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点

2024-11-05

文言文知识点(精选15篇)

1.文言文知识点 篇一

高一文言文知识点

1.敢以烦执事古义: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接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今义:掌管某些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人的妻子。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义: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古义: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今义:医生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古义:死在野外尸体不能收殓埋葬。今义: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古义:原野。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义:男子。今义:男女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9.今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田地或疆域。

10.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凶恶。

11.是使民养生葬死无憾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12.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今义:增加。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音cān,验,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14.假舆马者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15.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腿,蟹脚。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16.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一种贵重金属

2.文言文知识点 篇二

一、成语中的通假字

有些成语中的关键语素, 往往用本义、 引申义解释不清楚, 因为它是通假字 (含古今字) 。 如“再接再厉”, “厉”与“砺”是古今字, “厉”是古字, “砺”是今字, 指“磨刀石”, 引申为“磨砺”, 明白了这些, 就容易理解其比喻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越来越振奋勇猛”。 “一暴十寒”中的“暴”也是同理, “暴”其实是“曝”的古字, “晒”的意思, 所以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看就是“晒一天, 冻十天”的意思, 就容易得出 “做事无恒心, 努力少, 懈怠多”的比喻义。

二、成语中的古今异义词

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有的保留着古义, 在理解时不能以“今”释 “古”。 如 “不速之客”中的 “速”, 是 “邀请”的意思, 不能以今义“快速”理解。 “学而不厌”中的“厌”是“满足”之意, 不能理解为“厌恶”。 “亡羊补牢”中的“亡”是“丢失”之意, 不能理解为“死亡”, “牢”也是“牲口圈”的意思, 而不是“监狱、牢房”。“爱莫能助” 中的 “ 爱” 是 “ 同情、 怜惜” 的意思, 和现代汉语的“喜爱”有区别, 意思为 “虽然同情, 但无力帮助”。 另如 “屡试不爽”中的“爽”意为“差错”, “抱恨终天”中的“恨”意为“遗憾”, “不名一钱”中的 “名”意为 “占有”。 若忽略古义, 这些成语在运用中就很容易望文生义。

三、成语中的一词多义

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有的是多义词, 要根据它所在的语境加以辨析, 不能生搬硬套。 如常用词“兵”, 在“弃甲曳兵”中指“ 兵器”, 在 “ 草木皆兵” 中指 “ 兵卒”, 在 “ 按兵不动” 中指 “ 军队”, 在“兵连祸结”中指战争。 又如虚词“以”, 在“以貌取人”中, 作介词“凭”, 在“绳之以法”中, 作介词“用”, 在“不以为然”中作动词表“以为”, 在“以辞害意”中作介词“因为”, 在“拭目以待”中作连词, 用法相当于“而”。

成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 善加利用就很容易积累一些平时较难把握的文言词语。 例如“而”的用法, 在“向隅而泣”中作连词, 表承接;在 “侃侃而谈”中作助词, 相当于“地”;在 “鼎足而立”中作连词, 表修饰;在 “乐而忘返”中作连词, 表原因;在“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中作连词, 表假设, 意为“如果”;在 “博而不精”中作连词, 表转折, 意为 “却”。

四、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1.成语中名词的活用

如“不毛之地”中的“毛”, 活用为动词“生长 (五谷) ”之意;“党同伐异”中的 “党”也是活用为动词 “结党, 结伙”之意。 “蚕食鲸吞”中的“蚕”和“鲸”则是作状语用, 意思分别为“像蚕一样”、“像鲸一样”;“席地幕天”中的“席”和“幕”也是作状语用, 分别是“把……当做席”和“把……当做幕”的意思。

2.成语中形容词的活用

如“毫发不爽”中的“爽”活用为名词, “差错”之意, “旷日持久”中的“旷”则活用为动词, 意为“荒废、耽误”。

3.成语中动词的活用

如“一举成名”中的“举”活用为名词, “举动”的意思。 “继往开来”中的“往”和“来”活用为名词, 意为“过去的事业”和“将来的事业”。

4.成语中的使动用法

如“汗牛充栋”中的“汗”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作使动用, 为“使 (牛) 出汗”的意思。 “丰衣足食”中的 “丰”和 “足”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意思分别是“使……丰”和“使……足”。 “破釜沉舟”中的“破”和“沉”则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分别是“使……破”和“使… … 沉”之意。

5.成语中的意动用法

如“草菅人命”中的“草菅”, 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为“以人命为草菅”。 “厚此薄彼”中的“厚”和“薄”, 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是“以……为厚”和“以……为薄”之意。 “不耻下问”中的“耻”则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意思为 “以… … 为耻”。

6.成语中的为动用法

如“忧患余生”中的“忧患”应是“为……忧愁、困苦”的意思, 故该成语可以理解成“为饱经艰难困苦之后保全下来的生命忧愁、困苦”。

五、成语中的兼词

如“付诸东流”中的“诸”就是兼词, 相当于“之于”。 “心不在焉”中的“焉”相当于“于此”。

六、成语中的特殊句式

很多成语都是以古代神话、 寓言和历史故事等凝缩而成的“四字格”短语, 在凝缩的过程中,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特殊文言句式。 只要熟悉了这些文言句式, 理解和把握成语的含义就容易得多了。

1.判断句

如“草木皆兵”中用“皆”作为判断词, 意为“一草一木都像是兵士一样”。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中则用“为”表判断, 意为“别人是菜刀和砧板, 我们是 (别人要吃的) 鱼肉”。

2.被动句

如“见笑大方”中用“见”表被动, 意为“被见识广博的人或内行人笑话”。 “受制于人”中用“于”表被动, 意为“被别人控制”。 “兔死狗烹”则是无标志词的被动句, 字面意思为“兔子死了, 猎狗就被人烹食”。

3.倒装句

如“自欺欺人”是一个宾语前置句, 宾语“自”被置于谓语“欺”之前。 文言文中常见的用 “是”字提前宾语的现象, 在成语中很常见,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才是举等。 成语中还常常以“于”、“以”等作介宾结构后置的标志, 如重于泰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行成于思、相濡以沫、嗤之以鼻、绳之以法等。 “差之千里, 谬之千里”则是定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毫厘之差, 千里之谬”。

4.句子成分的省略

如“见仁见智”中省略主语“仁者和智者”, “杯水车薪”中省略谓语“救 (火) ”, “鹤立鸡群”中的省略介词“于”, 语序为“鹤立于鸡群”。

综上, 用成语作例子就可以归纳文言文的各个知识点。 成语具有简洁精辟、信息量大、易于记忆、便于提取等特点, 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因而在帮助学生记忆及使用文言词语意义和语法规则时, 作为一种互相印证、 拓展补充的教学辅助手段, 具有很好的作用。 结合成语学习文言文知识, 不但有利于文言文知识的学习, 而且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还能培养学生能勾连、善联想的意识, 进而开拓解题思路。 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以期引起广大同仁和同学们的重视, 从而更进一步研究,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特殊的固定短语, 它脱胎于古代汉语, 深受中国语言传统的影响, 保留了古汉语的许多特点。仔细分析成语中的文言文知识, 既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成语的真正含义, 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归纳总结文言文知识, 这种知识的勾连对教学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3.文言文知识积累及训练 篇三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文言知识】

“经”在古文中往往特指儒家经典著作。《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孔子教育学生,以《诗》、《书》、《礼》、《易》、《春秋》为基本教材,世称“五经”。之后,儒家学派的人又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俗称“四书”)作为经典必读书。所以后代有了“四书”、“五经”之说。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孤②明③庐④笞

2. 翻译:①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恒荣勤学不倦

恒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注释】①桓荣:东汉人。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③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文言知识】

说“岂”。“岂”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指“哪里”,表疑问。上文“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意为哪里知道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岂敢”即哪敢。二指“难道”,表反诘。如“岂吾不若人”,意为难道我不如别人?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初 ②厄 ③嗤 ④应 ⑤及

2. 翻译:①而荣讲诵不息 ②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崔景偁拜师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注释】①余:指本文作者张惠言。他是清代文学家。②北面承贽:拜师。北面,面朝北,即向朝南坐的老师下拜。③发策决科:科举考试中获得功名。④庶几:有希望。

【文言知识】

名词作状语用。在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用来修饰动词的,但上文“以史事余”中的“兄”,它属名词,直接修饰动词“事”,这“兄”就是名词作状语用(或称之名词活用为副词)。这句话的意思是崔景偁用对待兄长的态度侍奉我。又,《狼》:“一狼犬坐于前。”“犬坐”要理解为像狗一样坐着,“犬”也是名词作状语用。又,“车载之而行”,意为用车载着他前往,“车”同样是名词作状语。

【思考与练习】

1. 解释:①既②弟子③从

2. 翻译:①余愧谢,不获②某则愿庶几焉

3. 上文有四个“为”,请依次作解释: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

承宫樵薪苦学

1. 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 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

桓荣勤学不倦

1. 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 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才用得上它呢?

崔景偁拜师

4.初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篇四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3、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4、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5、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省略现象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事迹()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5.《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 篇五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6.文言文柳毅传知识点 篇六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逸: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奔跑)

2、翔: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止,不动)

3、辱问:今日见辱问于长者(降低身份来问)

4、幸: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希望)

5、黜:舅姑毁黜以至此(降低身份)

6、负载:负载珍重,不复言矣(旅途之劳)

7、将: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方,刚才)

8、涘:昨下第,闲驱泾水之涘(sì)(水边)

9、坐贻:不能鉴听,坐贻聋瞽(gǔ)(因而致使)

10、擘:一时皆下,乃擘(bò)青天而飞去(裂)

11、缱绻:幸为少尽缱绻(qiǎnquǎn)(缠绵深厚的情意)

12、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闲暇)

二、通假字

1、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通影,像影子一样)

2、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通晶,水精,即水晶)

3、飨德情恩,词不悉彰,致达远冤(通享,受)

4、从此已去,勿复如是(通以。已去,以后)

三、一词多义

1、幸:①贱妾不幸(动词,幸运)

②吾君方幸玄珠阁(驾临,特指君王到某处)

③幸被齿发(承蒙)

④幸一闻焉(希望)

2、见:①见有妇人(动词,看见)

②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表被动)

3、坐、坐贻:①命坐于灵虚之下(动词,坐在)

②坐贻聋瞽(坐贻,因而致使)

4、辞:①因告辞曰(告辞,辞别)

②乃前致辞者(言辞,言语)

③毅撝(huī)退辞谢(辞谢)

④吾何辞焉(推卸)

5、以:①束以他物(用,把)

②再拜以进(相当于而)

③客当居此以伺焉(表目的,来)

④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因为)

6、致:①宁可致意耶(传达)

②致负诚托(以致)

四、词类活用

1、乐:而夫婿乐逸(形容词意动,以为乐)

2、景、云:景(yǐng)从云合(名作状,像影子一样,像云一样)

3、怛:诚怛人心(使动,使伤心)

4、急:而能急之(意动,以为急)

5、生:愿得生归(名作状,活着)

6、东:东望愁泣 引别东去(名作状,向东)

7、止:夫乃止毅(使动,使止步)

8、柱、床、帘: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名作动,做成柱子;做成床;做成帘子)

五、古今异义的词

1、舅姑:①古义:公婆。

②今义:舅舅和姑姑。

2、亲戚:①古义:兄弟骨肉。

②今义:有姻亲关系的.亲人。

3、其实:①古义:他,实际情况(两个词)。

②今义:副词,表示实际情况。

4、自然:①古义:天然。

②今义:不勉强,不拘束。

六、句式

1、毅怪视之,乃殊色也(判断句)

2、妾,洞庭龙君小女也(判断句)

3、吾君,龙也(判断句)

4、吾,义夫也(判断句)

5、非羊也,雨工也(判断句)

6、此灵虚殿也(判断句)

7、毅,大王之乡人也(判断句)

8、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被动句)

9、为奴婢所感(被动句)

10、为夫婿所薄(被动句)

11、为顽童所辱(被动句)

12、牧羊于道畔(介宾短语后置)

13、束以他物(介宾短语后置)

14、停于大室之隅(介宾短语后置)

15、雕琉璃于翠楣(介宾短语后置)

16、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介宾短语后置)

17、乃访于洞庭(介宾短语后置)

18、时有宦人密侍君者(定语后置)

19、是何可否之谓乎(宾语前置)

20、不然者,吾何辞焉(宾语前置)

21、既而将诉(之)于舅姑(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子何苦而自辱如是?

译:你有什么苦恼使自己委屈到这种地步呢?

2、而夫婿乐逸,为奴婢所惑,日以厌薄。

译:可是我的丈夫不务正事,喜欢游荡,被奴婢迷惑,他一天天地厌弃并轻视我。

3、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

译:用白玉做成柱子,用青玉砌成台阶,用珊瑚做成床,用水晶做成帘,在翠色的门楣上镶嵌着琉璃,在彩色的屋梁上装饰着琥珀。

4、须臾,红烟蔽其左,紫气舒其右,香气回环,入于宫中。

7.让小学生走进文言文、爱上文言文 篇七

一、文白对应,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将课外的文言读本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小学生小古文一百课》(以下简称《一百课》)一书中有许多文章可以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找到它的白话文版本。为了拉近小古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笔者决定让四年级的学生对照以前学过的八册人教版教材,来找一找和《一百课》中的文言文相对应的课文,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共找到了19篇。如四年级上册中的《观潮》对应《一百课》上册第十一组的《浙江之潮》,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鹏程万里》对应《一百课》下册第四组第67课《北冥有鱼》,四年级下册中的《纪昌学射》对应《一百课》下册《学习这件事》;三年级下册中的《夸父追日》对应《一百课》上册第七组《夸父逐日》,等等。通过这样文白对照的朗读和学习,学生从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首先解决了小古文难读难懂的问题,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从中感受到汉语言的优雅和精妙。在此基础上,学生因为有了自己文白对照后的发现和理解,背诵这几篇小古文就不成问题了。

另外也可将《小学语文知识大全》中的文言寓言小故事,如《画蛇添足》《买椟还珠》《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同教材中学到的寓言故事进行对应学习,这样既降低了学生理解文言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通过课外阅读材料和语文教材的对比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对学习文言的兴趣更高了,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去发现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文言材料,不管能否读懂或只是一知半解,他们都会拿到班里来尝试阅读,如《古文观止》《增广贤文》《从古到今》以及文言笑话、教材中的成语故事等。由此可见,学生对待文言的态度不再像以前那样避而远之了,而是带着一种积极探索的热情主动地去接近它,感受它了。

二、边学边玩,点燃学生热爱文言文的热情

好玩、爱动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快乐的情景表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更希望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学习小古文。于是笔者尝试把《守株待兔》的课本剧表演搬上舞台,惟妙惟肖的演出让学生对小古文更增添了几分亲切感。

再看看我校一位教师教学《活见鬼》(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片段。

教师出示关键句:“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启发学生思考:哪位同学愿意扮演这个撑伞者,并表演这一连串动作?

当有学生上前表演动作后教师给予鼓励并随机问道:你能告诉我你当时在想些什么吗?“以足撩之”时你在想———“奋力挤之桥下”时你在想——“趋”时你在想———把这种感受放进去,你来读读这句话。

……

课始的表演充分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通过表演还帮助学生理解了这几句文言的含义,之后教师一连串的三个“你在想……”不但帮助学生解读了这几句文言的意思,还使得短短几句精练的文言短句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生动有趣的情感色彩,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原本害怕小古文的心理烟消云散。

又如在学习《乡村》这篇小古文时,除了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小古文带来的古代乡村美景外,还可让学生用画笔再现古代乡村的美景,在展现画面的同时,要求学生边画边背诵,学生不仅很快记住了这篇小古文,而且在情感与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小古文还可以这样好玩。

三、尝试仿写,促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激情

小学生善于模仿,模仿读,模仿写。“写文言”的成功,对“读文言”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小古文诵读积累后,可尝试让学生进行小古文的仿写。如在教学《猫斗》一课后,笔者让学生观察其他动物的争斗,也照样子改写成文言,字数不限。请看两位学生仿写的文言片段。

白棕二狗,斗于庭院,汪汪大叫,龇牙咧嘴,四目对射,不分上下,久之,白棕二狗遍体鳞伤,两败俱伤。

——张琪曼《狗斗》

黄黑二鸡,斗于院中,喔喔而鸣,耸毛拍翅,四目对视,两不相下。久之,黄鸡稍退缩,黑鸡奋起逐之,黄鸡走入室,不敢复出。

———童羿博《鸡斗》

又如,在学习了《菊》一课后,有学生这样仿写:

滴水观音,翠色欲流。其叶,如毯,如掌。其形或抑,或垂,其色或绿,或碧,或黄。种类独一。性顽强,折枝既可栽,栽后与前一致。春日萌芽,夏日繁茂,秋日生枝,冬日傲霜斗雪,一年四季,唯其不枯。

——李凡《滴水观音》

秋菊盛,清香四溢。其瓣似针。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白如雪,赤似火,黄胜金……其性耐寒,严霜降时,草木皆枯,百花皆凋零,唯菊独盛。远望,如诗如画;近看,美中之美也!

———王乐阳《秋菊》

……

等到小古文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学生有了不同类型篇目的积累,笔者让学生把课外的小作文题材统一为小古文的仿写,类型自己选定,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篇目或自己想写的对象都可以。结果全班同学都作了尝试,写的题材丰富多样,有写水果的,有写景的,有写植物的,等等,尤有特色的如:

古今中外,茶乃上好饮品,茶中,又以西湖龙井为佳。夏饮消暑解渴,冬饮明目而健脾。置少许茶叶入壶,以沸水冲之,候些许时辰,开壶,清香四溢,入口,惊呼美也。

———陈鲁秋月《论茶》

夏日如火,母买一瓜,怕吾贪吃,藏于床下。不料被吾找至,口流馋水,急剖之,立光。母撞见,笑曰:“小馋猫,要撑破肚子耳!”吾羞而走。

———蒋诗雨《夏之瓜》

面对学生充满情趣的仿写作品,笔者感觉到学生对“小古文”的兴趣已非一般,小古文以它“简短有趣又好玩”的面貌向学生展示着它无穷的魅力,由此可见,文言,其实离我们真的不远!让我们努力创设各种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热爱文言之情,让他们自发地学习,并把这个经典在我们手中完好地传承下去吧!

摘要:文言是历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粹。然而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文言似乎离学生越来越远了。为了让学生能亲近文言,寻找那一片纯净的传统文化之源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文白对应,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边学边玩,点燃学生热爱文言文的热情;尝试仿写,促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激情。在行动研究中欣喜地发现——文言,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关键词:文言文,文白对应,仿写

参考文献

[1]朱文君.小学生小古文一百课[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2.

8.文言文知识点 篇八

一、知识迁移理论概述

在日常生产活动以及学习过程中,人们可以对掌握的技能以及学习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与表达,还可以通过发散思维对掌握的技能以及学习的知识进行延展,从而拓宽自身的知识体系,对掌握的技能以及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推广类化,就是教育心理学中说到的知识迁移现象。通常来讲,知识迁移一般是一种学习过程对另一种学习过程进行影响的过程,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技能以及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其他学科知识的过程。由于知识迁移中迁移机制存在的差异性,知识迁移一般分为顺向迁移、逆向迁移、不同领域间迁移、正负迁移以及远近迁移几类。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语文教师可以在正确理解知识迁移理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对知识迁移理论加以应用,就可以使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有效地将新问题同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通过已经掌握的技能以及学习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理解,从而有效地提升文言文教学效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文言文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向学生传授文言文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将来在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知识迁移策略

1.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为了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迁移能力,应当通过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提升高中生的文言文学习效率。在传统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主导者以及组织者的地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是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中生文言文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知识迁移意识,鼓励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相关文言文知识对新学习的文言文问题进行解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灵活性。

例如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会对文言文中重点的字和词进行重复性解析,并从其他文言文段落中寻找相似的字词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笔者在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到则披草而坐”一句进行翻译时,经常在“披”字陷入翻译误区。因此笔者就将这句与学生们曾经学过的《促织》一文中的“蹑迹披求”的“披”字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明白“披”就是“拨开”的意思。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新旧知识点进行联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疑难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2.对原有知识系统以及新的学习任务进行归纳。

为了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迁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原有知识体系以及新的学习任务进行总结与归纳,从而提高知识点间的可辨识度,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如果学生的文言文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那么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迅速找到切入点,从而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对学习任务与认知结构的分辨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与归纳,从而对知识点的异同进行区分,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材料的细节特征。

例如笔者在教学《梦溪笔谈·采草药》一课时,发现“实”字在全文中先后出现了很多遍,体现出了相当丰富的意义与词性。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实”字的用法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归纳,“实”字在“则实而沉”中为形容词、在“桃李冬实”中为动词、在“用实者成实时采”中两个“实”字均为名词,通过对“实”字不同用法进行解析,可以使学生在对比归纳中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在遇到新情景时进行准确的辨别,从而产生了正确的迁移。

3.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夯实学生的文言文基础。

为了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迁移能力,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夯实学生的文言文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概括这一思维过程来实现对文言文知识的迁移。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概括水平越高,知识迁移理论的适用范围也就会越广,知识迁移的效果也就会愈加显著。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迁移过程主要在于概括新的学习任务与原有知识点间的规律性,在学习过程中为其内在联系的某些要素进行联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文言文过程中应当注重夯实学生的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提高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

4.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迁移能力,高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当在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实际知识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律性的组合,从而合理地对教学系统进行编排而进行教学。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高中教师应当注意防止不当的知识点类化,防止产生负迁移现象。同时,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合理的训练,防止学生产生忽略文言文多功能用途、或想当然地认为从前可行的办法必定也能在类似的新情境中进行操作的错误思想。

5.通过合理的练习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为了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迁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合理的联系环节,对学生的迁移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大量的指导与练习可以优化知识迁移的效果。在开展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将教学着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上,从而有效地发挥知识迁移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文言文知识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迁移的地方,语文教师都应当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适当的鼓励,从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知识迁移理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及实践意义。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通过运用知识迁移理论,可以使教学目的更为明确,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率。

9.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篇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志:明确志向

(2)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3)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慢:放纵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4)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躁:轻薄浮躁

治性: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6)意与日去

日:日子,岁月

(7)遂成枯落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8)悲守穷庐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静以修身

古义:修养身心

今义:衣服显示出穿着人的线条

(2)夫君子之行

古义:操守,品行

今义:行走

(3)意与日去

古义:日子,岁月

今义:太阳

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10.高中语文常用文言文知识点 篇十

高中语文常用文言文知识1

字:

1.古今字

2.通假字

3.异体字

词:

1.实词

2.虚词

而、何、乎、乃、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3.古今异义词

(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4.一词多义

5.固定搭配

所以…者、所+动词(…的原因)

动词+者(…的人)

6.词类活用

(1)名词 活用为动词

使动

意动

作状语

(2)动词 活用为名词

使动

意动

(3)形容词 活用为名词

动词

使动

意动

(4)数词 活用为动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基数词临时可活用为动词)

例:六王毕,四海一;统礼仪,一制度;

句:

1.判断句:“…者,…也”、“…,…也”、“…者,…”、“…,…”、2.否定句:“非”

3.省略句:

4.被动句:“为…所…”、“为…”、“所…”、“见…于…”、“见…”、“于…”、“被”

5.倒装句:

(1)主谓倒装

(2)状语后置 “于”

(3)定语后置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宾语前置

A:疑问代词“谁、何、奚、安”作宾语,宾语要前置;例:大王来何操。

B:否定代词“不、毋、未、莫+动词+宾语”,宾语要前置;例:未之有也。

C:用指示代词“之、其”指复的句子,宾语要前置

6.固定句式

“如……何? “不亦……乎” “何其……” ” “孰与” “以……为” “是故”、“是以” “不亦……乎”

“得无……乎” “与其……孰若……” “宁……无”。

高中语文常用文言文知识2

古字通假

指文言文中音同、音近而形体不同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情况。中学教材还包括古今字。

A:通用。

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词,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如:“雷鼓大震”(《赤壁之战》)中“雷”和“擂”

B:假借。

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有时可以借代。

本无其字,借用一个同音字代替。“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本有其字,前人写了别字,后人跟着写,别字和本字通用了。“甚矣,汝之不惠”

C:古今字。

古时只有某个字,后来为了区别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不同的概念,就造出了另一个或几个今字。如“莫”的义项有日落的时候,没有人,没有,步,不要等,后来另造一个“暮”表日落的时候,古人有时今字不用而用古字,“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中的“暴”与“曝”,“益----溢”“受---授”“孰---熟”“说----悦”等。

D:异体字。

音同义同形不同。“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俛同“俯”)

要学会识别常见的通假字,当一个字按照他的一般义项讲不通的时候,可试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一个字与那个字相通,要根据上下文文意来判断;能不解释为通假字的尽量不要解释为通假字,因为古人用通假字毕竟是特殊情况。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读音完全相同。如: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 “错”(cuò)通“措”

(2)声母或韵母相同。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通“攀”

(3)形旁或声旁相同。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如: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ìn)“伸”

(4)读音相近。如: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

检测

项为之强 《童趣》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公输盘不说 《公输》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答案:

“强” 通“僵”(jiāng)

“女”同“汝”(rǔ)

“反” 通“返”(fǎn)

“被”通“披”(pī)

“属” 通“嘱”(zhǔ)

“要”通“邀”(yāo)

“畔” 通“叛”(pàn)

“说” 通“悦”(yuè)

“乡” 通“向”(xiàng)

“与” 通“举”(jǔ)

高中语文常用文言文知识3

古今异义词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

①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A: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

如:皮(兽皮——皮肤,表皮——包在外面的东西,封皮)

雏(小鸡——幼小的动物或诱饵,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雏鸟,雏形)

B:由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他感情相似的意义。

如:甘(味美,味道甜——味美,心理乐意)

病(重病——病)

C:由专名扩大为通名。

如:江、河(长江、黄河——一切河流)

匠(专指木工,其他工匠另有名称,铁匠叫“冶”,瓦匠叫“陶”— 泛指各种有专门技艺的人)

好(与“丑”反义,一般专指女子相貌漂亮——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与“坏”反义,对一切人事物都可以修饰)

中国(中原地区——全中国)

D: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

如:秋(秋季——一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② 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A: 词义程度的减弱。

如:饿(严重的饥饿,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般的肚子饿)

怨(恨。“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不满意,责备,任劳任怨)

B: 词义表示范围的缩小。

谷(各种谷物——专指稻谷)

丈夫(专指成年男子或男子“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女子的配偶)

金(金属——金子)

臭(各种气味“其臭如兰”——难闻的气味)

丈人(老人——岳父)子(孩子——儿子)

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

C:词义义项的减少。

劝(鼓励、劝说、规劝“劝学”,“肃劝权召瑜海”——劝说,规劝)

迁(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战、守、迁皆不及施”“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顷襄王怒而迁之”——迁移,变换)

让(责备,谦让——谦让)

怜(爱,怜悯,爱惜——怜悯)

③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A: 由表示甲事物转变为表示乙事物。

涕(眼泪——鼻涕)

币(礼物“置币遗单于”《苏武》——钱)

B: 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

走(快步跑,逃跑。“窃计欲亡走燕”《廉颇》——一般步行)

去(离开——到某地去)

勤(辛苦,与“逸”相对。勤而无所,必生悖心”《崤之战》——做事尽力,不偷懒)

C: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

牺牲(作祭品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为正义事业献身)

假(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假期,真假)偷(苟且——偷窃)

④ 感情色彩变化。

A:褒义词变为贬义词。

明哲保身(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经》——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

爪牙(勇士,武将——坏人的党羽)

衣冠禽兽(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道德败坏的人)

B: 贬义词转为褒义词。

乖(偏执、不驯顺“行为偏僻性乖张”——听话,安顺)

锻炼(玩弄法律、陷人入罪“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却,批驳退回,内通纳《汉书》——

锻炼身体,褒义)

C: 中性词变为褒义或贬义。

卑鄙(地位低,见识浅,表谦虚的中性词,“先帝不以臣卑鄙”——品行不端,不道德,贬义词)

谤(公开批评别人的过失,“能谤讥于市朝者”——无中生有的诬蔑,贬义词)

钩心斗角(形容阿房宫的形制——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祥(预兆,有吉有凶“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吉兆)

⑤名称说法改变。

“目”改为“眼睛”,“日”改为“太阳”

⑥注意单音词和复音词的辨析。

注意单音词不能与现在的复音词混淆。古代汉语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复音节词为主。如:

痛恨(痛心,遗憾——非常恨)

地方(土地方圆——与中央相对的某一地区)

妻子(妻子儿女——男子的 配偶)

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方位名词)

注意不要把双音词误认为两个单音词。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妻子”原来是两个词,“妻”指妻子,“子”指儿女。现代汉语是一个双音词,指男子的偶。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秋水》“望洋”指仰视的样子,不能理解为“看着大海”

“匍匐以进”《中山狼传》 “匍匐”指伏地而行,是一个双音节词。

注意古文中的同义词、近义词连用的现象。如: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和睦”是同义连用,都是“和好”的意思。

登即相许和 会不相从许 《孔雀东南飞》

注意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就是古汉语中有的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词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如:

逼迫兼弟兄 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

以上所说只是一般情况,其实某些词语的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不同,要根据具体语境分析,防止以“今义”解释“古义”。

11.文言文教学就是教学文言文 篇十一

文言文该怎么教,方法会有很多。但我想都要基于一个事实:这是文言文,而不是白话文;是中文,而不是外文。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是文言文,意味着文章是古代的,远离现代的,至少跟现代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那么跟中学生的关系是隔膜、疏离的,换言之,功利性差。而白话文跟生活关联度极高,如按照“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的理论,学生每天都在学习白话文,都在学习语文。至于外语,这完全是一种陌生的语言,没有生活基础,只有书本、课堂,实践性极低,但因为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诱惑,向往,使国人有了跟外国人交往的冲动,有了奋不顾身地去学外语的热情。文言文跟白话文和外文相比,难学、失落成为事实。

但文言文要考,这也是事实,并且占的比重还不低,约占基础分的四分之一。文言文的存在只是为了考试吗?肯定不是,有传承问题,有文化问题,有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等等。作为教师,你必须去教文言文,并且尽可能地去教好文言文,让学生能愉快地接受文言文。为了教好文言文,有些教师进入了误区,把文言文课上成历史课,上成思想课,如上《六国论》时,竟大讲战争形势和赂与不赂;上《陈情表》时,竟大谈孝与忠对现代的意义,至于“文言”和文章的主旨都成了附庸。课的可听性是强了,但课的“文言”性就弱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大概就是如此。虽然一篇文章可以从语文角度讲,也可以从历史角度、思想角度来讲,但前提是你是什么教师,你是语文教师,还是历史教师或政治教师。

如2004年上海高考历史卷中有一题: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问题:(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这道题告诉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读诗词,但这是历史教师的事。如果一堂文言文课,你过多地担当了历史教师的角色,这不是对我们语文教师的强化,我以为恰恰是对我们语文教师的弱化。

我们要明确文言文和文言文教学这个事实,我们要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

二、我们需要共识

要教好文言文,我想要达成一个共识:充实和扎实。文言文的用语很简约,但内涵很丰富。教师要讲的很多,字词句、语法修辞、篇章结构、思想情感、历史文化,等等。如苏州大学陈国安教授所说:“丰满语言的两翼,绕到文字的背后,教会文学的思考,理解文化的人生。”文章是既定的,怎么教,其实也是教师学识修养的体现,因为这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问题,也是人格修养的问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非是讲教师对学生影响的深远。什么样的课才是丰富的,譬如说《春秋》是简约的,《左传》是丰富的,因为《左传》的丰富和引人入胜,人们自然地喜欢上了简约的《春秋》。也因为你的丰富充实,让学生喜欢上了简约的文言文。教文言文,要你懂得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的道理。

有教师在上《五人墓碑记》一文时,问学生:“呼中丞之名而詈之”中“詈”字从课本注释看是“骂”的意思,那么如果换成“呼中丞之名而骂之”行吗?有学生说:“‘詈’字比‘骂’字更文雅一些,更符合文言文文体特点。”但有学生表示反对:“‘骂’字好,‘詈’字虽然文雅,并且符合文言特点,却不符合人物身份。”为了让讨论能进一步深入,教师让学生在《词语手册》中找到了两个字的辨析:“詈”和“骂”是一对同义词,但本义有差异。“骂”指恶言侮辱人,《广韵》上这样解释:“骂,恶言。”“詈”表示在骂别人时罗列对方的罪状或缺点,《正字通》上这样解释:“詈,罗织其言以相谤也。”显然,用“詈”,意在显示了他们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和誓死不屈与之斗争到底的决心。如此讨论分析,自然可谓丰富“充实”。这样的丰富“充实”,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达到了理解课文的效果。

教师教文言文要充实,学生学文言文要扎实。学生学文言文很需要学外语的精神,通假字、实词意义、虚词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都需要你花工夫去记。如果充实是内容的话,那么扎实是效果。说实在话,我们的扎实是不够的,在高一、高二,学生除了课堂上读了几篇文言文外,另外还读了几篇呢;要学生买一些课外书,大多是现代的小说、散文和所谓的满分作文,至于古代的,基本没有。这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其实是教师问题,认为文言文花时多见效慢,现代性差,实用性低,学文言文不合算,等等。我想充实和扎实是学好文言文的两面,教师上课充实了,学生课后自然会扎实。如果教师上课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既不讲实词虚词,也不讲文言句式,那么如何让学生去学扎实呢!

三、“文”和“言”的思考

曾有相当长的时间,文言文教学是重“言”轻“文”的,但也不可否认,新课程推进时,在一些教师中出现了另一种情况,重“文”而轻“言”。这两种情况,其实是重工具性还是重人文性的问题。那么,文言文到底该教什么呢?我以为教“文”和“言”,即语言、文章、文化。具体说来,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的知识;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赏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法;更要强调理解文本之后的思想情感和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熏陶。以文章为中心,结合文章语境积累文言,进而体悟文化,使文言、文章、文化融为一体,使“文”“言”不分,“文”“言”并重。

“文”“言”并重,是一种理念,而不是教条。你想一下,一篇文章要讲字词句等语言知识,又要传授文化常识,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写作方法等等,如果不分轻重,这肯定是不可行的。你应把“文”“言”并重这种理念贯穿在整个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课文有难易,年级有高低,任务有轻重,关键是灵活运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传记文,字词句相对容易些,可以少花一些时间;而牵涉到的人物可能具有历史的文化的内涵,可以作一些发挥和联系。讲《鸿门宴》,文字上应该没有多少问题,其他方面教师大可以作些补充和延伸,刘邦、项羽的性格、作风等。如写景散文,字词句上的变化会多些,教学时就不宜快速,对有些词义的理解会出现见仁见智。讲《滕王阁序》,仅是文字疏通上就要花不少时间,因此教师在“言”上有必要加强。再如高中三年,也不宜一刀切,可分成三个学段进行,高一年级着重培养、提高释义能力,将重点放在文言文的词语、句子的准确理解上。高二年级重点放在文章的体悟和鉴赏上,高三年级则重在强化应试能力的培养。从现行的人教版教材来看,必修一至必修五是第一层次,更多的是在语言知识上;选修《论语》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是第二、第三层次,重在文章鉴赏上、作者理解上、文化传承上,其人文性也体现得最为充分。

落实在课文上,我想比较理想的文言文教学,理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废谁都不行,重谁也不行,至于把握的度,是一个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教学水平的问题。

《赤壁赋》是一篇人文性很重的课文,如果弃掉人文性,而只讲字词句,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在这篇文章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看到乐观旷达的苏轼。同样,在这个板块中后一篇文章,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也是一篇人文性很重的文章,前些天就听了一节公开课,要求是一节课上完,他大概花了一半时间讲字词句,另一半时间讲人文,一半对一半,我以为这不是并重,并重是根据课的情况作恰如其分的安排,正如“折中”不是“中庸”。这堂课人文明显重于工具,是有失偏颇的。重人文并非是弃工具,工具是基础,人文是升华,是水到渠成。因为是同一板块,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板块标题“感悟自然”的意义,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景散文,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我们在文章中读出了作者:一个是乐观旷达的,一个是执著孤傲的。联系这两人之前之后写的一些诗文,就会明白,苏轼在离开黄州到庐山时,写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如果联系一下苏轼的生活遭遇和他的生活态度,就不难明白写这首诗的用意了,你们怎样看是你们的事,可以看高,可以看低,我还是我,苏轼还是苏轼。柳宗元写《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千万孤独”,跟《始得西山宴游记》一脉相承,所谓“不与培为类”。两篇文章一比较,就会发现,同样的遭遇,不一样的反应,因为性格、气质、修养不一样,但都不影响他们的伟大。正如屈原在楚国灭亡时选择死,司马迁在受腐刑时选择生,我们不能因他们的不同选择否定他们的伟大,他们同样伟大。

四、于丹讲《论语》是特例

在我们那么看重“文”和“言”的时候,于丹讲《论语》,讲“文”而不讲“言”,竟大行其道,一时让语文教师瞠目结舌。有人说为文言文教学开了一个好头,因为这样教学,文言文的可听性绝对没有问题;也有人说为语文教师出了一个难题,因为不可能放弃“文言”而追求所谓的效果。我想于丹讲《论语》,正确地说不是在讲文言文,更不是在讲文言文教学。于丹一时红火,只是一时,不会像《论语》本身一样经典,可以千年而不朽。有人戏称她为“超女”,我想多少包含着对她的评价。于丹讲《论语》是特例,不能归到文言文教学,我想作为语文教师还是应该有明晰的认识。我们不因于丹讲《论语》而喜,也不因于丹讲《论语》而忧,文言文就是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就是教学文言文。

我们用文言文来教学,要让学生掌握通假字、实词意义、虚词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达成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于丹讲《论语》,只是阐发己见,引发电视观众去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她的落脚点是观点而不是知识,是娱乐而不是实用。我们用文言文来教学,教材是例子。《师说》《六国论》《过秦论》等都是经典,学生学了这些文章,能有举一反三的功效。于丹讲《论语》是演说,所用材料是“引子”是“由头”,为了自己随心所欲地演绎和发挥,而真正的《论语》被异化,被“泛文化”。我们用文言文来教学,有对话场,可以多元解读,可以独立思考。一篇《赤壁赋》可以引起学生大讨论,对“主客对话”可以作不同的解读。“主客对话”是虚拟的,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也可以说是实有的,“客”是道士,是杨世昌,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自然是最符合他的身份与性格。于丹讲《论语》是“独语”,有听众而没有对话,有独立性而没有多元性,有随意性而没有严肃性。中学里有选修《〈论语〉选读》,出版社编《教师教学用书》,或教师写《论语》方面的文章,引用的资料有朱熹《论语章句集注》,何晏、邢昺《论语注疏》,康有为《论语注》,程树德《论语集释》,南怀瑾《论语别裁》,等等,但没有于丹讲《论语》,因为大家都知道它没有史料价值。因此,文言文只能是文言文,当文言文成了于丹讲《论语》时,已不具备文言文的本质;文言文教学只能是教学文言文,当文言文教学成了一个人演说时,已异化为娱乐和“泛文化”。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可以多样化,诵读的串讲的,工具的人文的,传统的现代的,等等,但本质是不变的:这是文言文,这是文言文教学。

12.文言文知识点 篇十二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钱梦龙先生也说过:“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于本国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外国语。这个认识对文言文教学中选择什么方法关系很大。”也就是说当教师教学文言文时, 选择什么样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对他们学习文言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 用问题创设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 能够让学生积极动脑, 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文本的兴趣。如教学《曹刿论战》时, 我将它的题目改为“齐鲁长勺之战”, 并问学生这样改动好不好, 为什么?这样学生就有了欲看究竟的心情, 带着问题来听课, 也不会感到无聊。同样, 教《桃花源记》时, 我问学生:桃花源这个地方真的存在吗?陶渊明为什么能够把它写得那么美呢?这样文言文课堂就能鲜活起来了, 也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用联想和想象创设情境

文言文课堂, 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利用文本中的空白, 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的氛围, 《曹刿论战》中, 曹刿与庄公的三问三答中就有许多可供补充的细节, 让学生充分想象他们的动作、表情来丰富人物形象, 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领悟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政治思想。

3. 用flash动画播放创设情境

现代科技手段为我们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去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教学《口技》时, 我就用flash播放洛桑的相声为学生展示“什么是口技”, 让他们在未学文本之前对口技表演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调动他们探索文本的兴趣, 使之有效地为课堂服务。

二、抓好诵读, 以多种方法唤醒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识

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是生活到那种语言环境中, 尽管文言文的时代已经距我们很远了, 后世学文言文的人已经找不到那种语言环境了。但是, 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古人的文章和古人晤对一堂, 在一个小的天地里创造出一个学文言文的语言环境。通过朗读、背诵, 整篇文章记熟了, 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记住了, 古人说话、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也就品味出来了。诵读得越多, 越能触类旁通。所以,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有教师范读、领读, 学生集体朗读、轮流朗读、个别朗读等方式可供选择。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说,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途径, 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重要钥匙。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诵读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谓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 自晓其义也。余尝谓, 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慢朗诵读, 决不能记, 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古人提倡吟咏, 也重视诵读的作用。韩愈曾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其实, 朗读的目的正在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力。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 就必须花一番工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通过吟咏融入情感, 感受会更深刻。“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也说明通过反复朗读、吟咏, 以至达到熟读成诵, 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朗读的要求是准确、流利, 背诵的要求是正确、熟练。朗读时的句读停顿要正确, 这直接关系着对文章的理解。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等句子, 朗读时, 句读停顿出现错误, 句子的意义就会出现歧义。指导朗读时, 还应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要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 进而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 邹忌的几次比美, 他的妻、妾、客回答都相似, 但语气有所不同。在朗读时就要注意妻、妾、客的语气和情感的变化, 从中也可感受到邹忌的思想变化。在背诵与讲解的次序安排上, 对于较易理解的文章如《马说》《卖炭翁》《陋室铭》以及古诗词等可以先熟读背诵再讲解分析。对较难理解的如《口技》《出师表》等文章可以先要求学生熟读, 待讲解全文后,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及结构形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再要求背诵。总之, 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的诵读创造各种条件, 以唤醒学生的文言意识。

三、授之以渔———迁移阅读, 调动学生学习文言的热情

《老子》有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 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习, 领悟之源广开, 纯熟之功弥深, 乃为善教者也。”可见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进而培养他们“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加强阅读, 以读促练, 以练促读,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让学生做到“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苏轼语) 。如教学《〈孟子〉两章》时, 可适当插入《寡人之于国也》一文, 它的难度与课文所选的不相上下, 适合学生进行练习或阅读, 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自己实践阅读, 读得懂自然就会对其产生阅读的兴趣, 从而调动他们的阅读热情。正如荀子所说:“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综上所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多种诵读方法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好经验, 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而加强阅读则是为了巩固教学的结果, 更好地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文言文典雅的魅力。因此, 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互相关联而又相互促进。如果学生有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并能把这种兴趣上升为有意识, 那么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就指日可待了, 要让学生对文言文说“爱你”也是很容易的事儿。相反, 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如果没有兴趣、意识和热情, 那么文言文这杯香醇的美酒只能散发着不为人知的芳香, 学生却只愿“远观”而不愿“亵玩”, 更别说爱文言文了。正如小普林尼所说:“如果……没有热情的提携者, 人就是再有天才, 也只能默默无闻”。

13.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篇十三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

(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14.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 篇十四

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

一狼洞(打洞)其中

妇抚儿乳(喂奶)

名(取名)之者谁

公将鼓(击鼓)之

置人所罾(用网捕)鱼腹中

狼不敢前(上前)

愿为市(买)鞍马

不能名(说出)其一处也

② 名词作状语。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装土石),表示运输的工具。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③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诚良的人。

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择其善(优点长处)者而从之

亲旧(亲戚朋友知其如此)

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百废(废弃的事情)具兴

④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远”意为亲近,疏远。

京中有善(擅长善于)口技者

恢弘志士志气(发扬光大)

⑤ 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猛浪若奔(奔跑的马)

屠(屠户)惧,投以骨

⑥ 意动用法。某些名词、形容词带了宾语,语意含有“以……为……”,“认为…… 是……”

A:名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

例:父利其然也。利:原为名词,现做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这样是有利的"

B:形容词的意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特点。

例:不耻下问(认为…是耻辱)

一览众山小(认为…都是渺小的)

固以怪之矣(认为这样很怪异)

⑦ 使动用法

A:动词的使动用法。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恼怒)

15.文言文知识点 篇十五

一、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现状

大多时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 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 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 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 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吃力, 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知识掌握势必不牢。一味地讲, 只能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文言文的教学要避免“满堂灌”, 这样才不会使学生觉得“眼前一堆字, 脑中灌糨糊”。心理学告诉我们,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感觉到美, 才会全身心投入到所学内容中去。因此,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必须激起学生的兴趣, 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 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我觉得以趣激效不失为文言文有效教学的一个方法。

二、怎样以趣激效

强化诵读, 读出情趣。文言, 是在古汉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我们现在说话是不会用它的, 因此就没有学习语言的鲜活语境。这对学好文言文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弥补这一障碍的唯一办法, 就是加强诵读。“诵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方法之一”, “读得熟, 则不待其说, 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苏东坡和朱熹等古人均强调诵读是符合认识规律的。每天都读一阵子, 语境就有了。这样反复诵读, 许多词、句、篇都转到自己的头脑里, 学习文言文就轻松了。

针对诵读, 我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 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初读。

诵读首先要读音正确。由于文言中多生僻字, 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 这就要求进行认读的训练。注释中对生僻字一般有标注, 对通假字一般有提示, 对于这一类字的读音学生可以借助注释读准确。遇到多音字要鼓励学生勤查字典、词典。如柳宗元《捕蛇者说》的“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一句中, “腊”不读“là”而应读“xī”。司马迁《陈涉世家》一文中, “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应读“pī”。

(二) 重视教师范读。

文言文朗读要注意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 为此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要正确读出语气, 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 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而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 这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要读出语势, 需要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分析。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启蒙阶段, 没有文言文语感, 文字生疏, 且无停顿断句常识, 这就需要老师的范读。教师在范读之前应认真地“备读”, 反复研究朗读的停顿、语气、语调, 发挥出最佳水平, 帮助学生掌握音节停顿, 形成初步的情感体验。如魏学洢《核舟记》中的“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一句的停顿应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过老师的范读, 结合自己的初读, 学生才能读得朗朗上口。

(三) 反复吟诵, 培养良好的语感。

读, 即默读、朗读、诵读、吟读、范读、个人读、集体读。“读”是文言文审美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 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 抑扬顿挫地表情朗读, 思情并茂地朗朗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 使学生读清句读, 读出语气、语调, 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思想与感情来。从吟中体会韵味, 从读中产生兴趣, 从吟中积累语感, 从读中培养素养。在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融为一体, 融会贯通。

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些话道出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我觉得我们教师应还课堂于学生, 还时间于学生。

摘要:文言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 也是我们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形式。但较长时期以来, 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为改变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本文从以趣激效角度提出四个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兴趣, 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效果。

关键词:以趣激效,高效,文言课堂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EB/OL].http://fuzhong.sol.cn/yuwen/shownews.asp?id=360, 2009-10-06.

[2]于漪.语文功能面面观[DB/OL].

上一篇: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一篇:收银员应聘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