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与编辑图形教案(精选9篇)
1.绘制与编辑图形教案 篇一
《绘制与编辑图形》最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绘制与编辑图形》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word基础与实训》项目五编辑图形对象任务7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WORD文字处理和图片及艺术字的应用已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文档的实用性和易读性方面还有欠缺,还需要想办法增强文档版面说服力。而图形对象能更好的说明文档的内容为文章增色,是WORD软件排版文章进行图文混排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在文档中插入并编辑图形对象,达到图文混排的效果,从而掌握系统编排和美化装饰文档的方法。
(二)任务分析
本次任务 “学校篮球比赛方案+流程图”的制作是针对教材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设定的,是一次综合性的文档排版任务。要求学生要回顾前期文档排版的内容,完成方案策划书的制作,并学习本次绘制与编辑图形的知识完成比赛流程图的制作,最后混排文章和图形做一个条理性易读性都很强的实用文档。本次任务是前一次任务文章编排的延伸,是下一次任务贺卡请柬制作的基础,是word2007图文混排中从易到难的任务设定中连接前后知识链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任务描述:我校学生处准备举办一次全校男子篮球赛,每个班最多组一队参加比赛,现公开征集比赛方案,要求有策划书和比赛流程图,比赛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投稿必须符合学校实际情况,投稿人将word2007电子版文档发到邮箱jcjxx@jsxy。com,邮件标题格式“ [球赛应征]XX班XXX ” 截止时间为12月6日,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二、说学情
学习者为一年级学生,他们经过2个多月的学习,已经掌握了word2007的很多知识,比如字体设置、段落格式设置、页面布局、表格的使用、图片文字的混排等等,能对文档和表格进行熟练操作。但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知较直观,而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所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本次任务知识点少较单一,为了加大难度我们增加了策划书的制作做成图形和文章混排的任务,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现有知识。
三、说目标
结合此次任务学校篮球比赛方案+流程图,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可测控可考核的目标。
1、能说出常见比赛赛制和比赛环节。
2、能根据具体情况策划比赛细节。
3、能根据策划书模板编写策划书文档。
4、能自学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并用自选图形绘制比赛流程图。
5、能美化文档。
6、能从互联网查到相关资料。
7、能认真填写工作页。
8、能清晰地解说任务。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容:word2007流程图的绘制
重点化解方法:
1、教师进行演示操作;
2、现场指导学生进行操作;
3、教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难点内容:
1、自选图形与文字的组合编排
2、比赛流程的策划。
难点化解方法:
1、多多查找资料进行学习模仿再创新;
2、多练习,教师讲解混排注意点;
3、 针对典型问题教师现场修改并讲解
教学时间:9课时
五、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
一体化课程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法
一体化课程模式的教学,应该是“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分组完成任务的教学,老师起到的是答疑解惑组织工作流程的作用。为此,我结合任务特点和学生的`情况,采用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卡片教学方法、张贴板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分工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进入工作状态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达到工作目的。在完成教学重点难点流程图的制作及图文混排时,学生普遍不通之处采用演示法。直观演示组织教学,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教学环境
根据任务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环境,查找资料时在机房,任务调查在课外,组织策划时在一体化教师(需要少量查找资料),任务制作实施时在机房,评价展示时在多媒体教室,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环境不仅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还可使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当前工作且经常变换环境使学生不至于疲劳,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组织引导,调控工作流程,只有在现场需要时进行评价讲解,这种方式,能让学生专注于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准备
制作上课所用的课件、教学设计、工作页、评价表等资料,将学生所需使用的文字资料印刷分阶段发给学生。
六、说学法
根据一体化课程模式,教学过程模拟工作情境,以学生为工作者,教师为工作组织者,学生采用分组讨论、自主学习、分工合作的方式去思考、去探索、去学习、去完成工作,既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思维随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而转动,又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知识的使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协作精神,一体化课程模式提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图文混排学科的特点则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课学生将亲历整个工作任务过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结合组间合作互助,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达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目的。
七、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学习活动来分配工作任务的各环节,学生自主探索、协同学习完成工作环节,通过任务驱动,首先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然后教师批复,组织展示评价的方式进行的。
本次任务分为五个活动,活动一,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学习关于比赛赛制的内容,以期在了解之后进行项目更明确;活动二,各组学生角色扮演接受任务并合理分工,达到每位同学都有事做;活动三,组长组织讨论,完成自己组的初期策划,要求每位同学都提出自己的意见;活动四,学生到机房实施任务,过程中学习绘制与编辑图形的知识;活动五,教师组织展示评价并评选,给优秀者发奖品提高积极性。整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总监的角色,实时调控监督项目过程,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任务具体过程如下:
活动一:了解比赛赛制(1课时)
1、教师播放中国好声音宣传视频,提出问题“这是什么节目”,让学生回答,之后再问学生,现在电视上有很多类似的选秀节目,同学们还知道那些呢?学生回答后老师肯定、赞扬学生的平时关注实事,总结前面我们说到的都是一些竞赛节目,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他们的比赛规则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出一些常用的赛制:淘汰赛、循环赛、佩寄赛、混合赛制、复活赛、附加赛。
2、教师要求每组同学选择一种赛制进行了解,给20分钟时间查找资料;
3、教师要求每组派出一位解说员给其他组同学讲解自己选择的赛制(5分钟以内),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及时做出点评;然后教师对没有被抽到的赛制进行讲解,并举例说明比赛中初赛复赛决赛通常会使用不同赛制;
4、在学生了解了赛制知识后,给每位同学发一个笑脸贴画进行投票(贴到黑板上各组的相应位置);然后统计票数,对得票最少的一组作出惩罚,要求表演一个节目,全组学生都得参与。
活动二:布置任务,前期准备(1课时)
1.教师组织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布置和接受任务,任务要求:我校学生处准备举办一次全校男子篮球赛,每个班最多组一队参加比赛,现公开征集比赛方案,要求有策划书和流程图,比赛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投稿必须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要求word2007电子版文档发到邮箱6rst@jsxy。com,邮件标题格式 [应征]XX班XXX;
2.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点评,并就扮演过程中新发现的任务不明之处进行补充,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教师要求每组为一个单位作出一份方案,第一步确定人员分工,给学生下发一份建议分工表作参考并让各组做一份供展示(10min);
4.在大家都做完后组织各组同学展示分工表(5min),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提出宝贵意见,分工最低要求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任务中每个步骤都有人来实施;
5.教师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调查本次比赛的参赛队有哪几个,方法不限(教师会给出建议调查办法供学生参考),要求两天时间内提交赛前调查表,交回教师处,教师进行批复。此步骤都是在课下完成。
活动三:任务中期策划(2课时)
1.教师下发赛前调查表,并点评各组调查表现,各组同学虚心接受并改进以期在充分了解参赛情况的基础上安排比赛;
2.教师给学生时间讨论策划方案,在此期间可以查阅资料参照其他比赛的设计模式,要求学生结合活动一所学赛制,及我校具体参赛情况确定比赛环节及采用赛制,填写思路说明书,此时教师巡视及时给与指导,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讲解纠正;
3.说明书提交上来之后教师审阅各组的思路说明书,如有重大问题如不符合情况不能实施时打回修改,尽量最大限度的保留学生创意。
活动四:任务后期实施(3课时)
1、 给学生下发工作页,上面有比赛方案模板、流程图样本和word2007自选图形的知识讲解,要求学生学生分组在计算计机房实施任务;
2、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监控任务执行过程,由于任务是综合练习可能会遇到之前的知识点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这就要老师采用演示法复习回顾统一讲解;
3、下课之前教师通过机房管理软件回收学生任务成果。
活动五:展示评价(2课时)
1、要求各组将做好的篮球比赛方案打印给每组下发一份,每组派一位解说员进行解说(10min),解说时需将流程图投影,工作页上有引导问题供解说员参考组织解说辞;
2、解说完后其他组同学根据解说表现按照评价表给出点评;
3、给各组同学下发投票卡,投票选出最佳策划奖、最佳建造奖、和最佳演说奖;
4、组织颁奖典礼,颁发奖杯和奖品,获奖同学发表获奖感言。
六、板书设计
借用PPT课件进行本课内容板书,强化图文混排的重点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文字图表的布局给学生以知识和美感
七、教学效果分析
本次说课为课前说课,由于没经过实践检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很多地方因为怕他们不了解没思路都给出了模板,有可能有些同学就不动脑筋思考做的很简单,有可能有些同学很有想法但设计较乱不能用流程图体现就需要适当取舍,还有可能会出现排版一塌糊涂改了下面上面跟着变从而产生为难情绪,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耐心给出指导,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并思想教育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认真观念,对学习要有耐心信心恒心。
八、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绘制与编辑图形》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文章排版知识,并把它运用到任务“制作篮球比赛方案和流程图”上,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指导方针,以任务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CAD编辑图形对象教案 篇二
课题:编辑图形对象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2007.10.17
06建2
授课时数
2授课形式 累计授课时数
多媒体教学 授课章节名称 编辑图形对象
教学目的 学会利用复制、移动、旋转、镜像、偏移等编辑命令 教学重点难点 图形编辑命令的使用与选择对象的方式 主要内容 • 选择对象 • 删除对象 • 复制对象 • 改变对象位置 • 修改对象 • 利用夹点编辑对象
• 在编辑图形对象时,掌握多种选择对象的方法 • 熟练掌握 AutoCAD的多种编辑命令及编辑方法 使用教具 多媒体机房 课外作业 课后体会 学生上课能够专心听讲,主动提问,对授课内容接受较快,产生较大兴趣,讲课效果好
导言: 在绘图时,单纯的使用绘图命令或绘图工具,只能绘制一些基本的图形对象。为了绘制复杂图形,很多情况下都必须借助于图形编辑命令。AutoCAD 2004 提供了众多图形编辑命令,如复制、移动、旋转、镜像、偏移、阵列、拉伸及修剪等。利用这些命令,用户可以修改已有图形或通过已有图形构造新的复杂图形。1.选择对象
· 直接拾取 只需将拾取框移动到希望选择的对象上,并单机鼠标即可。对象被选择后,会以虚线形式显示。
· 选择全部对象 在“选择对象”提示下输入“ All ”后按“ Enter ”键,AutoCAD 将自动选中屏幕上的所有对象默认矩形窗口拾取方式 将拾取框移动到图中空白地方并单击鼠标,会提示: · 指定对角点:在该提示下将光标移到另一个位置后单击,AutoCAD 自动以这两个拾取点为对角点确定一个矩形拾取窗口。如果矩形窗口是从左向右定义的,那么窗口内部的对象均被选中,而窗口外部以及与窗口边界相交的对象不被选中;如果窗口是从右向左定义的,那么不仅窗口内部的对象被选中,与窗口边界相交的那些对象也被选中。
· 矩形窗口拾取方式 在“选择对象:”提示下输入“ W ”并按 Enter 键,AutoCAD 会依次提示用户确定矩形拾取窗口内所有对象。在使用矩形窗口拾取方式时,无论是从左向右还是从右向左定义窗口,被选中的对象均为位于窗口内的对象。
· 交叉矩形窗口拾取方式 在“选择对象:”提示下输入“ C ”并按 Enter 键,AutoCAD 会依次提示确定矩形拾取窗口的两个角点: 拾取第一个角点: 指定对角点:确定矩形拾取窗口的两个角点后,所选对象不仅包括位于矩形窗口内的对象,而且也包括与窗口边界相交的所有对象。· 不规则窗口的拾取方式在“选择对象:”提示下输入“ WP ”后按 Enter 键,AutoCAD 提示:第一圈围点:(确定不规则拾取窗口的第一个顶点位置)指定直线的端点或 [ 放弃(U)] :在指定第一圈围点和直线的端点后,AutoCAD 会连续给出“指定直线的端点或 [ 放弃(U)] :”提示,根据提示确定出不规则拾取窗口的其他个顶点位置后按 Enter 键,AutoCAD 将选中由这些点确定的不规则窗口内的对象。
· 不规则交叉窗口拾取方式 在“选择对象:”提示下输入“ CP ”后按 Enter 键后,接下来的操作与上面介绍的不规则窗口拾取方式相同。该方式的选择结果是:不规则拾取窗口内以及与该窗口边界相交的对象均被选中。
·栏选方式 在“选择对象:”提示下输入“ F ”后按 Enter 键,AutoCAD 提示:第一栏选点:(确定第一点)指定直线的端点或 [ 放弃(U)] :在该提示下确定其他各点后按 Enter 键,则与这些点确定的围线相交的对象被选中·交替选择方式 当在“选择对象:”提示下选择某一对象时,如果该对象与其他对象相距很近,那么就很难准确的选择该对象。在“选择对象:”提示下,按 Ctrl 键,然后将拾取框压住要拾取的对象并单击鼠标,这时被拾取框压住的对象之一就会被选中。如果该对象不是所需要的对象,松开 Ctrl 键后继续单击鼠标,随着每一次单击,AutoCAD 会依次选中拾取框所压住的其他对象,这样,就可以方便的选择所需要的对象了。
·快速选择对象 AutoCAD 还提供了快速选择对象的工具——“快速对象”对话框。选择“工具” | “快速选择”命令后,即可打开“快速选择”对话框。该对话框中各项设置的含义如下:
◆ 应用到:可以设置本次操作的对象是整个图形或当前选择集 ◆ 对象类型:制定对象的类型,调整选择的范围,缺省为所有图元。◆ 特性:选择对象的属性,如颜色、线性、图层等等。◆ 运算符:选择运算格式。
◆ 值:设置和特性相配套的值,如特性为颜色,则在值中可以设定希望的颜色。可以在特性、运算符和值中设定多个表达式表示的条件,各条件之间为逻辑“与”的关系。
◆ 如何应用区 包括在新选择集中——按设定的条件创建新的选择集。排除在新选择集之外——符合设定条件的对象被排除在选择集之外
◆ 附加到当前选择集:如果选中该复选框,表示符合条件的对象被增加到当前的选择集中,否则,符合条件的选择集将取代当前的选择集。
·对象编组和过滤选择 为了便于选择对象,AutoCAD 还提供了对象编组和过滤选择的方法。使用对象编组,可以为多个选择集命名,这样在编辑对象时就可以直接使用编组名来选择对象选择集。而使用过滤选择,可以以对象的类型(如直线、圆、圆弧等)、图层、颜色、线型或线宽等特性作为条件,来过滤选择符合设定条件的对象。执行对象编组和过滤选择的命令分别 GROUP 和 FILTERE 命令,在命令行输入这两个命令后,AutoCAD 将打开相应的“对象编组”和“对象选择过滤器”对话框,用户可利用这两个对话框对对象进行编组及设置过滤选择条件。3.2 删除对象 启用删除命令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 命令行输入 Erase。
• 菜单操作 [ 修改 ] —— [ 删除 ]。
• 工具栏操作,在“修改”工具栏单击图标 执行命令后,AutoCAD 会提示: 选择对象:(选择要删除的对象)选择对象: ↙(也可继续选择对象)按提示选择要删除的对象后,按 Enter 键,即可将这些对象删除。3.3 复制对象 执行复制命令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 命令行输入 Copy 命令。
• 菜单操作 [ 修改 ] —— [ 复制 ]。
• 工具栏操作在“修改”工具栏上单击图标 执行命令后,AutoCAD 提示:选择对象:(选择要复制的对象)选择对象: ↙(也可以继续选择)指定基点和位移,或者 [ 重复(M)] ·镜像复制对象 执行镜像命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命令行输入 Mirror。• 选择对象 [ 修改 ] —— [ 镜像 ]。
• 工具栏操作,在“修改”工具栏上单击图标 执行命令后,AutoCAD 提示:选择对象:(选择欲镜像的对象)选择对象: ↙(也可以继续选择)指定镜像的第一点:(确定镜像上的一点)指定镜像的第二点:(确定镜像上的另一点)是否删除源对象? [是(Y)/否(Y)]
• 命令行输入 Array。• 菜单操作 [ 修改 ] —— [ 阵列 ] • 工具栏操作,在“修改”工具栏上单击图标 执行命令后,AutoCAD 将弹出“阵列”对话框。利用此对话框,用户可以形象、直观地进行矩形或环形阵列设置。
·偏移复制对象 执行偏移命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命令行输入 Offset • 菜单操作,在修改菜单上单击 Offset子菜单。
• 工具栏操作,在“修改”工具栏上单击图标 执行命令后,AutoCAD提示: 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制定点以确定偏移所在一侧: 3.4 改变对象位置
·移动对象执行移动命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命令行输入 Move• 菜单操作 [修改]——[移动] • 工具栏操作,在“修改”工具栏上单击图标 执行命令后,AutoCAD提示:选择对象:(选择要移动的对象)选择对象: ↙(也可以继续选择)指定基点和位移: ·旋转对象 执行旋转命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命令行输入 Rotate • 菜单操作 [ 修改 ] —— [ 旋转 ] • 工具栏操作,在“修改”工具栏上单击图标 执行命令后,AutoCAD 提示:UCS 当前的正角方向: ANGDIR= 逆时针 ANGBASE=0 选择对象:
·比例缩放对象将选定的对象按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执行方法:(1)菜 单:修改(M)→缩放(L)(2)命令行:SCALE(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缩放图标执行命令后,AutoCAD 提示:选择对象:(选择要缩放的对象)选择对象:(可以继续选择对象或按〈 Enter〉键结束选择)指定基点:(指定缩放基点)指定比例因子或 [参照(R)]:(指定比例因子或参照)·拉伸对象使对象被拉伸或压缩,执行方法:(1)菜 单:修改(M)→拉伸(H)(2)命令行:STRETCH(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拉伸图标执行命令后,AutoCAD提示:选择对象:(用交叉窗口或交叉多边形方式选择要拉伸的对象)选择对象:(可以继续选择对象或按〈 Enter〉键结束选择)指定基点或位移:(指定位移基点或位移量)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 <用第一个点的位移>:(指定第2点或按〈Enter〉键)3.5 修改对象
·拉长对象改变圆弧或直线的长度,执行方法:(1)菜 单:修改(M)→拉长(G)(2)命令行:LENGTHEN(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拉长图标执行命令后,AutoCAD提示:选择对象或 [增量(DE)/百分数(P)/全部(T)/动态(DY)]:(选择对象)
·修剪对象 用剪切边修剪对象(被剪边),执行方法:(1)菜 单:修改(M)→拉长(G)(2)命令行: LENGTHEN(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图标 执行命令后,AutoCAD 提示:当前设置:投影 =UCS,边 = 无知选择剪切边选择对象:(选取剪切边界)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或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 [ 投影(P)/ 边(E)放弃(U)]: ·延伸对象延长指定对象到指定的边界。执行方法: • 菜 单:修改(M)→延伸(D • 命令行: EXTEND • 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延伸图标 执行命令后,AutoCAD 提示:当前设置:投影 =UCS,边 = 无选择边界的边选择对象:(选取作为边界的对象)选择要延伸的对象,或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修剪的对象,或 [ 投影(P)/ 边(E)放弃(U)]: · 打断对象删除对象上的某一部分或把对象分成两部分,执行方法:(1)菜 单:修改(M)→打断(K)(2)命令行: BREAK(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打断图标执行命令后,AutoCAD 提示选择对象:(选取断开对象,默认时在对象上选择的点为第 1个断开点,此时只能用直接拾取方式选择一次对象)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或 [第一点(F)]:(指定第2个断开点或第1点)·给对象倒角给对象倒角,执行方法:(1)菜单:修改(M)→倒角(C)(2)命令行: CHAMFER(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倒角图标执行命令后,AutoCAD 提示:(“修剪”模式)当前倒角距离1=10.00,距离2=10.00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法(M)]:(选第1条倒角线,为默认项或选项)选择第二条直线:(在默认的情况下,选择了第一条倒角线之后,再选择第二条倒角线)·给对象倒圆角 执行方法:(1)菜单:修改(M)→圆角(F)(2)命令行: FILLET(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圆角图标执行命令后,AutoCAD 提示:当前模式:模式 =修剪,半径=10.00选择第一个对象或 [多段线(P)/半径(R)/修剪(T)]:(选第1个对象,为默认项或选项)·分解对象执行方法:(1)菜 单:修改(M)→分解(X)(2)命令行: EXPLODE(3)单击“修改”工栏中的分解图标 执行命令后,AutoCAD 提示:选择对象:(选择要分解的对象)选择对象:(可以继续选择要分解的对象或按〈 Enter 〉键结束选择)3.6 利用夹点编辑对象
·夹点编辑对象 执行方法利用夹点功能来编辑对象,首先要选取一个特征点作为操作基点,即将光标移到希望成为基点的夹点上,然后按鼠标左键,则该点将成为操作基点,并以高亮度显示,如图4-49所示为选取一系列对象的特征点。选取基点后,就可以利用夹点功能进行编辑操作了。下面具体介绍利用夹点功能进行的各种编辑编辑操作。
• 拉伸对象 选择操作点后,AutoCAD提示:**拉伸**指定拉伸点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
• 移动对象 在对象上确定操作点后,在“指定拉伸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提示下直接按Enter键或输入“MO”后按Enter键,可以把对象从当前位置移到新位置。此时AutoCAD提示: **移动** 指定移动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
• 旋转对象 在对象上确定操作点后,在“确定拉伸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提示下连续按两次Enter键或直接输入“RO”后按Enter键,可以把对象绕操作点或基点旋转。此时AutoCAD提示: **旋转**指定旋转角度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参照(R)/退出(X)]:
• 缩放对象 在对象上确定操作点后,在“指定拉伸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提示下连续按三次Enter键或输入“SC”后按Enter键,可以把对象相对于操作点或基点进行缩放。此时AutoCAD提示: **比例缩放** 指定比例因子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参照(R)/退出(X)]: • 镜像对象 在对象上确定操作点后,在“指定拉伸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提示下连续按4次Enter键或输入“MI”后按Enter键,可以镜像对象。此时AutoCAD提示: **镜像** 指定第二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
本课小结:
主要介绍了对象的选择方法以及对象的编辑。对象的选择是绘图过程中最常用到的一种基本技能,选择对象可以单独点选,也可以通过各种窗口选择来选择一组图象,更可以利用快速选择在整个图形中选取具有某一相同特性的对象或某一类的对象。对象的编辑是图形对象的“后加工”过程,也是绘制复杂图形的必要手段。在本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 AutoCAD 提供的基本编辑命令,包括取消和重做、删除和恢复、拷贝图形、移动、旋转、剪切、延伸、缩放、拉伸、偏移、阵列、镜像、断开、修正、位置、改变长度、倒直角、倒圆角、编辑多段线、编辑样条曲线、编辑复合线、修改以及分解等。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对绘制的图形进一步修改,使绘制的图形更加精确。作业:
3.PPT动画教程:绘制图形 篇三
根据演示文稿的需要,经常要在其中绘制一些图形,利用其中的“绘图”工具栏,即可搞定。
1、执行“视图→工具栏→绘图”命令,展开“绘图”工具栏。
2、点击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按钮,在随后展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相应的选项(如“基本形状、太阳形”),然后在幻灯片中拖拉一下,即可绘制出相应的图形,
注意:①如果选择“自选图形、线条”下面的选项,可以绘制出展型图形来。②如果选中相应的选项(如“矩形”),然后在按住“Shift”键的同时,拖拉鼠标,即可绘制出正的图形(如“正方形”)。
4.CDR简单绘制太极图形入门教程 篇四
这篇教程叫我们用CDR绘制太极图形,教程很简单,属于入门级别的,转发过来。和脚本之家和我一样刚接触CDR的朋友们分享一下这个简单的CDR教程。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先看看最终的效果图:
下面是具体的制作步骤:
1、画三个正圆大小 100 50 10,位置如图
2、将50大小的圆改为圆弧,角度为90-270,复制圆弧,位置如图,将10大小的圆向下再制50
3、焊接两个圆弧,然后选中焊接好的圆弧修剪大圆
4、选中修剪好的大圆,将其打散
5、填充图形如图
5.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篇五
教学设计
(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本课时内容,让学生感知周围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各种水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这其中蕴涵着许多图形的知识,明确本章我们将认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通过图片直观感知自然界的规则物体,并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即实物→立体图形,由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比较柱体、锥体、圆柱、圆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练习、分组讨论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识别图形,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观察认识我们周围的规则物体,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
正确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逐步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周围的图形,提高识图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对空间图形有好奇心,感受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并能说出生活中与规则物体相似的基本图形。难点:立体图形的类似地方以及不同地方。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教师:圆柱、正方体、圆锥、球、四棱锥各一个模型(或课本上图4.1.1-4,1.5的立体图形的图片),棱锥、棱柱各若干模型,生活中规则形状的物体图形的图片(或实物)若干。
教学方法:引导式。
易错点:(1)识别几何体时没有抓住其特征;
(2)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时,易忽略了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图形到处可见。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领略祖国的美景。(出示图片:奥运五环、风车、地球仪、魔方。)学生高兴的欣赏着,议论着。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展示了建筑师的聪明才智;各种水果满足了生活的需求,它们蕴涵着许多图形的知识。(让学生交流得到的立体图形。引出课题。)在这些实物中有没有大家熟悉的立体图形?
二、展开。
一、立体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
1.今天上学时你见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教学楼)、球体(篮球)。(出示图片:长方体、球体、柱体)。
请学生找出这些物体中与所给的立体图形相似的物体,可以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柱体、锥体、球体,让学生用手比划,用数学语言描述。)2.圆柱、棱柱、圆锥、棱锥概念的形成。
让学生跟着老师看图,并轻声表达。(出示立体图形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三棱锥、四棱柱、五棱锥……等)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依次类推往下数,结合图形得到多面体的描述性定义。
找出立体图形4.1.1~4.1.5之间的类似与不同之处了
学生讨论得出:图4.1.
1、4.1.2中的图形虽然都是柱体,但前者上下两个都是圆,而后者上下两个都不是圆面;图4.1.
3、4.1.5中的图形虽然都是锥体,但前者的底面是圆,后者的底面不是圆。
二、平面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在同一平面内
1.今天你见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圆、三角形、五边形等(出示图片:长方形、圆、三角形、五边形等)。
4.请学生讲讲理解概念时的困难,可请学生做小老师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相互交流,排除困难。(图片展示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增加了荚感。由实物找相类似的立体图形,锻炼了学生的抽象能力,为形成概念埋下伏笔。,卜组交流能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及时发现尚存的不足。通过让学生比较图形,感知图形之间的差异,产生学习新知的愿望,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的概念便一呼而出。本堂课的概念都是描述性说法,因此只要求学生能识别图形,不要求掌握严格的概念,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兴趣。及时小结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排除学习障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
三、巩固练习:课本随堂练习第119页
四、课堂小结。
请大家谈谈这堂课的收获和困惑。
1.柱体、锥体、球体、圆柱、棱柱、圆锥、棱锥、四棱锥、四棱柱、多面体的概念。2.会在实物中找出相类似的立体图形,会写出简单立体图形的名称。
(由学生小结,既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知识条理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和自信心。)
6.空间与图形复习教案 篇六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空间与图形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出题进行判断。
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1)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用三角板拼角
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2)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画指定度数的角。65度、100度、155度、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近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三、练习内容:
1、出示角:学生量出角的度数。
2、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
3、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5、完成总复习12题和13题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7.<<空间与图形>>复习教案 篇七
<<空间与图形>>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 使学生明确学过的平面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 2.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复习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几种四边形的的特征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能按要求画角,会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并会画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复习难点:会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理解所学的平面图形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谈话引入,揭示目标。 1.这节课我们复习空间与图形这一块的知识,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 (师板书并贴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2.揭示复习目标: 这几种四边形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请同学边回顾,边完成P119页的表格。 二、复习整理,形成网络。 (一)学生完成表格。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二)全班交流,拓展延伸。 1.正方形的特征:四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学生选择) 课件演示正方形的特征,延伸:从正方形的特征你可以联系到我们学过的哪些相关知识? 延伸A:平行线、垂线的知识。 (1)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强调: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 (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还有什么位置关系?(互相垂直)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强调: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3)知识梳理: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只有平行和相交两种位置关系。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4)练习:过点A分别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学生画图,(注意学生的画图方法是否正确)。 反馈:学生互检作图是否正确。(课件演示作图方法) 延伸B:角的知识。 (1)那我们学过哪几种角,你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吗?并说说它们的大小。 课件演示角的分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怎么量角、画角呢? 量角:学生说步骤,课件演示。(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看准:看准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强调学生看清内圈刻度与外圈刻度。) 画角:练习画一个75度的角,你有几种不同的办法?(用量角器画角,或用一副三角尺拼组成75度角。) 反馈时请用量角器画角的学生演示画角。 2.长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学生选择) 3.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课件演示) 延伸: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怎么画高? (生说,课件演示: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但通常是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4.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课件演示) 延伸:这一组互相平行的对边中,比较短的这一条是梯形的(上底),比较长的这一条是梯形的.(下底),从上底上的一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就是梯形的(高),另外这两条边就是梯形的(腰),如果两腰相等,我们就说这个梯形是(等腰梯形)。 5.这几种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小结。)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都具备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所以属于平行四边形。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所以正方形又可以看成是特殊的长方形。 它们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用图表示如下) 小结:像这样,这几种图形的特征,联系与区别我们可以用表格、图示加以整理清楚。 三、巩固练习。 (一)判断正误: 1.直线比射线长。 (延伸复习直线、射线与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2.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 一个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这个角越大。 4.平角是一条直线。 5.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也是直角。 (二)选择题。 1. 左图中最短的一条线段是( ) ①AB ②AC ③AD ④AE 2.如下图:两条平行线之间有4条垂线段,这4条垂线段的关系是:( ) ①互相平行。 ②相等。 ③互相平行且相等。 (三)综合练习: 1. 以刚才画的75度的角的两边分别作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边(各截取2厘米和4厘米),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2.这是小明同学体育课跳远后留下的脚印,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为什么?(垂线段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进一步的收获? 2.小结: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复习时要加以整理、比较,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8.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7例4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3、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教学难点:
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按一定的比把实际距离进行放大或缩小。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P55的图。
2、说说图中反映的的是什么现象?哪些是将土体放大了?哪些是将物体缩小了?生活中还存在许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新授
1、教学例4(1)出示例4,让学生说说题中要求的按“2∶1”放大图形什么意思?(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2)学生尝试着画出正方形和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3)画直角三角形时,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看出是多少格,怎么办?(只要把两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再连成封闭图形就可以了)画完后通过量一量的方式,发现放大后的斜边的长度也是原来的2倍。(4)观察对比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说说有什么变化?(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2、例4的延伸
(1)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后的出:A、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
1B、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
3(2)学生独立画出缩小后的图形,指名投影展示。
3、归纳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4、学生独立完成书P57的“做一做”,交流是怎样思考与操作的,并及时纠正错误。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P60练习九第1题,找出图形A放大后的图形。
2、教科书P60练习九第2题。
四、总结
9.绘制与编辑图形教案 篇九
2、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机械制图教程第6讲-平面图形的绘制
。2、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教学要求: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教学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教具:模型“手柄”教学方法: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基准与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视。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强调圆弧连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二、引入新课题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三、教学内容(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1、定形尺寸定形尺寸是指确定平面图形上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如图1—33所示中的φ12、R13、R26、R7、R8、48和10。一般情况下确定几何图形所需定形尺寸的个数是一定的,如直线的定形尺寸是长度,圆的定形尺寸是直径,圆弧的定形尺寸是半径,正多边形的定形尺寸是边长,矩形的定形尺寸是长和宽两个尺寸等。2、定位尺寸定位尺寸是指确定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1—33中的18、40。确定平面图形位置需要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也可以以极坐标的形式定位,即半径加角度。图1-33平面图形3、尺寸基准任意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位置,就是说必有一个是参照的。(由此引出基准这个概念,介绍基准时可联系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来讲解)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平面图形尺寸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相当于坐标轴x方向和y方向),因此基准也必须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考虑。平面图形中尺寸基准是点或线。常用的点基准有圆心、球心、多边形中心点、角点等,线基准往往是图形的对称中心线或图形中的边线。(二)线段分析根据定形、定位尺寸是否齐全,可以将平面图形中的图线分为以下三大类:1、已知线段概念:定形、定位尺寸齐全的线段。作图时该类线段可以直接根据尺寸作图,如图1—33中的φ12的圆、R13的圆弧、48和10的直线均属已知线段。2、中间线段概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的线段。作图时必须根据该线段与相邻已知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33中的R26和R8两段圆弧。3、连接线段概念:只有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其定位尺寸需根据与线段相邻的两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33中的R7圆弧段、R26和R8间的连接直线段。在两条已知线段之间,可以有多条中间线段,但必须而且只能有一条连接线段。否则,尺寸将出现缺少或多余。课题:1、平面图形的绘制2、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2、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教学要求: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教学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教具:模型“手柄”教学方法: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基准与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视。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强调圆弧连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二、引入新课题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三、教学内容(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1、定形尺寸定形尺寸是指确定平面图形上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如图1—33所示中的φ12、R13、R26、R7、R8、48和10。一般情况下确定几何图形所需定形尺寸的个数是一定的,如直线的定形尺寸是长度,圆的定形尺寸是直径,圆弧的定形尺寸是半径,正多边形的定形尺寸是边长,矩形的定形尺寸是长和宽两个尺寸等。2、定位尺寸定位尺寸是指确定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1—33中的18、40。确定平面图形位置需要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也可以以极坐标的形式定位,即半径加角度。图1-33平面图形3、尺寸基准任意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位置,就是说必有一个是参照的,(由此引出基准这个概念,介绍基准时可联系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来讲解)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平面图形尺寸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相当于坐标轴x方向和y方向),因此基准也必须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考虑。平面图形中尺寸基准是点或线。常用的点基准有圆心、球心、多边形中心点、角点等,线基准往往是图形的对称中心线或图形中的边线。(二)线段分析根据定形、定位尺寸是否齐全,可以将平面图形中的图线分为以下三大类:1、已知线段概念:定形、定位尺寸齐全的线段。作图时该类线段可以直接根据尺寸作图,如图1—33中的φ12的圆、R13的圆弧、48和10的直线均属已知线段。2、中间线段概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的线段。作图时必须根据该线段与相邻已知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33中的R26和R8两段圆弧。3、连接线段概念:只有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其定位尺寸需根据与线段相邻的两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33中的R7圆弧段、R26和R8间的连接直线段。在两条已知线段之间,可以有多条中间线段,但必须而且只能有一条连接线段。否则,尺寸将出现缺少或多余。(三)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以图1—34所示的平面图形为例,演示画图步骤,边画图边讲解。演示和讲解完以后,对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作以下总结:图1—34平面图形1、根据图形大小选择比例及图纸幅面。2、分析平面图形中哪些是已知线段,哪些是连接线段,以及所给定的连接条件。3、根据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关系确定作图基准、定位线。4、依次画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5、将图线加粗加深。6、标注尺寸。(四)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平面图形中标注的尺寸,必须能唯一地确定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遗漏、不多余地标注出确定各线段的相对位置及其大小的尺寸。1、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1)先选择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基准线;(2)确定图形中各线段的性质;(3)按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的次序逐个标注尺寸。2、参照图1—35所示的平面图形,分析讲解:图1—35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1)分析图形。确定基准图形由外线框、内线框和两个小圆构成。整个图形左右是对称的,所以选择对称中心线为水平方向基准。垂直方向基准选两个小圆的中心线。(2)标注定形尺寸。外线框需注出R12和两个R20以及R15 ;内线框需注出R8 ,两个小圆要注出2×Ф12。(3)标注定位尺寸。左右两个圆心的定位尺寸65 ,上下两个半圆的圆心定位尺寸5和10。(五)绘图的基本方法重点讲解徒手绘图。1、仪器绘图(1)准备工作(2)选定图幅(3)固定图纸(4)画底稿(5)检查并清理底稿,加深图形和标注尺寸等(6)全面检查图纸(可结合前面的平面图形画法略讲。)2、徒手绘图依靠目测来估计物体各部分的尺寸比例、徒手绘制的图样称为草图。在设计、测绘、修配机器时,都要绘制草图。所以,徒手绘图是和使用仪器绘图同样重要的绘图技能。绘制草图时使用软一些的铅笔(如HB、B或者2B),铅笔削长一些,铅芯呈圆形,粗细各一支,分别用于绘制粗、细线。画草图时,可以用有方格的专用草图纸,或者在白纸下面垫一张有格子的纸,以便控制图线的平直和图形的大小。(1)直线的画法画直线时,可先标出直线的两端点,在两点之间先画一些短线,再连成一条直线。运笔时手腕要灵活,目光应注视线的端点,不可只盯着笔尖。画水平线应自左至右画出;垂直线自上而下画出;斜线斜度较大时可自左向右下或自右向左下画出,如图1—37所示。(2)圆的画法画圆时,应先画中心线。较小的圆在中心线上定出半径的四个端点,过这四个端点画圆。稍大的圆可以过圆心再作两条斜线,再在各线上定半径长度,然后过这八个点画圆。圆的直径很大时,可以用手作圆规,以小指支撑于圆心,使铅笔与小指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笔尖接触纸面不动,转动图纸,即可得到所需的大圆。也可在一纸条上作出半径长度的记号,使其一端置于圆心,另一端置于铅笔,旋转纸条,便可以画出所需圆。如图1—38所示。图1—38徒手绘制圆形(3)徒手绘制平面图形徒手绘制平面图形时,也和使用尺、规作图时一样,要进行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先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线段,最后画连接线段。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时,主要轮廓线和定位中心线应尽可能利用方格纸上的线条,图形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可按方格纸上的格数来确定。图1—39所示为徒手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的示例。四、小结1、几个基本概念:基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2、简述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五、布置作业习题集1-7
【绘制与编辑图形教案】推荐阅读:
版式设计-图形-标志的绘制-教学案例11-02
建筑图纸绘制步骤09-03
绘制cad图工作总结10-28
第十课绘制篮球教学设计09-22
文本编辑教案09-25
编辑文章教案完整10-14
辞职报告,编辑07-03
简历-编辑07-31
编辑聘书格式08-02
编辑校友通讯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