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P人力资源部档案

2024-09-05

GSP人力资源部档案(精选7篇)

1.GSP人力资源部档案 篇一

新版GSP档案目录

一、企业证件档案(质量管理)1.四证一照 2.厂房房产证件 3.认证有关资料

二、质量体系设置档案(质量管理)1.公司概况

2.组织机构成立文件

3.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能框架图 4.质量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框架图

4.办公室、仓库、验收养护室平面图(物流的)5.员工花名册

6.质量领导小组成立文件 7.主要岗位人员聘任书(复印件)

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档案(质量管理)1.文件系统的管理制度

2.文件审批、变更、发放、收回、记录表 3.质量管理制度(原稿)4.部门岗位职责(原稿)5.工作程序(原稿)6.全套空白质量记录。

四、质量方针目标档案(质量管理)1.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管理制度 2.质量方针和目标一览表 3.部门质量指标和管理方案 4.部门质量目标分解

5、质量方针与质量目确定文件

6、质量与方针确定会议记录

7、质量方针培训记录

五、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档案(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制度 2.内部评审计划表 3.GSP内部评审记录 4.不合格项目通知书 5.整改实施报告 6.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六、质量管理制度检查、考核档案(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制度检查、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 2.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 3.整改通知单

4.《预防与纠正措施表》

七、质量信息档案(质量管理)1.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2.药品质量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表 3.《质量信息传递、反馈表》

4.药监部门、检查部门发放文件或公报等资料 5.其他资料信息

八、药品质量档案(质量管理)1.药品质量档案审核表 2.药品质量标准

3.药监所出具该药品检验报告书 4.进口药品注册证和检验报告书 5.首营企业与首营品种资料

6.药品包装、使用说明书、标签复印件等

九、不合格药品管理档案(质量管理)1.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2.《不合格药品报损申请表》 3.《不合格药品报告、确认表》 4.《不合格药品销毁记录》 5.《药品销毁申请单》 6.《不合格药品管理台账》 7.《药品质量复查通知单》 8.《药品拒收报告单》 9.《药品停售(收回)通知单》 10.《解除停售通知单》 11.《销后退回通知单》

12.《(季度报损药品汇总分析及预防措施表(年 季)》

十、药品不良反应与质量事故档案(质量管理)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制度 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3.药品不良反应记录表 4.药品不良反应相关信息 5.质量事故管理制度 6.量事故报告记录表 7.量事故分析报告书

十一、药品质量查询、投诉档案(销售与售后管理)1.质量查询管理制度 2.质量投诉管理制度 3.药品质量查询、投诉记录表 4.顾客意见投诉受理卡 5.《药品质量查询登记台帐》 6.《用户质量投诉登记台帐》

十二、召回药品档案(质量管理)1.药品召回管理制度 2.售后药品召回通知单 3.药品召回记录

十三、供货单位档案(采购管理)1.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制度 2.合格供货方目录 3.首营品种目录

3.首营企业或首营品种审批表 4.供货单位质量体系调查表 5.供货单位证照等资料(营业执照、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GMP/GSP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开户银行、账号、印章、随货同行单样式等资料)

6.首营品种所需资料(质量标准、市局检验报告书、出厂检验报告书、包装样板等)7.合同或质量保证协议

8.供方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授权委托书、上岗证、毕业证等

十四、药品采购档案(采购管理)1.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2.药品购销合同

3.医药商品质量保证协议书 4.药品采购计划表 5.采购申请表 6.药品购进记录

7.药品进货联系记录(代替电话或传真要货)8.药品进货情况质量评审表(附表)9.《进货质量评审报告》

十五、药品验收档案(收货与验收)1.验收管理制度

2.药品质量验收记录(结果)3.《药品拒收报告单》 4.进口药品目录表

5.进口药品注册证及检验报告书 6.整件药品的药品合格证 7.(冷藏)药品运输记录表 8 药品来货温度检查记录表 9.药品随货同行单

十六、药品养护档案(储存与养护)1.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 2.药品重点养护档案表 3.重点养护品种目录确定表 4.库存药品养护检查记录

5.年季度验收、养护药品质量信息汇总表 6.近效期药品促销表

十七、销售客户档案(销售)1.药品销售管理制度 2.合格购货单位目录

3.销售客户证照等资料(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开票资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营利性的医疗机构还须提供营业执照 4.销售合同或质量保证协议

5.特殊药品采购法人授权委托书、采购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十八、药品出库、凭证类档案(药品出库)1.药品出库复核管理制度 2.《药品出库单》 3.《出库复核记录表》 4.《购进退出通知单》 5.《药品购进退出台帐》 6.(冷藏)药品运输记录表

十九、公司人员有关证件(人员与培训)

1.花名册、学历、职称、执业资格证、上岗证、身份证、劳动合同

二十、质量教育培训及考核档案(人员与培训)1.质量教育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2.员工花名册 3.培训计划表 4.培训汇总表 5.培训记录、考核表

6.员工个人培训教育档案(附试卷、取得时间)二

十一、卫生及人员健康档案(人员与培训)1.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2.日卫生检查表

3.《岗位人员健康情况登记表》

4.体检结果汇总表(含体检不合格者的处理)5.《健康异常申报表》

二十二、设施、设备档案(设施与设备)1.仓库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2.设施设备一览表 3.设施设备使用记录表 4.仪器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5.设施设备使用说明书

二十三、计量器具校准与验证档案(校准与验证)1.计量器具校准、验证管理制度 2.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定记录卡 3.计量器具设备管理台账 4.计量器具校验、设备验证台账 5.校准报告单 6.验证报告资料

二十四、第三方物流相关资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道路运输许可证复印件

3、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5、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批复复印件(或GSP证书复印件)

6、物流服务协议原件

7、人员花名册(质量管理员、验收员、养护员、保管员、运输员档案)【毕业证、身份证、上岗证、健康证,职称证】

8、仓库平面图、位置图,仓库租赁合同

9、设施设备档案(含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冷库,冷藏车及相应的验证文件)

10、供应商随货单复印件

11、送货清单货主联复印件或原件

12、第三方物流定期审计记录、日常监管记录 二

十五、计算机系统相关资料

1、计算机系统相关制度

2、计算机设置权限备案表

3、数据修改申请表

4、权限修改申请表

2.GSP人力资源部档案 篇二

近年来,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医院管理水平也日渐提升, 随着医院数字化管理模式地大力推广, 其无论是在档案资源、档案载体, 还是管理手段、技术、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 因此, 急需一大批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档案管理人才, 以适应发展需要, 从而保证医院档案的安全性、系统性, 确保其完整和准确, 便于开发利用。

1. 医院档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做为国家档案重要组成之一的医药卫生档案, 是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信息资源, 也是该行业及其他各项工作深入发展的基础和依据, 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政以才立, 业以才兴。在新形势下,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 关系到医院档案价值和作用的发挥, 因此, 必须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打造一支政治作风硬朗、业务素质精良的医院档案管理队伍。

2. 医院档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 医院档案管理以信息化管理模式为主, 其具有数量多、种类齐全和分布广泛等特点, 因此要求从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 不仅要对信息技术和知识全面掌握, 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 以及较强的服务意思。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目前从事医院档案管理的人员不仅学历低, 理论基础弱, 而且年龄普遍偏大, 其表现如下:

2.1 档案管理意识弱, 观念落后, 对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重视

许多医院长久以来, 对档案管理工作忽视, 重藏轻用, 观念落后, 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 普遍认为档案管理就是保管档案资料, 对档案工作人员要求不高, 只要掌握基本的操作即可。因此, 造成当前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缓慢, 其配置不够合理, 难以引进高素质人才, 加之缺乏对从事人员的业务培训, 从而导致档案管理队伍不仅结构不合理, 而且其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无法全面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 根本满足不了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的需求。

2.2 医院综合档案室专职人员严重缺乏, 部门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经常轮换, 档案工作热情不高

当前, 医院不仅要从事医疗工作, 还兼有教学科研等任务, 因此造成医院档案工作量日益加大, 但从事档案管理的专职人员数量较少, 通常为一到两人, 只能满足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 而无法满足档案编研、开发利用信息等任务要求。

此外, 许多部门负责人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 不管是否适合档案管理的需要, 随意指派兼职档案人员, 且这些人员往往身兼数职, 也经常被调换, 因此造成档案管理队伍不稳定, 其人员工作热情不高, 从而使部门档案工作质量下降, 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科室预立卷工作的开展, 加之档案业务培训缺乏持续性, 使得兼职人员的业务水平难以提高。

2.3 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

与医院其他业务工作相比, 档案工作往往被医院领导忽视, 虽然其工作量较大, 也较为繁琐, 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很多医院对档案工作和人员未建立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机制, 从而使得部分优秀员工感到失落, 在无法充分体现自身价值的情形下, 往往消极怠工, 不安心本职工作。

3.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树立科学的人才发展观、提高认识, 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树立科学的人才发展观, 摒弃原有观念, 只有充分认识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才能使医院的医疗、科研以及教学等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因此, 为适应新时期现代化档案管理的需要, 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条件, 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机会,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档案管理队伍, 只有这样, 才能稳定档案队伍, 才能使其安心工作, 才能建立出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

首先, 表彰名誉, 政治关爱。对从事档案工作的优秀员工, 以“以人为本”为理念, 不仅要加大培养人才力度, 也要进行公开表彰, 对医院档案队伍的管理和开发应高度重视, 储备和培养档案管理人才, 以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其次, 精神鼓励, 物质激励。让档案人才不仅享有发展空间, 又有事业可做, 以实现自身价值, 感受成就, 从而更为安心本职工作。第三, 关心生活, 尊重情感。在医院领导层面建立对口制度, 应经常与档案人员进行思想交流, 及时掌握其意见和心声, 为其建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 从而使档案人员更为安心工作, 决心扎根医院的事业。

3.2 档案人才结构应进一步优化, 合理配置

医院档案人才队伍的建设, 应从管理、技术、研究以及业务等四方面入手, 以满足医院档案建设的现代化需求。目前, 医院档案人才队伍普遍存在配置不合理、业务水平低、缺乏工作深度等问题, 因此, 医院领导应对档案工作加以重视, 从现代化发展要求出发, 紧紧围绕自身发展规划, 充分考虑档案人员的年龄、性别以及专业理论素质和技能, 制定长期人才培养机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档案、计算机以及信息等专业选拔人才, 合理配置, 以适应医院档案的长远发展需求。与此同时, 各部门负责人也应充分考虑档案工作的性质, 选拔合适的兼职人员, 以保证其有精力做好本部门的档案工作以及档案管理的业务学习。

3.3 重视医院档案人才培训工作, 全面提升档案技术人员整体素养

应充分考虑医院从事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 根据其岗位和层次的不同, 以现有人员培养为基础, 加大发现和挖掘人才的力度, 对档案人才培养进行规范化管理。医院档案工作的质量, 关键在于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由此看来, 提高其业务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 首要任务是做好档案员的培训, 规范培训和教育制度, 重视上岗培训工作, 以及在岗继续教育:一方面, 应全面了解本职工作的专业和理论知识, 熟悉各个工作环节, 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为更好地服务医院, 服务社会, 还应熟悉国家制定和出台的各项有关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及时了解有关工作范围、职责以及标准的最新要求。另一方面, 应具备一定的科学和历史素养, 了解国内外档案管理的发展史, 关注其最新动态, 并及时运用于实践, 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另外, 医院应根据工作需要和人才发展趋势, 加强与上级和兄弟单位的交流, 选拔人员外出考察进修、学术交流, 并定期邀请专家到院讲学, 进行业务指导和经验交流, 建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提升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从而拓展医院档案业务工作, 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

3.4 建立和完善人才考核和奖励制度, 加大人才开发利用力度, 使医院档案人才队伍焕发生机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 应将档案工作纳入考核范围, 结合岗位特点, 根据专业性质, 从实际出发, 客观公正地对档案人员进行全面量化考核, 及时准确地了解人才队伍的现状。要明确规定专业技术的各项量化指标, 以业绩为基础, 充分考虑品德、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等各因素, 建立和完善档案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制度, 为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选拔人才和竞聘上岗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提升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所在, 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奖励制度。作为档案管理的部门负责人, 不能回避档案人员的合理诉求, 应从精神和物质方面, 合理运用激励措施, 通过集体和个人的评优评先活动, 调动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以先进为榜样, 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档案工作目标相结合, 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从而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得以全面提高。

结语

医院档案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它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人才队伍, 我们必须提高认识, 树立科学的人才发展观, 适时构建并完善档案人才队伍, 推进医院档案工作的发展, 充分发挥医院档案为医院的医、教、研等各项工作服务的重要作用。

摘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集服务性、科学性、文化性和政治性于一体的专业工作, 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医院档案管理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也存在学历层次低、专业结构单一、年龄老化等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分析了医院档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从制定规划、建章立制、加强培养、优化结构和机制、留人兴业等方面, 提出了提升医院档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医院,档案,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刘英霞, 杨志滨, 王泽蓓.以档案达标升级为契机, 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J].办公室业务, 2014, 10 (12) :73-75.

[2]蒋玉兰.医院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7 (18) :21-25.

[3]洪虹, 李金枝.浅谈医院档案人才队伍的建设[J].档案与建设, 2012, 7 (11) :42-44.

[4]杨巧.重庆市涪陵区中心医院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卫生人才, 2013, 9 (13) :25-27.

3.GSP人力资源部档案 篇三

关键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现状分析;改善展望

一、引言

人力资源档案一直承担着作为选拔和管理人才主要依据的重仟。然而目前我国一些单位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却面临着异常尴尬的局面:“死档”、“弃档”、“无头档案”不断出现,人力资源档案改革不仅成为学术热点,更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本文围绕着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出现的不足讨论对策,将档案的改革放置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视野下,将其与我国的人才政策、机构改革、经济发展的现状紧密联系起来,探讨管理方法的改善。

二、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现状剖析

1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机遇

人才强国战略、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和档案工作的数字化趋势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源档案工作的产生,而巨大的市场需求、已有的档案管理体制和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则为人力资源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的市场需求巨大

首先,个人的“社会属性”进一步增强,人才流动频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面推行聘任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把聘任制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第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核标准的发布。国家公务员也开始实行考核和公开辞退制度。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开选拔、实绩考核、引咎辞职等新举措不断涌现,干部的竞争择优和正常流动机制正在形成。第三,人事代理的成熟和人事派遣的产生。

(2)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初步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初步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和总结,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陆续颁布了多个政策、条例,使得人力资源档案整理工作有规可循,如《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流动人员人事点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可以说我国已经建成了初步层次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2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挑战

由上可见,我国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在现实的工作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为人力资源档案工作的推行设定了不少障碍。

(1)现有的人才服务机构不够理想

目前,我国社会上出现许多非规范性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和服务机构。由于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是需求巨大,各种中介机构应运而生。他们的成立大都是受利益原则的驱使,他们的目的就是为获得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忽视社会效益。而且在具体操作上也缺少统一、规范的程序。即使是合法的人才服务机构,它在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上的质量也难以让人满意。

(2)管理体制上的多头管理和档案部门的管理缺位

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严重的分散性,县级以下机构的人力资源档案归多头管理,隶属混乱。而且多头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也存在于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管理方法杂乱,条块分割严重,总体层面各自为政。多头管理造成的后果包括“弃档”、“死档”数量不断增多,不利于对其进行标准化和现代化管理;易造成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方法的改善展望

1以信用和业绩材料为重点,注重及时更新

人力资源档案材料内容的多元化,诚信和业绩是人才业绩的重点,因此,在人力资源档案材料中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教育经历信息、工作经历信息、获奖情况信息、工作业绩信息等。同时对人力资源档案的建设是分阶段进行的,建档时收集的是基本信息、协议书、学历验证报告、劳动合同复印件等需要归档的材料;建档后又分为必须归档和可以归档的材料,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而进行选择,在保证管理质量的同时,增强实际工作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2双方关系的契约化,强调对材料的鉴定

首先,法制性体现在申请人与管理机构的契约关系上。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力资源档案的建档和管理工作。申请建档的人员先要签订协议,人力资源档案服务中心为当事人保密等、其次,人力资源档案中心负责对材料的审核,以保证其真实性。单位形成的材料须有单位盖章,规定要同本人见面的材料(如处分决定、组织鉴定等),一般应有本人的签字,人力资源档案中心的诚信部会发函到他们人事档案所在地,对材料内学历、职称和个人奖惩情况进行审核,审核报告同样须经档案所在地盖章。

3利用信息技术,保障相对人的知情权。

在人力资源档案的概念中就强调了它是建立在“现代化和系统化的网络”基础上的,这有利于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共享。在这个技术基础上,相对人的个人知情权得到了体现。实行对相对人开放的利用模式,同时,对业绩信息部分相对人自己可以进行及时的更新,随后有人力资源档案中心进行审核,真正实现了人力资源档案的“双重监督”,而且在管理过程中的权限设置也值注意和借鉴。

四、小结

4.GSP人力资源部档案 篇四

1、从首营企业、首营品种名单中,列出是否有供货企业销售人员推销药品;

2、有无索取加盖企业红印章的供货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证复印件,是否在有效期内;

5.档案资源部主任岗位职责 篇五

2.协助馆领导做好灼案馆的各项工作。

3.对本部门工作实行监督、指导、检查、考核与评比。

4.认真学习档案学理论和有关知识,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5.负责本部「j的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发展规划、工作职责的制定、实施、修订等。

6.参与数字档案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的调研、论证、方案制订和实施。

7.负责协调本部丨、j工作人i/i的各项工作,明确本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

6.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问题的探讨 篇六

一、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问题

(一) 不重视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极为庞大, 人员结构也非常复杂, 人力资源档案数量多、程序繁杂。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由于缺少硬件设备不够完善, 导致很多档案归档不及时, 甚至出现丢失的情况, 无法保证人力资源档案的完整性。

(二) 管理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涉及范围很大, 以往主要将人力资源档案分为不同类型, 由不同部门负责保管。因为人力资源档案由各部门分配管理, 让档案信息有一定共通性, 需要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高效协助。但是实际工作中各部门相互独立, 很少进行沟通, 因此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难度很大。此外, 由于分开管理档案, 极大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不利于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的统一管理, 难以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要求。

(三) 管理模式不先进。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通常采取传统模式, 将档案根据卷数整理, 虽然较为科学合理, 但是也有着诸多缺陷, 尤其是档案数量的与日俱增, 管理人员面对着日益增大的工作量, 难免出现差错。并且档案由多人经手后, 保存卷内容不明确, 不利于后期的使用, 加大了工作交接量。这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切实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

二、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 转变观念, 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尽快转变观念, 提高对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应进一步扩大档案管理宣传范围,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 逐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要重视综合档案室的建设, 便于更好地收集、整理和加工档案资料, 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要加快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 让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以此发挥出人力资源档案服务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 加快机构建设步伐。当前人力资源档案数量越来越大, 工作繁琐而复杂, 必须安排更多的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结合实际情况, 优化档案管理人员配置, 严格做好分岗分责, 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确保安排足够的人员, 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还要从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出发, 合理设置档案室, 完善设施设备, 确保档案管理物资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 并加大对电子档案信息系统的应用, 最大限度减少浪费资源的情况。

(三) 加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还要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 加大对电子档案的应用, 从而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效率, 这与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相比, 不会出现磨损、丢失的问题, 能够长期进行保存。这样既可以节约资金投入, 还让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更加智能化、科技化、现代化, 也简化了档案管理工作流程, 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尽快实现。对此先要确保档案管理的标准化,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 各部门要严密分工、密切配合、主动协作。在网络环境中, 为实现人力资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应将相应的标准统一起来, 对网络沟通与信息共享工作进行规范, 在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交换、传递和共享过程中, 必须明确档案管理标准, 并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这样既能够有效提升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效果, 还加大了档案资料的保护力度, 避免出现丢失及被非法获取利用的情况。

(四)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当前,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人员年龄结构较大, 知识体系落后, 未能及时转变管理理念。随着人力资源档案业务的增加, 先进设施设备的应用, 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提高重视, 定期组织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让他们熟悉新的档案法律法规, 切实增强法律意识与责任意识, 转变管理理念, 牢固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 以此实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此外, 为从整体上提升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队伍的水平, 对队伍专业素质结构进行优化, 需要尽快引进一批具备现代化管理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三、结语

总之,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任务繁重, 为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要从现阶段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情况出发, 找到问题的原因, 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要将各部门工作协调好, 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并严格落到实处, 提升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 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 2016 (01) :175.

7.GSP人力资源部档案 篇七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383—0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从90年代初开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展开。也就是是面向政府办公业务建立的十二个重点信息应用系统。如今已经发展为17个信息化建设金字号工程,(一)金宏工程、(二)金税工程、(三)金关工程、(四)金财工程、(五)金卡工程、(六)金审工程、(七)金盾工程、(八)金保工程、(九)金农工程、(十)金水工程、(十一)金质工程、(十二)金旅工程、(十三)金卫工程、(十四)金土工程、(十五)金信工程、(十六)金贸工程、(十七)金智工程。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首批金字号工程之一的金保工程历经10年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平台,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工作中,如何搭载这个强大的信息化建设平台,做好本部门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的新问题。

所谓的“金保工程”是国家建设的热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其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二三四”四个字:一是一个工程,指在全国范围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网络共用、信息共享、覆盖各项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的电子政务工程;二是两大系统,指建设社会保险子系统和劳动力市场子系统;三是三级结构,指由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市三层数据分布和管理结构组成;四是四项功能,指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四项功能。

“金保工程”作为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既是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包括办公网、业务专网和公众服务网的建设,其中,业务专网是金保工程建设的主体。在劳动保障领域,劳动保障部的办公网属于政务内网的基本范畴;劳动保障系统的业务专网属于政务外网范畴;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公众服务网提供劳动保障公共服务。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档案管理任务量增大。在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原人事部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并组建成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后各地方两个部门相继合并并正式开展业务,两个部门合并后业务交叉项目需要整合,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当年国企改制解除劳动合同的大批职工档案、大中专毕业生档案、异地就业因为户籍障碍无法移交当地人才管理部门管理的档案等等,这些档案管理仍旧靠传统人工方式管理势必带来许多不便。

二是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手段基本上沿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即便实行计算机管理,也没有统一的管理软件。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人工检索,人工查询。档案移交到档案管理部门首先要登记造册,开具档案托管证书,按照一定规律存放到档案柜里。被托管的档案要凭证书编号才能查询。即便能用计算机检索由于软件问题有的时候也检索不到。这种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三是人事代理制度存在弊端。人事代理制度是指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按照国家有关人事政策法规要求,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在其服务项目范围内,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及各类人才提供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社会养老保险金收缴、出国政审等全方位服务,是实现人员使用与人事关系管理分离的一项人事改革新举措。人事代理的方式有委托人事代理,可由单位委托,也可由个人委托;可多项委托,将人事关系、工资关系、人事档案、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等委托区人才服务中心管理,也可单项委托,将人事档案委托区人才服务中心管理。这种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是人与档案脱节,人与档案分离。往往出现档案记载不够全面。“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民办科研机构等无主管单位以及不具备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均由单位办理委托人事代理。企业在当地的还有情可原,一些在限制户籍的大中城市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当地人才服务部门托管档案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只好把档案移交到户籍所在地保管,造成不便和扯皮现象。世界进入一人多职业的社会,个人创业成为一种时尚。《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写到:“在21世纪,你最大的雇主,将是你自己!”个人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也就是说:现在的世界进入了一人多职业的时代。在国外一个人只有一份职业叫笨蛋,在多职业时代依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档案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

二、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条意见:

1、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建立管理制度,从适应信息化建设人手,建立一整套适应信息化管理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运行,制定统一的、标准的规范体的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摒弃传统手工操作,手工管理的旧制度,对于能够实现无纸化管理的档案尽量实现无纸化管理,网络查询,这样既便于管理,又方便使用者查询。

2、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保障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就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档案文件上传,下载,检索,查询网络化,因此必须加强安全风险防范,做好数据备份,重要档案要实现异地备份,要不断加强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严防互联网黑客对信息系统的攻击和窃取个人档案资料,在身份认证、防火墙建设、数据备份等方面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3、制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必要组织专家编制管理软件,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和特点来制订内部的管理标准体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和升级,对数据库结构和格式等作出统一的规定并且实现软件自动纠错,防止数据录入错误,同时实现各类统计要求,对于实现人才管理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笔试题XML下一篇:快乐的春节的小学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