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保险业诚信缺失与建设

2024-09-24

浅谈中国保险业诚信缺失与建设(精选5篇)

1.浅谈中国保险业诚信缺失与建设 篇一

中小企业诚信缺失分析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摘要: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但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干扰了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和谐社会环境。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阐述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并给出合理可行的建设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议。

关键字:企业诚信缺失诚信文化建设

一、引言

企业诚信就是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在谋求自身利益时,不损害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不损害与其相关经济组织的利益,确实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企业诚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当前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市场化改革把企业诚信建设和法律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公司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仲裁法》、《合同法》、《物权法》等,以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当前我国企业诚信建设已初见成效,企业更加重视企业诚信建设。

中小企业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国有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导致诚信缺失问题也渐趋严重,并已成为限制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主要表现在:

(一)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站住脚,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制售假冒伪劣,严重危害社会健康发展。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在食品行业尤为明显,直接侵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极为严重。曾几何时,温州冒牌劣质鞋充斥全国市场,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三鹿企业的三聚氰胺奶粉,不仅危害人体健康,也损害一个行业甚至地方经济发展。企业诚信度不高,市场监管不到位,假冒伪劣商品一直都充斥着市场。将视线拉近,最近食品行业明胶果冻、药品行业“皮鞋”胶囊······有网友无奈地编打油诗,称中国人都已是百毒不侵了,以此形容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极大不满。

(二)拖欠货款、贷款、税款。一些中小民营企业恶意拖欠货款、贷款,资金拖欠导致企业资金紧张、三角债问题严重。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增加了企业的债务链,影响到银行贷款的按时偿还,降低了企业在银行信用等级。同时,一些企业故意逃避银行债务,造成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较高,这又成为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缺失而出现担保、融资方面的困难,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制约企业的未来发展,致使市场秩序进一步恶化。

(三)合同违约、合同欺诈。按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订立后,“当事人

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然而许多企业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约,从而产生大量的经济纠纷和各种合同欺诈案件。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约有40亿份,但合同履约率只有60%左右。在当前经济活动中,各种企合同欺诈行为层出不穷。违法犯罪分子通过伪造证件、坑蒙拐骗、宣传虚假信息等手段签订合同,误导消费者、投资者和经营者,损害企业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危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四)发布虚假财务信息、产品信息。一些企业唯利是图,为了谋求短期效益,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虚开发票、印制假发票等违背法律的行为,在税款方面是能逃就逃。在近年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难、税负高、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情况下,偷逃税款有增无减。这种行为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必然最终影响企业发展前景。很多中小企业对客户提供虚假信息、虚假证明和黑幕交易,这些现象在服务领域、商品交易领域以及投资领域都频频发生。例如人们出门旅游经常上当挨宰,购买的商品质量或效果与商家的宣传大相径庭,炒股时碰上银广厦、通海高科、麦科特这类企业。

除了上述所谈之外,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企业诚信缺失还表现在价格欺诈、虚报注册资本、盗版侵权、金融诈骗、出口骗税等不讲信用行为,干扰和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三、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穆尔指出: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正如穆尔所言,诚信是我国市场经济中最稀缺的资源,中小企业诚信缺失导致交易成本增加,社会效率大大下降,更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诚信缺失极大干扰市场经济秩序,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往往与其诚信度直接相关,诚信缺失减缓了我国市场化进程。分析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助于更好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中小企业诚信观念淡薄。多数中小企业把自己仅看作是一个经济实体,忽视了他们同时也是一个伦理实体。当企业仅仅把“看不见的手”当作自己经营的理念时,则必然导致企业经济本能的放纵,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放弃了道德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制约,没有认识到无形资产“信用”是社会稀缺资源,或者即使认识到市场行为也多存在短期化倾向。由博弈论相关理论可知,一次性博弈会导致失信,只有重复博弈才能守信用。中小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就会导致信用缺失。另外,社会舆论导向对诚实守信行为的宣传不力,为了制造争议、关注度,过分渲染了经营中的投机钻营。更注重对快速致富的报道,而对那些重合同、守信誉的单位和个人宣传不够,在社会上蔓延着一种浮躁的风气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影响着中小企业对信用价值的认识和评估,表现为诚信观念淡薄。

(二)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企业失信的主观原因之一。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当不熟悉的人之间发生交易时,由于“经济人”自利的本性,每一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总是试图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市场主体之间普遍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削弱履行合同的意愿,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目前主要表现出的与市场利益相关的信息不对称表现有三种: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不对称;劳动力效率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主观上信用缺失将市场经济运行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可能成为制约整个经

济稳定增长的最大隐忧。

(三)信用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信用基础十分薄弱,信用机制不健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是由政府直接配置的,信用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手段,因而人们的商业信用意识基础薄弱。但是,在经济体制和经济秩序转轨期间,原有的计划经济秩序被打破,而各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还不健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与法制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健全的法制既是诚信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又为诚信规范的确立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我国现行的法制体系不健全,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和法规。在执法上也不够严厉,对于企业生产销售假劣、拖欠账款、税款等失信行为,打击力度还不够大,失信成本太低,企业的违法行为不能有效监督和约束,助长了不守诚信的经济主体的失信行为。

四、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竞争力

解决中小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加以努力。在宏观方面,政府部门应转换职能,完善保障诚信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创造企业诚信经营的制度环境。在微观上,必须看到全社会经营的实现,是通过一个个企业来完成的,企业必须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不仅能为企业赢得信誉,这种无形资产还可使企业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必须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积极树立企业家诚信价值观。中小企业家往往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者,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员工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企业对外精神形象,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必须以中小企业家为重点。一要加强“道德诚信观”建设。企业家应加强道德诚信观念建设,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杜绝欺诈行为、遵守企业诚信的诺言、严守企业道德底线,以高尚道德情操为顾客和社会服务。二要加强“经济诚信观”建设。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不讲诚信者终将会被市场淘汰,不可贪图一时私利,目光放长远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三要加强“法律诚信观”建设。中小企业家应该加强关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了解诚信的义务和可能承担的责任,在享有诚信权利同时,主动承担诚信义务。此外,光有诚信意识还不够,还必须在实践中予以执行,诚信不能只是空中楼阁。

(二)对员工开展企业诚信文化教育。中小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必须依靠企业员工的力量,加强员工的诚信行为规范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以道德诚信观、经济诚信观、法律诚信观的标准要求员工,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念,对内互助诚实,对外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二是树立典型和榜样人物,带动广大员工加强规范员工自身的诚信行为,有效地促使员工提高诚信的行为品德;企业家应该成为最有力的榜样,必须首先做到对员工诚信,关爱员工,使员工有归属感,才能充分调动员工能动性、创造性。三是从激励方面开展诚信文化建设。企业可以建立符合自身情况诚信考核与激励制度,赏罚分明,使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对诚信的重视,进而在员工心目中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考核与激励意识。

(三)从社会责任感方面开展诚信文化建设。是否有社会责任感也是考验中小企业诚信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诸多产品安全问题都体现出中小企业家甚至大型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视产品质量如儿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重

视经济效益而更要看重企业的社会效益,社会责任感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正外部性,加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感,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与信任。重视社会责任感的中小企业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环境保护、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等。

参考文献:

[1]姜仁良.构建现代民营企业诚信体系的路径选择[J].特区经济.2009年第12期.[2]颛孙丰勤.浅谈经济危机下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J].商业文化.2009年第12期.[3]孟令娟,韩学平.我国民营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4]祝培莉.浅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J].企业与文化.2010年第3期.[5]陈方方.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构建企业诚信制度的意义[J].商业研究.2004年第11期.[6]刘青.我国民营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J].特区经济.2008年第9期.[7]徐忠惠.私营企业诚信问题博弈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8年第2期.

2.浅谈中国保险业诚信缺失与建设 篇二

2011年10月20日03:59京华时报我要评论(11)字号:T|T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欺诈制假引民愤

会议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会议对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作了重点部署,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

全面采集信用信息

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是: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制定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

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有关行业、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要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和应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尤其要结合市场主体准入、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档案。

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在实现行业内、地区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加强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评级机构,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

3.中国企业诚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篇三

一、中国目前诚信建设的状况

企业诚信建设方面有一些初步的成效。

第一个方面就是企业不断重视诚信建设,创新诚信管理模式,企业诚信管理已经通过单纯的道德规范范畴,转变为新企业的管理职能,许多企业开始制定诚信建设目标,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有90%企业已经把诚信作为重要的战略考量。83%的企业已经在定制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64%的企业有明显的诚信建设目标。

第二个方面就是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制度逐步健全。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有65%的伙伴对商业伙伴进行信用管理。主要有信用评级、建立档案、评估和计算机数据库等。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占75%,通过行业协会的占69%,通过行业内企业交流获取信息的占66%。这个在企业里面已经成为普遍的实践。

第三个方面是企业重视职业道德管理。在我们的调查中,有85%的企业对员工有明显的职业道德要求,并与企业的奖惩制度进行挂钩。有一些企业还引用了道德检察官制度,建立了道德问题和树立机制。

第四个方面是积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大家都知道诚信是很重要的。根据我们的情况来看,这已经成为中国非常普遍的实践。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说企业在经济利益的同时要考虑到员工、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具体的说,也就是说企业要尊重人权,尊重工人的基本权利等多方面运用。社会责任报告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普遍流行的做法。一个就是有利于向公众公布企业的实际情况。另外一方面就是把企业放在与公众的监督之下,使得企业能够不断的持续改进。中国企业从这几年来看,已经有一些发布报告。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中国现在已经有20多家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这个报告是每年都在发布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国资委要求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要开始实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制度,并且把社会责任的表现作为考核国企干部的标准。所以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使企业向社会展示自己重要的一方面。并且根据国际的报告还有一些要求,这个要经得起审核,就是这个信息是完全真实公开的,可以经得起任何核查的。

以上是企业在诚信建设所取得的一些初步成就。但是总体上来看,企业诚信建设还是处于起伏阶段,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和障碍。

最突出的问题,从企业内部来说,企业内部的人员和资金相对匮乏。企业信用管理仍然严重不足,根据我们的调查87%的企业感觉缺少专业方面的人员。另外一方面就是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得不到落实。所以这个在企业中很难形成。与国外的企业相比,在国内的外国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系统化、专业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还不能适应中国市场发展的要求。这是企业内部的原因另外还存在一些企业外部的原因。比如说在经济领域中,信用缺失现象比较突出。根据我们显示表明很多企业都受到社会行为的困扰。主要有脱现款、假冒伪劣产品、欺诈等行为。在这些现象中,虚假信息占31%,伪冒产品占28%等等。另外一方面企业失信事件还持有发生。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失信有多法的缺失,尤其是在2006年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占了很大的比例。第三个方面就是企业诚信建设,挥发统一的引导,企业服务相对滞后,我们缺少作诚信方面的标准和应用。企业诚信的管理还在探索之中,是否有必要建立统一的诚信体系,有66%的企业都认为有必要建立全国诚信标准体系。在此同时,企业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市场发育不够。这根据我们企业需求调查显示,有69%的企业表示他们要即使了解客户的资料,22%的企业愿意了解多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19%的企业愿意了解专业化的管理应收帐款知识。这些都说明在服务领域里面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认为企业诚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复杂工作,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第一个方面我们需要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立法的情况,完善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加强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使政府成为全社会的表率,要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建立实行约束和惩罚制度,要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形成社会共识和社会的诚信氛围。我们都知道社会的诚信氛围是很重要的,今天上海副市长也说了,上海的保险业、出租业的情况,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三个方面要充分发挥商会与行业协会的作用,构建

城市建设服务体系。我们这样的一个协会,作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纽带,在诚信建设方面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第一方面我们能够代表企业参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制订,同时在法律政策当中体现企业的愿望。另外一个我们可以透过组织力量来影响企业。全国整规办最近在全国44个地方开始试点,我们也有性参与这个组织,就是来推动诚信工作。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对全国诚信企业进行表彰。我们几乎每年都给全国诚信企业表彰,而且想不断的把这个工作推向更深的方向,可能将来数据库、建立体系,让企业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到我们的系统。我们的表彰方式将来可能不是一年就表彰一次了。所以每个企业都会加入我们的数据库,他们的企业在诚信方面做的良好表现都能随时向社会公布。

4.社会诚信缺失与重塑的经济学思考 篇四

[论文摘要]社会诚信问题,是关系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问题。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重塑社会诚信,既是社会良知的呼唤,也是经济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社会诚信问题,表面上是一个单纯的社会学问题,其实它更是一个经济学问题。社会诚信的缺失,不仅影响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而且严重干扰社会的经济秩序,阻碍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有序发展。社会诚信的重塑,不仅仅是一个道德与制度建设的问题,也是一个关于“成本与收益”的经济学问题。。因此,重塑社会诚信,除了继续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外,当前主要应从经济学的角度着手,建立起完善的考量社会诚信的经济学制度体系,从而规范社会经济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经济行为,推动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一、诚信缺失的经济学探因

关于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主要有’‘道德说”和“制度说”两种。

“道德说”认为,社会诚信的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滞后及人们道德水准的下降。人们常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正是这一说法的最好佐证。

依据“道德说”,社会诚信的缺失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道德缺失有关。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在社会经济转轨时期,新旧思想的更替,观念的错综复杂,道德约束的缺失等均为信用失衡提供了滋长的空间;同时,体制上的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的缺失,从而使社会诚信缺失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w

以证券市场为例,道德约束的缺失已成为我国股市发展的重大缺陷。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尽管中国证监会每年都会查处一批案件,但在业内并没有形成操纵股市可耻的观念,相反,在业内却经常流传着一些令人羡慕的操纵成功的事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部分人思想道德水准的普遍下降及道德约束的普遍缺失。

“制度说”认为,社会诚信的缺失,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制度存在缺陷。在制度经济学家和遵从制度经济学的人看来,任何制度安排下的普遍违规现象的存在都意味着制度设计本身或者是为维持这一制度权威而制定的制度(制度的执行环节)存在缺陷。

关于中国市场诚信缺失原因的许多观点,比如政府过多干预下的市场畸形发展、信誉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监管不力以及广为流行的产权不清说等等,实际上都是从制度角度寻找答案。

社会诚信缺失的“道德说”和“制度说”,就各自的视角而言,是成立的。但它们两者都没有说明造成诚信缺失的原因―道德约束缺失和制度约束缺失背后隐藏的深层的经济学上的原因。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社会诚信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学上的成本与收益失衡有关。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假设,抛开这一基本假设的任何研究方法都不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任何结论都不是经济学的结论。在这一假设前提下,任何理性经济人行为决策的标准只有两个:成本与收益。其实,从经济学的视角看诚信的缺失,问题很简单。在理性经济人假设条件下,经济人个体是否守信既非因为其道德品质突然发生了什么变化,亦非简单的由于某种制度安排与其不协调,而是取决于其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对自己的成本收益的理性判断。无论道德缺失还是制度缺陷,都仅仅是覆盖在“成本―收益”这一根本内核外的“面纱”。

从历史文化的层面上来看,中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是一个以人情事理为纽带的礼义社会。受古训“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的约束,社会成员普遍重情讲义,谁不守信用,谁就在交往中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这就等于剥夺了其生存权。在这里失信的成本是相当巨大的,信用的严肃性由此得到维护。而且,在封建宗法社会,其信用大多是建立在宗法血缘的基础上的,这种信用是封闭式的,背后隐藏着封建伦理观念,仅靠道德和舆论的约束就能够对违信者进行足够严厉的惩罚。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式的、平等的社会,旧有的道德约束机制不再能够对违信者进行足够严厉的惩罚。因此,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包括证券市场上欺诈成风现象的出现,决非像某些极端的观点所表述的是“道德沦丧”。道德依然存在,理性人依然理性,只不过历史变迁过程中道德约束给违约者带来的潜在成本(风险)在下降。至于导致诚信缺失的各种制度缺陷之所以成为缺陷,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个体发现,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违信的收益远远大于其成本。换句话说,这样的制度安排客观上给予经济个体违信的冲动。

可见,无论道德缺失还是制度缺陷都源于违信成本的弱化;无论道德约束还是制度约束都是违信成本的约束。重塑诚信的关键在于在经济个体对成本收益的权衡中,使其认识到违信的成本大于其收益。

二、重塑诚信的经济学视角

要推动社会经济生活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重塑社会诚信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重塑社会诚信,在经济学的视角看来,应解决以下两个核心问题:

(一)违信如何惩罚―选择最可置信的威胁

前文中提出重塑社会诚信的关键在于加大违信成本,给予违信者足够严厉的惩罚。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加大违信成本,如何给予违信者足够严厉的处罚。

中国自古就有“乱世重典”的说法。于是,面对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现象,严惩失信行为便成为社会的最高呼声,也很自然成为管理当局的首选策略。很显然,严惩失信行为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严惩呼声背后所反映的理念与现代文明是格格不人的。在早已走出封建文化侄桔的现代社会仍然强调高压政策不仅是极其可悲的,而且与解决问题的初衷背道而驰。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在股市建立后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我国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反证券欺诈的法律、法规。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现实是,随着反证券欺诈惩戒措施的逐步严厉,证券欺诈行为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发向多元化、专业化、隐蔽化的方向发展。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制约机制能否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制裁措施的威慑效果。而制裁的威慑效果取决于两个变量:制裁的严厉性和确定性。制裁越严厉,实施制裁的可能性就越小,威慑效果就越强,反之就越差。因此,威慑的效果取决于上述两个变量的最佳组合。“治乱世用重典”的想法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

首先,虽然经济学假设一般个体都是风险厌恶者,但这一假设并不适用于所有个体。大量事实表明,许多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都具有很强的风险偏好。如果不守信用的潜在收益很大,他们放手一搏的动机往往是非常强烈的。

其次,低概率的严厉惩罚很难产生威慑效果。以乘坐飞机为例,虽然机毁人亡对每一名乘客来说都是再严厉不过的惩罚,但由于发生空难的可能性(概率)微乎其微,几乎没有人会因此而不坐飞机。犯罪学家确信,制裁的确定性比其严厉程度往往能产生更大的威慑效果。因此,考虑到证券欺诈行为人的行为偏好,提高制裁的确定性可能比简单的加强惩罚的严厉性更为有效。否则,面对极低的被制裁的可能性,证券欺诈行为人会对制裁的严厉性视而不见。

另外,现代法治社会,“治乱世用重典”的信条本身就是十分荒谬可笑的。如果用最通俗的说法说明现代法治与皇权宗法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现代法治尽一切可能避免草营人命”。例如,将一个人投人监狱的惩罚比较严厉,相应地法律要求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必要的程序性保护。因此,在现代法治社会,惩罚的确定性和严厉性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的关系。“重典”往往意味着惩罚实施的低概率,而这必然削弱制裁措施的威慑性。

对此,博弈论给予了高度精炼的概括:在惩罚措施的实施者和承受者的博弈中,当惩戒措施实施的概率很低时,无论这种惩戒措施多么严厉,都是一种不可置信的威胁。关于诚信的回归及其他类似问题,我们可以形成这样一个基本判断:真正能够产生威慑力(最可置信的威胁)的,不是“严惩”,而是“必惩”。

(二)制度如何设计―注重博弈的持续性

个体的存在必然导致个体与群体的利益冲突―几乎在所有的时候个体的效用函数都不同于集体的效用函数。经济学著名的囚徒困境是理性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关于囚徒困境的经典论述中,所有博弈参与者都明白“合作”的意义,然而,“不合作”这一绝对占优势战略却成为其最终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参与博弈的个体不能确定其他个体合作的诚意。而这一博弈过程一旦可以重复进行,便有可能出现对于任何个体而言参与博弈的其他个体选择合作策略是可置信的情况,此时,“合作”这一集体理性决策便可以实现均衡。在经济学看来,所谓信任不过是在重复博弈过程中.当事人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反过来说,恰当的制度安排能够将当事人约束于某一重复博弈过程并使其遵从诚信。

汽车驾驶员的违规积分制度较之单一罚款的优点就在于此。在单一罚款的情况下,违规司机一旦被交警抓住,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可能会埋怨警察多事,当然也可能会表示反悔,但其再次违规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变化。因为交过罚款以后,本次违规的后果就此结束,不会对以后产生任何影响。而在违规积分制下,驾驶员的每一次违规都被赋予相应的分值记录在案,并对其后续行为产生影响。而且,积分制下违规惩罚的威慑效应是边际效益递增的:随着违规积分的不断增加,违规者距离参加培训或被吊销驾照的处罚就越近,或者说,其违约的边际成本就越高。

如果上市公司一旦上市“圈钱”成功便可一劳永逸,那么冒区区交罚款、受谴责的风险包装一下数据又有何妨?如果中介机构参与欺诈被吊销执照后仍能重新登记注册,那么参与造假便是一项收益极高的投资,唯一的麻烦是不断地变换招牌罢了。

因此,产权政策也好,监管体制的改进也好,任何制度设计(就诚信而言)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将经济个体置于一个重复博弈过程并促使其遵守诚信的自我约束。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摘要: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的首要素质。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和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笔者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否强烈而牢固,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现,更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关心社会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使其度过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意义的人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含义

责任感作为一种社会情感,是在一定社会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培养起来的,也是社会化的结果,它含有较多的理性成分,并表达着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从德育学角度看,责任感是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承担责任的一种意识,是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情况是否满足的道德判断;从心理学角度看,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从价值取向角度看,普遍社会责任感意味着关怀自我生命、他人生命的实现,关怀自我幸福、他人幸福和社会整体福利的实现,尊重生命、尊重且捍卫人格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关怀社会正义的实现、积极对抗邪恶和不义。总而言之,责任感是指责任主体在一定责任认识的指导下,对责任对象履行一定的责任,并由此得到相关的内心情感体验,它是知、情、意、形相统一的过程。责任感是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

1.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我国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我国教育正面临从义务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这就要求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还应注意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目前部分高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他人以及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这种现象与我国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因此,高校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培育,是我国现有发展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

2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高职院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基础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信仰,形成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阶段,加强社会责任感培育,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强化道德观念,培养其崇高的思想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感。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可以促使学生自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规范自身行为,在自觉提高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同时,认识社会环境,明确自我定位,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最终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3.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高校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主观需要

综合素质是由思想道德品质、职业技能、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组成的,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占主要地位。社会责任感是思想素质水平的重要体现,是衡量综合素质高低的标准。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信仰缺失,对社会环境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身定位不明,价值取向模糊。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自律自强,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大学生整体的社会责任感是比较好的,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对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做事功利化

当前,许多高校实行的都是学分制,评奖学金的方式采取的是综合测评。实行这一制度,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多方向发展,不再同于高中的唯成绩论。实行这样的制度,本意是好的,然而许多学生为了争学分所采用的手法简直让人汗颜。在评奖学金的时候,总是会出现许多人为了加分和其他同学闹得不可开交,许多人为了加分造假的事也频频出现。

2、漠视社会公德

当代的 大学生,本该是激流勇进的一代,但是在现实的面前,许多大学生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平、丑恶的事件根本不敢发声。为了自身的利益,一些大学生选择沉默,毫无责任感可言,和革命年代的大学生相比相形见绌。更有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不检点,随意乱丢垃圾、破坏公物的也大有人在。

3.追求权利、忽略义务

权利与义务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享受权利就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然而,一些大学生根本没有义务意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只讲究索取,不讲奉献,个人利益远远高于集体利益。

4. 舍本逐末,不注重传统,追求西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许多思潮的涌入,让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渐渐的`丢失了传统,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抛之脑后,过分的追求西化。一味的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了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四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个体性因素的影响,也有家庭与社会性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因素导致当代大学生偏重个人价值实现。在教育层面,社会习惯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在这种考分激励机制下,教师难将有限精力分配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这类德育构建中。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更为急功近利,狭隘地将教育孩子等同于为孩子报各类辅导班提升成绩。这是青少年价值观的错位的环境因素。

2消极影响的时滞性使高校对部分大学生价值观重塑的困境显现。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不成熟,易受到成功标准庸俗化、物质化等片面观念的影响。同时我们注意到,消极理念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幼年时期对社会形成的片面理解,由于行为主体的社会性未成熟,因此较少作用于社会,但随着行为主体更全面广泛地与社会接触,即青年阶段这种片面的理念将直接作用于社会,并呈现出突发式的特征。 3当代家庭的构成模式诱发社会责任感弱化。当代的大学生多出生在上世纪 90 年代,他们多为独生子女,这种家庭的构成模式客观上使得独生子女们独享了家庭全部的爱与照顾,在亲人的呵护中,常常忽视了对家庭的感恩意识。对家人和社会的期望相对高,对自我要求相对低;权利意识相对强,家庭责任感相对弱。从小在层层保护下,遇到的困难挫折少,生活阅历简单,缺乏社会实践,抗打击能力不强;认识事物比较片面,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自我而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所看到的事物现象及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辨析能力,进而容易走向极端。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到位,从而无法产生对社会负责并为社会发展而奋斗的动力。

五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使之成为对社会负责的公民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高等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需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提高社会责任感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高等学校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除了要求教师有爱心、耐心和宽容心外,还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独立,这是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前提。实践证明,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实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信任学生,就是相信人性向善性的存在和个体人格自我发展的力量,从根本上反对灌输、强迫,倡导平等对话、启发引导。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其根本内涵就是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和风细雨的教化、无微不至的关怀、耐心细致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选择、自我判断、自由思想的能力,去选择他们应该、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激发他们责任担当的勇气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

2.培养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关乎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崛起关键是青年的崛起。高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发挥阵地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唤起青年大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归属感,形成民族凝聚力,激 他们民族责任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灵魂。大学生是先进思想、精神、文化最具有创造力的群体,把青年学生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便是国家之幸,民族的福祉。要引导大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社会发展趋势,正确把握社会发展本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人生追求同祖国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3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个港湾,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有着能动的影响。家长应该有长远的目光,不能过分宠爱子女,要引导子女懂得担当,在与人交往中要懂得谦让,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在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独立自主的精神,重视孩子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社会责任感相关品质的教育。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孩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能力。家长要注意子女的行为规范,帮助孩子正确处理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家长更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修养,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让孩子接受正面的教育。

4 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能起到调节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责任感。一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古老优秀的民则传统和美德。二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能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5将社会责任感培养纳入课堂教学体系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战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始终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构建了“文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特色课程”的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所肩负的责任有一个具体深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院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专业教育课程,提高专业课质量,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学校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6在班级范围内加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对于学生而言,班级就是微缩的社会环境,教师在展开社会责任感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管理,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使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班集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合适的集体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友爱和温暖,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促使学生在班集体活动形成团队协作概念。通过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强化其个人利益以集体利益为前提的思想观念,从而有效的提升其整体责任意识,为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

7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应该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起表率作用,这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各种责任。

8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性转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 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

总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社会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社会风气、价值导向和传播媒体对大学生影响深远。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要通过教育来实施,更要通过制度来保障。社会应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各种责任制度,扬善惩恶,弘扬正气,促使社会成员勇于担当责任;家庭教育要突出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父母应发挥表率作用,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能力;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大学生责任意识的评价监督机制,努力为社会输 送品德高尚、勇于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浩华. 新形势下当代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xx

[2] 杨文. 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j]. 北京教育(高教). 20xx

[3] 成华军. 探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xx

关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

摘要:高校作为人才聚集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文章主要讲述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及其特点。笔者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改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

21 世纪,随着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人力资源的独特性及其优势使其成为高校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技能。随着高校改革不断的深入,许多高校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高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高校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要保证高等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对高校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其人力资源状况直接决定着该校的知识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因而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之一。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经过不断的获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把它们整合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激发广大教职工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以此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全部职能、活动和过程。高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的主体――教师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辅助教学及管理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力资源等。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教师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及专家的关注与研究。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群体,在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工作中起到了核心和保障作用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高校人力资源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要素,它是活的和能动的资源。高校人力资源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六大特点。

1.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时有较强的能力。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非常明显。它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主要表现为:第一,高校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三大职能,决定了其智力要达到一定的质和量;第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人力资源必须不断更新,积累新经验,认识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第三,高校要进行智力投资,并使之转化为智力资本以便长期受益。

2.高校人力资源的能动性。高校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中起着主动和导向作用。高校人力资源既是单位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和客体,同时也是开发和利用的动力和主体。其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我意识强烈,能主动地寻找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如进修、读博等;二是自主选择专业,能够主动、有目的、有方向地与受教育者相结合,培养优秀人才;三是能够创造性地、积极地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活动。在高校里面,教学科研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是人力资源的几个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教师,他们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主体。学校要发展,首先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其他社会资源一定的前提下,高校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师人力资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才能为社会、为学校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高校人力资源的连续性。高校人力资源的连续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投入使用以后能够继续开发,使用过程亦即开发过程。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情况下,高校人力资源在开发后,必须继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沿着“适应-不适应-开发-再适应-再不适应-再开发-再适应……”的这样一条轨迹进行,形成一个适应、不适应与再开发的环环相扣的连续链条,引领着高校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工作。

4.高校人力资源的时效性。高校人力资源是一种有生命的资源,它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受时间限制。研究表明,一位大学生在毕业后4~5年内,工作处于探索阶段,学习期间所获得的知识不足以应付实践的需要,应该进行再学习,接受继续教育。4~5年以后,工作已经进入主动状态,能够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提高较快。30~55岁是一个人的最佳时期和最佳年龄段,这一时期的人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55岁 后,创造性有所减弱,但教育、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工作更加成熟。由此可见,重视高校人力资源的时效特征,应该抓住关键时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争取取得良好的培训和开发效果。

5.高校人力资源的两重性。高校人力资源的两重性指的是高校人力资源一方面培养人力资本,通过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使受教育者获得人力资本,成为人才;另一方面高校人力资源又是人力资本的消费者,用已经获得的人力资本去培养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也就是说高校人力资源既是人力资本的创造者,又是人力资本的消费者,具有两重性。

6.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性。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性指的是高校人力资源在运用过程中出现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问题。然而,高校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本耗费―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再次耗费―人力资本再次投资”的这样一条运行规律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各地方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高校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因此,充分认识到目前高校人才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认清形势,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 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理念。普遍学校没有建立甚至不知如何建立统一的、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粗放、随意、意识淡薄。近年来,随着生源竞争和学生就业对口率低等问题的日益凸显,许多高校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快速直接地解决招生、就业等宏观问题,以及校园环境、教学设备等硬条件, 而忽视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等“软实力”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2绩效考评指标比较模糊

绩效考评已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全面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绩效考评能够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尽其才和人尽其用。但从体制上来说,高校与企业有很大区别,因此不能用企业的考核要求与标准来作为高校的考核要求和标准。所以,高校绩效考评中存在考核标准无法确定、优良绩效无法评估等问题。高校的考核指标体系中也缺少了关键性的业绩指标,比如,缺少较高的教学质量,缺乏优秀的管理人员等。对于考核内容来说,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每年都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变化。

3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当前,一些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存在着诸如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等问题,盲目追求高学历或高职称人才的引进人才,缺少从区域特色、行业特点和学校发展规划等方面与学校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引进的人才类型、层次、素质标准等方面进行细致地分析和合理地论证,导致人才引进工作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表现出重视职称、学历,轻视实际能力,重视学术、轻视道德,重视引进人才、轻视人才培养等状况。

4.人事制度改革进程落后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推向深入,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各个方面。但是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却显得十分滞后,这其中有事关利益得失的原因,导致改革不深入、不彻底,改革也遇到了较强的阻力。目前部分高校的人事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其对高校的各项工作的影响也日渐突出,导致难以有效调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开发出高校师资队伍所具备的能力。

四改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为提升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除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外,还应该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做长远规划,加大培训和人才引进的力度,并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上实现有效创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着手:

1,实施“以人为本”的选拔及聘用机制

我国高校一著名校长曾说过:“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的关键之处不在大楼,不在占地面积有多大,而在与境界之高,思想之大,高等教育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教育,教学与研究与基础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等级观念淡化,在人格上双方是平等、独立的。所以加强沟通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领导与员工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可以有设立 校长接待日、设立校长信箱等,让教职工可以知道领导的决策有哪些,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同样还要经常组织人事部门深入基层,了解大家的所想、所做以及有什么难题需要解决等,并且公开的进行办理,让教职工参与到决策中去,唤起他们的集体意识,以此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人才的选拔,竞聘上岗的管理,学校对双向选择的方针坚持的前提下,应该还需要注意的是应聘者与学校之间相互需求的吻合程度。竞聘者必须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上形成和学校一样的观点。同样,学校应充分考虑竞聘者的发展和实现其价值的高层次的需求,力求为学校教职工提供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营造激励人才干事业、干好事业的环境和氛围。

2对人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统筹兼顾,树立全面的人才观

学校的发展既需要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以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需要一批德能兼备,善于管理的政、教辅人员以及工勤技能人员,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顺利、规范、高效地运作。高校的发展,不仅需要享誉全国的大师,同样也需要能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和服务教师的各类管理人员全方位的服务。所以,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把人性化管理思想融入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注重人的差异性、层次性,强调人的不同需求,突出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充分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合理使用,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推进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统筹兼顾各类各层次人才,使他们各司其职,人尽其才。

3.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充分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高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采用“量化管理”,无论是对业务水平还是对教学、科研能力的考核,除了教学课时、发表论文以及项目课题等硬性指标外,大多缺乏其他行之有效的评估手段,评价模式单一,过分强调奖惩性,忽视发展性。部分高校对教师质量评估不区分学科均沿用统一的标准,对教师的评价局限于业务水平上,缺乏对其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缺乏科学性的考核标准体系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高校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而影响到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势在必行。在具体的实践中,应遵循以下步骤:确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设置考核机构――全盘考虑考核内容――严格把关考核程序――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同时考核体系的建立首先要以绩效为中心,要转变目前只注重“量”而不注重“质”的考核方法,特别注重教学和科研的创新性。其次,由于不同学科在科研工作的内容、性质以及特点上具有较大差异,成果的表现形式多样,因此制定考核标准时不可“一刀切”。再次,由于不同学科的特点以及学术研究自身的规律,考核周期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再者,考核全过程应向全校教职员工公开,以保证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以及结果的客观、有效。最后,考核结果最好量化,不要出现比较模糊的考核结果,比如,“不称职”、“基本称职”、“称职”以及“优秀”等。

4注重人才潜能开发,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发挥教职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的原则,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搞活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分配上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建立重贡献、重实绩,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制度,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

总之21世纪是一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体现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其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寻找正确的创新路径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之路,既要务实,又要敢于大胆创 。

参考文献:

[1] 程亚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现代交际. 20xx

[2] 张玲燕,张艳丽.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机制的构建[j]时代金融. 20xx

[3] 赖传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xx

关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建议的探讨

【摘要】教育,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今天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教育资源竞争不断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培养更多的社会适用人才以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已经成为各高校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尤其是科教兴国的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完善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投入也成为了当今许多高校的问题。

【关键字】教育发展,高校财务,财务管理

一、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我国高校管理是由国家投资建立的,而高校的财务管理自然就有国家的有关部门管理,但事实上并非这样,如果国家统一管理会导致高校的资金使用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督与管理,所以政府部门因为不能深入的了解高校的财务使用,而建立高效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了校长作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负有法律责任,从而保证了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

而依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要集中在一下三点:

1、校方靠自己的力量,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实,使高校必须要转变“等、靠、要”的传统观念,走“争、创、筹”的路子,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建立稳定增长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纵横机制,为自己争取足够多的经费,以免学校财务出现纰漏。

2、校领导要提高理财意识,学校的财务负责部门要做好规划,搞好预算的控制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能只注重计算花费而不预算成本,白白的浪费多余的资金。

3、做好财务分析,改进财务管理。对学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比较和评价,客观总结经验,揭示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4、防范高校财务风险。高校作为一个公益部门,它是以教育学生为主的,它是非盈利的,针对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的不足,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许多制度防范高校的财务出现风险。例如国家严格控制高校贷款规模,并且教育部与财政部对高校贷款的原则、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管理均作了明确要求。同时,还制定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通过―系列指标测算,对贷款规模过大的高校给予风险警示,以防范财务风险,确保经济活动和资金活动的安全。

二、高校财务管理绩效底下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不足,对内部财务控制重视不够

部分高校领导内部财务控制概念不清,理解不正确,认为内部财务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因此不够重视,使得高校财务控制的效力大打折扣。个别领导甚至破坏既定的内部财务控制程序,导致高校财务管理流于形式,使学校利益受到损害。对于高校财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模糊,也造成了制度的不健全。

2、高校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

目前,国家是高校净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但国家并不要求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交给高校自行经营和管理,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高校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但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与此同时,高校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在观念上长期存在重核算轻管理,重部门项目预算和项目控制,轻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的弹性相当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

3、高校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一般高校财务都是统一领导,而高校财务统一领导存在着两种极端,导致高校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一方面财经纪律不严、追求小集体利益削弱统一领导的效率;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领导的权力,造成决策不民主、不科学的问题。在校长负责制下,高校财权分配是在校长和中层干部之间分块负责掌控的,这种运作制度,虽然强调了财权的运用,但却没有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或者已经建立了分级责任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张皮,在履行审批支出权力的同时,没有落实组织收入、承担支出效果、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义务,最后把开源节流的责任落到财务人员身上,这就与高校实际经济活动相背离,不利于高校财务运行机制的建立。

4、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各大高校所强调的,都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从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高校财务人员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缺乏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职业判断、沟通协调能力差,不能够熟练运用新技术、方法去分析判断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建议

1、确立财务管理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基础地位

高校经济工作要遵循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要统筹兼顾,加强管理,促进高校事业协调发展;要把握资源的经济属性,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资源,加强财务分析,加大对经济活动事前、事中控制,提高经济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效益性。量力而行,发挥财务在实现事业发展规划中的保障作用,又要开拓创新,发挥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以合理配置高校人财物资源,使财务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落到实处。

2、提高对内部财务控制重视程度

强化高校领导的财务法规意识和财务控制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当前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遵守财务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提高在职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财务工作者更要树立责任意识,以维护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己任,激发工作潜力。财务人员要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财务管理人员要进行会计法及会计报表知识培训,更好地利用会计信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内部财务控制不仅是学校领导的事,也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等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的事,它还与学校内部其它各个单位、部门都发生联系,也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内部财务控制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于文化需要的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高校办学形式渐渐走向多样化和筹资形式多元化,这个时候,就需要财务管理要清晰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要制定一些激励政策,在分配制度上打破平均主义思想,坚持效益优先,调动广大职工创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才、科技、资产的优势,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开展技术咨询,对外开放实验室,投资见效快、效益好的校办产业,引进社会资金办学,依法多渠道筹集教育资源。

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视财务基础性工作,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运用市场机制,对闲置资产进行市场评估,以确定处理价值;防止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加大对专利、信誉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学校资产购入管理,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审计后付款,减少资金流失。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严格控制消费性支出,优化财务支出结构;加大二级单位管理日常性支出力度,调动基层控制支出的积极性。

结束语

现如今,市场经济越来越普及,在此条件下,高校想要在继续立足,就要在发展中求生产,不能够陈规蹈矩,一味的只注重教学而忽略了财务的管理。所以,高校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要尽快解决,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创建新时代新高校。

【参考文献】

[1]李仲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理性反思与对策构建[j].理财广场,20xx(3).

[2] 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建议[j]大众商务,20xx(04)

[3] 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28)

浅谈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创新

【摘要】社会保险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做好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国内企业社保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包括创新管理观念、完善管理制度、创新信息平台和创新人才建设四个方面。

【关键词】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创新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它具有强制性、客观性和社会个人主体性的特点,可以起到提高幸福指数、再分配社会资源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目前,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但是,针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企业,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社会保险管理工作,让社会保险更好的为企业职工服务,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一、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领导对社会保险管理的重视度不够。目前,无论是国企、私企还是外企,企业领导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旨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却忽略了企业员工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由于国家法律的强制规定,企业会按照相关法律为员工购买“五险”。但是,企业社会保险的管理却流于形式。为了节约资金,许多企业不会引进专业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1]。通常情况下,企业社会保险的管理划分到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但是财务部门缺乏相关社会保险管理的知识,在管理的过程中,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然后,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由于缺乏专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团队,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员工登记、工资扣划缴费、社保费用结算等阶段。整个过程都是通过填表、盖章、审计来完成,缺乏科学的社会保险管理流程。同时,许多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并未引进科学的管理系统。这样造成管理效率低下,阻碍了社保信息化建设,影响了社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此外,企业内部社会保险法律难以得到贯彻实施。虽然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但是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链短缺,拒绝为员工办理和缴纳社会保险。在缺乏有效监督的环境下,社会保险难以得到贯彻实施。这样缺少相关法律监管,给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造成很大影响,难以保证企业员工的生活稳定。

二、创新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1.在管理观念上创新

要创新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观念上创新。社会保险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逐渐完善。但是,任何事物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年代。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为了提高幸福指数,必须在观念上创新企业社会保险管理。

社会保险管理观念必须兼具管理和服务,创新管理观念,即寻求更好的方法管理社会保险和服务群众。目前,大多数企业仅强调社会保险的管理,却忽视了更好的为广大员工提供服务。我们的企业管理必须清楚认识到,社会保险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员工的利益,管理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只有建立这样的管理观念,才能发挥社会保险的服务功能,切实为广大员工谋利益。

2.完善社会保险管理的制度

首先,必须引进专业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来管理企业社会保险。只有引进了专业的管理机构,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保险的科学管理。专业的管理机构,可以为企业引进科学的管理制度。引进管理机构的前期投入可能会比较大,但是一旦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会节约更多的管理投入,并减少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纠纷。所以,引进专业的管理团队是一个长期投入,可以为企业带来长远利益[2]。

其次,通过专业的管理机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社会保险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生育保险,在统筹管理好“五险”的同时,针对每一个保险,还必须出台单独的细则。针对离退休员工,发挥养老保险的作用,用隔代的资金支持老员工的生活。对于在职员工,因工作受伤的情况不可避免,及时发放工伤保险,为受伤员工提供生活保障。在投保满足一定年限之后,失业的员工在未找到新的工作之前,可以享受到满足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失业保险。企业医疗保险是保障员工“病有可医”的基本保障,必须在定点的医保医院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主要针对女性员工,在怀孕期间不能继续工作, 过生育保险,可以为其提供客观的经济支持。统筹管理“五险”,建立完善的保险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员工服务。

3.创新社会保险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目前,社会保险的管理早已进入数字化信息管理时代,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社会保险信息。为了实现企业社会保险的科学管理,各企业必须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引进基于大型数据库的信息管理软件,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办理流程,完善员工社会保险信息管理,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信息平台。目前,国内众多软件公司开发出了很多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但是这些系统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甚至无法满足企业对系统的要求。所以,一定要甄别出高质量的管理系统,选择一些大公司开发出来的系统。全国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各企业的管理系统,都有一定的要求。各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管理系统,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3]。

4.创新社会保险管理人才建设

社会保险管理人才是管理系统的基础,企业一定要选择专业知识过硬、敬业奉献、踏实负责的管理人才来管理企业的社会保险。首先,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创新管理人员的观念。社会的发展必定带动管理系统的更新,而首先必须对管理人员的思想进行更新。通过他们的思想创新,带动整个管理系统的创新。然后,针对不同的社会保险,开展不同的业务培训。社会保险的管理不仅仅包括社保的办理、缴费,还有费用审核、结算、基金管理等其它内容。业务的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确保社保管理工作高效稳定的运行。最后,要强化社保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社保工作,是确保员工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社保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员工,必须向他们灌输服务意识。当然,这种服务意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必须体现在工作中,主动为员工提供帮助,主动介绍社会保险办理流程,主动讲解国家政策。这些都是服务意识在工作中的体现,建立“细心、耐心、关心”的“三心”服务理念。

三、总结

社会保险是关系到企业员工切身利益的保障,管理好社会保险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创新社保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目前国内企业社保管理工作的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我们提出了创新的方法来改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从观念创新、完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创新信息化平台和创新人才建设四个方面,我们系统的介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齐骏.浅谈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的变革.现代商业,20xx(32):第73页.

[2]姬维.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施工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山西建筑,20xx(02):第242-243页.

[3]于晟.企业社会保险管理难题与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xx(01):第51-52页.

浅析社会老龄化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摘 要: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老龄化,中国社会老龄化有着老龄人口数量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等特征。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诸多不利影响,为应对社会老龄化,中国政府采取了建立并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措施。除此以外,还需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立法、发展老龄产业、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等举措来更好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中国;老龄化;现状;措施;建议

一、中国社会老龄化发展阶段及特征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从 20xx 年到 2100 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xx年到20xx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龄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3.28%。到20xx年,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第二阶段,20xx年到20xx年的加速老龄化阶段。中国老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 20xx 年,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第三阶段,20xx年到21的稳定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老龄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预计到 21 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达到峰值时,人均gdp也只能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是一个“未富先老”的过程。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影响

1.“人口红利”的衰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人口红利”的衰退。最近30年来,中国依靠全球首屈一指的廉价劳动力大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显著。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影响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中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最近这两年,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都出现了“用工荒”现象,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日显突出。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在不远的将来,劳动力紧缺会慢慢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们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保障压力加大。老龄化研究中,老龄人口抚养比是一个重要指标。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xx年抚养15.60人,据预测到20xx年需抚养29.46人,20xx年则达到48.49人。抚养比的急剧上升导致退休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基金等国家财政支出的急剧上升。

3.个人消费减少。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导致消费需求的变化。一般而言,在老龄化进行的过程中,由于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消费支出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由于收入降低,老龄人口的消费水平将下降。扩大内需是中央制定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而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会导致个人消费减少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内需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不利影响。

三、我国政府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不断加快的老龄化进程。

1.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由单一的社会统筹制度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管理方式也由现收现付制转向部分积累制。当然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覆盖面过窄、养老保险金收支不平衡、养老保险金投资收益偏低等问题,我国政府也一直在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国情,修改和完善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

2.研究延长退休年龄。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退休年龄偏低。一方面较低的退休年龄加重了社会保障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五六十岁的人往往还有精力有能力而且愿意继续从事相关工作,为社会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我国目前人才结构不合理,有多年专业经验的人士在各个领域都非常匮乏,过早地让这批人员退休也是对人才资源的一种浪费。我国政府正在积极研究退休年龄问题。很多国家都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延长退休年龄也在当地社会引起了一些争议,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

四、我 应对老龄化的一些建议

1.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得到了发展,才能解决社会的各种矛盾,包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人口红利”的日趋消失也可能为中国提供一个更平衡和更持久增长的契机。由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济增长的含金量,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应仅依靠人口红利。

2.加快相关立法。人口老龄化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归根到底要靠法律。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总的来说,有关老龄人口保障的法律法规建设还滞后于老龄化的发展。为了维护老龄人口的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必须尽快制定有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家庭赡养等专项涉老法律、法规。

3.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化水平还很低,因此要制定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国家对老龄产业的扶持保护政策,建立老龄产业发展管理体制。立足城乡社区发展老龄服务业,培育老龄服务中介组织,培养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同时我们也要大力研制开发老龄消费品,培育老龄用品市场。

4.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生育率的方案,逐步调整人口结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控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味地控制人口数量,会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我们需要根据现实国情,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龄人口比重过高。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相互兼顾的人口发展规划,合理控制生育率,优化人口结构,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为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严冰,张伟.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xx-10-11(1).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 20xx-02-23 .

[3]李津.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xx,(1).

5.浅谈中国保险业诚信缺失与建设 篇五

从考试作弊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作者:付振书 张瑞霞 战琨友 张庚灵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6期

摘 要:如今大学校园考试作弊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分析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因素,其实质就是诚信缺失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重建大学生诚信的具体措施。关键词:诚信 考试作弊 素质教育 诚信档案 重建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a)-0245-0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亦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财富。“拒绝作弊,诚信应考”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如今的大学校园,考试作弊之风愈演愈烈,诚信成了部分大学生的口号,践行诚信的人逐渐减少,这已经引起教育部门、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深思。研究如何将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诚信之人,对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以及对社会、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考试作弊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检验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更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诚信意识的重要考验。尽管各高校一再强调考试纪律,并针对考试作弊制定了严厉的惩治措施,但学生考试作弊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有人曾对某高校892名大学生作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82.74%的大学生有过作弊行为(包括帮助同学作弊者占8.86%)。而且作弊手段与时俱进,使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的比例逐年升高。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已经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冒险侥幸心理、投机心理、从众心理、功利心理等。不管何种心态的考试作弊行为,其实质都是诚信缺失的问题,是诚信危机的一个主要体现。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1 社会环境对大学校园的渗透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社会上很多人为了获取某些个人利益或者达到不切实际的目的,不是通过自身努力去争取,而是请客送礼、托关系、甚至利用各种各样的“潜规则”,由于这些不诚信的行为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督和遏制,更可怕的是这些行为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慢慢的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身处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底线都在悄然变化。从许多学生通过考试作弊获得好成绩、不靠自己努力,而是靠通过其他途径追名逐利等现象可见一斑。

2.2 学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缺失

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然而素质教育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推进,高校在教学实践上依然偏重知识的传授,对素质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所谓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去搞几个实践活动,不考试、不留作业等。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如何做人,讲究诚信乃是素质教育很关键的一环。高校在学生入党、评优等环节主要还是看学习成绩,对其他方面的考察由于不好量化等原因导致形同虚设。此外,由于高校扩招,人数大增,生源素质有所下降,高校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久而久之,诚信危机显现,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2.3 家庭没有担负起诚信教育的责任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终生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不诚信的行为,孩子往往会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甚至更有些父母,在孩子未进入社会之前,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之前,就灌输所谓的“社会办事经验”或者“社会潜规则”等,使得一些孩子把父母的一些错误行为当做处事良方,形成错误的诚信观,慢慢的会导致孩子价值观偏失。重建大学生诚信的对策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净化社会环境、改革教育体制、完善诚信制度建设和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3.1 净化和改善社会环境是前提

净化和改善社会环境,是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教育效果的根本措施。教育需要和社会环境相协调,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净化和改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平等竞争、友爱互助、真实透明的社会大环境是整个社会的义务。在全社会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诚信氛围。强化对各行各业的监督管理,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使不诚信行为在整个社会中寸步难行。使得学生坚信只有拥有诚实守信的品质才能在社会中立足的观念。如果整个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是讲诚信的人,在良好的诚信氛围中,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必然是诚信的践行者。

3.2 为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是基础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当尽快推行和实施。高校要积极探索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将大学生诚信档案作为学生的第二身份证。对于大学生来讲,要以学习诚信评价为主要内容。主要记载学生入学以来在参加各种学习、考试等活动中相关情况的诚信评价,如学习上有无抄袭、考试有无作弊等。也可以将其他方面的诚信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如缴纳学费、助学贷款、实践创新、体育奖项及其他生活方面的诚信评价。诚信档案的所有内容均

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真实性记录,直观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在此基础上,把学生的诚信档案与入党、各类评奖评优、毕业就业等直接挂钩,就可基本上形成一个真实的个人诚信档案,为学校的诚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提高和加强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是关键

提高和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是抵御失信行为的关键所在。首先,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才会有较强的自律性,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大学生在学业上才能踏实学习,求实求真,才能拒绝作弊,从容应考。其次,要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校大学生要制定合理清晰的计划,并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脚踏实地的完成自己的目标。积极的态度也可以使我们辩证地看待校园中的作弊行为及社会上的诚信缺失现象,要明白他们只是一时获得了“一些所谓的利益”,从长远看早晚要为不诚信行为付出代价,要明白诚信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唯有诚信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走的更高更远。第三,要培养高度的责任意识。不管是身处大学校园还是踏入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自觉的抵制失信的行为,提高和加强自我道德素质。大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事和待人接物中践行诚信美德,从小事做起,使得诚信成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并通过自身诚信的行为去影响他人,在自身所涉及到的交际圈内营造一种讲诚实、守信用的氛围。

3.4 加强法律教育是保障

在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时,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作弊现象普遍与个人利益相关。说明了学生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不能理性的区分获取利益手段的合法性与非法性,这也是法律知识匮乏的重要表现。这些学生都没有意识到作弊的后果。在国家级考试中,如高考,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有些作弊行为甚至触犯了法律。因此在进行诚信教育中,不能仅仅从思想道德上进行教育,还要从法律知识的宣传上下功夫,使大学生从思想上筑牢诚信的防线。

作弊是一种违背诚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所想、所思、所行,给予积极的引导,树立讲诚实、重信用的良好品质,增强考生的诚信观念。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当代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诚信应考,诚信做人,要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光明磊落的胸怀,将来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上一篇:开学第一天作文日记内容下一篇:百合花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