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责任与能力

2024-08-23

也谈责任与能力(精选6篇)

1.也谈责任与能力 篇一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点燃学生创新的火把。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历史责任,为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应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不断地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激发人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因材施教,重在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培养其自主的意识、独立创新的精神。确立教育的个性化原则,要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勤思考,多讨论,鼓励学生提高批判能力,发展创新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创造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相长”良好氛围。

1. 创造性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人的基本素质培养中,创造力是根本的素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杨振宁教授说:“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充分的开发。”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社会和企业无缝对接的高素质创新型技能人才。

2.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与素质教育本身的内在联系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即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教育和智能教育,而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使其智力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还使其精神得以升华。通过创新教育,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创造性地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 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教育和知识教育。

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的源泉,它不仅为创造提供原材料,而且能启迪人们的创造灵感。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创新的科技创新的要求,教育必须从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转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统一的教育观上来,加强学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开阔学生眼界,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陶冶情操,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从而关系到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自身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意识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熏陶作用。一位优秀的教师就是开发人力资源的科学家。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学习,善于探究与反思,不断创新,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挖掘他们的潜能。

2. 打破传统观念,创新课堂教学。

技工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的方针。首先,技工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中级技术工人。这一培养目的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毕业后达到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毕业后即能独立顶岗操作。其次,技工学校的教学内容,既有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学,又有生产实习课教学,而且,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生产实习课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最后,技工学校的教育形式,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采取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双轨道教育的形式。以上特点决定,技工学校主要是靠教学这一基本途径来完成它所担负的任务。因此,技工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的方针,把教学工作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学校领导应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工作上,教师也要把完成好教学任务、教好学生作为最根本的职责。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创新?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明确自身的职责重在“引路和导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理性思维,使其在自主、自觉的学习中得到发展。“学生主体参与教育活动的程度是影响其创造力培养和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只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导”而不是“教”,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用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吸引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愿望和渴求。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素质和创新教育,社会的发展也逐渐走进了信息发展的核心。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引进,引发了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变革,专业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即教学多媒体化、教育资源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教学中必须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要从对知识的传承走向引导创新。

新形势下技工学校的素质教育,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要正确面对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改革和发展的眼光认真地分析和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要紧密结合技工教育的特点,紧跟时代步伐,以人为本,全面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打造出受社会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优秀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晓华.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J].发明与创新, 2005, (6) :34.

[2]张宏烈.“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7) :49转.

[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也谈企业社会责任范畴 篇二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性种类

1、经济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经济责任。以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代表的传统企业社会责任观念认为,企业的责任就是为股东赚钱。他们用“经济人”的概念赋予企业以人类的性质和经济利益目的,假定并且要求企业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其唯一目标,不考虑企业行为的消极后果,坚持“道德中立”。弗里德曼(M.Friedman)认为,企业只有一项社会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企业不应有“社会良知”。

2、法律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从法律的角度看待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果也是千姿百态的。守法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承担法律责任是从法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范畴的界定,固然有值得肯定之处,但法律责任之外还有经济和道德责任等不同的其它形式的责任,单纯从法律的角度或是过分强调企业的法律责任因而忽视了道德等方面的责任因素是值得商榷的,更是与时代潮流不符的。

3、企业经营方式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非营利组织BSR(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把CSR定义为“一家企业以一种能够满足或超越社会对它们的道德、法律、商业和公众期望的方式经营”。企业社会责任当然要求企业有一种合适的经营方式,这一界定注意到企业与外部社会之间的有机互动,达到彼此间的理解。但经营以外,企业还应有其它行为,比如社区捐赠等。单是一种合适的经营方式并不能说明企业完全尽到了社会责任,而只能说是尽到了部分社会责任。

4、道德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范畴,将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企业的承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通过自由决定的商业实践以及企业资源的捐献来改善社区福利的一种承诺。”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将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将与员工、他们的家庭、当地社区以及整个社会合作来改善生活质量的承诺”。世界企业永续发展委员会曾将企业社会责任范畴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社区、社会的生活品质。

5、认同人数的多少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范畴。持此观点的多数为美国学者。他们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营利性的企业,在其决策机关确认某一事项为社会上多数人所希望之后,该营利性企业就应该放弃盈利的意图,以符合多数人对该公司的期待。换言之,公司的社会责任,除了必须依照法令行事外,亦必须实践“公司的伦理责任”以及所谓的“自行裁量责任”。我们认为把“社会上多数人”作为一种衡量标准,显得过于绝对而且不符合实际。因为企业的某一行为,可能损害了债权人、雇员的利益,但这些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构成“社会上的多数人”,如果需符合社会上多数人的期待,那么公司很少有放弃盈利意图的机会,毕竟对某一特定公司而言,其利害相关者大多数情况始终是社会中的少数人。此外,企业并不能限制于营利性企业,非营利性企业也应承担社会责任。

6、综合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范畴。企业社会责任毕竟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责任,而是多重因素的有机组合责任。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唯一存在的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它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雇员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以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尤其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规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这种观点涵盖了所有的利益群体,几乎把企业(公司)看成了无所不能、尽善尽美的社会实体。但这个定义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二、企业社会责任范畴的基本含义

企业社会责任范畴是理解与企业社会责任系列问题的基石,它是基于特定的经济、法制和道德水准等状况,企业应承担的道德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以及他们的综合责任,体现为对内部员工的和企业外部的作为和不作为。

从历史的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大致经历了朴素道德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现代道德责任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向现代道德责任阶段回归的过程之中。当然,四个阶段的划分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因为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要求对企业采用不同的调节或者制约手段,所以只是一个或几个责任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人类社会的早期,没有独立人格的企业,人们对企业的要求或者企业自身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主要是基于道义,出于人们对员工、企业以外的社会和环境的发自内心的良知和意识。这种良知和意识是极其原始、单纯而直观的。早期,企业即使存在也属自然人性质的企业,维系社会的主要因素是朴素道德,企业也不例外。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早期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企业是经济人。经济人的企业对社会的主要责任是经济责任(斯密并未全部否认经济人的道德责任,他的经济人也是道德人)。早期企业强烈的个人本位主义使人们在对企业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把企业看成仅仅是股东们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组织体,追求股东们利益最大化也就成了公司的唯一目的。经济人的利己本性促使经济人主要承担经济责任(最终导致社会财富的增加)。伴随经济的发展、进步,人遵守社会规则的要求日益凸显,于是进入企业法律责任阶段。然而,伴随着企业的日益增多,企业已日益成为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和最重要的经济力量,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同时伴生诸如环境问题、劳工问题等等,并且日益突出,于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新理念便应运而生。强调公司目标应是营利性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并重,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该兼顾社会效益。目前,这一理念己进一步发展为道德责任优先论。从现实的角度看,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高度现代化、全球化,必然要求是企业承担社会道德责任。这些责任可以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也可以是它们的交融,但首先是道德责任。当然,现阶段的现代道德责任较初期的朴素道德责任在内涵和外延上是有区别的。

三、正确理解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范畴的两个误区

一种误区认为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又要回到“企业办社会”的模式中去,这一点在中国十分明显。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不同于“企业办社会”,因为所谓的“企业办社会”是指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将企业看成是一个行政单位,企业承担了本来应该由社会承担的福利功能,如企业办学校、办医院、办社区等,其结果是企业用于支付的社会成本不断增加,企业效率低下。而现阶段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剥离的前提下,企业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和对社区的社会责任,实行是一种自愿的道德责任。其结果是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进,获得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赞誉,实现企业与社会利益的双赢和共同可持续发展。

3.也谈责任与能力 篇三

一个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首先是以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份存在着的,一个人只有学会对家庭负责,才能懂得对社会负责。因此,从小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家庭责任意识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我们现在传承下来的许多家书,像《孔子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其宝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在培养子女家庭责任意识上的真知灼见。然而,当下对中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处于一种严重缺失的状态。中学生们在家庭责任意识上究竟存在些什么问题,又应该如何改变呢?这些都是我们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要面对的问题。

一、自我身份认知的恐慌

当今中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淡薄首先体现在中学生对自我身份认知的不确定和恐慌。个体总是存在于群体之中的,个体最可依赖的群体中居于首位的一般来说都是家庭,对自我身份认知的恐慌正是个体缺乏家庭归属感的表现。

比如,一次课堂上,当笔者让学生们自问“我是谁”的时候?竟有很多人语塞。他们想了半天竟只能说出“我叫什么名字”的答案。对自己身份认知都不清楚,又何谈对家庭的认知,对家庭的责任呢?也有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仅限于“我是我自己”。以致于思想上出现了很多误区。有的学生小小年纪竟发出了:“做人好无聊,好累,真羡慕动物,他们可以充满激情的活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为什么而生活,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价值,这正是当代青少年的共同问题。

有一段时间出现过的青少年自杀现象曾引起社会的热烈讨论。其实青少年的厌世自杀便是他们对自我身份认知不明确的最好体现。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而当他们回过头来时,同样发现自己身后一无所有,这时候所造成的恐慌是在所难免的,发展到厌世自杀的结局不能说是偶然的。这也是整个社会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的失策和悲哀。

可以说,这种无根的恐慌是青少年家庭责任意识缺乏的最普遍体现。一个尚未独立的个体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和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性,对家庭缺乏依赖和信任,那么必然导致家庭责任意识的进一步淡漠。

二、家族观念的淡漠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某某出自书香门第,某某出自名门望族,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这些话都是在强调一个人的家教传统。现在的中学生当中,不少人家庭责任观念的淡薄,不仅表现在他们只愿享受家庭的爱与照顾,不愿承担家庭责任,更表现在他们对家族观念的淡漠和无知。

这里笔者所说的家族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每一个家庭都有其渊源:爸爸的爸爸,爸爸的爸爸的爸爸,都是什么样的人呢?还有多少孩子在关心这个问题呢?当下还有没有哪个年青人可以静下心来,去认真地倾听爷爷讲那些以往的事情呢?

在笔者教的学生里面,有很多学生是不知道自己的爷爷的名字的。有学生的祖籍是外地的,当笔者让他向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故乡时,他竟只能说出一个地名而已,有的甚至不愿谈起那个落后贫困的所在,这也是他们对家族观念漠不关心的重要体现。还记得一个学生在一篇随笔中这样写道:“那天,听到爷爷去世的消息,心里感到一些悲痛,我的童年是爷爷一起度过的,只知道他很疼我,而对他的印象就只是零星的记忆。父母要我跟他们一起去老家奔丧,我首先想到的是,明天的课怎么办?要知道明天的课都是主课,落下一节就很难听懂了。所以,我还是没有回老家送爷爷……”对于这段习作,笔者心痛不已,这个学生面对伴随自己童年的亲人离去的表现,让笔者很不理解,一面是爷爷,一面是学业,而她竟选择了后者,连自己爷爷的最后一面都没去见。

家族观念的淡漠,家庭认同感的缺失,也促成了上文所说的那种无根的恐慌,他们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家庭责任意识,不仅表现在对父母的感恩,更表现在对家族渊源的了解,对家族传统的熟悉,而这正是当下所严重缺乏的。

三、感恩意识的缺失

一般来讲,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全心全意的,是彻彻底底的。如果说,爱是相互的,那么孩子对父母也应当是一种全心全意的孝才对。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首先,受时代观念的影响,对于父母与子女的地位关系的看法变得不像以前那样严格了。“老爸”、“老妈”们有时被孩子们戏谑成“老哥”、“老姐”的也不在少数。一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提到父母时居然轻快地称之为小伙子和小姑娘。对于自己的父母缺乏足够的尊敬,无论如何是不妥当的,在这种观念之下,如何能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其次,有相当数量的孩子把父母给予的一切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理所当然地该为自己服务,父母也理所当然地该受自己的气。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正是他们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体现。在一个同学的作文中,他这样写道:“凭什么你工作不如意就朝我发火,凭什么我们家穷就要我好好学习,凭什么我们家穷就要求我不能出去玩。我要说不,我只愿意过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一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对于父母的辛劳他没有一点感恩,只是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

再者,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当下的很多青少年个性太过突出,对好多东西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往往关注的是一个人的潇洒,一个人的快乐,而且固执地以为这就是活着的真理。孰不知,这样的观念,却正造成了他们价值观的严重歪曲。

时常有学生问笔者:“老师,这个是不是过时了?”而笔者的回答通常是:“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过时。”例如感恩,这是从古代到现在再到将来都值得培养的一种观念意识。也有很多人把感恩理解为对帮助你的外人的感谢,而往往忽略了对身边亲人的感恩。孰不知对家人的感恩更是应该的。

四、对策

那么,问题既然清楚了,就必须对症下药。针对以上提出的三点,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补救。有句话说得好:“即使是神的话语,也需要推销给众人,否则他们不会接受,生硬的演说不会有什么效果。”笔者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对于中学生家庭责任意识,除了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之外,还需要有策略、有手段地进行家庭责任意识的激发。那么,如何找回青少年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呢?初步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传统孝文化的教育不可懈怠。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那些对待父母感天动地的行为,在我们今天看来有些愚孝的味道,但正是这个愚孝才真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只要我们稍微加以改造,去除其中愚昧落后的因素,这些祖先的感人事迹还是可以继续发挥它们的感召力的。

其次,培养中学生的成人意识,让中学生们去切身体会父母的辛劳。这个也是要用教育和激发的方法。要时刻提醒他们,他们不是毫无是非观念的儿童,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要能够深刻理解诸如“一生一世骨肉不分离”等基本家庭观念。同时,要让学生们感受得到肩上的重任。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他们的行动总会得到家庭的强力支持;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肩负着先辈的使命而生的,他们是一段血脉的传承者。

再次,要通过比较来激发他们的家庭责任感。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案例,一些有着国恨家仇的孩子,往往会成大器。同样的,当看到别的家庭凭借家庭成员的努力由衰微变得强大起来的时候,一些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为自己的家庭而奋斗的雄心。

最后,我们前文讲到对家族观念的培养,对家族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而这些就一般的家庭而言,大都是口授的历史。因此,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可以多讲讲先辈的光荣历史或者持家的美德,以激发孩子的家庭自豪感和荣誉感。

4.也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篇四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教学;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48-01

提高计算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计算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认为计算易教不太重视教法的探讨,表现在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学生认为计算好学一听就会,不动脑筋机械地练习,错误经常不断。当出现计算上错误时,一般都归罪于粗心。经常提醒学生:“计算时细心些”,但收效甚微。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重视计算审视

观察学生日常作业习惯,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看到计算题立刻动手写上“=”,快速着手计算,或打草稿列竖式,或就直接口算出计算结果。似乎计算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运动,丝毫没有困难。其实不然,分析学生计算中的种种错误就能发现,很多都是没有细致观察思考、简单机械操作所造成的。就如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认真审题,分析相关联的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以确定正确合理的解答思路一样,混合运算同样要审题。通过默读审题可以避免“32”写成“23”的失误;通过审题可以确定分数、小数转化方向;通过审题发掘算式暗藏的简算特征;通过审题可以克服违背运算规则的假性简算,如:2000÷25×4=2000÷100=20,不仅要“做前审”,还要“做中审”“做后审”,使脱式计算的每一步都合理、简洁、灵活。长期训练,积聚内化,既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又能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二、强化述理训练

计算过程也包含着丰富的思维内涵,有根据运算顺序法则的判断,也有根据运算律进行的直觉推理等。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展示学生思维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相互启迪,就要训练学生的述理能力。我们在平常的新授或巩固练习反馈之际,都要留出充分时间让学生阐述理由,展示思维。如:描述规律的推导过程,探究发现的概括性法则,阐述计算步骤的依据规则,引导自述、互述、争述,人人都有展示与表现的机会。在学生自主述理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述理中展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促进智慧的碰撞与分享,促进数学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鼓励简洁表达

此处所指表达主要是纸笔运算的书面表达。以往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教师对计算书写格式等做了许多教条式的规定,如几步运算即要看到几个“=”;又如简算“1.8×4×2.5”时,一定要先写成“1.8×(4×2.5)”,再写“1.8×10”,不能直接写“1.8×10”,致使本来几秒钟的思维历程转化到书面上竟延长为几分钟,阻碍了学生的直觉思维与情感响应。因为教师严格的书写要求,我们甚至还发现在解答一道求8名同学平均体重的问题时,有同学居然写出了8步计算的递等式,让人感慨时间与精力的无谓浪费。其实混合运算只要写出中间关键步骤和结果即可,只要顺序、方法正确,过程详略不是评判正误的标准。就小学数学而言,不管是单纯的混合运算(含简便计算),还是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混合运算,只要写出关键的两三步就够了,学生可以匀出更多时间进行审题中的判断推理或过程中的反思检验。所以计算教学确实要放弃一些书写上的陈规陋习,还学生以书写“自由”,鼓励简洁表达,让学生计算表达时能畅写、创想,感受书面表达的简洁美,数学思维的流畅美。

四、倡导估算渗透

郑毓信教授在论及通过数学学习来发展学生的数感时曾指出:我们确实需要发展学生对于客观事物和现象数量关系方面的敏感性,包括对数的相对大小做出迅速判断,也需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可见估算意识的强化与数感形成是紧密相关的。虽然各年段教材估算已有渗透,然而日常教学中时有将口算、笔算、估算三算割裂分离的现象。我们要坚持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有意识渗透估算训练,以多角度检验反馈相关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或计算过程,充分发挥估算的功效。估算同样需要简洁、合理的方法,体现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估算同样需要现实生活的经验,体现主体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探索;估算能力的形成是将来参与诸如创造性地进行项目策划、工程预算等社会实的基础。

5.也谈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篇五

一、读一读,体会一个“美”字

读,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更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完整的生命活动。

首先,应该让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任何外在的强制性的或是功利性的读,一定是片面与低效的,或许它能达成譬如获得信息、掌握知识等功效,但它不可能实现心灵的震撼、心智的启迪,不可能实现人的生命的生成。《燕子》及《古诗两首》中描绘的春景真是美不胜收,同学们陶醉在迷人的春光里,我抓住这一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朗读得极有感情。是啊,谁不想把这春天美景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呢?所以,这时候的朗读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这时候的读才可能成为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其成效是明显的、多方面的。

其次,读就是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验。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谛、人品精华、人情意蕴、人世沧桑,它是人的思想、志趣、情感等的有形折射,是多彩亮丽的生活世界的无声写照。所以读还不够,我觉得应该让它们与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体会得更加具体、深刻。

二、讲一讲,注重一个“活”字

这里的“讲一讲”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内容:

1、复述课文。这些要求复述的课文故事性都很强,语言文字很优美,我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同时还可通过自己的想象,添加自己的语言,把复述的内容讲得更加生动、具体、完整。

2、讲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上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我就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宋庆龄的小故事,然后举行了一次《名人故事会》,让学生通过讲故事来更多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同时根据课文内容,我班还开展了“动物故事会”、“科学家发明故事会”、“民间故事会”等学生喜爱的讲故事大赛活动。

3、讲自己的故事。在上《我的油布伞》一课时,学生们被课文中的母爱子、子敬母的世间真情所感动,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我说:“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亲人的关心和帮助,一定也有着自己感人的故事,好好回忆回忆,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看谁讲得感人。”课后,在教室里出现了这样一幅情景:各小队成员围坐在一起,静静地聆听其中一位成员的故事。那情景是何等的默契,连平时的几个“调皮分子”也都瞪大了眼睛,不插一句话。是啊,学生在书本中感受到了母爱,在生活中体验到了母爱,让他们把自己的感人故事讲出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这份浓浓的母爱,何乐而不为呢?

三、演一演,突出一个“趣”字

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学生比较喜欢,例如=《祁黄羊》《推敲》、《九色鹿》等。作品中人物的性格鲜明,仅仅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何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表演出来呢?于是同学们按小队开始自编、自导、自演,排起了课本剧。你瞧,他们多忙!首先要选好编剧,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是挑演员,看能否把握住人物的性格;最后是导演,准备好道具就开始排练。过了两三天,他们就可以闪亮登场了,每一次的课本剧表演都获得了成功。可以这样说,演一演,学生知道了作品的大意,感受到了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查一查,强调一个“放”字

1、观念要开放。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因为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应该放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内容要开放。即可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与社会生活接轨。题材要广泛,思路要开阔,让学生有自由驰骋的余地。如《沙漠中的绿洲》一课,我设计的实践活动为:地球上的环境怎么样?要求学生先去搜集、整理成专题《热爱地球妈妈》,讲给同学、家人听。

3、形式要开放。或写或画,或唱或演,或调查研究,或查阅资料,可独立完成,也可几个同学合作完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

五、写一写,落实一个“实”字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是: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学完《塞特凯达斯瀑布》后,我设计了以下综合实践活动:观察你所在乡镇的环境,可以查阅各种资料,写一份环境保护的倡议书;学完《第一次汇款》后,我要求全班同学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邮局认真填写一份汇款单。

6.也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六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更应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使他们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首先,应慎选阅读内容,调动阅读兴趣。阅读内容应选择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兴趣的寓言、童话、儿歌等,这样的内容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其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思维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加以辅助。语文教材中插图丰富,画面形象、鲜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这些插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春天》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按顺序说出春天的特征,接着鼓励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我又将其抛给学生们讨论,并及时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让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与同学进行对话练习,整个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这样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更容易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

1.自学法

教师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孟子曰:“学贵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这些都有强调学生自学自得之意。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就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有了自学的能力,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形成了自学习惯,就可以受用终生,这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2.精读法

所谓精读,就是对书报刊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句阅读,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的基本的手段之一。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书籍,推荐优秀的课外书

开卷未必就有益。读书要有所选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扩大知识面。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读物: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故事》《童年》等,报刊如《读书》《课外阅读》《儿童文学》《少年文学》《语文报》等。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培根说:“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因此,我们应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读书笔记还可以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把握阅读内容。读书笔记的形式有许多,如摘录式、剪贴式、手抄报式、提纲式、质疑式、体会式等。

3.指导写读书心得

新《课程标准》强调“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厚积”自然就“薄发”了。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或是三言两语的评论,或是感受最深的人、事、段及其对写法等的点评,或写写读后的感想体会。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的收获,都应该记下来。久而久之,有助于学生习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与文本对话的乐趣。

四、为学生创设更优的阅读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多做一些服务性工作,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

1.学校办好图书室

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有了图书室,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图书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海洋的好场所。

2.班级办好图书角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位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教师也可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3.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上一篇:提高党性修养对照检查下一篇:《学会合作》课后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