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科岗位职责与规范

2024-11-27

财务科岗位职责与规范(精选8篇)

1.财务科岗位职责与规范 篇一

财务会计主管岗位规范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会计制度,并遵守公司财务制度,实事求是,廉洁奉公。

2、拟订流动资金管理和核算实施办法,参与核定流动资金定额,实行管用结合与资金归口分级管理。

3、熟悉和掌握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和通则,并负责筹措、融通资金,保障公司发展需要。

4、编制流动资金计划和银行借、还款计划负责流动资金调度,组织流动资金供应。

5、定期考核流动资金使用效果,不断加速流动资金调动。

6、编制月度资金支出计划,监督、控制计划执行。

7、按时编制专项资金报表。

8、负责财务审核工作,履行财务审核职责。

9、参加拟定和审核经济合同、协议和其他经济文件。

10、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及时想财务总监汇报。

11、组织做好财务系统文件、资料的记录、财务资料的装订和保管工作。

12、完成财务总监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

2.财务科岗位职责与规范 篇二

一、村级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财务制度不完善, 监督机制不健全。

有的村没有制订财务管理制度, 有的村财务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不适应、不配套, 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管理不够规范,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账薄设置不合规, 账务处理不规范。

有相当数量的村没有按村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账目, 会计科目随意设置, 记账方法不统一, 账款不符、账实不符、有账无证、有证无账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村仅设现金账, 不设财产账和往来账;有些村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和专项支出等项目记录不全。极个别的村财会人员因不懂业务, 干脆不设账、不记账, 把五花八门的票据用报纸封成包或扎成捆, 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包包账”、“捆捆账”。

3.会计手续不齐全, 核算资料不准确。

有的村原始凭证不规范, 无经手人、无证明人、无事由、无审批人签字的票据普遍存在。过去, 农村经济落后, 商品交易额小, 农民也没有购物开发票的习惯,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公积金也很少, 农村习惯了白条报销, 这种习惯延续至今, 成为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一大顽症。无论是职务消费、社会公益事业开支, 还是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村干部都有利用假发票、白条谎报支出的机会, 造成现金管理失控。

4.凭证审核不严格, 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开支应当由主管领导“一支笔”审批, 而有的村经费开支无专人审批, 村支书可以审签、村主任也可以审签, 甚至乡 (镇) 党政有关领导都可以签字报销;有的审批人签批不问事由, 不问原因, 明知开支超标准、超范围, 因怕得罪人, 不顾财务制度规定, 大开“绿灯”。

5.财务收支无计划, 预算管理难执行。

预算管理在有的村还是盲区, 资产管理很不规范, 财务收支随意性大, 更无控制措施可言, 造成村财务遗留问题多, 家底不清。有相当部分村年初资金收支无计划, 往往是有钱乱花, 无钱借花, 拆东墙补西墙, 寅吃卯粮, 结果是年终决算一片“红”。

6.档案管理不到位, 会计资料不齐全。

许多村根本没有村级会计档案室, 会计档案资料无法集中管理, 只好长期存放于会计或出纳家里。一些会计人员不按规定装订单据, 年终将账本和单据用报纸一包, 随便乱丢, 造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重要资料残缺不全。工作变动时有个别财会人员不办理移交手续, 各管各的“包包账”, 造成账簿和凭证丢失、鼠咬、虫蚀和霉烂。[1]

二、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1.法律法规不健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处境尴尬。

一方面,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双层经营体制的一个层次, 既是一个具有管理、服务职能的组织, 又是一个具有一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 与企业、事业等其他组织相比, 具有很大的特殊性。由于我国法律一直没有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定位, 在制定财经法规时, 往往忽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 财务监督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依据, 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很多政策上的含混, 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地贯彻落实, 另一方面, 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是全体村民, 其管理者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好、用好集体资产, 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职责。目前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名存实亡, 集体资产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实际上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主体的错位, 往往出现行政干预过多, 村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集体资产被少数人侵占、挪用、浪费等问题。

2.加强财务管理认识不够, 政策措施难以贯彻落实。

部分乡村干部通常认为会计工作是会计个人的事, 不重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财经法纪、管理制度很难得到贯彻落实。对群众反映的财务问题不进行认真调查和处理,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财务管理混乱的蔓延, 给不廉洁干部开了方便之门。

3.农经队伍“网破线断人散”, 村级财务监管流于形式。

各级政府赋予了农经部门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的职能。但乡镇机构改革后, 大多数乡镇农经站被撤消, 监督管理职能被削弱, 村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不能顺利实施。一是村级财务管理缺乏透明度, 财务公开力度不够。有些村虽定期公开财务收支情况, 但公开的内容不具体、不完整、不及时, 群众无法了解集体资金的用途和去向;二是部分村财会人员怕丢饭碗, 对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放弃监督。三是农村政策宣传不到位, 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许多农民看不懂公开的账目, 更谈不上监督, 导致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4.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 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按政策规定, 配备村级财会人员应由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进行考察选配。目前, 绝大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都由村干部指定, 造成村财会人员因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而“换届”, 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现象。有的会计业务上只能做到“记记账、打打算盘”, 政治修养、政策水平、业务素质普遍低下, 很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要求, 急需进行系统培训。

三、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办法措施

1.健全村级财务会计制度。

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 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 确保村级财务规范管理, 有效监督。在此基础上, 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状况, 从实际出发, 制定科学合理的村级财务会计制度, 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促进村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迈向规范化、制度化。

2.加大村级财务公开力度。

要大力推进规范化管理, 实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 凡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大事务、涉及农民利益的事项、群众普遍关心以及信访反映出来的重大问题, 都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 以规范的程序向全体村民全面公开, 引导农民参与管理, 实施监督。一是设立固定公开栏。村级财务公开栏应当设立在村民集中、醒目的地方, 公开内容要浅显易懂, 让农民群众一目了然, 方便村民阅览。二是规范村级财务公开内容。以乡镇统一制定公布的内容和格式, 在坚持以村级财务公开为重点的同时, 不断充实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和重点, 着重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 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内容实行明细公布, 进一步提高公开的透明度。三是及时公开。村级财务公开应当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 采取定期、不定期、专项公开等形式, 及时公开财务内容。要将村级财务公开作为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制度固定下来, 让群众及时、全面了解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重大管理事项和经济状况。四是强化民主监督。村集体经济组织把民主决策和民主理财纳入财务管理的必经程序, 成立村民民主理财小组, 让村民参与财务管理。在村级财务管理中, 统一明确一事一议的工作制度, 对公益性、生产性等专项开支和大额开支预算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定期审核资金使用情况, 确保民主监督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监督。

3.规范农村集体资金管理。

现金和银行存款具有极强的流通性, 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重点。如果管理不严, 监督不力, 极易给集体经济组织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应当加强资金管理, 一是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村级财务应由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开设银行帐户, 各村的所有收入包括往来款项都必须及时足额地上缴到银行账户上, 现金使用实行备用金领用制度。各类支出必须使用财务法规认可的票据, 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报账。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结算一律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不得通过现金结算。二是实行财务收支预算制度。每年年初, 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收支平衡, 略有节余”原则, 编制村级财务收支预算方案, 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 并经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审核和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管理, 确定一名党政领导主管, 定期听取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汇报, 总结成功经验, 分析存在问题, 研究办法措施, 部署财务管理工作,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顺利开展。要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 采纳村民的合理化建议, 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不断增强财务监督手段。三是建设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制度。防止农村基层干部腐败行为的发生。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农经审计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确保审计质量和效果。防止因程序和格式不规范问题带来审计上访现象的发生。要扎实有效地开展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 或重点项目财务收支审计, 对在审计中查出的典型案件要移送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防止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

4.稳定村级财会人员队伍。

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村级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财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 还要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根据财会人员的变动情况、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动情况, 及时举办业务讲座、法制讲座、继续教育, 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 不断增强财会人员的政治修养和法律意识, 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 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村级财会人员队伍。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 建立农村会计任用审批制度。农村会计的任用、调换, 须经过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审查和批准, 要因地制宜地完善会计管理模式。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应当普遍推行会计代理制。在保持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不变的前提下, 由乡镇或行政村统一指导村组集体财务管理, 实行“村帐乡理, 社帐村理”,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权, 不干预村组的生产经营活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推行农村会计委派制。由乡镇政府按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向社会招聘会计专业人员, 委派到各村任专业会计, 会计人员由乡镇统一考核和管理;经济发达地区应当实行会计选聘制。由乡镇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开招聘农村财务会计人员, 对考试合格者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荐,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从中择优聘用, 促进农村财会人员迈向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

参考文献

3.财务科岗位职责与规范 篇三

【关键词】建筑安装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特征;方法;策略

一、引言

财务管理在建筑安装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通过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工程项目决策、控制项目成本、掌握项目资金运转状况。所以,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保证建筑安装企业资金充足,从而为实现建筑安装企业可持续、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充分的保障。

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会计核算规范

建筑、安装项目的生产周期较长。多以月、年作为计算单位,有的工程建设周期长达几年、十几年,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会计核算特征。现根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内容,梳理出以下会计核算规范。

1.收入的归集与结转

(1)预收工程款项的核算

按照与甲方签订的合同条款约定,收到甲方预付工程款项时,应借记“预收账款”科目。

(2)工程进度的收入确认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规定,建筑安装企业可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按照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成本。

每月末,应由公司工程部或项目管理部门编制所有在建工程项目的工程进度实施情况报表,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反映工程完工进度,并估算完工资金量(含设备材料和施工费用)。为提高核算准确率,应尽量提供工作量签证单,由施工单位编制,交由工程监理单位签字确认,报经工程建设单位(甲方)认可。以增强收入确认的可信度。财务部门参照与甲方签订的施工合同、施工总工期,按照月度工程进度报表,确认收入金额,贷方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如企业已收到甲方资金大于确认的收入,借方冲抵“预收账款”科目;如企业已收到甲方资金小于确认的收入,借方计入“应收账款”科目。

2.单项工程成本的归集与结转

(1)预付工程款项及物资采购费用的核算

按照企业与外包施工队及物资供应商签订的合同条款约定,支付对方预付工程款项时,应借记“预付账款—xx单位”科目。

(2)工程实施过程中费用的归集

企业按照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项时,应借记“工程施工”科目,按要求每个项目必须进行单项核算。二级科目应下设工程项目明细。

(3)月度工程成本的确认与结转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在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应与月度收入一并进行结转。

如何合理确认成本金额呢?应由企业负责编制概预算与结算的部门,向财务部门及时提供单项工程的概预算、项目成本估算及毛利率等相关数据。财务部门核实数据后,用(合同收入—毛利)×实际进度来确认成本,将“工程施工”部分金额结转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借方科目。

“工程施工”余额不足结转成本怎么办?成本费用如果在没有取得发票等凭据的情况下,进行估算挂账。就与税法所得税的相关规定有所冲突,税法要求企业成本必须据实列支,不得虚列开支。所以企业必须超前进行收入与费用配比筹划,防范于未然。应编制年度工程项目结转与清算的计划,标明每个单项工程清算与结算的任务与时间结点,以加快对外成本结算,配合好项目收入的结转。

3.工程项目完工结算

工程项目竣工投运后,企业相关部门应及时编制工程决算书,并清理外包施工、设备材料等各类合同执行情况,如需审计的,应取得审计报告。财务部门按照资料对该项目进行清算,调整前期已入账的收入与成本金额。并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对应付账款进行后续支付。

三、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会计核算管理水平的方法

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会计核算中,会计核算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直接决定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现阶段推进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会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是必要要求。通过会计专业培训活动,让会计核算人员巩固知识基础,从培训活动的实践操作和交流讨论活动中,促使会计核算人员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行业会计核算的有效方法,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优化和创新提供充分的保障。

2.加强跨部门沟通,建立重要信息共享平台

应加强企业各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重要信息的及时传递。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可建立工程项目结算信息平台,将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各个关键时点与重要信息,如:项目开工时间、工程进度、概预算数据、合同签订金额、竣工投运时间等等均录入系统,使工程管理部门、计经核算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提高各自工作效率。

四、优化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会计核算实施的策略

要将这些会计核算方式落实到位,首先,必须增强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对会计核算的重视,重视对会计核算方法的优化和创新,就可以为会计核算方式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为了确保会计核算结果的精确性。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使得会计核算在开展工作时有理可依,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展开会计核算工作,就可以为工作质量提供充分的保障。最后,核算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职责,企业相关部门与人员必须与会计人员密切配合,为了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应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与人员,利用责任的影响力提高各部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优化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会计核算实施提供充分的保障。

五、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建筑施工财务管理质量水平,实现对会计核算方式的优化和落实是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王祥垒.新形势下影响建筑民企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初探[J].财经界,2015,(12):191-192.

[2]何文平.对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J].财经界,2014,(33):139-140.

4.挂牌新三板财务规范与问题 篇四

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准备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主营业务、治理结构、持续盈利等关键问题,还得重视财务问题。拟上新三板的企业需要提前关注并解决哪些财务问题,才能成功挂牌?

一、会计环境和会计核算基础

1、财务独立 常见问题:

(1)企业未设立独立的会计部门;(2)财务人员从事与岗位相冲突的职务;(3)企业会计主体不清,财务核算范围不清,比如控制人旗下多家公司之间未严格区分会计主体,资产混用,成本费用归集对象与实际受益对象不符,几套账相串,股东个人或家庭费用直接计入公司支出等。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企业应当设有独立财务部门(代理记帐:不负责对银行存款等进行核实)进行独立的财务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与公司财务管理实际情况相适应内部控制制度,厘清会计核算的主体范围。对于历史上存在会计主体不清情形的,应重新审核实际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调整。

2、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 常见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未有效执行,历史财务会计资料不完整,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例如:业务交易执行、授权、记录未有效分离,大量随意地更改原始或记账凭证,原始凭证不完整,业务记录不完整、不系统、混乱或无记录,业务记录与会计记录无勾稽关系,账表不符等。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内部控制薄弱,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企业应在中介机构的辅助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梳理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历史财务信息规范之后,应当切实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有监督、有记录、有反馈。

(2)对于历史上存在财务核算基础薄弱,证、账、表不符情形的,应考虑重新审核原始凭证进行账务调整,或重新进行会计核算。

二、会计准则的适用 常见问题:

企业未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如有的小微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挂牌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编制并披露财务报表。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在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所附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转换对照表》进行会计处理。申报期内存在会计准则转换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可比较会计报表。

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用 常见问题:

(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用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比如本化政策不适当,研发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进行资本核算;(2)选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当,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比如:折旧年限过长,折旧计提不足,折旧或摊销方法、年限、残值率不当或经常变更;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过低;(3)报告期内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能保持连贯。比如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随意变更,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利润调节等等。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中介机构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逐项分析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于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不符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当根据谨慎原则,在参考同行业可比较公司的情况进行调整,重新选用,并对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2)对于报告期内存在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3)对于在报告期内重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中介机构应予合理关注,论证其合理性并充分披露。

四、基准日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考虑 常见问题:

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基准日账簿记录和报表列报的资产、负债不真实、不完整,主要表现为:(1)货币资金与账面数不一致,存在公款私存,公司资金往来使用个人账户的情形;(2)存货实际盘点数与账面数不一致;(3)固定资产盘点数与账面数不一致;(4)应收款项函证数与账面数不一致;(5)负债函证数与账面数不一致等。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企业应在基准日扎账后,配合中介机构对资产和负债进行清点、函证,清产核资,确定资产和负债真实性、完整性。

(2)对于存在公款私存,资金往来使用个人账户情形的,应当停止使用个人账户,将存在个人账户的公司款项即时归还至公司账户,核对分析该个人账户中属于公司业务往来的资金流水的真实性。

(3)对于其他资产、负债项目存在不一致的,应当进行盘盈盘亏会计处理。公司出资问题

一、非货币出资的权属不清 常见问题:

出资人以无法证明其所有权的非货币资产进行出资。比如(1)以属于公司的实物、固定资产进行出资;(2)以登记在出资人名下的职务成果进行出资等。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非货币资产出资应当核实出资资产的权属,属于以公司的实物、固定资产作为股东财产进行验资出资的,应当对该部分出资进行减资处理,并追溯调整;(2)以登记在出资人名下的无形资产,如确属于职务成果,应当对该部分出资进行减资,并进行追溯调整,同时将该无形资产的权属变更到公司名下。(不减资可用现金替换)案例:奥特美克(430245)北京奥特美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7月23日在全国股权系统挂牌公开转让。根据补充法律意见书、审计报告及公开转让说明书,2006年4月,有限公 司股东吴玉晓和路小梅以非专利技术“水资源远程实时监控网络管理系统技术”出资640万元,二人各自占比均为50%。由于该项非专利技术与公司的生产经营相关,不排除利用了公司的场地和办公设备甚至公司的相关技术成果,无法排除出资人职务成果的嫌疑,以此项技术出资存在瑕疵,公司决定以现金对该部分出资予 以补正。

2012年8月29日,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决议由股东路小梅和吴玉晓分别以现金320万元对公司2006年4月的非专利技术出资640万元进行补正,并计入资本 公积。2012年8月31日,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2012】京会兴核字第01012239号审核报告,对上述补正出资的资金进行了审验,确认截至 2012年8月31日止,公司已收到上述股东的补足出资,并已进行了合理的会计处理。补正该出资后,公司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不变。方案分析

根据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文号为:[2013]京会兴审字第01010036号审计报告,2012年1月1日,公司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为 8,405,000.00元,2012年8月29日,股东以现金补正非专利技术出资,计入资本公积6,400,000.00元,截止2012年8月31日 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资本公积科目余额为14,805,000.00元。

公司以2012年8月31日净资产折股,根据审计报告,净资产折股中,资本公积折股金额为14,649,878.36元。即股东以现金补正出资而计入资本公积的640万元,通过整体变更折股增加股份,而该股份由全体股东共享,且包含该以该专利技术出资的原股东。2012年12月31日,吴玉晓和路小梅合计持有公司51%股权,也就是说,尽管吴玉晓和路小梅以640万元增加资本公积,但是实际上他们两人仅仅将313.60万元分享给其他股东,他们两者还占有 640万元的316.40万元的份额。即,该现金补正非专利技术出资的方案并未彻底解决出资问题。

能彻底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案是吴玉晓和路小梅以非专利技术减资,然后增资640万元,再将该专利技术无偿转让给挂牌公司。挂牌公司金日创(430247)和部分IPO公司有大量类似出资置换案例。

二.非货币出资的估价不实 常见问题:

(1)出资人以未经评估以非货币出资,或评估值明显虚高;(2)对公司自有资产重新评估后以评估增值部分进行增资;(3)出资人以与公司经营不相关或不产生经营收益非货币资产出资。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对于非货币出资未经评估的情形,应当由中介机构充分论证是否存在出资不实的情形;(2)对于评估值明显虚高、未经评估但出资作价虚高的,以与公司经营不相关或不产生经营收益的非货币资产出资的,可以采用现金补足或减资的方法进行规范,其中与公司经营不相关或不产生经营收益的非货币资产应当视该出资无价值。采取现金补足规范方法的,不应变更注册资本或资本公积金,而应当将该非货币资产原入账价值中虚高的部分减除,并以现金补足,对该非货币出资进行了摊销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采用减资规范方法的,应将估值虚高部分减资,对该非货币出资进行了摊销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3)对于公司以自有资产重新评估,以评估增值进行增资的情况,属于出资不实,应当减资,会计上进行追溯调整,对该评估增值的资产还原为历史成本计价。三.抽逃出资和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资产或资源 常见问题:

(1)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利用关联关系将出资转出,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2)公司关联方无偿借用、使用公司的资金、资产或资源。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如果是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等方式抽逃出资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2)如果直接从公司账户转出资金未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即时归还转出款项;(3)如果是利用关联交易转出资金的,通过挂往来账项占用公司资金的,应归还款项并核销往来账项。

(4)其他占用公司资产、资源的,应将将资产归还公司,停止占用公司资源。四.相互出资、循环出资 常见问题:

(1)同一控制人控制下的公司之间相互持有股权,构成相互出资,比如同一控制人下的A、B两公司,A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权,B公司持有A公司20%的股权;(2)母子公司之间相互出资,形成出资循环,放大关联公司之间的资本金,比如A、B、C三家公司,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B公司为C公司的母公司,A公司对B公司增资1000万元,B公司对C公司增资1000万元,C公司对A公司增资1000万元。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关联企业之间相互出资、循环出资虚增了关联企业之间的资产和注册资本,容易导致实际控制人混淆,应当通过减资、股权转让的方式溯本清源。相互出资和循环出资不会对企业的损益产生影响,因此在会计上只需对减资、股权转让行为进行会计处理即可,无需进行追溯调整。资产核算

(一)资产的入账价值与后续核算 常见问题:

(1)对部分资产变更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比如企业对增值较大的土地使用权、房产进行评估,以评估价值重新入账;(2)对存在减值的资产未按会计准则充分计提减值准备,导致列报的资产账面价值失实;(3)对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进行回转处理。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企业资产应当遵循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进行核算,按历史成本计提折旧或摊销,对于企业在历史上存在评估增值重新记账的,应视同重大会计差错进行追溯调整;(2)对于未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检查,计提减值资准备的企业,应当在股份制改造基准日进行资产减值测试,考虑计提减值准备,以免出现资产账面价值与评估报告存在重大差异的情形;(3)对计提了减值准备的长期资产的价值回升后进行了减值准备转回会计处理的,应作为会计差错进行调整。

(二)资产的法律手续存在瑕疵 常见问题:

(1)资产的法律手续存在瑕疵,如建设在租用的集体土地上的房产无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和房屋产权证书;(2)购置的机器设备未取得发票;(3)应当登记公示的资产尚未完成过户手续。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法律手续存在瑕疵的资产应当审慎运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判断该资产的确认和入账时间。

(1)在租用的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产,应当综合分析存在的法律风险,被认定为违章建筑强制拆除风险较低的,应当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并合理估计可使用的年限进行摊销;(2)交易取得的资产,经济交易包含的主要行为已完成(如款项已支付,资产转移交割,并为企业实际控制或使用),仅剩法律手续尚未办理完毕的,应当确认为公司资产并进行折旧摊销;(3)企业事实上存在该类资产但未进行会计核算的,应作为会计差错进行调整,将该类资产纳入公司的资产核算。公司收入与成本核算

(一)收入确认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常见的问题:

(1)收入确认违反权责发生制原则,如以收款或开具发票为依据确认收入;(2)对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业务随意延迟确认收入,跨期确认收入进行收益调节;(3)对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的业务确认为收入,如对发出商品确认为销售收入等;(4)收入会计政策的使用不符合企业实际的业务特征,如对提供劳务的业务不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按里程碑或结算进度确认完工百分比等。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1)对于以收款或开具发票为依据确认收入的,应当核实每笔业务是否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逐笔进行会计差错调整;(2)对于随意延迟确认收入,对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业务确认收入的,应逐笔核实并进行会计差错调整;(3)对于收入确认会计政策与企业业务不相符的,应重新选用会计政策,适用会计政策变更准则进行会计调整。案例:古城香业(830837)反馈意见问题4:“河北古城香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下同)采取线上、经销、商超、外销四种销售模式。(2)请公司结合订单合同的主要条款,补充披露不同模式下收入确认的原则、时点、依据和方法;(3)请申报会计师核查公司报告期是否存在利用经销模式提前确认收入等情况发表明确意见;【核查情况】

(二)结合订单合同的主要条款,补充披露不同模式下收入确认的原则、时点、依据和方法

1、线上销售模式下的销售流程与收入确认(1)销售订单

线上客户在天猫商城选择商品后,下单并支付。(2)销售出库

电子商务部根据客户需求安排发货的同时开具发货单,并通过物流发货给客户并开具出库单,客户收到商品后在网上进行确认。(3)收入的确认

因网销商品存在七天内无理由退货的特殊性,财务在确认收到货款后根据发货单开具销售普通发票并确认收入。

2、经销销售模式下的销售流程与收入确认(1)合同签订、销售订单

业务部每年年初与代理商签订框架协议,内代理商需要货物时以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发出订单。(2)销售出库

业 务部根据订单查询库存情况,根据库存情况确认实际订单发给客户,业务助理在各代理商满足销售授信条件(款到发货、货到付款、短期赊销)后开具发货单,销售 会计审核后,由储运部根据发货单安排物流发货,库管开具出库单,根据合同约定,客户收到货品验收后须确认收货清单并传回到公司。(3)收入确认

财务部门在收到客户确认的收货清单后,根据发货单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

3、商超销售模式下的销售流程与收入确认(1)合同签订、销售订单

业务部与各商超签订框架协议,内客户需要货物时从各商超的供应商系统下采购定单。(2)销售出库

业务部根据订单查询库存情况,业务助理根据订单开具发货单,由相关人员审核后,由储运部根据发货单安排物流发货,库管开具出库单,客户在收到货物验收后出具验收单传到公司。(3)收入确认

财务部门在收到客户的验收单后,根据发货单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

4、外销销售模式下的销售流程与收入确认(1)销售订单

国外客户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下达订单,外销部接到订单后给生产办下达要货单。(2)安排生产、签订合同、组织发货

由生产办安排生产,生产完成后由外销部制作合同(成交确认书)发给客户确认,将双方签字确认后的合同、箱单和发货清单给报关行,安排定船或定舱,定 舱后安排发货并开具出库单及报关,开船后获取提货单发给客户,客户凭提货单收取货物并验收。

(3)发票开具、收入确认

由于公司主要采用离岸价核算,所以财务在货物离岸出口后根据发货单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

(三)经销模式销售收入确认的核查

根 据公司的销售与核算流程,我们对不同授信条件下重要代理商客户销售流程的执行情况分别进行检查;对代理商销售收入确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了抽样检查,取 得重要代理商合同、发货单、出库单、销售发票、客户收货确认单、银行转账凭证等样本与收入明细账进行核对;对重要代理商客户的交易和往来进行了函证;对重 要代理商客户发出访谈提纲;对大额的银行流水明细与银行明细账进行核对。【核查结论】: 经过上述检查,公司销售模式中对代理商的销售流程按上述描述流程执行,未发现有违背上述流程的执行情况,公司收入的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我们认为,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利用经销模式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二)成本的归集、分配与结转 常见问题:

(1)与收入相关的成本归集范围不清晰导致成本核算失真,比如:将期间费用(如管理人员薪酬、办公费用、销售费用等)归集到营业成本,便于做高成本少交流转税,将应当生产成本支出归集为研发支出便于抵扣企业所得税等;(2)成本支出未进行合理分配,导致各类产品收入的财务比率失真或不可比;(3)确认收入时未相应地结转成本。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成本归集与分配不清晰,是会计基础薄弱,企业应当梳理业务流程,规范成本核算。报告期内成本归集与分配不清晰的,应当依据重要性原则对重大的成本支出归集与分配进行差错调整;对未在确认收入的同时进行成本结转的,应当进行会计差错调整。案例:嘉宝华(430679)审核嘉宝华(430679)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各组成部分的归集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调节毛利率的情形。

会计师事务所按审计程序核查了公司的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归集情况,公司营业成本归集的是已销售商品的采购成本(按合同的约定为供应商送达公司配送中心的采购 成本),期间费用归集的是经营、管理、融资活动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入成本的当期开支,主要为经营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福利、社保费用、物业租金、折旧与摊销、水电费用、办公费用、业务宣传费等。审计师核查测试时未发现将采购成本计入期间费用的情况。另外,从信息管理上分析,营业成本的确认与存货的进销存系统中单独管理,与采购进价直接相关,从公司毛利率变动情况分析,公司毛利率比较稳定,与行业的情况相符。经核实,审计师认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各组成部分的归集是合理的,不存在调节毛利率的情形。

点 评: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而成本管理的关键步骤就在于区分营业成本与期间费用,混淆两者概念将使企业毛利信息失实,也就使得投资者对于公司盈利水平的分析变得徒劳。(三)账外业务 常见问题:

(1)采用采购和销售两头不入账的方法进行体外经营;(2)销售收入不入账,产品成本则通过账面核算;(3)采用多账套核算收入和成本等。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账外业务是典型的偷税行为,解决账外经营的难点在于如何补缴税金。原则上所有账外经营收入和成本均应进行会计差错调整,纳入公司财务报告。

5.保安岗位规范与日常训练 篇五

门卫值班岗位是一个关系到维护学校正常工作秩序,保障学校财产安全,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岗位。因此,值班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认识负责,努力履行岗位职责。值班人员要自觉树立从事安保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心,注意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无私无畏的道德、品行,主动热情的服务意识,精明强悍的防卫本领,努力做有道德、守纪律、肯奉献的值班人员。门卫值班人员要坚持文明值班,树立良好形象。具体的岗位职责如下:

一、实行轮换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交接班要按时到位,确保每天24小时门卫工作岗位值班不间断。

二、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责任感,保持警惕,按时上岗,不得擅自离岗,做到在岗期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打瞌睡、不串岗闲聊、不干私活、不会私客、不准与学校内外人员发生争执、谩骂,动粗斗殴。

三、注意保持仪容仪表的端庄整洁和值班室、校门内外的清洁卫生,严禁在值班室内吸烟。发现垃圾或丢弃物应及时清扫,爱护值班室内外的设施、设备,发现问题或故障,应及时保修,以免影响工作。

四、注意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按时做好大门的开关工作,做到门开人在。凡来访人员、学生家长,须问清情况,及时做好来访登记并征得有关人员同意后,方可放行。对私自擅入人员,要坚持原则,坚决劝阻,把好大门,对个别社会闲杂人员混入校园,要坚决制止,切实维护校园正常工作秩序。闲杂人员、推销商品人员不得放进学校,严格执行《来访登记制度》、《车辆进出登记制度》等。

车辆按规定的地方摆放整齐。

十三、服从学校领导管理,听从指挥,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对一些临时或特殊性的工作任务,应从全局出发,提倡奉献精神,不斤斤计较,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保安行为规范与日常训练

一、保安行为规范

(一).保安礼仪概述

保安礼仪是保安员文明行为的道德规范与标准,是保安员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事的准则,是对保安员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到方面的具体规定。

保安员个人礼仪是保安员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它不仅是衡量保安员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修养程度的尺度,而且也是衡量保安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所以,保安礼仪不仅代表保安员个人形象,更代表保安队伍的整体形象,是保安服务业赢得声誉和信赖的基本条件。

(二).保安礼仪的特点

1.保安礼仪是以个人为支点。保安礼仪是针对保安员个人自身行为的规定,而不是对保安组织行为的限定。

可随意扶拉桌、椅,与人交谈时,更应坐得端正,两眼平视对方,显得精神饱满。

3、站姿端庄。站立值勤时,应收腹、直腰、挺胸,双肩稍后放平,双臂自然下垂,保持身体端正,给人一种轻松自然感觉,体现出保安员的雄姿。切忌站得东歪西邪,弓背凸肚。

4、行走稳健。行走时,身体要直立,抬头挺胸,平视前方,两腿有节奏地交替向前迈进,步伐应自然、稳健。在公共场合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之间要礼让;与人交谈时要靠边站立;两人走路时不要勾肩搭背;穿制服走路时,不要吃东西、吸烟和将手插在裤兜内。

5、谈话自然。保安员无论在任何场合谈话中,态度要诚恳大方,亲切自然,语辞平和。问候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切忌装腔作势,高声谈笑,大呼小叫。

(四)保安员的仪容卫生

仪容卫生,是保安员精神风貌和教育修养的外在表现。保安员的仪容卫生,要求做到:

1、服装要整洁。穿着要合体,衣领、袖口要保持干净;不要将袖口和裤腿卷起来,衬衣下摆不要外露。不得披衣、敞怀,保安制服和便服不得混穿。

2、上岗执勤着装要规范。执勤时必须按规定着保安制服,佩戴好武装带、防卫器械以及帽徽、肩章、领花、胸花;要扣好领扣和领钩;如穿开领制服,必须内穿衬衣,打好领带。着制服时,不得戴耳环、项链、戒指等饰物,不得描眉、涂口红、擦胭脂、染指甲。

3、接待外人来客户单位找人。

文明用语:请稍等,请问您找谁,我帮您找。对不起,我们有规定执勤中不准代转(存放)物品,请您另想办法。

禁忌用语:干什么事?找哪个?你是什么人?找他干什么?不在。不知道。

4、接待人员或车辆进出客户单位。

文明用语:同志,请留步;请出示证件;请停车验证;谢谢合作。

禁忌用语:没有证件不给进,没有商量余地。

5、遇到客户单位工作人员没带证件。

文明用语:同志,请您以后注意,下次别忘带证件,希望您自觉遵守门卫制度。

禁忌用语:单位制度你不知道吗?

6、与客户单位领导或职工打招呼。

文明用语:您早,您好,节日好,请进,再见,您慢走。

禁忌用语:不理不睬,只点头,不招呼。

7、遇到有人携带物品出校园产生怀疑。

文明用语:同志,请留步,您的包里带的是什么?能打开看看吗?对不起,耽误了您的时间,谢谢您协助我们的工作。

禁忌用语:把包打开,我们要检查。

8、遇到群众问路。

文明用语:请就近坐X路公交车或请往X方向走。这儿我不熟,我来帮您问一下。

文明用语:同志,您违章了,请接受交警处理。

禁忌用语:喂,你眼睛长哪儿啦,红灯看不见。

二、保安日常训练

为了进一步提高保安队伍的综合素质,塑造一个良好的保安整体形象,充分发挥保安队伍维护校园治安的力量,贯彻“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方针,从本学期开始,开展保安日常训练活动,希望通过日常训练不仅使保安人员掌握各种动作的基本要领,更在思想上有一个新认识,在形象礼仪、礼节礼貌上有一个全新转变,并能树立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提高自身意志力和行为控制力,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训练时间:每两周训练一次,周五下午。如果效果不好,每周一次。

二、训练内容:

1、熟读:门卫岗位职责与保安行为规范。

2、动作训练(单个队员)。(1)立正。(2)稍息。(3)跨立。(4)停止间转法: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5)行走,立定。(6)坐下,蹲下,起立。

3、礼节训练:举手礼与注目礼

4、擒拿格斗训练

(1)基本姿势:格斗式。(2)基本步法:滑步。(3)基本攻防技术:

6.财务科岗位职责与规范 篇六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证券业财务与会计人员(以下简称财务与会计人员)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财务与会计人员的执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财务与会计人员是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应当接受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自律管理的机构中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等活动的财务与会计人员。

上述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或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应当接受协会自律管理的机构在本规范中统称为机构。

第二章执业要求

第三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应熟悉并遵守国家财务、会计、1

税务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所在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四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第五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在执业工作中应当做到勤勉尽责,客观诚信和廉洁自律。

第六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应当客观、公允、及时地判断和反映各项经济活动,依据法律法规、自律规则和机构规程做好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工作。

第七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证券业财务或会计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断优化本职工作,快速理解并适应证券业新业务。

会计人员应通过学习和参加培训等途径,不断提高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第八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应依法进行财务处理和会计核算,杜绝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等违法活动;认真履行职责,抵制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促进所在机构合规经营,防范和化解财务会计风险。

第九条财务与会计人员应严格保守企业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和违法使用在工作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定应当披露的情形除外。

第十条财务与会计人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不断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决

策提供相关信息。

第十一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应当协助所在机构业务部门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业务流程,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十二条财务与会计人员应积极参加所在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举办的业务培训,所接受后续职业培训学时不得少于协会最低要求。

第十三条 机构应为财务与会计人员提供相应的履职保障。

第三章执业纪律

第十四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禁止从事以下行为:

(一)承担与本职岗位有冲突的工作;

(二)违反内部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管理规定,将本人工作委托他人代为履行;

(三)违规向其他人员提供自己保管的印章、凭证、钥匙等物品或泄漏密码信息;

(四)未经授权动用本单位的资金、财产;

(五)擅自修改或危害本单位的财务系统;

(六)损害、侵占、挪用和滥用本单位及其所管理的资金、财产;

(七)损坏、隐匿或丢弃凭证、账簿、印章等财务资料;

(八)法律法规或自律规则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十五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存在违法犯罪、违反行业自律规则或违反本单位内部制度行为的,应当加以制止,并依法向本单位的管理层、行业自律组织、监管机构报告,或向国家司法机关举报。

第十六条财务与会计人员应当正确处理财务会计工作与业务发展、客户利益保护与所在单位利益之间的关系,对存在潜在冲突的情形,应主动向所在机构的管理层说明,并提出合理处理利益冲突的建议。

第十七条财务与会计人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积极配合行政监管部门、司法部门和自律管理组织的工作。

第四章权益保护

第十八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有权要求所在机构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

财务与会计人员有权拒绝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并向所在机构负责人报告;有权退回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并要求按相关规定更正、补充。

业务指令违反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的,财务与会计人员有权拒绝执行、依职权予以纠正,或依法向所在机构、协会或有关监管机构反映。

第十九条 机构不得授意、指使、强令财务与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不得在工作上刁难和打击报复依法履行职责的财务与会计人员。

第二十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因依法执业和抵制违法违规业务指令而受到所在机构打击报复或受到其他不公正待遇的,可以向协会反映,协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调解。

第二十一条 对于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突出成绩的财务与会计人员,所在机构应给予适当奖励。

第五章自律惩戒

第二十二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不按照《会计法》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处理的,所在机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所在机构应向协会报告,协会将记入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系统。

第二十三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违反本规范的,协会可视具体情节给予其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纪律处分,并将相关信息记入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系统。

财务与会计人员对协会纪律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协

会申请复议。

第二十四条 财务与会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给予行政处罚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所在机构应当及时将其移交行政或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五条 机构违反法律法规或自律规则,侵犯证券业财务与会计人员合法权益的,协会可依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管理办法》等给予其纪律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范由协会负责解释。

7.财务科岗位职责与规范 篇七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会计工作规范化,管控体系

经营成果的精确计量是财务管理的基石, 而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又是会计信息及时、准确的基础, 是内部控制体系切实发挥作用的保障, 是科学、正确决策的必要支撑条件。近几年,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统一了会计政策、会计科目和核算流程, 会计核算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会计基础工作得到了有效加强,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一、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面临的挑战

随着管理精细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青海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标准尚未做到完全规范化, 各单位使用的财务单据样式、财务审批权限与流程、原始凭证明细要求等均存在一定差异, 会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二是分子公司数量多, 省公司对基层单位会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导致会计核算业务整体规范化水平不高;三是会计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个人能力, 而基层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各单位财务数据的质量和决策支持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二、财务共享服务对会计核算规范化的推进作用

为了应对挑战, 公司不断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模式。2012年, 公司开展了财务共享服务的研究与尝试, 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与会计工作规范化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共享服务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工作规范化程度;另一方面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又是推进会计工作不断规范的动力之源。财务共享服务对会计工作规范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通过建设过程统一标准。在财务共享服务建设过程中, 为了保证业务操作的统一性, 纳入集中共享的业务必须进行标准化、规范化, 逐步做到标准统一、流程统一、单据统一、要求统一, 实现业务操作规范化。

二是通过集中处理加强落实。财务共享服务实现了将分散的会计核算业务集中处理。共享中心的会计核算人员经过集中培训后, 统一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要求执行, 保证了规范化规定的有效落实。

三、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会计工作规范化管控体系

(一) 建设思路

青海公司在财务共享服务建设过程中, 构建了以财务共享服务为基础的会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管控体系, 形成了“三个管控机制和两个支撑体系”, 即:动态完善机制、多级监控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信息系统支撑和操作规范支撑 (见图1) 。

第一, 动态完善机制。在财务共享服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 通过实时监控和动态评估, 监测会计工作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存在的缺陷, 实时进行完善, 形成动态完善机制。

第二, 多级监控机制。“两级监控”, 即省公司对共享中心的会计工作规范化情况进行监控, 共享中心对基层单位进行监控;“双向监控”, 即共享中心对基层单位进行监控的同时, 基层单位对共享中心进行监控。

第三, 考核评价机制。对共享中心和基层单位会计工作规范化情况进行考核, 形成管理闭环。

第四, 信息系统支撑。一方面将会计工作标准和规范固化在信息系统中, 形成强制执行机制;另一方面, 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上述监控与考核机制, 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和效率。

第五, 操作规范支撑。编制共享中心业务操作手册, 加强共享中心操作规范性。

(二) 动态完善机制

为了确保财务共享服务能够在推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方面切实发挥作用, 青海公司建立了制度化、长效化的动态完善机制, 实时监控会计工作制度、流程中存在的缺陷, 以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时补充完善。动态完善机制包括三方面内容:

1. 建立组织体系

省公司财务部牵头组建会计核算规范化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省公司财务部主管核算工作的主任担任组长, 会计处处长担任副组长, 成员包括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各单位会计核算业务负责人。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一是评估会计工作相关制度、流程等是否满足规范性管理要求, 每年至少评估一次;二是组织会计工作规范性相关制度与流程的修订、增补工作;三是检查相关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

2. 规范操作流程

与财务共享服务体系的完善同步, 青海公司建立了会计工作规范性相关制度与流程的完善、修订机制, 包括定期机制和问题驱动机制两类:

(1) 定期完善机制:每年由工作小组组织对会计核算相关制度、流程、科目、政策等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开展完善、修订工作, 并对完善后的效果进行跟踪、分析。

(2) 问题驱动机制:共享中心及各单位在会计工作中发现标准化、规范化方面的问题均可通过监控机制、“呼叫与响应中心”提交至工作小组。对于紧急问题, 工作小组随时组织分析, 制订解决方案, 及时调整执行;对于非紧急问题, 每月进行汇总, 提出解决方案, 并对制度、流程等进行修订。

(三) 多级监控机制

1. 两级监控机制

(1) 监控方式。第一级:省公司财务部通过定期与不定期财务检查、会计工作规范性调研、不规范事项记录等方式对共享服务中心会计核算规范性进行监控。第二级:共享服务中心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对基层单位相关会计工作的规范性进行监控, 对出现的不规范事项进行记录, 定期向省公司财务部反馈。

(2) 监控内容。监控的内容是纳入共享服务的、会计核算相关业务的规范性, 如:单据使用正确性、审批程序完备性、原始凭证完整与合规性、报账合规性等。

2. 双向监控机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承担了公司主要的会计核算工作, 是会计工作规范的重点。青海公司在财务共享服务体系中设置了“双向监控”机制, 在共享中心监控基层单位的同时, 基层单位也要监控共享中心业务处理的规范性。发现不规范事项时实时记录、反馈、考核。

(四) 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确保会计规范性相关的制度、流程得到切实落实, 公司建立了会计工作规范性考核评价机制。

1. 考核评价内容

公司对共享中心及基层单位设置了三类共十个考核评价指标, 并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值, 保证会计核算业务的及时、正确、规范 (见表1) 。

2. 考核评价周期:

按月进行统计分析, 按月通报;按季度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与各单位的奖惩激励机制相衔接, 形成管理闭环。

3. 考核评价机构:

评价考核由省公司财务部负责组织, 考核结果反馈至各单位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 由人力资源部兑现。

(五) 信息系统支撑

对于部分会计科目选择、凭证摘要填写等能够标准化、规范化的会计核算工作, 公司建立、拓展了单据与科目、凭证摘要的映射关系, 在业务单据推送过程中自动生成会计分录及凭证摘要, 进一步减少人为判断过程, 降低了因会计人员工作失误而导致信息缺失及核算差错。

公司在《会计核算手册》的基础上, 细化会计核算场景、提炼各类明细业务的会计处理模版, 从2010年至今共有57个模板固化到系统中, 保证了相同业务会计处理的唯一性, 保障了会计报表的质量。

(六) 操作规范支撑

为了提高共享中心和基层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公司编制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操作手册》, 用于规范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操作。

《操作手册》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解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轮岗较快与服务质量要求高之间的矛盾。共享中心新上岗的人员通过查阅“傻瓜式”的操作手册, 能够在短时间内熟悉业务流程和操作要求。《操作手册》以纳入财务共享服务的业务流程为主线进行编制, 包括20类, 共112个流程。每个流程的规范包括以下内容:会计分录、凭证摘要、必须的原始凭证附件、财务审核的内容、业务操作流程等。

四、共享服务对推进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效果

对于企业集团而言, 如何有效地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青海公司在开展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 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 制度体系的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财务共享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实施过程, 就是会计工作逐步规范、标准的过程。公司通过开展财务共享服务, 建立了会计工作规范性动态完善机制, 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共享服务体系建设, 公司统一了线下单据、审批流程, 进一步规范了原始凭证、财务审核要求、会计分录、凭证摘要, 加强了公司会计核算流程、单据和凭证的标准化与规范性,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二) 标准与规范的执行力显著提升

加强制度规范的执行性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公司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业务集中处理”的优势, 建立了多级监控机制, 实现了“规范制订、规范执行和规范监控”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融合, 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保证了标准与规范的落实。同时, 公司通过信息系统固化、操作手册规范等方式, 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强化执行机制, 解决了标准化、规范化过程中“有制度、难落实”的痼疾, 标准与规范的执行力显著加强。

(三) 内部控制力度显著加强

8.财务科岗位职责与规范 篇八

关键词:会计教学;会计工作岗位;分岗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合格的会计人才。中职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带队实习经验引发我思考:传统的会计教学是以知识体系为主,教学中注重的是传授会计知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导致学生就业上岗时遇到实际会计问题,很难独立解决,迫切需要对会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企业财务会计在会计专业中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体验和接受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能否胜任会计工作岗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缩短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会计岗位任务的距离。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树立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念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观念是根本和基石。教学观念对教学行为具有规定性的影响,只有教师教学观念的彻底更新,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转变。

传统职业教育教学观念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强调教师的传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念是在最新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现代教学强调交往、学生主体、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师生互动和交往,关心学生的发展。

二、改变课程设置思路

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会计专业建设应凸显就业导向,必须进行以职业活动为基础的课程改革。“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做到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从职业分析入手进行职业描述,对职业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加以界定,然后对其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认完成该具体工作任务应掌握的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明确职业岗位的学习范围,确定课程及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情境转换—学习情境设计”的思路,开发构建会计專业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主要依据,制订完善的、规范的课程标准。

三、设计新课程的能力目标

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不仅要设计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还应设计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目标。

1.专业能力:

(1)能选择适用本企业的账务处理程序,会懂得初始建账。

(2)能识别原始凭证并据以填制记账凭证。

(3)能熟练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等各种会计账簿。

(4)能根据账簿资料熟练地编制企业主要财务会计报表。

(5)能懂得使用商品化会计软件。

2.方法能力:

(1)能通过网络等媒体手段查找所需信息,自主学习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

(2)能根据企业情况独立制订相适应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并实施。

3.社会能力:

(1)能自觉遵守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懂得一定的公关礼仪,能和企业相关的政府部门、企业客户、企业供应商等单位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具有一定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

四、编写特色教材

1.教材应按完成工作项目的要求和岗位操作程序,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组织教材内容。

2.教材的理论知识,以理论教学体系需求为依据,以满足会计操作技能的使用为基础,按“实际、使用、实效”的原则来编制。即按照会计专业技术领域和会计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来精选内容。

3.教材应以完成任务的项目来驱动,通过视频、实际案例、仿真教学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树立会计职业道德,增强协作和沟通能力。

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文字表达应简明扼要,案例要以原始单据的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设计学习情境

设计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能力的培养。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应以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为载体。

六、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

1.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开展以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

2.注重引领型的实践项目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师生换位”等形式组织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的需要。

4.在模拟实训中按照企业环境打造“企业真实情境式”的分岗位、分角色轮岗实训,仿真财务和业务部门布局、岗位、传递程序、内部控制,模拟企业真实业务的处理过程,轮流担任会计专业各相关岗位角色循环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各个岗位任务及各个岗位之间的内部牵制关系。

七、改革评价方法

引入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操作技能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标准,以综合职业技能考核为主线,建立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综合化。对理论部分的考核可采用开卷考的形式,要求学生“知道”或“了解”就行。对专业实训部分的考核内容应包括:实验纪律好坏,操作技能熟练程度,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对结果或问题的分析能力,探索创新精神等。考核具体方法是:可根据考核内容,分项量化,每次实验都评出一定分数,全实验课程结束核定总分。

2.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社会企业及学生本人都应成为评价主体。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把评价过程变成一种民主参与和交往的过程。

3.评价方式多样化。即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

八、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与实训中还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

1.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会计专业的职业学校教师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会计专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他们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成长起来需要时间。二是社会招聘,包括各种财务会计从业人员,他们在取得教师资格后,以专职或兼职的形式担任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但往往口头表达能力不足,教育教学方法欠缺,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与磨合。而企业会计人员中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多是业务骨干,很难补充到职教师资队伍中来。目前职教中心安排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要求职业教师定期下企业到生产一线锻炼和学习,这为培养更多合格的职业教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学校育人,企业用人,学校和企业本应有许多合作点。然而,由于国家没有规定企业的育人责任或有关对企业承担作为实训基地的优惠政策,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热,企业冷。还有由于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牵涉企业的商业秘密等,这给学生的实训或顶岗实习都增加了很多难度。因此,我认为学校应该成立自己的校办企业,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企业业务,实现毕业和上岗的“零距离”。

3.完善习题库、试题库建设,完善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我想,如果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与实训按以上设想进行尝试,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有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实务操作能力也将大大提高。学生毕业后也一定会尽快适应会计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邹立君,唐玉凤.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技能.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上一篇:竞聘副职演讲下一篇:“三月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