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

2025-03-2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共9篇)

1.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 篇一

天堂中心卫生院病历书写制度

及病历管理规定

一、病历书写制度

1、医师应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书写病历,应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倒填、剪贴。医师应签全名。

2、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无正式译名的病名,以及药名等可以例外。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3、门诊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3.1要简明扼要。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由挂号室填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记载于病历上由医师书写签字。

3.2间隔时间过久或与前次不同病种的复诊病员。一般都应与初诊病员同样写上检查所见和诊断,并应写明“初诊”字样。

3.3每次诊查,均应填写日期,急诊病历应加填时间。

3.4请求他科会诊,应将请求会诊目的 及本科初步意见在病历上填写清楚。3.5被邀请的会诊医师应在请求会诊的病历上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并签字。

3.6门诊病员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签写住院证,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的原因和初步印象诊断。

3.7门诊医师对转诊病员应负责填写转诊病历摘要。

3.8在我院就诊的门诊病人-般使用门诊诊疗手册,门诊手册由病人保管。

4、住院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4.1新入院病员不管住院时间长短必须有一份完整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女病人月经史、生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小结、初步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由医师书写签字。

4.2书写时力求详尽、整齐、准确,入院记录要求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诊应即刻检查书写。

4.3病历由实习医师负责填写,经住院医师审查签字,并做必要的补充修改,住院医师另写住院记录(入院志)。4.4首次病程记录应在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必须进行拟诊分析,提出诊疗措施。

4.5病程记录(病程日志)包括病情变化、检查所见、鉴别诊断、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治疗过程和效果。凡施行特殊处理时要记明施行方法和时间。病程记录一般应每天记录一次,重危病员和骤然恶化病员应随时记录。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负责记载,主治医师应有计划地进行检查,提出同意或修改意见并签字。

4.6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完成有关记录。

4.7入院48小时内上级医师应进行查房并记录查房情况。

4.8手术记录应在24小时内由术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一助书写术者签字。4.9科内或全院性会诊及疑难病例的讨论,应做详细记录。请他科医师会诊由会诊医师填写记录并签字。

4.10手术病员的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术后总结,均应详细地填入病程记录内,手术记录、麻醉记录另附手术记录单和麻醉记录单。

4.11凡移交病员均需由交班医师作出交班小结填入病程记录内。阶段小结由经治医师负责填入病程记录内。

4.12凡决定转诊、转科或转院的病员,经治医师必须书写较为详细的转诊、转科、或转院记录,主治医师审查签字。转院记录最后由科主任审查签字。

4.13各种检查回报单应按顺序粘贴,各种病情介绍单或诊断证明书亦应附于病历上。

4.14出院总结和死亡记录应在当日完成。出院总结内容包括病历摘要及各项检查要点、住院期间的病情转变及治疗过程、效果、出院时情况、出院后处理方针和随诊计划,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签字。

4.15死亡记录除病历摘要、治疗经过外,应记载抢救措施、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及死亡诊断,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签字。凡做病理解剖的病员应有详细的病理解剖记录及病理诊断。死亡病历讨论也应做详细记录。

4.16对于病历中具有重要证据作用的,如首次病程记录、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各种知情同意书、会诊单等,均应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进行注册的医师亲自书写,不能体现出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医生的签字。

4.17上级医师有权利和责任审阅、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和各种记录,注明修改日期和签字,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5、中医病历应包括中医诊断和治疗内容。

二、病历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院病历管理,保证病历资料客观、真实、完整,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三条 病案室负责全院病案资料的回收、整理、编目、检查、归档、保管、借阅、复印和维护等工作。

第四条

门(急)诊病历由患者负责保管,住院病历由病案室负责保管。住院病历至少保存30年,涉及患者个人隐私的内容应按照《统计法》予以保密。

第五条 病案室及所有参与病案形成的人员必须严格病历管理,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第六条 除涉及对患者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该患者的病历。

第七条 医务人员因诊疗需要查阅已经出院归档的病历(包括电子及纸质的病历),需经医院医务科或主管领导的批准、病案室登记后方可借阅,并限期归还。禁止任何人私自查阅或修改已归档的病历。

第八条 在患者住院期间,其住院病历由所在病区负责集中、统一保管。病区应当在收到住院患者的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检查结果后24小时内归入住院病历。

住院病历在患者出院后72小时内由病案室工作人员负责回收,集中、统一保存与管理。

第九条 住院病历因医疗活动或复印、复制等需要带离病区时,应当由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

第十条 医院负责受理下列人员和机构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申请:(一)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二)死亡患者近亲属或其代理人;第十一条 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患者死亡的,应当提供保险合同复印件,承办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死亡患者近亲属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证明材料。合同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二条 公安、司法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查阅、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院应当在公安、司法机关出具采集证据的法定证明及执行公务人员的有效身份证明后予以协助。

第十三条 医院可以为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住院志(即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

第十四条 病案室受理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后,应当在医务人员按规定时限完成病历后予以提供。

第十五条 病案室受理在院病例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申请后,需通知病人所在病区负责人将需要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在规定时间内送至病案室。所有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的过程必须在申请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经申请人核对无误后,医疗机构应当加盖证明印记。

第十六条 医院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可以按照规定收取工本费。第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务科负责人应当在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等。

封存的病历由医务科负责保管。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第十八条 本院医师经医务科批准后,方可借阅死亡及有医疗争议等特定范围内的病历,但不得借阅本人亲属及与本人存在利益关系的患者病历。

第十九条 病案的查阅、复印或者复制参照本制度执行。以上病历书写制度及病历管理规定于2016年10月1日实施执行

天堂中心卫生院

2016-9-30

2.病历书写规范 篇二

一、总体框架:

页边距:左侧4.5,右侧46,正文:上可见8,约为9,下位于38; 页眉:上可见2,约为3,下位于8.2处 页脚:总高为8,1.日期、时间:样式为“ 2013.3.9 10:10 ”或“ 2013年3月9日10时10分 ”两种,“病志单、住院病历单”下所有病历用第一种样式,其他病历按相应规定应用,2.标点符号:除时间、日期中的标点及页眉处冒号以外,其他标点符号均在中文输入法下输入,3.用词、语句:病历中应该使用医学术语及书面语,尽量避免使用口语,用词应当精炼、准确、无歧义、无重复,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标点符号使用得体,4.页眉:边框无;边框修改方法:(若复制标准病历,则可省略)

若为新建文档 → 格式 → 格式和样式 → 右侧出现格式和样式的选项 →向下拉,找到并点击“页眉”旁的三角形符号 → 修改 → 格式 → 边框 → 无 → 确定 → “自动更新”及“添加到模板”前打勾 → 确定

所有页眉第一行均为“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中心卫生院” : 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加粗、二号、其他默认;段落单倍行距、居中,其他默认;

5.个人资料栏:字体: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四,其他默认;段落默认值;其中,冒号为英文输入法下输入;每个项目间隔2个字符(敲4下空格键)

6.个人资料栏下横线: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

四、下划线选“字下划线”下方第一个(连续细线),其他默认;段落:行距固定值4,其他默认,7.页眉含“住院病历单”字样则适用于入(出)院记录、24小时入出院记录、死亡记录、24小时入院死亡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 页眉含“病志单”字样则适用于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另立一页);

8.T 37.1 ℃、×108/L、5×4×4 mm3、BUN 5 mmol/L、CO2、HCO3,检查项目之表达字母用大写,单位之表达字母用标准方式,字母与数值、数值与单位之间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数值、单位的次方等用相应之上标、下标表示,二、页脚:

插入页码,样式为“—1—”,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

五、其他默认,段落居中、其他默认值,三、首次病程记录:

1.页眉:第一行、个人资料栏及其下方横线同总体框架,第二行“病志单” : 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加粗、二号、其他默认;段落“段后”自动,单倍行距、居中,其他默认。“病志单”每两个字中间隔2个字符(即敲4下空格键)

2.首次病程记录: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

三、其他默认;段落为单倍行距、居中,其他默认,每两个字中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

3.正文: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

四、其他默认。大点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后为点,日期及其每个大点段落为两端对齐、段落—缩进—特殊缩进—首行缩进—“2字符”(顶格后敲4下空格键),行距固定值20磅;日期与时间中间隔2个字符(敲4下空格键)。小点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后加半括号表示,括号后为点,小点及辅助检查之每项段落为段落为两端对齐、段落—缩进—特殊缩进—首行缩进—“3字符”(顶格后敲6下空格键),行距固定值20磅;示例:

1.病例特点: 1).女性,78岁。

2).反复腹痛、腹胀10余年,再发1周。2.初步诊断:

4.诊断:每个大诊断前用①②③④⑤表示,大诊断与小诊断之间用 “ — ” 连接,两个小诊断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大诊断之间用分号“ ; ”隔开,所有诊断为一段,示例: ①冠心病(心梗型)—窦律,心功能2级;②高血压病?③慢性胃炎。

5.辅助检查:(指入院前外院的检查、门诊和入院后急查的辅助检查)首志及入院记录中每个辅助检查独立为一段,外院的检查须写明检查项目、日期、医院及结果,示例:

CT(市三医院,2014.3.20):脑梗塞,脑萎缩。6.诊疗计划:第一小点为三大常规、第二小点为生化检查,第三小点为辅助检查,(个人认为前面三项可以合并为一点),第四小点为护理常规、体位、饮食(有必要时),第五小点为对因治疗之方案,第六点为对症治疗之方案,第七小点为其他(当有必要时),第八小点为建议转院之方案(当有必要时),7.签名:必须有科主任签名,医师签名顶最右边,科主任签名与医师签名中间间隔2个字符(敲4下空格键);

四、日常病程记录:

1.内容:包括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交/接班记录、转入/出记录、阶段小结、抢救记录、术前小结、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临床诊疗记录(胸腔穿刺记录、腰椎穿刺记录、骨髓穿刺记录、导尿记录、清创缝合记录等等);

2.日常病程记录: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

三、其他默认;段落为居中、单倍行距,每两个字中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

3.格式:正文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

四、其他默认;段落为两端对齐、段落—缩进—特殊缩进—首行缩进—“2字符”(顶格后敲4下空格键),行距固定值 20,其他默认,上接首志,不另起一页,与首志间隔一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交/接班记录、转入/出记录、阶段小结、抢救记录、术前小结、术后首次病程记录、胸腔穿刺记录、腰椎穿刺记录、骨髓穿刺记录、导尿记录、清创缝合记录等等字眼 均用红色字体,其他格式同正文;上述字眼与日期、时间同为一段,与时间间隔2个字符(敲4下空格键);

病程记录(查房记录)中一般书写顺序为:(随XXX查房/今查房)→ 患者目前症状 → 鉴别症状 → 精神、食欲、睡眠、二便等一般情况 → 体查(有意义的)→ 辅助检查结果回报(阴性的最好也回报)→ 对病情及辅助检查的分析 → 目前诊断(有必要时)→ 治疗方案;病志中辅助检查结果为数值的,最好用“ ↑ ↓ ”标明该值是偏高或偏低,4.签名: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必须有上级医师签名,医师签名顶最右边,上级医师签名与医师签名中间间隔2个字符(敲4下空格键);

五、入院记录:

1.页眉:第一行、个人资料栏及其下方横线同总体框架,第二行“住院病历单”: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加粗、二号、其他默认;段落“段后”自动,单倍行距、居中,其他默认。“住院病历单”每两个字中间隔1个字符(即敲2下空格键)

2.入院记录:中文字体用“黑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

三、其他默认;段落为居中、单倍行距,每两个字中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

3.正文: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

四、其他默认。段落:两端对齐,“段落—缩进—特殊缩进—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值20磅;

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可合并,亦可独立一段;“体格检查”4个字与生命体征、各系统体查等同为一段,专科情况另为一段;

4.一般情况及诊断:已用表格固定格式,保持姓名、性别、年龄等第一列边距与下方正文平齐,入院诊断位于后1/2处,入院诊断后退2个字(敲4下空格键)为大诊断,大诊断后退1个字(敲2下空格键)为小诊断,每个诊断独立一段(诊断可拷贝首志之诊断),字体为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

四、其他默认;

入院诊断:

① 右眼角膜炎

角膜云翳 ② 右眼结膜炎 5、24小时入出院记录、24小时入院死亡记录、再次(多次)入院记录、死亡记录:诊断与正文平齐,“死亡记录”每个字中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其他字眼中无间隔,余均同入院记录。

住院病案首页、出院记录、会诊记录单、麻醉记录、麻醉术前/术后访视记录、手术器械清点表, 已有表格固定其格式,“住院病案首页、出院记录、会诊记录单、麻醉记录”每个字中间隔半个字符((敲1下空格键),其他字眼中无间隔,麻醉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术前讨论记录、手术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危急病例讨论记录:中文字体用“新宋体”、西文字体用“使用中文字体”、常规、小

四、其他默认;段

科主任:周跃军

3.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篇三

1.本规范所指护理病历是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规定,患者办理入院后形成的文字记

录,包括体温单、医嘱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等,应

存入病历中统一管理。

2.护理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根据医嘱和护理常规的要求进

行记录。

3.住院护理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体温单中脉搏用红墨水笔

表示,医嘱单中药物皮试阳性、手术护理记录单中药物过敏用红墨水笔表示。需复写的资

料可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书写。

4.护理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

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5.护理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眉栏齐

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横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

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6.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护士签署全名。

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审阅、修改

并签名。

进修护士经护理部、科室考核合格报护理部备案后可独立书写护理病历,考核不合格者

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带教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

7.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注明修改

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8.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病历的,有关护士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

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9.病情描述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各项记录内容和时间相对应,能反映护理问题和

护理效果。

二、护理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

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

院号、床号、诊断、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病情

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1)护士应根据医嘱要求,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日间至少1小时记录1次,夜间

至少2小时记录1次。抢救病人应随时记录病情变化,未能及时记录,应在6小时内据实补

记。

(2)护士应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或遵医嘱记录出入液量。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量、食物中

含水量、输液量、输血量等,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粪便量、其他排出液如胃肠减压抽

出液、胸、腹腔抽出液、呕吐物、引流出的胆汁等。

(3)出入液量、血压、用药、氧疗等应注明单位、浓度、方法、剂量等。

(4)每班下班前均需做出入液量小结及病情小结,大夜班作总结。小结、总结前先划 一横线,要求线直。将结果填写在记录单、体温单上。

(5)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栏主要记录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每次记录首行空两

个字,第二行起顶格书写。

(6)死亡病人应重点叙述抢救经过、抢救时间、死亡时间。

(7)出院病人应写出院小结。

(8)每次记录结束均需签全名。

2.一般患者护理记录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

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号、床号、诊断、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

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1)新入院病人记录入院时间,连续2天记录病情变化、所给的治疗、护理措施和效果

等。

(2)病重、手术当日、病情发生变化、转入的病人,护士应根据医嘱要求随时做好记

录。

(3)手术及特殊检查要书写手术名称或检查名称、麻醉方式、麻醉清醒时间、回病房

时间、伤口、引流情况及注意事项,特殊检查连续记录2天,手术病人连续记录3天。

(4)病人体温38.5℃以上,应连续交接班,直至体温正常,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5)给予特殊药物,要写明给药剂量、用法、用药后不良反应及观察情况。

(6)病人病情变化,应交具体变化时间、观察处理情况。

(7)I级护理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4天记录1次,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每周记

录1次。

(8)患者出院应写出院小结。

(9)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效果栏,每次记录首行空两个字,第二行起顶格书写。

(10)每次记录结束均需签全名。

3.手术护理记录

手术护理记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手术护理情况及术中所用器械、敷料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内容包括术前查对、手术及麻醉时间、麻醉方式、手术成员、卧位、使用物品、无菌包监测、手术特殊情况的观察及护理、术中所用器械和敷料数

量的清点核对、病人出室前状况及出室后去向、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签名等。

记录方法: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填写、图示或叙述。手术特殊情况的观察及护理栏:记

录时每次首行空两个字,从第二行起顶格书写。

记录要求:填写完整、清楚、不漏项。药物过敏用蓝(黑)墨水笔书写,用红墨水笔书

写“阳性(+)”。手术特殊情况的观察及护理栏:记录术前访视情况、患者的特殊要求、术

中特殊情况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带回病房液体等内容。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手术结束前

对手术器械和敷料进行清点,器械、敷料的数量与手术前不相符时,应要求手术医师不得

缝合,如手术医师拒绝,护士应注明并由手术医师签名。

4.体温单

体温单为表格式,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号、日期、住院 日数、手术后天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住院周数、页码等。

(1)除脉搏栏用红墨水笔书写外,其余用蓝(黑)墨水笔书写。

(2)眉栏各项和日期不得漏项。每页的第一日应填写年、月、日,其后六天只填日。

如遇新的或月份时,应填写年、月、日或月、日。

(3)住院期应当自入院的第一天起顺序记录,手术后期自手术后的第一天起计数,依

次填写14天。如遇2次手术,可在术后第1日填写成1(2)[(2)表示第2次手术]。

(4)体温、脉搏、呼吸栏

①入院、手术、分娩、转科、离院、返回、出院或死亡时间等,在相应时间栏内顶格竖

式填写,每字占两小格,竖波折号占三小格,并填写相应时间具体到分钟。

②体温、脉搏、呼吸应当同步测量并记录。体温绘制“·”表示腋温,“×”表示口

温,“⊙”表示肛温。脉搏用红“·”表示,呼吸用蓝(黑)“·”表示,点要圆,直径相当一

小格,分别用红、蓝(黑)墨水笔画线相连。连线要直,点线密接。体温超过39℃,要做

降温处理,半小时后再测体温,结果以蓝(黑)墨水笔圈画在同一纵格内,并以蓝(黑)

虚线与原体温相接连。复试体温未降时,可在原体温的右上方用蓝(黑)墨水笔画“V”表

示。如体温与脉搏相重,可在蓝(黑)点外画一红圈表示脉搏。脉搏与呼吸相重,可在红

点外画一蓝(黑)圈表示。

(5)下栏:大便次数应每24小时记录一次。根据医嘱在相应时间栏内记录24小时出入

液量。需单独记录的呕吐、引流量等在最后一格标题栏注明,量记入其后相应时间栏

内。“E”表示灌肠,1/E表示灌肠后排便一次,0/E表示灌肠后无排便,2/3E表示灌肠3 次后有2次排便,1·1/E表示灌肠前已有一次大便,灌肠后又有一次大便,“C”表示导

尿,“*”表示大小便失禁。若需记录大便量时,以斜线区分,斜线上表示大便次数,斜线

下表示大便量。新入院病人当日要有体重、血压记录,入院后血压、体重应按医嘱或护理

常规测量并记录,住院病人每周有体重记录,新入院不能下床测体重患者记“平车”两字,不能下地患者注明“卧床”两字。

(6)注意事项

①新入院病人一日测四次T、P、R,连测三天。

②体温正常病人一日测一次T、P、R。婴儿出生后每天测2次体温。

③体温超过38.5℃以上,每四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在37.2-38.5℃之间,一日测四

次。正常后一日四次T、P、R,再测3天。

④每周至少测体重、血压各一次。

⑤三天未排便者要予以处理。

⑥病人离院必须填写暂时离院承诺书,并贴在相应时间体温单背面。在体温单上相应时

间栏内记录离院、返病房时间,离院期间无法观察及测量的内容不记录,T、P、R不连

线。

5.医嘱单

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此部分仅叙述与护士执行部分相关的内

容。

(1)医嘱应由有处方权的医师开写。无处方权的医师开写的医嘱,必须由上级医师审

查后签名方有效。

(2)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

(3)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 当具体到分钟。

(4)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

士应当复诵一遍,医师表示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

嘱,护士填执行时间,并签名。

(5)医嘱单分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

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

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护士执行长期医嘱必须打印

或填写治疗单,执行完毕将治疗单贴在长期医嘱执行单(粘贴式)处。

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

等。执行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6)长期医嘱不得涂改和作废。开错医嘱时,可即时停止该医嘱,护士亦于同时间停

止该医嘱。

(7)临时医嘱只供一次治疗或用药,包括立即执行(st.或即刻)、临时备用

(s.o.s)和需要时使用(p.r.n),此项医嘱仅在12小时内有效,在12小时内执行一次或

不执行,过时自动失效。某项医嘱开错,或因故取消该医嘱时,可用红墨水笔在该项医嘱的第二个字开始处重叠书写“作废”或“DC”(Discontinue),并在其后用红墨水笔签全

名。护士对此医嘱不需处理。临时医嘱的执行时间要具体,如“明晨7时留置导尿”等。书

写医嘱不需要写“请做……”,“查……”等虚词。

(8)药物皮肤试验,阴性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在医嘱上书写“阴性”,阳性用

红墨水笔书写“阳性(+)”。同时在病历夹、病人床头等处做醒目标记。

(9)医生下达医嘱,因病人预付款不够等原因无法执行时,应及时告诉病人,并在医

嘱上注明,签字。

附:患者可复印的护理病历内容:

(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2)一般患者护理记录

(3)手术护理记录

(4)体温单

4.病历书写格式 篇四

入院记录;姓名:出生地:;性别:常住地址:;年龄:单位:;民族:入院时间:年月日时;婚况:病史采集时间:年月日时;职业:病史陈述者:;发病节气可靠程度:主诉:有一个以上的主要症状应按;1.起病情况:包括起病时的环境及具体时间,发病急;2.主要症状:包括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起病后病情呈持续性还是;4.伴随症状:包括伴随症状

入 院 记 录

姓名: 出生地: 性别: 常住地址: 年龄: 单位: 民族: 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婚况: 病史采集时间: 年 月 日 时

职业: 病史陈述者: 发病节气 可靠程度: 主诉:有一个以上的主要症状应按出现的先后列出.现病史:根据主诉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及诊疗过程,自此次患病出现第一个症状开始至就诊为止一段时间,按时间先后记录.1.起病情况:包括起病时的环境及具体时间,发病急缓,原因或诱因,如无明确诱因时,应当描述患者发病时的状态,如看武打片时,特别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病前精神因素.2.主要症状:包括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程度.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起病后病情呈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发作,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好转或缓解,以及加重的因素.4.伴随症状:包括伴随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及演变过程.5.诊疗过程:包括发病后治疗的主要经过,做过何种检查,检查结果,症状名称,手术方式;用药的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及药效反应:经治医疗机构,科室名称等.6.一般情况:发病后的精神与体力状态,体重,饮食,大小便等变化,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表现也应列出.既史往:对病人过去的健康状态及首患疾病,尤其是与本次疾病诊疗有密切关系的病史应详细询问,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录.感染性疾病史:有无肝炎,结核,伤寒,麻疹,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及接触史.营养及新陈代谢疾病:体重变化情况,有无营养障碍,多饮,多食,多汗,有无消瘦史.有无血脂异常情况.内分泌系统:有无发育畸形,性功能改变.第二性征变化及性格改变.有无闭经泌乳,肥胖等病史.循环系统:有无心慌,胸闷,心前区压痛,头晕及晕厥病史,有无高血压史.呼吸系统:有无慢性咳嗽,喘息,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盗汗史.消化系统:有无食欲不振,反酸,嗳气,吞咽困难,呕吐,腹痛,腹胀, 腹泻及黑便史.泌尿系统:有无尿急,尿频,尿痛,血尿,夜尿增多及颜面浮肿史.血液系统:有无苍白,乏力,皮下瘀血及出血点,鼻衄史.免疫系统:季节性喘促,过敏史,是否经常出现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史.骨骼及肌肉系统:有无关节及肌肉的红,肿,热,痛和活动障碍史.神经系统:有无意识障碍,肢体痉挛,感觉异常及运动异常史.是否经常出现失眠,紧张,多虑,不悦,恐惧,压抑.有无手术及外伤史,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应当记录引起过敏的药物名称,用法,过敏的表现形式,治疗方式等.输血史:记录输血原因,量,次数等.预防接种史.个人史:(1)患者的出生地及经历地区,特别要注意自然疫源地及地方病流行区.(2)居住环境和条件.(3)生活及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程度,性格特点.(4)过去及目前的职业及其工作情况,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传染病接触史等.(5)其他重要个人史.婚育史:记录结婚年龄,配偶的健康状况,如已死亡应述明死亡原因及时间.女性患者要记录经带胎产情况.月经史记录格式为: 月经生育史:初潮年龄 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月经周期(天)3~6天、间隔天数28~30天

生育史:应包括妊娠次数,生产次数及生产情况(包括流产,引产),避孕药的使用情况及绝育手术等.家族史:记录直系亲属和与本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亲属健康状况.病故者应写明死亡年龄及死亡原因.家族中有无类似患者,注意家族中有无肿瘤,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精神障碍及遗传性疾病等病史应详细询问记录.不允许只写“无特殊记载”.体 格 检 查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 mmHg,H: cm,W: kg.一般情况:发育(正常,不正常)与体型(匀称型,矮胖型,瘦长型),营养状态(良好,中等,不良),意识状态(清醒,模糊,谵妄,嗜睡,昏睡,昏迷),面容与表情(急性,慢性,贫血,肝病,肾病,甲亢,病危,满月等),望神,望色,体位(自动,被动,强迫,辗转),步态(走路时的频率,节律,方式和姿态).望形,望态,面容与表情,神志,能否配合查体.小儿指纹.听声音,闻气味.皮肤黏膜:弹性,颜色(潮红,苍白,发绀,黄疸,色素沉着,色素脱失);湿度与出汗;皮疹(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皮下出血(瘀点,紫癜,瘀斑,血肿),蜘蛛痣;皮下结节(大小,硬度,部位,活动度,有无压痛),皮下气肿,溃疡及瘢痕,并明确记述其部位,大小及形态;毛发.淋巴结: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颌下,颏下,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部及腘窝)数目,大小,质地,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红肿,压痛和波动,是否有瘢痕,溃疡和瘘管等.头颅五官:头发(颜色,色泽,疏密度,有无脱发,脱发的类型),头颅大小,形态,压痛,肿块.眼:眉毛,睫毛,眼睑(水肿,运动,下垂,闭合不全,睑内翻),眼球

(凸出,凹陷,运动,震颤,斜视),结膜(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巩膜,黄疸,角膜(混浊,瘢痕,反射),瞳孔(大小,形态,对称,对光及调节反应),眼球(外型和运动).耳:耳郭,中耳,听力,分泌物,乳突压痛.鼻:外形,鼻翼扇动,畸形,阻塞,鼻窦压痛,分泌物,出血.口腔:口唇(颜色,疱疹,皲裂,溃疡),气味,牙,牙龈,舌体,舌质, 舌苔,口腔黏膜,扁桃体(大小,充血,分泌物,假膜),咽(色泽,分泌物,反射),喉(发音).颈部:对称,强直,颈静脉怒张,颈动脉异常搏动,气管位置,甲状腺(大小,是否对称,硬度,有无压痛,是否光滑,有无结节,震颤和血管杂音).胸部:胸廓(对称,畸形,局部隆起,弹性,压痛),呼吸(频率,节律, 深度),胸壁(静脉,皮下气肿,压痛,肋间隙回缩或膨隆),乳房(大小,对称,外表,乳头状态,有无溢液,肿块的部位,大小,外形,硬度,压痛及活动等).肺部:望:呼吸类型,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运动(两侧对比),肋间隙增宽或变窄.触:语颤,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叩:叩诊音(清音,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空瓮音,破壶音, 浊鼓音),肺上界,肺下界移动度.听:呼吸音(性质,强弱,异常呼吸音),病理性肺泡呼吸音,病理

性支气管呼吸音,病理性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干啰音(鼾音,哨笛音),湿啰音,听觉语音,胸膜摩擦音,语音传导.心脏:望: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或心脏搏动位置,范围及强度,负性心尖搏动.触:心尖搏动的性质及位置,范围,节律,频率及强度,震颤(部位, 期间,如舒张期,收缩期),心包摩擦感.叩:心脏左右浊音界,并注明锁骨中线至正中线的距离.右(cm)肋间 左(cm)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MCL=8-10(cm)(锁骨中线居正中线)

听:心率(快,缓),心律(不齐,绝对不齐,早搏),心音(强度,第三心音,第四心音,心音分裂,额外心音,开瓣音),心包摩擦音,人工瓣替换术后异常音等,杂音(舒张期,收缩期),杂音应记录出现的时期,最响部位,性质,传导方向,强度和杂音与呼吸体位的关系等.血管:望:手背浅静脉充盈情况,肝-颈静脉反流征,毛细血管搏动征.触:脉象,桡动脉的频率,节律(规则,不规则,脉搏短促),有无奇脉,左右桡动脉搏动的比较,动脉壁的性质,紧张度,硬度.听: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血管杂音.周围血管征.腹部:望:外形(腹平,膨隆,凹陷,瘢痕),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怒张,曲张),腹壁皮肤(皮疹,腹纹),脐的状态,疝,蠕动波,上腹部搏动.触:腹壁紧张度,喜按,拒按,压痛,反跳痛,液波震颤,腹部肿块(部位,大小,表面形态,边缘,硬度,压痛,移动度).肝脏:大小(测定右锁骨中线上肋前缘至肝下缘的距离或前正中

线上剑突至肝下缘的距离),质地(质软,质韧,质硬),表面形态及边缘,压痛,搏动,肝区摩擦感.胆囊:大小,形态,压痛,墨菲征(Murphy sign),库瓦西耶征(Courvoisier sign).脾脏:大小(以左肋缘下多少厘米(cm)表示,巨脾可以画图表示),质地,表面形态,有无压痛及摩擦感.肾脏:大小,形状,质地,表面状态,敏感性和移动度.输尿管:压痛点(季肋点,上输尿管,中输尿管,肋脊点,肋腰

点);膀胱,胰脏触诊;麦氏点压痛;腹部包块(部位,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叩:肝浊音界(上,下界),肝区叩击痛,胃泡鼓音区,脾脏叩击痛, 肾脏叩击痛,膀胱叩诊,移动性浊音,高度鼓音,Traubcs鼓音区.听:肠鸣音(4-5次/分钟)(正常,增强,减弱或消失),振水音,血管杂音,摩擦音,搔弹音.脊柱:侧凸,后凸,活动度,运动等,压痛与叩击痛.四肢与关节:关节变形(梭形关节,爪形手,膝内翻,膝外翻),形态异常[杵状指(趾),匙状甲],静脉曲张,骨折,关节(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受限,畸形,强直),水肿,肌肉萎缩,肢体瘫痪或肌力与肌张力.指(趾)甲(荣枯,色泽,形状)等.外生殖器,肛门和直肠:直肠,痔,肛裂,肛瘘,直肠指检,外生殖器(根据病情需要作相应的检查).神经系统:脑神经:嗅神经,视神经(视野,眼底),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感觉功能: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深感觉(运动感觉,位置

感觉,振动感觉),复合感觉(定位觉,立体觉,两点鉴别觉,图形觉).随意运动,被动运动,不随意运动.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及踝反射), 巴彬斯基征(Babinski sign),奥本海姆征(Oppenheim sign),戈登征(Gordon sign), 查多克征(Chaddock sign),贡达征(Gonda sign),霍夫曼征(Hoffmann sign),肌阵挛(myoclonus,髌阵挛,踝阵挛)]。颈强直(cervical rigidity),凯尔尼格征(Kernig sign),布鲁津斯基征(Beudzinski sign)],,眼心反射,卧立位试验,皮肤划痕试验,竖毛反射,心率变异性)等.专科情况:详细,全面描述专科疾病的阳性,阴性体征,标志性体征不得漏项,必要时以图示说明.各关节特殊检查

(1)脊柱检查:颈椎及腰椎活动,抬物试验,床边试验(Gaenslen征),骨盆挤压分离试验,直腿抬高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从牵拉试验,屈颈试验等.(2)髋关节检查:Thomas征,“4”字试验(Feber征),站立提腿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Nelaton线等.(3)膝关节检查:浮髌试验,侧方加压应力试验,抽屉试验,麦氏(McMurray)征等.(4)肩关节检查:Dugas征.(5)肘关节检查:Mill征,肘后三角与Hueter线

辅助检查: XXXX年XX月XX日 XXX医院,血常规结果.年 月 日 医院,尿常规结果.年 月 日 医院,心电图.年 月 日 医院,X线结果.年 月 日 医院,生化检查结果.年 月 日 医院,其他检查结果

住院医师:×××

另起一页

首次病程记录格式

1、(第一行)顶格书写病历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居中书写首次病程录。

2、(第二行)空两格书写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出生地、婚否和发病入院主诉与入

院时间、方式。

3、(第三行或第四行)顶格书写病例特点(为与后面的诊断与诊疗计划呼应可标写数字,如

一、病例特点),后接病例特点各项内容。病例特点具体内容与格式为:

1)患者系(婴幼儿、青年、中、老年),男/女性,病程有多长时间(不需重写主诉或现病史)。

2)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体征、和有临床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3)既往病史、过敏史,外伤手术史、输血史。

4)体格检查:四测值(T、R、P、Bp),神志、反应、和阳性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发生部位。

5)、辅助检查资料结果:三大常规、血生化、心电图、X照片、B超、CT、MIR、ERCP、MRCP等。

4.中医辨病辨证分析: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书写内容:针对主病总结归纳四诊资料,对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演变进行分析,得出辨证结论.5、初步诊断:

(1)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和证候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写主要疾病诊断.当有2种以上中医疾病诊断时,中医证候诊断只写中医疾病第一诊断.(2)西医诊断:此次住院治疗的主要疾病诊断.如为“待查”,应在待查下面,写出临床首先考虑的至少两个诊断.书写要求同入院记录.6、西医诊断依据及西医鉴别诊断:指与本次主要疾病鉴别.鉴别内容按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至少3种.如果患者有多种疾病时,只讨论主要诊断及其并发症,不要求对所有疾病进行分析。

7.诊疗计划:指主要的治疗方案,以及为明确诊断需要做的各种检查治疗,依本次疾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方案.要有针对性,要写具体内容,不得过于简单.内容如下:①拟查项目;②治疗:列出西医治疗原则,药物及有关内容;中医的治法,方药;③对调摄,护理,生活起居中宜忌的具体要求.8.首次病程记录必须有医师签名。

×年×月×日×时 ×××主治医师查房 患者入院第2天,一般情况(饮食夜眠情况,二便)昨夜有无特殊情况,如果没就不写然后写当天的查体情况,然后是到写病历前收到的检查报告,写全,逐一对异常做分析,没意义的异常也要交代下为什么不处理,通常一句“无明显临床表现支持,暂无处理,下次复查”然后是XX主治医师今日查房后分析病情回顾病史,XXXX可以把入院的诊断依据以及有用的检查报告写进去。最后接治疗意见,当天做的医嘱改动以及为什么(原因其实可以偷懒不写或者模糊些,但不能不写医嘱改动)最后加句加强病情观察,最后签名。

日常病程记录记录的基本内容:

1)神志、精神、情绪、饮食、睡眠、大小便等一般情况;

2)患者反映(主诉);;3)主要症状和体征变化;;4)新出现的症状、体征和并发症;;5)诊疗、操作情况;;6)重要辅助检查结果与分析;;7)治疗效果的观察和分析;;8)重要医嘱更改及原因,尤其抗生素的应用及变更理;9)临时处理的依据、方法和效果;;10)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措施及效果;;11)有关病史的补充资料;;12)修正诊断或补充诊断及其依据;;13

2)患者反映(主诉);

3)主要症状和体征变化;

4)新出现的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5)诊疗、操作情况;

6)重要辅助检查结果与分析;

7)治疗效果的观察和分析;

8)重要医嘱更改及原因,尤其抗生素的应用及变更理由; 9)临时处理的依据、方法和效果;

10)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措施及效果;

11)有关病史的补充资料;

12)修正诊断或补充诊断及其依据;

13)同病人及其家属的告知情况及有关人员的反映和要求等。

++科主任查房

今日++主任医师查房,听取汇报,详细查体:患者一般情况,二便情况,查体情况,病情变化..........分析病情指出:........指示:...............遵医嘱执行

中医针灸科病历书写要求

一,专科检查

本专科检查的重点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的检查.四诊中应补充体表压痛点;辨证依据中应有经络辨证内容.二,治法

治则治法中要说明治疗原则,处方选穴,穴方意义.针刺要详细记录补泻方法,留针时间,疗程间隔;刺血疗法要有出血量的要求;灸法要说明艾灸种类,施灸时间,施灸壮数;电针要说明选择的波型,频率,刺激强度;穴位注射要说明药物剂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以重点描写。交班记录(标题,居中):(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日期,交班日期.(2)入院后扼要病情小结,包括入院的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有诊疗意义的结果.(3)入院诊断.(4)诊疗经过.包括入院后诊断变更的理由,以及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治疗.(5)目前情况,存在问题及诊治过程中的难点.(6)目前诊断.(7)交班注意事项.(8)医师签名.2.接班记录:要求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格式要求同交班记录.重点描述接班后的四诊和体检所见,拟定进一步的诊疗计划和即刻的处理措施.接班记录(标题,居中):(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日期,接班日期.(2)扼要地进行病情小结,包括入院后病情变化和入院诊断.(3)诊疗经过,包括已经完成的疗程和正在进行的治疗.(4)接班后对病史和体检的补充和更正.(5)目前诊断.(6)诊疗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7)接班治疗计划和注意事项.(8)医师签ming.注意:患者住院7天以上(含7天)更换主管医师,应写交接班记录.同一科室由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应写交班记录.六,转科记录书写格式及要求

转科记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转科时,经转入科室医师会诊并同意接收后,由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医师分别书写的记录.包括转出记录和转入记录.转出记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科室前书写完成(紧急情况除外);转入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转科记录内容包括入院日期,转出或转入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目的及注意事项或转入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1.转出记录(标题,居中)(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时间,转出时间,转入科别.(2)入院时情况.(3)入院诊断.(4)诊疗经过.(5)目前情况,包括查体和转科理由.(6)转科诊断,本科病在先,他科病在后.(7)转科后注意事项.(8)医师签名.2.转入记录(标题,居中)(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时间,转出科别,转入时间.(2)转入前的病情及所采取的诊疗措施.(3)转入原因.(4)目前情况,目前诊断.(5)转入后诊疗计划及措施.(6)医师签名.注意:转出记录的重点应放在患者当时的病情及注意事项,而转入记录的重点是转入本科后根据病情制定的诊疗计划.七,阶段小结书写格式及要求

5.病历书写制度 篇五

一、病历书写的一般要求:

(一)病历书写要认真执行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二)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力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三)各种症状、体征均须应用医学术语,不得使用俗语。

(四)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有关标准、规范执行。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等名称填写。

(五)度量衡均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时一律采用国际符号。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米(m)、厘米(cm)、升((L)、毫升(ml)、千克(Kg)、克(g)、毫克(mg)等书写。

(六)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七)病历的每页均应填写病人姓名、住院号和页码。各种检查单、记录单均应清楚填写姓名、性别、住院号及日期。

(八)、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九)、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输血、自费药的使用及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签字。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十)、按规定真实、客观地完成患者评估制度相关内容。

二、门诊病历书写要求

(一)、门诊病人一律建立门诊病历,患者保管。

(二)、病历应使用蓝色(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

(三)、病历一律用中文填写,力求通顺、准确、简练、完整,字迹清晰工整、不潦草,重要字段不得有涂改。

(四)、医师签字要签全名。

(五)、初诊病历书写要求: ⑴认真逐项书写首次病历,不可漏项; ⑵有就诊日期; ⑶有患者主诉、病史、查体; ⑷有检查、初步诊断、处置; ⑸有医师签名。

(六)、复诊病历书写要求: ⑴有就诊日期; ⑵有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的主诉(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治疗效果、重要检查结果; ⑶有病情变化后的查体;有初诊阳性体征的复查; ⑷有处置、复诊时间; ⑸有医师签名。

(七)、有药物过敏史者,应在门诊病历首页注明过敏药物名称。

(八)、病历中详细记录治疗方案,应有药名、剂量、用法、数量。(九)、开具诊断证明、休假证明和重要病情交待,病历中要有记录。

(十)、诊断书写要规范,待查病例要有印象诊断,不能确诊的病例要有鉴别诊断,跨科开药要有相应的疾病诊断。

三、急诊病历书写要求:

原则上与门诊病历相同,但应突出以下几点:

(一)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二)必须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有关生命体征。

(三)危重疑难的病历应体现首诊负责制,应记录有关专业医师的会诊或转接等内容。

(四)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对需要即刻抢救的患者,应先抢救后补写病历,或边抢救边观察记录,以不延误抢救为前提。

四、住院病历书写要求:

(一)书写时间和审阅要求:

1、新入院患者由见习医师、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在24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或表格病历)。患者因同一种疾病再次或多次入住本院,应写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要求及特点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规定。

2、对入院不足24小时即出院的患者,可只书写24小时入出院记录。记录应详细记录主诉、入院时情况、查体、入院诊断、诊治经过、出院的理由以及患者或家属的签字;入院时间超过8小时的应书写首次病程记录;24小时入出院记录应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

3、入院不足24小时死亡的患者,可只书写24小时入院死亡记录,必须详细记录主诉、入院时情况、查体、入院诊断、抢救经过、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死亡诊断,24小时入院死亡记录应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4、急症和危重患者入院后,值班医师要及时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在不妨碍抢救的前提下,尽快完成住院病历。

5、实习医师或进修医师等(未取得我院注册执业资格的医师)书写的病历,必须由本院取得注册执业资格的住院医师修改、补充以及审阅签字。病区无住院医师时,则由主治医师负责修改、补充和审阅签字。上级医师修改过多或书写不合格者应重写。病历书写完毕其真实性必须由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

6、住院时间过长的患者,每月应写一次阶段小结。阶段小结原则上由住院医师按有关格式书写,主治医师负责审阅签字。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主治医师按《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管理与评价制度》要求完成相关表格填写。

7、医师变更时,由交班医师在交班前完成交班记录;接班后,由接班医师及时完成接班记录。

8、患者转科时,由转出病区医师及时书写转科记录,接收病区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接收记录。转科患者属危重患者,应及时完成接收记录。书写文件必须符合我院转院转科规定。

(二)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1、首次病程记录由本院注册执业医师书写,在病人入院8小时内完成。书写内容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及必要的鉴别诊断以及诊疗意见等。

2、日常病程记录由实习医师、进修医师或住院医师书写;书写时首先书写“病程记录”为标题,另起一行标明记录日期,再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病重患者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每天至少2次。

3、日常病程记录内容包括:

(1)上级医师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分析,当前诊治措施、疗效的分析以及下一步诊疗意见。

(2)患者病情发展或变化(主要症状和体征的判定,处理情况及治疗效果)。

(3)与治疗和预后有关重要化验结果和特检报告,应有确切的记录。(4)重要治疗的名称、方法、疗效及反应和重要医嘱的修改及理由。(5)凡待诊、诊断不明确或原诊断需修正时,应及时进行修正并记录修正诊断的依据和理由。

(6)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心包穿刺、肾穿刺和床旁静脉切开等各种有创诊疗操作经过均按统一格式记录书写。术前一定要有告知同意书。

(7)胃镜、纤支镜、胆道镜、直肠镜、膀胱镜等重要操作后,均应有术后情况记录。术前一定要有患者同意书。

(8)患者以及其委托人(代理人)拒绝治疗或检查,应有相关的记录,并说明拒绝的理由以及患者或其委托人(代理人)的签字。(9)患者死亡后,其委托人(代理人)签署死亡通知书后是否同意尸解,应有相关记录。

(10)与患者委托人(代理人)沟通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其交待的特殊事项应有记录;手术患者应有与患者或其委托人谈话主要内容的记录。

(11)手术患者术中改变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和临时决定摘除器官应有委托代理人同意的记录和签字。

(12)输血病人输血当天要有病程记录,记录病员有无输血反应。(13)患者出院当日应有记录,重点记录患者出院时的情况。自动出院者,应记录注明,并有患者或其代理人(委托人)的签名。

4、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主治医师应进行首次查房。急诊危重入院病人,24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或科主任的查房记录。首次查房记录重点记录主治医师对病史、查体的补充以及诊断的分析依据和治疗用药的依据,凡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内容时,均应注明查房医师的全名及职称,若系(副)主任医师代理主治医师查房的要有注明。

5、上级医师查房后1—2天内,应检查审阅查房记录是否完整、准确并签字。

6、住院期间需他科医师协助诊治时,按《会诊制度》规定进行会诊,同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记录。

7、患者入院时间大于一周未确诊时,应组织全科讨论。入院诊断为待查、患者入院时间大于两周未确诊时,应组织多科多专业讨论。大查房和多科会诊时,由主管医师按统一书写格式要求书写大查房记录和多科会诊记录。在科室危重疑难病人讨论记录本中记录每个发言医师的分析。病历记录中,一律不记录每个发言医师的分析,而只记录较统一的总结性诊断和诊疗措施意见。

8、凡危重、急症患者的病程记录中,必须有三级医师的查房记录。记录时,应写出查房医师的全名和相应职称。

9、危重患者抢救记录必须反映出整个抢救过程,包括:上级医师的指示、抢救治疗使用的药物、抢救措施、患者病情的转归以及参加抢救人员的姓名和职称等。

10、在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时,经治医师按有关法律法规征询患者委托代理人意见后,决定是否告之患者本人。其决定意见应当及时记录,并有患方委托代理人签名认可。

(三)专项记录书写要求:

1、手术患者的病历必须书写术前小结;患者病情较重、难度较大的中型以上手术应书写术前讨论,术前讨论由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师主持,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参加讨论者的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日期;急诊手术患者可只写术前小结,但必须有中级职称以上医师查看患者的分析、诊断以及需施行手术治疗指示的记录。

2、外科手术患者均由麻醉医师填写表格式麻醉记录。

3、在术后24小时内,手术医师必须完成手术记录,同时应有主刀医师的签名。

4、患者死亡后,由经治医师在24小时内,按统一格式填写死亡记录,并在一周内完成死亡讨论和死亡讨论记录。

5、患者出院后,经治医师应在24小时内完成书写出院记录。

6、病历首页应按《卫生部关于修订下发住院病历首页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填写。首页的入院诊断以患者入院第一次主治医师查房诊断意见为准。

7、病历首页疾病的治愈、好转判定标准,一律按照卫生部《病种质量评定标准》填写,危重患者抢救成功标准按照《急症抢救标准和抢救成功标准》填写。

(四)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应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内容。

(五)医患合同书写要求:

1、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能力行为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

2、在签署各种医患合同时,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患者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人告之签署该种医患合同的目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就这些问题与患方进行沟通。

3、各种医患合同中,凡需患者填写的内容必须由患者签署;需其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人填写的,则由其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人签署。

4、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因文化水平低不能完成签署者,可由他人代写,但患者必须用右手食指在其名字处按红色印记。

5、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则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签署有关医患合同。

6、患方拒绝签署医患合同时,医务人员应在当天病程记录中,如实记录拒签时间、合同名称及其理由。

7、各种医患合同中各项内容,必须填写完整、准确。

(六)检验和检查报告单书写要求:

1、各种检验和检查报告单的内容包括受检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室、床号、住院号、检查项目名称、检验结果、报告日期以及报告单编号。

2、报告项目应与送检或申请检查项目一致。

3、检验报告单要填写具体的量化或定性数据或数值,同时应有正常范围参考值。

4、检验报告单除有报告人签名外,应有审核人签名或印章。

5、各种报告单字迹要清楚,字句通顺,书写无涂改。

6、影像学和病理学报告结果如证据不足,原则上不报告疾病诊断,但影像和组织细胞形态学具有特异性者除外。

7、所有检查资料和报告结果应有存档,并妥善保存。

8、进修医师、见习医师不能单独出报告,其签署报告结果必须有本院执业医师的复核签字。

6.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篇六

1.书写者护理记录由责任护士书写,另立专页。2.护理记录内容:病人及家属对护理的需求(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需求,理措施的主要理论依据。

1.书写者

护理记录由责任护士书写,另立专页。2.护理记录内容

(1)病人及家属对护理的需求(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需求)。(2)护理措施的主要理论依据。

(3)病程中出现的新的护理问题(须反映家庭、社会、环境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和修订护理计划的依据。

(4)值班护士在观察病情和执行护理措施中需要交待有关内容。(5)护理措施实施后,医师、病人、家属对护理效果的反馈。

(6)其他各项记录,如交班小结、接班记录、转科小结、接收记录和死亡记录等。

(7)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总责任护士查房时对病情和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的分析、以及护理措施意见,应详细记录,记录时应写明查房者的职务及全名。

3.记录次数

一般病人每周记录1~2次,但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发生变化应随时记录,危重病人应连续记录。

患者护理记录包括的内容和层次

患者护理记录包括的内容有:患者的姓名、科别、医疗的诊所、住院的病历号、床位号、页码记 录日期和时间、出入量、体温、脉搏、心率、心脏的节律、呼吸、血压、症状、体症、各种管道的情况、执行医嘱和给药情况、治疗和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护士的签名等。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的层次应该和一般护理记录单是一样的。

骨科的的护理记录

患者 男 36岁 因摔伤致右腿膝部疼痛肿胀3+小时来院治疗,来时神志清楚,呼吸规则,脉搏有力,平车送入病房,患肢远端血供可,皮肤温暖,感觉运动存在,嘱患肢抬高,制动。查体合作,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已建立静脉通道,行入院宣教

实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体会

【摘要】 了探索适合危重病人特点且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的护理记录,设计了新的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从正式应用的法律意识教育,到实施中的护理记录要求、记录方法、内容,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经过近一年的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病历 护理纪录

自正式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等文件的发布执行,首次规范了病历书写。目的在于科学、简明、真实的记录医疗护理的过程和患者病情的转归,但目前尚无统一、具体的护理病情记录书写标准,为寻找一种符合危重病人特点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的危重护理病情记录,避免以往护理病情记录的重复性、分散性、复杂性、回顾性和不及时性,我院将符合规范要求的危重护理病情记录单应用于临床,经过近一年的使用,基本符合规范的总体要求,现报告如下,供同行们参考。强化护理文件法律意识的教育

1.1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病人用法律武器衡量医疗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相比较目前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护理文件的法律教育尚存在较的空白带,因此在新的护理文件应用前,医院法律顾问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法制教育,通过一个发生在大家身边的鲜活的案例,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病情记录在医疗纠纷举证中的重要作用。

1.2 护理部认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规范,逐条讲解,并将所学的内容组织考试,使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中对可能发生的法律问题有高度的警觉性,使大家明白,提高护理病情记录书写质量,不但是为病人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天坛医院、协和医院等几所先期实行、按规范要求设计的护理记录单,设计出了符合我院特点的危重护理记录单。设计原则和版式

2.1 设计原则 减少书写,便于记录,避免重复。

2.2 版式 为能与其他存档的病历保持一致,便于在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栏书写内容,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设计为16开纸,正反两面,横翻页连续印刷。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是护理记录的根本要求。护理记录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句通顺。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除去原来的字迹。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并由相应的医务人员签署正楷全名 [3]。进修、实习及试用期的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应当经过在急救中心合法职业的护理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原则上不能与医生的病情记录出现矛盾。护理记录内容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

根据规范的要求,记录内容主要包括:护士执行的治疗护理及治疗护理措施的效果;病人或家属主诉不适的症状、感觉;检查到的病人病情及其变化;通过护理手段能解决的病人存在的问题;阳性实验室检查报告;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效果;病人经解释和劝导后所拒绝或接受的检查、治疗和护理;病人有关情况报告医生的时间及给予的措施;病人请假外出的时间、批准人;返回病房的时间及当时的病情;危重病人不能翻身的原因及批准人;病人入院时皮肤的情况(自带压疮、挫伤的部位、大小)等。由于开始时护士缺乏书写护理记录的基本功,使护理记录中有价值的部分得不到有效提取,也影响了对病人信息采集的准确性,造成护理记录形成时的错误 [4]。鉴于此种情况,我科制定了具体的护理记录书写内容:(1)生命体征、神志;(2)各种参;(3)各种管道:呼吸机、气管切开(痰量、性质、颜色)、气管插管、胃管、尿管、胃肠减压、吸氧等情况;(4)输液情况及部位;(5)体位;(6)皮肤粘膜情况。专科护理记录包括:(1)骨科:有无疼痛、麻木、肿胀及伤口敷料、肢体运动、牵引是否有效等;(2)神经外科:瞳孔、对光反射、评分、伤口敷料、肢体肌力、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躁动等。记录方法

5.1 新入院病人由当班护士按交班报告形式书写,以后各班根据病情变化和所做的治疗护理随时记录,每班书写小结,危重患者记录24h出入量。5.2 在抢救危重患者的时候,医护人员的首要责任是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生命,因此没有时间及时书写护理记录,事后往往因记不清而错记或漏记。我科在抢救车中备有专用的纸和笔,在抢救进行的间隙简单记录病情和用药,不限格式,只要记录者能理解即可。抢救结束,记录者据实在护理记录上补记。层层把关,及时反馈,加强质控

6.1 护理部每月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在护士长会上给予讲评,检查结果与科室质控挂钩。

6.2 护士长或主管护师每天检查护理记录并签字,从开始时重形式、格式、版面的清洁,逐渐将检查的重点放在护理记录是否及时准确、能否反映专科特点、给予护理措施后的效果等。对个别问题,单独提醒改正;对共性的问题,利用晨交班时间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具体如何书写。如颅脑外伤合并耳漏病人,护理记录单只记录为“左侧耳漏”,耳漏处有无液体流出以及采取的清洁措施、体位均未记录。每天及时的反馈,不仅能使护士及时发现书写护理记录中的不足,还能从中不断学到相关的业务知识,提高护士的整体业务水平。同时通过对一些不规范的记录的改正,提醒大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也使护理记录加真实有效。小结

7.病历书写规范试题 篇七

1。病历

2。病历书写

3。处方

二、填空题(30分)

1。 病历书写应当( )、( )、( )、( )、( )。

2。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 )和( )的医学术语。

3。 因抢救急危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4。 病历书写一律使用( )书写日期和时光,采用( )小时制记录。

5。 首次病程记录,由( )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病人入院( )小时内完成。

6。 病历摘要的资料包括( )、( )、( )、( )、( ),必要时( )。邀请院外会诊时,应( )。

7。 处方分为( )、( )、( )、( )四类。

8。 保存病历的目的是( )、( )、( )、( )、( )、( )、( )。

三、选取题(20分)

1。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 )钢笔书写。

A蓝黑墨水、碳素墨水;B黑墨水;C蓝墨水;D红墨水

2。 入院记录尽可能于次晨主治医师巡诊前完成,最迟须在病人入院后( )小时内完成。

A 8; B 12 ; C 24 ; D 36;

3。 普通处方用纸颜色正确的是( )。

A黄色;B白色;C绿色;D红色

4 处方量,普通用药一般为( )日量,不得超过7日量。

A1 B2 C3 D4

四、简答题(40分)

1。 疑难病历讨论是指什么,资料包括哪些?

8.家庭病床病历书写制度 篇八

家庭病床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在建立家庭病床和巡诊的过程中,通过问诊、体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家庭病床病历包括家庭病床病历封面、家庭病床巡诊日记记录单、家庭病床病历首页、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转诊记录、病例讨论记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家庭护理评估表、护理记录单、撤床小结等。

一、家庭病床病历封面的主要内容:家庭病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联系电话、主管医生、主管社区护士。医保病人在封面左下角填写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号,在家庭病床号上方填写医保中心号。

二、家庭病床巡诊日期记录单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床号、地址、电话、及巡诊日期。

三、家庭病床病历首页采用表格式,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出生地、民族、病史陈述者、建床日期、记录日期、联系人、关系、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及婚育史、月经及家庭史、体格检查、诊断、医师签名及日期。其书写要求及再次或多次建立家床记录、各专科建床记录书写的重点书写内容及要求参考《湖北省病历书写规范》。

四、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是指继家庭病床病历首页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变化及情况,重要 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巡视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以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告知的重要事项等。病程记录包括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巡视记录、阶段性小结、、抢救记录、撤床小结等,具体书写要求参考《湖北省病历书写规范》。

五、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科室主任或者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讨论地点、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

六、会诊记录、转诊记录:

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是指患者在建床期间需要他科(院)医师协助诊疗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的记录。会诊记录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说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他科(院)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会诊记录应当有会诊意见、会诊医师的科(院)别、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

转诊记录是指患者在建床期间由于病情变化需要转出家床时,经转入单位或科室会诊并同意接收后,书写的转出记录。转诊记录内容包括建床日期、转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建床时情况、建床诊断、诊治经过、目前诊断、目前情况、转诊目的、转诊医师签名。转诊记录需有主治医师以上或科室主任审阅签名。

会诊记录及转诊记录在病程记录续页按上述要求书写。

七、医嘱和医嘱单:

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具体书写要求参考《湖北省病例书写规范》。

八、护理记录:

(一)护理记录包括家庭护理评估表和家庭护理记录单。

(二)首次家庭护理服务填写家庭护理评估表和书写家庭护理记录单,再次家庭护理服务书写家庭护理记录单。

(三)家庭护理评估表的主要内容:基本资料、家庭社交及经济情况、家居环境、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沟通、意识及认知、健康状况、健康认知和主要健康问题。

(四)家庭护理记录单的主要内容:入户时间、出户时间和病情护理记录(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理记录应真实、客观、准确、及时、完整,具体书写要求参考《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

九、撤床总结记录:

撤床总结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在患者撤床24小时内完成的、对患者此次建床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内容主要包括建床日期、撤床日期、建床诊断、诊疗情况、治疗转归、撤床诊断、撤床医师、医师签名。撤床记录需有科室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审核签名。

9.中医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篇九

一、中医整体护理病历

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行辨证施护全过程的完整记录。

护理病历以蓝钢笔书写,字迹清楚,页面整洁,各项填写齐全,不用符号代替文字,符合护理文件书写的一般规则。

二、入院评估表

1、眉栏

(1)职业

如“医师”不能写“医务”,工人应写“煤炭工人”、“纺织工人”等。(2)入院诊断

中西医诊断可选填主要诊断1~2个。

2、主诉及简要病情(1)主诉

简明扼要地用一两句话叙述患者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如:①上腹部疼痛一月余,加重3天;②发热咳嗽、头痛1天;③右下腹疼痛伴呕吐发热12小时等。(2)简要病情另起一行。

①本次发病的原因(诱因),如感受风寒、饮食不节。②主要症状如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腹痛、腰痛、纳呆等。③既往史

包括诊断、时间、是否治愈。④生命体征

填写入院当日第一次测量的数据。⑤四诊内容

在望、闻、问、切的理论指导下,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重点了解与主证有关的阳性体征,以利辨证分析和提出护理诊断,各项内容可选择打勾,若无合适的选择,请在其他栏内描述清楚。

3、心理社会评估:没有符合的项目可以不选择,空格按要求填写。3岁以下患儿可空项。

4、入院评估表必须在本班内评估完毕,护士长要求在72小时审阅完毕。

三、护理诊断/问题项目表(附表9)

根据患者入院评估,参照标准护理计划,按急重为主的顺序,将患者的护理诊断/问题列入“护理诊断/问题项目表”。

1、中医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概念

诊断就是对病因、病症进行调查了解,经过分析研究,然后做出的判断。中医护理诊断是护理人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个人、家庭或社会,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之反应所做出的一种临床判断。它是以中医八纲辨证为纲,用四诊合参进行辨证分析,是选择施护措施达到整体健康平衡目标的重要依据。(2)要求

①护理诊断的顺序,可按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以后随着病情变化随时提出新的护理问题,均应记录于此表内。

②护理诊断应表达完善准确,括号内说明诊断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因素。例如:清淡饮食调理的需求(与发热、纳差有关)。

自理能力低下(与年老气虚、喘息不得平卧有关)

清理呼吸道低效(与脾虚湿盛、痰黄黏稠有关)。③在书写相关因素时,防止书写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

例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强迫体位、全身营养不良性水肿有关)对

(与护士未及时翻身、组织受压有关)错

④护理诊断要有针对性,注意患者个体差异,掌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⑤护理诊断应体现动态性、阶段性,当病情变化或转归时,及时制定新的护理诊断。2 护理评价

(1)对每个护理诊断/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其结果和评价请按括号内标准(A:已解决,稳定;B:基本解决,有明显的改善和进步;C:变化不明显,稍有缓解;D:无进展,未解决;E:恶化),选择相应的符号,填在表中的“评价”栏内。

(2)护理评价的记录,必须是此护理诊断基本解决或出院前最后一次的评价结果,如护理诊断:体温过高(39℃),在住院期间可反复出现多次,其“评价”只记录最后正常的日期或出院前的体温。

四、护理记录单

记录格式、内容、要求与一般护理记录单相同(附表6)。

五、出院评估表(附表10)1、出院评估

出院评估是患者在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按中医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全身心)护理过程的总结,也是对护理全过程实施护理计划的效果评价。其内容包括患者对本病的认知度、护士宣教后的理解程度、心理状态、自理能力等。

2、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的养生指导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一项内容,通过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调养及自我保健的方法。指导时必须遵循中医“三因制宜”的原则,针对每个患者病情的不同特点,从生活起居、情志调节、饮食调理、日常生活、用药指导、特殊指导等六个方面提出简明扼要的指导内容,便于记录并积累资料,为护理科研和教学提供素材。实施整体护理书写的护理病历,必须经上级护师或护士长审阅并检查其内容完整,护理措施切实可行,突出中医特色,体现动态变化,并记录上级护师查房指导的内容。

中医护理病历书写要求

1、评估患者:病种、病情、合作程度等(可查看原有病历、与医生沟通等)

2、问病史(包括现病史及主诉、既往史、过敏史等,其余按入院、住院评估

3、根据病情作必要的体查,如四测、心肺听诊、查瞳孔等,并记录

4、入院当天需做好住院安全防范指导及有关制度的介绍,以后每天根据病情及患者的动态情况作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5、整理病历资料,记录所见所做:入院评估表→住院评估表→护理记录表→健康教育记录表→出院记录表

注意事项:

1、每季上交的护理病历应选住院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一般应挑选本科的辨证施护病种来书写。

2、入院评估表:

(1)注意认真检查是否填写齐全,避免漏项。(2)主诉及病情要用中医术语或中西医术语描述。(3)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交给护长审阅。

3、护理诊断:

(1)要从入院评估表记录的病情资料进行辨证分析,寻找护理问题。

(2)提出护理问题要及时,问题的表达方式按规范格式书写。

(3)提护理问题应抓住主要矛盾,按重轻急缓顺序提出,必要的护理问题不能少。

(4)提护理问题要有针对性,要体现动态性、阶段性,随病情转归及时修改。

(5)提出的护理问题必须有可行性,与护理措施相对应,通过护理措施可以解决的

(6)护理措施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提出的问题及问题依据来制定),而且内容要具体落实到患者身上,要突出中医辨证施护特点,必要措施不能遗漏。

(7)护理措施不能用医嘱或护理常规来代替。

(8)手术当天应简单记录手术情况:包括送手术时间、地点、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后回病房时间、术后与术中特殊情况、术后患者一般情况。

4、健康教育记录表:

(1)健康教育应及时、有针对性,向患者或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后要及时记录。

(2)每项指导内容应重复向患者和家属重复讲述(如患者某天有新用开药,应及时作用药指导)。

(3)患者出院前应作必要的指导,并且要记录齐全。

5、出院评估表:

(1)应在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书写,由护长审阅后签名。(2)内容要简明扼要、全面、具体、无虚设。

(3)出院指导内容要有针对性,要具体,不能以提纲式记录,必要的指 导不能遗漏。

(4)特殊指导应针对该病作注意事项的指导,并记录指导患者复诊或就诊时间。

6、要求:

(1)新进院的3年内护士每两月写一份;三年以上护士每季度一份。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品德四年级上册 教案 第一单元下一篇:服务评价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