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精选8篇)
1.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 篇一
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
C.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羡”、“建筑的美”
D.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
16.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
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
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
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
17.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18.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可以亡身:贪图安逸享乐只能使自身灭亡。
B.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皆感激为云泣下:都感激南霁云而掉下眼泪。
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千金,重币也:千金是很多钱。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会晤:没有理由见面。
19.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A.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菜汤。
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顾:照顾。
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
D.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
20.下列句子中,“乃”字可译为“才”的是( )
A.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B.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D.(马伶)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侯方域《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日:“予,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日:“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侯方城日: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21.这段文字赞扬了马伶怎样的从艺精神?(4分)
22.“分宜”指的是谁?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3.“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一句影射了什么?(2分)
(二)阅读陆游《关山月》一诗,然后回答24~26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戌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24.统领全诗的是哪一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意图是什么?(4分)
25.这道诗写了哪三个场景?(4分)
26.诗人是怎样将三个场景联系在一起的?(2分)
(三)阅读刘义庆《世说新语・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然后回答27―29小题。
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②,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日:“不是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注:①石崇:东晋时的富豪。王恺:晋武帝的舅舅。②扶疏:繁茂分披的样子。
27.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比:
讫:
疾:
恨:
28.这篇小说表现了石崇怎样的性格特征?最能表现这一特征的是哪个细节?(4分)
29.文章为什么要介绍王恺的身份及珊瑚树的来历?(2分)
2.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 篇二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分, 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古人类学家研究与争议的热点。近10 年来, 中国古人类学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先后在周口店田园洞、湖北郧西黄龙洞和广西崇左智人洞等地发现早期现代人化石。
对这些人类化石的年代测定和形态研究显示, 早期现代人至少10万年前在华南地区已经出现。然而, 学术界对于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在东亚地区出现的时间尚不清楚。2010年以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道县文管所对湖南省道县境内的福岩洞进行连续调查和发掘, 先后发现了47枚人类牙齿化石以及大量动物化石。
这项研究以可靠的地层年代数据和翔实的化石形态特征提供了迄今最早的现代类型人类在华南地区出现的化石证据, 填补了以往缺乏的现代类型人类在东亚地区最早出现时间和地理分布的空白, 对于探讨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出现及扩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志着我国学者在现代人起源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研究显示, 在道县发现的人类牙齿尺寸较小, 明显小于欧洲、非洲和亚洲更新世中、晚期人类, 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牙齿齿冠和齿根呈现典型现代智人特征, 如简单的咬合面和齿冠侧面形态、短而纤细的齿根等。
据负责地层及年代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蔡演军研究员介绍, 道县福岩洞堆积物地层清晰, 各区域可延伸连接并直接对比。人类牙齿和动物化石在洞内的分布区域较大、层位明确, 延伸范围达40余米。
在整个发掘期间, 研究人员对出土人类化石区域的地层顺序进行了细致勘察, 确定人类化石及动物化石埋藏后未受扰动。研究人员在发掘过程中系统采集了测年样本, 分别采用230Th-234U不平衡铀系法和AMS碳-14 方法对地层和化石样品进行了年代测定。铀系测年结果表明, 人类化石的埋藏年代在8 万—12 万年前。化石样本的AMS碳-14 测试结果和动物群组成呈现晚更新世早期的特点, 进一步支持了铀系测年的结果。据此可以确定, 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至少8万年前在华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
刘武和吴秀杰把他们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自然》上, 因为这些在形态学上与现代人几乎没有区别的牙齿属于生活在12 万到8 万年前的现代人 (也称晚期智人) , 而此前的观点是, 演化到这个阶段的现代人在5 万年前才出现在西亚地区, 在4.5 万年前才出现在欧洲, 按照这个时间, 现代人要想跨越西亚来到中国, 还得更晚才行。然而生活在道县附近的现代人却以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在12万到8 万年前的中国南部地区出现了。这种现象似乎与主流的“非洲起源论”格格不入, 它在现代人的演化史上撕出一个巨大的口子, 等待科学家去填补。
“正式发掘时, 我们发现了5枚古人类的牙齿, 当时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测年结果, 但和以前只有动物化石的发掘成果相比, 这已经是个巨大的突破了,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吴秀杰说, “但是没想到, 接下来的研究甚至可能让我们借此改写现代人的演化和迁徙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 中国人类学界在现代人在东亚地区起源与演化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在周口店等地有重要发现。
B.通过对湖南境内福岩洞的调查发掘, 中国的考古研究人员发现了47枚人类牙齿化石和动物化石。
C.研究人员细致勘察了出土人类化石的地层顺序, 发现这些化石埋藏后一直没有被外界干扰过。
D.通过研究成果判断, 我国科学考古团队改变了现代人的演化迁徙的历史。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虽然对人类化石的年代进行了测定和研究, 但学术界对具有现代形态的人类出现在东亚地区的时间还不清楚。
B.依据牙齿的咬合面的简单、齿根的纤细而短等方面来看, 考古发现的道县人类牙齿化石符合现代智人的特征。
C.通过碳-14测试结果和铀系测年结果的比对, 可以确定这些具有现代形态的人类出现在华南局部地区的时间应该在8万年以前。
D.古人类的牙齿化石发掘出土, 对以前只发现动物化石来说, 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是令人惊喜的事情。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道县人类化石的出现, 对于我国学者而言, 在研究现代人起源方面, 可取得突破性成果。
B.地层年代数据和化石形态特征, 可以提供人类在某个地区出现的证据, 故而科学界对地层及化石都有专门研究。
C.通过不同的年代测定方法, 对同一对象进行测定, 是考古界常见的做法, 应该广泛使用, 增加可信度。
D.道县人类化石的挖掘与考证, 挑战了“非洲起源论”的权威, 凸显了化石证据的重要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说春申君曰:“汤以亳, 武王以镐, 皆不过百里以有天下。今孙子, 天下贤人也, 君籍之以百里势。臣窃以为不便于君。何如?”春申君曰:“善。”于是使人谢孙子。孙子去之赵, 赵以为上卿。
客又说春申君曰:“昔伊尹去夏入殷, 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 鲁弱而齐强。夫贤者之所在, 其君未尝不尊, 国未尝不荣也。今孙子, 天下贤人也, 君何辞之?”春申君又曰:“善。”于是使人请孙子于赵。
孙子为书谢曰:“疠人怜王, 此不恭之语也, 虽然, 不可不审察也。此为劫死亡之主
言也。夫人主年少而矜材, 无法术以知奸, 则大臣主断国私以禁诛于己也, 故弑贤长而立幼弱, 废正适而立不义。戒之曰:‘楚王子
围骋于郑, 未出境, 闻王病, 反问疾, 遂以冠缨绞王, 杀之, 因自立也。齐崔杼之妻美, 庄公通之。崔杼帅其君而攻。庄公请与分国, 崔杼
不许;欲自刃于庙, 崔杼不许。庄公走出, 逾于外墙, 射中其股, 遂杀之, 而立其弟景公。近代所见:夫疠虽肿胞疾, 上比前世, 未至绞缨射股;下比近代, 未至擢筋而饿死也。夫劫弑死亡之主也, 心之忧劳, 形之困苦, 必甚于疠矣。由此观之, 疠虽怜王可也。”
因为赋曰:“宝珍隋珠, 不知佩兮。袆布与丝, 不知异兮。闾姝子奢, 莫知媒兮。嫫母求之, 又甚喜之兮。以瞽为明, 以聋为聪, 以是为非, 以吉为凶。呜呼上天, 易惟其同!”诗曰:“上天甚神, 无自瘵也。”
(选自《战国策》)
【注】疠:癞病, 麻风病。孙子:即荀子, 赵人。汉代为避宣帝讳, 称之为孙卿。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李兑用赵/ 饿/ 主父于沙丘百日/ 而杀之/ 淖齿用齐/ 擢闵王之筋/ 悬于其庙梁宿夕/而死
B.李兑用赵/ 饿主父于沙丘/ 百日而杀之/ 淖齿用齐/ 擢闵王之筋/ 悬于其庙梁/ 宿夕而死
C.李兑用赵/ 饿/ 主父于沙丘/ 百日而杀/之淖齿/ 用齐/ 擢闵王之筋/ 悬于其庙梁/ 宿夕而死
D.李兑用赵/ 饿主父于沙丘/ 百日而杀/之淖齿/ 用齐/ 擢闵王之筋/ 悬于其庙梁宿夕/ 而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门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他们是达官贵族家中养的一些人, 没有固定的工作, 替主人做些杂事, 需要他们办事时, 才根据贡献多少给予奖赏。
B.弑, “臣弑其君”, 封建时代称臣子杀君王、儿子杀父母, 是一种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为。
C.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 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命名为“春秋”。
D.朋党, 原本指一些人为自私的目的而互相勾结, 朋比为奸;后来泛指士大夫结党, 即结成利益集团。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食客认为春申君给荀子的土地太多, 将来可能对春申君不利。春申君听了食客的话之后, 就派人收回了土地。
B.宾客说管仲离开鲁国, 鲁国就衰弱了, 有才华的人在哪个国家, 哪个国家就强大, 荀子是个贤人, 不应该让他走。
C.荀子认为, 那些专权独断的大臣为了自己免受灾难, 时常要杀死有才、年长的国君, 拥立无能的君主。
D.荀子信尾的赋诗, 重在谴责当时的社会是非不分, 说瞎子眼光明亮, 说聋子听觉灵敏, 颠倒是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夫贤者之所在, 其君未尝不尊, 国未尝不荣也。今孙子, 天下贤人也, 君何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夫人主年少而矜材, 无法术以知奸, 则大臣主断国私以禁诛于己也, 故弑贤长而立幼弱, 废正适而立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8~9题。
生查子
周紫芝
春寒入翠帷, 月淡云来去。院落半晴天, 风撼梨花树。 人醉掩金铺, 闲倚秋千柱。满眼是相思, 无说相思处。
8.品读全词, 说说“风”字在上阕中的作用。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在《氓》中, 以比兴手法写女子容颜润泽、年轻貌美, 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的一句是:“________, ________。”
(2) 《离骚》中的“_________, ________”一句, 是屈原借众女来写小人嫉妒作梗, 诬告、陷害、诽谤他, 败坏周围风气。
(3) 杜甫的《咏怀古迹 (其三) 》中, 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 死后永葬漠北, 令人深思的两句诗是:“________, 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25分)
千顶红帽子
程瑞嘉
75岁的秋明老汉去了一趟徽州, 回来的时候, 像变了个人似的。
13 岁那年, 秋明的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更不用说拿钱供他读书了。为了不饿死, 秋明辞别了双亲离开徽州老家。像当时的顺口溜说的:前世不修, 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 往外一丢。一把雨伞, 一个包袱, 秋明从新安江顺流而下, 到人间天堂杭州去讨生活。外面的生活很精彩, 也很无奈。秋明干过商店的伙计, 做过运输码头的短工和苦力, 捡过垃圾。没有文化又在异地他乡, 秋明的日子就过得很浪, 很苦。他最后浪到了浙江的宁波, 依然是过着靠捡拾垃圾度日的生活, 饿不死, 也不富裕。
时间像个磨盘, 一圈一圈地转着,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秋明由一个懵懂不更事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头发和胡须花白、腰弯背驼、老眼昏花的75岁的老汉。生活的艰辛磨去了他衣锦还乡的美梦, 有的是日里夜里对故乡的念想和企盼。
有人是生活的幸运儿, 他们在外面靠努力和勤奋成了腰缠万贯的富人, 回到家乡投资办企业, 甚至将自己的名字变成学校的名字, 过着受人尊重、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秋明何尝不想这样呢?但生活似乎老开他的玩笑, 总让他一辈子辛劳地推着大石头上坡, 结果却一无所获, 如希腊神话中的弗弗西里。
秋明老汉最近总做梦, 梦见回到了故乡, 听到了久违的乡音, 看到许多不熟悉的面孔, 内心感到兴奋和激动, 每次醒来, 泪水都打湿了枕巾。要么就是长时间的失眠, 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在呼唤, 那是一个母亲对久未归乡的游子的呼唤。
秋明老汉终于被那个强烈的念头折磨得愁容满面。他于是打点行装, 踏上了回徽州的行程。车窗外的景色迷糊了双眼, 再也找不到儿时的感觉了, 有的只是临近故乡的激动。“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老先生的诗好像就是为这时的秋明老汉写的。
虽说回到了故乡, 但一切都改变了秋明老汉脑子里对故乡的印象。山, 还是那座山, 河, 还是那条河, 当年的小伙伴已经大多不在了, 即使还在的, 也已经变成了不熟悉的生面孔。村庄比儿时更大了, 也更新和繁荣了, 家乡的变化让老汉欣慰。老房子早已不在, 只记得房子的边上是学校, 如今学校还在, 也不是当年自己读过三年书的学校了。如今的学校让秋明老汉惊喜:校园又大, 教室又宽敞, 那么多的教室, 能坐上千名学生吧?!突然, 学校里放学的铃声大作, 许多学生从教室里跑出来, 把陷入沉思的秋明老汉吓了一跳。看着这么多可爱的孩子, 放学跑到了公路上往家赶, 秋明老汉是又高兴又担心, 要是过往的汽车不注意碰到孩子怎么办?他听村里的人说, 过往车辆碰到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 好在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学校也为这事伤脑筋, 一直没有好的办法。
秋明老汉没有孩子, 但他却比谁都更喜欢孩子。
要是学生的头上能戴一顶小红帽该多好, 既可以提醒过往的司机当心, 看上去也醒目, 夏天还可以抵挡一下天上的毒太阳。想到这里, 秋明老汉咧开缺牙的嘴笑了, 他跨进学校的大门, 径直向校长室走去。时间不长, 秋明老汉又从校长室里愉快地走了出来, 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秋明老汉用捡垃圾换来的千顶红帽子交给学校的时候, 校长召集全校教师和学生举行了隆重的接受仪式:千名学生排成整齐的队伍站在学校的操场上, 每人的头上都戴着一顶红帽子, 初升的太阳照在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上。一个孩子跑出队列, 喊一声爷爷, 将一条红领巾戴在秋明老汉的脖子上, 然后迅速跑回队列。孩子们伸出右手向秋明老汉敬少先队队礼。秋明老汉也笨拙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站在秋明老汉身边的校长和教师都被他的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秋明老汉看着孩子们戴着他的红帽子在学校操场和校外的公路上走成一支浩荡的队伍, 心里想从今以后谁敢说他秋明老汉孤身一人, 他分明有了一千多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想到许多路过的汽车司机都要停下来向他们鸣笛致意, 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首段设置悬念, 秋明老汉去了一趟徽州, 回来时“像变了个人似的”, 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为下文他给学校捐红帽子献爱心作铺垫。
B.文中多次提到秋明老汉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这是为秋明老汉为家乡献爱心埋下伏笔, 体现了传统的游子情怀。
C.衣锦还乡, 报效桑梓, 是每一个在异乡闯荡的徽州游子的崇高情怀。秋明老汉看到他人赚钱回乡办企业办学校, 他受到震撼而回乡捐了千顶红帽子。
D.本文语言浅显晓畅, 引用徽州的顺口溜和贺知章的诗歌, 既表现了主人公年轻时的坎坷境遇, 也暗示了他对家乡的一往情深, 很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E.秋明老汉提出为学校捐千顶红帽子, 校长举行隆重的仪式来接受, 这是秋明老汉提出的要求, 因为他自己没有孩子, 却很喜欢孩子。
(2) 秋明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说第二段, 描写了秋明老汉什么样的谋生环境?对全文而言有何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说标题是“千顶红帽子”, 有人说改成“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更能表现主题, 你认为哪一个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 (4) 题。 (25分)
季羡林:四半老人姿态低
卞毓方
因为写作季先生的传记, 跑301 医院的次数就多了起来。按说, 任何审美对象, 见多了也会使感官迟钝, 见季先生则不然, 每次去, 心口总像有小鹿蹦蹦跳, 三分喜悦, 七分神秘, 既见之后, 又有老牛反刍式的回味。有读者要问:你面对的不过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翁, 满脸皱折, 一头霜雪, 口不能悬河, 足不能健步, 你呀你, 还激动个什么呢?
文人有文人的衷情, 笔者直觉:面对的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纪史。
季老生于1911 年, 那一年出生的婴儿, 经过漫漫时光, 如今剩下的, 绝对是“多乎哉, 不多也”了, 而在这“不多也”的人群中, 季老更兼学闳才赡, 德隆望重。他经历了、见识了近一个世纪的无数事件, 在他的记忆之野, 你只要随便挖掘几锹, 就能引出一泓清泉;当着老人家, 哪怕彼此默默无言, 脑海里也会有万千意象翻涌。
先生自喻为“四半老人”, 他有一方闲章, 用的就是这四个字。所谓“四半”, 坊间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是半聋、半瞎、半瘸、半拐, 二是半聋、半哑、半瞎、半瘸, 笔者曾当面求证, 先生说, 是第一种。我说, 瘸与拐岂非同义, 先生给我比画, 说还是有动作的区别的。
具体讲, 先生左耳重听, 但不妨碍交流, 你最好坐在他的右侧, 讲话的声音不宜太小, 也不宜太大, 太小听不真切, 太大, 他会扭过头来望你, 仿佛说:“你扯着嗓子干吗?”先生眼近半盲, 读书读报, 全仗他人念, 这样一来, 有些信息, 如林庚先生2006 年10 月4 日仙逝, 别人就商量好了, 不念给他听——信息经过过滤。这也好, 省得在他平静的心湖卷起伤感的波澜。先生腿近半瘸、半拐, 那是前几年的事了, 如今只能以轮椅代步, 但逢客到, 老人一准在书案前坐好, 挺胸, 昂首, 下巴微微内收, 那规规矩矩、端端正正的模样, 看了令人感动, 感动得不忍上前打扰。
季老的姿态历来放得很低, 包括这里说的挺胸端坐, 也是对客人的一种尊敬。同样是在301医院, 笔者拜访过另一位学术大师, 老先生是斜卧在沙发上, 一边玩健身球, 一边和我聊天的。斜卧, 是老人的生理需要, 某种程度上, 也是他尊严的体现。无论如何, 那姿势, 季老再过几十年也学不来。
姿态低, 更表现为律己严。比如2005 年12月他向清华大学捐出15万美元, 他就不让媒体报道。据说, 在301 医院, 季老对到场的清华校长顾秉林说:“捐赠的事决定很长时间了, 赶上‘非典’, 又住院, 一拖就是一年, 今天总算可以兑现了……钱不多, 不过来路清楚, 都是自己‘爬格子’所得, 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为母校作贡献。”
还有一件事, 那还是在住院前, 四川的青年才俊李里游学到京城, 遵孔子“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的古训, 特意买了10块干腊肉, 登门拜访季先生。适逢先生不在, 他就留下礼物和书信一封而去。过了些日子, 李里再度造访, 在约定的时间, 季老早早地站在门口等候。李里见状, 纳头便拜。季老连忙上前扶起, 一边扶一边说:“别客气, 你是孔子荐来的, 我焉敢不见?”季老由是和李里结成忘年交。住院以后的元旦, 季老还给李里寄去一张贺卡, 上书“天道酬勤”。
毕竟是95岁的人了, 耳有点背, 眼有点花, 反应自然不如以前灵敏, 在这个意义上, 说他半哑, 也是能成立的。尤其是对于某些不感兴趣的话题, 他会佯作没有听清, 乘机装聋作哑。
晚年, 季老的头上耀着诸多光环, 毋庸置疑, 这也是他吸引眼球的魅力资源。但在交谈之际, 你常常会生出一种错觉, 仿佛老先生在与你分享光环, 甚或那光环就是你送给他的, 他现在又原封不动地还给你。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季老已经95岁高龄, 他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无数事件, 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 让作者钦佩、敬重、景仰, 相形见绌而紧张。
B.被作者称为“一部活生生的世纪史”的季老, 知识渊博, 通晓古今, 对任何一个角度的问题, 他旁征博引的回答都让听众受益匪浅。
C.作者写季老待客的昂首挺胸、正襟危坐, 令人尊重钦佩, 是为了批评另一位大师斜卧沙发的待客不尊、恃才自傲。
D.四川青年李里拜访季老, 留礼物、信件, 见面纳头便拜, 两人最终成为忘年交, 既说明季老对年轻人的关爱, 也表现季老礼待他人的高尚人格。
E.季老有时候对某些话题装聋作哑、佯装没听见, 说明他待人处事还是不够豁达, 缺少大师的风范。
(2) 第七段画线句“姿态低, 更表现为律己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季老一种怎样的认识。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季羡林有“国学大师”等诸多的光环, 在晚年时, 他辞去了这些“帽子”。有人认为“辞”说明季老谦虚, 有人认为是“炒作”, 你怎么看?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1) 韩望喜老师所说的一句话令我最为触动, 他说, 珍贵的东西要_____而来, 爱和幸福都是需要不断主动追求的。
(2) 刚刚参加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的张继科在开赛当日____赶到赛场, 结果1 比3 爆冷输给了小将梁靖崑。
(3) 近日一段廊坊固安老人孤身骑三轮车寻找走失儿子, _____历经千辛万苦的视频, 让很多网友为母爱的伟大而感动。
(4) 民警找到对山况熟悉的守林人卓金龙, 警民联手在深山中___近7 公里, 耗时近6小时, 终于找到了6名驴友。
A.披荆斩棘 风尘仆仆 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
B.披荆斩棘 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C.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披荆斩棘
D.风餐露宿 跋山涉水 风尘仆仆 披荆斩棘
1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据中国教育报报道, 美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途径, 在国家的教育方针表述中, 一直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享有同等的地位。
B.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C.晓庄师范学院一直坚持把学雷锋活动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践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和“大爱奉献”。
D.目前, 由盐山县爱心联盟申报的“残疾人云之网络好人商城”公益项目成功进入全国“青年恒好”十强。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护河的石砌堤岸垒得整整齐齐, 经年的岁月中, 苔藓覆满, 绿草欣荣, 石缝中每一处都有别样的景致。你看,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填满你的镜头。
(1) 临水照影
2野月季巴巴地把自己的藤蔓往水边伸展
3迎风摇曳
4那缝隙中钻出的几根芭茅草
5一路伸展一路花开
6星星点点地牵引着你的视线
7一样活色生香
A.2654137
B.2564731
C.4137265
D.4731256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1) ___________, 简单来说, 就是智力的发展领先于实足年龄。这一标准可以上溯到20世纪早期, 智商测试最初就是据此原理设计的:智力商数等于智龄和实龄的比值乘以100, (2) ___________, 他的智商就是100, 这也代表了人们的平均智商水平。而如果一个6 岁儿童的智龄达到了12岁的发展程度, (3) ___________。智商200是什么概念?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智商160, 成功证明“最难数学题”费马大定理的安德鲁·怀尔斯爵士智商170。
17.阅读下面一则新闻, 简要阐述你的看法。 (6分)
日前, 杭州地铁官网转发了一条“文明乘坐地铁, 拒绝车厢二郎腿”的倡议, 引发广泛讨论。不少网民支持这一倡议, 认为公共场合跷二郎腿既影响他人通行又不雅观;但也有不少网民吐槽:难道坐地铁的姿势也要管?他们认为, 这个倡议是对乘客权利与自由的不当限制。
对此倡议, 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 (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心里最崇拜谁, 不必成为那个人, 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 去变成你自己。
——蔡康永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 结合生活阅历, 围绕某一个观点或角度, 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文体自选, 不得抄袭或套作,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D
【解析】D项, 过于绝对, 原文只是说“甚至可能让我们借此改写现代人的演化和迁徙史”。
2.A
【解析】A项的表述不准确, 原文是说“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在东亚地区出现的时间尚不清楚”。
3.B
【解析】B项的表述不准确, 依据原文“可靠的地层年代数据和翔实的化石形态特征”可知, 不是所有的“地层年代数据和化石特征”都可提供证据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4.B
【解析】依据人名“李兑”“ 淖齿”和动词“擢”“悬”来判断即可。
5.A
【解析】门客是不干杂事的, 平时照样吃喝领工资。
6.A
【解析】春申君是想给荀子土地, 并不是已经给了, 所以不存在收回土地之说。
7. (1) 可见贤人在哪里, 哪里的君王不能不显达, 国家不能不荣耀。现在荀子是天下的贤人, 您怎么让他告辞而去呢?
(2) 如果人主年轻又矜持自己的才能, 又没有方法和手段识别奸邪的人, 那么大臣就会专横跋扈独断专行, 为了禁绝自己的灾难, 他们就要杀死有才能、年长的君主, 拥立年幼、体弱的君主, 废弃正直的人, 抬举不义的人。
【参考译文】有一个食客游说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说:“商汤靠着亳都兴起, 周武王靠着镐京兴起, 两个地方都只不过百里大小, 而他们却因它们而占有天下。现在荀子是天下的贤人, 您竟想给他100里土地的势力范围。我私下认为这对您很不利。不知您以为如何?”春申君说:“说得对。”于是就派人谢绝了荀子。荀子就离开楚国到了赵国, 赵王封他为上卿。
这时宾客又对春申君说“:从前有位伊尹离开夏地到了殷地, 结果令殷王统一天下, 而夏朝灭亡。管仲离开鲁国到了齐国, 鲁国衰弱而齐国强盛了。可见贤人在哪里, 哪里的君王不能不显达, 国家不能不荣耀。现在荀子是天下的贤人, 您怎么让他告辞而去呢?”春申君说“:说得对。”于是春申君就派人到赵国请荀子。
这时荀子就写了一封信辞谢说“:生癞的人还可怜被臣子杀死的国王, 这虽然是一句很不礼貌的话, 但不能不加思考。这是针对一般被臣子杀死的国君而说的。如果人主年轻又矜持自己的才能, 又没有方法和手段识别奸邪的人, 那么大臣就会专横跋扈独断专行, 为了禁绝自己的灾难, 他们就要杀死有才能年长的君主, 拥立年幼、体弱的君主, 废弃正直的人, 抬举不义的人。《春秋》告诫人们说‘:楚国的王子围, 到郑国去访问, 还没等他走出境, 就听说父王生病了, 于是他就返回来探问病情, 不料却乘机用帽缨把楚王勒死, 而自立为王。齐国崔杼夫人长得很美丽, 齐庄公和她私通。崔杼率领家臣攻打庄公。庄公请求和他共分齐国, 崔杼不答应;庄公又要求到祖庙去自杀, 崔杼也不答应。庄公逃命, 可他刚跳过外墙, 崔杼就射中他的大腿, 并杀了他, 立庄公的弟弟景公为王。’近来所看到的:李兑在赵国专擅朝政, 在沙丘让赵主父饿了100天终于困死他;淖齿在齐国掌权, 竟然抽齐闵王的筋, 然后把闵王挂在庙梁上, 隔了一夜闵王被活活吊死。因此说长癞疮即使是胎带的肿毒, 但是如果往上和古代的帝王相比, 还不至于被臣子用帽缨勒死, 或者被臣子用箭射死;如果往下和近代帝王相比, 也不至于被臣子抽筋吊死, 更不会被臣子活活饿死。可见被臣子杀害的君主, 心神所受的忧劳和形体所受的痛苦, 必定比生癞病的人还要厉害。由此看来, 生癞疮的人可怜国王也有道理。”
于是荀子在信尾附一首诗, 写道:“珍贵的隋侯珠, 不知道佩戴。皇家的龙袍和粗丝, 不会分开。梁国的美女闾姝和郑国的美女子奢, 没有谁迎娶。有人却向丑女嫫母求婚, 又很喜爱。把瞎子说成眼光明亮, 把聋子说成听觉灵敏, 以是为非, 以吉为凶。唉!天啊, 为什么不分好坏!”《诗经》中说:“天神的眼睛最明亮, 不要自取祸殃。”
(二) 古代诗歌阅读
8.“风”是把室内的情和室外的景相联结的纽带。是“风”把室外的寒气吹进“翠帷”;是“风”吹着“云来去”, 使月光乍明乍暗;是“风”驱云掩月, 使“院落半晴天”;是“风撼梨花树”, 使落英缤纷。春寒的袭入, 使翠帷人芳心自警, 惹起了春愁。
9.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景色描写。通过“春寒入翠惟”写主人公的孤寂之感, “醉掩金铺”“闲倚秋千柱”, 让人看到的是一个女子因为思念而坐立不安的场景, 表明了她处处皆愁的心境。
(三) 名篇名句默写
10. (1)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 众女嫉余之峨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3)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 B D
【解析】A项, “为下文他给学校捐红帽子献爱心作铺垫”错, “像变了个人似的”是秋明老汉因为在为学校捐红帽子之后, 想到学生上学平安而心情愉悦。C项, 他为学校捐帽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 并不是受到他人影响, “受到震撼”。E项, 校长举行隆重仪式来接受捐赠, 是出于对秋明老汉的尊重和感激, 秋明老汉自己并无此要求。
(2) 秋明老汉是一个出身贫寒、谋生他乡、境遇坎坷、心系家乡、热心公益的一个普通民众。秋明老汉出生在徽州, 因家境原因外出谋生, 捡了一辈子垃圾, 却时刻思念牵挂着故乡。当他返乡时, 看到学生放学在大马路上走, 险象环生, 尽己所能捐献千顶红帽子, 为家乡的孩子尽绵薄之力, 表现了他的善良和热情。
(3) 小说第二段写秋明老汉到杭州谋生, 做短工当苦力, 后来到宁波以捡垃圾为生, 这些描写说明了秋明老汉谋生的不易和人生的艰辛。从内容上说, 既简要概述了秋明老汉坎坷、平淡、平凡的一生, 又写出了他是心系家乡、胸有他人的好人;从结构上说, 为下文写他为家乡学校捐千顶红帽子作铺垫, 推动情节的发展。
(4) 略。
【解析】两个标题, 在表现上各有千秋。在分析上, 如果说“千顶红帽子”好, 则要侧重于“千顶红帽子”是实物, 容易激发读者的联想和阅读兴趣。为学生在马路上行走, 提供安全的保障, 也凸显以捡垃圾为业的秋明老汉有着一种崇高的、让人钦佩的品质。如果说“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好, 则要让人明确感受到一个普通老人一生坎坷、谋生他乡无子无女无依无靠, 却心系家乡的发展, 为孩子们送去“红帽子”, 从孩子的笑脸上看到他晚年的幸福和满足, 看到老人的伟大而又朴实的情怀。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1) B D
【解析】A项, “相形见绌”于文无据。C项, 作者对那位学术大师是理解的, 文中没有批评的意思。E项, “佯装没听见”, 更是说明他待人的真诚, 不愿意掺和一些没有兴趣的事。
(2) 此句是过渡句, 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姿态低”承接上文说到的每逢客到都是挺胸端坐, 从不轻视客人;“律己严”指下文他向母校捐款, 不让媒体报道。
(3) 每个人与季老交往, 对其人格那由衷的赞美都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与季老一起交谈, 既能分享他的人生快乐, 又能在如沐春风的感受中, 使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改变。季老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的影响与熏陶, 使每个与他交往的人都会渐渐拥有美好的品德和做人的真诚。
(4) 这些代表学术界至尊荣誉的称号, 季老毫不保留地辞掉, 不得不让我们由衷地敬仰。季老身上背负着那么多“大师”的头衔, 正是因为“大师”在当代极为匮乏, 我们便把对“大师”的历史记忆和当下的期盼集中投射到季老这些为数不多的老一辈学者身上。季老推掉一系列“大师”称号, 其实也有一种象征意义:“大师”的时代远去了, “大师”称号只是一种记忆和文化精神的标志。季老不需要“大师”的称号, 我们的时代也不需要这个称号。当知识精英由“大写的人”变成“小写的人”时, 不仅不是文化知识匮乏的标志, 反而更是文化知识走向平民、迅速传播的一种表现。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C
【解析】“跋山涉水”, 路途遥远, 来之不易。“风尘仆仆”, 重在表现长途奔波劳累。“风餐露宿”, 重在强调野外食宿生活艰难。“披荆斩棘”, 指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也比喻在创业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
14.D
【解析】A项, 表意不明, 在“途径”后加“之一”。B项, 逻辑顺序不当, 应该是“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C项, 搭配不当, 在句末加“的精神”。
15.C
【解析】从前文的“石缝”可看出, (4) 紧承其后, 前面是“护河”, 所以 (1) 在前, (3) 在后。
16. (1) 天才儿童最通俗的判断标准是“发育超常” (2) 如果一个人的智龄与实龄相等 (3) 就意味着他是一个智商200的牛孩子
17.示例:地铁空间狭小, 在座位上跷二郎腿, 显然会妨碍他人在车厢里的正常穿行, 同时也会挤占他人的站立空间, 甚至会给乘客造成程度不一的心理不适。因此, 这样的行为是不文明的, 完全可以被禁止。它绝不是什么正当权利, 相反是一种轻度侵权行为。
六、作文
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篇三
2D(A不修边幅B警戒线C气概)
3D(过犹不及:指事情办得过火,就跟走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此处用之适宜。A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不能用于退休的老人。B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化”指化境,绝妙的境界。本成语没有“走神”的意思。C与人为善:现指善意帮助人,不指“文明礼貌,和气待人”。)
4C(A“行之有效”与“明显成效”重复;而且语序需要调整;B“提示”缺少宾语中心语:D最后一个分句缺少主语)
5B(A将顿号改为逗号;C将括号后的句号移至括号之前;D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资源”这句要加引号)
6C(只有该项最全面)
7A(A项内容与题干不符)
8B(A“主要来源”与文章的“重要来源”不符,C“可能”表述不准确,琳达·劳德米尔克只是设计师之一,D“并制造出”与文章不符)
9A(B“都不合环保要求”过于绝对,C“意味着名牌服装将要退出社会舞台”缺乏依据,D“即使是有环保意识的人也不会为它买单”与文章不符)
10A(A知识:相识知交,独立:孤独;B发明:传播贤明的;C丈夫:成年男子)
11A(B①是直接称赞,C②是说明二人的年龄,与人才须招致无关;D①不是称赞才能的)
12D(D本文是以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要来打动对方,辞意恳切,言辞委婉)
四、
13①他受到东吴孙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苦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困、妻孥、独立”各一分,句意一分)
②诸侯之间有相互吞并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援助,自己感到是一种耻辱。(“相、耻”各一分,句意一分)
③(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而不去救援他,那么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临、高翔远引”各一分,句意一分)
14(1)村民都参加社日去了,因民风淳厚,丰年富足,太平安宁,无须担心被盗,可以夜不闭户。
(2)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抓住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豚栅鸡栖半掩扉”是通过“半掩扉”的细节从侧面写出社日的热闹景象,而“家家扶得醉人归”则是通过社日结束时酒醉饭饱的典型场景烘托出人们的欢乐气氛。
15①百年多病独登台,②只是当时已惘然,③惟有饮者留其名,④哀人生之须臾,⑤契诃夫,⑥雷雨。
五、
16从表层意义上看,作者写出了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各种嘈杂而刺耳的声响对人们肉体和心灵的冲击;从深层意义上讲,作者写出了现今城市的喧嚣与人们心灵的浮躁。作者以“噪声”为题,意在表达现今人们在追求物质生产与享受的同时,应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恬适,回归自然的平和,如此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意思对即可)
17各种“噪声”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的感觉中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这种听觉感受的变化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素养的变化,由物质而精神的追求是由表及里、由浅层到深层的追求。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18本文由生活中的噪声写起,由表及里。进而对生活进行深层的思考,立意深刻:采用对比的方法,将城市与乡村对照起来写,表意鲜明;语言自然、流畅、优美,于闲适中传达对生活的感悟。(言之成理即可)
19作者喜悦的是:现今工业化时代,虽然噪声增多,但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这表明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又忧虑人们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会变得浮躁,忽略精神的追求,而难以达到生活目标的更高境界。(围绕要点简要分析即可)
六、
20例:两位老人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执着守望者,他们确实是了不起的人。他们的确贫穷,贫穷到以拾荒为生;但他们也更富有,富有到让那些锦衣玉食却见利忘义者、香车宝马却寡廉鲜耻者汗颜。
21例一:让我们复制一段段快乐,粘贴在记忆的网页上,然后将其不断刷新。这样,快乐就不会老去。
例二:刻板单调的生活在一天天复制,任务在快节奏的工作旋律中频繁刷新。可是,压抑烦躁的心情将粘贴在何处?
22例:
上联:老天存心叫重重挫折磨砺华夏儿女
下联:国人有志夺块块金牌振奋炎黄子孙
4.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 篇四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号的货号内。
第1题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用的驳论方法是()
A.反驳论证方式B.反驳论点C.反驳论证过程D.反驳论据
答案:B
第2题 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A.史论B.辞赋C.小说D.奏疏
答案:A
第3题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指()
A.论点论据论证B.归纳演绎比较C.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D.立论驳论结论
答案:A
第4题 《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将兵的特点是()
A.行军无部伍行阵B.谨于法度C.士吏治军簿至明D.正部曲行伍营阵
答案:A
第5题 《背影》为刻画一个慈父的形象重点描写的是()
A.人物的语言 B.人物的行动 C.人物的背影 D.人物的画貌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答案:C
第6题 《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A.客观的求真笔法B.夸张的漫画笔法C.含蓄的暗示笔法D.犀利的怒斥笔法
答案:C
第7题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A.反问 对偶 拟人 对偶 B.反问 比喻 拟人 对偶
C.设问 比喻 拟人 夸张 D.设问 对偶 比喻 夸张
答案:C
第8题 《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列夫·托尔斯泰B.莫泊桑C.欧·亨利D.契诃夫
答案:B
第9题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4)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A.比喻 拟人 设问 夸张 B.拟人 比喻 设问 夸张
C.拟人 对偶 反问 比喻 D.对偶 拟人 反问 比喻
答案:A
第10题 《论毅力》一文贯串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类比法C.归纳法D.对比法
答案:D
第11题 “易安居士”是指()
A.苏东坡B.李清照C.王安石D.辛弃疾
答案:B
第12题 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
译文:岂不是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差不远吗!
B.会须杀此田舍翁
译文:一定找机会杀了这个乡巴佬。
C.敕有司资倍送于永嘉长公主
译文:敕令有关部门所给陪送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
D.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其社稷之臣也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译文:如今见其引征礼义来抑制君王的私情,这真是辅佐陛下的栋梁大臣呀1
答案:A
第13题 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2)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4)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A.对偶排比拟人比喻B.拟人比喻排比夸张C.拟人排比对偶比喻D.拟人比喻排比对偶
答案:A
第14题 《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的国籍是()
A.美国B.俄国C.法国D.英国
答案:B
第15题 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B.之二虫又何知
译文:这两个小虫子又知道什么呢。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译文:我自从束起头发在房中读书。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茫茫万顷的江面。
答案:C
第16题 《米龙老爹》在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上的特点是()
A.顺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B.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C.顺叙之中有插叙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D.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
答案:D
第17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A.小品文B.说明文C.记叙文D.议论文
答案:D
第18题 《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
A.回顾式写法B.闭锁结构C.开放式写法D.片段写法
答案:D
第19题 对下列句子中双音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
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但是)
C.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怎么)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
答案:B
第20题 柳永是()
A.南宋婉约派词人B.南宋豪放派词人
C.北宋婉约派词人D.北宋豪放派词人
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阅读《氓》中的一段诗句,回答下列试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21题 从这两节诗中选出相应诗句说明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的根本原因和前天的直接原因。
答案:“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表明当时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这是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的根本原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前夫的“二三其德”是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
第22题 解释这段诗句中下面字的含义。
说: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汤汤:
渐:
爽:
答案:说:同“脱”,解脱。汤汤:水盛貌。渐:浸湿。爽:差错。
第23题 将这段诗句中的下列诗句译成现代汉语。
其叶沃若:
二三其德:
答案:它(桑)的叶子茂盛润泽。
三心二意坏品德。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试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第24题 挑出这段文字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
答案:“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勇知,以功为己”等,运用排比,相同的句式紧密排列,给人感觉一气呵成,感情强烈,气势充沛。
第25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隐:
作:
兵:
小康:
答案:隐:消失。作:起。兵:指战争。小康:康,安。依礼而治的小安社会。
第26题 分析概括这段文字中所言小康社会的主要特点。
答案:“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上,“小康”是“天下为家”;
在人事制度上,“小康”则是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小康”则是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小康”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在物质文明建设上,“小康”是“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
在社会治安上,“小康”是“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下列试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27题 描写西域的寒冷有何用意?
答案:诗中处处写雪,写严寒,意在突出表现边塞将士处境的艰难及其英勇无畏的精神,并希望武判官将诗带回京城,使朝廷真切地感受到西域气候之恶劣,从而达到替边塞将士传递心声的目的。
第28题 找出诗中的夸张句和比喻句,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答案:这首诗中夸张的句子有“……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几句。这种夸张的手法把突如其来的寒冷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中成功地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句。这种比喻带着奇妙的想象,把艰苦的西域从军生活,染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表现了为了保卫国家、甘于奉献的乐观豪迈的情怀。
第29题 诗中哪几句写人寒冷的感受?
答案: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头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呕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第30题 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答案:通过这个人物,作者要说明辛亥革命虽然已进行了多年,但农村的封建势力仍没有从根本上受到摧毁和动摇,还存在着复辟的危险。
第31题 从这段文字的描写来看,赵七爷是个怎样的人物?
答案:是一个顽固守旧派的代表,是一个迂腐而又深谙韬晦之计的、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第32题 这段文字是通过什么方法刻画赵七爷这个人物的?
答案: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阅读诗歌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我看见一座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一个俄罗斯姑娘。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气,从大楼里传来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啊,你要跨进这道门槛来,想做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在等着你?”
“我知道,”姑娘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我知道。”
“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要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第33题 分别说明“一座大楼”、“门槛”、“一位姑娘”都象征着什么?
答案:“一座大楼”象征着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或当时的俄国民族解放运动);“门槛”象征着横在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一个姑娘”则象征着勇于献身的女革命者。
第34题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答案:通过一个富吁诗意的梦,通过一组象征性的形象,作品描写了一个女革命者立志投身革命、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第35题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这位女革命者什么性格特征?
答案:具有不怕艰难困苦、敢于面对死亡、勇于献身的高尚品格。
阅读《日出》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试题。
黄省三 经理!
潘月亭 石清,这是谁?他是干什么的?黄省三经理,我姓黄,我是大丰的书记。李石清他是这次被栽的书记。
潘月亭 你怎么跑到这里来。(对李)谁叫他进来的?李石清 不知道他怎么找过来的。
黄省三(走到潘面前,哀痛地)经理,您行行好,您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个小孩子,我不能没有事。经理,我给您跪下,您得叫我活下去。
潘月亭 岂有此理!这个家伙,怎么能跑到这儿来找我求事。(厉声)滚开!黄省三可是,经理——
李石清起来!起来!走!走!走!(把他一推,倒在地上)你要再这样麻烦,我就叫人
把你打出去。(黄望望李,又望望潘。)潘月亭滚,滚,快滚!真岂有此理!
江西成人高考网 www.jxjxedu.net
第36题 本片段里出场的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答案:黄省三:大丰银行的小职员。李石清:银行家潘月亭的秘书。潘月亭:大丰银行的经理,大资本家。
第37题 从这一片段中可以看出潘月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潘月亭毫无人性、铁石心肠、凶残狠毒。
第38题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不同人物的特点?
答案:语言、动作。
四、作文(50分)
第39题 挪威人捕捞沙丁鱼,抵港时若是活鱼,卖价比死鱼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地想让鱼活着抵港。但他们的种种努力都归于失败,只有一艘渔船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他们的方法很简单:在鱼槽里放进一条鲶鱼。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会因环境陌生而四处乱游,挑起摩擦;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就能活蹦鲜跳地到达渔港。此现象即为“鲶鱼效应”。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5.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 篇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A.《谏逐客书》 B.《种树郭橐鸵传》
C.《答李翊书》
D.《答司马谏议书》 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陈情表》
B.《短歌行》
C.《关山月》 D.《氓》
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
B.莫泊桑 C.欧·亨利
D.托尔斯泰
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
B.宋祁
C.司马光 D.王安石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
B.晚唐 C.中唐
D.盛唐
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A.神州 B.中国
C.中原
D.九州
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将军列传》
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 D.《寡人之于国也》
8.《行路难》的作者是()
郑州华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李商隐
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 B.李斯
C.诸葛亮
D.王安石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
B.乐府诗
C.田园诗 D.边塞诗
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牧
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
B.《火把》
C.《北方》 D.《向太阳》
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小说
B.散文 C.散文诗
D.政论
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登高临远 B.睹物思人
C.雨洒江天
D.佳人颙望
15.《**》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
B.七斤
C.八一嫂 D.九斤老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郑州华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6.孔子名丘,字________。
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19.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2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2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23.《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4.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25.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
27.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
2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
29.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壬:
30.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
宇宙大化:
31.茫茫百千万劫。
劫:
32.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曷:
33.常有兵燹,常有水旱。兵燹:
34.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事:
35.请以遗之。
遗: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种树郭橐驼传》)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3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种树郭案驼传》)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38.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马伶传》)
无虑数十辈:
39.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刘报一丈书》)
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
郑州华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0.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而今安在哉: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试说明苏轼《前赤壁赋》的时代背景。
42.试说明培根在《论学问》一文中是怎样阐释治学的目的的? 43.说明司马迁通过李广这一形象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4.请解释《张中丞传后叙》中“后叙”的含义。
45.对于培根的“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这句话我们应如何理解?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门槛》开头这几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看见一座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一位俄罗斯的姑娘。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气从大厦里面传出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
“啊,你要跨进这道门槛来,想做什么?你知道有什么在等待着你?” “我知道。”姑娘这样回答。
46.说明“一座大楼”、“门槛”、“一位姑娘”的象征意义? 47.说明《门槛》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体裁?其是否有边缘性?
(二)、阅读《长亭送别》中三宫调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几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48.莺莺是怎样看待这次送张生进京赶考的?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心情?
49.举例说明哪些地方是情景交融?
50.举例说明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三)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
51.这段文字对沙子龙进行了什么样的艺术描写?
52.沙子龙为什么要在夜间关好了门,才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
(四)阅读《山居秋暝》一诗,然后回答问题。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3.此诗可以划分为几层?每层文意是什么?
54.本诗属不属于山水诗?显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55.本诗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诗中有画”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七、作文(50分)
郑州华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6.《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请以“有益的格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A 5.B 6.C 7.B
8.C 9.C 10.D 11.C 12.C 13.C 14.A
15.D
二、填空题
16.仲尼 17.论语 18.惟有杜康 19.为何民不加多
20.相对 21.文选 22.绍兴 23.沈从文
24.激流三部曲 25.翻译
三、词语解释题
26.招徕 27.长大成人 28.推原,探究
29.通“佞” 30.客观世界,大自然 31.梵语“劫波”之简称 32.何时,古代疑问词 33.战火 34.侍奉 35.赠送
四、翻译题
36.别的种树匠人虽然暗中观察他、仿效地。37.把你种树之道,移到为官治民上。
38.大约数十家。39.因此长久不被长官所喜欢。40.而如今在哪里呢!
五、简答题
41.该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是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政而获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览赤鼻矶后而作,借以抒发郁闷,至于豁达境界。
42.培根认为读书治学的目的,就在运用。为此,就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要联系实际,要重视实践。43.司马迁通过对李广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一代名将的赞赏与倾慕,对其坎坷悲惨的遭遇,表示了真挚的惋惜与同情;对汉朝皇帝的任人唯亲,逼迫良将饮恨自杀,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44.置于书后之文谓之“跋”,也称后记。“后叙”,类似“后记”,是对前人为张许作传的订正、补充。这种文体,议论与叙事并重,笔法灵活。
45.这句话讲了学问与经验的关系,意思是说学问和知识能够改变人们的天性,而其本身又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并接受经验的考验。这种认识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六、分析题
46.“一座大楼”象征壮丽而崇高的革命事业。“门槛”像征革命征途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一位姑娘”象征一往无前、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
47.《门槛》是散文诗。散文诗是诞生于散文和诗歌交界处的一种边缘性文学体裁。分行排列,似散文;重在抒情,有意境,似诗歌。
48.莺莺自己是不愿意张生进京赶考的,这完全是莺莺母亲的主意。莺莺认为:“但是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还认为母亲的做法是: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折鸳鸯在两下里。”莺莺对别离是又怨又恨的心情。
郑州华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9.“恨不得倩疏林拴住斜晖”,这就是情景交融。
50.“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两处都是明显地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51.这段文字对沙子龙进行了肖像描写、行动描写,也揭示了沉迷旧梦的心理状态。
52.一方面是他留恋往年他的“五虎断魂枪”的武艺和“神枪沙子龙”的威名;另一方面,他十分守旧,抱定了不传的宗旨。夜间习武,就是怕被别人学了去。
53.这首诗可分三层。第一层是开头两句,写时节,写环境,点染旷远空寂的意境。第二层,包括颔、颈二联,展示山中美景,引读者身临其境,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第三层,尾联,抒发自己寄情山林、抬然自乐、与世无争的人生感受。
54.属于山水诗。显示了诗人沉醉秋夜雨后清新美丽的山中景色的心态,以及他厌烦尘世喧嚣、归隐山林恰然的生活情趣。
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 篇六
1.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相对独立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永恒性
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B.相对独立性
C.永恒性
D.历史性
3.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4.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课外体育锻炼
B.运动竞赛
C.运动队训练
D.体育课
5.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A.军事体育教育
B.天文地理教育
C.政治哲学教育
D.多方面发展教育
6.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可以加快人的发展。反映了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
A.稳定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7.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C.教学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8.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传统
9.教育者创设交往情境,提供社会互动机会,组织多方面交往活动以教育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疏导法
B.交流法
C.对话法
D.心理咨询法
10.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A.生物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实践起源论
11.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直观教具
B.口耳相传
C.文字材料
D.黑板加粉笔
12.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家长
B.教师
C.学生
D.校长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
14.地方课程主要是由区县开发的课程。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为什么说教育救国论是错误的?
16.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7.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四、论述题:l8小题,15分。
18.试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保持和联想
C.识记、再认和回忆
D.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20.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的提出者是()
A.斯普兰格
B.巴甫洛夫
C.希波克拉底
D.霍兰德
2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问题情境
B.原型启发
C.原型
D.问题对象
22.情绪是以下列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态度
C.动机
D.认识
23.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
A.表象
B.做梦
C.理想
D.幻想
24.人们在乘车时,观看外面远近不同的物体,结果会发现:“近物反向移动快,稍远物体反向移动慢,非常远的物体是同方向运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明暗阴影
B.线条透视
C.空气透视
D.运动视差
25.在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
B.兴趣
C.理想
D.气质
26.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
A.盲目性
B.顽固性
C.散漫性
D.动摇性
27.在分析问题中,有的人总是“人云亦云”,反映了该人思维缺乏()
A.深刻性与广阔性
B.逻辑性与严谨性
C.灵活性与敏捷性
D.批判性与独立性
28.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A.反射活动
B.意识活动
C.技能活动
D.无意识活动
29.学习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效果较差,是由于受到的干扰是()
A.单一抑制
B.倒摄抑制
C.前摄抑制
D.双重抑制
30.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叫()
A.抽象
B.概括
C.综合D.分析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压力对人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32.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和一般的随意运动没区别。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34.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
35.感觉和知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B2.A3.C4.D5.D6.B 7.C8.A9.Bl0.All.Bl2.B
二、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错误。目前我国办学体制改革重点是强调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14.错误。地方课程的管理权应是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而不是区县教育行政部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它部能决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不能称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2)教育救国论企图在不触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从改造教育人手,实行清明政治,富国强民,实际是行不同的。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教育救国论皆以失败而告终。
16.(1)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
(2)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3)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法。
(4)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和参观法。
17.(1)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2)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3)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4)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四、论述题:l5分。
18.(1)讲授法是教育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和学校讲演法。
(2)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短实践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①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板书)要清晰、准确、精练;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突出重点;③语言要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④语言的高低、强弱、语流的速度要适宜。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9.D20.B21.A22.A23:D24.D25.A26.A27.D28.A29.D30.B
六、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正确。(1)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人在应付压力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应对压力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适当的压力可以挖掘人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人长期处在压力应对状态,尤其是过多、过度的压力,可能造成应接不暇和身心疲惫状态,对健康发生明显的消极作用。
32.错误。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七、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它们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通过研究产生心理现象的客观条件的原因和表现来研究人的心理。切忌根据实验者的主观愿望或猜测来分析人的心理。
(2)系统性原则。在研究中坚持系统、整体的观点,对人的心理进行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分析;也要对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形成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整体的研究。
(3)发展性原则。在研究中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心理现象,不仅要看到其现实特征,而还要看到其发展前景。反对把心理现象看作是凝固的、静止的、孤立的东西。
34.(1)社会促进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泛存在,并且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
(2)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作的努力程度会逐步下降。他人的参与,直接导致了个人努力水平的下降。
35.(1)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②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分析器系统综合活动的结果;③知觉比感觉复杂得多,它们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感性认识的形式。
(2)联系:①同属认识的感性阶段;②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八、论述题:15分。
7.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1月, 对我校170名专升本成人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170份问卷, 有效回收165份, 有效回收率97.06%。
1.2 方法
自行设计“成人专升本药理学教学与考核方法改革需求”调查问卷, 内容: (1) 学生情况:年龄、职称、现工作岗位等; (2) 对药理学现有教学模式的评价:学生对药理学学时分配、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评价; (3) 药理学考核模式相关需求调查:学生对药理学现有考核模式的评价及对考核模式改革需求的调查[3,4]。本调查问卷根据《2010年临床执业医师基础综合笔试大纲——药理学大纲》和《首都医科大学成人专升本药理学教学大纲》设计, 采用Mathena设计的Likert 5分制量表 (即非常需要、比较需要、需要、一般、不需要或非常合理、比较合理、合理、一般、不合理) , 分数从5到1, 分值越高, 说明该项内容需求度越高或认可程度越高。经过3轮专家评议, 该量表重测信度为0.84~0.87, 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中位数, 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 165名成人学生, 年龄:≤24岁15人, 占9.09%;25~34岁105人, 占63.64%;35~44岁43人, 占26.06%;≥45岁2人, 占1.21%。 (2) 学生职称:中级职称28人, 占16.97%;初级职称127人, 占76.97%;无职称10人, 占6.06%。 (3) 现工作岗位:临床医生86人, 占52.12%;临床护士47人, 占28.48%;医技科室7人, 占4.24%;社区卫生服务站16人, 占9.70%;其他科室9人, 占5.45%。
2.2 学生对药理学现有教学模式的评价 (见表1)
成人学生比较认同采用病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提示教师采用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急需改进。
2.3 学生对药理学传统考核模式的评价 (见表2)
形成性考核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考试, 是对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药理学形成性考核包括:阶段性测验, 病例分析、小组讨论, 社会调研并形成社会调研报告, 大作业或论文, 读书笔记等。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 是每学期末学校组织的集中性、综合性考试。
2.4 学生对药理学考核模式改革需求 (见表3)
2.5 不同岗位成人学生对药理学形成性考核需求 (见表4)
注:A代表阶段性测验, B代表病例分析、小组讨论, C代表社会调研报告, D代表大作业或小论文, E代表读书笔记;*P<0.05
3 讨论
3.1 合理安排药理学课程内容、学时, 改革教学方法
通过本次调查及在QQ群上与成人学生交流发现: (1) 学生普遍反映原有药理学课程内容过于陈旧, 学时安排不合理。学生急需了解大量临床使用的新药知识, 而大量学时却放在经典老药的讲解上。 (2) 大多数成人学生认为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较枯燥, 师生缺乏互动, 希望多与临床实际结合, 采用病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针对成人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可进行如下调整: (1) 深入基层进行调研, 调查临床各科室用药, 分析临床较常用药物, 了解新药。根据调查结果, 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适时的调整, 多介绍一些新药, 以及老药的新用途。 (2) 对于药效学与药动学以及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等内容, 虽然成人学生大专时学过, 但由于是药理学的重、难点, 理论性较强, 因此, 有必要重复及深入讲解。 (3) 多开设一些实验课, 通过实验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 加深成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为成人学生提供交互性强的学习环境。另外, 教师可公布自己的E-mail、MSN、QQ等加强师生交流, 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
3.2 建立符合成人学生特点的考核模式
通过对传统考核模式评价、考核模式改革需求调查以及不同岗位成人学生对药理学形成性考核需求调查发现, 传统考核模式不符合成人学生特点。成人学生工作压力较重, 但理解、分析、综合能力较强, 将课程考核作为督促成人学生主动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是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 所有考核工作都应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行, 可适当增加形成性考核比例, 改变期末终结性考试“一锤定音”的局面。
在考核内容上, 应坚持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则, 不仅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考核, 更应强调检查成人学生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终结性考试, 应尽量采用开卷考试方式, 题型以选择题、病例分析、处方分析题为主, 少出名词解释、问答题。形成性考核根据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成人学生认可度高的考核模式, 如阶段性测验、病例分析与小组讨论、社会调研等。可针对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成人学生采取不同方式, 如对读书笔记这种考核方式虽总体认可度不高, 但对于医生群体而言, 认可度较高。因此, 对于形成性考核, 除学生都需参与的阶段性测验外, 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参与其他1~2项作为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需注意的是, 教师要对形成性考核进行适当指导, 以期考核更加规范、有效、合理[5]。
成人教育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并不是解决一个单一、孤立的问题, 要取得改革成功需要各方配合和支持。考核模式必须要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和师资情况等紧密相连。总之, 只有通过多种考试形式的有机结合, 建立新的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阶段性、多元化的药理学课程考核模式, 实现考试为教学服务的最终目的, 才能加快成人医学教学改革的步伐, 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摘要:目的 对成人专升本药理学考核模式改革的相关需求进行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的成人专升本药理学教学与考核方法相关需求调查问卷, 对我校1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91.52%的调查对象不认同传统考核模式, 认为药理学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十分必要。结论 药理学考核应形成“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考核理念, 建立一种新的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多元化药理学课程考核模式, 实现考试为教学服务的最终目的, 培养出高素质医学人才。
关键词:药理学,成人专升本,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朱永香, 肖赞英, 王倩, 等.生理学考试改革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6) :763~764.
[2]金润女, 易晓瑜, 陈怡利.非现役文职护士任职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25) :58~59.
[3]李伟, 刘宇.在职护理专业学生对社区护理学课程学习的测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1) :98~100.
[4]韦素清.我院护士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师生双向满意度现状调查[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 (5) :911~912.
8.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三) 篇八
1.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 地壳/金蝉脱壳 辟邪/开天辟地
蒙蔽/蒙头转向
B. 乘车/千乘之国 量变/量体裁衣
咀嚼/咬文嚼字
C. 累赘/罪行累累 爪子/张牙舞爪
吭声/引吭高歌
D. 煞气/煞费苦心 折耗/百折不挠
粮囤/囤积居奇
2.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
A. 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只要因势利导,及时调整,应对得当,就能化不利为有利。
C. 而令人惊诧的是,几乎每一起非法集资大案中,都有当地官员染指其中,坐收渔利,并能在最后清偿之前全身而退,个中蹊跷引人关注。
D. 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检查与处罚力度。
3. 50年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50年后,他留下的雷锋精神被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某校高二年级组织了一场辩论会,论题是“雷锋精神是否过时?”正反双方的代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认真阅读反方的辩词,然后拟一段正方的辩词,要求:表达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5 分)
反方:说雷锋精神过时,是因为60年代人们思想简单,乐于助人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学雷锋成为那个时代的潮流,可现在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心办坏事,好心没好报,诸如此类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不时发生。此外,在一个多元选择的时代,人们有权保持自己的价值观,运动式的学雷锋活动只会引发人们的逆反心理,是很不适宜的。
正方: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振华中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精神家园,提倡人文关怀,校内标语就较好地配合了校园文化建设。试模仿示例从下面的场景或对象中选择2个编写校园标语。(4 分)
教学区 阅览室 图书馆 实验室 运动场
考场 寝室 餐厅 围墙 水池 车库
示例: 草坪——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情草如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孙恩因民心骚动,自海岛帅其党杀上虞令,遂攻会稽。会稽内史王凝之,羲之之子也,世奉天师道,不出兵,亦不设备,日于道室稽颡跪咒。官属请出兵讨恩,凝之曰:“我已请大道,借鬼兵守诸津要,各数万,贼不足忧也。”及恩渐近,乃听出兵,恩已至郡下。甲寅日,恩陷会稽,凝之出走。恩执而杀之,并其诸子。凝之妻谢道蕴,奕之女也,闻寇至,举措自若,命婢肩舆,抽刀出门,手杀数人,乃被执。吴国内史桓谦、临海太守新秦王崇、义兴太守魏隐皆弃郡走。于是会稽谢针、吴郡陆、吴兴丘、义兴许允之、临海周胄、永嘉张永等及东阳、新安凡八郡人,一时起兵,杀长吏以应恩,旬日之中,众数十万。
恩据会稽,自称征东将军,逼人士为官属,号其党曰“长生人”,民有不与之同者,戮及婴孩,死者什七、八。醢诸县令以食其妻子,不肯食者,辄支解之。所过掠财物,烧邑屋,焚仓廪,刊木,堙井,相帅聚于会稽,妇人有婴儿不能去者,投于水中,曰:“贺汝先登仙堂,我当寻后就汝。”恩表会稽王道子及世子元显之罪,请诛之。
谢琰以资望镇会稽,不能绥怀,又不为武备。诸将咸谏曰:“贼近在海浦,伺人形便,宜开其自新之路。”琰不从,曰:“苻坚之众百万,尚送死淮南;孙恩小贼,败死入海,何能复出!若其果出,是天欲杀之也。”既而恩寇浃口,入馀姚,破上虞,进及邢浦,琰遣参军刘宣之击破之,恩退走。少日,复寇邢浦,官军失利,恩乘胜径进。己卯,至会稽。琰尚未食,曰:“要当先灭此贼而后食。”因跨马出战,兵败,为帐下都督张猛所杀。吴兴太守庾桓恐郡民复应恩,杀男女数千人,恩转寇临海。朝廷大震,遣冠军将军桓不才、辅国将军孙无终、宁朔将军高雅之拒之。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日于道室稽颡跪咒
稽: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
B. 借鬼兵守诸津要
津:津要,水陆冲要的地方
C. 既而恩寇浃口 寇:进犯
D. 恩乘胜径进 径:从小路
6.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A. 羲之之子也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 及恩渐近,乃听出兵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杀长吏以应恩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要当先灭此贼而后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是会稽内史,世代信奉天师道,他既不出兵也不设防戒备,只是每天去道堂上磕头念咒。结果,孙恩顺利攻克了会稽城。
B. 王凝之的妻子谢道蕴,是谢奕的女儿,听说贼寇来到,一举一动跟平常一样,从容应敌,后被抓住;而桓谦、司马崇、魏隐都放弃了郡城逃走。
C. 孙恩占据了会稽,逼迫有关人员充当他的属官,并把手下的人称作“长生人”,百姓中如果有不跟随他的人,就连婴孩一起杀掉,民众死在他的刀下的有十七八人。
D. 孙恩抵达会稽城,谢琰还没有吃饭,说:“我准备先消灭了这个贼盗之后再吃饭。”他跨上战马,出城迎战,结果遭到惨败,被帐下都督张猛杀死。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醢诸县令以食其妻子,不肯食者,辄支解之。(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lc2023090401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谢琰以资望镇会稽,不能绥怀,又不为武备。(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诸将咸谏曰:“贼近在海浦,伺人形便,宜开其自新之路。”(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进行时》语文冲刺卷(十三)第2页(共4页)
三、 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
卢 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1) 诗歌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简析其描写特色。(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颔联写法颇有特色,试简析之。(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四联主要内容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故国神游,_______________,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丹青不知老将至,____________。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6) 面壁十年图破壁,____________。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银 杏
郭沫若
①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理解的。
②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专在乎你有这和杏相仿佛的果实,核皮是纯白如银,核仁是富于营养——这不用说已经就足以为你的特征了。
③但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老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着动物般的性态,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下来的奇珍。
④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了,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
⑤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你是只有在中国才有呀,一般人似乎也并不知道。
⑥我到过日本,日本也有你,但你分明是日本的华侨,你侨居在日本大约已有中国的文化侨居在日本那样久远了吧。
⑦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
⑧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
⑨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澄洁,多么的精巧呀!
⑩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
B11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B12熏风会媚抚你,群鸟时来为你欢歌;上帝百神——假如是有上帝百神,我相信每当皓月流空,他们会在你脚下来聚会。
B13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B14你不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但你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江湖气息。
B15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搓枒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
B16那是多么的嶙峋而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会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
B17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乎一切的草木之上,你超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
B18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
B19可是我真有点奇怪了,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大家都忘记了你,而且忘记得很久远,似乎是从古以来。
B20我在中国的经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我没有读过中国的诗人咏赞过你的诗。我没有看见过中国的画家描写过你的画。
B21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你是随中国文化以俱来的亘古的证人,你不也是以为奇怪吗?
B22银杏,中国人是忘记了你呀,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都喜欢吃你的白果,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
B23世间上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但把你忘记得这样普遍,这样久远的例子,从来也不曾有过。
B24真的啦,陪都不是首善之区吗?但我就很少看见你的影子,为什么遍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呢?
B25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
B26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
B27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你赞美生命的欢歌。
B28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一天。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11. 本文紧扣“银杏”构思行文,试结合对文章思路的分析概括各层次的主要内容。(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试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这是一篇咏物言志的散文,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所歌咏的银杏有哪些特点?其象征意义是什么?(5 分)
nlc2023090401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试结合写作背景,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城市的灵魂
余 杰
巴黎人将卢浮宫中的《蒙娜丽莎》看作他们的骄傲。1911年8月21日,《蒙娜丽莎》被盗。据说,那一天几乎成为法国人的国殇日,4万多巴黎市民走上街头痛哭流涕。1913年1月26日,警方终于将一个庞大的盗窃团伙一网打尽,《蒙娜丽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卢浮宫。为了庆祝此事,巴黎市民上街纵情狂欢,全市所有的商品都削价40%出售。
城市是有历史的,城市是有性格的,城市也是有灵魂的。我可以想象出巴黎人在《蒙娜丽莎》丢失和失而复得的两个时刻的悲痛欲绝和欣喜若狂。他们甚至以亏本的买卖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他们还有真性情在。在巴黎人对《蒙娜丽莎》、对艺术、对文化的热爱和痴迷中,我发现了巴黎的性格和灵魂。巴黎人生活在艺术和文化中,就好像生活在空气和水之中一样。他们对《蒙娜丽莎》的爱,绝对没有半点的夸张和造作,他们的泪水和笑容都是从心底里涌出来的。
然而,与巴黎相比,我们的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没有性格、没有灵魂。北京在大肆建设“中央商务区”,上海也在上马同样的项目,广州和深圳也在紧紧跟上。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面貌正变得越来越近似。我们城市的街道可以修建得比巴黎气派,我们的城市的面积可以拓展得比巴黎更大,我们市民的收入也可能超过巴黎的市民,但是我们是一群生活在“失魂落魄”的城市里的“失魂落魄”的人。在我们当中,有几个人会为了一幅艺术品或者一座老房子而大动干戈?北京的老房子被成批地拆除了。这一轮的房地产热对老北京的破坏,可以与刚刚建国时的拆掉城墙相媲美。房地产的老板大都是些“有背景”的人物,他们的眼里只有利润,哪里有“文化”呢?
记者娜斯在《中国丧失审美力了吗?》一文中感叹说:“北京有些新东西是比赛似的难看,选出一个冠军来还真容易。”当然,这不能单怪建筑师,他们也是整个社会的审美能力,还失掉了“魂”——哪个城市还有自己的灵魂呢?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20年以来,我们已经失去了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更多的大城市,现在我们还在失去定海、佛山、景德镇这样的一些中小城市。那种本来适合公共厕所的瓷砖像潮水一样席卷了中国的东南西北。从县城到首都,都像是一群风格统一而尺寸不一的公共厕所的集合。
巴黎人为了一幅
《蒙娜丽莎》而悲痛欲绝,北京人却对身边消失的四合院投去冷冷的一瞥。这种差别是细微的,却也是关键的,它不是多办几家工厂和企业、多销售几台手机和电脑就能够弥补和改变的。当年,北京的城墙被拆除的时候,只有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心痛如刀绞。假如换了是在巴黎,巴黎会有多少人奋起保卫他们的历史传统呢?金钱是买不来灵魂的。我们的城市,需要有更多的“灵魂的守护者”。
15.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所说的“城市的灵魂”指的是什么。(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为什么说“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20年以来,我们已经失去了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更多的大城市,现在我们还在失去定海、佛山、景德镇这样的一些中小城市”?(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对城市“失去灵魂”现象所持的态度。(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 (70 分)
18. 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已不能按捺住自己驿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冷静、淡定、孤独和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浮躁,急功近利。
请以“感受_______________”(冷静、淡定、孤独、寂寞,以上四词任选一词)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 立意和角度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韩守宏提供)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推荐阅读: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08-31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模拟试题和答案详解09-30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07-30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08-11
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汇总09-27
成人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06-15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马哲部分简答题08-30
成人高考民法模拟试题07-22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试题11-25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