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制剂新技术(精选8篇)
1.中药药剂学制剂新技术 篇一
第三章药物制剂新技术
第一节包合技术
一、包合技术:指一种分子被包合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主分子客分子能否稳形成及是否稳定:取决于主、客分子的立体结构和二者极性。包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两组分间的范德化力。是物理过程,不是化学过程。
二、包合材料:
(一)、环糊精cd:β-cd水中溶解度最小,毒性很低。
(二)、环糊精衍生物:
1、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甲基、羟丙基、葡萄糖衍生物。
g-β-cd常用,使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增大,促进药物吸收,还作注射剂包合材料。
2、疏水性环糊精衍物物:乙基-β-cd,降低水溶性药物的溶解性,达到缓释作用。
三、包合作用的特点:
1、药物与环糊精组成的包合作用:通常是单分子包合物,
2、摩尔比是1:1。
3、包合时对药物的要求:原子数大于5(稠环小于5),
4、相对分子质量100―400,
5、溶解度小于10g/l,
6、 熔点低于250℃。无机药物大多不宜用cd包合。
7、药物的极性与缔合作用影响包合作用:
4、包合作用具竟争性
四、常用包合技术:
1、饱合水溶液法(重结晶法、共沉淀法)
2、研磨法
3、冷冻干燥法
4、喷雾干燥法
第二节固体分散技术
一、固体分散技术:是固体分散在固体中的新技术,通常是一种难溶性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型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水溶性、或难溶性、肠溶性材料中呈固体分散体系。
二、载体材料:吸收速率取决于溶出速率,溶出速率取决于载体材料的特性。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
1、聚乙二醇peg:4000、6000
2、聚维酮pvp
3、表面活性剂:poloxamer188
4、有机酸类
5、糖类和醇类:半乳糖、甘露醇
(二)、难溶性载体材料:
1、纤维素类:ec
2、聚丙烯酸树酯类:eudragite、rl、rs
3、其他:胆固醇等
(三)、肠溶性载体材料:
1、纤维素类:cap、hpmcp、cmec(羧甲乙基纤维素)
2、聚丙烯酸树酯类
三、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
1、熔融法:关键是迅速冷却,适于对热稳定的药物。
2、溶剂法:共沉淀法,适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
3、溶剂-熔融法:适于液态药物,只适于剂量小于50mg的药物。
4、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适于易分解或氧化,对热不稳定的药物。
5、研磨法
四、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1、简单低共熔混合物:药物以微晶形式分散在载体中。
2、固态溶液:以分子状态分散
3、共沉淀物:非结晶型无定型物,又称玻璃态固熔体。
六、固体分散体的速效与缓释原理:
(一)、速效原理:
1、分散状态影响药物溶出速率:分子分散>无定型>微晶
2、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可润湿性、高度分散性、对药物抑晶性
(二)、缓释原理:采用疏水或脂质类载体材料具有缓释作用。
2.中药药剂学制剂新技术 篇二
我校属于医药类职业院校,在培养目标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且医药类的专业课程均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在医药学类职业院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性教学在促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医药类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医药学类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医药类相关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根据行业发展与行业岗位的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如药学类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服务等方面一线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决定了实践教学是药学类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学类高职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实践教学是医药类职业类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形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时间上看,从校内学习开始到企业顶岗实习结束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经历从分散的知识学习、单项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到各课程知识和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实践教学在学生职业技能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方面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制剂实践教学现状矛盾浅析
2.1 制剂生产实际岗位群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学校同一专业教学过程中与制剂生产相关性大的课程之间相对独立的教学形成矛盾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岗位,药品生产具有延续性、过程性,质量的全程监控性,决定了制药等相关专业所开设的核心专业课之间虽独立开课有自己各自的课程体系,但必须要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就以中药专业来说所开设的以下课程可以说都是为药物制剂生产奠定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如,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分析技术、GMP实施技术等。这些课程共同服务于制药岗位,互为对方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学生在校学习的前期阶段,涉及到某一岗位群不同岗位中的单项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分别是以课程的形式独立开课,各课程在教学上往往因分属于不同教研室,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在教学中常常以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势开展各自的实训、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同一专业不同课程之间在教学中相互的联系和渗透较少。鉴于各岗位的关联性,知识、技术的相互渗透性决定的在实践教学中要始终关注这种岗位之间的联系,在技能训练中,在可能的环节,去体现这种联系,共同为同一专业服务的各课程之间要在日常教学,实训中尽可能的找到可联系,渗透的关键点,使学生在校学习、实践期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就体会、认识到他们所学的各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认识到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
2.2 学生制剂实验提取净化工艺过于简单与企业实际生产中前处理工艺相对复杂的矛盾
对于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实验、实训教学中涉及到从原药材的提取、净化工艺,因考虑到实验教学时间问题,在有限的四节课实验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体验、掌握相对完整的制剂制备工艺过程,多数情况把原药材前处理工艺设计的相对简单,多数是用水提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设计水提醇沉工艺;随着制剂品种的不断增多,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应用,以及药物要满足“三小、三效”的原则指导下,药品生产企业,对于中药制剂品种的生产,在前处理工艺上,遵循提取与净化处理尽可能的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的原则,企业在制剂制备前处理工艺现状恰恰与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教学中强调的,分析有效成分的性质,设计合理的提取、净化工艺,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相一致。因此,开展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实训项目相互衔接的研究非常必要。
3 中药制剂技术与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项目相互衔接必要性
3.1 促进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形成有机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与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在中药专业及中药制剂技术专业开课顺序上均是分前后学期分别开课,在开课时间上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属前期课程,在后续课程中药制剂技术实验、实训教学中注重两门课程的有效衔接,一方面课体现药品生产企业制剂生产的过程性,延续性;另一方面,促使、激励学生把这两门课的知识与技能知识很好的连贯起来,学生能充分的体会到不同岗位群各岗位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激发学生形成把在校期间所学的各课程相对零散的知识与技能,很好的连贯起来的意识,体验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扩展学生就业的弹性空间。在思想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2 为制剂综合性实验、实训的顺利有效开展打好了前期基础
以具体制剂生产岗位为指导,围绕制剂生产岗位任务,着重针对制剂提取、净化岗位等前处理岗位与制剂成型加工岗位之间的关系,找出中药制剂技术与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合适的结合点,为开展制剂综合性实验、实训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药制剂生产各岗位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中药制剂生产的职业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综合职业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制药岗位。
4 中药制剂技术与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项目相互衔接的开展步骤
4.1 整理含各类成分代表中药的典型制剂
为了使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实训项目相互衔接的更合理,首先对企业制剂生产岗位进行了调研,联系现市面上销售的制剂具体品种,以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为出发点,以各大类化学成分分类为分类依据,从每一类成分中选择代表性中药,查阅、调研现药店销售及医院临床使用的制剂品种,选择典型的制剂品种,查阅制备工艺流程。设计两门课衔接的模块。如表1。
4.2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项目相互衔接开展程序及效果
选择我校08高职中药专业1、2、3班,在中药制剂技术实验教学中设计联系中药化学实用技术的实验项目,该教学设计分三个环节:实验前问题的设置,实验中跟踪讨论,实验后及时评估。
为了使学生在思想上把独立开设的两门课程之间形成联系,树立相关专业课之间有机联系的意识,在中药制剂技术理论课教学中,在合适的教学环节上选择某些联系这两门课的内容,在理论教学中从典型制剂的举例到某制剂工艺流程中一些环节操作注意事项,注重两门课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主要专业课有关联性的意识,为开展联系两门课的整合实验,奠定一定的基础,在整合实验前,发放了实验、实训开展情况问卷调查表,表明学生对于实验、实训课有一定热情,在问题“若开展一项能联系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有关内容的实训(比如:用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提取槐米中的芦丁,用制剂技术中制备滴丸剂),你对这种实训的评价是的”,选择“很有必要”的同学占了总数的74%,在实验开展中,选择我校08高职中药专业1、2、3班,每班人数均在40人以上,每班分8组,平均每组5-6人。在实验前,选择代表性中药成分如黄连中的小檗碱,以小檗碱为主药,让学生自行查阅已学过的药化课本,制剂课本相关内容,结合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查阅,首先复习回顾已学过的有关含生物碱类的代表药物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工艺,复习盐酸小檗碱理化性质,如:溶解性、稳定性等,根据药化中学习的盐酸小檗碱的性质,结合中药制剂技术中,已学过的剂型,选择合适的剂型,设计制备工艺流程。师生共同探讨。实验课实施中,选择学生设计经教师修改的一些可行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开展中,盐酸小檗碱由中药化学实验室提供,是学生在药化实验中提取的产品,在中药制剂技术实验教学中拿来当做中间体,继续加工成制剂成品,这样既有利于实验材料的再次利用,有一定节能减排的作用,节约了实验原料,又有利于学生把前、后期课程联系起来,使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此外在制剂实验开展中再设计一些联系两门课的有关问题,实验中跟踪讨论。
实验后及时评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学生发放问卷,了解此具有整合性的实验教学项目的应用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反映用前期已开展过实验、实训的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产品,来开发、加工成制剂成品,有利于对前期课程(中药化学实用技术)知识的回顾及对后期课程(中药制剂技术)进一步加深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促学生实现使前后期所学课程形成有机联系。此整合性实验受学生的欢迎。
5 问题分析
5.1 教师方面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与中药制剂技术实验、实训项目相互衔接的研究,及相关项目整合的研究文献报道的较少,无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两门课程的相关教师要多交流、实验开展的时间、项目等方面沟通协调好。因实验模块设计到两门课程,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与中药制剂技术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要不断学习,查阅资料,拓宽知识面。
5.2 学生方面
根据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性的课程,大多数都在6、7学期开设,到第七学期,学生面临实习,心中有一定的就业压力,怎样兼顾好在校学习、实验、实训与很好的择实习、就业单位,要调整安排好,此外学生能很好的联系其他有关专业课相关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3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产品量的方面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在实验室进行,属于小试规模,每一小组投料一般在200克左右,成分产品得率有限,故实验后整个产品量不是很多,不足以能满足2个班以上的制剂实验,针对一些得率低的产品,只能有选择性的选择某个班级开展。如何使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所得产品的量,满足中药制剂技术某些项目实验、实训教学,还需进一步交流、探讨。
5.4 教学效果评估方面
高职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学习的好坏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学习态度如何;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了多少知识与技能;知识面得宽窄;自学的能力;实践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独立见解。因此,不能单靠一张试卷,一次考试来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教学效果的评价应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把学生的个人创造性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分析总结问题能力等非试卷因素进行综合评分,可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作出全面的评价。本课题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因多方面原因的限制,采用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6 意义及进一步拓展研究
研究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项目相互衔接,体现制剂生产的延续性、过程性、质量的全程监控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促学生对课程形成整体认识,本项研究有进一步拓展研究的价值,为制剂综合性实训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春梅.医药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改革探微,卫生职业教育,2008,(21):92-93.
[2]刘德军.围绕产业链建设实训基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51-52.
3.中药药剂学制剂新技术 篇三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中药药剂 教学
《中药药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将中药材制备成各种剂型的制备理论、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该课程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各类晋升及资格考试,如中药士、执业药师等的必考科目。其教学具有内容多、概念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多媒体技术在《中药药剂》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 多媒体课件资源的采集与处理
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像等资源于一体而深受学生喜爱,它将原本枯燥、缺乏吸引力的讲授变成了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讲授,尤其适用于《中药药剂》这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但要制作好多媒体课件首先要进行资源的采集,没有适宜的资源就难以满足课件的制作,因此多媒体课件资源是制作课件的先决条件。在资源的采集与处理中,要结合课程的教学大纲,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收集、处理。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在资源采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是通过网络搜索、亲自拍摄、教学光盘等进行收集、处理。如可通过谷歌、百度中图片视频的搜索功能,搜索中药药剂中各种剂型的制备设备及工艺,并从中借鉴有用的元素;还可以通过去药企拍摄各种剂型的制备仪器以及制备工艺等。《中药药剂》课程内容丰富,多媒体资源的收集与处理是繁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并与其他相关教师合作,形成较为系统的《中药药剂》多媒体资源库。
二、 多媒体技术在《中药药剂》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中药现代化的实施,《中药药剂》课程显得更加重要。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做成直观、生动的课件,可以模拟生产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在讲授湿法制颗粒时,由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等步骤组成,以前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软材,如何判断软材质量,颗粒如何成型等问题。现在将这一制备过程由老师拍摄成视频短片,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兴趣提高了,收效也更大了。
(二)展示生动课堂,突出教学重难点
《中药药剂》课程涉及操作车间和很多制药设备,学校大多不具备所有的实训设备。因此在教学中将制剂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形象地展示出来,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经过精心备课,针对不同剂型的教学特点,制作出各具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如在讲解片剂内容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片剂制备的车间设计、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使不易口头表述清楚的制粒、整粒、压片、包衣等过程,通过课件演示变得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延伸课堂教学,建立教学互动
教学是一种互动行为,教师之间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提高课件制作质量,实现资源的共享。成功的教学还应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融于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所担班级大多使用网络聊天工具,并且建立了班级QQ群,教师可将教学课件、课后作业等资料上传到群共享中供学生查看,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该课程的意见。教师之间、师生的沟通交流,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不足及对策
(一)多媒体教学离不开计算机作为载体,而计算机有时容易出现故障
大部分职校的教师并未受过专业的计算机学习,缺乏排除故障的应变能力,这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需对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知识有适当地掌握,才能较好地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这既可以防止因产生突发情况而措手不及,同时还能使学生调整视觉防止长时间看屏幕产生思维僵化等不利影响。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过“多”或过分华丽,教学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所做课件的制作水平,课件中使用大量音乐、图片、动画等,结果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这些方面而造成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而不去考虑如何提高实际教学技能,以致自身基本教学功底都在不断弱化。因此,我们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在不同章节中根据需要分别对待,合理调整多媒体与其他教学形式,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都是服务于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只有教师端正教学态度,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才能使多媒体这一教学形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骏骐.中药药剂[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
[2]许永红,甘定基.多媒体课件素材的采集和处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6,45(13):140.
[3]纪俊.多媒体教学之我见[J].阴山学刊,2004(1):172-173.
4.中药药剂学试题 篇四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制剂 “返砂” 表面活性剂 胶剂 注射用水 生物利用度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软胶囊的制法有()和()。
2、狭义上的丹药是指用()和()在高温下烧炼而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化合物。
3、气雾剂的抛射剂作用有二,一是(),二是()。
4、缓释制剂动力学模型为()级,控释制剂动力学模型为()级。
5、水丸的制备关键是(),黑膏药的制备关键是()。
6、片剂润滑剂的作用有()、()、润滑。
7、除菌滤材及滤器常用的有()、()。
8、植物药材的浸提过程包括浸润、渗透,()和()三个阶段。
9、湿法粉碎包括()法和()法。
10、药剂学配伍变化包括()和()两方面。
三、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药浓缩液直接制成浸膏粉的方法是()。
A、减压干燥
B、喷雾干燥
C、沸腾干燥
D、吸湿干燥
2、毒剧药材制成酊剂应采用()。
A、煎煮法
B、浸渍法
C、渗漉法
D、蒸馏法
3、润湿、糜烂性的、有大量渗出液的皮损宜选用哪种基质()。
A、油溶性、B、O/W型乳剂基质 C、W/O型乳剂基质 D、水溶性基质
4、注射剂精滤一般选用哪种滤材()。
A、0.6~0.8(m的微孔滤膜 B、0.22~0.3(m的微孔滤膜
C、2号砂滤棒
D、1号垂熔玻璃滤球
5、甘油在膜剂中的作用是()。
A、成膜材料
B、增塑剂
C、脱膜剂
D、填充剂
6、表面活性剂HLB值在多少可作增溶剂()。A、7~9 B、3~8
C、8~16
D、15~18
7、脂质体在体内的吸收机理是()。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吞噬
D、膜孔转运
8、适用于固体制剂灭菌的方法是()。
热压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射线灭菌法
9、(-环糊精,它连接的葡萄糖分子数是()。A、5;
B、6;
C、7;
D、8;
10、药物溶解于熔融的载体中,呈分子状态分散者称为()。A、低共熔混合物
B、固态溶液
C、玻璃溶液
D、共沉淀物
四、多选(每小题2分,共12分)
1、休止角的测定方法有()
液体置换法②固定漏斗法③固定圆锥槽法④倾斜箱法⑤转动圆柱体法
2、微囊制备属于物理化学法的方法有()。
①单凝聚法②复凝聚法③溶剂--非溶剂法④界面缩聚法⑤空气悬浮法
3、片剂包肠溶衣的物料有()。
①PVP
②PEG
③CAP
④虫胶⑤Ⅱ、Ⅲ丙稀酸树脂
4、中药注射液除鞣质的方法有()。
①水提醇沉法②明胶沉淀法③超滤法④醇溶液调PH值法⑤聚酰胺吸附法
5、干燥淀粉在片剂中常用作()。
①稀释剂②吸收剂③粘合剂④崩解剂⑤润滑剂
6、除药液及溶媒中热原的方法有()。
过滤吸附法②高温法③反渗透法④酸碱法⑤超滤法
五、改错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球磨机的最佳转速是42.3/√D。()
2、药典筛号数越大,粉末越粗。()
3、稳定晶型比亚稳定晶型、不稳定晶型、无定型的药物溶解度大、溶出快。()
4、与体液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
5、舌下含片主要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炎等局部疾病。()
6、渗透泵型片剂片心应为水不溶性药物与水不溶性聚合物辅料制成()。
7、大输液常用流通蒸气灭菌法。()
8、干燥的降速阶段,干燥速度与物料的含湿量成反比。()
六、问答题(共30分)
片剂包糖衣的工序及每道工序所用的物料。(10分)指出下列附加剂在注射剂中的作用。(6分)(1)吐温-80 ;(2)氯化钠;(3)三氯叔丁醇;
(4)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5)焦亚硫酸钠;(6)EDTA-Na2 气雾剂速效原理。(8分)
分析下列O/W型乳剂型软膏基质中各成份的作用。(6分)硬脂酸三乙醇胺凡士林甘油尼泊金乙酯蒸馏水
七、计算题(8分)
某药物在85℃进行加速实验,测得logC 与t 之间具有线性关系,直线方程为logC =-2.2×10-3t + 2.0(t的单位:小时),设其活化能为20Kcal/mol,求其25℃时,分解10%所需要的时间。
中药药剂学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 制剂:根据药典、部颁标准,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剂称为制剂。“返砂”:煎膏剂、蜜丸存放期间,可见到糖的结晶析出,该现象称为返砂。
表面活性剂:凡用量小、能显著降低两相间或多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总称为表面活性剂或界面活性剂。
胶剂:以动物的皮、骨、角、甲为原料,用水煎取胶汁,浓缩后制成干膏状,供内服的固体制剂。
注射用水:无热原的重蒸馏水。
6、生物利用度:服用药剂后,制剂中的主药到达体循环的相对速量及相对速率。填空
1、软胶囊的制法有(压制法)和(滴制法)。
2、狭义上的丹药是指用(汞)和(矿物类药物)在高温下烧炼而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化合物。
3、气雾剂的抛射剂作用有二,一是(喷射药物的动力),二是(主药的溶媒和稀释剂)。
4、缓释制剂动力学模型为
(一)级,控释制剂动力学模型为(零)级。
5、水丸的制备关键是(起模),黑膏药的制备关键是(炼油)。
6、片剂润滑剂的作用有(助流)、(抗粘附)、润滑。
7、除菌滤材及滤器常用的有(6号垂熔玻璃滤器)、(0.22(m或0.30(m的微孔滤膜)。
8、植物药材的浸提过程包括浸润、渗透,(解吸、溶解)和(扩散、置换)三个阶段。
9、湿法粉碎包括(“水飞”)法和(加液研磨法)法。
10、药剂学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和(化学)两方面。单选
1、中药浓缩液直接制成浸膏粉的方法是(B)。
A、减压干燥
B、喷雾干燥
C、沸腾干燥
D、吸湿干燥
2、毒剧药材制成酊剂应采用(C)。A、煎煮法
B、浸渍法
C、渗漉法
D、蒸馏法
3、润湿、糜烂性的、有大量渗出液的皮损宜选用哪种基质(D)。A、油溶性、B、O/W型乳剂基质 C、W/O型乳剂基质 D、水溶性基质
4、注射剂精滤一般选用哪种滤材(A)。
A、0.6~0.8(m的微孔滤膜 B、0.22~0.3(m的微孔滤膜
C、2号砂滤棒
D、1号垂熔玻璃滤球
5、甘油在膜剂中的作用是(B)。
A、成膜材料
B、增塑剂
C、脱膜剂
D、填充剂
6、表面活性剂HLB值在多少可作增溶剂(D)。A、7~9 B、3~8
C、8~16
D、15~18
7、脂质体在体内的吸收机理是(C)。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吞噬
D、膜孔转运
8、适用于固体制剂灭菌的方法是(D)。
热压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射线灭菌法
9、(-环糊精,它连接的葡萄糖分子数是(C)。A、5;
B、6;
C、7;
D、8;
10、药物溶解于熔融的载体中,呈分子状态分散者称为(B)。A、低共熔混合物
B、固态溶液
C、玻璃溶液
D、共沉淀物
四、多选
1、休止角的测定方法有(②③④⑤)
①液体置换法②固定漏斗法③固定圆锥槽法④倾斜箱法⑤转动圆柱体法
2、微囊制备属于物理化学法的方法有(①②③)。
①单凝聚法②复凝聚法③溶剂--非溶剂法④界面缩聚法⑤空气悬浮法
3、片剂包肠溶衣的物料有(③④⑤)。
①PVP
②PEG
③CAP
④虫胶⑤Ⅱ、Ⅲ丙稀酸树脂
4、中药注射液除鞣质的方法有(②③④⑤)。
①水提醇沉法②明胶沉淀法③超滤法④醇溶液调PH值法⑤聚酰胺吸附法
5、干燥淀粉在片剂中常用作(①②④)。①稀释剂②吸收剂③粘合剂④崩解剂⑤润滑剂
6、除药液及溶媒中热原的方法有(①③⑤)。
①过滤吸附法②高温法③反渗透法④酸碱法⑤超滤法
五、改错题
球磨机的最佳转速是42.3/√D。
32/√D~37.2/√D 药典筛号数越大,粉末越粗。细
稳定晶型比亚稳定晶型、不稳定晶型、无定型的药物溶解度大、溶出快。小慢
与体液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渗
舌下含片主要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炎等局部疾病。口
渗透泵型片剂片心应为水不溶性药物与水不溶性聚合物辅料制成。水溶性水溶性
大输液常用流通蒸气灭菌法。小针剂
干燥的降速阶段,干燥速度与物料的含湿量成反比。正
六、问答题
片剂包糖衣的工序及每道工序所用的物料。答: 工序
物料
隔离层
胶浆、滑石粉
粉衣层
糖浆、滑石粉
糖衣层
糖浆
有色糖衣层
有色糖浆
打光
虫蜡(加2%的二甲基硅油)
2、指出下列附加剂在注射剂中的作用。(1)吐温-80 :增溶剂(2)氯化钠:等渗调节剂
(3)三氯叔丁醇:抑菌剂、止痛剂
(4)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PH值调节剂(5)焦亚硫酸钠:抗氧剂
(6)EDTA-Na2:金属离子络合剂 气雾剂速效原理。(8分)答:(1)给出的药物粒径小,表面积大,分散度大。
(2)接受药物的部位肺泡表面积大(人体有3-4亿个肺泡,总表面积200平方米,相当于体表面积的25倍。
(3)肺泡与血管紧贴(肺泡膜与血管壁两者加一起厚度仅0.5-1(m),进入肺泡的药物立即转入血液中。
(4)肺部血液循环速度快,进入血液中的药物立即被带走,运转至全身发挥作用。分析下列O/W型乳剂型软膏基质中各成份的作用。(6分)
答:硬脂酸与三乙醇胺:一部分作油相基质,另一部分与三乙醇胺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硬脂酸三乙醇胺皂作O/W型乳剂型软膏基质的乳化剂。凡士林:作油相基质。甘油:保湿剂。尼泊金乙酯:防腐剂。蒸馏水:水相。
七、计算题(8分)
某药物在85℃进行加速实验,测得logC 与t 之间具有线性关系,直线方程为logC =-2.2×10-3t + 2.0(t的单位:小时),设其活化能为20Kcal/mol,求其25℃时,分解10%所需要的时间。
解:直线斜率
-2.2(10-3=-K/2.303 K=2.2(10-3(2.303 T=0.1054/K=0.1054(103/2.2(2.303 Logt25=logt85+E(T85-T25)/ 2.303(1.987(298(358 Logt25=log0.1054(103/2.2(2.303+20(103(85-25)/ 2.303(1.987(298(358 Logt25=1.318+2.458 Logt25=3.776 t25=5971hour=249d=8个月 药物剂型按分散系统分为
蜂蜜炼制有哪些种类?特点如何? 简述起浊现象并分析起浊现象的原因。工作总结 张晓文
作为有将近2年经验的班主任,我深切地感觉到,在这样一个张扬个性,注重人格的教育时代,班主任的角色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大势所趋,构建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更是势在必行,如何让这种现代的新型的教育理念在我新的班级中得以体现,下面就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跟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转变处罚方式 消除抵触情绪 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批评教育。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受到批评教育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
最近一个学期以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让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讲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让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100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请大家注意心理报告不是保证书更加不是检讨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明显好了很多。第一:受这种处罚的学生一般不会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第二: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讲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他的口才及胆量是一个考验和训练,写心理报告的学生要用正楷字来写,间接的帮他们练字和培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第三:可以引导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可以发掘到一部分学生的潜能。班上有一名男生同学,平时不爱出声,有一次在做眼保健操的时候,他没有做,而是和后面的同学聊天,后来扣了分。他自己选择了罚上讲台讲故事,结果他的故事讲得很流畅,而且情节生动,获得了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在大庭广众表现自己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了,而且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比别人差。
二、捕捉闪光点 虚心接受批评
记得我刚做班主任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很容易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下不了台,而且我发现这种方法批评学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气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摄于我做班主任的威严而心里不服气。后来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探索,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招数:我们批评学生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优点。
我们班有两个男生,性格比较反叛,具体表现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概括:班主任说什么他都不乐意,班干部做什么他都认为不对!但是这两个学生都有一个优点:爱劳动,做事有韧劲而且机灵。有一次大扫除快结束时,当我说:谁愿意把垃圾桶拿去洗洗时,其他同学朝结满了厚厚黑黑的污垢的垃圾桶看看,都没有举手,只有他们这两只小手高高地举起;每天早上他们到学校,看到值日生没有来,他们会自觉地帮助打扫卫生,教室的卫生有了他们,让我省心多了。我当时就抓住他们这一个闪光点找他们谈话,我赞扬他们大扫除表现如何积极尽力,同学们都嫌脏,不乐意做,而他们能乐意承担。之后,我又跟他们回顾早上值日时那种吃苦耐劳的样子,在下课时间帮老师整理同学的作业本,赞扬完后我发现他们已经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个时候我看准时机话题突然一转:“但是你有没有好好想过,你们在班上尽心尽力地为同学服务却没有一个人喜欢你们呢,你有没有冷静的思考过为什么?”然后我跟他们一一分析原因,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只是点点头,到了后来他们自己主动表态,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跟他们出来长谈了一次,慢慢地我发现这两个学生在学习态度及与同学相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反叛的心理也慢慢变得平和了,乐意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的同学也多了。
三、选拔好班干部,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学生干部是班上的积极分子,是班主任的助手,能及时沟通班主任和学生这间的联系。班主任的工作意图往往首先变成学生干部的具体行动,然后再去教育和影响全体学生。学生干部在学生中具有特殊的号召力和影响作用。只有选拔好班干部,形成班集体的领导核心,才能有力地带动全班去共同努力,团结奋斗 我想,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塑造学生的个性,是把我的学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骨气、健全的人。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班主任工作总结
作为班主任,我可以感受到与班级慢慢进步的快乐。我谈谈自己这段时间来工作的体会:
一、懂得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相反,如果班主任不信任、不尊重学生,尤其在公共场合,哪怕是无意识地用羞辱的语言去刺激学生,在学生面前,你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权力。对善于做学生朋友的班主任,有哪个学生不喜欢他呢?当然,朋友关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
作为班主任,自然大多都会兢兢业业地工作,有时劳力费神却效果不佳,这时候,埋怨、牢骚都无济于事。班主任与学生毕竟是两代人,更何况班主任与学生所具有的学识不相同,人生阅历也不一样,各方面修养存在着差异,性格上的差异更是多种多样,诸如此类还有许许多多的不一致,当然会产生思想观点的不一致,看问题角度不一致,解决问题方式也不一致,于是,许多矛盾便产生了。此时,如果多一点理解,经常想想自己是他们那个年龄时,面对班主任的教诲是怎样一种心态,乐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厌恶反感什么样的方式,恐怕就不会埋怨了。班主任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没有歧视,没有偏爱,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心,能够放得下班主任的“架子”,洗去脸上的“古板”,与他们一起迎接欢笑,一同承受苦恼,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谁都知道“理解万岁”这个口号在当今学生中很受欢迎,这表明当今青年学生渴望与成年人沟通,具有填平代沟的良好愿望。一方面,班主任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以至错误,要给予真诚、热情、严肃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决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班级各项活动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如:主题班会、运动会、班干选举及班级日常工作都应听取学生意见,使学生在被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那么,如何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呢?我总结出这么几点体会:
1、课堂上要多些微笑。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敢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我给自己提出了要求:要面带微笑地上每一节课,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不用过多的时间处理不良问题,表扬激励的语言不离口。这种做法使我和学生在课堂上关系融洽了。
2、遇事要有耐心。如果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较突出,那么就需要班主任有耐心,付出较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否则就会欲速不达。只有让学生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二.进一步提高卫生水平, 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里,我继续坚决执行学校制定的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经常性地深入学生间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加强学生在诸如教室、校园、回家途中寝室中等地点的安全防范意识,消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总之,班级管理琐碎,班主任需要运用细心、耐心、虚心、忍心和爱心、良心去精心培育,功夫才会不负有心人。做了班主任我深刻的体会到:做班主任之最主要、最关键之处即“勤”-―勤下班级、勤巡视、勤“谈话”、勤“蹲点”、勤“陪学”„„总之,勤能补拙;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质量、时间就是生命!
2011年7月2日 工作总结 张晓文
作为班主任,我可以感受到与班级慢慢进步的快乐。那一个整体,那一个家,在我这个“家长”的培养下,看着它慢慢的长大,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快乐和自豪。下面我谈谈自己这学期来工作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我们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好得力小助手,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一个好的班主任,要想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开展的得心应手,就要学会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进行的轻松愉快,而又有好的效果。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就要在班里就需要培养好班干部,让班干部来代替老师管理班级。
本学期,虽然我注意培养了王瑞等几位班干部。可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这几位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还不够高,组织能力也很欠缺,不能很好的带领全班同学上好自习课,搞好各方面的活动。因此,在第二月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重点做好小干部的培养工作。首先,重新选举班干部。通过班会课,民主选举出学生喜欢的班干部。其次,找班干部和班内个别学生谈话,帮助班干部树立自信心,消除班内不利于班级管理和成长的消极因素。最后,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制度,并严格按班级制度执行。要求其他学生做到的,班干部首先要做到。班里的日常事务,班干部能处理的,尽可能的让班干部去做。通过本学期的历练与培养,小干部把班级管理有声有色。不仅几位小干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的威信在班里有所增强,而且,他们也用自己的良好表现为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在他们的配合和帮助下,我班的各项活动开展有序,我的班级管理也轻松了不少,我班也走向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总之,班级管理琐碎,班主任需要运用细心、耐心、虚心、忍心和爱心、良心去精心培育,功夫才会不负有心人。做了班主任我深刻的体会到:做班主任之最主要、最关键之处即“勤”-―勤下班级、勤巡视、勤“谈话”、勤“蹲点”、勤“陪学”„„总之,勤能补拙;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质量、时间就是生命!2010—2011学第二学期《中药药剂学》教学工作总结 专业组柳妮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本人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期工作小结如下:
一、工作务实、态度诚恳。本期任教高一(5)、高二(5)两个班的《中药药剂学》,周课时19节。在教学工作中一贯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试卷,耐心细致辅导每一学生,能独立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业务,注重知识的更新和自身修养。
二、爱岗敬业、积极进取。
本人一贯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在扎实工作的同时,坚持读书看报,注重教学教改研究,善于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教学反思,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有自己的见解,积极参加示范课、公开课、竞赛,善于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注重教学创新。
三、利用媒体,培养能力
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多媒体手段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讲授“人口”、“中药学”、“生产活动”等内容时,可充分展示中药药剂学的学科功能。本学期每个课时我都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帮助识记、理解。始终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四、注重教改,提高效率
5.中药药剂学实验(上) 篇五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含毒性成分散剂、含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操作要点。2.熟悉等量递增的混合方法与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题要
1.含义
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经粉碎、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剂型。根据用途可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按药物性质分可分为一般散剂、含毒性成分散剂、含液体成分散剂、含低共熔成分散剂。其外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且装量差异限度、水分及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规定。
2.制备工艺流程
处方拟订一物料准备一粉碎一过筛一混合一分剂量—质检一包装。
3.细度要求
对于不同的药物可采用不同的粉碎方法,且根据临床需要及药物性质不同,粉末细度应有所区别。一般内服散剂,应通过5—6号筛;用于消化道溃疡病的散剂,应通过7号筛;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眼用散剂则应通过9号筛。
4.制备要点
混合操作是制备散剂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混合方法有研磨混合法、搅拌混合法和过筛混合法。若药物比例相差悬殊,应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若各组分的密度相差悬殊,应将密度小的组分先加入研磨器内,再加入密度大的组分进行混合;若组分的色泽相差悬殊,一般先将色深的组分放入研磨器中,再加入色浅的组分进行混合。
5.其他
若处方中含毒性成分,应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赋形剂制成稀释散(亦称倍 散),或测定毒性成分的含量后再配成散剂。若含低共熔成分,一般先使之产生共熔,再用其他成分吸收混合制成散剂。
三、实验内容
(一)益元散 [处方] 滑石
30.0g
朱砂
1.5g
甘草
5.0g [制法] 朱砂水飞成极细粉,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取少量滑石粉置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表面能,再将朱砂置研钵中,以等量递增法与滑石粉混合均匀,倾出。取甘草置研钵中,以等量递增法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按每包3g分包,即得。[功能与主治] 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黄少。[质量要求] 1.性状
本品为浅红包粉末;味甜,手捻有润滑感。
2.定性鉴别
显微鉴别,观察本品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本品中甘草次酸。3.检查
(1)水分: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H烘干法测定本品水分含 量,不得超过9.0%(2)装量差弄:取本品10袋(瓶),分别称定其内容物重量,每袋(瓶)的重量与标 示装量相比较,超出限度不得多于2袋(瓶),并不得有1袋(瓶)超出限度一倍,装量差异限度见表l—l。
(3)微生物限度检查:不得检出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每克本品细菌数不得超过10万个,霉菌数不得超过500个。4.含量测定
采用铁铵矾指示剂法(Volhard法),测定本品中硫化汞(Hgs)的含量。
(二)硫酸阿托品散 [处方] 硫酸阿托品
0.25g
乳糖
24.5g
胭脂红乳糖(1.0%)
0.25g [制法] 研磨乳糖使研钵饱和后倾出,将硫酸阿托品与胭脂红乳糖置研钵中研合均匀,再以等量递增法逐渐加入乳糖,研匀,待色泽一致后,分装,每包0.1g。[作用和用途] 抗胆碱药,常用于胃肠痉挛疼痛等。[用法与用量] 口服,疼痛时一次1包(相当于硫酸阿托品0.001g)[质量要求] 1.性状
本品为淡红色粉末。
2.定性鉴别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硫酸阿托品1mg),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约5ml,混匀,用乙醚l0ml振摇提取后,分取乙醚层,置白瓷皿中,挥尽乙醚后,加发烟硝酸5滴,置水浴上蒸干,得黄色的残渣,放冷,加乙醇2—3滴湿润,加固体氢氧化钾一小粒,即显深紫色。3 检查
(1)均匀度:取本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
(2)水分:取本品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H水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超过9.0%。
(3)装量差异:取本品10袋,分别称定每袋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的重量与标示量装量相比较,超出限度(±15%)不得多于2袋,并不得有l袋超出限度一倍。(4)微生物限度: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ⅩⅢ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 查,应符合规定。
四、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 2.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
实验二
金银花、黄芩、川芎、连翘等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提取方法及操作要点。2.熟悉提取率的测定方法。3.了解总浸膏量、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提要
1.含义
系指用适宜的溶剂与方法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的方法。
2.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
多用煎煮。工艺流程为:净制药材粉碎—加水—煎煮—浓缩—调整含量。3.影响提取因素 温度、时间、次数
三、实验内容
金银花提取 [处方] 金银花、黄芩、川芎、连翘(最粗粉)
各50g
[制法]
取最粗粉金银花、黄芩、川芎、连翘,按煎煮法,煎煮3次,每次1.5hr,将滤液在70℃以下减压蒸馏,浓缩至稀糖浆状,静置数日,过滤,即得。
[金银花提取的质量要求] 1.性状
本品为棕色的液体。2.定性鉴别
(1)有机酸的检查(2)黄酮类的检查 3.检查
(1)总浸膏量:本品在水浴上蒸干后,在105℃干燥3小时,至恒定,测定总固体。(2)相对密度: 4.含量测定(1)总黄酮的测定
按《中药化学》中芦丁测定方法(2)总有机酸的测定
按酸碱滴定法
四、思考题
1.中药提取制备方法有哪些?
实验
三、金银花、黄芩、川芎、连翘等的纯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纯化方法及操作要点。2.了解纯化的目的。
二、实验提要
1.含义
系指用适宜方法最大程度保留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去除杂质的方法。2.纯化方法与工艺流程
多用水提醇沉法。以水提醇沉法为例,工艺流程为:浓缩流浸膏---缓缓加入一定量一定浓度乙醇(边搅拌)---冷藏----过滤-----浓缩。3.影响提取因素
流浸膏相对密度、操作方法、冷藏
三、实验内容
金银花、黄芩、川芎、连翘纯化 [处方] 金银花、黄芩、川芎、连翘流浸膏
各50ml
[制法]
取金银花、黄芩、川芎、连翘流浸膏,按醇沉法,缓缓加入2倍乙醇边加边搅拌,在-5℃以下冷藏数日,过滤,干燥,即得。
[金银花纯化的质量要求] 1.性状
2.定性鉴别
(1)有机酸的检查(2)黄酮类的检查 3.含量测定(1)总黄酮的测定
按《中药化学》中芦丁测定方法(2)总有机酸的测定
按酸碱滴定法
四、思考题
2.比较中药金银花提取与纯化后总有机酸、总黄酮的含量变化,并分析原因?
实验四
三分半等药酒、橙皮酊等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浸渍法、渗漉法制备药酒及酊剂的方法及其操作要点。2.熟悉含醇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提要
1.含义
药酒系指用蒸馏酒浸提药材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多供内服,可加用适量糖或蜂蜜作矫味剂。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多数供内服,少数供外用。
2.制备方法
药酒的制法有冷浸法、热浸法、渗漉法和回流热浸法等,亦可采用冷浸与渗漉结合方法制备。药料应粉碎成粗粉应用,有利有效成分的浸出,过粗浸提不完全,过细则渗施、过滤等后处理困难。酊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渗漉法。其中溶解法适用于化学药物及中药有效部位或提纯品酊剂的制备。稀释法适用于以药物的流浸膏、浸膏为原料的酊剂的制备。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酊剂可采用浸渍法或渗漉法。
3.渗漉法制备工艺流捏
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施—滤液。装筒前药材粗粉应润湿使充分膨胀;装筒时用力需均匀,以免层层药料松紧不一;装筒后需加适量溶剂排气,以防渗漉时液流受阻,提取不全或滤速受限。此外,应根据药物品种及数量,控制渗漉速度。
三、实验内容
(一)三两半药酒 [处方] 当归
50g
牛膝
50g
黄芪(蜜炙)
50g
防风
2.5g [制法] 以上4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白酒1200ml与黄酒4000ml的混合液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在滤液中加入蔗糖420g搅拌溶解后,静置,滤过,即得。[功能与主治]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用于气血不和,四肢疼痛,感受风湿,筋脉拘孪。[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0—60m1,一日3次。[质量要求] 1.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微甜,微辛。2.定性鉴别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本品中的齐墩果酸。3.检查
(1)含醇量: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M乙醇量测定法测定,乙醇量应为20%—25%。
(2)总固体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澄清的药酒50m1,置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除另有规定外,加无水乙醇搅拌提取4次,每次10m1,滤过,合并滤液,置称定重量的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遗留残渣应符合规定。
(二)橙皮酊 [处方] 橙皮(最粗粉)100g
60%乙醇加至1000ml [制法] 取处方量1/10的橙皮,置广口瓶中,加60%乙醇约110ml,密盖,常温暗处浸渍,时时振摇、3—5日后倾取上层清液,用纱布滤过、压榨残渣,压出液与滤液合并,静置24小时,滤过,加60%乙醇至100ml,即得。
本品含乙醇量应为50%—58%。[功能与主治] 理气健胃;用于消化不良,胃肠气胀。[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5ml,一日6—15ml。
四、思考题
1.比较渗漉法与浸渍法的优缺点。操作中各应注意哪些问题? 2.比较药酒、酊剂的异同点。
实验五
银黄口服液、碘甘油等液体药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口服液和溶液剂的制备方法及操作关键。
2.熟悉口服液和溶液剂的质量控制项目及其检测方法。
二、实验提要
1.含义
口服液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制成的内服单剂量包装的液体制剂。口服液吸收快,奏效迅速,可起综合疗效;且口感好,剂量小,服用方便,易为患者接受。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制成的均匀澄清的液体制剂。
2.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流程及制备要点
中药材—提取—精制—过滤—分装—灭菌。制备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尽可能最大限度提取出有效成分;提取液常用水提醇沉、热处理冷藏、加入澄清剂(如101果汁澄清剂)或絮凝剂(如明胶丹宁、甲壳素)等方法去除杂质,以提高产品的澄明度。
3.溶液剂的制备方法与要点
一般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等制备方法。溶解法制备溶液剂多先取处方量3/4的溶剂加人药物,搅拌使溶解,滤过,再自滤器上添加溶剂至全量,最后搅匀即得。稀释法系指药物浓溶液用溶剂稀释成所需浓度溶液的制备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溶液或易溶性药物的浓贮备液。化学反应法系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通过化学反应而制成新的药物溶液的制备方法,待化学反应完成后,滤过,自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全量即得,适用于原料药物缺乏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三、实验内容
(一)银黄口服液 [处方] 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1.2g
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计)2.4 g [制法] 以上二味,分别加水适量使溶解。黄芩提取物再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滤过,滤液与金银花提取物溶液合并,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2,煮沸60分钟,滤过,加入单糖浆适量,加水至近全量,搅匀,用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2,加水至100m1,滤过,灌封,灭菌,即得。[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一20m1,一日3次;小儿酌减。
(二)碘甘油 [处方] 碘
2g
蒸馏水
2m1
碘化钾
2g
甘油加至100m1 [制法] 取碘化钾加蒸馏水溶解后加碘,搅拌使其溶解,再加甘油使成100m1,搅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 杀菌防腐剂。用于口腔粘膜和齿龈感染。[用法与用量] 局部涂抹适量,一日数次。
四、思考题
1.制备口服液的操作关键是什么? 2.碘甘油处方中各物质的作用如何?
实验六
银黄口服液、碘甘油等液体药剂的质量检查
一、实验目的
l.掌握口服液的检查方法及其操作要点。2.熟悉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及其检测方法。
二、实验提要 1.形状
2.定性鉴别
3.一般检查
4.含量测定
三、实验内容
银黄口服液质量要求
1.性状
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2.定性鉴别
(1)取本品1m1,加5%硝酸钠溶液与10%硝酸铝溶液各0.3m1,生成黄色沉淀,加5%氢氧化钠溶液使成碱性,沉淀即溶解,溶液呈棕红色。
(2)取本品0.1m1,加水10m1,摇匀,取溶液2ml,加5%二氯氧化锆溶液1—2滴,溶液显黄色,再加盐酸1—2滴,黄色不褪。3.检查
(1)相对密度:按现行《中国药典》附录ⅦA项下方法检查,应不低于1.05。(2)PH:按现行《中国药典》附录ⅦG项下方法检查,应为5.5—7.0。(3)其他: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附录I J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4.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装量项下的本品2ml,置l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0m1量瓶中,加0.2mol/l盐酸溶液至刻度,摇匀,照现行《中国药典》附录V A项下分光光度法,在278nm与318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按下式计算,即得。
Cl=2.599×E318—1.522×E278
C2=2.121×E278—0.9169×E318
绿原酸(C16H18O9)的含量(mg/m1)=(C1×l00×100)/(100×2×2)
黄芩苷(C21H18O11)的含量(mg/m1)=(C2×l00×100)/(100×2×2)式中
C1为供试品溶液中绿原酸的浓度,观众mg /100m1;
C2为供试品溶液中黄芩苷的浓度,观众mg /100ml;
E278为供试品溶液在278nm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
E318为供试品溶液在318nm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
本品每毫升含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C16H18O9)计,不得少于10.8mg; 取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21.6mg。2.检查
(1)相对密度测定: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应 低于20℃)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速将此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15。
供试品的相对密度=供试品重量/水重量
(2)pH: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ⅦGpH测定法测定,应为4.0—6.0。(3)微生物限度: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Ⅷ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检查,应符合规定。
[碘甘油的质量要求] 1.外观
本品为红棕色的糖浆状液体,有碘的特臭。2.定性鉴别
(1)取本品lml加水稀释,加硫代硫酸钠试液,棕色应消失。(2)取上项预留溶液,加亚硝酸氢钠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
3.检查
应符合现行《中国药典》(二部)附录制剂通则甘油剂项下的有关规定。
四、思考题
1.一般中药制剂的质量要求内容是什么?
实验七
双黄连注射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和操作要点。2.熟悉注射剂常规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
二、实验提要
1.含义
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注射剂应无菌、无热原,澄明度合格。注射液的pH值应接近体液,静脉注射液应调节成等渗或等张溶液。对热不稳定或在水溶液中易分解失效的药物,常制成注射用无菌粉末即粉针剂。
2.制备工艺流程
原辅料的准备—配液—滤过—灌注—熔封—灭菌—质量检查—印字包装—成品。
3.制备要点
配制注射剂的原辅料必须符合药典或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注射剂的有关规定。配液方法有浓配法和稀释配法两种。注射液经初滤、精滤后,得到半成品,质检合格后立即灌封。对主药易氧化的注射液,灌注时可在安瓿内通入堕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以置换安瓿中的空气。灌注时药液不能粘附在安瓿颈壁上,以免熔封时出现焦头,且应按药典规定适当增加装量,以保证注射用量不少于标示量。注射剂灌封后应立即灭菌。灭菌的方法可根据灌装容量、制剂稳定 性等因素选择,常用灭菌方法有流通蒸汽灭菌、煮沸灭菌、热压灭菌。
4.其他
中药注射剂处方中的组分可以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或净药材,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主要药效成分往往又非单一,加之中药成分提取、分离、纯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中药注射剂仍以净药材作处方中组分为多。
三、实验内容
双黄连注射液 [处方] 金银花
125g
连翘
250g
黄芩
125g
注射用水
适量
共制成500m1 [制法] 1.黄芩提取物的制备
黄芩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滤液用盐酸(2mo1/L)调pH至1.0—2.0,在80℃保温30分钟,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加8倍量水,搅拌,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并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滤过,滤液用盐酸(22mo1/L)调pH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至4.0,加10倍量水,搅拌,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6.0,加入0.5%活性炭,充分搅拌,50℃保温30分钟,加入1倍量乙醇搅拌均匀,立即滤过,滤液用盐酸(2mo1/L)调pH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少量乙醇洗涤后,于60℃以下干燥。
2.金银花、连翘提取物的制备
金银花、连翘加水浸渍30分钟,煎煮2次,每次l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80℃测),放冷,缓缓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3—4倍量水,凋PH至7.0,充分搅拌并加热至沸,静置48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70—80℃测),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5%,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3.配液
取黄芩提取物,加水适量,加热并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使溶解,加入金银花、连翘提取液。加水至500m1,加入0.5%活性炭,保持pH值7.0加热微沸15分钟,冷却,滤过,加注射用水至500ml,灌封(每支20m1),灭菌,即得。[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用法与用量] 静脉注射,一次10—20ml,一日1—2次。静脉滴注,每公斤体重lml,加入生理盐水、5%或10%葡萄糖溶液中。肌注一次2—4ml,一日2次。
四、思考题
1.影响中药注射液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产品的澄明度合格率? 实验
八、双黄连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一、实验目的
l.掌握注射剂的检查方法及其操作要点。2.熟悉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及其检测方法。
二、实验提要 1.形状
2.定性鉴别
3.一般检查
4.含量测定
三、实验内容 [质量要求] 1.性状
本品为红棕色澄明液体。2.定性鉴别(1)取本品10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85%乙醇5m1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绿原酸对照品,分别加85%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得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µ1,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胶薄膜上,以36%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4m1,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1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热浸1小时,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µ1,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20:1)溶液,于105℃烘数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3.检查
(1)装量差异:取供试品2支,将内容物分别用干燥注射器抽尽,然后注入标化的量具内在室温下检视,每支的装量不得少于标示量。
(2)澄明度:除另有规定外,照《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推》的规定检查,应符合规定。
(3)无菌: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ⅧB无菌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4)不溶性微粒:将本品按临床静脉滴注浓度配制后,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Ⅺ(R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5)pH: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Ⅶ GpH检查法检查,应为5.0一7.0。
(6)热原: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ⅩⅢA热原检查法检查,剂量按 家免体重1ml/kg缓缓注射,应符合规定。
(7)蛋白质、鞣质、草酸盐、钾离子: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S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8)炽灼残渣:取本品10m1,置已恒重的坩埚中,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J炽灼残渣检查法检查,不得超过1.5%(g/m1)。
(9)溶血与凝聚:取试管三支,分别加入供试品溶液0.0、0.3、0.3ml,然后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2.2、2.2 ml和2%红细胞混悬液2.5m1,摇匀,迅速置 36.5±0.5℃的恒温箱中,开始每隔15分钟观察一次,1小时后,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一般观察4小时,不得有溶血和凝聚现象。若有凝聚,可取其中加有供试液的一支试管振摇,凝聚物应能均匀分散。
4.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冰醋酸—水(48:1: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nm。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不低于1000。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本品lml,置50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8µ1进样,分别量取峰面积,外标法计算含量。本品含黄芩苷不得少于6.0mg/m1。
四、思考题
1.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哪些?
实验九
徐长卿软膏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关键。
2.熟悉药物加入基质中的方法以及不同类型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3.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二、实验提要
1.含义
软膏剂系指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半固体外用制剂。软膏剂应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粘稠性,易于涂布,对皮肤无刺激且不融化。软膏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某些软膏通过透皮吸收后产生全身治疗作用。软膏剂常用的基质可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三类,其中乳剂型基质软膏亦称乳膏剂。基质对药物的释放和吸收有重要影响。
2.制备方法
研合法、熔和法和乳化法。当软膏基质稠度适中,在常温下通过研磨即能与药物均匀混合,可用研合法。当软膏基质在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或主药可溶于基质,或药材须用基质加热浸取其有效成分,均多采用熔和法。乳膏剂宜采用乳化法制备,大量生产时,使用乳匀机或胶体磨可使产品更细腻均匀。3.制备要点
软膏剂中药物加入的方法应根据药物和基质的性质选用。其中不溶性药物应粉碎成细粉(通过九号筛)后缓缓加入基质中混匀,或将药物细粉在不断搅拌下加到熔融的基质中继续搅拌至冷凝;可溶于基质的药物,应溶解在基质或基质组分中;用植物油加热提取的药物应先与油相混合;水溶性药物应先用少量水溶解后以羊毛脂吸收,再与其余基质混合;药物的水溶液亦可直接加入水溶性基质中混匀;中药煎剂、流浸膏等可先浓缩至糖浆状,再与基质混合;固体浸膏可加少量溶剂使软化或研成糊状,然后再与基质混合。有共熔成分时,可先将其共熔,再与冷却至40℃左右的基质混匀。遇热不稳定的药物,应使基质冷至40℃左右再与之混合。
三、实验内容
(一)油脂性基质徐长卿软膏 [处方] 丹皮酚
0.40 g
羊毛脂
0.9g
凡士林
8.70g [制法] 取凡士林、羊毛脂水浴加热熔融后,加入黄芩素,搅匀,放冷即得。[功能与主治] 抗菌、消炎。适用于湿疹。[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涂于患处。
(二)油脂性基质黄芩素软膏 [处方] 黄芩素细粉(过六号筛)0.40 g
羊毛脂
0.9g
凡士林
8.70g [制法] 取凡士林、羊毛脂水浴加热熔融后,加入黄芩素细粉,搅匀,放冷即得。[功能与主治] 抗菌、消炎。适用于干热疮,粘膜感染,皮肤干性炎症。[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涂于患处。
四、思考题
1.试对处方组成进行分析。
2.乳化法制备乳膏的操作步骤如何?为什么油、水两相混合时要加温至70—80℃?
实验
十、徐长卿软膏剂的质量检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软膏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二、实验提要
性状、定性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三、实验内容
[油脂性基质黄芩素软膏质量要求] 1.性状
油脂性基质黄芩素软膏均为均匀、细腻,具适当粘稠性的黄色半固体。2.定性鉴别
采用显色或薄层色谱法鉴别本品中的丹皮酚。3.检查
(1)刺激性检查:剃去家兔背上的毛约2.5cm2,待剃毛所产生的刺激痊愈后,取软膏0.5g均匀地涂在剃毛部位使形成薄膜层,24小时后观察,应无水疱、出疹、发红等现象。每次试验应在三个不同部位同时进行,并用空白基质作对照。(2)pH的测定:取软膏适量,加水振摇,取水溶液加酚酞或甲基红指示液均不得变色。
(3)微生物限度检查: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本品1g中,细菌数不得超过1000个,霉菌数不得超过500个。
4.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中黄芩素含量。
四、思考题
6.中药药剂学发展简史贡献人物 篇六
孙思邈,出生于北周时代,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其博涉经史百家,兼通佛典。后世人尊称为“药王”。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集医药学之大成,大大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宝库。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古中国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问世后,经过两晋,唐宋数代医家的系统整理,把它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我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特别在日本,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内田、盛剂堂等制药公司出品的中成药(浸出剂)中,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其中有些很明显是伤寒方的演化方)。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来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鸦片战争后的百年间,由于外敌侵入,大量洋药、伪药流入我国,严重地摧残了我国制药工业,影响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卫生工作政策.特别是中医政策的贯
彻,使中药事业的发展有了转机。1 958年。全各地掀起了学习中医、研究中药剂型的高潮,中药片剂、注射剂、颗粒剂(冲剂)、涂膜剂、栓剂和气雾剂等中成药开始应用于l临床。不少高校设置中药专业,建立了中药研究机构。对作坊式的中药厂进行了调整、改造和扩建。1962年,出版了《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共收载成方6 000余首,中成药2 700余种,是继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后又一次中成药的大汇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中药研究在全国又一次蓬勃发展,出现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可喜局面。发现了大批有效中草药(如穿心莲、毛冬青、四季青、满山红等)及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如青蒿素、JII芎嗪、丹参酮、喜树碱、穿心莲内酯、靛玉红、人参总皂苷等)研制开发很多新制剂,其中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现已有青蒿素、青蒿琥珀酯和注射用青蒿琥珀酯等制剂,对脑型疟疾及各种危重症的抢救有特效,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推广;中药制药机械与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如采用多能罐提取、微孔薄膜滤过、超滤、真空浓缩、薄膜浓缩、喷雾干燥、沸腾干燥、一步制粒、悬浮包衣等新技术。制剂的检验方法和质量标准也有了较大改进和提高,特别是充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现代分析仪器测定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含量,以评价内在质量,保证了制剂的质量,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抗疟药-青蒿素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于1971年首次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新型结构的倍半萜内酯,具有十分优良的抗疟作用。由于口服活性低、溶解度小、复发率高等缺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各国科学家相继合成或半合成了大量衍生物。其中将C-10位羰基还原得到二氢青蒿素抗鼠疟作用比青蒿素强1倍。将二氢青蒿素醚化得到蒿甲醚、蒿乙醚。蒿甲醚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与氯喹几乎无较差耐药性。
7.中药药剂学制剂新技术 篇七
近年来, 超微细粉化技术在中药粉碎中的应用日趋增多, 应用超声粉碎、超低温粉碎等现代超细微加工技术, 可将原生药从传统粉碎工艺得到的中心粒径150目~200目的粉末 (75μm以下) , 提高到现在的中心粒径为5μm~10μm, 在该细度条件下, 一般药材细胞的破壁率≥95%。这种新技术的采用, 不仅适合于各种不同质地的药材, 而且可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来, 从而使药材成分的溶出和起效更加迅速完全。由于粉碎过程中不产生局部过热, 且在低温状态下进行, 粉碎速度快, 因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中药材中生物活性物质及各种营养成分, 可提高药效。对某些特殊药材的粉碎, 应以其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根据中药不同来源与性质, 粉碎可采用单独粉碎、混合粉碎、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等方法。对一些富含糖分、具一定粘性的药材可采用传统粉碎方法如串料法;对含脂肪油较多的药材可用串油法;对珍珠、朱砂等可采用“水飞法”;对热可塑性的物料可采用低温粉碎等方法。
2 浸提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多学科互相渗透并在对浸提原理及过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浸提新方法、新技术, 如半仿生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压逆流提取法、酶法提取等不断应用, 提高了中药制剂的质量。
半仿生提取法:即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 将整体药物研究法与分子药物研究法相结合, 模拟口服给药后药物经胃肠道转运的环境, 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计的一种新的提取工艺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SFE) :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为萃取剂, 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中药材中有效成分并进行分离的方法。它较适用于亲脂性、分子量较小物质的萃取, 对极性大、分子量太大的物质如苷类、多糖类, 要加夹带剂, 并在很高的压力下进行, 给工业化带来一定的难度。
超声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 增加溶剂穿透力, 提高药物溶出速度和溶出次数, 缩短提取时间的浸取方法。用超声提取法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 提高了黄芩苷的得率[4]。
加压逆流提取法:是将若干提取装置串联, 溶剂与药材逆流通过, 并保持一定接触时间的方法。用此法可使冬凌草提取液浓度增加19倍, 而溶剂及热能单耗分别降低40%和57%。
3 分离纯化技术。
常见的分离方法有沉降分离法、滤过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常见的精制方法有水提醇沉法 (水醇法) 、醇提水沉法 (醇水法) 、酸碱法、盐析法、离子交换法和结晶法等。实践表明, 这些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 出现了一些分离和精制的新方法, 如絮凝沉淀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高速离心法等。
4 浓缩及干燥技术。
喷雾干燥是流化技术用于液态物料干燥的一种方法。因是瞬间干燥, 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 故所得产品质量好, 保持原来的色香味, 且易溶解。利用喷雾干燥来制备微囊的研究正在进行, 它是将心料混悬在衣料的溶液中, 经离心喷雾器将其喷入热气流中, 所得的产品是衣料包心料而成的微囊, 这种微囊粉末可采用于直接压片, 也可制备胶囊剂、糖浆剂或混悬剂。
冷冻干燥是将干燥液体物料冷冻成固体, 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利用冰的升华性能, 使物料低温脱水而达到干燥的一种方法。由于物料在高度真空及低温条件下干燥, 故对某些极不耐热物品的干燥很适合。
随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药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已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此, 我们要应用不同思路与方法探讨中医药的发展, 赋予中医药事业更强的生命力。
摘要:现代中药高新技术已成为中药制剂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中药, 发挥中医药的特色, 使中药作到安全、高效、稳定、可控, 这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目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以及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 可从整体上提高中药的制剂水平, 而确保中药制剂质量与疗效的稳定是中药实现现代化。
8.中药药剂学制剂新技术 篇八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R9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39-01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对中药品种的开发、生产、评价等各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在中药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应本着以学生为本,应社会所需,适当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1 《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思路
1.1 教材内容的补充与更新
随着中药药剂学基础及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应及时地将中药药剂学领域的新进展乃至新的制药设备引入到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与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科研工作和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将科研成果与学生共享,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深入和提高。
1.2 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
随着教学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多媒体教学在日常授课中产生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做到善用、慎用多媒体,既要充分有效地发挥其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又应避免过于繁复,结合传统的板书进行理论授课,效果更为理想。
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重视与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建立起有关中药药剂学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制作涵盖中药药剂方面有关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各种相关的视频、flash动画及软件等内容,使学生从感性上深刻了解各中药剂型的制备过程。在实验课教学上,学生通过视频可以了解剂型的详细制备过程,再通过实验课上教师对于关键问题的讲解,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化其对理论教学的理解。
1.3 启发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课堂授课时,教师应重视启发教学,问题的选择应充分发挥中药药剂学课程自身的特点,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中联系较为紧密的实例,而将整堂课程内容完整的贯穿起来。此外,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案例、讨论、流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2.1 强化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中药药剂学属于一门实践性要求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也可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应用视频等先进手段指导实验。对于在实验中操作不规范,甚至错误的方式一定要做到及时地纠正,及时总结,使学生意识到基本实验技能的重要性。
2.2 注重团队意识的塑造
现代药物的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药学工作者互相协调、共同配合,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在学生试验操作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相互探讨,协调分工,互相监督,成员可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带动整个团体,集思广益,从而有利于培养既具有较强的独立操作、开发、创新能力,又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的未来药学工作者。
2.3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
传统的中药药剂学实验大多是采取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应逐步建立以验证性、研究性、探索性实验并重的实验课教学体系,开设以常规剂型为主,新剂型、新制剂为辅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保证课时需要,可适当地合并、删减部分重复性试验,减少提取环节的次数,选择适合的原料进行剂型试验。如中药在制备过程中,普遍都需要经过提取等过程,耗时较长,为压缩验证性实验的时间,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时,可由实验室人员预先进行提取,学生直接以提取后的膏类作为原料。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准备仪器、试药,探讨、融汇以前的理论知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丰富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桂双英,钱金粉.《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2):55-56.
[2] 王晓颖.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探索专业素质教育[J].药学教育,2007,23(2):37-39.
[3] 陶丽华,董艳辉,马春娟.中药药剂学优秀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4):85-86.
[4] 周滢,周萍,周辉,等.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方法探讨[J].医药教育,2010,17(15):116-117.
[5] 郑增娟.药剂学教学改革初探[J].药学教育.2008,24(2):38-40.
【中药药剂学制剂新技术】推荐阅读:
中药药剂学01-18
中药药剂学7章07-25
中药药剂学精华版自制07-12
中药药剂学考试试题07-16
药剂士(中药药剂士)职责12-07
中药药剂员01-04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五10-28
中药制剂之散剂的制备08-29
现代中药鉴定技术10-17
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下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