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安全,从细节做起

2024-10-02

践行安全,从细节做起(精选8篇)

1.践行安全,从细节做起 篇一

安全工作从细节做起

铁路是个运输企业,提供的产品是人和物的位移,将人员和物品安全快捷的运输到目的地是检验铁路部门提供产品是否合格,能否为社会所接受的重要依据。随着近几年的铁路建设,列车运行速度不断的提高,铁路的快捷,方便和舒适性有了长足的进步,安全的工作就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7.23”事故之后,铁路部门的安全情况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我是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从1997年进入铁路工作开始,就一直在运输一线工作,记得在工作的第一天,我的师傅就告诉我说铁路安规每一条规章都是用血写成的。在以后每次的事故案例教育中,血淋淋的事实又一次次的证明了所说不虚。而造成这些恶劣后果的事故,事后进行原因分析时可以发现很多时候是可以避免的,只需要当事人多一份心,注意一下工作细节,“10.27”事故只要施工负责人按规定封锁施工,或防护员及时展开红旗,或驻站联络员及时与车站联系拦停列车,“9.17”事故只要按规定隔七根抽一根轨枕,这些重大事故应该都可以避免。可是为什么这些可以避免的事却又不断的重复,不断发生呢。

首先,在日常作业中,没有正确认识自身工作与安全的关系,认为即使自己作业不达标也不会造成安全事故,久而久之,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认真,简化作业程序,留下了安全隐患。铁路是个庞大的系统,涵盖了车,机,工,电,辆五大系统和其他辅助部门。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安全规章确保本部门的安全生产。以工务系统为例,对线路的养护作业后的质量验收标准有作业标准,经常保养标准和临时补修标准,临时补修标准是工务必须消灭处理的。而在临时补修标准下,只要其他部门如机务,车辆部门的设备质量达标的情况下,安全的保证率在100%以上,天长日久,在职工心中形成一种作业标准要求过高,超临修的处所没有关系的想法。现实情况是,安全工作应该从最不利的情况去考虑,如果线路设备超临修,同时机车车辆的质量又不达标的情况下,安全的保证率将大幅下降。而低于100%的安全保证是运输部门所禁止的。所以在工作中,要让职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安全密切相关,工作是否达标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从而做好每一次的线路检查,准确判断好每一处的超限等级,在作业中严格按照作业标准处理病害,做一处彻底消灭一处,完成好每一天的工作任务,以合格的线路质量确保安全。

其次,在工作中重任务完成,轻安全卡控,简化作业的安全控制措施。在日常工作中有一个普遍现象是上道作业不按规定派防护员。在以前由于列车速度不快,为了完成生产任务,防护员能不派就不派,由带班人带一台对讲机兼任防护员,虽然危险镜头不少,但是出事的情况确实不多,时间长了,现在形成了习惯,另外防护员出工不出力,由于防护员的工作体力强度较轻,工长经常安排担任防护员的理由是职工的体力强弱,而不是工作责任心,而防护员对自己职责认识不清,简化作业程序,留下了安全隐患。现实情况是,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留给作业人员下道避车的时间越来越短。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带班人身兼多职,在工作中难免对来车情况不能及时的掌握或通知作

业人员,或者由于防护员对工作不负责,未能按规定掌握列车运行情况,通知工地来车不及时或来车忘记通知工地,造成人员下道不及时甚至人员伤害。事后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其实不需要很复杂的方式,只要按规定指派合格的防护员就可以避免,而这个要求是线路工一日作业标准中的一条。所以,在日常工作安排上,工长要严格按标准作业程序布置一日工作,点名—分工—安全预想—班中安全互控—班后小结,在安全上多提醒一句,就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三,在平时工作中,没有正确认识业务学习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职工的业务水平普遍不高,难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安全互控。平时的班组业务学习流于形式,学习内容与职工的日常作业没有密切联系,职工本身对业务学习的认识也不高,认为业务高低,安全好坏是工班长的事,和自身的关系联系不大。安全工作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职工是否按章作业,职工能不能做到平平安安回家。如果对业务知识不熟悉,作业标准不掌握,作业过程中按章作业就是空话,而每一次的违章就会让职工平安回家变得越来越难。所以,职工要改变认识,认真对待业务学习,掌握作业标准,在工作中做到标准化作业。工区要改变业务学习方式,每日班前利用5-10分钟对当日作业项目的作业标准进行,做到学习有针对性。

在航空界,有一项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即“海恩法则”。该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同样作为运输企业,一次次惨痛的事故教训证实了这个法则。做好安全工作,就要从细节做起,从职工的一日

作业标准的执行,班组的每一次作业质量的卡控上做起,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以规范的作业保安全,使安全生产有序可控。

信丰线路车间:邱坚钢

2.践行安全,从细节做起 篇二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将课堂教学“一言堂”转变为“群言堂”, 提升师生对话的维度。所谓师生对话维度, 是指师生对话的宽度、深度、强度、效度等指数。教师是师生对话的主动者, 对对话维度有掌控权, 不仅要负责调整对话走向, 而且对对话细节也要进行必要关注, 因为很多对话细节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契机。抓住这些教学细节, 自然能够赢得教学主动权。

一、抓教学过程细节, 提升师生对话宽度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由很多细节构成, 而且这些细节充满变数, 教师要有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 及时捕捉转瞬即逝的教学细节。笔者曾听过两位教师教学《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 这两位教师在细节处理上存在较大差异。第一位教师先让学生自读文本, 然后师生展开对话, 共同探索文本内容。在学习第三段时, 教师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有学生说:“作者写了爬山虎的茎叶, 用细丝、蜗牛触角写其形状, 用嫩红说明其颜色。”另一个学生说:“可惜了, 作者没有闻一闻。”其他学生都笑了, 教师很不满地看了这个学生一眼, 说:“不要乱说, 要认真看课文。”学生都收敛了表情, 课堂恢复常态。第二位教师先让学生听录音, 让学生都闭上眼睛, 想象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还没有睁开眼睛, 其他学生都笑了。教师这样评价:“闭上眼睛, 思想变得非常单纯, 想象力也增强了, 后面的同学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时, 请你也闭上眼睛。”

那位惋惜作者没有闻一闻爬山虎味道的学生, 正在启动想象思维, 结果被教师一顿教训, 不仅他没有得到思维开发, 而且其他学生也失去了探索的欲望。这位教师处理这一教学细节的做法值得商榷, 错失了绝佳的教育契机。第二位教师看到有学生闭眼回答问题, 不仅没有制止, 而且还在后面的教学中大力提倡, 这样做显然是抓住了细节, 也抓住了教学契机。学生感觉新奇, 感知深度自然加强, 师生对话维度明显得到提升。

二、抓教师教法细节, 提升师生对话强度

语文课堂教学中, 师生对话是教学常态, 几乎每一节课都会看到小组讨论的出现。教师在选择学习方式时过于草率简单, 学生对合作学习也形成了固化认知, 只要是合作学习, 就是四人一组的集体讨论,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逐渐消退。

在学习《长城》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看文本插图, 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意思。教师在教室内巡视时发现, 有几个学生没有参与小组讨论, 一个学生不屑地回答:“这词语有什么可讨论的, 该怎么解释还怎么解释, 并不是讨论之后, 就能解释出别的意思来。”教师没有对这几个学生进行教育, 而是中断了学生小组讨论:“同学们不要再进行讨论了, 咱们换一种方式。小组长负责提词语, 其他成员抢答词语的意思。如果抢答结束, 还有谁没有抢到一个回答机会, 就罚他给大家唱一首歌, 好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教室内顿时热闹起来, 各个小组都积极行动起来。

教师在询问学生不参与小组讨论原因时, 发现这几个学生的观点是非常对的, 于是对教法进行及时调整, 学习效果马上呈现出来。这表明教师能够从师生对话的细节中捕捉到教学存在的问题, 及时作出调整。学习内容没有变, 学习方式方法变了, 学习过程则呈现颠覆性改变。由此可见, 教师抓师生对话细节, 其实就是抓教法应用。

三、抓学生反馈细节, 提升师生对话效度

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反馈往往能够反映师生对话的效度。教师要注意观察, 及时发现学生的不明显反馈行为, 并从中发现学生的个性认知。学生反馈细节往往呈现隐蔽性, 教师需要提升洞察力才能发现。在学习《搭石》时, 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 发现有一位学生一边读一边做手势, 好像要用形体动作来表现文本内容。在学生展示朗读成果时, 教师让他到前台来, 让他的同桌朗读课文, 他则用手势动作对课文内容进行诠释。学生们顿时兴趣大增, 都想看看这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在教师反复鼓励下, 这位学生终于走上前台, 开始了自己的动作展示演绎。其他同学都乐呵呵地看表演, 课堂气氛热烈起来。表演结束后, 教师还特别让这位学生做了几个经典动作, 并对动作造型进行解读, 其他学生也都跃跃欲试, 在下面手舞足蹈了。

教师发现有学生用动作造型诠释课文内容, 这自然是细节发现, 想到让学生进行动作造型搭配课文朗读, 这才是教师将细节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 教师对这个细节的发现应用非常成功, 学生以不一样的形式展示课堂学习内容, 收获自然也是别样的。教师抓住学生反馈细节, 师生对话效度大大提升。

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细节抓起, 为创建师生对话新维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反馈方式众多, 从文字、语言、表情、形体动作等不同角度对自身心理、观点、态度进行反馈。教师只有做细心人、有心人, 才能对学生的个性反馈有一定敏感度, 从教学过程细节中嗅到教学契机, 采用多种激发方式, 让学生将真实想法表现出来, 为师生对话提供新的维度, 抓住课堂教学生成进行教学调整, 以不一样的方式获得别样的教学效果。

摘要:课堂教学成败在于细节, 教师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嗅觉, 及时发现师生对话教学细节的存在, 并成功利用这些细节为教学服务, 使其成为教学的助推剂。教师要做细节的发现者、设计者、应用者, 课堂教学才能实现自然升级。

3.文明礼仪从细节做起 篇三

当我们重拾礼仪话题的时候,很多人会自然地联想到国家元首会晤之时长长的红地毯、威武的仪仗队、馨香的花束、亲切的握手,想到庄重的会场上井然有序的座位、整齐的着装、端正的身姿、不苟言笑的面容,或者想到从东洋舶来的茶道繁琐的程序,从西洋引进的西餐左刀右叉的高雅,似乎礼仪是处于特殊地位的人在特殊的场合所需要的摆设,而全然忘却了礼仪实际上是所有人日常生活的细节。

当今一些所谓的文明人,把自己的文明当作歧视他人的工具。我们难免心寒地看到,有时在公车上一些时尚达人优雅地占着位子,看见羸弱的老者、举步维艰的病人,却视若无睹、无动于衷,如果有衣着不如自己光鲜的人站在自己的身边,他们会投以鄙夷的白眼,嘴中还会嘟囔着乡巴佬、没文化之类的碎语,然后继续滔滔不绝地聊着自己和某位上流人士的交情,并以几句散装的外语标榜自己的身份和内涵。他们文明吗?不,我认为不!他们不配拥有知识,拥有文化!他们不知什么是尊老爱幼吗?不知什么是文明礼仪吗?他们当然知道,但却用自己的一点薄识来充当文明的外衣,以轻视他人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他们丢弃了礼仪最本质的内涵:爱己及人,可怜的是他们却还往往以此而自鸣得意。

文明礼仪不是华丽的外表,不是高雅的姿态。它可以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可以是捡起纸屑的一次弯腰;可以是排队候车时的秩序,可以是给需要者的让座;可以是获得帮助之后的一声谢谢,可以是难为人家之后的一声对不起;可以是上学准时到校,可以是上课认真聆听;可以是一句问好,一次点头;可以是一次谅解,一点宽容……这些小小的细节都是礼仪,这些微不足道的暖意就是文明,举手投足间的关爱其实可以消融心中的冰雪,可以化解人间的仇怨。当今社会许多大事件都源于一些小矛盾,这不禁令我深思:争强斗狠是失礼之举,如果人人都能恪守细节中的礼仪,也许就不会发生不应发生的事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文明礼仪是联系人心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

如果说人生是树,功绩是果实,才能是枝干,而文明礼仪,就是不起眼的树叶,是那深扎地底的根须。想让你的树硕果累累,就应增强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

【评点】

本文是一篇富有现实意义的议论文,作者着眼于当下道德文明滑坡的现状,阐述自己的礼仪观。文章前后精于生活中的小细节上——一声问候、一次倾听、一句感谢……这些在作者看来都可以筑建礼仪。结尾升华主题,语言精炼,启示读者从细节做起,巩固礼仪之邦。

4.践行安全,从细节做起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是化工公司北区pvc车间的崔若美,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参加此次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细节决定成败,安全从我做起。

“细节决定成败”是这近年来很流行的一句话,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并不等于人人都能做的到。现实生活中常看到因忽视小细节所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而在悲剧发生之后,人们最多的感慨就是如果当初如何如何,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要想真正避免惨剧的发生,唯一的选择就是从细节做起,并且要做足做好。

美国杜邦公司所有的安全目标都是零。包括:零伤害、零职业病和零事故。“一切事故都是可控的”是杜邦管理的核心,杜邦公司从一切细节关照员工入手,并建立了一整套安全管理体系,杜邦坚持安全管理以人为主的信念,并制定了一套十分严格,近乎苛刻的安全防范措施,但是正是这些苛刻措施,令员工感到十分安全。如此谨慎细致的规定,看起来只是管理中一些细节,但正是这一个细节,使得杜邦公司一直保持着骄人的安全记录。杜邦公司认为一颗螺丝的松动,一个习惯性违章,一次简化作业就有可能是一场事故,杜邦的安全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生产领域是否安全,不在于发了多少文件,不在于有了多少次检查,而在与是否执行了一个个可以执行的细节。

家庭在我心中,安全在我手中。为了家庭幸福,誓做遵章员工,这是我们每天交接班必须做的一个程序。他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时刻牢记安全,谨记安全,时刻把安全放在工作中的第一位。安全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话题,安全生产不是口头的承诺,而是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行动,是一种踏实的工作态度,是我们为企业为自己负责的一种永久性的表现。

我作为中控室的一名操作工,更应该时刻牢记安全这根弦。中控室是我们整个车间最重要的操作岗位,从电脑的每一页画面上,都能直观反映出现场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我应该时刻做到遇事冷静,头脑清醒,照章操作,仔细检查好每一台设备,每一台机泵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排除,不存在侥幸心理。工作中认真巡检,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应付了事,要把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当前我们处于学杜邦刚起步阶段,现场隐患和不安全行为大量存在,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的学下去,从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眼前做起。我将以身作则,从“要我安全”转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我懂安全”!只有我们都安全,企业才会在安全的伴随下,每日都是安全日,每月都是安全月,每年都是安全年!

我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事郑重做出承诺: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您放心,安全生产从我做起。

5.从小事坐做起,从细节抓起 篇五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礼不拘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的一句话。我认为这是一句极为简单而又平凡的至理名言。

细节是什么:是工作中一点一滴,各人道德修养,也是如穿衣,打扮这种爱被人忽视的方面,你今天的气色是否精力充沛,你的衣服是否整洁,头发是否整齐,鞋是否光洁,身上没有杂物,异味?这都是细节。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知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人做事更加认真细致,才会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而我们当今社会上的人,想做大事的人很多,都想一夜暴富,而不愿意或不屑与把小事做细。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所讲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的人在多数的情况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如,一台拖拉机,有五六千个零部件,要几十个工厂进行生产协作;一辆上海牌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架“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

位更多。

所以,无论做人、做事,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将小事做细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常听到身旁的人评价所干的某件事:“差不多吧”“不太清楚”……这样的观念一定要丢弃,要将差不多变成一丝不差,把不太清楚变为相当明白。象书中所讲的实例《荣华鸡为什么干不过肯德鸡》、《T28手机使爱立信输掉中国市场》。这些都是忽视细节的代价。所以,无论做事做人,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

细节是一种动力

一些企业家以为自己是做大事的,只要把宏观决策与战略方向确定了就行,细节是部下的事情,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企业家做好宏观决策是对的,也是根本性的,但没有细节就无法落实。细节并不是想做就能做得到,细节是一种动力,是聪慧、悟性和实战经验的高度结合,是需要加以修炼的。

细节是一种精神

在聪慧、悟性和实战经验相近的情况下,细节就表现出专业精神来,故而说,细节是一种精神。细节更多的是靠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在许多情况下,敬业精神能补救许多能力的不足,正如李素丽讲的那样,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诸葛亮一生谨慎,周恩来更能叫出许多人的名字来,所谓大智若愚是精细之极以后的宽容,即聪明以后的糊涂,是对细节的超越,而不是对细节的漠视。企业所有员工都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兢兢业业地做好、做细一切工作,使管理不存在死角。一切管理和制度都存在不足,一切合作与协调也都有缺点和空白,只有大家都关注细节,才能减少遗漏和空白,只有大家都关注细节,才能减少遗漏与失误。

细节是一种创造

不要以为创造就得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小改小革,细节高速同样是一种创造。细节创造方面我们是必须向日本人学习的。日本人没有美国和欧洲那么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也从未领导过科技革命,从来没有给世界带来过科技上的惊喜和辉煌。但日本又毫无疑问是一个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细节创造。日本的企业里崇尚细节政策已深入人心,全体员工投入合理化建议运动,在几乎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产品质量越来越高,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市场占有率也自然越来越高。

生活因注重细节而美满,管理因注重细节而鲜活。知易行难,要把各个细节都做好很困难,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加强训练就一定能将细节做好。让我们学会发现细节,珍视细节,注重细节。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6.从细节做起初三作文 篇六

班会课上的插曲,无关学业,无关教育,却使得我陷入沉思。

我百般无聊地坐在座位上,听着台上的老师舒服着爱国情怀批判着誓师大会上的一位家长,仅因为那位家长迟到后伴着升旗的国歌,买着步伐,若无其事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我不以为然,这的确并非什么大事,甚至于只是一点瑕疵罢了。

初二的仲夏时节,蝉鸣使得烈日更加焦躁不安。加大火的大地,我不堪在意它们的斗争,只因在今天,追随我数年的红领巾及其他带给我少先队员的称号将逝去。我没有失落或不舍,它似累赘,我不必再去担心因红领巾的忘带而让班级扣分,也不必每天清晨便费力的戴上,傍晚又要费力摘下。周而复始,早已厌烦。目光扫了周围,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与我一般的兴奋,甚至于合不拢嘴。

退队仪式开始,然后结束,我摘下了它,也失去了经理的权利。无堪感觉,回到了教室。

老师不在,班里已经乱作一团。有些人抽出了口袋里的红领巾挥舞着,像极了取胜归来的王者。不只是谁带起了头,将红领巾系在了窗台的防护栏上。紧接着,便有了第二、第三……相继如比,栏上被红色堆满。外头天色渐黑,却衬得红色格外惹眼。我听到了周围的嬉闹声,这是一场游戏,而刚摘下的红领巾,则是玩具。

老师归来,自然是看到了窗台那篇注目的红,脸也随之变黑。果不其然,一堆臭骂迎面而来,几位领头人,也被请了出去,一顿伺候。我掩嘴笑看被请出去的几位,心中无不幸灾乐祸,却也是知道今后不能如此了。

思绪勾回,依旧是讲台上的老师,依旧是那位学生家长。可我的心境确实不同了,老师的长篇大论无疑加深了我对那小小红布条的`看法。我长久凝视着窗外迎风飘扬的国旗,似是早看出了与从前的不同,它好像一下子重如千斤。我知道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国旗下的言行是这个国家人民的素质的体现。

7.诚信,从生活细节做起 篇七

善良而忙碌的母亲并没有太多的苛责和教训,把钱追回就回家了,事情也就过去了。但这件事在我心里却深深地留下了烙印!

我的童年虽然生活在一个书籍匮乏的时代,又在贫穷落后的鲁西北农村,然而我还是通过各种渠道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到许多正面的教育。母亲常说,邻家田里的庄稼长到自家田里来,不要摘取人家的,并亲手把藤蔓送回邻家田地。母亲经常说的三句话是:一条大路走当中,受人调教舞艺高,冻死饿死不低头。“瓜田不拿履,李下不整冠”是稍大后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佚名诗句。我的诚信的品质大概就是从童年生活的点滴中建立起来的。

有一次和大学同学聊天,说到小时候曾经欺骗母亲的往事,我说:“那些事或许并没有太多的作用。”同学却说,“你能够这么多年一直记得,就足以说明对你影响之深了”。

后来,我成家立业,有了女儿,面临教育女儿的问题。一次,我想教育女儿诚实,说到我小时侯对奶奶撒过谎。女儿听完后漫不经心地说:“你还撒谎。”我心里一沉,心想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却还起了反作用。事实也许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但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如果措辞不当或方式不对,她未必能够理解吧!

另一次,我和女儿说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我在上班时间去办点私事,恰巧碰见同事,于是我撒了个谎。听完后,女儿马上问:“你是不是经常撒谎?”我后悔莫及,心想:“撒谎”二字,不能乱说!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在教育孩子诚信做人方面,却也在许多教训中总结了一些经验。说教多了未必就有效果。我们做父母的谁不知道几个诚信故事?“狼来了”我们熟得记不起来,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距离我们太过遥远。面对不知道比我们聪明多少倍的孩子,似乎用不着再学曾子烹一口猪,也无须效仿商鞅在南门立一棵木头。教育现代的孩子,我们有现代人的方式。再生动的故事都是苍白的,现实生活真实而鲜活。教育应该渗透在生活点滴当中,无处不在,要注意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一次和一位学习不好、经常被请家长的高中学生聊天,作为老师的我问他:“为什么不听父母的话,老让父母操心呢?”他说:“小时候他们答应什么事,后来就不做。每次都那样,时间长了就不听了。”——原来如此!我们应该懂得曾子的用心良苦了!上行下效,父母言而无信,等于给孩子做了示范!

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父母要想让孩子诚实,就要从自身做起。言传不如身教。自己要言必行,行必果。教育孩子成才固然重要,教育他们成人却更是第一位的。

8.构建和谐校园从细节做起 篇八

――例谈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建构

一、略谈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和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和气、和顺。它既有静止的美,那就是人与人互相尊重、少有了磨擦。它也有动态的美,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合作,充满着正当和正常的竞争氛围。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笔者认为,构建和谐校园要从细节做起,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也要从细节做起。

我们虽不很赞成“细节决定成败”的流行观点,但我们确实坚信细节在成败中的重要作用。因为我们认为,如果过分注重细节,那么就把细节当作了一种追求,未免有小气、做作、追求功利之嫌,凡事过之则不及。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认为。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从细节做起的,而不是从细节“抓” 起的。“抓”是刻意的,有被迫无奈之嫌。“做”是自然的,不一定是靠人强迫的,强调的是一种共同责任,而不是行政个人的事。他恰恰应合了“和谐”。这是我们的第二个认为。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从细节做起,从细节“做起”不是只做细节,要把和谐人际关系做大做强。既要有宏观的构架,又要有细节的充实。这恰恰应合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宏伟工程的科学论断。这是我们的第三个认为。

权且把理念下的“三个认为”当作后面例谈的“自圆其说”或者说“托辞”!

一、例谈我校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做法

校园需要构建的和谐人际关系有党政班子成员之间、行政与教工、教工与教工、教工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关系的和谐。我校

构建和谐校园的总目标是:张扬个性、和谐发展、自主超前。下面就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构建和谐学校党政班子的做法

我校构建和谐党政子的侧重点是思想三个务实(思想务实、工作务实、廉洁务实)、三个超前(意识超前、思考超前、计划超前)。这是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第一道坎,我们主要坚持“四个意识、两个补救措施”。

1.构建和谐党政班子,我们坚持“四个意识”。

一是程序意识。正常事情的办理适用普通程序,那就是“谁分管谁负责,重大事项每周党政工联席例会研究”。紧急事项实行特别程序,但事后必须补充普通程序。这样决策民主有果敢性也有效率。这是消除误解的润滑剂。

二是尊重意识。行政之间互相尊重彼此的认识和看法,既要有包容性也要有求异性。这是增进理解的基础。

三是协作意识。学校工作千丝万缕,为了工作的进展,实质是强然将他分割。学校工作要协调发展,班子成员之间就得协作。这是团结的加固剂。

四是独立意识。班子成员既要对工作独挡一面,又要对工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一个鼻孔出气。这是工作有进展有活力的保障。

2.构建和谐党政班子,要做好“二个”补救。

一是理解补救。理就是理顺自己的思想,解就是解开自己的思维梗塞。理解就得牺牲,理解就要大度,理解就要宽容。宽容别人的缺点,宽容别人的过失。

二是沟通补救。我们主要通过会议、交心、递纸条等“三沟”形式达到“三通”:语言通、行为通、心理通。

(二)构建和谐行政与教师、教师之间关系的做法

我校构建行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的侧重点是:重德爱生、协作探索、严谨奉献。这是构建校园和谐人际关

系的第二道坎,我们有6个做法。

一是规范。我们拟定了《屏锦镇第一中心小学规划〃章程〃制度文集》。我们的目标是让文集变薄然后消失,因为到那时我们共同的规范和约束已经变成了一种自觉行为。

二是培育。精神世界需要培育。现代人对杂志、网络上的宣传材料总有一种是不是杜撰和加工的戒备心理,于是对先进模范人物总持有怀疑态度。我们的主要作法是坚持了每期至少2次的师德师风报告会,少了一些婆婆妈妈。报告会的主要素材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的琐碎事例。比如说哪一天老师弯下腰捡了地下的垃圾,哪一天老师为找一个学生顶烈日之类的。被表扬到的教师心头发热,没有表扬到的教师效仿、争创的心理就产生了。从2004年秋至今,我们已坚持8场报告会了。每次报告会,主讲的行政激动不已,会场的掌声再起,真实的人真实的事激起的是真实的以校为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下去,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灵魂打动灵魂。

三是感化。人非圣贤,孰能无情?更何况感情细腻的文人之辈。我们对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总是真诚地对待。比如老师过生日,校长就要写上几句真诚的祝福亲手把生日卡片送到教师手中,小小的一个生日卡,烫热的是老师的心灵,激发的是老师的工作热情。比如,逝世的退休老师追悼会,最后一个慰问家属的仪程,我们让退协的同志走前头,学校行政紧跟其后。这细小的事例,退协老师他们感受到了对他们最大的尊重,他们逢人就提遇人就夸。

四是迁移。文人相轻、女子思维敏感,这恰恰是小学校园共存的一个状态。如何化消极为积极。我们的主要作法是,把捉磨人心的时间和心思迁移于钻研教育教学教研。比如这一学期,我们为每位年级组办公室配臵了一台电脑,并且与远程教育资源实现了共享。再如学校老师在哪里说课获奖了、论文在中国教育学会第18次年会上获奖了。我们要在会上给教师发红包送掌声。

就是这种迁移净化了本难以宁静的小学校园,就是这种迁移促进了教师的进取心理。比如从2004年秋至今,我校教师的成果已有2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励,30多人次获市级奖励。特别是国家级奖励,这是我们原来想就不敢想的。

五是指正。对于老师们的不规范行为的提示,我们在会上言现象不言人,在私下场合与老师互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对于不规范行为的处理我们主要是以表扬先进代惩处。

六是提升。境界需要净化,灵魂需要提升。我们爱把老师们的先进行为与师德师风的要求对号入座,与学校的需要入座,这样老师们的境界不断提高。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做法

我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侧重点是:勤奋拼搏、自立合作、探究创新。这是构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第三道坎。我们主要有三种做法:

一是营造一个氛围。对于师生关系,我们主要是营造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氛围,实现“尊重”大接力:我们要求老师们要化学校行政对他们的尊重为他们对学生的尊重。对于生生关系,我们主要是营造文明向上的氛围,比如本学期,我们主要开展“校园十讲”活动,以每月评选一批“校园小天使”为营造重点,如9月卫生小天使、10月文明小天使等等。

二是规范日常行为。我们主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准绳,让学生内省,并以“红领巾监督岗”为平台,加强学生的自查自纠能力。

三是开展活动引导。小学生反感空洞的说教,需要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引导他们。我们每期有一个主题,每月有一个目标,每周有一个重点。比如,我校 “6-3年级”的以班为单位,每周一轮次在国旗下开展“朝会大家看”活动,以点带面,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四)以构建和谐环境为纽带,提升人际关系的和谐度。

我校构建和谐环境的侧重点是环境人文化。这是构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保坎。

人总是要与环境为背景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往往要靠和谐的环境为纽带,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功效。比如每期开学前,我们总要除校园的杂草、扫校园的垃圾,干干净净迎接师生的到来。比如我们提出师德4567工程,我们在每个教师办公室进行了张贴,我们提出的学生“十讲”,过道上有每间教室也有。我们爱用这些细心的事来促进和谐的进展。

过了三道坎,砌了一个保坎,校园和谐人际关系就基本形成。但校园和谐人际关系还受到校外环境的影响。在这里不再作阐述。

校园和谐人际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促进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生成。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梁平县梁山小学

潘晓燕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让他们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积极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因此,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梁山小学的管理工作,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我们着重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习理论武装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对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意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等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教师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发展影响极大。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我们有针对性、有计划地抓了教师的理论学习: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理论,让老师能站在新世纪的高度来明确教育的重任及工作目标;学习教育基本理论,使其在教育教学中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实践的主体

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的改革,改进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学习教育法规,使他们在工作中自觉保护儿童的合法权利,实行依法执教„„这些举措使广大教师端正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掌握了方法,为其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夯实了基础。这些也是我校校风好,学风正,学生素质高、替力大,学校备受社会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制定目标激励人

教育工作是一项目标性很强的工作,学校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以此来激励大家不断努力、勇于实践,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我们制定了争创市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学校和梁平县城名校的奋斗目标,迄今,市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已验收合格,市级文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已经申报,梁平县城名校正分阶段实施。

目标的实现是与探索、追求、创新分不开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把阶段性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总目标,再把总目标分解为若干个易于操作、便于评估的子目标,分层次、有步骤地完成,进而落实总体目标,为此,我校专门制定了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我们力图经过不懈的努力,建设一个“敬业奉献、博学专攻、务实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坦诚”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师德高尚,学识

渊博,教艺精湛,无私奉献,团结开拓,关爱学生”的教师队伍。经过几年努力,目前这两支队伍正在朝着我们制定的目标健康发展。

三、发扬民主尊重人

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知识分子群体,有他特殊的尊严和强烈的“参政意识”。我们应尊重教师的价值与意识,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为此,我校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对事关学校发展,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教职工福利待遇,各种规章制度等事项提交大会讨论,形成决议,采用民主表决的方式通过;每学期还要定期召开教研组长、班主任、学生家长、学生代表、教代会主席团成员、退休教师等会议,及时通报学校工作,收集教师、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每周召开一次校务例会,内容是学习理论,安排工作,研究突出问题,交流各部门工作情况。在校务会上,大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对于重大问题认真研讨,集思广益,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

由于我们尊重了教师的意愿,充分发扬了民主,学校管理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政令畅通。

四、重视情感团结人

管理者往往容易忽视被管理者的情感需要,一味用严厉的训

斥,高压手段来“征服人”。从表面看来,被管理者被“驯服”了,而内心对管理者充满了抵触情绪,那就谈不上同心同德搞工作。我们重视情感作用,用情感调动人,团结人,因此我们开大会、小会或外出与老师参加活动,从不以校领导自居,不摆“架子”,使教师觉得我们很有“人情味”,“领导”和教职工之间没有人为的界线。这样教职工就会自觉地团结在校长周围,团结在领导周围,学校的事情就好办了。

五、创造条件培养人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青年教师尤其如此。对学历未达到大专学历的中青年教师,我们鼓励他们业余进修;对已获得大专学历的希望读本科的教师,只要专业基本对口,不太影响工作,学校给予积极支持,所以我校45岁以下的教师均已获得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对于教师的备课、教学、改作、辅导,我们与教师一起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根据城镇孩子的实际,拓宽了德育工作的途径,并以点带面进行指导,努力提高教师德育工作水平;对于教师参加优质课竞赛,论文的撰写,我们都精心指导。由于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梁山小学涌现出了一批在本县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

六、排忧解难留住人

教师生活中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实际困难,弄得不好,不仅影

响教育教学,甚至还会出现人才外流现象。学校领导工作就是服务工作,就要帮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当好教职工的“后勤部长”。我校近几年先后为几名教师家属实现再就业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99年完成了56套近7000平方米的教师住房建设工程;教职工小孩上学做到“有求必助”„„这样就有效地留住了人,近几年,学校没有一位教职工要求申请调离,不仅如此,近3年有近100多名外校老师参加了我校的招聘考试。

七、和风细雨引导人

梁山小学有教职工108人,41个教学班,近2600名学生,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难免出差错或犯错误。发现教职工的缺点、错误是大加训斥,严格处罚,使教职工犯了错误还背上包袱,还是和风细雨的引导,使之认识其危害性,并以此为戒,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中,我们选择了后者。对个别教师的师德,工作态度,群众关系等问题,我们总是冷静地通过和风细雨的工作,分析其危害性,帮助处理好问题。这样老师不仅提高了认识,学到了方法,还消除了精神压力。

八、典型事件警示人

学校工作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是保护学生健康成长。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其中一类可能发生在学校,如老师体罚、变相体罚等,使学生受到伤

害;另一类是可能发生在上学路上、家中或社会上。为了防止以上两类事件的发生,对于报刊登载、电视播放的少年儿童受到伤害或死亡的案例,我们及时组织教职工学习;我们还经常利用学校的电视闭路系统播放专题片,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梁山小学作为一所学生人数较多的学校,又处在县城梁山大道的主干道上,加之近几年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但是,由于我们把问题想得全、工作做得细,没有发生重大伤害事故,我校学生健康成长得到了保障。

九、德才兼备任用人

一个好的学校领导班子,可以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一个软、懒、散的班子,再好的学校也会办垮。为什么梁山小学连续几年在县教育工作目标综合考核中均能获一等奖呢?除了上级领导、教师的努力外,还与学校班子建设分不开,在用人中,学校坚持任用德才兼备、有事业心、组织纪律性强、勇于创新开拓、不计个人得失、乐于为梁山小学发展竭尽全力的人,班子“人心齐,泰山移”,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十、以身作则示范人

一名干部就是一面旗帜,古人云“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因此,学校干部另一个作用就示范作用。要求教师做到的,干部必须率先做到,干部不与教职工争私利,如考核为优

秀等级和奖励晋升,干部总是让教师„„这样学校干部就为教职工树立了榜样,老师当然也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这种以身作则的示范比空头说教当然作用更大。

十一、不失时机推举人

我们多年来一直在教师中宣传这样一个观点,当教师不想当“名师”,不是一位有事业心的教师。要当名师一方面要依靠自己不断拼搏、开拓和同事的帮助;另一方面,当一名教师取得了某方面的成效时学校要及时推举,促进教师更加奋发向上。为此,我们在发展党员时优先考虑思想要求进步、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国家、市、县级骨干教师,我们积极推荐;各级学会发展会员我们主动申请名额„„到目前为此,我校有国家级骨干1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各级教育学会会员30人。

十二、坚持动态评价人

学校对老师的评价,往往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准确恰当的评价可以让教师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扬自身潜力,因此我们对教师的评价视为一门艺术。一方面用科学的评估细则对教师的工作量、工作态度、工作业绩进行量化评估,同时也注重恰当地把握评价教师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学校对于每位教师的评价都是动态的,全面客观的。人非圣贤,对于某些方面有过缺点错误的教师,学校也本着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的

宗旨,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

由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全校教职工在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中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人本管理”的认识与实践

(单位:梁平县新盛镇乐都完小

姓名:王昌松)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革新,昔日的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化管理等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以人为本,解决人的系统问题已成为21世纪学校管理的核心问题。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就是要依靠人、尊重人、开发人的潜能、凝聚人的合力、实现人的价值。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依靠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创造教育教学新成果,从而实现教师的人身价值。

一、学校人本管理的基础—满足高层次需要

需要是指有机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他是人的全部行为和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教师也是人,同样有着一定的物质需求,忽视教师的物质需求只谈精神需求是不现实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结构理论清楚的告诉我们,人只有当满足一定的低层次需要后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师根本不富裕的前提下,注重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我曾在一所学校主持工作时,注重增收节支、积极争取上级投入、社会捐助,新修教师住房、扩建师生食堂、绿化平整校园、发放教师交通补助、提高教师奖金,改善了教师的生活待遇,满足了教师正常的基

本生活需求。他们虽居偏僻乡村,有了较好的物质生活保障,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教师是从事脑力劳动的特殊群体,物质待遇不是他们的主要追求,他们更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尤其需要升华超越职业的人生境界。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一种自信,觉得自己在校长眼里有位置,更觉得在这所学校,甚至这个行业上有价值、有实力、有用处,从而大大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校长要懂得尊重教师,更要不失时机地欣赏教师、激励教师。一句问候、一声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会使教师心存感激,从而迸发出潜心工作的热情。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教师常常以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快乐,继而更加奋发努力地工作。特别是一所学校的优秀教师群体,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力求工作上有所成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积极投入教育科研,不断创新教育成果。我在学校管理中,根据学校实际,努力创设良好平台,不断满足教师进取发展需要。我在一所学校工作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更高层次的追求,我就从安排毕业班教师工作入手,对毕业班的年级实行平行分班,订出评价目标和重奖办法,实行公开公平优先竞争上岗,激励教师去实现自我、创造自我价值。一年后,这个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教师受到了重奖,得到了领导、师生、家长、社会的好评,提升了自身在教育界的

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自身的人身价值,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在这帮人的带动下,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

正确应用需要理论,校长一定要摸准并尽可能适应教师的心理需要,作好雪中送炭工作。要创造诱发积极需要的条件,充分调动教师潜在的积极性,燃起不灭之火。要适时调整需要,不失时机地引发各自生命的潜能。满足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时代的追求,是迈向人本管理的通行证。

二、学校人本管理的方法——激励

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达到预期工作目标。

1、运用成就动机,激发意志潜能。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永不停息地激发教师向上的意志潜能是校长的重要职责。每个人都有一种向上的意志潜能,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取得成绩,获得社会承认或他人认可。教师向上意志潜能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教育精品。因此,校长要善于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要依据精神生产的规律,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师生产更多的精品。

2、运用期望理论,进行目标激励。

教师很大部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激发力量或动机强度取决于达到目标对个人需要的价值和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估

计。确立的目标对个体越有意义、越能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现的可能性也越大,对个人的激励作用也越大。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针对不同的工作项目,确立适度的具体的目标,使目标既富有挑战性又具有现实性,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前几年,我在指导教导处制定小学毕业班的目标时,重点考虑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该年级在四年级、五年级每期时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生率状况;二是五年级期末成绩在全县同类学校的位置;三是学生平行分班的搭配;四是确定具体的完成成绩指标数量,对指标数量的核定是一个细致的工作,要注重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视现实情况的研究;五是明确奖励档次,对成绩保持者、下降者、提高者分别都能对号入座,但要以奖为主。通过这样制定的目标,教师觉得和情和理,工作起来有干劲,只要认真努力都能满足自己的愿望。目标就是旗帜,目标就是奋斗的方向,敲定了目标,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每年我校小学毕业班的成绩都能得到了大幅提高。

3、运用强化激励,激发活力。

强化激励是强调人的行为结果对其行为的反作用。学校管理中的强化就是不断帮助教师获得成功,强化其信心和意志。正强化就是通过肯定和奖励,促使教师良好行为的重复出现,增强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形成乐观向上、不畏困苦、敢于开拓进取的顽强意志。校长要理解和信任教师,当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差错和迷茫的关键时候,校长要理解、体谅、关心、爱护教师,主动承担责任,引导教师从迷雾中走出来,使教师的积极性不会因挫折而消失,使正强化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学校人本管理的手段——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在尊重、真诚的前提下,彼此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以实现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团结奋进的目的。沟通有助于双方相互加深认识,了解真实思想状况,建立诚挚的情感。沟通是学校工作的助推器,更是学校解决内部矛盾,增进团结的金钥匙。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一定要避免一对一、一对多的命令式、批评式对话,多采用指导性、激励性的对话,更要放下架子多在非正式场合走进教师的心灵去一对一的沟通。当教师有情绪时去沟通,当教师生活反常时去沟通,当教师有困难时去沟通,当教师在默默地工作时去沟通,当教师获得成功时去沟通„„不失时机、平心静气、和颜悦色地沟通。通过沟通,了解教师的工作进程,了解教师的意见和看法,了解教师的快乐和困苦,吸纳教师好的建议,消除工作之间产生的隔阂,解决教师的艰难困苦,从而缩短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心际距离,赢得教师的信任,激发教师的信心和毅力,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需要是基础,激励是方法,沟通是手段,开发人力是

目的。需要、激励、沟通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互相补充。人本管理的内涵十分丰富,校长应当根据校情、师情,积极主动探寻学校人本管理的规律,灵活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去组织、激发、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最大的贡献。

浅谈管理与依靠的关系

合兴镇龙滩完小 黄明祥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敢于管理教师与善于依靠教师的关系,对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曾从事过小学的行政管理工作,就管理与依靠的关系,谈一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大家知道,人类自从有了学校,就存在着学校管理活动。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大致可归纳为管什么、怎么管和谁来管三个方面。管什么是管理内容的问题,包括对人员、财务、校产、工作、时间和信息等的管理;怎么管是管理手段问题,包括管理体制(含领导体制)和机构、管理法规和管理原则方法和技术;谁来管,涉及管理人员。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就在上述方面下功夫。但又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突出重点。例如:在管理内容上,最重要的是抓好人员管理,因为其它方面的管理都要靠人去实施。在人员管理中,重点是对教师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学校管理中的被管理的重要对象,必须对教师实行严格管理。

当然,我们提出敢于对教师严格管理,并不是挥舞管理的指挥棒把教师当作奴隶来整治,而是应当把教师当作学校的主人、当作相信和依靠的力量予以充分的信任和完全的依靠。我们的严格要求和严格管理正是建立在尊重教师、依靠教师这样的基础上的要求和管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把教师当作被管理的对象敢于管理,而且要把教师视为依靠的力量善于依靠。

为什么必须善于依靠教师?一方面,我们知道,学校的职能是传

授知识,培养人才。要实现这一职能,必须通过教学这一手段。教师又是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没有教师,教学活动就无法开展,学校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职能,学校就不成其为学校。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青年一代的成长,而且与整个社会的文化进步有着重大的关系。总之,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教师工作的好坏对学校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我国建国以来的教育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尊重知识、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育事业就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就明显提高。反之,不尊重知识、不尊重教师、不依靠教师,教育事业就倒退,教育教学质量骤然下降。“文革”的十年浩劫、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教师,造成害了一代人、误了一个时期的发展的严重恶果。这是应当记住的沉痛的历史教训。所以,我们说学校必须善于依靠教师。

如何才能做好善于依靠教师这一工作呢?这是一个常新而永恒的话题,不少仁人志士发表了各自高明的见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就自己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的感觉来看,应从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善于依靠教师的问题。

一是尊重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地位,大力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学校,尊重教师,就要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就要尊重

教师的劳动,给予老师一定的地位;就要大力支持教师工作,全力为教师创造和提供宽松的条件。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信任教师,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讲,要做到信任教师,合理安排教师,使每一个教师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做到知人善任。善任必须知人。我们主张应当清楚地了解每一个教师的思想状况、文化水平、教学能力、工作态度、特长爱好、健康状况及家庭情况等等,做到心中有数;知人还要善任。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妥善安排,合理使用。特别是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和学校内部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的时代,动员教师积极投身改革和主动参与管理,使教师有用武之地,有参政议政之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聪明才智,这是学校管理者应竭尽全力做好的重要工作之一。教师有了信任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三是关心教师,体贴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

学校管理者应积极努力,关心教师生活,为教师的工作和学习创造有利条件,设法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帮助教师解决上些实际困难。要善于与教师交心谈心,善于与教师交朋友,体贴教师,要把思想工作做深做细,要让教师把自己当成知心朋友。“仕为知已者死,”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无怨无悔地工作。当然,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和事,应该妥善处理;对违法违纪的个别教师,也必须进行严肃的批评和必要的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决不搞一团和气,但也要注意教

师的心理承受能力。

敢于管理教师和善于依靠老师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学校管理中,如果不敢于对教师进行大胆管理,那么依靠教师就是一句空话;如果不善于依靠教师去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那么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就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在敢于大胆管理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体现依靠教师的思想;只有把教师当成学校的主人予以依靠,对教师的严格管理才更加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为此,我们应该坚持既把老师当作被管理的对象对他们进行大胆的管理,又要把教师当作学校必须依靠的力量予以充分的信任和依靠。

2006年5月

彰显教师个性:学校管理的新理念

管理的问题首先是一个理念的问题,也是一个主导价值取向的问题。在学校管理中,人们越来越强调从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这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在学校的“科学管理”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有的学校把“科学管理”仅仅看成是强化“量化管理”,结果重形式的条文过多,教师为了应对那些量化表,反而给他们潜心研究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这种“过度”的量化管理,把极富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变成为处处以分数定量的机械程序,把教师变成了统一指令、机械操作的“工具人”,这哪里还谈得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在这种管理之下,教师的教学没有了个性,没有了风格,这样如何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又如何形成特色学校呢?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学校管理的理念,应把显扬教师的教学个性作为现代学校管理的一个主导价值取向,强调以教师为本,体现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管理指导思想。

一、树立“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一份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它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要素,树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思想,笔者认为,这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应建立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理念。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虽然存在着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但它绝不是老板与下属的关系。由于学校管理系统的目的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使得学校管理系统内的所有教师个体都具有管理他

人、被管理和自我管理三种状态。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活动,相互影响,协调一致,表现为强烈的双边依赖性,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凸现教师的管理者的身份,充分体现其学校“主人”的作用。而树立“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方面教师参与了管理决策,也就有了实现具体工作目标的承诺,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了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使全体教师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师认识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这样就能激发教师的使命感。

二、营造富于人情味的工作环境。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群体对个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的任务主要在于设法为发挥员工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员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因此,在当前更要强调学校管理者的“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尤其是要创设一个尊重的环境。关心、爱护教

师是对管理者最起码的要求,但仅有关心爱护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管理中更强调对教师的尊重。“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心理力量是何其强大。“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一治国安民的哲理同样也适用于学校。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学校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实践表明,满足人的需要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给教职工提供充足的机会来满足其个人发展专长、爱好和事业的需要,也即学校除了要求教职工服从学校组织的目标外,还需要更多地顾及教职工的利益,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做到关心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奉献。

三、要科学地培养人,使教师的人才资源成为再生的资源。

学校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学校要使用人,更要重视培养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具有不断学习的权利和义务,学校要根据本校教师的情况,制定出长短期的规划,务求通过多规格、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和培训,让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致力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整体素质,促使教师的价值保持在一个不断提升的状态。因此,教师培训应该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使教师成为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技术、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及创造性的教育者。

四、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张扬教师的个性。

我们正在进入“人与世界生存关系的自觉时代”。马克思认为,最初的人类以族群为本位,是“人的依赖关系形态”,只有经过个体本位阶段,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才能达到人的最高发展阶段,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形态。这三个阶段是人的发展必须经过的几个成长步骤和构成环节。当今时代人类基本上走过了前两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两种发展形态,正在准备向第三阶段即“自由个性”时代前进。前两个阶段的“依赖性”关系是以承认人与人、人与物的对立为前提的,第三阶段则不同,这里人与人、人与物已超越了对立,达到了和谐发展、共同生存的阶段。因此,如何面对“自由个性”的问题,也是当今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现实。过去我们往往把人看着是确定的、有限的,而现在人是未确定的、可能的、无限开放的观念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现代科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发展能利用各种干扰因素,实现自身的再生与发展。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必须承认人发展机制的复杂性,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教师的个性,把张扬教师个性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

石安镇

徐绍智 二OO六年五月三日

也谈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处理

——礼让小学 邱雪茹

在学校工作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活动:一种是教书育人的活动,一种是从育人活动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管理活动,即组织育人活动的活动。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一方面,学校是有系统、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人的场所,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活动的进行,必须依靠科学管理。可见、学校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管理过程和教育过程紧密结合的过程。

根据我国学校管理长时间实践的总结和要求,并从管理和教育双重属性的基本点出发,加强对教育活动的科学管理,努力实现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是学校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

一、把握学校管理过程的特点 1.以双向育人为主旨的目的性

所谓双向育人,是指育人的过程和育人管理均具有双向性,即教育者(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管理者(领导)与被管理者(教职工)、管理者与受教育者彼此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体系之中。

学校管理本质上是育人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是人,生产劳动者是人,劳动产品还是人。学校管理过程是通过信息的交流去影响人、培养人的过程。所以人是学校管理之本,育人是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

基于此特点,对双向育人实施管理的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有:

(1)学校管理不宜单纯机械化,定量化地去设计育人的过程和评价育人的成果。

(2)学校管理应采用一定的经济方法手段,建立一定的竞争机制,但不能采用“计件付酬”的原则。

(3)应通过指导、引导、诱导、督导使被管理者消化、转化、变化、内化,变成有意识的自觉劳动,从而充分发挥背人工作的创造性。

2.以分阶段推进为主线的有序性

学校是一个由彼此联系的不同要素构成的系统,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教育目标展开的,具有自己严格的程序性。学校管理过程以一学期为一管理周期,形成由计划——实行——检查——总结四个环节有机连结的程序。因此,学校管理工作也必须按照此程序不断向前推进。此外,实现学校管理程序的优化,也必须强调程序结构的完整性、程序活动的连续性和灵活性,具体措施如下。

(1)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合理的安排组织,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实施计划。

(2)在各项工作开展以后,学校管理者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检查,获得反馈信息,再根据所得信息对计划进行评估,调整计划中的不合理部分,灵活运用。

(3)随着时间的延续,推进到总结阶段时,对整个周期的管理工作进行总的评价,并为下个周期的计划提出依据。

所以,由于这种生产性周期长,是不能搞“大兵团作战”的,一定要遵循各项工作的客观规律。

3.以一定条件为前提的可控性

学校管理过程是可控的,但要使控制有效,必须具备明确的目标、畅通的信息渠道、科学的方法手段、健全的组织保证等条件,为了使学校工作按自身的程序运转,以保证教育目标和管理月标的实现,学校管理者必须对整个学校工作系统实施有效的控制,使其按照管理者的目的运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实行计划控制和质量目标计划控制。

(2)建立有力的执行系统,通过决策和组织来控制执行,使整个程序不偏离主线,按原计划目标进行。

(3)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善于运用检查、调节手段。

二、以学校管理过程的结构优化为基础

学校管理过程作为一项整体性的活动,要使它产生最优化的结果,就必须依靠其基本的结构合理化和最优化。而结构又是指组织或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构成形式。因而,结构的优化又必须依靠这种结构的要素及要求的组成形式的优化来实现。

学校管理的主体,是指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决策权并能起主导作用的学校管理者,通常表现为在学校管理活动中享受一定权利,承担一定责任,为他人服务的个人或组织。所以,结构的优化,需要有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工作作风,较高的政治文化和能力素质,能明确自身的职责权限,掌握和运用有效领导方式的领导人员。以“精干、统一、效能”为原则,设置机构,调整职能,提高管理绩效。建设一支互相容纳、互相信任、互相帮忙、互相支持,团结、务实、创新、进取、实干的管理干部队伍。

学校管理的客体,是指学校管理活动的承受者,指那些进入管理主体活动领域的人和物,是管理主体影响和作用并使之发生变化的对象。对于客体来说,应充分组织和协调好学校管理的各种资源,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各类业务骨干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利,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学校管理的中介,是持续连接学校管理主体和客体的方法措施和手段,是两者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桥梁。所以,应具备先进科学的方法手段,注意各种措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创新体系。加强和改进校务公开制度,确立并完善“三结合、一统一”的决策执行系统: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结合,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相结合,校内决策与校外咨询相结合,决策——咨询——执行——监督——反馈相统—。继续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校院两级、重心在院”的管理体制,进行管理流程再造,扩大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加强二级学院的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学校管理过程的此三要素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必须注意各要素的协调管理实施,不能随意只强调某一方面,或是以损害某一要素的利益来发展另一要素。

三、以构成学校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的运行为条件

学校管理过程中的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管理过程的整体,各个环节运行的优化带来整个过程的优化。

1.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也是确立目标的阶段。所确定的目标要有先进性,激励性,要高于学校周期的目标,但也不能不切实际的地“空”高。目标的制定应合理地将学校工作的性质、任务和上一执行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我们所要实现的目标,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措施、时间进度等都进行一个妥善的安排。尽量做到清晰明了,严密周全。目标的制定,还需要融入科学的预测和非凡的决策,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例如,一个新的年级组建时,要考虑到师资力量、学生的现状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学生的分班,任课老师的配备,班主任的配备,要尽可能做到合理、水平均衡,使教育资源的配置得以优化。

2.执行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存主要包括组织、指导、激励和协调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执行必须以计划为前提,又要通过执行的优化来保证计划的全面实施。

此阶段既要根据目标要求组织实施,又要根据情况变化,搞好调节平衡,根据环境条

件的变化来对计划中的某些指标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补充;既要实现自行管理,又要做到有效控制,通过信息的反馈调节,采用一定措施纠正偏差,使工作恢复到正常状态。如,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学生、备课组、班级等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做好思想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使执行顺利进行。

3.检查阶段

检查是对实施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检查的内容有实施的进度、质量、平衡、人员间相互协作等情况,检查的方法有像《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按月考核》这种正常性的检查,有教务处对年级组教育教学上作视导这种临时性检查。有质量检查的阶段性检查,也有教研组、备课组等自查、互查等。在检查工作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各项工作的性质,任务确定相应的检查标准。

(2)检查过程一定要公开,发现问题必须保证客观、公平、合理、严格地处理,不能对半点差错有丝毫的忽视。

(3)检查一定要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结论,有利于信息的再度反馈。

4.总结阶段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对工作现实结果进行评价。主要做好三项工作。

(1)成果考评。由学校统一组织对学生的考试,对教师的考核,对照管理目标,对他们工作,学习的绩效作出公平的评价。

(2)实施奖惩。对学生通过文明学生、三好学生、优秀班集体等的评选,对教师的“评优”等措施,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以激励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3)总结经验。总结以上各环节的优劣与得失,应用到下一周期的学校管理活动中,有利于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的不断完善,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益。

总结的实施中,要注意以全面总结和专门总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总结必须合理,能为人所接受;按总结“自下而上”的步骤全面实施,不可混乱;要把总结的结论上升到一个高度来分析,将所有观点提炼出来,进行深入认识;要把总结中找出来的问题作为下一周期计划的参考和依据。

要将以上四个环节相互联系起来,根据其相互关系进行整体的协调、优化,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管理过程的优化。

四、以环境优化作保障

实现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总是要与一定的环境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同整个社会是紧密联系的,这就使得学校管理必须与外界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在良好的环境中从事学校管理活动,更能使学校管理过程趋向优化。

这种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与此相对应的学校管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通过宏观管理,使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并能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有利于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状况进行教育管理活动,改变单一的办学体制模式,使教育活动增添更多的投入,补充不足。

从内部环境的微观管理来看,这个环境包括“时”、“空”、“物”三个方面。“时”是指时效、时序。要求学校里人人具有较强的时间、效率观念,按时、按量、保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空”是指空气、氛围、气氛,学校里必须有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和学风,要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富有强化感染力的优良学校传统,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具有内聚力的集体,建立校内外多方面的协作配合关系。“物”是指一切的物质设施,学校应有必要的经费、校舍和场地,需要有适应教学和活动的物质设施,要有健康丰富的书刊资料等。总之,从教育观点出发,要使一切物质设备和校园环境做到节约化、美观化、合理化和教育化,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融化和体现在“时”、“空”、“物”的环境优化

之中。

实现学校管理过程的优化是学校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各项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一个保证。由此,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不断去探索、寻找更有效的优化方式。

2006

农村小学校长如何树立威信

摘 要:校长必须具有一定的威信,这是校长有效地实施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的前提。校长不仅是学校之魂,校长更是学生人生阅历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校长能在教师中树立较高的威信,会给工作带来许多方便,也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提高工作效率。关键词:威信 效率 途经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校长,若要有效地发挥其领导功能,实现既定目标,不仅需要拥有一定的权力,而且更需要有实施权力的威信。校长的威信包含了校长在教育、教学、教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识、才能、品格、情感、魅力、交际等等,它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并能对全校师生产生的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校长的威信越高,与师生的心理距离就越短,自身的影响力、号召力也越强,从而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更加自觉地、努力地工作、学习。在学校人们常常把校长的威信视为“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在多年的校长岗位上,我曾想方设法注意在教师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可是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是未能探索到提高校长威信的途经和方法。

到底如何才能树立起威信呢?通过学习、思考、摸索、总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锻炼和培养:

一、以德修身、威严自生

古语云:智,谋之本也;德,廉之据也;德之不端,其谋拙出,其本损焉。德是做人之本,为政之本,德高才能望重,厚德

才能载物。许多调查表明,教职工对校长最不能容忍的问题之一,就是校长的品行不端。品行不端就名不正,名不正则威不立,威不立则令不止。因此,校长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志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堂堂正正做事,堂堂正正为人。对上级敢于讲真话,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客观反映情况,做到表里如一,对下属要一视同仁,对他人不存坏心眼,对自己工作的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校长和其他管理者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和误解,有时还会发生争执。在这种情况下,应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用光明正大的方式加以解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要求校长做到勤政廉洁,克已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关心、爱护教职工,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问题,特别是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校长可亲可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二、以绩示人、威可创生

一个人要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有所建树,一个人有无事业心,就看他是否在不断地追求。作为校长追求的目标,一是追求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善于提高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追求一流的学校管理,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规范校内布局,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三是追求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学校内部的激励机制;四是追求办

学效益,培养德、能、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校长只有干事、干实事、干成事,才能赢得师生认可,使师生满意,这是衡量成绩的最终标准。只有不断的开拓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大的工作业绩,也才具备了树立自身威信的基础。

三、以能带人、威缘能生

能力是指校长的才能和本领,是校长应该具备的广博的知识与卓越的领导能力。一个校长若既精通业务知识,又有丰富的管理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工作就会得心应手,指挥若定,就能赢得人们的敬佩和尊重,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校长的能力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率,校长的能力对提高威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实践证明,没有能力的校长不可能有威信。校长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1.计划决策能力。决策是领导的一项重要职能,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只有那些善于决策、科学决策的校长,才是称职的校长。反之,那种遇事手足无措、优柔寡断,或单凭心血来潮决策的校长,不仅常常导致决策失误,贻误事业,而且也直接影响自身在下属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学校管理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决定。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其决策就会建立在具有目的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基础上,其管理活动就会符合科学化、合理化的要求,从而使群众从心理上敬佩他、信赖他、服从他。2.组织指挥能力。这是将决策付诸实践的能力。要使决策付诸实践,就要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等,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能。校长要密切联系群众,充

分了解群众的内心世界,合理使用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逐步确立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

3.改革创新能力。学校要办出特色,校长必须要有改革创新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对教职工的高效使用和对财务等条件不断改造上,也就是让每个教职工处于最佳位臵和多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全校教职工的作用就可以形成一股合力,学校管理达到最佳整体效应,以校长为核心的强大的集体也就形成了,校长对教职工的重大影响标志着威信的确立。

学习是提校长才能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深入学习,深入研究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政水平,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才能树立起自身的威信。

四、以识服人、威随才增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是知识分子汇聚的地方,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早已形成了“有知识为荣,无知识是耻”的观念。因此,作为教师的教师——校长,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广泛涉猎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学校管理知识,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要突出重点,善于积累,勤于积累,刻苦钻研,大胆改革和探索教学教改管理,成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并积极引导和激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教改的经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有质量的教学研究课题,提出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设想,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学校教学工作步上新台阶。也只有这样,师生在你渊博的知识面前感

到的是敬佩、信赖,甚至是崇拜;相反,在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学校,身为校长如果学识浅薄,对教学工作不能加以具体的指导,说不出所以然,尽是瞎指挥,师生们是不能饶恕你这个无知无能校长,怎么能从内心佩服呢?

五、以规制人、威伴公生

树立威信需要校长严格执行制度并做遵守制度的榜样。作为一个校长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而必须带头守纪律、守制度,以此影响师生。校长在工作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道。校长的工作作风是树立威信的其中另一个主要因素。作风好、威信好;作风低,威信低,甚至无威信。校长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在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这就要求校长在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要有过硬的作风。

1.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校长在学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师生目光的严密监督之下,并且容易引起师生的模仿。校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做表率,做楷模,就会对师生人格品德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就会让自己成为他们效仿的榜样。

2.严格要求,严格考核,奖惩分明。严格要求教职工的有效办法是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要强化管理,狠抓落实,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对教职工敏感的,关注的热疑难点问题,要严格按工作实绩和规章办事,切实坚持“校务、政务、财务”公开,公开监督的办事制度,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有效性。

六、以情感人、威从心生

校长影响力的建立是一个情感沟通的过程,校长除必须通过自身的言论、行动,证明自身品质是否过硬、处理问题是否公正、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办事效率是否高强等方面,还要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体现“人情味”,和师生多沟通,多交流,多关心,多支持,相互尊重。对教师而言,校长的表情更令人关注。有人比喻说,校长的脸色就是一张“晴雨表”,“导向牌”,校长有什么样的脸色,学校就有什么样的风气。因为校长的脸部表情也是一种信号、一种特殊语言,它反映了校长的喜怒哀乐和思想作风,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在树立校长威信中,一定要注意把握自己的脸部表情,要有意识地让它准确传递信息,传递健康向上的信息,以对教职工形成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巧妙运用脸色语言也是一种艺术。

1.威严怒仪,正气凛然。作为一名校长,如果没有一点威严,做起工作来将非常困难。虽说教职工总是喜欢校长的脸部“阳光灿烂”,但有时,对于违反纪律、犯小错误的教职工,就应当板起脸孔,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疾言厉色,拍案而起。这种严厉的脸色语言,有力地传递出一种信息,使教职工受到震动、教育和刺激,从而起到扼制作用。

2.友好善意,和蔼可亲。教职工最喜欢的,莫过于校长的和颜悦色了。在平常的工作中,校长应当保持平和的心境,以温和的脸色对人。这种脸色所展现的是友好、善意。

有些校长片面地认为,只要自己板着脸孔,严肃一点,就可以帮助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在教师面前,他们总是摆出一副冷面孔,没有一点笑意;或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这样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校长和教职工的关系紧张,使他们不敢接近,有话不敢说。校长和教职工之间就像隔着一堵无法逾越的墙,使他们从心里感到的是畏惧而不是敬重。这些人之所以保持一副冷面孔,有两种原因:一是性格习惯使然。有些人天生不爱说笑,或是“热水瓶性格”,内热外冷。当教职工不了解他们时,会影响彼此的关系,但相处时间久了,教职工从校长的言行中了解到了其为人品格,就会产生新的认识,但这需要以较长时间的接触为前提。二是片面认识使然。有些校长以为对待学生就应“严”,而“严”就必须板起脸孔。其实,这种看法未必正确。校长的威信来自人心的敬意,一名优秀的校长,要在教职工中树立威信,不是靠威吓、粗暴的手段来实现,靠的是校长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校长使用的强制手段尽可能地少,教职工对校长的尊敬唯一源泉在于校长的德和才。”不当的脸色有时会起到负面导向作用。事实证明,校长与教师之间彼此要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相互支持的同事,生活上亲密无间的挚友,感情越深,关系越密切,校长的威信就会越高。

威信既不能向上级要,又不能靠别人吹,必须由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去赢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威信将随我而行。

我是一名有着5年校龄的农村小学校长,从我5年的校长工作实践中使我懂得教育界那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应该是:德才兼备,有热情的服务态度,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校长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个人,要有人文关怀精神。校长是学校管理的重心人物,而学校管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主要靠一校之长。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如何才能把学校管理好呢?

一、作为一名校长应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应结合实际争取有自己的特色。

一个学校的生存,乃至发展的前途都离不开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理念如果紧跟时代的步伐,那么这个学校的发展前景就会很好;相反校长的办学理念跟不上社会的步伐,那么该学校的发展前途将是非常渺茫的,校长的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应该是一个学校的主要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在向人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还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突出自己的优势,避开自身的弱势,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学校,而不是盲目地把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生搬硬套地搬到本校加以实施。

二、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网络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素质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与人类共始终,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教育一直在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劳动者,而且可以把一般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者。它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重要因素。

怎样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主要是正确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的两者关系。作为一名校长,这是我们要经常考虑的,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书面联系等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把教育办好办活。

(1)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对集体进行教育工作联系的一种有效方式。召开家长会可以使学校和老师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与绝大数家长取得联系,且联系面广、效率高。因此召开家长会是目前学校与家长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家长会一般在学期期中或学期结束前召开。其主要内容是向学生家长通报本学期学校教育工作基本情况、班级基本情况、小孩在校表现和家长协商如何配合进行教育学生。召开家长会,事先要作充分准备,目的明确,内容充实,时间紧凑,要讲究教育实效。

(2)书面联系

书面联系是学校或班主任用书面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的一种常用方式。书面联系有定期和不定期联系两种。定期联系主要是每学期结束时,将学生手册或成绩单送交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并请家长签署意见。不定期联系一般是指学校、班级准备开展教育活动时,或学生做出了某些突出成绩或出现较大问题时,采用书面报告方式报告家长。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条件的限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各自的教育责任理解还不完全明确,各自的教育思想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配合工作的具体过程中有时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分歧,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我们必须正确地解决这些矛盾和分歧。搞好三方面的联系,保护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管理中要体现公平公正、人文关怀

公平公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碗水端平。有时候,老师不图什么,评优秀的名额总是极少数,职称评聘也是有政策有框框的。老师们就是图个有真实,就是图个你校长做事公平公正,阳光操作。作为一名校长,应该让榜上有名者理直气壮,让榜上无名者心甘情愿。只要你办事公平公正无私,你校长就没权、没钱,但却做到了问心无愧,这样的校长就有魅力了,就有号召力了。校长的人格魅力就成了一种学校的教育资源。

人文关怀说明了就是校长要有“人”味。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是无情的,是冰冷的,但校长执行起来必须要有人情味。例如,一般早晨我来得较早,遇见老师就总是先打招呼,总想找一个理由和老师拉近距离沟通。与老师们的关系,我觉得既惟妙惟肖,又实实在在。既需要艺术,又需要笨打实揣。校长在教师群体中应做到:沟通零距离,接触等距离,观望远距离。我喜欢这样一句话:“朋友永远是朋友,但错误还是错误。”在我校人人都常说“对事不对人”这句话,在对待一些制度方面的,我基本上都按原则办事,事后多找相关老师谈心,这也消除了我与教师之间的隔阂,体现了人文关怀,既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又体现了制度的人文性。

四、制约农村小学发展的因素

农村小学校长难当,是因为农村小学原有硬件设备欠缺、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生源素质偏差、学校无其他经费来源。因此,作为校长,往往为经费所愁、为课改所惑、为安全所忧、为管理所困。

1、为经费所愁。有钱的家好当,无钱的家难当。现在的农村小学校长,大多数是当无钱的家。不熟知教育情况的人,以为学校是政府拿钱,足额预算,校长不用操钱的心。其实不然,教学设备添置费、校舍维修费,基本上未纳入预算,大型的工程主要依靠各级政府拨款解决,小型的主要依靠自己,而农村小学校舍及设备一般比较陈旧,需维修之处比较多,往往力不从心。农村学校硬件设备不完善也是个“空白”,急需添置,这也导致农村小学课程改革陷入了困境。如我校,只有农村远程教育电脑一台,而且还经常坏,基本一学期能好好用一个月就算是一种幸福。现在,农村小学除了办公经费之外,几乎无任何财源。我校为三百人的农村小学,按一个学生四十元的办公费用拨给学校,一年就那么一万二千块钱维持学校运作,还不如城市一个三口之家的中等家庭的开支。因此,许多农村小学都处于负债运行状态,举步维艰,校长往往为了经费而犯愁。

2、为课改所惑。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解决了多少教育问题?最终会是一个什么结局?课程改革在我校也开展了几年,虽然也参加了几次乡级的培训,听了几位“土专家”的讲座,但至今也没有弄明白课程改革的真正原因。新课程改革所针对的教育观念、课业负担等问题,其实质还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问题,与教材几乎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养不高,什么样的课程和教材也无法解决教育效率问题。如果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不从根本上得以提升,教育观念没有转变,用什么样的教材也都会教变味。若在教材这些枝节问题上绕圈子,什么样的改革也都是雨过地皮湿,不会有什么真效果。

课改实施关键在于课堂,但现在课堂教学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甚至连汤也不换。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不能不是课改的悲哀。究竞课改的路在何方?冷静地反思当前的教育,如何应对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搞应试的局面,也是校长深感的困惑。

3、为安全所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问题,各级警钟长鸣,学校已到了比教学还重视的程度,天天讲、日日查,校长成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但因学生多,教师少,教师约占全校的总人数的1/15,极小概率事件总是在所难免。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安全隐患很多,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课间玩闹时磕磕碰碰,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另外还有可能出现离校出走和被人贩子拐走、擅自出校游泳溺水死亡、上下学途中被车撞、食物中毒、流行疾病、打架斗殴、运动摔伤、心机梗塞等疾病引起的突发性死亡、歹徒进校滋事行凶等等,叫人防不胜防。一旦学生在学校出了大的安全事故,家长、学校、校长三方都承受不起。家长痛失的是孩子;学校付出的是巨额赔偿;校长受的是处分,轻则记过降薪,重则撤职“双开”(党籍、工作籍)。

4、为管理所困。实施新课程必须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如何健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正是农村小学校长所面临的一个困惑的问题,许多农村小学仍以抓学校常规管理,应用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形成新课程教学、旧模式的管理的局面。而学校管理,难管理的是具有活的思想的“人”。校长的工作主要是对各方面相对成熟的成人。校长如何激发教师内在的活力和工作热情,使之对工作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投入工作,是校长的又一个困惑。农村小学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许多优秀教师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基础差的学校流向基础好的学校,这种“抽水机效应”的调动,极大影响农村小学办学质量,也危极农村小学内部的管理。

另外,由于人事制度的改革,给校长带来巨大的压力,如采取绩效工资制、职称方面的竞聘上岗等。在竞聘中,必然有部分教师落聘,他们积极性会受到了打击,工作热情会锐减,会增添校长管理的压力。而教师一旦聘上了小学高级教师,要想拿下来,作为校长也无权。这些教师认为自己资历老,应该聘上。有的教师工作方面得过且过,吃老本。因此,聘上小学高级教师相当一部分在学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总之,对于这些老师来说,校长对他们来也没有什么办法,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竞聘上岗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学校内部竞争激烈,教师之间勾心斗角加剧,矛盾激化,难免给校长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与挑战。

一个农村小学校长,你没有本事让老师们有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但你有能力让老师们有一个好的工作心情。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曾说过的一段话:“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我们的老师又何尝不是那一粒种子,又何尝不是那一条毛毛虫呢?要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小学校长,应多为他人着想,在我们学校,学生第一,教师第二,校长最多是第三。

在学校里,校长是最普通的,农村小学校长,得首先是个好总务主任,好传达员,好教导主任,好少先大队辅导员,然后你才是一个好校长,因为农村小学没钱,没人,没钱要办事,没人要干活,你校长不领着干能行吗?农村小学校长就是要不怕辛苦,不怕累,为学校的发展,脚踏实地勇于奉献,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早上班,迟离校,这已成了我的习惯。我不需要别人领我情,因为在校长这个位置,必须这样干,换个人也会这样。我常说,一个没架子,朴实无华,肯干不计个人的得失的校长,自身就是一种管理资源。

作为农村小学一名普通的村小校长:以师生为本,服务到位,精心经营好自己的学校。这就是我的追求和所为。

浅谈小学校长的管理艺术

摘 要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核心人物,也是关键人物。更是重要的决策人。校长的管理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治校策略等都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诚信 规范 细节 求新 团结

提高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人们也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反过来说,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位好校长!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核心人物,也是关键人物。更是重要的决策人。校长的管理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治校策略等都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管理实践中的体会:

一、发挥校长示范带动作用

二、理顺关系,搞好团结

三、善于学习,不断提高

(一)发挥校长的示范带动作用

1、“诚信”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人与人沟通的根本准则。也是校长与教师间构建良好关系的基础所在。讲白了就是校长讲话要算数,不能今天变,明天变了,找不到主心骨。一旦决策过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有再大的阻力也要克服。不能半途而废。

2、“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长管理要按章办事,依法行事。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校长必须熟知各项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并且能遵守规范操作程序,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平时我努力做到三省,一省,明白政策的相关规定。经常咨询请示相关职能部门,做到对最新的政策,操作程序充分了解;二省是知晓规范操作的程序,如工程招标的程序,政符采购的项目,公用经费的使用等,学校的相关制度都在教师会上讨论通过;三省是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对于学校评优评先,财物开支等重大事情都会在公示栏上公示。学校每学期在学期结束会上将一学期学校的财物支出情况,政符采购,维修项目,审计结果等都进行公示。做到管理公开,民主透明,群众知情。

3、“细节”

人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学校管理重在细节,从小处着眼,所谓的细节,就是别人眼里习以为常的事,不被人关注的事。都是所谓的“细枝末节”。但是,往往细节管理,是问题致胜的关键。大家知道,当校长的每天也有许多事务纷扰,容易变成一个事务型的校长,一天到晚的忙碌。自主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是,再忙也要关注细节,做到预则立,不预则废。我每日要做到三查,一查环境,早上一到校,我会巡视整个校园环境,尤其是环境卫生,保证校园环境干净整

洁;二查课堂常规,及时巡课堂教学情况,保持教学秩序良好;三查安全隐患,随机检查一些不被关注的地方,进行安全排查,创设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4、“求新”

“求新”一词在这里是创新办学思路。一个社会的进步要创新,科学技术进步要创新,学校管理更要创新,创新思想,创新目标,创新方法,创新行为。创新是发展的前提和要素。在学校发展中校长是决策者,因此,创新办学思路,创新办学行为特别重要。这也是特色办学的需要。学校教育都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但是在办学目标和理念上可以因校而异,因时而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断地求新求实,将学校已有的经典诵读特色,体育特色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学校提出和谐教育七彩文化的特色办学思路。立足于学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开展阅读班级评比活动,阅读考核活动,开展每年一次的阅读文化节,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态度,提出“快乐阅读七彩生活”的阅读文化理念,提出以“好书为伴,坚持每天阅读,培养精神气质,打造书香校园”的师生发展理念。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走进师生的心田,成为师生的文化大餐,精神大餐。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

(二)理顺关系,搞好团结

理顺好关系,搞好团结是当好校长的关键。校长的能力再强,教师的水平再高,但如果不善于搞好团结,那也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所以,一名优秀的校长,首先应理顺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组矛盾,这组矛盾处理得妥当,全体人员会同心同德,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尽力完成工作任务。如果这组矛盾处理不好,或者僵化,就会造成离心离德,关系紧张,工作被动,甚至产生逆反效应,即使被制度的威严制服,也还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怎样理顺这层关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注意:

第一,尊重教师的人格,以理服人。无论是安排工作,还是处理日常事务,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要量材使用,客观条件要基本适合其施展才能,主观上其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然后面授任务,阐明理由,使其心悦诚服,乐于接受,尽力完成。即使教师违了章,也要以理服人,说明原委,使他接受批评,服于处理。作为校长要使老师们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礼贤下士,尊重大家。

第二,作教师的知心朋友。校长要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身体健康和其它一些事情。经常和教师谈心,了解他们工作中的问题,征求他们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了解他们生活上 的困难,关心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安心工作。要使教师们对自己有话敢说,有话愿说,有话可说,使教师把校长当作工作上的领班人,生活中的知心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肯干,干得乐意,校长才能有凝聚力,不忧政令不通。以心换心,工作上信任,生活上关心,以诚相待,以友相处,一视同仁,不偏不向,不忧工作不顺利。理顺人际关系,就是校长与同志们心心相融,心心相印、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

(三)、善于学习,不断提高。

校长是个领跑者,首先自己跑得快。做一个优秀的领跑者必须比别人跑得快,跑得比别人远。校长获得这些素质和才能,惟一的途径是学习。好的校长是善于学习的校长。在使用中学,向教师学,向学生学,向书本学。这是校长工作的精髓。

上一篇:2022浙江继续教育 进出口企业出口退税原理与税收筹划下一篇:表扬员工爱岗敬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