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院机能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4-10-11

浅谈我院机能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5篇)

1.浅谈我院机能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篇一

生物制药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根据生物制药的学科特点及人才培养需要,构建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创新性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层次清晰的实验技能培养模式,其中跨课程综合性实验与科研课题设计是教学改革的特色项目。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显着提高,并且在该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拓展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生物制药;实验教学;创新思维;科研素质

一、实施背景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生物制药作为其中应用导向较强的领域之一,其实验教学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通过合适的实验教学体系培养适合社会与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1,2]。基于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对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注重,针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源头创新能力薄弱、基础研究落后的客观现实,我们以学院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重新构建了生物制药本科实验教学体系,其根本目的是突出应用理论与技能的系统训练,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与科研素质的塑造。

二、总体思路

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需要,更新了实验课程体系,确定了实验教学的总体思路与规划。将实验教学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确保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实验技能;第二层次以跨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为主,融合各门专业课实验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各种实验技能的能力;第三层次以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科研课题设计,主要在选修课及课余时间进行,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与创新素质。最终形成夯实基础知识技能-形成综合应用能力-拓展科研创新素质的多层次实验技能培养模式。其中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及开放创新性实验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与特色项目。

三、具体内容

1.跨课程的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

通过将相关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重构,从生物制药首届学生(03级)开始,即开设了跨课程的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

在实验总体设计上,以完整的基因工程药物开发流程为主线,整合了《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和《生物技术药物药剂与药代动力学》的实验内容,并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模块,指定负责教师自编实验教材;从知识点上涵盖了基因工程上游技术(包括基因的定位、筛选、克隆、表达、活性及功能的鉴定和分析)与下游技术(包括发酵、提取、纯化、鉴定分析、冻干等技术)以及药效、药理、毒理和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在实验题材上,将来自生物制药研究所的T细胞受体基因治疗药物及重组白介素-18蛋白药物等成熟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并以其研究过程为例,讲解了生物制药的研究与开发流程,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学术层次,并推动了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在师资力量方面,由来自理、工、医学等不同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以发挥专业优势;在实验设备方面,充分整合了现有教学资源,并将新购置的流式细胞仪、蛋白层析系统、毛细管电泳等先进仪器以不同的方式应用于教学,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考核方式上,首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锻炼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同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考查了实验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了教学效果,整个教学气氛生动活泼,效果明显。

2.科研课题设计

由于选修课具有前瞻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与灵活机动的教学形式,目前在选修课《肿瘤生物学》与《抗体工程》开设了科研课题设计。目的是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拓展创新思维,使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科研课题的能力,整个过程由学院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加以管理与实施。

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是准备阶段。主要是由学生分组自行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备课与讲授,目的是为课题设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并由全体本科生导师组成评议组对学生讲课情况做出现场分析和点评。第二阶段为选题与标书撰写。在大胆假设、科学论证的原则下,学

生提出各自的课题,并与导师讨论课题的可行性。定题后,分别完成资料的调研,研究方案的制定,并严格按照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为模板撰写课题计划书,最终提交研究方案。第三阶段为课题评定阶段。由教师对学生提交的研究计划进行点评与修改,指导学生最终完成整个实验设计。根据理论课的授课情况和最终计划书的水准评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研究计划,可作为毕业论文及学生创业计划的蓝本。

3.开放、创新性实验

主要面向三、四年级本科生。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学院实验中心与研究所的场地及设备现已全面向学生开放,并设立了专门的本科生创新实验中心。在课题立项方面,首先鼓励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技能,凝练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大纲以外的、有一定深度的创新型实验。此外,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开放性实验项目,这些专职教师通常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对教学重点及学生的具体知识水平有深入了解,能够设计出即合乎学生实际,又能拓展思维的课题,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然后通过宣传招募的方式吸收学生积极参与。

四、主要成果

目前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共设128个学时。经过03级与04级的实践,获得了初步的经验,锻炼了师资队伍,并根据教学需要自编了两版实验教材。拟经过三轮教学实践进行规范,成为学院实验教学的骨干课程与特色项目。在03级综合性实验课程结束之后,我们分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实验管理、教学效果几方面,设置了二十项指标,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的满意率均在90 %以上。学生普遍反应;通过综合性实验,其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与科学思维都有显着的提高。

在科研课题设计方面,03级本科生共完成科研课题设计22项。研究方向涵盖了基因工程抗体、RNA干扰、重组细胞因子、抑癌基因等肿瘤治疗的前沿领域,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拓展。此外,通过独立完成课题设计,还培养了学生独立、严谨的科研态度,并使其对课题申报的整个过程有了一定认识。

在开放性实验方面,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生科院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教师申请并组织完成开放性实验项目3项,学生参与17人次;

接受了以上教学模式的严格训练后,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素质、实践能力显着增强,03级本科生进入实习后,获得了实习基地的一致好评,已成为各基地研发、生产的骨干力量。以本教学模式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教改项目于2007年获得广东药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五、发展思路与规划

本教学模式经历了两年的探索、实践与总结。在对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反馈意见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模式不断加以完善,并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与具体措施。

在验证性实验层次,将开设竞争性实验。目的是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减少现有教材中已显陈旧的实验内容,同时根据学院专业特色及教师专长,增加具有本院特色、切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项目。具体方案是:各门专业课在开设必修的基本实验、经典实验,确保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设置一定比例的机动实验课时,由各门课程任课教师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编实验讲义。首先经过试讲与预实验并由全体任课教师评审,然后向学生公布各门课程的候选实验,学生通过网络或书面申请方式选择感兴趣的实验。最终根据学生选课结果,确定开设的实验项目。

在综合性实验层次,在保证现有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高质量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上下游技术认识的连贯性和综合运用能力,拟合并《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为一个综合性实验,并论证《细胞生物学》、《现代遗传学》、《细胞分子免疫学》三门课程合并为综合性实验的可行性。最终实现如下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通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克隆获得目的基因,在下学期的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中进行基因表达产物的活性、产量的检测,发酵体系的建立、发酵工艺的优化、提取纯化工艺、药代药效学检测。从而将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基因药物、蛋白药物)整个过程融会贯通,形成系统、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

在开放、创新性实验方面,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紧密衔接。针对我国生物制药产

业下游技术瓶颈,以开放性实验为平台提高对下游技术的培养力度。拟以学院筹建的核酸蛋白分离纯化中心为基础,大力拓展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吸引来自企业的师资力量与横向课题,将部分课题研究内容以开放性实验的方式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并划拨部分横向课题经费作为开放性实验基金来源,以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在吸引企业力量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主动的调整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将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与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转化平台相互融合,最终成为教育与技术创新的孵化器[3,4]。

【参考文献】

[1]彭俊文,蒋铭敏.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现状及前景[J].生物技术通讯,2004,15(2):201.[2]张蕊,田澎.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分析及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 [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10(5):107.[3]朱旭芬,赵小立,张铭.基因工程实

2.浅谈我院机能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篇二

一、考试的组成部分

“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课程考试由平时考试、实验考试、单元考试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组成。平时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实验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单元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40%。平时考试包括课堂提问、作业、读书报告、病例讨论等。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角度为出发点, 我们对实验教学的考试分值所占比例定为20%, 其中实验考试也包括平时实验完成情况。单元考试主要由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定期测验构成, 适当体现阶段性考试。

二、考试的方法

1. 平时成绩考试的方法

我们利用部分学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师生互动教学。小组教学主要采用病例讨论、撰写论文的形式。为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安排了两次讨论课, 由教师决定病例讨论题目, 学生10人一组进行准备。讨论题主要包括了课程大纲的内容, 也涉及部分相关的临床知识, 要求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课堂讨论过程中, 因为学生准备很充足, 课堂气氛很活跃。除此之外, 平时作业主要是以综述性质的论文形式布置给学生, 作业在开课后第1周布置, 并要求在学生在7~8周内完成, 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

2. 实验考试的方法

实验考试以标本考试和平时每次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两部分组成。

(1) 标本考试。主要以鉴别标本的方式进行考试, 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 根据标本的性质自行识别出病变标本, 并注明病变和疾病名称, 教师根据其实验结果予以评分。

(2) 实验完成情况评分。带教老师根据多年批改实验报告的经验和学生课堂标本观察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对学生每次实验完成情况客观地评出相应的分数, 期末结束计算出平均分作为实验完成情况的分数。

3. 单元考试的方法

单元考试分两个阶段进行:形态学和机能学。理论教学内容完成后, 进行两次单元考试, 要求学生注重平时考试。

4. 期末考试的方法

仍然采用传统的笔试方法。试卷的题量较大, 覆盖面广, 以100分题量组成试题, 最后再按实际所占比例折算分值。

三、考试改革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任课教师对本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投入了很多精力, 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 注重课堂讨论、课后文献查阅等实践考察, 侧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在新的考试评价模式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体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新型的教学考试方法表示赞同, 认为改革后的考试制度增强了自己学习的自信与主动学习的兴趣。从实施结果来看, 本课程的考试改革是值得肯定的。

1. 引导学生注重日常学习过程

在教学管理第一线的研究人员将高等学校考试的功能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功能; (2) 评价功能; (3) 引导功能[3]。经过改革, 平时课堂表现、实验课表现等均纳入考试范围。新的考试形式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中, 避免学生逃课现象, 使学生更注重日常学习。

2. 课堂到课率高, 气氛活跃

自从课堂提问、病例讨论表现等纳入最终考试范围后, 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更加关注, 注重采用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极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出席率和听课效果。

3. 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程考试方式改革, 将实验完成情况和标本考试纳入考试范围, 使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重视起来。从学生实验课课堂表现、观察标本、实验报告书写等方面看出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教师教学积极性明显增强

实行考试方法的改革, 关键在教师。教师觉得改革并不仅仅只有学生受益, 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学习。改革能使教师不断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并及时发现问题, 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 真正体现了“大爱育人”的教学方针。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 教师也能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促进教师不断学习,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考试改革的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出, 高职院校课程考试模式也应强化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检测, 顺应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应紧密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 运用教学改革的机制和作用, 带动和促进考试制度的改革[4]。我们对“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主要通过强调过程考试, 把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化为平时的学习动力, 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努力学习和积累, 也相应降低了学生作弊动机, 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实验考试, 促进了学生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同时在整个实验课学习过程中, 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态度[5]。

课程考试方式改革要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考试, 通过改革, 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考试体系。本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 适应了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人为本、能力本位、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 完善了考试评价体系, 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 加快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提高了教学质量, 真正使得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用于实际护理工作, 有利于全方位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

摘要:对“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考试方法进行改革, 采用平时考试、实验考试、单元考试与期末考试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 推行多阶段考核制度, 以探索从传统的记忆型考核向能力型考核过渡的一种考试方法。

关键词:“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病理学,考试改革

参考文献

[1]邵守先.大学考试改革的研究视角与方法[J].教育与现代化, 2006, 20 (1) :13—17.

[2]赵丹, 李新宇.国外高校考试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7 (10) :62—64.

[3]邵进, 吕浩雪, 陈云棠, 等.大学课程考试的功能、形式及改革刍议[J].江苏高教, 2001, 16 (6) :59—61.

[4]艳红.加大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力度[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5) :53—54.

3.浅谈我院机能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篇三

【摘要】通过对我院机能实验技能竞赛的调查问卷分析,了解到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关键词】技能竞赛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0-02

手术技能操作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临床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举行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既是对学生掌握的手术技能操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估,并且对于改进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更好的收集同学们对机能实验技能竞赛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竞赛活动的开展,促进机能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针对2010级参加竞赛的临床专业学生展开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以期为以后的实验教学及开展竞赛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针对参与机能实验技能竞赛的2010级临床专业同学开展。调查采用无记名填写方式,共随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以此了解机能实验竞赛对临床专业同学的影响以及同学们对竞赛的看法和建议。

二、结果

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①99%同学认为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是很有必要的,并表示会继续参加这种比赛;仅有1%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②对此次竞赛的难易程度,92.2%同学认为难易适中;1.5%同学认为竞赛题目较难;另有6.3%同学认为竞赛题目较容易。 ③98.4%同学认为参加竞赛并未增加额外的负担,仅有1.6%同学觉得参加竞赛负担有所增加。

从表2中可以看出:①所有参与调查的同学都认为机能实验技能竞赛能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②97.4%的同学认为竞赛对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帮助;2.65%的同学认为无帮助。 ③98.4%的同学觉得技能竞赛对提高基本实验技能有帮助;1.6%的同学认为无帮助。 ④94.6%同学认为竞赛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实验教学内容;5.2%的同学认为无帮助。 ⑤96.4%的同学认为竞赛有助于夸大知识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6%同学认为无帮助。 从所有调查问卷的整体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同学对机能实验技能竞赛的态度是肯定和支持的。见表1、表2。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基本实验技能

作为临床专业的学生,练好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加强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同学们在实验课上的练习机会远远不够,所以增加手术技能操作练习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操作练习,熟悉、掌握实验课所学的内容,是实验课有益补充。这样既为竞赛做好了准备,又使实验课得到了重视。通过反复地练习,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实验操作更加规范,更加熟练。

2.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验竞赛与实验课相比,其形式更加活跃,内容更加新颖,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有竞赛就有竞争,就有前进的动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积极练习操作准备竞赛的同时,同学们更是摆脱了以往对待学习懒惰的情绪,除了复习理论知识,还上网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了解实验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处理、实验动物的正确选择等,积极主动地备战竞赛。通过竞赛,同学们既巩固了理论知识,有扩大了知识面,并且是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机能实验技能竞赛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相互协作的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

在竞赛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及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及时正确的处理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是对同学们的一种考验,这无形中就使同学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竞赛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而且操作时间有限制,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就要注意培养默契合作的精神,增加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并且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优质、高效的完成整个实验。每个成员都要具备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4.需要改进的地方

4.浅谈我院机能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篇四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属于高等学校机械工程类学生必修的机械设计系列课程之一,是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综合能力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分析和设计方法同时可以验证基本理论的正确性,工程技术的可行性也可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此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机械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大作业和与课程相关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教学活动。

二、我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践教学基本情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按大纲要求的基本实验有“机构运动简图测绘”、“齿轮范成和参数测定”、“带传动”、“滑动轴承”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只作为课下选做。

实验考核成绩,一般以基本实验占期末总成绩一的比例计人总成绩,且作为考核标准,没完成或实验不及格,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因此,这项实验学生必须完成。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没有计人总成绩,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不高,一般学生只是来走过场,敷衍了事,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大作业由于课程安排没有计划,只能作为一般作业进行,学生基本没有进行。与课程相关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基本还没有开展。课程设计集中在课程结束后周时间,并单独计算成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实验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而作为锻炼学生自主设计和创新思维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大作业,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

3与课程相关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没有开展,从而使得一方面学校实验设备还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没有得到全面培养。

因此,深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在实验项目的开发和研制方面,还是在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方面都还有大量的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与设想

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改变目前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总体比较单

一、落后于课程内容改革的局面,切实提高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的质量,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一)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1加强大作业力度。大作业一方面使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应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措施。通过大作业可以训练学生简单的工程意识,同时达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综合型、设计性实验项目及与课程相关的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这项工作的开展,很好的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发学生设计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学生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也是学生通过设计检验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具体应用的体现。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设想

实践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键和核心。实践教学不要仅局限于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等基本机构,而要适应当前工业技术和机构学的发展步伐,加强组合机构及新机构的实践教学。例如大作业可以进行以下题目的训练,联接件结构设计、传动方案选择综合训练、轴系结构设计、结构分析等。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上述作业,并利用实验设备搭接出机构模型,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机械运动方案的创新设计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基本机构的应用扩展和组合设计、变异等。

教师也可以将科研中新的研究成果,经过适当的提炼和加工,转变为适合的学生教学实验或课程设计题目。

四、实践教学考核办法改革

考核激励机制也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措施之一,只是泛泛的提出实验的要求而没有相应的机制,是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因此就实践教学与课程考核办法,提出以下建议:

1基础实验和实验考试按计人期末总成绩;

2大作业和综合实验各按一定比例计人总成绩,约占总成绩的30%一40%;

3减少期末考试一次考试所占总成绩的比例,约为50%一60%;

4课程设计作为综合设计仍单独考核。

五、结束语

5.浅谈我院机能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篇五

1 开放性实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1 与传统实验相比, 开放性实验更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

以前的实验课, 从试剂到仪器老师都为学生准备得很充分。从哪个步骤开始作, 怎样做, 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老师在上实验课时全讲清楚。实验的过程可以说完全不需要学生动脑筋, 对实验结果老师也会进行一番解说, 导致当实验结果与老师的描述不一样时, 很多学生干脆立刻否定自己而更改结果,从来不去思考自己的实验问题出在哪儿了, 更不会说去推翻老师的结论, 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但是在开放实验室里的学习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实验方案的拟定、实验步骤的设计,都要事先准备好。在开放性实验室学习的第一阶段是观摩学习,观看老师做PCR扩增目的基因,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染色(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等实验。从中我们不仅对这些实验的原理有了更深入地了解,而且更细致地学习了一些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手法, 同时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强化和巩固。本次实验的题目是:扇贝多肽抑制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此课题是老师拟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于这个题目我们商议定出实验方案:把实验设计为6组:对照组、UVB模型组、UVB+5.68 mmol·L-1维生素C阳性对照组、UVB+5.69 mmol·L-1 PCF组、UVB+2.84 mmol·L-1PCF组、UVB+1.42 mmol·L-1 PCF组,各组的剂量是老师事先筛选好的。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和照射后的孵育时间都是我们在网上查的,实验步骤也是我们通过查找图书馆和网上资料制定的。实验步骤如下:紫外线照射前2h加入各剂量的扇贝多肽或维生素C,照射后18 h收集细胞,PBS洗2次,加入500μL添加了蛋白酶K的样品裂解液,充分混匀,50 ℃水浴过夜;以等体积苯酚/氯仿(1:1)抽提两遍,等体积氯仿抽提一次,12,000×g离心10min,取上清;加入3/100体积10 mol·L-1醋酸铵和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20 ℃过夜沉淀DNA;4℃,12,000×g离心60min,收集沉淀,70%冷乙醇漂洗一次;沉淀溶于20 μL TE缓冲液中,加入RNA酶,使其终浓度为 0.02 μg·L-1。取部分抽提得到的DNA,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观察DNA梯形条带。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就要一步一步检查自己的实验过程, 查出问题和错误,上网查相关资料,再进行实验,这样反复实验、查资料,直到出现我们想要的结果,图1 所示就是我们实验的结果。通过这个过程的实践,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我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实验的严谨性

实验的操作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实验进行之前,我们认为这没什么困难,照着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做就可以了。其实我们真正实践后才发现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其中包含着许多的理论知识, 要想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必须要多看, 多思考。本次实验中抽提DNA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上清的过程,吸取的过程稍有不甚就会吸到下面的蛋白,这样DNA的纯度就不够,抽提完毕用乙醇洗涤的时候,不能损失一些细小的DNA沉淀,这些都要求我们非常仔细、谨慎,否则就不会出现想要的结果。通过这个实验过程,我们亲身体会到科研的严谨性,认识到一丝不苟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

2 开放性实验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

实验结束后,我们就实验进行了大讨论,很多同学提出实验中研究的扇贝多肽可以做成防晒霜应用于美容,做成药物预防和治疗日晒过度导致的皮肤病。还有同学由凋亡联想到用某些手段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来攻克世界难题——恶性肿瘤的治疗。以前只知道维生素C、维生素E等是抗氧化的,现在才知道海洋生物扇贝的提取物扇贝多肽也是很好的抗氧化剂。顿时我们对这些研究性实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坚信只要肯动脑、肯实践,任何难题都会被解决。

3 开放性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本次开放性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是全新的尝试, 在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 同学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从屡次失败到最后成功的过程, 使学生对科研工作的艰巨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体会了成功是难能可贵的。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的确定和实验过程都是由一个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本次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同学们各自发挥特长,合理分工, 密切合作,有的配琼脂糖凝胶,有的加样,还有对样品进行离心,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提高同学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通过交流、讨论, 构建完整的实验方案,充分体会到科研工作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树立了直面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助、协作的能力, 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4 开放性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

通过这次开放性实验的学习, 给我们的感触是:此学习方式对我们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有很大的帮助。本课题涉及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有利于我们对这些课程的融会贯通,使各科知识串成一个有机整体,便于掌握。通过开放性实验的学习, 我们发现以前的学习有些死板, 学了很多的理论知识, 却不会灵活运用。以前的思维也总是局限于如何准备考试, 学习效果不理想。开放性实验学习给了我们以实践、创新、发现的机会,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我们的思维发生很大的飞跃,能够由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比如细胞培养过程中要求绝对无菌,吸管每吸完一次液体都要进行消毒,并且不同的液体用不同的吸管,否则细胞就会污染。这个过程培养了无菌观念,为我们进入临床实习奠定了基础。开放性实验让我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答案, 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透彻。真正的体会到开放实验室教学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上, 使学生学习真正地从被动转为主动,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机能学实验室开设的开放性实验,打破了原有教学模式,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创造性探索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实验内容,开放的实验时空,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探索研究,自主总结实验现象,并且自主解决问题。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开放性实验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导性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展示。

参考文献

[1]黄国龙.创设开放性实验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物理教师,2004(3):3-5.

[2]孙文平,柴英,綦霞,等.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75-76.

上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成语下一篇:基层干部挂职锻炼个人述职报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