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

2024-11-28

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共16篇)(共16篇)

1.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 篇一

青年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在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并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感悟、反思,使自己逐步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合格的教师.一、现状分析:

1.教的分析:本人为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上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自我探索。在为期半个月的教学工作上,我发现自己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如:语言表达不够精炼准确,不知道如何把握课堂重点,忽略了学生自我探索,教学环节衔接不够紧凑,不知道怎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学的分析本人刚刚从大学的校园,迈入教师的工作岗位。以前从未站上讲台,经验十分不足,我还年轻,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当然我学习的空间还很大。我应该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来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二、本学年具体目标

1、师德目标:树立“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价值观,团结同事,热心教育。首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养成规范的工作习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学习、成长。

2、教学方面的目标:多听课,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认真学习新课标,做好备课工作,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并以新的理念指导学生,找到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其主动参与,并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3、学习和其他方面的目标: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新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办法

1、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教者进行交流与沟通等方式不断吸取他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贯彻落实学校的“青蓝工程”,多与师傅交流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及备课问题。准备好每一次的教学设计,对学校举办的集中听课、评课活动积极参与,知道自己的不足,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来改进。

3、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帮助学生找到误区并解决。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尽量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落实“帮扶”计划,多关注学困生,每天抽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讲解他们不会的知识,针对每个学生,选择不同的帮扶计划。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要做到勤于反思、完善自我。积累教学经验,通过教学工作的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5、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完善课堂教学。

以上是我制定这学年的成长计划,我会努力实践,并达到目标。在这里感谢学校老师尤其是数学教研组的各位老师指出我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我会努力改正。谢谢各位老师的指导!

2.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 篇二

一、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

为人师表, 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穿衣打扮, 更多的是内心积累的文化底蕴。这样, 站在讲台的时候, 才有信心面对与接受不同学生的天马行空的挑战。作为青年英语教师, 应注重各国文化知识的积累, 通过阅读各种外语读物, 或者进行网上学习, 了解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不同国家的教学理念, 并且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比如,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多观看英语电影、英语动画, 多上网浏览英文网页, 同时重点研读外语刊物。除了对英语学科的知识技能进行准确理解和掌握外, 青年英语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 做到触类旁通。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转化, 以便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挖掘学科的人文价值, 间接做到德育的渗透,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品质。

二、教研, 不断改进自己

教研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以教研带动教学,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毕业从教几年, 参加过很多市级或是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每次活动都学到很多知识。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吸取精华, 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 促进自己的成长。青年教师由于从教年限的限制, 自身的经验和水平往往有限, 迫切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听一听优秀教师的课, 向别的老师学习都是很好的途径。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理念、教学方法、高超的教学艺术, 都是青年教师所缺乏的。回想起自己的一路成长, 离不开观摩的大大小小的课。从每一节课中吸取精华, 并在教学实践中去改进自己的教学, 反思再反思,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对于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 应尽可能参加各类教研活动, 即使去听也许比自己弱一点的教师的课, 也会有一定的收获。因为每个人的风格都不相同, 总有一部分值得自己学习与借鉴。对一切都是未知数的青年教师, 只要有机会, 应该多多参加教研活动, 这是专业化发展最快的途径。

三、反思, 不断完善自己

进行教学反思, 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 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 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在专业化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不是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十分完美的, 没有任何差错的。每节课结束后, 都需要教师进行反思。只有发现问题, 才能使得教师不断研究问题, 反思问题, 从中获取精华, 再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教师不断学习, 形成良性循环, 不断完善自己。很多教师写教案, 可是课后反思却空空如也, 以为这一部分不重要, 可我却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一部分。工作五年, 写了五年教案, 每一本都不相同, 尤其是每一课的课后反思写得尤为认真。深知每一个反思都是自己教学中的漏洞, 也是获得的最宝贵经验。把这些经验应用于下一次教学, 就可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 边实践边反思, 边熟悉教材、熟悉学生, 改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四、创新, 不断开发自己

生活在21 世纪, 拥有更多的教学资源, 更多的创新途径。英语教学不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工作, 应该从思想上跟得上时代脚步, 课程理念的转变及角色的定位都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思想, 创新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新课改下的教学资源, 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都是开放的, 而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 还要创新地把它们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 为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创新, 要求教师不按部就班, 每天重复同样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而能够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改进自己的工作, 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来适应新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的特点, 提出独特的新见解与独创性的新方法。教师要有创新能力, 并不是要求教师能够探索出新的理念, 而是教师能在自己教育教学中把细小的事情做得不一样。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灵活的头脑、创新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勇气, 同时要积极学习和钻研教育理论。青年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是新上岗的大学生, 对教师这个行业充满好奇与激情, 这段时期是创新的最佳时期。大胆创新, 提出自己的观点, 不仅自己会快速成长, 学生也会从中受益。

五、结束语

总之, 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是一个坚持不懈、勇于实践的动态的过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不断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 最终成为专家型教师, 不仅有理性的思考, 还能正确开展自我批评与反思, 在教育实践中成长, 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摘要:针对青年英语教师从“新手”到“老手”的过程, 从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教研, 不断改进自己;反思, 不断完善自己;创新, 不断开发自己”四个方面提出青年英语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英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反思,创新

参考文献

[1]蔡晓碧.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J].广东教育, 2014 (12) .

3.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 篇三

关键词:青年教师成长途径专业教师团队

实施“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旨是解决事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端,做到因事设岗、因岗设人,充分调动每一个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然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人事制度改革直接导致了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上难上加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及教育教学的质量。创建专业教师团队是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途径之一。

一、 创建专业教师团队有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1.团队成员间彼此信任、互相开放的主体关系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

由于专业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熟悉,相互信任,在这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这样成员之间的对话、合作、研讨有利于青年教师辩证地认识事物和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有利于青年教师思维水平的提升与研究视野的开阔,有利于青年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团队源源不断提供的学习资源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

由于专业教师团队中每一主体的知识特别是科研知识与科研信息总是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而专业教师团队能为教师源源不断地提供学习资源特别是科研资源,这也就有效地促进了团队各成员科研水平的提升及整个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

二、合理的成员结构是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重点

專业教师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要合理,最好具有一定梯度。成员主要包括:(1)专业带头人。他们是专业开发和建设的领军人物,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严谨正派的学风及较高的学术造诣,而且要远见卓识,能根据社会市场发展需要,提出专业队伍建设目标,制定专业发展总体思路,能组织和带领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建设,能选拔培养年轻的专业骨干。(2)专业骨干。他们是专业带头人的接班人,这个专业领域中,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及比较突出的成绩,在教学教研工作中,他们起到骨干作用。在团队建设中,要培养他们的双师素质、传承团队精神能力及领导、组织才能。(3)专业教师。主要是刚参加工作并从事专业教学的青年教师,他们是专业发展的后续力量。在团队建设中,要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创造和谐、民主、团结有凝聚力的学术和教科研氛围,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及个人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4)兼职教师。指职业院校聘用、引进本专业所在行业、企业或部门一线的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和培训,以充实实践教学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行之有效的策略是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关键

(一)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健全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客观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主要包括对团队整体的考核和对团队成员个人的考核,如实行业绩点考核与目标责任制考核结合,领导评价、督导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相结合,“质”与“量”结合,将考核结果与校内津贴及岗位聘任制挂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二是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经费保障。学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将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其占学校事业费支出的一定比例。

(二)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成立 “智囊团”

“智囊团”人选必须是在某个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如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外校专家等成立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院士作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顾问等。

(三)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提供培养途径:宽培养渠道,分层培养

1.把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作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中的核心工作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是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核心工作,一是分批次、有计划的对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其进行培训。例如参加国家级、省级的相关培训及研讨会,参加行业企业学习和实践等。同时让这些骨干教师承担起全国、省级技能大赛的指导学生工作,以大赛为依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通过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探索实践,专兼职教师的密切合作,以承担过企业项目或课题研究的教师为主体,以具体项目为主线,带动团队其他骨干教师参与研究,促使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2.把“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作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专业教师团队中,青年教师一般比例大、学历高,但缺乏经验,因此“双师型”教师培养对象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一是派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及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及各种技能大赛,支持他们与行业企业合作,并以自己的专业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内容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及项目,从而提高他们教学水平,加大“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二是对青年教师进行需求性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增强企业经验和实践能力。根据教师自身发展方向,选配青年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实习过程,让其熟悉生产过程,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三是实行“以老带新”、“师徒结对”, 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把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是实现产学融合的重点,能实行行业企业与学校有效对接。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双向管理激励及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向企业反馈情况,企业根据学校反馈情况对兼职教师进行合理调配,并将反馈引入企业对其员工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兼职教师在学校授课期内,学校可以派专任教师做助教,使专兼职教师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逐步达到校企教师双向动态组合、知识融通的局面。

4.把营造和谐氛围作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有力推手

首先,要提高认识,引导教师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通过团队合作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编写校本教材等,充分发挥团队优势,让教师真正意识到合作的巨大力量。其次,在教学工作中,要彼此形成较稳定的课程教学关系,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及课程目标定位。同时,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如:学术前沿动态、教改项目、 课程建设及专业建设等,分享教育教学经验,营造专业教学团队合作的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淑芬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途径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4.青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成长计划1 篇四

王德林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吃透课改精神,不断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植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探究、反思和理论提升,力求自己由专业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二、发展目标

1、师德方面

(1)“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因此我要使自己具备更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当好人梯,对教育事业忠诚不二,矢志不渝,无怨无悔。(2)自己在工作中曾得到过很多教师的帮助,他们良好的师德辐射带动了我,因此当身边的老师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我定会竭尽所能。

2、教育、教学、教研方面

(1)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中心工作。本人要认真担负本职工作,认真书写教案、备课,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书本知识,并能够在操作上学会正确操作,我会认真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易学易懂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

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3)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4)深化课改,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

3、专业基本功方面

(1)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尝试性的改革,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发展。(2)“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多方面才能,以适应和满足自己工作的必须。(3)积极参加在职学习与培训。(4)勤于思考,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5)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三、今后发展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阶段:自主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1、提高理论学习水平(1)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看有关业务方面的书籍和刊物,掌握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2)、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通过在听评课、中心组的集备工作、资源组的课题研究等多种活动形式中,通过交流和反思,汲取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3)重视班级管理

方法的学习,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积累管理学生的好方法,二是在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学习班主任的治班之道。三是阅读有关班级管理的书籍、文章,做好读书笔记。(4)重视多媒体的学习。以往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学完后即抛之脑后,从不应用实践,导致工夫没少费,却什么都不会。

2、狠抓教科研工作(1)积极参加各级的语文学科教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做好学生的培优抚差的工作。(2)争取在每个学年能上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平时上课时要有意识把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际行为,要体现个人的教学风格。(3)关注学习两极分化的问题,测验和期末考试以后认真分析试卷难度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进行改善。(4)不断及时发现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透过个人博客、聊天室等网络工具了解学生心态,及时与家长沟通,以帮助学生消除学习心理压力,从而更好地学习。

5.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篇五

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王忠秀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世间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课改、新纲要、指南的推出,对于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中逐步成长起来。

现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人才竞争尤为突出,这股强劲的竞争风伴随着教育改革席卷校园。教师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竞争,不求自我发展停滞不前的教师将会自动被淘汰。结合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现制定我个人的成长计划,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一、个人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教育岗位的新教师,我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积极响应课改工程,课堂上大胆实践,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我时刻牢记着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自律,以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对待学校的各项工作,责任感强,工作中认真踏实,努力做好学生的表率,高质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学生严格有爱。同时,作为新人我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对于教科研方面缺乏探讨研究的积极性,对新课堂模式教学操作还需要改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理论功底薄弱。对于教育方面的专著阅读较欠缺,二、成长目标

1.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松、快乐、幽默的老师,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趣味课堂,是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并能和学生在趣味的数学世界中共同学习成长,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

3.学习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4.能够产生比较强烈的自我提高欲望。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高的资深教师。

5.成为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教师。

三、具体措施

1.教学上: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边学习边反思,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和反思。主动了解相关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凝聚现代教育理念、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2.教科研上:读教育理论著作,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3、学习上:研读数学新课程标准;观看名家课堂教学实录,写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

4.教育上: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班主任多交流,知己知彼提高教育水平。做好班主任,积极学习班级管理,争做一名优秀的班级教育工作者。

6.青年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篇六

青年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今年,满怀着兴奋与激动,我第一次站在了江山路第二小学的讲台上,紧张、不安的情形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实践与磨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积累经验,体验到了作为教师的滋味。有工作的艰辛与压力,也有收获的喜悦与欣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必须注重自我的发展,制定个人成长计划,通过学习逐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学习中逐步成长起来。

一、个人情况分析

在工作中,我能够做到认认真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耕耘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吧工作做好。师生关系融洽,能够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

但由于我的工作经验不是很足,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其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美术教育教学又侧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情况和自己的能力,需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特别市制定本人的个人成长发展计划。

二、成长目标

1.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掌握自己所任学科的专业特点,善-1-

于思考,养成多思多想多写的习惯,做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认真做好学校各项教学常规工作,抓好教学质量,继续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学习习惯。

3.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不断地综合教学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成为一个有内涵的教师。

4.关注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并能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的教师。

5.多听骨干教师一节课,每学期作校内汇报课一节。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成长。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应当是在持续的自主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经验、调整教学行为、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通过设计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课件、课堂教学实践、组织案例分析等活动形式,加强实践研究、不断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

三、具体措施

作为青年教师,我要充分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和课下耐心辅导

经验告诉我备课如果不够充分,上课就会不怎么自信,语言就会不怎么流畅,学生领悟的就不怎么深刻,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这既没有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这样才有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加强课后反思,并且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 作为一名老师我应该思考今天的课讲好了吗?学生学懂了吗?学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作为班主任我要思考怎样强化优秀的学生?怎样推进后进生?今天我都干了什么?明天我又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每天这样反思了吗?反思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吗?如果我们能坚持这么做的话,我们的成长一定会非常快。哪怕一周一次这样的反思和总结也是极其必要的。

另外一个可以提高自己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不仅要钻研有关教材的教学理论,关注科学教育前沿的最新动态,而且要阅读各类文学作品,阅读可以丰富自我精神世界的各种书籍。

科学发展观要求,教学要以发展为主题,要以人为本,要统筹兼顾,努力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美术教师,不仅要教好美术学科,更要树立全局观,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渗透歌曲、游戏、情景等多方面的内容,会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综合性、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

3、心存爱心去和学生交流

要学会经常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平等和睦地相处,是了解班内学情、学风的有效途径,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地采取措施解决班内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7.青年教师如何突破专业成长的困境 篇七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池流动的活水。记得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提倡教师坚持每日读书,跟书籍结下浓浓的情缘。教师的知识面宽广、满腹经纶,学生自然而然对你肃然起敬,教师的心中涌动一潭鲜活的有质量的水源,课堂上信手拈来,应付自如,才能生发创意,点亮智慧课堂。

青年教师多挤出时间进行读书看报、阅读专业书籍、上网学习,才能开拓视野,不断丰富知识储存量,将陈旧的知识剔除掉,将心灵丰盈起来、逐渐改变缺乏个性的状态。青年教师只有不断阅读,才能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才能成为真正让学生敬重的良师益友。为了更好地开展青年教师的读书活动,学校教科室可向大家推荐以下书目:常生龙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吴非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佐藤学的《教育方法学》、刘铁芳的《什么是好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哲学阐释》、亚力克的《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等,青年教师每个学期选择其中的两本书写一写读书札记并上传“研修空间”,与大家齐分享共探讨。

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问题就有研究、阐发、诠释的必要,就有思想、辨析、意义建构的表达空间。因此,面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教科室引领他们建立“问题库”,并能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专业阅读,寻找解决的对策。比如,对于解决“特殊生”的问题,我们推荐教师们去阅读《我的教育心》《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学生心理辅导的60个典型案例》《教育的解放》等教育书目,通过阅读,从书中得到启发,积累策略。如此一来,教师通过阅读相关的指导书籍,一边读一边反思,记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建立起自己的策略储备库,在实践中形成一套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课堂会诊,磨课中助成长

青年教师课堂预设与生成能力还不足,对于教学内容的确立也较难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学情,一般喜欢拿一些教学参考书,把其中的内容毫无质疑地拿来当作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学生有时候听得云里雾里,可见青年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有待于提升。学校根据教师阶梯培养计划确定青年教师一学期内必须上两次研讨课。同一学科教师要积极参加专题研讨,围绕这位青年教师执教的研讨课,大家就教学设计、目标定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细节、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处理、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情绪状态、现场反馈情况等进行细致地探讨,然后再次磨课,在微格教室进行全程录像。教师们通过反复研究自己的课堂录像,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可见,“自己看课堂”犹如一面镜子,透过这面独特的镜子看到了真实的自我。

一位刚工作的教师说:“坐在屏幕前观看自己的表演,脸上忽然间变烫了,从未感觉四十分钟竟这么长,听课的学生又是如何呢?他们定是坐立不安了吧。”通过“自己看课堂”,教师们从旁观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角度深刻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找到了症结,有效地改进了自己的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益。一位教师接过话茬:我通过自己的录像发现,课堂上我重复学生的话太多,无形中浪费许多时间。现在看来,我必须得锤炼自己的语言了。”

教师们通过研课、磨课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争辩之中,思想得以碰撞,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当场向骨干教师们请教、咨询、学习。这样的研究氛围,极大地活跃了教师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灵感,明确了正确的教学行为和方法,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学会反思,思索中促发展

8.“定向帮扶”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篇八

一、“定向帮扶”在此次“赛课”活动中提出的背景

此次参加本市“学前教育音乐游戏化教学”比赛,我园推选了两位年轻教师参与。从选课题到设计活动过程,再到一次次“磨课”,我们大班教研组全程参与了研讨。高老师选定音乐欣赏活动“杜鹃圆舞曲”,第一次执教时,由于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不深,整个活动很散,教师说得多,幼儿动得少,“填鸭式”教学非常明显。课后研讨时要求不讲优点,只把自己看到的执教老师的不足之处指出来,教师们众说纷纭,高老师的笔记本上也记录了满满一页。到了第二次活动时,发现整个活动依然很散,幼儿分段欣赏也是模糊不清,依然是教师说得多,幼儿依指令行事,没有体现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高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说:“老师们都提了很多宝贵意见,但是自己思绪仍是很乱,实在不知该听谁的了。”因此,园里决定抽个别音乐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和高老师一起理清教学思路,设计更为合理的活动流程,即“定向帮扶”。

二、“定向帮扶”后的音乐活动案例分析

(一)活动案例实录

活动名称: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杜鹃圆舞曲”。

活动准备:完整音乐、分段音乐、背景图。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播放布谷鸟叫声,让幼儿猜一猜它会叫醒谁。

老师带着神秘表情提问:“孩子们,布谷鸟把谁唤醒了?”

2.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引导幼儿听清音乐的不同之处。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名字就叫《杜鹃圆舞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请你们听完音乐猜一猜除了小动物被唤醒,还有谁也会被唤醒?

3.幼儿再次倾听音乐,教师随音乐在黑板上画音乐图谱。

4.分段熟悉音乐,请幼儿尝试模仿小动物和小植物跳舞的动作。

5.请幼儿完整地跟随音乐一起扮演各种角色舞蹈。

(二)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是根据“春天在哪里”的主题教育延伸出来的,选择了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小植物和自身形象,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和认知经验,因此,活动中幼儿始终表现出了浓厚的活动热情。而高老师也发挥了自身的舞蹈特长,用优美的舞蹈动作和适时的夸张表情引导幼儿用动作去表现音乐。图谱的合理利用也给了幼儿很大的启发,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到手指上来,对幼儿理解音乐有很大的帮助。高老师用“邀请动物、植物和小朋友参加舞会”这一主题线条贯穿始终,层次脉络清晰有序,达到了活动课程的高度控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大班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能与别人互相配合,也能独立表现。其实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最终目的就是用最简单的动作来最好地达到幼儿理解最复杂的音乐这一效果。在这一次活动中,高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因此“赛课”时获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三、“定向帮扶”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把好剑需要千锤百炼,一块好玉需要精雕细琢,一节好课的诞生当然离不开我们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在帮扶中引导教师将欣赏活动的过程设计成情节游戏,每一个游戏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当全部游戏完成之后,幼儿便自然地掌握了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同时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有益经验。

(一)理清了教师的活动设计思路

1.设计主线条,贯穿始终。

征求高老师的个人意愿,由音乐教学经验丰富的沈老师对她进行“定向帮扶”。在沈老师的帮助下,高老师调整了教学思路,采用布谷鸟邀请小动物、小植物、和小朋友来参加森林音乐舞会这一主线,用幼儿感兴趣的“魔法小精灵”故事贯穿始终。引导幼儿分三次游戏,通过玩一整套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大大加深了对乐曲内涵的理解。

2.巧妙设计图谱,完美诠释音乐。

音乐既是声音的艺术,也是线条的艺术,五线谱上的符号就是音乐感情色彩的体现。对于幼儿来说,五线谱上的音乐符号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符号来表现和理解音乐。所以我们根据音乐三段式的不同风格分别设计出了动物、植物和小朋友参加音乐舞会的图谱,小动物跳着欢快活泼的圆圈舞、小植物跳着柔美舒缓的藤蔓舞、小朋友跳着快乐有趣的开门关门舞。教师随音乐画出巧妙形象的音乐图谱,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猜测出都有谁来参加,并用自己的小手跟老师一起随音乐画图谱。抽象的音符和旋律,在幼儿的手中变成了具体的、看得见的丰满的图画,更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体验。

3.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音乐欣赏课是聆听的活动,需要理解、感受,更应该是主动地运用动与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音乐,主动参与活动。在音乐欣赏中融入动作表演,请幼儿分段尝试动物、植物和小朋友都是怎样跳舞的,在角色扮演和动作的表演中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教师应做适当的引导,给幼儿充分展示的空间。这样整理下来的“总(完整欣赏)到分(分段欣赏)到总(完整表现)”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尤其是图谱的形象利用,极大地帮助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在欣赏过程中教师把各方面的感官互相联系起来,彼此渗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让幼儿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对他们随音乐自主进行动作的创编有很大的启发,也使本次活动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二)化解了教师的困惑

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是音乐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很多年轻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高老师接到任务后,同样不知如何进行,困惑多多。

首先,体现在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上,多数教师在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时,只是以现有的教学用书的欣赏活动为主要的内容,致使音乐欣赏活动的选材较单一,不利于音乐欣赏活动的有效开展。而高老师通过征求意见,最终选定了《杜鹃圆舞曲》作为本次参赛的活动题材。

其次,音乐欣赏活动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前几次的教学多数主要以幼儿听音乐,教师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未能把音乐欣赏与文学、美术、表演结合为一个综合的整体。经过理清思路后,采用用耳朵听——倾听讲述结构、性质与音乐类似的故事,用眼睛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倾听音乐,并创造性地绘制结构、性质与音乐类似的“音乐图谱”,用身体的动作朗诵——在教师的动作图谱提示下创编并表演身体动作等方法,用整个身心体验和想象,反复享受表演的乐趣,不断深化对音乐的感受。

再次,教师处于中心的地位,忽略了教学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的地位,过多的发问,过多的讲解,过多的控制,销蚀了幼儿自主的探索和思考,忽略了教学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难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调整,高老师先用语言表达音乐。欣赏完音乐后,向幼儿提出问题:“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欣赏音乐后的感受,把其从音乐中感悟到、体验到的情绪、想象、感动用语言表达出来。再用笔画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最后,摒弃了教师过多关注知识和技能而忽略幼儿情感的问题。高教师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到幼儿是否理解了音乐,是否能对音乐进行语言和动作上的描述展现,更难得的是也同样顾及到了幼儿在音乐中是否获得了情感的宣泄,体验到了音乐的美与感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教师“授渔”,青年教师“受渔”。经过一次次的研讨,高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由接到任务时的担心,初次教学后的迷茫,再次教学后的焦急,得到帮扶后的自信,到教学成功后的喜悦,在音乐专业素养方面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她自信地说:“经过这一次的‘赛课’,以后再有音乐欣赏方面的活动就会知道该怎样有效开展了。”其实,这次的“定向帮扶”活动何止是高老师一人获益,作为“帮扶人”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赛课”给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的机会。同时,“赛课”也让老师们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将幼儿园教育理论转化成行动成果,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赛出了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

9.小学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篇九

年级:一年级

学科:数学

姓名:毕然

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一、个人情况

作为一名刚刚加入到教师队伍中的大学生,我深知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和学生的相处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在教学中完善自己,多和师傅学习,广泛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为了弥补我经验不足这一劣势,我特别制订了成长计划,为提高我的个人教学水平而努力完善自己,为学生的提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成长方针

1、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贴合新课改,主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2.增强科研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教深入进行改实验;

3、积极参与公开课和研讨课,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三、成长目标

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努力学习新理论、新理念,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成为一个有内涵的教师。;

2、坚持每天读书两小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读书有体会,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

3、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关注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在探索、感悟、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老师,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

4、利用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对教材体系的梳理,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5、锻炼好自己,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基本功以及做人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四、具体措施

1、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

在理论学习上,引导教师勤于学习,有学习的强烈意识和良好习惯;善于学习,有学习的有效方法和学习质量;学以致用,有学习的深度思考和实践行为。

不仅要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之梦》、陶行知的《教育名篇》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专业报刊杂志外,还要阅读巴金、冰心等国内名家的散文以及国外的名著,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品味。

2、勇于课堂实践

课堂是老师能力检验的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不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教育就是要让老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必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青年教师必须勤学教育教学之本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做课程改革的先锋。

3、坚持教育反思

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并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由此形成一整套的成果呈现形式。

4、加强业务水平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抓好常规下的每一堂课,并且,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书籍,增强自己的理论基础;其次,我将虚心向身边每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长期积累下来的好的经验和方法,课堂艺术,以便缩短自己的成熟期;第三,我将抓住每一次展示的机会,通过每一次的实践和反思的过程,锻炼自己的实战经验,在每一次的机会中成长长才。

5、制定成长计划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作为青年教师,更应注重自我发展,确

定个人成长规划,提高自身素质。我校要求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具体措施有:每学年初进行自检,根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措施,在学年结束时回头看自己发展的成果和缺陷,以此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10.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计划 篇十

正式加入教师这一神圣的行列已经一年多了,一年的时间很短,却让我感触良多。回想起上一学年开始前,内心经过了无数次挣扎,从抗拒到接受,从紧张应付到自由挥洒,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也渐渐的感受到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喜爱。

如今,又一个新学年开始了。告别了初上讲台的青涩,需要进一步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因此,我给自己以后的发展做了一些规划。在规划之前,先看清过去一年中的自己。

在过去的一年,是辛苦的甚至是煎熬的一年。初上讲台,勉强的微笑,不自信的谈吐,让自己失望也让学生感到多少的不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磨合,我才成为了一个可被接受的老师。这少不了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更少不了班上学生对我的支持和理解。总结起上一学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些:对新课标课程不是很熟悉,在教学中不能很好的结合课外知识以及实际问题,在教学方面只做好了教书但未很好的涉及到育人方面内容,在整体的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鉴于以上问题,我把自己的规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短期目标,一个是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便是把目前能解决的问题尽快的解决。而这些都是涉及我本人的专业化成长的问题。个人专业化的提升非常重要,学校一直在强调这点,而我也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对自身的提升,而是在个人提升的同时,能给学生带来非常多的好处。而在这个短期的目标中,主要是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教书育人。而我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做到很好,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到德育教育的问题,而这一点是我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因此,在往后的计划中,我会做好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有关德育渗透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多看相关的理论资料,学习在教学中做好育人的方法以及可渗透的内容,学以致用,真正做到课堂上的教书育人相结合。

2、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并多听课:除了理论的学习外还需要多于其他老师交流,请教相关方法内容并请求老师对我自己的方法与实际操作进行评价。多听课,学习课堂上实际的方式方法并认真总结加以运用。

3、课间课后的师生交流: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在课间或课后可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我不仅仅是她们的老师也是她们的朋友,让她们相信我,愿意与我真心对话,以此在一些事情或她们遇到的问题上渗透德育方面的内容。

其次是教学效果。在几次的公开课后的评课中,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效果的问题。在东埔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因此许多同学对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并不能快速接受,甚至有些学生因为自身基础差而放弃了学习。这些都是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的一些原因。而在教师本身,问题就往往是教学方法的不恰当。在这个问题上,经过长时间的总结与反思,以后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让课堂充满阳光与激情:在课堂上,无论是老师或是学生,情绪很重要。教师有激情的声调与谈吐,会让学生也随之振奋起来,这也能让学生在这一整节课中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态度。而教师在整节课中都需要保持这一心态,并且在语音语调的运用中要做到抑扬顿挫。

2、寻找学生的兴奋点:在课堂中,学生并不会一直都处于一个情绪高涨的状态,而是会有较大的起伏,这在于老师要如何去调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知识点甚至乎一个与课堂内容有些许相关的笑话,不断的调节课堂气氛带动学生情绪的起伏。

3、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教材,选用适中的教学方式:对于一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要适当的照顾,调整授课的方式,解题的方法尽可能让大部分的学生都掌握课堂上的内容。在课余时间里,对一些学生也要多加鼓励。

做好以上两个方面,就是我的短期目标。而长期的目标则是让自己成为一位优秀教师。

除了做好以上的事情外,在迈向这一长期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勤阅读,多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及刊物,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2、做好本位研究,认真研讨教师工作的专业性问题,为更好的为人师做好充足的准备;

3、碰撞与反思: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多请教,多交流,学习经验,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发挥自身优势并补足自身的不足;多进行自身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及行为,认清对错,勇于改正;

4、用文本记录自己教学的点滴,随时翻阅,认真感悟;

5、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学习经验;

6、多参加各类论文评选活动,丰富自己的经验,为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中增添多些光彩;

7、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也要平和。

新课标对专业教师发展的要求是要拥有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这些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而且也是我实现长期目标的必备条件。

11.关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青年教师 专业成长 动力

教师,是学校系统中最关键的因素,师资水平就是办学水平,教师的工作责任感、教育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他们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广,思想开放,思维敏锐,成才欲望强,自我期望高,对此学校必须倍加呵护和鼓励。但他们的成长过程既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制约,又受自身德、知、才、学、体等诸要素的影响,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一所学校面临的共同任务,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和生力军。

一、了解教师需求,确定发展目标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序列的活动,成长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和方式方法,因此,科学的确立教师发展目标是学校队伍建设的首要前提。

1.科学分析,准确定位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需要与自身原有经验的对话,也需要有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它立足于教师实践,立足于老师实践的不断丰富,立足于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这种提升一方面依托于同事之间的互助反导,注重先进理念的引领;另一方面则依托于研究讨论式的案例教学,注重行为自省的全过程反思。只有抓住了教师的发展需求,才能更快、更准确地确立教师发展目标,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熟。

2.合理确定教师个人目标体系

教师发展目标的提出,一是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精神和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客观要求,如近年温州市教育局关于教师发展制定的一系列评比:教学骨干——“三坛”(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二是依据学校发展及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三是依据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

3.积极实施教师发展目标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青年教师的和谐发展,从青年教师之需求出发,想教师所想,需要有个体可行机制各项促进教师发展的制度,保证教师成长目标的落实,学校出台了《教师绩效细则》、《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教职工聘任办法》、《教师常规工作过程性考核办法》、《培训进修奖励办法》、《师德学习与校本培训制度》等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尽可能使制度趋于完善,从而使学校的管理有章可循,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法可依,从而激发教师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意识。

二、创造良好条件,优化青年教师的成才环境

1.构建人文关怀的动力机制

马斯洛需要层次动机理论认为:在教师中产生极大的精神力量是有着现实的可能性,这种精神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和扩展,首先应满足缺失需要,继而鼓励他们的成长需要。基于这一认识,学校把营造和谐、民主、尊重、信任的人际环境作为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满足教师的缺失性需要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如,以开源节流的方式改善学校财务状况,提高教师待遇;组织教师利用寒、暑期疗养,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建立教职工生病、家庭变故等必访制度,在教师最困难时候送上集体的温暖;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学校各项事务等措施。这一系列的举措有效地凝聚了人心,既满足了教师的部分缺失性需要,让他们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对学校产生了团队归属感,也为激发教师的发展需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引导青年教师学会反思,学会合作

中学教育科研“来自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的基本特点决定了中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所追求的是解决问题、改进教学。事实证明: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平台。这种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开展的培训,通过“定时间、定主题、定场地、定人员”开展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案例交流、业务竞赛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促

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并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三、多管齐下,提供个性化发展的舞台

1.规划引路、让教师对教育有追求感、对工作有成就感

通过这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教师的能力、工作实绩、成长目标达成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积累经验,明确目标达成度,找出存在的问题,强化目标管理的成果。找出目标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总结出经验教训和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而推动下阶段目标实施的进程,减少目标实施中的失误。

2.放手使用,满足青年教师的成就欲望。

当人的自我需求得到满足,自我努力得到认可时,才能进一步发挥自身潜能。青年教师犹如初升的太阳,他们富有朝气、敢于创新,因此更需要学校给予他们展示才能、肯定成绩的机遇。学校经常性地搭建“舞台”,使他们有机会在舞台上表现自我,接受检验,实现价值。如开展“青年教师成长之星”评比活动。在活动中造就新人,发现新秀,在教学比赛活动中锻炼成长,逐步成熟起来,再推向校外大舞台接受锤炼,推荐参加市级和省级教坛新秀、优质课评选活动。对于工作认真、进步明显、成绩显著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奖励,并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使他们的优点能辐射到全体教师,以此促进教师的共同提高。对已崭露头角且脱颖而出的教学能手要大胆信任并委以重任。只要让青年教师有用武之地且深切地感受到对学校有归属感和实现价值的成就感,也就能够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地挖掘。

综合上所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师观,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健全科学的教师能绩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能力、工作实绩、成长目标达成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加强目标管理与人性管理的融合,真正让教师工作有动力,展示有平台,发展有空间,那么,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有强大的动力。

12.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 篇十二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读书论坛, 仔细倾听主持人和几位参与者的发言, 感觉很好!我也坚信, 没有发言的老师一定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的欲望。今天的读书论坛是一个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 可以使大家阅读、思考、表达得更好!今天的读书论坛也是一种交流方式, 利用这种方式, 更多的青年教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团队,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合作伙伴。现在主持人把话题交给我, 让我谈谈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想说, 我不是权威, 我的话也只是一家之言, 大家在专业成长之路上可以参考和借鉴。我认为教师专业成长是这样的:

一、心灵的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认同感、承受力和责任心。专业认同感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极其重要, 我们可以拷问自己, 我接受教师这个职业了吗?我喜欢这个职业吗?我热爱这个职业吗?当你看到学生的时候, 你心里有没有油然而生的一种兄弟姐妹之情, 有没有情不自禁地想奉献一种教师之爱。当你走进课堂的时候, 有没有把知识、理性、情感、爱心和智慧融为一体, 去影响改变提升自己的学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的改变是非常缓慢的, 有时候在某一个学生的身上甚至看不到因教育而带来的变化, 教师需要有承受力, 要能承受教师职业的喜怒哀乐, 要为这种职业持之以恒地付出, 哪怕这种努力是徒劳无功的。教师是孩子除了父母之外最为重要的“他人”。这个“他人”对于孩子具有文化刻印般的作用。但是, 面对各种压力, 面对教育的低效和无奈, 教师常常会产生恐惧感和要逃离的冲动。帕克·帕尔默在《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讲到, 教师要直面这种恐惧就要有信仰、有一种内在的崇高。这种内在的崇高来自于对职业的认同感和承受力。

如果一个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和承受力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教师的责任心就成为一种良性驱动。我以为, 责任心的增强,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天地生人, 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 生一日当有一日之勤。”梁启超先生说过:“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 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我以为为师者的责任, 体现在平常的工作之中, 体现在细微之处。工作有没有主动去做?工作有没有用心去做?工作有没有做成精品?工作有没有成绩刷新?诸如此类, 都源自于教师责任心的拷问。

二、技能的成长

教师的技能成长源于教师知识体系的完善, 教师的知识体系应该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我们倡导教师要广泛阅读, 多读书, 读好书, 就是为了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加深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当“读书人”和“教书人”成为真正的同义词时, 教育中怪诞、野蛮、迷信、神话、反智的成分才可能降至最低。也只有当我们将读书与教书融为一体时, 我们才可能将内心的惶恐与焦躁抛至一边, 带着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对课堂的认识, 坦然地走向课堂, 面对教室里充满渴望的学子。教师技能成长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强烈的专业奋斗感和专业表现欲。教师的专业成长, 要奋斗, 拼搏, 更要有参与。有些青年教师, 总认为自己底子不好, 成不了大器, 这个想法是个普遍的错误。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 工作中能否做出成绩, 态度占85%, 知识和智力只占15%。勇者无敌, 成功说来就这么简单, 面对一项实验, 能勇敢地面对, 请你上公开课, 你愉快地接受;请你大会上交流, 你欣然地承担;有征文比赛, 你积极地参与;交给你一个乱班, 你主动地担当。每一次挑战, 或许都是一次阵痛, 但同时也是一次无可抵挡的成长, 成长的代价就是接受挑战。此刻, 你不妨扪心自问:在我的工作旅程中, 我用勇气接受了几次挑战?是否有勇气接受挑战, 实际上就是“主动”与“被动”的两种人生态度。一个人若能有主动的人生态度, 机会怎会不光顾?

教师专业技能的成长离不开专业学习、专业思考, 更离不开专业参与, 这是我个人切身的体悟, 这也许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必须选择的一条阳光大道!

三、智慧的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条没有终点的上坡路, 我们追求的境界就是要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教育智慧和教育思想。智慧和思想起源于实践、形成于思考, 而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写作是形成教育思想的磨刀石, 思考固然可以不动笔, 但必须承认, 不动笔、不形成文字的思考往往是肤浅的、零碎的、断断续续的、浮光掠影的, 写作的好处在于能强迫人静下心来使模糊变得清晰、破碎变得完整、零乱变得有条理, 它促使人把观点表达得更科学、更严谨、更经得起推敲;写作是一趟深层的思考之旅, 教师只有拿起笔来, 一路走, 一路记, 一路收藏, 一路分享, 一路矫正, 智慧才能漫漫形成, 教育思想才可渐渐明朗!对于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来说, 重要的行动之一, 就是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 外化成字、成文乃至成书, 让人捧着, 看得见摸得着, 心悦诚服。

再有, 一个人能在多大的场合发表自己的言论, 就证明这个人有多大的影响力。作为教师, 以学问去赢得发言权是最重要的一条通道, 而写作无疑是这条通道上唯一的列车。因此, 写作的另一个好处在于, 使你获得报刊上的发言权的同时, 获得工作和生活中的发言权。有一位大师说过, 教师和学生相处一两年时间, 都会有几个教学实践上的精彩片段, 但这些值得回味和记忆的片段大都被遗憾地“湮没”了。年轻的教师们, 拿起笔来, 记录下来, 并敢于乐于和远近不同的教育同行们分享, 这既是对自己的肯定, 也是留到将来坐着摇椅聊聊教育人生的好方法。写作的幸福感将使你更加热爱思考, 一个热爱思考的教师, 注定是一个不断向大师靠拢的人。

教师的专业成长, 需要教师做观察者、记录者、学习者、思考者和研究者, 这些角色的担任其实就是教师职业的行走方式。教育者需要想大问题, 更要做小事情。这种点点滴滴的推动, 将使你的专业成长达到令同行敬佩的境界。

13.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寄语 篇十三

一、静心阅读。

应该说,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对我们的老师提过这样的要求,那是因为,我觉得阅读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对于教师、青年教师太重要了。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我也曾读过这样的观点,一个人的智慧来源大致有三种:一是来自天生的聪慧;二是长期生活阅历的累积(比方那些睿智的老者);三便是来自书本。我曾这样反思自己:我没有天资的聪颖,也没有丰富的阅历,我的智慧只能来自阅读。

个体的阅读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的喜好来培养,朱永新也说,不同的文字适合在不同的情境下阅读。比如阅读台湾林清玄、邱立屏、董桥、张晓风等作家的散文,特别能让你在浮躁不安的心境下寻找到那一份宁静和平和安详,因为他们的文字更多的是哲理,还带点禅宗的味道,没有大陆作家的政治功利色彩;比如史书,特别适合有着深邃思维的人去阅读;比如爱美的女教师可以就可以从时尚达人的书中找到流行的元素,比如羽西的书、于西蔓的书、张小梅的书等等;当然,我们尤其不能缺少的是教育理论书,你可以从中把握到最新的理念,借鉴到丰富的经验,激发起自己对专业的追求。我觉得,“一本书能影响一个人。”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而且当你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时,你就会从中享受到别人无法体会的乐趣和幸福,只是阅读需要我们能够摈弃浮躁,静下心来,我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能去乐于阅读,享受阅读,而且都能从阅读中获益。

二、潜心钻研。

可以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需要的就是一种钻研的精神。我刚才提到一个名词“达人”,这是一个时尚名词,意思就是在某一方面能力比较强的人。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都能成为“教育达人”,希望你不但课上得好,课件也能做得好,文章也能写得好,活动也能组织得好。这仍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钻研。

其实只要你潜心钻研,你就会发现,要想成为“达人”其实也不难:只要你上课前多搜索几个网站,你或许就能不费力气地找到你教学完全可用的精美课件、丰富资源;只要你多学习几篇别人的经验,你也能很快摸索到自己撰写文章的思路;只要你多花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你就也能马上做出精美的课件来。我想那种付出给你带来的成就感一定会让你兴奋不已的。

三、真心奉献

可能会有老师觉得在现在的物质年代,还提“奉献”这样的字眼似乎有点“乌托邦”的感觉,甚至有不少老师常常觉得:“这一辈子就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上课下课、上课下课,能有什么意思?”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评价人的标准,你努力工作,别人会认可你吗?”

其实,当你认认真真地做完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只要你做得有所心得、有所进展、有所结果或者有所成就时,你就会感到或大或小的惊喜——不论别人认可与否,难道不是这样吗?你看,当我们的网站经历辛苦终于完成时,当训练校园集体舞的老师看到学生越来越整齐的动作时,哪怕是当你班上的学生出了一期令你满意的黑板报时等等,那个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即使是日复一日的教学,即使是再枯燥的事也会让你越做越有劲头,越做越有味道?真正消磨人意志的不是做不做是,而是来自于心灵的思想,所以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充实自己的心灵,充实自己的思想。

14.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 篇十四

—‚以不等式及其解集‛案例分析为例

道真自治县玉溪镇中心学校 胡军 道真自治县旧城中学 张帮洪 高亮亮 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师,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也是教师,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健康成长,专家们众说纷纭,为了探索一条使青年教师有效成长之路,我们在实施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索。本文将以“引领”为出发点,用“不等式及其解集”课堂教学案例,就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各位同行不吝把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经验让大家分享。

课题: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目标

⑴了解不等式及解集的相关概念,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式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⑵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经历探究不等式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会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⑶通过对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探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难点: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课堂教学活动实录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

师:下列选项中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 2 3;B 3 3 6;C 67;

D 3 4 5。

生:选D。师:为什么?生: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 345。

师:利用教具与学生一起动手展示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组成一个三角形需三条边,这三条边的关系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图1中,有abc。

评析:教师用一个试题来引出不等式,由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一个不等关系,并用教具与学生一起动手展示,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现实中的不等关系。无非是想给学生说明是学习的需要才研究不等式关系的,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这一环节的处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引领:这里有两个疑问需要解决,一是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突出建摸思想,实际问题作为大背景。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存在的大量数量关系中从相等关系(已认知)到不等关系(待认知),从感性上感知学习不等式是是学习方程的发展,后续学习中解决现实生活中关于不等关系的实际问题的需要;二是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在八年级学习,知识点超前,这个情境的。

二.新课讲解

问题1:从2012年8月3日起高速公路假期免费让小汽车通行。现已知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23:20距离A高速公路收费站还有地50千米,要在24:00之前驶过A地高速公路收费站,问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2小时 32502

① 生:⑴汽车要在24:00之前驶过A地,所需时间应不到小时,即

3x32⑵从路程上看,汽车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则以这个速度行使小时的路程要超

32过50千米,即x50

3师:分析提示,设车速是xkm/h。又23:20到24:00还有40min,即上面的式子①,②用什么方法表示的? 生:“”或“”号连接的。

师(板书):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称为不等式。师:要求全班学生齐读两遍不等式的的概念。生:齐读。

评析:以上环节教师试图通过一个问题的两种考虑来引出不等式的概念,是从问题着手回到课本中来,在讲解过程中,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处理问题情境时,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除相等关系外还有大量的不等关系,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模型),它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型。在引入不等式的概念时,没有对不等式的概念的含义进一步的理解,而要求学生机械性的齐读两遍。

引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学活动中概念的建立提出的要求是‚抽象数 2 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因此,概念的建立不是简单的记忆和摸仿,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想、交流等数学活动的结果。教材中不等式的概念的建立过程是通过一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进一步依据不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此时蕴涵了建模思想),然后类比等式(或方程)的定义,引出不等式的定义。关于不等式的定义,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符号‘’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二是 ‚用符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定义中的核心词是用‚符号‛表示‚关系‛,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表示数量关系的符号主要有两种:一种运算符号(,-,,等),另一种是关系符号(,,,等)。而不等式的定义则是用符号‚‛、‚ ‛表示的是大小关系,和用符号‚‛表示的是不等关系。这些一个个单独的符号便组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不等式。在这个过程中蕴涵了符号化、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要大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中应在如何深入浅出地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传播方面不断探索。

2例1:式子30 x20 y6 3xx是不等式的是:

生:30 x20 y6。教师只是对学生答题结果的对错作出评价。

评析:此环节需要说明,在30,x20,y6不等式中,30不含字母(未知数),x20含有未知数x,本节课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

引领:注重类比,做好从方程到不等式的迁移 问题2:不等式2x50中的速度x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 3生:(通过思考)x75 师:为什么?

生:因为当x75时,汽车刚好到达收费站,所以要想在24:00以前通过收费站,速度就得大于75千米每小时。

师(板书):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评析:方程是讨论等量关系的数学工具,不等式是讨论不等关系的数学工具.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在认识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的方式接受新知识不等式,充分发挥学习心理学中正向迁移的积极作用,借助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不等式提供一条合理的学习之路。但在解决问题2中,学生很快答出x75,课堂教学生成效果失真。

引领:首先要引导学生将不等式

22x50转化为方程x50,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3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很容易得到方程

2x50的解是x75,然后通过比较可得x应该3满足什么条件是x75,从而引出不等式的解的概念。

师:这样的值有多少个呢?能够举出具体的几个吗?

生:无数个,只要比75千米每小时大就可以咯;例如76;80;96...师(板书):使得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成立的所有未知数的值称为不等式的解集。师:与解方程类似,求出不等式解集的过程我们将它称为解不等式。

评析:在给出不等式的解的概念后,教师问‚这样的值有多少个呢?能够举出具体的几个吗?‛,学生答:‚无数个,只要比75千米每小时大就可以咯;例如76;80;96...‛,教师板书:‚使得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成立的所有未知数的值称为不等式的解集‛。好象不等式的解集概念一气哈成。

引领:不等式的解和解集是不等式中两个基本概念,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的解‛,二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的解集。‛也就是说不等式的解集由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教材中在研究不等式的解集时,是在知道了不等式的解的概念后,让学生思考‚不等式

2x50不有其它解吗?如果有,3这些解应满足什么条件?‛这里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即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的解的发展。

问题3:用什么方法能够更加直观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如果有是什么方法? 生:有,数轴。因为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师 :回答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样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个x75呢? 师:首先我们知道数轴的三要素有哪些? 生: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师:板书画出图形:怎样在数轴上表示不等x75呢? 生:没有回答。

师:x75在数轴上表的数是75右边的所有数,如图所示。

师强调:在数轴上表示x75时,大于75的数在75的的右边,即图形表示方向向右,不等号“”表示不包括75这一点,用空心的圈表示。

师:x75时怎样在数轴上表示呢?

生:小75的数在75的的左边,即图形表示方向向左(如下图)

师总结:当取“”或“”时,中间的圈用空心的圈表示,而取等号时用实心圈表示。

评析:对问题3的解决处理上不当。首先是‚用什么方法‛上为什么学生很快想出是数轴而不其它呢?最后教师在总结时说出‚而取等号时用实心圈表示‛与本节内容无关,关于取等号的问题将在后面学习中出现,教学生成失真。

引领:首先给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思考后自己得出结果;其次教师在作‚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的示范时,应注意让学生准确画图,将画图作为一项基本技能来处理,打好基础,对画图过程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并适量的练习,使得学生对画图基础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对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掌握程度,发展基本能力;还要注意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后续知识(其他的不等式以及函数等)的学习提供方法。

三.练习巩固

1.不等式解集x1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生:因为大于1并且要包括等于的情况,所以选B。

评析: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对于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本课对B,D两种情况没有涉及,虽然学生能正确答出结果,但是此题超出本课知识范围,教师在理解教材上还需要加强。

引领:在没有深入研究教材的情况下,不要随意增加教学内容。2.用不等式表示:

⑴ a是正数;⑵ a是负数;⑶ a与5的和小于7;

⑷a与2的差大于1;⑸a的4倍大于8;⑹(6)a的一半小于3.(找两位同学上黑板来做,其他同学自己在下面完成)。答案:略。四.课堂总结(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完善): 师:请同学们回忆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讨论后回答):知道了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意义;会在数轴上正确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引领:关于小结,教师应重点放在以下几点进行引导:

1.怎样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列出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与方程的相应部分类似,在不等式概念的建立、展开时注意引导学生类比方程、等式的学习方法来讨论不等式的相关知识,突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关注不等式的特点。

3.反思在由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时,需要以不等式的知识为载体,将符号化、模型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加强。

五.布置作业

1.必做题:P119页,习题9.1第1、2题。2.选做题:P120页,习题9.1第3题。课后反思

本课例是为了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而组织的一节课校际教研活动公开课,目的是通过一次典型的课例研究,使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就教学中存在问题、疑惑得到经验丰富的教师群体的引领,提高自已的教学技能。

综观上述教学过程,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1.教学过程环节

本课教学环节分为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入新新课,在新课学习过程中通过3个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习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解和解集,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最后是巩固练习和小结。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揭示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以‚问题探索‛为基础,先‚引导发现‛,后‚讲评点拨‛,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与障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作为一位刚走上讲台的教师是难为可贵的。

教学设计是为教学过程作准备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一些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如导入环节的情境,解决问题2等环节还需作出改进。

2.教材的处理环节

‚不等到式及其解集‛是人教版(2012年版)教材七年级第九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后来进一步表述事物关系量的新课题。教科书选用了一个具体行程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时间和路程两个不同角度考虑这个问题,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不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不等式,引出不等式的概念,然后学习不等式的解和解集等知识。在给出不等式的概念时,教师用只重视了‚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称为不等式‛这一定义而忽视了‚用符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这一定义,在讲解表示不等关系的符号时增加了‚‛和‚‛这两种符号。因此,作为青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十分重要。理解教材体现教者的本色,对教材内容按照教的视角进行重构。教师既要整体把握教材,又要从细微入手,还需要仔细推敲教材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幅图、每一道例题、每一个习题、每一个备注,只有反复推敲打磨,才能有效确定重难点。

本课教学分为五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新课讲解、练习巩固、课堂小结、布置作业。4.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⑴数学建模的思想在前面章节(如方程)已有渗透,只不过本章的学习对象是不等式。教学时,需要以不等式的知识为载体,模型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在这个思想指导下,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式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在此方面作了努力,但力度不够。如在解决问题1时,列出了不等式

502 和x32x50之后,没有进一步分析由相等到不等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让学生体会到现实3生活中的数量关系除相等关系外还有大量的不等关系,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模型),它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型。

⑵符号意识:符号是一种代码,是将客观的实体进行的简述,以符呈现,使问题变得简明额要。本节课是将表示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数学化,符号化。把表示不等到关系的量用大于和小于符号来呈现。教师在教学中对符号的意义没有真正理解,如对不等式的定义,在引入不等式的概念时,没有对定义中的‚符号‛含义进一步的理解。定义中的符号指‚‛、‚ ‛表示的是大小关系,‚‛表示的是不等关系。这些一个个单独的符号便组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这里由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这个过程中蕴涵的符号化、模型化的思想。

⑶数形结合思想: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使数与形有机结合。但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试图通过问题3来解决这一轴想的渗透,但是在解决问题3的过程中,没有实现教学的预期。

引领是‚发展‛基础上的一种顺势而为,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平台,点燃一支火把,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动力。学校层面的基层教研能够在活动过程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研究能力固然重要,但不能寄期望于通过每周或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解决教学中每位青年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教研的立足点应放在解决课堂教学中青年面归的困感,放在提高每个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上,以公开课或常态课为载体,通过典型课例分析的引领,使每次活动都能真正的解决一两个问题,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如果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够通过每次活动获得一点收获,那么,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15.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 篇十五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策略单一等问题,这成为我校可持续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瓶颈”,于是我们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培训与研讨,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一、参与——青年教师培训的第一要务

伴随着新课改的大规模推进,教师培训可谓轰轰烈烈。综观各地开展的教师培训,重点抓了两个方面:一是集中的系统培训,即理念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二是一些专题式培训,比如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学定教与评价方式的改变、校本课程建设、三课融合等,主要围绕这些专题开设讲座,开展研讨、交流等。以上海的学科教学培训为例,大致分为市、区县两级培训,由学科教学专家和教研员负责实施,培训突出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针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课程标准涉及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评价等问题,结合案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事实上,如何将先进理念运用到学科教育教学之中,仍然是广大青年教师面临的困惑。有教师反映,参加市、区县培训时,感觉培训者介绍的课程理念非常好,对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剖析似乎也已明了,但由于本身重在教研,而实践略显不足,故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可见,如何进一步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我曾聆听过一位教育专家的报告,在谈到新课程实施问题时,他借用某教育官员的话,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欲走进新课程,必须先在观念上‘走进’,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新标准、新教材、新方法,也会走样、变味,一旦遇到困难或障碍,又可能回到老路上去,所以,对教师的培训,必须抓好教育观念的转变。目前在培训中,一些青年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听起来明白,做起来不会’,观念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认为:“不要小看理念培训的作用,要努力使青年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有关资料,在观念转变上下工夫。对于中学教学来说,方法指导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指导与引领。”通过“自上而下”式的培训,不难发现教师间的差距主要是经验与策略的差距。所以,培训应重在解决青年教师中“案例”与“策略”少的问题。

这里举一个例子。我曾在几年前有幸参加过中国科协委托华东师大主持的“2049项目青少年项目”实验学校教师首批培训。我参加的是环境科学项目组的培训,觉得非常实用,这种参与式培训,尤其注重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其突出“解决问题”的独特教学理念与方式,使参训教师受益匪浅。执教的北京师大和东北师大等专家特别重视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个案分析,使我们能尽快掌握新课程的学科要求和方法,提高我们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专家注重开展课堂研讨、即席指导,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边教学边研讨。培训的一般操作是专家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事例讲理论,有时自己讲,有时让我们这些“学生”讲,将新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专家还不时地设置一些“陷阱”,要我们“出丑”,然后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我们讨论,整个课堂变成了一个宽松的学习与互动场所,每个人都将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困惑拿出来,在相互追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全新的培训,在教师中掀起“头脑风暴”,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教师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那次培训增强了我们三种意识。一是责任意识。大家更清楚地意识到,知识创新依赖于人才,人才培养则在教育,而教师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因此,积极投身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教材改革,成为每个教师的使命。二是机遇意识。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行动理念和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家意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全能型教师。作为一种机遇,每位教师都应把对本学科的研究看做提升自身素养的契机,在不断学习与探索中,积累自己的知识底蕴,增强胜任工作的信心。三是困难意识。新课程改革包含着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要使自己真正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困难不少。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就需要我们“深化认识,知难而上”,在不断研究中主动适应新教材,寻找突破口。我觉得这样的互动式培训更值得推广。

二、教研——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落脚点

可以说,大部分青年教师在接受培训后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上,这困扰着很多教师。这表明,青年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的转换上,有比较大的困难。要解决此问题,就得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对于培训与教研的关系,我赞同这样的比方:培训只是把表层的土刨了一下,下面的土还非常坚硬,根深蒂固的东西要打破,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少不了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所谓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约请专家、教研员会同教研组组长、教师一起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把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变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最为有效的办法。有关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岗前培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脱产培训或外出考察学习,而应当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国内不少中学优秀教师的成长无一例外地显示,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是他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历程。因此,把培训与教学实践、科研融为一体,应是青年教师提高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落脚点。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一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青年教师能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及时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并形成理性认识,在此过程中,逐渐使自己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家型教师。

二是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调查表明:“教师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教研活动,一般分成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类。新课程标准下的正式教研活动,不仅应该关注上课的形式,更应该认真“备学生”,把引导学生参与提问和讨论,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度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作为目标,还要认真“备自己”,从根本上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研活动的重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各个环节的创新上,在注重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把研究的重点落实在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改革上,努力变传统的传授和灌输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为此,需要倡导开放式教学,即课堂教学过程向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开放,真正发挥“教研”探路的作用。当然,教研活动还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在开放性教学活动中寻找突破口。我认为,学科教研活动宜采取“分工备课,集体探究,注重方法”的策略,这样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在团队中的健康发展。另外,要重视非正式教研活动的作用。青年教师普遍认为,在办公室与同事随时随地地交流对自己帮助非常大。可见,正式或非正式的教研活动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三是专业支持。目前,一些地区都在推广“同伴互助”这一做法,这种做法有其不足之处,即有了同事间的互助与横向支援,却明显缺少了纵向引领,若缺乏先进教育理论的支撑,缺乏学科带头人高屋建瓴的引导,青年教师充其量只会在同一水平上重复。教研活动可以在校内也可以是跨校的,可以是本学科组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最好形成梯队型互助团队。如北京中学界有名的王树声备课组,由于当时综合高考的需要,一些一线的老中青文科教师自愿组成跨校备课组,王树声老师发挥着骨干作用,队伍日渐壮大,现在该跨学科备课组,本着“缩短差距,共同进步”的原则,不断地交流研讨,而后行动跟进,连环推进,越来越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自2002年开始的上海部分区试点全区学科导师带教制到现在的“双名基地”“影子教师(校长)”培训等,主管部门倡导“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新教研和培训模式,各校青年教师均可通过网络等方式与心目中的名师沟通,及时咨询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获得专家亲授,一时间,与名师对话、交流蔚然成风。

三、教育科研——学者型教师的工作方式

多数青年教师认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借助专业力量和自己一起备课、评课、全程研究、反思、改进,对自己的教学帮助最大。可见,除参加校外培训和各种教研活动外,青年教师更应强化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方式。我认为,青年教师的研究应立足于“落实行动研究,聚焦课堂实践”。课题研究要有针对性,研究需重基础、重实践、重过程、重实效,这种研究可以是围绕着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展开一系列的研讨,教研的课例未必是优秀课堂教学行为的展示,也非优质课观摩,而是课前带着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课后及时反思、交流。对学校而言,应当注重营造在青年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研究氛围,建立科研导师制度,有研究经验的教师有义务督促并帮助青年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不断反思,使课程改革与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对于部分教师,要根据课改目标,结合实际,确立适宜的研究课题,如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研究、研究性学习的创新实践探究、学科教学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影响研究、课堂教学方式和模式的转变等热点问题,并通过实践,促使自己成为科研骨干。对于大多数青年教师而言,更应注意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撰写并整理一些案例,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帮助自己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变为教学行为,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之中,改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教研就不再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问题,这应当成为教研活动的新亮点。

教师是具有改革能力的知识分子,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更有助于青年教师立足实际,聚焦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的目标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这与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身体力行地参与教育科研是有效促进自身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必需过程,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应突出行动研究,切忌脱离实际。曾有一名青年教师参加某年的区级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交了一份科普文章,结果闹出了笑话,这至少表明他对教育科研缺乏了解。也有些青年教师将研究重点放在模式或理论的突破上,今天冒出一个“模式”,明天又推出一套什么“理论”。我觉得这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甚至掉进“形式主义”的泥潭。因为,如果我们能潜心阅读一些有关教育模式的专著,不难发现,到目前为止,关于教育理论的所有流派,基本还没有超越赫尔巴特和杜威这两个源头。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说:“素质教育改革的前途有两个:一个是成功,另外就是失败。如果失败的话,问题很可能就出在形式主义上。”此话理应引起每位青年教师的思考。

16.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 篇十六

当前,我国不少中小学校青年教师居多。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教育理论贫乏,教学技能较差,教学经验不足,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已经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赖于他们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实践。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试图寻找一些适合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说课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由于说课需要青年教师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需要他们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因而,从帮助他们专业成长的角度看,说课应该成为青年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说课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说课是指教师按照教学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和教育理论,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进行创造性设计和阐述的一种独特的教研形式。好的说课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青年教师要说好课,不仅要钻研教材,研究学情,而且要学习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法。无疑,这些都极大地推动着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1.说课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教研和展示的平台

不少中小学校都把说课当作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说课可以检验并锻炼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处理能力,对教法的统整驾驭能力和对教学个案的反思能力;对于学校而言,说课可以提供一条了解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搭建了一个青年教师赛课、晋职、评优的平台,进而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2.说课有助于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

青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教育教学,他们参与教学研究,最适合做的是微观的能解决情景性和操作性问题的“草根研究”,如教材教法分析研究、教学个案反思研究、教学理论应用研究等。而这类选题的挖掘,除了来源于教学实际本身,也来源于青年教师说课前的思考与领悟。说课,作为挖掘教研课题的另一条途径,有助于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

3.说课可以锻炼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

为适应课程改革步伐,着力打造一支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队伍,要建立多样化的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机制。包括说课在内的“教学五常规”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教学五常规”,即备课组教学进度、学生作业、授课时数统一化;备课组活动时间、内容与形式明确化;青年教师的说课制度化;备课组的教学研讨课及其评议规范化;备课组的学期教学计划和期末教学总结专业化。以“教学五常规”管理为抓手,倡导教学研究,从而形成各学科之间,特别是青年教师之间“个个争先”的良好氛围,极大地锻炼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

在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中,说课还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修养,达到教学技能和理论素养双丰收的效果。通过教研式说课,使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二、基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式说课

1.校本教研式说课的必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教研活动有多种,如以教为着眼点,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以“课题”为载体的研究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以阅读为主线的学习型教研等①。我们认为,教学型研究中的“说课”更有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说课包含了青年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以及专家的专业引领三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是提高青年教师教育理论素养、课堂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最贴近青年教师职业生活的一条途径。

说课可以体现教师多种素质。说课,既要考虑教学活动所利用的教学资源是否恰当(这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识别、判断和开发运用能力),又要考虑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否有价值,是否清晰具体可操作(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科领域目标、学生发展需要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既要考虑教学活动是否切实有效,能不能达成教学目标(这体现了教师的设计、反思,教学活动的统筹、组织、整合和应变能力),又要考虑如何依据教材和学情来确定重点、难点与教法(这体现了教师分析主次,了解学生,了解自我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创造性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具等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素质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不断通过校本教研式说课的研究与实践才能实现。无疑,校本教研式说课对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2.校本教研式说课的特点

校本教研式说课的程序与内涵都与一般的教研活动有较大的区别,这种说课具有以下特点。

(1)讲究程序的完整性:从青年教师的选题,到教导处和教科室的联袂推举,再到说课、上课的实施,再到后说课、评课的落实,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说课程序。在这个程序中,青年教师还能充分挖掘说课的拓展性功能。

(2)讲究内容的主题性:说课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一下青年教师的说课能力,更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每次说课都是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突出说课内容的主题性。

(3)讲究形式的互动性:无论是前说课还是后说课,是听课还是评课,教师是作为一个团队出现的,有时是一个教研组,有时是一个学区,都是基于中小学的特点而组成的,是随时随地能够组织起来的团队活动,并能在团队活动中充分地沟通,无间地交流。

(4)讲究思维的碰撞性:虽然是一个团队,但这样的说课活动同时又是一个智慧碰撞的场所,教师们聚集在一起,因充满和谐的氛围而使智力活动受到激发,人人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审视说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促成思维的充分碰撞。

3.青年教师在校本教研式说课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性。校本教研式说课的本质是为教学服务,而不是展示。说课重分析研究以及说的过程,展示则重结果。说课不仅是青年教师分析研究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同时也是策划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生活过程。

第二,研究性。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实验室。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教师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验室。研究性意味着青年教师的说课一定要植根于教育理论,研究出适合课程发展与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不仅成为青年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领域。

第三,实践性。校本教研式说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校本教研式说课是青年教师教学观念不

断更新、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三、基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说课训练与评议

搞好青年教师说课训练,可以采用“引进来”的方式,请教育专家进行专业引领,以提高其说课教研活动的质量。青年教师的横向交流有可能使校本教研只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有了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则有可能使青年教师的校本教研式说课取得重大突破。为了使后一个“可能”变为“能”,专家应该是真正深入到教育实践并对教育理论有相当把握的人,而不是只有书本理论或只有实践经验的所谓“专家”。

学校也要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说课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技能,为他们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升专业水平做好基础性、技术性的铺垫。

怎样使青年教师更快地掌握说课技能呢?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即“讲—练写—观摩—练说练评”。

第一步:讲。 教师先讲解说课的要素及其教学要求,举一个完整的说课例子来说明如何说课。

第二步:练写。 要求青年教师从教材中选一个课题,写一篇说课稿。这一环节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先吃透教材,分清课程领域,确定目标、重点、难点,确定总的教学思路,设计大的教学或活动环节,然后,按说课要素及其要求写一篇10分钟左右的说课稿。

第三步:观摩。 (1)试说:教研组长检查批改青年教师第一次写的说课稿后,随机挑选几名青年教师登台试说。每说完一个,教研组成员当堂加以评析。评析该教师说课的内容要素全不全,是否详略得当,是否条理清晰,有没有按“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的要求来说。这一步是粗轮廓的评析。之所以“粗”评,是因为青年教师尚缺乏经验,不能一下子全面掌握说课要领,需要循序渐进。评析不足后,要求他们重新修改说课稿。(2)再试说:让试说过的青年教师修订上次试说的不足后,重新登台试说。通过重新试说,青年教师基本能够按说课要素及其要求进行说课。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试说,再试说,能使试说的青年教师进入角色,教师对说课摸得清,悟得快,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四步:分组练说练评。 分小组进行说课训练,之后与教研组成员共同讨论说课的得与失。

第五步:巩固。 在讨论说课得失时,要以说课的内容要素及其要求为参考;评议说课水平时,要参照“中小学教师说课技能比赛评分标准”来进行,从而使青年教师说课训练的效果得以巩固。

总之,中小学校要把说课作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使说课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力求通过强化课前的预设水平和课后的反思能力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转变其教学行为。

注释

①余文森:《校本教学研究的实践形式》,《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第25页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南教育学院教育系

上一篇:相信自己,超越自我5则范文下一篇:项目部安全生产百日会战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