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企业文化

2024-07-12

如何加强企业文化(12篇)

1.如何加强企业文化 篇一

如何加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本文就当前国有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如何加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新举措。使施工企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施工企业 文化建设 措施

0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如何在这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立足站稳,除了加强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层面外,还应当注重加强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施工企业文化的特点

1.1 施工区域较为分散,且流动性大 施工企业以项目为中心,项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而项目又具有分散性,远离本部施工较多,管理跨度较大,这就使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更大,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有凝聚力、更有声势,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施工现场才具有实际意义。当前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短,很多工人跟随项目是一年或两年换一个地方,缺乏组织性,这也使得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较有难度,而且工人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些都加大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

1.2 产业工人的劳动文化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部分工作都要由工人来完成,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对工程质量的把关除靠有限的检查外,主要靠工人的负责精神和自觉性,工人的素质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而建筑企业的职工大部分来自农村,即所谓的“农民工”,职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素质不高,因此要通过企业文化对工人进行软约束,加强施工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懂科学善管理的队伍,以杜绝那些应该能干好却未认真完成的现象。

1.3 产品具有特殊性 施工企业的产品和其他企业不同,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从而使建筑施工除了一般工业生产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产品形式多样(铁路、房屋、市政路桥),施工技术复杂(多工种配合作业,多单位交叉施工),露天和高处作业多,一次性建成等特点,而且关系到国家或业主以及许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施工企业的员工有高度的专业性和责任心,也需要管理机制对材料、机械设备的严格审查操作。这些都要求企业文化的约束,对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2.1 把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与思想政治工作和制度建设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作为国有企业党群工作一直和企业文化相联系,企业文化工作自然也由党团组织负责,企业文化虽然不叫思想政治工作,但大多数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加强各级组织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而已,只要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就抓好了。不可否认,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共同点,但两者的性质、作用和目标均存在明显的区别。有些企业还将企业文化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各项管理职能混为一谈,不能正确地认识两者的区别联系,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无所不包的工作。企业制度所规定的内容或多或少包含企业文化的元素,企业文化建设又需要制度依靠来推行。

2.2 把企业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现场宣传和员工文娱活动 有些施工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认识上有失偏颇,认为建立一套框架体系,编制一套手册,企业文化建设就算建好了。在短期内就“打造”完成了企业文化,然后按照体系要求,在施工现场统一制作一些标示标牌、标语展板等有形化宣传内容,就认为是完成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还有一些施工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举行一些文艺汇演、组织一些体育竞赛、征订一些书籍杂志,把开展员工文娱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这样理解企业文化是相当浅薄的,文娱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文娱活动只是企业文化浅层次的、很小的一部分,绝对不能完全代替甚至部分代替企业文化。

2.3 盲目地跟从地方与建设单位文化,脱离企业实际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有企业个性的越是有生命力的。任何制度的框架都有其优劣性,无论是哪种制度的构建它都植根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植根于自己的企业之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他优秀的管理经验,但不能全盘模仿,照搬照抄,盲目跟风。施工企业项目地域广阔,客户遍布海内外,管理理念、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只有选择和借鉴卓越的文化精髓,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企业中,立足自己,并寻找自身文化建设的闪光点才能建立适应本企业的文化模式。

加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3.1 完善体系、强化宣传,提升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要认真梳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体系,经常深入项目一线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来完善企业理念和发展战略体系,统一企业文化建设行为。当然,完善的企业文化不能停留在文字或理念上,要结合施工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寻求一些好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培训、内部技术交流、员工活动、管理条例、企业刊物、会议传播等等。通过以上方式,健全项目安全、质量、成本、执行力、接待、礼仪等文化子系统,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提供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支撑体系。以上方式也是强化宣传,增强企业文化认知认同,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只有强化不同方式的宣传,才能提升内涵,让全体员工认知、认同,才能转变为员工自觉的行动。

3.2 统一管理,强化执行,使文化建设和经营生产相互促进 当前,多数国有施工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建立起相应管理部门,基本是由工会、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分散管理。这样的文化管理,很难做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管理。对此,应该统一重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机制,设立专门部门牵头负责,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从企业发展历史及现状,施工技术水平、现场管理能力及经营领域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制定出一个即适合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现状,又符合企业长远战略规划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并对各个阶段,甚至是每一年的文化建设措施进一步细化,把规划执行措施各种会议形式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经营管理环节中,让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能与经营生产相互促进。

3.3 立足企业实际,继承与创新并举,引领企业文化整体推进 “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这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有一定的历史积淀,但面对当今社会进步潮流和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立足企业实际,又要随着客观环境和企业内在环境因素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对大型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如今都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传统的企业文化进行梳理,深入挖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得以传承,来引领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文化作为提升企业软实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所重视。施工企业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一种优秀、全新的企业文化,实现做大做强做专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通过长期的积淀、不断挖掘和认真梳理而形成。通过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对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企业文化.[2]韩赤忠.对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企业家天地,2011(3):14.[3]董胜元.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价值工程,2012(19).

2.如何加强企业文化 篇二

笔者认为, 要对此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首先要对什么是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其次, 要对为什么要打造企业文化有所认识;再次, 就是要对如何开展此项工作研究具体的举措。

1 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 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工作, 企业文化是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是提升企业和产品美誉度, 取得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有效途径, 是促进企业管理节点相互融合、完善、提高, 使企业管理流程顺畅, 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升的管理方法, 是激发、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 引导员工、部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追求卓越, 自觉效力于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可见,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员工、产品、市场、企业形象、管理理念等息息相关。关系到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 关系到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系到企业和产品的社会形象, 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动力和综合竞争力, 关系到企业能否又好又快、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员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 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对促进企业全局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企业文化是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企业文化强调的也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任务是一致的。

2 要明确为什么要打造企业文化

企业能否基业长青, 关键在于打造企业文化。因为, 打造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企业文化内在发展的需要, 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需要。

首先, 打造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母企业与子企业之间只有对企业文化认同, 才有利于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和谐的发展。只有对企业文化认同, 才能为共同的价值选择、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工作规则、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些都是由企业文化的功能所决定的。

其次, 打造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内在发展的需要。企业从诞生的那天起, 就会自然地产生企业文化, 这是客观的存在。并且会随着年代的变革呈现出继承性和连续性, 这种继承性和连续性, 既受员工习惯思维所致, 也受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致, 更受时间的影响和潮流的浸润, 因此企业文化又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企业文化自身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这也是为了企业能够健康、持续、更快、更好地发展;打造企业文化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是企业的发展之本,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企业不断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企业文化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要始终把握员工队伍建设这个根本, 坚持以人为本, 以文育人, 通过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为行等扎实细致的工作, 把先进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员工的思想认识和自觉行为, 引导职工培育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和行为规范, 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力资源。

3 如何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要按照“构建框架、内化于心、外化为行、持续推进”的方法, 有步骤、分阶段地打造企业文化;就要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坚持客观性、注意继承性、发挥能动性、体现开放性、运行辩证性、把握全局性, 打造企业文化。

首先, 要以“构建框架、内化于心、外化为行、持续推进”为方法, 有步骤、分阶段地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在“构建框架”阶段, 一是要建立企业文化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组织机构;二是要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 对企业当前的文化现状“把诊问脉”、定格设计;三是要建立企业文化体系的一级框架, 主要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地域文化、发展目标、工作思路、企业定位等, 确定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 做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四是要建立企业文化体系的二级框架, 重点建立企业宏观管理层面的子文化。并要着眼企业管理的关键节点, 制定各种理念;五是要建立企业文化体系的三级框架, 重点是建立各部门亚文化, 并依据部门亚文化建立班组文化。

在“内化于心”阶段, 重点是要将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各种理念内化于职工的心中, 使职工在心理层面逐步接受、认同、遵守企业文化的要求。

在“外化为行”阶段, 一是要通过收集、整理编制《企业文化故事集》, 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用少数人激励多数人, 要通过编制《员工行为规范》、《员工礼仪规范》引导员工的工作、生活中行为;二是要激发和引导员工自觉践行企业文化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由制度约束的被动管理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主动行为。

在“持续推进”阶段, 一是着眼企业年度重点工作或针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推进;二是结合企业管理需要, 适时修订、完善企业文化的各种理念。

其次,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坚持客观性、注意继承性、发挥能动性、体现开放性、运行辩证性、把握全局性。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客观性, 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尊重和接受客观存在的事物;注意继承性, 就是要做到循序渐进, 在继承中改革, 在改革中创新;发挥能动性,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带领和引导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开放性, 就是要用开放的精神, 吸取其他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 互促共进;运用辩证性, 就是企业文化不能僵硬不变, 也不要刻意追求创新, 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把握全局性, 就是要站在全局工作的角度去看待、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综上所述,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全员的齐心协力, 需要通过各部门的团结协作, 需要从思想到行动上统一, 需要我们用开拓进取的思维模式不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

[2]中外企业文化概览.石油工业出版社.[2]中外企业文化概览.石油工业出版社.

3.如何加强企业保密文化建设 篇三

企业保密文化建设意义

1.企业保密文化建设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客观需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前时代,知识、技术和情报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国家经济振兴的核心竞争力。2009年力拓铁矿石泄密案,给中国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企业的经济信息外泄,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对于企业一些经济科技领域的秘密,要当作关系到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来对待,否则,就会在复杂的斗争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无论是进口铁矿石谈判信息外泄的惨痛教训,还是某中药配方工艺防窃密的成功经验等,都应当成为保密文化建设的创作题材,进而提升我国保密文化的经济、科技价值,警示当下、启迪未来,增强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保密文化建设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办公、管理的全面信息化、电子化,窃密泄密隐患增多、渠道增加。据有关媒体统计,世界上每分钟就有2家企业因为信息安全问题倒闭,而在所有的信息安全事故中,有70%左右并非源于黑客攻击,而是由于内部员工的疏忽、不规范操作或有意泄露造成的。而苹果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IT公司,保密工作不仅被当作沟通战略、营销手段,而且已融入到公司文化中。在保密问题上,内部员工泄密会被开除,而向外界泄密则会遭到苹果起诉,被公司高度重视的保密文化成为苹果站上顶端的重要助推器。在企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和保密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这与企业保密文化建设状况息息相关。企业保密文化作为无处不在的实在力量,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效能的发挥。

企业保密文件建设策略

1.加强保密组织文化建设,落实保密工作责任。保密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着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企业保密工作的成效,关键看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强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是落实保密责任、推动保密工作扎实开展的关键环节,企业应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落实”的工作要求,将企业各部门主要领导作为部门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规范企业各级干部应承担的领导责任和应当履行的保密职责,把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各部门主要领导,于自身要带头学习钻研保密业务知识,努力掌握保密工作的新知识,研究新情况,不断丰富自己的保密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的保密工作动态和掌握最新的保密技术、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带头遵守保密纪律和保密工作原则;于部门要切实负起组织领导责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意识,为做好企业保密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加强保密制度文化建设,健全保密管理机制。保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企业保密工作的各项任务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是企业是否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涉密人员能否自觉执行各项保密制度、履行保密责任和义务、管理和使用好企业秘密。保密制度文化是保密管理的重要保障,是保密文化建设的基础。制度具有权威性、规范性、普遍性和强制性,能有效规范保密行为及保密工作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保密工作体系高效运行。好的制度一定是扎根于企业实际情况的,三一重工公司的集团早餐会制度正是如此,集团早餐会每周二召开,是企业的重要会议,与会人员在一起讨论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由董事长做出最终决策,并向各部门布置工作,但参会人员不论级别高低,手机必须全部上交,以保证会议内容保密。企业应参考《保密法》及实施条例等保密相关法律规定,针对企业自身特点,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流程、重点环节及各项业务及保密工作实际,健全企业各项保密制度,规范企业保密实践活动,是企业保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企业保密工作安全高效运行。

3.加强保密技术文化建设,提高防范技术水平。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竞争对手窃密手段更加多样、形式更加隐蔽、领域更加广泛,加强保密技术文化建设,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技术防范系统成为企业保密工作的当务之急。保密技术文化贯穿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是保密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保密技术文化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按照系统性原则,统筹考虑企业保密技术的资源配置,产品整合、人员协作等,迎接新技术发展给企业保密工作带来的挑战。企业应积极配备科学的保密防护装置,为企业保密工作提供必要技术装备保障,加强涉密场所、设施设备和信息领域的技术管理和监控,加强公司 OA、ERP 系统等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管理,及时升级技术防范标准,完善信息系统技防措施,采取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切实保证网络运行的安全可靠,通过技术手段将保密融入各项活动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提升企业保密工作水平。

4.加强保密精神文化建设,普及保密教育培训。保密精神文化是保密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保密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精神动力。保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只有不断地普及保密宣传教育,才能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保密意识,形成“保密责任重于泰山”的企业保密价值观。要加强保密意识和保密责任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保密宣传教育活动。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公司分别编撰印发了贴合自身企业实际并图文并茂的《公司员工保密手册》,直观的展现保密管理规定,企业员工通过加强对手册的学习,增强了对涉密内容的辨识能力,提高了防范泄密窃密的警觉性,从最大程度杜绝可能泄露公司秘密的行为。企业保密教育应力求实效,通过持续普及保密宣传教育,真正让广大企业员工对当前保密工作的严峻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对保密规章制度有深刻的理解,不断提高防范意识,争做遵守企业保密规定、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表率。只有把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责任转化成为员工强烈的保密宗旨意识和内在动力,从思想上筑牢防线,从行动上规范保密行为,有效防止窃密泄密事件的发生。

4.如何加强企业文化 篇四

企业文化以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企业精神来激励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和生产经营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至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

一、科学管理,塑造新形象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竞争和日趋激励和竞争范围的不断扩展,必须对企业管理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企业文化为现代化企业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科学的观念、开放的模式、柔软的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企业在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创新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必然为企业管理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美国哈佛高学院教授约翰特在其《企业文化和经营业绩》一书中提出一个论断: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作用,在下一个10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健因素,企业文化有很强的继承性。在一个企业,一旦形成定势就能形成一种持久的力量,组成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保证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顺应时代发展管理科学,使企业在经营管理

1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企业文化正是渗透于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种“软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企业制度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当一个企业还处在责权不清、管理无序的层次上时,其文化建设必受到阻力或者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因此,必须把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一方面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规范企业的运作,一方面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因素,制定和完善为职工所能接受的制度和规章,总结为职工所认同的企业精神,形成一种向心力,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企业要发展壮大,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就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国内外成功的各知名企业看,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以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发挥的巨大作用,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消费者给予企业无任何企图的赞扬,形成有口皆碑的效果,这就是美誉度,这种美誉度是无价的,是最可贵,最可靠的市场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想占有更大的市场,然而要想成为胜者,唯一需要的就是美誉度。从这一角度上看,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有产品和价格,更有企业整体形象的竞争,建立个性鲜明、信誉良好的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建设包含着以下四个层面。即:制度行为层、目标战略层、精神层、物质层。物质层即:企业整体形象的塑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方面我们鞍钢附企公司既是尝试者也是最大的受誉者。

公司通过每年开展有针对性的“大讨论”活动,使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通过开展“建设清洁工厂”活动,使厂区环境“旧貌

换新颜”通过开展“塑企业形象,做文明职工”活动,使职工的行为、举止、文明礼貌,通过开展“贯彻管理制度、促进管理升级、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机制,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打造名牌产品”战略,使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知名度大增,总之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我厂整体形象明显提升,市场的竞争实力明显增强,职工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我们厂多年来十分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不断加大管理方面的投入,厂区办公楼焕然一新,干部、职工统一着装,现场管理统一标识,物品摆放统一规范,多次被附企公司评为安全文明先进单位,花园式工厂,鞍山市安全文明金牌单位等。

二、以人为本,形成凝聚力

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人,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从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出发,视职工为企业的主体,让全体职工参与管理,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凝聚力是文化的精华,是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使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变革时代也是人的思想最活跃的时代,集体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潜移默化到企业职工的行动中,使职工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让职工展示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们党80多年来对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始终保持和发扬了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

精神,特别是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这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了万从一心的凝聚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把谋求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实践更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企业也同样如此,体现了企业凝聚力的创业精神、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奉献精神的主旋律越鲜明、越有力,职工的思想就越统一,企业的发展就越有保证,金属铆焊厂抓住“人”是企业管理中的第一要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一根本上,将做好人、做好事作为广大职工的道德行为准则和企业的价值观,努力共造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文化氛围。做好人就是要做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工作吃苦耐劳的人。做好事就是要做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职工有利益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工作、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选择政治觉悟高、品德素质好的人,努力营造用人机制的氛围。二是在职工中开展工作业绩及个人综合素质考评,打破职工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风气,促进职工的工作作风素质,信誉及廉洁自律意识的养成,鼓励职工在工作中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三是办好宣传阵地(板报、演讲、知识竞赛、小节目)等宣传形势,明确任务、鼓舞士气、昂扬斗志,激励职工积极为生产经营做贡献。四是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职工的切身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是充分发挥职工参政议政作用,为职工营造参政的空间,做到民主、公开、透明,同时着眼于企业文化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配合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为促进企业发展服务。在企业内部干群上下完全溶入一种亲情的氛围,职工人格有人敬,成绩有人颂,困难有人帮,疾苦

有人疼,让每名职工都感受企业像家一样的温暖,形成了人人为企业,企业为人人的良性互动。

三、提高素质,打造现代人

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增强竞争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培养和职工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这是企业发展长盛不衰的关健所在和持久动力。若职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生产力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素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正是基于这一点,针对鞍钢全民职工技术素质的状况,鞍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玠同志最近在新钢铁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职工的素质要正确评价。我们有优秀的职工也有不称职的职工,除了思想素质外还有文化素质、技术素质、操作素质,要紧紧抓住机遇来提高自身素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时间给我们。宝钢大学生都有充实在班组里,我们现在这样的局面怎能行,我们的企业机制要成为熔炉,成为学校,要喊出建设学习型企业,竞争型企业的口号,不断提高全员职工的素质。

为此我们必须以企业发展的战略着眼,全力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努力打造现代企业急需现代人。首先把教育作为企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大事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造就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证。其次把立足岗位培训作为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根据形势

发展的要求,企业生产需要制定长期培训计划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培养一岗多能,掌握多门知识,具有实用性的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建立培训激励机制,对在生产岗上有着突出贡献和有发明创造的职工实行重奖,对生产工作中成绩平平,学习不努力、技术不发展的人给予重罚,直至下岗。

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建设是不可缺少的主角,我们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建立充分体现本企业特色的人本文化、质量文化、管理文化、营销文化及环境文化,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的部分,在培育企业精神、企业观念、过程中具体做好以下三点:一是要认真梳理和提炼,使之符合本企业实际,具有本企业特色。二是宣传和推广使之劲快为企业全体职工所认同、所接受,渗透体现在本职工工作中。三是巩固和发展市场是千变万化的,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企业的文化观念也必须是一个动态前进的过程,要不断的丰富、完善和更新。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用把握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契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弘扬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使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为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5.如何加强企业文化 篇五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新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企业有生气、产品有名气、领导有正气、员工有士气”的发展环境。

一、总体思路

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完成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目标,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系统运作、重在领导;突出特色、追求卓越四项原则去探索出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同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要求和进程,主要体现为四大板块的建设: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谓精神文化,就是塑造企业“灵魂”,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形成一整套能让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理念;制度文化,就是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考核体制,加强制度化建设水平,将企业发展导入科学的管理轨道,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行为文化,就是大力推进行为管理标准,使员工的行为养成规范,编制并完善《员工手册》,并抓好推进落实,提倡具有特色的“德高作风”;物质文化,运用物质形象建设的手段,来营造企业整体文化氛围,提升企业整体

二、具体措施

(1)贯彻宣传企业理念,使企业的宗旨、愿景、战略、人才观、经营理念、行为准则和行动口号深入人心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认同,树立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理念,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近两年,我们始终将公司理念“国企口碑、品质保证”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始终将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并在今年4月底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成功取得证书。

(2)制订并完善《员工手册》,下发并组织全体员工深入学习并贯彻,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施责任追究和分责管理,严肃制度,加大考核,提升管理水平,让制度成为文化的载体,使员工在思想上逐渐完成从“要我遵守”到“我要遵守”的升华,在行动上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跨越。今年公司投入大量精力编制《企业规章制度》,并将在完成之后制作《员工手册》,并且为取得真正良好的效果,将组织员工进行培训。

(3)

在办公区、车间悬挂企业理念宣传标牌;在办公区设立带企业名称的铭牌;办公用品、形象宣传品、会议及接待用品、印发的文件材料、电子杂志、信封、会议桌牌、标语、包括平时喝水的一次性纸杯等均要带有企业标志。去年公司定制了专门的玻璃水杯,平时办公室使用的一次性水杯也都印有公司标志,车间职工有统一的工作服,行政人员也将在今后制作工作服,并要求他们进行上班时间必须统一穿着。

(4)倡导亲情文化,实现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想方设法为员工排忧解难,调整夫妻员工的工作时间,建立员工生日档案,对员工家有红白喜事、生病住院、子女升学等方面的情况,认真落实规定。公司每年都会为职工提供生日蛋糕券;在每年的五月份为职工提供免费去医院体检的机会;同时对于公司的困难职工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进行帮助,让职工能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公司的温暖。

(5)规范员工日常行为,讲究礼仪,提高员工品位,提倡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可以请一些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主讲“现代礼仪常识讲座”,促进全体员工做到“懂礼、知礼、用礼、善礼”。员工的形象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员工的素质代表着公司的素质,因此公司要求每位职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以及与合作单位的交流中,都能时刻牢记自己是“丹食”的员工,要让其他人对“丹食”留下好的印象。

(6)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及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关系。通过企业党支部并尽快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利用自身企业舆论优势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根源上改变员工思想。公司党支部通过每月的“五事联动”活动党日,宣传上级甚至是中央的重要思想,让党员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组织开展符合本企业工作需要的各类技能比赛、文化娱乐活动,如营销策略比赛、员工拔河比赛等,并在活动之后加以跟进,使活动能取得促进员工关系、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等方面的实在效果。今年公司分别在三月、四月、五月等等都组织员工举行了各个类型的活动,旨在培养职工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敢于拼搏的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切实抓出成效来,在制订各项具体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切实可行,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敷衍了事。与此同时,企业文化的实施方案是开放性的,其具体内容需要随着外部环境和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不断发展完善,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形成具有德高特色的企业文化。

**市食品总公司党支部

6.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篇六

学生是祖国的新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校园无疑就是蕴育栋梁之才的宝库。如何使学生在校园里接受最大化的良好教育,校园的文化建设起到关键性的辅助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华,是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这是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另外还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以及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总体上可分为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两大部分。

物质是每个人出生以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是在校园中经历的,因此校园中的物质条件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条件。在校园中学生要成长为一代成熟的文化青年,与自身的磨练思考分不开,而这些则需要在亲身实践中获得。因此,校园中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在硬件设施例如报刊,计算机等等方面需要获得学校的支持与共同发展。

校园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暗示、感染。因此在校园的建筑设计,绿化等方面也是校园文化需要注重的一个方面。

在进入了新时代的今天,物质的需求大致上都会被满足,但是精神文化的发展却是由于学生单一的沉迷于网络,错误地选择喜好对象,或者压力过大而产生不良,不对的精神文化取向。因此,广泛的发展学校里的多项文化熏陶使得学生拥有积极的,热情的文化观念,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特征,正确价值观。

健康,丰富,向上的课余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渗透,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另外,学校的校园文化不是一种任其发展的盲目性发展。它是在校园的正确制度运行下形成的一种促进校园和谐,丰富学生高尚情操的校园风气。

7.如何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思路 篇七

从国家来讲, 安全生产事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企业来说, 安全生产事关经济效益的提高, 事关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员工来说, 安全事关生命, 是人的第一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 人们对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强烈。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安全生产中必须体现并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企业安全文化

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在1991年IN-SAG报告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 它建立了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 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 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 (HSCASNI) 组织认为, “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 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承诺, 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单位有如下特征: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信息交流, 共享安全是重要的想法, 对预防措施效能的信任与实现。”

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表明,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感受与认知支配着其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养成, 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生产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在已形成了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 安全生产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处于稳定状态;而在消极的安全文化或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时, 安全生产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 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

把安全放置在文化的大视野中去研究, 通过在企业中构建一种以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基础的安全文化, 借助文化所特有的持续影响力、广泛渗透力和久经扩张力, 显得尤为必要。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和特点

(一) 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模式

安全文化建设是最终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但国内不少企业对安全文化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决定了这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有专家通过几年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调研, 归纳出了多种企业安全文化模式, 如企业安全文化形象模式, 企业安全文化精神模式, 安全生产标兵企业或精神激励模式, 企业安全效益型文化模式, 企业安全科学技术型文化模式, 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模式, 企业安全文化文明道德模式, 企业安全行为模式, 企业全员安全活动模式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积极有效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石。要顺利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企业安全观念, 用新视角和思维方式来看待安全管理问题。企业应该将安全文化建设看作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 维护职工安全与健康, 实现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阶梯。安全文化建设不仅不妨碍企业的经营效益目标的实现, 而且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又是企业内增凝聚力、外增影响力、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法宝。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必须立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 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 以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以安全价值为核心、以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安全绩效为导向创建本质安全型的安全文化。

(二) 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

本质型的安全文化:对传统的安全管理进行辨证扬弃, 使企业安全管理以“事”和“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 突出“人的行为”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真正树立起“人是安全的动力, 人是安全的主体, 人是安全的目的”的基本理念, 进而塑造本质型安全人, 最终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

卓越型的安全文化: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追求卓越的安全生产成效和成果, 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以及生产职工不满足于行业一般的安全管理水平, 努力实现国际一流的管理水准和安全目标。

全员型的安全文化: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能够自觉意识到其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危机和风险, 能够主动地并不断地去识别和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逐步形成“安全生产, 我的责任”、“安全生产, 人人去管”的良好氛围。

公正型的安全文化:企业承认人人都有可能出现差错, 可以理解差错, 但是不能忍受故意违章。操作者清楚哪些行为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并且与企业达成一致。生产者完全有权拒绝进行任何不安全的生产与作业活动。

报告型的安全文化:鼓励企业人人都来发表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 管理部门对于获得的每一份安全报告都给予认真的对待和分析, 不管是否需要采取行动都应反馈信息给报告者。甚至对有益的报告要予以公开表扬与奖励。

学习型的安全文化:鼓励企业人人学习、研究并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提高组织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水平, 企业依靠各种管理手段不断更新和充实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所有的安全报告都向职工公布, 让每一个人都接受教训并体现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之中。

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控制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不是孤立地解决问题, 而是系统化地解决问题。因此, 必须要对安全文化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一般来说,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有四个支柱:理念目标系统、管理控制系统、发展动力系统和形象传播系统。没有理念和目标做基础, 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无的放矢, 难以产生效果, 也难以凝聚人心并引发深层次的企业变革;没有管理控制系统, 没有优化的组织、制度和流程, 安全理念落地就缺乏载体, 职工行为就难以改变, 安全文化建设就难以产生实际的效果;没有发展动力系统, 没有合理的人才选拔和进出制度、岗位任职资格体系、绩效管理体系、价值分配系统, 职工就没有激情和动力去实施变革;没有形象传播系统, 企业就无从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 职工也无从识别自己的形象。在如今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企业没有自己的社会形象, 就更不用说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了。

理念是变革的燃料和动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基准点, 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并在工作中不断加以坚持。没有把理念与实际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理念就是空洞的;缺乏正确的理念来指导行动, 行动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成果。国际杜邦集团的安全记录优于其他工业企业30倍, 事实上, 杜邦的员工在工作时要比他们在家里还要安全10倍。达到这个理想成绩, 全赖杜邦严守的十大安全理念。

管理控制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采取组合手段, 配套推行, 才能有效。管理控制的组合手段,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绩效管理系统、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和职工能力的提升。这四个要素需要协同作用, 均衡推进, 才能取得实效。试图单靠引入一套管理的制度或办法, 单项推进, 缺少其他方面配合的话, 结果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发展动力系统的核心是激励。激励是激发职工工作动力, 使其发挥更大潜力的方法。如今企业更为重视的是对职工行为的监控, 而不是激励。而且大多数企业的激励方式比较单一, 过度依赖金钱刺激;激励机制不科学, 过度强调短期效果, 达不到使职工入脑入心并体现其自尊与价值的作用等等。这样, 就造成了激励不足, 或者激励偏差的现象。激励不足, 职工工作的动力就不足, 工作效率就降低;激励偏差, 职工追求的目标就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一致, 影响企业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

有了这四个支柱, 也就具备了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态度、能力、关系和环境四个核心要素。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企业文化变革和管理创新, 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变革需要时间、力量和责任的投入, 因此,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 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手段、长期持续努力地推进, 不可能一蹴而就, 急功近利、半途而废都是不可取的。企业安全文化的推进和塑造, 必须要有系统化的组织设计, 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 和安全管理结合起来, 用制度来保证, 用机制来推进, 有一批具有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企业文化管理人才来贯彻和落实。

(二) 如何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这一变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必须使领导和管理层具备“动态组织执行力和领导力”。在传统的、静态的企业环境中, 最可靠的是经验;而现在的企业环境更多的是动态,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 也没有旧的权威可以依赖, 所以企业领导人和管理者必须具有非凡的勇气和魄力, 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 管理者全力组织实施。否则,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半途而废或无法达到预期收效。能否顺利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关键在于领导者的承诺、执行者的责任和实践者的能力。在推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

创造危机感———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 识别并讨论危机与机遇, 向职工表明变革的必要性, 通过宣传与培训唤醒整个组织的情感动力, 营造变革的氛围。

最高管理层的支持———依靠最高管理层的权威、可信度和组织力量来有效地领导企业的变革。

制定远景和战略———为职工提供一个完整有效的、能激励人的、有资源支持的发展蓝图, 用清晰的发展蓝图和可使职工得到实惠的方案去指导变革。

持续一致的沟通———要通过沟通机制让职工知道变革的目的。

全员职工参与———授权职工实施远景规划, 改变阻碍变革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流程, 通过各种培训来发展职工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收获短期的成果———为取得有效的绩效改进目标制订计划, 努力实现这些阶段性的目标, 并对参与绩效改进的职工进行表扬和奖励。

坚定的推动与贯彻———利用日益提高的信誉, 进一步深化组织变革, 改变与企业战略发展不适应的体制、结构和政策,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再次激活整个变革过程。

(三) 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植入高绩效的精神

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 我们必须要在企业安全文化中建立高绩效的精神, 这种精神来自于:企业主要领导对工作安全的有力承诺;对职工个人价值的肯定并鼓励职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安全成就优异的强调与鼓励。

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同企业领导层的态度与行动有着必然和直接的联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是以人为本, 必须以满足广大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成就职工的内在价值追求, 在精神与物质上都得到认可, 这是一个让职工对企业孕育温暖感、成就感、自豪感, 进而激活其内因让每一个职工都有激情参与其中、形成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过程。这是安全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追求优异成就的目标可以激励企业取得卓越的安全生产绩效。

五、结论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如何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企业安全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构建平安和谐企业, 是企业领导者时刻都在思考的重大问题。同样,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情, 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和丰富发展, 这样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只有得到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制订周密的规划, 形成强有效的运行机制, 着力创建富有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当这一模式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之后,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真正开花结果了。

参考文献

[1]、罗云.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J].建筑安全, 2002 (9) .

[2]、罗云.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意义及范畴[J].建筑安全, 2002 (10) .

[3]、罗云.古今安全文化论[J].建筑安全, 2002 (11) .

[4]、罗云.安全文化与相关安全学科[J].建筑安全, 2002 (12) .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安全文化新论[M].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2 (11) .

8.浅议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篇八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建设

一、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有着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准则、共同工作目标的一种微观文化体系。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能够使企业系统上下团结一致,努力为实现企业制定的各项目标而团结奋斗。

(二)能够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文化强调员工的精神诉求,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为员工提供一种愉快、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这样能使员工获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可以使员工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由于员工得到尊重,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能够增强员工的自我约束意识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体系,还具有隐性约束的作用,它可以使员工在观念上确立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的行为标准,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一种强烈的自责自律的心理氛围。

(四)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

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使之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并促进工作作风的逐渐好转。这样就会不断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从而促进企业社会地位得到不断提升,在业界树立良好口碑,为各项业务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打造核心价值观念,塑造团队精神

企业精神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和“人企合一”的境界,使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提炼更加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精心提炼出切合实际,内容丰富、健康向上、有益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形象、能让广大员工接受的企业精神理念,促进员工爱岗敬业,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氛围,将企业逐步打造成团结协作、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并乐于奉献的坚强团队。

(二)注重理念渗透,强化行为养成

要把企业精神、企业理念融合渗透到员工的心灵深处,强化自己的行为养成,改善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作为企业文化建塑的工作重点之一。要通过优秀卓越的文化策略,促使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员工的习惯养成,不断转变观念,规范行为,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环境。

(三)领导率先垂范,实现文化落地

企业领导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层,他们的决策、行为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传播,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并不断地进行文化内化,才可以培育和提升适合公司发展、能够被广大员工所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员工潜力

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要在具体工作中积极落实,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要在工作中理解员工、关心员工、信任员工、知人善用,让员工人尽其才,各显所能,各施其长,要使企业广大职工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主人翁”意识,关心企业的发展,在先进文化理念指引下,广大员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奋斗。

(五)坚持服务大局,紧扣发展主线

企业文化创建工作要紧扣发展主线,一是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积极打造行之有效的安全长效机制,不断探索安全生产新规律、新方法、新手段,总结归纳新经验,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二是与经营管理相结合,以“人人精打细算、个个当家理财”的经营理念为指导,强化成本管理,大力开展节支降耗、回收复用、自修自制活动,努力创建节约型企业。

(六)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素质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良好内部竞争环境,通过竞争选拔优秀人才,委以重任,创造一个令员工敢抓、敢管、敢说、敢干的宽松工作环境,明确员工的责、权、利,促进员工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依托,加强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及业务学习,积极倡导良好的学习风尚。

(七)强化管理考核,严格落实制度

文化管人,制度管企,有效的企业制度,执行情况好与坏是关键因素。所以,我们要在制度实施上做到“严密、严格”。“严密”就是制度周密、细致,没有漏洞,在执行程序上有条不紊,责权主体上明确到位,奖优罚劣上有量可循。“严格”就是制度定到痛处,使每个员工敬畏制度,心里清楚,制度就是高压线,制度就是硬刀子,碰不得,动不得。

(八)不断更新观念,统一员工思想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将不同员工群体的思想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上下一致的共识,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为了企业的发展而自觉自愿地努力。

(九)加强拓展延伸,创新提升品位。

企业文化建设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拓展和创新,在原有的管理方式基础上,努力探索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充实完善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延伸精细化管理的外延,使精细化管理更加趋于完善,提升企业文化品位。围绕思路上的升华,广泛应用科学的标准,努力实现标准上的零差距;围绕精准的企业目标,不断打造零事故现场、零事故环境,引导员工群众实现自我超越、追求完美,引导员工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

(十)注重企业形象,努力营造氛围

抓企业形象,不只是表现在企业内部员工的认可,而是通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一方面,我们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诚信企业,养成诚实守信作风,形成企业良好的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文明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内外传播,凝聚队伍,激励士气,营造和谐氛围,达到内聚合力、外塑形象的成效,提升企业形象,打造知名品牌。

三、结语

9.用儒商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篇九

【中国商人】所谓的“企业文化”,其实是西方社会的文明产物,我们的传统文明本身没有这个概念。所谓的企业文化,无非就是要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提高人的诚信度,提高人的责任感,提高人的事业心。这在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明中,是最基本的文化底蕴教育,一直都很强调的这一点,尤其我们的儒家文化思想,几千年都讲一个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为“修齐治平”。但现在学西方,早把这些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完全忽视。几代人的应试考试,注重的都是数、理、化;语文教育,华而不实,内容西化;所谓的德育,讲的又十分空洞和虚假。因此,传统道德的灵魂构建,几代人从儿童时代就开始荒漠,久而久之,人们的头脑中就只有竞争和斗争。到了成人和成材之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好职业,能够赚大钱,因此,灵魂上出现的空洞全被金钱所填塞,这就是现代社会人们都迫切盼望传统道德回归的根本原因。

西方文明中,几千年来都只讲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竞争和斗争,所以他们也活得很吃力,他们的祖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一个精神道德上的支撑,于是,就人为的创造了一个彼岸的世界,来规范做人的心理底线,这就是西方人头脑中的“上帝”观念。

今天,我们引进西方文明,西方技术上的东西一学就会,可是,西方道德价值观的东西,就跟A型血配B型血一样,是根本没办法融合的。所以,技术上的东西可以借过来用,灵魂上的东西却格格不入。这就是今天社会不诚信、不和谐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我们丢掉了传统道德的价值观。表面上看,人们的物质生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丰裕,可精神却十分空虚,人与人之间,总是相互算计、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芸芸众生都活得实在吃力。

所以,企业不仅需要优秀的领导人,也需要心态平实的人才,需要吃苦耐劳的人才,需要能为企业增创效益和价值的人才,需要能与企业的壮大发展同心同德、共生共死的人才。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早在千百年前就被应用于商业,故有“儒商”的提法。早期儒商主要是指商人诚实经营,不把谋取利益作为唯一出发点,把“济世救民”放在自身利益之前。新时代的儒商,是不同于传统“儒商”的,它把儒家文化以及传统“儒商”思想创造性的应用于市场经济,成为社会营销的经营理念。概括地说,新时代儒商的内涵包括:具有现代人文道德、具有竞争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现代管理能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企业家。

中国作为21世纪人类进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而受到世界的尊重和敬佩。所有炎黄子孙都为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骄傲,儒商群体在世界上也因国家强盛而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尊严和自豪,我也深感包括国内外儒商群体在“中国崛起”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儒商群体千百年形成的独特个性也受世人崇尚。“儒商之道”是儒商群体发财之道和商业道德的融合,也是儒商群体个性的集中体现。

儒商文化是以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来推动经贸领域的合作和经济体制的融合;儒商文化是一种讲究“诚信”、“中庸”、“仁爱”、“立人”、“达人”、“双赢”的哲学。在当代新形势下,儒学智慧创新和儒商文化如何贯穿经贸往来之中,增进文化交流、突出和谐诚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课题。如今中国在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儒商文化是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合作与对话的平台。儒家智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仍然有其现代无可取代的价值,儒商文化不仅没有过时,其中的一些观念与全球化伦理遥相呼应。

孔子的“义利之辩”、“见利思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的道德准则;中庸之道,求同存异,是一种伟大的思想方法,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方针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都与儒学思想一脉相传,是对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而根植于儒家思想沃土又融合当代经济发展经验形成的儒商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重铸道德长城,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推动民族素质全面提高。

儒商文化是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儒商文化是经过历代儒商的成功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儒商文化的诸多内容,在今天的企业发展中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如注重诚信,就是注重产品质量,信守合同,不逃废债务;重义,就是守法经营,注重环保,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仁爱”就是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实行以人为本管理:“人和”就是对内铸造团队精神,搞好协作,对外树立“顾客至上”的观念,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十七大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倡导道德修养和智慧创新,树诚信新风。

诚信是生产经营的最高境界,没有诚信,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和谐是社会进步的理想追求,缺少道德没有和谐,社会便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条件。商务诚信和商业智慧是诚信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打造商务诚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放眼世界,瞩目全国,企业活、经济活,企业兴、经济兴,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完善管理、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弘扬儒商文化,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对中国人及海外华人事业的成功历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孟的中庸、忠恕、仁义礼智等思想,扎根于一代又一代华人、华侨的精神中。中华文化主张勤劳节俭而致富,许多华人企业家从事经济活动崇尚以礼为先、以诚信为准则,信誉第一、义利并重。他们大都经历了拼搏、成功、奉献三个阶段,在逆境中能够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从儒商的形成及其历史定位,我们可以看到儒商在精神价值上的一种导向性趋势:旨在寻求经济活动与文化精神间的沟通,推进商业和伦理的结合,借助儒家思想的价值效应,塑造商人的人格形象,以提高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名誉声望。总之,就其精神特质而言,儒商力图建构一种儒化的经济伦理观念体系。

就新形势下现代儒商如何成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诚信的中坚力量而展开论坛,突出“诚信”、“和谐”、“智慧”、“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古今中外历代仁人贤士孜孜以求的社会发展方向。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企业家群体经营人材,优秀企业家群体的高素质有多方面的要求,但基本的一条应具有德性和功利完美结合的人格属性。企业、商业经营当然需要有效益、出产值,实现经营上的功利目标,同时,企业、商业经营以及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还须遵循“生财有道”原则,达到市场经济活动的全面、持久发展,这又要求优秀企业家群体具有德性的人格。德性和功利的完善结合,在儒商这里是通过“义利合一”的经营价值观念加以实现的,这对现代经营者来讲,同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只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商业经营的“义利合一”观念充实了新的内容。

10.浅谈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篇十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可见,国家对文化这个软实力建设的重视,然而农村文化建设在整个国家文化建设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市从上至下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的工作位置。**县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这与**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所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容忽视,必须想方设法,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营造文化建设氛围。转变观念首先应从政府做起,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将文化建设摆在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牢固树立“大文化大发展”的观念,不遗余力地抓好文化建设。其次农民要转变观念。农民要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自觉为农村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成为农村文化建设队伍的主力军。再是社会要转变观念。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全社会转变观念,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大力支持,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科学规划,推动文化均衡发展。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农村文化建设,统筹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青少年和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尽量做到相关设施能同建共享。要把农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建设的方向,不搞千篇一律的样板工程,不做统一标准的设施建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可以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要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达到文化均衡发展的目标。

三、创新机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基层文化工作开展的如何,文化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建设好基层文化队伍,可以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组建专业队伍,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首先需要培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对外招考、对内选聘”的方法,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同时,梳理本地的人才资源,从学校、民间选聘优秀人才对他们进行专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乡土文化传播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定人定岗,着力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提升文化站开展和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的能力。建立一支有一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包括农家书屋的管理、公益性电影的放映等农村专职文化员队伍,让文化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村、组、户。二是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业余文化队伍。深入挖掘地方的各类文化资源,以地方特色为抓手,组建民间表演、管理团队,推行市场化运作,实现文化创收,达到以文养文,不断发展壮大地方特色文化业余文化队伍。三是千方百计激发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化主管部门和文化单位要不断探索和建立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尤其是能够广泛调动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有效措施,使基层文化工作者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可以根据农村文化工作的需求,设置文化工作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充实农村文化工作力量,发挥精神和物质双重激励作用,对在基层文化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予以表彰,给予重奖。

四、坚定不移,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文化活动要有场地,因此首先必须建好文化设施。要建好文化设施,必须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组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民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农民健身休闲中心等基础设施。其次要管好文化设施。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设施管理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文化管理部门统一对设施服务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防止随意改变用途和性质。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使用情况的考核,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的重视程度,提高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千方百计用足用活现有文化设施,推动文化资源与教育、科技、体育等资源的互动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文化设施的利用率。

11.浅谈如何加强基层企业文化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基层;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实践中积累、提炼而逐步形成的,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的生产力,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

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时刻秉承集团公司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文化理念,通过波澜壮阔的工程建设期和安全高效的管理运营实践等,在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培育形成有西气东输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了发展力量,推动公司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苏北管理处作为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的二级单位,是公司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公司的一个基层单位,管理着近千公里的天然气管道,20余座站队,近百座阀室,员工300余人,可以说是管线长、站点多,加之员工又来自五湖四海,工作生活经历、人文、教育背景等具有明显的差异,管理难度较大。

如何才能将他们团结在一起,形成凝聚力、战斗力,保证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推动安全和谐发展。我想只有积极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全体员工认同公司宗旨和理念,明确使命和目标,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团队、奉献的企业精神,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才是实现安全和谐发展的基础。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

企业文化既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又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它能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企业安全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努力践行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动力。

我们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到位,做任何事情才会有动力。因此,要想建设好企业文化,就必须先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我们要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宣贯等形式,让员工清楚公司的目标,知晓公司文化建设的重点,懂得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影响力,深入理解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处安全和谐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使每名员工从对公司企业文化内容最初的认知,到实践过程中的认同,再到最终达成一致的共识,自发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达到自觉把自身命运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企业荣辱与共,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强化对员工的学习和宣贯

员工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条件。如何扩大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崇尚文化的氛围,就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相互协作,下大力气进行引导、学习和宣传。

管理处要在年度总体工作中进行安排部署,建立企业文化学习宣贯制度,制定学习宣贯计划,分批有组织的进行集中的学习宣贯;学习宣贯要注重质量,而不能走过场,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与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特别是与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相结合,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切实使员工真正做到学有所想、学有所用、学有所获;要加强对监督检查和考核,结合季度党群工作考核,进一步加大企业文化内容的考核比重和分值,真正促动员工由被动学变主动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强化员工的目标教育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因此,必须要强化目标教育,将企业和个人的目标紧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共同发展。管理处要通过“国内持续领导先、国际争创一流”的企业愿景教育,讲清讲明讲透公司和管理处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美好的前景,以及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鱼和水的关系,引导和感召全体员工立足企业实际,规划好个人的人生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同时,还要紧密结合年度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宣讲,讲清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存在的困难、年度目标和任务,明确方向,提振精神,形成凝聚力,实现共同发展。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根本目的是通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而管理处目前员工队伍组成较为复杂,员工分为合同化、劳务运行、借聘、市场化、劳务派遣、外包等,身份较多,差异较大,不稳定因素较多。因此,以人为本践行企业文化则尤为关键。

管理处要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淡化员工身份,强调企业大家庭的概念,要一视同仁,尊重员工,营造一种“西气东输我的家”的和谐氛围。要建立日常访谈、定期座谈制度,疏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做好员工日常思想工作。要结合工作实际,定期深入基层站队了解员工需求,真心实意地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要关心员工的成长,为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规划,通过岗位晋升、职务提升、先进评选等为员工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工团和文体活动,进一步团结和凝聚人心,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活力,真正形成“西气东输我的家”良好氛围,实现文化的大融合。

12.如何加强企业文化 篇十二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利于我国企业发展的资本主义思想悄悄进入我国,对人们的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最为重要的阵地,其内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让企业员工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思想意识,才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一)是企业健全制度的有力保障。企业的宗旨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满足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宗旨的实现是要以有效地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因此,一个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之成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企业制度的制定过程是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的。企业的每个制度都渗透着企业的思想和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中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以前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潮流了,因此,在正确思想政治制度的指导下,制定新的企业制度和规范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定制度是为了让企业员工遵守,所有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充分发挥党的民主集中制,让员工发表自己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使制度的执行成为自觉行为。

企业制度制定的如何完善都要靠员工来执行,因此,只有从思想帮助员工提高觉悟,才能将所制定的制度贯彻落实,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来进行人事管理,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二)是确保企业纪律执行的有效方法。企业的思想宣传工作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对员工进行耐心的教育,积极的引导,使员工的思想觉悟提高,摒弃“向钱看”的思想,激发员工为企业奉献的积极性,让其明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只有企业长远的发展才能使职工获得更大的利益。企业纪律的执行是要对违反纪律的员工实施恰当的批评和教育,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三)是企业薪酬管理的有效保证。薪酬管理是企业人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加强薪酬管理,运用绩效工资的杠杆,可以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企业早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前的“大锅饭”状态了,市场经济的深化使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企业领导要充分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将薪酬管理作为一种激励奖惩的机制,充分发挥薪酬管理的调节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思想工作是渗透在企业各项具体管理工作当中的,只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先行,以人为核心,充分发挥思想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在完后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而企业由于本身的性质和经营范围不同,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建立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不断能够促进本企业的发展。例如,一个私营的小型企业,在认识到构建企业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没有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盲目学习一些大企业,甚至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这种做法是非常盲目的,不但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也会使员工产生反感的情绪,因此,不但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会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企业文化的构建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根据自己企业本身的状况进行构建,否则将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二)以经营理念为中心,建设具有品牌特色的企业文化。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不断深入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品牌效应了,良好的品牌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企业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可谓是企业的生命,只有打造出属于自己企业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独立鳌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自己产品的质量,凭着严格的管理,努力打造物美价廉的产品,树立品牌产品,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获得企业的发展。

(三)不断创新,改变思想教育形式。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企业而言也是,要在各方面不断的创新才能使企业的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针对企业文化的构建工作首先要突出工作的特色,企业文化如果没有特色就会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对于企业文化的形式要进行创新,企业可以定期举行辩论会或者演讲比赛,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员工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也帮助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员工都能以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实践,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明确目标,构建系统的思想宣传工作体系。

(四)明确目标,构建系统的企业文化工作体系。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目标一定要明确,明确的目标才能使企业文化的构建更加顺利。要切实发挥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机构的价值和作用,构建全方位的企业文化构建和保障体系,将这项工作提上日程,作为企业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另外,企业文化的构建不同于其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平时的生产和管理中逐渐渗透,企业文化的学习是一种内隐的学习,要通过企业文化工作者的努力,让员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企业文化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的去执行,这样才是成功的企业文化,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的加深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思想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健康的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中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增强我国企业综合实力,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虽然我国目前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所有企业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摒弃弊端,迈向成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方向也在不断改革,企业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了,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成为了我国新时期下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针对基于新时期下企业的发展如何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促进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文化,措施

参考文献

[1]吴光武.浅谈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文化,2009.

[2]侯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河北:廊坊师范学院,2009.

[3]王小欢.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徐震宇.新时期背景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J].新时期企业,2009.

上一篇:户外广告安全检查表下一篇:学风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