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品男生女生

2024-09-22

八年级思品男生女生(精选5篇)

1.八年级思品男生女生 篇一

洪湖市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中文化素质检测

八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答的形式。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栏内。3分×16=48分)

1.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

A.家庭保障B.学校保障C.法律保障D.社会保障

2.如下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公民与人民在范围上的关系的是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体现了公民权利的A.真实性B.广泛性C.对等性D.平等性

4.下列属于正确行使权利的是

A.小强将校门口一家非法网吧的门砸破

B.在午休时,小琳同学在宿舍里大声喧哗

C.晓峰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

D.小李搜查同桌的书包寻找自己丢失的钢笔

5.古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对儿女的亲情,就像大海一样深厚,作为子女,成年后应该

A.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B.永远守在父母身边

C.脱离父母,独立生活D.自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句话说明了权利和义务是

A.一致的B.相互对立的C.相互矛盾的D.相互独立的7. 公民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下列不正确的观点是

A.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B.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C.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八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第 1页(共4)

D.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8. 右边漫画中,作者的网页被克隆,这一现象反映的道理是

①公民应正确行使权利②公民要学会依法维权③公民

行使权利不能随心所欲③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很广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

9.下列不属于珍爱生命健康权的是

①奋力抢救路遇的伤病者②怕打针吃药,患了感冒久拖

不治,结果得了心肌炎③因自卫打伤入室抢劫、行凶的人④闯红灯过马路,险些与汽车相撞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10.为了追捕“大毒枭”刘招华,公安机关将其照片在媒体上

公布,并通过互联网传到各地。该做法

A.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B.不符合法定程序

C.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D.属于越权限行为

11.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

12.每天上午课间操时间,同学们都要在操场上做广播操或在教室里做眼保健操。这是学校保障

同学们积极行使

A.生命健康权B.名誉权C.人格权D.人身自由权

13.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体现是

①监护人行使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权②冒用他人姓名③给他人起绰号④盗用他人姓名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4.某中学为了方便管理,规定交费多的学生与交费少的学生穿着不同颜色的校服,以此区分“贫

富”学生。这

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B.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C.属于正当的学校保护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15.下列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

①在银行柜台前设置1米线②网站将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信息公司③警方为尽快抓捕犯罪嫌疑人,将某通缉犯的照片、姓名及相关信息,通过媒体进行公开④进别人房间要先敲门⑤为防止各类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某市在大街小巷装了许多电子摄像头⑥小林的妈妈偷看他的日记

A.①③⑥B.②⑥C.①④⑥D.②④⑤

16.法律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下列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行为的有

① 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② 毁弃他人的信件 ③ 擅自拆阅他人信件 ④ 公安人员检查罪犯的信件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八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第 2页(共4)

二、材料分析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3=36分)

17.观察下列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评析漫画中

人物的行为(6分)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好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6分)

18.杭州某电器企业未经允许使用演员孙俪的形象用作商业宣传,经劝阻无效后被告到法院。日前,该公司被法院判决败诉,在公司官网发声明向孙俪致歉,并向原告孙俪支付赔偿费。以下是2012年6月4日该公司在其官网发出的向孙俪致歉的声明:

致歉声明

发布时间:2012—06—0410:10:56

我公司在未经演员孙俪同意的情况下,将孙俪形象用于我公司的厨用电器产品宣传,我公司的前述行为已经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判决确认侵权,为此,我公司向演员孙俪深表歉意!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杭州某电器企业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4分)

(2)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这种权利?(8分)

19.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也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但因隐私权受到他人侵害而诉诸法律的案件仍屡见不鲜。请看下面两则实例;

事例一:某班语文老师检查学生日记,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写日记的情况,承诺决不告诉任何人。同学们出于对老师的信任都上交了,结果,该老师把其中一些同学对某位老师看法的内容传了出去,引发了师生矛盾。

事例二:最近一段时间,小张学习有点心不在焉,成绩下滑。针对他的异常情况,班主任偷偷地扣留了他的信件,查看了信的内容,并把情况告诉了他父亲。

八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第 3页(共4)

针对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哪些属于个人隐私吗?(6分)

(2)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8分)

三、实践探究题(要求结合材料情景和自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16分)

20.“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灯绿灯无

关”。一条“中国式过马路”的微博在全社会

产生强烈反响。

据统计,2012年1月至10月,我国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闯红灯肇事,86人死于违反道

路标志线肇事。2012年12月2日是首个“全

国交通安全日”,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围绕“遵

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题,联合部署了相关活动。公安部门开展了交通安全

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民警走上街头,走进学

校和社区,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普及道

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

意识。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l)“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是不珍惜

什么权利的表现?(2分)

(2)谈谈我们应怎样积极行使这项权利?(6分)

(3)为促进全社会“告别‘中国式过马路’”,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从国家、执法人员、行人三方面)。(6分)

八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第 4页(共4)

2.八年级思品男生女生 篇二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上海市第八中学高二 (7) 班, 即男生班32名男生作为课堂行为观察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年级的高二 (2) 班, 即普通班36名男女生作为参照对象。高二 (7) 班由纯男生构成, 属于同质样本, 主要用于发现男生在课堂下的行为习惯和特点;高二 (2) 班由男生和女生共同构成, 在同一环境下上课, 有别于纯粹男生班的学习氛围, 特别是在性别与科目上的对比, 将有利于凸显男生特质在课堂上的表现。两个班级的详细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二) 研究环境

本次研究选择英语课和数学课各一堂作为研究环境。通常认为男生在逻辑思维和空间认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女生在语言和记忆思维方面稍占上风, 因此分别选取适合男生和女生优势的课程, 着重寻找男生在两类课堂下的学习行为表现。详细的课时安排如表2所示。

(三) 研究技术

本次研究中, 同时采用现场观察[2]和非现场观察[3]两种课堂观察技术。

现场的课堂观察技术要求观察者置身于观察情境中, 采用广角镜拍摄技术, 抓取全班大部分学生的课堂行为镜头, 根据学生座位座次筛选合适的观察对象, 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选取前排、中间、后排的典型学生代表进行跟踪观察, 搜集视频数据。

非现场的课堂观察技术主要运用录音录像和照片等载体记录课堂信息, 观察者不一定出现在现场, 可在课后通过观看录像进行研究, 提取重点课堂观察要素, 进行取样观察研究。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ITIAS[4]和LPS[5]两大国际课堂教学录像研究项目中。

本次课堂观察主要围绕学生在课堂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参与”、“被动参与”、“强跟随”、“弱跟随”、“走神”, 详细内容如表3所示。

注:以上课堂浸润度指标在温度图中的含义为:上行波动表示学生走神的人数变化;下行不同色域的波动表示跟随和参与教师授课内容的人数变化。其后的课堂温度图皆如此, 兹不赘述。

如图1所示, 采用课堂观察技术手段, 按照以上五个观察指标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 可以得出全体学生整堂课的温度变化示意图。以高二 (7) 班数学课为例, 课堂绝大多数时间里, 学生们处于弱跟随的听课状态, 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在课堂开始和结束时间段内, 多数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或主动或被动思考, 此时表现为强跟随或被动参与的行为状态;整堂课中, 少数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 跟住教师的上课节奏, 表现出主动参与的行为;也发现部分学生出现开小差或走神的行为。

除了捕捉以上五大课堂行为指标以外, 为了凸显男女学生在课堂上下的不同行为差异, 还随机抽取了观察中的某段时间, 对男女生身体及言语行为习惯表现进行记录, 如身体扭动、坐姿变化等行为习惯;随意插嘴讨论、讲粗口等语言特征表现;以此对比男女生在动觉行为以及语言习惯上的细微差异。这些作为次要观察指标。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观察对比两个班级四节课的男女生课堂学习行为表现, 捕捉到具有男生代表性的学习行为案例, 详细分析相应的内在原因, 发现男生在课堂上的诸多特质主要表现在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层面上, 它们既有别于女生的行为模式, 又带有显著的男生标志, 具体表现在:

(一) 学习特质

1.质疑精神

男生班的数学课中, 教师以常规方法讲解建立直角坐标系求解空间向量的习题, 即利用向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解题时。男生A自告奋勇地提出另一种解法, 即利用向量之间的平行关系解题, 简化了解题步骤, 并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并有其他同学感叹:“真聪明啊!”

上述案例中, 男生A在进行充分的思考之后, 提出了不同于教师的解题思路, 从而体现了男生的质疑精神。同时, 结合上图可知, 在该男生解题的时间段内, 男生强跟随比例同时上升, 表明男生们对课堂的专注度随之提升, 反映了男生对质疑精神会有更高的认同度, 愿意自觉参与到思考中来, 对别人不同的看法也会更感兴趣。

2.记忆耗时

记忆时间较长是男生脑生理特点所致, 他们较难在短时间内消化一个知识点。若此时迅速切换到下一个知识点, 男生的学习效果无法保证。本次男生班英语课堂观察中, 捕捉到了31分40秒至35分时间段, 课堂环节快速切换, 男生班的男生状态变化起伏较大, 强跟随状态迅速变化为弱跟随状态甚至出现走神情况。

如图所示, 在男生班英语课的31分40秒至35分之间, 教师将提问和讲授环节结合在一起, 约每30秒切换一次环节, 可以明显发现, 男生从强跟随较多的状态迅速变为弱跟随较多的状态, 同时, 走神状态也频繁出现。可见, 尽管课堂节奏按照教师的预设在进行中, 但是部分环节过于紧凑可能会让男生无所适从。此时, 男生很可能因为无法完全跟上教师的节奏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整体降低。

3.视觉偏好

视觉学习偏好是一种学习风格, 具有这种特质的男生善于通过接受视觉刺激而学习。喜欢通过图片、图表、录像、影片等各种视觉刺激手段接受、表达信息。在学习上, 通过自己动手涂写, 要比阅读文字或聆听语言更有效, 他们喜欢阅读, 而且能够比较容易地从书本上主动吸收知识。本次男生班数学课观察中, 捕捉到了较明显的男生视觉学习偏好案例。具体案例如下:

在男生班的数学课上, 有一个课堂环节是“3分钟快速阅读”。当老师布置好这个任务后, 之前不断有说话声的课堂安静了下来, 男生们大都非常投入地完成着阅读任务。

如图所示, 在快速阅读环节中, 高二 (7) 班男生的整体课堂浸润度情况是非常良好的。强跟随的人数逐渐增多并持续了约2~3分钟左右, 虽然走神人数也同时随之增多, 但总体的课堂浸润度大幅提升, 学生投入在自行快速阅读这个环节中。而对比7班整堂数学课其他时段的强跟随状态, 可以发现是与这段环节有显著差异的。如此鲜明反差证实了7班男生在视觉系统上的学习偏好。

(* 注:由于2班数学课没有此环节, 此处未观察到女生在相同环节下的行为表现。)

4.动觉偏好

动觉偏好是一种学习风格, 具有这种特质的多为男生, 他们喜欢利用双手和整个身体在运动中进行学习, 如在课本上划线、亲自动手操作等来学习。本次两个班的课堂观察中, 发现男生发生身体扭动 (轻微) 和改变坐姿 (大幅度) 的行为频次远远大于女生。随机截取了两个班级英语课各5分钟的课堂片段, 观察并统计了学生平均身体扭动与改变坐姿的行为频次。详情如下:

(* 注:行为的记录不包含因课堂需求而产生的动作变化, 如记笔记、抬头低头等。一般记录行为为抖脚、转笔、座位重心调整等。)

另外, 在高 (2) 班英语上的小组讨论环节, 发现男生离开座位走动的行为次数远高于女生。

(二) 思维特质

1.好胜意识

好胜意识是指以个人或团体力量力求压倒或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通常, 男生的好胜意识较强, 也更容易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男生会通过不经意间的一句插话、或是通过对他人的想法或作品提出不同的意见等方式来体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鼓励也同样十分重要, 能够协助男生对局提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本次高二 (7) 班课堂观察中, 好胜意识在男生班的数学课中较多体现。

如图所示, 在男生班数学课的7分20秒至13分20秒间, 前3分钟均为男生B在按照数学教师的要求建系并回答问题。从10分20秒起, 其他男生对S同学的建系提出异议, 在教师的鼓励下, 男生C走上讲台, 在男生B的坐标系基础上重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这段时间里, 男生班整体的课堂浸润度明显有所提升, 强跟随比例明显增。

这一现象在数学课上较为常见, 也与数学老师鼓励男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有关。在这种好胜的氛围下, 男生也更愿意主动思考。相比较, 普通班的数学课学生反应较为平静, 教师和学生之间尽管有所互动, 但反应强度偏弱。

另外, 在本次课堂观察中, 在男生班的英语课上也发现类似情况。

2.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课堂规则意识包括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主动与教师互动交流、遵守课堂纪律、积极主动发言、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等。

(1) 课堂浸润度指标对比

利用观察工具得到的数据结果显示, 男生和女生在遵守课堂规则时的表现有所差异:

* 数学课

可见, 两个班的数学课上, 男生在遵守课堂规则意识的正向指标———强跟随方面弱于女生, 在遵守规则意识的负向指标———走神方面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更加不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规则意识较为淡薄。

* 英语课

可见, 英语课上, 女生比男生更加专注于课堂, 表现出较男生更高的遵守课堂规则意识的正向指标。无论是在男生班的男生, 还是在共同学习环境下的男生, 其负向的课堂浸润指标 (走神行为) 比例相对较高, 也说明了男生不太受规则的约束, 容易出现打破规则的行为现象。

(2) 负向行为频次对比

除了课堂观察中的浸润度行为指标对比来说明男生的规则意识相对较弱以外, 在非现场的课堂观察中我们还发现男生在言行举止的表现上也不容易遵守规则限制, 以插嘴和讲粗口为例:

从上述两项数据统计结果来看, 女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比较文明礼貌, 较少出现打断教师的话语或者讲粗口的现象。反观男生, 在男女生共同学习的环境下比较收敛, 规则意识稍微强一些。在男生独处的学习环境下表现则更加随意, 容易表现出一些诸如插嘴、粗口等负面行为。

3.任务意识

脑生理科学研究发现, 男生在处理任务时通常不会激活太多的脑区, 因此在处理各项任务时, 男生通常能够更为专注, 不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但有时可能因为过于专注于任务而忽略其他重要事项。

在本次高二 (7) 班课堂观察中, 发现教师在讲解习题时, 部分男生并没有抬头听教师讲课, 而是仍在低头解题。此时, 这部分男生在课堂观察中被标记为走神, 但实际上, 他们并没有完全投入到课堂可能是由于男生本身对任务更为执着引起的。相较而言, 在普通班则较少发现类似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女生在面对任务时可以较快切换, 能够在习题和任务中及时找到平衡点, 从而间接地影响到男生。

4.创新意识

本次高二 (7) 班课堂观察发现, 在数学课提出的创新解法以及男生班四项课上, 均有独立完成的创新作品。前者已经在之前章节中有过描述, 此处不再重复举例, 后一项具体案例如下:

四项课课堂上, 教师布置用程序画出“市八”图形, 期间男生们既有按照书本上的操作, 又有基于固有知识的创作。个人创作的作品有猪头, 又有小房子, 还有轴对称的二次元空间……

如图所示, 将近半数的男生在任务模式的教学环境下能够加入个性创作的内容, 可见, 男生在进行任务型学习时, 更加符合兴趣爱好。由于普通班并没有观察到类似的较开放性的任务, 因此并没有普通班男生与女生的相关数据作为比较。

三、研究结论

在课堂观察过程中, 较容易被感知发现的男生特质即为学习特质与思维特质, 但是这两类男生特质并不是截然分开、毫无关联的。相反, 在某些课堂环境情况下, 该两类八种特质两两相互作用, 彼此互为依存, 在男生特质的形成和塑造过程中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详细关系如下图所示:

* 男生的质疑精神本质是依据事实阐明并解释自己认为的可疑之处, 这种敢于向已知事实挑战的行为本身便孕育着好胜意识在内, 从疑问到验证的过程也是对内心求胜欲望的满足。这种满足也反过来强化对于所见所闻事物的存疑。

* 男生不愿意遵守规则, 课上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或记忆, 这样很容易和教师的节奏脱节, 不遵守既定的课堂规则, 在这一课堂环节下做上一环节的事情, 拉长记忆时间, 从而造成记忆耗时的结果。

* 男生更喜欢任务型学习模式, 因为这种目标明确且锻炼手眼能力结合的课程设置符合男生身体力行达成目标的内在驱动力。同时, 男生对于视觉信号更加敏感, 所以对于可见可触碰的任务课会更加活跃。

* 男生不喜欢安安静静地坐着, 如果课程实施过程, 能够为男生营造出“更宽阔的教室和更少拘束的环境”, 他们的创造思维将会最大限度地被激活。反过来, 创新思维需要付诸实践, 在空间上的自由将会进一步解放创新意识的实现。

四、教学建议

以下教学建议是根据男生特质设计出的部分策略, 供参考:

(一) 创设良性竞争的课堂形式

男生会不自觉地想要表现自己的争强好胜的意识, 希望通过回答问题或声音压到对方的方式证明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如在被教师追问后的深入思考与回答;在集体朗读中, 男生的声音会不自觉地逐渐提升;在回答问题时, 更愿意指出对其他男生的错误。从这些课堂行为表现来看, 男生更需要以些许竞争为动力的教学形式来刺激他们的学习进程。在这类竞争的氛围下, 男生更容易被激发好胜心, 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讨论中去。同时, 好胜意识反过来激发男生的质疑精神, 对于不明之处仔细研究。

因此, 我们建议男生课堂应尽可能地创设良性竞争的形式, 营造相互之间积极竞争比较的氛围。对于男生而言, 赢得胜利后的感受将会是回味无穷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 男生之间的友情也将同时升温, 把整个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

(二) 师生共同参与制定课堂规则, 培养并锻炼分段学习法

男生的规则意识比较淡薄, 喜欢挑战现有规矩。特别是在课堂环境下, 经常发生不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扰乱课堂氛围、不按时完成作业等行为。既然课堂是师生共同的学习环境, 男生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既有参与权也应该有发言权。因此, 建议教师可以和男生们共同参与制定课堂的课堂规则的制定, 增强男生自身的参与性和认同感。

另外, 建议引入分散学习法, 即把一段长时间的学习分割成数段较短时间, 增加休息的频次, 达到更好的利用时间, 增强学习效率的作用。这种方法也适合在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下, 进行更多的学科学习转换, 从而保持较好的状态与兴趣度。但需注意的是, 无论是时段的分割或是学科的转换, 应保证每段时间中学科知识的完整性。

(三) 培养并锻炼自学能力。安排更多拓展型与探索型任务

男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具备视觉偏好, 拥有较强的主动搜寻信息并学习的能力。观察中发现无论是数学课还是英语课, 有较多学生没有跟随教师教学的节奏, 经常会出现弱跟随、走神等课堂浸润度较低的负面行为。然而, 某些溜号、走神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可以考虑适当运用翻转课堂的学习策略, 即学生预先完成知识的学习, 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交流时间。

男生喜欢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探索未知领域。据观察发现, 相对于日常主课而言, 在四领域特色课程中, 男生们能够根据任务融入讨论与学习。可见, 形式单一、内容松散的习题环节与任务型教学情景相比, 效果要减弱一层。因此, 设置更多拓展型任务与探索性任务会在学习环境中起到继承其他各种学习资源的作用。特别是拓展型与探索性的任务形式更加符合男生好奇心强、偏好探索未知领域的思维特点。

(四) 更少的行为约束, 更广阔的知识体系

男生好动, 不习惯整堂课都安静地坐在原位, 教师可适时允许男生在小范围内活动, 以及在不干扰他人情况下的小动作, 减少对男生长时间久坐的要求。具有创新思维的男生需要更广阔知识的给养, 不断地激发灵感, 形成他们对于未知与新颖的事物的好奇心和思想的碰撞。

在课堂中, 仅仅只是课本知识或考试知识的传递对于男生来说是不够或不具备吸引力的, 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加扩展的知识体系, 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Michael Gurian.Boys and girls learn differently!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parents[M].Jossey-Bass, a wiley imprint, 2011:266~318.

[2]Flanders, N.Analyzing teacher behavior.1970:107.

[3]Robert C.Pianta&Bridget K.Hamre&Susan Mintz.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M].2010:409~426.

[4]顾小清, 王炜.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7) :18~21.

3.八年级思品、历史质量分析 篇三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盘县火铺镇中学 曹雄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八年级思想品德试卷满分100分,采用闭卷形式,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试题注重基础、凸显能力、渗透德育,坚持以课标为准绳,以学科重点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降低难度、淡化难点,紧跟时代、巧妙设问,突出实践、稳中求进。从开放性试题考查的内容看,试题关注热点,注重实践,也重在学习参与,分析说明题一般以学生思想行为背景,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侧重对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的考查;从开卷考试考查的题型看,以主观题为主,一般是说明题、分析题、论述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试卷内容体现了开卷的要求,对各种层次的考查非常明显(如识记、理解、综合运用等)。

2、难易比较适中,区分度适当。

3、重点突出,涵盖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

4、题型多样,既有客观性的选择,又有主观性感悟、理解、实践题。

二、试卷的亮点与特点

1、试卷的设计符合思想品德课学科特点,凸显了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考试方式上突破了应试教育封闭的考试模式,有利于变学生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性学习。这次考试的命题贴近学生生活,既运用丰富的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又涉及到孝敬父母、流行文化、追星和偶像崇拜、违法犯罪、战胜挫折等几大块的问题。

例如第24小题,从实际生活中的小事作为典型素材,主要考查了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这样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真正懂得一个道理: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刑事犯罪,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经常犯小错,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同时这一命题也突出考查了整个教材最重要、最具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这样4个基本知识点:(1)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做到防微杜渐,要从克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将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之中;(2)增强法律意识,改正因年龄小而犯罪就不会被判刑,只要不犯大错误,犯点小错误没关系的错误思想;(3)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正;(4)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立足基础知识,着重考查能力。本张试卷看似简单,但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尤其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例如,第25小题,从大人物贝多芬,在挫折中奋起,创作《命运交响曲》和中学生考试失利,葬身鱼腹两个事例的分析用应用,其设计意图就是对第十一课 《与挫折同行》这两个教学要求的考查:(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2)客观认识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同时,也突出了对知识要点的考查和应用,也在重点引导让学生树立这样一种思想、观念和做人的准则: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人人都会遇到,面对挫折人们的态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对勇敢着来说是机遇,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来说则是灾难,是万丈深渊。

再例如,第21小题,关于“学会感恩,孝敬父母”的有关内容;第22小题,涉及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在家无人照管,性格变得孤僻,喜欢上网聊天,甚至谈恋爱的敏感问题;第23小题,突出中学生崇拜偶像,盲目追星这一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普遍存在又难以回避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考查,集中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核心就是关注教育、教育学生,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求知、学会做人,这也凸显了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教育本质。

3、凸显开卷本色,结构相对稳定。本套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合理,试卷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具有稳定性,没有偏题怪题。非选择题部分,大部分问题的设问切入点小,易于考生把握解题方向。通过备课组老师的集体讨论,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一直认为开卷考试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开卷考试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和运用水平,考试可查阅教材,学生平时学习中不必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原理,自觉地把精力放在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上;第二,有利于促进改革课堂教学,使教学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给思想政治课教学以良好的导向;第三,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改变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符合新课改精神,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问题与建议:思想政治课闭卷考试试题的难易度比例确定不太明确、老师和学生都不太好把握;缺乏闭卷考试试题编制、采分点的界定及具体的考务细则,课任教师和学生复习时,显得仓促和突然;可适当增加一些新颖、活泼、灵活性强的题目;没有统一的思想政治课开卷考试的指导性方案,开卷考试的样题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四、在今后教育教学中必须明确和重视的方面

1、研究教材,夯实基础

开卷考试中所谓主观题,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必须重视教材,平时我们要注意积累知识,收集课外信息资料,但不能“忘本”。因为开卷考试多以材料和时政热点为出发

点,命题目的都在书中,答案的要点也隐藏在教材中,所以要取得好成绩,平时必须在教材上下工夫,养成多读、多看教材的习惯,只有读懂读透教材,考试时才能应对自如。首先,对于平时学习和作业中遇到的较好的试题要善于加工和整理,对于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也不妨整理成为一个专题系统,以便学习和掌握。其次,对平时的资料和练习可以列出目录,把一本资料整理并列出一个目录附在资料的前面,这样,考生使用时就会事半功倍。另外,对于政治课本中知识的交叉点,可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明确同一知识点的不同阐述角度,又可以避免知识点的混淆。

2、认真审题,强化综合能力训练。

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审题不清,要么答题无从下手,要么简单地把自己背过的相关条目的答案照搬过来,答非所问,要克服这一点,就要认真审题。认真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和关键,审题时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审材料,划分材料的层次,把握材料的中心点。第二、审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寻求出事理结合点。第三、审要点,既然材料与书本的知识有联系,就要确定答题的切入点,用课本相关的知识点作为答题的支撑点和依据,克服答非所问。

3、加强与社会生活联系,注重知识的连贯性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试题提供的材料,以利于选择相应的知识组织答案,主观性试题很难在教材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提高分析归纳问题和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运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理清答案思路,找出与教材的结合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分序号,分段落组织好答案,避免丢三落四。无论哪种主观题,都要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的考试都不是单限于某一原理,某一课知识的运用,而是综合运用几个原理,要你挖掘归纳整理。但是回答问题时也应注意试题的分值,做到取放自如,而不能为求答案完整,面面俱到,答案内容过于详细,否则会因时间不够而答不完题,也不能取得好成绩。

4、注意语言准确和书写规范

回答问题,要用政治术语。即用恰当规范的政治术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再三斟酌,反复推敲,使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说服力,而不能自己胡编乱造,杜绝大白话,卷面要干净整洁,行文要规范流畅,不乱勾乱画,给阅卷老师留下清晰、美观的好印象。

总之,政治实行开卷考试,是我们师生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政治教师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努力钻研,勇于创新,指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5--2016学第一学期八年历史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盘县火铺镇中学 曹雄

一、试卷评价

试题本着有利于基础教育为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人才与劳动力的水平测试,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五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探究题、读图题、历史档案题。五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45%,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其他题占55%,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五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7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三点:一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三是有部分题目超边了。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

二、关于教研教改的理性思考

今年八年级水平测试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让我们清晰感觉到崭新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脉搏在沸腾,我们只有全面更新全体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彻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借助这次水平测试,我们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校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2016学第一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

工作总结

盘县火铺镇中学

曹雄

这学期,本人担任八年级(1)、(2)班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作为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同时,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并做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

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总之,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即将过去,总体来看,这学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同仁的帮助下,在本人的刻苦努力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2015—2016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教学

工作总结

盘县火铺镇中学

曹雄

本学期即将结束了,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任务,现在期末复习工作也正顺利进行。回顾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

本人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教材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时候,这课的主题是“抗日战争”,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音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为了这一目标,我做到了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学习新目标,精心设计教法,指导学法,认真落实上课,作业,练习,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的工作,做到超周备课,作业全批全改,不定时抽查学生的背诵和记忆。通过单元检测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使历史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

自主学习。通过编写历史韵语或歌谣,要学生轻松识记历史知识,难以忘记。如:阿古柏侵新疆,自立为汗想称王。陕甘总督左宗棠,主张收复我新疆,1876 率清军,“先北后南”好方针,“缓进急战”打敌人,收复新疆快人心。1884 建行省,历史意义大得很。在问题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由于本校学生基础差,学习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历史到喜欢,由差到好。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历史人物访谈:在学生学了长征知识后,让他们去寻访老红军。(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上抗日战争时,给学生推荐一些抗战的影视片如《南京大屠杀》等。(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在学完第二单元时,让学生对本社区进行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四、转变教学观念,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放弃老观念和老思想,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以上是本人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努力,力求更上一层楼。

五、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八年级思品教学反思 篇四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心理品质、公民道德教育和当代国情教育的必修课。除去中考的因素,如何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我想这更是每位政治教师的神圣职责。在当今新课程的感召下,怎样让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每堂课都能真切的有所获,这个问题常成为我在教学实践中思考的问题。《三字经》。其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告别了小学六年的孩子们由不同的母校进入到新的集体,十二三岁的少男少女,懵懵懂懂、似是而非,身心发育、突变在即。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尴尬的年纪。不同的成长背景孕育了千百种不同的个性:有如脱缰之野马、难以驯服;有如掌中之珠玉、敏感易碎„„面对这样的学生就决定了初中老师必须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不仅要有智取的本领、硬斗的勇气,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充沛的体力。本人是一名从事初中政治教学20年的一线老师,现将几年来积累的几点感想体会归纳如下,权当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可喜的变化:

首先,回归生活是近几年来初中思品课教学最大的亮点。现在思品课学习的有心理常识:如何融入新集体、如何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如何理解宽容和欣赏赞美他人等等。还学习法律常识:如何做个合格的公民、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如何应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等。——总体上看,教师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开始关注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教学及活动设计联系生活、体现生活、回归生活。学生对此也给以充分的肯定,体现在爱看政治书、爱上政治课了。

其次,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喜欢上政治课,喜欢思品课老师,把思品课老师当心理咨询师,遇到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和不顺心事会主动找老师述说自己的疑问,寻求老师的帮助。刚好学到法律常识中的维护消费者权益,她们就来找我帮忙。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同时也增长了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意识到学政治课是有用的!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学思品课恰似一场春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养料。

再次,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可喜的转变。教材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学习探究的内容贴近实际、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更积极参与设计学习活动,如排演小品、进行辩论赛等,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胆子变大了、信心增强了、懂得了换位思考,初步树立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团队意识和公民意识。

存在的问题:

首先,驾驭和处理教材对每一位政治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恰恰是上惯老课程的我们这些老教师所缺乏的。真善美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同样政治课堂教学水平要提升也要从求真、求善、求美做起。

“求真”即钻进教材,跳出教材。“求真”要带着学生钻进教材,学习“真知”。当今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一般是从典型事例、生动故事、历史事件、实物图画作为切入口,由具体到抽象来说明道理的。在教学中,教师就应从社会真情实例入手,尤其注意列举一些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真实材料,包括国内外重大时事、本地区和本校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实物、图片等材料,让学生去理解、接受教材内容。“求真”更重要的是跳出教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挑剔”甚至“批判”一些“知识”。我们懂得,任何人都不能说穷尽了真理。“跳出教材”就是鼓励学生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师以及各种现成的答案,努力培养学生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

“求善”即贴近学生,走进心灵。教育的秘诀,不只是传授已有东西,更重要的是要唤醒潜伏于学生内心深处的生命感和价值观。“求善”要求学生运用其真实的生活体验去感知和领悟所学知识中蕴涵着的“善”,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

“求美”即注重熏陶,展示魅力。对学生注重美的熏陶,展示美的魅力,这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求美”是道德的要求,也是创造的动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技巧,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逻辑的严谨、结构的精巧、意蕴的深邃、语意的诚挚、言辞的妙趣„„所有这些,都会唤起学生的求美情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倾心爱之。

其次,为人师者要有平等的爱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师德。对成绩好的学生、班干部和一般同学要一视同仁,在中小学阶段由于教育改革配套措施还未落到实处,许多教师存在着会读书就是好学生,不会读书就是坏学生的错误观念。因而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和一个学习差的学生同时迟到,老师对其态度却截然不同。对学习差的那个,老师厉声质问:“为什么迟到?”而对于学习好的那个,却关切地摸摸其头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才迟到了?”反差如此之大,让好学生时时如沐春风,而禁不起任何批评和挫折;而所谓的坏学生却易因此而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更有甚者发展为怨恨老师,仇视比其好的任何人,以致引发过激行为。

这么可怕的后果不能不让我们警醒。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老师委以重任,让其在学科管理中锻炼能力,但不能有任何特权,不应该使其产生骄傲情绪。而对于所谓的“坏学生”,教师应善于发现其优点,毫不吝惜地大加夸奖,甚至还可以根据他的特点,设立一些容易的题目让他做答、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觉得“老师并没有看不起我,我应该争气,让老师更喜欢我”。有的同学很聪明,可太好动,因而成绩不怎么样,不过由于表现能力强,可以让他带动全班同学开展搜集课堂小材料、举办主题辩论会或搞各种调查活动来丰富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让其找回自信,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恰恰是这样的所谓坏学生,他们的自尊心格外脆弱,老师就更应该注意课堂的艺术,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使思品课时时处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中,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学有所获。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思品老师更是如此。为人师者要有真心,老师对待学生、教育学生应该是诚恳的,要坚持以“诚”为本的工作原则。所谓“以心去发现心,以火去点燃火。”讽刺、漫骂对于教育学生是无济于事、甚至是适得其反的。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政治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5.八年级思品备课资料 篇五

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部分:单元分析

本单元包括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两课内容和主题探究活动——“探究权利义务,展示学习成果”。【单元地位】

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同样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权利义务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本单元旨在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享有的合法权益和应该承担的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这不仅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需要。学会交往合作,从法律角度讲,交往合作中也必须正确处理权利义务关系问题,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因此,本单元也是对八年级上册教材的教育主题——学会交往与合作在法律意义上的延伸和拓展,它统领八下全册教材,从宏观上介绍权利义务的基本知识及其关系,后面几个单元都以本单元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来具体展开。

【主要内容】

本单元由“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和“我们应尽的义务”两课组成,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两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并受宪法和法律的确认和保障,懂得如何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增强依法用权、依法维权的意识。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包括“公民的义务”和“忠实履行义务”两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的原因,懂得履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义务的具体要求,激发学生积极履行义务的热情,增强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课标要求】

本单元两课内容对应的课标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体的内容标准是: “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方法】

本单元教学内容理论性相对较强,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困难,故教学中一方面要贯彻以例说法的教学方法,充分选择、运用好教材已有的案例,适当补充课外案例,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收集相关的图片、漫画、法制名言等教学素材,或选择案例编排成课堂小品或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要注意多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经历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方面的事例,让学生有体验、有感受。【课时建议】

以学期授课课时数共35课时计,建议本单元安排5课时(其中主题探究1课时)课序 课题 课时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课时

第二框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第二课时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

义务 第一框 公民的义务 第三课时

第二框 忠实履行义务 第四课时

主题探究 探究权利义务,展示学习成果 第五课时

第二部分:各课时具体内容分析 第一课时: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但非常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更是非常缺乏,另外,初中生是弱势群体,又缺乏法律知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保护。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甚至是家长和老师,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比较淡漠。2.学生的需要

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三、综合设计思路 1.情境激发入新课

播放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片段。(附录2)

引导思考回答:听到毛主席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全国人民在欢呼雀跃,从心底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为什么?

教师小结:新中国的成立宣告,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入新课。2.畅所欲言话主人

(1)讨论交流:你感受到或你了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可以体现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观察硬币上的国徽:理解国徽的内涵。由此引申出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范畴这一知识。3.人民公民我来辨

设问:你是人民的一员,但你同样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那么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在学生阅读教材及教材漫画、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每人画一幅体现公民与人民关系的图示。

4.公民权利谁赋予

设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谁赋予的呢?

学生回答——宪法和法律。引导学生用宪法中的条文来印证自己的回答。

总结出公民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两个概念。强调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赋予的。

5.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猜我猜谁是保护神”

课堂活动:猜一猜谁是保护神?

出示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所保障权利相关的法制漫画四幅。学生分析与漫画反映权利相关的的法律保护神是谁。

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立法保障的含义。

6.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说我说话维权”

课堂活动:列举自己或他人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后是如何维权的案例。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明确维护合法权利最有力的武器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司法保障的含义。强调宪法是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

7.总结升华“法斗士”

播放Flash“法斗士”(附录2),引导学生讨论回答Flash所反映的道理。

总结升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宝,是我们维权的利剑。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这把利剑,你便是一位“法斗士”。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教材中出现的很多知识均较抽象,初二学生还较难接受,如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等。另外教材在阐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时,P5最后一段由“人民”引入到“公民”感觉比较生硬和突然。教学时如何处理比较自然是一个问题。

第二课时: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了解我国公民的权利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提高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学会寻求法律的保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合法、有效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初中学生对自己作为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往往只是略知一二,虽然也在行使和享有权利,但权利意识较模糊,特别是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知之甚少,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权利,也不懂得尊重他人权利,法制观念较淡漠,这也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一个内在因素。另外,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依法维权的意识也较薄弱。2.学生的需要

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了解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并且做到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社会上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作为弱势群体的初中生,学习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树立权利意识,学会正确用权、维权十分重要和必要。

三、综合设计思路

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案例—— “田甜成长的经历”(P8),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引入课题。

2.学习小园地——公民权利大搜索

学生查阅宪法第二章,在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师生共同归纳公民九大类的基本权利

3.合作探究话行权之他人权利我尊重 出示情境材料一(见附录4),引导学生讨论回答设问。教师总结: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尊重他人的权利。4.合作探究话行权之国家、集体不损害

出示情境材料二(见附录4),设问:你认为张亮的行为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5.合作探究话行权之法律范围不超越

出示情境材料三(见附录4),设问:如果你是旅客甲你该怎么做?张亮的说法和做法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6.合作探究话行权之行权方式须合法

出示情境材料四(见附录4),设问:司机的做法启示我们在行使权利时还应注意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小结: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7.生活放大镜——行权小故事

(1)讲述自己行使权利的小故事。第一类:用权的故事。你是怎样行使你的权利的?第二类:维权的故事。平时你有没有受到侵权的事?你是怎样对待的?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行使权利的故事,在行使权利时是否正确合理? 8.行权小顾问

阅读教材老吴和小辛父母的案例(P12),请学生充当案例中当事人的法律顾问。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教材在阐述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时,采用的是一例一理的形式,如何打破这种形式所带来的学生思维上的断点?是否能做到一例贯穿四点,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行使权利的四个要求,是值得教师钻研的问题。如果一例贯穿,案例编制如何做到自然而严密又能充分说明问题,又是一个问题。另外,四点要求中在意思上其实是交融在一起的,教材人为地进行了分离虽然利于教学,但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学生理解带来一定困惑。第三课时:公民的义务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了解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含义和内容,懂得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知道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意义。【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公民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

【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自觉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八年级学生对公民的义务了解不多,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虽然平时许多行为都是履行义务的表现,但真正作为公民的义务观念较淡薄,另外对公民道德义务的履行较易接受,而对法定义务会感觉比较遥远,甚至会有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我年纪还小,履行义务与我无关的想法。2.学生的需要

现在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家庭、社会中得到的较多,而付出的较少,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不强,所以让学生首先明白公民有哪些法定义务、哪些道德义务,树立义务观念非常必要。

三、综合设计思路 1.漫画导入

教师:公民的权利有一个孪生兄弟,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但有些人却只想要“哥哥”—权利,不想要“弟弟”—义务(出示漫画),对此大家怎么看?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这一观点。2.法定义务知多少

(1)请学生用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观点分析教材15页“小珊该不该纳税?”案例,引导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法定义务,公民必须履行。

(2)学生讨论回答自己所了解的公民的基本义务还有哪些? 3.道义大看台

(1)出示深圳“爱心市民”丛飞的感人事迹(见附录7),学生讨论回答,丛飞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美德?他的行为是不是法律规定必须要做的?丛飞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了无数人,他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引申出道德义务的涵义、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联系和区别、公民积极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等问题。

(2)组织课堂活动:道义楷模大交流。

请学生根据课前准备来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公民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案例。

学生根据所述事例讨论归纳公民基本道德义务的内容。教师小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总结归纳见行动

请学生对照教材14页小明的行为,完成表格内容。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小结结束全课。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教学中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公民有哪些义务,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真正树立起义务观念。第四课时:忠实履行义务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忠实履行义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对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层次的要求即法律鼓励做的、要求做的、禁止做的,学生认识上可能较为模糊,法制观念和义务观念不强,缺乏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2.学生的需要

明确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知道法律鼓励做的,公民应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公民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公民坚决不做,对中学生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履行义务,做一个守法、具有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意义重大。

三、综合设计思路 1.名言古训导入 出示古训:“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设问:两句古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导入新课。2.警钟长鸣慎言行

出示《阿强日记一》(见附录9)

设问:在金钱的诱惑和在朋友的游说之下,假如你是阿强,你会怎么做?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出示《阿强日记二》(见附录9)

设问:阿强为什么会触犯法律,我们从中受到什么警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阿强做了法禁止做的事情,触犯了法律,因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从中告诉我们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应坚决不做。

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看谁说得多。请学生分组抢答所知道的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教师小结。3.身体力行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9页“地理环保小组”事例材料。

教师设问: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法律要求做的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不做就是违反法律的行为,所以我们必须去做。

组织课堂活动:看谁答得多

学生结合教材20页图片分组抢答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的行为还有哪些?教师小结。4.道义在我心

教师: 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法律没有禁止性要求,也没有强制性要求去做,但法律却倡导我们积极去做。

出示材料及图片——“农民献血大王”杨顺德(见附录10)

设问:杨顺德的行为是否是法律要求必须要做的?杨顺德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法律鼓励我们做的道德义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积极去做。这也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

学生分组抢答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做的行为还有哪些?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总结。5.夸夸我们自己

组织课堂活动:夸夸我们自己。

请学生列举班级同学中积极做法律鼓励做的事情的相关事例及行为的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同学中这些行为给予赞扬和鼓励 6.总结升华

教师请学生总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具体要求。

教师小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公民忠实履

行义务,就应心中常有红绿灯,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只有做到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如何忠实履行义务,对法律鼓励做的道德义务,应积极去做;对法律要求做的法定义务,必须去做,这两点属于主动去做的,学生较容易理解,而对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即“不做法律禁止做的行为”也是属于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学生理解可能困难一些。

第五课时:主题探究“探究权利义务,展示学习成果”

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是要求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和展示以权利义务问题为主旨的有关知识和班集体中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的事例来提升自己的权利、义务观念。

实施步骤

①动员:明确探究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程序及意义,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②分组:把学生分成八组,每组以5—6人为宜,选出组长,明确具体分工(每两组分别完成四项内容中的一项)

③确定方式、方法:每小组确定搜集、整理所需素材的主要方式。如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班级中采访同学、列举自己事例等。素材形式力求多样化。

④实施:每个学生按照小组分工执行自己的任务,搜集、整理有关材料和事例。

⑤交流、合作:各小组材料集中后,同一内容两小组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制成墙报。

⑥展示:四组墙报在班级展示,形成题为“权利义务伴我行”的法制长廊。第三部分:附录材料 1.公民与人民的区别(1)含义不同。

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公民的概念与国籍相一致,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以,确定是不是我国公民的唯一条件,是看他是否取得了中国国籍。人民是指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2)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3)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2.有关视频资料和漫画

(1)开国大典视频: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3-12/11/content_1226223.htm(2)FLASH法斗士:http://law.eastday.com/features/fzdm/flash9.htm(3)“猜猜谁是保护神”漫画素材

未成年人保护法

刑法

刑法

刑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婚姻法 3.有关法律与保障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

﹡行政诉讼法:保障公民不受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侵害并依法诉讼的权利。

﹡义务教育法:保障学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权利。

﹡未成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权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作为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所享有的各种权利

﹡婚姻法:保障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

﹡民法通则:保障公民合法民事权益(财产关系、人身关系)。

﹡刑法:保障公民人身、财产、民主权利及其他权利不受犯罪行为侵害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保障公民在民事案件中行使诉讼的权利。

﹡劳动法:保障公民在劳动关系中所享有的合法权益。

﹡继承法:保障公民对私有财产依法继承的权利。4.第二课时情景材料

情景材料一:在一辆旅游车上,旅途的劳累使绝大部分旅客们正在闭目养神,只有张亮等四个小青年喝着啤酒在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旅客们皱起了眉头。旅客甲站起来拍拍张亮的肩膀说道:“小兄弟,请声音轻点,别影响大家休息”。张亮不耐烦地说道:“言论自由是我的权利,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管得着吗?”

情境材料二:汽车在继续行驶,张亮四人仍在谈笑,兴致勃勃的张亮边喝着啤酒,边拿出记号笔把刚编的打油诗写在车座背上和车厢上。随行的导游小姐看见了走过来阻止,张亮蛮横地说:“今天怎么都和我过不去,我是掏了钱给旅游公司的,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汽车又不是你的,你管得着吗?

情境材料三:汽车在继续行驶,突然张亮捂着口袋大叫起来:“我的钱包不见了,谁偷了我的钱包?”汽车内一阵骚动。稍许,张亮盯着旅客甲说到:“刚才就你靠近过我,肯定是你偷了我的钱包,你那贼眉鼠眼的样子一看就是个小偷,我要搜你的身。”旅客甲急了红着脸答道:“你别侮辱人,我没偷,你凭啥要搜我的身。”这时有其它旅客附和道:既然你没偷就让他搜一搜,以证明你的清白。

情境材料四:四个青年围住了旅客甲,局面僵持着,有几个旅客起哄着要下车,这时司机同志说道:“前面有个派出所,我们去请民警协助调查吧!”征得绝大多数旅客的同意,司机将车开到派出所,寻求警察的帮助。没多久,警察就查出了混在游客中的小偷,帮张亮找回了失窃的钱包,在事实面前,张亮为自己的鲁莽而感到羞愧。5.相关法律名言选摘(1)“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那里限制自由 ” ——西方法谚(2)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毕达哥拉斯(3)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

——穆勒

(4)“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西方法谚(5)法不禁止即自由。——西方法谚

(6)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6.深圳“爱心市民”丛飞的感人事迹

丛飞是一名普通的艺术家,却怀有一个理想,让读不起书的孩子背起书包继续读书;让没有父母的的孤儿重获亲人的关爱,让残疾人感受生活更多的快乐„„,为了实现理想,在10年时间里,丛飞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学生、孤儿和残疾人。用300多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读书,帮助60多名残疾人渡过生活难关,参加义工8年,他为社会义务服务的时间长达3600小时。为此欠下17万元外债,并积劳成疾。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了社会。胃癌晚期后,依然牵挂着贫困学生。7.洪战辉携妹求学,道德精神感动中国。

2005年的最后一个月,一个名叫洪战辉的大三学生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点击率最高的人物。洪战辉,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在读大学生,在11岁那年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亲妹妹死了,父亲又捡回一个遗弃女婴,母亲和弟弟后来也相继离家出走。洪战辉稚嫩的肩膀过早地压上了生活的重担。从读高中时,洪战辉就把这个和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 8

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并把妹妹带到自己上大学的异地他乡上学,如今已经照顾妹妹整整12年!

8.感动中国——李学生见义勇为英勇事迹

李学生,1998年他来到浙江省温州市某鞋厂务工。2005年2月20日下午5时许,在金(金华)温(温州)铁路温州市黄龙段马坑隧道口,4岁女孩彭媛媛和8岁男孩小瞿正在铁轨上玩耍时,一辆火车高速驶来,两个小孩顿时被吓得惊慌失措。这时,刚好路过的李学生毫不迟疑地飞身跑到铁轨中间,右手抓住小瞿就往铁轨外面甩,同时左手去抓较远的小媛媛,就在李学生刚抓到小女孩时,不幸被飞驰的火车迎面撞飞,当场罹难,小男孩平安获救,李学生却献出了自己36岁的生命。质朴的李学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动亿万人的赞歌,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中国,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9.第四课时《警钟常鸣慎言行》情景材料 《阿强日记一》

阿强对他的朋友阿坚说:“累死人啦,天天都是上课,好闷啊,现在老爸老妈又经济封锁,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不能去disco,不能抽烟,不能喝酒,不能打机,人间最悲惨事情莫过于此啦!” 阿坚立刻回答到:“吓,这么惨啊,我有份好活,100元一个晚上,你做不做啊?阿强听后,两眼放光,“哇,什么工来的,好多钱啊,辛不辛苦的?”阿坚拿出一只光碟来:“一点都不辛苦,就是卖这个。”阿强一看立即向后弹开了几尺,说:“这怎么行,卖黄碟可是犯法的呀!”阿坚笑着说:“有什么不行,你还是未成年人,法律拿你没办法的,何况这又不是杀人,放火,只不过卖一二只破碟而已,你不卖,别人也照样卖的啦,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你不是不够胆做吧,想不到你是这么一个胆小鬼。”

《阿强日记二》

阿强经不住朋友的一番“好意”刺激和每晚100元的诱惑,不久就加入了朋友贩卖黄碟的行列。一次,正当他在马路边交易的时候,被公安机关逮个正着。受到了法律的应有惩罚。10.“农民献血大王”——杨顺德

杨顺德,今年52岁,四川蓬溪人,1992年的一天,他在医院看到一位乡亲由于血库存血不足而失去生命,从此便萌发了义务宣传无偿献血的念头。2001年4月2日,杨顺德拿着打工攒下的2万多元钱,瞒着家人开始了徒步全国宣传无偿献血的征程。从四川老家出发,杨顺德一路经过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南等26个省、市、自治区,穿破了30多双军用胶鞋,印发了3万份宣传资料和挂图,无偿献血20多次,近1万毫升。被誉为“中国徒步行走宣传无偿献血第一人” “农民献血大王”。

第四部分:教学设计范例 ●○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课程目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①搜集国家机关图片、开国大典视频片段、FLASH法斗士及相关法律漫画并制成课件。

学生①查阅教材所列的一些重要法律,了解这些具体法律与保障我们权利之间的关系并完成教师的问卷。收集生活中打官司维权的案例。

②每位学生准备一元硬币1枚。●○板书设计

我国国家性质

人民是国家主人

人民的构成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公民权利的确认与保障

宪法、法律确认

立法保障 ← 宪法 → 司法保障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情境激发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回忆一段共和国历史上的光辉时刻,播放1949年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片段(见附录2),教师模仿主席口音重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设问:听到毛主席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全国人民在欢呼雀跃,从心底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新中国的成立宣告,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观看开国大典这一激动人心的光辉片段,不仅可以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出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课题,而且这也不失为一次对学生的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畅所欲言话主人

进一步设问: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那么,你感受到或你了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可以体现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根据自己所见、所闻、所知来列举相关事例或象征性的事物。(如各级人代会、国徽、国旗等)。投影悬挂国徽的国家机关画面。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1元硬币,观察硬币上的国徽,并要求理解国徽的内涵。由此引申出我国的国家性质这一知识点。

让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入手来列举可以体现人民是国家主人的材料,把本来显得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了。

观察理解硬币上的国徽是选取了学生最熟悉的素材来开展教学,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人民公民我来辨

设问:人民具体包含哪些人?作为中学生的你是人民的一员吗?

教师小结:现阶段人民的构成。

设问:你是人民的一员,但你同样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那么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在学生阅读教材及教材漫画、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每人画一幅体现公民与人民关系的图示。

教师课件显示公民人民关系图,并结合教材归纳、强调两者区别与联系。(见附录1)

进一步指出公民中的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必须与其斗争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这一教学难点,教材放在第二目阐述,但从学生接受角度及知识逻辑关系 10

考虑,放在第一目讲更顺理成章,还可以和第一目中“社会上还存在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形成呼应。更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故把这一知识点提到前面讲了。

以学生自己作为教学切入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用学生画图示的办法利于学生更直观地区分公民与人民的关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公民权利谁赋予

设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谁赋予的呢?

学生回答——宪法和法律。引导学生用宪法中的条文来印证自己的回答,投影显示宪法有关内容“本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中国各族人民奋斗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总结出公民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两个概念。强调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赋予的。

这一知识点较简单明了,通过人民权利谁赋予这一设问,让学生明确公民的权利不是某个领导赋予的,而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赋予的。并用宪法的条文来印证回答,由此引出两个概念,既简洁又具说服力。

公民权利谁保障

之“你猜我猜谁是保护神”

教师: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我们权利,但有的人享有权利却无法实现他的权利。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第6页小寒的案例,讨论回答:小寒的哪些权利得不到实现?原因是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各方面的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课堂活动:猜一猜谁是保护神?

教师出示与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所保障权利相关的法制漫画四幅(见附录2)。

请学生观看漫画后分析漫画中被侵害的权利的法律保护神具体是谁。在此基础上根据课前准备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其他各部法律所保障的公民权利各是什么?(见附录3)

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立法保障的含义。

由生动的案例导出问题,学生有话可说。

立法保障这一环节的课堂活动一改教材上相对抽象、枯燥的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来表现法律与保障权利的关系,不仅可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而且在轻松活泼的猜一猜中,学生已然运用了不少在课前准备的法律知识,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立法保障起了很好的作用。

公民权利谁保障

之“你说我说话维权”

教师:仅仅有了法律还是不够的,它只是确认和赋予了我们权利。但如果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

课堂活动:列举自己或他人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后是如何维权的案例。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明确维护合法权利最有力的武器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司法保障的含义。

教师小结:保障公民权利需要立法保障,也需要司法保障,但这一切都是围绕宪法为核心的。强调宪法是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

现代社会中,学生看到、听到或自己经历的打官司维权的案例应该很多,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学生应该有例可举。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巧妙引导让学生自己举例自己得出结论。

总结升华“法斗士”

播放Flash“法斗士”(见附录2)引导学生讨论回答Flash所反映的道理。

教师总结升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宝,是我们维权的利剑。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这把利剑,你便是一位“法斗士”。愿每个人心中有法,愿每个人权利受法呵护!

上一篇:爱心幼儿园招生简章下一篇: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