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化“待优生”

2024-07-14

浅谈如何转化“待优生”(共12篇)

1.浅谈如何转化“待优生” 篇一

火铺镇中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

火铺镇中学八(4)班

2011年3月1日

火铺镇中学2010-2011学八(4)班第二学期

待优生转化方案

待优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品德不良或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待优生人数虽少,而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很大,如果不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班级正常教学秩序以及日常生活常规就会受到影响。

待优生是特殊的群体,大量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待优生是可以教育好的对象。如何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职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

转化待优生,首先要了解待优生。待优生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从外因看,主要有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有学校教育的失误。从内因看,中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是非能力差,意志薄弱等,都很容易成为待优生接受消极影响的内部动因。

本着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原则”,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学生的高尚灵魂,设计以下转化方案:

1、转变思想,进行心理疏导。欲变其人必先变其心,我们知道,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过去的转差过多关注外在因素,忽视了内因。待优生一般都有厌学情绪、畏难情绪、自卑情绪,转化待优生就要使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害怕困难到主动克服困难,由自卑变得自信、自尊。这一方面要通过讲道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用一些人物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另一方面就是给他们创造成功机会培养自信心。

2、建立学习小组,学生一帮一结对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的榜样可以调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每个班级的小组组长带一个待优生,制定相应的目标,并进行相应的奖励。

3、“因材施教”教师带动学生,开展“研究生活动”。针对本班学生年龄偏小,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特点,从开学起根据每个学生的学情,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原则,高起点、严要求,对于部分调皮好动的学生则严格要求,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学生以鼓励为主,同时对有些科目基础特别薄弱的同学则重点

辅导和谈话,和家长齐抓共管,这样一来待优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就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4、转变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祸患无穷。待优生往往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读书不思考,解题不动脑。转化待优生就要转变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特别是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的习惯。认真是一切成功的法宝,所以对于待优生的转化一定要从“规范”入手,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认真思考。每天不断强化,时间长了好习惯自然养成。有了好的学习习惯,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5、尊重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一个学生反复遭受失败的打击,他就变成了差生;所以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努力发现他们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待优生就会慢慢变成优生。

6、“家校”联动。实行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我们知道,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也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火铺是地处贵州省的小县城,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为了让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很多农村人口去了浙江、上海等地打工,于是就产生了相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他们一般有爷爷奶奶照顾或寄宿在亲戚家。由于在校学习比较紧张,一到周末,孤独的他们就想放松一下身心,再加上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他们自控能力特别差,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于是这些同学就钻进了网吧,逐渐成了所谓的“网痴”、待优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到防范于未然;班级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加强常规管理等。

同时家庭、学校、社会必须齐抓共管才能达到效果。

2011年3月1日

火铺镇中学2011-2012学第一学期

火铺镇中学九(2011年8月4)班 日 1

5火铺镇中学2011-2012学第一学期九(4)班

待优生转化方案

如果说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重点的话,那么抓好待优生转化工作便是重中之重。教学实践证明,要想把一个班的成绩搞上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转化待优生的工作。下面将班级管理中待优生的转化作如下方案:

1、鼓励的目光,微笑的表情面对待优生。因为待优生在校常受到同学的冷漠,老师的批评,感情上和老师同学不融洽。长此以往,在他们的心灵上会结下厚厚的“冰”。封冻了他们追求上进的愿望。而老师如果每天用微笑的表情面对待优生,在课堂上用鼓励的目光和话语去“复苏、解冻”,他们就有可能重新振作起来。

2、对待优生要降低起点。待优生善于形象思维,常对新奇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并善于记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因此,我在教学中降低起点,采用打比方、看图、实物表演等直观事物演示,以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要求,这样点滴积累起来,就会使待优生学习基础逐渐扎实起来。

3、开展互助学习,激起学生的责任心。互助学习就是在班内开展互教互学,先进带后进的学习方法。我们班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1)以小组为单位,把优差生平均搭配,形成组内合作,组与组竞争,在互助组内优生承担当先生的义务,这样差生就能得到优生的帮教,而优生在帮教中又巩固了知识。(2)有计划地安排互助学习课,指导学生互教互学的方法,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3)增强竞争意识。互助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并奖励。小组中每个成员

都不愿拖后腿,都想为小组争光,这样,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责任心,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变厌学为爱学,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综上所述是我们班日常工作中的几点做法。而事实证明,这些做法是可行的。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告诉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创新与改革是勇敢者的先见之行,而大胆创新和勇于探索将是教育先行者们不屈的赞歌!

2011年8月15日

2.浅谈如何转化“待优生” 篇二

学生赵明(化名)不良行为表现:学习目的不明确,有着较严重的厌学情绪;分辨是非能力差,自控力差,动手打人骂人的事时有发生,在班级中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学生赵明的不良行为表现根源为: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同时缺乏耐心的沟通和引导,使孩子心灵受到创伤,变得起点低,自我封闭。

针对赵明的表现,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促使他从根本上转变。

一、榜样激励法

榜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具体化。针对赵明的性格特点,喜欢用苹果手机、电脑等细节中,从他有强烈的自尊心入手,以典范导致以行,以乔布斯的平凡事迹鼓励他学会求知,学会探索,学会做人。以乔布斯癌病缠身依然坚持奋斗,探索追求为自己的理想事业永不停歇的典范,激励他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伟人模范成为他学习效仿的内心目标,成为他心目中的偶像,从根本上消除他对外界消极思想和行为的模仿力。

二、道理疏通法

为了使赵明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将他所盲崇的在社会上游手好闲的“大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进行对比,让其分析“大哥”与解放军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分辨谁的行为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在对学生手册的学习中,以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使他情理通、道理明,懂得什么是善恶美丑、 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符合规范的行为。从而形成一个优良环境和健康的心理气氛,解决他的心理困扰,阻止违纪行为的再次发生。

三、情感沟通法

3.浅谈待优生转化的教育策略 篇三

一、待优生的成因

待优生的形成往往是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家庭影响

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生教育,影响重要而深远。家庭方面对待优生的影响一般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放任自流,缺乏管教或过分的娇惯,使学生丧失斗志。二是教育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简单粗暴,结果适得其反。三是有些家长思想觉悟不高,行为不端正,子女从小耳濡目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四是有些家庭夫妻离异或一方外出务工,孩子缺少母爱或父爱,心灵受到创伤。

2.社会方面的影响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出现多样化,新的读书无用论、不健康的舆论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及其不良的影响。不当的社会交往使一些是非判断能力低的学生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沿着羡慕到模仿的路线越陷越深,从而无心向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造成学生两极分化。部分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有些教师对优等生宠护有加,却视待优生为包袱,求全责备,致使他们自暴自弃。有些教师对待优生第一印象欠佳,嫌弃、厌恶,严重挫伤其上进心,把一部分学生逼进了待优生的群体。

4.自身原因

待优生之所以成为待优,自身的原因决不能忽视,自身原因有心理障碍方面的,也有学习基础、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有些学生步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急剧变化,心理也发生微妙而复杂的变化。

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最佳成长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这应该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二、待优生的转化

待优生转化问题始终是困扰教育者的一个难点,在全国上下积极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形势下,待优生却没有呈现减少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教育者的失误和悲哀。待优生的转化需要我们正确面对,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待优生的转化策略。

1.耐心教育、用爱感化

俗话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对待优生,我们更应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耐心,少一份嫌弃。在工作中,我们应以“爱”字当头,不抛弃、不放弃,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对待优生要倾注更多心血。当他们有困难时,无微无至的关心帮助他们。当他们犯错时,不是急于批评,而是耐心的说理教导。

2.挖掘闪光点、放大表扬度

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一个人被赏识时,他心里就会产生成就感,进而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待优生只是某些方面暂时处于落后,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身上一定会有闪光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可能劳动很积极,平常经常违反纪律的,关键时刻可能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旦发现了待优生的优点便当众给予放大表扬,这会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克服自卑心理。转变待优生,放大表扬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

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每一个待优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待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对症下药。待优生这个特殊群体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智力型待优生。这种学生的智力发展比同龄人稍晚。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不能对他们求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把目标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学生个别差异。

(2)学习方法不当型待优生。这种待优生学习非常勤奋,可是因为方法不当,前学后忘,知识不能触类旁通,效率不高。这类待优生也往往存在较强的挫败感、自卑感。对待这种待优生,老师应在方法上予以科学指导,让他们尽快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回自信。

4.待优生转化工作总结 篇四

一、树立“转变一个待优生就是培养一个好学生”的观念,对待优生以热情关怀和更多偏爱。积极探索各种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对待优生有耐心,尽量少犯急功近利的错误

二、 客观分析学生,对症下药。

1、学生个人的一船情况。比如:与其成长密切相关的事;作息时间安排;生活习惯甚至一日三餐的状况;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等。

2、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比如:兴趣爱好或特长;喜欢看哪类书刊;喜欢参加什么活动;自卑心理强不强;逆反心理如何;性格特征等。

3、 学生各方面的情况。

( 1 )思想品德情况:对劳动、社会集体活动的热心程度;对

人的态度;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表现等等。

(2)各门功课学习情况。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或学习时间安排。

(3)健康状况。健康水平和疾病状况;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习惯;人个卫生情况等。

在全面了解待优生各方面情况后,各位老师客观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在分析待优生形成的原因时,可以从学校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学习情况,成长过程等方面入手。

三、 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 是表扬与批评的关系。待优生是相对于优秀生而言的。他们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与好学生在一起,会产生自惭形秽的`感觉,但同时他们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的情绪。所以若要学生积极进取,刻苦求学,老师该毫不吝啬地赞美他们的各种优点。对待优生以表扬为主,表扬他们点滴进步,以激起他们希望与进取的火花;以批评为辅,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的批评,即使批评,也要做到适时,适度。

(二)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没有严格要求就不可能有待优生的转变,但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根据待优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逐步提高对待优生的要求,应是在耐心说服基础上的严格要求。待优生不是一下子就导致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落后而形成的,并且是顽固难攻的。所以对他们的改进转化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对他们的转化切忌“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对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

甚至微不足道的,也要予以表扬、鼓励,用它来淡化待优生对自己的“后进”印象,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拓宽他们继续转化的渠道,为进一步转化做准备,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毅力。

(三) 是惩前与毖后的关系。要使待优生对以前的缺点与不足有正确的认识,引以为鉴,以防止重蹈覆辙。所以,惩前为了毖后,毖后是惩前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多给待优生一些“机会”。尽管我们说机会对每个人是均等的,但事实上,待优生的入团、上台表演等各种机会他们很少,而少数优生却身兼“数职”。在工作中要多给“机会”给待优生,甚至一些职务适当“下放”,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在为集体、,同学服务的同时来改变自己,树立信心,促使进步,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四、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各班级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起指导作用;同时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到难,逐层推进。并把学生的点滴进步记录在成长记录袋里。

5.浅谈如何转化“待优生” 篇五

文/贾俊峰

如何转化潜能生

如何做好潜能生转化工作?这是多年来每老师一直探讨的问题。我想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潜能生,国外通称“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按国际上通行说法,潜能生是指由于一些因素,生理上有缺陷,性格上有缺陷,基础差,学习方式习惯不良等等造成学业成绩不良,并且思想品德不好,对班级有危害的学生。现常用一词“后进生”,这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学习、纪律等方面表现落后和缺点较多的学生。

如何看待潜能生,我认为潜能生和优秀生是相比较而言的。潜能生通常是那些在品德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中为数不多,但因经常犯错误或学习落后,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品德、学习都是很差的学生,他们为数虽少,但能量不小,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和了解他们的特点,以及差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潜能生转化工作。

一、倾注温暖,以爱为先

教师对潜能生的热爱是做好转化工作的根本。一般来说,老师对潜能生是不喜欢的,甚至讨厌。因此,老师和潜能生之间就筑起一道无形的墙。特别是班主任如果从感情上对这样的学生嫌弃的话,在教育时必然是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怪多,关心爱护少。这样的学生因受批评多,他本能的有一种戒心,就会加速他们向坏的方面发展。这些潜能生是受了病虫害的花朵;像久患重病急待医治的孩子,应当受到加倍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对他们播下爱的种子。一般学生需要爱,潜能生就更需要温暖和爱。倘若受到老师的温暖、体贴和疼爱,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好像从老师那里吸取了无尽的乳汁和力量。这种感情力量无比,这是转化潜能生的根本所在。

二、多种形式,交流感情

1.班主任要对潜能生进行思想教育。

实践证明,一些差等生之所以放任自由,没有上进心,甚至于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关键是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和看待问题的观点不正确,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情感上近乎完全失去信心,对学习的重要性不明了。对此,班主任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因人而宜,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第一、消除自卑心理。部分差等生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和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因此,班主任不能歧视学生,要一视同仁,也不能因其犯错误就大发雷霆,“一棍子打死”;更不能听之任之,放弃不管,这样只能使他们走“下坡路”。应该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笨,不必存有心理负担,落后只是暂时的。对这些学生还要注重其自尊心的培养,让他们受伤的心灵得到老师的抚慰。为了彻底改变他们,可以讲一些名人轶事,如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种种坏习惯、坏毛病,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消除他们自卑心理,重新燃起希望之光。第二、在情感上接近他们,适当运用表扬艺术。应该承认潜能生有上进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往往经不住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出现反复。班主任做潜能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如针对潜能生经常犯错误,自尊心强的特点,班主任要从情感上主动接近他们给他们以关怀和爱护,认为老师对自己充分重视,并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再如,平时上课,老师有意识的让他们帮助老师拿小黑板、作业本等,从而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心理变化,融洽师生情感。无可否认潜能生最需要教师的爱,最渴望老师的信任与表扬。当他们在学习上、思想上稍有进步,教师就鼓励;作业如果有进步就批上“很有进步”等字样,下次作业就有好转。

2.发现积极因素,激励其上进。

首先,用潜能生自己的“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道路。潜能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自身都有一些可贵的优点,只不过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教师就是要尽力寻找潜能生身上的优点,即“闪光点”,让他们自己的优点照亮其前进的路。如某同学成绩很差,老师多次批评也没有效果,但此生是非正式小群体的“头目”,一些调皮鬼特爱听他的指挥。还有,在劳动中只要是重活,他一定身先士卒抢着去干。对此,班主任就要肯定其“闪光点”,引导其走上正途。教师要对其劳动积极性和团结同学的能力给以充分肯定,在班级中肯定他肯于吃苦的精神,并且让他在班级中负一定的责任,这样他得到老师的重视,就会增强上进的信心。其次,耐心辅导潜能生,教潜能生学会学习。潜能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班主任转变潜能生要在发展上下工夫,加强学法指导,教他们学会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改进学习方法,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在做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中,除了尊重、爱护,处处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爱的温暖外。还应借助各种形式,利用一切机会同他们交流感情:1.经常和家长谈心,了解他们的各种情况,在征求意见中交流感情。2.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施展他们的长处,让他感觉到别人对他的信任感。3.让他们给班主任写封信,谈感想,提意见,从言谈书信中交流感情。

三、将心比心,循循善诱,不怕反复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应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轮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心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对潜能生的教育必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潜能生犯错误是难免的,老师批评也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任性解气的狠训一通。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前总是将心比心地分析一下学生的心理,习惯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选择批评的角度和时机,诱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学生,消除了他们的逆反情绪,学生才能口服心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通过思想教育,潜能生有了转变还要跟你观察注意反复。初变期,多表扬,多鼓励,使他们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波动期,多谈心,多辅导,帮助他们辨别是非,改正错误。巩固期,多正面引导,倾注温暖。稳定期,多树典型,多找成绩,多肯定。

如何培养优生

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提高班级的平均分,我们老师都会把很多精力放在学习起来有困难的学生身上,而往往忽略了一些有特长的同学。这些有特长的优等生,即使教师把教学内容“滴水不漏”地传授给他,而不再给他以新的“营养”,他还是感到不满足的。久而久之,对学习兴趣减退,能力下降,就埋没了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多为这类学生“充电”,认真做好辅导工作,使这些特长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再得到提高。

根据我的体会,在培养“优生”的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严格要求,耐心教育。教师对这类优生的辅导要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切实抓紧抓好,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急于求成,避免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耐心地反复地抓好辅导工作。

二、既抓知识,又抓能力。优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都比较好。因此,我认为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只要文化素养提高了,即使碰到灵活的类型题目,他们也能凭着自己的学识能力来解决。只有这样,他们的所有科目成绩才会真的有所提高。

三、切实提高优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都知道要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作文分一定要高。除了在作文课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外,对于优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写随笔,随时记下观察中的发现,思维中的火花,读书中的感受,生活中的体验。为此长期坚持,不仅对作文,对学习语文,而且对学好其它课程,乃至终生学习、一生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加强课内辅导。由于师生在课内接触时间比课外多,辅导效果也比课外好,因此培优工作,应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如果把学生留下来往往情绪不好,所以教师在班级授课当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如课堂提问,对于有探究性、思考性的问题,应把机会给优生;课堂中要适时地出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不满足于课本答案,不满足于唯一的答案,培养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

五、家校配合。教师还应多做深入细致的家访工作,争取家长的协助配合,改善、优化学习环境,教育和鼓励这些优生勇于探索、勇于挑战。

6.待优生辅导计划(16开) 篇六

制定人:

2012.2 孙建Sunjianpei佩

待优生辅导计划

待优生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遇到较难的题便等老师的答案,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首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在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溺爱优秀生,不鄙视待优生。

一、本班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6名,由于全班学生平时学习能力参差不起,因而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地不够好。待优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学习上不够努力,对学习没有信心,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有的是差在基本技能及创造性发挥上。因此,转化待优生工作重点放在转化学生的自信心及创造性上。

二、转化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转化,本班待优生能基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能树立正确积极地学习态度,对于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分析

待优生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遇到较难的题便等老师的答案等。具体表现如下:

1、上课精神不集中。

2、练习、作业书写不规范,连公式和计算也处理不好。

3、平时不认真审题,读不懂题目的要求。

4、一些公式、数量关系式写不出来。

5、缴交作业不按时。

6、基础知识不扎实。

7、答题速度缓慢。

三、补救方案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首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制订出转化方案如下:

1、利用家长,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2、课后多和待优生交谈,态度要和蔼,使待优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

3、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优生搭配待优生,给待优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

4、对待优生的缺点批评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5、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待优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

感到成功的喜悦。

6、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待优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

7、成立爱心联盟,采用1+1的辅导方式(即一帮一、一带一)总之,我不但要在学习上关心后进生,还要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后进生的成长,使每个后进生真正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每位同学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能得到全面发展。

附:班级待优生名单

7.浅谈如何转化“待优生” 篇七

一、落实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教学

待优生虽然在成绩等各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 但是也有优点,教师要充分挖掘待优生的潜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每个待优生的情况都不相同, 智力发展相对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不佳等是待优生形成的因素,教师只有细心观察, 深入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等特点, 因材施教, 实现分层教学, 在语文课堂上为每个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交流,取长补短,逐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待优生的转化,调动待优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引导学生共同进步,提高语文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后练习, 例如可以将作业分成两组:一组侧重基础知识练习的简单题目,一组侧重理解难度较高的题目, 在进行练习时待优生可以选择侧重基础的题目, 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并在练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在一定时间的基础练习后再让待优生选择难度较大的题目, 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帮助待优生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二、关注学生情绪,采取赏识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人对前途的希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待优生的潜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还要关注待优生的情绪,开展赏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具体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1.讲究评价艺术。评价不仅包括教师评价 ,还包括师生互评、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等多种形式,而我们之所以称评价为一种艺术,正是由于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在语文课上实行的语言艺术就是指课堂评价。当待优生回答错误时不能一味批评,首先要肯定他们勇于回答的精神,再适时指导,多多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差别对待的现象,只关注优秀学生,对待优生则总是横眉怒对,这对于待优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非常不利的。教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在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实现角色转换,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情绪能够使人发散思维 ,超常记忆,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关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待优生的学习兴趣。

三、更新教学手段,活用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手段,活用教学方法是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待优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由于文言文在阅读和理解上都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待优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学习,例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可以先将课文翻译成白话文,让学生扮演邹忌、齐王等角色,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大致了解,这样在正式学习时学生往往兴趣极为浓厚。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为语文课堂增添魅力。语文教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多媒体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语文教材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是天生的,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教学质量,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改变沉闷枯燥的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力。还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学生挑选适合观看和欣赏的音乐和视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

四、丰富教学形式,发挥榜样作用

丰富教学形式, 发挥榜样作用对激发待优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给待优生提供向优秀学生学习的机会。此外,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心理,通过诗词默写比赛、课文朗诵比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拉动待优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并设置合理的奖励措施。发挥榜样作用对待优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十分有效的,可以说,榜样对于待优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时间或课堂时间让语文成绩较好或进步较快的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经验,分享自己学习语文的心得,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待优生上台讲一讲自己的偶像、目标,以此激发待优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也可以讲一讲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困难,集思广益,为待优生解决问题。

五、结语

8.浅谈对初中待优生的赏识教育 篇八

关键词:初中待优生;教育;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的优点、长处、进步及亮点等方面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性、自主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由潜在的发展主体变成现实的发展主体,从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及主动的发展。赏识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应以待优生为重点,因待优生常有自卑心理,再加上教师对其挑剔多于鼓励,批评多于赞赏,家长对其训斥多于关爱,冷语多于温言,使其易形成“我不如人”“就是不如别人”这样自我否定的评价,严重缺乏自信心,从而导致“破罐子破摔”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因此,对待优生实施赏识教育,尤其在实行新课标的形势下,以鼓励其重树自信心便显得格外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经验,谈谈初中待优生形成的原因及如何通过赏识教育转化待优生。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待优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

1.家教上的误区。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初中学生,多是00后,有的是“富二代”子女,有的是“土豪”子女,有的是独生子女,有的是留守孩子,他们生活在无忧无虑的阳光空间中,吃、穿、住都有家长管,出、行、玩花钱很阔绰,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将孩子放在学校里,或将孩子交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管,自己对孩子的管教鞭长莫及,任其自由发展,上网、谈恋爱成了他们的专利,追星、自我肯定张扬了他们的个性,穿名牌、拿智能化手机、听MP4、“炫富”、生日挥霍现象成了学生关注的焦点。长此以往,他们便精神颓废、思想消沉、意志薄弱、道德失衡、成绩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放松造成的。每次学校召开家长会时,总有人质问老师,我的孩子在小学时都是好学生,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我想,让每个家长扪心自问,会找出答案的。

2.学校教育上的盲点。《中国教育报》载文:大数据告诉我们,超过八成的孩子对初中学习不适应,最不适应的是:学习科目增多、学习内容变难、同学竞争增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已充分显现出来。从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来看,仍然沿用以前分班授课模式,班额增大,在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双棒的鞭策下,学校及科任教师只注重了“跑得快的”,而往往忽视了“跑得慢的”,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两极分化,产生了待优生。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待优生往往是成绩差的学生,科任教师认为重视这些学生的教育等于“瞎子点灯白费油”,劳而无功,因学校给班上划有升学指标。有的学校,升学指标是教师评优选模、職称晋升、分房的唯一依据。因此,产生待优生现象也与学校的教育脱不了干系。

探求清了待优生产生的原因之后,那么如何教育转化待优生,就成了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的话题,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要让关爱和尊重触及待优生的心灵。关爱学生是每个教师都熟识的道理,对待优生的关爱更应体现在弄清背景和原因,理解其苦衷,把严声厉色的批评变成和风细雨的说教,要巧化矛盾、睿智风趣、妙解尴尬,把当众的指责换成事后的促膝谈心,要审时度势、曲径通幽、化险为夷,在和待优生的交谈中,要做到在肯定中蕴涵着督导和引导,鼓励中充满着期望。这些学生中,有的是先天发育不良,有的是“留守孩子”、有的是父母离异、家庭残缺亲情、友情等种种原因而导致心里的偏激又有些自卑。他们一方面渴求爱、一方面自我封闭,一方面自我膨胀、一方面又自惭形秽,面对这些学生,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担起长辈、家长、朋友的角色,以真诚的姿态对待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把批评教育转化为赏识教育,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给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宽容,尊重与真诚,帮助与友爱,从而使他们变恐惧为愧疚,化愧疚为感激,转感激为动力,自觉自愿地改正错误,奋起直追。2014年,我所代的初二(1)班一学生,叫王×,因父母离异,思想波动较大,成绩下滑较快,性格由活泼开朗变得沉默寡言,我发现之后,多次做她的思想工作,对症下药,进行心理上的疏导,经过一段时间后,各方面都有所好转,在其他教师的帮助下,在初三数学竞赛中获县级一等奖。

其次,让成功体验伴随“待优生”左右。体验成功是转化待优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师家长要为这些孩子搭建平台,尽可能引导他们成功,对自卑、学习较差的学生时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便促进他们的转化,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及时同家长联系,双向沟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长处,任何长处都没有的孩子是不存在的,问题和关键是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兴趣特长,帮助他们打开眼界看到自己的优势,产生自尊感。”因此,教师家长要根据学生的长处制定让他们“踮着脚跳起来能摸得着的”目标,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其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再次,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以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久而久之会增加孩子的自卑感,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试想如果仅仅是得到100分或考上大学作为成功的评判标准,大多数学生还是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如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我让班上每一个学生从初一第一节政治课起就制定了各自的目标和要求。如班上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第二次月考之后成绩提高了5分,我就给予表扬,家长应给予鼓励。还有一个女孩子,由于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刚开始接触时,发现她性格很孤僻,沉默寡言,很少与老师接触、同学交往,上课从不回答问题,我针对她的政治作业,在课堂上给予肯定,并在课后找她谈话并给予鼓励,逐渐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她最终被庆阳一中录取。

最后,希望家长定时定期同孩子进行交谈,消除两代人之间的思想隔阂,部分家长将“横眉冷对”变为“俯首甘为”,也可以“多年父子成兄弟”,形成和谐的家庭教育观。让孩子有话要对家长说,有事要请教家长,有问题要让家长破解,有困难需要家长帮忙,有进步应得到家长的赏识,真正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总之,赏识教育的奥妙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心灵上的巨石,抛弃思想上的包袱,解开心理上的疙瘩,得到教师、家长的赏识,这样学生的潜能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这正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的“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睦的家庭教育中,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参考文献:

9.欠优生转化工作总结 篇九

牛杰彬

一学期以来,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家长的理解支持下,我在转化欠优生的工作过程中,按照学期初制订的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转化欠优生工作的内容。通过内化教育,欠优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大多数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风气比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提高。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

一、树立“转变一个欠优生就是培养一个好学生”的观念,对欠优生以热情关怀和更多偏爱。积极探索各种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对欠优生有耐心,尽量少犯急功近利的错误。



二、客观分析学生,对症下药。



1、学生个人的一船情况。比如:与其成长密切相关的事;作息时间安排;生活习惯甚至一日三餐的状况;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等。



2、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比如:兴趣爱好或特长;喜欢看哪类书刊;喜欢参加什么活动;自卑心理强不强;逆反心理如何;性格特征等。

3、学生各方面的情况。(1)思想品德情况:对劳动、社会集体活动的热心程度;对人的态度;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表现等等。(2)各门功课学习情况。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或学习时间安排。(3)健康状况。健康水平和疾病状况;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习惯;人个卫生情况等。在全面了解欠优生各方面情况后,各位老师客观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在分析欠优生形成的原因时,可以从学校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学习情况,成长过程等方面入手。



三、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

(一)是表扬与批评的关系。欠优生是相对于优秀生而言的。他们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与好学生在一起,会产生自惭形秽的感觉,但同时他们也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的情绪。所以若要学生积极进取,刻苦求学,老师该毫不吝啬地赞美他们的各种优点。对欠优生以表扬为主,表扬他们点滴进步,以激起他们希望与进取的火花;以批评为辅,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的批评,即使批评,也要做到适时,适度。



(二)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没有严格要求就不可能有欠优生的转变,但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根据欠优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逐步提高对欠优生的要求,应是在耐心说服基础上的严格要求。欠优生不是一下子就导致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落后而形成的,并且是顽固难攻的。所以对他们的改进转化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对他们的转化切忌“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对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甚至微不足道的,也要予以表扬、鼓励,用它来淡化欠优生对自己的“后进”印象,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拓宽他们

继续转化的渠道,为进一步转化做准备,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毅力。



(三)是惩前与毖后的关系。要使欠优生对以前的缺点与不足有正确的认识,引以为鉴,以防止重蹈覆辙。所以,惩前为了毖后,毖后是惩前的出发点和归宿。



(四)多给欠优生一些“机会”。尽管我们说,机会对每个人是均等的,但事实上,欠优生的“机会“,几乎是空,入团、上台表演等各种机会他们很少,而少数优生却身兼“数职”。在工作中要多给“机会”给欠优生,甚至一些职务适当“下放”,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在为集体、,同学服务的同时来改变自己,树立信心,促使进步,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四、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各班级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起指导作用;同时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到难,逐层推进。并把学生的点滴进步记录在成长记录袋里。

五、建立家校教育“互联网”。

经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家长取得联系,即老师进行家访或将家长请到学校来参加座谈会,了解学生背后的实际情况,沟通家校之间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10.浅谈如何转化“待优生” 篇十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觉得正确对待班级管理中的“优生”和“后进生”,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

一、一碗水要端平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学习程度、兴趣爱好都不一样,也许有的老师喜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的老师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孰不知,你越讨厌的学生,他学习成绩越差,越不愿意上你的课,当然,想让他提高学习成绩就更难了。记得有一次上班会课,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总是偏心孔祥森。”当听到这句话时,我一时间无话可说。课后,我找到了那位学生,他对我说:“老师,你每次干什么都选孔祥森,还经常表扬她。”事后,我也反思过自己,确实,这学期,孔祥森进步很大,而且干什么事都认真、负责。但我却把“光环”全都集中于一人,忽略了其他学生。其实,他们也有“闪光点”,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间共同进步。

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优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优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优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对他们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二、真正地爱学生

老师应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对待“后进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待“优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一定要处理,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三、架起信任的桥梁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四、调动积极性

我认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离不开全班同学,也离不开班干部、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作用。他们的模范作用如何,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至关重要。在选举这些干部时,我坚持做到:不论“优生”、“差生”人人参与竞选,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发动有一技之长的同学多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以带动其他同学积极投入,增强大家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11.做待优生的良师益友 篇十一

一、尊重学生、建立信任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能否对待优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个老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尊重、关爱和爱护他们。对他们既严格要求,又十分体谅,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交流,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作为教师,如何重拾他们的信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平时工作中,可以委派他们做一定的工作,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信任他们能做好,并给予指导与鼓励,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心,向好的方面转化。同时对他们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甚至比优等生更多的关爱,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争取达到“老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有老师”,建立了信任,学生就会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也就有了接受教育的心理基础。如在六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当我在讲解某种新的时态时,大部分的待优生对新知识的吸收比较慢,便会导致他们对新知识的恐惧而使得他们在起点时就比别人慢。所以我在教授新知识时,我会在中间提一些非常简单的单词、短语等让他们站起来拼说,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会让全班同学给他们鼓励。那样既能吸引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注意力,又能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赏识学生、关注学生

“天生我才必有用”,待优生也会有他们自身的优点,有的很聪明,心灵手巧,但就是不用在学习上。课堂上教师若能对待优生多一份关注,抓住他们在课上的点滴“闪光点”,对于待优生的每一点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的给予他们一个肯定的鼓励,一个真心的表扬,都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重拾信心。教师还应将对待优生的这份关注延伸到课堂之外,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心思,关心他们的生活,用教师的爱心和真心感化他们,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让他们在爱的教育中找回信心。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作业本也是与学生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把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在本子上,哪怕是几个简单的赞美之词,都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他们也就会更用心地去学习。

三、创造气氛、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待优生都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就没有学习动力,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也不够集中,教师可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用短暂时间达最佳效果,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待优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要尽量用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单词,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待优生回答正确时,再面带笑容地说:“very good”。这样,待优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课堂中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延长待优生上课专注的时间,还可以在课堂上将好生待优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待优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有人曾说过: “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和学生多进行情感的交流,尤其是待优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甚至像母女般、兄弟姐妹般的融洽关系,让他们感觉老师就是最值得信任的朋友。当待优生开始接受你的课堂,开始认真学习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主动找你学习,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一步活跃自己的课堂。课堂中要讲求语言的艺术性和幽默性,充分使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特别关注待优生的学习情绪。

四、改进方法、培养习惯

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大多数英语待优生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从不预习、从不背书、很少自觉复习,上课不听讲、很少独立完成作业或干脆不完成作业等。如何引领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和待优生一起预习,实际上是教给他们学英语的正确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学习不主动,很容易产生拖拉作业的现象,对待优生的作业可以采取“面批”的方式,这样可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而且养成他们按时交作业的习惯。每天课余时间,找几个待优生到面前来朗读背诵昨天学过的内容,叮嘱待优生千万不要把太多的缺漏带到下一单元以免造成新的更大的差距。

五、家校联合,激发动力

待优生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往往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也有缺乏信心、动力不足,甚至有自暴自弃的思想。因此也需要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他们除了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家长的配合教育,家校联合,共同教育,打开孩子的四扇门——兴趣之门、自信之门、梦想之门、习惯之门,使孩子最终成为最大的“赢家”。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待优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词等这些对待优生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作为教师,要舍得对待优生进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给予其足够的温暖,以便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的潜能。要经常和学生的家长交流,及时向家长汇报他的点滴进步,并提出新的目标,让家长和老师一起赏识他,监督他和帮助他,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

作者简介:王丽丽,女,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英语教师,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12.浅谈如何转化“待优生” 篇十二

提高低段待优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许多家长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子女特别多。再加之本校借读生多为外地民工子女,这些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工作忙碌,无暇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这样导致部分子女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生活习性,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出现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课堂教学节奏,成了课堂上名副其实的“听众”,而课堂也成了他们心头的难言之痛,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独立思考和钻研精神了,长此下去,他们就不能很好的接受教育。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在课堂上关注每个孩子,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教好每一个孩子是我们所有教师应尽的职责,实现整体优化也是我们所有一线教育的共同心愿,并且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成份,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学习兴趣降低是待优生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本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伦依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是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没有人被无情打击。教师的角色是学生思想与行动的引导者、促进者、沟通者。教师应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实用价值

新课改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些特优生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重视对待优生的关爱与帮扶,唤醒待优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待优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使命。

四、研究肉容

关注待优生群体,而不是一个人,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进行研究,争取找出成功的方法,进行归类,抓典型跟踪研究,解决待优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难题,并形成研究成果。

1、消除待优生的心理疑惧。

班级中的待优生常常主观地认为老师会轻视自己、厌烦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学生会嘲笑或歧视自己,往往较敏感、有戒心甚至对老师有敌意。为了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我将怀着深厚的感情去主动和他们亲近,想尽一切办法去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地关心帮助他们,从而消除这种疑惧。

2、保护待优生的自尊。

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社会、集体和别人尊重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当这些学生做了错事时,老师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要大声训斥,而应细致地去开导他们,使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3、发现学生的闪光。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缺点,()而是应戴着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应加倍珍惜,这样使待优生觉得自己也能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尊重。这样老师也能博得学生的信任,这些学生也能向好的方向转变。

4、 培养待优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我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他们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去了,就不会想入非非,而且会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使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待优生的文献材料,视频资料等进行理伦学习。

2、调查问卷法。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对班内待优生进行调查,从而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法,实施制定课堂实验计划,在实验中观察学生学习兴趣变化,总结规律,构建对策体系。

4、行动研究法。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

5、个案研究法。有目的地观察几个待优生的课堂听讲、小组交流、完成作业方面的表现,然后寻找原因,找出对策,并做好记录。

6、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六、研究对象及解决的问题

研究对象是区实验小学低段待优生。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低段待优生对学习数学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等情况,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潜力,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

七、研究过程 我将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论证阶段(2015年1月)――调查分析、制定方案

1、弄清待优生的涵义。

2、弄清国内外研究待优生课题,目前研究的情况如何?

3、调查摸底,了解待优生的基本情况。

4、选择培养待优生的对象及制定相应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开展阶段(2015年2月――2015年5月)――实施阶段

1、进行个人情况分析,家庭情况分析。

2、待优生分类建档。

3、实践探索总结待优生助学策略,对自我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4、收集分析和整理研究数据、案例。

第三阶段:汇总阶段(2015年6月 底)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总报告。

上一篇:高一新生军训学生代表发言稿下一篇:浅析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