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3.2《磁感应强度》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共3篇)(共3篇)
1.物理:3.2《磁感应强度》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 篇一
电阻定律学案
预习内容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它是由导体 决定的,导体的电阻跟它的 有关;跟它的 有关;跟它的 有关。
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与它的横截面积成 ;导体的电阻与 有关。表达式R=,式中ρ是比例系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表征 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3.各种材料的电阻率 都随温度的变化而,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而有些合金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
例1 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10 cm,bc=5 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 A;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A、4 A B、2 A
C、A
D、A
例2 某用电器离供电电源距离为L,线路上的电流为I,若要求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该输电线的横截面积最小值是()A、ρL/R
B、2ρLI/U
C、U/ρLI
D、2UL/Iρ
例3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白炽灯L1和L2串联接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中.若L1的灯丝断了,经搭丝后与L2.串联,重新接在原电路中,则此时L1的亮度与灯丝未断时比较()A.不变
当堂检测
1.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 A.将金属丝拉长至2L B.变亮 C.变暗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RSL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来说,它的电阻率()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 D.由所用金属材料的本身特性决定 B.将金属丝拉长至4L D.将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 2.电路中有一段金属丝长为L,电阻为R,要使电阻变为4R,下列可行的方法是()C.将金属丝对折后拧成一股
3.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电阻为R,如果把它拉成直径为A.
d4的均匀细丝,电阻值将变为()
R16 B.16R C.256R D.
R64)4.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将a、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 B.若将a、d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 C.若将b、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 D.若将a、b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不变
5.有一只灯泡的灯丝断了,通过转动灯泡灯丝接通,再接入电源后,所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是(A.灯丝电阻变小,通过它的电流变大,根据P=I2R,电灯变亮 B.灯丝电阻变大,通过它的电流变小,根据P=I2R,电灯变暗)C.灯丝电阻变小,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PURUR2,电灯变亮
2D.灯丝电阻变大,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P,电灯变暗
6.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A和B,如果把导线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导线B对折后拧成一股,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为______,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A:qB为______
课后练习与提高学习
1.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每段的电阻率是原来的B.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合金的电阻率小 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2.将截面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A.Ln,再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
(n1)Rn
B.Rn
C.nR(n1)
D.nR 3.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两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A.1:4 B.1:8 C.1:16)D.16:l 4.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3L长的均匀细丝后,切成等长的三段,然后把它们并联在一起,其电阻值为()A.R/3 B.3R C.R/9 D.R 5.甲乙两条铜导线质量之比M甲:M乙=4:1,长度之比为L甲:L乙=1:4,则其电阻之比R甲:R乙为 A.1:1 B.1:16
C.64:1
D.1:64)
()
6.白炽灯接在220V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将其接在一可调电压的电源上,使电压逐渐增大到220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将逐渐变大 B.电流将逐渐变小
C.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相同的 D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减小的
7.有四个阻值为R的电阻全部使用,经过不同组合可以获得不同阻值的等效电阻,下列阻值中可以获得的阻值为(A.4R B.2R C.R D.0.6R)8.已知铜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铂的电阻率随温度有明显变化,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则在下列空格处填上合适材料:连接电路的导线用______,电炉的电阻丝用______,电阻温度计用______,标准电阻用______ 9.两导线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3∶4,电阻率之比为5∶6,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______。
10.输出电压恒定的电源与一根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组成电路,水银柱中通过的电流为0.1A,今将这些水银倒进另一根玻璃管中,管的内径是原来的2倍.重新与该电源组成电路,则流过水银柱的电流为______.11.一根长为0.5m的金属丝,横截面积为3.0mm2,在它两端加上0.15V的电压时,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为2.0A,求金属丝的电阻率。
12.A、B两地相距40km,从A到B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为800Ω,若A、B之间某处E两条输电线发生短路,为查明短路地点,在A处接上电源,测得电压表示数为10V,小量程电流表读数为40mA,如图所示,则短路处距A多远?
2.物理:3.2《磁感应强度》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 篇二
(一)内容及解析
1、内容:本节主要介绍电势差的基本知识。
2、解析:这一节主要使学生知道电势差是指两点的电压,与零电势的选择无关,电势就是该点与标准位置的电势差。电势差的定义公式U=W/q变化式可求电功W=U.q。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知道电势差和电势是从电场力做功和电场能量来描述电场的物理量。
2、会用电势的差值表示电势差,会运用公式W=U.q计算电功以及比较电场中各点电势高低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电势是学生的难点。
2、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电势的高低判断也要反复练习。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本节课要对电势、电势差进行反复讲解练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基本流程
复习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练习、小结
2、教学情景
问题1电场中的电势差,类似于重力场中的什么量?
设计意图:最大电势差和重力势能可于类比
问题2电势差的大小怎么算?他的值可否为负值,它是标量还是矢量?
设计意图:知道电势差是标量
问题3电场力做功与什么有关?怎么计算?选取影响电势差吗?
设计意图:会计算电场力做功
问题4零电势是怎么规定的?零电势的选取影响电势差吗? 设计意图:电势差与零电势选取无关 【例1】 课本21页【例题】.【变式】课本22页问题与练习第1题.【例2】在某电场中的A、B间移动电量为q的电荷时,电荷的电势能变化E跟电荷电量q的比值为5.0V,如果在A、B间移动电量为2q的电荷时,AB两点间电势差为多少?如果没有在AB间移动电荷,这时A、B间电势差为多少?
【解析】有同学可能错误地认为⑴AB两点间电势差2.5V⑵AB间电势差0V 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电势能和电势差这两个不同概念的物理意义,错误地把电势差定义式UAB=E理解为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与被移动电量成反比。又因为电势差在数值上等q于移动单位电量(1C)电荷时电势能的改变量,所以移动2C电量电荷时U变为2.5V。其次错误地认为如果在AB间没有电荷移动,则无电势能的改变(E0)故AB间电势差为零,必须指出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反映电场本身的属性只要存在电场,沿电场线方向的两点间便存在电势差,这与在两点间是否移动电荷,以及电荷的电量大小无关。所以题目中两种种情况电势差均为5.0V。
【例3】如图所示,点电荷Q形成电场,现把一个q=-2.0×10C试探电荷由无穷远处分别移到电场中的A、B、C三点,电场力做正功还是负功?若移动电荷分别做功为6.0×10J、4.0×10J、1.0×10J,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这三点的电势分别为多少?若选择B点为零电势点,这三点的电势又分别为多少? 【解析】⑴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故电场力做正功
WA6.0107⑵设无穷远处与A点的电势差为UA,则有UA==-30V q2108而UA=A=-30V由题意=0 所以A=30V 同理可得B=20V C=5V ⑶因为UAB=A-B=(30-20)V=10V 若B=0,则A=UAB=10V,同理C=-15V 【例4】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电子(电量为e,质量为m)从电场中的A点沿电场线方向以速度v0运动,到达B点是时速度为零,求:
⑴A、B两点间电势差UAB为多少?哪点电势高? ⑵电子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多少?
⑶A、B两点间距离为多大?
【解析】⑴电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电场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WAB=121212mvBmvAmv0 222A、B两点的电势差UAB=WABq12mv02mv02
e2e因为UAB>0,所以A>B即A点电势高
⑵以v0为正方向,从A至B设运动时间为t,由动量定理得-Eet=0-mv0 t=⑶设A、B两点的距离为s,由动能定理得
2mv012-Ees=-mv0 故 s=
22Eemv0 Ee(六)、目标检测
1.将电量为6×10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3×10J的功,则该电荷在此过程中电势能 了 J;再将该电荷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了1.2×10J的功,则A、C间的电势差UAC=.2.如图所示,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所带电荷量为q,仅在电场力 作用下以恒定的速率v沿一圆弧从A运动到B,粒子速度方向转 过角θ.设AB弧长为L,则B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B两点的电势差UAB=.3.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为l的A、B两点,连线AB与电场线的夹角为,将一电量为q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若沿直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1= ;若沿路径AC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2= ;若沿曲线AD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3=。由此可知,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是。设计意图:检测目标完成情况
配餐作业
从下列三组题中任意选择两组题完成,建议选择AB或BC A组题
1、关于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5-5
-9 A、2×10V B、1×10V C、4×10V D、2×10V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C组题
1、将一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向电场中M点,电场力做功为6.0×10J,若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点移向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7.0×10J,则M、N两点的电势m、n有如
-9-4444下关系()
A、m<n<0 B、n>m>0 C、n<m<0 D、m>n>0
2、两带电小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和-q,固定在一长度为L的绝缘细杆的两端,置于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杆与场强方向平行,其位置如图所示,若此杆绕过O点垂直于杆的轴线转过180°,则在转动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
A、0 B、qEL C、2 qEL D、qEL 设计意图:提高部分学生的的能力
3.物理:3.2《磁感应强度》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静电现象,并能解释这些现象的成因
2、知道三种起电方式,并能理解三种起电方式的物理实质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感应起电的物理实质
2、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三、教学难点
感应起电的物理实质。
四、教学与教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五、教学器具: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在新的年级,我们迎来了另外一个分支——电学。电学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很丰富,而静电学又处在电学中的门户位置。请大家翻开教材……进入第一章——《电场》,先看第一节“认识静电”。
(板书)1.5 认识静电(标题)
二、进行新课
1、你知道哪些静电现象?
☆学生:冬天脱衣服…… 再请大家翻开教材P2… 大家再看两个视频素材——
(课件展示视频:a、怒发冲冠;b、静电放电现象。…)演示1:让须状物带电,须张开。演示2: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和自然界的雷电有什么联系?
2、电荷有 种;电荷的多少用什么来量度?
☆学生:用电量。
3、电荷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学生:排斥;吸引。
刚才演示的“怒发冲冠”现象,就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效果…… 让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静电现象——
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
【物理:3.2《磁感应强度》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推荐阅读:
(精品)高二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4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学案06-22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检测):课时训练15导体的电阻06-18
新人教版物理电阻课件12-15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07-27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07-20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知识要点复习11-21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学案:分子热运动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