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火车站志愿者”活动简报(17篇)
1.学生会“火车站志愿者”活动简报 篇一
7月23~24日上午,我们河南理工材料美丽焦作实践团到达焦作市火车站做了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从最初的满怀憧憬,充分准备,到实践之中亲身体会,再到告别前的依依不舍,可以称得上收获颇多,感慨颇丰。
我们此次的主题是“平安返乡,微笑服务”,目的是为提高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意识。之所以在焦作客运总站这个人群密集的地方开展帮扶活动,是为了向广大市民朋友展示理工材料的志愿风采,把志愿服务的精神进一步传递到社会基层去,为社会志愿服务的发展贡献力量。
当天上午,队员们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在车站相关负责人的安排下,站好各自岗位,检票口,迎宾岗位,安检口,进出站口到处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在实践过程中,各位队员不辞辛劳,认真细致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我们的热情帮助,旅客们大为赞赏,感谢之声不绝于耳。
这不仅是我们的动力,也是我们的荣誉,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志愿服务人员的快乐,最重要的是市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比以前大有提高。活动结束后,车站负责人对我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我们赠与了表扬信,鼓励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再接再厉。
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加可贵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都乐于奉献,社会和谐之大境界境就一定能实现.
2.学生会“火车站志愿者”活动简报 篇二
一、会展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与问题
会展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多人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展仅指展览会和会议;广义的会展是会议、展览会和节事活动的统称。本文主要探讨狭义的会展。其中展览是一种具有一定规模、定期在固定场所举办、参会人员来自不同地方的有组织的商业聚会;会议的研究对象为各类行业会议、协会会议以及商业会议。
展览和会议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群, 进行信息、产品的交流和沟通。尽管展览和会议的成功取决于筹备期间的大量工作, 但是展览和会议现场才是实现会展价值的依托体。会展的集中性和聚众性导致现场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 协助会展组织方实现展览和会议的功能。会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以会议和展览销售筹备期的工作人员为主, 一般规模不大, 而展览和会议的召开则需要补充大量的工作人员, 而这些人员需要临时招募。在我国实践中, 大学生以志愿者形式参与到展会现场工作, 是比较理想的临时工作人员招募方式。
(一) 会展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
1. 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会展现场的部分工作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与长期雇佣合同或临时雇佣社会人员相比较, 志愿者的劳务报酬较低;而且企业的招募成本较低, 因为大学生人力资源比较集中, 特别是高校中有一些行政管理部门或社会团体可以协助企业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招募工作;志愿者来源的集中, 也可以节省企业的培训费用和交通成本。
2. 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对于会展企业很重要。
高素质临时人员的招募往往比较困难, 特别是会展活动的周期一般较短。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素养高, 纪律性强, 积极性高, 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比较自由充裕的时间, 较好的精力和体力。
3. 学生以志愿者形式参与会展活动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高校希望搭建实践平台, 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为学校树立良好口碑;学生希望可以通过社会实践, 积累经验, 增长见识, 实现自我价值;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开展商业活动, 而且可以通过志愿者的口碑宣传会展活动, 从而实现三方的共赢。
(二) 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会展活动是多赢的合作, 但是在工作实践中, 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志愿者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差异可能导致工作人员队伍的不稳定。
由于是临时招募, 志愿者工作目的和意向存在多样性, 而且大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 对工作期望值存在偏差, 与会展组织单位不能建立起紧密的心理认同感, 因此可能会导致部分志愿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能达到要求。
2. 志愿者工作能力欠缺, 展会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
会展志愿者的专业与会展主题可能不相关, 与志愿者的服务岗位相关性也不强, 如果会展组织者不能够提供充分的培训, 志愿工作人员因为缺乏沟通技巧以及全局观, 将无法开展针对会展客户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3. 志愿者的满意度不高, 导致大学生参与展会活动的热情不高。
由于志愿者行为的短期性特点, 管理者很难进行有效的团队沟通和协调管理, 忽视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 缺乏应有的尊重, 工作信息沟通交流不畅, 导致志愿者感觉到忽略和排挤, 没有集体归属感。一些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工作过于简单, 对其能力提升有限, 不能发挥特长, 也无法实现精神满足, 因此认为参与会展活动的价值不大。
二、会展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原则
志愿服务的无偿或低酬劳以及服务的短期性特点, 使得对志愿者的管理不同于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简单的利益调控机制在此失效, 志愿者的有效管理成为成功办好会展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评定一个大型展会活动的好坏, 主要取决于会展现场能够按照筹备开展的情况。会展企业需要制定好的志愿者管理计划, 能够使志愿者实现自我价值并发挥最大价值, 以期达到活动效果。
首先要认识大学生志愿者在展会中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制定管理计划。志愿者在会展活动中, 在不同的活动工作岗位, 在组织方工作人员的领导下, 开展一定职责范围内的比较简单的工作, 从而完成会展活动人员接待、信息咨询、现场引导、门禁管理、设备管理、资料物品运送与派发、数据收集等工作, 帮助会展活动参与者最大限度地参与会展活动, 获取更好的服务体验。因此, 在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实施方案的选择中, 决不能把志愿者视为会展活动的“配角”, 认为他们是正式员工的“辅助人员”。大学生志愿者是会展成功开展的服务细节的具体实施者, 为会展活动参与者在现场提供最直接的服务, 是会展活动按照既定计划执行的保证。因此, 需要重视志愿工作人员的个人需求, 关注他们的志愿服务的回报形式, 防止过于注重志愿者的短期价值。另外从长远角度, 大量的志愿者对于会展活动的满意体验可以为展会进行口碑宣传, 大学生群体占据着社交媒体的话语权, 他们也是即将步入职场的人员, 他们的口碑传播对于会展项目的持久生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志愿者的管理中, 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协调性原则
在志愿者的配置与管理过程中遵从协同性原则, 使志愿者的管理主体之间、志愿者与正式员工之间、不同部门的志愿者之间以及同一部门的志愿者之间, 通过合理的组合及有效的分工合作, 形成一种大于个体分力之和的整体合力;要告知志愿者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 从而使他们对项目有全局观的把握, 从大局出发处理事务, 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岗位。
(二) 弹性原则
志愿者岗位配置柔性化, 岗位配置不仅要周详, 还要留有适当的弹性空间。在遇到紧急任务时能够在有效时间内, 动员充足的志愿者, 而不受其所在岗位和分工的约束。会展现场招募大量的大学生志愿者的目的是服务众多活动参与对象, 而参与对象的活动范围以及高峰时段没有明确的规律性, 因此需要现场临时调配志愿者, 而且这一调配活动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三) 集中与分权相协调原则
集权与分权的协调。既要赋予志愿者一定的自主权,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又要保证他们按照预定的目标开展工作, 同时要在特定的环境中, 把赋予他们的权力收回来。
(四)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在志愿者的管理中需注重其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志愿者的权利可以包括了解工作政策、表达工作岗位意愿、获得志愿者服务证明、获得工作必须的工作条件、对志愿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申请退出。志愿者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规定和主办方的相关规定、履行服务承诺、参加统一的培训和相关活动、服务组织方的指挥和调配、遵守保密协议等。
(五) 注重精神满足原则
对于志愿的回报形式的设计要更加贴近他们的精神需求, 提供独一无二的回报形式。比如:展览会最后一日下午的参观活动, 会议结束后的聚餐联欢活动, 展览纪念品的发放, 对优秀志愿者的表彰等, 这样的活动安排, 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志愿者获得受尊重的精神感受, 这符合曼吉特 (Manjit Monga, 2006) 提出的“全面五元模式”中的志愿者的利己动机, 即追求道德和心理意义上的自我, 其中被需要和尊重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三、会展活动组织方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
志愿者的培训就是通过对志愿者进行有关会展活动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使其获得为会展活动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过程。志愿者服务水平的高低往往是评价一个大型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而这与培训水平的高低紧密相关。会展活动的周期一般在3到7天, 对志愿者的培训应控制在1-2天之内, 因此需要制定详细周密的培训计划以及培训方法, 从而让大学生体会到培训的价值, 而培训的价值也是对志愿者工作最有意义的回报。根据曼吉特 (Manjit Monga, 2006) 提出的“全面五元模式”, 志愿者参与活动的实用性和利他性动机是重要的驱动力。实用性动机指志愿者希望通过参与活动获得个人利益, 比如:知识提升、技能提升、工作经验等。因此会展组织方, 需要认真准备岗前培训, 不仅仅要列出需要大学生志愿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对他们提出的要求, 更要从大学生的角度, 确定培训内容如何与他们的需求相结合。
在培训内容方面, 首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应当是在“求共同发展”的目标定位下, 寻求多元化的志愿者个性化素质的培训, 包括待人接物的礼仪和社会公众责任心的加强等, 而最重要的是组织归属感的培养、注重精神层次的培养。岗前定位培训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使志愿者了解大型活动志愿者服务的政策、程序, 以及可能面临的日常事务的处理, 这样可以使志愿者尽快地、尽可能多地了解会展活动, 以适应会展活动的要求。此外, 还要对其进行分类培训。这是根据志愿者所从事的具体服务工作的不同, 而进行的不同内容的培训, 培训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志愿者要做的具体工作的技能要求和说明, 要给志愿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样例, 通过具体和规范化的指导, 使志愿者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同时可以为志愿者准备培训资料, 一方面作为工作手册, 也可以让志愿者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适当减少对自愿者的集中培训。
此外, 对大学生自愿者的培训, 还要加强保密制度以及安全意识的培训等, 通过签订保密协议工作协议等, 使志愿者意识到他们是参与到商业活动中, 他们的行为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这样的培训可以降低企业的用人风险, 也可以让志愿者提升商业意识, 认识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的价值。
为了实现企业、学校和大学生志愿者的三方共赢, 会展类企业或会展行业协会可以与学校共同研究的可能合作模式, 企业搭建实践平台, 学校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
参考文献
[1]曾静.现代大型活动志愿者管理控制机制探讨[J].管理观察, 2009 (2) .
3.学生会“火车站志愿者”活动简报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精神;青年志愿者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公民品质的要求,更反映了公民精神的塑造已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先生曾经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1]江泽民同志也曾经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成长在新社会大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即将参加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中并担当重任,大学生的公民精神及其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所以,公民精神成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可喜风貌和新的蕴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公民精神,成为大学生公民精神培养的实践载体。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涵
1、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虽然在世界各地名称有所不同,但所指对象和任务大体相当。在西方国家,志愿者是指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法律强制驱使,为改进社会而努力的人们。在中国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将其定义为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在中国大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2、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及其志愿者活动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20 世纪90 年代传入中国。1990 年深圳建立“青少年义务工作联合会”,1993 年北京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爱心社”,同年底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 年12月5 日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这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是根据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提供志愿者服务对象的社会资源,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结合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校园内外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者主题活动。[3]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个体道德实践的过程,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个人自我教育三者统一的过程,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义
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得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公民自我认知、公民自我体验和公民自我控制,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予以认同,并把握自己在社会实践和道德交往中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的充分发展,提升公民精神的时代蕴含。
1、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需要的途径
马克思说:“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就应当是年轻人职业选择的指针,不应当认为这两种利益是彼此敌对,互相冲突的。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幸福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专业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的伟大人物。”[4]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触摸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可以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从学校走向社会,更好的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去,而青年志愿者活动正为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2、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青年志愿者自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发挥着先进文化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当中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青年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青年志愿者活动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努力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协调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社会风气,为塑造健康人格、消除社会失范现象作出了贡献。另外,由于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青年志愿者他们都是由不同阶层的成员自发自愿的组成,彼此是因为共同价值理念和世界观而集合在一起志同道合的有为青年,成员间形成了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的新型互动关系,原有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差异已退居次要地位。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和世俗化的今天,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关怀和接触,减轻乃至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因此,志愿者活动作为一个载体,把不同背景的人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一种社会整合剂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我们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起步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1、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认同和理解
公众对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了解还很缺乏,对志愿服务的行为不能理解;不尊重志愿者的动机、劳动和价值等。实践中我们还看到,校内外普遍存在对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内涵不明确的问题,经常出现将志愿服务组织临时“拉差”的情况,把志愿者当成了廉价的劳动力,使得许多志愿活动成为一种组织行为而不是自愿参与行为。
2、志愿服务的管理和制度建設方面有待加强
一是志愿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有效的界定和管理。二是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志愿服务是一种志愿奉献的无偿服务,本身并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收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
方面都需要一定费用,完全依赖共青团组织这一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因而会大打折扣。青年志愿者的人员构成、权利和义务、行动的范围和形式、青年志愿者组织之间,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等许多问题都缺乏法律上的界定。由于缺乏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相应的法律保障,青年志愿者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自身的权益更无从维护,从而也影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行动的积极性。三是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还不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是不可能进行物质激励的,所以精神激励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志愿者不但得不到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满足也很难实现。
3、志愿服务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首先,尽管高校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人数总量很多,但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停留在自发阶段而不是自觉阶段;其次,由于受到专业技能所限,高、精、专的专业性志愿服务不够,使得高校志愿者的活动形式特点不鲜明;再次,有的志愿服务流于形式,为了名利、宣传等而参加活动,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有些本来的善意帮助最后却成为受助单位的困扰、负担等等。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前至少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促进社会观念转变,积极为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高校来说,要特别注重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的事业,志愿服务的开展始终离不开宣传,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侧重不同的主题,确定相应的宣传重点,加强舆论宣传和典型表彰,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第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内容应大力扩展。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主要在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而国外的志愿者活动已扩展到社会福利之外的其他领域。如学龄前儿童日托、老人日托、学龄前儿童课余活动、保护妇女、移民难民安置、社会义举、社会正义、民权、社区开发、文化和艺术、卫生和医院等等。
第三,完善志愿者的管理制度。为规范志愿者的管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布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志愿者注册制度开始在全国普遍实施。《办法》对注册志愿者的定义、基本条件、权利、义务、注册程序、管理和培训、激励表彰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它代表着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制度。要定期对志愿者进行理念培训、技术培训,切实保证志愿者服务质量。
第四,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完善和落实物质保障机制。志愿活动是大学生本着志愿、奉献精神参加的公益活动,是一项非盈利的社会事业,要想得以长足有效地发展,就必须得到各级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更充足的资源保证。其次,要完善和落实法律保障机制。推进志愿服务立法是保障志愿服务各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
第五,完善和落实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激励作用是重要的。虽然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并为期望被表彰,但是要弘扬志愿精神一定需要表彰,这种表彰是对志愿服务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的号召和呼唤。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高校也应建立一定的补偿制度,对学生的志愿行为给予价值肯定。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既能服务社会,又是自觉成材的有效途径。正如志愿者誓词里所讲: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让我们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慎之. 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 改革,1999,(3).
[2]江泽民.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01-07-02(1).
[3]周围,肖建华. 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2,(6).
[4]桑运川.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党政干部论坛,2006,(3).
4.火车站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书 篇四
火车站志愿服务活动
策
划
书
二〇一三年三月六号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团
火车站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火车站志愿服务活动
二、活动背景:许多人也包括我们都有过第一次乘坐火车的经历,第一次总会遇到好多困难,而且火车站又是客流量最大的地点,所以每一位乘客都会遇到许多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不知道怎么买票从哪买?不清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从而导致绕远;携带大量的行李,一个人拿着很艰难;因为巨大的客流量致使有限的车站工作人员不能妥善处理旅客的相关事务,菜式的车站秩序混乱,更导致偷窃事件屡次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乘客的人生与财产安全。同时也为火车站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雷锋月”之际,我们更应该响应雷锋精神的号召,服务大众,展现并发扬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三、活动主题:志愿心,志愿行,志愿服务,志愿献爱心
四、志愿行活动目的:通过志愿服务向社会宣传倡导志愿精神和雷
锋精神,为旅客提供义务向导,协助买票、帮忙提行李等一些旅客同意及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旅客解答疑问,缓解车站压力。
五、活动意义:作为大学生,作为海滨学子有义务为实现整个民族的健康发展做贡献,有义务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做贡献,有义务去体现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海滨学子作为社会力量中的一股,能够充分展示新时代青年的风貌,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爱心和无私。更能彰显海滨文明精神的面貌,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将由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青年志愿者团策划举办,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在社会上的爱心形象以及扩大提升在校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六、活动时间:2013年5月1号——2013年5月3号
七、活动地点:沧州市沧州火车站(售票大厅和候车室)
八、活动内容:设立服务站台,为旅客提供义务向导、协助买票、帮忙提行李(须征得旅客同意)等一些服务于人民的力所能及的事,为旅客的出行排忧解难。
九、活动流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1、内容:与沧州火车站联系,请允许并支持我们的志愿服务,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
时间:4月15号
2、内容:进行活动前期的宣传工作,制作展板宣传和在张贴关于活动的海报,进行志愿者精神和雷锋精神的宣传
语发扬
时间:4月16号
3、内容:准备活动时的物品,扬声器,以及工作牌。制作团队旗帜、活动时的指示标牌及有关小知识的宣传单和
画报
时间:4月17号
4、内容:活动前期培训,对参加活动的成员要进行简单的培训,怎样去更好的服务旅客,切勿好心做了坏事
时间:4月18号——23号
5、内容:提前安排相关参与活动人员去沧州火车站,与沧
州火车站工作人进行讨论,明确当天活动的任务安排,并在售票大厅和候车厅设立服务台,做好布置工作,以
便当天工作的顺利进行
时间:4月25号——26号
6、内容:召开活动前的动员大会及工作分工安排事宜,并
邀请沧州火车站工作人员参与,指导我们此次的活动安
排
时间:4月28号
7、内容:为活动当天准配好一切,如客车的提前预定,物
品的购买,及后勤人员的工作安排
时间:4月28号
(二)活动举办阶段:
1、当天,6:30学校门口集合,乘车去沧州火车站
2、到站后一切要按活动前的安排,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听从指挥,不捣乱
3、流动人员,要主动上前热心的帮助旅客提拿行李,协助
买票等帮助
4、服务台人员,要热情的对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旅客,并
未他们讲解有关知识,切勿上当受骗和票贩子买票
5、负责照相摄影的同学,要抓拍各个镜头,必要时也可以
对帮助过的人进行采访或留影
6、要维持好售票厅的秩序,提醒旅客要文明买票
(三)活动后续阶段:
1、当天6:00,及时清理活动现场,要做到,只留志愿精
神在,不让垃圾留
2、统计人数,统一乘车回校,并在沧州火车站合影留念
3、回去后,及时进行活动后的整理工作,召开会议,做出
当天的活动总结,并将活动成果制作宣传报,并将一些照
片视频上传校网,将这种文化精神传扬的全国各地
十一、注意事项:
1、志愿服务活动工作人员要统一穿戴志愿者服及工作证,便于辨认
2、参加活动的同学要着装整齐,要一身作则,不打闹,不
扰乱现场秩序,并维持现场秩序
3、若有原因临时无法参加者一定要及时上报,便于及时调
换其他活动者
4、活动现场若发生突发情况,首先要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切不可贸然实施,并及时上报负责人
5、若有不懂之处,不要假装知道,乱教于人,要询问火车
站的工作人员
十二、其他情况:
1、本《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火车站志愿服务活动策划书》,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期间如有特殊情况,可按照实际情况调整实施
十三、经费预算:
袁晓宙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团
5.青年志愿者活动简报 篇五
[2013]第一期
梦之翼·跫音小屋(第5小屋)落户城川小学 暨爱心捐赠仪式
2013年11月2日
编辑:尚超超
梦之翼·跫音小屋(第5小屋)落户城川小学
暨爱心捐赠仪式
2013年11月1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一行5人带着十几包衣物、书籍,前往白银市靖远县双龙乡城川小学。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颠簸,于下午六十许安全抵达目的地。次日十点,“梦之翼·跫音小屋(第5小屋)落户城川小学 暨爱心捐赠仪式” 如期举行,大会首先由协会主席尚超超同志讲话,说明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更多地的人来关注这里,帮助这里的孩子;其次我们将此次募捐到的图书和衣物进行了捐赠;随后由城川小学校长致辞,表示对我们此次活动的感谢,同时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接下来“梦之翼·跫音小屋(第5小屋)”正式落户城川小学,城川小学校长接过牌子后发表讲话,志愿者们为书插上翅膀,以“梦之翼”之名飞行,让梦之翼·跫音小屋(第5小屋)在今天落户城川小学,让一本本图书飞进城川孩子们的心中,让梦想载着城川的孩子飞出大山;最后,孩子们为志愿者们献上了红领巾,以表示对我们的感谢。
丝丝关切情·走访贫困学生家中
6.社区志愿者活动简报 篇六
由于我社区大部分志愿者都是新加入志愿者队伍的新人,对于志愿者工作开展和活动组织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不是特别了解。为提高我社区志愿者整体素质和志愿者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管理和队伍建设体系。本月,我社区根据每月一次的志愿者培训工作要求,组织了第二次志愿者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为志愿者服务礼仪,目的就是让我社区的志愿者们能够提供更优质的志愿服务。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其他社区的志愿工作者,为社区的志愿者活动组织进行详细培训。
参加本次培训的是社区志愿者各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和志愿者,通过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志愿者们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了更多关于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通过积极的`讨论大家纷纷表达自己在参加志愿者活动中遇到的趣事和解决的办法,气氛很是热烈。在接下来的培训课程中我们还会涉及志愿者礼仪与修养、紧急救护、爱心帮扶、综合治安等相关知识。我社区的志愿者对自己的要求都十分高,志愿者们希望通过自己开展的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以及需要帮助的群体带去自己的关爱,让社会的和谐氛围更加浓厚。
7.学生会“火车站志愿者”活动简报 篇七
高中项目式志愿者活动, 是指在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深化的背景下, 在科学分析高中学生服务能力和社区 (包括学校) 建设需要的前提下, 创造性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培养学生服务意识, 倡导服务学习, 设计多样化的志愿者服务项目, 激励学生自主选择、自愿结合, 自觉地参与项目式的服务活动, 并将这种志愿者活动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重要评价内容, 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促进学校由封闭走向开放, 加强学校与社区交互, 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 实现资源交换和共享, 为建立文明社区提供智能贡献。
一、通过志愿者活动, 培养学生服务意识
在每学期的高一新生报到时, 我校都会提前在高二、三学生中招募志愿者, 然后进行集中培训, 在学生报到当天引导、帮助高一新生及家长去高质量地完成高一新生报到的大事。这项志愿者活动已经开展了好几年, 而且获得了家长和新生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 志愿者们还参与校园管理:进餐时, 他们督促学生文明、有序就餐;早操时, 他们督察各班跑操纪律;午休时, 检查学生午休情况及各班教室、包干区的卫生;晚间自主学习时, 他们在校园内不断巡视自修纪律……在参与这些学校日常管理的工作中, 学生也提高了认识, 获得了成长。
二、通过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对中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点。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将责任教育糅合于体验性教育中, 以达到知行统一。由我校主持并参与开发设计的志愿者活动项目为学生提高自身责任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我校于2015年7月配合镇里开展了《给我电池, 赠你绿色》的废旧电池回收活动:“你知道吗?一粒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 会永久地污染一平方米土地, 或者让60万升的水体失去使用价值,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从今天起, 回收废旧电池, 保护地球, 保护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现在, 你就可以把废旧电池交给我们, 一次性提供10节电池, 我们会送给您一盆健康可爱的多肉植物。”本次活动每班选派1名代表作为志愿者组成志愿团队, 专门接收学生及家长送过来的废旧电池, 并做好登记工作。看到不断到来的人群, 学生也热情澎湃, 热火朝天。看到收到的近10桶废旧电池, 学生很有成就感。通过此次活动, 学生多次解释废旧电池的危害, 也进一步强化了废旧电池的危害, 也进一步树立了不随便乱丢废旧电池的习惯。相信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 学生会自觉地收好废旧电池, 也会进一步向家人及朋友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过程, 学生们感受到了作为普通公民应具备的责任, 通过社区调查, 他们发现了平时在课堂上看不到的问题, 由此具有观察社区、关心社区的意识和体验, 并引发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这是一个普通高中生必备的公民素养。无论是继续深造进入高校还是直接进入社会, 只要他们具有奉献社会、回报他人的精神, 他们对社会有用的人, 就是幸福的、快乐的人。
三、通过志愿者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水平, 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通过志愿者活动, 学生们不仅可以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 体现价值, 自身也能够获益颇多。在每次志愿者活动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活动内容, 共同商讨面临的问题, 提供解决方案, 学生之间存在分歧自行解决, 无形中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意识, 培养了合作精神。在图书义卖活动中, 学生自己制作宣传海报, 自己定活动章程, 自己去参加活动, 活动结束后, 学生会写一下参加活动的体验, 在学生所写的感悟体验中, 学生的情感也有所升华, 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锻炼。
8.学生会“火车站志愿者”活动简报 篇八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活动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优势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已成为规模性的学生参与项目,是提高大学生责任认知的有效举措
责任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承担的社会义务的认识,包括自己承担着怎样的义务,承担这些义务的最终原因与价值。一般来说,责任认知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其形式与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是见证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突飞猛进的发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社会知名度的公益活动,并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胡锦涛指出:“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青年志愿者活动能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挥潜能的机会,特别是在社会公益、支教扫盲、帮困扶贫等方面不断延伸,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学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而且由于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培养功能,既可以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帮助大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拓展视野,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志愿性的特征,是丰富大学生责任情感的有效途径
责任情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履行责任状况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和愿望,它根源于个体的良心和对利益的需要。具有了正确的责任认识并不等同于能自然而然地将之付诸行动,而必须将正确的责任认识与积极的责任情感相结合,才会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和产生履行责任的动力。
社会是无字之书,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教育资源,作为具备一定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他们迟早要步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而志愿者活动接收社会教育本身就是主体性教育的内容,能够满足大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自我教育的良好基础,尊重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使得大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而且志愿者在实践中是具有一种自觉行为条件的积极体验者,他们在活动中一方面是更为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印证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对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从与弱势群体、边缘人群、贫困地区的接触中,在与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人的交流活动中使得大学生对国情、民情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了对事物的理解力、判断力,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的关系,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自觉萌发出一种和谐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使得大学生把情感投入到更加广大的社会空间,而这也是引发责任行为的原动力和内趋力。
三、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征,是培养大学生责任行为的有效载体
大学生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是把社会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任务、要求、规范等通过道德实践转化为个体道德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也是大学生按照道德意识活动所达到的道德信念、道德境界、道德理想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完善他人、完善社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形活动”。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自我意识障碍,二是与家庭、学校、社区疏远,因此他们积极倡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亲社会”行为克服障碍。所以,在志愿者活动中,大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使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从而对责任感产生了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会把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本质和主流,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牢固地树立起国家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抵制各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和言论,自觉践行社会责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对己负责到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递进过程,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机会,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服务社会,也为他们施展才华、锻炼意志、实现自我价值、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周庆华.“服务学习”理念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04):135-136.
[2]马众,侯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培育机制研究——基于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5(10):52.
9.志愿者服务活动简报 篇九
为发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让老人们度过一个快乐的重阳节,10月21日,市公安局警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平安志愿者宣传队来到西安区春香老年公寓,看望慰问这里的老人们,并为他们献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活动现场,平安志愿者宣传队的演员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优美动听的歌曲和绚丽多彩的舞姿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老年公寓里也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此次慰问演出活动促进了警民关系和谐,拉近了警民距离,也让老人们深深地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76岁的闫桂云老人高兴地说:“志愿者为我们送来节日祝福,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我们很高兴,也特别感动!”
10.学生会“火车站志愿者”活动简报 篇十
第138期
中共柯柯镇党委2012年5月7日 柯柯镇开展“党员志愿者实践活动”
致力提升党员服务水平近日,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通知》精神,我镇指派专人制定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实施计划,向全镇21个党支部发出通知,要求各支部确定村(社区)、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联络人、负责人、服务需求岗位。本着自愿服务的原则,广大党员认真填写志愿者服务表。
通过村(社区)、机关党支部的宣传发动,截至目前,全镇21村(社区)、机关党组织共吸收党员志愿者256名,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21个,设臵服务需求岗位8个,服务岗位人次共达到536次,接受服务的居民群众达420多人次。接下来,我镇将继续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努力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提供服务。今后,我镇将把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
要举措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和长效机制,力争使柯柯镇党员服务活动再上新台阶。
抄报:县委办、县政府、县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创先争优办、县委组织部。
11.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路径刍议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 志愿服务 创新 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现状
我国志愿服务于20世纪90年代发端,近年来持续蓬勃发展,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是吸引公民参与社会事业、文明发展、生活改善的有效途径。1994年中国志愿者协会成立。随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纳入了国家战略任务中。2013年12月5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经民政部批准后正式成立。2014年,共青团中央对2006年颁行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注册志愿者管理工作,推动了志愿服务项目化、社会化及制度化发展。随着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在全国遍地开花,倡导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呼声日益成为共识,志愿服务工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因其意义突出、载体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深受大学生欢迎,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西部计划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等项目,都在全国引起良好社会反响。但在实际开展中,往往出现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松散不成体系、志愿服务形式单一、志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乏善,有些项目虽然效果良好,但昙花一现,组织方在招募、培训、资金支持等环节上松散断裂;二是缺乏良好激励机制。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和过程后个人体验收获不足,导致参与热情下降或流于形式;三是志愿需求对接不准,资源错置,造成服务质量和效果不佳。因此,以创新理念探索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展路径显得尤为必要。
三.以创新理念探索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路径
主要体现在用新理念端正动机,以新角度推动发展,令新方法达成实效。
1.正确培养学生志愿服务动机,撒好奉献的种子。志愿服务有三要素:主体、场所、对象。就主体而言,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时普遍有利他和利己两种动机。利他动机表现为希望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这种亲近社会的行为;利己动机则表现为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组织方应当将两种动机有机结合,客观看待,化解矛盾。抓住学生想锻炼自我,实现价值这一心理,激发学生热情,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志愿服务动机,为形成良好风尚打下基础。
2.以项目化角度推动志愿服务发展,耕好一片田。大学生志愿活动往往“一阵风、一窝蜂”。从项目化角度设计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保证志愿服务主题鲜明、特色突出、资源集中。学生能够更为自主的选择志愿服务领域,针对性地锻炼自身能力。在高校,应鼓励辅导员和专业教师打配合,精组织、深指导、广保障,强化实践育人效果。其次,做好志愿服务的评级工作,发挥辐射激励作用。再次,做好树先立典工作,夯实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打造精准化志愿服务活动新常态,深挖一口井。“为有源头活水来”,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顶层设计,精准对接。一是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实践平台。整合共享各渠道信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管齐下,广泛开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摒弃舍小取大的思想,专注实践成效,对于受受助者认可的志愿服务基地要悉心维护,认真总结,深挖经验。二是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相关制度。以《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为基础,做好相关制度保障及创先争优工作。三是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深挖一口井,不搞面子工程,做好项目维护和升级工作,努力打造一批在学生中乃至社会中有良好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四.总结
志愿服务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合,与我国四个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相投相契。因此,以创新理念做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引导工作是一项有着深远意义的工作,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更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学生认同感和践行力,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披风助力!
12.大学生志愿活动存在问题研究 篇十二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大学生志愿活动所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显露。如大学生志愿者缺乏延续性、商业化操纵、相关的社会法制不够健全等问题都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活动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要对大学生志愿活动情况进行剖析, 分析主要的问题, 并针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特点与社会体系给予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 进而能够解决大学生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活动发展现状
伴随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所从事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虽然规模不大, 但由于有着超高的觉悟意识和服务热情, 已经成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先锋队。纵观全国大学生志愿活动, 当今大学生志愿活动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学校主导。学校团委成立由学生直接参与的志愿服务组织, 学生直接管理, 其活动的开展由校团委直接部署, 较多开展与时事政策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 例如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走进社区服务、给孤寡老人送温暖等活动。此类活动开展, 由团委部署, 自然班为基础, 团支部管理推进, 学生能够较为广泛地参与进来。
二是学生自发。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地位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国际赛事在我国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广州亚运会均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实践机会。大学生志愿者自己投发简历, 经过前期选拔、后期经过较为专业和系统的培训后, 分派在各个场所, 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而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自然灾害中, 大学生志愿者更是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虽然受灾群众在物质上得到了国家的资助, 但是他们心理及精神上的伤害却不能被顾及到。因此, 这就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帮助。此时, 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前线, 为灾区群众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抚慰心灵。西部志愿服务更是体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 通过严格的选拔和推荐程序, 前往西部贫困地区参加支教、支医、支农等志愿项目, 为西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两方面的志愿服务在近几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推动了我国志愿活动的进步。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大学生志愿活动取得成果的同时, 也存在一系列阻碍与问题。由于种种问题的暴露, 越来越多的学生无法或是不愿加入其中, 导致当今大学生志愿活动出现了表面繁荣的情况。
二、大学生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志愿者缺乏延续性
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基本都是一些在校的大学生, 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由于各个学校教学系统、课程安排的差异性, 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大四毕业的同学又面临就业、考研、毕业等多重压力, 不能继续提供志愿服务, 而学校又未能及时安排志愿者进行交接, 志愿活动可能就此中断。
(二) 志愿活动内容单一, 缺乏新意
志愿活动是助人, 同时也是自我的提升。但是部分学校志愿活动内容、形式单一, 活动内容不断重复, 缺乏创新, 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热情下降, 同时也使得他们对志愿活动的认知出现偏差, 觉得只有几件事算是志愿活动。并且由于地域限制, 大多数活动局限于校园内或学校周边, 难以融入真正的社会, 服务于更多的人。
(三) 起步时间晚, 发展速度快
我国的志愿服务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时间较晚, 发展速度过快, 不仅制度和法规不完善, 社会认知度更是不高, 不能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有些活动存在虚假宣传, 夸大志愿服务内容, 从而引起参与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反感。
(四) 志愿活动的人为商业化
不良商家利用大学生志愿者的涉世未深、过于单纯的弱点, 人为将志愿活动商业化, 扭曲志愿服务的本质。也有一些志愿组织, 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 违背社会道德和良知, 招募社会阅历浅、识别能力不强的青年大学生, 安排他们做推销员、搬运工, 极大降低商业运营的人力资源成本。
(五) 缺乏健全的法律机制保障
志愿者服务在很多情况下存在一定风险。从现阶段来看, 大学生志愿者缺乏权利和义务的意识, 而管理者缺乏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并没有健全的法律机制保护志愿者的合法利益甚至是人身安全, 使得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更加缺乏保障。同时由于注册机制并未健全, 大学生志愿者身份得不到认可, 使权益保障更加困难。
三、结语
13.3月份青年志愿者活动简报 篇十三
为了这次活动,德育工作处团委做了很多准备,首先在校园中宣传,号召同学们把平时的废品积攒起来,然后把这些废品收集到一起,再拿到废品收购站,一共卖了305.5元钱。周六一大早,青年志愿者带着用这些钱买来的礼物聚集在校门口,一起坐车前往福利院.这次福利院之行,在略表心意的同时,更旨在显示客观的诠释和谐二字的涵义,让更多处于黄昏时段的老人感受到社会上最单纯的温暖。
进入福利院中,同学们都热情地和老人问好,搀扶着他们,来到老人们的房里,向老人们讲述自己在校的生活,询问着老人们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听老人讲起那些陈年往事,受益匪浅.有的奶奶拉着同学的手,忍不住眼泛泪光,甚至有的老人把同学误认为是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奶奶紧紧拉着同学的手不愿意松开。看到这些同学们的心里都有些不好受,我们也有爷爷奶奶,我们的亲人可以有家人的照顾,可以享受到天伦之乐,可是这些生活在福利院的爷爷奶奶却无儿无女,甚至一个亲人也不在身边,他们的内心会是多么的孤独啊!所以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爱。但同时同学们了解到,他们在福利院生活的很好,还经常有爱心人士去看望他们,这时同学们的心里又有了很大的安慰。
14.国际志愿者日宣传活动简报 篇十四
志愿者们充分利用这次志愿活动契机,向广大群众深入宣传志愿者知识和社工服务内容,发动居民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推动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志愿者服务事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彝良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本次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好评和欢迎。
此次活动共发放志愿者宣传册500余份,并向广大群众讲解志愿者知识和益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各类项目,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使更多的市民了解了“12.5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活动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大大增强人们支持、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彝良贡献力量。
★ 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宣传活动策划
★ 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心得体会
★ 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
★ “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方案
★ 12.5日国际志愿者日活动简报
★ 国际志愿者日的活动策划书
★ 关于开展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
★ 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总结
★ 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总结
15.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 篇十五
1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1993年, 北京大学的几名同学在“清扫道路积雪”中成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志愿服务性质的社团——爱心社;同年底, 共青团中央做出了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决定。同年12月19日, 2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 在京广铁路沿开展了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自此, 青年志愿者行动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各地展开。十七年来, 青年志愿者行动得到了不断发展, 队伍日益壮大, 志愿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 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要点服务项目。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以及在大型活动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提供各种志愿服务等。
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无论是全国性的项目还是地方性项目都在其中担当先锋队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 至2008年奥运会前夕, 全国累计已有2.68亿多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按照《按照注册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进行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2511万名。与此同时, 青年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考核、评估、激励等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青年志愿者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形成。
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许多高校都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当做事业来办, 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进行建设, 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展过程中, 除了秉承志愿服务的一般特征, 还展现了大学生群体的显著特征。
2.1 志愿服务的一般特征
(1) 无偿性。无偿性即利他性或理解为非功利性, 是指志愿者不为物质报酬参与服务工作, 也就是说志愿者提供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等个人资源为社会或需要帮助的人群服务不是为了盈利, 而是表达自己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义务。不为物质报酬并非指绝对没有报酬, 若报酬少于实际价值, 或组织方、邀约方等某个组织对服务产生必要的费用进行了补偿, 都属于无偿性的范畴。
(2) 自愿性。自愿性是指志愿者选择参加志愿服务的行为, 是自觉自愿的, 是个人主体意志的真实表现, 而非第三人或外界的强制。虽然许多志愿服务活动是由政府或社会团体发动组织的, 但并未带有强制压迫的性质, 而是通过宣传, 唤起人们的良知, 使人们主动自愿参与。这是志愿服务有别于其他社会行为的前提和标志。
(3) 公益性。公益性是指开展和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不是为了某个人或某个小团体的利益, 而是为了你、我、他、社区、社会的公共利益。
(4) 社会性。社会性是指志愿服务渗透到社会公共领域的各个层面, 增进了社会公共福利, 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起到了调整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同时, 志愿者的社会化程度也通过参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志愿服务得到了提升。
2.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共青团在党中央、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 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开展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 除了具有志愿服务的四个一般性特征, 还呈现出以下符合时代和青年大学生要求的显著特征:
(1) 时代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着眼于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补充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不完善方面有所作为;它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弘扬社会新风正气, 传递文明与爱心, 上为政府分忧, 下为百姓解愁, 帮困扶贫, 救急救难, 减轻了社会压力, 缓和了社会矛盾, 促进了改革、发展和稳定;它引导、教育当代青年大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成长成才,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 组织性。大学生志愿者一般都是在高校共青团组织或具有志愿性质的大学生社团的号召、组织、指导下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以这种方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觉得更具有正式、更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及荣誉感, 也是大学生向组织靠拢的一种表现方式。高校一般都建立有校级、院系级的志愿活动指导中心或志愿服务工作部以及各种大学生志愿性社团两级或三级组织框架体系, 以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大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充分发挥了组织的功能, 体现了很强的组织性。
(3) 群众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于符合青年大学生发展的内在性多元化需要, 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是一项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群众性活动。它已超越了时间、空间、年级、专业、性别等方面的局限, 遍及、深入到城市、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 在全社会形成了强烈的辐射效应。
(4) 实践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包含着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群众性社会实践活动, 它在实实在在的社会服务活动中助人助己,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大学生志愿者实实在在的服务实践, 使服务的主体和客体都发生深刻的变化, 真正做到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 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性。
(5) 开放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 它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着眼于服务社会的同时教育青年大学生,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极强的吸纳能力;它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 善于创新, 与时具进, 不断丰富和完善它的内容和形式;它充分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志愿服务方面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使志愿服务活动和模式更具特色和丰富多彩。
(6) 多样性。从开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来看,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从原来的扶老助弱助残生活帮扶等比较单一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发展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 如义务献血、爱心家教、交通协管、义务维修、清洁环境、理论政策、卫生疾病预防宣传, 法律、教育、心理、技术等咨询与援助, 大型活动和赛事志愿服务行动,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服务行动等等, 具有非常明显的多样性特征。她符合大学生各种层次不同需要, 正是这种多样性吸引着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广泛参与。
(7) 事业性。各高校都以办事业的精神和方式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非常重视研究和积极探索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长久化、项目化、基地化的途径、方式或机制, 在健全组织运行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基金保障, 形成项目管理的同时, 创建活动基地和不断完善了使活动经常化、规范化的“一助一”、“包户”、“结对”、“三定三包”、“爱心家教”、“社区挂职”、“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志愿服务形式。并且在志愿者招募、使用、管理、培训、评价、奖励等方面逐步形成较为规范的制度, 努力使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成为一项引导、教育、凝聚青年大学生的事业。
(8) 流动性。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时间的规定性, 决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流动频率较大, 新老成员的交替相对比较频繁。正所谓“铁打的营盘, 流水的兵”, 一届一届的大学生志愿者毕业走向社会, 一届又一届的大学新生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 继承和发展着青年志愿者行动这一伟大的事业。鉴于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性大的特点, 做好志愿者队伍建设当中的“传、帮、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 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特征, 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核心组成部分, 是一项与时具进的崇高公益事业, 正如江泽民同志寄语广大青年志愿者, “青年志愿者行动, 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崇高的事业, 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进行好这项事业, 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希望你们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努力, 发扬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 不懈奋斗, 不断创造, 奋勇前进,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各高校应该在200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精神指导下, 充分尊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 建设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积极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社会进步意义了解和认同的提高, 志愿服务立法的推进, 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会得到更规范更快速发展, 它对大学生的导向功能和教育意义将越来越凸显。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职业化社会化, 培养必备的职业素质搭起了桥梁和有效的平台,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这项事业,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竖起了一面“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和谐精神旗帜。
参考文献
[1]潘红霞, 应广兴.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持续发展问题的初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6 (1) :62-63.
[2]时小燕.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海河大学, 2007.
[3]王顺茗.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学生职业道德养成[D].华中师范大学, 2009.
16.志愿活动简报 篇十六
当天一早,志服部成员便开始紧张忙碌的筹备工作。从运输物品到人员安排;从活动前的讲话到安全到达活动现场,各项工作部署周到全面、有条不紊。抵达现场后,所有活动按计划依次进行。在摆好基本活动物品后,志愿者倾情投入,将前期整理的各种作品如书法、绘画、手抄报等赠送给在场老人,并与老人谈心聊天,给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同时,大家也与在场邻近的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同学真诚热情地交流活动经验。随后,志服部成员和志愿者们将工作用具收拾整理后,又将场地的垃圾进行了认真清理,至此,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是对往届重阳节活动的再一次延续,是对敬老爱老精神的又一次升华。同时,活动内容丰富,将大学生和老年人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关怀意识,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x月27日上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团委学生会实践部在我校家属院主干道举办“九九重阳,孝亲敬长”活动,院党委副书记赵有军等领导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共分为“才艺表演”、“即兴演出”、“赠送礼物”和“聆听教诲”四个环节。在“才艺表演”、“即兴演出”两个环节中,歌曲、舞蹈、豫剧等节目轮番上阵,精彩纷呈,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其中,一对老夫妻表演的《敖包相会》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充满异域风情的新疆舞蹈,为老人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视觉盛宴,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最后,同学们把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赠送给了社区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为他们带去温暖和欢乐,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此外,此次活动的举办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利于我院精神文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x月27日,在商学院团委、学生会志愿者服务部的组织下,学院志愿服务小分队带着提前征集到的手工艺品来到师大家属院慰问老人,向老人送去我院师生的祝福。
这次活动分为赠送手工艺品和教老人使用微信两个环节。在赠送手工艺品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纷纷拿出亲手制作的爱心手工艺品送给每一位过路的老人。老人们在与同学们的亲切交谈中,分享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并勉励同学们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恩。老人们对微信使用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同学们义务教微信使用方法的行动帮助他们追赶上时代的潮流。在活动中,河师大家属院离退休处的张处长对我院同学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希望商学院的同学们能将尊老敬老的传统传承下去。活动结束后,老年人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
17.志愿者宣传活动简报 篇十七
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近日,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水上管理处与沿岸责任区单位在苏州河上游开展主题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绿色文明家园”的志愿者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中,中环混凝土砼制品有限公司和上海捷腾建材有限公司两家责任区单位分别在沿岸悬挂“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爱护我们共有家园”和“我的门前我清洁”等宣传横幅,市水管处执法队员对停靠在装卸码头的船舶工作人员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发放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材料,以期进一步提升沿岸居民和责任区单位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共同努力建设美丽苏州河。
保护母亲河,是市水管处每名水域执法队员的职责,也是沿岸每家责任区单位的责任,更是全体市民共同的愿景。日后,市水管处将继续做好责任区管理宣贯工作,进一步增强苏州河沿岸社区居民、过往船民和责任区单位的自律意识和环保意识,为实现苏州河“最干净、最有序、最美观”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学生会“火车站志愿者”活动简报】推荐阅读:
学生会活动简报范文08-14
暑期学生活动简报06-28
“大学生征文比赛”活动简报10-14
大学生艺术节活动简报08-18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报道09-28
大学生志愿活动范文11-08
小学生文明志愿者活动报道07-21
问卷-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情况09-19
暑期实践队志愿者辅导小学生活动总结06-21
志愿者与大学生交流活动策划方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