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

2024-11-02

论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精选10篇)

1.论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 篇一

企业领导者应具备八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强烈的事业心与高度的责任感

事业心是动力,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领导者要为群众造福,为事业竭尽全力,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两个维护”价值观联系起来,努力奋斗,自强不息,敢于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不干则已,要干则成功,为了事业的成功鞠躬尽瘁。

责任感是压力,是驱动领导者忠于职守,公而忘私,不折不挠战胜困难的高度负责的信念。要真正认识到自己历史使命,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创业为任,超前为荣,事业上勇于进取,工作上讲求效益,坚持事业第一,奉献第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领导者应具备的政治素质,是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

二、敢拼的胆略与谨慎态度

“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待何时”。恩格斯有句名言:“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奋斗、拼搏、创造与奉献。

市场经济瞬息万变,这给烟草企业领导者带来抉择的疑难。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既要敢于拼搏,敢冒风险,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又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深思熟虑,兼顾后果,将决策建立在科学的论证基础上。否则,我们的企业生产经营就会多走弯路,甚至导致企业的衰败倒闭。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事物的变化有先兆,企业领导者要在扑朔迷离的经济变化中善于抓住时机,相机而行。把握一个信息,作出一个正确的决策,可以救活一个企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但一个错误的决策,也会使企业陷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被动局面,甚至毁掉企业。因此,敢于创新是企业家的天然气质,而科学的谨慎态度,更是领导者的本能。

三、高人一筹的智力与胜任领导工作的能力

我们常说企业家应有哲学家的思维,经济学家的头脑,政治家的气魄,外交家的风度,军事家的远见。首先,企业领导者要博学多才,具备多方、多层次的科学知识,尤其是科学飞跃发展的今天,必须对各种新兴学科有所了解与掌握,才能提高自己综合分析,综合管理的能力。其次,领导者必须精通本行,透彻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技能,随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弊端,针对性地下达改革指令。

博才多艺有远见是企业领导能力的综合体现.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务必深谋远虑,具有运筹与决策能力;富于组织高效而严密的管理体系,具有组织指挥能力;善于沟通,联络上下左右感情,具有人际交往的能力;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具有应变与创新能力。

四、严肃纪律,从严治企的素质与公道正派、赏罚分明的品德

严明的纪律,规范的制度才能培养出团结一致,步伐整齐,战斗力强的职工队伍。一个目标,一个指令,通过严密的组织纪律才能实现,如果没有一定的权威和强制力就难于达到目的。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健全内部法规,完善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依法治企,依法管人,法制代替“人制”。“好不废过,恶不去善”,在章法面前人人平等,循章有奖,违纪必罚,执法得当,赏罚分明;待人要公正,处事开诚布公,不玩弄权术,讲真话,不哗众取宠,求真理,不图虚名;用人不分亲疏,不计恩怨,“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公道得人心,获得职工的爱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五、集思广益,信任下级的气度与关心职工,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当职工感到领导对他高度信任时,就会竭尽全力,实现领导者的意图。一个领导者的水平再高,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去实现全部的工作程序,也难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就要集思广益,组织“智囊团”,让一班人为着一个共同目标,尽其智慧,献计献策。要“用人不疑”,依靠下级,精于授权,适当控制,量才使用,因事择人,部下就能各展其能;放权千万不要明放暗收,背后掣肘,这样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自尊心与自信心。

发扬民主,广纳忠言,以尊重与信任的态度,欢迎职工参与管理,鼓励他们各抒己见,敢讲真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指出企业存在的弊端,评价领导的功过。领导者在群众的呼声中可以把握思想脉搏,得到启迪,如果只愿听赞颂之词,不能听逆耳之言,就听不到忠告,失去了人心,得不到帮助。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企业与职工就是舟与水的关系。企业领导者要集全体职工之力推动企业之舟顶风破浪,就必须关心与爱护每个职工,从衣食住行的解决到老婆孩子的安宁,都应关照体贴,给予温暖,宁可办好一件为职工群众谋福利的实事,也不要开出十张无边无际的“空头支票”。工作上领导者是“官”、“一家之主”,口出令下,不怒自威;生活中,应是“人民公仆”,职工的知心朋友,平易近人,可亲可爱。当领导者树立起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时,这种非权力的影响力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能使全体职工切实感到力有所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整个企业就能象一台精密的机器准确无误地运转。

六、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廉洁奉公的品质

明智的企业领导者,始终抱定一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宗旨,正视企业现实,面对严峻的挑战,保持冷静的头脑。既承认困难也看到光明,做到正确抉择,对自己的成绩正确度量,不虚夸,不炫耀,不骄傲,不忘乎所以,不陶醉在荣誉的光环里。进行大小决策应以事实为依据,以章法为准绳,恰如其分地处置。

实事求是与廉洁奉公相辅相成,廉洁奉公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廉洁奉公的工作方法,不廉洁亦难求是,存私心是非难分。企业领导者应正气浩然,作风正派,光明磊落,为政清廉,不搞权钱交易,求私谋利,行贿受贿,不贪图享受,搞特殊化。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要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举一动以企业利益为重,一言一行想着职工群众。具有这种崇高情操与献身事业的精神,就能任期虽短,但政绩犹存;生命有限,但功德无量。不然,纵使才华横溢、资历深重、贡献重大的企业家,如果目无党纪国法,以权谋私,奢侈腐化,也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而威信扫地,落个身败名裂,饮恨千古的下场。

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严于律己的精神

“正人必先正己”,“律己方能律人”。企业领导应是努力学习,勤奋工作,遵纪守法,克己奉公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率先垂范是无声的命令。“心清天自高,寡欲路方平”,严于律己是企业领导者应有的美德,领导者的优秀品德最能感染、激励职工,具有非凡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可以断言,一个意志衰退、为所欲为,道德败坏的企业领导根本不能带领职工共同奋斗,是不称职的领导。

八、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立德”,只有“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这些格言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虚心好学,勤奋读书,开卷有益,多学知识,持之以恒,必有新得。还要谦虚地向先进的企业领导者学习。学习他们管理之精华与成功之道,对提高自身素质大有裨益,但是慕人之长不如责己之短,学人之能不如学人之道,取长补短,不能照搬照抄,盲目套用,否则,会闹出“刻舟求剑”、“李逵绣花”的洋相。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老老实实向职工学习,“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征求职工的意见,采纳合理的建议,勤勤恳恳地当群众的小学生,尤其在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领导者要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向内行请教,“虚怀若谷”、“豁达大度”,取众人之长,补自己之不足。这也是领导者提高自身素质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

2.论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 篇二

关键词:连锁超市,理货主管,商品管理,人员管理

连锁超市的理货主管是营运部门中各项工作的基层参加者和指挥者, 又称为课长。以扬州大型连锁超市世纪联华为例, 该超市的营运部门按商品品种进行归类 (见图) , 分为5个处, 而每个处又按照具体商品类别分成几个课, 作为各课的基层管理者—理货主管, 对内是管理者, 对外又是业务人员, 工作任务具体又繁重, 必须保证本课商品的正常周转和销售, 实现一定的营业额。这就要求其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理货主管的素质和能力大小在其日常工作中得以全面的反映。本文以扬州世纪联华超市清洁用品课理货主管朱课长为例进行说明。

一般来讲, 理货主管的人员管理幅度不是很大, 4名~5名理货员, 但涉及的商品细类很多, 几十甚至上百种, 所以要求其具备的商品管理的能力会更复杂一些。

一、控制商品周转能力

控制商品的库存量, 提高商品的周转率, 是连锁超市增加营业利润的重要途径。作为理货主管, 要把好第一关。

控制商品的周转速度, 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统筹安排订货的能力, 确保本课商品满足销售的需要。订货量既不能过多, 也不能太少, 必须最大限度地接近销售实际需要。

如朱课长作为清洁用品课的主管, 需要能重点分析下列因素:

1.决定夏季商品的订货时期与数量。2.要掌握各项单品的销路状况。3.对于畅销品, 必须根据其销售状况, 调整订货数量。

在统筹安排订货量的基础上, 理货主管要每天检查店内货品的缺损情况和库房的存货情况, 并对库房里的滞留货品做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控制商品库存数量, 提高商品的周转率。

二、规范排面商品陈列能力

科学合理的陈列布局能在销售终端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和品牌价值, 给购买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从而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作为超市一线的管理者, 必须熟知商品的陈列规则, 并对理货员进行指导, 保证本课商品的陈列科学合理, 符合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如朱课长在安排清洁用品课商品的卖场布局时, 根据商品周转的信息, 对部分商品的陈列进行调整, 以保证商品的销售。

三、规划商品促销能力

配合超市整体的促销活动主题, 理货主管必须能够根据本课商品的特点, 提出商品的具体促销方案, 特别是要能够制订出行动计划。如朱课长根据总部海报和门店海报上显示的商品促销总计划, 提出本月杀虫剂商品主要采用卖场的时点广告即POP广告来做促销。操作形式是通过悬挂纸旗、张贴彩色海报来实现。

为了提高客流量, 增加超市的销售额, 理货主管要能够利用自己在卖场时间长, 与顾客接触面广的特点, 及时搜集顾客信息, 与处长进行沟通, 推出多样化的促销方式, 如体验促销或事件促销等, 这也是其规划商品促销能力的重要体现。

四、控制卖场的现场管理能力

理货主管要能够全面抓好销售经营一线的现场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安排本课卖场的销售作业, 提高工作质量, 控制营运成本。并能及时解决销售和服务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和门店经营指标, 满足顾客的需要。理货主管的现场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人员、排面、商品、方法和环境这五大要素的控制。如朱课长每天巡视卖场时, 要检查排面上商品的缺货情况, 要求理货员及时从内仓库补货;销售区域的清洁卫生以及安全情况;促销员的叫卖和服务方法是否合理有效, 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虽说是工作细节, 但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营运效率的下降。另外, 变化点管理能力也是现场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一旦发现现场营运过程中有妨碍业务开展的问题, 要立即分析现状, 找出原因, 并及时解决。例如朱课长在卖场巡视时发现, 杀虫剂促销地堆的POP广告内容标示不清, 这有可能造成顾客的错误购买, 甚至引起顾客投诉。在这种情况下, 朱课长需要立即与美工部联系, 更换POP广告内容。

五、安排和培训理货员能力

对于连锁超市而言, 每一个课即是一个团队, 团队效率的提高与理货主管的人员管理能力密切相关。下属虽少, 但是他们都是一线员工, 是超市销售和服务的第一窗口, 因此理货主管要对他们进行合理安排, 并能对他们进行在岗培训。

1. 理货员考勤和排班。

为实现一定的销售业绩, 理货主管必须合理、经济地配置好本课的工作人员, 列好排班表, 保证正常的进出货、补货陈列和服务水准等。具体可按顾客流量, 安排好岗位出勤, 使岗位出勤人员的工作性质与顾客流量相配合, 并使每一个岗位实现最大效率。2.理货员在岗培训。为确保理货员规范的工作行为, 主管要对其服饰穿着、举止以及服务语言进行在岗训练, 具体可通过示范和现场指导的方式。

六、综合素质要求

1. 过硬的心理素质。

连锁超市的经营理念中, 顾客永远是第一位的。理货主管在处理理货员与顾客发生正面冲突这类的特殊事件时, 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冷静的态度。分析现场状况, 尽量满足顾客的需求, 通过道歉和赠送礼品等方式避免顾客的投诉, 让顾客能满意而归。当然在处理的过程中, 要本着尊重理货员的原则。

2. 全面的业务知识素质。

理货主管必须具有丰富的商品知识, 掌握各类商品验收标准;熟悉商品质量法, 了解零售业的法律知识;熟知商品流转程序, 具备零售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现代服务知识;同时具备商品销售企划的知识, 人事管理知识以及办公系统操作知识, 全面的业务知识体系有助于实现本课的经营目标。当然, 理货主管也必须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 来保证管理和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唐树伶:连锁商业营销与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篇三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教师 合格 素质 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不同于一般的国内教师,他们面对的的学生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其他国别的学生,无论是在汉语环境中还是非汉语环境中,作为一名合格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以下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一.综合素质

1.要具有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汉语国际教育教师除了教授外国学生汉语外,从站在外国人面前的那一刻起,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中国的缩影。同时,他还是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也是对外汉语教师的职责所在。

2.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很快适应国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遇到文化冲突能从容应对,不失风度,并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3.要有与外国学生、家长、同事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由于文化差异,老师在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会遇到文化冲突,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外汉语教师面对的主要群体是家长和学生,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也有助于自己顺利的进行教学工作。

4.具有良好的仪礼、仪态。教书育人,教师亦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有人将讲台比作舞台,那么老师就是演员,他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老师的形象学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邋里邋遢的外表肯定是不行的。

二.语言能力

国际汉语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基本知识,保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内容。[1]当然,老师也会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对学生提问的知识不是很有把握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不应该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而告诉学生不确定的答案,而是等查了资料,确定了正确答案之后再告诉学生。

三.中国文化知识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国际汉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进行汉语学习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必要的目的语文化,学习一门外语,学习其对应的文化非常重要。这样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更加恰当、得体地使用目的语。

四.教学法

除了掌握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和文化知识外,国际汉语教师也要掌握汉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明确汉语对外国学习者来说是作为外语的,同时能够将理论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中。[2]按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听说课、综合课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学生汉语水平会提高的快。

五.课堂管理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管理具有管理自己情绪,管理学生,管理课堂纪律的能力。首先要保证自己不能太容易受外界情绪影响,其次,每个班级都会有不听话的学生,那么老师需要该严的时候严厉对待他们,组织好课堂纪律,以保证教学环境,教学质量。

六.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教师面对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家长,因此,文化差异和冲突时他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因差异引起的问题,关系到教学的正常进行。面对跨文化交际,老师应该做到:

1.培养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文化冲突处处存在,汉语教师最好提前设想到在执教国教学中可能涉及的跨文化问题,并做一点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2.以包容的心态面对。遇到差异,不要一味地回避,最好是用包容的心态积极地交流,求同存异。[4]汉语教师遇到文化差异时,可以采取把两者之间的差异说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也方便自己交流。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文化差异,采用对比式教学。

七.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当代这样一个科技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教师广泛运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除了会制作精美的PPT外,还需会使用汉字表拼音的软件、可以展示多维度图像的软件等等。多媒体的有效使用为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教师不需要再传统的将所有的重点词汇句法都写在黑板上,PPT会辅助老师完成。同时也使汉语课堂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做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需要个人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为此,就更要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教授汉语知识、传播中华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5]

参考文献

[1][3]肖丽莉,国际汉语教师外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及应用分析[J].科教文汇,2015,(35):82-83.

[2]张珍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问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1.

[4]汤媛,浅谈新形势下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文艺生活,20125).

4.论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 篇四

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和能力

乡镇领导干部权轻责重,他们肩负着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和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困难和问题的重大使命,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是国家最基层的组织者、领导者,直接面对群众,同老百姓打交道。所担负的各项管理和工作任务非常具体,伸缩性小,难度大,必须实实在在地完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千头万绪工作都要落到身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很多都需要基层干部去一项项去落实。面对重大使命,责任在肩,负重前行,对乡镇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得越来越高。结合在本人在乡镇工作的实践和经验,谈谈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几点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乡镇领导干部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乡镇领导者。

(一)要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时刻都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上级的决策和部署,乡镇的基层领导干部不能仅仅是传达贯彻,还要有服从上级安排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抓好贯彻落实。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要学会从政策上、理论上加以研究,全面把握具体政策,决不能凭感觉、靠经验办事。只有不断增强驾驭全局和抓落实的能力,才能使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落实。

(二)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和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和你有多亲”。做为乡镇领导干部,担负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与群众打交道较多。为此,要切实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做到对群众真正尊重、真正交往、真诚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特别是要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把党的关怀带给群众、倾注深情帮助群众,凡是涉及群众的事,都要看成大事、要事、急事,抓紧研究解决,竭尽全力去办。乡镇干部如果要想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必须真正扑下身子,不图虚名,实实在在地给群众办一些实事好事,才能让当地群众接受你、欢迎你,上级领导才能认可你。

(三)要培育个人的优秀品格

群众往往对乡镇领导的言行较为关注,并借此来衡量和检验整个领导班子集体的能力。乡镇领导的思想道德、人格力量、自己的威信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模范行为才能树立起来。所以,做为乡镇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确立服务意识、公仆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务实开拓意识和创新发展意识。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用廉政勤政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使群众、乡村干部、班子成员信任你,才能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乡村干部的凝聚力和全乡干群的创造力,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作为领导干部,既要有服务群众的观念,更要服务群众的能力。能力是干部素质的核心,是一个人知识智慧在工作中的综合表现。因此,提升乡镇领导干部能力,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就显得极为迫切。

(一)解放思想,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

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要紧紧抓住“发展”这条主线不放松,敢于打破各种不符合客观实际、不符合时代要求、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条条框框,拓宽思路,科学决策,紧密结合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实现更快更好发展这个主题,强化经营理念,善于运作项目,切实通过发展来破解难题,凝聚人心,让群众看到变化,看到进步,得到实惠,受到鼓舞。

(二)刻苦学习,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作为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在领导能力、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要想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执政为民的服务水平。在学习中,不仅要坚持理论学习,还要广泛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水平的各种新知识,努力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要着重掌握做好工作所必需的知识,特别是要善于结合自身工作和需要,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总的来说,力争通过加强学习,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学会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用创新的勇气面对困难,把创新的精神融入到发展农村经济,解决群众困难的思想和行动中。

(三)发扬民主,不断提高干部凝聚力的能力

要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做为乡镇乡镇领导干部,在重大问题决策时,必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才能科学决策。同时,要认真执行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既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又关心全局工作,做到分工不分家。另外,还要坚持要定期召开乡镇党委民主生活,从团结的愿望和利于工作的方面出发,善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沟通思想、化解矛盾,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依据各部门不同的工作性质,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每个班子成员和乡镇干部的特长、工作能力分配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四)广开言路,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决策要想有科学性、广泛性和可行性,就要在坦率地表达自己见解的同时,又要认真吸收采纳班子成员或其他人的意见。一旦经过集体讨论通过后,要全力组织实施,努力把党委、政府的决策变为客观现实。另外,还要做到在任务面前不优柔寡断;对棘手问题要沉着冷静,在成绩面前不满足。具体工作拍板定案时,要果断大胆,有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五)转变作风,不断提高狠抓落实的能力

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关系着乡镇工作成败。在全社会大力推进效能建设的形势下,作为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要想充分调动广大干群积极性,就必须从带头抓好乡村干部作风转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入手。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周密的部署、过硬的措施、严格的督促检查,把决策和部署变为全体乡村干部的实际行动。在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上,要议大事、抓难事、办实事。在抓落实中,要做到:着眼点要“实”。要着眼于本乡镇实际,积极主动地谋求新思路、新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改善城乡面貌上;突破口要“准”。要抓住各项工作重点,强化督查落实,做到安排工作有案可查,落实过程有人跟踪,落实情况及时反馈,落实受阻及时协调,落实不了及时报告,落实不力从严问责;处事要“稳”。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思路要有创新。把握好“方”、“圆”之度。在问题面前敢于承担责任,遇到棘手问题敢于面对解决。

(六)清正廉洁,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才说做官好,便不是做好官的人”。做为乡镇基层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和运用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不断加强从政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格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奢侈浪费,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投入到乡镇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5.论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 篇五

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本文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意义、必要性、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作 者:龙庭芳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4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6.论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 篇六

王辉1 谭和平2

(11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81;21 桂林工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0)摘 要2 行政领导者是一个组织的核心和旗帜。其/ 组织型0 人才的地位决定了领导者应具备坚实的思想理论素质、高

尚的职业道德素质、精明的智能素质、卓越的观念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勤于学习、不断实践和总结提高, 是行政领导者提

高自身素质的基本途径。关键词2 行政领导者;素质;途径中图分类号2 C933.4 1 文献标识码2 A 1 文章编号2 1008-939X(2005)03-0079-02 行政领导者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所授予的行政权力、在行政管理部门中占据决策地位的人。要实现组织的目标, 行

政领导者必须通过指挥和说服等途径影响组织内的个体和群

体, 除了必要的体制性要素作保障, 还必须有自身的德、才、学、识等发挥作用。在行政活动过程中, 虽然体制为领导者

提供了一种体制性的权威, 但领导者自身素质的优劣, 是决

定其能否带动群体完成组织任务和达到目标的关键性因素。

换一句话说, 领导的优劣, 决定组织的成败。西方有句名言:

/ 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 可以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0,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 行政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以及

如何提高这些素质, 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行政领导者素质含义及内容

行政领导者素质, 是指行政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应具

备的基本条件, 是行政领导者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工作而获得的德、识、才、学等的总和。行政领导者

/ 并不是单一领域的创造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而是居于超脱

地位的-组织型人才.0。[ 1]行政领导者作为组织的核心, 其地

位决定了领导者的素质对组织的极端重要性。因此, 要实现

/ 组织型人才0 的目标, 行政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坚实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行政领导者素

质的灵魂。丧失了灵魂, 也就丧失了主心骨, 行政领导者的政治思想素质,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第一位的。江泽

民同志1996 年在庆祝建党75 周年座谈会上强调: 作为党的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 不论做什么, 都要具备基本的政治素

质。特别是在当前各项改革处于攻坚的转型时期, 行政领导

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的素质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说来, 政治思

想素质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优良的思想品质。思想品质的优劣对行政领导活动的绩效影响甚大。其主要内涵有三个方面: 第一,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这是行政领导者在行政领导活动中实现组织目

标的宗旨, / 领导就是服务0。第二,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这是行政领导者实施民主型领导活动, 激励下属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第三, 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行政领导者

实施人格激励, 促使下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去完成组织目

(2)扎实的理论素质。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

础, 而理论上的成熟离不开理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常 讲/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0, 首先要武装的就是我们的各级行 政领导者。如果行政领导者理论上清醒, 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和政治责任感, 则一了千明;如果理论上浑噩, 在大是大非 面前丧失了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则会一迷万惑。行政领导 者只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 个代表0 重要思想, 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不断提高 理论素养, 才能为有效地组织行政领导活动提供理论指导。(3)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在行政领导活动

日益复杂的背景下, 行政领导者必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 具备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 要善于从政治上正确 认识和判断形势0 , / 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思考问题0 , / 要在 路线方针政策上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0 [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

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行政领导者作为国家与社会管 理者阶层, 拥有较多的组织资源, 怎样利用组织资源为组织 服务, 需要行政领导者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素质是 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关键, 它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公共意识。领导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共活动,它是以承载公共使命作为其本源的。而行政领导活动的公共 使命就是服务/ 我们把他们从我们当中选出来担任一定时间 的特殊工作, 并不是要他们成为压迫我们的老爷, 而是成为 帮助我们的公仆0[ 3]。因此, 行政领导者必须树立公仆意识或 人民大众至上意识, 把它作为行政领导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79

(2)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对行政领导者实施行政领导

活动的基本要求。如果行政领导者对公共资源无限侵吞, 对 下属恣意纵容, 就必然会变成一个追逐自身利益、腐败而享 有特权的、与社会大众对立的利益集团。行政领导者必须要 站在关心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反腐败斗争, 自觉 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社会大众负责。

(3)作风民主。行政领导者的权威除建立在/ 职位0 这

一体制性要素之上, 还有/ 人格0 这一决定凝聚力的要素。行政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过程中, 只有作风民主, 尽可能 多听下属的意见, 把传统的把下属当成绝对服从领导命令的 工具的以生产为本的物化管理转变为尊重下属的需求和发展 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把体制型权威和人格魅力型权威 结合起来, 才能使他的权威转化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 才能 更好地行使行政领导者的功能。

精明的智能素质。行政领导活动是一项具有很强的综

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组织活动。行政领导者如果没有精 明的智能素质是很难胜任行政领导活动的。智能素质包括以

(1)知识素质。知识经济的发展, 信息社会的来临, 使

行政领导活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作为行政领导者, 应 围绕自己的职责,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一般来 说应具备下列几类知识: 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包括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外语、逻辑、计算机等;全面的社会科学知识, 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 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社 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熟练行政管理和领导科学的专业 知识;深厚的社会生活知识。

(2)能力素质。能力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体现。行政领

导者能力素质应具有如下素质: 严密的组织能力, 善于调度、指挥和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高效率的工作;科学 的决策才能,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是主观想象作出决策;敢于创新, 对新事物、新观念具有敏锐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 力;统筹全面的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 能够对复杂的社会现 象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概括和判断。

卓越的观念素质。要实现行政领导活动的现代化, 必

须首先实现行政领导者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观念素质是行政 领导者提高工作绩效的动力。行政领导者应树立如下观念:(1)战略观念。战略观念是指领导者要自觉认识事物发

展的客观规律, 确立战略观念, 对工作进行战略思考和研究, 在工作中能够高瞻远瞩, 对带全局性的计划和策略, 对决定 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事情, 进行正确筹划和实施。

(2)系统观念。现代行政领导活动日益复杂化、专业化

和综合化, 这要求行政领导者树立系统观念, 把组织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分析, 把行政工作效率与组织的目标方向有机结 合起来, 促进组织内领导者、被领导者、行政环境三要素的 良性互动, 促进组织内各要素的优化组合, 提高行政领导的 绩效。

(3)人才观念。人才是实现一个组织的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 行政领导者必须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 念, 重视知识的力量, 重视人才的作用。要具有/ 爱才之心, 识才之眼, 求才之渴, 用才之能, 容才之量, 举才之德0 , 要 坚持任人贤, 唯才是举, 做到/ 智者取其谋, 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 怯者取其慎0。

(4)法制观念。随着等级行政向网络行政的发展, 随着

精英行政向大众行政的发展, 行政领导活动的公开性将大大 提高, 精英黑箱式的操作将逐渐被公众参与式的操作所取代, 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这 一切都要求行政领导者必须具备法制观念, 从而推动行政领 导活动的理性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

(5)信息观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信息在深刻地

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实际上, 行政领导活动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因此, 行政领导者必须树立信 息观念, 在组织内建立先进而健全的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对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信息进行搜集、筛选、扩展和引伸, 用 来指导行政领导活动。

健康的身心素质。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是行政领导者

从事日益复杂的行政领导工作的条件和基础。它的内涵主要 有两点:

(1)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这

是从事行政领导工作最基本的前提。没有这个基本前提, 即 使领导能力再强, 也无法适应繁杂的行政领导活动。

(2)健康的心理与稳定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对身体健康

有着主导作用, 心理健康反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一面, 是应 对各种环境或各种情况的基础。行政领导者是否有健康的心 理, 深刻影响行政决策水平和下属的心理行为, 行政领导者 的心理成熟度与其工作成就是一致的。因此, 行政领导者要 具有奋发向上的乐观情绪, 朝气蓬勃的感染力, 百折不挠、勇敢直前的顽强意志。

二、培养和提高行政领导者基本素质的途径

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对行政领导者素质的要求会越

来越高。因此, 行政领导者要实现/ 组织型人才0 的目标, 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认真修炼, 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 素质。具体说来, 途径有三:勤于学习。学习是提高行政领者素质的基本方法和途

径, 是领导者加强自身修养的一项基本功。江泽民同志曾经 对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政治业务素质明确提出了五条要求, 其中一条就是要/ 刻苦学习, 勤奋敬业, 不断加强知识积累 和经验积累, 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0[ 4]。作为 行政领导者, 面对日益复杂、综合的行政领导活动, 特别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 只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行政领 导者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在学习内容上, 既要学习马克 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 又要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理论知识, 还 要学习领导科学知识;在学习方法上,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把自学与在职培训结合起来, 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 既要读/ 有字之书0, 又要读/ 无字之书0。不断实践。实践锻炼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途

径。领导干部只有扎根于实践中,广告主发出信息, 受众接受信息。广告交际也是一个明示推 理的交际。受众对广告信息的理解过程也就是通过语境要素 找寻最佳关联的过程。

从关联理论看, 广告双关语的运作方式可以简单地描述

为: 每一个广告双关语都有两种或多种理解, 受众如何认定 一种理解而排除其他的理解, 关键在于找寻最佳相关。为了 做到这一点, 受众必须根据关联原则, 结合自己的认知环境,从广告双关语的语音层、句法层、语义层和语用层等明示的 交际线索中体会出广告主的真正意图。

毫无疑问, 对于受众而言, 在解码的过程中, 双关比直

观表达方式需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 受众的这种努力并不 是无偿付出的, 他们通过最佳关联理论领悟广告主的真正意 图之后, 会发现该产品或服务对自己是有益的。下面, 我们 引用一例加以说明:

2)In our country we keep animals in the forest and people in

the cages1(沃尔沃汽车公司企业形象广告)

看了这则广告, 受众首先会得出其字面意思: 我们将动

物养在森林里, 却将人关在笼子里。这个新信息与受众平常 积累的旧信息(背景知识)相矛盾, 此义有悖常理。根据相 关原则, 这种假设很快就被排除了。受众从广告词上下文中 得不出广告的真正含义, 于是求助于话语当时的物体环境。看到画面上的Volvo 汽车, 受众很快联想到, / 笼子0 指的是 沃尔沃汽车。找到了与话语相关的语境, 也就是找到了最佳 关联, 最终受众领会到这则广告意在说明: 他们的公司立志 为这个以汽车为中心的国家的国民生产更多更好的汽车。

三、经济原则和广告双关语

广告主运用双关语也符合Leech 的经济原则(Economy

Principle)。Leech 在其论著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中阐述的经 济原则的主要内涵是: 当传达的信息既短小精悍, 意义又完 整无损时, 编码和解码过程就既省时又省力。广告主为什么 青睐双关语呢? 其主要原因在于:(1)广告是有偿的信息传 递, 决不允许冗词赘语浪费广告投资。双关语一语双关, 经 济, 实效, 省钱。(2)现代社会,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 人们 越来越注重时效, 冗长的广告观众无暇去细看。广告双关语 以短句为主, 一般都只有只言片语, 省时。(3)广告多为无 意注意, 而对广告的记忆也多停留在短时记忆阶段, 双关语 因其短小无疑会减少保持注意和信息加工的难度, 省力。请 看下面两则广告双关语:

3)达克眼罩, 一/ 明0 惊人(达克眼罩广告)

这一广告词不像某些医疗用品广告那样称其功能如何多,疗效如何高, 而是将眼罩的功能及效果集中在/ 明0 字上。它治疗近视眼既一/ 明0 惊人, 又一鸣惊人。这则广告双关 语中心突出, 言词少而精要, 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

4)人类失去联想, 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广告)

这一则广告运用了假设句式, 一语双关, 将品牌/ 联想0

和人的心理现象/ 联想0 提高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虽然文字 非常简短, 但其信息含量很大。作为心理机制, 人如果没有 联想, 就没有创造;作为一种现代信息工具, 人如果缺少了 / 联想0 牌电脑, 生活也许就会变得枯燥, 但有了它, 生活就 会多姿多彩。

综上所述, 广告双关语是广告主既违反了合作原则, 又

遵守了关联理论和经济原则, 为了使广告文体更具有吸引力、更富有内涵而使用的一种有效的语言手段。仔细探讨, 这不 仅能为广告创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同时又能为该领域的研 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责任编校: 刘铁钢)

参考文献:

[1] Dan Sperber , Deirdre Wilson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2 tion [M] 1 Oxf ord : Blackwell , 19951

[2] 何兆熊1 新编语用学概要[M] 1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

[4] 何自然冉永平1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M] 1 北京: 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1

[3] 黄雷1 中英文广告双关修辞法例析[ J ] 1 西江大学学报1 2000,(1)1

[5] 曾立1 试析广告英语行文准确的文体风格[ J ] 1 四川外语学院 学报, 2001,(3): 171

(上接第80 页)才能不断提高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水平和 能力, 才能有所作为。行政领导者的工作能力, 靠别人讲的 是难以获得的, 抄别人的现成结论也是无法奏效的, 正确的 态度是通过行政领导活动的实践去取得。刘少奇同志曾说: / 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 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 绝不能离 开革命的实践, 同时, 也离不开自己的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0[ 5] , 总之, 行政领导者要 提高自己的素质, 就必须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把问题 作为课题, 把知识作为手段, 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增长 才干。

总结提高。读书、思考、实践, 最后要集中到总结上

来。行政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素质, 在工作实践中就要不断探 索总结新鲜经验, 既要善于总结他人的领导经验, 更要善于 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 通过总结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进而以理论指导实践, 掌握行政领导活动的内容、方式、特 征和主要规律, 才能增强行政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责任编校: 刘铁钢)

参考文献:

[1] 竺乾威1 公共行政学[M] 1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581

[2] [ 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 话。

[3] 温斯坦莱文选[M] 1 商务印书馆, 1982: 341

[5] 刘少奇选集(上册)[M] 1 人民出版社, 1981: 991

7.论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 篇七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

当今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缺乏主要表现:

1.创新意识较强, 但不善于利用、创造条件。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 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理解, 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 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 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 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 往往不能把本学科最新研究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 由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创新思维相当敏捷, 但缺乏有效的思维方式。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相当敏捷。然而由于他们的知识面宽度不够, 知识的吸收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机械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 缺乏必要的合理整合, 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 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层次, 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千篇一律, 没有太多的创意和突破。

3.具有创新灵感, 但缺少必备的技能。大学生经过不断的脑力劳动, 大脑皮层下产生某些暂时性的神经联系, 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导下, 神经联系会彼此刺激, 产生灵感。然而灵感往往是昙花一现, 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 会使灵感成为现实。

4.具有创新的情趣, 但缺乏毅力。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 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共同作用下, 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 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 都有相当的发展, 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 但缺乏毅力,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 见异思迁, 甚至放弃追求。

二、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 必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队伍。只有高素质的教师, 方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 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培养其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使命感。创新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为祖国富强献身的爱国情感, 是创造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泉。

2.积极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较高的创新能力。首先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质之一。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才能在所从事的活动领域里不墨守成规和因循守旧, 才能求新、求异、求好, 才能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其次创新能力是创造人才的核心品质。创新型教师必须学会和养成多种思维方法, 而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式在演绎与归纳的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上。如果教师的思维模式僵化、单一, 缺乏创造性思维, 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创新方法为基础, 在创新活动中得以培养和提高。所以, 教师应自觉学习思维科学、创造学和研究方法等知识, 并积极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 创新型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应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基础知识。

4.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人的思想支配着人的行动, 教育思想观念则更深刻、稳定地支配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 决定着不同的教育目的, 决定着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质量。教育发展靠改革, 改革成败的首要因素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正确与否。教育发挥的效果如何, 关键在于教育思想观念的先进科学与否。因此, 一所大学、一位教师, 搞好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因素是端正教育思想观念, 这是高等学校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和先导。

三、教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中的实践

1.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的方式,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构建一个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 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与全面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客观物质世界, 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采取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利用课堂辩论、CAI授课、学生讲课和专题讨论等方法, 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 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教师要有接受大学生挑战的勇气, 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营造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

2.改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教师指定一学生完成”的实验教学模式, 代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 给学生指明实验的要求、目的, 以及要实现此目的可能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具体过程由学生自己去完成, 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 既体现了教师的引导性, 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 开设创新型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创新型实验中充分发挥“解惑”作用, 让学生自己设计操作方案, 带着问题去做实验。从理论和实验中找到答案,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智慧能力。

(3) 创设开放型实验室,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由实验室提供仪器, 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实验。教师则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的名称、目的、原理, 设计出实验过程或方法,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3.以科研促教学, 鼓励教师参加物理前沿研究。

要教育、培养学生创新, 教师首先能够创新。因此, 强调、鼓励教师参加本学科前沿研究, 以科研促教学, 大大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 创新是2l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代表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培养创新型大学生是时代的要求。为此, 我们教师应该主动转变观念, 积极进行知识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角度来审视过去, 努力构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 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 注重教给学生治学方法, 培养其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而能够在创新教育中找到有效途径, 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侠, 黎开谊, 陆宁.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推进创新素质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 2006, (1) :36-37.

[2]张连和, 王凤翥, 张宇, 崔殿成.科研型教师素质培养的途径、方法与机制[J].青年教师, 2006:46-48.

[3]金乌.创新智慧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

8.论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 篇八

关键词:两型社会;领导者;素质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69-02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2008年3月,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至此,作为经济发展新模式的“两型社会”建设拉开序幕。在这个新的探索过程中领导者的作用尤为重要,其就像推动“两型社会”建设这艘巨轮前进的巨大引擎。领导者的领导力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领导者素质上。领导者素质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以及最终的管理决策方面必备的基本要求。简单地说就是领导活动成功与否的内在原因也是领导者政绩的源泉。所以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现实方面,意义重大。我们必须要重视领导者素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活动,通过领导者的活动将各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起来,以增强领导者的领导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两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觉得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知识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等。

第一,政治素质。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中指出“我这里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丰富完整的统一体系。

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立场,是政治方向的具体体现,是由政治方向决定的。政治立场问题主要是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问题。政治观点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基础,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稳定的政治立场。政治纪律,也就是维护党在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上的行动一致的规范。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是以上几个方面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第二,思想道德素质。道德素质也就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内化为自身品质特点的比较稳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具有内在的约束力。领导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既包括人格素质也涵盖官德素质。人格素质主要表现在领导者为人处事的态度上,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是基本的标准。无论是官民之间、上下级之间还是同级之间都应一视同仁,绝不能趋炎附势,滥用权力。

官德素质实际上就是领导者是如何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而领导者的职业特点就是掌握一定的权力。所以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须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要时刻把为人民服务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这样一来,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也能够提高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第三,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领导者顺利开展工作的心理前提。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自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领导者必须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个性心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扬长避短。其次是要有健康的心态。敢于竞争,对于任何事情都要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对于手中的权力要有得之安然、失之泰然的豁达。再次是要有良好的个性。领导者要有亲和力也要树立权威性。要做到善罚分明,不能偏私。要让人民群众觉得有亲切感,多与群众交流。同时还应该有宽容的精神,多与下属交流,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以便团结领导班子。同时作为一个领导者还应该具备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来战胜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第四,能力素质。不同的领导岗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导力。一个合格的“两型社会”建设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统筹全局的战略能力。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对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负全责,一定要增强战略思维、全局眼光、宽广的视野和统筹意识,做到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领导者更应该学会运用战略思维和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要时刻牢记两个大局以及五个统筹。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基本政策,结合地方特殊性,将各项资源配置最优化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科学决策能力。所谓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及其参与者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方法特别是公共政策的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性、创造性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来进行决策的过程。首先,决策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宽广渊博的知识。领导者面临的问题是多样而复杂的,所以对知识素质和专业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甚至是身体素质的要求甚高。其次,领导者不能盲目决策,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于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善于听取他人正反两方面的意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做到心中有数,利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领导者要民主决策。切忌“一言堂”,“一刀切”。要善于从群众中汲取养分。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领导干部在科学决策过程中必须坚持走的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创新能力。创新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不断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创造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的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思想绝不能太保守,要善于去发现新事物,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特别是作为人民公仆的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从细微处着手善于去发现问题,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增强自己的领导力和核心竞争力。

诚然,作为一个领导者仅仅具备上述三个能力是远远不能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复杂多变的问题。还应当具备有组织协调能力来做出合理的人才配备和工作分工,以及应对领导班子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矛盾。还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灵活应变,审时度势。

第五,知识专业素质。由于领导干部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掌握的权力也可大可小,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可以说是纷繁复杂,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才会有充足的信心和能力来处理公务。我想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等。

专业理论知识。首先,我觉得任何一个领导干部都必须具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要多研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充分地理解和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是坚定政治方向和稳定政治立场所必需的。术业有专攻。每一个领导岗位都有自己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领导者必须要努力学习各自领导范围之内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的特殊规律,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内涵的领导人。如果一个领导者不懂得本专业的规律,那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人。

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把科教兴国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要求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这样一个战略地位的提升足以说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两型社会”建设的领导,不懂科学技术,不提升自身的科学知识素养断然不能把“两型社会”的建设推向前进。只有与时俱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掌握其中的规律,拓宽自己的战略眼光,才是称职的领导者。

法律知识。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因此,领导者必须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要熟悉了解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法律精神,更应该掌握自身工作范围内的法律知识。所以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遵纪守法,依法办理各项公务,决不能罔顾法纪,徇私枉法,要有大公无私的态度。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的领导人绝不是“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的领导者。

当然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只具备上述基本的知识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要熟悉了解相关的经济知识才能够带领人民提高经济生活水平走上富裕之路。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是充分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主要途径。一个领导干部要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伟大的民族精神,同时也要了解世界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精华,培养自身的战略眼光。

第六,身体素质。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任何一个人都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是顺利开展领导工作和完成既定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生理条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领导需要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日益增多,经常深入实际调研、走基层访问,就必须要健康的体魄做支撑、充沛的精力来应付。因此,领导者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也要适当地劳逸结合,要多抽时间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体育项目多加锻炼,保持自己健康的体魄和愉快的心情。

9.论现代企业领导人成功的素质 篇九

企业领导通过不断激励自己和自己的下属、员工,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和企业员工的价值,对国家、股东和社会负起广泛的责任,这就是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情商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进取心和责任感是影响领导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才能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有效地带领企业驶向成功的彼岸。许多成功的领导在总结人生经历时,对此都有深刻的感受。

如果一个企业领导拥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他就不会把自己视为仅仅是个人“小利益”的化身,而应该视为多个层面“大利益”的代表,从而担负起为这些层面谋取“大利益”的使命。能超越自身“小利益”而为大众谋取“大利益”的人,在人类历史上从来都是英雄人物,虽然他们往往所获无几,但流芳千古、万人敬仰不就是历史和社会给予他们的丰厚“回报”吗!

10.论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 篇十

刘荣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我国的党政领导人才是社会的骨干和中坚,党政领导人才的品德是领导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党政领导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而且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素质。党政领导人才的品德素质的开发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关键词]党政领导人才品德素质执政能力建设

我国的党政领导人才是社会的骨干和中坚,肩负着“治国”的历史使命,不同程度地掌握着国家的一部分权力,处于社会领导者、组织者和示范者的地位。他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品德素质开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同于其他领域职业道德建设的特殊意义,决定了其品德素质对于党和国家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的特殊重要影响和作用。从微观上看,领导人才的品德是一个人、一个单位的问题,是局部性和阶段性的问题。但我们党是执政党,领导人才的品德水平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起着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这方面如果存在问题并且积累下来、扩展开来,就会向全局性、全程性转化,这就会导致影响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这时的品德就不是工作好坏、成绩大小的问题,而是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

党政领导人才的品德处于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党政领导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而且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即在法律、规章制度不完善时,用其高尚的品德约束和判断自己的言行;在法律、规章制度管不了的地方也能正确抉择行为。所以说,党政领导人才的品德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来自于每个党政领导人才的高度觉悟和品德修养。因此,我们必须从关系到全社会反腐败斗争的成败、关系到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党政领导人才的品德在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特殊性。

一、品德是领导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德(moral character or virtnes),是一个人用来调节与处理对己对人对事的稳定行为特征与倾向,在外表现为行为态度与行为特征,在内表现为个人信念与行为准则。对象上、包括对待上级与下属、对待左右与同级、对待国家与组织以及对待工作、对待自己的行为特征与倾向;内容上,包括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与个性方面所表现出的稳定行为与倾向之总和,包括德性与德能两个方面。[1]

春秋战国时,军事家吴起与魏武侯一同泛舟于西河。途中,正在观赏景色的魏武侯回头对吴大起悦:“河山险要,这是魏国的国宝啊!”吴起马上回答道:“不!国家的国宝,在于执政者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

三国时,刘备在临终前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历代多为人引用,以戒恶扬善倡导德行。

西尼尔说:“即使在我们目前的文明程度下,大不列颠的智力的与道德的资本,不仅在重要性上而且在生产能力上,已远远超过了他所拥有的全部物质资本”

这里所反复强调的德,就是人的品德、德行.

古今中外的实践表明,品德是领导人才素质结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品德开发在领导人才能力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完备而充分的领导人才素质,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都 1

是一个系统结构,即应该是德、智、体三者的有机结合。人的体力是劳动的生理基础和载体,人的智力是劳动的能力,而品德则是劳动的动力与精神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体力与智力决定劳动者能做什么与会做什么,而品德决定劳动者愿做什么与想做什么。品德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经济功用。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就提出了德、能、功与位、官、禄的管理思想。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水平决定他可以在什么职位上工作;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决定他在同一职位中可以承担什么样的官职,做什么样的事情。汉代王符提出了德祸能殃的思想。他认为,当一个人的品德与职责任务不相符时,其结果是给国家给组织带来残酷的祸害;当一个人的能力与水平要求不相符时,其后果是完不成相关的工作,给组织带来很大的损失。显然品德不良造成的危害比能力低下造成的危害要大得多,严重得多。A·C·庇古在《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一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在所有投资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健康、智力和品德的投资。总之,在领导人才能力建设中,能力是其中的核心。然而,我们绝不能惟能力范围而进行能力建设。能力虽然是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但发挥个体与群体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因素还是品德。

品德在领导人才能力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统领协调作用。马克思曾有过明确的定义:“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是劳动能力中的两个基本要素,然而在这两个基本要素中又有许多更为基本的子要素。这些子要素在劳动者身上能否发展,以及发展到什么程度,则有赖于劳动者既成的品德素质对它们的协调与促发。这里的“总和”并不是对智力与体力的机械相加,而是对它们的一种有机组合。这些散在和独立的诸子要素靠什么东西在劳动者身上得到统一组合与协调呢?显然是品德素质。品德素质实际就像一种有机胶合剂,把诸子要素凝聚在一起,形成整体的与实在的劳动能力,相同的体力与智力诸要素,因为劳动者品德素质不同,因而其“协调”与“合成”的方式就不相同,最后形成的实际劳动能力就有别。

第二,动力作用。品德的动力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既体现在对自己行为的修养上又体现在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上,既体现在精神方面又体现在物质方面。如果一个人品德低下,对待工作就可能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固有的智力与体力的发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就很差。从国外科学家就目前社会对什么东西能给人以力量的评价中,也说明了品德在现代人才能力结构及其开发中的作用。过去人们崇尚培根说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后来人们又崇尚托费勒说过的一句话,知识的知识就是力量,即善于获得知识与理解知识的智商就是力量,而目前人们崇尚的一句话是善于为人处事的情商才是力量。现代管理学研究也表明,随着高科技高文化的发展,劳动者的品德素质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将日趋重要,21世纪以后,有人预测,人才开发的重点与关键,将是开拓进取、协作竞争、敬业尽职、务实求效等品德素质。

第三,核心作用。品德在领导人才开发中的核心作用在古今中外的人才选拔与人事考核中,都有很好的体现。春秋初期管仲在《立政》篇中说,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察举、九品中正与科举开初,对人才选拔,无不是以德为主,以德为先。清朝的康熙皇帝在24位王子中物色接班人时,也是以德为先,以德为主,他说,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因此他最后选定的接班人是四王子雍正,而不是才能出众的八王子与十四王子。在人事考核中,先秦时期的大计考课,秦汉时期的“刺察”考课、“五善五失”考课,魏晋南北时期的“五条郡县法”,隋唐时期的“四善二十七最”考课,宋、元、明、清时期的磨堪考课,考察与京察考课,无不是以德为先,以德为主。诸葛亮的“七观法”与唐太宗的谋臣魏征提出的“六观法”,也是以德为主,以德为先。

由此可见,“品德是人力资源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具有关

键地位,发挥导向功能、驱动功能和协调整合功能。”[3]

二、党政领导人才的品德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在变化了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中,我们党自身建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回避。思想领域、组织领域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有待彻底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品德问题依旧突出。

党政领导干部的品德,一般包括政治品德、道德品德和领导品德三个方面。所渭“政治品德”是指世界观和政治立场。无产阶级领导者应具有的政治品德是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所谓“道德品德’堤指对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遵守。无产阶级领导者应具有的道德品德是必须遵守共产主义伦理道德规范。“领导品德”是领导者必须具备而非领导者不一定必须具备的品德,“主要包括无私忘我、恢宏大度、以礼待人和同甘共苦等范畴。”

品德既是领导人才能力结构中的重要部分,而领导人才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因此,党证领导干部的品德就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导与关键所在。其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党政领导干部的品德具有定向效应,它会影响领导者的决策方向,从这点来说,其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和长远性的。领导者作为社会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关系中,总是站在一定的政治立场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政治倾向参与社会活动。党员干部作为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决定因素”,在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的权威。当广大领导干部真心实意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时候,他们就为整个社会的运动指明和确定了方向,当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都在政治方向上发生分歧、争论以致斗争的时候,社会运动就会出现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当领导干部受错误路线的制约而走偏方向的时候,社会运动就会迷失正确方向。因此,对于每个领导干部来说,要贯彻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除了需要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去科学决策组织群众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品德去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党政领导干部的品德具有推动效应。领导干部高尚品德对于做好思想工作的意义是容易理解的,但是,高尚品德对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等各项实际工作的推动作用依然不可低估。人类实践的真正本质在于超越现存条件而创造出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新局面、新世界,在于追求并获得主体所需的客观效果。领导工作作为实践的指挥环节,其目标在于从现状的“实有”前进到目标的“应有”,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干部的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的品德是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又是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例如,我们讲到思想品德方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为大多致人谋利益的价值方针的结合,有了这样一个结合,决策就会科学,工作就会能动,事业就会发展。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有决策问题,有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问题,有各种力量间的协调问题,有遇到分歧及时加以调解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高尚品德的推动作用。

再次,领导干部的品德具有示范效应。品德高尚、业绩卓然的领导干部,他们既有为老百姓鞠躬尽瘁的精神,又有给老百姓带来福利的实效。老百姓在感谢他、拥护他的同时,就会自觉地学习他、跟随他,进而带动一方土地上的精神风貌和工作进步。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领导者,象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以自身的品德在组织内部甚至外部产生强烈的影响力,使自己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仿效的楷模。这种影响力来自于领导者自身,是职位权力无法比拟的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即使这位领导者的职位权力消失了,这种影响力也不会随之消失,而是会演变成为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在人们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常驻人们心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卓越的领导者,他们卓越的领导才能和超凡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他们执掌权力时给人们以深刻的影响和感染,即使在今天,依然对人们有巨大的影响,为人们所敬仰。反之,品德低下、作风恶劣、道德败坏的领导干部所造成的负效应也特别突出。其结果势必导致社会风气就会日趋恶化。

最后,领导干部的品德具有凝聚效应,能够加强党政领导班子的团结,密切党群关系,从而增进党内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许多的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品德状况如何首先影响到的是领导班子的建设,尤其是领导班子的团结与合作。由一群品德优良的人组成领导群体,他们在政治思想方面有着根本上的统一,在工作目标方面有着团结一致的指向,而在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能够克服各种反向因素而较好地解决矛盾。其中担任领导核心的人的品德状况如何,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常说德高望重、能力超群的人具有最大的凝聚力,实际情况正是如此。由此形成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将保障实践群体的建设得到不断的加强。领导干部的品德如何还影响到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在实践群体中,领导与群众是一对矛盾。一方面,领导者常立足全局,把握长远,集中群众意见,实行正确决策,而一般群众则容易从个人的、局都的、眼前的利益看问题,他们的意见是分散的、无系统的和偏于感觉经验的。另一方面,领导者掌握权力;存在着滑向官僚主义的自发趋势。领导要建立同人民群众的正确-关系,把人民群众吸引和团结到自己的身边,就必须正确处理上述矛盾,克服领导和群众之间的隔阂和离心力。在这点上,领导品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重视一支良好的领导人才队伍,因为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而领导人才的品德素质对党的事业具有定向效应、推动效应、示范效应和凝聚效应,因此,我们必须把开发党政领导人才的品德素质提高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进行。

三、开发领导人才品德素质,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江泽民指出:“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类有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是文明进步不竭的动力源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4]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5]

品德在整个人才能力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与关键作用,是人才能力系统中最难开发的对象。品德开发属于最深层的开发,主要是指通过品德的开发达到能力开发的目的。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进行领导人才品德素质开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干部选拔任用中高度重视品德素质的测评,严格把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入口关。“品德素质在人力资源及其开发中的关键作用,从古至今一直为企业家、政治家与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所关注。在人才选拔与人事考核中,品德往往被视为关键因素与标准。汉代王符在《潜夫论·忠贵》中指出:‘德不称其位,其殃必大。’汉代董仲舒认为,选贤取士要量才授

[6]官,录德而定位。” 重视领导干部的品德素质是我国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优良传统,但一

直以来,所谓的干部品德,往往就是对其政治表现和道德水平的比较笼统描述,缺乏细化的易于操作的具体考察标准。因此,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品德要求进行分项的详细考察,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可以分以下一个方面进行考察:(1)在政治品德育理想方面,考察能否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和中央保持一致;(2)在纪律和廉洁方面,考察是否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洁纪律,有无违法违纪违反机关工作制度的行为;(3)在精神与作风方面,考察是否具有献身精神,为事业负责的精神、开拓进去精神、为群众服

务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作风是否扎实、是否民主、是否坚持实事求是;(4)在情操与道德方面,考察是否平易近人、公道正派、谦虚谨慎、严于律己,是否守诚信,是否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是否真正履行工作、社会和家庭义务,是否能抵御各种不良思想和风气的腐蚀。通过对这几方面的详细考察,使每一位新任用的领导干部都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这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品德素质开发的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品德教育,使他们长久保持良好的品德素质。目前,在党政干部中有些人对从政道德往往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从政品德。因此,在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地组织党政干部进行从政品德培训开发,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从政品德培训班”,使党政干部接受正确的从政品德知识,就成为党政领导干部品德素质开发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加强理论教育。理论素质是品德认知力的基础,只有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党性觉悟。要经常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并鼓励他们学习党章和党的建设的理论,学习伦理学知识,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和人类优秀品德精华。通过教育和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共产主义思想的要求和党性原则变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并进一步转变为自觉的意志行动。二是要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大力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加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永远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后,反对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贬低社会整体利益。三是加强党性教育。要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大力宣传像孔繁森、李润五这样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富有时代特色的尤其是具有正确的权力价值观和优秀的权力道德的党的好干部,以之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权力道德行为。

第三,完善领导干部品德素质的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使领导干部的品德素质开发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要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为。品德与法制均为社会规范的组成部分,都具有约束权力行为的功能。法律规范贯串着社会的品德精神,体现着公众的品德要求,法律实施意味着品德原则的实现。党政领导干部品德素质的提高,依赖于法制的完善。有的党员干部品德败坏,主要是因为钻了法制的空子。为此,一方面要根据新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不断建立有关法律制度,做到在党员干部活动的一切领域,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都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逐步实行道德法制化。对那些群众反应强烈、负面影响较大但又属于道德问题的权力行为要用法制来规范。比如,有的党员干部“不给钱不办事”、“行贿受贿”等问题,可以制定一个制度来解决。

要建立有效的干部品德监督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权力道德监督约束力量。权力道德水准的提高,除了培训教育和干部主观自觉外,还需要有外界力量的制约。尽管道德规范不带有强制性的特点,但它仍然具有强烈的道德约束力量。(1)是可以通过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考评、民意测验、基层工作调查来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的品德状况,然后根据各自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促其改进。(2)二是群众监督。人民群众的道德评价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以使党员干部行使职权时提高警觉性,洁身自好。要开辟群众监督渠道,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党员干部权力道德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3)是舆论监督。这是一种很有社会性约束力的监督。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激浊扬清和对社会道德的舆论导向作用,形成一种规范、制约干部权力道德的强大力量。(4)是监督职能部门的监督。不仅要监督违法违纪的行为,而且要规范干部的道德行为。[7]

第四,重视党政领导干部自身的品德修养,形成领导干部品德素质的自主开发。品德修养是指人们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其中包括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自我反省、批评和解剖,也包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它是一种较高尚的自律活动。从根本上来说,加强党员干部的品德素质建设要依靠

党员干部主观世界的努力。领导干部自身的品德修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注意私德。古人认为,个人无私德便“无以立”,无公德则“不能群”。这是有道理的。领导干部要遵守包括家庭伦理道德在内的私人生活领域里的行为准则,决不能放纵自己。二是要遵守公德。领导干部公务繁忙,经常出现在公共场合,一言一行都为群众所关注,都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社会公德也就成为他们道德修养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连最基本的社会公德都不能遵守,在道德的其它方面特别是在更高层次上也很难有好的表现。三是要讲究职业道德。领导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领导干部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其职业道德具有双重要求:一方面要模范遵守各自所在行业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由于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一定权力,所以尤其要严格遵守从政道德即“官德”。领导干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后者更为重要。四是要加强慎独修养。慎独,既是一种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也是一种经过长期修养才能达到的崇高精神境界。古往今来,凡为官清正、有所作为、为人民所爱戴的为官者,都非常注意慎独修养,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品德,为世代所称颂。五是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极进行品德修养。社会实践,是领导干部进行品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极其壮丽和艰难的创造性实践,领导干部要在积极投身和带领群众从事这一伟大实践中,经受苦与乐、公与私、是与非、荣与辱等各种考验,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切实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

[参考文献]

[1]肖鸣政.品德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6

[2]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190页.

[3]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4]江泽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2001年5月15日在APEC

会议上的讲话。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6] 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学——开发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106 页

[7]任俊华.党政干部道德监督新论.中国共产党,1994.2

On the Moral Quality Exploiting of the Leading Talent and the

Building of CPC’s Ruling Ability

WANG MingjieLIU Ronghua

(School of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Renming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Renming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上一篇:心怀感恩一班一品下一篇: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