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专题人民网

2024-07-09

一带一路专题人民网(精选15篇)

1.一带一路专题人民网 篇一

一带一路专题

1.一带一路

One belt and road 2.“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st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3.古丝绸之路

The ancient Silk Road 4.丝绸之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Peace and cooperation, 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benefit 5.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

Remove investment and trade barriers 6.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Develop cross-border e-commerce 7.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friendly cooperation of the Silk Road 8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环境 Foster harmonious and friendly cultural atmosphere 9.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保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

Organize activities concerning education, medical care, poverty reduction,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10.一带一路的建设是开放的,包容的,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的加入。

The development of“the Belt and Road” is open and inclusive and we welcom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all countries and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段落翻译:

丝绸之路(Silk Road)是我国古代一条连接中国和欧亚大陆(Eurasia)的交通线路,由于这条商路以丝绸贸易为主,故称“丝绸之路”。作为国际贸易的通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有效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对世界文明进程有着深远影响。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强调相关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这一战略一经提出即受到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

The Silk Road is a traffic route in ancient times connecting China and Eurasia.This trade route focuses on the trade of silk, hence gets the name “the Silk Road”.As an international trade channel and a bridge of cultural exchanges, the Silk Road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exerting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rogress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Nowaday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our country proposes the strategy of “One Belt, One Road”(namely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The strategy of “One Belt, One Road” focuses on coope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s, emphasizing mutual benefits, win-win, as well as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countries.Once proposed, the strategy has received positive responses from the related countries along the road.

2.一带一路专题人民网 篇二

一、国内外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

(一) 放眼国际, 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 各国的发展问题依旧严峻, 国际上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牙买加体系下, 国际货币步入多元化时代, 这也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二) 着眼于国内,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金融市场等多方面助推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

1.在对外贸易方面, “一带一路”拓展了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助推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各项职能的实现。外国学者Gerald和James回顾了中世纪以前和13世纪国际货币史, 并分析了17世纪后国际货币、共同货币以及货币联盟, 认为一国国际贸易发展状况支撑了一国的货币国际化。类似地, 国内学者赵海宽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建立在区域化基础上, 优先发展边境贸易。

“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世界最长经济走廊, 以实现全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的覆盖增大了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便利性、扩大了以人民币为主要流通及结算货币的贸易圈, 加之我国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互补性强, 多边贸易额必将大幅提高。在与沿线国家的多边贸易中, 为规避汇率风险、节约以美元结算的汇兑成本, 将更多的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此外, “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欧亚大陆的贸易活动, 活跃了货币流动, 从而增加了人民币的境外储备。综上所述, “一带一路”政策不仅在范围上, 更是在职能上推进了人民币使用的常态化。

2.在对外投资方面, “一带一路”为人民币走向世界创造了投融资机遇和市场条件。“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量极大, 而中国无疑是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组织方和出资方。亚投行、丝路基金等融资平台都为沿线国家所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投资规模扩大, 人民币输出量大幅增加, 从而对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起到推动作用。

3.在金融市场方面, “一带一路”深化了我国与多国的金融合作, 拓展了人民币在境外的发展空间, 在提高人民币影响力、助力人民币实现国际储备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 “一带一路”支持了境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便利了跨境结算, 通过海外服务能力的提升, 提升人民币市场信誉, 助力人民币实现区域化乃至国际化。

二、人民币国际化为国内以及国际带来多重利好

(一)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以及各国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技术经验缺乏、建设资金短缺等多重困难, 而在市场潜力和资源方面具有优势, 这与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方面具有优势的中国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贸易道路打通、贸易规模扩大、交易效率提高的背景下, 人民币国际化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多边贸易的便捷有序发展, 实现互通有无、合作共赢, 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二) 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1.人民币国际化拉动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 出口设备以及提供运营管理服务均可采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 使得中国步入资本输出新阶段, 有利于提高资本项目开放速度、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2.人民币国际化保障“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一方面,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金融服务网络日益完善, 建立了金砖银行和亚投行等区域性金融合作机制, 人民币在资本项下开始输出, 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作提供长期资本服务。另一方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以资源出口为主, 其中大宗商品占比较大, 使用人民币交易可以规避美元汇率风险, 从侧面上有利于保障基建、制造、资本等顺利输出。

三、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阻碍

(一) 从国际视角看, 国际环境错综复杂, 美元霸权仍在继续。

1.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 涉及国家众多, 风险众多。在经济方面主要面临货币与金融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等。“一带一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货币币值不稳定, 有较大的汇率风险。部分国家市场化体制不完善、经济法律法规空缺, 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市场环境、产业结构差异显著, 导致经营风险进而影响人民币支付手段地位。

此外, 由于不同国家有着多样化的发展诉求, 地区安全形势复杂,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发展道路上也有所不同, 因此, 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政治和政策风险、安全与利益冲突、文化冲突等问题, 这些都会影响国际经济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

2.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 美元仍是最为强劲的对手。在牙买加体系下, 美元霸主地位丧失, 国际货币步入多元化时代。尽管如此, 美元仍然是当下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这是由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形成的大宗商品多数以美元计价, 国际经济活动多数用美元结算的格局仍在延续, 这必然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二) 从国内视角看, 货币国际化需要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做基础。

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降低资金流动成本, 还能够增强抵御外部冲击风险的能力。而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健全、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不足。

四、国际经验借鉴

19世纪美国经济迅速崛起, 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先后赶超了英国, 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世界经济大萧条背景为美元初步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提供了制度平台, 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体制, 这是对美元国际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马歇尔计划的出台使美元顺利介入西欧经济, 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的主要结算货币, 进而演变成战后世界的霸权货币。

纵观美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 一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化会受到国际环境、经济实力、政治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比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 不难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当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 各国的发展问题依旧严峻;在如今的牙买加体系下, 国际货币步入多元化时代, 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一带一路”战略开阔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

综合以上因素, 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和我国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一) 抓住历史机遇, 推进本币发展。美元国际化的国际背景是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致命打击, 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当下, 人民币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二) 增强经济发展稳定性。货币国际化需要以国家经济实力为保障。无论英镑还是美元, 之所以成为国际货币, 其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因素是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

(三) 推出符合人民币国际化要求的新的制度和政策。在当下有利的国际形势下, 我国政府应表明立场, 积极主张并参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国际货币改革方案。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针对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国际国内机遇和阻碍, 借鉴美元国际化经验,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 分别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牙买加体系使得国际货币步入多元化时代。在全球各国宽松货币、竞争性货币贬值的大趋势下, 人民币是继美元升值依旧保持坚挺的大国货币之一。目前, 我国尚处于货币国际化起步阶段, 为了抓住机遇,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就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以提高人民币使用信心, 增强人民币持有意愿。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对内保持购买力稳定, 对外平抑贸易结算中的汇率波动, 以确保人民币资产价值的稳定。

(二)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优势。在对外贸易领域, 鼓励多边贸易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同时,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我国与东南亚、中亚等区域的旅游合作, 进一步拓宽人民币交易结算渠道。

在投资领域, 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需要主动对外输出和投资, 尤其要支持蕴含巨大潜力的民间资本的海外投资。此外, 鼓励海外主体通过贷款和债券融资往来创造市场需求。

在金融市场领域, 要综合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市场的调节功能。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机构在海外广泛建立分支机构, 提升海外服务能力。深化金融合作, 推进建设亚洲货币稳定体系、信用体系以及投融资体系。监管当局加强风险控制, 改革金融监管体制, 避免国际游资和投机势力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三) 以区域合作、交流互通以及国家实力的提升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尤其是面对货币与金融风险, 应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 此外, 要促进人民币由区域化向离岸化的转化。在注重贸易、金融以及政策上的区域合作的同时, 更要加强文化、民心、民族之间的交流, 实现互尊互信;另一方面, 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向世界展现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以此提升各国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和信心。

(四) 面对美元霸权的阻碍, 要做到预防安全风险的同时推进区域化进程。现如今, 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清算及储备货币, 以一己之力突破美元壁垒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警惕美国阻碍, 又要重点推进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区域化进程, 利用在“一带一路”下中国产品、资本输出以及跨境企业的优势与多国建立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 借助区域性金融平台, 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 逐渐改变美元垄断的局面, 力争将人民币打造成新时代的国际货币。

3.一带一路专题人民网 篇三

国际货币体系到了亟须改革的重要关口

陈雨露指出,首先,从历史上看,特别提款权(SDR)本身就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产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期,特里芬难题已经非常突出,双挂钩的汇率平价体系难以持续。主要是因为当时德国、日本这些新兴的贸易大国抢走了美国的一部分出口份额,但美元仍然是主要的贸易和储备货币,所以美国就要从资本净流出变成资本净流入、从贸易顺差变成逆差。美国通过贸易逆差提供全球流动性供给,在美元和黄金挂钩的情况下,这个特里芬难题必然是无解的,使得国际市场上出现了空前的美元信任危机。为了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巩固世界经济增长的成果,必须进行深刻的、系统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6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采纳了十国集团的建议,创新地推出了这样一种超主权货币。换句话说,没有当年的锐意改革,可能就没有今天的SDR了。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可持续性的严肃思考。我们发现,现在的美国仍然是通过贸易逆差来提供全球流动性供给,这与半个世纪前几乎一样。美国实体经济总量目前占全球的份额大约是五分之一,贸易份额下滑到十分之一左右,而美元在各国官方储备资产中拥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份额,是当之无愧的超级货币。由于现在没有了黄金约束,使得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十分明显。因为以贸易逆差来支撑美元的超级地位,只会导致美国国内流动性泛滥、美元资产泡沫、美国次贷危机扩大成为全球危机、美国货币政策溢出冲击全球经济这样一些现实问题。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深感忧虑。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是货币错配严重,频繁遭到投机资本攻击,经常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为了抵御危机,这些国家逐渐积累了更多的外汇储备,但是又受到“美元陷阱”的困扰,不得不为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危机买单。可见,国际货币体系又到了亟须改革的重要关口。不过,这一轮改革的呼声并不是来自十国集团,而是来自于广大新兴市场国家。所以,呼吁改革的声音是不是被听到了?能不能得到国际组织的重视?最终可不可以落到实处?所有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观察。

人民币未来将跻身主要国际货币行列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开始,到现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只有六年时间,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由于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加优化,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增长很快。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成长,非居民获得和使用人民币的便利性和意愿都有提高,人民币的吸引力在上升。2010年初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只有0.02%,到2014年底已经达到2.35%,速度之快令人印象深刻。虽然起步晚了点,但是在国际化这条路上,人民币的步子大、走得快。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结算的人民币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人民币是国际贸易融资的第二大货币、是全球第五大最常用支付货币和外汇交易第七大货币。这些变化,都是有目共睹的。

最近,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这是中国倡导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目的是要将这条世界上最长经济走廊的增长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人民币在沿线国家有很好的使用机会,大宗商品贸易、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制——这些都可以成为突破口,使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之路继续保持又快又稳。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建成命运共同体,那么很有可能就在这里形成一个人民币货币区。所以,人民币未来将跻身主要国际货币行列,这样的判断是有依据的。也要看到,人民币以一种新兴国际货币的身份出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变化。当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由低而高,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国际货币格局正在变迁的最好证据。

人民币加入SDR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SDR货币篮子与国际货币格局关系密切,主要国际货币都在其中,货币篮子调整本身也反映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现在的问题是: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光明前景,市场是认同的;对于吸纳人民币提高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大家也是公认的;那么,拦在SDR与人民币之间的障碍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看各派观点争来争去的是什么?是货币篮子的筛选标准,是执行标准的程序,这样一些技术层面的细节问题,并不是原则问题。就像拉加德总裁所说的,人民币加入SDR只是时间问题。

陈雨露指出,但技术性问题至今没有解决,说明人民币加入SDR或许还存在着阻力,可能是不小的阻力。为什么有阻力?主要是因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还不够充分。因为不了解、不熟悉、不确定,就容易产生误解甚至是偏见。比如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的热钱管理这些不同于西方的做法往往就是会怀疑,进而直接反对。沟通才能祛除偏见。大家要多见面,多交流,增进理解,相互尊重。特别是对不同的声音,更要认真倾听,求同存异,多找合作的可能性,少做对抗式的纠缠。世界上的主要国家要勇于担当大国责任,克服偏见,积极促成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与协调,共同完成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这样的大事、难事。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表达了我们提供全球公共物品的良好意愿和历史担当。欧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争抢人民币离岸业务,是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充分认可,反映出欧洲国家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源动力,今后还将继续对内深化改革,并以更高标准对外开放。周小川行长上个月明确表示,中国为使人民币成为一种更加可自由使用的货币,已经制订了详尽计划。我们会做好自己的功课。不论2015年是否加入SDR,都不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不会动摇中国按自己的方式为国际社会做贡献的决心。

说到底,在SDR定值审查的问题上,主动权和决定权并不在于中国。希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勇敢面对挑战,拿出当年创设SDR那样的魄力与胆识,积极完善货币篮子,引领新一轮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国做好了拥抱世界的准备,SDR做好了拥抱人民币的准备了吗?对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4.一带一路专题人民网 篇四

之约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一带一路人才之约

“一带一路”是重大国家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渠道,是经济转型、消化产能的重要栽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储备丰富,但制造业落后,多数处于工业化早期、中期,这与中国形成强烈的互补,xq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面向中亚,在经济互惠合作的条件下,如何发挥地缘优势,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输送网络,构建人才教育基地,可以成为亟待配套思考的战略之一。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从党中央到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xq人才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布局、强力推进。要加强xq人才工作,鼓励人才以各种方式为xq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5.一带一路专题人民网 篇五

x月的北京,姹紫嫣红、绚丽多彩。今天,期待已久、世人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如约而至。这是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提出以来就此召开的规格的国际会议,也是今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将与各方携手共襄盛举,开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航程,合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交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我们向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收获丰硕成果!

这是一次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盛会。过去三年多,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成型,贸易投资大幅增长,亚投行、丝路基金的成立为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撑,中欧班列驰骋在广袤的亚欧大陆上一带一路倡议迸发勃勃生机,成果惠及世界,赢得众多点赞。展望未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绘就的新蓝图引领下,必将进一步凝聚更多共识、明确合作方向、推动项目落地、完善支撑体系,通过加强协调、消除障碍,做大做好合作蛋糕,让一带一路焕发出更强大的感召力,展现出更蓬勃的生命力,释放出更独特的吸引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迈上新台阶。

这是一次冲散阴霾、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正能量的盛会。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投资和贸易低迷,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与此同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双边和多边、区域和全球合作势头渐起,各国都将其视为发展的重要抓手。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题设定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议题总体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线,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支撑、人文交流、生态环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领域进行讨论,就是要集众智、汇众力,共同搭建合作新平台,开辟增长新动力,探索发展新路径,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清洁能源项目陆续落地,医疗卫生合作广泛开展,科技人才交流不断加强,民间人文交流持续深化,绿色、健康、智力、和平的一带一路从规划布局到落地生根再到深耕细作,已经留下一行行坚实的足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带来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憧憬,更让我们坚信,一带一路将从这里踏上新征程,奔向更加繁荣、和谐、美好的明天,并将以促合作、求共赢、谋发展、利长远而载入史册。

2019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观后感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

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微博]《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改善边境口岸过关设施条件,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过关成本,提升过关能力。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8.630,0.01,0.12%)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

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

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促进企业按属地化原则经营管理,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2019第二届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来,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在交通物流领域同样落地有声。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务实合作举措,长三角地区中欧班列开行方向、频次、运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助推了“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进程,构筑起中欧经贸文化交流的“黄金丝路”。

过去,我国对外开放更多强调“引进来”,更重视发达国家市场。而今,我国正在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全面加强经济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位于我国周边。这些国家与我国存在众多互补互利机会,如很多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普遍面临资金、人才、技术短缺等问题,面临基础设施不足、市场规模狭小等发展瓶颈。我国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了比较明显的资金、人才、技术和产能优势,能够满足沿线国家发展的急迫需求。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各个地区、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都大有裨益。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而言,将进一步激发与沿线国家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的潜力,极大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对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而言,有利于推动产业有序对外转移,为企业开辟广阔的海外市场。对于周边和沿线国家而言,可以分享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会,推动各国发展布局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市场的潜力,创造投资与消费需求,促进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有利于形成沿线国家相互助推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突破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困局,缩小南北差距,为全球经济平衡发展、良性发展作出贡献。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使我国与沿线各国优势得到有效整合,激发和释放巨大潜在生产力;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增添新动力、营造良好周边环境。

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化成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和利益交融程度进一步加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正酝酿深刻调整。世界各国迫切需要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战略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将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推动区域大合作、大交流、大发展,进而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话语权,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中更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促进形成更加包容、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规则,进而有利于我国以及相关国家更好地分享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红利。

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以和平、合作、共赢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进步。“一带一路”东起发展势头强劲的东亚经济圈,西达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连接起一条纵贯东西的巨型经济带,必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活力、发展前景看好的经济走廊。我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世界各国利益共享、共同发展,有利于形成相对一致的国际政治诉求,有利于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的新型国际政治关系,以更好管控分歧和争端,协调各国关系与主张,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世界各国持续发展平衡发展营造良好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6.一带一路战略分析 篇六

——形式与政策

学生:郑精 班级:电信理1404 学号:0121414680410

一带一路战略分析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一带一路”的由来。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同样,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起,连接我国与欧亚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兴起。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与欧亚国家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大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在新的历史时期,沿着陆上和海上“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大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共同的发展机会,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周边外交。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欧洲时表示,要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2014年11月8日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一带一路”的概况。“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牵亚太,西连欧洲,辐射4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在我国境内就覆盖6个省区市,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仅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年贸易额就超过400亿美元,20年增长近100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成员国、延伸至地中海中岸和东岸,连接东亚、中亚、欧洲与非洲。通过沿线各国的合作和规划,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并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贸易畅通和投资便利化。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促进我国的西进战略,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也有积极意义。

“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这一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1、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

在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 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 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 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 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 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2、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

中 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 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 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1]

3、推动多边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 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 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 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 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丝绸之路既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中国文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复兴的有效方法,是大国崛起所依托的时代精神。“一带一路”构想与“中国梦”的理念相辅相成。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作为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铸就信仰,国家的发展关乎每个人的命运,要深入开展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向先进党员看 齐。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教诲,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同时,注重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建言献策。对此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 施,深入挖掘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即亚投行通过长期债券等形式积极推动PPP模式并且项目对私人资本开放,“互联网+”新模式帮助更多普通人圆梦,深入 有效的合作有助于2020年东南亚经济共同体的建成,形成一个对人民生活贡献巨大的社会生态圈等等。

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这是一个利己利彼 的战略,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我国利用自身经济实力向外寻求发展空间,也为国内经济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时间,同时减弱了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为企业销路找开口,缓和企业改革的阵痛,也促进了国内外企业的优势互补,我们应认识到,这是一次在全球主导经济体制下的突围并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 的打破了西方的“中国威胁论”。连通,为了更好的发展;连通,让全球化的经济回到真正意义上的轨道。这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最有力的姿态:和平、开放、理解、包容、交流、合作、共赢,中方愿与沿线各国及参与各方一道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保障多边利益,沿着互尊互信的道路,和衷共济,相向而行,早日争

7.一带一路专题人民网 篇七

1.“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跨境结算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金融行业发展水平较低

在“一带一路”合作背景下, 境外企业通过购买我国的金融服务以满足自身的资金和结算需求, 但是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阻碍了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在资本项目下, 人民币尚不能实现自由兑换。随着“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 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难以满足人民币跨境结算, 这同样是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2 清算系统成本高, 代理行较少

在经济金融活动中, 支付清算系统具有基础性作用。我国境内人民币清算业务主要是由各大商业银行通过在人民银行开设的账户进行借贷记账完成的。由于这一过程中存在垄断性的经营风险和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 再加上“一带一路”各国贸易的频发化发展, 使得金融行业的竞争环境受到威胁, 进而增加了清算系统的成本。同时, 当人民币进行清算和流通之后, 各部门收取的手续费较高, 使得客户的兑换成本不断增高, 这就影响了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支付货币所发挥的功能。另外,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代理行较少, 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各国贸易的需求, 因此使得“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的跨境结算面临诸多问题。

1.3 缺乏人民币境外投资渠道

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会将人民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大规模供应, 因此会增大投资者的投资规模。但是由于人民币跨境结算相关的金融市场和工具的不完善性, 使得境外企业难以提高预防人民币寸头风险及实现保值服务的能力, 境外投资者需要通过相应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 使得人民币寸头的成本进一步增加, 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会受到很大影响。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还无法直接兑换, 就阻碍境外人民币难以有效地进入内地金融市场, 这一局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带一路”沿线背景下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功能的有效发挥。

2. 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对策

2.1 加大金融行业的改革, 完善支付清算体系

自十八大以来, 我国政府就不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 要不断促进金融行业的改革, 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和完善金融系统的服务功能等形式全面完善金融行业现有的支付清算体系。人民币跨境结算功能的有效发挥能够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贸易的高效发展, 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行业作为促进贸易发展的服务行业, 必须要深化改革, 并完善支付清算体系来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功能。另外, 人民币跨境结算要把握“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我国与诸多国家进行各产业间的合作, 其中在金融方面的合作也有不断加深的趋势, 这就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因此必须要在这一发展机遇下, 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

2.2 拓宽人民币投资渠道

首先, 要不断健全我国金融市场的相关服务, 减少金融跨境贸易的相关壁垒, 规范国内金融行业的发展, 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相关产业的投资意愿, 使其能够在安全、便捷和低成本的条件下增加投资。其次, 要与各国金融机构进行全面合作, 实现人民币在各国贸易间的自由流通。最后, 各贸易国要在金融领域达成共识, 增强各国相关政策对金融行业的支撑力度, 同时依据我国人民币资本市场对各国人民币投资的限制, 使得我国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各国境内能够有效发挥跨境结算功能。

总结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规划下有助于实现人民币的跨境结算, 因此, 要想使得我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有效的多边合作, 促进多边贸易的发展必须要根据现阶段人民币跨境结算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动人民币跨境阶段, 以在促进“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发展步伐, 全面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 成雅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问题与解决办法[J].外贸业务探讨, 2012 (04) :66-68.

8.聚焦“一带一路” 篇八

中蒙俄经济带:主要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交通与能源通道,并向东连接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俄罗斯连接欧洲。主要包括吉林省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

新亚欧陆桥经济带:通过原来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

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海上战略堡垒:分别由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

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过去10年,中国与沿途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 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9.一带一路小论文 篇九

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一带一路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它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环节,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契合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需要。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突出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国发展同相关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就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各国之间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曾在古代促进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的发展,是一条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重要意义的通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之一就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有助于加快西部发展步伐,助推东中西部梯次联动并进。同时,一带一路涵盖了中国中西部和沿海省区市,紧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外开放战略,将助推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的提出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增进信任理解,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未雨绸缪。

探索经济增长之道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大创新。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实现全球化的平衡,正推动全球再平衡。鼓励向西开发,向西推广中国伏质产能和比较伏势产业。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共商下一阶段重要合作举措,进一步推动各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实现联动发展。

一带一路不但能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而且还能与邻国友好共处,推动产业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发展与飞动力和增长点。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同时,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期待同各方一道,通过主办高峰论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深化地区合作打造更坚实的发展基础,创造更便利的联通条件,更好造福各国和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构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体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丝绸之路精神,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更需要将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史上续写灿烂篇章。

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构想寄托着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愿景,对于丝绸之路中国国内段和国际段都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

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正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这一地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够便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2013年9月7日,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能够促进上合组织内部国家经济的发展,还可将经济合作惠及周边的南亚和西亚区域,进而使得全球经济都能够受益。

其一,从国内段而言,这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西部地区拥有中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与13个国家接壤,陆路边境线长达1.85万公里,但对外贸易的总量只占中国的6%,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因此,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最大的潜力在西部,拓展开放型经济广度和深度的主攻方向也在西部。西部大开发已实行了15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未来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建立在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使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得以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其二,从整个国际段而言,这一构想展现了中国发展区域共赢合作的新理念、新蓝图、新途径和新模式。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构想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新途径,以战略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和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合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海合组织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中国将以带状经济、走廊经济、贸易便利化、技术援助、经济援助、经济一体化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欧亚区域经贸发展,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可以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10.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篇十

“一带一路”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一带” 指的是陆上 “丝绸之路”,从中国到中亚、中东再到欧洲这样一条带状之路。“一路”是指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不是中国政府的工程,而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一个全球性服务平台,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

作为“一带一路”提议的提出者,习近平爷爷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讲话,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将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擘画了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的美好前景。“一带一路” 火了!

5月14日爸爸早上六点钟就开始收拾东西,吵到了我。我睡眼朦胧地说:“老爸,今天周末,您大早上的干嘛呢?”“今天我去单位值班,你再睡会儿吧,别管我了。”“哦。”我的头刚沾到枕边又想起了一些事儿,不对呀,老爸到单位,开车就10分钟的路程,没必要那么早吧!我又坐起来问:“老爸,您单位八点钟上班,开车10分钟就到了,您怎么这么早就收拾上了?”“今天是什么日子?”爸爸忽然转过头来定定地看着我,被老爸这么一看,我竟然有些惊慌失措。小脑袋里飞快地转着。“今天是什么日子,妈妈生日?爷爷奶奶„„”就当我毫无头绪的时候,爸爸又不充了一句:“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重要日子,老爸、老妈结婚纪念?还是„„”我又陷入了深深思考中。可是脑袋还是一团乱麻,根本没有头绪,只好低下头,沉默不语,脑袋进行再一次的搜索我的小世界。

“行了,别想了。告诉你吧,今天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总书记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您被邀请了,这么早起来收拾?”老爸突然又笑着望着我,“又是什么情况?”我再次慌了神。“我只是个普通市民。”爸爸笑着对我说。“那您那么早起来收拾,为什么?”我疑惑地望着爸爸。“我们虽然是普通市民,但作为‘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的东道主,也要尽一份力,绿色出行,骑单车上班去。”老爸认真地说。

老爸这么一讲,一头雾水的我瞬间明白了一切,连忙对爸爸说:“老爸,您等一下我,我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自己,陪您一起去单位。”“你也要去?”我点了点头。七点二十分,我们走出家门,阳光洒在脸上,我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清朗透亮的蓝天和美丽的白云。爸爸拉了拉我,我哼着歌,踏上了单车。

一路上,绿树成荫,皆是好景致。30分钟,从家骑车到了爸爸的单位。我们还没有下车,就遇到了与爸爸同样骑车上班的同事。“巧啊!”“绿色出行嘛。”在看院里院外,平时停得满满当当的车位,居然空出不少。爸爸去忙了,我来到了宿舍,躺在老爸的床上,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作为东道主,大家用绿色出行支持“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也算尽了一份力。

11.招行走进“一带一路” 篇十一

得力于跨境人民币业务独特优势及全球交易银行平台的建立,招商银行将“一带一路”战略蕴藏的业务机会视作未来该行各领域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总行层面已成立“一带一路”跨部门战略工作组,以推动该行“一带一路”相关工作。

近日,招商银行在深圳举办了“一带一路”同业合作研讨会,“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家商业银行代表及招行“一带一路”重点客户出席。

招商银行副行长丁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面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带来的新机遇,招商银行希望与沿线国家各同业携手,通过优势互补及全方面合作,利用多种形式支持走出去的企业分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我国资本对外开放、经济转型增长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招商银行积极响应,最新数据显示,招商银行建立的“一带一路”项目库已经储备项目155个,其中38个项目已落地。

招行还迅速建立了“一带一路”服务体系,并于今年年初把握对公业务发展趋势,合并原现金管理部与贸易金融部,成立总行一级部门交易银行部。此举在国内商业银行中亦属首创,旨在利用交易银行部成立的组织改革红利,以客户为中心整合原有现金管理、跨境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等优势业务,全面打造集境内外、线上下、本外币、内外贸、离在岸为一体的全球交易银行平台及产品体系,为“一带一路”企业的多元需求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同时,招商银行在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也拥有独特的优势,是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首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接参与行之一。近年来招商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10月末,招行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数已达127户,开户数量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目前已有多家境内外银行通过招商银行接入了CIPS系统。

除此之外,离岸金融业务也是招行的优势业务之一,基于对“走出去”与“引进来”企业跨境金融需求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通过为企业的全球化经营提供专业、高效的一站式“离岸+在岸”联动服务,已经奠定了招商银行中国离岸金融市场探索者、先行者和领头羊的地位。近日,招商银行宣布即日起至2016年底,招商银行离岸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汇款至招商银行境内账户,尽享“0”手续费优惠。

12.一带一路专题人民网 篇十二

一、横向分析:产生背景--SWOT分析

1.内部优势

“一带一路”战略是由中国主导的国际性战略, 其范围覆盖整个欧亚大陆, 且因其开放性的特点未来仍可能进一步扩大, 中国能领导影响范围如此之广的战略, 原因之一即是本身的自有优势。这一自有优势包括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发展的经济奇迹, 也包括中国国际受认可度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具体来看, 一有中国强大的基建能力, 这一基建能力是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就积累起来的, 目前甚至有过剩的趋势, “一带一路”的重点之一就是对战略沿线国公共物品的供给给予支持, 这一方面可以化解一部分中国过剩的基建产能, 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国企发展方向向外, 从而为民营企业扩大国内市场, 削弱挤出效应, 可谓是一举两得。二有我国充裕的国民储蓄和巨额的外汇储备资源, 可以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所需资金, 减少因外汇储备的贬值而造成的我国资产缩水, 中国发起的亚投行截至15年4月已有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②, 也是“一带一路”战略资金支持的有力后盾。

2.内部劣势

中国巨大而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引起全世界的瞩目, 但经济总量程度并不代表经济发展程度。历史表明, 成为一个强国, 科技和金融实力至关重要。我国13年金融改革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自由化, 但金融衍生品匮乏、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都使得中国目前的金融实力仍很薄弱。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 近年我国居民储蓄率都高居50%左右③, 阻碍着资本市场的活跃, 亟待“唤醒”。“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促进跨国资金融通, 消除投资壁垒, 不仅活跃了国内外资金市场, 也有利于我国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外部优势

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世界经济的共赢合作、共同发展, 这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 与世界各国广泛建立友好关系, 开展双边、多边合作, 扩大国际贸易范围, 全球化趋势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背景。与此同时, 在古丝绸之路的沿线, 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由于常居内陆, 经济发展颇受阻碍。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进程, 而工业化的起步则要求基础设施的完善。周边国家亟待建设的基础设施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一带一路”使我国可以向国外输出基建产能, 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同时利于今后与各国深入开展各方面的合作。最后, 古丝绸之路历史悠久, 沿线各国与我国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这将有利于各国合作共识的达成。

4.外部劣势

地缘政治和美国压制是外部劣势的主要因素。自二战后, 世界由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基本奠定, 各国战后重建的经济模式也都发展到了瓶颈时期, 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于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利益与全球经济的利益都存在冲突。例如, 美国希望继续维持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 但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导致的美元贬值使各国的外汇储备持续缩水, 必然导致各国不满;中国提出伟大复兴,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历史各时期经验都表明“世界第二”与“世界第一”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提出的“重返亚太”也给中国的对外开放施加了时间压力;俄罗斯“骑士经济”的性格使强硬的俄政府对于国防军事的重视甚至大过经济发展, 而由囚徒困境的理论可知军备竞赛的发展毕竟不利于世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欧盟经济模式问题频出, 希腊严重的债务危机影响整个欧元区汇率的稳定, 欧盟内许多“搭便车”的经济体活力长期无法激发, 而欧元区的汇率又势必会带来其他国家的经济波动④;还有日本政府严重的债务危机, 印度经济的极度不平衡, 拉美国家的“出口导向”战略的问题和“中等收入陷阱”等, 全球经济增速似乎都趋于放缓, 由欣欣向荣的高速增长时期走向瓶颈期。

经过SWOT分析, 可以发现“一带一路”战略的产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背景, 是我国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做出的伟大决策, 因其与当前世界形势的一致性, 抓住机遇顺利发展必然带来美好前景。

二、纵向分析:前景预测--发展与阻碍

1.发展

一, 促进西部崛起和东中西部的平衡发展, 创造“一体两翼”结构。古丝绸之路的地带使“一带一路”为西部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国内结构性的重大问题, 长期的西部地区人才引进战略效率并不高, 现值国内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带一路”的顺利发展将会改善地区经济的不平衡。

二, 深入与欧亚各国的全方位合作, 强化周边环境的安全性。“一带一路”包括与周边各国广泛的合作范围, 产业合作、金融合作、技术合作、物流联盟⑤等都将为中国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化中国的对外开放。

三,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美元长期的主导地位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开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也使我国的经济利益在无形中向美国输送。“一带一路”顺利实现将有利于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 从而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 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阻碍

一, 大国的不认可与干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如何处理与大国的关系就成为难以忽视的问题与风险。中国一系列大范围国际合作战略的实施是对美国国际地位的挑战, 从“重返亚太”的提出就能看出美国的不满, 未来美国应对措施的不确定性很大, 这给“一带一路”的前景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另外, 处理与在“一带一路”关键地带的俄罗斯的关系也需充分考量, 不善的协调与应对也可能产生一些问题。

二, 合作创新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深入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也需要注重合作的风险性, 加强了经济联系就要应对他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认识到可能带来的经济波动, 尤其是金融合作创新可能造成的连锁危机, 必须防患于未然。

三, 沿线国家政局的不稳定。“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局势长期处在不稳定的状态, 党派的纷争也频频影响经济。当局的不稳定可能造成合作政策的随时改变, 从而扩大违反契约带来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卢峰, 李昕, 李双双, 姜志霄, 张杰平, 杨业伟, 著.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J].国际经济评论, 2015 (3) .

13.一带一路思想感悟 篇十三

班级:35班 学号:2014111738 姓名:郭建雯

我眼中的一带一路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带一路”这四个字,很熟悉,但“一带一路”具体什么意思,对我们小朋友来说,还真得科普一下。原来,“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习主席2015年提出的一个重要倡议。

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陆路和海路两条商贸路线,我们通过这两条路线向外国输出中国的丝绸、茶叶等,沿路各国向我国输入特色商品,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发展,佛教就是从那时引入中国的。因为这两条商贸路线主要输出我国的丝绸,所以人们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各国之间广泛展开了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各国商业和文化在碰撞下高速发展。这悠远的历史,现在仿佛还能听到中外商队行进的驼铃声。

现在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可不是单单用来运输商品货物的商贸路线,作为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的遗产,丝路精神并非中国独享,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千百年来不同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新时代新环境又赋予它新的内涵,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展示大国形象的“新名片”。

作为大学生,我们可能还没有真正领悟到“一带一路”的内涵和作用,但“一带一路”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电视、网络中,我们能学习到很多。我们还可以切实感受“一带一路”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的道路越来越通畅;我们身边的商品品种越来越丰富,在家就能买到各国的优质商品。

14.一带一路峰会 篇十四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15.“一带一路”的新格局 篇十五

作为当前重要的国家战略,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 显然是中国资本大规模走出去的重要落脚点, 对外投资或将开启全新格局。

战略的背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013年9月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 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

2013年10月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 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 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 李克强总理以“共同开创亚洲发展的新未来”为题发表演讲, 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亚洲合作政策, 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明确指出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 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 (10+1) 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 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一带一路”之所以受到国家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它既有利于振兴中华民族, 同时也能带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 促进邻里兄弟间的共同繁荣。

商务部有关人士指出, 我国跟周边国家有很好的政治地缘优势、比邻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经济互补的优势, 这些优势都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的发展平台结合起来。在“一带一路”的构想下, 把这些国家构建成共同发展的共同体, 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在贯彻落实这个战略时, 可以发挥贸易的独特作用。因为沿线国家各有资源, 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或完善的工业体系等, 对我国而言都有很好的互补性。在战略促进下, 中国可以进口我们所需要的产品, 出口他们所需要的商品, 利用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需稳妥推进

新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将加强与沿线国家8个方面重点领域的合作:一是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二是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三是拓宽产业投资合作, 四是深化能源资源合作, 五是拓展金融合作领域, 六是密切人文交流合作, 七是加强生态环境合作, 八是积极推进海上合作。

专家指出, 作为一个长期性的国家大战略, “一带一路”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的建设支持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 同时加快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 形成新的长期增长的动力。

这就要求, 相关的投资必需大胆规划、谨慎推进, 基础设施项目是否能够在短期内带动经济活动的繁荣, 直接关系到这些投资能否得到回报, 从而影响到“一带一路”成功与否的概率。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 在国与国之间的大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否推动经济增长特别是促进地区经济融合, 不仅是个经济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需要政府间的长期合作。如果过度关注对短期经济增长的支持, 很可能导致盲目、仓促上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以及长远的效果。

时代的需要

从数据来看, 中国过去开放的重心在东面, 主要面向亚太。而在现在面临的挑战下, 为获得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全方位的开放势在必行。在“一带一路”的实施过程中, 将挖掘出全新的市场需求。中国将与各方通过政策沟通、货物流通、基建联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五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从而实现优化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将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国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都涉及长期融资, 可以看出, 无论是亚洲开发银行还是世界银行, 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构建的金融体系已经完全被西方控制。因此我国希望进行补充, 因为市场需求很大, 仅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 亚洲开发银行就预测为8万亿美元, 现有的开放性金融都是杯水车薪, 而且他们不是以发展为主题。所以构建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银行和丝路基金, 都是为新时期新的战略格局变化提供长期融资工具, 以促进实现这个大格局。

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 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微不足道, 对世界市场没有显著的影响。但现在不一样了, 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购买力平价估计的我国的经济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我们通常说的“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同时, 就像大象再也无法藏身大树之后, 大国经济很难再如过去那样“韬光养晦”。作为一个经济大国, 中国需要走出去, 这不仅仅是因为全球危机以后, 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提出了改革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 其实也是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外部条件。“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和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共赢的举措

这一举措将为中国和沿线国家带来双赢, 并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消化其过剩产能、增加海外投资以及丰富的外汇储备。

这条“新丝绸之路”将在基础设施方面带来巨大的贸易及投资机会, 涉及沿线国家的运输系统建设、港口建设、管道铺设、发电设施建设、环保项目实施、能源及资源贸易、消费、旅游开发等多个方面。

上一篇:幼儿园业务学习内容下一篇:交际语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