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2024-09-30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精选9篇)

1.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一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当前国际局势,符合现阶段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特点,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核心价值体系 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并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当前的国际局势来看,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愈演愈烈,西方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在隐蔽中加强。从国内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不断更新,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的趋向多样性,我们唯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转化为社会各方面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复杂的经济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决定了社会复杂的意识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结构,其中客观的存在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中间阶级的意识形态。而阶级阶层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层面就是价值体系或价值观念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的多种价值体系中处于核

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3]。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多种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高度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价值体系。

(一)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

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问题。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胡锦涛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1]面对当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的复杂形势,我们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灵魂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能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指导权、主动权。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条红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作出的价值选择,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为依据形成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价值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个人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想象,代表个人利益,反映个人需求,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个人理想的多样性;国家理想是一个国家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它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反映统治阶级的要求。统治阶级利益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理想不可能与全体人们的理想相一致。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将个人理想引导靠拢到共同理想,才能凝聚社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动员整个国家、民族蕴藏的一切潜能,形成统一的步调和强大的战斗力。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意识和个人理想日趋多元化,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却将全国56个民族十几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牢牢凝聚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被社会各阶层广泛认可和赞同。正如李长春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统领作用。如果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

(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是精髓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本质、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毛泽东早在1935年就深刻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利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5]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早已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和平互助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则是爱国主义。因为只有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才能最大限

度的调动和凝聚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统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6]当前时期,“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党在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全国各民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唯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的观念、做法以及体制机制,才能破除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形而上学主义的制约,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创新更加成为世界发展的动力。对我们国家而言,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创新竞争意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荣辱观,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刻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大力发展各民族和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在道德方面的建设成效明显。但是,封建主义道德影响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我国依然存在,影响依然深刻,亟需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区别开来,亟需确立起能够被全社会普遍奉行认可的道德规范。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立足国情,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的产物,是对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准确、系统表达。它为我们旗帜鲜明的指出了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为我们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

辱观,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飞跃和升华。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激烈的东西方文化竞争,将长期面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意识形态、思想侵扰的压力,我们在此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当前国际局势,符合现阶段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特点,对更好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切实把这一价值体系的灵魂、精髓、主题、基础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真正建立起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

[1] 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2-25(1).[3] 李斌雄,夏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界定的多维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18-21.[4]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日报,2006-2-23,(1).[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6] 杨麻: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J].改革与战略,2005(10):95.[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3.

2.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二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产生及发展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问题的产生, 源于美国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的争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一直对金融工具, 特别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争论不休。80年代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涌现,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缺陷愈加明显,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尽管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加深了人们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缺乏相关性的认识。近期在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是在公允价值会计使用不久以后发生的, 许多金融机构将危机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使用, 要求完全废除或暂时终止公允价值会计。

公允价值会计的产生是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是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目标”转为“决策有用目标”的必然结果。以前, 国际上会计工作多以如实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为目标, 历史成本便成为会计计量的主导模式。进入八十年代以后, 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衍生金融工具大行其道, 由于其初始投资很少或者为零, 且在持有期期末结算, 其签约时的初始投资 (历史成本) 并不能反映其价值和风险情况, 使相关性和可靠性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如何使会计计量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其投资、信贷等活动更为有用的信息, 会计目标开始更多地倾向于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的这种转变, 是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

公允价值 (Fair Value) 是一种具有即时市场决定性、公平性和决策相关性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存在着交集。葛家澍等 (2006) 在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中指出市场价格是所有计量属性的基本概念, 其他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销售 (脱手) 价格都来自市场价格。公允价值是在现行交易中的估计价格, 而不是在过去交易中形成的实际价格。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是公允价值的运用关键。

从90年代起, 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 (FASB) 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向前发展的财务会计准则。鉴于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全新计量属性的重要性及其涉及的复杂理论问题, FASB正考虑制定一项新的概念公告, 即“以现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 阐述需利用未来现金流量作为计量基础并计入成本予以分摊的情形, 以便为将来制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提供理论框架。从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立项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到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以下统称第39号国际准则) 的批准公布, 其间公开征求过四次意见。这在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第39号国际准则的批准公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表现在:第一, 第39号国际准则的批准公布意味着核心国际会计准则所有关键项目的完成;第二, 填补了国际会计准则缺乏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空白, 对于金融工具会计国际协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 从前在表外“游荡”的衍生金融工具, 终于可以找到“家”, 往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也将会增加衍生金融工具 (具体表现为资产或负债) 项目, 这对于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透明、更完整的信息, 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 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还只是一项暂时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 距离IASC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终级目标 (核心是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还有一段路要走。

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就是在会计要素计量方面, 越来越趋向于从历史成本转向公允价值。由于中国、美国和欧洲共同体是全球三大经济实体, 其经济活动总量超过全球经济活动总量的90%, 此三大经济实体目前都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部分资产或负债, 虽然离完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有一段路要走, 但可以肯定公允价值会计将以独特的优势取代历史成本会计而走上历史舞台。

二、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差异

财政部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2006) 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FSB在国际会计准则IFRS (2004) 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 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 A S B) (2006) 在SFAS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一个有序的交易中, 出售资产的一方可能收到的价格或在转移一项负债时需要付出的价格。财政部给出的公允价值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给出的定义是一致的。IFRS定义的公允价值是指结算的金额, SFAS定义的公允价值是指收到或付出的价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财务会计报告准则SFAS在中文翻译后其定义的不同不是很明显。IFRS和SFAS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至少存在五个重要方面的不同。

1.公允价值的判定不同

SFAS明确以交易中的售价作为资产的公允价值, 而IFRS则没有明确是售价或买价作为公允价值。

2.价值判断依据不同

SFAS以交易参与者的价值判断作为公允价值的依据。而IFRS以在一定范围内愿意交易的实体或个人的价值判断作为公允价值的依据。

3.S F A S定义债务的公允价值明确是持有人的支付价格, IFRS没有明确是以支付价作为公允价值

SFAS定义债务的公允价值是依赖于债务转让的意图, 明确是持有人的支付价格, 而IFRS以在一定范围内愿意清偿债务的实体或个人的价值判断作为公允价值的依据, 没有明确是支付价作为公允价值。

4.S F A S定义的公允价值是由市场参与者确定

SFAS定义的公允价值是由市场参与者所确定, 而IFRS以在一定范围内有愿意、有知识的实体或个人的价值判断作为公允价值的依据。

5.S F A S定义有明确的时间是公允价值计量日而IFRS没有明确公允价值计量时间是明天或某个时期

尽管IFRS和SFAS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有所不同, 但其内涵基本是一致的, 公允价值实际上是指公允的市场价格, 它包括三个要件:

(1) 公允价值确定的条件是公平交易;

(2) 交易双方对所进行的交易活动是熟悉的, 对交易的市场信息可以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获取;

(3) 交易的双方是自愿的, 交易的双方是在非强迫、非进行企业清算或非关联交易的状态下进行的交易。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有序、自愿的交易环境反映交易事项内在的、公允的价格, 具有相关性的信息质量特征。公允价值没有设定除公平、有序、自愿的交易环境以外的任何前提, 对于信息不对称和持续经营均没有给予要求。

三、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

所谓公允价值会计, 就是指以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一种会计模式。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在工业社会中相互分割的市场正在走向世界一体化, 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的可靠性、相关性, 在新世纪及未来的会计计量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 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点

1.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会计能够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与历史成本会计不同, 公允价值会计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采用现时的公允价值计量而不是以历史成本计量, 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现时价值而不是历史成本, 与投资者的现时决策更相关。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公允价值会计更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公允价值, 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相关风险

历史成本不能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现时价值, 从而不能反映企业的公允价值。以历史成本对存货进行核算, 以历史成本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都可能造成对经营成本的扭曲, 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相关风险。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会计正好克服了以上缺点。

3.公允价值计量更符合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通常是指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利润是通过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配比后进行计算得到的。如果采用历史成本法, 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 而成本、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不符合会计信息配比原则的要求。配比原则有三层含义:一是收入与成本、费用要保持时间上的配比;二是进行配比的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应具有经济内容和性质上的必然因果联系, 即不同收入的取得是因为发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成本和费用, 而不同成本和费用的发生是为了获得不同的收入;三是在计量属性方面是配比的, 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 成本、费用按公允价值计量, 如现行市价计量。

4.公允价值会计能反映经济事项实质

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 交易双方的实质是实现公平、等值交换 (关联交易除外) 。如果使用历史成本会计, 由于交易资产是以历史成本登记的, 交易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差额就会以非经营性收益或支出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而这种收益或支出并非完全由交易而引起的, 这与交易的实质是不符的。如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 就不可能出现非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损益, 财务报告更能反映经济事项的实质。

5.公允价值会计使得衍生金融工具能在表内核算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已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 它们的名义本金与资产负债总额相比是相当大的。将衍生工具进行表内核算让财务报表使用者对银行的真实财务状况有更好的理解。另外, 也更容易评价银行风险管理活动, 如通过衍生工具的使用, 在何种程度上真正有效。

6.公允价值会计更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公允价值会计的广泛运用导致所有企业的会计报表编制基础的一致, 从而可以使估价框架更加一致、可比。因为金融工具将在相同时点、根据相同的原则进行估价, 进一步保证了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7.削弱了“摘樱桃” (c h e r r ypicking) 的动机

根据现行会计框架, 金融工具经济价值的变动仅在它们实际实现时确认。这样, 银行可能仅仅为了增加会计利润而进行某项交易。例如, 通过销售有大量潜在剩余价值的资产 (秘密准备) 来掩盖核心业务活动的不良业绩。

8.公允价值会计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信息质量、降低了风险损失

在未使用公允价值会计之前, 金融工具是无法在表内核算的。报表的使用无法衡量公司因为持有金融工具而承担了多少的风险, 公司目前的实际价值为何?由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使用, 金融工具在表内核算, 管理层、股东和监管人员能估计公司的价值和承担的风险, 更早采取行动实施风险防范机制, 降低风险损失。这次次贷危机中, 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使用, 使得风险能够及时被发现、披露和救治。

(二) 公允价值会计的缺点

1.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相对于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以实际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 公允价值会计有赖于会计人员、审计人员根据相关信息而做出的对公允价值的判断, 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为的高估或低估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制造虚假信息操纵利润。因此, 如何合理界定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的行为, 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公允价值的判断依赖基础的客观性, 相对于可能歪曲真实价值的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的主观性应当是可以接受的。如同真理的主观性不能阻止其反映事物的本质。

2.公允价值会计的实际操作难度比历史成本会计大

公允价值计量导致资产或负债以其公允价值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有不少财务报表项目如一些没有相关市场价格的金融工具, 其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在这种情况下, 现值计量常常就是估计其公允价值的最好技术。但是, 因为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 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面临着很大困难, 因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亦是导致公允价值计量不易被推广应用的原因。

3.公允价值会计对经济环境变化具有敏感性, 从而导致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

公允价值计量可能由于市场对于经济的预期的波动而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 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也许有人认为, 如果波动性存在, 那么财务报表就应反映这种波动, 这样报表使用者才能获得更相关的财务信息。但是, 反映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 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 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4.公允价值会计提高了对评估机构的要求, 增加了报表审计工作的难度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允价值不能直接获取, 需要估算和验证。公允价值的计量依赖于对公允价值的判断, 对评估机构和评估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 传统的报表审计方法和程序就很难满足审计的目的和要求, 报表审计工作的难度增加。

5.公允价值会计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历史成本因可核而可靠, 公允价值因资料不易取得, 主观随意性较大而不可靠。但由于按历史成本计量得出的会计信息要受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 而信息使用者在现时使用这些信息, 则是要面对现在和未来的经营决策。这样按历史成本计量得出的信息就有可能由于其不相关而变得较不可靠;反过来, 由于公允价值是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尽管它也要受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 但信息使用者, 在现时使用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来面对现时或未来的经济决策时是较相关的, 并且由此而变得可靠。

四、结论

3.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三

关键词:富裕边疆;基础设施;产业体系;民生福利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51-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将其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国梦”基本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一体,其实质就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价值理念。同时,“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价值,以此指导下的我国陆疆治理的价值追求就是“富裕边疆”。富裕边疆,就是通过有效的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实现边疆经济发展、民生幸福的善治目标。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原因,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远不如内地发达地区,部分边疆群众生活较为贫困,导致一系列边疆社会问题滋生,如发展差距拉大、收入失衡、民族意识增强、宗教极端化、生态恶化、认同度低、国家安全受到挑战等,这些问题严重阻滞了边疆发展,并最终迟滞国家整体发展。边疆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还需要从边疆经济问题的治理寻找出路。因此,摆脱贫困、追求富裕、建设富裕边疆成为了当代陆疆治理的根本任务。我们认为:富裕边疆是通过加快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产业体系和高福利民生建设水平为基本内涵的边疆治理善治状态。

一、富裕边疆的内涵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建设富裕边疆基础物质条件。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系统。目前,陆疆地区,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缺口,这是制约陆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经济“起飞”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是边疆地区密切联系内地,推进国家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更是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形成全方位互联互通开放格局的优先领域。陆疆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是以铁路、公路、机场为基本的通达交通运输网络,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大幅提升边疆地区交通安全防护和交通承载能力;二是工业园区、创业园区等产业基础设施。它们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容易吸纳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特别是有利于“高精尖”人才的聚集,而人才正是边疆地区最紧缺的核心发展资源。三是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发展模式,是时下已经广泛运用并证明行之有效的新型发展模式,陆疆地区应广泛运用并以此为后发优势,快速拉动边疆经济增长、就业增长、收入增长。四是以民生取向的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创造宜居环境和民众福利的提升。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加快边疆经济发展,优化民生福利的首要之举。

发达的产业体系,是建设富裕边疆的根本要求。边疆要实现富裕,需要经济跨越式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建设发达的产业体系。没有发达的产业体系,就没有创造生产价值的根本载体,没有解决边疆各族群众就业的根本出路,摆脱贫困、生活富裕更是无从谈起。建设发达的产业体系,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龙头,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特色农牧业、发达的工业和服务业,是追求富裕边疆的根本路径。一是发达的产业体系,有助于陆地边疆成为中国重要的产业基地和人口积聚区,从而为边疆的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基础。二是发达的产业体系,有助于提升边疆社会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过去“输血式”扶贫到“自我造血式”发展,赢得宝贵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动力。三是发达的产业体系,有助于转变单一的资源型产业和改善边疆生态环境,从而为边疆的富裕创造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高福利的民生建设,是富裕边疆的最终追求。民生建设意指满足边疆民众基本生活与发展各方面的社会福利状况,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民生高福利,是相对于传统的“维稳”价值取向的低层次民生建设而言,是边疆崭新的民生建设目标。边疆高福利的民生建设目标,应该以人民是否满意、是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否协调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标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高水平状态。高福利的民生建设表现为:居民收入增加、良好的教育、满意的就业、完备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和繁荣的文化事业。简要概括为:住有其所、学有所成、劳有所获、老有所养、病有所医[2]。

二、追求和建设富裕边疆的价值意义

富裕边疆,是党在陆地边疆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为民理念的需要,是化解边疆地区利益失衡和贫富差距拉大带来的社会风险及后果的根本措施,是应对国家发展进程中民生诉求全面升级的客观要求[3]。

追求和建设富裕边疆是社会主义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追求富裕边疆,逐步消除贫困、摆脱贫穷,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正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邓小平“两个大局”重要规划之中,东部发达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厚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而且有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支持,特别是边疆民众以牺牲自我发展的无私帮助与贡献,共同打造了高度发达的东部区域经济带,沿海发达地区也因此成为了“先富起来的地区”,而落后的陸地边疆地区则沦为了“后富起来的地区”。在共同富裕的理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要求下,经济发展的东部大局已经实现,那么促进陆疆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局也该提上日程。因此,全国民众,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更应该积极的支持与帮扶边疆,协同促进边疆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追求和建设富裕边疆是满足边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回应民生诉求的必然行为。富裕边疆一直是历代中国人的梦想,更是边疆各族群众的追求。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陆地边疆的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内地。到2013年底,据国际标准,我国有两亿多贫困人口,参照国内标准,我国仍有8200多万人,不论参照何种衡量标准作统计,贫困人口比例上还是绝对数量上,陆疆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聚集地,精准扶贫、消灭贫困仍然是陆疆治理的第一要务[5]。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分布在地理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贫乏的连片特殊困难区域,他们不仅仅发展落后、经济收入低,一些贫困山区仍然还存在基本生存生活的困难,比如就医、上学、贷款等难题。因此,边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群,正面临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

追求和建设富裕边疆是保障其他边疆治理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边疆追求富裕,意味着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边疆经济实力和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作为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的经济价值目标。经济上富裕、富足,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解决当代中国边疆治理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的物质保证,是实现法治边疆、平安边疆、和谐边疆、文明边疆、美丽边疆的物质保障。没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其他文明建设只是一句空话,去掉经济建设,而空谈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只会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历史上“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昭示我们国家及其边疆经济社会的治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为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必须始终以追求富裕边疆为价值目标,而且必须是首要追求价值。

追求和建设富裕边疆有利于边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在边疆地区的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57.89%,国家疆域内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穿越了少数民族地区,也就是说,86.36%边境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区域。漫长的陆地边境线上,有136个县级政府单位,其中107个为民族自治县(旗、市、市辖区)[6]。因此,在学界许多专家看来,边疆问题实质是民族问题。文正邦教授曾深刻提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是国内民族问题的本质所在,最根本的还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少数民族群众富起来[7]。而周平教授则认为:“边疆治理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治理,其目的在于解决各种边疆问题,实现边疆的巩固、发展和繁荣,进而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边防,保持和促进国家的强大和繁荣。”[8]以上两种论证的分歧在于以族际主义还是以区域主义看待边疆问题,但最终价值取向是高度一致的,即通过有效的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促进边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边疆民众的民生福利,维护边疆民族团结和边疆社会稳定,进而增强国家发展的整体实力。

三、富裕边疆的实现方式

当代中国陆疆治理,以富裕边疆为首要和根本价值追求,建设一个强大、富裕的边疆,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而建设富裕边疆,必须首先破除阻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把解决边疆各族群众突出困难和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为进一步促进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创造条件。

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凸显陆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重点战略工程。当代的边疆治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始终是重点和难点,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任务。一是推动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向陆疆地区重点倾斜,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交通和水利是制约边疆发展的两块突出“短板”,国家重点工程必须以促进边疆区域交通和水利的大发展为追求目标。陆疆地理位置大多位于崇山峻岭或者戈壁沙漠等自然地理环境恶劣地段,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大且底子薄,以国家政权的力量动员并举全国之力支持陆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陆疆治理有效性的根本保障。二是逐步在陆疆区域建设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交通发达的标志,边疆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优先建设快速通达的交通网络是必不可少的选择。以“一带一路”战略路线为节点,科学合理规划和实施陆疆区域的高速通道建设,重点考虑连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出海通道与周边国家的国际通道建设。三是建设和完善面向农村民生基础设施。加强农村住房和饮水安全建设,逐步解决边疆县(市)的危房改造安居工程和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边疆地区,特别是边境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边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培植边疆特色产业,构建发达的产业体系。随着陆疆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發达地区产业升级换代(传统产业的转移西移)完成,大量的产业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将源源不断聚集于陆疆地区。只有结合边疆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条件,利用好东部、内地发达地区输入的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陆疆发达的产业体系,才能真正改变边疆落后、贫困的局面,实现富裕的理想。首先以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为陆疆产业体系的根本。重点挖掘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利用。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培育开发具有边境特色的重点旅游景区和线路,鼓励发展边境旅游、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农业旅游等特色旅游。其次,以特色农牧业为支柱产业。通过发挥边疆地区独特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建成一批具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三是有选择性的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坚持走工业化道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承接和引进那些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推动边疆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

优先发展教育,加强高福利的民生建设。高福利的民生建设,是富裕边疆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边疆人口素质、提供和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增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必由之路。一是优先发展教育,这是提高边疆民众福利的根本举措。通过普及学前教育、十二年义务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培训,重点扶持边疆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等方式,最大限度满足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对良好教育的需求,实现边疆群众“学有所教”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二是以更实惠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推动“互联网+”新型发展模式支持边疆民众开办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三是加强边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富裕边疆构建基本的“安全网”和“减震器”。通过精准扶贫、扶贫创业等方式改变传统的“输血”到自我“造血”的生存发展模式,帮助边疆贫困群体获得自我发展和追求富裕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N].人民日报,2012-11-29(01).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3〕郑功成.国家发展的核心使命:保障和改善民生[J].行政管理改革,2011,(8):52.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8.

〔5〕郑文凯.我国仍有逾8200万贫困人口[N].法制日报,2014-10-15(01).

〔6〕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方人口数据公报〔EB/OL〕(2011-04-29)〔2016-4-5〕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

〔7〕文正邦.西部大开发与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探究(上)[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2):8.

4.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四

生态运动是当代世界性的社会运动.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对唯物史观的启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认识唯物史观的本来面目;二是如何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作 者:彭学农 Peng Xuenong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上海,200444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年,卷(期):2005“”(11)分类号:N09关键词:生态学 唯物史观 自然 生态危机理论

★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 企业对客户的感谢信

★ 混沌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 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世界能源展望》对我国的启示

★ 对我国功能保健品营销模式的探讨

★ 感恩忠诚企业演讲稿

★ 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对党忠诚对照检查

5.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五

摘要

我用唯物史观的视角,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思想背景透视。在这一部分里,首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从横向方面看,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和协调的发展观;从纵向方面看,科学发展观又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发展观。这两个方面不能孤立分开,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是一条红线贯穿在里面。从现实基础——经济体制转轨这个方面来看,虽然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但是,因为它还不够完善,对人的存在和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人的社会关系物化、拜金主义的泛滥、个人利己主义的盛行、个人得到片面的发展等,可以说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对市场经济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反思的结果。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是在批判和扬弃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

第二部分: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及现实内容。在这一部分,首先探讨了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通过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传统的人本思想进行梳理,得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它们的有机整合,既继承了它们的合理因素,又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了新的超越。其次运用了比较的方法,着重对“以人为本”的前提“人”进行了具体的哲学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揭示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质。

第三部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意义。在这一部分,首先从处理好人的各种关系方面来看,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其次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来看,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社会土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本主义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的,它是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传统的人本思想的有机整合。因此,对“以人为本”的解释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这个大框架,要把它们结合起来,更多地放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放在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层面上,放在唯物史观的框架中进行研究,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做出具体的阐

以唯物史观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意义

总之,社会发展不仅要经济发展,而且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的优化,追求社会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生态环境在内的整体推进,协调进步,确保人的全面关系的发展。

2、从发展的时间上看,坚持以人为本,谋求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的时间上看,科学发展观又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性发展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具有客观规律性的一面,又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一面,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并且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由此,科学发展观又进一步强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要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要以持续的和长远的获利作为发展观的一种重要衡量标准,任何只顾眼前好处而不计未来损害的所谓发展,都不应被视为是科学、理性的发展。

从发展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看,这两个方面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从科学发展观实质上看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科学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因此可以说,“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背景透视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不是凭空提出的,它是有其提出的背景。我在这里主要是对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作一些具体分析。

1、现实基础:市场经济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负面作用

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对市场经济给人带来的负面作用反思的结果。任何时代的社会发展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当今世界,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其中经济体制的转变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仍然是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人的关系通过物(商品、货币)的关系表现和体现出来。市场经济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带来负面作用。这是由市场经济本身内在矛盾决定的。市场经济时

4以唯物史观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意义

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10】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生【11】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论断实质上说明了人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的生产力,这是一切社会和人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以唯物史观为依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

【12】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以人为本”是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脱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人为本就会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保证。

2、“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归宿。人民群众既然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然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3]这是我党坚持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就是从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出发。“到群众去”就是让人民去检验、去评价。党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14]

“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15]“向人民负责与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是一致的。”[16]“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7]它们都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真谛,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以人为目的加快经济发展,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既注重发展,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从处理好人的各种关系的角度来看,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社会是一个大的复杂系统,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这个系统中,人是社会的主体,所以,社会的和谐与否关键在于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

以唯物史观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意义

要讲物质利益原则,但不仅仅是讲个人利益,同时也要讲集体、国家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要追求经济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但同时也重视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最终目的是实现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

以唯物史观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4] 管子:《管子·霸权》北京,燕山出版社 [5] 荀子:《荀子.王制》 [6] 孔子:《论语.学而》 [7] 孔子:《论语.颜渊》

[8] 转摘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61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一79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1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1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日报,1981年 [1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页 [1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

6.论康有为的进化思想及社会历史观 篇六

论康有为的进化思想及社会历史观

康有为进化思想的渊源主要包括近代西方自然科学进化观、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和今文经学的朴素进化观以及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康有为对进化论进行了吸收与改造,并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一套系统的`“三世”进化理论,其渐进说与革命派的突变说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

作 者:赵璐 ZHAO Lu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陕西,西安,710069刊 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313(4)分类号:B258关键词:康有为 进化思想 社会历史观

7.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篇七

1 唯物史观是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在马克思理论当中,人的首个基本实践活动则为物质的生产活动。人类为了可以创造历史,一定要学会生存。可是为了生活,就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需求。所以,首个历史活动则为生产符合这些需求的资料,也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自身,所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为了生活就要去完成。不难发觉,生产物质生活自身的社会实践,是所有历史的基准,也成为其他所有历史活动的必备前提。这也体现出,人类历史活动的首要意义,则为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成为了人们在执行物质生产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生产关系受生产力所影响,生产力被生产关系所反作用,并且,生产力不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也就无法建立,即便在某些状况下创建起来也无法得到巩固。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加快了社会的前进步伐。正如马克思所言,不论是何种社会形态,在其所可以实现的所有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消失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其物质存在环境中没有成熟以前,是不会产生的。

我国执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为了让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持续取缔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恰好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只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一定会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本质是相统一的。在全新的历史环境下,唯物史观也体现出时代特色以及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及发挥。

2 唯物史观的创建是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先决条件

理解唯物史观创建价值,不仅关系到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地位的定位理解,还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地位。依照以往的推广论所理解,马克思先打造了辩证唯物主义,之后将辩证唯物主义带领到历史范畴,进而引发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非马克思先创建辩证唯物主义并将其使用在历史范畴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的创建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2. 1 唯物史观的创建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要所在

通过唯物史观的创建史可以看出,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了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点所在。自从历史产生了唯物主义的理论之后,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得以产生。这也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创建以及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开拓哲学发展之路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完成哲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探讨,在于将阐明社会生活的实质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评价、改变旧哲学,进而将哲学史上伟大改革的任务完美结合,并在此具备自我评判、自我完善精神相互结合的过程里完成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的两个转变[2]。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为无产阶级的领袖,两位在理论方面探究的主要特征为与自身时代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正确的方法是将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变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评判、改变,最终跨越思辨、远离实际的旧哲学的基本方式。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而言,身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两位面对的时代主题为社会生活给出的最紧迫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想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就要将当前的阶级斗争以及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传输到人们的大脑当中,消除过去对历史现象处于统治地位的错误的唯心主义思维。所以时代给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任务为批判过去的唯心史观,建立科学的唯物史观。

2. 2 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及理论核心

恩格斯曾经在书中对马克思伟大的人生给出了评价,指出马克思的一生存在两项伟大发现,也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由此可见,恩格斯在此是在普通哲学方面的意义上将唯物史观当做马克思伟大发现之一。并且对马克思主义论的三个构成内容而言,具有哲学基础众人的主体则为唯物史观,正是唯物史观的创建,才令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迈向现实[3]。唯物史观的创建,令唯物主义变成彻底的唯物主义,变成融会到所有范畴的尤其是社会历史范畴的唯物主义,也被称之为新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根本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方面同旧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差别。实践活动不但是物质的,还是辩证的,属于物质性与辩证性的统一,且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出世界乃至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人类和自然、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处在客观的普遍联系方面,永恒运动与辩证发展之间。所以,客观事物的物质性内在具备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性,客观事物辩证性又是通过物质性为条件,唯物论以及辩证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以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基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攻克了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辩证法相违背的矛盾,展现了唯物论以及辩证法对于社会历史范畴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令辩证唯物主义身为没有任何片面性的科学发展理论以及认识方法在社会历史范畴被体现。而且,马克思因为将感性的现实世界,作为实践来理解,因此人类存在及发展的历史,则为人对自然持续改造,并令人类本身受到改造。因此,马克思则认为,自然的历史以及历史的自然是相互束缚、相互结合的,自然史以及人类史的两方面是互不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则相互束缚。所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相同,也属于物质辩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不按照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因素,自然观和历史观不仅唯物且辩证地统一结合。所以在理论内容方面,新唯物主义不但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还是自然观以及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思想内容的统一结合为一个整体[4]。

3 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方法论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为基础构成的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标尺以及原则。通常而言,方法融会于理论当中,属于理论的有机结合。从某种层面而言,把握了科学的方法,才可以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

人类社会属于持续运转的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它为我们全面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乃至运动规律给予了科学的方法论。它让人们像体会自然一般来观察人类社会历史,通过烦琐的现象来展现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来掌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线索。唯物史观在方法论上提供给人们的观察历史以及现实的态度,也成为积极能动的体会和改变现实世界,令其更加符合人类生活目标的态度。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功能是最根本精神的拓展。唯物史观作为人们了解社会历史的方式,本质上就需要我们将马克思所创建的哲学原则、哲学精神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依照他所开拓的关注社会生活、人类命运、实践的哲学研究方式继承下来。

4 唯物史观作为开放系统的当代价值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源于其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野是开放的,进而具有持续完善、自我更新以及发展的机制。对于人类思想史而言,许多思想体系乃至物质外壳即存在开放的系统,也存在封闭的系统。而封闭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没有长期、广泛、深入地同外界的物质和信息进行互换。开放理论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持续并广泛、深入地同外界执行物质和信息的互换。开放的系统相对于封闭的系统最大差别在于,其并非一次性完成就了结,而需在实践过程里持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唯物史观是当前为止最具备实践性的思想理论系统。从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建了唯物史观之后,就被持续付诸于社会实践,构成世界工人运动,构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我国,李大钊在1919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将唯物史观进行系统的传播,令唯物史观在我国的革命、建设乃至改革中获得了应用及实践[5]。唯物史观不仅仅从正面方向、关键方向体现了人的本性与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又具有一些抽象性,而其关于人类社会结构、机制的理论形式也具备了立体性、兼容性和张力,这些都给后人给予解读的空间以及发展的空间。

5 结 论

唯物史观身为意识社会历史的科学理论,从创建之日起就依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进而持续丰富本身的内容。目前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各个层面也产生了各种变化。唯物史观所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所以,当前对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的探讨则非常必要。唯物史观持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在此后的历史进程里,其必定会更为完善。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历史使命会成为理论研究者此后研究的重点。对当代而言,唯物史观所研究的不仅仅是秉持捍卫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还是总结唯物史观的当代历史使命,将理论内容进一步丰富。最终令唯物史观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思想理论武器以及行动方向。

摘要:关于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探讨,就是对其是否符合目前时代发展的理论需求以及实践需求的探讨。唯物史观对于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开放式的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世界观的价值,关键在于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规律性以及整体性问题的思考。唯物史观的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的观察以及处理问题的态度及标尺。唯物史观的生命力还源自于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觉是开放的,进而具备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机制。

8.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八

[关键词]东岳庙 祈福 福文化 非物质文化

一、东岳庙庙会的历史传承

北京东岳庙始建于元代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是道教在华北地区的最大庙宇,供奉泰山神东岳大帝及其统领下的众神。东岳庙自建成以来便产生了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庙会之一——东岳庙庙会。它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形成了包含祈福、宗教、商贸等多方面内容的民俗景观。当时每年农历春节、东岳大帝诞辰日和每月朔望之日都会举行盛大庙会,形成以宗教祭祀为主线,以行善积功和祈福为主要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东岳庙庙会自清末至民国时期一直尚存,直至解放后,庙会活动遭破除,所幸的是东岳庙建筑得以留存,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东岳庙新年庙会又重新恢复,并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图1)

今天的北京东岳庙庙会延续了以“福”为其核心的理念,并在当代环境和物质条件下,以多样的祈福活动,契合民众祈福、消灾、求平安的心理诉求,形成新的表现形态。

二、东岳庙新年祈福的内容

如前文所述,今天北京东岳庙新年庙会以“福”为其核心,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以请红腰带、画福布、走福路、绕福树、推福磨等活动,形成了具有当代社会特点的祈福活动。东岳庙祈福活动并没有明确固定的程序,而是由市民自行决定参与的项目内容,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通俗化特点,符合当代都市生活特点。

1.择“时”祈福

时间上,东岳庙新春祈福活动选择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初六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这一时间不但是每年春节中最重要的几天,同时也与当下国家春节假期时间吻合,方便民众利用假期前来参与,能够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随着近年此项活动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可和接受,2010年,庙会又进一步将大年初一子时(零点至1点)定为祈福的开始时间。在过去,逢春节或重大节日,香客们都早早赶到寺庙,烧子时香,祈求福祉。北京东岳庙庙会也将子时作为祈福活动的起始时间,既体现了原本作为宗教活动和场所的东岳庙祈福的宗教特性,又凸显了东岳庙根植于北京民俗文化的深厚根基,形成与北京其他庙会活动不同的祈福特色。(图2)

2.借“物”寓福

今天的东岳庙祈福活动将各物品与“福”这一主题紧密关联在一起,通过借物寓福,寄福于物的方式表达祈求平安、幸福的主题观念。

“福牌”和“红腰带”是祈福活动的主要物品。在新春祈福活动时,主办者会在为前来参加祈福活动的人们准备红色的福牌,上面写有“出入平安”、“大吉大利”、“金榜题名”、“恭喜发财”等吉祥话语,前来祝福的人将自己或亲友的姓名写在福牌上,将一只挂在预先设置好的“福路”或“福树”的两边,另一只则带回家去,这便是所谓“带福还家”。(图3)

而“红腰带”则是庙会活动专门为本命年的市民准备的特殊的祈福物件。东岳庙祈福的红腰带制作十分讲究。首先,红腰带的材质为纯棉,不能是通常人们习惯的绸子、缎子、皮革,因为忧“愁”与“断”子的谐音皆不吉利,皮革贴身系在身上又不舒适,而棉则意喻了“绵延”、“家境殷实”;其次,红腰带的长度也有规定,其长度为1.7米而不是通常腰带的1.8米,既适合于大多数人的腰围尺寸,更因为1.8米合中国传统尺寸是五尺四寸,带四也不吉利;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东岳庙祈福红腰带还是“实名制限量定制”,本命年的人要在前一年年初来预定,每一个定制者的姓名、生辰八字都会被人工绣在红腰带上,而且都是手工誊写、扎眼、刷粉,因此最终的产品也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图4)虽然本命年是灾年的说法并无特别的科学依据,但红腰带已成为一种祈福禳灾的道具,成为东岳庙庙会的一个特色。

3.行动祈福

东岳庙新年庙会活动设计了各种祈福的行为,让现代人在交流和游艺中完成祈福这一心理诉求的表达。

走“福路”画“福布”。“福路”相传是东岳大帝出巡时的必经之路。现在东岳庙庙会将正门和岱宗殿之间的主路设为“福路”,在路的两旁的栏杆上装饰红色的福布,布上绣有“福路”二字,寓意在这神路上行走可以万福相随。同时,左右两边放置的十二生肖下各置一卷红色的福布,从初一到初六,前来参加庙会的人们会把各种祝福的话语写在属相所对应的福布上。(图5)“这实际上是给人们表达祝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讲,也避免了通常旅游景区里乱写乱画的行为。”

绕“福树”推“福磨”。东岳庙里有一株巨大的槐树,据说此树树龄在八百年以上,民间有“先有老槐树,后有东岳庙”的说法。今天人们赋予它健康、长寿的吉祥寓意,称其为“寿槐”、“福树”。每年庙会期间,组织者会引导人们将请到的福牌悬挂在树上,人们顺时针绕树三圈,以祈求自己和家人健康长寿。而推福磨则是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祈福活动,人们推动象征能够磨碎一切灾祸厄运的福磨,表达了相同的祈福的心愿。

摸铜特、白马,打“金钱眼”。福路的两侧有两座碑亭,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放置着康熙和乾隆御笔亲题的石碑,碑亭前有一对铜特和玉马。铜特为驴面、骡身、马耳、牛蹄,曾流传“东岳庙的铜骡子能治病”,哪里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再摸摸铜特相应的部位,便能愈人治病、护佑健康的说法。白马又称“御马”,传说抚摸白马能保出入平安,象征着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因此为官者争相祭拜(图6)。东岳庙育德殿内东岳大帝和帝后的神像前悬挂了一枚大铜钱,祈福活动时,人们争相将钱币投进大铜钱眼,以期能在新年财源广进,得子多福。

三、东岳庙新年祈福折射“福”的当代价值内涵

“福”是北京东岳庙庙会文化的核心,庙会中的祈福活动数百年来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传统。为了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被人们认知和继承,东岳庙庙会在原有历史习俗的基础上,设计了多样的“祈福”活动,增加了一些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改良与创造,与民众祈福、消灾、求平安的心理需求相契合,形成东岳庙祈福的一种文化和亮点,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福”这一文化现象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内涵。

nlc202309022108

“福”字最初源于“畐”,字义为酒满。“福”字的甲骨文写作 ,表示双手捧“畐”祭祀,以敬上苍,其目的在于希望神明为祈祷之人带来好运。基于此理解,《说文解字》将福解释为:“福,佑也。”意为神灵保佑,逢凶化吉为福。《尚书·洪范》中提出“五福”概念:一曰寿,二日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汉代桓谭在《新论》则提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及至近代,“福”又有了新的含义:“长寿、富贵、健康、好善、名誉”。“五福”观念是对“福”的理解的明确和具体化,包涵着中国人将生命本体与现实利益连结在一起的价值观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福”的概念形成,并在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内涵。随着时代进步,中国人对“福”的理解成为众多吉祥文化的概括和综合所得出的一种美好期待。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福”这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借助各种祈福活动被赋予了当代价值。透过东岳庙新年祈福文化活动,我们就从一个侧面发现了其所折射出的当代社会文化价值内涵。

首先,祈“福”活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一种载体。

“福”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延续至今,使得很多民间的、原生的文化形态、习俗得以保存下来,并不断被融入新的内容。普通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民间活动中体验到的。这也使民间祈福行为成为考证传统的重要依据。“福”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普世价值观,有难以估量的文化传承力量,它是多种传统观念的重叠和交织,与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相统一,这也是“福”文化为我国各民族接受,历经漫长的民俗演化而依旧具有生命力,并得以深层延续的本质因素。

在东岳庙庙会中,诸如请福牌、画福布、推福磨、走福路等活动都是对传统观念中趋利避害,追求和祈望吉祥康宁的价值认同,和对“富贵”、“顺利”、“平安”、“健康”、“安宁”等吉祥观念的反映。这些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被赋予了现代社会的特色,如活动的娱乐性,操作的自由性、随意性等,使之更容易受到现代人们的认同和接受,从而构成对于传统文化观念的一种理解和继承的有效方式。

其次,“福”文化对于构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具有重要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国的非物质文化产生和发展于中国民间土地上,因而,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现存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无锡泥塑、天津泥人张、潍坊木版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仙居无骨花灯、凤翔木版年画等,其中很多都以“福”为题材进行创作。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对传统文化价值进行重新评估,“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集中体现,其价值概念受到唤醒和重视,成为构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当代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第三,“福”对于促进当代社会和谐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的“五福”概念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理想境界。时至今日,人们对于“福”的理解已不仅限于具体的“五福”的概念,从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看,民众对于福的追求可以归纳为一种对“和”的企盼,即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包涵和顺、平和、和美、和谐、和气、和善等内容,是在物质层面基础之上的更高的精神追求。今天,对于“福”活动的参与其实质在于从原本注重对现实利益追求和对生命需要满足的具体而功利化的期望中,引导人们建立一种自觉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价值信仰,以和谐为内涵的精神层面的祈福理念更能够契合人们今天祈福的观念,因此,“福”及其活动对于今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更为广泛的现实意义。

东岳庙新年庙会自恢复至今已举行了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庙会活动不断发展变化,围绕“祈福”这一核心,通过各种祈福行为和物品引导,适应着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发展成为当代带具有代表性质的新庙会,同时也赋予“福”这一中国传统新的价值内涵。

(本文为2011年度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2012招标立项第05号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张镈.郭立诚眼中的东岳庙[J].文史知识.2012(1).

[2]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3]张道一.吉祥文化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4]张立文.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合学源流的考察[J].中国哲学史. 1996(1-2).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6]林西莉.汉字王国[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7]殷伟,殷斐然.中国福文化[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李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

郝望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9.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篇九

摘要:《路德雏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系统、全面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经典著作,在第四章中,他详细地论连了历史唯物主叉的创立的伟太意叉及其基本原理。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思想动机;发展;阶级斗争;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在《路德维希一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第四章中,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科学的概述,同其他马恩的哲学专著相比,它联系了哲学的变革,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各个原理之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

一、人类社会发展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

恩格斯指出,我们把自然界作为历史发展过程来理解时,也应当把人类社会当作历史发展过程来理解,把唯心主义从历史领域中清除出去,建立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社会历史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同自然哲学一样,在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和道德哲学中.哲学家们也是用主观想象的联系代替社会历史本身的真实联系。他们否认社会历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把社会历史看成是按照上帝的意志或者人的主观目的而发展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按照伟大人物的理想与意志在发展:宗教神秘主义者则认为社会历史是按照上帝或者神的目的在发展;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则把历史看作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必然性。因此,恩格斯指出:在这里也完全像在自然领域里一样,应该发现现实的联系,从而清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这一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运动规律。但是社会历史又与自然界有着明显的不同。恩格斯指出两者有一点是根本不同的:在自然界中,撇开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自然过程是完全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社会历史则不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或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正是人们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话动,构成了人类的历史。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混淆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忽视人的自觉活动的能动性。

尽管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对历史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而要发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就不能仅停留在研究人们的动机上,而必须研究隐藏在人们动机背后的动力,即在行动着的人的头脑中以思想或幻想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这就是说,要研究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这一任务,是一切旧哲学都不可能解决的。旧唯物主义只是直接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出发去解释历史,把人的意志、理想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因而把历史看作是一些偶然事件的堆积,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这样,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中背叛了自己在自然观方面的唯物主义立场,役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相反,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比旧唯物主义者前进了一步.他认为历史人物的思想动机不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提出需要探究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力一黑格尔的这一思想无疑是深刻的。但是,他叉把绝对观念当作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因此,黑格尔的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只有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科学地分析人们的思想动机,找到了隐藏在这些动机背后的真正动因。恩格斯在此指出了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他说: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个人的意志对历史的形成都会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历史的最后形成又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过程。

那么如何去发现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力呢?恩格斯指出,要寻找隐藏在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力,就不能只注意研究个别杰出人物的动机,而应当着眼于研究广大群众、整个民族和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不是去研究发展中的暂时的因素,而应该去研究那些在社会发展中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通过研究这些动机去发现隐藏动机背后的动因,即推动广大群众行动起来的社会经济条件,才能发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恩格斯在这里的论述,包含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历史发展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这是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推动的。恩格斯首先论证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要发现历史进程中的真实联系,是一件十分复杂和困难的任务。因为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等级关系掩盖了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是按人们的经济地位划分的,等级关系是法权规定的等级差别和一定的特权。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出现,中间阶层向两极分化,阶级关系明朗化、简单化了,人们有可能揭开这个谜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生产规模狭小、生产速度缓慢,人们还看不到各阶级之间斗争的经济原因。到了19世纪初,资产阶级某些历史学家已经发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并指出这一事实是理解中世纪以来法国历史的钥匙。在英法两个国家中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成为当时历史的全部内容。恩格斯说:只有故意闭起眼睛的人才看不见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

那么,阶级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阶级斗争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恩格斯指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利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不能像资产阶级学者那样,只凭表面的现象,把阶级斗争的产生和所有制的改变,归于政治的原因和暴力掠夺的结果。马克思曾经说过:暴力虽然可以改变占有状况,但是不能创造私有财产本身。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中,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由于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确切些说,是由于生产方式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两个阶段。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对社会生活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这就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找到了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历史的锁钥,从而彻底揭开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奥秘,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一部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是创造物质资料的生产者的历史。列宁在谈到马恩创立唯物观时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总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又是被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因此,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三、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

恩格斯在提示了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之后,继而以社会的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律,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第一,国家政治制度从属于经济基础。

一个阶级要取得自己经济上的解放.必须要夺取和掌握政治权力。因此,阶级斗争必然要集中到国家和政治制度问题上。恩格斯指出: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任何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人们进行政治斗争,夺取政权,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的解放 因此,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 就明确地给我们指出,国家、政治等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关系只是从属的东西,而社会的经济生活则是决定性的因素。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法。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由国家政权规定并强制执行的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本质上是在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意志在法律上的表现。资产阶级为了掩盖法的阶级实质,它把法分为公法和私法(即民法)。所谓公法是指涉及国家地位和利益的法律,它保护资产阶级的集体利益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如宪法、刑法等。私法是指涉及个人利益的法律,即有关公民财产权利的法律,如财产法、义务法、家庭法,继承法等。但是,不论是公法还是私法,它们都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

以上是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一个概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说明世界,用头脑中臆造的联系去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论是在自然界还是社会历史领域中,都立足于用客观世界本身的真实联系来说明世界,正像辩证的自然观把自然哲学从自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唯物史观的创立结束了旧的历史哲学,攻破了唯心主义的最后一个堡垒。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把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恩格斯《费尔巴哈论》发表距今已一个多世纪了。人类历史在不断前进,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新视野,探索未知的领域,创造出新的观点。我们重温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到手,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素质,增强理论鉴别能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伟大的改革时代,注意倾听群众的要求,实践的呼声,坚信马克思主义,并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和新胜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l963年l2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 P242—244;17246—247。

上一篇:全员育人导师制记录下一篇:课堂上的幽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