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书香燕京征文(5篇)
1.第三届书香燕京征文 篇一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女生。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了阅读,被多姿多彩的书吸引,从此之后,每天都要读书,一本好书就是一位挚友,每天都会在我身边,陪伴我。
我和书发生过许多的事儿,其中,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那天,我正在家中做着作业。忽然,我想看书,于是,我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我拿起刚买的一本新书,冲向了厕所。我关上门,便陶醉在书的世界里。这时,妈妈不合时宜的喊了一声:“妮妮,怎么还不出来?是不是又看书了?”我急忙说:“来了!”然后拎着书走了出来。妈妈瞪了我一眼,数落我几句,便走了。我这才舒了一口气。
还有一天晚上,要睡觉了。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然后,我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我蹑手蹑脚地走到书房里拿了一本书,接着,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房间里,将灯打开,津津有味地读起书来。那各种各样的书,把我引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就这么看了一会儿,才睡觉。
书,已经成为我人生道路中不可缺少的伙伴。看书是心灵的享受;看书是放松的休闲;看书是文明的洗礼。我沉醉在《笑猫日记》里那些美妙温暖的故事中,我喜欢《黑天鹅紫水晶》里那只充满母爱的紫水晶,喜欢看书时的安静。看书时,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欣赏许多风景名胜,如:白雪覆盖的玉龙雪山,大雾缭绕的庐山,林秀如画的夏霖·九天银瀑等地方,那是多么的惬意呀!
在童年点点滴滴的岁月里,最美的依旧是那抹书香。愿书陪伴我的一生。
2.书香燕京征文优秀 篇二
燕京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在金代称为“蓟门飞雨”,至明代始称今名。在德胜门外土城,相传此是古蓟门遗址。当年这里树木荫郁,花草茂盛,为古人郊游之胜地。
蓟门烟树碑在海淀区学院路黄亭子村元代土城遗址上。元、明以来把德胜门外元大都城健德门(俗称土城关)当作战国蓟门旧址。元代称作“蓟门飞雨”,明时始称“蓟门烟树”,传说门外有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拂空,四时不改”,故名。此称为“燕京八景”之一,此景早已不存。
3.书香燕京征文活动通知 篇三
文章体裁不限,教师-3000字。请注明“书香燕京—中国梦·我的梦”字样。作者请用真实姓名,并注明区县、学校、姓名。征文须作者本人创作,且未公开发表过,请勿抄袭,文责自负。鼓励老师和学生积极投稿,每人最多可投稿3篇。优秀征文作品和演讲将汇编成册,正式出版。
一:开通帐号
步骤:1、输入“书香燕京”在网页搜索
2、第一页第一个是书香燕京,点击打开
3、在右边找到用户登录,在用户名下边输入“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输入密码123456,点击登录
4、在右上角找到“我的书房”,点住出下拉菜单,找到“机构管理”点击打开
5、在左边“机构设置”中找到用户管理,点击打开。
6、在中间找到“批量导入用户”点击打开
7、看填写要求,下载用户导入模板,左下找到使用说明,看填写样本,左下找到“导入用户”打开后填写表格,保存。
8、返回上一页面,点击浏览,打开保存的表格再次保存,出现填写好的表格,在表格的左下角点击保存,点击确定完成。
9、在“下载用户导入模板”这一页面有“导入用户记录”,点击下载获取帐号及密码。
二、完成作品。
三、上传作品、步骤
(1)输入“书香燕京”在网页搜索,
(2)第一页第一个是书香燕京,打开
(3)找到“中国梦我的梦”在读书征文类型的地方点击“上传作品”
(4)按要求填写表格,作品标题、作品内容,最后点击“提交”
xxx
4.书香燕京读书活动安排 篇四
为培养师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师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特举办2011年图书征文活动。
一、征文对象:全县各中小学师、生。
二、阅读范围:以2011年10月13日培训会发放的《北京市中
小学阅读指导经典书目介绍》光盘中书目为主。
三、征文要求:
1.以“传承经典、书香燕京”为主题,题目自拟,内容范围为:
(1)“我和名著的不解之缘”。
(2)阅读文学经典的读后感、书评。
(3)开展校内经典读书活动的体会和经验。
2.文章体裁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1500字以下(诗歌除外)。
3.征文由A4纸打印,编辑征文请用word文档。
4.征文请注明“传承经典、书香燕京”字样,请自留底稿,原稿恕不退还.5.作者请用真实姓名,封面请注明区县、学校、姓名、手
机号码。
6.征文须作者本人创作,且未在任何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
过,请勿抄袭,文责自负。
四、征文时间
投稿截止日期为2011年11月30日。
五、投稿方式
1、各学校的学生征文由学校图书馆老师负责收集,再统一将征文电子版上传至:cdyfl@163.com
2.学校老师和图书管理老师的征文,可直接将征文电子版发送至:cdyfl@163.com
六、征文评审
征文由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北京教育学院组织专家评委会进行统一评审,获奖情况、颁奖表彰另行通知。
联系人:小学:杨景山电话:***
中学:杨福林电话:***
密云县教育技术装备部
5.第三届书香燕京征文 篇五
早已习惯在床头放上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躺在床上总爱翻上几页,或许有书香弥漫在耳畔,才能踏实睡去吧。
心累时,捧起一本书,让浮躁的心得以沉淀。沉浸在书中,没有现实的烦忧,没有世俗的欲望,随着文字而欢喜、悲愤或思考,心也在文字组成的世界里翩然起舞。它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灵。书香弥漫的时光,感觉每个日子都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父母、小姨都喜欢看书,家里供应着源源不断的小说和杂志,许是每日耳濡目染,我从小便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看大人看的一些杂志,如《警笛》、《知音》、《家庭》、《故事会》等,年少的我,看到不太懂的地方,便向父母请教,我也从中明白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家里终日弥漫着书香,阅读成为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因有书香的滋润,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对那一抹书香的爱,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初中时,从表姐处借到一本精编散文集《白桦林》,优美的文字,动人的故事,精致的装裱,沁人的书香,一口气把整本书都看完了,从字里行间切实感受着生活之美,对那一抹书香的爱也愈发深沉。
高中时,镇上开了一家名叫《华中希望读书社》的书店,我自然而然成了那里的常客。当第一次看到如此数目繁多的书籍时,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自此,学校每周开设的阅读课读物便有了出处。高中三年简单而平淡的日子,因为有了那抹书香的滋润,三年时光也过得有滋有味。忘不了在每周的阅读课前,我兴致勃勃去书店淘书,回到教室,阳光透过窗子洒进来,淡淡的阳光,淡淡的书香,让我深深沉醉。偶尔放假的日子,出校门第一件事,就是冲到书店,挑选几本好书,带回家细细品读。那时,读过一本经典——路遥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书中,孙少平高中毕业后,放弃和哥哥孙少安合作办砖厂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高额收入,由农村进城打工,满腔热血闯荡大世界。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可以想象到:只有年轻的血液才会如此沸腾!到黄原后,即使是在工地做小工,他也没有沦为一般的民工。在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后,他并不是沉沉地睡去,而是在简陋的工棚里挑灯夜读,充实自己的思想。这种精神使我大为震撼,无论何时,物质生活可以贫乏,但精神世界一定要丰富!后来每逢下雨的时候,我就想起少平躺在床上看书的情节,也由此爱上在雨天读书的感觉。雨天,或许心灵也应该受到洗礼吧!
大量嗅书香的日子,应该始于大学,就读于中文系,有条件也有时间去图书馆阅读各类作品,古今中外,诗词小说,都有所涉猎。读钱钟书的《围城》,听方鸿渐诉说着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似乎“热闹都是他们的”,与己无关。他感叹“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不由地感叹:人心都是如此,总认为别处的风景好,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总是不如别人。读过《围城》,我深刻反省并认识到:只要具备良好的心态,人生处处好风光,也开始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读书读的是一种快乐,一种陶醉和一种对生活的感悟。那抹书香,不仅让我增加许多阅读经验,也多了一份关于人生的思考与体悟。
工作后,闲暇之余,我总爱静静摊开一本书,沉醉于书中,任时光缓缓流淌。有书相伴的日子,心灵是宁静而充实的。窗前,清风徐来,花香满怀,一杯淡茶,一本书,细细品读,拥有的是一份闲适,一份温馨,一种品位,一种心情。
【第三届书香燕京征文】推荐阅读:
书香燕京我爱家乡征文09-27
第五届书香燕京征文01-28
书香岭南征文07-29
书香伴我行征文要求11-06
书香家庭亲子共读征文11-10
书香伴我成长读书征文12-30
书香伴我行征文_作文900字09-05
荣获第三届全国师德征文大赛一等奖10-28
书香班级资料06-15
初中书香班级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