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脱贫X村自查报告

2024-08-09

贫困户脱贫X村自查报告(精选4篇)

1.贫困户脱贫X村自查报告 篇一

六塘乡人民政府

关于平桥村整村脱贫自查报告

六塘乡平桥村是2011年16个整村脱贫验收村之一,按照整村脱贫建设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使全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就平桥村整村脱贫建设情况自查如下:

一、平桥村总体状况

平桥村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10公里,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314户1194人,其中,贫困户73户,179人,纳入低保29户,34人,有劳动力530人,外出劳动力318人。耕地1154.89亩,人均0.98亩(已稳产高产良田0.7亩),林地11391.4亩。

平桥村境内的地形是两山夹一河,海拔在860—1200米之间,2009年底全村有两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农民纯收入仅3714,建卡贫困户136户,226人,纳入低保户35户,35人。从2010年启动整村脱贫推进工作以来,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等县级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经多方调查和倾听各方意见,采取了“乡政府领导、群众为主、科学规划、项目帮扶、产业推动、能人带动、整村推进”的脱贫推进措施,经过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科学指导,平桥村整村脱贫推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促

进了平桥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劣实了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增强了贫困户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条件。

二、贫困村整村脱贫取得的成就

平桥村自启动整村脱贫推进工作以来,围绕“七有四通三解决”验收标准,已实施各类项目有12个,累计投入资金975.645万,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64.5万元,整合部门资金784.145万元,其中群众筹资投劳27万元。项目分类为:

1、交通建设项目5个,投入资金722万元。先后整修了石柱县至干河沟公路平桥段4.5公里,新修石板头至照兴坪组公路3公里,新建平桥村堰头至上院子公里1公里,新建四带河至老鹰坪公路2公里,新建田坝组至照兴坪公路4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2、产业扶贫项目1个,投入资金50万元。种植辣椒200亩,蔬菜150.8亩,种植前胡300亩,林下养殖业示范户22户。

3、农户危房改造13户,投入资金27.3万元,移民搬迁20户,89人,全面解决了村民居住难大事。

4、发放互助资金15万元,解决了73户贫困户借款发展蔬菜和中药材急需资金的重大问题。

5、投资124万元对平桥村电网进行改造。解决了当地群众照明难,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6、投入6.6万元新建平桥村卫生室80平方米,合格的卫生室条件,改善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7、全村5个组,投入0.945万元,安装地面卫星接收器27套;投入0.3万元资金解决了全村6户无电视户看电视问题,实现了电视覆盖率达到100%,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8、在职教育实现全覆盖。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结业生接收职业教育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9、村级组织建设作用发挥好。该村按《村民自治组织法》和《党章》规定,村委及主任人员配置齐全,村党支部和支委人员配置完善,并配备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乡党委政府还专门派驻了驻村工作组。

10、群众素质、技能有很大提高。我们多次召开群众会进行宣传蔬菜、辣椒、中药材的种植技术530人次,还通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培训100人次,并邀请西南农业大学教授为本村蔬菜种植户进行专门授课100人次,阳光工程蔬菜培训100人次,以及推荐4人参加乡村旅游发展培训班。

11、社会保障机制基本健全。通过各类项目实施,保证了96%的农户除粮食外,有两项以上特色骨干产业。全村有92%以上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29户困难户吃上了低保;16周岁以上的参加城乡养老保险的达75%以上。解决了过去群众看病难、吃饭难、养老难的问题,全村人均纯收入达 元,高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完成贫困村整村脱贫推进的关键

平桥村整村脱贫推进工作启动以后,为使整村脱贫推进工作得到有序、有效的开展,乡党委、政府按照贫困村整村脱贫推进总体要求,落实了相关责任人,并由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具体抓,同时要求村支两委积极配合搞好各项目建设,成立整村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推进,形成至上而下、齐心协力、高效运转的工作模式,为项目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后盾。

(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参与是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

平桥村整村脱贫推进村确定后,一是县委书记郑平了解平桥村整村脱贫进展情况;二是县人大主任岳忠焕到平桥村深入调研指导工作,并与贫困户结成对子;三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扶贫办领导经常来村指导工作,督促检查进度;四是县级各本门在人力、财力、物力上鼎力支持,解决了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

(三)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工作扎实有力

按照上级部门对平桥村整村脱贫推进工作的指导和要求,工作中采取办宣传栏、召开村民代表会和全体村民会议、逐户深入等形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了乡村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使农户主动参与到各项工作中,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同时还结合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等工作的开展深入到每户家庭进行摸底调查,取得了第一手详实的资料,使规划项目更加科学合

理,将项目支持和群众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处项目资金效益,为整村脱贫推进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明确责任,重点建设项目落实有力

明确乡村两级主要领导的职责,将此项工作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结合农户万元增收工作的开展,实施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措施,制定详细帮扶规划;统筹安排使用各类人力物力资源,做到项目件件有事管、事事有人抓,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千方百计整合各部门资金,集中力量完成规划目标。

县扶贫办和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在整村脱贫推进项目建设上,以专业合作社为支撑,对能促使当地农户增收的特色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分别对种植业辣椒产业按照100元/亩的补贴标准、蔬菜产业按照300元/亩的补贴标准、中药材产业按照550元/亩的补贴标准对购买种子、肥料和农药进行补贴;另外全面推动林下养殖业示范户的发展,分别按照养殖山羊70只以上的户,每户补助2000元;养殖肉牛10头以上的户,每户补助3000元,用于购买幼种和圈舍修建。

(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1、在贫困村整村脱贫工作组的指导和帮助下,村支两委积极配好,调查全村的综合情况,实事求是的按照村情、民情拟定2010年整村脱贫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注重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结合,注重整体规划与局部建设的和谐同步。

2、为使工作有序开展,积极配合了工作组成功实施帮扶措施,为其提供可行性方案,争取主动协调各项工作,使各项配套政策及时有效地得到落实。

3、加强教育宣传,强化对村民的政治思想教育,发动群众,利用大好机遇,发扬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的作风,在老百姓得到扶助的同时,激发村民的劳动积极性,艰苦奋斗创建和谐平安平桥。

4、切实有效的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问题,急农户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把帮扶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困难户的手中,让农民群众得到真正的温暖。

5、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合理开发运用,使资金发挥最佳的效益,切实帮助困难户,解决实际困难,为配合贫困村整村脱贫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8月24日县整村脱贫工作推进会以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该项工作进行落实,并分别专题召开了两次平桥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会议落实当前应做的工作,进行查漏补缺,确保验收一致达标。

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平桥村整村脱贫工作重点突出,成绩显著,实现了绝大部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有效推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县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县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以及县级各部门和六塘乡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在下阶段我们要继续跟进整村脱贫项目

建设,壮大骨干产业,一如既往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和不足,务实工作,力争使全村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2011年11月6日

2.贫困户脱贫X村自查报告 篇二

天水在线 2018-02-24 07:02

梁山村党支部书记冯小明与村民共商发展核桃、花椒、苹果等增收致富产业,确保如期稳定脱贫。本报记者 高樯 本报记者 白德斌 2月19日,大年初四。

昨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天水市清水县土门镇梁山村的沟沟壑壑。

清晨的太阳升起,通往村口的马路上陆续来了很多村民,他们手里都拿着铁锹与扫帚。

“这条路,我们期盼了那么多年。现在修得这么好,我们要爱护好它。”

在无数把扫帚的左右挥动中,一条深灰色的水泥路渐渐显露出来,大约有五六公里,蜿蜒盘旋,如同印刻在山梁上一般。几十年来,路对于这个海拔2000米的小山村来说,意味着幸福与希望。

村民梁保祥来得最早,而且扫的最多、最远,一直扫到了村委会的院子里。

因为他知道,今天村党支部要召开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在农村,大年初四还正是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要着急开会? “我要把总书记对我们梁山村的关怀传达给每一个群众,让大家感受到温暖,增强脱贫的信心。”村党支部书记冯小明道出了缘由。

总书记关心梁山村的三个问题

全村42名党员,除了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和没有回来的以外,其他的都来了,这其中包括20名流动党员。

在大家的期待中,村支书冯小明讲起了总书记为何关注遥远的梁山村,以及对村里脱贫工作的关心。

2月12日,总书记在四川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打好今后三年脱贫攻坚之策。

冯小明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名被推荐参加会议的村党支部书记之一,在会上作了发言。

“让我给习总书记汇报,真的没想到。我给总书记一五一十地讲了梁山村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他听得非常认真,还问了三个问题。”冯小明说。

为什么会选择梁山村?在冯小明看来,可能是因为梁山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

在汇报了村里的道路、吃水、危房改造、孩子上学、林果产业发展等情况后,总书记当场问了三个问题:“村里现在吃窖水的问题解决了吗?”“村里种的苹果都有什么品种?”“D级危房怎么定义?” “解决了,现在通了自来水。”“苹果有红富士,还有花牛苹果!”“D级危房就是需要推倒重建的,C级是可以维修的。”冯小明一一作了回答。

一问一答间,传递出总书记对贫困群众的关心与关怀。说完这些,冯小明还给大伙儿传达了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每个人都听得非常认真。

“习总书记说,要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当冯小明讲完时,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很激动,也很感动,真的没想到习总书记能这么关心我们梁山村。”村民潘喜林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我在外地打工,那天看新闻联播,竟然看到了我们村的冯书记,特别兴奋,感觉村里的发展得到了肯定,今后一定会更好!”村民刘吉祥说。

“除了激动、感动,我们还要行动,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把我们梁山村的脱贫工作做好,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冯小明说。

只有牢记人民,才能赢得人民信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才能获得无穷力量。

在梁山村浓浓的年味中,一种向上的力量正在升腾。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城堡,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激发深度贫困村的内生动力

梁山村穷了那么多年,却从2014年之后忽然间开始变了样子,这是为什么?

“这一届的村干部我们都很佩服、很信任,他们为村里做了很多实事,我们也受他们的带动,只要村里需要干什么,大家都齐心协力地干。”村民梁志强说。

梁山村距离清水县城约35公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山区,共有梁山、白水沟、陈尧、蒲滩、冯湾5个自然村,布局分散,仅仅把5个自然村走一遍,就需要两个多小时。村民梁志强10岁那一年,也就是1990年的时候,他上学需要走很长的山路,遇上下雨下雪,父母就不敢让孩子去上学了。

“因为路很滑,怕出危险,之前就发生过几个孩子摔伤的事情。”梁志强回忆说。

路,成为了梁山村与外界相连的最大阻碍。

直到2014年,一条2.5公里长的水泥路修通,才结束了梁山村多年来没有通村公路的历史。

然而,在这条路修通的背后,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心里都明白,没有村党支部的努力,这条路也不可能那么快就修成。”在村民梁虎成看来,这条路是村党支部坚持不懈争取的结果。2013年底,冯小明全票当选梁山村党支部书记。“不要看她是个女同志,干起工作来一般人可比不上。”村里的老党员潘喜林说。

冯小明从小就在梁山村长大,对这个小山村有着特殊的感情。二十多年前,冯小明有一次和母亲去远方的亲戚家,同样是农村,但是亲戚所在的村子里却有水泥路,冯小明对母亲说:“如果以后我当了咱们村的村支书,一定要把路也修成这样的。”

性格有些固执的冯小明,让曾经说过的话都变成了现实。当上村党支部书记的那一天,她就主持召开了梁山村党支部会议,但是很多党员都没有来,后来她一个一个地上门拜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其实那时候大家都没有信心,认为你开个会就能把事情办成吗?”冯小明说。

为了把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冯小明决定自己先动起来。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镇里、县里跑修路的项目,最终梁山村的通村公路项目列入了计划,并且资金很快到位了。当冯小明把这个消息告诉村民的时候,大家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随之而来的是欢呼声和七嘴八舌的交流声。“让小明当这个支书,当对喽!”老支书朱跟代感慨地说。很快,施工队进入了梁山村,打破了小山村的安静。然而,问题随之而来。“为什么先修白水沟的,不修我们的?”因为项目一期只有2.5公里,村民们开始争执。

冯小明作了详细的解释,她作了一个三年的规划,准备分步骤实施,到2018年年底全部实现5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在冯小明的带动下,村里的党员首先站了出来,帮助做解释工作,而且率先表示支持村党支部的工作。

村民们慢慢也想通了,之前提出质疑的村民也觉得是自己太心急了,事情要一步一步干。

“我们党员要做榜样,牺牲一点自己的利益,能够换来很多群众的认可,这是共产党员的职责。”曾经当过兵的村民梁百祥说。

去年修路的时候,占用了梁百祥家的一些耕地,他一分钱补偿都没有拿,邻居原本是要挡一下,梁百祥就对他说:“这是全村的大事,我们能做点贡献,应该感到高兴。”听了梁百祥的话,邻居不再为难。

为了增强村里的凝聚力,冯小明建起了“梁山村党员微信群”和“梁山村微信群”,在群里定期发布一些最新的政策,特别是有关村里的工作计划,都要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一件事靠一个人是干不来的,只有大家心往一块儿想,一起干才能成功。”冯小明说。

从四川参加完会议,冯小明就赶回村里,为村里春节期间的文艺活动做准备。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冯小明每天都是匆匆忙完家里的事,就带领村里的妇女一起排练舞蹈,为节日增添欢乐氛围,也能够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冬日的阳光照在梁山村,人们围在“乡村舞台”的前面,四周都是大红的灯笼,喜庆的锣鼓声传递着村民的喜悦与幸福。冯小明领衔表演的舞蹈,引发了更多的欢笑声,可能是大家觉得一个村支书跳舞的样子和平时不太一样。

路通了、水通了,梁山村的面貌在变化,变化更大的其实是村民的内心,他们的抱怨少了,自暴自弃的心态少了,“努力过上好日子”的观念开始生根发芽。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这样的改变,更多的来自于村党支部、来自于党员的带领。

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才是精准扶贫的精髓

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砥砺前行,更需要清晰的路径。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

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2013年当选村支书,2014年就开始了精准扶贫,冯小明起初也不是很明白到底怎么做到精准。

于是,冯小明认真学习中央和省里关于精准扶贫的政策文件,后来她发现,不仅要做到扶贫对象精准,而且扶贫措施也是要精准,要“对症下药”“一户一策”,这样才能见到效果。通过4年的实践,冯小明的思路得到了验证——梁山村的贫困户从原来的213户,减少到了101户。

“习总书记在四川的座谈会上说扶贫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冯小明说。

除了道路、水利、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项目的争取以外,冯小明在精准扶贫中坚持“一对一”做工作。

什么人适合干什么,就想办法帮助他,会种苹果的就帮他建苹果园,会种花椒的就帮助种花椒树,会养猪养羊的就帮他搞养殖,会建筑技术的就为他创造外出务工的机会…… 虽然这样做要费很大的精力,但冯小明坚持做下去。过去4年,梁山村建成了2731亩果园,其中苹果455亩、核桃680亩、花椒1596亩,目前已经挂果的1130亩,平均一亩收入1600元左右,这才刚刚开始,如果3年后到盛果期的话,一亩收入4000元以上没有任何问题。

“我去年果园一共收入了2万多元,一下子感觉生活宽裕了,大家都羡慕得很。”梁虎成笑着说。

按照村里的发展思路,像梁虎成这样的贫困户有6户,依靠种植苹果树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有15户搞起了养殖,去年最少的收入2.5万元;71人通过培训拿到了技能证,有了证外出务工每个月工资可以多拿200到300元;有22户建起了分户式光伏发电,户均收入3000元。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125元,贫困户人均达到3648元。

“村里以前没有什么产业,大家也不会挣钱,能把家里养活住就行了。现在我们把产业扶贫放在首位,农民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脱贫的信心也逐渐足了。”村主任陈桂云说。尹仲凯在外打工已经30个年头,每年过年回来一次,今年他感觉最不一样。

“今年感觉大家都很高兴,大家愿意坐在一起聊天了,以前可不是这样,都怕说自己的生活。”尹仲凯说。

村民朱元林和尹仲凯是发小,几天前,两个人坐在一起喝茶,谈起了各自的收入。“我感觉我还没有他一年挣得多,而且在村里比较稳定,不像我还要在外面奔波。”从尹仲凯的话里,我们能够听出村里的变化。

十几天前,冯小明在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贴上了一张新的表格,这是梁山村101户贫困户的脱贫计划。

其中,52户计划通过管好果园增收,33户计划经过培训外出务工,2户因病致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加上果园栽培实现脱贫,8户家里有大学生的通过享受教育资助使其毕业工作后带动家里脱贫致富,剩下的6户没有劳动力,主要依靠政策保障脱贫。

“这是我们和帮扶干部一起,挨家挨户算细账,制定出来的,争取两年内实现。”冯小明说。这个计划,101户贫困户每家都有,他们从计划中能够看到未来。

敢死拼命的不只有干部,还有贫困户自己,一起冲锋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对于整个甘肃来说,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是一场必须打赢的决战。

而在梁山村这样的深度贫困村,更是如此。从党员干部,到贫困群众,谁都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总书记指出,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我听了习总书记的这番话,感触很深。如果贫困户自己不努力向上,扶贫工作就很难有成效。我们在工作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所以提高贫困户的积极性很重要。”冯小明说。让梁山村富起来,是冯小明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她一直在努力,就连高中毕业在外打工的时候,她都想着挣了钱回村里盖个幼儿园,让村里的孩子也有个快乐的童年。

2009年,当冯小明成为村里的文书后,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养猪和种苹果树的事情都丢给了家人。冯小明为了村里的脱贫事业拼上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像她这个年龄的妇女本应该在家里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然而,她却选择了梁山村。

冯小明也动摇过,她想过放弃,那是在儿子高考落榜的时候。儿子在县城读书,婆婆租房陪读,但是由于身体原因没办法坚持下去,冯小明在去县城陪儿子读书和继续当村支书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

冯小明把儿子从县城的高中转到了镇里的中学,也正是因为这一决定,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没有考上大学。“我不知道孩子以后会不会怪我,希望他能够理解妈妈的做法。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在大家最团结的时候,我如果退缩了,心里难安。”冯小明说。

去年,父亲也永远地离开了。这对于冯小明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平时工作忙,没有好好在家里陪父母,尽管村委会距离家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

“有时候感到很愧疚,但是我想如果父亲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替我高兴的。”冯小明自我安慰地说。

在冯小明的带动下,村班子成员个个都把精力放在了全村的发展上。

“每年年底算账的时候,看到哪户脱贫了,心里特别高兴;看到谁还没有脱贫,也很遗憾,感觉压力很大。”村民朱元林说。“省委书记林铎说,要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这句话给我很大的鼓舞,我也经常讲给贫困户听。”冯小明说。

敢死拼命,不只有党员干部,还有贫困户自己。“我虽然家里条件差,但是我有信心脱贫致富,拼命往前奔,好日子就会来。”村民梁保祥说。

冯小明说,梁保祥家里贫困的原因主要是母亲瘫痪、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在外打工。

“我特别想出去挣钱,但是母亲需要我照顾。家里还有十亩地。不过只要有机会,我就在附近去干活,能挣多少挣多少。”梁保祥的乐观向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冯小明说,梁保祥特别上进,自己家庭困难,本可以享受低保,但他坚持要让给别人。

“我知道有人比我更困难,更需要。我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扛过去这两年,孩子一毕业就好了。”梁保祥说得很轻松。从梁保祥的身上,看到了拼命脱贫的精神状态,也让人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到。

“他脱贫肯定没问题,去年种了5亩花椒,再过一年就可以有收入了。”冯小明也同样肯定。

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户都像梁保祥一样,还有个别贫困户自己不积极主动想办法,躺在家里晒太阳。

有一户就比较典型,也是让冯小明很头疼的扶贫户。“我给这位贫困户做了很多次工作,但思想就是转不过来,有时候看他不争气的样子,真想给他几拳头。”冯小明说。这位贫困户不愿意出去打工,他觉得苦,也不愿意种地。房子地基下陷,他也不管,成了危房,村里要帮他维修,他自己还嫌麻烦。

大年初四,冯小明专门找到这位贫困户家,再做一次思想工作,让他参加技能培训,外出打工挣点收入。

“我不出去打工,出去打工房子谁来修?”这位贫困户理直气壮地拒绝冯小明的建议。

“你去打工挣钱,家里由村里帮你照顾,房子村里也给你想办法。”冯小明说。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劝说,这位贫困户思想有所转变,答应考虑一下。

“其实他去年出去打了两个月的工,挣回来了3000多元,就是不吃苦,只要动起来,脱贫也还是有希望的。”冯小明说。冯小明在给习总书记汇报的时候,就提到了个别贫困户“晒太阳”的问题,总书记专门叮嘱说,回去告诉大家,现在还不是晒太阳的时候,等脱贫致富了再晒,要树立这样的思想。决不能“坐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我把总书记的话讲给大家听,特别是贫困户,希望他们能够增强信心,加快脱贫致富的步子。”冯小明说。

梁山村虽然很偏远,但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村民们心里倍感温暖。

大年三十那天,正准备在大喇叭上给乡亲们讲一讲过年的注意事项时,冯小明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打来的。

“林铎书记在电话里问我,年货办好了吗?村民们都有肉吃吗?我回答说办好了,都有肉吃,他还让我代他给群众拜年!”冯小明说。

梁山村的这个年不同以往,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村里的变化,年轻人谈着今年的计划,孩子们也在说着未来的梦想。

一场拔河比赛,更增添了几分竞争的味道,力量、团结、节奏,都在拔河中完美展现。

3.第一书记脱贫攻坚述职报告x 篇三

述职报告

根据***省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我受我厅派遣来到***县担任***乡***村“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党组织和***县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行动,以热心、决心、耐心和恒心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与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为***村和贫困户办好事实事,尤其是完成了整村脱贫摘帽,切实做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了解情况 制定规划

接任第一书记以来,我积极了解村情、民情,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走访贫困户和村民,与老党员和两委班子前任第一书记促膝谈心等多种形式,掌握了***村的第一手材料。这里偏远闭塞、坡陡沟深、土地贫瘠、道路狭窄、交通不便,村民只能靠天吃饭。全村户籍人口共 100 户、241 人,实际留驻居民 35 户、70 人。大多分散到陕西、内蒙和本地县城打工居住,而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达 32 户、贫困人口 66人。诸因素无不影响着村民的劳动致富积极性,无不制约着乡村的规划和发展。

面对零星的耕地、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产出严重不足的五谷杂粮、薄弱的农业基础以及老弱的劳动力现状,脱

贫攻坚的难度显而易见。但我觉得劣势中也有优势,全村1244 亩耕地,连同 970 亩退耕地,完全保留了山区无空气污染、无工业废气、无污水排放的自然生态,适宜发展绿色经济,进行杂粮种植和畜牧养殖,自创收入有提升潜力;当务之急就是制定村发展工作计划。

经过深思熟虑,x 年年初我与村“两委”班子认真研究,按照全乡既定的建设富硒高钙功能型特色农业基地的目标,制订了大力发展杂粮、畜牧二大主导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工作计划且已实施完成。x 年我与两委班子讨论研究后计划下一步我们计划借助合作社的优势引进一些优种猪进行养殖另外拓展淀粉深加工项目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巩固全村脱贫成果。

二、发展产业 脱贫攻坚

为了完成贫困村脱贫摘帽这一中心任务,我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积极实施***村发展规划,不但在原有的生产五谷杂粮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增加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逐渐淘汰劣质种子,引进优良品种,而且逐步实施小型机械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培育新产业,还与***莲芯硒美公司密切合作,引导种粮大户试种富硒高钙藜麦和小杂粮,进而使用小型农业机械和设备,对粮食进行精加工、精包装,就地加快农产品的商品转化,同步推进全村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在具体做

法上,我遵照李栋梁厅长的视察指导意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探索造血式扶贫开发路径。对本村各种优质小杂粮进行精品真空包装,并逐步形成品牌和规模,实现杂粮精品化;积极与科研单位和经济实体合作,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做订单农业,利用省科协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和 E 站、厅所属各单位对接,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难题。通过多种渠道帮扶,改变了传统的增产不增收的模式,同时也增加了农民们的种粮积极性。

自上任以来,***村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取得初期成效。以再精准分类为基础,利用省***驻村帮扶、厅长结对帮扶的机遇,争取回 x、x 两个老区贫困村帮扶资金 40 万元,分两期项目实施推进产业扶贫:一期投入 20 万元,大力发展畜牧养羊业;二期投入 20 万元,新上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项目,按照“一户一策”向“一村一业”集中的原则,以发展畜牧养殖产业为主攻方向,实现基本脱贫。并进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集体收益再分配,巩固脱贫成效。再通过村“两委”班子干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包村包片干部、乡分管领导“五位一体”责任落实,促使扶贫产业项目顺利实施,收到明显效果。

在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村领导班子注重加强领导和落实责任。村里不但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组,推选产生了项目实施组和监督组,而且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协助,并把

产业项目纳入重大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的实施范围,经村级“四议两公开”程序,确立产业扶贫发展方向决策,通过公开招标,购进优质乌珠穆沁基础母羊 238 只,为贫困户脱贫奠定产业基础和依托。

以贫困户为单位,开展畜牧养殖,既满足了贫困户个体意愿,也提高了项目资金利用率,避免了碎片化、零碎化。

在扶贫项目资金到户、到人精准的前提下,兼顾集体经济收益和收益再分配长效巩固脱贫成果,将 20 万元总投资的 70%精准分配到贫困户,30%的资金作为村级集体投资,用于新建总装机容量 26KW 的户用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确保村级集体收入有稳定的来源,村级收入全部用于村民二次收入分配和村级公益事业。在保障个体稳定脱贫的同时,兼顾到村级整体利益。

x 年年底,***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4745.5 元,经村、乡两级联合对标验收,贫困人口一次性整体减贫出列,贫困村脱贫摘帽,实现脱贫目标。

x 年,我们以再精准分类为基础,发展养殖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已初见成效,单发电项目,每人年收入比上年尽增收 300 元,推进了产业扶贫,巩固了脱贫成效,也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力量,同时使村“两委”班子干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包村包片干部、乡分管领导“五位一体”责任得到落实,扶贫产业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收到了

明显效果。

三、多办实事 服务于民

在如期完成脱贫摘帽基础上,为巩固扩大脱贫成效,防止贫困户返贫,x 年以来我们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多办实事服务于民。

我带领村民积极平整地块,实施了投资 40 万元以工代赈土地平整项目,实施了渗水地膜全覆盖工程,截至目前,全村共整理平整耕地 200 亩,推广渗水地膜覆盖 110 余亩,组织实施了 5.9 公里村级道路提质改造工程。不但使传统农业增产增效、畜牧养殖初见成效,新型产业也得到稳定巩固。实现了脱贫成效的叠加,达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针对***村交通不便,土豆外销难、价格低,我们在县政府和扶贫办的支持下,新建 260平米土豆储藏窖,解决了种多没法储,装车不便等一系列困难。达到分级存放、反季销售、土豆藏储、深加工有原料,保障了种植、储存、销售无后顾之忧,提高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确保增产增收。此项目已基本完成,x 年可投入使用。

引导村里的种植大户和贫困户调整种植计划,让他们知道能种什么,该种什么。

我自筹资金新购进全国著名谷子专家李东的“吨谷一号”、“晋谷十二号”种子,并安排在村里各试种 10 亩,同时购置了多功能单粒(免间苗)播种机 1 台,提高了种植效益。

对加工房里外墙面修复抹灰,改造碾米机出风口,使加工房早日实现正常运转。

自己筹资 5000 元组织完成供水井的抢修,尽快恢复了对村民的正常供水。

推进“沟北土鸡蛋”和“富硒鸡蛋”的养殖推广计划,新购种鸡 500 只,定制鸡蛋包装袋、盒 1000 套。对“沟北土鸡蛋”和“富硒鸡蛋”包装上市。

定制小杂粮、土豆及羊肉包装三千多套,对土豆包装上市,做精品农业。x 年秋后,我们村经过精包装的藜麦,由上年的每斤 8 元卖到每斤 17 元,每亩藜麦可增收 5600 多元。所生产加工精包装的晋谷 21 号和沁州黄小米,由 x 年的每斤 3.8--4 元,卖到每斤 5 元,每亩提高利润 900 多元。对土豆也进行了精包装,每箱 40 斤,每斤比上年多卖 0.15元,现已售出 10 万斤,尽增收入 15000 元。对土豆还进行了深加工,将定点回购之外的土豆加工成淀粉,再精包装后出售,既方便储存,又增加了个人和集体的收入。

分别注册了沟北农业专业合作社、***县绿坡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县会福海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平台,连接我们精包装的农副产品打造出我们***独特的有机产品品牌。拓展涉及领域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巩固全村脱贫成果。

我勇于担当促改革,设身处地为村民负责,不把自己

当局外人。我和乡村班子委员商定,利用省扶贫资金,回购村中心广场石窑 11 间为村集体所有,经修复改造为小杂粮精选包装、土豆淀粉深加工、羊肉分割包装、冷藏库、浴室、爱心超市等产业合作社场所。窑顶作为村民活动休闲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拓宽了产业发展的空间。为***村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还以***村农业学大寨时修建的 68 间窑洞和以工代赈平整 200 亩土地为抓手,发展红色乡村旅游项目。推进“一间窑洞一亩地”的项目,引领城市人到乡村住自己窑洞,种自己地,呼吸新鲜空气,吃新鲜、绿色粮食,以增强村域的知名度,增加村民的收入,提高年轻人返村的积极性。

为改善村容村貌,构建美好、幸福***,自筹资金,新建公共厕所两间;并对村中心陈年窑洞进行整修,对垃圾进行处理覆盖,为美丽乡村的构建夯实基础。x 年年底,我们对***村实施整村提升改造工程的地形测量工作已完成,提升设计也正在进行,项目的施工也即将提上日程。由于有厅党组和厅长做强大的后盾,有前期宁书记和厅驻村工作队良好扎实的工作基础,有县乡党委政府及时的跟班指导,我在一年多幸运的任期内,初步完成了***村全村贫困人口一次性整体减贫出列和贫困村脱贫摘帽的任务。

四、率先垂范 情系群众

担任***村第一书记以来,我带头工作,尽力多做惠

民实事。我自筹资金买米、面、油,多次对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拉近了与村民的关系。还为村里购置了国旗和彩旗,制作了不锈钢安全防护栏、公告栏。自掏腰包对村里停用的粮食加工房设备进行了维修、改造和更换,解决了村民多年来碾米磨面还需要到外村外地的问题,既方便服务了群众,同时也保证了村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村地处偏远,村内无通行的公共交通,为了方便村民自掏腰包新购皮卡车一辆,为农民装运出售土豆、杂粮、葱、羊肉等农副产品以及采购日常生活用品,解决了村民出行采购困难和农副产品外销困难的问题。

当得知村里一名贫困户的女儿何敏,考入四川绵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因学费犯愁难以入学的情况后,我马上和多家单位联系对接,帮助解决上学资金 6000 余元,并自己出资 2000 元进行资助,圆了孩子的大学梦。后经校方反馈的情况,我了解到何敏在学校里积极上进、成绩优异,还担任了班长,当想到我的援助能增加了贫困学子的自信心,坚定了她回报社会的决心,我的内心就很高兴很知足。

物质上的帮扶固然重要,精神上的抚慰同样能使村民内心得到温暖,对村干部感激涕零。一天傍晚,我和***帮扶领导带着一袋大米和一壶食用油去看望一位贫困户。这位老人是一位光棍,曾经收养过的一个女儿嫁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看过他。当时,老人因胃疼睡在炕头上痛苦难忍。我关切地问他晚上吃过饭了没,老人说吃了点中午剩下的焖面。他的弟弟接口说道:他得的是老残病,快不行了,不用管他了。我说:作为弟弟,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哥哥?于是,我叫来老人的弟媳妇儿,叮嘱她给老人做点稀饭、拌汤之类的好消化的吃的。并安顿弟弟说:“如果明天早上还不好,你就赶快送他到县医院治疗,所花费用由我承担。”一夜过后,我打电话问老人的病情,没想到老人高兴地说病好了,还在电话里一再致谢。过了三四天后,老人就来到外面活动了,再后来就和他弟弟在地里忙碌收秋了。过后我才明白,老人是得到别人的关心之后,才好起来的。精神的抚慰胜过物质的帮扶。

去年春节前夕我特意慰问了村内的老党员和孤寡老人,并为村民们采购了一些对联、福字,迎着节日的欢乐气氛能让村民们心中增添一丝温暖我也很高兴。

我担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维护和谐稳定、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五项主要工作方面,认真履职,积极工作,基本完成了第一书记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当地脱贫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但是,我深知脱贫致富绝非朝夕之功,长久长效巩固还得继续多下实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在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九大精神指导下,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扶贫要求,全力做好各项工作,走好 x,做细思想工作,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巩固扶贫成果,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为“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第一书记:***x 年3 月

4.整村脱贫工作推进情况调研报告 篇四

整村脱贫工作推进情况调研报告

尊敬的姚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推动全县整村脱贫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1月中旬到3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通过走访贫困户、召开乡村干部和贫困户座谈会、实地察看项目实施情况等方式,深入部分乡镇贫困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我县**年实施整村脱贫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七有”、“四通”、“三解决”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坚持整村规划、整体实施,整合投入,限期销号,全县整村脱贫工作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全县XXX个

“十X五”市定贫困村中,已有XXX个贫困村基本达到市级验收标准,基本完成整村脱贫任务;剩余XXX个贫困村,正在实施整村脱贫,并将于今明两年接受市级验收。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XX元增加到**年的7XX元,平均每年增长XX%。贫困村贫困人口共减少XX.X万人,较**年下降XX.X%。

(一)领导重视,思路明晰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整村脱贫工作,坚持将扶贫开发工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村整村脱贫的实施意见》、《关于调整县领导和部门联系扶贫任务的通知》和《关于贫困村整村脱贫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县里统筹、乡镇为主、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连片开发、综合治理、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模式,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产业扶贫开发、扶贫搬迁安置、教育技能提升、社会关怀扶助、特困家庭保障”六大工程,全县整村脱贫工作得到有序推进。全县XXX个贫困村,每个村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定点联系、两个部门定点帮扶,都因地制宜制定了发展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基本都有1—2个主导增收产业,形成了“党委政府推动、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各方互动、群众主体行动”的良好局面。

(二)机制完善,措施有力

一是资源整合到位。坚持县委、政府统筹安排,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共同参与,将道路通畅、饮水安全、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牛羊、柑橘、蚕桑、黑木耳等优势特色生态产业,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累计完成财政投入XX.X亿元,撬动社会投资XX.X亿元,实施完工项目XXX个、在建项目XXX个,形成了扶贫项目建设全民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格局。二是项目管理到位。坚持对项目规划、建设、验收各个阶段科学管理,严格把关。项目规划实行乡镇初步建议,村民集体决策,部门联席统筹,确保了项目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行性。坚持定期检查项目实施进度、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三是资金监管到位。各项目实施单位财务制度规范,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财政、审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监督,定期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通报。

(三)重点突出,成效较好

一是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建设村社公路1022.8公里,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组通公路率均达到或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修建饮水工程461处XX.X万方,架设水管912.5公里,新修及整治渠堰136.7公里,整治山坪塘**4口,解决了XX.X万人饮水困难,改善了XX.X万亩农田灌溉;实施扶贫搬迁9XXX人,完成危旧房改造1XXX户,贫困群众住房基本实现了应搬尽搬,应改尽改。二是扶贫产业正在形成,贫困户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围绕

“两廊三带”空间布局的发展思路,在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3+2+X”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柑橘、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XX.X万亩,新增山羊养殖XX.X万只、肉牛XX.X万头,较大幅度地增加了贫困农户收入,在一定程度缓解了群众增收的问题。如**镇、双龙镇等乡镇大力发展柑橘产业,让贫困户足不出户、足不出村摘去了贫困的帽子。清水土家族乡依托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鼓励贫困农户通过扶贫搬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但脱了贫,还致了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整村脱贫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整村脱贫所取得的成效只是阶段性的,今后的工作任务仍很艰巨。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县整村脱贫在客观现状、扶贫环境和具体工作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我县属老、少、偏、山、穷地区,贫困村大多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较多,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涝条件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要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目前,我县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上级项目支持,县级财政配套很少,贫困乡村筹资更为困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全县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较多,但点多面广,难以发挥整体效益;扶贫贴息小额信贷难以落实到真正的贫困户,越是贫困,越是难以得到生产发展资金;“互助资金”使用的面太小,发挥的作用有限。

(二)产业项目特色不明显

部分乡镇虽然重视向帮扶单位争取项目支持,帮扶单位也积极为贫困群众捐资捐物办实事,但在引导和调动群众主动发展产业方面重视不够,措施不多。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着“等、靠、要”思想,被动等待帮扶的现象仍然突出。有的乡镇、部门在项目设置上没有充分从贫困村、贫困户的角度去考虑,该发展什么项目、如何实施管理好项目,没有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客观形成了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有的贫困村在扶贫产业项目实施后,由于后续管理没有跟上,导致特色种养产业实施后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影响了扶贫项目综合效益的发挥。

(三)劳动力不强

从人口素质上看,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调研中发现,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只能对耕作便道、灌溉用水条件好的地方进行耕作,剩余的地方便无人打理,使土地荒芜的现象有所出现,在加上留守在家的普遍是老人和小孩,因此靠个人或家庭寻求后续发展困难较大,直接影响了整村脱贫工作实际效果。

(四)返贫现象比较突出

目前我县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调查发现全县仍有很多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依然落后。近年来,虽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贫困状态,对项目建设的需求十分迫切。另外,每年都会出现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群,由于脱贫基础不稳,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又重新返贫,由于整村推进工作重点在基础设施方面,难以顾及这部分贫困户,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政府统筹力度

一是思想认识要进一步统一。要把做好整村脱贫工作始终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摆在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要的工作位置上,抓紧抓好;二是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每年都应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多方衔接,规划和落实脱贫项目,推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渠道要进一步拓宽。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帮扶与协作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使帮扶的思路更宽,渠道更多;四是要切实加强扶贫项目实施的后续管理,充分发挥扶贫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是进一步加大对扶贫工作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扶贫工作更加扎实有效推进。

(二)加大扶贫投入,进一步提高项目资金运行效益

一是要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县财政在收入逐年增长的情况下,逐步加大对扶贫项目的配套资金投入;二是政府应加强协调,整合好各方面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财力建设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在整村推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能力;三是金融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克服惧贷心理,相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建立扶贫信贷担保机制,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作用;四是认真总结“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经验,推广试点先进村的成功做法,加强监管,规范运作,使互助资金“放得出、收得回、运行好、见效益”,并逐步扩大互助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数额,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

(三)强化精准扶贫,坚持因户施策

要对全县现有贫困人口逐户逐村建档立卡,集中扶贫资金,落实精准扶贫到户。一是精确识别扶贫对象到户到人。按照国家和市统一制定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结合我县实际,逐户建立台帐并录入扶贫信息管理网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对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进行全面监督。二是落实精准扶贫到户政策措施。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两项驱动”,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切实做到“应扶尽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农户,要整合和落实相关部门专项政策和救济措施给予优先扶持,兜底保障,确保其衣食无忧;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把专项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对扶贫对象全面落实扶贫开发政策。三是要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务工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贫困户进行劳务输出,实现帮扶形式逐步由“救济式”向“开发式”转变、“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用工的对接,做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开发项目的结合;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确保培训质量,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和培训一门技术,振兴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上一篇:教师招聘面试《“中一二”进攻战术》说课稿下一篇: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新来的小朋友》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