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层述职报告

2024-07-08

中高层述职报告(精选8篇)

1.中高层述职报告 篇一

中高层管理人员述职报告

(二○xx年上半年)

姓名

职 务 何时任现职

所在单位

说 明

一、中高层管理人员述职报告是对集团管理人员考核的档案材料之一,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填写,内容要具体、真实。

二、述职报告一律用钢笔、毛笔或用打印格式填写,对公司的意见或建议以及本人签字处必须本人手写。

三、述职报告主要内容:

(一)部门总结

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结合部门KPI考核指标,做好部门总结工作,对20xx年上半年的工作进行全面、认真、翔实的总结。要体现出20xx年上半年本部门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成绩、工作措施、存在问题等内容,突出工作重点、工作亮点、工作特色和工作成效等,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1、20xx年上半年完成任务情况

回顾总结部门在公司整体管理运作中的地位、作用及功能,描述部门主要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成绩、工作措施、存在问题,要求内容务实,以事实为依据,不讲空话、套话。

2、业务工作经验与不足

(1)20xx年上半年业务工作新情况、新特点、新经验;

(2)分析部门工作存在的.不足,下一步改进措施;

(3)对涉及部门间流程问题提出解决意见,供公司参考。

3.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研究提出20xx年下半年工作的主要思路和目标任务,要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扎实,为开拓性做好20xx年下半年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个人总结

1、回顾本人半年来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经验?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其原因是什么?个人总结将是评选优秀员工的主要依据。

2、自身业务建设方面

20xx年上半年自学了哪些业务知识?参加了哪些内部业务培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3、对部门和公司的意见和建议

对业务工作遇到的问题、疑点,向公司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设性建议。

四、述职报告用A4纸打印。

20xx年1月至20xx年6日任职期间

2.中高层述职报告 篇二

阅读全文链接 (需实名注册) :http://www.nstrs.cn/xiangxi BG.aspx?id=48260&flag=1

摘要:该研究拟解决如下3个关键科学问题: (1)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火灾特性及安全设计; (2) 高层建筑的立体火蔓延及其对建筑结构的损伤机制; (3) 高层建筑多作用力耦合驱动的火灾烟气输运及多模式协同的人群疏散。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科学认识常用外墙保温材料的火灾特性, 建立外墙保温材料的火灾安全评价方法和标准;揭示高层建筑火灾立体蔓延的行为规律, 发展相应的阻控方法;揭示火灾环境下高层建筑关键构件和节点的损伤机制, 发展其失效预测模型与综合抗火能力评价方法;揭示高层建筑复杂空间内多作用力耦合驱动下火灾烟气的输运规律, 发展多技术协同的烟气控制方法, 以及耦合烟气控制的高层建筑人群多模式协同疏散技术及优化疏导方法。提升高层建筑自身对重大火灾的防控能力。围绕研究的目标设置5个方面的研究: (1)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火灾特性与安全设计; (2) 高层建筑立体火蔓延行为及其阻控机制; (3) 火灾作用下高层建筑关键构件和节点的损伤机制与防护; (4) 多作用力耦合驱动下高层建筑火灾的烟气输运规律与控制; (5) 高层建筑火灾中人群的多模式协同疏散及优化疏导。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保温材料,火蔓延,结构安全,烟气控制,人员疏散

3.中高层述职报告 篇三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中高年段教学中,对阅读教学和习作都相当的重视。因此,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由编者精心挑选的课文之后,并没有对他们的习作能力起到多大的指导作用。虽然已有部分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发现了读写结合对阅读、习作能力的促进,但文本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并不都是显性的,不是一目了然的。

因此,我校提出了“小学语文中高年段文本读写训练点的研究”实验,希望能够结合语文教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设计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二、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以鲁教版小学三、四、五年级语文课文为文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着重研究如何在小学中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读写结合的训练点,确定研究目标如下:

1.解读教材,寻找中高年段语文教材中读写结合训练的切入点。

2.围绕切入点,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的方法与过程。

3.指导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精心指导,归纳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读与写能力。

(二)课题研究方法

1.实验法。在三、四、五年级中分别抽取2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的语文老师尽量多的挖掘到课文的读写训练点,并在备课、上课中体现出来。

2.搜集资料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老师们搜集大量的有关课题的文字资料,包括书籍,网络资料、教科研成果等等。

3.语文课例研讨。课题实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进行阶段性的课例研讨,这样既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又为课题研究积累了一线资料。

4.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法。课题顺利结题后,把研究的材料形成一本有特色、有实用的校本课程,并把总结到的经验推广到我校全体语文教师,把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全校的语文教学中。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这一阶段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了有关的理论书籍,如《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等,认识了此项研究的意义,通过作文比赛摸底的方式了解当前我校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写作兴趣状况,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动员。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

1.根据课题的要求,3-5年级段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现将老师们读写结合训练点的设计方法总结如下:

(1)填补课文空白

教材中,有的课文部分内容写得较为简略,其实是叙述描写留有空白,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实现对文本的充实,让学生对人物品质体验更加深刻。

(2)丰富故事情节

古诗、文言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文言文教学中,我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在熟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一些文言文编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样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大都是非常喜欢的。

(3)续写课文结尾

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如《穷人》一文,第二天,桑娜和渔夫会怎样跟孩子解释?他们会怎样对待西蒙那两个孩子?两个孤儿的命运将会怎样?今后,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怎样?老师要引导孩子围绕着桑娜一家人的生活,这两个孤儿的命运,合理展开想象,为文章续写结尾,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再现主人公美好的心灵。

2.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教师进行了培训。

采取了自学加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選择对课题理解透彻、工作开展到位的老师和班级作为试点,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教法研讨、学法指导,共同学习,推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3.对精彩的练笔集中展示,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全班同学阅读、欣赏其他同学的练笔,并集中进行评论。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也可以与孩子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三)总结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改进和完善前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成果汇编,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对课题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将研究初果推广到全体三、四、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四、研究成果

1.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变得乐于习作。“读写训练点”的研究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就养成了。整体来说,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优秀学生作文集锦。

2.教师素质得到提升

通过研究,老师们不仅寻到了一些读写迁移训练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方式,而且学校语文组科研能力正在提高,实验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提升,形成了“读写训练点”教学论文和案例集。

五、讨论与思考

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3-5年级段在写作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教研组反思和改进:

(一)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在同一班级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实行“文本读写训练点”实验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何让尖子学生“吃得饱”,让学困生的“吃得好”,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缺少专家、学者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今后,我们将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向专家、学者请教,虚心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请教,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寻求阅读教学中读写训练的最佳点。

今后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潜在价值,赋予传统的“读写训练”新的力量,让阅读和写作比翼齐飞。

参考文献

[1]专著: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2]专著:丁有宽、戴汝潜、朱作仁等.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

4.中高层述职报告 篇四

一、各组需提交的内容:

1、访谈提纲

2、访谈记录表

3、访谈小组分析报告(详细文本)

4、访谈小组分析报告(PPT提案报告)

5、提交拍摄的录像,并附上WORD每个标注一个采访对象和采访时间,以及采访人员及具体分工,标题为该组组长名字

二、小组采访分析报告提纲:(只根据各组被采访对象访谈结果的分析报告)

1、所在部门的工作性质、流程、职能及特点

2、所在部门的组织结构关系

3、所在部门的岗位职责

4、所在部门的战略规划

5、所在部门的管理方式

6、所在部门的市场运营模式

7、所在部门的相关制度

8、所在部门的人力资源分析

(包括:员工专业、素质、行为管理;人才组合、用人之道;考核机制;绩效管理;培训机制等)

9、被采访对象综合分析

(包括被采访对象的个人理念、企业理念、市场意识、战略意识、企业文化认知等)

10、结论(包括创新性、问题点、企业形象或文化的定位方向可能性)

三、要求:

5.申报小中高职称述职材料 篇五

本人,男,1962年9月出生,自1983年9月参加工作,从教三十七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完成心得体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听从领导,服从分配,关爱学生,热爱集体,待人真诚,作风正派,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依法执教,文明执教,克已奉公。深得全校学生爱戴和老师们的尊敬。

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尽心尽力,服从领导,团结同志。服从学校的分工安排,工作一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教书育人为已任,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荣。不怕困难,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敢于创新,能出色地完成学校分配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成绩显著,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得到了家长的好评,获得了各位同仁以及学校领导的肯定。2001-2004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10-2011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11-2012被评为县优秀工会工作者,在开展教育科研课题活动中,被授予2011先进个人称号,2013-2014被评为县德育先进工作者,在2014年县教育科研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本人自一九八三年九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在教育教学战线上耕耘了37个年头,从一九九二年开始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曾任过总务主任4年、教务主任7年、校长4年、数学辅导员8年、学校出纳员至今,是位名副其实的好领导。不管到哪所学校,那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有所提高。就拿在小学工作来说吧,在我未去小学工作的前几年,六年级双达标测试从未达标过。97年9月我调到小学任教务主任,98年7月毕业的六年级双达标测试就取得了达标,得到了当地领导和学生家长的赞扬,同时也得到当时教办领导的重视,并于2004年8月提拔我担任小学校长。在任校长期间,工作踏实肯干,每年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分配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就这样在小学一干就是十年,并多年担任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届学生毕业合格率均为百分之百,届届均获教学质量优秀奖,所带的班级年年都被评为学校优秀班级。多年来,我一直默默无闻地在教育这块沃土上不图名利辛勤的耕耘着。后来教办进行撒点并校,把五、六年级并到中心校来,我担任了三、四年级的数学科教学,同样,教学成绩也十分显著。2007年秋学期所教的四年级数学科获得双科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2008年春学期所教的三年级数学获双科教学质量三等奖、四年级数学双科教学质量一等奖。我不管教哪个年级哪个科目,成绩都是不错的,由于工作需要,2008年8月,将我调到中心校本部任教,还是带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爱护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管教管导,同时协助班主任抓好班级管理,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优补差,使得全班学生数学成绩能均衡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法,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使所任的班级教学成绩显著提高。2009年7月,担任的是六(1)班数学科教学,全班36名学生参加来宾市小学毕业水平测试,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87%,荣获2009年县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优秀奖。

任现职以来,本人各方面表现突出,2009年10月,学校领导又提拔我担任中心校数学辅导员,分管全镇的数学教学工作。工作中,认真钻研业务水平,工作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还常常下到各村校对教师进行具体、细致的业务指导,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精心组织开展镇级的数学教研课、公开课和示范课,并能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还通过“老带新”、“结对子”等方式帮助新任教师尽快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定期开展镇级数学教研课,每次教研都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要求听课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研究的课题,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给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除了组织开展教研课外,还组织全镇的期中、期末考务工作,每次考试结束后,都能认真地分析和总结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思路及措施。

我校从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申报教育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学科特色建设的研究”子课题“农村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研究”,本人是此课题的主持人,从课题立项开始到结题,自主至终参与教育科研管理和指导。撰写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和讨论,使课题组成员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及范围,按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工作,首先要求课题组教师在本班内推广运用,选择突破口,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再由课题组教师借班上示范课、教研课,课后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交流经验,形成研究思路,然后在全镇各年级全面铺开,要求各教师将依据方案提出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围绕“问题解决”来展开,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使教育科研课题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研究讨论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交流。收集整理各种材料归档,做好各阶段的计划和小结。在三年的课题研究中,能坚持做到:(1)每学期一总结。及时总结、分析、发现、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2)边研究、边修正、边总结成果。(3)举行专题教学观摩研讨活动。(4)收集试验资料及数据。通过为期三年的课题研究,本人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

工作37年来,担任11年班主任工作。我觉得做一个班主任也许不难,但要做一个好班主任就很难了,工作中,我以一颗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以一颗细心去观察每一个学生,用一颗耐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以一颗城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真切地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始终热爱每一个学生,从不歧视任何一个学困生,绝不放弃对任何一个特困生的耐心教育和细心培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教育学生沿着德、智、体、美、劳方面健康成长,并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带的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所任教的班级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学生学得开心,家长也很放心。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在任现职期间,我曾经担任过班主任工作。

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本人还根据镇政府的工作需要,承担着2户贫困户的扶贫攻艰任务。接到任务后,本人首先深入开展入户调查,因势利导,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人口情况、年收入情况、居住条件、生活困难、个人技能优势,根据每个贫困户自身的特点,结合其意愿、优势、人口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脱贫方案,如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小额信贷、劳动输出等等。扶贫不是一项没有温度的工作,要开展好精准扶贫,离不开有温度的工作方式。经常性的走访,将我们的工作融入到贫困户的日常生活,全心全意用自己的贴心服务,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做贫困户的知心朋友、热心亲戚,更好的为我们的工作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回顾2016年参加扶贫工作到现在,自己认为在履行职责上做到了认真负责,全心全意,收获到了贫困户的真情实意,建立了良好的情谊,也帮助贫困户真正实现了经济上的增收。这其中主要多亏政府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同事们的热情指导和帮助。

在任现职以来的辛勤劳动中,本人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1.2017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满三十年”荣誉证书; 2.2001-2004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3.2010-2011被评为县优秀教师;4.2011-2012被评为县优秀工会工作者;5.在开展教育科研课题活动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被授予2011先进个人称号;6.2013-2014被评为县德育先进工作者;7.在2014年县教育科研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8.指导韦琼芳老师上的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在“2011年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秀课例电视展播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9.指导老师说的课《对称》在“2011年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秀课例电视展播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10.在2012年县小学数学“三导式教学”录像课评比中荣获指导一等奖;11.在2013年县小学数学课教学评比活动中,指导老师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荣获二等奖;12.论文《浅淡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2011年“科研杯”科研课题成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3.论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探讨》,在2012年“科研杯”科研课题成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4.2009年荣获县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优秀奖;15.2010届毕业班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荣获县小学教学质量优秀奖;16.2011届毕业班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荣获县小学教学质量优秀奖;17.指导老师参加2010年县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竞赛,荣获三等奖;18.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荣获2010广西小学语文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壹等奖;19.2010年“科研杯” 广西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水平测试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撰写的《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创新性》,在2010广西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教案评比中被评为二等奖;21.论文《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课》评为三等奖;22.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在2011广西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教案评比中被评为二等奖;23.文章《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在第二届“职工书屋书香缘,好书好报伴我行”有奖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奖;24.2004年荣获县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优秀奖;25.2004年春学期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教学质量三等奖;26.2004年指导本校开展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县中心校优秀教导主任;27.在2003秋、2004春两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县中心校蝉联奖;28.2004年秋学期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六年级数学科教学质量一等奖;29.2005年春学期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县中心校教学质量一等奖;30.2005年秋学期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县中心校教学质量二等奖;31.2007年秋学期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四年级教学质量双科优秀一等奖;32.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28日,在“国培计划(2010)—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培训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33.于2015年12月11日至2016年5月30日,参加广西2015年“国培计划”—来宾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34.论文《联系实际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的方法》,在2009年“创新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贰等奖;35.撰写的《数学教学的非语言艺术对自闭型学生的转化》,在2008广西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教案评比中被评为三等奖;36.2008年春学期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四年级双科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37.2011年春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县中心校教育教学质量壹等奖;38.2012年春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县中心校教育教学质量壹等奖;39.2012年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县中心校教育教学质量贰等奖;40.2013年春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荣获县中心校教育教学质量壹等奖;41.撰写的论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探讨》,在2011广西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教案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42.撰写的《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文荣获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奖赛壹等奖,并入选由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教育文献《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上发表;43.论文《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评为壹等奖;44.撰写的《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11广西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教案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45.撰写论文《浅议提高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标杯”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贰等奖;46.撰写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荣获二〇一二广西社会心理学会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壹等奖;47.撰写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荣获二〇一三广西社会心理学会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壹等奖;48.撰写的《学生独立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在2012广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49.撰写的《兴趣是一年级学习数学的最佳时机》在二〇一三广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50.论文《兴趣—轻负担 高质量的金钥匙》,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课件/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51.论文《数感在数学教学中的发展》,荣获“广西教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52.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变》,荣获“广西教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53.参加县教体系统庆祝国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2019“传承的力量”师生现场书法大赛,荣获教师组粉笔字二等奖。

6.高层次科研调研报告 篇六

一、积极组织培训,提高科技队伍的综合素质 现代科学技术正表现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特点,因此,科技人员必须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并掌握获取最新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这就要求对科技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之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医学情报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近年来,由于科技队伍结构层次逐步提高,大多是硕士和博士,已初步了解医学情报检索知识和科技咨询技术,具有初步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较高的外语水平,为此,我校请医学情报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分期分批地对他们进行更高一轮的培训,提高了科技人员获取和处理最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便于他们了解本学科前沿,寻找新的突破口。

(二)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

我校从“八五”期间,就开始分批分期选送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出国深造,目前已有新药筛选**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药物研究所所长吴曙光教授,原全军肾脏病医学专科中心主任、肾脏病研究所所长侯凡凡教授,原全军烧伤整形医学专科中心负责人之一、整形外科主任高建华教授等一批学成归来的学者成为了我校的科技骨干、学科带头人,在我校的 10 个原全军重点实验室中,有 5 个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是我校选送出国深造的回国人员。而且这 10 个实验室都与国外的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互派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

二、不拘一格,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是构建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的关键所在。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高层次的知识,能进行高水平的创造性科学研究活动,而且更要求其具有凝聚力,要善于团结、组织、带领科研团队进行不断创新、进取的科研活动。因此,培养、引进、选拔年富力强的、具有真才实学的、有组织管理能力的、有良好的科技道德的优秀科技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最为重要。

(一)培养锻炼中青年科技骨干 我校特别注重培养锻炼中青年科技骨干,特别是留学回国人员。首先,学校专门为他们设立了“苗圃课题”专项经费,作为回国人员的研究启动基金和高水平、高起点、有苗头项目的前期研究资助,为他们申

请基金课题打好基础。其次,积极组织他们申请国家、军队、省、市各类基金课题,特别注重组织他们牵头申报多学科协作的重点、重大课题,通过具体科研实践逐步锻炼他们,培养他们,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如,我校微循环全军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姜勇教授;病毒性肝炎全军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侯金林教授;神经信号转导实验室负责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高天明教授等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都是通过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在科研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二)制定规划,引进高层次人才 我校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对急需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的学科制定引进人才的规划,有计划地引进急需人才。特别是从留学人员中选择研究方向与学科发展方向一致的高层次人才,以便促使发展受限学科尽快与国外科研水平接轨,推动学科的发展。

学校最早成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是我校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舒斯云教授,我校在 1990 年引进了在美国田纳西州大学进行了多年客座研究的舒教授,舒教授来校后一方面继续与国外保持着亲切的科研合作关系,保证研究水平与国外的接轨,一方面承担了国家、军队、省级各类的课题研究,成立了神经科学研究所,项后获得 1 项国家发明奖,3 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 1 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另外,我校利用地处广州、给予较好科研环境、解决配偶及子女工作等办法引进了大批国内高水平人才,目前已有一批人成为骨干人才。

(三)转变观念,灵活善用高层次人才 由于双方用人单位、家庭、地域和环境等种种原因,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难于克服的困难,我们转变观念,以“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方式灵活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不办理完整的调动手续情况下,采用客座研究和兼职的方式由其本人灵活机动地安排来校工作时间,从而达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成果的目的。

姚院士是我校引进的人才中层次最高、水平最高的一位。由于种种原因,姚院士不能完全调动,全职为我校工作,但我校采取了灵活的方式,请姚院士自己安排来校工作时间,达到了两全齐美的效果。目前,姚院士不仅仍然领导着原来单位学科的研究工作,而且为我校主持着一个学科的研究工作,姚院士充分利用了当今通讯交通方便的条件,很好地组织着双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

三、知人善任,不断完善落实人才管理机制 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调动科技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最大的效益,才能使科技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一)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我校选拔研究所长、科室主任大多不论资排辈,注重德才表现和实际工作能力,使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能脱颖而出。并且制定研究所长、科室主任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业绩评价。最近,我校试行了采用公选的形式选拔学科带头人,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参加竞选的人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非本校的工作人员。要求参加竞选的人公开演讲、答辩,由专家和科技人员共同打分、投票进行选举。此举对我校科技人员起到了很大振奋和激励作用。

(二)建立“论贡献、比成绩的公平竞争机制 在职称评定,博士导师遴选、评功评奖、晋级晋职过程中,论贡献、比成绩,除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外,还建立了公正、科学的科技干部职称评定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操作规程和办法,尽可能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达到倡导奋发、拼搏、进取的精神的目的。

(三)建立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对调动科技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整体研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尽量完善激励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福利待遇与学术水平和贡献挂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奖励规定,使科技人员的贡献直接和收入、住房、晋职晋级相挂钩,学校下属单位有的还制订了科研课题奖励,优秀论文奖励和科技成果匹配奖励办法。全校从上到下建立起了一套体现知识价值的激励机制。

四、以立项为起点,从源头入手抓高水平成果培育

获得高水平成果必须从立项开始抓高水平成果的产出。我校始终坚持对创新性强的科研项目,特别是重点重大项目实施全程的成果管理跟踪,保证了大项目出大成果。以我校 2002 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的“严重特殊类型肢体创伤修复新技术应用研究”项目而言,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 973 课题、省、市、军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金额共计百万余元,通过对该项目的全程成果跟踪管理,为高水平成果的产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加强科研协作,以组织管理促成果产出 随着当代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越来越重要,在科研活动中,学科间的大协作已成为完成重大项目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在科研管理工作中注重多学科之间科研协作的组织,发挥多个学科的优势,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跨单位的协作研究和成果申报,成为现代科技成果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我校 2003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的项目为例,其中“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开发与拓展应用研究”项目是 80 年代初由我校珠江医院烧伤科司徒卜教授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后由钟世镇院士等进行临床解剖学研究,又由我校**医院整形科高建华教授等对其基础进行细胞水平研究和扩展应用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虽古老但却有深度、难度、水平和特色,且为原创性科研成果。另一项目“大肠癌发生与转移的分子调控及早期诊治的综合研究”是由我校基础部病理教研室丁彦青教授等的基础研究和**医院消化内科姜泊教授等的临床研究相

结合的项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且有突破、有深度。这两个项目的获奖是我校积极地协调和合理地组织具有相关研究内容的成果联合申报的成功尝试,也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结合渗透,相辅相成的结晶。

六、以过程管理为辅,注重组织科研技术资料的积累 我校在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中研究发现,很多科研项目在课题结题后存在技术资料的缺失和表达科研技术水平的载体不完善、不恰当的问题,从而影响研究成果的评价、转化和奖励的评审。因此,我们认为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要主动地逐步获取、积累相关资料。主要包括:

1.研究过程进展情况的记录,数据、图片、影像资料。要求系统积累各研究阶段的统计数据、图片、影像资料等资料。

2.专利资料。强调加强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要及时进行专利的申请。

3.高水平研究论文。论文的发表要遵循抢先发表的原则和高等级刊物的原则,根据研究论文的内容和水平选择刊物的层次。

4.组织参加学术交流。扩大影响和增进同行的交流,获得最新的信息。

5.组织举办技术培训班、学习班推广成果技术,逐步获取推广应用资料。

6.对新药、医疗仪器、生物制品则要有计划地组织科研人员按有关要求完成相应研究并准备好相关评审申报资料。

7.成果效益资料的积累。要求注意收集利于评价成果的各种资料,如:成果被同行引用、应用的资料等。要注意检索收集成果论文被SCI、EI、IM、CA 等收录的情况等。

以我校 2004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的“慢性肾衰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研究”项目为例,该项目共发表论著 136 篇(国际期刊 41 篇,IF2.46-11.2 杂志 15 篇);被 SCI 收录 54 篇,引用超过 425 次;5 次在国际学会获奖(2001 年 ISN/ASN“最佳论文一等奖”,1996 年 ASN“蓝绶带奖”,1995 年 EDTA“杰出科学报告奖”,1998 年 ISPD“青年研究者奖”);原位修饰学说被写入“Thekidney”和“TextbookofNephrology”等 6 部国际经典教科书;受邀为国内外核心期刊写述评 12 次,国内外重要会议作专题报告 25 次。“ISNNEWS”刊专文介绍项目研究经历。成果和建立的诊疗技术在全国 52 家医院、7 家研究单位推广应用。充分说明科研技术资料积累的重要性。

七、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注重组织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对于不同的研究项目,采取相应地推广应用方式,组织课题组选择好推广应用单位,制定推广应用措施,落实推广应用计划,协调相关事项,获取推广应用资料,并根据推广应用中存在地问题,组织课题组不断改进,完善成果,达到成果推广应用地目的,为成果地鉴定、评价、成果地转化与奖励打好基础。

7.中高层述职报告 篇七

1 无障碍设计理念

20世纪初期,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在现在的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计已经作为一项专项设计得到重视,并加以应用实践。无障碍设施如:缘石坡道、盲道、人行通路、无障碍入口、无障碍厕位、无障碍住房、无障碍标志以及其他便于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使用的设施等。鉴于无障碍设计内容的广泛,本文主要结合工作中的实践设计,重点讨论在高层、中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无障碍设计部分,同时作为一个总结,与大家共享。

2 建筑物中的无障碍设计

在工作中我们接触的住宅设计更多的是中高层住宅,无障碍设计也有更多的体现,无障碍入口、轮椅坡道、入口平台、候梯厅、电梯轿厢、公共走道以及无障碍住房等部位都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也是无障碍设计的主要部分。

2.1 无障碍入口

建筑入口首先是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们进入建筑的必经之路,在设计时对于有台阶的建筑入口必须设置轮椅坡道或升降平台和扶手,以满足无障碍人群的需要,坡道和扶手则是更常见便于施工和操作的做法。在古交腾飞路8号高层住宅楼项目中,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9 m,设置6步台阶,台阶旁设置无障碍坡道,由于坡道较长,考虑空间局限,坡道设置为折返型坡道,坡道宽1.3 m,设有1.5 m的休息平台,坡道的坡度为1/12,入口平台宽2.0 m,坡道两侧凌空,均设置0.85 m高的扶手,在扶手栏杆下端设置0.1 m高的坡道安全挡台(见图1)。

2.2 公共走道

人行通道在无障碍设计中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松动和不积水。在君华苑G3号住宅楼设计中,门厅走道两侧设置了靠墙扶手,以方便无障碍人群使用,同时走道地面选用遇水不滑的地面材料,做到平整,不光滑,更好地确保了人们行走的安全。此外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安全通行,走道等的转弯处凸出的墙角应设为圆弧阳角。

2.3 候梯厅、电梯轿厢

对于高层、中高层建筑而言,电梯是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候梯厅、电梯轿厢的无障碍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且人性化。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候梯厅的深度应不小于1.8 m,按钮的高度为0.9 m~1.1 m,电梯门洞的宽度不小于0.90 m,同时在电梯轿厢正面和侧面设置高0.80 m~0.85 m的扶手,电梯口每层应安装楼层标志,电梯口设提示盲道。随着高层住宅的普及,已经有一部分住户反映电梯轿厢小,遇到抢救病人的时候120急救担架放不进电梯轿厢,这样只能走楼梯,时间加长,无疑会影响病人的救治。这就对我们现在的设计提出了疑问,建筑物一旦建成,在几十年之内都是既有存在的,我们是不是该多考虑一些。其实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把轿厢加大一点……而欣慰的是,已有部分建设单位也提出了设计能放担架的电梯的要求,可以说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为业主考虑的建设单位。

2.4 无障碍住房

无障碍住房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房应设计起居室、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当然,并不是要求所有户型都做无障碍住房,按照规范要求每50套住房宜设两套符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型。无障碍卧室和起居室均应有直接采光、良好的朝向、视野和自然通风。卧室的挂衣杆高度和橱柜的高度、深度都应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卫生间洁具坐便器、洗手盆、浴盆、淋浴等应设置安全抓杆。厨房操作台的高度宜为0.75 m~0.80 m,深度为0.50 m~0.55 m,台面下方净宽度应不小于0.60 m。厨房和卫生间内均应有1.5 m的轮椅回转半径空间。

无障碍门扇应首先采用推拉门,其次是折叠门和平开门。门扇开启后的最小净宽度及门把手一侧墙面的最小宽度都应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无障碍设计的内容广泛,所指对象小到个人生活的身边物品,大至城市环境,为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和儿童等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 本文所指有限,还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设计需要我们注意并加以完善,为人们创造出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

3无障碍设计的意义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对无障碍设计存有一种误解,那就是无障碍设计是为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计是可有可无的,于是便有了建设单位为了减少成本,要求不进行无障碍的设计,有些设计人员也不重视,轻易允诺建设单位,不进行设计。其实不然,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但它并非只是专为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设计。它着力于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能够应答、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想通这个问题很简单,试想我们谁都有老的时候,当我们行动不便的时候,便会觉得原来有了坡道我们能自己坐轮椅到门口,有了扶手我们可以自己找到电梯,可以自己够到按钮,可以自己回家。这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体现。只有在建筑中各个部位的无障碍设计才能实现建筑的无障碍化。当然,仅仅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只是无障碍中的一部分,只有实现城市的无障碍化,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实现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8.解决企业中高层危机(下) 篇八

一、建立人才引进渠道比招聘人才更重要

通过媒体、网络、人才市场、猎头企业、中介企业、员工介绍、竞争对手、内部提拔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引进人才的渠道。渠道越多、越好、越畅通,招聘人才时就会越简单、越有效、越快速、越直接。

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一个内部资料库,把那些暂时无法聘用,将来可能会用到的人放进资料库中,作为企业的预备人才。但是人力资源部一定要注意与这些预备人才保持联系,不能总把人家老“晾”在那儿,要像对待客户一样时常沟通来维系感情。

二、建立培育人才制度比选拔人才更重要

有人做过统计,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每174位CEO只有4位是“空降”的,剩下的170位都由企业内部培养出来的。由此,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远比那种单纯的大规模的选拔更有效。当然,培养一个人才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但是这么做绝对是值得的。人才是一个企业最大的具有“暴利性”的投资,一个优秀的人才所能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企业培养人才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岗位培训、针对性内训、主持会议、拓展训练、业务能力比赛、参观、考察等等,都可以让员工吸收到更多的知识。通过不断地学习,员工才能不断地进步、提升个人能力,使自己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以符合企业的需要。当然,学习之后还要考试,不管他是积极应对还是马虎应付,考试能够让他们的学习成果得到最大化的吸收。

三、晋升必须培养接班人

韦尔奇在GE推行接班人计划,他首先列出职位,包括总裁、主管、经理等;然后列出现任人员的姓名;下面再写上合格的备用人选,只要上面的人辞职或被开除即马上继任,或者是上面的人获得了晋升而得到提拔任命。更厉害的是,韦尔奇把这个计划安排到了一两年后,他不仅给现在的人一个希望,并且把这种希望给了尚未进入表单的人。

很多人有这样两个心态:第一个是想自己获得晋升;第二个是不希望下面的人超越自己,因而不愿意培养接班人。所以企业要制订晋升标准,不仅仅是业绩上的标准,同时还要求他必须培养一个接班人,否则不能晋升。想晋升为副总裁,可以,先培养一个销售总监或者人力资源经理;想晋升为销售总监,也行,先培养一个业务经理……只有这样,企业的管控才能做到进退自如。“进”,一个销售总监表现很好,企业把他提升为副总裁,而同时销售总监的职位能够有人继任,企业依然能够正常运转,能够收到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的效果;“退”,这个销售总监业绩懒散或者违纪、破坏了企业的规定,要被开除,这时预备总监已经培养起来了,销售总监突然临时跳槽也不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四、运用承诺、合约与舆论的力量

对于优秀的中高层,企业要想管控好他,还必须运用承诺、合约与舆论的力量。企业首先要表达出对优秀中高层的充分信任,并表示全力以赴地支持他,承诺给他什么样的好处;其次,告知他们企业的担心,同时获得他们的承诺。2007年,我决定成立世华内部讲师团,讲师队伍主要来自世华高管,我给他们的承诺是尽一切力量给他们提供培训的机会,把我多年来演讲培训的精髓全部教会给他们,为其策划推广,他们则承诺如果不合作了,两年之内不独自或与他人合伙在当地开设同类型的企业,并且当众宣誓。这是一个相互的承诺,并且在合约中将双方的承诺具体化,使其具有法律效力。

上一篇: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情况自检自查报告-兰州小学下一篇:毕业感悟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