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教学生涯》有感

2024-07-23

读《我的教学生涯》有感(精选6篇)

1.读《我的教学生涯》有感 篇一

读《我的音乐教学》有感

看着书桌上的《我的音乐教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坐在桌前,我认真的反思了以往自己教学上的点点滴滴,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我从教的日子里,许多时候会觉得很茫然。在学校中学过的那些理论,那些教学法,心理学,似乎都没有用武之地,以往给学生们上课,总是按照课本该教什么教什么,课上要求纪律好,不允许乱说乱动,虽然课上纪律不错,当一堂课下来,死气沉沉。我很困惑,并试图改变这样的状态,由于没有指导方向,效果不大,究竟该怎么办呢?我开始查阅一些资料,也就是在这时,王双有老师的《我的音乐教学》一书,吸引了我,让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尊重学生,让学生动起来

音乐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在于“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学生去探索美妙音乐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

“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这就要使学生在音乐课中会动。工夫不负有心人,以往在教《牧童短笛》时,我只是简单的听录音,讲曲式结构,作者简介等,很枯燥。现在我的教学思路改变了,采用了多学科综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多了。在这节课前,我请学生们带好画纸、彩色笔。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问我,“老师,我们上美术课吗?”我感到他们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欣赏前,我预设了几个问题——你用什么颜色来表达《牧童短笛》?你的画面中有几种颜色?你用画笔怎么描绘出心中的《牧童短笛》?„„在欢快的音乐中学生们的彩笔飞舞起来——蓝色的天、绿色的草地、红色的花、黄色的牛,还有灰色的小石子路,棕色的小木屋„„一副副栩栩如生的图画产生了:夕阳西下,牛儿低着头在山坡上吃着青草,潺潺的溪水中几只小鱼快乐的穿梭着,小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着短笛,远处的青草地上可爱的小鸭子悠闲的逛着„„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想象展开了,有的说牛儿与牧童在嬉戏玩耍;有的说音乐的最后像是描述小木屋里炊烟袅袅,小牧童的母亲在等着他们回来;有的说不只一头牛,有两头牛的头碰在一起看水里的倒影,欢喜的甩着尾巴,小牧童从牛背上下来到溪边钓鱼去了„„学生们忙不迭的展示着他们的画,分享着他们的构思,好几次我都惊叹于他们的想象力。虽然他们的画并不能与小画家的相提并论,但看到他们手上彩色画笔留下的印记,纸上的涂鸦和高兴的脸庞,我竟然感动的想拥抱他们,多么天真童稚纯洁的心灵啊!而从前,我却没有这么近距离的触碰过。今天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他们是那么的聪明。那么的有创造力,对美有那么具体的认识。这节课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踊跃发言,有几个从来没有发言过的学生也举起了手,使我意识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即兴表现的重要。

二、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

在《铃儿响叮当》一课中,由于这首歌曲学生们都很熟悉,在以往教学时,只是简单的唱唱,打打节奏。而现在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两个活动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内容一:即兴编配节奏

首先请几位同学选用不同的乐器,三角铁、梆子、钱鼓、碰铃,用不同的节奏型分别与钢琴配合打节奏,然后再请几个同学各选一项乐器,自由组合,彼此合作,创编节奏与钢琴配合表演,这即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即兴创造力,虽然他们的配合并不是很好,但是每名学生都参与了活动的过程。王老师说过:教学的结果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时,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的主动,才能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通过这个器乐的即兴表演,学生们“做”了、“动”了、思考了、感受体验了音乐的愉悦,和《铃儿响叮当》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情绪。

内容二:律动

在音乐的伴奏下,同学跟着我边唱边律动,先是他们原地模仿我的即兴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右手敲打身体的各部分——左肩头、右肩头、双手拍打、跺脚、拍膝盖等,由于节奏很快,对于学生有一定的挑战,他们很兴奋的配合老师的要求,这样模仿了几遍以后,我请学生们结合音乐节奏自己创编一些拍打的部位和动作,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派一名代表表演,并带领全班同学,包括老师来做律动。这时,班级的气氛活跃极了,学生们热情澎湃。不一会儿,几个小组的方案确立了,几位代表纷纷上台来带领师生律动,这个律动使学生们运用了肢体语言,摒弃了以往音乐课只是唱歌的旧的形式,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而且使他们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知、去探索、从游戏入手,将学生们的娱乐天性转向尝试从未尝试过的东西,这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它贯穿在教学中,锻炼和开发了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教师也从“教书匠”变成了“合作伙伴”。学生在这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中非常愉悦的掌握了知识,激发了兴趣。不仅是他们,我更是开拓了视野和心胸,拉近了与孩子们心灵的距离。

当我慢慢品读完这本《我的音乐教学》时,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更足的信心。因为有它,我的学生们将会更加兴趣盎然;因为有它,我的音乐教育将会更加得心应手;因为有它,我将会有更广泛的音乐创作和自主学习的空间。衷心希望每个音乐老师都能使每个学生快乐的徜徉在音乐无边广阔的海洋里,我会为这个目标一直努力!

2.读《我的教学生涯》有感 篇二

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师角色的要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单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倡开放的学习,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和协作性, 其教学模式是以探究式的自主学习为中心, 即学习者就是意义的建构者。在这种模式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意义建构的中介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按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 从而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方式———学习者带着对尝试、探究的渴望, 在平等合作的氛围下,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既实现听说读写等各项基本技能扎实增长, 又学会对英语文学、英语影视、英语歌曲等的欣赏。即学业性目标与社会性目标的实现并举。

二、高中英语教师专业角色的自我实现

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高度关注角色的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教师健康态度的建立决定了教师的行为, 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成功实施以问题为本的教学的必备条件。

1. 自我发展的意识

从教师自我发展的角度看, 教师的角色是学习者、研究者和反思者。作为学习者, 教师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学习教学”的过程, 努力做到“教学相长”, 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作为研究者, 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要求教师要研究所传递的知识及其构成、研究传递知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学生和研究教学, 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作为反思的实践者, 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对象的反思、对自身知识的反思等使教师超越过去, 产生自我发展的潜能, 追求教学更高层次的合理性。

2. 新课标的理解与内化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对于课程的热情与认同, 这种认同突出体现在教师对于新课程的态度上。显然教师在课程的输入与产出的过程中将起到无可替代的媒介作用, 只有当教师接受、理解并内化了理论课程才能生成教师的经验课程, 在与学生合作、互动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经验课程再一次被学生体验、理解、加工并反馈出来而生成学生的体验课程, 这样新课程的目标才能变为现实。

解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结构图非常直观地解答了长期困扰教师们的疑惑:高中英语教学到底应该服务于高考的指挥棒还是新课程目标?在实践中我们总是人为地把服务于高考与实践课改割裂、对立, 事实上这二者是完全统一的。假设课程目标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钟,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是钟面上的不同区间, 那么高考的指挥棒就是被固定在时钟中心且不停地绕着钟面转动的指针, 无论指针怎么转它都不会偏离钟面。再读英语课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从目标描述中我们不难概括出两个词:生活和文化。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师“教”给学生“生活和文化”, 突出了“生活 (life) ”, 那么我们就围绕生活来探讨一下新时期“教”的含义:其一, 引导 (Leadthe way) ———教师应时常引导学生思考:我正在学习的东西将对我现实的生活做怎样的准备?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明确学习的现实意义。其二, 注入 (Instill curiosity) ———教师要一点一滴地给学习者注入好奇心, 激起学习者认知的欲望, 并使其长期保持兴趣, 积极尝试, 主动实践。其三, 变化 (Flexible) ———教学方式手段要灵活多样, 并注重学习者的体验———所谓“眼见耳听为实, 但品尝使人形成认识”。其四, 激发 (Excite) ———激发学习者想像力以持续尝试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即在“用中学”。L-I-F-E是英语教学走向生活化的四要素, 也是高考压力下的教师们最为忽视的方面。教师在“讲———练”的循环中亲手编制了一张网套牢自己也套牢了学生。

其次是读透教材, 明确用教材来教, 而不是教教材, 无须点面俱到。教师应善于从模块零散的内容中提炼出中心话题, 链接源自生活的实际问题, 并以此话题为中心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分解问题, 利用不同渠道收集课程资源, 在学习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并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自主探究的成果。高中英语教师只有完全理解、内化了新课标理念, 才能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从而提炼教材, 联系生活, 展现教育智慧, 从而生成教师自己的课程。

3. 知识的自主更新

教师知识根源于教师实践理性, 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教师知识的建构应从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性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师自身知识、教育情景知识等七个方面进行把握。教师强大的生产力和生命力必然来自于专业的成长, 执着追求专业成长的学者型教师必定是教师未来和未来教师的准确定位。教师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也谋求自身专业的发展。为了完善教学、发展自我, 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反思, 树立终生学习观念, 并成长为具备书面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教学专业人员。

4. 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

传统机械式的英语教学范式生产出了当前活跃的高中英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 教师们自然而然地续承和模仿原有的机械方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再生产。大量的投入与可怜的产出让教师与学生身心疲备。我们也很难想像教师的满堂灌能生产出学生合作与探索的习惯。新课标理念下教师的反思与教学习惯的重构迫在眉睫, 新型学教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相对静止, 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尝试、自我探索、主动实践、相互合作。这样教师重构新型教学习惯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不断感受和体验自我探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3.读《 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有感 篇三

一个叫阿章的小朋友,原来是个地地道道的都市小孩,现在暂时转学到乡下,每天很开心地在田野里玩乐。可是,住在一起的表妹,不知为何总是对阿章充满了敌意。直到有一天,两人再度起了争执,表妹对着阿章大声抗议:“请不要再把妈妈当作佣人!”阿章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从来不曾注意妈妈的辛劳……

读完了这本书,我大受启发。平时,我也把妈妈当佣人一样看待,觉得她为我而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仔细想想,妈妈也是人啊!她也有她的尊严,如果换作是我,肯定是无法忍受的。妈妈是我的长辈,我应该尊重她,而不能忽视她的感受。想到这里,我深感羞愧。

有时,我心情不好就拿妈妈当出气筒,气势汹汹地冲着她吼;受了委屈,就拿她当娃娃撒娇。可是,当妈妈伤心郁闷时,我从来不知道关心她、体谅她,我要在此检讨。

以后,我一定会孝顺父母。当他们下班回家时,我会体贴地去亲亲他们,并端上热腾腾的茶。睡前,我会给他们打一盆热水泡泡脚、捶捶背,并亲切地问上一句:“这样舒服吗?”看到父母露出幸福的微笑,我的心里也会乐开花的。

爸爸妈妈,我不仅是你们的小棉袄,而且还是你们最好的朋友。

4.读《我的教学生涯》有感 篇四

一直以来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学生的智力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关系不是很大,尤其是在于数学方面。有些学生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怎么教都理解不了。读了孙维刚的《我的三轮教育教学实验》才发现,智力是可以培养的。

孙老师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把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在他看来,知识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驾驭知识的能力,其本质,是高超的思维水平,是智力素质。那么,他如何造就一个强大的大脑?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呢?他从三个方面着手:一从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即掌握和运用知识本质的联系,掌握内在规律性,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更看重对哲理的发现和汲取,即掌握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及探索联系的方法,并在教学中适时地讲授哲学知识;三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即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勤于思考,掌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从而造就一个聪明的头脑,使不聪明的变聪明,让聪明的更聪明。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在教师是通过知识的教学而影响学生的,在学生,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而实现的。而这个教和学,不是随便怎么教都可以达到目的,而是在施教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要周密思考、精心安排。而他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要站在系统的高度传输和接受知识。这不仅让我想起暑假期间进行的培训,那个老师也告诉我们,不要站在一节课的角度去备课,也不要仅仅站在一个单元、一册书的角度,而是要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最起码要站在整个中小学知识系统的角度。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任何细节,都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凡事都去问为什么,寻找它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他告诉我们,科学上的任何规定都有“为什么”的。

5.读《我的奋斗》有感 篇五

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能否集中力量,是很重要的,五个指头分开,是打不过一个拳头的。所以,历史上那么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件也就能发生了,比如蒙古几十万人为什么能打趴下欧洲,为什么日本那个小岛却能打了中国八年,为什么小小的德国却能发起两次世界大战!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是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与其它有所区别的群体。民族有“客观”的特质,这些特质可能包括地域、语言、宗教、外貌特征或共同祖先,也包括“主观”的特质,特别是人们对其民族性认知和感情。相同民族会有相同的民族心,做事也会更加努力地付出,甚至自己的财产、生命!

而德国就是这样,要想研究德国,就得先从“民族”二字着手,而本文(《我的奋斗》)也体现了阿道夫的民族性,甚至可以说他把日耳曼人从一个民族,变成了一家人!他把民族和国家联系在一起,宣扬日耳曼人应该做世界的主宰,让他得到了人民的主持,更使得战士在战场上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阿道夫认为“经验告诉我们,对外政策的建立,以及国家强弱的判别,根据于现在的军备者少,而根据于民族的显著或是潜蓄的抵抗力者多”。

首先,阿道夫提高了日耳曼人的民族荣誉感,启一个收心的作用。在书中,他这样说“目前我们须知道,力量虽然已经分散,但是事业的成功,任属是可能的,因为优秀的人士对于共同的祖国,永远表示着同情的,他们的祖国的国土,完全属于他们的”。甚至,对于在其他国家的日耳曼人,他也要收容,他早年在奥地利,他说“一个日耳曼人。。。他的视线虽然狭小得只奥国境内,但是他仍能望到帝国的边界,他虽然不幸受到脱离祖国的命运,但他仍能负起这伟大事业”。

其次,阿道夫不光收心,还要把他的“信徒”的力量释放出来,这样做的效果是很好的,甚至比基督教、伊斯兰教还要彻底。他认为“于是利己主义,也就成为民族中的主要势力,个个只是唯利是图,社会秩序立刻废弛,人类都从天堂堕落入地狱中去”,于是,付出吧,无条件的、无节制、无保留的付出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他把日耳曼民族全部剥削了。当然,这也是他能发动世界大战,还取得那么大效果的原因。因为团结,因为奉献。

再有,阿道夫不光夸自己民族,还要贬低对方(世界各民族,不过主要是犹太人),他认为“犹太人现在所有的文化,大都是他民族的东西,而在犹太人的手中败坏了”“他们(犹太人)的智力,在一切的时期中,都是因为和邻近他们的文明相接触而得到发达的。可是犹太人对于他族,那就是没有丝毫的贡献了”。正是阿道夫这样夸大自己,贬低别人,才会使得日耳曼人在心里有一种“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观念。阿道夫的理论知识还是不错的,他不光贬低了别人,他还在日耳曼人心里种下了“我们民族奴役其他民族是对其他民族好的”思想,他说“但是,当他驱使这班被征服者工作的时候,被征服者不但生命有了保护;而且命运也比较优于前所谓‘自由’的生活了”,这更加使日耳曼人坚定了奴役世界的心!

下面来说说阿道夫是怎样做的:

1.实力。“唯一的方法,便在夺权”“实力实是不可多得的东西”“我们要恢复我民族的势力,第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应该先恢复我民族自卫的欲望”

2.宣传。之前有一次他宣传时是打印宣传单,共80份,但是到场的只有七八人,第二次他们利用“慕尼黑观察报”宣传,到场110人。。以后越来越多。还有就是他的演说能力。“在群众的大会中,效力比较最大的是演说,这演说并不在能感动知识分子,而是在能投合群众的意思”。

6.读《我的老师》有感 篇六

读《我的老师》有感1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这首歌经常在我的耳畔想起,我非常喜欢这首歌。这是我在读《我的老师》这篇文章里学到的,还真好听。

蔡芸芝,一个温柔美丽教学方法非常独特的老师,一个不光让作者也让我对她深深着迷的老师。作者笔下的蔡老师教他用歌唱的音调读诗,这真是太有趣了。

其实,天下的老师都是一样的。在我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办公室还有老师熟悉的不辞劳苦的身影,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老师会偷偷擦去汗水。每一位老师都是美丽善良的天使,都是为了我们成长呕心沥血的人。老师毫无怨言地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却从来不需要任何回报。如果老师是大海,我们就是小鱼;如果老师是园丁,我们就是小花;如果老师是大树,我们就是小鸟。

在作者笔下,他连做梦都会梦到他的老师,老师的确让他着迷。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读《我的老师》有感2

老师是灯塔,照亮前方;老师是大地,哺育万物;老师是雨露,滋润幼苗。今天,我读了《我的老师》,对老师的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章中的蔡老师是个温柔漂亮的人。“她从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落在石板边上。”由此可见,蔡老师是多么爱自己的学生啊!我的数学老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课上,她如果看到有人搞小动作,就会连走带跑地往他身边去,举起巴掌刚要打,却又笑着说:“下次不能再犯了啊!”虽然只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却不失老师的威严,又渗透着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沐浴着她的爱,快乐、健康、茁壮地成长着。因为她爱我们,我们也依恋着她。

文中的“我”梦游还想着去看老师,这表现了一个孩子对温柔又不失威严的老师的依恋。在放假的时候,我也经常会想起我的语文老师,甚至每天都会回想起那些发生在老师身上的事。我们六年级不准上体育课,语文老师就每个礼拜给我们上一节,那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笑话,逗得我们捧腹大笑,在我们的笑声中,老师又给我们讲起了知识,让我们边玩边学,学得轻松。

老师,您对我的恩情我终身难忘,我将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

读《我的老师》有感3

这个学期我们语文书上有一篇冰心奶奶的文章《吹泡泡》,我学了后对冰心奶奶很是崇拜,周末我便拉着妈妈到书店买了冰心奶奶的作品集,回到家后就钻进我的小书房里如痴如醉地读起来。其中里面有一篇文章,我非常喜欢,那就是《我的老师》。

在文中,她所怀念的中学老师T女士,是个非常爱护学生的老师。她尊重学生,把如慈母般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冰心的数学功底不好,数学考试中才考了52分,当冰心正伤心的时候,是T女士鼓励和帮助了她,不管自己的工作有多忙,都每天抽出额外的时间辅导冰心,在老师的帮助下,冰心的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对班上的其他同学,T女士也是尽心尽力去教导,而且不图回报。

冰心奶奶用很朴实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对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的老师。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在冰心笔下的这位T女士的身上,我看到了我敬爱的Y老师的影子。从小,我妈妈就告诉我,要尊敬老师,因为老师是这世上和我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真心希望我获得成功,无私教育我们的人。当我上了小学,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师,Y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她一心扑在我们身上,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刚上小学,对陌生的环境很害怕,不敢和同学交流,一见到陌生人就畏畏缩缩地躲在Y老师身后。是Y老师不断地鼓励我,给我勇气,培养我独立和自信,使我得到很多锻炼的机会,获得很大进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的伟大,在于她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师恩难忘,T女士对冰心的爱,冰心把她写到了自己的文章中,永远纪念她感谢她。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许多多的像冰心笔下的T女士,和我遇到的Y老师那样的好老师。优秀的老师培育出了祖国的栋梁,没有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们的成功,老师永远是我们最值得敬重的人。

读《我的老师》有感4

本文主要讲了作者认一个三岁半孩子为老师,而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

文章第二段讲的是一次效游过程中,老师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他不要,问老师:“花疼不疼?”为什么只要是我们认为美丽的东西就要把它毁灭呢?为什么不是保护它,让之后来游玩的人观赏呢?每天晚上看电视只要放国歌他总是跟着打节拍,他不管别人的看法,一如既往。我想说的是为什么这个小朋友敢在别人面前唱歌,而我们不感呢?是我们不会唱吗?不是。而是我们不敢在别人面前出丑。小孩子不怕事,所以他敢在别人面前唱歌跳舞。

作者在门口写条幅时,别人都夸奖他,说他写的好,而这个小孩子说:“都写的是黑字,没有什么区别。”从小孩的话中我体会到同样都是字,为什么得到别人的一点夸奖就自大起来?不都是字吗,有什么区别,比你写字写的好人多如牛毛,做人要谦虚,不能因夸奖而自大。有一次两个人在街上打架,其中有一个人还拿刀了,围的成年人马上就走开了,这个小孩看到却马上冲上前去说:“不许打架,打架的不是好孩子”,成年人应该学习这个小孩不怕危险,遇事不退缩的精神。

不知谁说过,孩子是我们每个人的老师,童年的善良、天真、勇敢常让我们自惭和羞愧。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沧桑,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会一点点的离我们远去,难道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读《我的老师》有感5

读了《我的老师》这篇文章之后我深受感触,在《我的老师》这篇文章里面充满了作者对老师浓厚的敬意。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自己的老师。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在学校,老师犹如我们的父母,老师是一棵大树,而我们就是小苗。大树将自己的营养全都给了小苗,让小苗成为苍天大树。老师你犹如火光,将我们个个点亮了,但是自己却熄灭了。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尊敬的职业了,我敬仰世界上每一位老师,因为他们是伟大的。老师,您犹如一座山,这一座山为周围的景物都给予了最好。老师对学生的付出实在太多太多了,老师将青春都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在老师付出的背后是多少心血和汗水埃每到了我们舒舒服服睡大觉的时候,老师此时此刻就正在灯光下改作业。老师这么拼命地给我们上课,得益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老师拼尽了努力去为我们,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学校甚至有些学生不体会老师的用心良苦,老师为了我们真是辛苦了。在这里我对老师说一声:“老师,谢谢你。”是你让一个无知的小孩成了一个知识也挺丰富的学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你为成长的路上付出了许多,让我人生这一条路上有了许多精彩。让我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上一篇:包工不包料合同范本下一篇:部门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