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行动研究》读书笔记(共9篇)(共9篇)
1.《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行动研究》读书笔记 篇一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策略行动研究
桂林市临桂县城第二小学廖桂红
一、研究背景
小学新标准英语中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口语的练习,因此,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提问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是必不少的。但是在教学中提问也是要讲究艺术的,而且要注意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灵活多变的提问,把握好提问的“度”。老师提问提得好,不仅可以及时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而且还可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因此,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教学艺术之一。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做为主体不仅要学会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知识进行提问、归纳和总结,并且达到灵活运用、互相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创设真实的课堂语言交际环境,促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探求知识。
有关提问的研究,历史久远,侧重各有不同。对于提问来说重要的不是教师提问什么样的问题,而是教师语篇的控制以及学生接触语篇的方式。提问的目的、问题的类别、问题的准备、问答过程的控制、问题的反馈等对提问的有效性都有着制约和影响。而提问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处理,则又都依赖于策略的使用。因此,对提问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做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从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出发,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要着眼于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焕发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法:
通过几个小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
1.你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吗?
A.非常感兴趣B.比较感兴趣C.一般D.不感兴趣 2.你对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成绩有信心吗?
A.非常有信心B.比较有信心C.一般D.没有信心 3.你在英语课堂上积极举手提问吗?
A.非常积极B.比较积极C.一般D.从来不积极 4.你课后主动向老师提问吗?
A.非常主动B.比较主动C.一般D.很少 5.你对自己的英语成绩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6.你认为英语学习对以后重要吗?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一般D.不重要 通过对五(3)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发放问卷份数;64收回份数:64有效问卷:60)
通过调查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都对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成绩有信心,但就是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有问题不敢向老师提问,所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问和教师如何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的回答,是我们研究的目的,也是希望通过课堂上有效的提问上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帮助。
(二)行动研究法:
1、利用现有设备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更符合这一学习层次及其年龄特点的语言场景,使学生尽可能多的置身于近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尽可能的刺激学生主动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2、设计适合本层次学生的教学问题,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多方面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意识。
四、研究方向
在英语的学习方式上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五、研究的过程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提问在英语课堂的交互活动中占20%-40%,课堂上的师生“问答”交互式活动几乎占上课时间的一半,对语言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通过问题的调节,语言会更加清楚易懂,更加适合学生,对交互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问经常可以作为监控学生的一种手段,提问可以把精力不集中或开小差的学生可将其唤回课堂活动之中。
我们都知道问题提得好,可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刺激学生的课堂参与,同时也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如果问题提问不当,则会起到相反的结果,如果问题太难或太易,学生容易消极;如果问题本身太长会增加学生记忆的负担,增加理解的困难;如果只提问主动的学生,课堂则有可能被几个活跃的学生所垄断,其他学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所以针对课堂教学出现的这些的问题,我在反复的思考,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如何去设计它的教学过程,如何掌握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上了一节实验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六册第二模块,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课堂用语都比较
熟悉,而且本班学生对英语保持着很浓厚的兴趣,因此学习基础好,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们创设了真实的语言情景,通过自己去旅游拍摄的照片,互相介绍自己旅游时所经历的事和所看到的物,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从而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情景中掌握和运用英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开口说英语。第二,利用手中的卡片造句,在每一句子上进行扩展,让学生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还设计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训练,避免了机械地、枯燥无味的操练,为新知做铺垫。第三,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谈论自己所去过的地方,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充分掌握东西南北方位的描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最后通过观看图片,进行简短的语言描述,为描述自己的旅游经历做好伏笔.然后再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课文,这样让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又能渗透听的策略的培养。
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地提问,关注到各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全班交替活动中,学生在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六、研究的结果
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以下几种提问方式对学生起到了一定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且还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向同学提出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启发性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回答这样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例如:在教动物类时,首先说说我们常见的动物有哪些?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物世界里其它稀有的动物。提出:“Do you know the other animals? Do you like them? 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the animals stories?” 在这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因为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再逐步加大难度。如果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可分小组讨论,再作回答,这样既可让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样他们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出会变得轻松愉快。
2、引导性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使用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如在教Module 9 Unit 1I feel happy.时,先让学生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简笔,是不同的表情图,然后老师通过自己的脸部表情,提出问题:How do I feel? Do I feel sad? Can you tell me how do you feel? Do you feel hungry? 等等,这一系列的设问就会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表情并迅速的理解了课文中Sam和Linglimg之间的对话。
3、层次性提问。课堂教学中提问不应具有层次性和广泛性,要注意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整体效应”。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应不同,比如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一些简单的,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提出理解性的问题,而对于较好水平的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如在教 Module6Unit2 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时,针对这类学生我设计了以下四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目:
A)Where did Lingling go?B)Where is Xinjiang? C)What mountain did she climb?
D)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the text?
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这样就达到了我设计这三个问题的效果。通过改变英语提问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最近的一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通过反思教学,我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不断的磨练,要想成为一名合格并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我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因此我必须在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争取做到更好。
2.《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行动研究》读书笔记 篇二
著名学者加里·D·鲍里奇提出:口头的说法和手势, 只会引起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或者回应, 不能引导其积极的思考。里查兹等对提问做出了定义, 提问是提问者提出询问意见让他人回答。本文更趋向于理查兹的定义, 把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限定为:英语阅读课堂的提问是教师通过课文, 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 以便理解阅读材料的话语。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
英语课堂提问通常由四个环节组成:提问、诱导、回答和评价或反馈。提问几乎遍布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却往往忽略里面的一个或者两个环节。施良方对英语中问答行为的功能进行了总结:第一, 诱导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第二, 提示作用, 在教师提问过程中, 学生无法回答时, 教师要给予提示, 使其注意从哪方面来回答;第三, 提供练习与反馈机会;第四,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教学中的提问—回答就像是在考核, 这些问题都可以直接迁移到测试中。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完美有效的组织, 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提问可以是向学生介绍或者传授第二语言的表达方法, 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手段。阅读课上, 教师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 所以, 提问也就变成了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部分。
理查兹和洛克哈特也对教师课堂中提问的功能进行了总结, 具体如下:第一, 促进和诱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 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第三, 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第四, 查缺补漏, 找出课文中的有特色的句子和单词;第五, 有助于教师全面考查学生对阅读的理解;第六, 能鼓舞学生的士气, 促使其更好地参与课堂阅读。
综上所述, 教师的提问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 促进学生思维, 进而有效地进行课堂的组织和管理, 同时可以进行知识讲授和评价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数量和质量都会对课堂阅读效果产生影响。合理采用提问方法和技巧,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 便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使得语言习得变得更容易。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的话语分析
李悦娥、范宏雅对教师在英语阅读中教师的话语进行了总结研究, 认为教师的话语结构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 IRF (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 结构, 即引发———反应———反馈结构;第二种, IRFR (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Response) 结构, 即引发———反应———反馈———反应 (模仿或重复) 结构;第三种, IR[I1R1 (I2R2) ]F结构, 这种结构是学生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后, 教师不立即对学生做出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反馈, 而是进一步提出问题, 让学生来回答, 这样反复进行之后, 老师再对提问的问题进行反馈评价;第四种结构, IR1F1/R2F2结构, 这种结构是教师提问之后, 有个别学生会进行回答, 教师对此进行评价和反馈, 这时教师如果依然不改变话题, 就可能有其他的同学对这个问题作出反应, 这时教师会再次进行话题的信息反馈和评价。
上面几种话语提问方法中, 引发——反应——反馈是最常用的话语结构, 现阶段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活动中, 不管采用哪种话语结构都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而IRF话语方式说明, 教师是课堂内容的传播者和课堂的安排者。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 各种交流、练习的机会较少。而在引发——反应——反馈——反应话语结构中, 把反应这一环节重复了一次, 从而使学生得到反复训练的机会。而第三种和第四种话语结构把教师由原来主导者角色转变为协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随着教师对课堂教学控制的放松, 学生也会进一步学会相互的沟通和交流, 这就为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能, 并且还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奠定基础。
另外, 为了促使教师的话语能被学生准确地理解, 教师在讲述课堂内容时要经常进行话语的调整。Chaudron对教师上课时的话语进行了研究, 他指出第二语言学习中, 教师调整话语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第一, 语速, 教师上课的话语语速要适中;第二, 停顿, 教师上课时的话语要掌握住节奏, 停顿应保持一定的时间;第三, 语音, 教师的话语要洪亮, 清晰, 力图使得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晰地听到;第四, 词汇, 尽量不要用修饰的词汇, 要多用中性词汇, 尽量不用缩略词和口语化的表达形式;第五, 句法, 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尽量采用短句, 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使用长句或者一些复杂一点的句型;第六, 话语的调整, 学习第二语言, 教师经常要重复, 以便为低水平的学生加深印象。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
1. 问题设计策略
设计英语课堂的提问问题是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前提。虽然很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进行提问, 但是他们的问题有时候会缺乏必要的逻辑考虑, 其顺序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 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时候, 首先要进行问题的准备工作和设计工作。
(1) 分析教材, 确定提问的目的。提问要带有一定的目的, 也就是提问要带着预期的想法, 达到预期的目标, 这是阅读课成败的关键。有了提问的目标, 教师就抓住了上课的关键, 可以在课堂上有计划地提问, 教师也可以明确用什么问题、问什么问题。提问前教师首先要对提问的目标、范围、角度等进行反复设计。不同的阅读课, 教师要设计不同的阅读目标, 其提问也要有所侧重。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师提问要有所区别和分好层次, 所采用的提问方法也不同。所以, 提问目标的设计和选择应该是教师优先考虑的。
(2) 分析学生。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师要合理地设计的阅读问题, 并且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和其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分析教材, 同时还要掌握有关教材的相关背景知识、班级情况等等。在英语阅读提问教学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是教学的中心,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 吃透学生, 才能在上课时游刃有余地提出符合教学的高水平的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积极观察学生, 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 为教学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3) 控制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的比例。关于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的提问比例并无固定的说法。然而学者们认为, 参考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同时采用参考性问题对学生的回答更接近自然环境的话语。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 将两种问题的提问比率控制好。参考性问题在每一节课堂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其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思维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多进行语言的回答,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4) 预测学生的回答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备课中制定提问计划时, 也要考虑学生可能做出的回答, 也就是要备好课, 从而使教师可以游刃有余地管理课堂, 驾驭学生, 控制教学节奏和进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的内容:学生如何回答;学生可能碰到的难题;学生回答不对或者回答不完整是如何处理;学生不回答怎么办等等。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 教师要想到合理的对策,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上课时的慌乱, 减少紧张情绪。此外,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预测和设计, 以及回答问题和设计问题的对比分析, 可以促使教师更加清晰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使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更具有组织性, 利于学生的语言输入。
(5) 避免过多的程序性提问。课堂程序性问题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提问的问题, 通常是一些基本的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问题。然而学生在思维、心理、认知、兴趣、情感等方面已经接近成人, 所以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不易过多使用, 教师一定要记住提问不能敷衍, 也不能使用命令式的提问方法提问。简单化的是教师用其进行课堂控制的问题, 一般只用是或者不是回答就可以。
2. 提问策略
提问策略就是教师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师提问要以简洁明了为原则, 问题的简洁明了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顺利理解和回答问题。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听教师的英语表达就已经非常困难, 如果教师的提问再模糊不清, 就更难让学生理解其提出的问题, 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语速、音量等影响因素。一般来说, 语法结构复杂、句式变换较多的、概括性的问题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 教师提问要有步骤, 且一次提问不可过多, 以免使学生抓不住重点, 模糊了对问题的理解。所以, 教师发问,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尽量采用简单的提问方法, 控制好提问的速度和音量, 逐个提问, 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
3. 控制策略
(1)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回答时间。研究发现, 在课堂上教师提问可以延长学生思考的时间, 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待时间增加, 学生的思考时间也就增加了, 作出的回答就更加详细。所以, 一些简单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即时回答, 对于一些有点难度的问题, 教师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使学生可以有组织回答语言的时间, 进而全面、完整的回答问题。
(2) 教师的提问方式要灵活多变。创造均等的答题的机会, 让每个同学都能回答问题。在回答时, 可以综合运用齐答、点名回答、自告奋勇回答等方法, 避免只采用单一的回答方法。调查研究发现, 教师按照一定的顺序请学生回答, 又叫可预见性回答, 这种方法要好于即时提问的方法。另外, 提问要有技巧, 提问的广度和教学效果成正比例。
(3) 转问和探问。转问和探问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两种反问的形式, 转问就是提问一个同学后, 把问题再问另外一个同学, 探问是对某个同学进一步的提问。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 教师可以重新对问题进行组织, 或者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 或者将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再进行提问, 或者给以学生提示, 或者提个新问题。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 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时, 学生更期望教师能够给以提示或者帮助, 以便使其继续正确的回答问题。
另外, 当学生顺利回答了问题时, 教师可以适当追加提问, 以便使学生真正掌握提出的问题。追加提问在教学中非常的重要, 因为在英语中很多题目是让学生判断对或者错的, 如果单纯回答对或者错, 有很大一部分带有猜测的成分, 通过进一步的提问, 可以真正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所以, 当学生回答了问题, 可以进一步的进行追加提问。
4. 反馈策略
教师要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可以采用奖励、表扬等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教师的赞扬可以给学生以鼓励, 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增加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使其更加认真积极地投入到回答中。批评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抹杀其学习动机。所以, 当学生正确地回答了教师的提问时, 教师要积极地回应, 给以肯定或者奖励。对暂时回答不正确的, 要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回答, 并鼓励其努力拼搏, 争取赶超。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是好的, 一般说来, 越具体的表扬越好。但如果是简单问题, 就不要直面表扬, 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其能力产生低估。除此之外, 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也是对学生的鼓励和反馈。
参考文献
[1]李红.可理解输出假设的认知基础.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2]周星, 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1) .
[3]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4]骆北刚.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6 (7) .
[5]胡青球, 埃德·尼可森, 陈炜.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模式调查分析.外语界, 2004 (6) .
[6]李红.可理解输出假设的认知基础.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3.给教师的建议初中读书笔记 篇三
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书中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教育独到的见解,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仍然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仍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首先谈谈“因材施教”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面对班里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的学生,老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呢?很多教师都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什么不知道学习了,脑子笨了,家长不配合等等;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也就是缺乏“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在阅读过程中,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他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平时不应该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其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建议也对我帮助很大。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相当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给一位后进生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后来,这位学生的学业成绩赶上来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也从中得到启发,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注重训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提供动力。
4.初中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篇四
一名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没有科研能力。
作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学有方向教有特色,,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应当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一条十分灿烂的阳光大道,因此青年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坚持几年坚持下去定会有令人惊喜的成绩。因此我建议: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要有自己的课题,要参与教科研,要写作品,把实践中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上来,站在理论的高度,再回头看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们的成长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中国真正的教育名校是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南开中学、春晖中学和西南联大。八十多年前春晖中学的校训是什么?――“与时俱进”,校风:“人格自尊,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流传后世泽被后人,。至今仍生机勃勃,青春焕发。
下面我还要谈到读书和有关的其他问题。
其实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在于阅读、读书上。曾经有人概括这样一句话:现在的中学生,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知道马克、欧元的越来越多;知道九·一八的越来越少,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这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一个地区的现象,这是全国性的,是现行教育下的必然结果。那么真正的教育应当做什么?教育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读书习惯,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的内容和前提,一个读完小学甚或读完初中、高中的学生,十几年的时间竟然没有培养出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来没有读书的爱好,更别谈读书能力了,让这样的人才去发展我们的社会,去建设我们的家园,去进行伟大的民族复兴,岂不是纸上谈兵,痴心妄想。十二年中小学读完后,有几名学生家中还有教材?十几年的学生生活培养出了反感、厌恶甚至是忌恨学校生活,反感厌恶书本,不是教育的失败和悲哀吗?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培养自己的阅读读书习惯,然后把你读过的好书推荐给你的学生,让你的学生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你就是行大善、积大德、有大智慧的教师了!(读原著66页)。
没有真正的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于儿童来说任何教育都不能取代阅读,少年时代是人生不可再生的黄金时代,没有图画书的童年是悲哀的童年。
世界上凡是发达国家、先进的民族,都有良好的读书传统,亦即良好的读书型社会机制和全民读书氛围,能促进国民素质和民族竞争力的提高。
什么是理想的学校?
第一、应当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最好的学校应当是独树一帜的,标新立异的,有自己特色的学校。
第二、应当是有品位的学校
⑴、校园品味,注重细节,精雕细刻,围绕学生布置,给学生以最大便利。
⑵、学生的品格,应当在学生的人格和品德上多下功夫,教会学生追求理想,关心民族命运,时刻提醒自己永不失望,永不停止。只有人格、品德完善的人才是有品位的人。
第三、富有人格魅力远大理想的校长。校长应懂得教师的需要,并且引导教师的心理需要,要创造一种很好的氛围,让最优秀的教师得到最应有的回报,让教师知道自己和名师的差距,不断进修提高。校长要和每位教师进行心和心的交流,用真诚宽阔的胸怀,无私的奉献赢得老师的尊重。
第四、应当有一支创新型、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成功不仅靠有智慧,更要靠努力,一个人没有冲劲,没有激情,就永远不会成功,成功来自追求,来自不懈追求的卓越的努力和奋斗。
5.英语教师读书笔记 篇五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英语教师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1
读了苗校长《困惑与执着》一书中的一篇《一次令人感动的农村初中家长会》,颇有感触。
思绪回到那一次令人感动的家长会期间,情景就像苗校长所写的一样:学校已经多年没有开全校家长会了......苗校长亲自主持布置筹备家长会的工作;教导处给班主任提供学生成绩方面内容;政教处给班主任提供开家长会方面的素材......
有幸,记得那年我带七年级(3)班,作为一次亲身经历,就像苗校长说的那样“班主任也是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内容是共性方面的,同年级几个人在一起共同交流,但学生是一个独立体,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因此需要班主任单独思考的方面还很多,在开家长会之前,既要考虑班集体,也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尽量把学生在校的真实表现一一反馈给家长,家长会家长最想知道的无外乎两方面----成绩和在校表现,怎么把这两者巧妙结合在一起,既要让家长愿意听,还要让家长听了以后心服口服,真是煞费苦心,唯恐在开家长会期间,哪个家长忽然问出一个之前没想的问题,弄得措手不及......
精心准备了将近一个星期,家长会如期在周五下午举办,家长几乎座无虚席,认真的听着苗校长的讲话,与班主任交流自家的孩子,还与认识的不认识的孩子对比自家的孩子......准备一个小时的家长会,一个半小时有的家长还与班主任交流着,虽然是在寒冷的冬天,看到家长对这次家长会的重视,心里也是暖和的.....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2
句型是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和意义从大量的句子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语言的一般表现形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咨询特点和教学实际,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设计教学活动,有利于句型教学目标的高度达成,应当把握以下四个基本途径。
一、创设真实情景,加强意义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和其他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景,加强对句型的感知与理解。例如,为了教学生“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态的一般疑问句式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方式”,一位教师在教室前的黑板上方悬挂了一个气球,邀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进行触摸气球的竞赛,并发出“Jump high and touch the balloon”的指令。男生跳得高,碰到了气球;女生则没有触摸到气球。这时,教师很自然地指着男生问其他学生:Does he iump high?学生回答:Yes,he does,再指着女生问:Does she jump high?教师得到的回答自然是No,she doesn’t,这样。学生就在这个真实的情景中自然地理解了该句型的意义。
二、设计旧知铺垫。巧妙呈现新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获取新知识的基础,通过提示新、旧句型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句型的意义。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2B》(译林版,下同)第三单元“What can you see?”时,有一位教师首先与学生进行已经学过的“Can you…?”会话,然后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个停车场的夜景图。随着一束模拟探照灯的光束移向不同的车辆,教师逐个说:A car.I can see a car.A bus.Ican see a bus.A jeep.I can see…然后,将光束聚焦在一辆小汽车上,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引导学生答:Ican see a car.这种从旧知引人人手,通过铺垫性操练,引导学生自然地感知并理解新句型,学生会学得轻松、活泼。
三、强调意义联系。实现知识迁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小学英语句型教学应培养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来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采用循环式编排方式。以时间表达的句型为例,这套教材在3B、4A、5B的教材中先后三次在相关单元安排了时间表达的不同句型,体现了“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综合复现”的原则。有一位教师在教学5B第七单元“A busy day时安排了4个教学步骤:
1.教师出示教具钟。T:What’s the time?(旧知)S1:It’s three o’clock,(旧知)
2.教师将时间拨到3:30。T:What time is it?(新知)S2:It’s three thirty,(旧知)
3.学习新句型后,教师让学生向教师提问。S3:What time is it?(刚学的新知)T:n’s halfpast three,(新知)
4.教师出示新旧句型,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
这种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帮助学生实现由旧知向新知的迁移的教学方法,既突出了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的教学,从客观上降低了学生理解新知的难度,又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建构新知。
四、提倡协作交流。体现真实交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其中,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而真实交流的活动又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有一位教师在教学5B第五单元时,在句型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了“认识新朋友”的任务。教师出示朋友Tom的照片,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所学的新句型“Does he?”来了解Tom的情况,并把问题记录下来,派代表向老师提问,以获取Tom的相关信息。交流时,学生纷纷发言:Does he live in London?Does he studyChinese,9 Does hertln fast,9 Does he swim well?…在这个存在信息差的交际任务中,学生相互协作,通过交流建构起了有关Tom的信息资料,既熟练巩固了所学句型,又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增添了学习信心和兴趣。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3
全面推荐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作为有“世界通用语”之称的英语,它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该书以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重点介绍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编者多年进行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和体会.
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的教与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小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使小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小学英语教学法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不是会讲英语的人就能教好英语.我们不仅要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必须学习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歌谣,充满童趣,合辙压韵,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儿童的心理与口味.简笔画,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直观教学手段,它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用笔简练,形象简洁,应用简便.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并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也是外语教学的有效
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方法把儿童引入英语的广阔殿堂,无疑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发学习下去;提高学习效益;完善学习品质;充实文化知识等.我们可以从各类儿童英语教科书中选择一些旋律较熟,唱词简单适合的歌曲.如,,等.当然还可以自己编歌.英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开展好课外活动可使学生储存一些学好英语的潜在能量,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因材施教,开发智力,拓宽视野,培养合作精神,但在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时候要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兴趣和特长,采取不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的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同的活动方式,常见的活动形式有英语竞赛(小学生的表现欲和荣誉感都比较强,适当地在课外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英语晚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作用和独创精神,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艺术才能),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4
《现代中学英语教师素养》这是一本集中学英语教师综合教学技能指导的教材,课堂用语篇针对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要求,编写了英语课堂常用语,如:课前准备,课中提问,教师指令、演示、评价语言等,指导教师准确并流利地运用英语组织教学。在附录部分还为教师提供了几百条与教学有关的校园用语。读书
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通过阅读,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仅具备专业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中学英语教育的重点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机会,打下较好的英语基础,这包括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掌握。一名教师能以教学原则和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英语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了兴趣就有了一个自主学习英语的动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一旦被激发,就会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对英语进行学习和探索,兴趣也就越浓.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会更有意志力。教师不仅要有综合的教学技能,还要有语言的示范能力。
教学技能是评价教师的核心技能,它是指教师如何教的技能,具体地说就是指教师对教学设计,课堂活动实践,课堂教学组织和在课内外充分展示英语在交流中的工具性的能力。目前中学英语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密切联系,主要是以趣味性最强的“情景会话”为主。
教学生唱他们喜欢的英语歌曲,会画形象的简笔画,会制作美丽多样的幻灯片,会以丰富的表情,协调的动作表达意义或有感情,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又是英语教学手段。要对学生进行这几方面的基本训练,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1)教师的语音语调要标准,纯正,流利;(2)有一定的口语能力,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3)书设计合理,字迹工整规范。一个中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对待教学实践中所遇到问题应经常反思,并保持探索的习惯。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超越,要越过传统和现实以及自我的障碍。教师如果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师进行反思。上完一节课后,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从容地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很多人不是也成天在嘲笑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对么?而当他自己去干时,结果什么也干不了,传统的思维已经成为一种定势,让他在自缚的中慢慢地消失。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5
《现代小学英语教师素养》这是一本集小学英语教师综合教学技能指导的教材,课堂用 语篇针对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要求,编写了英语课堂常用语,如:课前准,备,课中提问, 教师指令、演示、评价语言等,指导教师准确并流利地运用英语组织教学。在附录部分还为 教师提供了几百条与教学有关的校园用语,以便教师查阅。不失为教师的好帮手。
教学技能篇重点讲述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法,同时以案例为载体,帮助教师分析和反思 教学中的问题。
文化素养篇以教师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为目的,在篇中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 语言学习的文化背景知识及中西方价值观、文化习俗的差异比较,从而加深教师对英语国家 文化知识的了解,在语言教学中更加重视文化教学。
制作的资源及方法。
通过阅读,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仅具备专业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小学英语教育的重点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机会,打下较好的英语基础,这包括了 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要掌握儿童教育心理 方面的知识;要研究和掌握英语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教学原则,熟悉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 方法,能以教学原则和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英语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了兴趣就有了一个自主学习英 语的动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一旦被激发,就会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对英语进行学习和探 索,兴趣也就越浓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会更有意志力。
教师不仅要有综合的教学技能,还要有语言的示范能力。
教学技能是评价教师的核心技能,它是指教师如何教的技能,具体地说就是指教师对教学 设计,课堂活动实践,课堂教学组织和在课内外充分展示英语在交流中的工具性的能力。目 前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密切联系,主要是以趣味性最强的“情景会 话”为主。为了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实践,克服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忧,教师 就必须具备,能唱、会画、会制作、善表演、能组织课外活动,能操作,使用现代教学设备 等技能。
教学生唱他们喜欢的英语歌曲,会画形象的简笔画,会制作美丽多样的幻灯片,会以丰富 的表情,协调的动作表达意义或有感情,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学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有了兴趣才会积极,只有积极了才会动口,才能摆脱“哑 巴英语”的外号。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又是英语教学手段。要对学生进行 这几方面的基本训练,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1)教师的语音语调要标准,纯正,流利;
(2)有一定的口语能力,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
(3)书设计合理,字迹工整规范。
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对待教学 实践中所遇到问题应经常反思,并保持探索的习惯。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超越,要越过传统 和现实以及自我的障碍。教师如果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潜移默 化中不断提高。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反思。
上完一节课后,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从容地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捕捉课堂教学的某个细节,及时记下课堂中精彩的插曲或悠忽而至的 灵感。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6
《小学英语教学法》一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的教与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小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使小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小学英语教学法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不是会讲英语的人就能教好英语.我们不仅要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必须学习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歌谣,充满童趣,合辙压韵,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儿童的心理与口味.简笔画,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直观教学手段,它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用笔简练,形象简洁,应用简便.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并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也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方法把儿童引入英语的广阔殿堂,无疑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发学习下去;提高学习效益;完善学习品质;充实文化知识等.我们可以从各类儿童英语教科书中选择一些旋律较熟,唱词简单适合的歌曲等.当然还可以自己在学生很熟悉的旋律中配上当堂学习的主要句行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对英语教学又有了许多新的想法。以后,在课余时间应该多读一些专业的书籍。更好的帮助自己搞好英语教学工作。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7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推进的今天, 我认为做一个中学英语教师决不能没有激情, 不富有激情的人就不能称其为一个上乘的英语教师。那么, 如何使自己成为充满激情的老师呢? 如何创设一个积极互动开放的教学情境, 使英语教学事半功倍呢?
一、做一个充满激情的英语教师
首先要热爱生活、热爱英语、热爱学生, 在自己的心中时常蓄积着犹如岩浆般的滚烫的情, 让每一个学生心底里沉淀的情发酵、释放。在平时的交流中, 老师要让学生感觉到我们同他们的关系十分重要。老师也许是喜欢学生的, 但可能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 如推迟上下课, 不重视学生的时间; 提供的材料不是太简单就是太难, 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 不提供相互交往或讨论的机会, 无视学生的想法; 不考虑学生的安排、问题或担忧, 表现出对学生漠不关心; 不按时上班或抽空去看学生, 不尊重学生的需求, 尤其是他们课外的个人需求; 无节制的幽默或使用嘲讽的语句等。看不起学生或是使他们难为情可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痛苦, 摧毁自信, 酝酿敌视。当然我们热爱学生, 就要在我们的行为中清清楚楚地表露出来; 热爱学生包括对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欣赏。这密切关系到我们了解学生如何学和他们需要什么帮助, 以便去鼓励这种学习, 也包括我们将其当作学习者直接或间接的鼓励。在课堂上就反映在我们自发的行为和对班上成员持续不断的敏感程度之中。
二、要有幽默感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 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 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也曾说:“幽默是风趣和智慧的展现。”“幽默”一词是英文humor的译音, 它是一种个人独特的气质,它是一种高超的艺术, 有声的或者是无声的`。也有人说, 幽默既是一种语言艺术, 又是一种行为特征。从心理学上讲, 人们大都喜欢幽默的故事, 欣赏富有幽默感的人。因此, 一位英语教师有一份幽默,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 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引起他们的喜悦和欢乐, 他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快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个性魅力和智慧的光彩, 就能把一些抽象的、复杂的教学内容, 以一种生动而饶有兴味的形式表现出来, 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降低教学难度, 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激趣→创景→启发→探求→交际”的教学互动过程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 只重视英语知识的机械输入和积累, 而忽视学生学习英语过程的启发, 特别是英语语言的实践活动等过程, 造成学生被动学习, 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和生机,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无有效互动。而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则要求: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 不仅要有效灵活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同时, 还要激活课堂气氛, 调节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之间要进行情感交流, 教学互动。
四、教学要有智慧,
把握好英语课堂教学抒发激情的最佳时机, 使英语课堂教学波澜迭起, 收获多多。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 驾轻就熟, 不落窠臼, 让英语课堂教学永远保持一种清新的感觉, 让学生丝毫觉察不到教师人为的痕迹。我们必须深信自己的知识。英语教学并非单纯机械的单词和语法知识积累, 句型的操练和课文的讲解, 而是开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智慧天窗。在组织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欲望, 释放出内心的激情, 让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主动积极地参与英语课堂教学, 轻松愉快地学习。而这一切是否能够顺利做到, 和老师运用自身的热情来调动学生是有很大关系的。当然, 只有激情也不行, 还要有宽容、严谨、沉稳等素质,总而言之,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 宽容中有严谨, 严谨中有幽默, 幽默中有沉稳, 沉稳中有激情。激情是火, 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情是露, 可以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 激情如风, 可以吹皱学生平静的心湖; 激情如雷, 可以震醒学生懵懂的迷梦。让我们激情飞扬、缔造辉煌! 当我们走进英语课堂, 我们的生命将充满激情; 当学生走出英语课堂, 他们的人生将更加辉煌!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8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对教师的“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需求所代替,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则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首先、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XX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标志着教师专业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正正确理解教师专业化,把握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明确教师专业化的途径,对于向专业化迈进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英语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一)英语教师专业化必备的知识结构
专业化所必备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英语基础知识、语音知识、词汇知识、功能意念知识、话题知识、语言学习理论);
条件知识,包括教学理论知识(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和教学实践知识(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策略和技巧、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等各种强调学习过程的语言教学方法、语言学习评价理论);
相关知识:学科交叉性知识(世界知识、文化知识、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知识)
前沿知识:最新发现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社会人文知识、语言发展知识)
(二)英语教师专业化所必备的技能结构:
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教学技能:用教村教的技能、教学设计技能选择教学策略的技能、构建模式的技能、应用教学技能的技巧;
教学实施技能: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的技能;教学实施技能和课堂教学管理的技能;使用教学手段的技能(常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评价技能:教学反思的技能、教学评价技能安全提炼的技能;经验总结的技能
教学研究技能:教材研究的技能、教法研究的技能、经验概括的技能
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技能;
师生合作的技能:师师合作的能力;师生合作的技能;
创新的技能:教学模式创新的技能、教学方法创新的技能。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9
日前,我认真阅读了《现代小学英语教师素养》一书,对提高本人的课堂教学素养,促进个人课题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这本书是是由付丽萍、杨进主编,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主要是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综合教学技能指导,对于一名从初级中学走进小学的英语教师来说,的确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学习该书的重要意义
因为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就是担任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刚刚走进小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从表面上看,从高级段来到低级段,应该是比较好教的,但其实不然,因为初中级段和小学级段相比,无论是教学环境、学生心理,还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要求都是不同的。
一方面,在儿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好奇心、感知能力、模仿能力和记忆力较强。他们大方、不怕羞,不怕出错,敢于开口,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这种心理状态对儿童学英语是十分有利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逐渐成熟,各方面的负担加重,渐渐地不喜欢大胆开口表现自己,甚至还可能出现焦虑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焦虑是语言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它导致紧张和害怕,从而使语言输出和存储效果降低,影响英语学习。尤其是小学生进入中学后,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校园环境、师生环境和生生环境都感到陌生。
另一方面,小学课堂上多以游戏和简单的日常用语和对话为主,因而小学英语教师一般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利用图片、实物、游戏、比赛、模仿对话等多种形式,同时教学过程中还穿插大量的唱歌、表演等趣味性的活动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而进入初中后,英语学习由语言的初级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不仅要创设活动的情景进行活动,更要注意的是要在情景活动中达到知识的理解和正确地应用。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同时,小学课堂容量少,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多,侧重听、说、读和浅层的理解,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思维难度不大,经过机械操练得以巩固。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听说领先,而且要读写跟上,课堂容量大大增加。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另外,每隔两个至三个单元安排了一个让学生综合运用在这几个单元中所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及学习技巧的课题,以培养他们的口头交际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该书的研究内容
《现代小学英语教师素养》是一本集小学英语教师综合教学技能指导的教材,该书由课堂用语篇、教学技能篇、文化素养篇和资源运用篇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针对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要求,编写了英语课堂常用语,如:课前准备,课中提问,教师指令、演示、评价语言等,指导教师准确并流利地运用英语组织教学。在附录部分还为教师提供了几百条与教学有关的校园用语,以便教师查阅。第二部分重点讲述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法,同时以案例为载体,帮助教师分析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第三部分以教师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为目的,在篇中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语言学习的文化背景知识及中西方价值观、文化习俗的差异比较,从而加深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在语言教学中更加重视文化教学。第四部分以演示操作的方式介绍英语教学中常用多媒体课件(ppt and flash)制作的资源及方法。
三、该书对课题研究的指导价值
本人的个人研究课题《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英语作业习惯的研究》因为研究角度的切入口很小,对于一些大而化之的教学研究书籍来说,指导价值可能不是非常大,但是对于这本书来说,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提高留守儿童学习英语、认真书写作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英语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了兴趣就有了一个自主学习英语的动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一旦被激发,就会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对英语进行学习和探索,兴趣也就越浓。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会更有意志力。教师不仅要有综合的教学技能,还要有语言的示范能力。教学技能是评价教师的核心技能,它是指教师如何教的技能,具体地说就是指教师对教学设计,课堂活动实践,课堂教学组织和在课内外充分展示英语在交流中的工具性的能力。目前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密切联系,主要是以趣味性最强的“情景会话”为主。为了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实践,克服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忧,教师就必须具备,能唱、会画、会制作、善表演、能组织课外活动,能操作,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等技能。教学生唱他们喜欢的英语歌曲,会画形象的简笔画,会制作美丽多样的幻灯片,会以丰富的表情,协调的动作表达意义或有感情,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对待教学实践中所遇到问题应经常反思,并保持探索的习惯。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超越,要越过传统和现实以及自我的障碍。教师如果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作为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最缺失也许就是兴趣了,正是因为他们对英语学科缺乏兴趣,导致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甚至是不写作业。为什么,本人结合这本书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思考,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1、父母不关心他们的学习导致没有兴趣。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家,或者一年当中有大量的时间不在家,虽然在网络、电话、书信中也会提醒他们认真学习。但是,这种关心和“隔靴搔痒”差不多,看不见、摸不着、管不到,往往只是说说而已,很难起到作用。再者,儿童具有惰性,再加上学习好了、成绩高了、作业写得认真了,也得不到家长的充分肯定,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的动力,降低了学习的兴趣,良好的作业质量、作业习惯也就无从谈起了。
2、监护人的片面“关心”导致没有兴趣。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是在爷爷奶奶家生活,还有一部分是寄宿在亲戚朋友家,更有甚者是在学校住宿,周末“独守空房”的。即使是在爷爷奶奶家和亲戚朋友家的,他们更关注的吃饱穿暖、身体健康,很少认真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往往是泛泛而谈。长期以来,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他们的高度关注,学习兴趣下降了,英语成绩掉队了,作业也不会认真完成了。
3、教师的轻视导致他们没有兴趣。目前,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是五六十人,教师最少也是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一百多名学生要管,教师的压力可知有多大,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看好、管好每一个学生的,时间一长,导致有的学生从教师的视野中脱轨了,英语作业质量低下了,良好的习惯没有了。
(二)提高课堂教学中英语化水平,提高对英语学科的认同感
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甚少,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由于这时所学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和简单句子,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观手段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语的思维能力。
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养成了,会产生强烈的英语认同感,会产生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亲其师,信其道,又有着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他们对英语作业的兴趣也就随着而来了,面对英语作业也就不会那么反感了,对于培养良好的英语作业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情趣化,注重作业习惯的渗透培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英语书写习惯渗透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比如,在教学中营造了英语国家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作为一名美国或者英国的小学生在参加课堂学习或者在完成家庭作业,让他尝试着给自己确定一下书写英语作业的要求,并尝试着完成作业,这时候,他们可能是十分投入的进行书写作业,作业的习惯教育也在有机地渗透中。
(四)在英语教学中合理进行素质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重视英语作业
素质教育是个大概念,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能力可以是看作素质教育,良好的英语作业习惯也是很好的素质教育内容。
比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英语对话、用英语写信、写请假条,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很慎重的对待,在不知不觉中注重了良好习惯的运用。再者,举行小组书写竞赛、优秀作业展评、创新作业展示等等,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自我展示的空间,在养成良好的英语作业习惯的同时,培养集体荣誉感、成就感和合作精神。
读着《现代小学英语教师素养》这本书,眼睛很累,但是心中却很充实,是我对小学英语的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本人的课题研究有着较大的指导作用。虽然里面的知识并非是全部针对留守儿童、作业习惯这些方面来讲的,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反复体悟,还是可以从中汲取无限的营养的。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10
树立积极的心态,摒弃负面的思想,持之以恒,坚持正向能量,还有什么困难会困扰我们呢?我想这也是理查德怀斯曼教授撰写《正能量》的初衷,书中的正能量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这是一本世界级心理励志书,是继“不抱怨”之后,引发全国团购热潮的励志读本!
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并结合多项例子,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读了之后,我又在思索:我们教师如何获取“正能量”,把这种能量带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去。
一、积极情绪培养,激发正能量
想拥有真能量,就要先表现得像拥有正能量的人一样---威廉·詹姆斯的“表现”原理。简单概括来说,如果你想变得痛苦和郁闷,你只要想那些令你伤心的事情,想你遭遇的不公平对待,皱起眉头,耷拉下脸,“演”得像是你真正伤心一样,那你的情绪马上就会低落下来;你如果想成为一个快乐、心情好的人,你首先要笑起来,做出快乐的表情,当你这样“演”的时候,你就真的会变得快乐起来。
我们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快乐的天使,学生的快乐成长就是老师的快乐追求,培养和教育孩子不是一个简单得用一个快乐就能涵盖得了的。孩子任何一方面素养的缺失都表现为人格的不完善以至不完美,都是教育的失败,一个连微笑的表情都没有的老师怎么能培养出心灵快乐的学生,老师的教育真的应该从微笑做起,老师的微笑不但会使自己快乐,更重要的是能把他或她的快乐传递给学生,微笑就成为了一个情价比非常高的情感投入方式,微笑能降低学生对教育的防范心理,能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微笑能带给学生春天般的温暖,激发他们努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微笑能传递爱的力量,感染他们感受爱,珍惜爱,奉献爱。因此,请尽情微笑,让脚步轻快起来,高昂起头,快乐地说话、跳舞、谈笑、歌唱,做任何你喜欢的事情,这样正能量才能被驱动起来,将所有好的情境、人和事件带入你的生命中!
二、正面角色(身份认同)影响,提高正能量
角色如果离开了法的限定,人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及至心理都会快速扭曲,出现了“新的自我”的神奇转化,人的正负能量之间就发生了特定的变化。本书讲述了一个津巴多监狱实验,该实验的结果远远超出了实验设计者的预期,至使不得不中止实验,但该实验带给人的思考是深刻的。该实验显示了“表现”的巨大魔力。“人们的身份认同感源于他们的姓名、服饰、样貌。在监狱实验中,所有这些都改变了,因此他们失去了原有的身份意识,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认同。”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学生教育问题。在一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诸如精力不集中、语言不文明、作业不认真、学习不努力、做事不专一、写字不工整、教育不改正等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低,很多行为不是学生该有的,究其原因,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出现了问题。有的习惯是受生活环境影响形成的,有的习惯受家长的教育观点和态度影响形成的,还有的习
惯和共同交往的同伴的行为习惯有关,学校的教育期待与他们的习惯有冲突的时候,学生的自然反应是抵抗正面的教育,这时教师和学校就要在“身份认同”上下功夫,多给他们正面的角色影响,优秀的学生成为他们效仿的榜样,对他们细微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变化给予鼓励和鞭策,让他们重新生成健康的角色期待,渐渐地改变存在的不良习惯,教师也从中获得正面的体验,在教学相长中提高正能量,体现育人价值。
书中理查德怀斯曼列举了大量实例,向我们阐释了伟大的“表现”原理,破除了我们过去秉持的“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决定行为”等认知。运用“表现”原理激发出的正能量,可以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具有安全感,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和行为模式得到彻底改变。
6.《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行动研究》读书笔记 篇六
一、 巧选“学生提问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主动式和互动式是学生常用的两种提问模式。
1.主动式。
即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 联系现实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对新知识提出各种质疑。这种提问模式能真实反映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碰到的疑惑, 实现一种“愤”和“悱”的情境和达到“启”和“发”的目的, 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告诉学生: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长句或段落等要特别留意, 从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抱着质疑的心态, 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并集中精力听课, 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尤其在初三英语教学过程中, 因英语词汇多、课文篇幅长, 采用这种学生主动的提问模式, 更显课堂高效性。
2.互动式。
即教师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情境是激发学生提问意识的好素材, 在情境中让学生自学、思考。联系实际, 师生、生生互动提出问题, 以此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并使英语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在互动提问中得到巩固与拓展。笔者在教学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6 Period 3时充分运用了这一模式, 自然而生动地引出了本课要教学的新词汇、新句型。笔者先在大屏幕上投影出笔者7岁女儿在房间玩玩具的照片, 然后显示一张有关笔者女儿信息的表格, 通过师生互相提问的方式来获得表格中要填写的信息。以下是笔者和学生的对话片段: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photo. Who’s she? Guess! S1:Is she your daughter? T:Great! You’re so smart. Well, how old is she? S2: Is she eight years old? T: No, she’s seven.Then what’s her hobby?S3:Does she like...?通过和学生们一问一答的互动提问, 很顺利地引出了新词汇:play with toys, have a great toy collection, play sports, watch TV等。而且看得出学生心情愉悦, 接受情况良好。
二、 讲究“教师提问模式”, 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但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提问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如何提问、何时提问, 还有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都会明显影响教学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和体验到, 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有助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 设问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原则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在课堂提问中, 教师应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计力求巧而精。教师可灵活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紧扣教学目标, 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有意识地设计问题,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设计出巧妙的问题, 创设真实的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也乐于参与和接受。
在2011年第44届浙派名师听课活动中,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院周世囡老师的提问设计使学生们兴趣盎然。她上课的内容是新目标九年级Unit 9 Inventions came by accident.她在引出与茶有关的新词汇时, 拿出了茶杯、茶叶和开水, 在学生们面前make tea。她说:Now I will make a cup of tea here.Watch carefully and tell us what things you notice.很多学生观察后回答:“Some tea remains there.” “Some tea is falling.”... 接着周老师又把茶杯放到一些学生面前, 让他们闻茶香。她问:How about the smell? 学生们回答说:It produces a pleasant smell.周老师利用这直观的教学方法, 既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也让学生们获得了视觉和嗅觉上的感受, 让学生们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接受了新知识, 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
2. 设问要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原则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提问时要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 鼓励学生跳出对教师的依赖, 多说敢言, 主动质疑, 这样能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 创造性思维得以培养。
笔者在教学“Go For It!”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here’s my backpack?”第一课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通过投影仪投影出笔者房间的照片, 并在照片旁边给出房间里的六个物品名称:a computer, a telephone, a watch, a plant, the books and the keys.并且告诉学生笔者的苦恼:来参观过的朋友都觉得我房间布置得不够漂亮, 请同学们帮帮我的忙。然后给学生们一分钟时间考虑, 请他们想象, 这些东西放房间的哪个位置, 能使房间最整洁、最美丽。学生们对老师的房间布置都很感兴趣, 纷纷献计献策。有的学生提出:“Is it OK to put the plant on the window?”“Please put your computer in the drawer next to the bed. Do you like it?”“I think the books should be on the desk.”“I think the computer should be on the desk.”...学生们都很兴奋。最后笔者按照大多数学生的建议, 通过电脑模拟真实场景, 把这些物品放到了房间相应的位置。这个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语言的输出过程, 不但巩固了物品的英语名称、方位介词的正确使用知识, 而且调动了学生的想象, 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 设问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原则
英语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目标中指出, 学生应“在英语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 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 并“能克服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愿意主动向他人求教”。由于英语基础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体差异等原因, 学生对学习英语的自信程度不同。因而, 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过程中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使每个学生的语言优势和智能强项都能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使学生的自信之花慢慢开放。
对于优秀学生, 应向他们提出一些拓展性或有较大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 帮助他们开拓思维, 发展推理能力,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自信心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中等学生, 向他们提出一些巩固性的问题, 多用how, what, which, when, who, where等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用这些句式来引导中等学生独立思考, 作出回答。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一些英语学困生, 可采用简单的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判断题等形式提问, 同时, 在他们不能顺利作答的时候, 适当给予一些提示, 以便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保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 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从而开启学困生潜能的阀门。
4. 设问要有利于课堂互动原则
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一些“任务型”的活动,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尽力创设问题情景, 提出让学生“动”起来的问题, 使生生大胆互动, 师生和谐互动。例如, 以某一话题为主线, 灵活设计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活动, 使学生在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获取语言新知识和语言新功能。在日常课堂中, 本人常用Free talk, Pair work, Group work等形式来设计问题与活动, 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 有效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 重视“答后的即时反应”, 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
由于初中学生特殊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他们一方面世界观还不够成熟, 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 对人、对事都有独立的想法, 同时强烈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在课堂上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本人认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回答作出相应的积极反应。
有效的教师反应, 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1.如果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回答, 教师应真诚给予肯定和表扬。如:Quite good./ Well done./ Excellent./ Wonderful./Marvelous.
2.如果学生作出部分正确的回答, 教师则应先肯定其正确部分, 然后指出不够完善的部分。不能全盘肯定, 也不应当全盘否定。例如说:The first part of your answer is correct, but.../ That’s almost right. Can you now...?/ Good, but there’s a small error...
3.如果学生作出错误的回答, 教师不能消极地给予否定, 更不能讽刺挖苦或厉声批评, 应当表扬其敢于回答的精神, 然后再进一步启发其作出正确回答。
实践证明, 教师采用问答教学方式的课堂常常生动活泼, 学生精神集中, 积极主动, 效果明显。上述提问教学被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采用, 相信这种方法会更快地推动英语教学发展。
7.教师英语读书笔记摘抄 篇七
A teachers hours of labor and creation are like a great river, nourished by many small stream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telligence depends on their good reading ability.
Memory is flexible and sensitive. If you are good at it and dont burden it too much, it will be your first assistant.
The more difficult a childs study is, the more obstacles he seems to overcome in his studies, the more he should read, the more that he can read, the more he thinks, and that thought becomes a stimulus to intelligence.
Knowledge can only be called knowledge when it becomes the factor of spiritual life, occupies the mind of man, and stimulates the interest of man.
8.小学英语教师 读书笔记 篇八
上课也一样。教师的循循诱导,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教学,为整节课的成功作准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导入:⒈歌曲导入。⒉设置悬念。当然导入很多,教学中不能单一的用一种导入,也许这种导入刚开始学生觉得很有劲,但天天用学生就会厌倦了。所以教师设计时要多多新颖,多多改变,尽量多样性。
二、创设情景,多用直观教学.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丰富,知识范围有限,决定了他们对直观、新颖、有趣的材料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学生学习“good morning pgood afternoon pgood evening”这三个问候词时很容易混淆,我就用道具设置情景:画了三幅图,有从东面初升的太阳表示上午,有正在上方炎热的太阳表示中午,有明亮的月亮表示晚上。再叫学生用“good morning pgood afternoon pgood evening”来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师表情要丰富,如果表情呆滞,语言平淡,学生就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所以在课堂上,老师需要生动地表演,丰富的表情,使学生进入一个童话世界。在制作教具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动手做。在教学中要用到的图片,可以提早几天布置下去,当他们的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这样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激发了学英语的兴趣。此外画图片,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也可让他们熟悉一下将要学的新知识,真是一举多得啊!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玩学结合”.
9.《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行动研究》读书笔记 篇九
Questions are purported to"trigger"thinking,ignite inquiry and establish dialogic relationships.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there is a common phenome non in our EFL classrooms.The students don't respond voluntarily to the instructor's questions and participate in class discussions ac tively.This can be a frustrating experience for both parties.Be cause a common practice in classroom discourse is the IRF(teache initiation-student response-teacher feedback;Sinclair&Coulthard1975;cited in Waring,2009).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er ques tioning behaviors of teachers of Senior High Schools through obser vations of 4 lessons of 2 teachers,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pro vides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help them improve the situation and create more negotiation-rich opportunities during teacher-stu dents interaction.
2 Literature Review
Teacher questioning can be regarded as an interactive process which aims to involve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elici thoughtful responses.
2.1 Taxonomy of teacher questioning
Much of the work on questions has centered on developing tax onomies to describe the different types(Barns,1969;Long&Sato1983,both are cited in Rod Ellis,1994).And the two question types that have received the most research attention are Long&Sato's dis play and referential questions.A display question is"not a rea question but which serves to elicit language practice"(Richards,e which is not known to the teacher"(Richards,et al.2000:390).
2.2 Discourse patterns of teacher questioning
(teacher initiation-student response-teacher feedback)or IRE,where E stands for evaluation(Mehan,1979;cited in waring,2009).As Wells(1993)said,"if there is one finding on which learners of classroom discourse agreed,it must be the ubiquity of the three-part exchange structure"(P.1).This sequence involves two types of adjacency pairs:a question that demands a response,followed by a response that demands an evaluation or feedback(White&Lightbown,1984).
3 Problems of Teacher Questioning Existed in the
EFL Classroom of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Practica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m
few of which received the students'voluntary answering.After careful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a lot of problems of teacher questioning in the EFL classroom of senior high schools as follows.
3.1 Imbalance of question types
One teacher observed almost asked only display questions,and the other asked two times more display questions than referential questions.Through a casual interview with the teachers,th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is that the teachers thought most of their students lacked the ability to answer referential questions.They fulfill the teaching task smoothly.
The students could have a good consolidation of the tex through teachers'questioning of display questions.But this ex change is only a transmission of the text not communication.So it is advisable for the teachers to ask more referential questions to bal ance the question types,because the referential questions are more acceptable,communicative and meaningful.They fill up the infor mation gap not only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but also among students themselves,and they are also conducive for the stu dents to improve crea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
3.2 The ir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teacher's questions
To the author's surprise,while listening the four lessons of the two teachers,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teachers usually asked the same students(generally speaking,they are good at English)to an swer their questions.When asked why,they said that those students can answer their questions quickly、fluently and correctly,they can save time and fulfill the teaching task smoothly.
The teachers must orient themselves to the general principle o giving everyone a chance by distributing questions evenly among the high achieved,the low achieved and the students of middle achievement.Though IRF specifies R as the next relevant action,i does not specify whether the response turn is designated,solicited or volunteered(cf."hand raising"in Sahlstrom,2002).In fact,it is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treat the"less competent students"as the center and source of all operations.If we apply this principle to ou EFL classroom,learning is more likely to happen when the under standing issues are generated by themselves in the first place.Fur thermore,the teachers should often invite the students'questions.
3.3 Lack of wait-time
The average wait-time teachers allow after posing a question is two seconds or less.It is too little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five seconds given by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Hu,et.Al,2004).In deed,the students whom teachers perceive as slow or poor learners are given more wait-time than those teachers view as more capable In a word,what on earth how much time should be waited is depend ed on the difficult level of the questions and the proficiency level o the students who ate to answer the question.It is required for the teachers to know the nature of the task and individual students well.
3.4 Improper feedback and assessment
Sometimes,after asking the students questions,the teache gives no feedback and assessment to the students'answers,taking them as something natural in classroom activities.The other prob lem is that the teacher gives casual or inadequate assessment on the feedback or the answers of the students,such as simply offering ing enthusiasm.Instead,teachers should give immediate feedback or evaluation with careful thinking and encourage their students to answer their questions.
4 Conclusion
To sum up,the English teacher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hould be more aware of the effects of questioning on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consciously monitor their questioning behaviors,for example,allowing enough wait time,balancing the allocation of questions,matching class questioning with assessment and balancing the number of referential questions etc to culture th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and create more negotiation-rich classroom interaction.It is also significant for the teachers to note that IRF is not the only interaction that takes place in the classroom(Cazden,2001),neither is it a single sequence.Furthermore,the"initiation"turn of IRFs carry out different kinds of actions,and the third turns from the teacher may launch a range of teaching activities(Lee,2007),therefore,the teachers should move out of the IRF sequence at proper time in proper ways.
参考文献
[1]Cazden C.Classroom discourse[M].2nd ed.Portsmouth.NH:Heine mann,2001.
[2]Lee Y A.Third turn position in teacher talk:Contingency and the work of teaching[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7,39:1204-1230.
[3]Richards J C,Platt J,Platt H.Longman Dictionary&Applied Lin 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4.
[5]Sahlstrom J F.The interactional organization of hand raising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J].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2002,37:47-57.
[6]White j,Lightbown,PM.Asking and answering in ESL classes[J].Canadian Mordern Language Review,1984,40:288-344.
[7]Wells G.Reevaluating the IRF sequence:A proposal for the artic ulation of theories of activity and discourse for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J].Linguistics and Educa tion,1993,5:1-37.
[8]Waring H Z.Moving out of IRF(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A single Case Analysis[J].Language Learning,2009,4:796-824.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行动研究》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初中的政治课堂提问教学研究论文11-18
初中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07-14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06-12
初中英语“小组活动式”课堂教学研究10-0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研究论文09-05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研究报告12-19
PWP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长阳教育信息网长阳09-05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英语教师的专业化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