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作文二年级(共14篇)
1.关于秋天的作文二年级 篇一
熊冠伊
秋天来了,叶子黄了,果实也成熟了。
枫叶红了,,一片片从树上落下来,特别美丽。果园里,果实成熟了,露出了美丽的颜色。苹果红了,桔子黄了,葡萄紫了,颜色特别鲜艳。。
田野里,麦子黄了,金灿灿的,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天空中,一排排大雁往南飞,挥动着翅膀,好像再和我们说再见。。
秋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喜欢秋天,你喜欢吗?
秋天的果实
孙佳宁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许多果实都成熟了,有李子、苹果、杏等,都非常好吃。
先来说一说李子,李子长得像小桃子宝宝,吃起来非常甜;再来说一说苹果,它长的又大又红,像孩子们羞红了的脸一样,吃起来又酸又甜;最后说一说杏,杏虽然酸酸的,但是炒熟后的杏核却非常好吃,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
这就是我要给你们介绍的几种水果,怎么样?听起来很好吃吧!
2.关于秋天的作文二年级 篇二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们要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努力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 写第一篇习作《秋天》, 年级老师集体出动搜集了许多与秋天有关的图片, 并且积极响应学校推门听课的倡议, 互相听, 再研讨,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观对身边的田野、公园、校园等地方进行观察, 发现秋天的特色。并通过学生间交流, 写作让他们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 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二、指导学生学会具体描写
1.重视积累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学会具体描写的。积累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 在班内组织读书交流、朗诵、讲故事、成语接龙等一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又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词汇的活动。在学习课文时遇到典型的、描写生动的段落, 即使教参不要求也应该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 我个人比较青睐记读书笔记, 不仅要摘抄重点词语、段落, 还要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进一步培养并促进学生自我思想意识的形成, 使他们更加懂得如何描述和表达。
2.重视讲评
学生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写得不具体、不生动, 只是知道字数凑不够。我就找一些典型习作, 一句一句请同学帮助修改。比如《我眼中的秋天》这篇习作, 很多学生这样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田野里有金黄的玉米, 火红的高粱。果园里有葡萄, 有海棠。虽然抓住了秋的特点, 就是描写不生动。而且三年级孩子通常都是用一两句话就把想说的都罗列一遍, 就算写完了。那么, 就把这两句话拿出来, 让孩子们好好商量商量, 怎么能写得具体。要舍得花时间, 哪怕一节课就写好这两句话, 那收获也是非常巨大的, 孩子们知道要像课文中描写的葡萄一样细致, 把色、香、态都写清楚了, 知道要运用修辞方法才会生动了, 知道什么叫具体了, 以后描写事物就不费劲儿。
三、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学生的情感丰富与否我觉得在于平常的阅读教学。只有他咬文嚼字品出文字背后的意思和情感, 才会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情感恰当表达, 而如果平时我们的阅读教学过多注重字词、知识性习题的训练, 而忽视品析过程, 那么, 久而久之, 学生会麻木不仁, 他对任何事物没有思想, 没有感情, 哪能写出多少好文章呢?所以, 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扎扎实实, 其功效虽然不能立竿见影, 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是巨大的。
3.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方法
一、前言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难度。研究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相关内容,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当前其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的教学策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普遍存在教师灌输性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现象。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灌输性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一些教师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部分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交代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讲解课本知识,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应用古板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不活跃。教师是学生学术生涯的领路人,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位乐于教学的老师能够开启他们语文学习兴趣之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然而,当前一些教师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旧使用古板的教学方式,根据课本教材讲解相关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活跃课堂氛围。
3、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单一,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阶段,一些偏远山区缺乏完备的教学设施,这就不利于高校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大城市的小学虽然拥有齐全的教学设备,但面对当前的应试教育趋势,很少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这就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甚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强。
三、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该是教师必做的功课之一。实践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沉闷的教学方式,积极大胆地寻求一种趣味盎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交流,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教师不吝赞美之词,褒奖那些有独特看法的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不但陶冶了情操还受到了激励,只有这样他们自主学习的劲头才会更加充足。
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适时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尤为关键,课堂时间虽短,但是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进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并且在一堂课中自始至终地坚持下来,就只有创设情境。小学二年级是一个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那么照书本上教、在黑板上写就显得过于呆板了,不生动活泼,没有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字迹就模糊,抽象而不具体。我们可以用很多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比如,卡片识字、图片识字,这样就把左右大脑全部调动起来帮助学生记住文字;猜谜识字,针对那些可以设谜的字,把这个字写到黑板上,教师说出谜面,让学生去猜,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了情境之中。
另外,利用美术图画醉人的美感很容易把学生引入到你设置的情境当中,还有音乐优美的旋律也是制造情境的手段之一,无论哪种手段,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好奇心,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四、注重语言运用,挖掘语文学习潜能
1、多媒体教学,生动再现语言魅力。多媒体教学从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这一角度来看,更具优势。它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还原”,把作者笔下的“境”再现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情、景,也可以模拟与教材相似的情境,谋求形似和神似。而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传达信息的,可借助图像把作品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便于感知课文内容。
2、重视学生个性,培养语言创新精神。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自主地位,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尤其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可加大实施的力度和深度,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探索作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作者熔铸于作品中的情与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要从塑造学生“真、善、美”的人格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向,通过学生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潜移默化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五、创新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形式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识字是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针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识字任务,笔者特意引入了字谜教学来指导学生写字识字:例如:①守门员——闪;②有人偷车——输;③一加一——王。这样的教学渗透于每个识字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得以体验文字的奇妙,并对字形字体有了更深刻的记忆与理解。在长期的熏陶下,学生也会慢慢懂得编字谜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也来自己编字谜。这样的要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像在做游戏一样,同时还让学生得以自己开动脑筋去联想去记生字,并且主动地去编写有意思的谜面。笔者对于编字谜编得好的学生不仅会进行口头表扬,还会有一些小小的意外惊喜送给他。精神激励加上好玩的要求,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涌现了很多很有创意的字谜。例如:①一只牛,猜一个字。答案是:生。②一边是水,一边是山,猜一个字。答案是:汕。③九十九,猜一字。答案是:白。④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答案是:秋。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喜欢竞争与比赛,笔者还特意为字谜比赛设置了小组对猜,让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创意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加分。当然,也会有学生在家查了资料过来,用已有的字谜来让对方组猜测。对于此,笔者不加限制,毕竟学生年纪偏小,要求其全用自己想的字谜来竞猜也是过于苛求。笔者只要求所有的字谜都应该是没有在课堂上出现过的,并且要求其谜底是教材上的生字,同时规定了每组可以出的字谜数量。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下课后主动去找资料的兴趣大大增加,并且学会了如何去拓展自己的语文知识面。
六、结语
通过对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教学工作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与重点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小学二年级语文的实际教学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教学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金振邦.全方位开拓中学阅读教学的空间[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3):88-89.
[2] 李遐.汉语阅读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J].昌吉师专学报.2014(03):115-116.
[3] 张凯.阅读教学要突出“三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9):50-52.
4.二年级秋天的图画作文 篇四
秋姑娘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用着这盒颜料画找秋天的图画。她把黄色给了松柏,那金黄的叶子像一只只蝴蝶,飞呀飞呀,带来了秋天的凉爽。我迫不及待的拣了一片作为秋天的记忆。他吧红色给了高粱,那高粱涨红了脸。想一个个火炬,为东亚运动会喝彩。橘色是留给果树的,树上的橘子,柿子挤来挤去,争着让人们采摘呢!
秋天来了,秋雨姐姐赶紧告诉大家:“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大雁听见了,向北方告别,飞向南方。一群一群,画出了秋天的图画。
5.秋天的图画二年级作文 篇五
近处,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像灯笼挂在枝头,可真诱人!地上的小草,变成黄色的了,仿佛给大地铺上了金黄的地毯。银杏树也黄了,被风一吹,叶子落了下来,像一把把小扇子。下面该松树了,它的叶子很翠绿,好像一位高高的战士,在守护后面快要丰收的庄稼。草地上盛开着许多菊花,它们伸展着长长的花瓣,就像千手观音。
远处的庄稼快要丰收了,真喜人。小动物也准备过冬了,斜斜的雨丝笼罩着大地,可真美丽呀!房子格外好看,红红的瓦,黄黄的墙。天空很蓝。
6.关于秋天的作文二年级 篇六
关键词:二年级学生;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方法;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小组形式的分析讨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目的。对于二年级学生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也是我们将重点解决的教学课题。现根据数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做出如下的分析讨论:
一、明确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教材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地进行,更不能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学习任务而进行,而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合理的分工,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积极备课,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有效把握合作学习的核心。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绝对不能本末倒置,要密切联系教材内容,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不能偏离教学的目的和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标准。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明确地分配给组长和组员一定的学习任务,这样能有效帮助合作学习有条不紊的实施。
二、优选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其重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经验与书本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教师应该尽可能选择社会小学生发展特点的讨论课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全部教学内容都应该符合我国相关规定与标准。这样一来,对学生学习能力与积极性的提高都有激励作用。除此之外,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要克服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让教学活动更深刻、更直观、更易于理解。教学内容的难度应该适中。如果难度过高则会使讨论难以进行、学生面面相觑,从而产生畏难心理,起到与预计完全相反的作用,如果教师所选择的小组讨论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不仅不能对数学学习加以重视,更不能对讨论产生兴趣,否则无异于浪费时间。由此可见,选择小组讨论的具体内容的重要性。
三、及时指导,综合评价
小组学习效果的发挥,及时有效的指导是关键。只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正确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才能突破教学瓶颈,提升教学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同样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的讨论过程不偏离教材内容的标准。及时地对小组讨论的过程作出综合的评价,使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时鼓励学生,指出他们存在的优点和讨论合作中的可取之处,还可以通过发小红花或者是其他奖励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在分析评价过程中应综合地进行总结,切不可断章取义,更不能以偏概全,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开展小组讨论的核心内容。将学生与老师的作用有效结合,才能够将小组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极致,进而提升小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以上为笔者根据数学教学方法和小学数学的问题现状所总结的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组织小组学习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一剂良药。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教學方法,积极引导、对症下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四川省宜宾市江北实验小学校)
7.秋天的图画二年级作文 篇七
果园中,果子的芳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你看,那红彤彤的苹果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了枝头,真是诱人极了;橙红色的大石榴一个个都咧开了嘴,露出里面的石榴籽,太阳光一照,那一粒粒籽就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黄澄澄的大鸭梨压弯了枝头,好像在说:“快来摘我吧,我已经成熟了!”
田野里,高粱涨红了脸,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成熟的稻子在阳光底下金灿灿的,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金黄的玉米像士兵一样站在那里笔直笔直的;那绿色的小麦,虽然颜色很淡,却给秋天增添了无限生机。农民伯伯笑了,他们脸上全是丰收的喜悦……
公园里的树叶变黄后纷纷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自由自在的黄蝶,优雅地随风飞舞。
8.二年级作文秋天的树 篇八
这叶子是三角形的,像高山。这片叶子上有许多斑点,它的正面是黄色的。背面为淡黄色,正面有波浪形锯齿。摸起来很光滑,有一处被虫子咬过。我听到了树叶的声音,我闻到了青草的味道,我说:“树叶能每天陪着我们吗?”我想:是的,树叶可以每天陪着我们。
我知道叶茎下面粗上面细,就像公路可以输水一样。我觉得很神奇。
从这一片叶子,我想到了和朋友一起去陶然馆玩劈开的花,贴着树叶画画。我觉得很幸福!
9.关于六年级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 篇九
我觉得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应以几个方面为抓手,切实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一、阅读和写作应巧妙结合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每位语文教师都强烈意识到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然而新教材较以前的教材相比篇目众多,教师上课时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名篇名著;如果作为回家作业,又怕学生根本不读或应付了事。对此,我是这样解决的:每周一、三、五布置写点评的作业,教师首先精选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的、篇幅适中、文质兼美、故事性强的文章,每次下发一篇,要求学生回家后先默读一次,碰到生字词可查字典,并把生字词的拼音和解释写在点评本上,再朗读两次,然后摘抄好词好句写点评。点评本从中间画一道竖线隔开,左面摘抄,右面写点评。还可以让学生针对全文写点评,这类似于读后感。阅读作业完成得好不好,只要看看学生点评的质量就一目了然了。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二、应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在小学低年级,由于家长觉得孩子识字少,阅读时怕难以理解,所以在孩子的认字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到了高年级,学校则侧重于做练习,致使学生阅读面窄、词汇量少。因此,我从六年级开始就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给学生推荐一些名著让他们选择,或去图书馆借,或去书店选购,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此外,我还把读名著作为贯穿学期始终的一项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抽出半小时来读名著;有时我不下发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就自己读的名著片段写点评。两个学期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学生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应在活动中扩大学生的写作视野
许多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有这样的感慨:选材老套,很多学生千篇一律地写妈妈雨天送伞、爸爸背他上医院等老掉牙的话题。这一方面说明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不善于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另一方面则说明学校和家庭生活的单调乏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如春游、为灾区小朋友举行义卖活动,这些都是写作的良好契机,我们要很好地加以利用,并“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写周记或作文。作为语文教师,也可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其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自然就降低了写作文的畏难心理。
四、应牢牢抓住作文的反馈和修改环节
活动开展得越多,学生写作的热情也就越高。如果教师对于学生上交的作文反馈太慢,甚至过了一两个星期,学生才拿到教师批好的作文,这时学生的印象已经不深了,或许漫不经心地看一下教师的评语,就塞到抽屉里去了。下次再要求写命题作文时,他们的热情已大打折扣。教师辛辛苦苦改作文、写评语,却因为反馈慢,使付出的和得到的不成正比。那么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呢?我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1.作文交上来的当天就进行讲评
教师可将还没有批改的作文放在讲台上,随机抽取几本让学生朗读。平时写作认真的学生,被抽到时往往镇定自若,甚至喜上眉梢;平时写作马虎、应付了事的学生,则面红耳赤,暗暗下决心下次要认真写。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改进意见,中间穿插学生的点评,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这样的作文反馈课,其效果是明显的,也有激励学困生的作用。最后,教师可将作文收上来回办公室逐一修改,认真写评语。
2.六年级第二学期,可以尝试同学互评作文
教师可把评分标准、评价要求详细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有章可循。应注意的问题是,教师要保证每位学生拿到的不是自己和同桌的作文。一篇作文批改好之后,同桌再交换批改,保证每位学生一节课至少批改两篇作文,并要求学生在评语下签名。做一回小老师,给别人的作文“把脉”,对于自己的写作何尝不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呢?这样的做法也能保证自己的作文及时得到反馈,但次数不要过多,每学期一两次即可。
3.分数激励,注重作文的一题多写
教师每次批作文,都会给学生打一个分数。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对分数的敏感度会降低。那么,如何让分数发挥它的作用呢?我的做法是:以85分为底线,低于85分的要根据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重写。写完后交上来再批,达不到85分的再写,直到达标为止。一个作文题目可以写两次甚至多次,这与一个作文题目写完一次后就换新题目相比,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分数激励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争取第一次就达标,让他们明白“长痛不如短痛”。学生对分数的敏感度会唤起他们写作的潜能。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使他们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从而喜欢写作。当一个学生觉得教师欣赏自己的时候,自然会焕发无穷的热情来表现自己。当然,教师还可以开展作文的专题训练。如某一节作文课训练学生如何进行外貌描写,下一节作文课让学生学习神态描写。这样,每节课有侧重,学生收获会更大。如果在六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稳扎稳打,使学生作文水平稳步提高,让他们品尝到写作的甜头,那么,对于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甚至将来的大学阶段都将起到莫大的激励作用。
10.秋天的果园二年级作文 篇十
让我们一起去果园!到了苹果园,啊!空气这么新鲜,细细品品,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真让人心旷神怡。走到树边上,苹果又大又红,它的脸,好象我红扑扑的小脸蛋。看了都流口水,更别说吃了!
到了桃园,味道不是清香,而是甜还带点蜜味,小桃子们一个个水灵灵,成熟的小桃儿红艳艳,味道准不错!再看看那桃树的枝干,该弯的弯,该直不起腰的直不起腰,如果原来两米高,现在也只有一米半多。
11.秋天的田野二年级作文 篇十一
秋天到了,秋高气爽,我去乡下奶奶家田野里玩。
到了一望无边的田野,只见黄灿灿的玉米像许多卫士立在地上,成了一片金黄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沉甸甸的玉米笑弯了腰,随风摇来摇去,露发出迷人的微笑。路旁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有粉红的,有洁白的,有金黄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我的前面飞来飞去,像在招手欢迎我。树上的叶子变黄了,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给小动物们写信,告诉它们冬天要来了。
秋天的田野真美啊!我喜爱秋天的田野。
12.关于漂浮的那些事儿(二) 篇十二
四、 同一物体浮力变化问题
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F外= △F浮。
例题6 将重是2.5 N的物体A放进水中,它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甲;在物体A上面再放一个体积与A相同的物体B,此时A、B两物体恰好全部浸入水中,且物体B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如图1乙。求物体B的物重。
【分析】原来物体A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即处于漂浮状态,F浮 A=GA=V排 =2.5 N ,放入物体B后由于B受到重力作用,对A施加向下的压力,使物体增加了如图2乙中的阴影部分的排水体积(即增加了3V排 )。所以浮力增加为:△F浮=3F浮 A=3×2.5N=7.5 N,此时A、B两物体皆处于漂浮状态,故有GB=△F浮=7.5 N。
【答案】7.5 N
【点评】此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要弄明白原来排水体积是多少,后来排水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受到向下的压力,排水体积增大,则浮力也增大,增加的浮力等于向下的压力。
【同类题1】如图3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铁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 kg/m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
【分析】由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把木块压入水中,变化成乙铁块悬挂在木块下拉住木块,其中增加了乙铁块的浮力F浮乙,所以乙铁块所受的重力要比甲铁块大。由此可知,乙铁块所受重力与甲铁块所受重力之差等于乙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乙=G乙 - G甲 ,展开得:[ρ]水gV乙=[ρ]乙gV乙-[ρ]甲gV甲,化简得 [V甲V乙]=[ρ乙-ρ水ρ甲]=[6979]=[m甲m乙]。
【答案】[m甲m乙]=[6979]
【点评】遇到漂浮状态发生变化的题目,从浮力的改变(增加或减小)入手,可使问题简单化。
【同类题2】如图4a所示,一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的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 cm3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6 N。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当木块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4b所示,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g取10 N/kg)
【分析】细绳剪断后木块会上浮一些,排水体积减小,所受到的浮力也减小。减小的浮力等于细绳对木块的拉力,即F拉=△F浮=0.6N。减小的排水体积为:△V排=V木-20×10-6m3- (1-[25])V木,代入式子△F浮=△G排=[ρ]水g△V排,解得V木=2×10-4m3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有:F浮=G排 =[ρ]水g[35]V木=1.2 N。
【答案】1.2 N
五、 利用漂浮测量下沉物体的密度
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F浮=G物=m物g,而F浮=[ρ]液gV排,只要能测出物体漂浮时的浮力,通过等量代换就能算出物体的质量,然后根据[ρ=mV],求得该物体的密度。对于下沉的物体,要创造条件使其漂浮。
例题7 小蕊同学想测量一块小石块的密度,但是只有符合实验要求的量筒、小烧杯、适量的水和小石块。小蕊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是没有完成,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1)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2)将小烧杯底朝下,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1,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 ,记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2;
(4) ,记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3;
(5)请根据测量的物理量V1、V2、V3及[ρ]水,表示出小石块的密度[ρ]= 。
【分析】根据题目所给器材画出实验步骤(2)(3)(4)的简图,如图5。从步骤(2)到步骤(3),当把小石块放入小烧杯后多了小石块对烧杯的压力(等于小石块的重力),使得烧杯的浮力增加,则G石 =△F浮=△G排=[ρ]水g△V排 =[ρ]水g(V2-V1)=m石g。根据步骤(4),因为小石块在水中沉底(完全浸没),所以V石=V排= V3- V1 ,小石头的密度为:[ρ=m石V石=ρ水(V2-V1)V3-V1]。
【答案】(3)将小石块轻轻放入小烧杯,使烧杯漂浮在水面上
(4)将小石块从小烧杯中取出,轻轻放入量筒中,使其完全沉入水底
(5)[ρ=ρ水V2-V1V3-V1]
【点评】利用漂浮计算下沉固体的密度,抓住漂浮时增大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从而求出物体的质量。而当物体下沉时,因为其完全浸没,从而可求出体积。
例题8 请利用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出一玻璃制成的小试管的密度,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玻璃密度表达式。
【分析】用量筒和水易测出试管的体积,要测其密度关键是如何通过等量代换找出质量。空试管能漂浮在水面上F浮=G物,算出浮力就知道重力,进而求出质量。
实验步骤:(如图6)
【答案】(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1。
(2)将小试管放进量筒使其漂浮,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2。
(3)让小试管沉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3。
13.秋天的果园二年级作文 篇十三
进入果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片硕果累累的苹果园。红彤彤的苹果挂满了枝头,他们是那么大,那么圆,那么惹人喜爱,就好像是一个个脸色红润的小朋友一样,乐开了怀。
在果园的旁边是一个巨大的葡萄架,一串串紫莹莹又大又圆的葡萄害羞地躲在碧绿的叶子后面。它们就像一颗颗水灵灵的水晶静静地挂在枝头,等待着农民伯伯采集。
再往里走,来到石榴林可以看到一颗颗圆圆的石榴,既像一颗颗小皮球,又盏盏红色的大灯笼,红得耀眼,红得似火。它们有的刚红透了皮,有的咧开了小嘴,有的笑破了肚皮,露出了饱满的果肉,白里透红,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宝石。
在果园的旁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伸向远方。小河的水清澈见底,如同一条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怀抱里。可爱的小鱼在河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14.秋天的图画二年级作文 篇十四
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呢?爸爸说:“秋天雨水很多,是一个多雨的季节”;老师说:“金秋时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说:“秋天田野里稻谷成熟一片金黄,是一个金色的季节”。妈妈说:“秋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季节,还是让我们到田野里去看看吧!”
我来到田野里,抬头看到在高高的天空中,大雁排成人字型向温暖的南方飞去;看到红红的高粱举起了火把;我还看到金黄的稻子被秋风吹的低下了头。突然听到有“嚓嚓”的`声音,哈哈,原来是人们正在忙碌着收割稻谷。
秋天真美啊!我连忙让爸爸给我照上一张照片。决定等到明年春天再来看看,田野会变成什么样子。
【关于秋天的作文二年级】推荐阅读:
五年级关于秋天的收获作文12-06
关于美丽的秋天作文300字三年级10-30
关于秋天的树作文三年级300字09-21
[PK赛]关于秋天的作文:秋天10-21
关于秋天树叶的作文10-14
关于秋天的公园的作文12-20
关于邂逅秋天的初中作文06-17
关于秋天景色的作文小学07-06
描写秋天的小学二年级作文06-18
秋天的写景作文二年级优秀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