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工作指标及管理要求

2024-12-09

医学影像科工作指标及管理要求(共9篇)(共9篇)

1.医学影像科工作指标及管理要求 篇一

医学专用科工作制度

一、负责医学专用者,在手术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术病员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详细检查病员,了解思想情况,确定医学专用方式。重大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沦,共同制定医学专用方案。

二、医学专用前,应认真检查医学专用药品、器械是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

三、医学专用者在医学专用期间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认真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术者联系,共同研究,妥善处理。对实习、进修人员,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四、手术完毕,医学专用终止,医学专用者要把医学专用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危重和全麻的病员,医学专用者应亲自护送到床,并向值班人员交待手术医学专用的经过及注意事项。

五、医学专用后应进行术后随访、对全麻及危重病员、新开展的针刺和中药等医学专用,应于24小时内随访,并将有关情况写入医学专用记录单。遇有并发症,应协同处理,严重并发症要向上级汇报。

六、术后应及时清理医学专用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医学专用药品应及时补充。

七、为随时参加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等危重病人,应做好人员值班、操作技术、急救器械等方面的训练和准备工作。

2.医学影像科工作指标及管理要求 篇二

管理学科在新乡医学院学科也已建设发展了十几年,成为了支撑我校学科发展的六大学科之一。学校近期多次强调要“构建起以医学为主体,理学和工学为支撑,文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医学教育体系和‘一体两翼’的重点学科框架”,管理学科对我校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 我校管理学科发展基本情况

我校管理学专业招生最早始于2001年,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首次招收5年制(自2005级开始学制改为了4年)本科生30人。发展到现在,我校已拥有专业的管理学科院系1个,即2004年8月成立的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截至2013年7月底拥有管理学科专任教师39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31人。

现开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开始招生)4个本科专业,在校生342人。同时,现有管理学学位硕士点1个(情报学),在校研究生5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双学位2届招生110余人。

2 我校管理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2.1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2.1.1 教师年龄结构问题

我校39位管理学科专任教师中男教师15位,女教师24位。39人中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25岁;35岁以下的24人,36岁至49岁的13人,50岁以上的2人,平均年龄34岁;教龄在10年以下的30人,其中10人不足5年。

这样的年龄结构意味着整个教师队伍以青年人居多,年龄偏小,年龄分布没有拉开档次,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因大部分教师教龄短,教学经验扔有待丰富,教学技巧还有待提高,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应作为一项繁重的日常工作来抓。

2.1.2 教师职称结构问题

目前39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者9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5人。可以看出,目前的职称结构还不合理,突出的问题有:一是中、初级职称过多,占全部教师的74%。需要指出的是,不仅助教和讲师队伍过大,且晋级年限大多集中于同一年,这样的局面也不利于年轻教师的顺利成长。二是高级职称少,正高职称更少,有实力、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物匮乏。正高职称所占比例不足全部教师的3%;45岁以下的(副)高级职称获得者只有3人,且既是(副)高级职称又是博士者仅1人,35岁以下教师中高级职称仍为空白。

改善我校管理学科教师职称结构将是管理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

2.1.3 教师的学缘、专业结构问题

从学缘方面讲,39位教师共来自国内外23所学校,其中还有四位海归(一位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博士,一位是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工业大学的硕士,一位是马来西亚大学的硕士,一位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硕士)人才,学缘结构合理,满足了教师来源多元化的要求。

从专业结构方面讲,39位教师来自史、理、工、医、经、管、法7个大类28个不同的专业,学科结构整体合理。但是,具体到我校实际,教师专业教育背景结构还不尽如人意。我校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与医学的紧密结合上,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医学背景或工作经验,而事实上39位教师中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只有8人,离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增加教师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的实际经验是当前和今后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2.2 招生规模方面

目前,我校3个管理专业本科每年招生总规模为120人,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30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专业60人,市场营销专业30人。一般占全校当年总招生规模的3.4%。从近两年实际来看,120人能够报到110人左右,到校后再有10余人转专业分流,最终稳定下来的不足百人,即每年管理类毕业生占全校毕业生比例不足3%。

同时,我校管理类专业师生比为1:7.95,这个比例比教育部规定的本科评估合格水平1:18高出了1倍多,这就意味着我们对现有师资的利用还不充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我们的本科生数量偏少,其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可以再增加1倍多。

作为我校唯一的管理学学位硕士点自2006年开始招生以来,情况也不乐观。该硕士点现有两名导师,两个研究方向,但招生规模一般每年仅有1-2人。目前,3届在校研究生共计5人。这一现状与学校“2020年左右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两千人以上”的发展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2.3 科研工作方面

我校管理学科方面的科研工作虽然最近五年也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科研层次低,科研实力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2.3.1论文数量少,核心期刊文章更少。5年发表论文136篇,其中中文核心40篇,平均每年核心期刊文章仅有8篇,人均每年核心期刊文章不足0.25篇。

2.3.2高级别立项课题少,匹配经费课题少,科研经费少。近5年立项课题48项,而48项立项课题中,社科联课题所占比例近75%,而省级课题仅有8项;教育部课题、国家级课题仍为空白,科研层次总体较低。5年共获取各类科研经费16.4万,且集中在少数几个人手中。“部分人有项目无经费,多数人无项目无经费,少数人有项目有经费”的情况十分突出。

2.3.3科研成果少,高层次高级别成果更少。近5年仅获1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论文二等奖,其他厅级成果31项。这一情况表明我校管理学科科研影响力还有待大幅提高。

3 发展我校管理学科的建议

虽然管理学科建设在新乡医学院积累了一定的办学成果和社会影响,但实力和影响仍然弱小,距离我校“一个目标、两大跨越”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更好促进我校管理学科的发展,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

我校现有管理学科教师成长发展轨迹一般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助教到教授”,这样的状况亟需改变。我们要使其顺应变革,注重能力和角色的转换,成为复合型师资。实现从传统的灌输式到现代的启发式、从传授者到研讨者、从主导者到合作者、从授业者到督导者、从执行者到参与者、从说教者到疏导者的转轨。[1]

首先,学校创造各种条件,推动教师与社会广泛接触。一是让教师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丰富教学内容。二是寻找问题,为研究提供素材,引导、扶植他们开展科学研究,使其在思想上、教学上、科研上尽快步入高层次。同时从物资待遇和精神生活上关爱,使其产生敬业爱校的归宿感。

其次,积极聘请优秀专家做我校兼职教师。“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我们要积极引进校外人才,充分利用校外智力资源。要重点引进学科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这样不仅能迅速改善现有师资队伍结构,还能迅速、直接带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3.2 重视硕(博)士学位点建设,促进管理学科纵深发展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实践证明,抓好硕(博)士学位点建设,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取得成效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抓好硕(博)士点建设,不仅使学科建设的针对性、方向性、目的性将更强;而且学科建设任务将更具体,更易操作,更易取得实效。同时,抓好硕(博)士点建设,更易建立和汇聚学科队伍,促进科研工作发展。同时,抓好硕(博)士点建设,发展高规格、高水平的管理学科,也有利于我校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融入地方,服务社会。

我校目前只有1个管理学位硕士点,博士点还是空白,学位点数量过少。我们亟需增加管理学位硕(博)士点,推动管理学科纵深发展。当然,我校管理硕(博)士点建设必须明确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

3.3 科学扩大管理类学生(本科生、研究生)招生规模

我们首先看几组对比数据。[3]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我校管理类本科生招生规模无论从招生规模还是从招生比例来讲,都低于同类学校,甚至低于某些三本院校。

而我校具备扩大管理类学生招生的条件和理由。

一是我校生源极好,不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

二是我校现有管理学科师生比为1:7.95,完全能够消化更多的学生;

三是我校已有4个本科专业,完全能够为扩大招生规模提供支撑;

四是扩大招生规模,能充分发挥各类教学资源的使用价值;

五是扩大招生规模,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融入地方,主动服务,提高学校经济社会介入度和贡献度。

3.4 营造利于管理学科发展的良好环境

首先,学校各有关部门及人员要认真研究管理学科的发展规律,对管理学科有正确的认识,做到内行管理,不是凭主观直感认识的粗放式验管理,而是要辩证认识学科内涵与外延,真正依据相应学科的特点、规律进行管理,做到管理学科的分类精细化管理。[4]其次,整合学校内部发展管理学科的各类资源。做到全校一盘棋,统一规划整合人、财、物等各类办学资源。比如某些部门内虽有符合管理学科教学要求的高级职称人员,但因各种原因,游离于管理学科建设发展之外。所以,资源整合必将促进我校管理学科的发展。最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我们要根据管理学科的特点,在学科评估、职称评聘、项目立项、论文发表、著作出版、成果奖励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摘要:管理学科在新乡医学院建设发展了十几年,积累了一定的办学基础,成为了支撑学校学科发展的六大学科之一。但目前还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学校管理学科良性发展,关系到学校“一大目标,两大跨越”的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管理学科,师资队伍,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任,胡志,马丽娟,秦侠,马颖.关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5):888-891.

[2]刘宏林,刘华.重视学位授权点建设促进高校学科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48-150.

[3]数据来源于三校2013年招生简章.

3.会计科工作职能和要求 篇三

1.目的和作用

1.1 可作为会计科开展工作的规范依据。

1.2 可作为财务审计中心及公司有关检查部门考核会计科工作业绩的衡量依据。

1.3 可作为会计科全体人员工作中相互监督与协作配合的依据。2.管理归口

财务审计中心是会计科的上级直接领导。

会计科的工作直接对财务审计中心负责。

3.直接下属部门

无。

4.具体工作职能

4.1 负责编制公司财务计划,做好财务预算、决算、预测等项工作。

4.2 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经济业务活动实行会计监督,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准则,做好公司业务工作的账务处理和各项会计核算工作。4.3 与政府财政税务、银行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好公司的税务处理及银行业务等方面的工作。

4.4 对各项收、付款及费用支出的各种凭证、报销单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审核,监督不合理、非法性经济行为的发生,为公司理财、用财把好关。

4.5 负责经营合同的管理,对供货、销货合同的收付款方式、期限、资金总额进行审核、备案,并监督合同的履行。

4.6 做好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使用监控与管理,负责各种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各种会计账册、凭证、报表的立卷、归档、调阅、保管、保密工作。

4.7 负责公司的经济统计工作,掌握各种资产的变动及数量情况,定期做好各种物资的清理盘存,保证账物的一致性,编制相关的统计报表。

4.8 根据财务状况,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通过加工、处理和分析,找出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为上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4.9 负责对本科直属下级人员日常工作的具体安排和指挥,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与考核。

4.10 完成财务审计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5.工作考核标准

5.1 能够坚决执行财务审计中心下达的各项工作指令,并且圆满地完成。

5.2 能够严格按照企业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做好公司财务工作的账务处理,没有出现违反财经纪律的事项。

5.3 在税务处理及银行信货等方面沟通协调工作做得较好,为公司取得社会支持作出了努力。

5.4 通过严谨的财务会计核算,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费用控制、成本降低、债权债务处理、资金的正确使用、经营收支的把关等方面起到监督控制及工作推动作用。

5.5 库存现金、有价证券的保管,财务印章的正确使用及保管,空白支票、收据凭证以及各种财务重要账册、报表、归档资料的保管等项管理工作没有出现问题。

5.6 财务统计工作能深入现场做细致工作,各项统计报表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了各种统计对象的状况。

5.7 所做的财务计划、预算、决算、预测、信息反馈、财务报表、经营分析等项工作都能按领导的布置认真进行并且工作质量符合要求。

4.医学影像科检查室工作制度 篇四

1、每日上班后应先开机、开空调。维持机房温度和湿度恒定,保证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环境。检查病人前先作球管预热,不许在未预热状态下检查病人。

2、进行检查前,应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和会诊单,检查号码是否准确,严防错号、重号和病人重名重姓。除去病人身上对检查有影响的物品。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上级技师,或与临床取得联系。

3、工作人员应爱护公物,托架等一切附属设备应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乱放。操作时需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附件有无固定。危重病人或怀疑脊椎骨折病人应有临床医生陪同,协助移动病人和摆位,以免因摄影操作而加重病情,发生意外。

4、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在检查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交待进入检查室和检查时应注意的各种情况。

5、病人检查结束后,应填写检查记录,最后签名;所有病人资料应及时保存,防止丢失。

6、非本机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操作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机器做工作以外的病人。

7、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工作期间不得在机房内喧哗,保持工作环境安静;机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吃零食,保持机房整洁。

8、保持机房内整洁,下班前要及时关机、关灯和空调,并在机器复位后进行清洁卫生工作。护理人员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前,对高压注射器进行清理。

5.影像科医生工作总结 篇五

我叫__x,男,硕士学历,现年__岁,19__年x月毕业于__大学__专业,同年七月被分配到医院科参加工作,19__年到19__年在医院为超声科医师,19__年至今在医院工作,20__年1月晋升为主治医师,现任功能科主任。到医院工作的二十年以来,我牵头开展了多项新项目检查,填补了本院空白。担任功能科主任后,我处处以身以则,在要求内部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人性化管理,在科室内部营造了融洽互助的工作环境和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使科室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受到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肯定。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我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数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获得了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商奖2项,20__年组织带领科室人员完成了1.7万人次的大体检,在__事件的后继处置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被特评为处置__事件先进个人。现将个人工作情况作如下全面总结: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和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主任医师,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开始,我就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言》和《日内瓦宣言》对医务工作者的规范和要求,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是“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参加工作以来,在政治思想上,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我始终坚持和保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的好习惯。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的报告,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自己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

二、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加强政治学习的同时,我还认真学习国家的医疗卫生政策,了解掌握最新医疗卫生理论及专业技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升华并将其再次运用到本职工作中去,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我参加工作于八十年代初期,当时医院医疗条件极差,各种硬件设施都不到位,各医院的放射和超声检查设备都很少,相关业务开展也不广泛,因为受条件限制,许多业务和专业技术都只能在摸索中进行。在正常的工作之余,我始终不忘学习业务知识,钻研技术,积极参加“__x,__x"等国内外及省地级组织的学术会议、培训班,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并通过学习查看订阅的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卫生知识,即时写下相关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及相关学科各项新进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三、履职尽责,重视自身道德修养,严格遵守职业操守

当年进入到医学院校学习时候,老师们多次向我们讲解《日内瓦医生宣言》和《希波克拉底誓言(医生就职誓言)》,让我的心中深深打下了坚守一名医生“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天职的烙印。我也曾经在入学和毕业的时候在系主任的带领下与学友们一道学生大会上庄严地宣读医学生誓言::“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四、不怕困难,勇于进取,平易近人,以严谨、细致的作风一丝不苟的开展各项工作

在三十几年的从医生涯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除了要有高度数责任心和一切为病人着想的态度之个,还必须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视病患为家人的亲和力。在实际工作中,我注重多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和具体要求及实际困难,用自己的亲和力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树立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另外,在工作时我经常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迫感,随时告诫自己一时的疏忽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更可能会对几个家庭带来灭顶之灾。因为自己的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所以,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我从来没有发生过医疗事故,为自己也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6.医学影像科工作指标及管理要求 篇六

1、医学影像科布局、组织结构;

医学影像科布局 医学影像科组织结构

科主任

质量控制小组

质量督查小组 档

DR 介

CT 诊

衣 案

息 室

医学影像科基本设施配置情况表;

放射基本设备配置情况表

B超基本设备配置情况表 医学影像科医技人员配置情况表;(花名册)科主任、学历证书、专业证书、执业证书、培训证书、论文篇数 主任医(技)师

-技士

--医技人员总数; 名

其中;本院在编人员

名、外聘人员

名 45岁以下医师本科以上学历人数 三级医师结构比

本学科带头人、职称、论文、奖项、科研课题、市重点专科负责人

继续教育覆盖率

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取得继续教育规定学分率 参加省市质控组织医疗控制活动情况记录 参加省市质控上报信息情况记录、信息上报率

参加省市质控上报信息及信息反馈及时找原因、纠正偏差情况记录

2、医学影像科技术标准;

设备要求;

大型×线机、CR/DR胃肠造影机

螺旋CT 影像诊断学要求;

全身各部位的×线摄影(CR、DR)床边摄影及相应诊断等

胆囊、胆道、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影像学检查及诊断等

全身各部位的CT检查及诊断 超声波诊断学要求;

表浅器官(眼、甲状腺、乳腺)的检查及诊断

泌尿系统器官的检查及诊断

妇产科疾病的检查及诊断

周围血管(颈部血管、四肢血管)的检查及诊断(可选)

浆膜腔超声波引导穿刺治疗(心包、胰腺囊肿)(可选)

超声波穿刺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

颅脑超声波检查(可选)

介入放射学要求;(有特殊医疗技术准入规定的项目除外)

全身各部位动脉及静脉造影术

各部位肿瘤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术

消化道内支架放置 医学影像科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医学影像科医疗质量控制措施 医学影像科环境与防护标准、医学影像科环境与防护措施 医学影像科专业技术操作规程 医学影像科各种医疗设备操作程序 医学影像科诊疗常规

医学影像科诊断、差错的识别、报告、调查、处理程序 放射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放射介入诊疗技术防护、应急措施

3、医学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月计划、月小结 季计划、季小结

4、医学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5、医学影像科目标管理措施

6、医学影像科医疗质量考评标准

7、医学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与奖惩措施

8、医学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9、医学影像科工作人员值班排班表 10 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

11医学影像科质量控制小组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专(兼)职质控员;

质控小组职责

质控小组工作计划

质控方案

目标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小组活动情况记录

质控小组每月学习、安全教育、三基训练培训计划、记录

业务学习;

业务学习情况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教材

考核情况记录、试卷、成绩、参训率、合格率

学习考核情况小结

奖惩与改进并报原质管会

三基训练;

三基训练情况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教材

三基训练考核情况记录、试卷、成绩、参训率、合格率

三基训练情况小结

奖惩与改进并报院 质管会

医疗质量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情况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教材

考核情况记录、试卷、成绩、参训率、合格率

质量安全教育情况小结

奖惩与改进并报院质管会

质控小组质控检查自查、月查、季查、年查情况记录

质控检查结果的记录

质控环节存在问题的分析

重要设备单击月成本效益的分析

质控措施及效果的评价

质控检查信息反馈情况记录

质控检查自查、月查、季查、年查工作小结

奖惩与改进并报院质管会

12医学影像科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组织结构

科主任

过程小组 问题小组

问题分析组

质量文化组

科全员参与

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计划、方法、步骤

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目标考评标准

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与奖惩措施

全员医疗质量教育学习培训计划措施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

三基三严继续教育

环境防护个人防护

岗前岗位培训

考核奖惩小结

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自查自纠情况记录

质量管理环节存在问题的分析

调查、收集质量改进的相关资料

质量改进活动过程的监测

质量改进效果的评价

质量改进成果的评估、确认

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工作总结 13医学影像科医疗质量管理各项记录;

质评记录

整改纠正记录

法定检测记录

环境防护记录

体检记录

设备维护记录

检查检测记录

开关机记录

故障记录

检修记录

影像学检查登记记录

影像学诊断报告记录i 影像学诊断报告随访记录

耗材记录

介入病程记录

读片记录

检查工作记录

医疗投诉调查处理登记记录

学习培训考核记录 14医学影像科各项制度;

医学影像科管理制度

工作制度

工作是工作制度

×线摄影常规

透视检查常规

超声波诊疗常规

接入技术诊疗常规

仪器管理操作保养维修制度

放射性同位数定购领取保管使用制度

查对制度

资料管理制度

放射卫生保健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质量记录制度

值班交接班制度

培训考核制度

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程序、预案 15医学影像科工作人员职责;

科主任职责

主任医师(技师)职责

副主任医(技)师职责

主管医(技)师职责

技师职责

技士职责

病理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材料目录

1病理科结构布局、组织结构;

病理科布局图

病理科组织结构;

科主任

质量控制小组

质量督查小组

标本监察室

常规技术是

病理诊断室

细胞学制片室

病理档案室

2病理科设备配置情况表

3病理科人员配置情况表、花名册

科主任

学历证书 专业证书 执业证书 培训证书 论文篇数 主任医师、、、、、、、、、、付主任医师、、、、、、、、、、主管医技师、、、、、、、、、、医技师、、、、、、、、、、技士、、、、、、、、、、其中;本院在编

人。

外聘

45岁以上医师本科以上学历人数

三基医师结构比

本学科带头人职称、论文、奖项、科研课题、市重点学科负责人

继续教育覆盖率

中级以上职称取得继续教育规定学分率 4参加省、市质控组织医疗控制活动情况记录

参加省、市质控上报情况记录、信息上报率

参加省、市质控上报信息及信息反馈及时找原因、纠偏查情况记录 5病理科工作计划 月计划、月工作小结 季计划、季工作小结 工作总结、病理科工作计划实施方案

病理科目标管理措施

病理科技术标准

全身部位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和诊断

全身部位活检组织冰冻切片或石蜡快速诊断、快速诊与常规诊断符合率达95﹪ 石蜡切片诊断的准确率 常用的特色染色方法

能开展与临床结合的科研工作

切片优良率

快速诊断报告审鉴率

病理科质量控制标准

病理科质量考核标准

病理科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标准

病理科室内质量控制程序、标准

病理科室内质量评价程序、标准

病理科标本管理路径

病理科技术操作规范

病理科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病理科质量考核与奖惩措施

病理科诊断、差错的识别、报告、调查处理程序

病理科工作流程

病理科值班表、排班表

6病理科业务学习、三基训练、质量安全教育、学习培训计划

业务学习;

业务学习情况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教材

考核情况记录、试卷、成绩、参训率、合格率

学习考核情况小结

奖惩与改进并报院质管会

三基训练;

三基训练情况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教材

考核情况记录、试卷、成绩、参训率、合格率

三基训练情况小结

奖惩与改进并报院质管会

质量安全教育;

质量安全教育情况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教材

考核情况记录、试卷、成绩、参训率、合格率

质量安全教育情况小结

奖惩与改进并报院质管会 7 病理科质量控制小组构成组长、副组长

组员、专(兼)职质控员

病理科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病理科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计划

病理科质控小组质控方案

病理科目标控制措施

病理科质控小组每月活动情况记录

病理科质控小组每月质量检查、季查、年查情况记录

质控检查结果的记录

质控环节存在问题的分析

质控措施及效果的评价

质控检查信息反馈情况的记录、病人投诉处理意见的处理情况记录

质控月查、季查、年查情况总结

奖惩与改进并报院质管会 8病理科感染质量监测小组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专(兼)职质监员

感染质监小组职责

质监小组工作计划

质监小组质控方案

感染质量考评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准则 病理科感染质量控制检查、监测情况记录

每月自查、月查、季查、年查、监测情况记录

定期检查、监测存在问题的分析

定期检查、监测效果的评价

信息反馈情况记录

月查、季查、年查、监测情况总结

奖惩与改进、并报院感会

9病理科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组织结构

科主任

过程小组

材料调查组

问题分析组

科全员参与

病理科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计划、方法步骤

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目标考评标准 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与奖惩措施 全员质量安全教育、学习培训计划、措施 三基训练 技术操作 继续教育

危险品、生物安全 岗前、岗位

法律法规、核心制度 考核与奖惩

小结并报院质管会

全员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自查自纠情况记录 质量管理环节存在问题的分析 调查、收集质量改进的相关资料 质量改进的效果的评价 质量改进成果的评估、确认

全员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总结

10病理科的各项记录

标本接收记录 储存记录 处理记录 病理诊断记录 报告发放记录 试剂耗材记录 仪器使用记录

标准室内控制记录

室间质评结果记录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 11病理科质控各项登记

交接班登记

综合质量管理登记

学习培训登记

活检标本登记

检查结果登记

查阅调用登记

肿瘤登记

差错事故登记

传染病报告登记

随访登记

科务会登记

投诉、来访登记 医德医风登记

其他应登记的事项

12病理科各项制度

科工作制度

管理制度

工作是工作制度

病理诊断制度

病理诊断与标本结果保存管理制度

病例报告签发与复核制度

核对制度

月会议制度

季临床联系会制度

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备案制度

病理报告制度

值班交接班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废物处理制度

培训考核制度

仪器管理制度

应急值报告制度

生物安全事故、危险品危险设施、意外事故预防措施、、、、、、、13病理科人员职责

科主任职责

主任医师职责

副主任医师职责

主治医(技)师职责

医师(技)师职责

7.影像科进修医师、学生管理制度 篇七

1.进修学员必须由所在单位组织推荐,年龄在45岁以下,大专院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大学本科毕业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

2、进修学员入学科前必须经过考试,由医务办和科室负责人按条件和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凭入科通知单来我院医务科办理进修手续,发给进修手册,进行岗前培训一周后经考试合格后分配至科室;凡未经办理手续者科室不得自行安排,入科后经复审不合条件的,退回原单位。

3、科室根据进修人员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按计划给予讲授,对进修学员的培养应以临床实践为主,理论培训为辅。

4、进修学员来院初期没有处方权,经科室临床实践三个月考核后,由科室主任签字同意报医务办审批,才能给予处方权;进修学员一切诊断与操作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5、进修学员在医院工作期间有严重违反医院规定、发生重度医疗缺陷或医疗差错事故者,追究本人相关法律责任,并勒令退回原单位,不退进修费,不发给结业证书。

6、进修学员必须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科室安排,不得转科、不得中途退出,不得延长进修时间。如确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坚持学习,必须由选派单位提出书面退学申请,征得科室、医务办同意后,方能办理离院手续,原交进修费一律不退,不发结业证书。

7、进修学员在进修期间无探亲假、寒暑假,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者,必须由选送单位来函联系,假期在3天之内由科室批准,3天以上经医务办批准。

9、进修期满后应及时作出自我鉴定,参加结业考试和考核后交科主任作出鉴定,由医务办审查后签署意见盖公章后寄送原单位。

10、学生管理

一、实习目标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将由课堂理论学习转向临床实践学习,学会化知识为能力,提高独立工作本领。通过临床实习,学生应熟悉医院工作制度、医疗、护理技术常规,养成良好医德,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思想,巩固、提高和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常见病进行独立诊治,对较复杂的病症及急诊能进行急救和一般处理,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二、组织实施

(一)实习医生进入科后,由带教干事安排岗前教育。(二)临床带教老师从接受临床实习教学任务起,应对实习教学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要求实习医生熟悉本科医生日常工作程序、病房环境及各种治疗设施。

(三)根据实习大纲,带教老师要对实习医生进行业务指导,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小讲课,临床讲课(讲座)是对理论课教学和临床实习教学的补充,每周组织讲座1次,使实习医生掌握本科一般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

(四)临床带教老师应重视实习医生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训练,培养实习医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五)科室领导及带教老师对实习医生应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耐心指导,热情帮助;培养实习医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医德。

(六)实习科室要在每轮学员实习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学习效果、考核学员思想表现,并将考核结果记录于学员实习考核登记本。在每一轮、每一阶段的实习中,科室主任应组织带教老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小结,收集学生对实习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更加合理的安排实习教学,提高实习带教质量。

三、毕业实习学生请假办法

(一)实习生在毕业实习期间一般不得请事假,如有特殊情况 , 必须请假者 , 需持有关部门证明。

(二)实习生因病需要请假者 , 应持有医师诊断证明。

(三)请假手续应由学生本人亲自办理(特殊情况可由家长或另人代为请假), 必须在手续办完后方可离开实习岗位。

(四)请假审批规定 : 在各实习医院的实习生、请假三天以内者 , 经带教老师签写意见后 , 由科主任审批;请假三天以上一周以内者,经带教老师和科主任同意后 , 由医院医教科审批;请假一周以上者 , 由实习医院院长与学校联合审批。学生请假期满回到实习岗位后, 应到原批假单位进行销假,各点的班组长应进行登记,实习完毕后报医学院管理部门。

(五)无故旷实习者,视其情节和本人态度,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实习中累计旷三天以上者, 除给予纪律处分外,根据受处分的性质及本人态度,决定是否允许其以后重修实习。

六、毕业实习鉴定与成绩考核

(一)毕业实习鉴定 科室实习结束时做出,具体方法是,先由学生本人写出自我鉴定,由科主任、带教老师共同研究后, 由带教医师填写实习评语,科主任审核并签字。

(二)毕业实习成绩考核与评定 毕业实习成绩考核,是实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各实习科室,应认真做好毕业实习成绩考核, 严格按要求评定成绩。考核评定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1)优秀 : 能模范的遵守实习医师职责所规定的各项内容,出色地完成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的要求。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际。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能熟练的诊断和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掌握重危病人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2)良好 : 能较好地遵守实习医师职责和完成实习计划、实习大纲的要求 , 能将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临床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能诊断和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 病历书写、体格检查及各项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较熟练、正规。

(3)及格 : 能遵守实习医师职责和完成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的要求 ,但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实际临床工作不够熟练。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不够熟练。病历书写、体格检查及各项诊疗技术操作不够熟练、正规。(4)不及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不及格填写成绩: A、不能遵守实习医师职责 , 屡教不改者。

B、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而且与实际脱节,在指导医 师指导下不能完成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的要求。诊断处理与技术操作较差。达不到毕业实习的基本要求。

七、实习考核的规定

(一)出科考试

(1)实习医生在每轮实习结束后 , 认真完成实习鉴定(包括思想工作、学习、作凤和纪律等方面的全面总结), 指导教师要认真评阅并写出评语。

(2)指导教师对实习医生进行 “平时考核”应在每轮实习结束后进行 , 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3)修完本专业规定的课程且评定合格并完成本学科毕业实习者方可参加出科考试。在一个学科缺实习时间达三分之一者的实习医生 , 不准参加出科成绩评定, 待补实习后再参加评定,后参加出科考试。

(4)科室负责实习学生的实习出科理论考试的命题、监考、评分工作。

8.医学影像科工作指标及管理要求 篇八

关于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有关精神和部署,为指导规范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老年医学发展,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委组织制定了《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19年11月26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规范老年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老年医学发展,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与管理,专科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设置老年医学科的参照本指南执行。

第三条 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应当取得相应的诊疗科目资质,科室名称为老年医学科。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第四条 老年医学科主要收治患老年综合征、共病以及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第五条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老年医学科的指导和监督,综合医院应当加强老年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第二章 设置运行

第六条 老年医学科应当设置门诊诊室、病房、综合评估室。床位数应≥20张,每床净使用面积应≥7㎡,床间距宜≥1.0m,卫生间面积宜≥4㎡。病房设置标准符合国家规定。老年医学科门诊、病区及相关公用场所应当符合老年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的相关标准。

第七条 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老年医学科相关的科室设置,包括重症医学科、医学心理科(室)、营养科、麻醉科、外科、内科、妇科、肿瘤科、中医科、康复科(室)、药剂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室)等。

第八条 老年医学科应当具备的基本设备:轮椅、转运床(或医用平车)、站立及行走辅助器、坐式体重计;报警系统、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输液泵、注射泵等。同时需具有抢救设备:气管插管设备、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仪等,以及其他与开展老年医学科诊疗业务相应的设备。鼓励有条件的医院设置辅助洗浴设备、电动护理床、自主转运装置等。

第九条 老年医学科应当以老年患者为中心,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常规模式、共病处理模式和多学科团队工作模式,对老年患者进行医疗救治,最大程度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

第十条 老年医学科应当通过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医养结合机构、护理院等中长期照护机构建立固定联系,可进行定期远程会诊、联网培训,并与基层双向转诊,实现老年患者的连续治疗及全程化连续照护。

第十一条 老年医学科医师除本病房患者管理和门诊工作外,应当参与其他学科的老年医学工作,如高风险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与围术期管理、会诊等。

第十二条床单元设施配置:按照相应级别综合医院标准执行。

第三章 人员配备

第十三条 老年医学科医师是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注册,取得临床专业执业资格,并经过相关培训,从事老年医学专业医疗服务的医师。老年医学科护士是经过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护士。

第十四条 老年医学科每张病床应当配备医师≥0.3名,配备护士≥0.6名。老年医学科医师配置应当确保三级查房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医院配备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临床药师等人员。

第十五条 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应当由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且在老年医学科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医师担任。二级综合医院的老年医学科主任应当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医师担任。

第十六条 综合医院应当确保老年医学科可持续发展,从业人员梯队完整结构合理,岗位责任分工明确,团队协作特征鲜明,服务流程科学,医疗质量规范,信息资料保存完整。

第十七条 综合医院应当科学制订老年医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岗位培训计划,定期实践考核,不断提高老年医学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第四章 科室管理

第十八条 老年医学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第十九条 老年医学科应当制定老年综合评估技术规范,老年多学科服务模式,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及误吸、安宁疗护等技术方案和处置措施。要按照医疗机构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等行业标准,制定符合老年特点的患者安全保障措施,并做好组织实施。要建立老年患者在院内及与康复、护理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机制。

第二十条 老年医学科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

求,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临床用血安全管理相关制度,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五章 质量监管

第二十一条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委托符合条件的机构作为老年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老年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老年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开展的指导和质控工作予以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指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解释。

9.医院影像科个人工作总结 篇九

一、以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自己。今年我在院党总支及科支部的领导下,我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当代军人何祥美》及《向樊凡同志学习》等系列理论和精神,端正了服务理念,增强了服务意识,改善了服务态度,营造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八不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八荣八耻来指引自己,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主任的英明决策下,不断的努力工作,时时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

二、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努力工作完成目标。在工作期间严格按照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要勇于吃苦、甘于奉献,正确对待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从无怨言,不计得失。并虚心向前辈和周围的同事学习,依照年初医院和科室制定目标努力、踏实的工作,并向这个目标发起冲击。

三、加强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要充分抓紧时间,把握一切机会,不间断的坚持多方面的学习。不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各种医疗方面的知识。刚开始工作,我也曾一度进不了状态,跟不上大家的工作节奏,我犹豫过、害怕过、退缩过。在前辈们的帮助下我鼓励自己学习,上班时间,向前辈学,向领导学,在病人摄片检查过程中,利用DR成像快的优势,把自己不会的和有疑点的记录下来,在工作之余再虚心请教。在与临床医务人员相处的短暂时间内,常常咨询他们一些业务相关的知识,使之更好的为我所用,不仅丰富了知识,也对正确的诊断起到很大帮助,下班时间向书本学,向网络学。通过学习,给我带来了信心,给我带来了效率,极大鼓舞了我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

四、发现不足,吸取教训,及时改正。在今年的工作学习中,虽然我很努力,也完成了一定的目标,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1、作息时间掌握不准,时有迟到早退现象。

2、工作中时常带有个人情绪,话语不够温馨,时候懒惰心理,显示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3、普通话和表达能力不足,容易让病人误解。

4、与临床科室的协调度和交流还不够,时常带有主观思想去合作。

5、摄片质量及速度有待提高,许多体位不够标准,有责任心因素,有技术因素。

6、设备保养与维护没有周期性,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不够及时。

7、影像诊断不够严密,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时感自信心不足。

五、对科室的展望。

1、强化执行集体读片制度,疑难片会诊讨论制度。

2、强化执行评片制度,提高拍片质量。

3、完善电子报告系统。

上一篇:春季田径运动会实施方案下一篇:2022趣味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