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酒文化比较英文

2024-08-02

中西方酒文化比较英文(精选10篇)

1.中西方酒文化比较英文 篇一

中西方科学文化比较

摘要:

“李约瑟难题”引发的中西文化差异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影响中国科学发生、发展的因素是众多的、并且复杂的。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集中地表现为中西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根源在于两个地域中的人们在实践方式上的不同。通过对中西方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对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

序言:

人类已跨入21世纪,建立在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我们的时代无愧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时代。不仅人们的物质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理性科学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而且,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形态等也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回顾近代几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人们发现科学技术不仅依赖于社会经济其它因素的发展,而且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失败经历在这几百年里反复重演,所以正确认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理解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条件,对确立当代科学技术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

(一)中国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

1.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绵延不断,既不曾发生过像罗马帝国那样中断无继的历史悲剧,也不曾经历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这就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世代相传、连续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自己的巅峰。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为纵线,世纪年代作为横线,制作了一幅科技发展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以前4000年,还是近5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而是“一

直在稳缓地前进”。

2.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

有实用性的色彩。秦统一我国后,出现了“焚书坑儒”事件,“所不去者,医药、卜巫、种树之类”,意思是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要保留,也就是说科技的实用性还是受到重视的。汉承秦制,这部分科技遗产当然会被继承。由于封建社会绵延2000多年,中国

科技在秦汉时期形成的这种特色,也就被进一步固定化,几乎成为一种前后继承的固

有模式。

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强调内心的修炼,“内圣外王,成己成物”,由内向外。其基

本精神,是注重现世的人自我的道德修养,而不太关注外在的上帝鬼神之类的东西。

也就是说,中国儒家把大同社会的理想最后落实到每个人的修身养性的工夫之上。中

国古代农业发达决定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从事实出发.而西方归纳推理,演绎推导.在经验和知识层面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并整

体判断。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的过程。老子提出“体道”说。就是以心灵体验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的根本之道。“四大发明”由中国发明。却由西方发扬光大。这也是

李约瑟难题中,为什么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发展的原因。中国向内思维,不对事物进

行履化分析。把一切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西方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

从公元前600 年至公元500 年的古希腊时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工具、设备的机械化。例如,滑轮、齿轮、羊头撞锤、活动甲板、升降机、“鼠笼轮”、投射器和驽炮等机械设备,这是由于水利、建筑、冶金、采矿和军事活动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在这个时期, 自然科学研究活动在古希腊开始出现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特别是数学、力学和天文学。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是由生产的需要决定的。但是科学和技术这两种文化形态却互不相关、互不影响。

从公元500 年至1500 年的中世纪,在西方科学与技术又开始了分离。在这个时期,由于欧洲各国奉行一种“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对科学的发展起着窒息的作用,故科学在这个阶段中几乎是停滞不前的。而技术则不然,技术只与工匠们有关,而工匠的工作是不受那种落后的自然观的制约的,因此技术在中世纪仍在继续地发展。到1500 年,造纸、纺织、钟表制造、磨坊、染色、冶金、酿酒、眼镜制造、气枪、印刷等技术已在西方出现,并有一定的发展。

公元1500 年到1750 年,科学与技术在“职业”上进一步分道扬镳,但在“解决技术问题”上却开始合作。于是出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经验技术的新的技术,学术界称之为“科学的技术”。文艺复兴之后, 在西方科学开始制度化,科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在这个时期, 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是由科学家承担, 而技术则是由工匠、技师和工程师们承担。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 科学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与此同时出现了企业兴办“工业研究实验室”的现象。在这个时期, 技术进步主要是与这种对工业的“研究与开发”有关的。

二、对中国科学发展在明清之际落后于西方的认识

现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关于落后的起始时间许多人认为始于明清之际,中间有二百年左右的过度期。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在宋元时期,科学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数学和三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也是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最高峰。宋元时期对应的历史时间段是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而这个时间段对应西方欧洲的却是黑暗的中世纪。

1、欧洲中世纪简况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 历史学通常把西罗马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千年称为中世纪,而科学史稍有不同,一般是指古希腊罗马文明结束到欧洲文艺复兴这一千年的时期,大约是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众所周知在这一时期,欧洲科学由于遭到基督教神学的压制和迫害沦为神学的婢女,任何揭示自然奥秘的科学思想只要不符合宗教教义都会被斥为异端学说而遭到镇压。尤其是当基督教被立为国教以后,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垄断了整个精神生活。教会这种一教遮天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敌视、压制以对自然的自由探索为己任的科学。其中最突出的证据就是藏书达70万册,珍藏着人类古代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世界第一大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曾两度遭到基督教徒的焚毁。直到11世纪十字军东征发现了古希腊文明以后,情况才有所改变。在这种环境下,科学知识难有生根发芽的土壤,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当然阻力重重,停滞不前。

(2)对在中世纪时期中国科技领先的思考

由于欧洲在中世纪特殊的社会环境,科学技术不可能在这时期有大的发展,出现倒退也是不足为怪的。相形之下,中国在从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之后,一直到明清之前,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基本上都是平稳渡过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没有太大的转折和变化,科学技术的生存环境相对宽松,统治阶级对科学技术至少还没有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如果在某一朝代君主贤明,政策得当,科学技术还会出现蓬勃发展之势。如中国的汉唐及宋元时期就是例证。如此说来,中国从汉唐以来长达近千年领先世界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制度无不有关.也就是说在中世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还是能适应科技发展的,从而出现了唐宋时期科技发达的史实;而欧洲此时却一蹶不振,进入昏睡状态。

由于欧洲的停顿才显示出中国科技的一枝独秀。而我们的古人此时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相对意义上的独领风骚,是一种占天时之利而领先的话,那么他们也许会冷静分析,在这种没有竞争对手的领先背后,是否还潜藏着制约科学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就不至于那样盲目乐观,以“泱泱大国舍我其谁”的态度而自居。这种夜郎自大、目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使中国从宋朝以后忽视科技的研究和发展,不思进取,满于现状。如果当时有人把中西科技作个比较,分析他们各自的优缺点,能认识到西方科技有哪些潜在的优点,中国科技还存在哪些不足,那么中国近代科技史就有可能改写了。

结束语:

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既是一个谜,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可能存在单一的终极原因。如果从科学自身去找原因,可能会最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把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那么古代中西科学特点的差异就是内因;如果把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分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那么中西科学特征的差异就是主因,科学自身的缺陷和封建统治阶的不予重视是形成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根源,而科学的缺陷主要集中在思维方式的差异上,逻辑理论思维的欠缺是古代中国科学的制约因素。本文只从中西科学特点的差异探究这一难题,意在突出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一个民族和地域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希望有关部门能以之为鉴。

2.中西方酒文化比较英文 篇二

1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原则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有其特殊性的, 但是它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会遵循一些翻译的原则。笔者认为, 它应该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1.1 含有信息的原则

电影片名翻译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信息原则。观众希望从片名中获取电影的基本信息, 读懂影片的基本类型, 以便做出观看与否的选择。因此电影片名不仅要简洁精练更要含有丰富的信息内容。比如爱情片经典之作的“Ghost”, 如若被译为《鬼》或《幽灵》, 很难从片名中看出这是一部爱情片, 大都会误以为是恐怖片。影片最终译为《人鬼情未了》, 它把一对恋人苦苦相爱, 但阴阳陌路, 生死离别的画面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清楚的告诉观众这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片。

1.2 体现文化的原则

电影名称不可避免地反映其所属的文化的特征。原语文化中的一些概念译入语文化中可能没有对等的概念。作为译者应该首先了解原语文化, 再把它融会贯通, 翻译成新受众可以接受的方式译出。如First Blood, 一直被译为“第一滴血”。其实这是个习语, 它的意思是指在拳击比赛或决斗中最先见血或在比赛中先得分, 占先的意思。如译为“首战告捷”则更佳。

1.3 蕴涵艺术性的原则

电影片名具有艺术性型更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要求译名具有艺术性, 要意境上充满艺术气息, 满足典雅优美的要求。因此电影译名要斟词酌句, 力求艺术之美。比如美国电影“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曾被直译为《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这个译名非常普通, 平淡无奇。有香港报纸曾把它译为“谁怕又贞又淫的女人”, 这种翻译太过庸俗, 没有一丝美感和艺术性。而公映时被译为《灵欲春宵》, 它把电影的内容体现的委婉得体, 同时给观众一种艺术的享受。

1.4 具有经济效益的原则

电影不仅是一种文化交流形式, 还要有商业看点, 能赚取商业利润, 产生经济效益。它必须走向市场, 走向观众。而电影片名翻译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票房收入, 只有当片名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时, 才会有更多观众走进影院。因此我们在实现电影片名一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力求实现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原则。我们要寻求一种译名, 让其能吸引不同欣赏水平的观众。比如“Sound of Music”曾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 它参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长恨歌》做了些许改动, 虽极具艺术性, 但文学性太浓, 很难被大众理解。后来该片被译为《音乐之声》, 通俗易懂, 受到大众的接受和喜爱, 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2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电影片名的差异

西方文化较中国文化来说更加张扬, 更注重科学, 描写力求精确细微, 更富逻辑, 重实际, 一切求对, 语言上也更注重简洁美。而中国文化谦虚内敛, 重语文, 描写力求语言唯美, 暗示慎言, 重人伦, 重形式, 一切求好。这些文化在电影的命名上均所体现, 那么文化上的差异也就导致了中西方电影片名也各有各的特点。

2.1 西方电影片名的特点

1) 英文电影名称大量使用男、女主人公的姓名, 事件发生地点或是影片所表现的主题来命名, 短小精悍。如:“Mr.and Mrs.Smith”, “Casablanca”, “Serendipity”等。

2) 很多采用名词词组命名。在英语中名词可以简化表达方式, 动作、变化、质量、情感均可以借助生动的英语抽象名词简单而且精准的表现。如:“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My Best Friend’s Wedding”等。

3) 片名中巧妙的使用修辞。比喻、拟人、讽刺、对比、押韵等等, 体现了西方人生动形象, 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每种修辞手段都有其独特的形式、特点以及达到某种效果的方式。如:美国影片“Old Wives for New”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old和new的对比, 引人遐想, 勾起了观众的观赏欲。情感剧“Sense and Sensibility”运用押韵的修辞手法, 韵头相同, 读起来琅琅上口, 让人过目不忘。美国喜剧“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运用隐喻的方法, 用Cuckoo’s Nest隐喻疯人院, 很好的概括了影片的内容又使影片生动了起来, 增加了影片的文学色彩。

2.2 中国电影片名的特点

1) 中国人习惯在片名中使用动词。准确而恰当、贴切而精彩的动词能使片名生动形象且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如:《东京审判》, “审判”一词给观众展现了日本国民政府在被告席上被批判的场景, 让很多国人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愤恨和爱国的冲动。《让子弹飞》把剧中子弹纷飞的场面提前展现在观众眼前, 激发了观众的观赏欲。

2) 中国的电影名习惯使用简单而凝练的词语, 经常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 结构讲究, 短小精悍, 寓意深长。四字词组是是汉语的特色, 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 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富含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如果将电影名译为四字短语, 就有了中国味, 更容易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同。如:《纸醉金迷》、《纵横四海》、《不见不散》等。

3) 中国影片倾向于有艺术性、具有诗情画意或富有象征意义的片名, 注重唯美。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

总之, 西方电影片名大都喜欢用比较简单的单词来概括, 语言特色是言简意赅, 结构简单。中国电影片名大都注重汉语语言形式, 力求唯美。以上所举的例子各有各自的文化特色, 能迎合源语观众的品位及偏好。但如果把西片片名译为中文, 就一定要考虑怎样把它转化为中国观众接受和喜欢的方式。

3 中西方文化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3.1 人文文化对西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一部在西方广受好评的片名, 直译成中文, “Speed”这部影片名称就是典型的西方电影片名。结构简单, 主题明确, 符合西方的人文文化特点。直译成中文就是“速度”, 但如果把《速度》这个词语作为电影的片名, 就会显得平淡无奇, 不够唯美, 无法引起中国观众的观影欲望。但这个词却是整部电影的重点:一辆公共汽车被犯罪分子安上了炸弹, 只要车子的时速一超过每小时50英里就不能再减速, 否则便会引起爆炸。所以车子就只能一直在50英里以上的时速行驶, 整车乘客无法转移。汽车的速度决定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所以译者就采取了混译的方法, 将其译为《生死时速》。这个译名既忠实于原名, 还是四字词语, 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欣赏喜好, 又将电影紧张、危急的感觉表现了出来, 速度与生死相联系的主题也得到了体现。因此了解中西方人文文化的差异并应用到电影片名的翻译中, 才能译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片名, 吸引中国观众欣赏电影。

3.2 民族文化差异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各国文化背景是不同的, 西方的某些妇孺皆知的文化对于中国人可能会是极其生僻、不常见的, 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对等的、贴切的翻译。这就是民族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例:电影“Amadeus”。这是Wolfgang Amadeus Mozart莫扎特的中间名字。在拉丁语中, Amadeus的意思是“上帝的礼物”。把Amadeus作为电影名, 取得了的很好的效果。但翻译成中文时, 如果被译成“阿玛迪斯”就会使观众产生疑惑。中国人更孰知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这个名字, 译为“莫扎特”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所接受。但是“上帝的礼物”这一层意思无法在翻译中表现出来, 这种遗憾有时是无法避免的。美国电影Lolita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疯狂地爱上了12岁的未成年少女的故事。有译者直接音译为《洛丽塔》。这样的一个名字不会给中国观众留下什么印象。恰巧中国有一个典故与这部电影有相似之处。宋代诗人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 他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后, “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 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其意境恰恰符合Lolita故事的内容, 译者把这部影片翻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 用了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诗句, 以委婉唯美的方式告诉中国观众影片的主要内容, 是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翻译佳作。

3.3 宗教文化差异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 宗教文化不仅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民族的信仰而且对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影响。而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 人们对不同的宗教文化也不甚了解, 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冲突。众所周知, 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 这对西方影片片名影响极大。而中国人对基督教中的耶稣, 上帝和《圣经》的内容不很了解, 这正如西方人也不能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佛教中的“佛”、“菩萨”、“罗汉”、“护法天神”和《三藏经》, 道教的“尊神”、“神仙”、“护法神将”和《道藏》。现以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为例, 这是一部反映《圣经》里七宗罪过的恐怖片。这部影片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 围绕天主教对gluttony (饕餮) 、greed (贪婪) 、sloth (懒惰) 、lust (淫欲) 、pride (骄傲) 、envy (嫉妒) 和wrath (暴怒) 这七大死罪的惩戒, 逐条杀人的犯罪故事。Seven是一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 这部电影里“七”可谓无处不在, 这无处不在的“七”暗示着宿命的罪与罚。对于西方观众来说, 看到“七”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它在西方宗教文化里的含义, 而不了解《圣经》的中国观众则很难从“七”里看出特殊意义, 还是只能把它看成一个普通的数字而已。电影增加了一些更有利于不同宗教文化观众理解的信息, 被译为《七宗罪》, 巧妙地把中国观众不熟悉的、含有西方宗教色彩的文化转化为中国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文字, 使影片主题变的鲜明起来, 引起观众的认同和好奇, 起到了一定商业宣传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宗教文化类电影名称翻译的时候, 需要作一些补充或进一步的说明以增进观众的理解。

正如包惠南所说, 电影的译名既要符合语言规范, 又要富有艺术魅力, 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 又要体现其语言特色, 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因此, 只有了解西方电影片名的特点并且深刻理解西方源文化, 才能真正了解影片片名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成中文时才能忠于原文。再把它与中国文化合理性、创造性的融合, 按照我国电影片名的特点, 转化为中国观众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方式, 这样创造出既忠于原文又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成功的片名翻译, 实现两种文化最完美的融合。

摘要:由于各民族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巨大差异, 在翻译西方电影片名时, 会存在一些文化的流失甚至误解。该文以影片的翻译原则出发, 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的影响进行了对比阐述, 从人文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三种文化方向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以求在西方文化转化为中国文化时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

关键词:翻译原则,电影片名,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吴源.英文电影名翻译中的双文化现象[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7 (4) .

[3]汪福祥, 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

[4]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5]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6]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3.中西方宽衣文化比较研究 篇三

摘要: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为宽衣文化,而在产生影响着世界主流服饰文化——窄衣文化的西方,也曾有过漫长而精彩的宽衣文化历史。本文将从东西方宽衣文化的穿着内容、穿着形式、穿着观念,以及穿着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以说明东西方宽衣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宽衣文化;服装;中西方;比较

当代世界以西方的窄衣文化为主流,即以塑造人体美为核心的西方服饰文化体系。但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是西方服饰形态在早年是与东方相近的宽衣文化,无论是古埃及的丘尼克,还是希腊的基同,抑或是古罗马的托伽都是西方宽衣文化的代表。但同样是宽衣文化,与中国相比,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观念上、效果上都充满各种异同点。

1 穿着内容

中国古代服饰主要分为上衣下裳的衣裳制度以及上衣下裤的袴褶制度。从商朝起,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即上着衣下穿裳。发展到周朝服装的袖子日益发展变大,形成大袖,衣袂飘飘就源于此。到了春秋战国,这时深衣和胡服开始推广,深衣将过去上下不相连的衣裳联系在一起,它的下摆不开衩口而是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即所谓续衽钩边。秦汉时期深衣也一直大为流行。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长年战乱以及胡汉融合等因素的影响衣裳制度逐渐发展为袴褶制度,即着装为上衣下裤,但这个时候的裤子为宽松肥大的缚裤。服装发展使唐宋服装品类逐渐增多,袍、襦、袄、短褐、襕衫等服装相继出现。但总体而言,无论外形怎样变化,中国服装始终有一个总体的特点,即:以直线裁剪为中心,造就了一种自然的、平面化的服装形态。

西方的宽衣服饰文化主要是指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古代文明的服装文化,其经典即古希腊、古罗马的服饰文化。这可以说是西方的“古典”文化,且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基础。这种服装文化可以被认为是“一块布的艺术”。例如,希腊服饰从着装形态上大体可分为基同和西玛纯两类。基同是希腊人的基本服饰,分为多利亚式与爱奥尼亚式两种,男女都可以穿。其中,多利亚式基同较豪放,富有动感。爱奥尼亚式较为宁静、内敛。希玛纯则是一种男女皆穿的包缠形长外衣,为一块极大的长方形毛织物,先搭左肩和左臂,从背后绕经右肩再搭到左肩背后,衣角缀有金属等小重物,使衣料赋予下垂感。这种服饰穿脱方便,伸缩自由,既可拉起盖在头上防风,脱下来又可以当铺盖。后来这种服饰演变成了罗马人的基本服饰——托伽。它是一段呈半圆形,长约6米,最宽处约有1.8米的羊毛制品,兼具披肩、饰带、围裙作用的服装。托伽是罗马公民的身份象征,且只有男子可以穿着,女子只可以穿斯托拉。

2 穿着形式

中国的宽衣文明与西方的宽衣文明有一显著特点是一致的,即两者服装都是半成型类的,都需要以人体为依托才能体现出服装的造型,成型程度较低。且都能充分保持布料原貌,结构十分单纯,是“非构筑式的”。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很显著的,最大的区别在于穿脱形式上:中国古代的服装都是前穿前脱的前开式服装,而西方的服装多是套头式与披挂式两大类。

中国的衣服自古以来就以上衣下裳为特征,前开前合,多用带子固定衣服,穿脱方便;无论是早期的襦裙,还是后来出现的袍衫、褙子、比甲等都是前开式服装,无一例外。春秋时虽出现了上下连属的“深衣”,是包缠式穿法,但它依然是门襟在前。套头式服装在中国服装史上基本不太常见,披挂式衣服在中国出现较晚,大约是随着佛教一起从印度传来的,到现在没有出现。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出现较晚,披挂式的服装随宗教传播进入中国,但也局限于僧人的袈裟。

而西方的宽服则主要是贯头式与披挂式两种,形式多样。多用饰针或扣子固定衣服,形成一套较为复杂的穿着技巧。在西方,贯头式服装十分发达,并一直延续传承。从古埃及的“丘尼克”(Tunic),到古罗马的“丘尼卡”(Tunica)和拜占庭的“达尔玛提卡”(Dalmatica),再到中世纪的“布里奥”(Bliaut),以及后来的各种“罗布”(Robe),几乎都是贯头式的。现代女装中非常发达的一个品种——连衣裙,也以贯头式为多,或者说最正统的连衣裙还是贯头式的。现在人们穿的前开的西式衬衣,早期也是以贯头式先出现的,到了19世纪才变为前开式。

再者就是披挂式服装,希腊的希玛纯、罗马的托伽皆是如此。

3 穿着观念

中西方服装的穿着观念是与中西方两大哲学体系息息相关的,一虚一实,一静一动。中国人追求秩序意境,西方人则崇尚自然现实。二者体现在服装上,尽管都是宽衣文化,所表现的重点却也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的古代哲学非常注重秩序感,所以服装的首要功能就是区分人的阶级,以适应统治者的需求,王公贵族、士农工商一目了然。再者中国人追求意境美,这种意境说的是人对于美好事物的遐想。中国的服装喜欢把人体包得严严实实,无限地将人的性别特征弱化,以期达到一种隐隐绰绰、意味无穷的感受。所以,无论是宽袍大袖的袍衫,还是婉约纤细的褙子,穿着之后给人留下的感受皆不是人体本身所带来的,而是服装所赋予人的。

而西方的着装观念就与中国相左,古希腊人的着装观念是:人是着装的主体,衣服必须附着人体而存在,人的形体和活动决定着服装的造型和穿着方式。因此,服装仅是勾勒出人体的基本体型绝不紧裹躯体。因此,服装以裸露人体为美,是半开放式的服饰,包裹或裸露都是为了体现强调人体美。以优雅悬垂的线条来体现自然形体,以人体的有型塑造布料的无形。这种理念也反应在绘画雕塑等别的艺术领域,创作对象皆是有着健美体魄的人体。希腊有句格言:“认识你自己。”而认识自身恰恰是从能够正视自己的肉体开始的。

4 穿着效果

由于中西方宽衣文化的着装理念完全不同,导致中西方对服装美感的追求方向也不同,也就造成了服装穿着效果的巨大差异。中国服装追求平面化的装饰,而西方服装则追求结构上的变化,前者以面料华美,服装层叠为美,后者以结构多变,堆积褶皱为美。

中国的服装较为平面化、秩序化,所以服装装饰的重点也就主要集中在服装的面料上,刺绣、织锦都是在对面料进行平面化的装饰,具体表现如:续任钩边,秦汉时期将深衣的衣襟加长,对其衣襟边缘进行包边刺绣等华丽装饰,然后进行缠绕以显露出层层叠叠的装饰效果。衣袂翩翩,则是指古人将衣袖的下弧做成大片的圆弧状,行动起来衣袖当风,风度翩翩。而华带飞髾,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对女装的装饰新形式,就是在衣裙的下摆处加上若干个三角状布料,走起路来飘飘然然。

而在西方,追求服装美感的具体手段在于对面料的结构形式、穿着方式进行改变,让面料形成褶皱,富于垂感,并会在衣角加上重物以增强服装的垂坠感,加强面料的这种特性。从古埃及的丘尼克、达尔马提卡,到古希腊的希顿、希玛纯,再到古罗马的“托加”(Toga),这一直是在对穿着面料不断加长加大,越来越追求这种褶皱垂坠效果的过程。这些用一块布披挂在身上的衣服,在这条道路上发展到极致,也就形成了区别于中国传统服装形态和着装方式的一种独特类型。

综上所述,西方的“宽衣”与中国的“宽衣”,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还是在观念上、效果上都不可相提并论。尽管在个别方面有所相似,但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由于不同文化、不同哲学理念的影响,中西方宽衣文化在追求美感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终于发展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前者一直在追求意境的道路上前行,发展出了诸多不同的服装款式。而后者则在追求人体美感的道路上最终发展成了后来影响全世界的窄衣服装文化体系。

作者简介:杨韶斐(1992—),女,山西原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艺术设计。

4.中西方酒文化比较英文 篇四

2.The major differences of eating culture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a.The use of tableware As we all know, chopsticks is our traditional tableware.We use chopsticks and spoon mostly and cups,plates,bowls and saucers are essential.The western use knife and fork.to eat..Their knifes can be divided into consumption knife, meat knife, friet knife, butter knife, fish knife and so on.The also have many kinds of forks like consumption fork, fish fork, and lobster fork.b.The way to cook China has very rich kind of cooking methods, such as braising, quick boiling, scaling, stewing, gradual simmering, slow red cooking, steaming, decoction and so on, up to more than thirty kinds.Besides, the dishes cooked with these methods are numerous.That is why Chinese feel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o cook, while the Westerners emphasize too much on scientific diet and the collocation of nutrition.They cook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disciplines all the time, which is mechanized and monotonous, therefore without any joy.c.The order of saving dishes In a Chinese banquet cold dishes are the first served, next the hot dishes and the main course come with the following of soup, then follows the main food or desserts.Fruits often come the last.In a western banquet the serving order is different.The first course of Western dinner is appetizer.Appetizers have specific flavors, mainly salty or sour.They are few in amount but high in qualities.Different from Chinese dinners, the second course of Western dinner is soup.Western soup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 clear soup, cream soup, vegetable soup and cool soup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more kinds.The third course of a Western dinner is non-stable dish.Usually, aquatic products, eggs, bread is called non-stable dish.The fourth course of Western dinner is the main course, which contains meat and bird species.The fifth course of Western dinner is dishes made of vegetables.Westerners often eat raw vegetables, so vegetables are often made into salad.The six course of Western dinner is dessert, such as pudding, pancakes, ice cream, cheese and fruits.The last course contains beverage, coffee or tea.

5.中西方酒文化比较英文 篇五

1、Kaiping is a small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bout 100 kilometers to the southwest of Guangzhou, with an area of 1659 square kilometers and a population of 680 thousand.2、Kaiping Diaolou is listed by the Chinese State Council as a key cultural relic protected by the state.Its total number amounted to 3, 300 in the peak years(最高纪录年份)and now the registered number is 1833.3、These well-preserved towers are also elegant and beautiful, and have been nominated for the inclusion in UNESCO’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list of World Heritage(遗产)sites since 2004.And it was listed as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list in 2007.4、5、They are different,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communal towers, residential towers and night watchtowers. communal towers:

are jointly built by several families for use as temporary refuge(避难) residential towers:

are built by individual rich family for live  night watchtowers:

used as fortified(防御)residence, and watch tower for guarding against bandits(土匪).6、Kaiping Diaolou is the witness for culture of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It has long been known as the native land of a great many overseas Chinese, and Chinese people having a strong feeling of wistful longing for home.so the overseas Chinese from Kaiping, no matter how long they had been away and how far they were away from home, would come back to buy a piece of land、to build their house and to get married.7、You may wonder why thes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had their houses built into a structure of a watchtower.Well, the reasons are clear.First, public order at that time was bad and banditry(土匪)was a real headache and the better-of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families naturally became targets for robbery;second, the Kaiping area is a stretch of low-lying land and folds were a frequent occurrence.So, these solid and high-rise buildings were good both for defense against bandits and for refuge from the floods.8、Kaiping Diaolou contain follow Characteristics  Built of stone, brick(砖)or concrete 

thick solid walls 

small and narrow iron doors and windows  Embrasures(炮眼)on the walls  observation tower on the top

8、The styles of Kaiping Diaolou absorb many western architecture.Gothic architecture(哥特式建筑)Architectural features:Pointed Arch(尖肋拱顶)、Flying Buttress(飞扶梯)Ancient Greek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features:Pillars(台柱); A front and back porch(门廊);

Harmony Ancient roma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features:heavy walls; layer by layer;

Colosseum(圆形大剧场)Islam(伊斯兰教)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features:Domed roof(圆顶)、Geometry dermatoglyphic pattern(几何纹样)

6.中西文化比较 篇六

1.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俗语曰“百善孝为先”,孝的最基本内容是父为子纲,形成了事君如事父,移忠作孝的君臣、臣民关系。忠孝相沟通,父为子纲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治道。《孝经》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2.伊壁鸠鲁学派肯定了个人追求快乐享受幸福的要求和权利,认为“获得相对于别人而使自己得到安全的任何手段都是自然的善”。

3.费尔巴哈说“你的第一个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

4.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5.两种不同的宗教态度。中国文化体现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西方文化则表现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价值上是以神为本。

6.中国艺术体现强烈的写意性、程式化、整体感和运动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体现写实性、科学性和真实感。

7.教父哲学代表奥古斯丁最重要的著作为《忏悔录》、《上帝之城》和《论三位一体》。

8.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哲学大全》。

9.经院哲学之父为安瑟尔谟,他认为教父哲学是一种惰性哲学。

10.斯多葛学派的塞内卡提出人应该顺应自然,服从命令。愿意的人被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被命运拖着走。

11.笛卡尔提出“普遍怀疑”和“我思故我在”,“心物二元论”,代表作《谈谈方法》、《第一哲学沉思集》。

12.“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近本最重要的命题。

13.佛教以苦、集、灭、道四谛作为理论基础。

14.“罪感”成为基督徒最基本的心理体验(原罪说)。

15.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尔菲神庙)。柏拉图——人的意识由意志、理性、情欲构成(洞穴隐喻)。

二.名词解释

1.中庸:何谓“中庸”,宋代理学家程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又进一步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的核心是思想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归结到对个体人格的要求,则是要求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情感欲望,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以达到出世通达圆融。

2.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同时也是最难理解的奥秘,出自教父哲学奥古斯丁的著作《论三位一体》,具体内容是(1).教父哲学的神秘主义特点集中地表现在基督教的正统教义中,在早期基督教神学所关注的上帝论,基督论和人性论等三大领域中,分别形成了“三位一体”“基督神—人性”“原罪”与“救赎”等基本教义。

(2).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同时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奥秘,德尔图是最早系统地论及到“三位一体”的教父,在《驳普拉克西亚》一书中,他对圣父、圣子、圣灵的关系解释到:“通过实质的合一,全部合为一体;这个整体又一分为三,这个奥秘的划分仍然是严守的秘密。这三者按着顺序是:父、子、圣灵。但是,所谓一分为三,并不是从实质上而是从形式上,不是从能力上而是从现象上。因为他们是同一实体,同一本质,同一能力。因为上帝是一位,只是以父、子、圣灵为名被认为是等级、形式和面貌。”这种表示对于理性来说无疑是玄奥和不可理解的,然而德尔图良看来,这种超理解性恰恰是信仰的基本特点。

3.普遍怀疑:怀疑主义是17世纪西欧思想流行的一种普遍方法。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不同于西方的怀疑主义,怀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要通过普遍怀疑去寻找那些不可怀疑的东西,即怀疑是为了“把沙子和浮图挖掉”,从而“找出磐石和硬土”,但其仅仅把怀疑限

制在思想范围内,在实践上表示要“服从我国的法律和习俗”。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出笛卡尔的谨小慎微,他在思想上敢于向包括经院哲学在内的传统权威挑战,在行动上却奉行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

他把“清楚分明”的理性确立为判定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我在那些东西里找到哪怕是一点点可疑的东西,就足以使我把它们全部都抛掉。据此,笛卡尔首先对感觉进行了怀疑,感官本身是骗人的,只要他骗过我们一次,我们就不应该再相信它。但有一样东西却是不可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因为即使对“我在怀疑”进行怀疑,仍然证明了“我在怀疑”。怀疑就是思想,思想必然就会有一个思想者即“我”存在,这样笛卡尔就从他的普遍怀疑中引出了再也不可怀疑的第一原理,即“我思故我在”。

4.我思故我在:这里所说的第一个“我”是指一个思想主体,他认为:我只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即我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这个“我”是超越形体的,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自己没有形体,不能摄取营养和走路,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我”没有思想,思想是“我”的本质属性,我能想多久,就存在多久,我只要一停止思想,自身也就不复存在。笛卡尔把思维的“我”确立为哲学的绝对起点,表现了近代哲学中自我意识的觉醒。“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他正是以此作为根基而构建起整个形而上学体系的。但“我思故我在”这条原理本身却不是逻辑推理的结论,二是建立在内在反省的自我经验之上的,它是一种直觉活动的后果。笛卡尔自己也承认“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也是如此,存在也不是通过三段论法从中思维中推出来的,这里只不过通过直觉的活动承认一个简单地给与肯定的事实。”由此可见,唯理论哲学在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某种理智直观之上的,这种直观往往又被看作是一种内在的“经验”,而与经验派的外在经验有异曲同工的关系,所以笛卡尔又被看作经验论者。

三.叙述题

1.简述“天人合一”和“物我二分”的具体内容。

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天与人,或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他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四海皆王土的广王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不尚竞争;它倡导知行合一实践原则要求言行一致。包含了四个方面(认识论,社会观,自然观,宗教观):A.作为宇宙观照的自然观,“天”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人是天工造化之物,所谓“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B.作为认识论基本范畴,“天”是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是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是指认识主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包容得一体关系。C.作为社会观照的社会观,“天”是人格化的有德性的实体,它是一切社会法则和价值的来源,天人合一是指天道法则与社会法则、天道模式与社会模式的一体性。D.作为对神秘力量探测的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主宰着人事,而人能以至诚求神助,天人是共同的关系。

物我二分:西方文化在逐步进入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对自然的认识于驾驭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创立了人与自然分离的哲学认识,即由原始混沌、物我相通的朦胧关系走向物我分离,主客对立的二元世界。A.物我两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一开始就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是整个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征。B.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二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成了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前提,构成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哲学范畴。C.二元对立的思想,还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西方文化认为个人是自由独立的、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而群体则注重共同目标,强调个人与社会群体在利益立

场上的根本差别和对立,也强调人与社会群体的依赖关系。西方文化不仅关注社会群体存在本身和社会运行过程中的社会和个人的对立也承认每个个体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因此努力保护社会中每个人独立权利。D.最后二元对立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分裂,人的存在也有理性与物性,心与物或灵与肉的二元对立。西方文化正是认定事物内部外部的矛盾冲突促成了事物的发展,人也在这个对立分裂的世界中饱尝文化的重压和孤独之苦,必须面对一切挑战孤军奋斗。

2.简答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西方文化精神主要特点

中国文化的的核心价值:就是人文传统,即指中国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都是围绕着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的,他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而是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成。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那时开始将关注的中心由神转向人类社会,致力于讨论人格塑造、人的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人文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迥异于西方科学文化的独特伦理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1中国文化较之世界其他文化更早的摆脱了神的权威的控制2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最根本的体现3只是努力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心对客观自然的认识不热心逻辑认识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4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文化人文传统的又一表征。

西方文化的精神主要特点:1西方文化以科学精神为中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理性精神,客观态度和探求真理的执着。2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即强调个人本位,追求个人主义的自由和权利,形成了个人本位的文化精神。3西方文化是以个体的商业活动为基础,崇尚力争,西方人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和进取的价值目标,形成了崇力好斗善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表现为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和强烈的竞争意识。4.西方文化较为开放,形成了热烈好动,重汲取,求变化,广拓展的文化精神,西方文化重视开拓与求新,善于从不同异质文化中汲取经省养料,积极向外开拓,求变务新。

4..简述中和婉约和激扬奔放

1.宁静淡泊的闲情逸致。中国艺术在儒家“温良恭谦让”中庸哲学思维熏陶下,注重感情的表现委婉而节制,向往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温婉柔情和温柔敦厚的含蓄有致。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之美”,所谓中和,就是适中和谐,他强调对立面的朴素和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主体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情感和理智的朴素和谐,强调按照一定的文化法则把多样或者相反的因素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2.灵动冲突的生命体验。西方艺术崇尚刚性之美,倡导英雄主义与悲剧精神,在艺术作品中充溢着率性的铺张、浪漫的激情和深沉博大的气势。西方人“天人相分”的宇宙意识,确定了人与自然只能是一种并列关系。只是人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不同,他们具有感知能力和理性精神,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常常显示出一种能动的支配权,对可感世界认识越多,理解越深,就越接近宇宙的本原,越靠近真理。这样,人就成为了把握世界的主体。这种“天人相分”的宇宙意识以及认知方式,使西方人的思维趋于外在的客观世界。在西方人看来,认识活动是一种人对客观自然的冷静、理智的思维活动,身处自然之外的无可消除的认知距离和心理距离,使人与自然宇宙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全有机的融合。从人类思维发展史看来,认识思维总是从这种片面性向一种片面性发展的,人们所具有的寻求圆满的欲望和认识的每个具体阶段不可能完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永远是人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而对自然界的认识更新反过来又为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基础。在艺术领域里,西方人将人与自然,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彻底分裂,以便对审美客体进行深入剖析,再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知识,严格的条理化、系统化。

5.解释青原惟信

(1)首先具体解释这三个层次:

青原惟信禅师未参禅前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常识境界,也就是对外界的直觉性认识。随后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解到“山”和“水”只是表象,甚至是幻相,一切都起于心对它们的差别认知,这是参禅境界。最后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则是超越“是”与“不是”,统合外物与内心,反璞归真,这是开悟境界。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2)体现的思维方式:

1.中国哲学思维偏好运用直觉体验的方式去获取和传达涵盖力极强极灵活为认识主体留有极大领悟空间的认识成果

2.直觉思维因为强烈的主观色彩而带有模糊性让人难以把握,但直觉思维的一些特征却是显而易见的3.直觉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它包含了很多的可能性,所谓的中国式的智慧,是指这种思维拒绝任何规则的限制,包括逻辑和语言规则,因而灵活,有创造力。同时,这种思维方式拒绝一个肯定的答案,它使认知处于永远开放的状态中,这也符合中国哲学对本体模糊本质的认识。

4.我们说的中国哲学思维带来非逻辑的特征并不是说中国人的思维没有逻辑,而是说中国哲学偏好,追求非逻辑、非形式带来的灵活简洁,它压缩或抛弃了逻辑程序,开门见山的切入本质。

5.我们看不到思维前后的逻辑过程,但能感受到极强的思维力。在中国文学中追求语言言简意赅。但这种思维也给思维的理解,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传授带来一定的障碍。因为他不长于将个别的经验及思维成果总结为条理清洗的知识体系,因而难以得到准确的传播和形成那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认识。

(3)意义:

6.中国传统社会体制的特征是什么?

7.中西方管理文化与艺术的比较 篇七

一、西方管理的发展

西方管理的发展始于对效率的管理, 古希腊时期《理想国》一书首先就提出了劳动对专业的分工, 这一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中对管理的影响是显著的, 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制定统一的标准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帮助极大。随着社会的进步, 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 就是从时间、动作研究及着眼于组织技术合理化开始的。其中心思想是提高效率, 工时利用的科学性和劳动方法的标准化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 必须选拔第一流的工人, 改变传统的带徒方式, 变成以培训为方式的培养, 实行工人工作差别工资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明显改变了工作效率, 提升了一部分工人的积极性。

被西方管理界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曾指出:“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 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 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把管理的作用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把对事的管理放在了对人的管理之前, 重视程序化的管理, 以明确的计划、组织、控制为内容, 重视合理的组织系统、合理的管理程序、合理的职责分工、合理的工作标准、科学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二、中国管理的发展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管理主要是以“仁治”为主要的管理目标的管理方法, 极其强调管理者需要以工人为中心, 用感情为纽带, 以情理渗透为原则, 讲集中, 求统一, 主张协同, 追求和谐的境界, 是建立在思想感情和心理因素强大向心力基础之上的整体性宏观管理, 体现出的较强集体或团队精神, 是一种感性主义管理文化。从古代君臣制的“君为轻, 社稷次之, 民为重”的思想开始, 管理上更注重“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管理, 强调以身作则, 以道德的约束为主要的制度, 领导者大多将精力投放在对工人感情的管理上, 领导需要发挥个人的魅力, 制度建立在感情之上的思想。

道德教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强调群体力量, 强调集体的力量, 以集体的智慧和经验来引导工人, 道义和礼节在所有的制度之上, 几千年的道义教育确实也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从君臣的管理到现在的集团化管理, 无处不体现着“仁制”的方针, 但是这种方针首先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营的需求, 违背了市场发展的管理, 其次是不能“通权达变”, 无法适应变化的速度。

三、中西方管理方式的融合

我国古典的管理理论认为人的重要性高于一切制度, 注重身心的协调和平衡, 将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放在发展和管理的首位, 强调领导的管理方式。我国更多的实行任务的员工参与制定, 协商民主制等, 其实这也是与我国的国策相适应的, 提出了“企业是我家, 管理靠大家”等口号, 更加体现了人文作用。中国传统管理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是领导学的内容, 从领导的角度说, 它也是“科学”。与中国的感情管理不同, 西方更注重规章制度的完善, 拉关系走后门的行为受到鄙视。刚性的管理往往限制了人们求知和探索的热情, 压抑了创造力的发挥。长达9年的霍桑试验分析表明:人应该是社会人, 只有在周边环境和生存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工作。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工作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越来越高, 单纯的管理, 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所以开始从法制转向与人治结合的方式,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国社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积极进步的时期,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的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步伐的加快更是为管理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仁治”延续我们中华民族仁义治国的传统, 企业发展同时也吸收了这种思想, 和谐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这种大环境下, 加快法治制度的引入, 更好地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创造出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管理理论迫在眉睫。对于这种理论的创造我们有宝贵的基础, 强烈的人本主义氛围, 更有凝聚力的社会, 这些都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土壤。

参考文献

[1]sald Rubinstein et al, “The Saturn Partnership”, MIT Sloan School, 1993.

[2]富萍萍, 刘军.价值观:领导力的种子, 北大商业评论.北京大学出版, 2007 (7) .

8.中西文化之“孝道”比较 篇八

关键词:孝道;差异;原因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孝文化在国人的道德观念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它崇尚对长者的尊敬,恭顺及关爱。相比于中华文明,西方文明更注重的是自我发展及成就,它更注重的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而不是孝道。本文将通过对孝文化起源的追溯及其原因的分析来探讨中西孝文化的相异性。

一. 中西文化中的孝道

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传统价值之一的孝文化享有着漫长的历史。根据出土的金文记录,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孝道不仅是对家中长者关爱的思想,更是中国数千年政治秩序的重要社会标准,它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人们认为对帝王的“忠”和对父母的“孝”都是很自然的事情,甚至把它作为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准。从其构词法也可以看出,“孝”字上半部分是“老”,下半部分是“子”,“老”在“子”的上面,意味着孩子要服从父母。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意义也在发展变化中。历史上,孝道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父母亲的一切安排,当父亲健在时,要根据父亲的愿望行事,当父亲过世时,要根据父亲曾经的行事风格行事。如果能在为父守丧的三年期间保持父亲曾经的做事方式,那么他也就可以被称为孝子了。古代中国强调家国一体,封建社会“家”和“国”有着相似的组成结构,人们认为只有能对父母尽孝才能对朝廷尽忠,因为对于国家来说,皇帝就像家庭中的父亲。有鉴于此,中国封建帝王们大多宣称以孝治天下。然而,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社会的发展使得孝道不再是封建义务,而成为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特别是清朝末年起,随着与西方世界的逐渐接触,民主和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的自我意识得到不断加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揭露封建孝道的专制与独裁,并把传统封建孝文化引入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五四运动后,传统孝道开始随着民主的发展而发展,它反过来又引领着民主的发展进程。当今社会,孝道主要要求人们去尊敬和赡养父母。在西方,人们也很注重对长辈的孝顺,但这种孝顺却有着其独特的内涵。西方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文明;希伯来犹太文明和罗马文明。这三大文明与基督教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西方文化体系。西方对于“孝”的记载最早源于圣经经文,它要求人们尊崇父母以使他们享有更长生命。西方文化历来强调独立,每个人都享有自己不愿为他人所知的隐私。这就使得在西方,子女对父母尽孝的表现方式不能和中国人那样地关心对方的饮食起居等琐事,而是努力地根据对方的需求去行事。在社会经济普遍不发达的过去,它也要求子女在经济方面赡养老人,1600年英国法律明确规定子女要承担老人的债务负担,但这条法律现在已无人执行,国家已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子女承担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西方是“自由”的世界,对“孝”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很多人相信的“回报”论。这一理论认为父母亲生育了孩子并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抚养成人。作为子女,当然要把父母的恩德牢记在心并加以回报。但也有不少人反对这一看法。在反对者看来,“感激”和“欠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孩子们只应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感激,但不一定就要加以回报,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不是子女要求他们这么做的,所以子女也就并不欠他们的。

二. 中西文化孝道之比较

每一种文化都是其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文化对人际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要求。在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但鉴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的组成也有很大不同,这也导致了不同文化对孝道的不同理解。传统中国家庭是以大家庭的形式出现的,它意味着三四代人都可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共同生产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人们相信家庭越大越好,特别是孩子越多越好。每个家庭都有很多孩子,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甚至结婚生子时,他们都可能继续和父母亲甚至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们从小目睹大人对长辈们的孝顺之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孝子”。 从“民国”开始,随着思想的解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核”家庭,孩子们成家后再也不愿和父辈住在一起了,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和社会的现代化,每个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减少了很多。但多数人愿意孝顺父母,照顾父母。因为“孝”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里。西方文化起源于多山和夏季干燥的地中海地区,这一地区并不是很适宜于农业的生产。人们转向手工業和商业的发展,他们集中于一些城市,为了搞好经营他们总是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家只是旅途中的“旅馆”而已。十八世纪,一些来自于英国的清教徒带着梦想来到了北美大陆,在这块自由的土地上,他们摆脱了国王和教会的约束,培育了以自由为最高追求的个人主义。有鉴于此,西方家庭关系要比东方家庭关系更加松散,家庭成员之间更加缺少有效的约束力。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更注重父母和子女的平等关系,它不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父母鼓励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张扬的个性。英美人大多是基督徒,他们认为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因此会毫无怨言的把他们抚养成人而不求任何回报,他们在年老体衰时宁愿住进养老机构而不去要求孩子的照顾。孩子们长大后也都搬离父母的住处独立生活,要是双方愿意继续住一起,孩子需向父母亲支付相应的房租。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人忽视家庭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成功的人必然要拥有幸福的家庭。 家庭像港湾,是疲惫的心灵得到憩息的地方。有人把西方国家家庭成员关系比喻成停泊在同一港口的不同船只,他们互相关照,相互分享。但若有船决定不再停留在港,便可随时离开。 这一形象的比喻很能说明西方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孝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随后兴起的儒家文化被认为是其不断发展的理论基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得到了极大拓展。西方世界的孝道却没有随着时间的发展得到很好地发展,它的内容也因此非常有限。英语词汇里有表示“孝”的单词,西方家庭中有“孝”的行为,社会里却没有“孝”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社会孰优孰劣,西方自古无《孝经》,也没有“百万孝子计划”,可他们依然老有所养。中西文化中的“孝道”都是它们自身文化的一部分,是它们自身文化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治国.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之比较[J].河北学刊.2005年06期.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

薛丰年,男(1976——),英美文学硕士,延安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崔延琴,女,(1976——),延安实验中学老师

9.中西饮食文化比较教案 篇九

商旅教学部 【课题】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课时】1课时

【设计理念】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使学生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掌握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尊重、保留和融合,以利于将来顺利开展工作,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为增添内容,是教材部分内容的总结与升华。

【学情分析】13旅游管理班级学生学习热情高,课堂中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都很融洽。【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总结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难点:随时代的发展学习尊重与融合中西饮食文化

【教学思路】通过视频资料、图片等的呈现学习,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够从4方面总结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并在实际工作与学习中合理地运用这些差异,让这些差异为自己提供方便。

【教学准备】教案 纸 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15分钟)

1、播放相声《报菜名》,学生观看后尝试现场报菜名,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播放一段视频,学生观看后谈谈对这样的饮食习惯的看法。

通过上述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点评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授(20分钟)

1、饮食文化的概念 概念: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与消费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简单的理解: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吃的问题。

2、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1)饮食观念方面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的饮食比较简单、实在,以营养为最高。主要特点是:①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比中国简单。

②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重科学、讲究营养,基本上从营养的角度理解饮食,在他们的观念里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享受”在饮食上基本不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中国人一向崇尚“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生活哲理。主要特点是:①饮食上主要讲究滋味,在烹调上更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尽一切手段将食物的味道弄出名堂,弄出特色来。

②“中国人在调味方面的特色,主要表现为较为系统的调味理论、变化丰富的类型以及注意烹调中调味,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旨在追求美味,但破坏了使菜肴的营养成分。

呈现图片,学生观看学习思考。(2)饮食对象方面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 西方有较为发达的食品业,如罐头、快餐等,虽然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好。” 中国的烹调在用料上显示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废物的东西,在中国却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好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中就可化腐朽为神奇。“据西方植物学家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总结:中国人------植物性格;西方人------动物性格。呈现图片,学生观看学习思考。(3)饮食方式方面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可从两者的宴席、餐具、用餐礼仪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分别用相关的图片来阐述其具体差异。

3、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与发展趋势

(1)播放电影《推手》中的相关片段,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

问题1:电影中这个家庭产生的矛盾由什么引起,你认为该以何种方式解决比较妥当? 问题2: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在生活、旅游、交流等活动中当中西饮食文化发生碰撞,我们该如何很好地保护各自的文化?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阐述想法。

教师点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更需注重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互补性和兼容性,那么中西饮食文化都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总结(3分钟)

西方饮食趋向于规范化,中国饮食随意性更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并且在融合中相互补。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将有利于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并能更好的认识中西方民族文化性格及其心理,从而促进中西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共同发展。

四、布置作业(2分钟)

1.试述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

10.东西方数学文化的比较 篇十

【摘要】教育的宗旨与全球化趋势的冲击使得对不同文化传统中的数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成为必然,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及一些社会现状烦人观念的差异导致了数学文化的发展走个不同的道路。现在为了数学教育的全球化以及中西方数学文化的结合,了解双方的传统文化以及发展史是必须要做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数学发展

数学科学是以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及客观现象为研究对象。它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定的社 会历史发展水平相适应;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受到整个文化结构的影响。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对数学 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

文化结构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由于一定的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要受到一定的精 神文化制约,因而可将文化结构分成三个层面:“这就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数学在建立发 展过程中,受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影响及制约。

东方中国的古代文化的经济基础基本上是农业经济,这种情况决定古代中国的物质文化是农业文化,中国 古代数学也与农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书有九章,九章分别是方田(土地测量)、粟米(百分法和比例)、衰分(比例分配)、少广(减 少宽度)、商功(工程审议)、均输(征税)、盈不足(过剩与不足)、方程(列表计算的方法)、勾股(直 角三角形)包含246个问题,都与农业生产有关;后来又有了《五曹算经》,是一本写给地方行政人员的应用算术之书;再到后来,祖冲之研究出圆周率和圆面积解决农业问题;还有后来《皇极历》的出现。我国古代的数学文化发展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含有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在西方,小亚西亚海岸新兴的商业城市、希腊本土、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海滨,由于海上贸易和战争的刺激 使得人们的思想活跃,商品贸易发达,对计算要求的提高,财富的增加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非实用”的 理论研究。例如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他的几何和东方几何的不同之处是,不仅从应用的角度来谈,而是就几何而几何的角度加以研究,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命题的真伪,而且用几何的方法来解决代数方程。他的著作中的许多公理、定理和定义除了适应当时的经验外,还具有普遍的意义。阿基米得也是当时伟大的数学家,他采用穷竭法来求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其指导思想和我国刘徽的计算圆周率的思想是一致的,但不同之点是“刘徽是从圆内接正多边形着手,而阿基米得不仅从圆内接正多边形着手、还从外切正多边形这个角度进行计算”。这就体现出西方数学家多方位的思维方式。古代东方数学的发展主要是应为农业经济,而西方则是因为商品贸易。东方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西方则是纯粹的研究,东方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西方则是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样,古代东方的以实践和经验为基础发展的数学就显得有点“无能为力”和“后劲不足”了。

【参考文献】

1.《数学文化小丛书》(齐明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1日)

2.《数学思想史》(王树禾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3.《古今数学思想

(一)(二)

上一篇:如何交朋友下一篇: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化学学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