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的你 观后感

2024-08-01

同桌的你 观后感(精选7篇)

1.同桌的你 观后感 篇一

很多年,没有同桌了。

可能没有离开北京吧,总觉得象牙塔距离自己很近,近的那么真实。

一直说,不要去追忆逝去的青春,那些过往的记忆。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逐渐,开始冰封脆弱的内心, 宁愿错过,也不愿开启新的生活。以为,很少有东西,可以悸动。

应该算是巧合吧。和同学一起观看《同桌的你》。虽然,不是同桌,看的时候却想起很多很多,关于校园的日子。

周小栀和林一的爱情故事,想必很多人都会经历。宛如歌词里说的“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板块橡皮。”是的,80后的记忆里,最美好的画面莫过于懵懂时期的感情,友情也好,羞涩的爱情也罢。我看到剧中播音员王尔德在校园广播站大喊女友的名字,还高喊“我爱你”,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你只要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哪怕它渺小,但并不代表不存在。多年后,小城管的王尔德如愿娶得当初“独孤一掷”换来的女友。而林一,因为懦弱和不成熟种种终究失去了心爱的小栀。

爱情,一定是在超出理性的范畴里滋生出来的产物。滋生并不是贬义词,有时候,很多事情,按照计划走,必然不会产生微妙反应。爱情,必然如是。当初,美国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中,林一“逼迫”周小栀说:“你要是答应做我女朋友,我就回去。”看似无奈下的周小栀应允。于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感情长跑拉开帷幕。最感动的地方有几处:非典时期,周小栀在和林一产生矛盾,并明知私自探看‘疑似病例’会挨处罚的严重后果下,毅然爬到隔离区,一个挨一个敲窗户玻璃,当她出现在林一的窗户前的那一瞬间心里有个地方被深深地打动了。如果仅是如此,我想,故事远不够,林一也许是在赌气,不肯承认错误,不肯和她说话,执意让小栀离开的时候,我以为故事到这里会峰回路转。然而,倔强的周小栀却不是当初爱让人猜谜语的沈佳宜,林一更不是脆弱不敢直面错误的柯景腾,小栀用手电灯把玻璃敲碎的一瞬间,很多人被震撼了。这是多大的勇气,那个非典时期,莫说被隔离,开除,被感染,生命危险都有可能。可周小栀却说“我要和你在一起,你说过你要带我去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地方,给我在教堂里举行一个独一无二的婚礼。”是的,只一句话足够了,多少年来,我一直向往的话“一句话,我陪你浪迹天涯”。周小栀,林一此生有你足矣。

周小栀和林一在逃出校园保安、警察、医护人员的追赶,更像是与现实阻拦者做顽强的斗争。谁说,恋爱能影响学习?谁他妈扯得淡?谁在冠上爱和责任的名义不允许别人谈爱情?世界上多少本是纯洁的感情被人玷污,被站在制高点的却并不值得尊敬的人诋毁的一无是处。或许,所有的事情都要经历考验和挫折。周和林的感情一样如此。林一因为喜欢周小栀奋笔疾书,我现在觉得这个词,特别肮脏,读书能做什么,为了冲出世人的枷锁,君不见,未读完书纵然打工一起,北漂,沪漂的男女,最终走到一起,经历人生起伏的完美夫妻数不胜数。走回剧中,林一考上了厦大,周小栀放弃北大,和他来到一所学校,一个城市。林和周的故事如此让人羡慕,其实在于两者敢于放弃和付出。没有周,林可能中学辍学,没有林,周可能邂逅下一个白马。

命运的车轮总是公平的。我觉得,没有任何人会永远处于优势,也不会有人永远处于劣势。先不用否极泰来吧,兴许今非昔比更贴切些,对身边的人。(www.fwsir.Com)高中时期的林一显得远不如周小栀成熟,考虑事情细致。大学后,林一从网络,英语等等各方面发力,最终通过美国签证,顺利进入斯坦福。原剧中的那句话忘记了很遗憾,最喜欢的,大致意思是,记忆总不会按照人想好的轨迹走下去,会在某个转弯,在你得意之际走向另一处。是的.,从美国生活开始,十年。整整十年。林和周在两个半球里,隔空相望,不闻彼此呼吸。直到收到周小栀结婚请柬的那一天,有样东西拉开了他们的距离。有人说是时间,有人说是现实,我从来不相信这两样东西,即使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无奈,人只要想去改变,任何事情都可以朝着你想要的地方走去,只是看你的努力和方式。

终于,林一出现在了周小栀的婚礼。

周小栀说“你会在楼下餐厅吃东西,你在美国的房子都是朝南的,你住过的每一套房子,我都知道,但是我最喜欢你在纽约的那套房子。我没有去过美国,但是我却熟悉那里的每一条街,每条路……”那一刻,内心被深深地扎疼了。有没有一个人,你会默默的关注她的每个签名,看她的每张照片,每天欢乐悲喜,却不想去打扰她。我想,这样的心情是和周小栀不谋而合的,当一次次签证被拒签的时候,再坚强的她也会绝望,于是她关注林一的一举一动,仿佛这个人就在自己身边。绝望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就是默默守候,即使不能与他手牵。周小栀对林一的感情又是很微妙的,“你可以做我的男朋友,但每天只有五分钟”、“只有两分钟”、“只有一分钟”、“十三分钟”“十四钟”(5211314)……直到最后我才发现(5211314)竟然是“我爱你一生一世”。听到这句话的林一,再也忍不住,泣不成声。

婚礼毕竟是婚礼。纵然很多人不喜欢冯哲,但这个男人给了周小栀一个独一无二的婚礼,给了她稳稳的‘幸福’。有时候,爱情真的和婚姻无关,甚至它只是其中的一趟旅行,纵使再美好甜蜜,但却不是终点。又是红地毯,高脚杯,又是千人一面的牧师,“你愿意嫁给他吗”?片中,林一脑海里上演了抢婚一幕,一幕中林一如愿抢新娘之前,周小栀狠狠地打了林一一巴掌“你在干什么,这是我的婚礼。我们回不去了”。那一瞬间,我觉得有一个堡垒瞬间崩坍,坍塌的破碎一地,我原以为,林一这样真要是抢婚一定能成功,可惜,编剧还是没有让林一如愿,只是念想。

那时候,我也在问,这样的场合下,林一要是真抢了能不能和好,若是我会不会抢一次婚……

电影终究是电影。跳出电影,我觉得,人这一生一定会错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有欢乐,有泪水,有开心,有精彩,有悔恨,同样也有遗憾和无奈。虽然,很多和林一一样的人都会无比难过,恨自己太年少,恨自己不够担当,不够勇敢,然而,另外一句话说的好,好好对待自己,人生并不长。珍惜身边的人,因为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见。想来,喜欢读书的人都爱患得患失,爱反思,反思的目的不是告诉自己要怎么恨过去不珍惜,恨自己不去努力,而是活在现在,爱自己,也爱身边的每个人,即使她已然离开,请记得,你喜欢过的人,不要从你嘴里说出她的不好,因为这个人在你生命里最美好抑或最脆弱的时候陪着你,那么真实而爱你的存在。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翻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了嫁衣”。看完《同桌的你》,并不想说,要怎样重温这段记忆,只想告诉身边人,对你旁边的这位女子,喜欢,请深爱,用男人的方式去给她一个美好而看得见得未来,不然,林一和周小栀的故事早晚会重来,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不要让悔恨的眼泪流下来,成为永远不可碰触的痛和无奈……

“从前的日子都已远去,我也将有我的妻,我也会向她说起,说起同桌的你。”用歌词最后一段结尾吧。每个都会有学生时代最美好的记忆,关乎青春,关乎友情,关乎爱,无论今天的妻子是否是昨日同桌的你,无论你爱的人,是否是懵懂的初恋,爱,你爱的人,也让爱你的人更好的爱你。那就怜取眼前人,守护好爱的人,尘封好爱的印记,呵护好同桌的你,爱不一定是占有,只要认真对待过,你们在某个国度就一定是在一起的。珍爱当下爱你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好属于每个人的同桌的你……

2.同桌的你 观后感 篇二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里

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也将有我的妻我也会给她看相片给她讲同桌的你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一、高晓松的创作与活动

高晓松 (1969—) 生于北京高级知识分子家庭。82年至88年就读于北京四中, 8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本科。91年从清华大学退学, 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 后入亚洲电视艺术中心任实习编导及编导。为中国电视剧艺术中心编剧上下集电视剧《心祭》。94年出版《校园民谣I》, 正式进入音乐圈, 随后成为国内最重量级音乐制片人。歌曲《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冬季校园》《恋恋风尘》等作品, 都是国内流行一时的经典之作。另出版小说《墙上的脸》, 自编、自导电影《那时花开》《我心飞翔》等。2010年, 打造、发行新专辑《万物生长》。2011年, 原创故事并导演电影《大武生》。现定居美国洛杉矶, 继续从事音乐及电影制作, 并时常担任各大选秀比赛中的评委。

二、高晓松和《同桌的你》

作为“校园民谣”的关键人物, 高晓松以创作见长, 在这些流行甚广的歌曲里, 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校园生活的留恋, 对美好青春时光的追忆, 对爱情、友情的歌吟, 这些平常而美好的情感构成高晓松作品的主旋律, 而《同桌的你》可以说是把这种主旋律演绎得淋漓尽致的作品。于是人们就不自觉地把高晓松这个人与《同桌的你》这首歌联系在一起。某种意义上说, 的确是《同桌的你》使人们认识了高晓松, 而高晓松的一炮走红也得益于《同桌的你》的广泛传播。

在高晓松创作的众多歌曲中, 怀旧是他歌词里最重要的感情基调。人本质上是社会人, 喜欢群居、害怕孤独。在都市生活的快节奏里, 忙碌一天回家后, 伴随着这样的音乐, 就不免会想起一些人、一些事, 一些以前走过的岁月。《同桌的你》, 创作者虽然没有交代创作的背景, 但是从歌词透露的信息, 我们马上就能判断, 这是一首怀念求学时同学的歌曲。不管他现在是多大的年纪, 只要读过书的, 并稍许喜欢音乐的人听到这首歌, 就会让我们想起自己的同学。想同学的时候, 也必然伴随着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歌词中提到的“翻相片、看相片、昨天写的日记、借半块橡皮”等等, 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 都使我们回到了和同学在一起求学的岁月。哪怕回忆中夹杂着不开心的往事, 现在想来却也是温馨的。因为那些都是我们曾经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校园的记忆在每个人心中都是最美好的, 因为经过岁月的洗涤之后, 它就变得纯洁、晶莹。而人长大后, 多少会变得复杂与世故, 不再像儿时那样单纯。为此, 走出校园的人们对校园的生活更有一番回味。正是牢牢地抓住了人们都喜欢怀旧的心理, 当老狼在毕业晚会上唱《同桌的你》时, 便引起那么多听众的感情共鸣。在1994年《同桌的你》获当年度几乎所有流行音乐奖之最佳金曲, 最佳作词, 最佳作曲, 包括1995年1月全国观众评选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最受欢迎节目一等奖, 也就不足为奇了。

真诚是高晓松歌词打动听众的感情基础。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真挚的感情, 特别是友情、爱情、亲情, 一直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人骚客唱不尽的主题。《诗经》中的:“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为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等, 是对爱情的最美的愿望;而《汉书》中的“钟子期死, 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等, 是对友情的最好的吟唱;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等, 是对亲情的最好诠释。而据知情人说, 《同桌的你》的创作背景, 里面就含有一个高晓松的初恋故事。比如歌词中“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谁为你做的嫁衣?”就是他为自己的恋人梳头时, 所记下的瞬间灵感。其实, 今天我们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 同样也能听出里面的蕴含的美好友情与爱情。歌词中的两人是同桌同学, 并且两人之间存在着懵懂的爱恋。“同桌爱哭, 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 借半块橡皮, 同桌总是很小心, 同桌提到喜欢和我在一起, 我给你写信”等, 这些细节使作者在多年后, 依然记忆犹新。生活中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歌词里于细节处见真情。我们知道没有真实的感情体验, 是不会打动人心的。正是借歌曲的舒缓节奏, 我们在听的同时, 心里面想起的却是自己的同学, 想起和自己同学在一起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然后继续跟随音乐的节拍, 我们才被彻底感动, 一起沉浸在遥远的怀想当中, 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是绝对做不到的。汉-扬雄《法言-问神》中:“故言, 心声也”。好的文字 (歌词) 是不需要雕琢的, 只要感情真挚, 只要说出心底里的话, 就能吸引读者 (听众) , 而不需要任何的理由。高晓松的《同桌的你》, 用他自己的“心声”, 以及略带淡淡的感伤, 感动了校园内外的许多人, 成为当代人书写有关同学之间感情的最佳经典作品之一。至此, 《同桌的你》成为“校园民谣”不可或缺的最佳“金曲”。校园民谣也借助《同桌的你》, 大放异彩, 流行一时。

值得关注的是, 1996年电视剧《青苹果、红苹果》选择《同桌的你》作为插曲, 在某种程度上说, 它也促使了电视剧的热播, 很明显这里头蕴藏着歌曲所带来的感情因子的积淀。而高晓松由一个理工科的退学学生成功转型为一个内地最佳音乐制作人、导演、歌手, 成了中国90年代中后期家喻户晓的人物, 多少也应证了那句老话“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摘要:最近几年, 高晓松以评委的身份频频亮相于各大舞台, 颇受观注。其实, 最早让人们记住高晓松这个名字, 是他在90年代创作了一首“校园民谣”——《同桌的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同桌的你》这首歌特殊的情感特征, 来重温它当年的魅力。

3.“同桌”的你 篇三

于是,他成了他的同桌,在安徽省舒城县舒三中学小学部,他每天把他背到二楼的教室,和他坐在一起听课,背他上厕所,几年来从未间断。

因为,他是他的爸爸。

安徽省舒城县杭埠镇保靖村村民李光兵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上世纪90年代初就进城务工的他老实能干,20多岁就在城里买房娶妻,是村里人人羡慕的“能人”。

2000年,儿子的到来更让李光兵欣喜不已,他为儿子取名李子豪。他觉得,看起来聪明可爱的儿子一定会是他最大的骄傲和自豪。

然而好景不长,儿子长到8个多月大的时候,细心的李光兵慢慢发现,儿子好像跟别人家的孩子有点不一样:头立不起来,也不会翻身,而且表情也有些木讷。难道儿子有什么问题?念头一闪过,李光兵惊出了一身冷汗!为了弄个究竟,夫妻俩随后带着孩子去了趟南京儿童医院,检查结果让夫妻俩彻底惊呆了:先天痉挛性脑瘫!

“孩子将来四肢不能动,智力也不行,这种孩子没法治好,实在不行,你们可以考虑再生个孩子。”医生的一席话更是让夫妻俩的心凉到了冰点!

不可能!儿子怎么会治不好呢?接下来的几年里,不愿意接受诊断结果的李光兵带着所有的积蓄,辗转南京、上海、西安、北京等地为儿子治病。他的坚持和努力终究没有白费,儿子6岁那一年,通过在北京一家医院的康复治疗,智力水平已渐渐接近正常孩子,但四肢依然无法正常活动,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为了给儿子治病,李光兵渐渐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亲戚朋友也几乎借了个遍,光债务就欠了10多万。他决定卖掉房子搬回老家农村居住,而这个决定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我们这样倾家荡产地回老家,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

以往,李光兵什么事情都依着妻子,但这一次,他非常坚定。为了儿子,付出多少他都愿意,只要儿子能好起来。

2006年,李子豪的妈妈由于无法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选择与李光兵离婚。这个憨厚的男人没有任何怨言,无条件地接受了家庭所有的债务和抚养儿子的重担。

李光兵卖掉了城里的房子,还掉部分债务,用剩下的一点钱回到乡下承包了一个鱼塘,独自专心照顾儿子。

鱼塘旁边搭着简易的两小间房子,总共只有20平方米左右。夜幕降临时,屋里传出微弱的灯光,让小屋显得格外寂寥。夜深人静,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李光兵就和儿子坐在门口打发时间,他把从老一辈那里听来的故事给儿子讲了一遍又一遍,当他没有什么可讲时,儿子也不说啥,两个人就这样坐着发呆。蛙叫虫鸣声此起彼伏,周边几里地都没有人家,仿佛生活在“孤岛”上的李光兵忍受着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夜晚,但看到儿子一天天好起来,所有的难过都被抛到了脑后。

既当爹又当妈的日子里,李光兵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儿子的一切。

2008年的一天,李光兵陪着儿子在屋外做康复训练。几个小学生背着书包路过时,儿子眼中突然流露出的向往的神情,刺痛了李光兵的心。

为了让儿子能有学上,李光兵骑着三轮车载着儿子跑遍了离家比较近的合肥市三河镇上的4所小学,但没有一所学校肯接收。一次又一次被拒绝后,儿子哭了:“爸,咱回家吧!我不上学了!”

“没关系,咱们再去别的地方试试,总会有办法的。”李光兵笑着安慰儿子。在舒城县舒三中学小学部,李子豪终于如愿以偿。学校表示愿意接收这名特殊的学生,还为其减免了相关费用,但有个要求,孩子必须有大人看护,因为他坐不稳,走路也不方便。

从那时起,舒城县舒三中学小学部的校园里多了这样一对特殊的“同桌”:每天上学放学,都是“同桌”把他背来背去;他的手部难以使力,“同桌”就握着他的手腕,两个人合力写字,别的孩子半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他却要两三个小时;他双腿站不起来、坐不稳,如果不借助外力坐在凳子上一会儿就会歪倒,“同桌”就用胳膊揽着他,为他撑起坚实的港湾;他上厕所,“同桌”也得抱着去……

作为儿子的“同桌”,李光兵显然要付出更多。为了不耽误儿子上学,他每天三四点起床捕鱼,之后到集市赶早集售卖,接着回家照顾儿子起床。儿子穿衣、吃饭、大小便都不能自理,李光兵一样一样地做好,然后骑着电瓶三轮车送儿子到学校,再将儿子背上二楼的教室。几年过去了,儿子已经长到80多斤,李光兵背起来越来越吃力,他一步一步地挪动着,弯着腰,弓着身子,弯成了一座山的模样。

日夜操劳让李光兵比同龄男人老了许多,但每次看到名列前茅的儿子把奖状递给他时,他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当他看到懂事的儿子在作文里写下“爸爸就像一座山,为我遮风挡雨。我觉得自己比别人幸运。因为,我有个疼我爱我的好爸爸”时,这个一向坚强的汉子再也忍不住落下泪来!无论以后儿子去哪里上学,他都会一直陪着儿子,做儿子永远的“同桌”。

“他是我的全部,我也是他的全部;他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作为“中国网事·感动2014”第一季度网络人物候选人,这位“同桌爸爸”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既然上天安排了他们做一对父子,他就不会把他放弃。

对于他来说,有儿子的地方就有他,因为他必须活成儿子心中“山”的姿态。

4.电影《同桌的你》观后感 篇四

每一个坚信着永远跟未来叫板的英雄,都是烈士。

还没有老去就缅怀青春似乎已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从《那些年》到《致青春》,多少荷尔蒙喷满荧幕,又有多少眼泪浸湿纸巾,但哭过之后几番感慨我们的生活依然要继续,有条不紊。而《同桌的你》在今年的青春电影中有些不一样,男主角摆在讲桌旁的座位,或许你犯错时也被罚坐过;女主角爬到三楼砸破玻璃让男主角逃出隔离楼,或许你也这么明知是错却义无反顾过;你或许没有遇到和兄弟一起追的女孩,没有遇到过青梅竹马至成年的发小,但你总会有一位同桌,帮你削过铅笔,也刻过你的橡皮,给你传过纸条,也打过你的小报告。

《同桌的你》刚开始有些类似台湾电影《女朋友男朋友》,把一个时代的少年成长浓缩于一个校园,在一个体制大背景下演绎属于青春的小感情,高晓松显然是把他所能想到的关于青春的细节都杂糅进影片,一见倾心妹子、做多少分钟情人、窃听女生宿舍、开房复习四级、堕胎、洋学生浴室群架、离国后分离,并把握时间点切入入美大使馆游行、911、非典等。高密度叙事,明快狂欢,却舍弃《毕业生》式逃婚,沉重煽情。在这个青春题材已然泛滥的市场,能有这样一部作品哼着你熟悉的曲调、讲着你经历过的年少,其中总会有一些镜头精准地戳中泪腺,照进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猝不及防。

周冬雨最好的一场戏是十年后的酒席,她烫着成熟的发型,故作姿态地拿出女主人的架势,却在林更新一句话之后全面崩溃。她抬起头,咬着唇,一滴泪就恰到好处砸在观众的心上,砸得生疼。像心疼曾经的自己,像心疼初恋的.那个女生,像心疼一个蹲在街边哭泣的初中生。记得她哭着说,林一,我们谁都没有错,我们谁也不欠谁。对啊,谁也不欠谁。多少曾经以位永远的感情最后败给了时间,但最后我们也都可以释然,因为在纯粹感情这场博弈里,我们始终势均力敌,即使每一步都走错,至少每个人都问心无愧,爱过。

林一曾经不懂责任伤害过周小栀,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周小栀为两人描摹的未来蓝图到最后却因为挫折而放弃,只留林一独自漂洋过海。十年之后,他收到她的婚礼请柬。最动人心魄是林一在婚礼上臆想出的奔跑,与十年前两人逃离非典楼一样把青春彰显得流光溢彩,手上牵着最爱,身后是兄弟相助拦住所有阻碍,当象征囚禁的大门被再次重重关上,仿佛前途又是有你有我还有光。

但是,故事的最后是她面对神父在教堂承诺:“我愿意”,他坐在观众席只是握紧了手里的口琴。高晓松不再年轻了啊,我们都不再年轻了。其实故事最好的结局就该是这样吧,花开两朵,天各一方。让值得回忆的人和事,就只住在回忆里吧。

5.同桌的你电影观后感 篇五

《同桌的你》表面上看起来是忆青春题材的影片,却渗透了现实与理想,精神与物质的冲突。

林一和周小栀那么多年的感情,从青春懵懂的友谊到后来两人的两情相悦。周小栀为了林一放弃了北大,林一为了周小栀也奋发努力。看到这里,大概大家都会希望他们这么多年的感情修成正果,美满生活下去吧。可是太美好的爱情总是让人嫉妒让人忍不住想要毁灭,现实恰恰做到了。

毕业聚会上。周小栀说:“如果我去不了美国,你还会不会去啊?”林一:“如果你去不了的话那我也不去了,你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多年以后,两人久别重逢。周小栀没有和林一在一起,她挽了另一个男人的手,婚宴上,她问林一:“如果当初你知道我去不了美国,你还会不会回来?”林一:“不会。”他们的那股热劲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

爱情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在现在这种物质生活泛滥成灾的时代中又显得那么的脆弱不堪。美国的生活留住了林一,现实也让周小栀嫁给了一个她并不爱的人。周小栀的未婚夫是个极其势力的男人,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但就算知道他是这种人,周小栀还是会嫁给他,现实就是这样,没有对或不对,只有愿或不愿。

影片中穿插着美好与现实的场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把人的心性磨得平滑也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那股子冲劲。或许如果林一在去美国前发现的周小栀去不了美国他也留了下来,或许如果在教堂林一迈出了那一步抢走了周小栀,故事的结局是不是会不同。

6.同桌的你高中生观后感作文 篇六

电影的整体感觉十分和谐的,熟悉背景音乐熟悉的校园场景但又不乏带有幽默的氛围。同龄男孩比女孩晚熟得多,当然也不是女孩就更勇敢、更无畏,只是说在面临考验时可能更胆小、更怯懦。

有一次听调频时听到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一个女人判断一个男人是否可以托付终身,不要看那些平日里温柔体贴的“小好”,而要看涉及你切身利益时他的那些抉择,才是经得起考验的“大好”。”记忆最深的是十年后的酒席。林一曾经不懂责任伤害过周小栀,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周冬雨的故作姿态让我心疼。她哭着说我们谁都不欠谁的,看似是一种豁达,实际有夹杂着多少不舍。影片最后林一的臆想,周小栀的“我愿意”告终。

7.曾经是同桌的你 篇七

很多离异的男人在谈起自己发妻的时候,都流露出深深的敬重和怀念之情,这些所谓的负心汉们允许朋友和哥们儿开任何玩笑,但绝不允许拿发妻说事儿。

从某种程度上,对于发妻,他们如同尊敬自己的母亲。即便一起生活中可能有种种艰涩难熬的经历,即便没有爱得死去活来的激情燃烧,可曾经一起走过的人生岁月,曾经一对年少的懵懂青涩,曾经一无所有的打拼奋斗,曾经一起艰苦的守望操持,都会成为这个男人对发妻难以磨灭的一生回忆,而负疚和愧对,也将是终生的精神负重。

去年夏天,我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得了重症,他第一个打电话通知的人就是自己的发妻,而不是现在的妻子。那天我去医院看他,朋友长叹一声说:“唉,我完蛋以后不知道她怎么过下去啊。”那份绝然的牵挂真的让我言语哽咽,因为我也想到了自己的前妻,那个曾经的同桌,那个像母亲一样伟大的女人。

发妻就是男人的第一个妻子,也叫“原配”。原配又作“元配”,元为首,元配就是男人的首任之妻。发妻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结发”的习俗,古时男子二十要把头发束在一起,谓之“结发”,是一种成人仪式;而男女结婚时,男方要把女方发髻打开来再绾上,或者各自解开一缕头发,连在一起,此谓结发夫妻。

《昭明文选》中记载苏武出使西域,其妻赠诗中即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移”的诗句。为什么要结发?大概古人也意识到感情的脆弱和易变,于是就用这种庄重的仪式,象征夫妻要过一辈子,也就是《诗经》里“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境界。不能和发妻终生到老,这可能是二婚、三婚男人们的最大人生缺憾。

为什么发妻的地位这么重要?这么重要为什么还要离婚?我也这样问过自己,我也曾试图打开这个情感的潘多拉盒子,于是,才有了这篇煎熬心灵的文字。

如同教堂里向神父忏悔要钻到那个小木头屋子里一样,还要隔着一层布幔,神父看不到你的面孔,而且,他要用孩子的称谓称呼你,就这样:“孩子,把你的罪恶说出来吧,看看上帝能否原谅你。”

有人问我:你现在的妻子——也就是那个长着一脸狐媚相的女孩有没有女人味?我只能说,这不重要,我回忆的是我的前妻,至于现在的妻子是否秀外慧中,是否娴德善良,要等到她也能和我过上十几年后才能再作定论。

我这样牵挂着前妻不仅仅是因为我出轨在前、犯错在先的内疚,还在于对一起成长、患难相守的日子的记忆。

比如我和发妻结婚的当夜,你猜我们干什么了?我们在一起打新房屋子里墙壁上的蚊子,发妻观察,我拿着拍子,每消灭一个,发妻就高兴地大呼:好,又打死了一个。直到把蚊子消灭干净后,我们才躺下歇息。古城的初秋还是异常闷热,而那整整一夜,发妻不断用扇子呼扇着我的周围,生怕残留的蚊子咬我一口。

而同样的情形曾经发生在我当兵回家探亲的一个夜晚,母亲的床上有蚊帐,我的小木床没有,而当我第二天醒来时,发现母亲床上的蚊帐帷幔没有落下。我问:蚊子这么多为什么不落下呢?母亲说:否则就光咬你一个人了。发妻和母亲,难道不是一样无私和伟大么?

我和发妻是中学的同班同学,曾经坐过同一张课桌,那一年,我们都是十四岁。文革时期,少男少女们必须划清男女界限,男生女生同桌,但绝对不会说一句话,而且,课桌上还用铅笔刀划出了一条痕迹,谁也不能越界。那是一个混乱和颠倒是非的年代,也是单纯到不能再单纯的年代。

发妻出身好,经常穿着曾经是军人父亲的黄军装走进教室,英姿飒爽的身影,引得我们这些男生们不得不冒着思想不健康的风险多看她几眼。我记得,她那身军装就是带着肩章扣的那一种,虽然是男式军服,依然非常合体威武。噢,有一部电影叫《英雄儿女》,里面有一个抱着报话机大声喊“向我开炮”的英雄叫王成,英雄的妹妹叫王芳,是志愿军文工团的女兵。发妻和王芳长得很像,又穿着黄军装,还是班里的班长。每当老师走进教室,她都要带着威严响亮地喊一声:“起立!”老师鞠躬后,又是清脆的一声:“坐下。”当她成为我的妻子之后,我曾经开玩笑地让她重新喊“起立”、“坐下”,而她总是笑着不肯。

发妻在恢复共青团组织后第一批加入这个年轻人向往的共产党的预备队,黄军装上又多了一枚闪闪发光的团徽。学校大批判会议上发言的总少不了她,代表学校出席全市先进学生表彰大会的也是她。

而我呢,出身于一个臭老九的知识分子家庭,又多和省图书馆的子弟交上了朋友,喜欢偷偷地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晚上在同学家里紧闭门窗偷偷欣赏歌剧、民族音乐和前苏联爱情歌曲的唱片,加上说话比较随便,被认为是沾染了资产阶级的坏风气的反面代表。那个时候,我和发妻属于两个阵营,我经常被班主任和她在班会上点名批评,好几次,她还威胁要和老师走访我的家庭,要向我同样当老师的妈妈汇报我的思想新动向。

说实话,那时候我既瞧不起发妻,又羡慕和嫉妒。作为一个有进取心的少年,我当然也希望能够和她一样最早成为光荣的共青团员,能够站到主席台上发言亮相,成为大家瞩目的先进分子。但是,对立的情绪让我选择了叛逆,在这样的情绪的驱使下,我成了班级乃至年级和全校被关注教育的反面典型。就这样,我和发妻都是学校最知名的学生,她代表了健康、上进和革命,我代表了腐朽、落后和反动,最革命的同学和最反动的同学,终于爆发了一次让全校都知晓的冲突。

那一年夏天,轮到我们年级到部队学军,经过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黄河北一个叫桑梓店的公社,这里驻扎着解放军。白天,我们除了军训,还要参加劳动,到部队的果树园和花生地打药浇水;晚上,则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谈心会,部队所谓的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也在我们这些学生中展开了。

恰恰,发妻就和我结成了对子。

(未完待续)

上一篇:《家》中学生读后感200字下一篇:“美丽怀宝,清洁社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