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400字(精选11篇)
1.《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400字 篇一
《名人传》之贝多芬传读后感200字
这几天,我读了《名人传》之贝多芬传这篇文章,给我的感受很深!
内容大概讲的是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但是他却双耳失聪,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他在音乐上的脚步,他创作了一首又一首轰动世界的名曲,成为了音乐史上不朽的传奇!我觉得贝多芬他能成为音乐史上的`传奇,是因为他有毅力,他虽然双耳失聪,但是他努力的用汗水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虽然他的脾气不好,但是他却有才华,他创作了许许多多的名曲,而这些名曲的来源则是贝多芬用汗水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他的才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所以,他才能创作出一首有一首轰动世界的名曲!
贝多芬,你是音乐坛上不朽的文明,更是我们心中的榜样!
2.《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400字 篇二
关键词: 傅雷 《贝多芬传》 翻译文学经典
一代翻译巨匠傅雷,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一直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译作以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作品为主,在其众多译作中,傅雷自认为最传神的是罗曼·罗兰。而罗新璋曾在《傅译罗曼·罗兰之我见》中指出,罗曼·罗兰在我国得以广泛传播,正是得益于出色的傅译,“傅译效应”使得罗曼·罗兰在我国的知名度远远大于其在本国的影响。傅译《贝多芬传》从出版时至今日,深深感染着一代代中国读者,堪称翻译文学经典。
1.傅雷与《贝多芬传》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傅雷具有多重身份。其中取得成绩最突出的是对于法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工作,他的译作在中国翻译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傅译罗曼·罗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上,而作为傅雷早期译作的《贝多芬传》常常被忽视。事实上,傅雷翻译罗曼·罗兰的作品就是从阅读并受到《贝多芬传》影响开始的。傅雷初次读到《贝多芬传》就被其深深感染,后来,傅雷想通过《贝多芬传》给处在彷徨期的中国青年以启迪,“把所受的恩泽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他坚信,能带给他巨大震撼的作品必能感染更多中国读者。
1934年,傅雷初译的《贝多芬评传》在《国际译报》上发表,傅雷在“译者附言”中说道,因受到编者的嘱托,《贝多芬评传》的篇幅受到压缩,其实是《贝多芬传》的“精要”。同年11月,《文化》1卷10期又经过精炼,以六页篇幅转载了这篇文章。这也是傅雷最早翻译的罗曼·罗兰的作品。当时的出版社坚持该书已有杨晦的译本而不愿意再次出版,傅雷的初译本就此被搁置。到了四十年代,罗曼·罗兰的作品在译介逐渐成熟,1944年,桂林明日社出版发行了两个译本,即贺之才翻译的《悲多汶传》和陈占元翻译的《裴多汶传》。1942年,傅雷也开始重译《贝多芬传》,“把少年时代幼稚的翻译习作一笔勾销”①,并在译文后面附加了一篇介绍贝多芬作品和精神的文章。1946年4月,上海骆驼书店出版了傅雷重译的《贝多芬传》,11月又再版了2000册,1947年和1948年又两次再版,1949年,上海的三联书店也出版了该译本。至此,傅译本中富有激情的文字使得它逐渐取代了别的译本,成为当时最受欢迎、再版次数最多的罗兰的传记。
2.从《贝多芬传》看翻译文学经典
2.1经典与文学经典的定义
什么是经典?法语用canon表示,该词来自于希腊语的kanon,其原意是用于度量的一根芦苇或棍子,后来意义延伸,用来表示尺度。在西方,经典最早专指宗教典籍尤其是《圣经》。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典的概念被逐渐扩大到各个学科领域。笔者将其定义为具有典范作用的著作。的确,在各个知识领域中都有堪称“经典”的存在,艺术经典,比如美国的乡村音乐,比如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哲学经典,比如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有自然科学经典,经济经典,等等。
文学经典是我们谈论最多的一类经典,关于文学经典的定义,国内外很多学者发表过观点。荷兰比较文学家佛克玛认为,“经典是指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而“文学经典”就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供参照系的作用”②。罗森格林给文学经典的定义为:文学经典包括那些在讨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中经常被提及的作家作品。这一定义也是把文学经典当做文学批评的一个标杆和尺度,他的观点和佛克玛的观点相似,都更接近于经典的原意。童庆炳则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凡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自然称为经典作家。”③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在著作《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指出:“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赢得经典地位的原创性标志是某种陌生性,这种特性要么不可能被我们完全同化,要么有可能成为一种既定的习性而使我们熟视无睹。”④
纵观这些学者对于文学经典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文学经典必然是在文学领域中具有无法复制的代表性,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得起考验的佳作。
2.2翻译文学经典:傅译《贝多芬传》经典性解读
翻译文学经典,首先它必然是外国文学,但一定是外国文学经典吗?答案是否定的。其次,它必须经过译者的翻译。没有译者和译者的翻译,就没有文学翻译,更别说翻译文学经典了。查明建曾给翻译文学经典下过一个定义,他认为应该包括三种含义。一是指翻译文学史上杰出的译作,比如朱生豪译的莎剧、傅译《约翰·克里斯多夫》、杨必译的《名利场》等;二是指翻译过来的世界文学名著;三是指在译入语特定文化语境中被“经典化”的外国文学(翻译文学)作品⑤。第一种含义对于译作的质量要求很高,第二种含义强调原作本身就需要是文学经典,第三种含义是我们最常提到的翻译文学经典。笔者在留法期间发现,不少我国家喻户晓的法国文学名著或者法国作家,法国人却不知道或者并不特别了解,我想这完全得益于翻译,译作在目的语国家甚至超过了原作在本国的知名度,外国文学在目的语国家被“经典化”。
不管怎样,翻译文学经典至少应该具有文学经典的一般特征,尤其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童庆炳曾提出了六点建构文学经典的要素,包括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⑥。当然,区别于原创文学经典,翻译文学经典也有一些特性,比如“译本的非唯一性、译本的变动性、译本的时代性和译者作用的独特性”⑦。
总的来看,傅译《贝多芬传》之所以堪称“翻译文学经典”,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翻译文学经典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特征,语言使用恰到好处,结构形式得体,情节合理,等等,总之,文学经典在审美上应该经得起推敲并且独树一帜。在《贝多芬传》中,罗曼·罗兰三次将贝多芬比作狮子,让我们看到英雄非凡的“体格的力”和“精神的力”。罗曼·罗兰善于抓住凝聚英雄精神气质和个性的相貌,鲜活地展现了贝多芬强烈的人物个性和钢铁般的意志。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是一只以痛苦为灵魂的“音乐雄狮”。总之,原著《贝多芬传》的描写热情洋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法国本土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不愧为文学经典。
第二,翻译文学经典应该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罗曼·罗兰写《贝多芬传》是为了援助那些为了善而受苦的伟大的心灵。他在序中曾经提到:“《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它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在苏生与振作之后感谢救主的。”《贝多芬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傅译《贝多芬传》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翻译文学经典,正是因为它满足了当时的时代需求。当时的中国被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民众与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无疑,《贝多芬传》正是那个时期的精神食粮。另外,翻译文学经典还应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并能推动本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比如但丁的作品之于意大利语,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于英语。
第三,翻译文学经典必须能满足大部分读者的审美期待,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正如第二点提到的,原著《贝多芬传》在当时的法国,受到了几百万人的争相阅读,鼓舞了处在彷徨期的一批批法国青年,毫不愧对文学经典的称号。同样,傅雷的译本很好地再现了贝多芬的精神,傅译《贝多芬传》也满足了大部分中国读者的期待,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国青年。
第四,一部外国文学著作在同一个目的语国家必然会产生不止一部的译作,译者水平高低不一,译本的质量当然有好有坏,这使得被建构为“翻译文学经典”的译作的地位更加牢固。原创文学经典形成尤其出版以后,就不再可能变动,而译本的变动性就相对活跃许多,同一部外国文学在不同的译者笔下会有不同的风采。现在,《贝多芬传》有多个复译本,即使《贝多芬传》是傅雷最早期的译作,它依然是广为流传的译本。傅雷扎实的汉语和法语功底、深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造诣,以及饱满的翻译激情,使得《贝多芬传》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代中国读者,在中国文学翻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经久不衰。
3.结语
傅译《贝多芬传》能被建构为翻译文学经典,首先得益于罗曼·罗兰原著的经典性;其次,译者的作用在其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中极其重要,傅雷拥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写作能力。没有译者,便没有翻译文学经典。
注释:
①傅雷.名人传·贝多芬传.译者序[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5.
②佛克玛,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0.
③童庆炳,陶东风(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9.
④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
⑤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M].200(2):87.
⑥童庆炳,陶东风(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0.
⑦王恩科.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M].长安大学学报,2011,VOL13(4):115-120.
参考文献:
[1]佛克马,蚁布思.俞国强,译.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傅雷.名人传·贝多芬传.译者序[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哈罗德·布鲁姆.江宁康,译.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宋学智.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童庆炳,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王恩科.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J].长安大学学报,2011,VOL13(4).
3.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 篇三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悲惨的童年生活,身体器官的损害,让这个旷世奇才失魂落魄。但是,一个不幸,贫穷,孤独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就创造欢乐给予世界。肖像上的贝多芬,是坚定的。即使命运摧残着着他的人生,他也不放弃。他要用自己来证明给世界看,他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他那青春洋溢的脸上,泛滥着天才的光辉。同时,那深邃的`目光后,悲惨的命运在喧腾。
贝多芬也曾辉煌过,但辉煌过后却是暗淡。暗淡后的贝多芬,没有为此沉沦。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于是乎,《第九交响曲》诞生了,这代表这那狂野般的意志力激发了。朋友的散亡,使贝多芬感到孤独,以至于他给里希诺夫斯基的信也由文字变成了五线谱。那种孤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一位耳聋的人,听不见任何声音,朋友们也无音信,怎能叫人不孤单?我想贝多芬最孤单的时候应该是刚聋的那一段时间吧。当时,他被劝离开的指挥团。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最大的悲痛莫过于不能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他把自己封闭起来,投身于大自然。他说:“世界上无人会像我一样喜爱田野的……我对一棵树比对一个人还要喜爱……在树林里我快乐,每一棵树都在传达着你的话语,在这树林里,在这山丘上一片寂静—为你效劳的寂静。”然而这一切都是短暂的,伤心过后,他又重新投身于音乐。他认为,无声的音乐,才是最震撼人心的音乐。
4.《名人传之贝多芬传》读后感 篇四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只有经历地狱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留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每每读到这句话,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到他——贝多芬。
与其说贝多芬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不如说他是一位不朽的英雄。罗曼罗兰说:所谓英雄,并不是那些靠自己的思想和威力取得了胜利的人,而是那些具有伟大灵魂的人。贝多芬的人生就是一段忧患困顿的征途,义无反顾地献出毕生精力为创造流传千古的杰作。
贝多芬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个不聪明且酗酒的男高音歌手,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钢琴;母亲是女仆,在贝多芬17岁时就去世了。他不得不过早的挑起家庭重担。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把“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生信条深植进了贝多芬的思想。1792年,23岁的贝多芬背井离乡,到了维也纳,并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光。
贝多芬的一生中没有几天宽裕的日子,由于他桀骜不驯,对贵族嗤之以鼻,虽然名声在外,却一贫如洗。30岁开始听觉失灵,病情不断恶化,动过几次手术也无济于事,最后完全失聪。晚年的贝多芬穷困贫寒到了差不多要行乞的地步。然而,即使生命如此折磨这个顽强的人,他还是凭着自己超乎寻常的毅力完成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月光奏鸣曲》《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交响曲》„„这些作品中都传达了他对人们要不屈从命运安排,积极勇敢的与命运作斗争的告诫。其中《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中最后一支交响乐,这其中包含了他毕生期待的《欢乐颂》。而后1827年3月26日,这位与命运搏斗到人生最后一刻的英雄,终于抛开自己的不幸和痛苦,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把美丽、欢乐奉献给了人类„„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的序言中曾引用了贝多芬的一句话——“通过痛苦,得到快乐”。也许在我们看来,贝多芬悲剧的一生似乎没有快乐可言,但毕生都在倾尽所有献身艺术的他,一定有他心里的那片伊甸园。贝多芬说过:“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么幸福啊!”即使艰辛的在荆棘路上被拌的遍体鳞伤,他也一定会在他的成功中,得到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慰藉和动力,那便是他内心的快乐和感动贮藏的地方„„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曾听过这样一段话:“幸福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投身海中葬身鱼腹的人;一种是见到海后转身就走的人。不幸的人也有两种,一种是在海边徘徊不定的人;一种是没见过海而终生抱憾的人。”这样看来,贝多芬也许是幸福的,因为他的义无反顾,因为他的无怨无悔,因为他的坚毅顽强„„
看过了《名人传》我常庆幸自己的平凡,正因为我们拥有如此平凡的一生,即使我们不做葬身鱼腹的英雄,起码也应该勇敢地努力去看见海的样子,好让自己此生无憾,做一个幸福的人„„
5.名人传贝多芬读后感 篇五
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这本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让贝多芬练琴,不仅不顾及他的心情,有时还采取暴力的方法,把贝多芬和小提琴一起关在屋子里,威逼他不断地拉啊拉。贝多芬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对他更加凶狠。于是,贝多芬的童年没有欢笑,没有快乐,更没有爱。不幸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他成名了。但命运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子,又很快的关闭了它。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他的耳朵却聋了。对于像贝多芬这样的大音乐家而言,失聪恐怕是最恐怖最不幸最令人发疯的事儿。但顽强的他却能和命运抗争,后期继续写出那么多不朽作品。这种对生活对命运永不妥协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希望。
合上书本,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一个同样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儿时的一场大病,让她变成了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女孩。说实话,我在网上查到这个资料时,着实被吓了一跳,查证了好几遍甚至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一直以为,她只是失明了而已,才取得那么大成绩,。在我看来,一个一岁半就看不见,听不见,也不会说话的人,是不可能识字,与人沟通的。也活不长,成为一个什么也不会,只能让人操心和担忧的“废人”。但她不仅学会了看书和说话,还精通五种外语,最终成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
6.名人传贝多芬读后感 篇六
贝多芬一生坎坷而曲折。他四岁时,就被父亲用暴力强迫他不断地练习弹琴。17岁时,母亲死了,他成了一家之主,为全家的生活操心费力。26岁时,他开始失聪。紧接着恋爱的失败,生活的拮据,孤独无依,不被看好。但这些都阻挡不了他向音乐殿堂迈进,扑灭不了他对音乐的无限的热爱,最终成为一名闻名于世的音乐家。被誉为“乐圣”。他在他生命的57个春秋里,创作了许许多多著名的钢琴奏鸣曲和交响乐曲。
贝多芬曾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啊!千百次享受人生是多么的美妙啊!”贝多芬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他没有沉默和隐退。而是凭着超常的音乐天赋和顽强的意志,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创造了奇迹。
7.《名人传》读后感400字优秀 篇七
在生活当中是不是会出现音乐大师贝多芬的影子——比如说像他一样在逆境中成长出来的人,等等。而且你一定会在某些地方听过《命运交响曲》等一系列伟大的作品。那么好,现在我就带领大家从书中来读一读他吧!
贝多芬的一生可说是一部史诗般壮烈的悲剧。路德维夕,凡,贝多芬一七七零年二月十六日出生于可隆附近的波恩的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汹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个仆人,一个厨子的的孩子。艰苦童年,爱情失败,疾病缠身,贫困交加。贝多芬的童年是艰苦的,不象摸扎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一开始,他的人生就是一场艰苦而残酷的斗争。他20岁就离开了自己的家,到外面谋生,就当他在音乐界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耳朵几乎聋了,但是,他凭着对音乐的深厚情感和超人的天赋,创作了许多著名的钢琴奏鸣曲和交响乐曲,成为闻名世界的一代音乐家。众所周知,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显而易见能看出他对命运不屈服的坚定信念及超凡脱俗的高尚精神。
他是一个心灵伟大的音乐大师,性格激昂,有着伟大的人格。他竭力为善,爱子尤甚于一切,追求真理。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但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
8.读贝多芬传有感400字 篇八
篇一:读《贝多芬传》有感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赞颂过他的伟大!
贝多芬短小臃肿,外表结识,穿着讲究,目光犀利,而且准确,眼中有一股奇异的力量,反映出他内心思想的丰富。他渴望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但却遭受失败,不得不成受感情的煎熬,同时从他那顽强的毅力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写出一系列辉煌的作品,后来他不幸耳聋,但他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下,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他,作为一个音乐家,任何时候都不向命运屈服,任何事情都不能使他停止前进,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他是一个心灵伟大的音乐大师,性格激昂,有着伟人的性格,待人彬彬有礼,对讨厌的人也能忍耐,有着对音乐超常的天赋,能够捕捉对音乐的灵感,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髓。他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世界不能给他快乐,但他却创造了快乐给予世界。
我,一个学生,平时一些小问题,一点磕磕碰碰的小事情使我心情不爽,使我总成为悲观主义者中的乐观主义者。但是贝多芬,他遇到了更大的挫折,可他没有因此而丧气,他在困难中胜利着,快乐着。
我也要创造快乐给世界!
篇二:读《贝多芬传》有感
贝多芬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寒假期间我就读了《贝多芬传》,这本书写了贝多芬坎坷、多难辉煌和传奇的一生。
这本书从贝多芬不幸的童年生活开始描写的,他从小就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从童年起,人生对他而言,就是一场悲惨而漫长的战斗。小时候的贝多芬就显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加上父亲的的严格要求,8岁时就开始在音乐会上进行表演,13岁被任命为宫廷剧场的首席小提琴师。然而,不幸悄然降临,17岁那年,他热爱的母亲去世了,他承担起了一家之主的重担,但他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25岁那年,在维也纳举行了首场钢琴演奏会,然而,不幸再次降临,他的听力出现了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彻底失聪了,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在失聪之后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期间也受到了很多的磨难,贝多芬都坚强的承受,用自己坚强的意志与厄运对抗。
贝多芬以自己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经受住厄运的打击,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句充满豪情的话可以概括他的一生,这句话也成为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唯其痛苦,才有快乐!”
篇三:读《贝多芬传》有感
书海无边,今天,我读了一本书《贝多芬传》,这本书讲述了贝多芬悲凉的一生。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人们尊称他为“乐圣”.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生活的道路十分坎坷,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就这样,贝多芬也没有放弃他所喜欢的音乐。
贝多芬1818年的时候,他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为了换取面包不得不拼命的创作。他创作的30多首曲子,只获得了30到40杜迦。嘎烈庆亲王要他创作的四重奏更是贝多芬几乎用血与泪完成的,结果却分文未得。
这让我看到了贝多芬的坎坷命运,看到了当时的亲王欺负平民,看到了他们的罪恶。
这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演奏会,场面十分激烈。甚至有许多人感动的哭了,可是片刻的感动并不能改变世俗的心灵,那只是一针满足人们暂时追求高尚的心里的抚慰剂而已。
贝多芬的命运是不平的,可他并不屈服,这一切都源于他坚毅的品格、高山的道德、还有他为之奋斗终身、奉献一切的精神圣地——音乐!他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他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毕生精力。
这本书教育我生活中的困难与阻力,是上帝给你的考验,只有通过考验,你才是强者。
篇四:读《贝多芬传》有感
在我三岁多的一个晚上,我被一首天籁般的曲子打动了,那是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那时知道了贝多芬。接下来我要求爸爸妈妈让我去学习弹琴,到现在我学琴五年,能自如地弹奏很多世界名曲,最喜欢的还是贝多芬的曲子,在我的枕边常放着贝多芬的各种传记。
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他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才三岁的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他的身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17岁他就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远赴维也纳,在那里开始了他充满辉煌而苦难的旅程。
在维也纳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他初尝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叩门——他的听觉越来越衰退,耳朵昼夜不停的嗡嗡直响,他选择了一个人独守秘密。就在他被痛苦折磨得体无完肤之时,他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笔;不幸和悲惨没有就此放过他,耳朵由重听变成了全聋。对于一位音乐家、钢琴家来说,这是噩梦。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追求,凭着对生活的热切渴望,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战胜了痛苦,将这悲剧式的愁苦,升华为一次次的创作灵感。他将自己的灵魂融入音乐,创作出《悲怆》、《暴风雨》、《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月光曲》、《第九交响曲》……等等不朽的杰作。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一生是伟大的、充满苦难的,这个世界没有给他多少欢乐,他却创造了永久的欢乐给全世界,人生对他就像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他用短暂而灿烂的四十七年,谱写了最雄伟的乐章;他是我的人生导师,他引导我征服困难,勇敢、顽强的面对未来,在人生的征程上努力拼搏、永不放弃!
篇五:读《贝多芬传》有感
贝多芬是个音乐家,而在这个音乐家的背后,有着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科隆附近蓬恩的一所破旧小屋的阁楼上,从小贝多芬就受父亲逼迫学习琴,但是后来进了乐队后,当上了大风琴手,从那时开始,他总算不讨厌音乐了。1787年,刚满十七岁的贝多芬遇上了母亲因肺炎去世,这对贝多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后来,他还患上了忧郁症,担心着自己有一天也会因肺炎而死亡。就这样,忧郁开始折磨他的精神和他的肉体。后来因为自己耳聋女友朱丽埃塔转嫁给了伯爵。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使他创作出《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等著名曲。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
大家都知道,贝多芬不但身材矮小,而且相貌也不漂亮,痛苦也在他的肉体和精神上双重折磨。在这些缺点和痛苦面前,他仍然不低头,继续向前走。他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也许只有音乐才能使他远离痛苦,就这样,他把痛苦用音乐的形式向世人述说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感慨,也值得我们发扬和学习。
人总会遇上不幸,而我们在不幸的面前不能倒下,要坚强的活着,坚信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
篇六:读《贝多芬传》有感
提起音乐,人们立刻能想到音乐巨人贝多芬,不错,贝多芬一位世界著名的天才音乐家。
但是,在在贝多芬传记里,我分明看到了一个不羁的灵魂。
他出身卑微,童年对他来说,好似一场噩梦,为了家,他不停的努力,不停的奋斗,但这并没有让他的日子好过起来,父亲的挥霍,莫须有的病症,注定成为他一生无法弥补的伤痕。
法国大革命开始后,他在爱国热情的影响下,不畏各种势力的压迫,投身创作……他成功了!
他的事业正是辉煌时刻,他投入了多少的汗水,才换来今日的成就,但是,命运似乎有意捉弄他,身为音乐家,他居然得了耳疾,在愁苦中,他挣扎着。
贝多芬是清高的,他不屑于对王公贵胄们俯首,他藐视贵族们的世俗与渺小,因为他有一颗超凡脱俗的心。贝多芬,诚然伟大,他的作品闻名于世,成为音乐史上不朽的乐章;他诚然不幸,人生跌宕起伏,一朝富贵如天,无所畏惧,一朝身染重疾,无所依靠。但他不因富贵而骄纵,也不因不幸而沉沦,他始终没有屈服,他一直在抗争,为了自己的梦——音乐,抗争,抗争,抗争!
他自由,豪放,不受任何人束缚,他坚强,不屈,不被命运所奴役,在他瘦弱的身躯里,是一个不羁的灵魂……
篇七:读贝多芬传有感
贝多芬,一个伟大而孤独的天才,凭借他音乐上的成就而享誉世界。但相比而言,我更欣赏和敬佩他的精神境界,他那超越常人的坚韧意志和毅力。他的一生饱经忧患,倍尝人生的苦难味道,艰辛的童年,痛苦的爱情经历相继折磨着他,使他曾一度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疾病缠身亦深深折磨着他,一个音乐天才却要忍受耳聋的折磨,真难以想像,后来他又饱尝贫困、抛弃、孤独等痛苦,换作是我,真不敢保证我能生活下去。即使这样,贝多芬仍靠自己的意志坚持了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我被贝多芬的这种坚强意志所深深折服。
据说他不能原谅莫扎特,因为他不惜屈辱自己的天才去写《唐璜》。我最佩服他的一点就是他从不向命运低头,即使身处极其恶劣的处境。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身处悲苦的深渊,贝多芬仍然讴歌“欢乐”.而且他经常谈到他有责任用他的艺术去为“可怜的人类”,“未来的人类”做奉献,为他们造福,鼓励他们,把他们从迷梦中唤醒,斥责他们的怯懦。书中最后评价他说: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他的一句充满豪情的话概括了他的一生,这句话也成了今天一切勇敢的人的座右铭
9.求名人传的贝多芬传的读书笔记 篇九
迅速看完《贝多芬传》之后速成的一篇读书笔记。写得仓促,但是可能没时间修改了,放这存着吧。这读书笔记基本上是以贝多芬爷爷著名的交响乐为主体的,而《贝多芬传》里提到一些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不在本文范围内。
以下:
开宗明义:我就是来乱的。
罗曼罗兰是法国人。法国音乐,以香颂,世俗音乐为代表,并不盛产演奏家和指挥家。经典音乐可以说与法国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让他去解析一部经典作品或者有浓郁古典色彩痕迹的音乐家必然会有一些偏颇,即注重于其身上同样浓郁的浪漫气息。
贝多芬的英雄色彩在传记中被大加描写。客观地想,这样也是合理的。贝多芬是一个时代的总结,同时又开启了新的时代,并给出了这个时代一个不可逾越的标杆。小学老师跟我们说过: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要放在“启下”的那一段。同理,浪漫主义应该占有更大的比重。
但贝多芬本人,一生崇敬的音乐家却是莫扎特,那个古典时期的天才。
莫扎特的作品特色是无论怎样的生存困境,其作品永远充满着用各种表现力赞颂平和的神来之笔,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可以看做随手画出的完美的圆,或者是罗马式的建筑风格。贝一贝二也能发现这种特色:灵活,大胆,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古典主义所有音乐家里,贝多芬可以称为天才,但并不如莫扎特的天才光辉灿烂,有如神助。
时代的洪涛感染每一个艺术家,大浪淘沙,随着席卷欧洲的政治潮流,贝三惊世而出。他划时代地把很多在小品乐章中常见的浓烈情绪应用到交响乐中的作品,从技术上来讲难度惊人,但他做到了!这种对英雄个人的赞美,这种力量,彰显的是贝多芬本人性格在作品中的觉醒,而到贝五则完全是呐喊。
很多人认为浪漫主义是那种温柔的,甜蜜或忧伤的。但我个人理解(好吧,是老师讲的)浪漫主义是一种对自我感情的宣泄,富于表情变化的都可以是浪漫主义。情绪,力量,思考,贝多芬的交响曲给出了浪漫主义所能达到的顶峰参照。
贝多芬本人曾经是我童年印象中德意志精神的形象代言人。
谨慎,有能力,抗争,哲学性,同时情绪化。由于个人对德奥气质音乐的偏好,这样纵横捭阖,大气磅礴中寻找完美的作品才是我心目中的浪漫主义。他不同于一些小家碧玉温言软语神情黯然,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继续不恰当的比方,二者有如李煜与李白的区别。
但贝多芬不只是李白。
在论文攻坚阶段,我会整天循环贝七贝八来鼓励自己。在这两部作品中能看出他在融合,或者再扩展一些,从田园交响曲开始,他把自己的古典天赋与情绪力量结合起来,其中贝七第二乐章的allegretto堪称典范。他告诉我们什么叫力量,不是暴烈,而是控制力。
正如最宏亮的声音是掷地有声而不是嘶吼。这段富于逻辑性的乐章在整个有些恣意喧嚣感觉的交响曲中的作用与其说是平衡,不如说是奠定一个基调。而这基调并不是纯粹的古典主义,而是一种对德意志血液的自我意识的抒发描写,天衣无缝。假如只听后两乐章会认为这是喧闹,由于前两乐章的存在,这种喧闹是有根基的。
这种融合,好像李白杜甫碰撞了。
之所以整天循环贝七贝八,还因为这两部融合古典与浪漫的不可复制的经典之作,在贝多芬爷爷的作品里的.地位竟然犹如辉煌前的阵痛。在这之后,贝九,又名《合唱》诞生了(贝多芬阵痛,诞生贝九,我听贝七贝八阵痛,诞生垃圾论文,庐山瀑布汗!)。
我们无法得知这部作品创作期的各种艰辛,也无须知道。这种故事的渲染作用在如此伟大的作品面前太过脆弱。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座圣坛,每一基石几近完美。一步步向上攀登,每一步都有新的视野和隆重的反思。同时也是对自己天才一生的总结,比如刚才提到的贝七第二乐章,贝九第三几乎同理。
继续攀登,即将登上顶端的时候,人声从天而降。说到这想打个岔,本人自幼对除京剧之外的人声音乐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导致了一直不太懂得欣赏歌剧,也导致了对贝九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一直到长大了一点,大概初中的时候,重温贝多芬交响乐全集,听到那个男声忽然觉得所谓文艺复兴的历史地位不过如此啊:告诉人们原来“人”可以如此重要。
艺术发展到极致原来是“人”啊。这段合唱多么直白地强调了人性,而这辉煌又在赞美欢乐。继而顶峰之后又见顶峰,攀升,再攀升,光华灿烂。套用闻一多先生的说法,贝九可称之为“交响中的交响,顶峰中的顶峰”。语言的赞美在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前又一次苍白。庄严么,不全是;古典吗,不显著;浪漫吗,不纯粹;而是这一切都在为其相辅相成,达成音乐史上的最强一音。
如果说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令后人感到莫名悲哀的便是他也创立了这种音乐无法企及的高度。类似于屈原之于楚辞。
罗曼罗兰激赏这种风格,并主要用这种风格来确定《贝多芬传》的初衷,即推动激情,鼓舞伟大。贝多芬传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树立一座丰碑。
作者对个人气质,对英雄主义的赞扬,是对贝多芬作品中力量与激情的放大。但在我看来,他忽略了或者说刻意忽略了溶于血液的古典精神和深沉的思考。平心而论,贝多芬的交响作品旋律并不足以动人,但是震撼听众。这震撼也不太励志,是对人的生命力的思考,是澎湃的思想的力量。
自文艺复兴,至革命潮流席卷欧洲,“人本”被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严谨细致得可以用数学计算出的音乐(比如平均律)被束之高阁,全身心地属神的赞美诗(巴赫众多作品)被听众冷落,平和灵动的古典主义集大成者天才莫扎特也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全欧洲全世界都亟需描述“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饱满鲜明的时代特性。
贝多芬壮丽的张力和控制力使人无法无动于衷,甚至歌德称之谓“使他骚乱”“屋宇为之震动”,如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震撼力表达的是对人,对自我的强调,直击这段历史的核心推动力。于是习惯性地,后人愿意节选出了贝多芬作品中明显浪漫主义色彩的片段大加渲染,并对贝多芬本人的病痛斗争史和感情史,甚至思想史都赋予一些传奇的意义。
然而古典主义的根基连同德意志精神的思想性在贝多芬本人应该是骨血经脉,有了这些,他的力量,他的情绪,他的壮丽感才是坚实的。斗争也好,赞颂也好,总不至于成为空中的楼阁。贝多芬是被称为“乐圣”的,试想一下,只有或控诉或热爱的激情没有思辨或平衡,怎能成圣,最多是一个大学生而已,热情而迷茫。
回想一下,真正能感受到思辨的,并具备足够高艺术价值的音乐家,贝多芬后,也就是瓦格纳了。我们都知道,瓦格纳是贝多芬的骨灰级粉丝。都是德国作曲家,都是在动荡中生存。说到德国,再多说一句,本人对德国的第一印象就是随着贝多芬的作品轰然形成的一个国家。
我始终相信地域对文化的影响力,所以贝多芬的交响乐福尔特文格勒或卡拉扬的指挥才能表现成功。至于很多人喜欢的托斯卡尼尼和索尔蒂总不太能让我彻底融入作品的情绪。每个指挥家都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并以精湛的技术驾驭,当技术层面大家不相上下时,我更倾向于本国音乐家一脉相承似的理解力。
10.《贝多芬传》读后感600字 篇十
从他小学时,他的父亲为了能把他当作神童而到处炫耀,每天都逼着他练习各种乐器。虽然繁重的作业压得他喘不过来气,但这也为他将来从事音乐打下了基础。
然而长大后的他更是深切的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他患过肺病、、气管炎、急性关节炎,以及在一场大病中双耳失聪,这对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啊!但贝多芬凭借他的坚强意志硬是挺过了这些挫折,并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第五交响曲》,这支曲子气魄雄浑,沉郁悲怆,正符合当时他的处境,为后人所传颂。
我们不能只看到围绕在贝多芬身上的诸多光环而感叹自己没有天赋。事实上,只要通过努力,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真正促使贝多芬成功的原因,还是与他多年来的努力及辛勤付出分不开的。
许多人不能成功,总惋惜自己的命不好,,没有天分。但爱迪生说过:“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那百分之一的天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付出。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例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你连付出都没有,那何谈收获?
在一次一次的挫折,一次一次的磨难中,贝多芬磨练了他非比寻常的意志,这对他的成功起很大作用。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能畏惧挫折,而要勇敢地去面对,磨练自己的坚强意志,才能在今后的困难和挫折中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直到抵达成功的彼岸。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位在风风雨雨中成长的英雄。他所获得的功名令我们惊叹,他所走过的坎坷道路更让我们为之折服。我们虽然不能像他一样遭遇如此之多的磨难,但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我们依然会勇敢克服。
11.名人传贝多芬读后感 篇十一
《贝多芬传》概述的是贝多芬一生的经历。贝多芬1770年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童年和少年时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贝多芬二十二岁时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接着贝多芬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不过他又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虽然后来受到了世人瞩目,但紧接而来的却是一系列的打击。他生活贫苦,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完全没有了听觉,和人们只能用纸笔交流,面对这些不幸,贝多芬没有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改变了维也纳当时的坏风气。1827年,贝多芬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但他的音乐中洋溢出来的是一种喜悦,是对美好生活的一钟向往和追求。他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让世人惊叹,还有他那种坚强的精神,带给人的是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不由得想起我自己,相比之下。我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贝多芬好得多,爸爸妈妈也很爱我,我还能去上学读书。可我总觉得学习枯燥,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就拿我练字来说吧,从三年级开始,每次要发奋练字,结果总是坚持了一周就不练了。五年了,我的字只有那么一丁点儿进步,唉!这样下去如何是好!看完贝多芬的故事,我又一次惭愧自如。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400字】推荐阅读:
《贝多芬传》读书笔记400字08-09
贝多芬传读后感500字小学08-05
看《名人传》的个人观后感心得400字12-18
名人传读后感200字07-26
读《贝多芬传》有感10-22
《贝多芬传》阅读笔记11-14
名人传读后感作文1000字01-03
六年级《名人传》读后感600字07-18
名人传优秀读后感06-20
小学名人传读后感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