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部职责及措施

2024-08-03

质量保证部职责及措施(精选8篇)

1.质量保证部职责及措施 篇一

工 作 职 责 及 要 求

岗位名称:质量部部长(副部长)

所属部门:质量部

直接上级领导: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工作目的:全面负责质量部工作,质量管理与控制。

工作要求:工作责任心强,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善于指导、协调与沟通。工作职责:

1、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公司质量综合管理的工作,负责公司质量部的日常事务工作,负责各项目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工作协调工作,对质量部工作负领导责任。

2、负责公司质量综合管理工作,制定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工作程序,并进行监督和考核。

3、组织编制公司和月季质量计划和质量目标的分解。

4、参与编制公司大型、重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组织质量交底、进行施工质量的监督、指导与控制。

5、作为公司“三体系”工作归口部门,负责对公司“三体系”工作检查与管理。

6、负责制定公司质量检验、试验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7、配合组织由总工程师主持召开的有关质量管理工作会议,整理下发会议决议,督促贯彻执行。并经常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公司质量检查情况信息,掌握生产技术薄弱环节与质量动态,向总工程师汇报,提出建议。

8、组织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及时上报公司质量管理的各项报表

9、有权检查、督促各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执行情况,负责落实项目开展QC活动。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

10、对公司质量检验人员进行考核并提出奖罚、评聘意见。

11、对部门内人员进行监督、考核。

12、对项目部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罚并监督整改。

13、对部门、项目部出现的不符合项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整改。

14、为公司管理部门提供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有效信息或咨询服务。

15、负责公司工程奖项的申报工作。

16、完成公司领导临时布置的各项任务。

2.质量保证部职责及措施 篇二

目前桥梁工程防撞墙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方案, 防撞墙的外观质量主要分为线形外观和混凝土墙的外观质量, 其中线形外观又可分为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外观。线形质量的决定因素主要为测量精度和模板支护, 而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搅拌、浇注、振捣等工艺环节的动态质量。

1 工程简介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建兴高速公路项目 (建兴四标) 施工起点里程桩号为K68+900, 终点里程桩号为K90+030.4, 全长21.119km。本标段起点位于兴城市白塔乡朗月村南, 在白塔乡东北侧设置白塔互通式立交连接老杨线 (二级路) 、经上范村北、白塔乡上范村北, 跨秦沈客运专线铁路、经丁家岭南, 设置元台子枢纽互通式立交上跨京沈高速公路, 经元台子乡八里铺村南设置主线收费站, 设置东八里铺互通式立交连接国道G102、跨京哈铁路, 经兴城市四家街道至本合同段及本标段终点与滨海公路平交。本标段K68+900~K82+900路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 总里程为13.9886km, 设计时速80km/h, 路基宽度24.5m;K82+900~K90+030.4路段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 总里程为7.1304km, 设计时速80km/h, 路基宽度21.5m。

本标段主要工程量如下:

1.1 路基工程

路基挖方203万立方米, 路基填方289万立方米。

1.2 桥梁工程

(1) 大桥5座, 分别为朗月大桥、白塔大桥、上枣山大桥、元台子大桥、冯家屯大桥。

(2) 互通式立交3座, 分别为白塔互通式立交、元台子枢纽互通式立交、东八里铺互通立交。

(3) 分离式立交桥 (跨铁路、公路桥) 7座, 分别为丁家沟公铁分离式立交桥 (上跨越秦沈客运专线) 、后沟公公分离式立交桥 (上跨建兴高速白塔互通式立交A匝道) 、梁家洼公公分离式立交桥 (上跨兴田线) 、沈山公公分离式立交桥 (上跨京沈高速) 、C匝道公公分离式立交桥 (上跨建兴高速元台子枢纽立交C匝道) 、元台子公公分离式立交桥 (上跨兴英线) 、东八里铺公公 (铁) 分离式立交桥 (上跨102国道及京哈铁路) 。

(4) 匝道桥8座, 分别为白塔互通AK0+135匝道桥、元台子枢纽立交AK1+309匝道桥、元台子枢纽立交AK1+447匝道桥、元台子枢纽立交BK0+295匝道桥、元台子枢纽立交BK0+432.5匝道桥、元台子枢纽立交CK0+289.6匝道桥、元台子枢纽立交IK0+583匝道桥、元台子枢纽立交IK0+840.4匝道桥。

(5) 中桥5座, 分别为朗月中桥、范家沟中桥、梁家洼中桥、白马石中桥、元台子枢纽立交SK406+409.2中桥。

(6) 天桥4座, 分别为白塔天桥、范家沟天桥、丁家沟天桥、白马石天桥。

(7) 小桥3座。

1.3 小构造物

通道共计27座, 涵洞共计43座。

我标段结构物多, 所以防撞墙数量很大, 工期又紧, 很容易出现为了抢工期而忽视质量的控制。针对目前的形式, 我标段决定成立质量控制小组, 对全线防撞墙进行严格把关。

2 提高防撞墙施工质量

本小组于建兴高速第四合同梁板安装后组建, 成立于2013年5月, 由管理干部、技术干部、一线工人组成, 小组成员9名, 包括项目总工、质检工程师、工程部长、试验室主任、材料主管、拌合站站长、现场技术人员等, 为防撞墙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防撞墙是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 防撞墙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 (见图1、图2) , 防撞墙作为我合同段的重点工程, 也是外观质量之所在, 其外观质量和施工工法水平综合反映我单位施工能力和水平, 非常有必要进行重点攻关, 确保外观质量优异。

3 现状调查

辽宁省范围内的防撞墙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 这边要求防撞墙底部采用花岗岩贴面, 合模前必须贴好, 先贴后浇注, 所以在施工中有点难度, 另一方面技术人员没有接触过此类防撞墙施工工艺, 所以针对防撞墙施工工法成立小组进行把关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线形的控制, 成品后不能高低不平, 要顺直。

3.1 平面线形

在进行防撞墙施工前, 要对平面控制网进行一次复核, 同一座桥梁或互通工程尽量采用一个坐标系统, 以保证相互之间的连接顺畅, 并以控制后的导线点作为防撞墙边线控制的依据。

目前边线放样基本采用极坐标法进行, 在放样前, 首先进行内业计算, 根据路线的平面曲线半径决定放样点位的间隔, 计算出模板边线控制点。 (在施工中建议直接放出边线, 而不是中线, 再利用边线定出模板外边线的方法。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减少中间过程, 提高精度) 通常情况下, 直线桥梁边线可以每隔20~25m放样一个点, 半径大于500m的控制点位间距一般在4~5m, 对于半径小于500m的一般在2~2.5m, 放样一个点, 最小不小于1.5m。

在点位放样好后, 要进行复核, 在复核无误后利用木斗将边线控制位弹好, 并标明桩号。

3.2 纵面线形

纵面线形控制的好坏也直接影响防撞墙的线形外观, 假如纵面线形不光滑, 存在明显的拐点或折线, 从视觉角度来说, 易造成平面线形存在折线的假象。

在进行水准测量前, 首先对桥梁使用的水准点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核, 由于在桥面施工, 一般要求将点转至桥面上, 依据模板的长度尺寸, 在弹好的边线上定位出拼接点位, 并测定出相应高程, 将其和理论高程进行对照, 通常对高于2cm的部位 (一般模板在制作时比设计矮2cm, 主要是考虑预制梁板的预拱度, 在上海由于先张法板梁跨径很大, 最大可达28m, 预拱度很大, 一般考虑4cm) 需要进行凿除, 以满足控制要求为准。

根据测量的数据, 对模板底口进行封浆处理, 模板底口使用的砂浆标号在M10以上, 以防受模板重力破碎, 宽度8~10cm为宜, 厚度不应太小, 砂浆底座的标高应控制准确, 现场抹设时再一次进行测量校核。

4 具体施工工艺

防撞墙采用逐跨施工方案。为防止防撞墙混凝土干缩和主梁挠度变化造成护栏开裂, 在跨中、中间墩墩顶、跨径四分之一处立端模设施工缝。

4.1 施工放样

按照护栏必须美观、防撞的要求, 先按设计坐标每隔3m放出护栏内侧坐标点, 并用墨线弹出内外侧边线, 然后用水平仪每隔3m测出预制梁顶实测高程, 并根据护栏顶面设计高程, 确定钢筋的安装高度。

4.2 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的下料及加工按图纸要求进行, 在安装护栏钢筋前, 需根据放样确定的护栏边线对T梁的护栏预埋筋进行逐根较正, 安装时, 根据钢筋的安装高度, 先隔一定的距离点焊几根定位钢筋, 然后在定位钢筋顶面之间用拉线的方法确定其余钢筋的顶面高程, 先点焊定位后按要求进行焊接, 主筋安装焊接满足要求后, 按设计要求绑扎纵向钢筋, 其纵向钢筋在施工缝处均断开, 钢筋安装完成。

4.3 模板安装

为了保证模板具备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荷载, 保证结构的设计形状、尺寸和各部件之间相互位置的准确。采用定型设计、厂制钢模板, 模板长设计为内侧模板2m, 外侧模板2m, 模板加工成子母口。模板安装前, 先根据放出的栏杆边线弹出模板的外口线, 并用水平仪定出每块模板下口的安装高程, 模板的线型通过在桥面铺装时预留的两排钢筋, 来调整模板的线型。用槽钢设置一个调平座, 保证模板安装标高符合要求。模板的平面定位根据弹出的模板外口线, 使模板外口与墨线吻合, 护栏内模与外模之间用上下拉杆加固, 并在上拉杆加内撑, 保证护栏断面尺寸符合要求, 用螺丝连接, 模板接缝采用胶处理, 保证模板接缝不漏浆。模板安装完毕后用砂浆敷设下部空隙, 待砂浆凝固后即可浇注混凝土, 施工时注意预埋泄水管。

4.4 混凝土施工及养护

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施工现场, 卸下铺在桥面上的钢板上, 用人工铲到模板内, 混凝土采用纵向分层法浇注, 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 当浇注到变截面处, 应加强振捣, 确保气泡排出, 采用50型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浇注完毕, 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前, 进行顶面收光, 采用钢摸进行收光。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 应及时进行养生, 采用覆盖土工布, 洒水养生, 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养生期不少于7d。

5 质量保证措施

(1) 严格按施工程序、监理程序进行施工, 严格执行技术管理制度。

(2) 认真组织有关人员, 对设计图纸进行研究与现场核对工作, 要求全体施工技术人员全面了解设计意图, 做到心中有数。

(3) 认真进行恢复定线、测量, 并进行复核制度。

(4) 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的试验工作, 及时提供现场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 按规范规定的抽检数进行抽样调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补救措施。

(5)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广泛开展交流活动, 重点实行技术交底制度。

(6) 做好生产班组的自检、互检和交检以及专检工作。施工中实行工序交接制度, 上道工序完成,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交接, 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 加强质量教育, 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

6 安全保证措施

(1) 对现场的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 方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

(2) 对起重、焊接和车辆驾驶等特殊工种的工人, 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训练。

(3) 设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日, 在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的活动情况, 并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活动。

(4)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和管理制度, 体现“全员管理, 安全第一”的具体思路。

(5) 施工操作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配戴安全帽。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 对高速公路防撞墙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进行介绍。

3.质量保证部职责及措施 篇三

【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观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树立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24-03

1.高等教育的功能

所谓的高等教育其实就是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培养优秀人才的一种手段,是不断提升我国生产力的动力源泉,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优秀的接班人。这也是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和教育存在的根本目的;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其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以及相对较高的文化程度和文化素养。高等教育院校日常的教学安排以及科学研究等必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同时需要保证其教学的质量,这一质量标准只能以国家的标准来衡量。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必须围绕的主题,还是如此复杂的高等教育系统所赖以生存的主要原因。由上述不难看出,高等教育是集人才的培养以及文化传承等为一体的特殊形式,对人才的培养是其主要任务,与此同时应当兼顾高等教育的质量。其中,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质量,不断提升高等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确保把培养人才作为院校的第一要务,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

2.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其是一个国家科技不断进步,生产力不断提升的动力源泉,也是我国经济不断向前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国政府才会不断的对高等院校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可见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之大。

2.1.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我国政府根据目前社会的大趋势,满足广大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渴望,以及填补人才的缺口,不断的加快高等院校的建设以及不断的提升其招生的数量,在短时期内形成了大批量的高等教育人才,这也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不断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填补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受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顺利召开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的扩大,其发展也充满生机和活力,展现出一副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局面。1988年我国的高等院校招生数量仅为643万人,我们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把这一数据提升到了1214万人的高度,其增幅更是达到惊人的接近90%,另一数据则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该数据到2001年比三年前提升了接近四个百分点,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入学人数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普通院校的平均招生规模在1998年仅仅为三千多人,这一数据到2001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接近6000人,基本实现了规模翻番的效果,与此同时其院校的办学效益也得到了提升。在高等教育中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高等职业的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及培养模式上更加的灵活,适应了当地人才需求类型,也体现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2.2.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1)随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规范化,近期我国的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在质量和水平上有了显著的提升。我国的高等院校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其办学的根本宗旨,并把这种思想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相应国家的号召,推动素质教育向前不断的发展,在思想教育方面也是常抓不懈,深入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把所培养的人才打造成了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基本上所有的高等院校都不断加深自己的思想认识,从而不断的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从而使得教学质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批的著名教授或者是学者都还担任着本科生的基础课程教学和主干课的教学,这也足以看出高等院校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仅仅是人资资源上的投入增大,在教学设备上也有很大的投入,各种高科技教学手段也不断的被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来,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的不断投入和完善。

(2)高校的学术质量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有了高水平的提升,211工程中所重点建设的多所高等院校的六百余个学科项目,组成了一个全面的人才网,一些高端资源的共享上也促使了资源更加有效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教学的质量,也使得我国教学的配套设施更加的完善。

(3)高校的师资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最近的几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学校的竞争力不只仅仅体现在学校的配套设施上,更多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面,只有不断的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素质,才能更好的吸收到大量的学子,因此,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从而各个高校都制定了优秀人才引进的工作计划,不断努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而使得老师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中具备高学历的人数也不断的增加,促使了一大批知名学者的出现,老师队伍爱岗敬业,不断的奉献自己,在思想和教学水平这一层面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的影响,我国的很多高等院校在办学自主权上并没有多少发言权,其主要的做法就是把我国关于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以及政府的红头文件等当作其办学的理念。这一举动,致使高等院校缺少了个性化的办学理念,也束缚了其自身的发展,大致相同的办学理念使得出现了很多大致相同的高校,其没有个性化教学,也缺少了科学的办学理念,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缺少了创新的意识。为了彻底打破这一局面,在上世纪末我国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该会议的成功召开,促使了我国高等院校的自主办学的发展,各种个性化的办学方案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出现,速度之快也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正是有了这一快速的发展,使得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在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最多的国家。快速发展,高等院校的教学制度不断的改革,学校的规模以及招生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就开始出现:我国的法律进程跟不上学校的改革进程,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政策支撑的不到位,在学校的培养模式上体现出了很多的共同点,缺少创新以及个性化的成分。越来越多的人才培养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剩下的只是一句口号,出现了一种浮夸的风气。教学死板缺少生气,评价过于教条化缺少灵活性。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很不顺利,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高等院校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超出自身的承受范围,其发展经常的衔接不起来,总是断断续续向前发展。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上世纪初我国在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上学习日本,然后又学习德国、30年代学习美国,上世纪中叶又学习苏俄,上世纪末又转而学习美国,学习的方向太杂乱无章,没有一个始终坚持的方向,在学习中迷失了方向也失去了自我,缺少自始至终的连续性,显得没有头绪。办学理念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一个学校的校训了,有数据显示,在我国接近140所高等院校中,包含“求实”以及“创新”词条的高校就有接近60所之多,包含“团结”以及“勤奋”词条的院校都接近50所,校训的这一相似性,恰恰说明了办学的程式化,缺少主动创新意识,一直生搬硬套的分别为47所和46所,存在严重的重复雷同现象。毋容置疑,在过去发展的几十年内,我国的高等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发展速度更是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纵然如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总体水平上还落后发达国家一大截,这种差距是非常的明显。其主要体现在资金的投入上、教学配套设施以及教学质量上,值得一提的是最大的差距还是在制度上,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不健全,配套政策的不完善。

3.1政策和法规的不够完善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还相当的不完善,体制还相当的不健全,政策不到位,支撑不到位。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高等教育法》,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配套的执行办法,因此许多的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成为一句空话,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可能受市场经济影响太深的缘故,我国的政策法规上体现出的还是计划经济。因此,我国的政府部门应当留给各个高校更大的空间,下放更多的权利,让自主办学真正的实行起来,在政府配套上应当设立专门监管高等教育的职能部门,在配合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之上施行监督管理的只能,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全民化发展。应当不断的完善自学考试制度,消灭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的之间存在的差别。实行高等学校的独立制度,不断的增强高等院校的审批难度,尤其是增强民办高等院校设立的严格审批,在加强网络教育同时更加的关注对网校的管理。

3.2发展模式的不正确

在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培养方式上存在着过多的相似性,没有自主创新意识,只是生搬硬套,但是未必适合自己。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还是采用一贯的批量式培养,但是这种模式已经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批量化的生产制造已经不能通过规模化带来经济效益了。要想带来效益的增长必须要通过创新的手段以及个性化的产品来达到目的。这一问题体现在人才的需求问题上就是必须要具有自发性、创新性以及适应性等能力。所以,一切以人才的培养为主,与此同时又要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崇尚个性化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势必会更加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实现以学生的个性化为基本出发点,这一根本出发点是人性化的关怀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要求。虽然高等教育在改革的历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但是在体制以及配套政策的执行方面还是很不健全的,其体现出来的就是在表面上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也给与了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但是在社会实践这一层面上来讲,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所以,高等教育的改革更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社会的需求与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富有创造性的个体单元,从而高校在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上,理应充分总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道路中,过多的干预和限制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也违背了培养全面型的人才的初衷。

3.3教育定位的错误

我国的高等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是对于我国长期的高等教育所存在的功利性过强以及相似性过强来说的,高等教育对政策的解读不详尽,理解的不充分,导致了我们对高等教育定位的错误,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化发展,这一方针的提出能够有效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这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具有重大的意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4教育评价中的机械化、教条化倾向

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有三个特点:一是质量标准的刚性。即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采取同样的标准;对不同能力趋向、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同一规格的静态评价标准。二是质量标准的单一性。例如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只有一条,就是争取到多少科研项目,取得多少科研成果,完成多少课时,并以此作为教师晋升晋级的最终依据;对学生评价的指标是接受知识的多少,而反映知识多少的标准主要是考试分数。三是质量标准的绝对性。所有的人才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都要达到某一固定的或绝对的知识水准,而不考虑每一个人在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原有的基础。这样的质量观的导向就是培养统一规格、达到统一要求的“合格”人才;而对受教育者来说,似乎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开发自己的潜能,而是为了被现存的教育体制鉴定为“合格”。近年来,对传统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4.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重要性

所谓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即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对教育的一种认识,是一种主观感受与理解。现实情况下,高等教育的质量自始至终都是全社会和专家学者一直讨论的问题,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受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这一发展速度是相当缓慢的,虽然最近的几年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不断增加,实现了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其思想观念老化,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仍然用老眼光来看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做不到与时俱进。这种老眼光在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下,其已经不再适合市场的发展,从而我们必须要不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的创新与应用,从而达到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树立是目前为止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也是一种值得欢迎的一种发展趋势,理应受到更加全面的支持。

5.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5.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首先,应当理性的认清楚数量与质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上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所面临的高等教育现状是人才缺口较大,数量严重不足,所以通过高校不断的扩招来解决数量上的欠缺是十分正确的抉择,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这一举措可以很好的解决人才缺口问题,带来数量上的迅速增加。有数据显示,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百分之八十,日本以及法国等国家毛入学率为百分之三十,毛入学率最高的国家是加拿大,其数据更是惊人的百分之百,综合来看,世界范围内的平均毛入学率接近百分之十五,然而这一数据在我国2000年的体现仅仅为百分之十二,明显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通过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是缩小我国与其他国家差距的必然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真正的走向大众化。当然数量的发展应以质量的发展为保证。在大力发展数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到质量的问题,发展的再多质量不好的话也是浪费时间,更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所以应当不断的提升发展的质量,树立正确的数量观,人才的数量的猛增应当以质量的提升作为保障,数量发展上去了,质量没有跟上去也算不得真是的发展。高等教育在逐步走向大众化发展方向的同时应该紧抓质量问题,质量是前提、是保障更是最终目的。切不可盲目的把数量与质量的观念混为一谈,其两者是存在本质区别的,数量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是相统一的,不能丢弃任何一方。两者都要发展,两者都要抓。

5.2多样化的质量观

所谓多样化在高等教育质量观中越来越受到欢迎,所以应当全力的支持。因为高等教育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所以对其的质量评价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体现出了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质量观。单就当前社会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来说,其也体现出了多样化,其办学现状是以国家办学为主,融合了民办高校或者是社会办学等其他因素,多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从办学形式上来看,也由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以及远程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以及成人自考等形式上的区别,因此办学形式以及办学主体的多样化造成了高等教育的质量观的多样化。受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的影响,以前单一性的学术标准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单一性学术标准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的,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得认识观点的多样性,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也应适应社会需求,采取多样化的质量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样化的质量观才能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蓬勃发展。

5.3整体性的质量观

大众化教育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人才培养又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即高等教育定位在哪?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应定位在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上,应培养整体性的人才。过去我们培养的人是宽基础的“一”字型或精专业的“|”字型,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则要培养既博又专的“丁”字型或创新性的“十”字型人才。现代高等教育应是内适质量、外适质量、人文质量的整合。这种整合型人才应具有现代化的观念,开放的意识,创造精神,开拓的能力。人文与科学的素养为一体。

5.4适应性质量观

当今和未来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和周围的环境是否成功地取得了联系,是否与它要为之服务的社会取得了联系。只有高效地、成功地表现出它对地方、社会、国家的有利性,它才能成为普及的教育。适应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追求。相对于“孤芳自赏”的精英质量意识而言,大众化质量评价的取向更注意的是社会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体现为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程度,满足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的程度。因此,适应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这种适应不仅要考虑社会需求,还要顾及学生个人的需求。高等教育的质量要通过高等教育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程度,满足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程度来衡量。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今天的需要,还要满足明天的需要。

6.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措施

6.1深化对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科学设定考试科目与内容,合理划定录取分数线,在数量增加的同时,确保生源质量。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仍以高考作为甄别和选拔的指挥棒。有鉴于此,我们需要继续深化高考制度的改革,把好高等教育入门这一关。扩招不是盲目的数量增加,应注意不同层次高校的招生质量。如师范类学校,尤其要重视质量。它培养的人才担负着明天的教育任务,如果在招生上不把好质量关,不难想象我们明天的教育将是怎样一种趋势,明天的国民将是怎样一种素质。高考录取人数的多少以分数线作为衡量标准,因此分数线的确定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完全根据考生成绩与招生计划确定录取分数线,应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即从试卷的效度与信度出发制定标准。对于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应出现因生源不济而分数线下调的情况。合理的分数线就是一把尺子,不能因东西的长短变化去改变尺子的长度。质量是生存的本源,在招生方面一定要有牢固的质量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质量有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保证高等教育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6.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合理利用教师资源,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从事者,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大规模扩招后,一些学校出现师资紧张的情况。教师数量不足是一方面,没有合理高效地利用师资也是一方面。在师资使用制度上还有一些弊端。有的学校教师处于有事不干或无事可干的状态,而有些学校的教师则忙得不可开交。从根本上说,这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的表现,它导致了浪费与匾乏并存。针对这种情况,一些人提出了师资社会化方案。这一方案以“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为指导思想。根据这一设想对高校用人制度进行有效改革。它的基本思路是:以某一个时点为准,彻底打破教师的高校隶属关系。各高校要将本校设置的所有教学、科研岗位在各自的网站和统一的高校招聘网中同时公布、由具备教师资质的人自由应聘。这一设想在今天还是具有现实性的。如一些高校目前在研究生教育上定期外聘专家学者授课,就是这一设想的初步实施。随着城市交通条件的便利,教师思想的放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教师资源社会化必然会真正实施,扩招后师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6.3加强学校基本建设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扩招后,各高校在经费方面都呈现紧张状况。筹措经费成了各校长的头等大事。经费有了,分配也是一个容易引起争端,难以摆平的问题。目前高等教育数量不足,发展是主要矛盾,因此,经费使用也应围绕主要矛盾,合理分配。数量的增加,使一些高校在基础设施、特殊设备等方面跟不上发展的要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经费分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用在刀刃上。正如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所说:“要拿有限的钱做最有效的事情。”我们首先要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6.4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保证教育产品的质量。扩招是实现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通过增加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提高民族素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因此,学生招来后,如何对其管理,使其在高等教育中真正发展,这是保证而等教育质量的根本。

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应逐步渗透现代化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江泽民总书记曾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自始自终把培养创新人才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的文化氛围、校园生活都要体现创新的意识。加入WTO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要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化的竞争。这就要求在教育理念上加强人才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这是与整体性质量观相一致的意识。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学生本身也应该有人才的质量意识,明白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质量才能够“适销对路”。总之,在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教育质量方面。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高等教育的正常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解晓东.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质量标准与质量保证[J].高等农业教育,2003,06:22-24.

[2]廖胜文.论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及质量保证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7,06:28-29.

[3]汪睿.世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以英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170-172.

[4]姬兴华.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现代教育质量观的树立[J].教育与职业,2008,18:53-54.

[5]王慧,易自力,李孟辉.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构建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37-39.

[6]杨德广.树立适应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J].人才开发,2006,01:11-12.

4.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及职责 篇四

1、培训经理、培训讲师、大堂副理、各部培训员应率先规范,严格遵守酒店各项规章制度。

2、公平督导,对事不对人,事实不清时不可随意发表言论或结论。

3、培训部按不同班次,对酒店所有部门行巡回督导,每天对一线营业区的全面巡视不少四次,对后台部门巡视不少于两次;除日常性的事务外,培训部人员尽量在酒店一线区。

4、培训经理负责每周一组织一次培训员对酒店进行专项(卫生、设施设备、仪容仪表等)或全面质量检查。以书面的形式上报至总经理审阅,并于次日晨会通报

5、培训部每日需对违纪员工、质量问题、违纪事件进行记录、处理,并存档,便于月底总结。

6、各部培训员每月底最后一天向培训部报一份书面的全面质量情况报告。

7、对重大的投诉和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并将结果行成书面材料由培训部备案,并呈交总经理。

8、对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向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并协助解决。

9、每月汇总质检情况,全面介绍酒店整体服务接待状况,并提出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10、收集客人意见、客人投诉等资料,为保证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培训讲师:

岗位职责:

1)加强质量巡查工作,做好巡查纪录;

2)对一般质量事故及时予以纠正和协调,对严重违例或较大质量事故须请示后处理;

3)除正常质量巡查外,必须抽查以下项目;

①重点接待前的准备工作情况

②所在部门的设备及服务情况;

③通宵班各岗位值班情况(目前无人);

④外来食品质量及菜品质量。

4)熟悉各部门运作情况,人员配备情况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5)收集各部门的质量管理的意见与建议,加以分析整理,及时反馈给培训部经理。

权限:

1)培训讲师有权对质量问题开具“整改通知单”;

2)有权对违返《员工手册》中的甲类、乙类过失的人员进行处罚;

3)协助培训经理做好酒店的全面质量管理;

4)收集、整理酒店各部发生的案例,并建立档案,在质量管理会进行讨论。

大堂副理

职责:

1)大堂副理随时与培训部保持沟通,配合培训部做好质量检查管理工作。

2)定期参加培训部(质检)召开的各类会议

3)总经理授权大堂副理对一线服务部门行检查督导,对一线员工不符规定言行举止提出批评纠正。

4)每月十天一次把部门质量情况报至培训部(每月的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

5)每日8:30前将AM记录本交到培训部。

权限:

1)大堂副理有权对各部门质量问题开具“整改通知书”;

2)有权对各部门违返《员工手册》中的甲类、乙类过失的人员进行处理;

部门培训员:

职责:

1)定期参加培训部召开的各类会议,如实汇报本部门的质量情况,对酒店质量管理提出自己的方案或建议;

2)对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计划、组织、监督、协调等;

3)对本部门各班组服为或工作质量进行检查与监督;

4)及时准确地将各种质量情况汇报给所在部门的领导。

5)每月十天一次把质量情况报至培训部(每月的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

权限:

1)有权对所属部门各分部的质量问题开具“整改通知书”;

5.质量技术部岗位职责及岗位分工 篇五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本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协助部长负责全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并效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检查相关部门及基层单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3、做好相关技术文件、合同及设计变更并联系与建设单位沟通和相关资料及时报送有关部门和负责人。

4、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工程资料填报情况。

5、做好技术资料室日常管理和各类技术表格的发放工作,做到账物相符。

6、组织量值传递,协调计量器具的送检工作,并按期完成计量报表工作。

7、加强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完善自我,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好基础。

质量技术部部长岗位职责

1、遵纪守法,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保守公司秘密。

2、全面负责和主持本部门工作,贯彻、落实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按要求完成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指标考核工作。

3、负责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建立、实施和有效运行。

4、负责制定公司创优规划,并监督、检查创优工程的完成情况,每月公布公司质量动态报告。

5、负责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执行并监督、检查。

6、负责组织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检查,主持召开质量事故分析会,落实整改情况,上报分析结论和处理意见。

7、负责顾客信息的调查、收集、分析。

8、负责公司质量检查员的培训指导和考核。

9、负责检查施工资料是否完整准确,内容是否规范并督促及时组卷,完成最终移交工作。

10、负责公司计量管理及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11、负责公司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实施和指导工作。

12、配合计划经营部完成投标内容规定的全部工作。

质量技术部部门工作职责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研究制定有关制度,完善各项规定。

2、负责全公司的质量与技术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员和资料员的培训,确保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负责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全公司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负责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

4、负责编制创优规划并组织实施。

5、负责全公司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和通报,制订相应整改方案(措施),并监督实施。

6、负责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7、负责全公司的计量管理工作。

8、负责工程项目的售后服务、受理顾客投诉和顾客满意率的调查工作。

6.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篇六

我公司是ISO9000贯标认证单位,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及安全保证体系,该体系囊括了从工程项目的投标、签证合同到竣工交付使用,直到交工后保修与回访的全过程,都是以文件控制检查监督记录为管理标准,充分体现了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该体系以质量手册为核心和指导,以程序文件为日常工作准则,以作业指导书为操作的具体指导,所有质量活动都有质量计划并具体反映到质量记录中,使得施工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有章可循,责任分明。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不断改进,保证产品符合顾客要求,并达到法律、法规要求,增加顾客满意度。

第一部分 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组成:(见附图)二)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技术措施

1)严格ISO9001质量标准,按程序文件进行质量管理,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是质量水平持稳定、连续并不断上升的根本保证。

2)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执行规定、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除进行书面交底外,还应根据各班组召开技术交底会,对施工难点进行讲解。

3)各种不同材料必须合理分类、堆放整齐,加强库管工作。对于钢筋须挂牌标识,避免锈蚀和污染。加强原材料检验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材料的检验制度,水泥、钢材及搭设架子的钢管、钢丝绳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资料。砼严格按配合比施工,认真做到开盘交底和拆模申请制度。

2、各工序技术措施

1)测量放线,设立专门的测量放线小组,测量仪器及工具事先检查、定期校正,测量控制点是保证道路坐标定位的控制。

2)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鉴于模板工程是影响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本工程拟采用“一次成优”的质量控制法,以便于工作在结构工程施工时为装饰工程打好基础,其具体的施工流程说明如下:

A、程技术人员在工序开工前将各位的模板安装图详细给出,按图施工,质检员严格按图检查验收。

B、认真做好工序交接检,当钢筋工程完工后应组织钢筋、木工班组长和技术员进行现场交接检,凡钢筋位置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整改守后方可封模,绝不允许因钢筋位置偏差而影响支模质量。

高模板施工质量标准,垂直平整度均要规定在范围之内,尤其要重视外侧垂直度和平整度,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模板拆除后要进行清理修正,涂刷隔离剂后才能继续使用。为保证板缝满足优良标准要求,在模板安装完毕后,用透明线粘贴板缝。

C、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答疑纪要规定,钢筋选用为八大钢厂钢材,配料时允许使用三家钢厂钢材,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钢材采购时主要考虑由三家钢厂进料。

钢筋进场后要及时检测试验,合格材料方可进场。钢筋工程施工前要认真做好翻样,交底工作。钢筋密集处既要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又要保证砼顺利浇捣。

钢筋工程安装后,工程质检人员应对钢筋进行检查,做好隐患验收。重点进行下列内容检查,检查钢筋的种类、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要检查负筋位置是否正确;检查钢筋接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捆绑是否牢固,有无松动脱变现象,检查砼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对焊、机械挤压接头是否符合要求。

由于钢筋偏位历来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因此本工程在施工中将采取在模板上进行二次放线的方法,对钢筋进行重复校核,在浇砼前还要再三复核钢筋位置是否正确。

每工作段钢筋绑扎安放修正完毕后,必须经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达到合格,签证后方可封模和浇砼。

D、砼工程施工

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特别是对水泥要有计划地提前做好化验工作,杜绝不经化验而先使用的现象。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在卸料前必须检查配合比试验单,确认符合强度要求,方能卸料。专业工长和质检员必须跟班检查指导,对浇注过程先后顺序、范围、人员等要详细的、周密的安排,严禁无次序、无规则留槎的浇注施工,对下料方法、振捣顺序,方法予以指导,对高低槎留置、振捣密实度、表面平整度、墙柱钢筋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施工工艺要求的施工方法将行使质量否决权,有权下令停工整改,直至符合工艺要求才能继续施工。

三)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1、岗位责任制:按质量目标分解,层层落实由质检员行使质量否决权和奖罚权。

2、奖罚制:按照施工质量奖优罚劣,实行优质重奖,劣质重罚,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增加质量意识。

3、材料进场检查制:所有进场材料、构配件都必须进行标识、试验、检验、做好记录,要有追溯性,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4、三检制: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检查,坚持“自检、交接检、专检”三检制。

5、隐检制:凡隐蔽工程都必须进行隐检程序,办理隐检手续,填好隐检资料,并及时履行签字归档。

6、工程质量例会:

1)外部工程例会:汇报工程质量情况和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听取业主、监理、质检站及设计院等各方面的指导和意见;提出施工或图纸上的疑难问题、磋商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2)内部工程质量例会:总结工程施工的质量情况,通报质量因素、处理质量问题、落实质量责任、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各专业的施工顺序和工序穿叉的交接关系及质量责任,加强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及工序交接管理,保证施工顺序进行。

3)成品保护制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各工种的施工行为,教育所有施工人员,增强成品保护意识,爱护和保护成品,如发现有意破坏者、处以重罚。各工种要采取措施,对成品加以防护,免遭污染或破坏。四)质量通病

1、成孔偏斜:

1)现象:成孔后不垂直,偏差值大于规定的L/100。2)原因分析

A、施工场地不平整、不坚实,在支架上钻孔时,支架的承载力不足,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杆不垂直。

B、钻机部件磨损,接头松动,钻杆弯曲。C、钻头晃动偏离轴线,扩孔较大。D、遇有地下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3)防治措施: A、钻机就位时,应使转盘,底座水平,使天轮的轮缘、钻杆的卡盘和护筒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位移。

B、场地平整坚实、支架的承载力应满足要求,在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必须随时高速。

C、偏斜过大时,应回填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2、钢筋笼变形:

1)现象:钢筋笼分段太长,加强箍设置不足,风度不够。2)原因分析

A、钢筋笼分段太长,加强箍设置不足,风度不够。B、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技术规程,产生累计变形。3)预防措施

A、钢筋笼过长时,应分节制作,分节吊装,然后在孔口焊接。

B、应根据技术规程要求设置加强箍,加强箍必须与主筋焊接牢固。

C、在安装笼时,宜设置临时吊装扁拉担,以增加刚度。

3、钢筋笼上浮 1)现象:浇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2)原因分析:

A、混凝土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注太慢。B、钢筋笼未采取固定措施。3)防治措施

A、当混凝土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应放慢浇注速度,减小混凝土上面上升的功能作用,以免钢筋龙被顶托而上浮。当钢筋笼被埋入混凝土中有一定深度时,再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入深度,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笼下端有相当距离时在按照正常速度浇注,在通常情况下,可防止钢筋笼上浮。

B、浇注混凝土前,应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可防止上浮。

4.电弧焊熔渣残留: 1)现象:焊缝留有熔渣。2)原因分析

A. 焊接不连续,中断后再焊时未清除焊渣 B. 多层焊未清除上一层焊缝的残渣 C. 焊条和焊接电流选择不当 3)预防措施 A. 正确选择焊接电流和焊条

B. 严格按技术规章焊接,养成焊后立即清除焊渣的习惯。4)治理方法

A. 清除焊渣后补焊

B. 焊渣残留严重,不容易清理,则应用碳刨将焊缝铲掉重焊。5.锚具碎裂:

1)现象:预应力张拉时或张拉后,锚板或锚垫板或夹片锚的夹片碎裂。2)原因分析

A. 锚具热处理不当,硬度偏大,导致钢材延性下降太多,在高应力下发生脆性断裂。

B. 锚具本身存有裂纹、砂眼、夹杂等隐患或因热处理淬火、锻压等原因产生裂缝源,在受到高应力的集中作用下裂缝发展碎裂。3)防治措施

A. 加强对锚夹片的出厂前和工地检查,锚夹片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我国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夹片和连接器》(GB/T14370-93)类锚具的要求,有缺陷,隐患或热处理后质量不稳定的产品不得使用。

B. 立即更换有裂缝和已碎裂的锚具,同时对同批量的锚夹骈进行逐个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6.波纹管线与设计偏差较大

1)现象:最终成型的预应力孔道线形与设计线形相差较大 2)原因分析

混凝土浇注时,预应力索管没有按规定可靠固定。索管被踩压,移动,上浮等造成索管变形。3)预防措施

A. 要按照设计线形准确放样,并用U行钢筋按规定固定索管的空间位置,再用细铁丝绑扎牢固。曲线及接头处U形钢筋应加密。

B. 浇注混凝土时注意保护索管,不得踩压,不得将振动棒靠在索管上振捣。

C. 应有防止索管在混凝土尚未凝固时上浮的措施 7.波纹管漏浆堵管 1)现象

用通孔器检查预应力索孔道时发现内有堵塞,采用在混凝土未浇注前索管内先置预应力索后浇注混凝土的,发现先置的预应力索拉不动。2)原因分析

A. 预应力波纹管接头处脱开漏浆,流入孔道。B. 预应力波纹管破损漏浆或在施工中被踩压、压瘪。3)防治措施

A. 使用波纹管作为索管的,管材必须具备足够的承压强度和刚度。有破损管材不得使用。波纹管连接应根据其号数,选用配套的波纹套管。连接时两端波纹管必须拧至相碰为至,然后用胶布或防水胶布将接头缝隙封闭严密。

B. 浇注混凝土时应保护预应力索管,不得碰伤,积压,踩踏。发现破损应立即修补。

C. 浇注混凝土开始后,在其初凝前,应用通孔器检查并不时拉动疏通。如采用预置预应力索的措施,则应时时拉动预应力钢绞线或钢丝束。在混凝土浇注结束后再进行一次通孔检查。如发现堵孔,应及时疏通。

D. 确认堵孔严重无法疏通的,应设法查准堵孔的位置,凿开该处混凝土疏通孔道。

E. 如不能采用凿开混凝土的办法恢复堵孔的预应力管道而不得不将其废弃,则可起用备用预应力管道或与设计商量,采用别的补救办法。8.预应力损失过大

1)现象:预应力施加完毕后预应力钢筋松弛,应力达不到设计值

2)原因分析

A. 锚具滑丝或钢绞线内有断丝。B. 钢绞线的松弛率超限

C. 测量表具数值有误,实际张拉值偏小。D. 锚具下混凝土局部破坏变形过大。E. 钢索与孔道间摩阻力过大。3)防治措施

A、检查预应力筋的实际松弛率,张拉钢索在采取张拉力和引申量双控制。事先校正测力系统,包括表具。

B、锚具滑丝失效,应予更换。

C. 钢绞线断丝率超限,应将其锚具、预应力筋更换。D. 锚具下混凝土破坏,应将预应力释放后,用环氧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补强后重新张拉。

E. 改进钢束孔道施工工艺,使孔道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可使用减摩剂。9.预应力孔道注浆不密实 1)现象

水泥浆从入口压入孔道后,前方通气孔或观察孔不见有浆水流过,有的是溢出的浆水稀薄。钻孔检查发现孔道中有空隙,甚至没有灰浆。2)原因分析

A. 灌浆前孔道未用高压水冲洗,灰浆进入管道后,水分被大量吸附,导致灰浆难以流动。

B. 孔道中有局部堵塞或障碍物,灰浆被中途赌注,管道排气孔堵塞,灌浆时空气无法彻底排出。

C. 灰浆在终端溢出后持荷继续加压时间不足。

D. 灰浆配制不当,如所有的水泥泌水率高(3h后超过3%),水灰比大(大于5%),灰浆离析等。4)防治措施

A. 孔道在灌浆前应用高压水冲洗,除去杂物,疏通和湿润整个管道。

B. 配制高质量的灰浆,选用的水泥可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水灰比宜控制在0.1~0.45,泌水率宜小于2%,最大不应超过3%。灰浆应具有良好的流动度并不易离析,可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和微膨胀剂,但不得使用对管道和预应力束有腐蚀性作用的外加剂,掺量和配方应试验确定。C. 管道及排气口通畅。压浆在从低处往高压(参考压力0.3~0.5MPa),待高端孔眼冒溢浓浆后,堵住排气口持荷(0.5~0.6MPa)继续加压,待泌水流光后再堵住孔口。D. 浆。

第二次压浆应在第一次压浆出凝后进行。

10.箱梁底板在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出现的纵向裂纹: 1)现象

2)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在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下出现断断续续、长度不等的裂缝,宽度大部在0.2MM以下。3)原因分析

A、形成这一类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预应力钢束的保护层厚度偏薄,加上采用高标号水泥用量偏多,水泥浆含量偏大,导致较大的收缩变形。由于箱梁结构的内约束,包括底板截面的不均匀收缩和波纹管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作用,导致较大的混凝土收缩应力,超过了当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从而出现了对管道较长,或第一次压浆不够理想的,可进行第二次压沿波纹管纵向的收缩裂缝。

B、箱梁底板横向分布钢筋间距偏大。C、箱梁底板预应力钢束位置不够合理。D、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养护措施不到位。E、张拉预应力束的混凝土龄期偏小。3)、防治措施

A、改进泵送混凝土的级配,优化降低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材料配合比,其中包括水泥用量、水灰比、外加剂等。

B、采取技术措施,确保预应力波纹管保护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5CM。

C、对底板构造钢筋和底板预应力钢束的间距采取合理布置。D、加强对箱梁底板混凝土外表面养护工作。E、适当延长混凝土张拉龄期。11.箱梁腹板出现斜向裂缝: 1)现象:

悬臂现浇混凝土拆模后张拉预应力索,腹板混凝土出现裂缝。一种是有规律地出现于底板约呈45斜缝。另一种为沿预应力索管方向的裂缝,往往是靠近锚头处裂缝开展较宽,逐渐变窄而至消失。

。2)原因分析

A、出现与底板呈45斜缝的原因极大可能是该区域的主拉应力,超过了该处的预应力索和普通钢筋的抗剪力及混凝土的强度。也有可能是混凝土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尚未达到其设计抗压强度。

B、出现沿预在力索管方向的裂缝的原因往往是由于预应力索张拉时,索管及其周围混凝土受到较集中的应力,由于柏松效应导致索管及其周边混凝土受到索管径向的巨大张力,如分配保护层混凝土不足以抵抗拉应力,则会在其最薄弱处开裂。C、混凝土未达到拆模,张拉的龄期或强度。

D、腹板的非预应力普通钢筋网、钢筋间距较大,不能满足抗裂要求。

E、施工临时荷载超载或在作用点产生过大集中应力。4)预防措施

悬臂现浇混凝土箱梁腹板斜向裂缝的出现往往是设计、施工、材料、工艺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原因比较复杂。但其中必然有一、二个原因是主要的,为此,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对策。

设计:

。A、布置有弯超预应力筋部位,往往能有效地克服主拉力。因此在先弯超预应力部位应特别注意验算该部位的主拉应力,并布置相应的抗裂钢筋。

B、加密普通钢筋间距以增强抗裂性,必要时可在易发生斜向裂缝的区段,加设钢丝两片。

C、在预应力束张拉集中的近锚头区域,增设钢筋网片,提高抗压能力和分散集中力。

施工:

A、施工工况、工艺流程必须与设计相符。如有变更应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核算无误后方可施工。

B、混凝土未达到龄期或强度,不能拆除模板,为掌握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可在浇筑混凝土时多制作几组混凝土试块,在不同龄期进行试压。

C、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得有超载或有不同于设计工况的集中荷载。

D、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及其质量。4)治理方法

A、加强观察,如发现裂缝继续发展,加宽、错台、应立即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分析原因加固补强,以免酿成严重后果。B、如裂缝无继续扩大和发慌,或逐渐闭合,可待其稳定后预以封闭。

12、箱梁拆模后在腹板与底析承托部位出现空洞、蜂窝、麻面: 1)现象

箱梁浇筑混凝土拆模后,在底板与腹板连接处的承托部位,部分腹板离底板1M高范围内出现空洞、蜂窝、麻面。2)原因分析

A、箱梁腹板一般较高,厚度较薄,在底板与腹板连接部位钢筋较密,又布置有预应力筋使得腹板混凝土浇筑时不易振实,也有漏振情况,易造成蜂窝。

B、若箱梁设置横隔板,一般会设预留人孔,浇筑混凝土时从预留人孔两边同时进料,易造成预留人孔下部空气封堵,形成空洞。

C、浇筑混凝土时,若气温较高,混凝土坍落度较小,模板湿水不够,局部钢筋太密,振捣困难,易使混凝土出现蜂窝,不密实。

D、箱梁混凝土浇筑量较大,若供料不及时,易造成混凝土振捣困难,出现松散或冷缝。

E、模板支撑不牢固,接缝不严密,易发生漏浆,跑模,使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

F、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振捣范围分工不明确,未能严格做到对相邻部位交叉振捣,从而发生漏振情况,使混凝土出现松散、蜂窝。3)防治措施

A、箱梁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合理组织和分工,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划分振捣范围,浇筑层次清楚,相互重复振捣长度应取50CM左右,一边下料。

B、对设置横隔板的箱梁,混凝土要轮流从横隔板洞口一边下料,并从洞口另一边振出混凝土,避免使空气封堵在洞口下部,这样就不易在洞口下部形成空洞。

C、合理组织混凝土供料,如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宜有临时备用搅拌设备,以便当商品混凝土因运输或其他原因带来供料中断时予以临时供料。

D、根据施工气温,合理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水灰比,当气温高时,应做好模板湿润工作。

E、当箱梁腹板较高时,模板应留人孔处,应重点进行监护,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13、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超出了允许偏差: 1)现象:

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超过了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如包含平弯,竖弯的长钢束其伸长值比设计值偏小,短钢束的伸长值比设计值偏大。2)原因分析

A、实际使用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和钢束截面与设计计算值不一致。

B、由于预应力预留孔道的位置不准,波纹管形成空间曲线,使张拉时钢束的摩阻力变大,当张拉到设计吨位时,预应力的实际伸长值偏小。

C、预应力施工工序不规范。如在箱梁浇筑混凝土前已将双向张拉的预应力束穿好,若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孔道堵塞,不能用通孔器检查,张拉时摩阻力会增大,造成伸长值偏小。D、千斤顶与压力表等预应力张拉机具未能按规定定期进行校验。也会造成张拉与伸长值不一致。3)防治措施:

A、预应力筋在使用前必须按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面积修正计算。

B、正确量得预应力的引伸量,按计算的引伸量误差修正伸长值,引早量的测量为预应力筋的直接伸长量,为此可将预应力伸出千斤顶尾端10CM左右,直接测定预应力筋在张拉前,初始张拉吨位,张拉吨位及卸荷后四种情况的伸长值。

C、确保波纹管的定位准确,为此,应将波纹管的定位网筋,点焊在上、下排的受力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波纹管上浮。根据需要可进行实测预应力张拉摩阻力试验,修正设计用的摩擦系数υ值,以调整预应力筋的设计伸长值。

D、若实际发生的摩阻力偏大,预应力钢束张拉后的实测值,相关较大,此时可考虑使用备用孔道增加预应力束。

14、支承面平整度偏差较大: 1)现象:

支承平面搁置支座上,不全部吻合。2)原因分析: A、支承面模板走样;

B、支承面预埋铁件制作变形未予矫正。C、支承面混凝土表面没有抹平。

D、混凝土级配设计不当,产生过多的收缩。3)预防措施:

A、加强模板的钢度,牢固地固定预埋件,减少模板或预埋件变位。

B、合理设计预埋件和制订完善的加工工艺,减少制作,运输及安装等过程变形。

C、增强预埋铁件入模前的平整度检查。D、减少混凝土的沁水率和收缩率。E、做好混凝土的抹面整平工作。4)治理方法:

A、对钢质支承结合面,以薄铁片镶嵌,或用楔形铁(或合金)片塞实。

B、混凝土支承面有少量平整度偏差,可用环氧砂浆予以抹平。对较大偏差支承高程又无法修改时,只能凿除混凝土表层,立模浇筑高标号混凝土或环氧砂浆层。

15、运输裂缝及断裂: 1)现象:

预制梁经运输后,产生裂缝甚至断裂。2)原因分析:

A、运输过程中支承位置与设计规定不符,以致构件受力状态变化,产生过多的附加应力,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或短裂。B、运输线路的道路状况不佳,过大的跳动,构件受振,甚至共振,受力状态变化。4)预防措施

A、正确设置支承点位置,必要是应增设托架,确保预制梁受力状态不变化。

B、选择路况较好的线路进行运输,行驶保持中等速度,防止急刹车。

C、对薄腹构件,应事行先验算运输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必要时应增设托架以保护。4)、治理方法

A、对表面裂缝处进行凿开,深度直至不见裂缝为止,然后用环氧树脂或环氧砂浆或专用修补脂进行修补。B、对表面裂缝用专用补脂以注和方法予以封固。

C、断裂构件的修补方案应经有关单位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修补。

16、构件起吊安全度不够: 1)、现象

A、起重机吊重安全警报器发出警告信号。B、起重机个别支承点离地。2)、原因分析 A、起重臂的长度与倾斜角构成起重机的工作半径,起重量与工作半径成反比,超出额定数值则自动报警。

B、汽车式起重机设计起重量时有一假定起重臂在后侧的工作状态,一旦起重臂处于两侧,起重量就会降低。3)、防止措施

A、合理选择起重机的型式和额定起重量。

B、妥善安置起重机的位置,使机械在额定工作半径中工作。

(2)施工队教育:施工队教育是新工人被分配到施工队以后进行的安全教育。内容是加深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章制度,介绍本施工队所从事的施工项目安全因素和安全防范知识使新工人知道从事本项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防范内容。

(3)班组教育。岗位教育是新工人分配到班组后,开始工作前的一级教育。内容是使新工人掌握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方法以及自我保护知识,并通过学习使新工人能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二、安全机构组成

项目部组成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机构,主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识别各种安全因素,制定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处理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体系组成图(见附图)

三、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7.质量保证部职责及措施 篇七

1 商品混凝土的基础特点

1.1 不具有成品性

通常情况下, 商品混凝土在交货时都不是以最终的成品形式进行交付的, 其是一种具有流态性和可塑性的建筑材料。

1.2 质量不易发生变化

商品混凝土搅拌厂是一家专业的生产企业, 管理模式基本成型而且还相对简单, 使用的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生产周期短, 生产量大, 测量更准确, 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稳定, 生产人员有更多的经验。另外与混凝土早期的人工搅拌场相比, 材料混合的比例、体积密度等等也更准确。

1.3 污染小

混凝土搅拌厂的厂址一般都位于比较偏远的城市郊区, 相对而言能有效减少一些噪音、粉尘等等不利现象, 不会对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1.4 生产技术先进

商品混凝土的整体生产过程比较集中, 且规模很大, 管理起来比较方便, 可以满足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不同需求, 对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特别是散装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等等这些材料。这也是保证混凝土高性能和多功能的基础条件。

1.5 缩短工期, 提高效率

与传统混凝土相比, 商品混凝土具有很强的商业性, 并采用泵送技术, 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 使施工进度有了极大的改善, 大大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

2 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1把握好对原材料的选择和管理

(1) 在水泥的选择上:选择性质比较稳定的。 (2) 在掺合料的选择上:用在商品混凝土中的掺合料种类非常多, 应用最多的是粉煤灰, 粉煤灰的选择应选一个相对固定的工厂, 最好选大型电厂的粉煤灰, 因为它的供应充足, 质量不会出现很大的波动。矿物掺合料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重新测试, 掺量在规定范围内, 并由试验确定。 (3) 在骨料的选择上:注意强度, 骨料级配, 粒径检查, 粘土含量和片状指数等等参数。 (4) 在外加剂的选择上:分析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 外加剂的稳定性及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体系。

在对原材料管理上。 (1) 保证石堆场的排水设施, 避免因材料堆积造成的积水。水泥和粉煤灰等粉体仓要有相应的防潮和防湿保护措施。 (2) 根据品种、规格将砂石料堆积起来, 防止混料, 减少混用或误用现象的产生。 (3) 做好材料的标识处理, 特别是水泥、粉煤灰、掺合料仓库, 进料口的材料都要锁上, 安排专人惊醒管理, 避免进料错误或污染。

2.2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管理

(1) 选择低水胶比且富配合比的混凝土, 其有较好的抗氯离子扩散、抗硫酸盐侵蚀和抗腐蚀能力。 (2)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和一致性要求的前提下, 增加高质量的粉煤灰、矿渣, 代替部分水泥和细骨料, 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增强钢筋的防护效果。

在配合比的管理上, 按照实际的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工艺等等情况, 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的算、实验和调整。通过试验室通过试验获得的配合比在生产前进行再检查, 符合要求, 可用于生产。另外, 在生产过程中,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需要、运输距离、原材料条件等, 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的动态控制。

2.3 强化过程管理控制

(1) 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质量控制措施:首先, 要保证测量的准确度。配料系统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尽可能使用计算机自动控制, 把混凝土的配合比输入计算机系统以后, 电子称可以非常方便和快捷的对生产中实际需要的原材料进行最准确的计量, 配料时按照相关比例进行, 这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分散性。另外, 要对计量工具进行校验, 确保能符合相关计量标准。其次, 正确选择搅拌时间。搅拌时间的确定也具有一定的依据性, 主要是参照搅拌机型号、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时间等参数进行选择的。最后, 强化过程检测控制。在生产中, 除随机抽样外, 出厂前要目测运输车中混凝土具体情况, 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以后再出厂。 (2) 加强现场技术管理。 (1) 根据具体工程情况, 把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告诉施工人员, 使相关人员能清楚认识并熟悉商品混凝土的基础特点, 以便正确操作。 (2) 保证浇筑的连续性, 严格控制浇筑间隔, 确保结构整体的质量。 (3) 为了控制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质量, 将现场工作人员或技术人员调度到搅拌站, 并对其质量进行监督。 (3) 加强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检验过程中的最核心部分, 也是保证质量的最直接途径。加强原材料检测和混凝土质量检验的重点:首先, 把握好原材料检验、混凝土搅拌时间、计量检测、配合比设计以及坍落度和强度这几个基础方面的检测要求;另外, 对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能投入使用、计量器有误差的设备不能进行正常、质量问题严重的混凝土不能出厂, 必须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其次, 为了控制和预防质量事故, 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现状, 发现问题, 立刻采取措施, 防止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使混凝土质量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最后, 加强相关信息的回馈力度, 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分析, 把握混凝土的质量和混凝土的变化规律, 为改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加强管理等方面提供依据。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和使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 比如说和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环保等等理念都相符合, 因此, 值得在现代化建设中进行大力推广。要求相关人员在推广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其质量控制要点, 在实现企业利益的基础上, 确保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 进而为商品混凝土的更广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8.工程建设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 篇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也开创了鼎盛局面,祖国各处如雨后春笋般地矗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各建筑施工企业都在为满足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建筑产品而不断地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然而,总览当今建筑市场,在一片片高楼耸立之下,也隐存着工程质量的弊端与危机,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站也出台了许多针对工程质量通病预防的强制措施,然而,工程质量通病仍未得到彻底根治,诸如房屋渗漏、墙地面空鼓、裂缝、构造柱位移和裂变等事故,这些危害人民的使用和安全的质量通病得不到彻底治理和根治,是影响建筑产品质量优劣的根源。建筑工程与质量通病并非与生俱来,在八十年代前,严格自律的建筑产品质量较稳定,几乎未闻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说。然而,到了八十年代以后,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和工程事故却日渐增多,本人对此状况以有其应对措施作了初步的探索。

1.建筑工程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

1.1工程队伍素质不高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日渐迅猛,原来的国有建筑企业人员老化,负担加重,技术结构和管理结构出现断层,职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适应不了建筑市场改革的需要,而市场经济灵活的方针政策使大批新的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这些新生的建设企业其本身的技术素质与思想素质,质量素质高者不多,有些甚至是在农村招兵买马或搜罗无业人员组建而成的。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培训和学习便承接工程,投入施工建设,同时这些施工队伍中的技术质量素质较高的人员一旦羽翼丰满后就独树一帜组建新的施工队或新公司重新进行建筑市场,如此一来,所造就的建筑产品质量的伏劣就可想而知了。

1.2建筑企业管理不完善

随着建筑企业的迅猛增长,建筑市场的繁荣,配套的管理应该随之加强,然而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却很不尽人意,不少企业不是管理人员不够,鞭长莫及,就是效率低下,管理不力,更有甚者,有些管理者为政不清,贪利而忘义,对不合格的低资质的建筑企业大开绿灯。以包代管,管而不理,管理人员素质、责任心低下,给施工单位造成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创造条件,轻者,质量通病丛生,重者,质量事故不断。

1.3企业领导质量意识不强

企业的领导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施工进度,淡漠了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在质量、经济效益和工期发生矛盾时,往往只注重从经济利益和工期出发,觉得质量将就凑合就行了,不对工程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诊治和根除,造成操作工人和施工者无所适从,也是酿成各阶段的质量通病因素之一。

1.4建筑市场法规不健全

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资金不到位,施工企业为中标互相之间压低造价,工期不合理,招投标不规范,如:现在建设单位选择的几种招标形式中,选择合理低价中标者居多,单位内部招标更是如此,这种招标形式投标总价对中标影响很大,造价得分占4O分---60分,为了中标投标单位设法降低总价(在不超过低线内),建设单位往往自己不作清单没有标底,取平均报价作标底,低于平均报价一定范围加分,高于平均报价一定范围减分,总体上大家的报价大都偏低,偏低对中标有利。不公平合理的竞争导致施工企业从企业利益和工期方面出发,而忽视工程质量通病的根治。建设单位在进行施工队伍选择时不注重施工队伍素质高低和社会信誉好坏的考查,使有些企业资金拖欠不到位,增加苛刻附加条件等。建材市场鱼龙混杂,真假共存,假冒伪劣建材使人防不胜防,加之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不善,选择材料贪图便宜,使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投入使用,这些都是导致建筑工程通病形成的原因。

1.5各级监察和管理机构监察力度不到位

各级建筑管理、检查、监控监督机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真正行使职能,地方保护主义意识严重,管理不到位。为质量通病的产生提供了温床,提供了可乘之机。

2.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应对措施

2.1规范招投标行为

首先要做好招标说明,凡是涉及造价的因素和内容都要交代清楚,准确到位,不留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其次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施工图工程做法中有很多隐藏的问题,如屋面做法、楼地面做法、墙面做法等,标准做法中有些内容需甲方确定,如防水层材料、厚度、层数需要甲方说明,标准做法中有些内容不实用也得调整。这些说明可在招标文件或招标答疑中给出,再晚一步在图纸汇审时澄清,但有些可能就要涉及变更了。除了作好招标技术要求以外,还要检查投标文件是否有窜改、埋伏、漏项,一旦有问题需马上或会后澄清,不留隐患。为了有效地防止这些问题,工程量清单最好甲方自己作,不用乙方划分项目, 也不用乙方计算工程量,乙方只需填报单价,防止少报、漏报、随意报很有效。再一个措施是甲方供料,甲方供料要比乙方供料放心一些,质量容易出问题的材料最好甲供,甲供材料的招标技术要求也是如此。选择其他的招标方式,克服价格恶性竞争引发的质量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2.2大力整顿建设市场

严格整顿建设市场,净化精选施工企业.加强项目班子资质管理工作,考核项目班子素之质,凭实力定级别,凭级别揽业务,根据项目班子技术力量,承建规模和质量;机械设备配备,检测手段配置情况进行工程投标,承接与资质不符,常产劣质品的施工单位,应毫不客气地认真剔除,吊销其营业资格,对质量过硬的施工队伍大加褒扬,树立典型,惩治伪劣以儆效优。

2.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以质量目标为核心建立起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质量管理网络,明确责、权、利,齐抓共管,自成体系。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施工的灵魂,项目经理制度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新的模式。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项目经理名存,项目管理体制实无。特别是一些国营施工企业,体制改革换汤不换药,项目经理没有多少权力,施工人员调度不了,材料设备无权采购,支付工程款及工资没有签字权。工人及专业队伍由公司指派,材料设备由公司采购,支付工程款及工资由公司上级负责人签字。这样的项目经理没有什么主动积极性。对于这种情况甲方也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老管理模式关键在上边,出了质量问题马上找公司质量处,经常与质量处联系,要求他们下来检查,项目经理解决不了的问题,直接找总经理解决,邀请总经理来工地参加会议,通报工程情况,或者公司派副总经理驻工地亲自主持工作。对于不称职的项目经理,公司应建议撤换。精心编制质量管理计划,采取预控措施,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质量目标完成,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部位和对工艺技术有特殊要求的工序上设置质量管理点,强化管理重点控制,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对企业负责人应期实行考核,加强对操作者的培训和教育、学习,自上而下地促进建筑素质的提高。企业应对项目质量管理起监督和指导作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后,项目质量管理从组织上、职责上都自成体系,企业对项目质量管理应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严格控制工序质量,强化检查验收制度,将质量管理职责最终落实到工序上,实行跟踪监督和指导,控制工人的操作质量,严格质量管理执法力度,对管理人员实行奖罚,达到能者上、庸者下、腐者除,竞争上岗的动态管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标准,规范指导施工。

2.4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

对建筑材料和构件质量的严格把关,做好材料构件定货,进场检验,材料试验和材料保管,构件保护等四个环节的管理和把关,从根本上杜绝伪劣材料,构件进入施工现场,要完善进场材料,构件的试验、检验,仓储保管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定职不定责,实行严格按照材料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和材料试验,绝不能为降低成本材料和构件的进货质量标准,同时查漏堵洞,把好构件及材料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通病从根本上消除。

2.5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关系是一个合同关系,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和监理工作是甲方代表的职责。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施工随意,工地班组检查不认真;监理脱岗,看不到问题,或者睁一眼闭一眼:甲方此时不下工地检查施工质量,不监督检查监理的效果,监督检查不到位施工质量问题一路放行,造成工程遗憾。例如,楼面打砼时少下网络套管,做楼地面时漏掉防水层等。这些问题很普遍也很突出,纯属管理问题,不应该发生,这与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及素质有直接关系。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完善施工人员组织,确保班组技术交底到位,土建、水、电专业配合施工,质量检查员到位,认真负责。甲方代表必须深入现场,掌握施工状况,检查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监理单位责成施工单位整改,责成施工班组改善工作状态,提醒监理工程师提高责任心,检查到位,严格把关。整改不彻底,工作没有改进,屡干屡错,及时下停工令,建议撤换分项班组施工人员。

2.6大力支持监理工作

监理能力较弱,力度不大,对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抓不住关键,质量把关控制不严是监理工作目前存在较为常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加强监理人员组织的管理和监督,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甲方要严把进人关,监理招标中拟定的总监和监理工程师不允许轻易换人,招标办或甲方在开标验证时要扣压拟定的监理工程师的监理证,待工程结束时再返还,遏制一证多用现象。项目监理部的监理人员更换必须经甲方同意,总监更换报质量监督站备案。同时,甲方要支持监理工作,依据监理合同把能交给监理的工作都交给监理,把该交的权力都交给监理,但监督措施,如每天考勤制度,不定期现场抽查制度,监理月报制度,监理日记制度,工程例会制度,旁站制度等,要求监理工程师上报甲方质量整改通知单。甲方要抽查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监督这些制度的实施。不时下现场检查工程质量,考核监理工程师监督检查的效果,检查质量整改的结果,发现问题及时给监理工程师提出。

2.7强化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

必须从4个方面加大监督力度:1)加大执法监督,把工程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进一步加大对建设领域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2)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监督,通过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责成整改,加大审计、跟踪审计、结算审计,从中发现问题,依法严肃处理;3)加大社会监督,使工程建设始终在群众的监督之中,让群众有权参与举报揭发工程质量问题,减少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滋生;4)加大舆论监督,尤其对因工程质量问题酿成的事故要及时曝光和揭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建设工程是百年大计,建设中应严格控制各个环节,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落实内容和方法,以达到预期效果。要防止工程质量的发生,需要各级管理部门有强化管理,提高项目管理工作质量,严格整顿建筑市场,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大工程质量管理的执法力度,促进建筑市场行为不断完善,使工程质量通病一无社会基础,二无人为温床,只有这样才能使施工企业拓展经营,适应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的需要,也才能真正实现建筑业的辉煌。

上一篇:小学英语综合测试题下一篇:春望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