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作新闻消息

2024-06-26

如何写作新闻消息(12篇)

1.如何写作新闻消息 篇一

关于新闻消息写作的几点体会

为了切实把公司的“一报一刊”办好,充分发挥“一报一刊”在企业建设中的作用,公司专门下发文件,强调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通讯员队伍组建后,从部分通讯员撰写的新闻消息稿件看,距新闻消息写作的规范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不仅影响了稿件的质量,而且不能充分反映所报道的工作和活动的效果。鉴于这一情况,结合相关教材和我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就新闻消息写作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和大家做一交流和商榷,供大家写作时参考。

一、消息的定义

消息的定义: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从常见的文体上看,消息又分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典型消息、述评消息等。从其它分类上看,又可以分为简讯、短消息、长消息、特写消息、人物消息等。

消息是报纸、电视和广播中使用最广泛、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一种文体。狭义上的“新闻”,指的就是消息(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它简要而迅速地报道现实生活中发生和出现的一些新事件、新情况、新经验,反映工作中取得的新成就等。

二、消息的“五个要素”

一般说,消息有五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就是常说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及何故、如何。

三、消息的“三个特点”

由消息的功用所决定,消息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真实性。真实,就是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消息的生命,一条消息,如果报道和反映的情况不实,不仅失去了新闻消息的生命,而且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和政治影响。消息所写的事实,必须是现实工作、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连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引语、数字等,都必须准确可靠,毫无差误。但是,它也不是事实的简单再现,而是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充分表现主题。准确、真实,是新闻消息的力量所在。

2、时效性。时效,一是指“快”,是新闻消息的价值,一个消息,如果不能及时报道,反映的不是新发生的情况,那么新闻就成了“旧闻”,就失去了其价值。尤其是在传媒迅速的今天,对一些事件真相的报道,“快”就是一种力量。二是指“新”,从时间上说,是指最近发生的事件;从内容上说,是新的事物、新的气象、新的经验;从宣传的角度说,是没有报道过的事情。

3、适时性。涉及到国家外交、大政方针的调整出台以及重大事件和相关活动等消息,在报道时就不是单纯的“抢时间”了,而是要根据斗争和外交的需要,根据相关政治和社会以及工作等需要,该早发的要早发,该晚发的则晚发。有些消息,还要过上一段时间,选适当的时机再报道,这样,消息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效果会更好。

四、消息写作及注意的问题

消息在写作上有比较固定的形式,它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导语、主题、结尾三个部分,中间穿插必要的背景材料。

1、导语。导语就是 消息开头的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地写出全文的中心思想,或概括出所报道的最主要的事实,使读者一看便得全篇的要领,有一个总概念和总印象。例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篇消息的导语是开头的第一句话: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导语要语言凝练,内容简要,交代清楚。导语的形式是根据消息的内容和主题来确定的。有的导语是“叙述式”或叫“提要式”,概括地写出一篇消息里最主要的事实。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导语便是。导语的形式还有“问答式”、“结论式”、“描写式”等。

2、主体。主体在导语之后,对所报道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叙述和说明,是一篇消息的最主要的部分。主体必须围绕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写,用足够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来表现主题。内容要具体而概括,逐层展开,力求做到有波澜,有变化,防止呆板单调和公式化;还要避免与导语的文字重复。

3、结尾。结尾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又叫“结语”。它一般是对主题或主要内容作一个概括式的小结,以加深读者对主题的认识;或者指出事物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以鼓舞读者;或者是一些启发、激励、号召的话。

4、背景。背景就是消息所报道的事实的历史情况和环境,以及与它有密切关联的材料。它穿插在主体或导语以及结尾部分中,可以更好地说明、衬托和突出主题,并能帮助读者认识所报道的事实的性质和意义。但背景并不是消息结构中的一个独立部分。背景材料大体有三类:一是对比性的,即今与昔比,正与反比,是与非比,此与彼比,以突出消息所报道的事实的意义。二是介绍性的,皆介绍政治背景、历史情况、地理环境等。三是注释性的。使用背景材料,要根据内容而定,但必须简要得当,不能喧宾夺主。5标题。标题,通常称作是消息(文章)的“题眼”、“眼睛”,是文章内容的提炼、概括和浓缩。如“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说的也是标题的重要性。标题可分三个部分,即正题之外,还有引题和副题。只有消息的标题,才有这种独特的写法。(1)多行标题。题目中既有引题,又有正题和副题。引题(也叫眉题和肩题)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也叫主题和母题)标出核心,揭示主题,提示重要事实。副题(也叫辅题和子题)补充说明情况、主题或依据。例如:80年代人民日报一篇消息的标题: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引题),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愿与台湾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副题)。(2)双行标题。其一: 引题和正题。例如:高宏志深入涉县山村走访调研时强调(引题),夯实发展基础,壮大致富产业,造福山区人民(正题)。其二:正题和副题。例如:转作风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正题),西藏探索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的科学路径(副题)。(3)单行标题(只有正题)。例如:涉县柔性调节化解纠纷。在拟写标题时,要根据消息和文章的内容,高度概括,认真凝练,力求简洁,达到引人入胜,给人以冲击力的目的和效果。

在写作消息时,除应注意要有明确的政策思想观点,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以外,还应注意用概括的叙述和精炼的语言。消息是简明扼要地写出最主要的事实,它的叙述是概括的。概括的叙述也是要用事实说话的,不过只是写出事件的概括或轮廓,而不涉及它的具体细 节。事实的叙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面,就是总的情况;点,就是典型事例。概括的叙述,在语言上必须精炼。它要以尽可能少的文字,概括出所必须报道的内容;以极其准确的语言,恰当地反映客观的事物。消息的语言还应力求生动,不要死板、老套。精炼和生动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二者应该有机地统一起来,当然,这还有个写作水平、技巧和文风问题,但只要大家认真学习和练习,会有大的进步和提高。

(企宣部 李延海)

2.如何写作新闻消息 篇二

1 新闻消息写作常见问题

1.1 消息内容杂乱, 选材不恰当, 缺乏新颖性

相较于新闻写作的其他体裁, 消息具有更广泛的题材范围, 可以说, 消息无处不在。而面对可写题材如此多的消息, 写作者如何筛选, 挖掘其中的新闻价值及亮点, 以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就成为新闻工作者不得不研究的命题。然而纵观时下的众多消息, 不少都陷入了题材陈旧, 缺乏新闻价值的困境。

如今的新闻行业竞争越来越大, 每个新闻工作者都有这样一种感觉, 虽然消息无处不在, 但自己所能获得新闻资源的数量还是太少, 更别说能够吸引民众眼球, 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资源。而为了完成必须的任务量, 新闻工作者只得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报道陈旧的新闻题材, 这样内容的消息提不起民众了解的兴趣, 甚至失去了新闻价值。其实, 旧题材并非就不能报道, 只是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推陈出新, 从老题材中挖掘出新内涵, 紧跟当下热点, 也一样可以报道出新闻价值。即使是一样的题材, 不同的作者只要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一样可以写出新意, 写出多样。

1.2 消息语言表达浮夸, 不接“地气”

消息最主要的受众就是广大人民, 某种程度上, 更是为人民群众说话的“利器”。这就意味着, 消息在语言的表达上应该更加亲民, 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然而, 如今的很多消息却做不到这一点, 在语言表达上不良风气尽显。例如整篇消息语言充满官腔, 新闻工作者常常喜欢用“领导指出”、“领导强调”、“领导要求”等类似的字眼, 这些字眼不仅使消息显得过于死板, 更为民众所排斥。除此之外, 有些消息整篇语言浮夸, 新闻工作者没有经过谨慎细致的深入调查采访, 便将材料摆上台面。这样的消息, 内容空洞, 思想缺乏深刻性, 其新闻价值势必也不会太高。更有甚者, 一些消息在叙述视角上完全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 而一味地往领导者倾斜。为平民百姓说话的消息转移成了为领导者说话, 这显然与消息写作的初衷背道而驰。所谓接“地气”的消息应该是为人民说话, 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好消息。

1.3 消息结构臃肿, 层次不够分明

条理清楚、结构分明是对一篇消息最基本的要求。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之于消息而言, 也是如此。消息的受众广泛, 每个受众面对同一篇消息, 想要了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这就对消息结构的安排提出要求, 要恰当地摆放不同的新闻事实以满足群众想要了解新闻事实的不同程度。为了满足这个要求, 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创新, 在行文结构上, 打破以往只有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格局, 创造出除此之外的许多新的结构形态。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消息结构形式, 但无疑也让消息的谋篇布局变得更加复杂, 给新闻写作者带来难度。一旦没把握好, 用了不恰当的结构形式, 便会让整篇消息显得臃肿杂乱、条理不清, 可谓得不偿失。

1.4 消息标题拟写不够理想, 难以攫取民众眼球

标题可以说是一则消息中的“眼睛”, 标题如果拟得好, 可以对消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一定程度上, 好标题是攫取民众眼球的第一步, 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然而, 时下消息的拟写却不甚理想, 普遍存在“缺乏新意”、“过分夸张”、“与报道主要内容不符”等问题。那么, 如何拟写好标题, 迈出消息成功的第一步, 在下文中, 将会做个详细研究分析。

2 标题的拟写应注意的问题

2.1 符合报道主要事实

标题某种程度上, 其实质就是对所报道消息主要内容的概括。所以符合报道主要事实是写好消息的基本, 也是新闻写作应该遵循的最基本规范。标题应该简洁、精炼地概括出消息的主要内容, 让广大受众一目了然, 了解最真实的新闻事实。

2.2 在符合事实的基础上敢于创新

只是符合事实的标题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完全攫取民众眼球, 必须在标题拟写上创新形式, 让标题“活”起来。作为新闻写作者, 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标题拟写, 应时刻都谨记创新精神, 在挖掘新闻内涵的基础上, 用鲜活的外衣包装标题, 让其不仅一目了然, 而且生动有趣, 牢牢锁住民众眼球。故而, 新闻写作者在拟写标题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如双关、夸张、比喻、象征等, 必要时, 还可紧跟当下网络发展, 用上一些网络流行用语, 如此, 必能让消息变得更富有活力, 更加形象生动。

2.3 雅俗共赏, 贴近群众

广大人民群众是新闻消息的主要受众, 某种程度上更是站在人民立场, 为人民说话的武器, “为人民服务”应是所有新闻工作者时刻应该牢记的宗旨。同样的, 新闻标题的拟写也应站在群众的立场, 服务民众, 做到雅俗共赏, 为广大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标题的内容上, 应该避免“假、大、空”, 要突出新闻主要内涵, 贴近生活, 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连接的桥梁及纽带。这样才能提高全民对国家建设, 社会发展的参与热情。而在语言上, 应该做到明白浅显, 一看就懂。切忌提高艺术门槛, 一味地堆砌辞藻, 将标题写得晦涩难懂, 让老百姓一看到标题, 便失去了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雅俗共赏, 才能达到新闻宣传的目的。

2.4 限制标题长短, 注重美化

受众一拿到消息,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标题, 标题可谓影响着受众对消息的第一印象, 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是否有阅读下去的兴趣。所以, 控制标题长短, 注重标题美化很有必要。一般说来, 标题如果太长, 会导致受众的厌烦心理, 但如果标题字数太少, 又容易使受众陷入“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尴尬之中。所以, 标题的长短怎样才合适, 也是众多新闻写作者需要反复琢磨的问题。一般来说, 标题的拟写应在高度概括新闻主要事实的基础上尽量简洁凝练, 这样才会给受众带来深刻印象。甚至在一些报刊电视中, 编辑者会对标题字体、文字大小、位置做一些特殊处理, 使其与消息内容及格调达到一定的和谐统一。

3 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 技术的革新对于新闻传媒工作者来说无异于是一把双刃剑, 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不少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 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迷失在竞争洪流中, 到最后甚至有可能丧失新闻工作的初衷。消息作为新闻中最主流的体裁, 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如何在竞争洪流中规避不足与缺陷, 发挥传统优势, 真正做到为民众说话, 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成为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桥梁, 应是国内每位新闻工作者穷尽一生去研究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红茹.浅析消息标题的拟制原则[J].活力, 2015 (2) :51.

[2]靳勇.刍议新闻消息及标题的写作[J].吉林画报·新视界, 2012 (2) :45-47.

3.消息写作的特有规律 篇三

总结新闻工作实践和探索,我认为消息写作要始终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主题要大。主题,即新闻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消息思想内容的核心。在写作消息时,作者选择的题材要重大,要符合时代特色,符合上级宣传精神和报纸近期的宣传重点与要求,符合现实的工作实际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能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当前,报纸新闻宣传重点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国企改革、农业产业化、城镇建设等。这些,就是我们说的大题材,抓住大题材写消息,见报率就会高。1995年6月,桐柏县企业改制是在学习山东诸城“先出售,后改制”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它又不拘泥于诸城的做法,而是结合本县实际,有借鉴又有创新。当年全县乡以上工业税利增长35.6%,改制企业效益实现新突破。于是,我及时写成消息稿《桐柏企业改革实现新突破》,在《南阳日报》发表后,《河南日报》也及时在一版头题位置予以发表。为什么?就是因为题材重大,反映了国企改革这一大题材。意义新,桐柏县的做法是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有所创新,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角度选准。角度既是观察、分析事物的着眼点,也是新闻构思、立意的出发点。一篇消息稿能否出新,是否见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度的选择,角度制约着新闻的价值与成败。我写的《桐柏企业改革实现新突破》一稿,之所以很快能在《河南日报》见报,并刊发在一版头题加短评,是因为桐柏县是刚刚被省里定为全省中小企业改革典型县,且改革成效明显。这说明,作者采写消息稿件时,选择角度非常重要。处于不同的角度,见解就不同,消息所表現的主题思想就会有所不同,其价值也迥然有别。

三、内容出新。内容,是指新闻内部所包含的实质或意义。所谓内容新,有几层含义:一是新闻事实的本身新,二是新闻所反映的意义新。所谓新闻事实的本身新,即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的新闻事实,是第一次发生的事实,是记者或通讯员独自发现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谓意义新,即新闻事实早已发生过,新近又有所变化,或者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意义重大,有新意。这里,“早已发生”是过去时态,是已经结束了的事件,且新近又有新发现;“正在发生”是现在进行时态,是正在发生的事实,这好理解。而“早已发生且新近发现”,是说有些早已发生过的事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当时不为人们所.知,虽已时过境迁,但一旦发现它发生了变动着的事实,仍然有很强的报道价值,仍然可以被作为新闻报道出去,给人以新鲜感。在消息写作实践中,记者或通讯员不可忽视从“早已发生”过的事实里去发现正在变动着的具有新意的新闻来。

四、写法宜活。消息写作方法千变万化,但有一条不变,即消息所必须具备的五个要素不变。人们常说:“文有定法,但无定势”。这是说,作者提笔作文时,应当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但具体怎么写,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则是灵活的。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的写作形式,但整个新闻中所涉及的内容一定要体现出新闻必须具备的五个要素,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这是把新闻弄清楚的起码条件。有人认为缺一就不成为新闻,这种认为不妥当,但至少也不能少了何时、何地、何事这三个基本要素。近几年来,各家报纸都对消息的表现形式有所探索,《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消息大多写得比较活。‘我认为,运用散文式结构,笔法自然就灵活些。这里所说的“活”,并不是说原来消息采取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模式过时了。我们应当以消息所反映的事实内容来决定。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法,是把消息中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去写,这一点原则上是不过时的,它既反映了新闻事实的重点,又节约了读者的时间。一件新闻事实,不论其内容的重要与否,都要按头大脚小的形式去排列,未免让人觉得有凑新闻之嫌。不管怎么说,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方法,有时的确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篇消息稿,究竟如何写才显得灵活,要视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和内容的可读性来定。

五、语言求精。新闻报道的客观要求,决定了消息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首先是准确、具体,其次是鲜明、生动,然后是简洁、明快。它要求作者用尽可能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最主要方面告诉读者,同时又要求有具体性与可信性,给读者以真实感,还要求尽可能生动活泼,引人人胜。如何把消息语言写“精”,我的体会是在写作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准确。消息语言一定要准确,在一篇消息稿里,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丁是丁,卯是卯,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可生搬、乱造词汇。它要求消息写作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其要素必须精确无误。人名、地名、事实、数字等一定要准确,不可凭空想象、捏造。

二是生动。它要求作者在写作消息时,要努力做到形象具体、新鲜活泼,叙述、描写要形象,能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要多运用富于人情味的词汇与细节,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尽量使纸上反映的人和事有动感和色彩形象,不允许用一些陈词滥调,或者是过了时的语言,还要多用点群众语言,如:方言、谚语、歇后语等。

三是明快。作者要尽可能少用字词,以短句、单句为主,尽量少用或不用长句,每句最好不要超过10个字,尽量能在10个字左右把话说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快人快语”,别吞吞吐吐,拖泥带水,句式要有起伏,富于变化,讲究节奏。

4.新闻和消息的写作格式 篇四

一、消息(新闻)一般由五部分组成的。

(一)结构

1、标题:它是消息的眼睛,写作时要求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有时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标题也会由引题、正题、副题三部分组成;

2、导语:它是作者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的有关于消息的最主要、最新鲜的事

实;“导语是以简单而生动的文字表述新闻最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性或诱惑力的消息的开头。

3、主体:它在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展开事实的部分;

4、背景: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大多穿插在主体之中,有的也用背景提炼标题。

5、结尾:以分析、议论的方式对消息作点评。

标题、导语、主体是构成一则消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背景和结语,可根据消息内容而定,有时需要,有时没有,有时还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二)成功条件

1、报送信息的格式(三号黑体、三号仿宋gb)

2、报送信息的数量(多)及图片(处理好)

3、报送信息的范围(上级要求:安全、队伍、教育教学、合作交流、学前教育、简讯)

4、主题鲜明,一事一议

4、报送信息的要求

(1)报送信息要突出“新”、“实”、“快”(提前)、“精”。即信息要有新情况、新内容;信息内容要真实,主题明确,文题相符,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信息报送要及时、快捷,重、特、大、突发性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报送;信息内容文字精炼,数据准确,能够做到概括、提炼和总结。

(2)文章统一采用第三人称方式。不要出现“我镇”、“我校”等字眼。

(3)提炼主题要集中、正确、鲜明、深刻。主题要有一定的高度或深度不能记流水帐。

(4)要选好角度突出主题。着眼要高取材要精体现在一个“新”字。

(5)整体上做到求真、求实、求新、求深。要关注新事例、新经验、新情况、新变化和对这些问题的新认识要在全县乃至更大范围内有一定的参考或推广价值。

二、简讯

简讯的撰写要求

简讯要写明时间、地点、内容等,不要用第一人称写。语言要求简洁明了,但是得把事情说清楚。一般不少于半页或一页。

1、标题:标题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结合简讯内容,给简讯 取个好听的名字(题目)。

2、导语 :导语是简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 简讯的最基本内容。

3、主体 :主体是简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4、结尾:结尾是对简讯内容的小结。有些简讯可无结尾。

5.如何进行团工作新闻写作 篇五

请大家注意,所有的新闻稿都必须与校团委相关精神挂钩,否则一律无法被青网社录用,如:

1、活动开展是在学校或者校团委的什么政策思想下举办的,就是活动背景是怎样的。打个比方说:我们国家搞经济建设,是在什么思想什么方针什么政策下开展的呢?答案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等。说的实在点,就是该系列活动举办的初衷是什么,是在学校党委团委的什么方针政策指导下开展的。(凸显党团委主体!)

2)比如说下面这一段: 据悉,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3年举办一次。此项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展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我校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对于突出本次大赛“青春·使命”这一主题,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艺术环境,展示当代大学校园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3)此次微访谈活动的举办,是校团委指导学生会结合团省委“充分运用‘时尚、情感、艺术’元素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的一项新尝试.通过开辟新途径,运用新媒体,解答学生疑问,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在学生和学校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使同学们更加理解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的相关规定和措施,是我校共青团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又一力举。据悉,我校举办的微访谈,也是我市乃至我省高校首次进行的微访谈活动。校学生会表示,“我和我的工大”系列微访谈计划每个月举行两次,有关活动的信息将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公布。

新闻稿模板培训

Section A 结构与作用 开头-------最重要:导语 l 时间、地点 l 领导

l 活动简介或活动开场 躯干-------最精彩:介绍 活动内容

现场反馈情况

结尾--------最挑战:深化升华 Section B内容组织与注意事项 Q1:应该如何开头?

A: 推荐体式:惯用的,不容易出错 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看通知情况

领导——职位名字,排列顺序,标点使用——看主持人稿或者主办方流程 活动简介——自己总结(或者“XX活动拉开了序幕”)Q2:躯干怎么写?注意点在哪里? A: 思路 注意点

高科技记账式【按流程串场】 不要写成流水账,怎么写的有层次,将每个环节写得各具特色,抓住关键,需要对整个环节细心观察或是预测

亮点摘取回顾式【按特色捕捉】 可以要策划,按照策划人的亮点设计 写{涉及主题和活动亮点的预测},提出亮点之后,将非亮点内容用排比

方式有机串联,以显示活动内容之丰富多彩,且要结合现场效果渲染 自由发挥 不要偏离规范格式,重点突出即可 怎样避免行文呆傻,使枯燥的流程富于变化?

此处介绍几种在新闻稿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以便于在节目内容较多、转化词穷情况下使用:

法一:常规的串联词(建议除了开头结尾需要起标示作用外少用): XXX拉开了序幕(对应的:XXX完美落幕),首先,其次,然后,紧接着,随后,最后,XXX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法二:句式变化:一般一个活动需要提出亮点,都要一个长句来描写。但是在活动较多的情况下这样会显得非常拖沓且会磨灭活动本身的亮点,在此情况下,可以将亮点环节用一个长句写,其他的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后,整合成一句排比句,一方面是相近性质的节目可以节省用笔,另一方面也显得活动很多很丰富而不会给人以单薄之感。

法三:长短句变换:太多的长句堆叠在一起会显得异常臃肿,因此可以考虑适当用断句平衡,一些非亮点节目可以穿插在一起,用较为简省的方式呈现出来。

法四:主语变化:一般来说大家习惯用节目表演者、主持人、主讲人作为每句话的主语,且每一句都是如此构造,难免给人一种机械重复的感觉,但是如果我们尝试变换主语,一部分句子保持人作为主语,一部分句子使用节目内容作为主语引出人,一部分句子用台下的观众作为主语,将给本身没有变化的内容增加一些灵活性。P.S.细微注意点:

1.避免出现“XX学长/学姐”这样的称呼,因为对于受众这些称呼并不一定合适

2.标点符号使用时应该注意规范性,注意其本身代表的层次性 避免使用“!”或者复杂的网络感情表达符号

3.角色定位:官方信息的发布者、报道者——我们不是狗仔,我们要的是专业,因此在新

闻稿中不可以出现“我”,“我们”“你们”的说法

Q3: 收梢怎么办?怎么体现活动的意义,达到宣传的效果? A:经典结尾:

引用式:某某同学在活动后这么说道“„„(你的所思所想)”。+ 总结语 排比式:a.渲染气氛,提升高度b.意义表现,气势充足c.注意:要有并列性或者递进性

名言式:个人感受 + 名言总结(切勿断章取义)或者自由发挥,但不可偏离意义升华的大主题。Q4:一篇新闻稿除了这个还包括什么? A:标题和照片。

标题:一般选用对称的短语或小短句形式,也可以用一句“XX活动顺利举行”来展开【一般选用前一种,后一种比较平淡,可以在实在没有想法的时候选用】

照片:要尽量用相机拍,因此每次参加活动应当自备相机,实在不行可以考虑问主办方询问索要照片。

一张成功的照片需要包含的要素:

活动名字的标志,主讲人或者主持人、嘉宾(图片的最中间,具体顺序又按照 领导的级别放置照片的位置),一部分观众。可以多拍点,各个角度都要有确保后期可以有较宽的选择面。照片的清晰度也必须有保证,否则也是废片。后期:一般不要做任何的艺术处理,但是当照片上出现无用信息时需要截去:如教室上方的灯,教室中无人的桌椅等。

„„„„„„„„„„„„„„„„„„„„„„„„„„

6.《消息写作》教案 篇六

邝文惠 教学目标:

1、学习消息的含义和基本特点。2、掌握消息的要素和结构。3、学习怎么进行消息的写作。

教学重点: 1.消息的特点 2.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教学难点: 1.消息的写作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有关消息的文章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是新闻?

生答„„师补充(人们对“新闻”的理解,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狭义的“新闻”通常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事实的一种文体。)(PPT展示新闻的概念和消息的概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写作消息。

(二)消息的要素和特点

1、提问:消息有什么要素?(PPT展示)

{消息一般有事件(何事)、当事人(何人)、时间(何时)、地点(何地)、原因(何因)和如何发生(如何)六个要素,简称“六要素”或“六何”,有人将其称为六个“w”或者是五个“W”一个“H”(即指英语所表示的:what、who、when、where、why、How)。} 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消息:(PPT)

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期待。今年汛期,三峡大坝开始全面挡水,可使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能够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解除洪水威胁。

三峡工程迄今已完成投资1260亿元。年发电可达847亿度。

2、消息的特点:真、新、快、短。(PPT)(1)真——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事实,是消息的本源。内容真实、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特点和优势。消息报道的力量就在于真实。真实有两层含义:一是事实的真实,一是本质的真实。所谓事实真实,即所写的人名、地名、时间、事件经过、周围环境、历史背景、引语数字、细节描写、人物心理活动以及报道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等都要准确无误。所谓本质真实,即消息所写的应是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普遍意义的事实。

(2)新——内容新鲜,具有价值。

新闻贵在新。所谓新,不仅是指别人没有报道过的事实,而且要求对于广大读者具有新的认识意义和指导意义。为此,消息不仅要把新事件、新人物、新经验、新创举等新鲜事物报道给人们,给人以新的信息,而且要选择有价值的材料,能给人以新的思想、新的认识和启迪。(3)快——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迅速及时地报道群众须知而未知的事实,是消息的又一鲜明特点。“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当然,消息的“快”,要注意合乎时宜,要注意以事实的新鲜和真实为前提。(4)短——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由于报纸版面、广播时间或网络空间的限制,消息的文字量不宜大。同时,短,才能使广大读者在极短的时间里,能更多地听到、看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短,也才能“快”。为使篇幅短小,报道内容要力求集中、单纯;取材要典型,能“以一当十”;用词造句要概括精练,力求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出重要而充实的内容。

(三)消息的结构

1、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但不是每篇新闻都具有这5个部分,有的新闻就没有导语和背景。

标题:是报纸的眉目,是消息内容的提要。

导语: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揭示新闻的中心,导语部分一般包含了新闻的六个要素,放在消息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例如:本报上海9月22日电记者吕网大报道: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朱建华今天下午在上海虹口体育场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田径决赛中,跳过2.38米,打破由他本人保持的2.37米世界男子跳高纪录。(《人民日报》)

主体:即消息的主干。是正文部分。消息的主体通常是导语部分的具体化。它承接导语,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解释深化导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或回答导语所提出的问题。

背景,是指消息所报道事实的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它通过对比、说明和阐释,使报道更加具体和深入。背景材料一般暗放在主体中,也可放在导语和结尾部分。

结语:即消息的结束语,有时是一段话,有时是一句话,有时也可以省去。

2、常见的几种新闻结构有:(PPT)

①倒金字塔式结构。又称“逆转倒金字塔式”。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前面, 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消息写作大多运用倒金字塔式结构,表述直接。它适用于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新闻,而对某些非事件性或人情味的新闻不太适宜。)例:

肯尼迪遇刺丧命

【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亡。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新总统

②金字塔式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生的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事件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

如:《北京晚报》的消息《两名大学生玩命》:

本报讯 1月22日下午7时,北大分校物理系十八岁学生吴某,与三名女同学到学校附近的铁路边散步。吴某对女同学说,国外曾有人趴在铁轨中间,火车过后安然无恙。这时,一列火车正巧从西直门方向驶来。吴某和一名女同学欲亲身一试。他们迎着火车趴在铁轨中间。火车司机发现后,立刻采取制动措施。车头和一节车厢从他们上面驶过之后停了下来。女同学从车下爬出,侥幸留下了姓名。吴某却没有出来。他的头颅受到严重损伤,已经丧生。

这篇报道血的教训的新闻,开头便从新闻世事件的开始说起,全篇依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来展开叙述,最后才推出结果。

③悬念式结构,是把倒金字塔式结构和时间顺序结构相互结合、取长补短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结构形式,此结构通常在开始设置悬念,使受众逐渐增加对事件的兴趣,最后形成高潮。故称之为悬念式结构。因其材料的趣味性从导语至结尾递增,故又名积累兴趣式。又因其要求设置悬念,它尤其强调将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消息结尾。

如: 婚礼唁电 新娘寻死觅活 春节前夕,解放军某部三连战士肖建军,收到“父病故速归”加急电报,匆匆赶回山西省临汾老家。

跨进门,却见室内张灯结彩,墙上贴着大红“喜”字,小肖一下愣住了。母亲将他拉在一边说:为能使你参加大哥的婚礼,我瞒着家里人发了封假电报,你可要保密。母亲的一片“苦心”,使小肖只好撒谎骗父亲和家里人说自己出差顺路回家。

2月8日哥哥结婚。婚礼程序完毕。亲朋好友正在推杯换盏,频频敬酒时,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小肖父亲接过连忙展开,只见上写:“闻建军父不幸病故,三连全体官兵致电表示沉痛哀悼。”其父气得浑身颤抖,遂质问儿子。在坐的新娘弄清原委,“哇”的一声大哭冲出门去,头撞墙寻死,多亏众人相劝事态才未扩大。其母悔恨地说:“都怪我荒唐行事,闯下大祸”。

④并列式结构。把众多主要事实并列叙述。适合报道事实各部分的重要性相等或相似的新闻,多见于公报式新闻。

(四)消息的写作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学习了“消息”的有关特点和要素以及它的结构,想必对消息这类文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所出示的内容,讨论后写一则消息。PPT展示练习的内容:

参加班上或学校最近开展的某项活动,写一则消息。(明确:(1)所写内容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体现消息及时性。(2)所报道的人或事必须是真实的,要体现消息的真实性。(3)所写的篇幅要短小精干,要适合消息简洁性。(4)要注意列好消息的提纲,严格按照消息的要求和格式进行规范写作。)

(五)板书

消息的要素:5个“W”和1个“H”, 即Who ,What ,When ,Where ,Why和How;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消息的特点:真、新、快、短。

7.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新闻写作 篇七

关键词:新闻写作,基本功,新闻采访

一、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写出好新闻的基本功

1. 实践调查选素材。

社会新闻、趣闻秩事层出不穷, 如何保证新闻素材的真实性、思想性、针对性、实效性, 这就需要深入实际调查采访, 在选材时认真鉴别, 选用最可靠的材料;不能道听途说, 更不能臆想编造。因此, 实践调查选素材时, 要选择反映新情况、新问题的材料, 所反映的内容要与党的工作部署合拍, 与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一致。《七台河矿工报》发表的作品《安全“落地”基金生金》用情真意切、朴实生动的话语, 报道了一名矿嫂对矿工的真情、对煤炭事业的热爱和对安全的企盼, 就是这份真情为煤矿安全筑起了坚实的屏障, 以点带面, 以小见大, 是安全报道中常见的写法。而这一新闻素材的选择, 与经常深入井下、深入到矿嫂家中采访密不可分。因此, 选素材要努力挖掘, 选用读者感兴趣的材料。这些工作一点儿也离不开深入生活、调查研究。

2. 结构安排要合理。

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通常要做到首尾呼应, 愈是重要, 愈排在前面, 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在企业报发表的通讯《金牌教练孟庆余》就是以“开门见山”的方式, 一开头就在导语中揭示主题, 引出阐述, 解释新闻主题的主体。培养出杨扬、王蒙等四位世界冠军的孟庆余, 在和学生赶赴哈尔滨训练的途中, 牺牲在大路上, 作品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孟庆余教练的一生, 重点凝练了矿工精神是孟庆余精神灵魂这一主题, 介绍了孟庆余发明了世界独一无二的训练器具和方法, 讴歌了孟庆余拒绝教育市场化、甘于清贫、忘我奉献的高尚情操, “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更接“地气”, 使读者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3. 导语内容要精炼。

2012年12月15日3时30分: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学14日发生枪击案, 造成重大伤亡。当地媒体报道说, 包括枪手在内的近30人死亡, 其中大多数为儿童。这篇新闻的开头, 突出最主要、最吸引人的事实, 揭示主题思想以便读者迅速了解主要内容, 并能吸引读者往下看的那一句或几句话, 称作“导语”。叙写导语是新闻写作的第一步, 直接影响到主题的表达是否充分。

通过导语内容的提炼, 可以在最初的报道基础上, 出现第二篇报道, 以此类推, 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基础上, 引用新闻人物的话作导语、用对比的手法写导语、运用比喻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作导语等, 抓住最能反映主题的具体事实, 具体包括多种情形, 这里只举一例说明。

4. 标题拟定要醒目。

标题《香港一种蝙蝠带有“非典”病毒》、《台风“卡努”袭浙百万人转移》向公众传递着最新发生的事实信息, 有很强的时效, 让受众瞄一眼标题就知道有什么新闻, 出了什么事, 新闻通过标题起到了眼睛的作用。

标题既是“眼睛”, 就不能平淡、晦涩、公式化, 概念化。实践证明, 一个好标题能增加新闻的力量, 抓住读者, 扣人心弦, 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为新闻本身增光添彩。

二、背景采写让新闻报道更突出更有说服力

1. 新闻写作背景材料交待要清楚, 坚持繁简相宜。

新闻写作背景材料对消息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有助于深化新闻主题, 加深读者的印象, 帮助读者进—步了解新闻内容。新闻作品《翻打奖奖出月薪超万翻打工》一文中, 作品把消息的来龙去脉作为背景材料, 突出所报道的事物意义, 说明事件产生的原因、条件、环境, 通过适当的背景插入使该作品更具有时效性与可读性。

2. 数字材料的运用一定要准确且用到当处。

2012年北京“7·21”大雨灾害发生后, 央视新闻读出了每位遇难者的名字, 《人民日报》、《新京报》等媒体的头版也刊登了66位普通人的名字, 准确的数字材料等背景运用让新闻更厚重。

8.消息的导语写作20110608 篇八

消息是各类媒体采用最多、影响最大的、规范性很强的一种新闻文体。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形式,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我们逐一介绍消息的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以及消息的结构和类型。

1、导语的含义

导语是一篇消息在开头位置用以引导读者的那段文字,也就是说导语用最精粹的文字简明扼要地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和意义表达出来,是消息中最有价值部分。

从以下几个方法理解:

(1)导语是位于消息头之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消息头,指每篇消息正文前面都有本报讯,**电,交代新闻由何时何地传来,由哪个新闻机构提供,作为消息的标志);

(2)导语是消息的精华,表达的是消息中最新鲜、最重要的内容;

(3)导语短小精悍,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如果消息很短,只有一个自然段,则通常第一句话就是导语,如果消息有好几个自然段,一般第一个自然段是它的导语。

2、导语的诞生

导语的雏形诞生于1865年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了迅速向人们报道非常关心的战争情况,记者都采用刚发明的电报技术来传送新闻稿。但当时技术不很完善,一篇新闻往往传了一半甚至刚开了一个头,就因技术原因中断了,于是记者采取这样的对策: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写在前头,略显次要的随后再介绍,这样即使电报中断,也有可能将新闻的核心内容传递出去。1865年4月14日,林肯总统遇刺,美联社驻华盛顿一名记者迅速发了一条只有12个字的单词“美国总统在剧院遇刺重伤”,简明快捷。很多记者如法炮制,导语就产生了。

3、导语的发展

19世纪末,美联社总经理梅尔维尔要求美联社记者所写的每条消息导语中都要新闻六要素俱全,这样的导语被称作为第一代导语,第一代导语强调整体性、完整性,字数多,段落长。第二代导语只选择最重要、最能激起读者兴趣的两三个要素写进导语,其余要素放在主语中再作表述。第三代导语更强调精短,号称“一句话导语”,而目前流行的“第四代导语”,强调自由化、吸引力,写得流

畅、生动,但不注意对新闻事实的完整概括,不讲究精炼扼要,还没得到普遍承认。

4、导语的意义和作用

导语很重要,成为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写的不好,编辑没看完就会把它扔进废纸篓,读者一看没兴趣就会放在一边关注其他新闻。导语的作用有两点,一是要抓住事物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5、导语的类型

(1)直接导语

直接叙述新闻事实的导语,简洁明了,直接导语叙述的事实,一般是非常单纯的,只包含一个明确具体的新闻事件。举一个例子:“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4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毛泽东亲自写的消息的导语)

直接导语也可以将两个新闻事实合并在一起叙述出来,但这两个事实必须有紧密的关联,举例:准备出国访问的我省两个外访代表团日前被省政府取消,元月6日,程安东省长在总结前不久政府代表团访欧工作时,说明取消两团的根本原因是其不符合“高效率、快节奏、办实事”原则。(导语中叙述的不止一件事情,具有符合性。)

(2)延缓性导语(又称为间接导语)

不直接叙述新闻事实,而是通过描绘场面,渲染气氛、解释概念、介绍背景、引用典故等方法先做一个铺垫然后说出新闻事实,这样可以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比如驻联合国大使丹尼尔·莫伊尼汉向总统辞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职务,美国很多媒体对此做出了报道,有的采用直接导语,有的采用延缓性导语,我们举几个例子,从中可以看到这两种导语的区别。

a.华盛顿消息昨天行政当局有关人士说,引起争议的驻联合国大使丹尼尔·莫伊尼汉已向福特总统递交了辞呈,他可能寻求在纽约担任民主党参议员的候选人。——合众国际社

b.华盛顿2月2日讯丹尼尔·莫伊尼汉今天辞去了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职务。——《纽约时报》

再看几则延缓性导语

直到最后一刻,丹尼尔·莫伊尼汉还在说,他不知道是否应该辞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职务。他说:“我下了30次决心”,“就像马克·吐温讲的戒烟容

易得很,我已经戒了一千次”,上周,莫伊尼汉最后下了决心:辞职。(时代杂志利用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写的风趣诙谐)

c.当丹尼尔·莫伊尼汉向联合国道别的时候,他很显然是在走进另一扇敞开的大门——美国参议院。(《基督教科学报》使用“道别”、“走进”、“一扇敞开的大门”等比喻性词语,虽不知说但意思很明白)

d.空军一号欢快地飞越中西部,午餐在途中进行。总统刚刚在他的座位上坐稳,他的麻烦事来了。“总统先生,有个不好的消息报告称,”白宫办公室主任理查德·查理报告说,“帕特·莫伊尼汉辞职了。”福特抬起头来吃惊地问:“为什么?”(《新闻周刊》居然来了一个电影镜头式的场景刻画,最后来一个总统的表情大特写)从这些中,我们可以看出直接导语和延缓性导语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直接导语开门见山,直奔要害,延缓性导语则要么兜一个圈子,引起读者兴趣;要么采用比喻、暗示方法间接揭示新闻事实,比直接导语来得更为生动。应用时要注意两者适用不同范围,首先直接导语适用于时效性强的新闻和硬新闻,快新闻和硬新闻无暇迂回,最好直截了当。延缓性导语适用于时效性弱的新闻和软新闻,可以从容地曲径通幽。其次,直接导语适用于广播、日报等快速媒体,延缓性导语适用于周刊、杂志等出版周期较长的刊物。因为这些出版周期长的刊物报道的新闻时效性比不上,就必须靠加强趣味性来赢取读者。

6、导语写作手法

(1)叙述情节,简练生动

把导语情节化,也就是把新闻事件浓缩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短小故事写出来作为导语。

例:“一个名叫品托的小男孩在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城公共汽车上打了一个喷嚏,三天之后,坐在他旁边座位上的健壮的劳动者厄瓜多病倒了——他患的是可怕的曼谷型流行感冒”。

美联社电当达雷尔看到一个老年妇女的房子摇摇欲坠时,他吃了一惊。于是,他发动大伙儿前去修房子。(这两则导语不长但情节相对完整,像一个微型小故事、生动有魅力。)

(2)略作描写,有形有神

消息是一种多用叙述、少有描写的文体,在导语中不能展开精雕细刻的描写,但用三言两语或者一两个生动传神的词汇略作勾勒,可以达到生动传神的目的的。

例如:

新华社西安电西北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将军20日赐见放下武器的蒋军76军中将师长廖昂。会见时,廖垂手鞠躬,局促不安,贺龙将军与之握手。(略作描写,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国民党降将廖昂在强大的解放军的威慑下内心惊恐,被贺龙将军接见时又有些受宠若惊的姿态、神情,有声有色,形神兼备,但描写亦不夸张。)

新华社电9月28日,在张剑桥头,公安局审查扣留了一个穿着黑色旧棉袄,用毛巾蒙着脸,躺在一辆大车上呻吟的商人,这就是从济南逃出来的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这段活捉王耀武的导语有对王耀武的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但只用了20余字。

(3)提出问题,启发引导

在导语中提出问题,一可以对新闻事实起强调作用,二可以启发读者思考,但问题必须和新闻事件结合起来。可以先用问题引起读者兴趣,接着叙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先叙述新闻事实,再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促使读者思考新闻事实的根源、意义。看两个例子:

美联社纽约电假如你经营一家旅馆,你怎样使房客把房间里的电灯自动关掉同时并不少收他的钱?常驻新加坡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奥芬发明了一种节省能源的装置,让乘客把钥匙放在一个特殊的锁孔里,这个锁孔实际是与房间里的电气系统联结在一起的一个小盒子,能达到节省电的目的。(首先提出问题,再由问题引出新闻事实)

据哈尔滨市石油公司反映:目前全市有私人轻便摩托车5300多辆,而上半年到石油公司来买汽油的还不到70户,那么天天在街上跑的5000多辆轻骑都烧谁的油呢?(先说出事实再提出问题引发人们思考)

(4)运用对比,突出价值

把有鲜明差异的事物、行为、评价组织在一个导语中,彼此之间形成鲜明对照。

35岁的回族中医马牧西在兰州可算一个新闻人物,有人说他胆大胡整,给病人下的药量之大像是治牲口,可更多的病人又是那么信服他,整夜排队挂他的号。(肯定与否定态度对比,写出对新闻主体人物不同的评价和态度)

鲁山县辛集乡由于盖房材料匮乏,多数农户不得不用土坯和麦秸垛成简陋的草房,然而在16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新型轻质建筑材料。(现实与前景对比,说明现代科学帮助人们从简陋土坯房搬进新型住房。)

合众国际社电阿瑟·弗洛莫过去以“5美元一天”的价格组织游客游览欧洲发了大财。而今天,一般游客在欧洲每天至少花费10倍的钱。弗洛奥公司现在组织欧洲旅游,每天收费130美元。(今昔对比通过巨大反差来调动读者兴

趣。这些对比都有效地强化了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意义,比单从一个方面落笔效果更好。)

(5)引用原话,真实可信

加引号把对方的话原原本本地重述一遍,所引的原话可以是对事件的描述、介绍,或者对事件的认识、态度,或者是与事件密切相关的有个性的情感流露。

市委书记***今天在视察**村时,“一个一千多人的大村子,十几年没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应把这里普法教育的经验推广出去。”(既有对事实的介绍又有对事实的评价)

6个月前到朝鲜的俄亥俄洲人,美国一等兵杰弗里说,“呆在这里保护仇恨我们的人,真没意思。”(借一个与事实密切相关的人物之口用富于个性的语言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新闻事实)

(3)巧用典故,引出事实

巧借一段与新闻事件有关的历史典故或传说故事可以增强读者的兴趣。比如下面两则导语则很有可读性:

《历史·项羽本纪》对鸿门宴有一段精彩描写,其中那位无畏的勇士樊哙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史记》说樊哙在发迹前“以屠狗为业”,现在他的77代孙樊宪涛凭借祖上传下的精湛技术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人称“中国狗王”。

山西古典蒲剧《蝴蝶杯》中描写男主角有传家之宝蝴蝶杯,非常神奇,只要斟酒入杯就有五彩缤纷的蝴蝶在杯中翩翩起舞,杯中酒干,蝴蝶也隐去。这种蝴蝶杯最近由山马市陶瓷厂试验成功,第一批近二千只已销售一空。(由历史人物、典故、民间故事引出新闻、饶有趣味)

7、比喻起兴富有文采

在导语中用一点文学手法,不违背简洁清楚的原则,不故弄玄虚,因文害意也是提倡的,但很难写,比如一则写森林公园的消息:

听说上海一东一西镶有两块玉,左边是块“汉白玉”,即波光粼粼的淀出湖,右边是块“祖母绿”,那就是满园覆翠的“森林公园”„„(这个导语采用既比且兴的写法,把淀出湖比作汉白玉,把森林公园比作祖母绿,这是比;用淀出湖引出真正要写的森林公园,这种先言他物引出所咏之辞的写法就是兴。

8、略加评议,点示主旨

适当时候做些议论来点示主旨,比如:

9.新闻作品消息赏析 篇九

2012年12月18日07:19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12月17日电(徐金波 吴忠新 陶涛)年初承诺,年底“验收”。武汉市治庸问责办公室主办的为期5天电视问政17晚正式开场,多个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现场向百姓评委交出答卷。当晚的首场考试,那些信心满棚进场的官员却“哭着”走了出来。

武汉电视问政的出题人是普通百姓。今年3月1日,武汉市治庸问责办公室针对百姓普遍反映的部门职责不清、新城区工业化水平不高、审批流程复杂、出租车营运秩序不规范、小餐饮脏乱差与扰民等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让市交委、城管局等27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向社会作出公开整改承诺。

武汉电视问政的评委也是普通百姓。本期电视问政就是让50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网民、特约评论员等,手持“笑脸”(表示满意)和“哭脸”(表示不满意),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整改承诺进行“拷问”、“验收”和“打分”。

17日晚20时正式开始的首场电视问政,以“兑现承诺,优化环境——让服务更到位”为主题。为给“考官们”留下良好的印象,武汉市委组织部部长胡志强、市政府副市长秦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泽发、市编办主任黄松如、市法制办主任李子林、市人社局局长潘汉生等6位“考生”,满脸笑容地提前了20分钟入场,并频频向现场“考官们”挥手致意问好。

在开场总结年初承诺阶段,政府官员们显得成竹在胸、高谈阔论,认为自身的工作应该得到考官们满意的笑脸。然而,随着暗访人员将小餐饮整改存在“盲点”、卤味作坊“五味杂陈”、低价羊肉卷由鸡鸭肉混合造、民众维权遭遇多个部门推诿等问题,以短片的形式在现场一一呈现,刚刚还危襟正坐官员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做出“自我批评”,连忙道歉,甚至现场办公督促其职能部门立即查处。

轮到评委们现场打分时,虽然大多评委对政府官员一年的成绩表示“满意”,但也有评委表达“不满”,期望政府部门能够理清职责、严格落实。而评论员犀利的点评,更是让他们在近两个小时的问政过程中如坐针毡。场内外观众积极踊跃地献计献策,则让他们甚感宽慰。

中共武汉市纪委负责人表示,武汉电视问政就是要通过“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的方式,让政府部门进一步理顺监管职能、落实服务承诺,从而进一步优化武汉社会发展软环境。(完)

对《武汉电视问政迎“期末考” 官员笑着进“哭着”出》

评析

《武汉电视问政迎“期末考” 官员笑着进“哭着”出》这篇消息是记者对12月17日开始的武汉市治庸问责办公室主办的为期5天电视问政这一事件的报道。首先从这篇消息的题目来看,题目中点名文章的关键词“武汉电视问政”,这不仅点明文章主旨而且“电视问政”本身就是一个很新鲜的词汇,所以在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想读下去去了解到底什么是电视问政呢?然后再用“期末考”一词,以一种诙谐俏皮的语言,调侃了这场发生在年底电视问政就如同考核各个官员年终成绩的期末考。而之后的笑着进“哭着出”则表明有些官员一开始胸有成竹去最终没有通过考核,不能交出一份令百姓满意的“期末考试卷”。整个题目以一种形象的比喻交代了事件的经过,同时也简洁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导语开头“12月17日”,就是事件发生的当天,充分表现了消息时效性——“快”这一特点,同时也说明记者采写新闻的迅速。“年初承诺,年底‘验收’”恰恰迎合了题目中的“期末考”,表明是对官员一年的工作情况的考核。之后通过寥寥几句简单地交代事件的人物、地点、经过。语言精练简短,是典型的消息导语。然后再在正文部分围绕整个事件展开具体详细的论述。首先就描述了接受“考试”官员进场时自信满满的样子,他们“满脸笑容地提前了20分钟入场,并频频向现场‘考官们’挥手致意问好”,这简单地细节既刻画了众官员的神态,照应了题目中的“笑着进”,同时也为下文中的故事之后的发展埋下伏笔。在问政的开始这些官员面的自己年初的承诺仍然“成竹在胸、高谈阔论”,但是当“卤味作坊“五味杂陈”、低价羊肉卷由鸡鸭肉混合造、民众维权遭遇多个部门推诿”等一件件与他们信誓旦旦的承诺相违背的事情发生后,他们开始“纷纷做出“自我批评”,连忙道歉,甚至现场办公督促其职能部门立即查处”,这种亡羊补牢的姿态就更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之后就整体地概述了这场电视问政的结果,对于百姓来说“虽然大多评委对政府官员一年的成绩表示“满意”,但也有评委表达“不满”,期望政府部门能够理清职责、严格落实”,而对于那些官员来说“评论员犀利的点评,更是让他们在近两个小时的问政过程中如坐针毡。场内外观众积极踊跃地献计献策,则让他们甚感宽慰”,大家各有收获。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则通过武汉纪委负责人的话来点名这场电视问政的重大意义在于通过“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的方式,让政府部门进一步理顺监管职能、落实服务承诺,从而进一步优化武汉社会发展软环境。这样就在文章的处点名文章主旨,深化主题,也表现出其对整个社会民主化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这篇消息在叙述方式上是采用顺序结构,讲整个事件娓娓道来,语言相对朴实,略有点诙谐或者说是讽刺意味,还是比较生动形象、准确贴切的。记者也做了简单地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危襟正坐成竹在胸、高谈阔论、满脸笑容”使的那些官员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的眼前。另外作者选择关注这些官员的面部

10.浅谈如何提高新闻采访写作水平 篇十

一、应用一些创新类的理论观点

对于记者而言, 要想写出优秀的采访报道来, 就要发掘新闻独特性跟创新性, 这样才能找出适当的写作视角。除此之外, 还应该营造出一个能够跟读者心理产生共鸣的平台, 这样子的新闻报道才能更加具有震撼性, 更加地引发读者的思考。

还有一个方面, 就是运用求异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应用, 能够更好地加大记者对事情的思考空间, 对事物具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这样才能找到新的新闻切入点, 更加地对读者具有吸引力。对于题材的筛选方面, 就需要记者找准独特的视角, 能够做到标新立异, 创造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新闻报道。对于写作方面的具体应用, 就要使自己的写作风格有异于他人, 这样才能塑造出自己在写作方面的风格。同时又要注意懂得应用多种写作手法, 如议论、抒情等方式。不过前提是要基于客观事实, 因为新闻的特点就是要具有真实性。另外,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要注意对相关细节的把握, 这样子才能突出该新闻的显著特点。在阐述细节时, 要合理地应用写作手法, 万万不可言过其实, 突出了某些重点, 反而忽略了主要内容, 这样子就会喧宾夺主, 使一篇新闻报道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二、寻找新闻视点的时候, 应该运用到逆向思维

新闻采访写作是多样性的, 但是所遵循的原则就有要符合事实, 对事实有一个清晰的描述, 另外还要注意到时效性, 要能够做到及时性, 否则这样的报道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采访报道, 应用逆向思维写成的报道往往更加具有真实性跟可靠性, 从某一程度上来说, 更能增强新闻本身的说服性跟信服力。

但是在逆向思维的应用中, 要注意到凡事都应该有个度, 过了度, 新闻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跟价值。按照通常情况而言, 很多的写作论据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很难伪造的, 所以只要采取客观报道的方法, 就能有效地解决很多问题。从某一个记者来说, 新闻的视角对于新闻采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毫不夸张地说, 它是新闻的灵魂, 更是一篇新闻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从细节中去抓住视角, 就能够搭建起一座连接读者跟作者之间的桥梁。从更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 就能够发挥出新闻本身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这样的新闻采访写作才会更加地吸引读者, 更好地引起读者跟作者之间的共鸣。

三、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跟触角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 要能够准确并且迅速地判断出某个事件, 是否具有相应的新闻价值, 这就考验到其是否具有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跟触角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速成的, 这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后天的培养, 天才在于积累, 只有平时多了解, 多接触, 才能发现其本身所蕴藏的奥秘。另外, 在自己平时的工作实践中, 笔耕不辍, 不断地钻研, 才能有机会去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写出优秀的新闻采访报道。

素材跟题材, 在新闻采访写作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很多刚开始接触新闻行业的人士而言, 更要抓住这两者。所谓的素材, 就是被记者所观察到的一些生活现象, 同时在原有基础上再融入记者的意识, 最后能够发表的一种原始的新闻材料。这个可以看作是记者个人的一个“笔记本”, 如果要想让自己的这个笔记本, 有充分的内容, 就要在生活中多一双慧眼, 多去观察, 多去理性思维。记者所积累的素材再经过一个选择、删减、提炼的复杂过程, 之后才能成为一个有深度的、有内涵的题材, 这时的素材已经被内化, 使原来普通的材料已经成为了有意义的一部分文字。但在该过程中要注意应用一些新颖、有特点的材料, 才能更好地将新闻的主旨烘托出来。对于那些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来说, 此时的它们并不是就毫无用处可言了, 它们可以作为其它新闻的一些背景应用, 从某些其它的方面来突出新闻报道的深度, 或者可以当作新闻记者个人对生活的一种积累。从更长远的计划、发展来看, 能更好地提高记者对新闻素材审阅、整理、应用的整体能力。

11.消息写作的格式及 (精选) 篇十一

(2)导语 导语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消息的最基本内容。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4)结尾 是对消息内容的小结。有些消息可无结尾。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补充一点,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除上述之外,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文首要加电头,像“本报讯”;文中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行文要流畅,不要艰涩等等。

最后,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一、怎样观察观察时,要巧妙。五感官,都用到。先用眼,仔细瞧,形色态,分辨好。触形态,善比较,观颜色,浓淡晓;看姿态,静动找。听声音,动脑筋。嗅气味,多闻闻;有顺序,抓重点;时间变,地点换,观察时,多体验;巧联想,抓特点;观察好,得用脑;多感官,结合好。

二、怎样收集材料材料多,文章好;多读书,佳句找;勤观察,笔记好;多用心,善思考,勤摘录,多剪报。分条记,整理好;使用时,方便找。

三、怎样审题要作文,先审题。明范围,知题义;扣题眼,重点记;知数量,不离题;明人称,好下笔;附加语,须重视。写真情,出新意。

四、怎样选材选材料,须扣题。熟材料,反复比;选新颖,是第一;选真实,要牢记;选典型,有情趣。材料多,细琢磨;多比较,用心计。

五、怎样构思先构思,后动笔;定中心,宜扣题。一文章,一中心;无须多,不偏离。想开头,思顺序;明重点,具体叙;线索明,思路清;巧过渡,会照应;时间变,按顺序;地点变,合事理;首和尾,要一致;立好意,才下笔。

六、怎样列题纲构思好,列题纲;搭架子,行文畅。定顺序,理思路;明详略,细琢磨。首和尾,要贴妥。

七、怎样开头开好头,是关键。直入题,时地点;设悬念,趣味见;描绘景,抒发情。借故事,吸引人;好诗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议论;先概述,再具体;要成功,须新颖;方法多,灵活用。

八、怎样结尾结尾好,味无穷。自然收,渠自成;巧总结,中心明;善启发,留余声;要赞美,巧抒情;发议论,要点睛;象征景,味无穷;呼开头,暗照应;成一体,结构整。

九、怎样过渡巧过渡,文无缝;衔接段,思路清。句过渡,用词语;巧铺路,很有趣。段过渡,句子好;架设桥,连接巧。篇过渡,用段落;妙连接,好处多。过渡处,要自然,忌生硬,忌死板;忌跳跃,忌突然。

十、怎样写具体写文章,要具体。叙事文,重过程,细节处,须注意。写人物,动语神;细刻画,须用心;人物活,要逼真。状物文,抓特点,多形容,多修饰;善分解,巧对比。写景文,形色态,细心描,大胆想;静动态,重点忆。写活动,要注意:从整体,到部分;先场面,后聚焦。写联想,多比喻;可夸张,可排比;情趣浓,文具体。

十一、怎样绘景描景物,怎下笔?写形状,须具体;绘颜色,浓淡宜;描形态,写情趣;多联想,多比喻;并列写,可排比;引诗句,妙无比;抓特点,按顺序,融入情,精描绘。

十二、怎样状物状物文,要牢记:选好物,先熟悉。写植物,形色味,枝叶花,果实美,拟

人化,用比喻;写成长,分四季,抓特点,重点记。写动物,描外形,分类描,要具体;写习性,抓特点,联生活,细节全,述感情,要自然。写物品,明来历,描外形,按顺序。形与色,要看清。写结构,知用途。抓重点,细描绘。人与物,用事例;生活趣,要典型。建筑物,远近看,抓特点,有重点;分层写,视点变;多联想,古今全;人物情,融其间。

十三、怎样叙事叙事文,有人称;六要素,要记清;时地事,交代明;环境清,有人物;起因前,脉络连;写结果,别含糊。有重点,有详略;有细节,变化多;生活趣,人物情,事三折,文入胜。

十四、怎样记人写人物,抓特点;描肖像,有重点;记衣着,不一般;言与行,要逼真,有细节,点神态;察心理,见精神。具体事,表特点。

十五、怎样修改好文章,改百遍。读中改,细增删;多推敲,严把关。标点号,用恰当。调并换,文意畅;热加工,冷处理,互批改,互借鉴。改中写,技能练。

十六、怎样改写改写文,有借鉴;改人称,语气变;改体裁,结构变。通读文,明要求;细比较,差异找。增删换,细推敲;多联想,要巧妙;多修改,达目标。

十七、怎样扩写扩写文,有重点;明中心,抓要点;善想象,多描写,添细节,事不变;抒真情,巧议论;首尾新,故事全。

十八、怎样缩写缩写文,意不变。理思路,明要点,抓中心,留主干。去枝叶,注意删。有首尾,有重点。

十九、怎样续写续写文,要联想;人不变,事要变;新时间,新地点,新人物、新事件。变原因,变环境,变故事,变人称。新发展,结果变。合情理,出意料;故事妙,主题好。

二十、怎样写看图作文看图文,是创新。对照图,看仔细;一看人,二看景,三看事,分主次。推前因,想结果;多联想,想合理。看中想,求创新;写文章,要具体。

12.新闻消息专题练习含答案 篇十二

1.给下列材料拟写导语:

昨天下午3点多钟,19岁的南京溧水县男青年田某和几个学生打篮球,打到下午4点多钟结束。此后田某等人便到该县中山水库游泳,结果下去没多久,田某的双腿出现抽筋,沉入水库身亡。

答案:昨天南京溧水县男青年下水库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2.以下一则有题目的消息缺少导语,请将导语补写出来.我省将撤销15个公路收费站

参考答案:××日,我省召开公路收费改善投资环境座谈会,张省长在会上透露,我省近期将撤销

我省公路建设近年取得巨大成就。公路与高速公路里程增长迅速,但是,目前全省共有128个收费站,存在过多过密,收费标准较高等问题。张省长在公路收费与改善投资环境座谈会上要求,要探讨实行多元价格体制;对运输企业、私家车、小吨位车辆收费实行优惠;高速公路收费应尽早实行联网“一卡通”,减少收费环节,要适当减少公路收费站。

3.给下面一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16字。(要求用上对偶修辞)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内容不雅的“露骨广告”在广州市公交车的车体上频频露面,引起市民不满。如今,此类广告已“下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公益宣传,如“为幼儿让座您会得到两颗心的感激”“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等,它们已经成为公交车车身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答案:露骨广告“下站”公益宣传“上车”

4.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

卫生部4月30日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

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组织。牙防组自成立以来,在改善大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告指出,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销。牙防组撤销后,原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部统一安排,群众性牙病预防保健技术工作和有关事务性管理工作,将以委托形式交专业社团或机构承担。

答案 标题:卫生部撤销全国牙防组(或:全国牙防组被卫生部撤销)

5.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安徽省根据今年年初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组提出的评估意见,采取措施进一步开展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据了解,今年,安徽将加快重点环保工程建设,要求已列入淮河、巢湖流域“十一五”计划而未开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4月底以前必须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实现两流域所有市、县全部建成管网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同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加强环境

监管,提高环境监察、监测和统计能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环保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技术研发和信贷倾斜。

答案 ①淮河、巢湖治污步伐加快;②淮河、巢湖治污提速;③安徽强化淮河、巢湖水污染防治。(写出其中一条即可)

6.阅读下面三则消息,从中提炼出主要观点,拟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消息1:北京市对饲养的活禽坚决做到100%强制免疫,实现100%监测,确保不留死角,百密无一漏。1月27日,北京市全面启动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系统,进入应急防控工作状态。全市各公路、铁路和航空港检疫监督站实行24小时上岗,严格查证验物。从1月28日起,北京各集贸市场和菜市场一律停止现场屠宰,加工活禽。

消息2:天津市畜牧部门已对全市各大家禽养殖场、养殖户、屠宰企业进行拉网式普查,制定了详细的禽流感免疫程序和技术规范,紧急调集大批的禽流感疫苗,10天内对所有家禽实施强制免疫。各饲养场实行封闭管理,对鸡舍、工作人员及生产器械实施消毒。天津市疫情监测和报告网络系统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各区县派专人24小时值班。

消息3:日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后,西安市连夜对疫点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家禽进行扑杀,对3至5公里范围内的家禽进行强制免疫,并在全市全面预防,对疫点所在村进行封闭管理,同时加强信息报告制度。疫情发生的次日,疫区内657万只家禽已扑杀深埋完毕,强制免疫工作也已结束。答案:京津陕等地严密防范 坚决控制禽流感疫情

7.据下面消息,用一句话概括其结尾。(不超过26字)

美国空间计划的新目标,是建立一个永久性的载人空间站。这个空间站重40吨,可居住6—8人。每次飞行时间6个月。空间站上有比较宽敞的生活区,有科学与工业实验室、卫星修理车间、观察太空的天文望远镜和观察地球的遥感设备。空间站还有一个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翼,可提供75千瓦电力。这是美国航天局继航天飞机后提出的又一大胆的设想。

永久性航天站的出现将使空间工业逐步成为现实。载人空间活动的发展将由科学实验和军事应用变为商业应用,在轨道中制造稀有的药物和价值数百万美元一磅的钻石,能大大提高生产率。无人空间飞行的商业应用早已付诸实施,例如用卫星进行通信、导航、预报天气、全面探测地球上粮食、水源、森林、土地和矿物资源的分布和数量等,已经为人类带来了数以亿计的效益。但是,载人空间站将会带来更多的利益。

答案分析:可抓住其“人物”——“载人空间站”、“事件”的作用和发展趋向拟其结尾为:未来载人空间站,将给科学和经济带来无可估价的利益。

6.“消息”往往采用倒金字塔结构,阅读下面已打乱顺序的新闻材料进行判断。

上一篇:围绕民调抓综治 构建和谐促发展下一篇:真爱无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