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11篇)
1.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一
我对李约瑟问题的思考
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由于水平所限,本文只探讨科技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科技文明非常发达,诞生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众多发明,对中国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有过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反观西方古代,除了一些天文学,几何,数学,哲学方面的成就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科技成就。
而在十六七世纪的西方,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各种各样的发明大量涌现。几乎所有的近代科技都是起源于西方,从地上的汽车到天上的飞船,从电的发现到整个社会的电气化,从计算机的发明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一切都来自西方社会。而中国则在这段时间内销声匿迹了。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国近代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呢? 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科技观方面:中国的科技观注重实用,不论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还是印刷术,都是为了一定的实用目的而发明的,而西方则更加注重抽象四维,譬如几何方面和代数方面的很多定理都是抽象思维的结果,而这正是中国所缺乏的。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前,这些抽象四维得到的结果似乎没有多大用处,所以西方的科技成就乏善可陈,而中国则由于其基于实用的科技观,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造。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发明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再是一些人凭借生活中偶然的一些灵感和发现稍加琢磨就能做出来的了。它们需要雄厚的理论基础,其中就包括数学,几何学等一直不太被中国人重视的非实用的抽象的学问,中国由于这方面知识的匮乏,连理解近代科技都困难,更何况是利用理论基础去做出科技发明呢。
学术制度方面:西方大学的起源非常早,在文艺复兴之前已经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大学,而在文艺复兴之前就已经有了几百年的积累,在大学里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虽然早期的大学多是教会大学,但其中也讲授一些数学之类的知识,这给后来的工业革命积累了公民的科学素养。而中国则是以科举作为社会学术制度的核心并以此作为学校制度建设的依托,一切为了科举制度服务。必修的科目也是一些儒家经典和历史知识,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除了儒学之外都被排斥在了体制之外,如墨子之类有更多科技含量的经典都没有被纳入考试范围,自从明清以来尤其如此,规定儒家四大经典作为考试范围无疑是给中国人的思想套上了一层枷锁,而对科举的佼佼者的奖励就是进入仕途,这无疑让中国人坚定了“学而优则仕”,“学习就是为了做官”这种思想。这对于科技发展无疑是一粒毒丸,它扼杀了读书人的创造性,并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这样死板的教育模式自然不能催生科技发明。反观古代四大发明,也没有任何一个是由科举产生的。火药可能起源于道教的炼丹者在炼丹过程中的意外发现,指南针的发现则更可能是出于偶然,只有造纸术和印刷术是刻意尝试的结果。火药本来可以有更大的用处(譬如制造兵器),而中国人只把它用于制造过年放的炮仗,这说明我们缺乏推广的意识,而推广也正是抽象思维的内容。而在科举诞生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科技发明也主要集中在农业,中医等这些不在科举体制内的学科。或者说科举对于科技发明没有任何贡献。
知识产权:西方很早就有了产权意识,人们在尊重他人产权的同时自己的产权也受到了保护。在近代更是有专利权等保护知识创造者的权益,这样人们就有更多的动力去搞发明创造。相反,反观中国社会,产权这个概念在古代根本不存在,并且直到明清,官方也没有任何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只是私人有些“秘方”之类可以保护知识收益但是不利于知识广泛传播的做法。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一些人去做创新,但是这种创新由于缺乏官方保护,注定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授。而达不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甚至是在今天,中国人依旧产权意识淡薄,各种盗版各种山寨层出不穷,因为知识产权这种观念从来就不是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比如前段时间的百度文库侵权案,一些作家联合起来维护他们的知识产权。社会上的主流舆论却是支持百度的多,说这些作家无非是想要钱,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收益权本来就是作家的合法权益。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出来维权又有何不妥呢?从这件事中我们只能说直至今日,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中国,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这对于知识创新者而言是很不利的。就拿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来讲,没有发明者,受益者是全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件好事,然而从更大的方面讲,这打击了中国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在不能为个人带来利益时,又有多少人能投身创新呢?这些问题在十六七世纪之前并不明显,因为那是西方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尚处萌芽,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而随着西方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完善,中国相形之下的毫无改观就更显出了对创新的扼杀。
地理环境:中国是陆地文明而欧洲是海洋文明。这样的地理环境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二者的文化意识的差距。中国的面积几乎等于整个欧洲,而欧洲的国家数目却远远多于统一的中国,自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之后,主流的封建王朝都是大一统的。而欧洲却从来没有统一过。由于国家面积的限制,欧洲诸国之间战争不断,每一个国家都面临这外界的威胁,各个国家处于一种势力制衡的状态。而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周边文明中最发达,最先进的。这就让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盲目自大的自我感觉。认为自己处于天下的中心,并自负地藐视,排斥其他文明,认为它们与中国只存在藩属、进贡的关系。欧洲各国则不同,他们面对着诸多不可小觑的对手,时刻都要保持警惕和客观的自我认识。对其他国家先进的科技成果也竞相推广。因此,一旦一个国家有一个重大的科技成果,这个成果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遍全欧洲,而推动其他国家的科技进步。中国不存在区位竞争,因此各个地方的官员也没有推广科技成果的动力。另一个方面,中国的大陆文明在潜意识中,由于陆地面积充足,有一种对海洋的排斥和漠视,而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应对来自陆地的威胁。欧洲各国则不相同,它们由土地面积的限制,只能视线放在广袤的海洋上,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后则更加推动了它们对海洋的探索。并推动了与航海相关的各种科技的进步。
哲学思想:这可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中国由于国土面积的充足和周边文明的相对落后,在思想上一直有些自负,同时中国哲学又讲求中庸、和谐、礼,这和研究科学所必需的思辨精神从本质上讲就是背道而驰的。“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样的话绝不会从一个中国读书人的口中说出,我们讲究的是“尊师敬长”,“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我们不敢挑战权威,我们讲求的是服从。我们不讲“真理”而只讲“礼貌”。这样顾及面子的做法对探求真知而言是致命的。而西方则自古提倡思辨,怀疑,质疑,而在十六七世纪打破了教会对知识的解释权之后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更加开放地去追求真理。
总之,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结果,在科技观,学术制度,知识产权,哲学思想,地理环境等多方面,中国的条件都不利于科技发展。在西方制度尚未健全的古代,这些优势并不明显,中国可以利用自己地广人多的优势取得更多的成就,而在十六七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制度的健全和西方一些一直存在着的隐性优势的显现,中国在科技方面自然就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面了。
2.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二
1 丁村明清木雕概述
在山西省南部襄汾县内的汾河东岸, 有一个叫丁村的自然村落, 至今保留着一片古老的明清时代的民居。
丁村明清民居的木雕艺术, 在其建筑装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丁村民居建筑的主要艺术特色之一。丁村的民居非常讲究雕刻, 尤其是清代建筑更偏重雕刻。清代早期的房子一般都有高大的前廊, 廊上的檐枋雀替及斗拱部位便成了雕刻师们一展身手的地方。他们选用上乘的白杨木作坯料, 经过作画、雕坯等多道工序, 雕刻出各种高浮雕、浅浮雕形式的作品。
2 雀替的历史起源及发展
雀替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构件, 位于建筑中的梁与柱的交接处。雀替的使用减少了梁枋的跨距, 防止横竖构架倾斜, 但主要是起支撑建筑外挑木, 又能将屋檐的重力传到檐柱, 使建筑更加稳固。在漫长的中国传统建筑史中, 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构件和制式。雀替的雏形最早出现于北魏云冈石窟中。元代以前, 雀替都用于内檐装修, 装饰上只有简单彩画, 不施雕饰。明代中后期, 雀替才广泛使用, 并且在造型、构图、装饰手法上得到不断的发展, 精美的雕刻工艺与细腻的彩绘相得益彰。到了清代, 雀替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建筑装饰构件, 无论是在官式建筑还是豪富之家的居民建筑上, 都有装饰精美的雀替, 成为建筑上不可缺少并有画龙点睛之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形式与内容。
3 丁村雀替的题材和内容
丁村民居雀替装饰内容, 并不是随心所欲, 而是表达了一定的思想与心理上的追求, 同时又传达出人们对未来寄寓的美好祝福和殷殷希望。常见的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戏曲类。山西是我国戏曲发源地之一, 享有中国戏曲的摇篮的美称。金元时期, 晋南地区戏曲活动便异常活跃, 成为全国戏曲活动的中心。山西人民一向将戏曲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作为自我娱乐、自我欣赏的形式, 人们对戏剧自然形成一种偏爱。因此, 民间雕刻中不仅讲究画中有戏, 往往将戏曲的典型情节直接表现出来, 使人得到艺术享受并激发美好的遐想。在丁村木雕中就出现了戏曲木雕, 如显示忠孝节义的传统戏曲“单刀赴会”“周仁献嫂”“岳母刺字”“宁武关”等。
2) 吉祥寓意类。丁村雀替纹样立意选材都要求有美感, 寓意有喜气, 出口要吉利。如“喜、禄、封、侯”, 用喜鹊、奔鹿、蜜蜂、猴子四种动物的形象构成画面, 并以动物名称的谐音, 拼成吉祥语言。诸如“喜 (喜鹊) 事 (柿子) 连 (莲花) 年”“吉 (鸡) 庆有余 (鱼) ”“三阳 (羊) 开泰”“六 (鹿) 合 (鹤) 同春”“松鹤延年”“五福 (蝙蝠) 捧寿”“麒麟送子”“八仙庆寿”“白头富贵”“喜鹊闹梅”“龙凤吉祥”“岁寒三友 (松竹梅) ”“春兰秋菊”“封侯拜将”“麒麟朝日”“凤凰戏牡丹”“万年更新”等。丁村雀替在图案组成中, 龙、凤、鹿、蝙蝠、梅花、莲花、牡丹运用很多。龙是被视为神鸟而崇拜, 象征美好与和平。凤又是能给人们带来和平、幸福的瑞鸟, 因此作为和平喜庆的象征。鹿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千年为苍鹿, 两千年为玄鹿, 故鹿乃长寿之仙兽。蝙蝠的蝠与福谐音, 所以作为吉祥物用于装饰中, 使得原来不美的形象变得翅卷翔云, 风度翩翩, 蝠身和蝠翅都盘曲自如。梅花为传统名花, 被民间视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松代表长寿的意思。莲花亦称荷花, 是人寿年丰的预兆和纯真爱情的象征。牡丹为百花王, 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 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意思。每个画面都是通过这些生动美丽而可借以抒情的动物、花草确定寓意吉祥的题材, 反映人们对五谷丰登、生活富裕、四季平安、婚姻美满、四世同堂、幸福长寿、和睦处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3) 历史传说及民间故事。过去, 人们积极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于是把人的能力理想化, 创造出超出人的力量, 神灵仙圣来为自己服务。我国古代神化传说中, 有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人物, 说他们得了神道, 超出人世,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龙驾凤、长生不老, 还说他们神通广大、变化莫测、本领无比、法力无边, 能左右人间祸福, 主宰世间万物。诚然, 这是一种幻想, 但人们对此总是迷信崇拜, 盼望他们给人间消灾免难, 降来幸福。如出现的“和合二仙”“暗八仙”之类的题材, 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安康、延年益寿和征服自然、祛灾免难的祈求。也有一些反映民间故事的, 如“司马光砸缸”“鹬蚌相争”。
4) 装饰性图案。所谓“装饰性图案”, 是指较规矩的横竖花纹结构的图形。这在丁村雀替的装饰图案中较为常见, 这些不同的装饰性规矩图案, 同样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思想内容。如寓言青云直上的连朵云, 寓意龟龄鹤寿的龟背填华, 寓意财源茂盛的“金钱套金钱”“钱串”“顺治通宝”, 其他如万字连续、菱格填华、缠枝蔓草等。加上叠加于其上的其他内容的组雕, 珠连璧合、锦上添花, 构成了一组组艺术形式与内容、技法完美结合的木雕艺术珍品, 令人为之叫绝、叹为观止。
4 丁村雀替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丁村木雕多以白杨木为主, 雕工形式上有浅浮雕、高浮雕、透雕、阳雕等。透雕最少一两层, 多则四五层。明代相对简洁、抽象、概括, 到了清代比较繁复、精巧、细腻, 画面布局错落有致, 层次分明。戏曲场面式的构图为连续性的, 采用连环画式的方法, 将各个情节贯穿在一起。明代装饰多用浮雕, 画面简洁, 采用二方连续构成一个整体。而到了清代则多用透雕形式, 纹样复杂, 相互穿插, 但以其中心为对称, 繁而不乱, 多而不杂, 达到了局部与整体, 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5丁村雀替的学术价值
丁村雀替研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它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深入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浸透在传统文化中, 反映了晋南地区汉民族的心理、爱好、信仰、风尚和习俗及情操, 它是研究传统建筑民俗的珍贵标本。木雕多而不絮、精美大方, 内容丰富多彩, 是晋南民情、民俗的主要载体。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它以精美的雕饰、精湛的技艺、完美的构图、广泛的内容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徜徉在这些传统文化艺术中, 不仅仅是为了民族文化能继续展示它的绚丽, 而且还因为它继续给我们以启迪。
参考文献
[1]李玉祥.老房子.山西民居[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5.
[2]高阳.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5.
[3]陶富海.丁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3.明清时期的书斋文化 篇三
体现了儒家“兼济天下,独善其身”的思想风貌
儒家倡导的处世立身之道是:一则兼济天下,二则独善其身。官府是兼济天下之处,而书斋则为独善其身之所;朝廷是士人进阶谋位之处,书斋则为文人乐趣所在。书斋文化与儒家这一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时一些有关书斋的题记和议论中,常常可以看出这一思想的流露。清初浙东学者李邺嗣在《伏翠山房记》中写道:“余见从来士大夫,方其身居要津,名位已重,亦尝命家人豫造泉石,以为身退之计,然有园亭置久,而主人竟不一至者;亦有主人暂来即去,翻不若过客流连者,此虽其退在口,而身固未尝求退也;或不幸身遭废退,放归田里,犹且临清泉而叹若枯鱼,处丰林而怨如穷鸟,漏逼钟鸣,尚图一出,此虽其身退,而心终未尝乐退也。”文中指出亭园主人虽做好了身退之计,但却“暂来即去”,“若过客流连者”,念念不忘“兼济天下”,建立功业,其心未退。
明清时期,以“淡”字命名的书斋颇多,明代学者薛瑄在为杨伯玉“淡庵”的题记中说:“淡者寡欲之谓也,……诚以士君子立心之要,莫要午淡而寡欲也,寡欲则世味焉以移易其志哉!”古之君子“不为富贵声色滋味所淫溺之,天理灭,人心泯,将无以自立于世矣”。他们认为:只有在淡泊中才能领略书斋生涯的乐趣,而只有书斋生涯的乐趣才能修性养心,“独善其身”。清学者俞弁的书斋生涯也很有代表性。他说他终日在书斋中“读经史百家,忽然有悟,朗读一过,如对宾客谈论,而无迎送之劳,一乐也;展现法书名帖,追思古人笔法,如与客奕棋,既局而无机心之劳,二乐也;焚香看画,一目千里,云树蔼然,卧游山水,而无跋涉双足之劳,三乐也。日复一日,盖不知老之将矣,何必饫膏梁,乘轻肥,华居鼎食,然后为快哉!”遂匾一室曰“逸劳堂。”书斋中的书、名帖、画在他眼里,都成了有生命的东西,士人的书斋之乐和淡泊之情跃然纸上。
反映了士人挂冠免祸、隐居山林的思归之风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社会官场上的腐败和政治斗争的险恶,一些文人产生了“去官隐退”的林下之思,一时,得遂其初愿成为他们立身的准则和追求。故此,当时以“遂初”为名的书斋并非罕见。隐退以后,他们有的著书立说,有的终日与棋琴书画为伴,以此颐养天年。一些文人在有关书斋的题记中较多地反映了这种思潮。
明代大散文家归有光在《遂初堂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及其已至贵显,或来必尽其用,而势不能遽去,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他认为:欧阳修虽身居高位,但仍有“思颖”之诗、“归田”之录,“盖君子之志如此”。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和激烈的党争往往使一些士人挂冠免祸,思潜书斋,仕与不仕,多有遂初之念。身在官府而思归书斋者也不在少数,明代嘉靖年间的翰林院孔目何良俊,虽身在京城任职,但“每喟然叹曰‘吾有清森阁在东海上,藏书四万卷,名画百韱,古法帖鼎彝数十种,弃此不居,而仆仆牛马走,不亦思而可笑乎!”明末学者祁彪佳在家乡有一园林,颇集山水之盛,但却偏偏在园中置一简陋的书斋,名曰“志归”。他写道:“当予乞归时,便欲于定省之暇,适志园亭,而此斋实为嚆失,乃此是志吾之归也,亦曰归固吾志也;”
明末,宦官专权,党争不止,一些士人未人仕途,其心已寒,便有退居书斋之念。进士冯元扬少年时读书于家乡慈溪城东,揽采江山之胜而叹曰:“异时有买山钱数缗,为阁于此,署之曰‘儋归’,与通人高士读书饮酒其中,可以乐而忘死矣。”又有李长蘅在京城赴试前便已叹道:“他日世事粗了,筑室山中,衣食并给,文史至贮,招延通人高士,如孟阳辈流,仿佛渊明‘南邮’之诗,相互咏歌皇虞,读书终老,是可以乐而忘死乎!”身还未人仕途,已思其退,而思退又必联想到日后的书斋生涯,这就是当时一些文人的思潮。故他们常以书斋生涯示其终焉之志。尤其是一些绝意仕途的文人,书斋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因此可以说,书斋生涯不但是文人追求的初衷,同时也是辞官隐退的后路。
追求古雅幽静、高洁脱俗的读书环境
明清时期,有些士人既绝仕途,便着重追求读书的意境,使其与斋主的情操交融于一体,令人见其书斋,如见斋主。《明史·倪瓒传》中,记录倪瓒个人言行的文字并不多,但对其书斋内外的境况却着重予以描述,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倪瓒的为人:“所居有阁曰清閟,幽回绝尘,藏书数千卷,皆手自勘定,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列左右,四时卉木,萦绕其外,高木修簋,蔚然深秀,故自号云林居士,时与客觞咏其中。为人有洁癖,盥濯水不离手,俗客造庐,比去,必洗涤其处。”倪瓒书斋的意境,也成了后代文人仿效的对象。明末清初的遗民张岱因慕倪瓒清閟,仿其书斋名曰“云林秘阁”。文人追求的书斋意境,意在有一种出尘的气氛,一些人对这种境界的追求,甚至成为一种癖好。如明代宁献王朱权被封江西颍,由于宗藩不许干预军政,故朱权终日在书斋中研读秘籍,沉缅诗文,尝“令人往庐山之巅,囊云以归”,在书斋中“障以帘幕,每日放云一囊,四壁氤氲,如在岩洞”,故名其书斋为“云斋”。人其书斋,如临仙境,可谓别出心裁。
明清时代的书斋陈设有三种特色:一是古代文物成为书斋收藏的必然对象,这和明清时期文人好古的风尚有很大的关系,其藏书多宋元版本,且“唐宋以来法书名画,充栋插架,以及尊罍彝器,杯盎几案,入其室无一近今物”(《藏书纪事诗》《卷四》)。明代史鉴之书斋“陈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书画,相与鉴赏,好著古衣冠,曳履挥尘,望之者以为列先之俦也”(《藏书纪事诗》《卷二》)。清代安仪周的“古香书屋”中“贮牙签万轴,余尽商周秦汉青绿宝器,唐宋元明名家翰墨也,寝食期间,俗夫不得窥户牖,时人比之清阁。” (《藏书纪事诗》《卷四》);二是明清时期的文人多善书画,故书画是书斋中不可缺少的陈设,已成为书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清代学者,尤其是乾嘉时期的学者多从事考据和古籍校勘,其汉学家的书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藏书楼。他们不仅仅左拥廿二史,右持十三经,其书斋往往是“图书文籍,插架琳琅,登其室者,如入万花谷中,令人心摇目眩”(《履园丛话》卷六),成为明清时期书斋的又一特色。
斋有古意,人有古风。明清时期的书斋不仅仅追求陈设上的古雅,其斋主也十分讲究与书斋意境的相结合,如钱谦贞于书斋“怀古堂”中:“明窗柒几,丹黄校勘,似陆龟蒙;蒲团若碗,栖心释梵,似白乐天;归池泼墨,淋漓绢素,似米元章;钟鼎彝器,金石翰墨,辨别款式,似赵明诚;而忍辱不较,阉户自守,又似管幼安。” (《藏书纪事诗》卷四)书斋的气氛和斋主的风范相协调,以至俗人不得人其斋。明末学者祁彪佳在“寓山草堂”品茶赋诗自娱,“若俗子十往返不一见,虽受怒骂如张牧之,固不惜也”。得入书斋者,皆文人雅士,鸿学硕儒,相与文酒唱酬,谈学论道,无杂人,不杂言。又如张岱在“古梅书屋”“终日坐卧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入”。清末诗人龚自珍曾言,登乾嘉时代汉学家卢文绍的“抱经堂”和阮元(清大学士)的“研经堂”“无杂宾,无杂言焉”,登陈庆镛的“问经堂”“愀乎非五经之简毕不敢言”,可以说古时文人的风范与书斋的意境是既相协调又相辉映的。
古雅幽静的书斋环境是我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书斋意境,但也有人反以书斋的简陋为乐。归有光的“项脊轩”本是“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但却意境不减,乐,趣无穷;祁彪佳有雄资大建园林,但书斋却“一仍简陋,然亦可啸可歌,可偃仰栖息也已”,“避暑斋中,比窗尽致,平畴遗风,绿畦如浪,以觞以咏,忘其为简陋,而转觉浑朴之可亲,遂使画栋雕薨,俱为削色”。清代吴岑渚的“半砚斋”“才容十笏,图史笔砚之外,无他物”。但斋主以著书为乐,“中之人,恬淡乐志,犹凡夫也”。学者钱大昕之弟钱晦之书斋简陋,但他认为可居即可,故命为“可庐”。钱大昕在“可庐记”中写道:“晦之好读书,而不汲汲乎荣利之嗜,故名庐之意,盖蕲至于古之随遇自足者,仰予又有进焉,夫之理所在,有可不可,境之所值,无可无不可,晦之能安于境上可,必能辨于理之所不可。”不求奢侈,但求境界上的高洁。
明清时代的书斋,就如同我国古代的唐诗宋词、书法丹青那样,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它既像诗,又像画,和古代儒家观念及其情怀相联系,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4.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四
课程目标:
以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设计,使学生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
指导学生把四大名著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它们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和高尚的情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指导学生有选择的阅读名著
准备有关书法绘画的图片
学生准备:
阅读四大名著原著或缩写本(寒假期间布置)
本课前分小组演绎四大名著的精彩片段,形式不限
查询有关郑板桥的资料或小故事
请学习国画的同学仿郑板桥的风格画一幅以竹子为题材的国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子”
以智力测试的形式进入。三个题目:
(1)招风耳白帝城草鞋叔父(猜人物)
(2)胡须红华佗二(猜人物)
(3)屠夫酒长矛黑(猜人物)
这几位人物是哪一部文学作品中创作的形象?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部作品是什么?
“正文”
本课我们就来学习以四大名著为要点的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在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超过以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在此基础上,唐宋时期出现的市民文化也日趋成熟和繁荣。这种成熟和繁荣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就是长篇白话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四大名著是这一时期小说最高成就的体现。
一.四大名著
请同学把课前制作的表格展示。
教师选择概括全面的表格展示并让该生讲解。(利用实物投影)
1.《三国演义》
教师归纳:《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罗贯中。书中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长期以来深受群众的喜爱。它的出现,对后来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同学们读过小说了,那就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你认为最精彩或最感兴趣的片段。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实际是否相符?
教师小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是不同的领域,方法不同,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2.《水浒传》
《水浒传》是和《三国演义》同时代的作品,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描写了以松江为首的北宋下层官吏和劳动人民,在权贵、贪官和恶霸地主的欺凌压迫之下,进行武装反抗,从开始到失败的全过程。作者以强烈的爱憎情感塑造梁山英雄好汉和以高俅为首的恶势力。我想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108条好汉和他们积聚特色的绰号,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3.《西游记》
《西游记》中,吴承恩以虚幻的神话故事形式,寄寓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着意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无所畏惧的叛逆形象孙悟空,并赋予他巨大的神威。那作者在创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时,用意是什么?
4.《红楼梦》
《红楼梦》的主题是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吗?
教师归纳:《红楼梦》的成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一对青年男女的叛逆形象。他们对功名利禄、封建礼教的轻蔑、讽刺和猛烈抨击,以及对个性解放和爱情的执着追求。同时,通过对四大家族腐朽生活的无情揭露,全面展示了封建社会已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没落的历史趋势。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诵一段台词。
同学们都看过这部电影《大话西游》,它和大陆版本的《西游记》故事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影视剧具有直观性强、易于普及的特点,但它们的第二次被加工被蒙上导演及编剧的主观色彩,很难品味出原著的艺术价值。况且,真正理解影视语言也不是易事。所以同学应阅读文学名著的原著,有时间要多读。
二.戏剧的繁荣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讲述,难度不超过教材。
三.书法绘画的成就
教师依照教材的内容简介董其昌、徐渭、陈洪绶,并展示其作品。“扬州八怪”是指乾隆时期在扬州卖画的八位画家,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号?
八人之中谁的成就最高?
哪为同学来讲讲他的故事?
小结:请一位同学根据板书总结所学内容。
作业:《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曾经在南京生活过,那你知道旧时的曹府今天在何处?关于曹府你了解哪些?请同学课后查找资料。活动课上,我们重点要说曹雪芹。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四大名著的表格,分为作品名称、作者、主要特色(或内容)及思想特点等项目。
学生讲解表格内容。
学生演绎小品剧(布置学生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因为学生对四部作品中的《三国演义》是最有兴趣的,也是了解较多的,所以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关于《三国演义》的活动最好设计为小品剧的形式来演绎。视时间长短演1-2个短剧)
学生发表见解
擂台赛:谁识好汉多
分小组把梁山好汉的名号写下来比较,写的最多的一组加分
请几位同学回答
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
5.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五
(二)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年级下册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要教学生明确明清时期在文学、绘画及书法方面取得的成就,我采用让学生以自学导学案为主,并出示相应的问题结合相应影视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明确明清时期在小说、戏剧、书法、及绘画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的配合能力。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明清时期的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明清时代最出名的当属小说作品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以为与其特殊的政治环境有关。大家知道明朝开启了科举八股文制度,而清朝册是满人做了天下.这大大引起了图书人的抵触和愤恨,然为在铁血的统治者面前他们偶尔的呐喊是如此微弱,万般无奈之下只能以他们最擅长的方式——书画代替发泄他们的不满。中国真正意义上小说地位的确立正是始于明清时期,在此之前,小说只是被看做市野之作,不入主流,明清依靠大量的作品出现和给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而确立了小说在文学中的主要地位。这是明清小说最功不可没的地方。确立了小说范式。诸如四大名著,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对后代小说写作,无论是主题,文笔还是遣词造句,刻画人物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启了中国白话文的时代;其实明清小说作用很多很细,总体上讲就是一个创新转折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后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很到位。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重点掌握四大名著的地位:《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戏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元杂剧和明传奇,标志着中国戏曲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明代建立了皇家艺术机构——画院。明朝画坛山水、花鸟画占统治地位。特别要知道的是扬州“八怪”。
2、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四大文学名著的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其一是初一年级学生对于四大文学名著不很熟悉,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了解四大名著。其二是明清文化的时代特色。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典小说创作到明清时代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艺术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得出他们的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他们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分析和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是从思想主题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欲望。
二、教学方法:在讲授本课时,我采用讲授法、自学探究法、归纳总结法、讨论法
三、学法分析:通过让学生自学导学案,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培养学生的合用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学生对教师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表达欲望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第21课内容。
(二)复习导入新课。(3分钟)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明朝的建筑科技成就。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明清在文学、戏剧、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
(三)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将导学案中的自学提示中的题对一下。明确正确答案。
2、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表格,归纳古代中国在文学、绘画及书法方面的成就。完成导学案中“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中的内容”。然后小组进行展示,看哪一组作的最好。
3、教师指导学生提出导学案中“交流展示深化感悟这一环节中”的,“我的问题”和“我们的问题”,让解决这一问题的同学进行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师进行适当点拨,进行解决。在教师的问题中,我提出如下问题:
(1)指导学生对曹操、刘备、诸葛亮等文学形象发表看法。
提问:“《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实际是否相符?罗贯中是否犯了歪曲历史的根本性错误?”
(2)指导学生就《水浒传》最喜欢的人物及原因发表见解。
(3)讨论《西游记》中:作者赋予了孙悟空怎样的 性格,其用意是什么,由此揭示出《西游记》是如何通过虚幻的神话故事形式,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4)组织《红楼梦》的教学,设置“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红楼梦》的主题是爱情吗”
(5)我国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见解:“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以此提问学生:“你知道这种见解的理由吗?”“你认为这种见解对不对?
(6)找出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及代表作,讨论作品反映的思想感情? 让生进行解答。在解决完这些问题后,教师指出:影视剧具有直观性、易于普及的特点,但是仅看影视剧,很难品味出原著的艺术价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原著。
5、给学生5分时间来完成导学案中“达标测试”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起来对答案,以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6、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对课知识进行总结。
7、作业:完成导学案中课后巩固的内容。
6.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六
1.D 2.A 3.B 4.D 5.B
能力提升
1.D 2.C 3.D 4.A 5.B
拓展探究
1.(1)《红楼梦》。
(2)曹雪芹,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3)历史著作的要求是应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历史小说是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作,构思出作为作品思想主题服务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它要求本质的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这个前提下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不是历史著作。
2.(1)图1出自《红楼梦》,图2出自《西游记》,图3出自《三国演义》,图4出自《水浒传》。
(2)《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3)明清小说在思想上很多是反映人民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
7.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七
( 一) 民事纠纷的起源
中国古代并没有现在这般与权利相对应的词语, 但我们疑问的是他们是否有权利的意识。这方面在日本学者滋贺秀三的研究中已经有所表述, “即使大体上大家都共有一种社会性了解作为基础, 现实中则总是在使用暴力的可能和让步的余地之间你挤过来, 我推过去。”[1]中国古代大家都处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中, 熟人社会产生的问题是谁也不愿意先撕破脸面与其他人闹翻。虽然自己处于有理的地位上, 但鉴于考虑到乡里乡亲之间的关系和现实与权利之间的差距, 总是没有达到忍无可忍的境地时才会向第三方寻求帮助。在最初的状态时纠纷双方都处于各自对性的位置, 随着时间的推进, 双方处于一个默默的你推来我挤去的状态, 在推来挤去互让与反互让的过程中, 总会有一方跨越界限太多是另一方达到忍让从量的积累到质变的程度, 当双方都不愿意再让步的时候就使得纠纷的出现。
( 二) 民间调解
处于熟人社会之中产生纠纷的也往往都是近邻一类, 而常常是与二者相熟悉的第三人将事件原委看在眼里, 当二者以争吵或暴力的方式表现出来时, 第三者会主动调和二者, 这就是在找官府打官司之前的民间调解。“其实, 争就是讼, 只是还没有闹到公堂而已。”[2]第三人调解纠纷二人遵守的规则无外乎一碗水端平, 将其所见所闻交代与双方, 秉着中间人无利益关系而发表自己的意见, 争取使双方回归原来的争执界限之内, 回复原有秩序达到未发生纠纷之前的关系状态。现实中也是有一定数量的纠纷事件处理在这种萌芽状态而不致使事态恶化。本着息事宁人的心理, 如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是最好的, 对于主要靠农业收入的平常百姓来说诉诸公堂未必是好事, 诉讼成本是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能不能在花费时间打官司后得到想要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因素。
( 三) 对簿公堂
当第三方民间救济方式不能奏效, 不能达到使双方当事人满意的调解结果, 这时就会将发生的事情写成诉状告至官府。对于这种处徒以下刑罚的案件一般由地方州县官员自理, 不必上报。从诉讼事务的性质上来看, 范围都是非常宽泛的, 大至身体伤害案件, 小到债务纠纷等等。就诉状内容一般的格式内容都很相似, 以伸冤为名义, 首先是固定类似的对对方的行为予以界定, 认为对方是以欺压的方式对待自己, 而自己则是处于弱势地位遭受不当待遇, 寄予希望在地方官之上, 使其改变自己屈于现状的状态。
二、讼师
( 一) 出现原因
讼师的产生和存在与科举制度有着及其密切的联系, 科举制度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一部分学而优则仕, 一部分委身于官员之下称为幕友, 名落孙山的另一部分则迫于生计称为讼师。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改变了人们以往单一的乡缘、地缘关系, 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作为民事经济主体, 成为民事经济纠纷的一方。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对于涉诉之事一般不甚了解, 此时讼师的需求也随之而来。用来弥补平民百姓对于诉讼知识的匮乏, 讼师扮演者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想地方官告状时都需要采取书面告状的形式, 而在中国古代平民百姓识字的人也并不多, 被告也是需要以书面形式答复, 而这种书面化的形式也是讼师存在的极大因素。
( 二) 地位和作用
在传统中国这样一个重视社会关系修复, 致力于调解教谕的社会环境下, 帮人诉讼, 使得健讼, 好讼的现象出现, 作为这样一种荼毒社会的角色。讼师包揽词讼、教唆词讼、代写呈词, 与胥吏、差役交涉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 因而被当时社会打上“不肖之人”、“地痞流氓”等的烙印, 认为好讼之风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讼师的存在。但所有的这些评价都不能否定一个事实: 讼师在中国古代法律生活中曾是一个重要的存在。
讼师存在的主要作用便是参加并帮助当事人诉讼, 而在中国古代那个极力保护相安无事的稳定和谐秩序之下, 是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在一个不主张个人权利的社会环境下, 集体利益才是至上的, 强调整个地方的和谐秩序才是这个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官府也在极力镇压这种势力的存在, 不允许这样有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来破坏社会稳定的环境及其统治。
三、结语
对于民间诉讼观与讼师这二者的总结, 旨在于通过这二者针对性的研究了解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点。对于刑法有十分详细系统的法律体系, 但针对户婚田土民类事法律关系缺乏像刑法一样的确定性规范。在这类民事纠纷中有官府之前的民间第三人对当事人进行劝解式的调解, 调解不成时才会将对方“恶行”告至公堂, 这是官员要做的就是尽力以和平的方式使双方达到心平气和的解决纠纷, 最终恢复到最初那种相安无事的状态下。在本着教化调解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 绝不动用刑罚, 这样注重修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使得中国古代没有私法, 有了国法再加之官员的礼义教化便足以解决现实问题, 这是整个价值观状态下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特征。
参考文献
[1][日]滋贺秀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213.
8.试论明清时期的徽州玉文化 篇八
【主题词】明清徽州 玉文化 观念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曾说:玉器不仅是一门艺术,也代表了一种文化观念。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根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早期中国就已制作和使用玉器,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距今八千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就发掘出土了玉玦、玉斧、玉锛等器物。之后,北方的辽宁红山文化和南方的安徽凌家滩、浙江良渚文化等各地、各时期遗址中都出土了大量玉器,形制、纹饰和制作工艺呈现出发展的趋势。及至商周,玉器作为礼器的社会功能得到确立,器形也更多样,其应用也已深入到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各个层面,中国玉文化的独特体系自此初步形成。
徽文化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自宋代崛起,至明清时达到鼎盛,其文化内容包含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宗族等各方面各层次的内容。广博、深邃且具整体性、典型性和系列性,被公认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文化。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儒学,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观点。儒家学说将玉石的五种物理性质诠释为人的“仁、义、智、勇、洁”五种品德,将玉器作为伦理道德观念中最为高尚的品德象征。故此徽州人在继承中原儒家文化的同时,也完整地承袭了玉文化观念。
一、徽州玉文化的历史
从历史文献资料来看,徽州本土并不产玉,也未见有规模化的玉器制作历史。从1986年对歙县新洲新石器遗址、1956年对屯溪西周土墩墓葬群和1976年对祁门茶科所宋代墓葬等的历次考古发掘成果来看,也均未见玉器出土,这说明至少在唐宋中原氏族南迁之前,徽州的原住民没有规模化使用玉器的经历。目前,从徽州各地博物馆藏的玉器来看也支持这一观点。这些馆藏品基本上以唐宋以后的传世文物为主,出土和高古玉是比较罕见的。质地多为明清时期常用的白玉料,间有翡翠、料器等。这些玉器均表现出制作精美、形制多样、纹饰繁复的特点,表现出明清玉器的时代特征。另据近代歙人许承尧在《歙事闲谈》中提到:“而是时(指康熙、乾隆时期)休、歙名族,乃程氏铜鼓斋、鲍氏安素轩、汪氏涵星研斋、程氏寻乐草堂,皆百年巨室,多蓄宋元书籍、法帖、名墨、佳砚、奇香、珍药,与夫尊彝、圭璧、盆盎之属,每出一物,皆历来赏鉴家津津乐道者。”这段记述说明在清时,徽州士人的收藏中,“圭璧”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综合以上考量,徽州的玉器文化应是随着中原氏族南迁传入的,在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于明清时达至高峰。而明、清两代正是徽州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徽文化的鼎盛时期。繁荣的文化、富裕的经济和稳定的社会使得明清时期成为徽州玉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明清时期徽州玉文化发展的基础
明清时期徽州玉文化获得巨大发展,和徽商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由于徽州所用玉器均为外埠流入,这大多和徽商的足迹或经营活动有关;另一方面,玉器作为珍贵艺术品,其制作、流通和使用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财富作为支撑,作为当时中国最具经济实力、最具影响力,同时又兼具崇文好儒文化态度的徽商,有条件也有主观意愿积极参与其中,所以使得这一发展趋势成为必然。
徽州自古文风昌盛,徽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支配,以儒家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以诚信为商德,以儒道为商道,以君子为榜样,循孔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这促使徽商群体中形成了配饰玉器的风气。贾而好儒的徽商在钱囊丰满之后,很多人开始钟情于玉器收藏。当时扬州、苏州制作的玉器,除一些佳玉作为贡品供皇帝御用外,还有部分佳作被京城高官所拥有,其他的便大多流入市场,这其中就有很多被徽商所收藏。凡是中意之物,徽商们往往不计钱银争相收入,并携带回徽州本土。同时,勤劳的徽商四海为家,积极对外扩张,首先步入的是长江中下游和运河沿岸,推进了当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杭州、湖州、松江、扬州、苏州、南京、汉口、武昌、临清、安庆、芜湖等城市建立商业中心,开辟了“无徽不成镇”的局面。徽商的经营范围广泛,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一般都会涉入。当时玉器制作最为发达、也最主要的集中地在江浙一带,尤以扬州最为突出,而扬州也是徽商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民国陈去病《五石脂》曾有云:“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的殖民地也。”一方面被称作徽州殖民地的扬州,其玉器制作业在明清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迅速地迈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而这一时期也正是徽商在扬州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另一方面是作为玉文化最主要和直接体现的扬州玉雕工艺,在清代达到了顶峰,清乾隆时期出现的“乾隆工”就是最为显著的标志。古徽州的雕刻技艺在明清时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徽派三雕冠绝天下。同样也正在清早中期,大批优秀徽派工匠随着徽商进入江南各地,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徽州帮”工匠。虽然明清时期的匠人身份低下,这些迁徙活动并未被详细地记载下来,但相信这些时空的“巧合”绝对不是偶然。
明清尤其是清早期,徽商和徽州工匠在扬州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促进了当地玉文化的发展,进而也反向带动了徽州本土玉文化的发展。黄宾虹在《新安巧工》说到:“富商显宦,邻里相望,以故百艺工巧,为供士女之娱玩,常优于他处。”由此可见,黄宾虹先生认为,正是源于经济发展和文化活动频繁而产生的需求,促使了包含玉文化的徽州各类工艺美术及文化观念的进步,成为其发展最为重要的推手。
三、明清时期徽州玉文化的代表器物
从古徽州传世的明清玉器来看,虽然门类广泛、种类繁杂,但总体上还是以配饰、把玩件和文房器为主。这几类器物作为文人儒士的常用之物,能够反映出同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审美和价值取向,也能够折射出徽州玉文化的艺术思想。
1.文房器。文房器根据不同用途,分为笔架、笔筒、笔洗、笔舔、水丞、水注、印章、印盒、纸刀等。古徽州作为文房四宝之乡和东南邹鲁之地,玉质文房用具的需求和使用量很大,传世文物也较多,特点极为鲜明。如明代白玉桃式连盖水盂(见图1),最大口径5.5厘米,高2.7厘米,底径5厘米,玉色乳白,玉质细腻温润。整体雕琢为连叶之桃,并以糖色巧雕为桃花盖。这件器物雕琢手法细腻纤巧,布局上比例尺度合理,充分考虑了实用功能和艺术性的统一。在表现艺术美感的同时,不失其作为文房用具的基本功能,说明明代文房器具已从单纯实用器逐渐转入装饰艺术品。又如清代长方形抄手玉砚(见图2),长9厘米,宽4.6厘米,高2.1厘米,玉色碧绿,质细腻。砚作长方形,趾平角委,抄手式,砚面略内凹,堂上琢长方墨池,门字形砚边并刻绘夔龙纹。玉质砚始见于宋代,因硬度高,故大多雕琢简单,往往只有砚池和砚堂,砚背上一个覆手,最多也只在砚边雕一些回纹等作为装饰。因滑而不发墨,所以多不作实用,仅为掭笔和炫耀身份之用。
nlc202309090224
文房中除了实用器之外,还有一些置于案头的插屏、挂架等,供美观和赏玩。如清代白玉双猴挂架件(见图3),长4.5厘米,宽13.3厘米,高1.7厘米,玉色润白,间有沁色,玉质细腻。整体雕琢双猴嬉戏状:大猴右手捧桃,左手举过头携着桃枝,枝上有两个小桃;小猴攀着桃枝,爬在大猴背上,寓意“辈辈封侯”。
2.配饰。明清时期徽州商人虽然拥有庞大的财富,但政治地位依然是低下的。为了摆脱这种社会重压,在徽商当中便形成了“贾而好儒”的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提高了徽商的文化素质和商德,促进了徽商的发展。贾而好儒使徽商产生了浓厚的“官念”,使封建官本位思想在一些徽商之家根深蒂固,“读书”“取士”,走科举仕途,是他们对子女唯一的期盼。这样的思想必然影响到他们的所言、所行,因而科举题材的玉佩饰也大量留存下来。如清代蟹形玉挂件(见图4),长4.8厘米,宽3.4厘米,厚0.6厘米,扁圆形,玉色白间有沁色,玉质温润。玉面以镂空技法雕螃蟹,蟹脚左右相对盘曲,两鳌相并。此作鲜活润泽,神形兼备,寓意良嘉,以蟹身之甲取传胪之意。古代科举殿试分三甲录取,无论何甲皆进士出身,其意皆受文士青睐。又如清代鳌鱼玉挂件(见图5),长8.5厘米,宽4.2厘米,厚0.7厘米,玉色灰白,间有糖色和沁色。呈鳌形,双面雕。鳌形咧嘴,翘尾,两翅下垂,背翅竖起,两目凸出,两腮屈曲,势呈游鱼,取“独立鳌头”之意。由于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有鳌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人们便此寓意比喻首位或取得第一名。同样的还有清代鳌鱼童子纹玉牌(见图6)也有此意,此牌长6.8厘米,宽4.2厘米,厚0.4厘米。玉色白,质细。整体镂空雕成鳌形,在头尾间处镂一童,脚蹬鱼头头顶鱼尾。童子天庭饱满,面含喜色,手持宝相花。背面纹饰亦同。童子站龙头除了占鳌头外也作“乘龙快婿”“平步青云”之解,皆谓步步高升之意。由此可见,科举取士的时代,鳌、甲等题材的纹饰是极受徽州人喜爱的,这也反映出徽州人重视教育的理念。
这一时期徽州的玉配饰一方面承袭了“君子佩玉”的儒家传统,另一方面也明显受到世俗情趣熏染,题材更加丰富多元。所以除了代表浓郁文人气息的雅致玉雕外,诸如“瓜蝶绵绵”“多子丰收”“喜上眉梢”等吉祥寓意的题材也大量涌现,且设计精巧、雕工纤巧、布局精心。如清代喜字纹双联玉牌(见图7)。长10.5厘米,宽5.2厘米,厚1.3厘米,玉色乳白,质极温润。整体形制为左、右两块方牌,一块正面用减地突起技法高浮雕出蝙蝠衔寿桃图案,一块正面高浮雕翘首健壮的雄鹿,边辅以两朵如意云头纹灵芝。图案画面采用阴起技法来表现鹿的肋骨,阴阳对比强烈,线条十分流畅。蝙蝠形状写实生动,面、背具打磨光滑,边缘整齐。两块方牌各镂出一个长方形的槽孔,中间用一个“喜”字纹小方牌掏成的扁方形活环相连结。“喜”字纹方正工整,浮雕在小方牌活环正面,工艺复杂。这件作品表现的是“福禄寿”及“福寿双全、吉祥如意”的内容,反映了婚嫁喜庆的民俗文化。琢制者将玉的美质和工艺技法结合得十分融洽,从纹饰内容、制作工艺和玉质选用上来看,这件玉牌都可以说是清朝“乾隆工”的杰出代表。
3.把玩件。又称“手玩件”“手把件”,通常体量都比较小,方便时时握在手里触摸和欣赏。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玉”的用玉观,所以把玩玉器是徽州人赏玉、爱玉、崇玉的一种表现,体现出他们对高洁品德的崇尚和向往。传世的玉雕把件中,大多都有明确的主题思想,或出自历史典故,或出自神话传说,借以寄托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也起到明哲和警醒作用。如明代鹅形玉雕件(见图8),长4.7厘米,宽1.8厘米,高4.1厘米,玉色乳白间有深黄,鹅颈腹和荷叶底部泛深黄色,为沁色,玉质细润坚致。雕琢手法写实,造型圆润,整体呈荷叶托回头玉鹅之形。鹅作回首嬉戏状,姿态惟妙惟肖,自然优美。鹅翅上浅雕羽毛纹,承托的荷叶底部镂空雕琢叶梗、叶脉。以鹅类体裁作为玉纹在明清较常见,其意有三:一是源于名传千古的“黄庭换鹅”的典故,取王羲之爱鹅的雅意;二是鹅还谐音为“我”,在团身时状似如意,暗寓着“我如意”的吉祥之意;三是鹅顶红头,所以又有鸿运当头之意。又如清代马上封侯纹玉雕件(见图9),长5.4厘米,宽1.3厘米,高3.3厘米,玉色白皙,质地糯润。以圆雕技法琢一小猴骑在马的臀部。马的体型敦厚,卧姿回首,面对小猴,神态安逸。猴攀马背,扶马面首做玩态,生动逼真。构图亦疏亦密,一动一静,反差明显。寓“马上封侯”之意。盖“猴”与“侯”字同音,寓意受到皇帝诰封,晋升王侯高位,这是古时文人儒士毕生之冀盼。另外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作品,明代狐兽纹黄玉雕件(见图10-1、图10-2),长4.5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玉色老黄,局部有雪花沁,质地细润,打磨精细。整体琢制成狐狸蜷伏之态,尾接前脚,狐面带微笑,笑里藏刀,将其狡猾妩媚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中国古代,狐狸一直都是虚伪、奸诈和狡猾的化身,和玉所崇尚的高雅品德格格不入,所以极少作为玉雕纹饰。此件玉雕以狐为题,不外乎有两方面意思:一是警示持有者要远离狐之媚,远离声色享乐;二则可能取狐狸之灵活、机敏之思,借寓聪明伶俐。狐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前期是图腾文化和符瑞文化,后期则是妖精文化。雕琢者和使用者能够大胆地采用这一题材,说明明清时期徽州的审美文化已经有了全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改造。
四、明清徽州玉文化的特点
综合来看,明清时期徽州玉文化的进步基础是徽商的经济影响力和徽文化的渗透力,所以其表现不仅在佩玉、赏玉和藏玉中,更深入到玉器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使这一时期的玉器作品具有了徽州文化的烙印。根据存世的文物我们可以梳理出明清徽州玉文化的几个特点:
1.造型上表现出质朴、自然和典雅的特征,文人气息浓郁,充分符合和反映了中国文人的传统美学观点。
2.装饰性强,无论整体布局还是局部细节,使人感到了美的样式化、程式化和图案化。
3.尊儒尚德,崇尚读书育人的精神内涵表现得十分强烈。
4.装饰器、实用器多,日常用具少,尤其酒具、餐具少,同期的徽州金银器也有相似的特征,说明徽人节俭不奢的作风。
5.传世器多,出土器少,说明徽人不尚厚葬之风。
明清时期是徽州社会发展史上的高速阶段,得益于明代中叶以后徽州商业经济的腾飞,以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精神追求,徽州文化得到了整体进步。作为徽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徽州玉文化,在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州教育等姊妹学科的带动和促进之下,发展形成了徽人独特的玉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2]许承尧.安徽古籍丛书·歙事闲谈[M].合肥:黄山书社,2001.
[3]黄宾虹.黄宾虹文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4]陈去病.陈去病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鲍义来.徽州工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9.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九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横向联系指导学生编制表格,归纳本课知识;纵向联系,归类比较,明长城与秦长城的比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朝科技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但不固步自封的民族情怀,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建筑特点。2.科学巨匠和巨著。难点:传统科学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
3.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法)音像资料:故宫建筑群介绍。
(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
1、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
2、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
3、讨论: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
(三)组织学生自学:(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四)检测:
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1.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朝代不断整修,但大规模的修建则是在。明长城东起
,西至
蜿蜒
多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3.由于明朝
高,了
卓越的医药学家 的 出的科学家
的 国
调
调,的提
的繁荣,促进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科学巨匠和巨著。其中,编写
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明末杰
写
,反映了明代我的生产面貌。还强
相协
相配合。
(五)探究新课:
1、请问刚才看到的故宫,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看后有什么感想?
2、请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让学生发言)
3、请看课本中的第133页一幅《天工开物》插图,这就是当时领先世界的一项生产技术,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让学生猜)
4、学生仔细观察书上插图讨论,可作猜测,老师提醒学生注意:①是采煤时煤矿中用的。②竹筒是空心的。
5、书上有两位同学对宋应星的这一观点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你们认为呢?
课后习题
1、明清文学的主流是:()
A.小说
B.戏剧
C.诗歌
D.散文
2、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3、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4、京剧形成于19世纪中期,它以哪些剧种为基础:()①元杂剧 ②南戏③徽剧④汉调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
5、书法具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大书法家是:()A.颜真卿
B.赵孟頫
C.董其昌
D.徐渭
6、明清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是指:()
A.古典小说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文学主流
B.传统科技在当时世界上是一流的
C.通过戏剧形式,鞭挞吃人的封建礼教
D.具有反封建的思想
7、早年是一位爱国者,参加过抗倭战斗,同时一笔画刀枪,讽刺封建它的黑暗。创立泼墨花卉的方法,做到墨中有笔,笔中有墨。他就是:()
A.施耐庵
B.曹雪芹
C.徐渭
D.董其昌
8、明朝书法见长的形式是:()
A.楷书和行书
B.隶书和草书
C.行书
D.行书和草书
9、下列各朝 与其相应的主要文学艺术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元——戏剧
B.宋——词
C.唐——诗
D.明——赋
10、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思想的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牡丹亭》②郑板桥的代表作《兰竹图》③徐渭是清末著名画家④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2.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A.关汉卿
B.王实甫
C.马致远
D.汤显祖
板书 板书设计
一、建筑:北京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二、医学:李时珍《本草纲目》
三、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
四、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10.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模版) 篇十
浅析宗教徒对中西文化的交流的重要作用
宗教是人们的一种意识形态,自有人类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及信仰内容的不同,就有各种宗教的产生。而各种宗教以其历史根源、人物、经典、教义、教规、教团的殊异,形成了绚烂多姿的宗教文化。而宗教徒是宗教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因此,随着宗教的世界化,宗教徒必然会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宗教徒是中西文化得以交流的桥梁。纵观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不难发现无论是法显以《佛国记》、《佛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等书介绍中亚、印度、南洋约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还是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人都为中西文化交流做了重要贡献,因此,他们都是中西文化得以交流的桥梁。
其次,宗教徒通过通过宗教活动能掌握人们的真实思想,协和化解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如山西的天主教徒通过捐献出自己的土地、钱物、劳力建起教堂,修道院、孤儿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人民学习需求和精神食粮。
再次,宗教徒促进了中西文化的繁荣。从中国方面来说主要表现以下四点:1.外来宗教徒翻译佛教经典的同时,将其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我国,使中国传统的科学文化开始发生变化。如安世高的《安般守意经》和支娄迦的《道行般若经》则使得佛家经典在中国流传,且印度古代的一些寓言故事则传入中国;而《崇祯历书》和《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测量和全国大地图的测绘,足以证明宗教徒的影响。2.外来宗教徒带来的西方文化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促使中国知识界开始面向世界、认识世界和学习世界的艰难历程。从外国方面讲他们又把中国的儒、道及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介绍给西方,为西方文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标准。
最后,我们得辩证的看待宗教徒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用。这是因为,宗教徒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传播宗教是其目的,而科学文化的介绍和交流只是实现其目的的手段,这就决定了宗教徒在学术传播方面不可避免的局限和保守。同时,宗教徒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涉及的范围狭窄,社会影响不大。可以说,他们基本上局限于统治阶层和知识界,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微乎其微。
李晓涛
11.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 篇十一
关键词:闽南民居;装饰艺术;儒家伦理;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6-0000-00
民居乃人类依靠最深依赖性最重的作息空间。人生在世,家居生活恐占大半;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几乎就是生命的全部。宅第除了作为提供生活起居之所,而且,举凡象征生命意义的大事,无不在此完成,。儒家更将家庭与政治挂钩,强调”齐家“是从政的起点,由此可知,住宅绝非仅仅是遮风避雨的场所而已,而且具有极其严肃的文化意义。《黄帝工经》中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宅第之于人既然如此重要,故用心选择或营造以求其美好乃属必然,而趋利避害、趋吉避凶则是最基本要求。因住宅是人们的根本,人们以住宅为家。如果住宅安定,那么家族则世代昌盛,如果不安定,那么家族则走向衰弱。“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若安,则家代昌;若不安,则门族衰微”。
闽南传统民居采用闽南当地的石灰、泥土、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并搭配闽南当地的石雕、木雕、砖雕、泥塑、交趾陶、剪黏等装饰艺术而自成一体的建筑,其装饰艺术处处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对福、禄、荣、寿的期待。闽南民居以传统的装饰艺术为手段,以追求美好理想美好为目标,透过以图文呈现为方式,将人们内心的期盼表露在美好愿景诉诸屋宇宅舍之中。
1 、吉凶观念在闽南民居建筑文化中的体再现
吉凶观念起源久远,来源于远古祭祀,后引申为“好坏”、“利害”、“善恶”。《说文》:有“”吉,善也”;“凶,恶也”之说。宅第的营建,既耗时旷日又所费不匪菲,自古以来就有破土奠基之礼,用以象征拜年基业的奠立。因此,民居装饰艺术也包含了对消极和积极两种因素的处理。前者,的目的在于去除一切有害生命之物,“厌胜物”的设置在于便是去凶镇宅。后者主要则以招降纳福为主要目的。民居,“吉祥图案”的作用在于便是为了表达内心的一种幸福、快乐、圆满的美好感觉。但人生往往变化无常,生命如白驹过隙,现实生活又常充满挫折和失意,于是,追求美好“吉祥”、吉祥便成为一般民众的期望。在大量的闽南民居中,出现了大量以植物、神灵瑞兽及其组合性的吉祥图案。
1.1植物吉祥寓意
自古以来,花卉即都被视为美好的象征以及君子风范的代表。在传统民宅的装饰中,花卉题材的使用除了反映人们对幸福、完美生活的企望,也传达了对高尚道德情操的自我期许[1]。闽南传统民宅中,花卉作为常见的吉祥装饰题材,无论在入口门堵、水车堵、,还是大厝身,无论是用石雕、木雕还是砖雕,都可以看到花卉它的踪迹(表1),。如以象征五谷丰登的“麻、黍、稷、麦、菽”等五谷图样期许农业丰收和家庭富足的美好愿望,闽南地区也常以佛手表寓能握住财富,桃寓寿桃、长寿之意,榴开百子、石榴多子等吉祥寓意,期盼福寿、子孙多多,富足美满。又如以“牡丹+花瓶+案几”组合寓意富贵平安 (见图1) 。
1.2 神灵瑞兽吉祥
神灵瑞兽主要来自人们幻想的神化传说,由于其所具备的特殊能力,自古以来便常与宗教、及政治领域相结合而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涵义。在宗教上,神灵瑞兽则经常作为神明的坐骑或身旁伴随的动物;在政治上,神灵瑞兽常为用于帝王或王族的政治图腾。在民居建筑装饰上,神灵瑞兽图样也被广泛使用,除作为扮演着守护建筑物、传播吉祥福运的角色外,也成为了也作为彰显屋主社会地位的象征。
在闽南传统民宅中,以凤、鹤、鹿、喜鹊等出现频率最高,龙、麒麟则因规制等原因使用较少。神灵瑞兽常配以与植物组合形式出现,如喜鹊与梅花搭配,取其“喜”之谐音,寓意“喜上眉梢”(图2)。白鹭常与莲花搭配,取其“路”之谐音,寓意“一路连科”(图3)之意。
1.3组合吉祥图案
闽南民居装饰中,在题材的选用上,常选用运用符合传达相同概念或组合成完整涵义的题材进行表达。使用内涵相同的装饰题材,组合成一组系列或巧妙组合成一个题材,以表达完整的寓意。例如,表现传达“明君聘贤臣”内涵的“四聘”( 尧聘舜、汤聘伊尹、文王聘太公、刘备三顾茅庐)的组合、表达君子志节的“四君子”)便,可组成是完整意涵。又如,以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时序的花卉与瓜果图样,组成四季时序,寓意“四季平安”;以琴、棋、书、画共同组合成“四绝”,彰显文雅气质;以“旗、球、戟、磬的组合,取谐音寓意“祈求吉庆”(图4)。
1.4 安置镇宅厌胜物
厌胜物又称辟邪物,乃民间安置用以辟除邪恶、制止凶煞之物。闽南传统民居的厌胜文化极为丰富,以民居聚落为整体设置的厌胜物设置,常在门楣、屋顶、山墙等部位都有设置。
1.4.1 环卫型聚落厌胜物
闽南民居认为无形空间充斥各种神祉鬼魅,它们可能是人畜不安的制造者。为了避免灾祸发生,需要设法加以克制抑制,闽南传统聚落常见的措施是设置“五营”,民间称为“安五营”,其意乃欲以“五营”兵将来镇压邪魔。按“东、南、西、北、中”五营,中营一般设置在村落寺庙前,其余四营一般设施在村落四方入口[2]。
1.4.2 制冲性厌胜物
房屋或者是聚落面对路口、桥头、港口等交通要道,民间认为通衢要道人车往来频繁,影响聚落和民宅的安宁,破坏了人与自然和谐,此现象谓之“犯冲”,需要设法破解。常见做法就是安置“石敢当”或竖立“石雕符号”,金门地区也设置施风狮爷于路口或者是在面对要道的墙壁设置镶壁风狮爷 (见图5、6)。
2、 儒家传统文化在闽南民居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nlc202309051358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利用装饰图样宣扬传统社会提倡的忠、孝、节、义等儒家文化。闽南人家向来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教育为一生之启蒙点,其对于人格的养成形成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在传统社会的乃教育事业不繁荣,信息传播不发达的社会。“家教”常是个人所受教育的全部。人格教育除了身教、言教外,环境在其中对其形成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地位。民宅装饰中大量宣扬儒家的“忠、孝、节、义”等核心价值观,使居住环境充满了人文气息。人居其期间,日日受到熏陶,耳濡目染,自然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闽南民居处处可见孝悌之理、仁爱之风。
2.1借用历史演义、戏曲小说宣扬儒家思想
分布于闽南的民间传说、戏曲小说、历史演义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情节所体现的道德观念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闽南的工匠营造民居时,常取材历史人物事迹、或从章回小说中截取精彩片段,配以通俗文字,即既有装饰美化和教化功能,又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其中以《三国演义》、《二十四孝》等在闽南民居装饰中最为常见,处处传播“忠孝廉洁”等儒家文化。竭尽心力、至诚无私谓之“忠”,矢志不改、坚忍不拔谓之“贞”。“忠贞”为高尚道德情操,忠贞之士为人所推崇,闽南民居中常以广为流传的忠贞人物事迹作为装饰题材。常见有苏武牧羊、岳母刺字、孔明献表等。孝顺为传统道德的重要的核心思想之一,所谓“百善孝为先”,“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孝是晚辈对长者的行为规范,心中存“孝”思,对待长辈定能恭敬顺从。闽南社会也采大家族制,数代同堂。人口众多,若无“孝顺”,家族人际关系复杂,恐连整个生活都难以易维系。“孝”在闽南民居中常以《警世通言》书中二十四孝为表现题材,用以彩绘、木雕等艺术形式表现。如“代父从军、为亲负米、大舜耕田、弃官寻母”等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谓之“廉洁”。 民居常以“廉洁”自律时时警示世人,需要不贪财货、立身清白,为人光明磊落。常见题材如“杨震却金”等。
2.2 借用文字的形式蕴涵丰富内涵
闽南民居中大量的砖雕、壁画均以有大量文字的形式加以表现。,主要包括文字楹联、文字砖雕,宣扬儒家“忠孝、礼义、克己、宽仁”的传统思想,教育子孙刻苦求学,发奋读书,达到“修身、齐家”的传统儒家理想思想。如南安蔡氏古民居的书法字刻中,随处可见主人蔡资深的治世家训:“谦让、兼爱、知恩图报等”。蔡浅厝大厅墙面上书写“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见图7左),告诫子孙,纵有金银万两,儿孙不和谐,家运定衰败。“忍”乃利刃穿心,为人生修养之难。“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小不忍则乱大谋”,古有明训,能忍人之所不忍,方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此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去寸金还可以买,失去光阴何处寻”等书法作品(见图7右),字里行间见表达了主人,劝诫少年人,要珍惜时间,若虚度光阴,晚年必将后悔的苦心。砖雕中的“荔谱传家”(见图8),充分体现主人不忘先祖的情感。以蔡氏古民居为代表的闽南民居常见的书法刻字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忠孝仁勤”等内容,以儒家的道德观念指引“修身、正己”,以浓厚的氛围营造闽南淳朴的家风。
2.3 借用装饰图案反映深刻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赋予动物、植物和山水自然景观以特殊的精神含义,从而形成了固定的图案类型[3]。如闽南民居常以凤凰搭牡丹组成丹凤朝阳。民间认为牡丹是花中之王,凤凰是百鸟之王。面朝高升的太阳,丹凤朝阳,以“二王图”代表文明太平、富贵吉祥。传说中凤凰出现则天下安宁、飞翔时众鸟随之,因凤凰不吃活虫,不踩生草,非梧桐不栖、非竹子不食,善于歌舞,是富贵高雅的象征,以此表达屋主对天下太平和谐、期盼祥瑞的愿望祈望。
3、 家族观念在闽南民居建筑文化中的广泛体现
清中期,闽南地区开发力度增大,社会繁荣、财富积累,经济实力大增;清在后期,部分先民出洋发展,经商致富返乡后,第一件事情都是营造自己的宅院,光前裕后、光耀门楣,出现了许多乡绅富豪庄重雄伟的大宅第应运而生。随着生活改善,提高社会地位的愿望也逐渐强烈。争取功名、热心公益、结交名流,屋主在自己宅院广交好友,鼓励子孙参加科考,均意在彰显扬名。追求荣耀、飞黄腾达,成为了闽南民居文化的重要表现特征,在装饰艺术上也得到广泛体现。
3.1 科举功名的追求
科举乃古代选才材取士之法,尽管科举弊端丛生,八股考试被认为是牵制思想、扼杀人才的罪魁祸首,然而,闽南农耕社会,读书人仍然前赴后继,乐此不疲。科举成为了通往荣华富贵的一条重要管道通道,随着社会稳定,生活经济的改善,为了提高身份地位,晋级社会上层,掀起出现了追求科举功名的热潮。传统观念也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朝金榜题名,幸福美满尽在咫尺。闽南地区学子争相赴考,期许能光宗耀祖、门庭有光。科举之路非常艰辛,有朝一日,若能登科及第,必能扬眉吐气,夸耀乡里。因此,闽南民居中常见做法以挂匾与竖旗最为常见。闽南民宅匾额一般为木制,种类非常多,如“贡元”“朝元”、“进士”等等(见图9)。
3.2“光宗耀祖”的家族观念造就了完美的闽南建筑装饰体系
在我国古代,人们总是将财力或张扬、或内敛地展示给世人,居所就是表达其财力和地位的载体。居所的豪华程度称为是财力的象征,这种不约而同的财力展示,主要源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我国古代是宗法社会,人们光宗耀祖、树碑立传的思想根深蒂固,有成就的人往往将修建宅院、光大门楣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3]。屋脊是民居重要象征之一,常分马背、燕尾两种,前者常为平民百姓所使用,后者据说需要有官品之家者方能使用。闽南地区传统的官宅都使用“燕尾”翘脊,流畅线条微微扬起,既有美感,也象征荣耀。而一般民宅使用“马背”,但闽南地区普遍使用“燕尾”,原因可能是闽南地区地处偏远,相关法规比较不一定严格遵守,只要经济许可,屋脊亦作成做成“燕尾”以彰显奋斗成果 (见图10),期望借此达到提升社会地位的效用。
4 、结语
民居是人类的生活作息空间,它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呈现不同文化风貌。早期闽南地区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差,开发垦殖过程凶吉难卜、充满艰辛,令先民内心高度不安,期盼稳定、美满、幸福的生活。为了求得精神寄托,民间信仰相当普遍,此心理也反映在民宅的营建上。为求宅居平安、,相地看风水、安置厌胜物、装饰吉祥图案成为闽南民居文化之常见做法精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辛勤耕耘、生活逐渐好转,此时,为了彰显奋斗成就成果,光耀门楣,大豪宅开始出现,装饰内容多表达对平安幸福的期盼和宣扬儒家文化,透过历史人物、动植物装饰题材,宅第被装饰成人文气息浓厚之地,不断教化和鞭策子孙后代,勤奋上进,追求科举,期望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参考文献:
[1]林世超. 澎湖地方传统民宅装饰艺术.[M]. 澎湖:澎湖县政府文化局,1999.
[2]王建成. 金门的闽南式传统建筑与聚落举偶 [M]. 金门:金门县文化局,2005.,12.
[3]潘东梅. 从砖雕装饰看明清时期晋商民居文化[ J] . 中国园林.,2010,26(8):79-82.
作者简介:
蔡雄彬 (1985 - ),男,硕士,助理讲师,福建厦门人,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游憩行为学、休闲农业、闽南建筑
E-mail:fjxmcxb@163.com
【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推荐阅读:
明清文学文化论文11-20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教案10-17
明清旅游古镇规划10-10
《元明清文学》作业10-10
中国明清小说的发展12-20
第19课 明清小说复习教案07-13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08-29
中西习俗文化比较12-21
中西文化 读后感07-28
中西餐桌文化差异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