有一定的演奏、演唱基础,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程度。

与该课程同时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等课程。其中基础乐理为该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比如音程、调式、和弦等理论,为学生听记提供方便,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音乐欣赏课程,能为学生积累音乐语言,感受节奏与旋律的有机结合,增强音乐记忆力和和感受能力,专业技巧课,能使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成果得到应用与深化,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指导和促进专业主科的学习。

三、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一)教学要求

1.视唱练耳教学尊重学生的唱名思维习惯。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体系为主、兼学首调唱名法,避免由于唱名体系思维的混乱给学生音乐能力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音乐综合基础课的学科特点,采取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同步教学的方式,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相结合,提升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的相互性与互辅性。

3.坚持在音乐体验基础上的“精讲多练”。对具有元素性特点的音乐基本原理、音乐基本结构及特性予以言简意赅的提示,着重通过听、唱、弹、写、律动等多种方式,结合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体验,使学生从音乐实践中掌握、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意义、功能,以及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

4.以教师和学生为教学的双主体,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互动性。

5.本课程采用分级教学,以学生的音乐学习接受能力、入学时的程度作为分级的依据。

(二)选编教材的依据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教材的选编应本着思想性、艺术性、系统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注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有机渗透。以音乐听觉发展为先导,体现音乐感受先于理论概念的原则。

3.根据内心音乐听觉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教材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呈现方式,使音乐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断在高一层次上重复,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的理解。4.重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教学科目的联系和渗透。

5.课材选编注重广泛性与经典性相结合。选择古今中外音乐实例作为教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环节

视唱练耳课程分为两部分,每次课为两学时,视唱一学时,练耳一学时。1.视唱部分

可分为:复习旧课;学习新课;重点、难点单独练;个别提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2.练耳部分

可分为: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节奏;旋律听写和模唱。

(二)教学方法 1.视唱部分

(1)在视唱教学中,每次上课前练习各种音程;(2)学习视唱曲之前,练习所学乐曲的调式音阶;(3)单独练习所学视唱曲的重点、难点;(4)轻声连唱,熟练巩固;

(5)在练习视唱时,以清晰的图示打拍子,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和重音规律的内心把握。2.练耳部分(1)旋律音程训练时,先构唱大小

二、大小三度音程,然后再听;

(2)练好窄音程的同时,加入四度、五度最后练习六、七、八度宽音程;

(3)训练和声音程,先模唱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听唱结合;

(4)训练和弦时。先听原位大小三和弦,引导学生分辨大小三度,确定和弦性质、确定和弦结构,只要听出其中一个音,其他部分即运用音乐理论就能计算出来;

(5)节奏听写:①在最初训练时,鼓励学生听第一遍时不用动笔,用心聆听,从而获得整体印象,然后分析节拍,确定大约的长度,注意有特点的节奏型及其在整体节奏中的大概位置。②对节奏型进行基本训练,先掌握基本的节奏型,进行组合。由两小节至四小节,再至八小节逐渐延长。(6)旋律听写:①单声部旋律听写是综合了音程、和弦、调式、节奏等内容,这部分练习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在音程节奏等方面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②对学生进行调式方面的训练,大量的视唱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的熟悉调式和调式变音,将一些经典的视唱进行背诵和默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改革思路和说明

(一)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视唱练耳》这门课程内容丰富,技术含量大,要很好的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学生大部分学习音乐时间较短,考前缺少系统的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掌握及时调整,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分级进行。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要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基础乐理指导听音、视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深化巩固课上的学习成果,做到相互促进、融会贯通。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听、唱、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改变以往死记硬背、枯燥机械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3)Solfeggio(3)18600036j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 总学时数:64 总学分: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

内容简介

《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作品的学习,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声音,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一)听觉训练

1.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相结合 2.和声音程变化音级为主 3.大小三和弦原位及转位

(二)节奏训练 1.切分音的进一步运用 2.连音符的进一步运用

3.较复杂的音型与节奏组合。

〔三〕视唱

两个升降号内的大小调式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1.赵易山.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2.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3.亨利·雷蒙恩。视唱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研究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组.旋律听写教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3.尹正文,戴竹音,刘绵绵.视唱教程.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年

4.张重辉,高诚明。视唱练耳通用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是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良好的听觉准确的节奏的学生从事任何一项音乐学习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大量的听觉和节奏训练使学生形成一种能力。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的作品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的声,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联系。

5.了解多声部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

7.了解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二、视唱练耳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视唱练耳》课程通过传授相关的识谱知识与听音训练,培养音准与节奏感,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审美能力。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应在入学前有一定的演奏、演唱基础,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程度。

与该课程同时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等课程。其中基础乐理为该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比如音程、调式、和弦等理论,为学生听记提供方便,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音乐欣赏课程,能为学生积累音乐语言,感受节奏与旋律的有机结合,增强音乐记忆力和和感受能力,专业技巧课,能使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成果得到应用与深化,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指导和促进专业主科的学习。

三、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一)教学要求

1.视唱练耳教学尊重学生的唱名思维习惯。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体系为主、兼学首调唱名法,避免由于唱名体系思维的混乱给学生音乐能力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音乐综合基础课的学科特点,采取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同步教学的方式,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相结合,提升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的相互性与互辅性。

3.坚持在音乐体验基础上的“精讲多练”。对具有元素性特点的音乐基本原理、音乐基本结构及特性予以言简意赅的提示,着重通过听、唱、弹、写、律动等多种方式,结合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体验,使学生从音乐实践中掌握、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意义、功能,以及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

4.以教师和学生为教学的双主体,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互动性。

5.本课程采用分级教学,以学生的音乐学习接受能力、入学时的程度作为分级的依据。

(二)选编教材的依据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教材的选编应本着思想性、艺术性、系统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注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有机渗透。以音乐听觉发展为先导,体现音乐感受先于理论概念的原则。3.根据内心音乐听觉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教材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呈现方式,使音乐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断在高一层次上重复,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的理解。4.重视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教学科目的联系和渗透。

5.课材选编注重广泛性与经典性相结合。选择古今中外音乐实例作为教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环节

视唱练耳课程分为两部分,每次课为两学时,视唱一学时,练耳一学时。1.视唱部分

可分为:复习旧课;学习新课;重点、难点单独练;个别提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2.练耳部分 可分为: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和弦;节奏;旋律听写和模唱。

(二)教学方法 1.视唱部分

(1)在视唱教学中,每次上课前练习各种音程;(2)学习视唱曲之前,练习所学乐曲的调式音阶;(3)单独练习所学视唱曲的重点、难点;(4)轻声连唱,熟练巩固;

(5)在练习视唱时,以清晰的图示打拍子,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速度和重音规律的内心把握。2.练耳部分

(1)旋律音程训练时,先构唱大小

二、大小三度音程,然后再听;

(2)练好窄音程的同时,加入四度、五度最后练习六、七、八度宽音程;(3)训练和声音程,先模唱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听唱结合;

(4)训练和弦时。先听原位大小三和弦,引导学生分辨大小三度,确定和弦性质、确定和弦结构,只要听出其中一个音,其他部分即运用音乐理论就能计算出来;

(5)节奏听写:①在最初训练时,鼓励学生听第一遍时不用动笔,用心聆听,从而获得整体印象,然后分析节拍,确定大约的长度,注意有特点的节奏型及其在整体节奏中的大概位置。②对节奏型进行基本训练,先掌握基本的节奏型,进行组合。由两小节至四小节,再至八小节逐渐延长。

(6)旋律听写:①单声部旋律听写是综合了音程、和弦、调式、节奏等内容,这部分练习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在音程节奏等方面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②对学生进行调式方面的训练,大量的视唱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的熟悉调式和调式变音,将一些经典的视唱进行背诵和默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改革思路和说明

(一)因材施教,分级教学

《视唱练耳》这门课程内容丰富,技术含量大,要很好的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学生大部分学习音乐时间较短,考前缺少系统的学习,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掌握及时调整,不能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分级进行。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要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基础乐理指导听音、视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深化巩固课上的学习成果,做到相互促进、融会贯通。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听、唱、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改变以往死记硬背、枯燥机械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视唱练耳(4)Solfeggio(4)18600058j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 总学时数:64 总学分: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

内容简介

《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作品的学习,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声音,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一)听觉训练

1.十个音符以内,要求使用全音符记谱。2.和声音程: 包含所有自然音程。

3.大、小、增、减四种三和弦原、转位;大小

七、小小七和旋原位、转位;减小

七、减减七和旋原位。

4.和弦连接、两个升降号以内的大小调;正、副三和弦连接,属七和弦解决。

5.旋律听写 一个升降号以内的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两个升降号以内的大调。

(二)视唱

三个升降号内的各种调式、四个升降号内的各种调式以及二声部视唱曲。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1.赵易山.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2.孙晓洁.视唱练耳应用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3.亨利·雷蒙恩。视唱教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研究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教研组.旋律听写教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3.尹正文,戴竹音,刘绵绵.视唱教程.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年

4.张重辉,高诚明。视唱练耳通用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教学大纲说明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的、课程性质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是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良好的听觉准确的节奏的学生从事任何一项音乐学习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大量的听觉和节奏训练使学生形成一种能力。在视唱部分通过单声部、二声部以及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的作品积累音乐语言,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自己的声,运用内心听觉不断检查和调整自己的音准与节奏,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联系。

5.了解多声部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

7.了解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二、视唱练耳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所需先修课程 《视唱练耳》课程通过传授相关的识谱知识与听音训练,培养音准与节奏感,发展音乐认知,音乐表现和审美能力。为今后从事演唱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应在入学前有一定的演奏、演唱基础,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程度。

与该课程同时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基础乐理、专业主科、音乐欣赏等课程。其中基础乐理为该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比如音程、调式、和弦等理论,为学生听记提供方便,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音乐欣赏课程,能为学生积累音乐语言,感受节奏与旋律的有机结合,增强音乐记忆力和和感受能力,专业技巧课,能使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成果得到应用与深化,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指导和促进专业主科的学习。

三、教学要求及选编教材的依据(一)教学要求

1.视唱练耳教学尊重学生的唱名思维习惯。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体系为主、兼学首调唱名法,避免由于唱名体系思维的混乱给学生音乐能力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音乐综合基础课的学科特点,采取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同步教学的方式,将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相结合,提升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的相互性与互辅性。

3.坚持在音乐体验基础上的“精讲多练”。对具有元素性特点的音乐基本原理、音乐基本结构及特性予以言简意赅的提示,着重通过听、唱、弹、写、律动等多种方式,结合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体验,使学生从音乐实践中掌握、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意义、功能,以及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

4.以教师和学生为教学的双主体,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互动性。

5.本课程采用分级教学,以学生的音乐学习接受能力、入学时的程度作为分级的依据。

(二)选编教材的依据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教材的选编应本着思想性、艺术性、系统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注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视唱练耳基本技能的有机渗透。以音乐听觉发展为先导,体现音乐感受先于理论概念的原则。

3.根据内心音乐听觉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教材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呈现方式,使音乐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断在

2.《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篇二

关键词:职教,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帮助学生迈进音乐殿堂大门的一种手段。在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 探索适合于职高学生的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是职业高中音乐教师的职责所在。本人在长期从事职高音乐视唱练耳教学的探索中体会到:探索教学的新手段,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注重音乐骨架的培养;强化乐感训练等, 是职教视唱练耳教学的几个主要方面。现总结如下, 敬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学习, 共同提高。

一、刻苦钻研教材,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探索教学新手段。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 我认为首先应该刻苦钻研教材, 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同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既要有一定的量和度, 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消化能力, 依据循序渐进的规律, 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 视唱练耳教学应该立足基础听觉训练, 许多学生往往在视唱时耳朵、头脑没有积极参与, 不懂得用耳朵来听辩音的高低。所以就应该从最基本的单音听起, 让学生模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要时刻提醒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自己的音准是否与琴声一致, 让其头脑中形成一种音高概念的意识, 使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思维能力得到逐步形成, 规范提高,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 切实做到四准, 即听准、记准、想准、唱准。

在学生基本音高概念树立之后, 学习的过程也可逐步增加难度, 比如说, 运用分解音程的形式让学生听辩, 要求听出唱名例如, 1-3, 3-5, 5-7, 或者是采用打乱音阶排练的顺序, 如1-5, 3-7, 2-6, 4-ī, 如果学生能把这些单音听准确, 那么就说明其心中已有一定的固定音高概念, 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构唱就容易多了。

二、高屋建瓴, 注重音乐骨架的培养。

音乐骨架, 即为音乐的节奏。节奏, 是音乐的灵魂, 是旋律的骨干和基础, 它是音乐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学生要想把视唱唱准、唱好, 能独立视唱简单乐谱, 必须要有较强的节奏感。

在具体的节奏训练中, 为提高教学效率, 可分为单纯音符、附点音符、切分音及三连音等分别训练。训练单纯音符可按下列顺序进行:四分音符 (二分音符) ——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十六——全音符;训练附点音符的顺序: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附点十六分音符;训练切分音时我们可以先训练时值较长的 (如×××) , 再训练时值较短的 (如×××) , 训练三连音时, 应在练熟3/8拍节奏基础上进行, 三个音应均匀出现, 不要打成“前十六”或“后十六”。训练时还应注意与其他节奏型的联系, 如在练“×××”节奏时, 可先练“××××”节奏, 再练“××⌒××”节奏, 最后再练“×××”节奏。在练习中要时刻以四分音符为基础, 让学生养成打拍子 (单拍子) 视唱的习惯, 养成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习惯, 做到眼在看、口轻读、手打拍。

三、强化乐感训练, 丰富专业知识, 提高音乐素养

“所谓乐感, 是指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对这些感受要启发学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 这是音乐情感培养的基础。”强化音乐情感, 就是在注重技能训练的同时, 加强对音高、节奏等音乐要素以及对音乐作品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人们普遍认为, 大调式具有明亮、强健等特性, 小调式具有平静柔和等特性, 这就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与感受。这个阶段教师应该进行艺术化的视唱练耳教学, 全面分析和深刻认识音乐情感在教学中的发展和特征, 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心体验与感受, 让音乐情感贯穿教学全过程。要用形象生动的音乐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启动引导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音乐想象力。并且, 通过学习和不断积累音乐语言,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换句话说, 就是要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在培养乐感的同时, 有意识地让学生欣赏一些国内外经典曲目或者当前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 比如《化蝶》《彩云追月》《欢乐颂》《费加罗的婚礼》《菊花台》《天路》等等, 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这对于我们的视唱练耳教学来说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 作为职校的音乐教师, 应立足于职校生的实际情况, 探索适合于职高学生的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加强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 提高职校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著《视唱练耳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陈玉香著《高考音乐强化训练视唱练耳卷》, 湖南文艺出版社

3.职教视唱练耳教学探索 篇三

关键词:职教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帮助学生迈进音乐殿堂大门的一种手段。在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探索适合于职高学生的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职业高中音乐教师的职责所在。本人在长期从事职高音乐视唱练耳教学的探索中体会到:探索教学的新手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音乐骨架的培养;强化乐感训练等,是职教视唱练耳教学的几个主要方面。现总结如下,敬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学习,共同提高。

一、刻苦钻研教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探索教学新手段。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认为首先应该刻苦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既要有一定的量和度,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消化能力,依据循序渐进的规律,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视唱练耳教学应该立足基础听觉训练,许多学生往往在视唱时耳朵、头脑没有积极参与, 不懂得用耳朵来听辩音的高低。所以就应该从最基本的单音听起,让学生模唱。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自己的音准是否与琴声一致,让其头脑中形成一种音高概念的意识,使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思维能力得到逐步形成,规范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切实做到四准,即听准、记准、想准、唱准。

在学生基本音高概念树立之后,学习的过程也可逐步增加难度, 比如说,运用分解音程的形式让学生听辩, 要求听出唱名,例如,1-3,3-5,5-7,或者是采用打乱音阶排练的顺序,如1-5,3-7,2-6,4-ī,如果学生能把这些单音听准确,那么就说明其心中已有一定的固定音高概念,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构唱就容易多了。

二、高屋建瓴,注重音乐骨架的培养。

音乐骨架,即为音乐的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旋律的骨干和基础,它是音乐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学生要想把视唱唱准、唱好,能独立视唱简单乐谱,必须要有较强的节奏感。

在具体的节奏训练中,为提高教学效率,可分为单纯音符、附点音符、切分音及三连音等分别训练。 训练单纯音符可按下列顺序进行: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十六——全音符;训练附点音符的顺序: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附点十六分音符;训练切分音时我们可以先训练时值较长的(如×××),再训练时值较短的(如×××),训练三连音时,应在练熟3/8拍节奏基础上进行,三个音应均匀出现,不要打成“前十六”或“后十六”。训练时还应注意与其他节奏型的联系,如在练“×××”节奏时,可先练 “××××”节奏,再练“××⌒××”节奏,最后再练“×××”节奏。在练习中要时刻以四分音符为基础,让学生养成打拍子(单拍子)视唱的习惯,养成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习惯,做到眼在看、口轻读、手打拍。

三、强化乐感训练,丰富专业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所谓乐感,是指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对这些感受要启发学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这是音乐情感培养的基础。”强化音乐情感,就是在注重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对音高、节奏等音乐要素以及对音乐作品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人们普遍认为,大调式具有明亮、强健等特性,小调式具有平静柔和等特性,这就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与感受。这个阶段教师应该进行艺术化的视唱练耳教学,全面分析和深刻认识音乐情感在教学中的发展和特征,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心体验与感受,让音乐情感贯穿教学全过程。要用形象生动的音乐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动引导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音乐想象力。并且,通过学习和不断积累音乐语言,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换句话说,就是要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在培养乐感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欣赏一些国内外经典曲目或者当前一些优秀的流行歌曲,比如《化蝶》《彩云追月》《欢乐颂》《费加罗的婚礼》《菊花台》《天路》等等,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这对于我们的视唱练耳教学来说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作为职校的音乐教师,应立足于职校生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于职高学生的视唱练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提高职校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著《视唱练耳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陈玉香著《高考音乐强化训练视唱练耳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3.赵易山著,《视唱练耳高考辅导教材》,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4.高考视唱练耳教学方法 篇四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它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辩和如何表现音乐的能力。对有志于报考音乐艺术院校的考生来说,是通过科学的规定性程式来检测考生的基本音乐潜能和学习音乐的基本素质标准,同时也是衡量考生音乐天赋和才能的必考科目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高考视唱练耳教学,想在学习、训练方法上提一些建议和想法,希望能给广大音乐专业考生带来一些帮助和学习的捷径。

一、音准和节奏是学好视唱练耳的基础

视唱和练耳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两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把它们连在一起进行教学。视唱有两种唱名法: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笔者认为固定唱名法较好,练耳有音高模唱、固定音名听唱,还有音程、和弦和旋律等。它们的训练方法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它们基本上是由音高和节奏组成,因此学习视唱练耳、唱准音高和节奏是关键的第一步。

那么,怎样才能唱好音准和节奏呢?

①首先是要唱准音阶和八度以内的旋律音程,学会模唱固定音的高度,模击常见的节奏型。初学者应先把C大调音阶唱准,引导学生用轻松和自然的声音来练习,注意连贯和用耳朵去感受音高的准确性,同时结合乐理基础唱准四度以内的狭小音程,注意所给学生的谱例要简单,节奏不要太复杂。当学生基本掌握了上述知识后就进行宽音程的训练,笔者建议:宽音程训练最好先采用搭桥练习,如纯五度1

5,先在心里唱1 2 3 4 5,或心想唱和弦1 3 5,小七度3 2,可以先唱和弦3 5 7 2,然后再套出3

2的音准高度就不难了。这一阶段还可以辅以一些简单的节奏训练,在一般节奏型比较熟练的的情况下,再在节奏型上加上固定的音高,这样就成了旋律听辩。这时候学生头脑中就可以储存一些音汇了,特别注意一点就是要多培养学生视听的内心感觉。

②用基本音级搭桥唱准变化音,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唱变化音时较含糊,没有准确地唱准每一个变化音,其实唱变化音是有方法的。单独凭记忆和感觉唱变化音难免会有偏差,我们不妨结合乐理用唱基本音级的办法,来唱准变化音就一点不难了,如要唱2 #4。我们学过乐理知道2 #4是大三度,根据音程的性质,可用基本音级中1

3套,把1唱成2相同的高度,3就成了#4的高度,#4就很容易唱准了。又如要唱2 #5,先判定2 #5是增四度,再从自然音阶中找增四度4

7,用上面办法一套#5就轻而易举地唱准了,久而久之,唱和听变化音就不成问题了。

③音程和和弦的听记,其实只要单音视听过关了,音程和和弦是一点不难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唱从一到八度的音程,结合乐理在各个音级上构唱三和弦和七和弦。在课堂中经常指定一个音要求学生向上或向下构成指定音程和和弦。为了更深层次记忆音程和和弦,音程和和弦的性质听辩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听辩音程和和弦的能力。

④节奏和旋律的交叉训练。节奏和旋律是每所音乐艺术院校练耳考试中必不可少的考题内容,重点是考查考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在教学中,笔者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听单音、音程、和弦还行,可到听节奏和旋律就打折扣了。主要原因是对一些常见的节奏型比较模糊,几个小节的节奏连续敲出来,就无法记忆下去了,当然节奏乱套了,旋律也就无条理性了。笔者认为,节奏训练应从最基本的节奏型开始,让学生了解每拍的时值是多少,学会划单位拍。如常见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音符及大小切分等等。学生在训练时始终要和拍子结合模击。口中用“哒”念出节奏,特别注意不要赶拍子,要把握速度的一致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了常见的节奏型后,再在节奏型里加上固定音高,用旋律的形式弹奏,让学生记出(或模击)旋律中的节奏。反之,熟练掌握了节奏,旋律也就随手拿来,这样长时间的训练,不但视唱水平提高了,练耳水平也飞速进步,特别是对培养音乐记忆能力大有裨益。

二、把握好视唱谱中的跳度和速度

高考中的视唱谱例,虽然比较短小,但夹杂着各种常用节奏型,而且有难唱的跳度。考生往往不加思考,拿起曲谱就唱,大部分考生不是唱跑调了就是速度不稳。对上面这些出现的现象,笔者认为在视唱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养成正确读谱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学生不要刚到谱例就张嘴唱,而是先看看调号,拍号,再看看有无难点(大的跳度,复杂的节奏、变化音等),这样对视唱谱有一个总的结构概念,唱起来才不致于心慌,速度也控制得恰到好处。

②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很多考生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平常唱得好好的。可一到考试就不行了,笔者经常出一些新视唱谱例,临时抽查学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③注意视唱的线条美。视唱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识谱能力、音准、节奏及音乐感受能力。它不同于舞台演唱,只要中弱声就可以了,在把握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用轻巧、柔美的声音把每个乐句唱清楚、连贯、流畅,同时注意强弱,保持整体的完整性。

5.浅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篇五

一、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要素概况 在视唱练耳训教学 中,节奏训练是比 较 重 要 的。要 想 使视唱练耳教学更好地进行,就要对节奏要素 有 所 了 解。节奏要素主要由节拍认 知、节奏形态认知和节奏形态命名 三部分组成。节拍认知就是对节拍循环往复强弱规律的认 识。在教学中,一 般 都 从 最 简 单、最 常 见 的 2/4 拍 开 始 学习,之后再逐步学习3/4、4/4、3/8、6/8等 相对复杂的节拍。认知节拍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节拍的规 律,并通过掌握节拍,去 听乐曲片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 会辨别不同节拍在音乐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使 学 生 能 够 更 深层地了解不同节拍强弱循环交替的特点,掌 握 不 同 种 类 节拍规律,以便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 不同 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 时 候,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节奏就 是所谓的节奏型。在实 际 教 学 中,音乐的长短是用时 值 来 进行划分的,而 不同长短 时值音乐在有机规律下结合形成 不同种类的节奏型,在 音乐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更好地记住 这些节奏类型,就要根据这些节奏类型规律进行相应分类。节奏型命名是在节奏型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 些 节 奏 型 命名主要包括基本型、附 点型、切 分型等。了解相应节奏类 型名称之后,就应该进行相应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 注意 牢记和掌握不同节 奏 类 型。在 这 个 过 程 中,学 生 要 想 更 好 地掌握相应节奏类 型,就 要 多 读、多 写、多 背 和 多 模 仿。只 有这样,才 能更好地掌握相关节奏类型。当 其 中 遇 到 比 较 难的节奏时,可 以放慢速度,多 次进行练习,也 可以将其 中 比较难的节奏进行简化练习。此外,还要掌握各节奏,在 掌 握相应节奏之前,应该先掌握相应节拍并弄清楚时值组合,了解不同节奏的特 点。只有通过对相关节奏的辨别,才 能 更好的对相应节奏进行把握。二、视唱练耳教学中开展节奏训练的必要性

节奏训练是视听练耳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音 乐 教学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节奏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音乐素 质,同时也能提高 学生的音乐感觉。所谓节奏就是将 的单音以 L:I的形式组合起来,而节奏训练的作用分 散 就 是 这 种组织能力的培养。节奏训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 仅 能 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能 力,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试唱读谱能 力有所提高。在音乐节奏下记忆音乐中的乐节、乐 句、小 节 与在无节奏中对音乐相关知识进行记忆,其效果是不一样 的。毕竟学生在节奏中能展开无限的想象,有 属 于 自 己 空 间。在视唱读谱中,带 着节奏去读相应的曲谱往往会 给 学 生带来一种乐趣,学生在乐趣的驱使 下有节奏感地读谱、演 唱等远比单音节读谱要 快 得 多,即使在演唱中多了几个小 节或丢了几个小节,在掌握节拍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整个 曲目效果。同时开展节奏训练也能使学生的音乐感得到进 一步提升。要知道节奏感事实上就是一种感知力,就 像 听 到钟表的声音,将其连在一起就能形成相应的节奏定式,同 样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的雨滴声也是形成一种“滴 答”节 奏,事实上也是一种节奏式,是一种感知能力。从根本上来 说,节奏训练就是将人的感知能力激发出来,使 其成为一种 感知音乐的能力和鉴赏音乐的洞察力。但 是 值 得 注 意 的 是,节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符号或是简单的拍子,大 部分作 品中的节奏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学生可能开始学的是简 单的节奏,但是随着知识的拓宽,学生会在简单的节奏基础 上要求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时学生就会对复杂的节奏感兴 趣,学生会在简单的 节奏基础上对复杂的曲目节奏进行相 应研究。学生通过对复杂节奏训练进行研究,不 仅 能 使 学 生的音乐感更加细 致,同时也能使其音乐感更加丰富。由 此可见,节奏训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训练,其对学生音乐素 质的形成以及音乐能力的提高是有一定作用的。三、提高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质量的有效措施 1.简单节奏的节奏训练 在节奏训练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单一的节奏训练,这 种 训练是最常见的基本节奏型。在简单的节奏形式中常会有 不同的节奏类型,其主要包括不同的切分类节奏、多 种弱起 节奏、带 有休止符的 节 奏。因不同节奏形式在音乐中 的 表 现不同,其音乐实质也不同。因此,要想更好地掌握不同节 奏形式下的节奏类型,就 应该以 4分音符为一个单位的 一拍和二拍最基本节奏型的训 练开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节奏感 强、富有律动感的音乐节奏训练。同时对音乐节奏进行相应分析,明 确 节 奏 中 的 强 弱关系,再根据节奏特点进行有规律、有 规则的训练。为了 使节奏训练达到最佳效果,可以用构图法进行相应演示,以 便更清晰、明了地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含义,以便更好地提高 学生的音乐能力。2.复 杂节奏训练

一般情况下,复杂的节奏主要包括连线节奏、跨 小节混 合拍节奏、交 错节奏 等。这类节奏是节奏训练中比较 难 的 部分,不仅训练难度大,其节奏形式也比较复杂。其中的连 线节奏主要是在小节内或是跨小节使用的。混合拍节奏是 按照不同次序结合成的序列。交错节奏是在不同种类的节 奏中交错使用的。针对不同节奏,在 节奏训练中,必 须采用 与之相对应的方法 进 行。在 实 际 教 学 中,可 以 以 声 势 为 依 据进行相应的联系,如 拍 手、跺脚或是拍腿等。在 教 学 中,拍手是比较常见的 方 式。这 种 方 式 简 单、简 易、灵 活,学 生 也比较易于接受、学习和吸收。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时,必 须注意 :在 拍手的时候,不 要用力去拍,而是以音乐的 性 质 为依据,明确地表达音乐中长短和虚弱的变化 ;拍 腿在复杂 节奏训练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以拍腿进行的节奏训练形式 比较多,可以单手拍腿或双手拍腿,也可以左右交叉进行拍 腿等。通过拍腿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的反应程度更加敏捷,同时也能增强学生 的 训 练 效 果。此 外,跺脚训练在一 定 程 度上也可以增强节奏训练效果。

6.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多元化的探索 篇六

【摘 要】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随着音乐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作为音乐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如何进一步推进视唱练耳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从而营造一种多元信息化的教学氛围,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证分析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中引入民族性、流行性元素的趋势,同时对如何引入这些元素并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视唱练耳 多媒体 多元化 民族音乐 流行音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中国的音乐教育也经历着跨越式的发展。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也面临着时代性、多元性、民族性等多重问题的考验。如何综合这些因素使视唱练耳课堂内容更加多元化,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时代性

当今世界是一个资源信息共享和知识爆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下成长的学生,他们所接受的知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见识是紧随着时代而发展的。视唱练耳教学需要的是如何结合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将教学内容拓展,创新性的将视唱练耳的基本训练融合到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从而达到一种复合性的多信息教学,通过这种复合性的多元素教学,使学生更加高效的提高单位学习信息量。

众所周知,小提琴是西洋乐器,其教学系统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相对完整成熟。视唱练耳同样是一门技能性学科,其教学系统正在逐步完善,如何使教学系统更加完整、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可以借鉴小提琴的教学系统。小提琴教学包含了基础训练,练习曲和乐曲。基础训练是练习基本功,练习曲是练习某项技能,乐曲训练主要是在音乐中运用综合的技术,积累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对音乐的鉴赏力。那么应如何进行视唱练耳基础训练呢?它可以包括声音的训练,我认为视唱练耳训练应该掌握良好的发音技巧,这对视唱练耳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基础训练还包括了调式音阶、基本音程与三和弦、七和弦的视唱与听辨训练以及节奏训练这些都是基础训练中的核心内容。练习曲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力,我认为雷蒙恩和卡卢里主编的视唱小分册里的很多视唱曲目都可以作为练习曲。在乐曲训练这一环节可以选择各个音乐时期经典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来进行练习。

二、将民族性的音乐元素引入到视唱练耳教学中

目前视唱练耳的教学体系主要是以欧洲体系为主,中国音乐为辅。民族性的音乐很少纳入视唱练耳课程中,对中国众多的民族音乐缺乏深入的研究。在世界教育提倡多元化的今天,历史悠久,体裁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应该成为多元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将其中具有典型风格和特色鲜明的民歌运用到视唱练耳教学中去,不仅可以解决目前教学内容单

一、西化的问题,同时也能让学生接触到我国风格各异、内涵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爱好。民歌从音乐风格来看,由于地域、习俗及语言的差异而各有差别。有的高亢热情,有的悠扬婉转,有的古朴醇厚,有的轻快活泼。从调式特征来看,包含了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每种调式都有各自独特的调式色彩。从节拍节奏特征来看,多是以鲜明匀称的节拍节奏为主,但也有悠缓的自由节奏,变换节拍。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视频和音频的播放,多媒体的演示能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音乐曲调、音乐形象。首先让学生反复聆听民族音乐音响,然后将旋律听记记谱。完成记谱后,开始对民歌进行练唱。在练唱过程中要尽量细致的去把握民族音乐风格,循序渐进地反复练习,尽可能的展现民歌的原始风貌。在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即兴编唱,创作一些具有民族元素的小作品。总之,民歌素材纳入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中,既有现实价值又有历史意义。

三、将流行音乐元素引入视唱练耳教学中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爱流行音乐,可以说他们喜欢的程度远远高于其他音乐形式。视唱练耳课程内容应该是多元化的,应注重学生的趣味性。所以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引入流行音乐元素,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的完善教学内容,使其更系统化、合理化、丰富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流行音乐与时代紧密结合,贴近我们的生活,其情感的表现尤为鲜明,青少年中有很多都为之痴迷。流行音乐中也有一些格调低下,粗俗的作品存在,因此,在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元素就要对流行音乐作品进行合理选择,将具有代表性的良好音乐品质作品用于教学。接下来讨论的是如何将流行音乐元素引入到教学中。例如在音程的听辨和构唱练习中,很多学生对于音程距离比较感模糊,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通过多媒体进行视频和音频的播放,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影响,并在其中节选一段旋律,将旋律中的音程进行分解,让他们反复模唱,这样以来,学生在进行音程练习时,就会相应地想到某首乐曲里的音程,就能熟练并准确地分辨音程了。另外,流行音乐的节奏也是变化丰富,风格各异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样是先通过多媒体进行视频和音频的播放,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节奏特点。节奏练习内容也应该相应的多元化,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流行音乐趋势以及世界各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节奏特点。流行音乐元素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中,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了音乐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实践证明,视唱练耳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其民族性和流行性音乐元素的加入使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视唱练耳教学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创新其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开辟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黄茜 多元与综合―新时期本科视唱练耳教学探索

7.《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篇七

一、视唱练耳要循序渐进进行

音乐感知能力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要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里所说的从简到繁是说,视唱练耳教学最好先从识谱开始,而识谱最好先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曲子,这些曲子没有任何装饰音,节奏也简单,甚至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多用重复的节奏,让学生产生自信心,觉得自己很有希望,进而对识谱产生兴趣。慢慢地再改变一下节奏,先是改变一小节或几小节,让大家都有个适应的过程,渐渐地再成段改变,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实现过度。识谱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准确掌握音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前总是有发声练习,这种发声练习很重要,它对学生识谱能力的巩固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发声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刚开始接触音乐,学生不是那么轻松就能掌握音准的,教师用琴来带着学生唱谱应该是必经阶段。当然,课前发声练习中的音阶训练也不能小觑,由于音阶训练过程中,相临音的变化很有规律,学生容易找准它对学生把握音准也有很大作用。二是发音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节奏。发音练习往往都是通过与老师合作进行的。老师有的拉手风琴,有的弹钢琴,不管用什么乐器,都是按照一定的节奏演示给学生的。学生跟琴随唱,这种随唱不是仅用听觉器官进行的,还要发挥视觉器官的作用。学生们的眼睛盯准曲谱,按谱所示,随琴进行。这样日子久了,自然就提高了识谱能力。三是发音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强弱规律。学生随老师的琴练习发音,自然会对强弱规律产生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一旦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不断得以巩固就会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的形成要求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节奏做相应的练习,如果只让学生适应一种节奏是不够的,必须变换节奏练习,让学生体会不会的节奏所具有的强弱规律。如四二拍的曲子,其规律是强、弱;而四三拍的曲子,其规律就是强、弱、弱;而四四拍的曲子则是强、弱、次强、弱。

练耳的过程和视唱过程一样也需要循序渐进进行,不能巴望立即奏效。一是练耳最好在识谱的基础上进行。会识谱,练耳很容易进行。要想识别音高、节奏、强弱,必须对声音有感性认识,有了感性认识后,那种声音出现时,头脑才会进行理性加工,才能有正确的判断和鉴别。理性认识靠什么,靠不断唱曲子,靠老师用乐器的引领,也靠自己的反复练习。会识谱了,说明对音乐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换句话说,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音准、节奏和强弱。没有这个基础,给了学生一个空白的五线谱,即使再强的老师,把琴强得再动听也难让学生填上正确的音符。所填的音符不是音高不准,就是时值不够,或是强弱不对。二是练耳也要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练耳要从记音阶开始,接着再记几小节。有了记录音阶的基础,再给学生一个小节、两个小节或几个小节,让学生记录下来。之后再记成段的曲子。先从C调开始练习,再换调练习。先从没有装饰音开始,再到有装饰音练习。这样就形成了有序的练习,做到了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二、视唱练耳要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课堂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音乐课也不能例外。在音乐课堂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重要,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个课堂可能就是有效的,也可能是高效的。那么在音乐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一是承认和鼓励是把金钥匙。在视唱练耳课堂上,哪个学生在音准上表现突出了,在节奏上表现突出了,在强弱上表现突出了,要及时给予肯定。这种肯定对学生来说一定是种莫大的激励,也是其自主学习的动力。这里所说的肯定,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口头上的鼓励,当然就是指老师的口头表扬,啧啧赞美之声。而物质上的鼓励,可以是一朵小红花,也可以是支中性笔等。这些东西,虽然不值多少钱,但出自老师之手,学生就会感动。二是视唱练耳的曲子最好首先选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曲子无非有这种几种,比方说当地的民歌、动画片的片头或片尾曲子等。这些曲子学生熟悉旋律,更容易接受。这些曲子练习熟悉了,再改换其它陌生的曲子,对学生视唱练耳会很有利。三是进行视唱练耳比赛。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通过竞赛活动,使学生强化内驱力,自觉不自觉地对视唱练耳产生兴趣。

三、视唱练耳要以教师为主导

8.论视唱练耳教学与乐感培养 篇八

[关键词]视唱练耳;乐感培养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唱旨在让学习者准确的依据乐谱唱出曲调,把握音乐节奏。练耳是通过音乐赏析,在听的过程中提高音乐辨别能力,用心感知音乐、了解音乐。“唱”和“听”是掌握音乐的基础,承担着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挖掘音乐潜能的重任。视唱练耳在增强音乐理解能力、音乐审美能力以及表现音乐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本文将具体论述视唱练耳与乐感培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音乐的内涵包含诸多方面,其中艺术、情感、审美是其基础特征。因此,演奏基础并不是学习的重点,其中乐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音乐既是听觉艺术又是视觉艺术,旋律的美感通过音符来传达,节奏的动人通过声音来传达。音乐又是一门情感艺术,古语有言:“凡音之起,有人心生也。人心之动,勿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不是直观物化的现实事物,她是旋律的抽象概括,与理性相对,是感性的情感的间接的。作为表演者单凭音乐技巧和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就像创作一样,她需要音乐家感受音乐、感受生活、体悟自然和人生从而对音乐进行再创造,用自己的方式诠释音乐,打动人心。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不仅懂的如何用娴熟的技巧方法表演音乐,重要的是他拥有令人欣羡的乐感以及对音乐情感的准确把握。乐感来自于日常的修养和体悟,乐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大量的视唱练耳的基础上逐渐养成的。乐感的培养与视唱练耳密不可分,归结起来视唱练耳在乐感培养上千丝万缕的关系,笔者认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练耳”开发听力,培养音乐审美素养

节奏、音高是音乐的语言,音乐通过他们传达情感和内涵。人的听觉就像味觉、嗅觉等是记忆的,最直观的是视觉记忆,比如当我们看一个人久了便在脑海形成了具体形象,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听觉的记忆性,通过长时间持续的音乐听力训练便可以产生对音乐强烈的感知能力。并且准确把握音乐的音准和节奏。听是学习音乐的基础,熟能生巧这一词语在音乐听力训练中一样适用,乐感培养重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部分,贯穿于音乐的始末,就像我们的脉搏一样反映着心跳,是音乐的重心。要了解一首音乐,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其节奏。音准也与音乐一样,是音乐的基础,而练耳正是进行节奏感培养,把握音准的重要途径。练耳在长时间的听力训练中,能够开发听力潜能。培养音乐审美素养。

二、“视唱”有助于更好的把握音乐的完整性

在声乐练习中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发音练习和视唱两部分。发音练习是利用简单的音节发声,练习音高。主要在练习中把握音准,掌握声乐技巧,了解个人音色、音乐、发声方式等。如果没有具体的练习做基础,那么这些都只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发声练习的曲目各有千秋,有的简单明快有的婉转复杂,复杂的发声练习难度很大,这就对当下的视唱能力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视唱包含了对乐谱和歌词的把握,一首完整歌曲的视唱处理起来有若干个乐句的视唱,处理众多音乐符号,这就为后期完整了解整首音乐作品,实现完美演绎奠定了基础。

三、视唱有助于改善节奏感、音准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辨别音的高低和把握调式调性是视唱训练的关键目的,以达到增强音乐记忆力的目的,提高读谱的能力,培养节奏感和音乐感知力。通过听、唱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其中包括音乐的节奏、速度快慢、旋律起伏以及最为打动人心的音乐情感部分。音乐的感知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感知音乐的过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乐感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但也与后天的努力练习密不可分,视唱练耳就是培养乐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视唱练耳与音乐艺术赏析和再创造能力提高密不可分

声乐欣赏的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审美的过程,演奏者通过表演把音乐的内涵和精神传给观众,而音乐表演的过程就是再创造的过程。舞台表演的五分钟在台下可能需要花十倍百倍的时间努力和练习,因此,培养二度创造能力也是视唱练耳的重要任务,视唱练耳本身就是在学生进行视唱和练耳中培养音乐表现能力和再度创造的能力。它必须以表演者超群的表现能力为前提,以优异的歌唱技巧为基础,以及对整首歌曲的准确把握为保障。音乐的表现是以识谱为基础的,换言之,音乐表现力的提高与视唱密不可分。识谱主要包含对音乐旋律、节奏、速度、曲式结构的了解。而這些能力在视唱训练中都能够得到提升,视唱练耳能在长时间的持续练习中积累不同的音乐符号表达方式,获得音乐较深层次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每一首音乐都有它打动人的不同之处,以及唤起人内心情感的神秘之处,而这些都需要在视唱练耳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在表演过程中能够灵活的调用已有积淀,实现音乐的有效二度创造。

所谓音乐表现能力是指音乐者用自己的方式向观众传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这种感知和理解对音乐人来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之间的默契体现和灵魂交流。诚然,音乐表现力与天赋有一定的关系,但这样的关系并非必然,所有的天赋都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被充分挖掘出来,成为个体成长和发展的财富。视唱练耳中的许多作品都赋予了音乐人以最直接最强有力的艺术美感体验,而这些美感正是他们在后期音乐表现中的再创造和表演灵感。

五、视唱练耳有助于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音乐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在现实中不断提高表演者的技术水平和表演技能。在强调感性层面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意将感性知识赋予实践。即使是在最基本的发声联系中也要倾注情感,逐渐养成借用音乐表演抒发音乐本身的感情和表演者内心情感的习惯。音乐表演本身就是对音乐的在创作,不同的人对同一段音乐却又不同的理解,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音乐表演的实践过程中把音乐本身想象为具体的物象,将音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慷慨激昂的一段音乐就联系到汹涌奔忙的万里长江,比如舒缓轻柔的一段音乐就想到宁静清远的江南小巷,抑或者一段轻快明朗的音乐就想到鸟语花香的清晨。最终不断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以及实践表演的能力。视唱练耳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但相信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中必然会取得良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是音乐能力培养的基础环节,是音乐学习深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技能训练的关键课程。视唱练耳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乐感培养的程度如何,它贯穿于乐感培养的全过程。优质的视唱练耳训练有利于开发音乐听力,培养音乐审美素养、有助于更好的把握音乐的完整性、有助于改善节奏感、有助于提高音乐艺术赏析和再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音准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助于提高音乐实践能力。相信在未来,视唱练耳在乐感培养中还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页

[2]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湖南长沙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3]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花城出版社,2005

[4]余一轩,声乐表演艺术与人才培养—《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第29页

上一篇:社区消防站建设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小白兔翻山》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