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及降水监理细则

2024-08-29

基坑及降水监理细则(精选5篇)

1.基坑及降水监理细则 篇一

深基坑围护监理细则

中虹天地商住楼(二期)

深基坑围护、开挖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上海协同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二0一0年四月八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编制依据:??????????????????????????3

三、基坑工程方案的基本要求:???????????????????4

四、土钉墙施工:?????????????????????????

五、水泥搅拌桩围护结构:?????????????????????

六、坑内支撑结构体系质量监控:??????????????????

七、井点降水、排水措施:?????????????????????

八、深基坑土方开挖:???????????????????????

九、基坑工程监控的控制措施:??????????????????

十、验收资料:?????????????????????????

一、工程概况

中虹天地商住项目二期工程位于浙江桐乡北港河10号地块内,坐落于庆丰路东、北港河南侧.由桐乡中虹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本项目由七栋住宅楼、一个半地下停车库组成。地下停车库设置在小区中心绿地地面下,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42308平米,其中住宅地上总建筑面积126579.9平米,住宅地下部分总建筑面积4318.3平米,地下汽车库建筑面积11409.8平米,住宅部分机动车停车435辆地上54辆、地下381辆,住宅部分非机动车停车1425辆;(1#住宅楼21950平米,共31层,其中地下一层;2#住宅楼28706.7平米,共31层,其中地下一层;3#住宅楼18152.7平米,共31层,其中地下一层;4#住宅楼18709.6平米,共32层,其中地下一层;5#住宅楼18675.9平米,共32层,其中地下一层;6#大堂250.7平米,共2层;7#住宅楼24452.7平米,共29层,其中地下一层)地下汽车库建筑面积11409.8平米,住宅部分机动车停车435辆地上54辆、地下381辆,住宅部分非机动车停车1425辆。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烈度6度。工程造价2.3825亿元(RMB),计划于 5月 12日开工, 4月 23日竣工,共702天。

建设单位:桐乡中虹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协同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其他有关规范及规程

三、基坑工程方案的基本要求

1.基坑工程的方案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

2.基坑围护结构方案应按满足极限状态的要求来考虑,可分为下列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土体失稳、过大变形导致支护结构或基坑周边环境破坏;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的变形已妨碍地下结构施工或影响基坑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功能。

3.基坑围护体系的方案比较和选型应满足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要求。

4.确定围护结构基坑内外土体的稳定性和变形限值,必须满足基坑本身和周边环境保护的控制要求。

5.围护墙的抗渗要求和基坑施工的降水措施必须复合相关规范及周边环境保护的要求。

6.确定挖土顺序必须满足设计工况的要求,以确保基坑稳定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7.确定环境保护措施及监测内容等应满足基坑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四、土钉墙施工

五.水泥土搅拌桩围护结构

水泥土搅拌桩围护结构是采用搅拌机械将水泥和原状土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状加固体挡墙。水泥土围护墙兼作隔水帷幕,水泥土搅拌桩围护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一)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应根据设计要求、场地和地质条件、施工机械性能等制订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水泥掺合的均匀度和水泥与土体搅拌的均

匀性。

1.

1) 安全系数 圆弧滑动法稳定系数 kz≥1.0

2)底坑抗滑安全系数 kh≥1.2

3)墙体抗倾覆安全系数 kg≥1.1

4)抗渗安全系数 ks≥3.0(砂泥土), ks≥2.0(软性土)

2.水泥掺入比(即水泥与原状土重量比):

二轴机为13%左右(三轴机需20%左右)。

3.外掺剂掺入比(与水泥的重量比):

如三乙醇胺 0.05(早强剂);TMS3%~5%(早强剂);硫酸钠Na2SO4 0.2%(早强

剂);黄酸钙木质素0.2%(减水剂)。

4.水灰比0.45~0.50。

5.“三搅二喷”施工工艺。即下沉、搅拌――提升、搅拌、喷浆――下沉、搅拌――提升、搅拌、喷浆――下沉、搅拌――提升、搅拌――移位至另一桩施工。

6.桩位、垂直度等允许偏差等。

(二)检查成桩质量

检查搅拌桩排桩围护墙体必须采用连续搭接的施工方法,严格控制桩位和桩身的垂直度,并确保足够的搭接长度和形成连续的墙体。

1.各类施工机械的性能应由专业部门进行鉴定,并作试桩、进行桩身强度和施工工艺的检验;

2.检查搅拌桩排桩连续搭接、桩位(≤5cm)和桩身的垂直度(≤1%)、搭接长度(20~30 cm)。

3.检查水泥土搅拌桩搭接施工间歇时间10~16小时。

4.成桩工艺:一般要求二喷三搅。喷浆搅拌时钻头的提升(或下沉)速度不宜大于0.5m/min,钻头每转一圈的提升(或下沉)量以1.0~1.5cm为宜;

5.注浆压力应和提升(或下沉)速度相配合,确保额定浆量在桩身长度范围内均匀分布。

6.监控成桩施工期的质量检验,包括机械性能、材料质量、掺合比试验等资料的验证。

三)质量检测

1.监控基坑开挖前的质量检测

1) 检查机械性能、材料质量、掺合比试验等的验证资料;

2) 复核桩桩数,检查桩位、桩长、桩顶高程、桩身垂直度的验证资料;

3)桩身强度的验证

(1)对于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应采用钻取桩芯或静力触探的方法检验桩身强度。

(2)钻取桩芯做抗压试验。钻取桩芯宜采用φ110钻头,连续钻取全桩长范围内的桩芯,桩芯应呈硬塑状态并无明显的夹泥、夹砂断层。有效桩长范围内的桩身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静力触探。应在成桩后第7天进行,所测得的比贯阻力应不低于原状土指标的2倍。

2.基坑开挖期的质量检测

1)直观检验开挖面桩体质量

2)检查基坑墙体及坑底的渗漏水情况

3)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立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防止出现工程事故。

六.坑内支撑结构体系质量监控

(一) 严格控制内支撑体系的平面布置

1.监控要点:

1)平面支撑体系通常由围檩、水平支撑和立柱三部分组成;

2)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水平支撑可以用对撑、对撑桁架、斜角撑、斜撑桁架以及边桁架和八字撑等构件组成平面结构体系。对于面积较大的基坑,也可以采用内环形平面结构体系。

3) 支撑布置不应妨碍主体工程的施工。

4) 相邻支撑之间的水平距离应满足土方工程的施工要求,通常不宜小于4米,当采用机械挖土时,不宜小于8米。

5)基坑平面形状有向内凸出的阳角时,应在阳角的两个方向上设置支撑点,必要时应对阳角处的坑外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6) 沿围檩长度方向水平支撑点的间距,对于钢围檩不宜大于4米,对于混凝土

围檩不宜大于9米。

7)检查和控制钢结构支撑的平面布置:

(1).通常情况下优先采用相互正交、均匀布置的对撑或对撑桁架体系。

(2)对于长条形基坑宜采用单向布置的对撑或桁架式对撑体系,在基坑四角设置水平角撑。

(3)相邻支撑之间的水平距离较大时,应在支撑端部两侧与围檩之间设置八字撑。八字撑宜左右对称,长度不大于9米,与围檩夹角宜为60度。当支撑端部的八字撑不对称,且轴向力相差较大时,应在相邻主支撑的八字撑节点问增设水平连系杆。

8) 检查和控制混凝土结构支撑平面布置:

(1)平面形状比较复杂的基坑,可采用边桁架和对撑或角撑组成的平面支撑体系。

(2)在支撑平面中需要留设较大作业空间时,宜采用边桁架和对撑桁架或斜撑桁架组成的平面支撑体系,对规则的方形基坑可采用斜撑桁架组成的平面支撑体系或园环形平面支撑体系。

(3)基坑平面为圆弧状时,水平支撑宜辐射形布置,并适当加强圆弧段拱脚处的支撑和围护结构构件。

(二)严格控制支撑体系的竖向布置

1.竖向平面内,水平支撑的层数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土方工程施工、围护结构类型及工程经验,由围护结构的设计工况确定。

2.水平支撑的轴线应布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竖向相邻水平支撑的净距不宜小于3米,当采用机械下坑开挖及运输时不宜小于4米。

3.设定水平支撑标高,不得妨碍主体工程施工。

4.通常情况下应利用围护墙顶的水平冠梁兼作第一道水平支撑的围檩。

(三)严格监控立柱的质量

1.立柱应设置在纵横向支撑的交点处或桁架式支撑的节点处。

2.立柱的间距应根据支撑构件的稳定和竖向荷载的大小由设计确定,但不宜超过15米。立柱下端应支承在较好的土层上,开挖面以下的埋入长度应满足支撑结构对立柱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3.基坑开挖面以上的立柱采用格构式钢柱

4.基坑开挖面以下的立柱采用直径不第一文库网小于650mm的钻孔灌注桩时,其上部钢立柱在桩内的埋入长度应不小于钢立柱长边的4倍,并与桩内钢筋笼焊接。

5.立柱桩在基坑开挖面以下的埋入长度宜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且穿过淤泥质土层。

6.检查立柱穿过主体结构底板以及支撑结构穿越主体结构地下室外墙的部位,必须采用可靠的止水构造措施。

(四) 严格控制内支撑构件的挠度和细长比

1.撑构件的水平挠度应小于其计算跨度1/1000~1/1500。

2.支撑构件的长细比应不大于75;连系构件的长细比应不大于120;立柱的长细比应不大于25。

(五) 严格监控支撑体系安装质量

1.各类钢结构支撑构件的安装严格按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进行控制。构件长度的拼接宜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或焊接,拼接点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的截面强度。结构式的组合构件,不应采用钢筋作为缀条。

2.各类现浇混凝土支撑构件的施工严格按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控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安装工序必须同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相一致。

4.在基坑竖向平面内,土方施工应严格遵守分层开挖、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5.土方分层分区开挖时,支撑可随开挖进度分区安装,但一个区段内的支撑应形成整体。

6.支撑安装应采用开槽架设。当支撑顶面需运行挖土机械时,支撑顶面的安装标高宜低于坑内土面20~30cm,钢支撑与基坑土之间的空隙应用粗砂回填。并在挖土机及土方车辆的通道架设道板。

7.严格监控钢围檩的安装质量:

1)钢围檩截面宽度应大于300mm,可以采用H型钢,工字钢或槽钢以及它们的组合截面。

2)钢围檩的现场拼装点位置应尽量靠近支撑点,并不应超过围檩计算跨度的三分点以外,围檩分段的预制长度不应小于支撑间距的两倍。现场拼装节点的强度不应低于钢围檩的截面强度。

3)钢围檩安装前,应在围护墙上设置安装牛腿。安装牛腿可用角钢或直径不小于25mm的钢筋与围护墙主筋或预埋件焊接组成钢筋牛腿,其间距不宜大于2m。牛腿焊缝应由设计确定。

4)钢围檩与混凝土围护墙之间应留设宽度不小于60mm的水平向通长空隙,其间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细石混凝土填嵌。

5)支撑与围檩斜交时,在围檩与围护墙之间应设置由设计确定的剪力传递构造。此时嵌填混凝土的宽度应满足剪力传递构件的锚固要求。

6)基坑平面的转角处,当纵横向围檩不在同一平面相交时,其节点构造应满足两个方向围檩端部的相互支承要求。

8.严格监控钢支撑的安装质量:

1)钢支撑的截面可以采用H型钢、钢管、工字钢或槽钢,以及它们的组合截面。

2)水平支撑的现场安装节点应尽量设置在纵横向支撑的交汇点附近。相邻两榀横向(或纵向)水平支撑间的纵向(或横向)支撑的安装节点数不宜多于两个。节点强度不应低于支撑的截面强度。

3)纵向和横向支撑的交汇点宜在同一标高上连接。当纵横向支撑采用重叠连接时,其连接构造及连接件的强度应满足支撑在平面内的强度和稳定要求。

4)钢支撑与钢围檩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节点处支撑与围檩翼缘和腹板均应加焊加劲板,加劲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9.严格监控现浇混凝土支撑和围檩的质量:

1)混凝土支撑体系应在同一平面内整浇。基坑平面转角处的纵、横向围檩应按刚性节点处理。

2)支撑的截面高度(竖向截面尺寸)不应小于其竖向平面计算跨度的1/20。围檩的截面高度(水平向截面尺寸)不应小于其水平向计算跨度的1/8,截面宽度不应小于支撑的截面高度.

3)支撑和围檩的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6mm,沿截面四周纵向钢筋的最大间距应小于200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50mm。支撑的纵向钢筋

在围檩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30倍钢筋直径。

4)混凝土围檩与围护墙之间不应留水平间隙。在竖向平面内围檩可采用吊筋与墙体连接,吊筋的间距一般不大于1.5m,直径应根据围檩及水平支撑的自重,由设计确定。

5)严格监控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才能开挖支撑以下的土方。

6)当混凝土围檩与围护墙之间需要传递水平剪力时,应在墙体上沿围檩长度方向预留由设计确定的剪力钢筋或剪力槽。

10.严格监控支撑结构的拆除施工质量

1)采用爆破法拆除支撑结构前,必须对周围环境和主体结构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2)严格监控利用主体结构换撑的条件:

(1)主体结构的楼板或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

(2)在主体结构与围护墙之间设置可靠的换撑传力构造。

(3).体结构楼盖局部缺少部位,应在适当部位设置临时支撑系统。支撑截面应按换撑传力要求,由设计确定。

(4).当主体结构的底板和楼板分块施工或设置后浇带时,应在分块或后浇带的适当部位设置可靠的传力构件。

11.严格监控支撑安装的容许偏差:

1)钢筋混凝土支撑截面尺寸:+8mm,-5mm;

2)支撑中心标高及同层支撑顶面的标高差:±30mm;

3)支撑两端的标高差:不大于20mm及支撑长度的1/600;

4)支撑挠曲度:不大于支撑长度的1/1000;

5)立柱垂直度:不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300;

6)支撑与立柱的轴线偏差:不大于50mrn;

7)支撑水平轴线偏差:不大于30mm。

七、井点降水、排水措施

针对本工程地下水位很高,必须采取井点降水、排水措施,以降低地下水位和排除地表及坑内积水。降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和降排水效果必须严加监控。

1.轻型井点系统监控

1)检查轻型井点系统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尤其要检查水泵的质量和井点管滤头的质量。

2)检查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图。一般应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土质状况、地下水的流向和降水深度等确定。

3)检查和控制井点系统的有效长度(根据水泵的功率、总管的管径等确定),一般控制在40~60m。井点管的间距控制在1.2~1.8m。

4)检查和控制基坑内降水的有效深度,一般应在低于基坑底部设计标高的0.5~1.0m。井点管滤头应插在低于这一标高以下的土层中。一般一级轻型井点系统的降水深度为5~6m。

5)检查井点系统的安装质量:

井点成孔应垂直;

(1) 成孔孔径一般为ф250~ф300;

(2) 冲孔深度应超过井点管滤头底部0.5~1.0m,超过部分应用滤料(中粗砂)回填。回填时,临时封堵井点,滤料沿井点管四周均匀灌入,灌填高度应高出地下水位;

(3) 检查集水总管和水泵及其配套设备的安装质量,总管底面和水泵基座的高程应尽量降底;

(4) 检查总管、支管、井点管、水泵等相互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牢固、不渗漏水;

(5) 控制井点管长度允许偏差≤100mm和井点管安装高程允许偏差≤100mm。

6)检查井点管安装后的试抽水效果.可进行分组试抽水,根据抽水的结果,对井 点系统的布置作适当的调整,以满足降水要求。

7)检查井点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降水效果。要求做到出水常清。对出水混浊或不出水的井点管,应及时予以修复或更换。

8)严格控制井点管的拔除质量。降水结束,需拔除井点管时,井点管的孔洞必须立即用砂土填实。对穿过不透水层进入承压含水层的井点管,拔除后,必须用粘土球填衬封死,以杜绝井管位置发生管涌。

2、基坑排水:

(1)设置有效的地面截水措施;

(2)基坑内设排水沟、集水井必须符合要求,集水井内水应及时排出。

(3)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及时开挖排水沟及降低深度,排水沟的深度不应小于0.3m。排水沟必须与排水井贯通,沟的底部宜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当有些部位不能用明沟排水时,可采用盲沟排水。盲沟内可采用卵石或碎石和粗砂等滤水填料。

(4)在整个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排水井、排水沟的畅通和排水有效,发现有局部失效,应及时疏通,以防基坑内积水影响施工。

八、深基坑土方开挖

1、开挖准备

深基坑开挖总原则:分层开挖,先撑后挖,边撑边挖,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每个层面深度,在各处挖土面支撑体系全部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要求强度100%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土方施工,先挖围檩支撑范围内土体,及时进行围檩支撑施工;

1.1审查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案

1.2灌注桩、冠梁、连梁、砼边坡放坡及支撑达到强度后可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时应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分层、分段、对称开挖。

1.3严禁超挖,最后一层开挖到标高后,应分快分段跟踪施工垫层/配筋垫层,每段开挖时,围护墙暴露宽度不超过8m,基坑底的暴露面积不得大于200平米,垫层应在8小时内施工完毕。

1.4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开挖过程中的开挖面高差不得超过2m,坑边10m范围内超载限值为20kpa,如西侧考虑临时停车,该处坑内应保持留土并最后开挖。

1.5按设计或施工要求标高平整场地,清除和搬迁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所有障碍物;

1.6做好防洪、排洪工作保证场地不积水;

1.7设置测量控制网,水准点要求设在不受基坑影响之处;

1.8挖土机械,降水设备试运转正常.

1.9根据总平面图中的测量控制点和规划红线,监察与复核施工单位所放的线,务求准确。

1.10深基坑开挖前须建议业主聘请专业队伍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道路路面、民房建筑等)进行监测。并协助业主确定监测队伍、监测项目与,内容。

1.11深基坑开挖前还必须对支护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允许开挖。

1.12采用爆破工艺开挖的、应督促施工方和业主向对口政府部门申报,并接受其管理。

1.13开挖基坑(槽)之前应检查龙门板、轴线桩、水准标高,有无变位移动现象。并根据设计图纸校核基础放线的位置、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

2、土方开挖监控

2.1检查施工平面布置图、开挖断面形式以及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和顺序,严格遵守分层开挖、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2.2检查挖土、运土的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的数量和型号必须满足土方开挖的工期要求。

2.3基坑顶周边不得堆置余土,检查基坑上临时堆土的位置及数量,多余土方的`位置、运输路线及土方挖运等的平衡。

2.4严格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最陡边坡坡度。

2.5严格控制基坑开挖的深度,当开挖到离坑底50~80cm时,应及时用水准仪测量标高,打上水平桩,以作挖坑时控制深度的依据。可根据龙门板上的正负零标高,直接测量开挖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防止超挖,机械开挖至设计坑底或边坡边界应预留30-50C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

2.6对先打(或钻、挖)桩后开挖基坑的工程,则在开挖前必须在施工方案中明确工程桩的保护措施,开挖中安排专人监测工程桩的位移、倾斜和桩身完整性。

2.7在基坑(槽)开挖过程中,经常巡视工地。注意如下问题:

1)轴线桩、龙门板或水平桩有无位移;

2)坑边堆土高度、位置与范围、以及建材堆放;

3)土壁、坑底渗水现象;

4)地表水、雨水冲刷情况;

5)周边地面有无裂缝;

6)有无塌方;

7)土质异常、局部土质松软、古墓、古井、局部障碍物

8)施工安全(如下层掏洞开挖、挖土机下作业等)。

2.8挖土期间严禁挖土设备撞击支撑体系,设计未允许,严禁施工机械上支撑,围檩施工。

3.检查雨季施工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当基坑边坡不稳定时,其坡度应适当放缓,对软土边坡应采取护坡措施,同时,必须采取防止坑外雨水流入基坑的措施,坑内积水及时排出坑外。

4、检查和督促施工单位土方开挖应随挖随运。

基坑挖土必须严格按设计方案实施,并必须随挖随运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时应尽可能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坊内,以免引起塌方或地基土遭到破坏。 当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土质与工程地质报告不符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会同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5.严格监控不得超挖。

在按设计工况挖土过程种,严禁超挖。当局部超挖超过允许偏差时,应采取原土回填压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的天然密实度。当地基含水量较大时,可回填卵石、碎石或级配砂石,其处理结果均应做好施工记录。

6.严格监控基坑验收质量。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后应予保护,防止扰动,并及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基坑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坑底部尺寸不得妨碍构筑物的施工,并不得小于设计规定的平面尺寸;

2) 基坑开挖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表3-2-4的规定。

基坑开挖允许偏差 表3-2-4

7、严格监控边坡放坡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

7.1.在混凝土施工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钢筋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在混凝土喷射下应不出现振动。

7.2.钢筋网片可用焊接或绑扎而成,网格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一个网格边长或200mm,如为搭焊则焊长不小于网筋直径的10倍。

7.3.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在大于12mm,水灰比不宜大于0.45,并应通过外加剂来调节所需早强时间。

7.4.当采用干法施工时,应事先对操作手进行技术考核,保证混凝土的水灰比和质量能达到要求。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机械设备和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应自下而上。

7.5.为保证施工时的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规定值,可在边壁面上垂直打入短的钢筋段作为标志。当面层厚度超过100mm时,应分两次,每次厚度宜为50~70mm。在继续进行下步混凝土作业时,应仔细清除预留施工缝接合面上的浮浆层和松散碎屑,并喷水使之潮湿。

7.6.混凝土终凝后2小时,应根据当地条件,采取连续喷水养护5~7天,或喷涂养护剂。

7.7.混凝土强度可用边长100mm的立方试块进行测定,制作试块时应将试模底面紧贴边壁,从侧向喷入混凝土,每批至少留取3组(每组3块)试件。

8、混凝土垫层和基坑土方回填质量监控

8.1.混凝土垫层质量控制

1)混凝土垫层必须在基坑开挖至底面设计标高时,及时浇筑。

2)为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基坑安全,一般要求混凝土垫层必须随着开挖底标高

的前进方向紧紧跟着浇筑。

3)混凝土垫层的浇筑厚度及标高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4)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④

8.2.基坑土方回填质量控制

土方的回填是将符合要求的土填充到需要填方的部位;回填土应满足密实度要求,含水量过大的土料,可通过晾晒等方法解决,不合格的土料不准回填。所以,在填土施工时,应根据填土的用途,正确选择土料及填筑压实方法,确保填土施工质量。

1)基坑回填必须在地下结构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

2)回填前应有合理的回填程序,以防止回填引起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开裂。

3)填土时基坑内应无积水,填方中不得含有淤泥、腐殖土及有机物质等。

4)雨天不宜填土。雨期填土应经常检验土的含水量,随填随压,防止松土淋雨。

5)填土时基坑四周被破坏的土堤及排水沟应及时修复。

6)填土表面应清理平整,利于排水;

7)填土经夯实后不得有“弹簧”现象。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3局部异常地基的处理

局部异常的地基,须进一步探明原因和范围,然后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保证建筑物建成后各部位沉降量一致。

局部异常的地基的处理方法:

松土坑(填土、软土)、将土坑中松软土挖除,至见天然土为止,回填压缩性相近的土料或3:7灰土,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00mm;如坑的范围较大时,则应将部分基础加深,基坑土作成1:2台阶边坡回填。

橡皮土1、应避免直接打夯,可采用晾槽或掺石灰粉的办法降低含水量。2、可采用掺碎石或小块石、卵石将土挤紧。3、将橡皮土挖去,再分层填灰土、砂土或一定级配的砂石夯实。

古墓(墓穴)1、将墓穴中松土杂物挖出,分层回填原土或3:7灰土。2、如古墓中有文物,应及时报当地主管部门处理。

古井(土井)1、如井在基槽中间,其内填土较密实时,可将井壁砖石拆除到基底以下1m,再用3:7灰土或土石英混合物分层回填夯实至基底。2、如井直径大于1.5m时,可做地基梁或在墙内配筋跨越;如井在基础的转角,除按1项处理外,还应在基础部位增设钢筋砼圈或挑梁加强。

局部障碍物1、当基底下有旧墙基、砖石构筑物、老灰土、树根、管道等,尽量挖除,拆掉至天然土为止,然后回填与基底天然土压缩性相近的材料或3:7灰土,逐层回填夯实。2、如障碍物挖除困难,可在两侧设一道钢筋梁跨越,并与障碍物上部保持一定空隙;或在障碍物上部做一层软性垫付层(土、砂混合物),以调整沉降。

8.4土方的安全施工

8.4.1土方施工前,必须对场地内及附近的地上、地下管道、电缆及高压水管等的情况调查清楚。在特殊危险区域施工,必须设专人负责进行控制和管理。

8.4.2基坑(槽)人工开挖时,两人操作之间的间距应大于2.5m,挖土时,由上而下,逐层开挖,禁止掏洞开挖。

8.4.3基坑边应设有安全防护栏杆。跨槽过桥应有牢因可靠的桥板和扶手栏杆,夜间必须有照明。

8.4.4开挖较深的基坑(槽)时,坑边一般不准放物料,如确有必须,则应严格控制堆放高度、重量和到坑边的距离。

8.4.5用挖土机施工时,在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许工人作业。

8.4.6有危险的土方工程,要编制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坚廖贯彻执行,工地上应有醒目的标志或标语牌,以免发生意外。

8.4.7如发现土坡松动、渗水、地面开裂,即应暂停施工,撒退工人,即时向有关单位汇报,并参与研究处理。

8.4.8挖土过程中和雨后复工时,应随时仔细检查土壁稳定和支撑牢固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骤然崩坍。

九、基坑工程监测的控制措施

(一)基坑工程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2.对基坑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应包括下列各项:

1.墙顶水平位移:用经纬仪和前视固定点形成测量基线,测量墙顶各测点和基线距离变化,精度为1mm;

2.土体侧向变形:用测斜仪测试,精度1mm。放坡开挖时监测土坡稳定;有支护开挖时监测墙后土体水平位移和土体稳定性;

3.坑底隆起:埋设分层沉降管,用沉降仪监测不同深度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隆起变形,精度不低于1mm;

4、支撑轴力:用安装在支撑端部的轴力计测试,精度不低于1/100(F・S);

5.地下水位测试:用设置水位管的方法测试,水位计的标尺最小读数为lmm;

6.基坑周边地面建筑的沉降和倾斜度: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沉降测量精度不低于lmm;

7.基坑周围地下管线的垂直的水平位移:通常在管线接头位置安装测点,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量,测试精度不低于lmm;

8围檩和立柱沉降监测:用水准仪监测,精度不低于lmm。

(三)监测仪器和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仪器除了灵敏度和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外,必须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度,一般不应采用电阻应变式测头;

2.孔隙水压力计、土压力计、钢筋计和轴力计等应在埋设安装之前进行重复标定,标定资料和稳定性资料经现场监理审核后方可埋设安装;

3.现场使用的测斜仪应有计量部门颁发的质量合格证书和完整的规格、质保书。测斜管有包括断面尺寸、平整度和纵向扭转误差角等内容的质检证书,用由硬塑

料(PVC)制作的测斜管适宜于埋设在混凝土构件内;埋在土中的测斜管纵向应有良好的柔度。

(四).监测资料应符合下述要求:

1)使用正规的监测记录表格,数据应及时计算整理,并由记录人、校核人签字后上报现场监理和有关部;

2)监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工况描述;

3)对监测值的发展及变化情况应有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现场监理,提请有关部门关注。

4).工程结束时应有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全部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监测期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

十、验收资料

施工单位应形成并提供中间验收和分项工程验收所需的各项资料。

深基坑开挖控制点

深层搅拌桩控制点

2.基坑及降水监理细则 篇二

一、基坑水体环境及降水土体变化

C2核岛基坑北面516 m有150 m宽、4 m深, 东西流向的运河, 东面有2100 m长、30 m宽、5 m深的水渠。平时地下潜水及各河流季节性互补, 水位基本趋于平衡。核岛基坑地基土为细砂土, 易流动, 且致密。降水时, 失水使细砂土颗粒间孔隙水压力消散或转移, 打破了原有的力学平衡, 细砂土体有效应力增大, 同时降水引起的定向河流补水渗流及降水井管周围的渗流发生, 会对其中的细砂颗粒形成渗透水压, 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 细砂颗粒可能会被迫进行缓慢蠕动或压缩, 造成基坑周围的土体沉降。另外, 降水时, 在井管周围会形成一定的降水梯度, 越靠近井管, 降水梯度越大, 降水的深度越大;反之远离井管则降水梯度变小。同时降水深度越小, 这种影响能达到几千米或更远。由于细砂间潜水变化的不同, 细砂土体所受的压力也随降水梯度曲线正比变化, 土体的固化程度也会变化。因此, 位于固化程度不同的细砂土上面的建筑物就会发生不均匀沉降。

二、降水及回灌试验

为制定较准确的施工方案, 减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破坏, 先要通过降水及回灌试验, 掌握细砂土地基条件下的地下水渗透系数、降水影响半径以及抽出含砂量等各项数据。为保证试验效果、节约成本, 可在待开挖基坑预测管井位置设置试验井, 这样在将来进行基坑降水时试验井还可加以利用。除在试验井内设置观测管外, 根据现场建筑物在试验井周围不同位置和距离设置观测孔, 最近的可以设置1 m~3 m, 最远的可在1 km以上。

经过38天6组降水与回灌试验得出如下数据:泵水含砂量:小于1/200万;渗透系数:83.54 m/d~92.84 m/d, 取89.42m/d, 这个系数比国内其他地基土质的渗透系数大很多倍, 是细砂土地基的特殊体现之一;降水影响半径:核岛基坑降水最大降深为9 m。当降深为9 m时, 约为850 m;水力坡降:为“漏斗形”, 且逾接近井点逾陡;地下水位的临河效应比较明显。从回灌试验数据可以看出, 单井抽水和单井重力回灌不能保持回灌井一侧的潜水位;当压力回灌在回灌流量大于抽水流量的50%时, 则可保持回灌井一侧的潜水位, 但井中压力随着时间逐渐增大, 回灌流量逐渐降低;当回灌流量低于抽水流量的50%时, 回灌井一侧的地下水位受控于抽水井的影响半径, 依然呈现出整体逐渐下降的趋势。

三、降水方案

当降水和回灌试验结束后, 根据试验数据, 制定了“C2核岛基坑降水方案”, 确定了井点数量及布置方式。由基坑涌水量公式及单井抽水量计算的井点数量, 根据潜水性质及水力坡度曲线, 可对核岛基坑周围的管井做出如下布置:一是在潜水流上游加密;二是在降水大的部位多布置降水井;三是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基坑布置井点。

四、沉降观测

基坑降水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是正常情况下整个工程建设中最可能引起破坏的沉降, 尤其在这种均质细砂土的地基条件下。根据现场降水试验数据得知, 当降深为9 m时, 影响区域约为850 m。所以C1核岛、汽轮机厂房等建筑物均在不均匀沉降区, 因此必须对基坑降水进行调节和控制, 以保证降水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不构成破坏。

1. 降水及回灌过程观测与调节

C2核岛基坑降水的原定施工方案是在基坑降水的同时, 通过回灌等措施使得周围建筑物 (主要为一期核电站核岛、汽轮机厂房及开关站等旧有建筑) 地下原水位保持不变。但是根据水位观测数据显示, 回灌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经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地下管道、管廊等地下建筑对回灌加压密封不利, 即使将回灌透水滤管顶端放在潜水位以下, 并用系统管网方式进行回灌, 依然不能满足要求, 毕竟细砂土的渗透系数太大, 土体很难完全封闭;二是回灌井周围潜水层随回灌时间逐渐呈“回灌饱和状态”。这两个原因导致回灌效果不理想, 致使原有建筑物地基水位依然下降, 相应地产生了不均匀沉降。后来试图在C2核岛基坑环形道外侧打入钢板桩, 减少潜水从C1流向C2, 又由于细砂层非常密实、磨擦系数大, 试打钢板阻水也宣告失败, 而其他的截水帷幕方法在这种土质下, 造价势必很高, 工期要求亦不允许, 最终导致原有降水施工方案预期目的无法实现。但是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发现原有厂房的不均匀沉降并不多, 远不足以引起破坏。据国内专家分析, 原有建筑物下面的细砂土因为颗粒细小、致密, 地基由于建筑物静载等原因, 可能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固化, 因此水位下降后, 地基沉降的才少些。

2. 对基坑降水中沉降观测的分析

(1) 沉降观测的目的。通常所讲的沉降观测就是察看基坑降水的时候是否引起基坑周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基坑降水会持续抽取庞大的地下水以保证原水位以下工程的顺利进行, 即使用回灌、设置截水帷幕等措施, 由于种种原因也很难阻止基坑周围建筑地基处水位下降。一旦建筑物地基土固化或土体受力不均, 不均匀沉降自然会随之产生, 所以严格杜绝不均匀沉降是很难实现的。我们的目的是在不能导致基坑周围建筑物的破坏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控制不均匀沉降。

(2) 加强沉降观测的数据分析。目前在施工中通常采用的方案是将沉降量的警戒值和最大限值都事先计算出来, 根据实际观测所得数值与之比对, 若沉降量超出警戒值, 则需要停止降水, 这种做法很被动, 也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从C2核岛基坑降水沉降观测可以看出对沉降观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但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不仅仅是看不均匀沉降的现状, 还要看不均匀沉降的预测性。如果依据所得观测数据及土体变化的情况, 分析沉降规律, 并结合原有建筑结构受力情况建模, 做出预测, 然后制定整体的降水及控制沉降的策略, 随后根据后续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微调, 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沉降观测所涉及到的不仅是观测数据, 还有岩土、结构方面的问题, 考虑的问题虽然多了, 但是更能主动地把握基坑降水的度, 结合水位观测指导基坑降水稳定、从容进行。

3.基坑及降水监理细则 篇三

【关键词】基坑支护施工;降水技术;建筑

0.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鼎盛,各种施工场地如火如荼,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发明了许多关于建筑的有用技术。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就是在建筑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为了建筑施工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然而在实际的施工中,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着许多难点。基坑降水技术实际上利用的也是降水原理,降低水位,预防基坑施工的时候发生坍塌的现象。这种基坑降水技术明显的优于传统的排水技术,因为效果明显而被广泛运用。

1.基坑支护施工难点分析

1.1地下水问题

人口急剧增长,建筑行业迅速崛起,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大,然而,土地资源却是有限资源,日益紧张。但是为了缓解土地紧张带来的压力,许多地区对土地的开发淋漓尽致。有些时候,有些土地或许并不适合修建房屋。特别是一些地下水较为丰富,土层较为松软的地方。有些地方甚至在沼泽湿地和水上修建房屋。另一种情况,建筑工程将土地开发,有时候,对地下水破坏严重,导致地下水改道,影响整个地下水系统,在基坑的挖掘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遇见地下水,特别是挖掘较深的地方。如果基坑的排水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就很有可能使整个地基遭到破坏,土层发生严重的软化。一旦地下水大量往上渗,要彻底的排水就很困难,因为地下水是一种流动状态的活水,是源源不断的。很多时候往往需要边施工边排,这样在某种情况下,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影响整个施工进度。

1.2支护方法的选择

支护技术有很多种,例如混泥土支护技术、工程桩支护技术、钢板密封技术等等。在实际的操作中,各个工程对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支护的技术。做到和实际相结合,才是最科学的方法。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一些工程队并没有考虑工程诸如地下水位、土质、地质的实际情况,由于技术和资金等原因一概而论,错误的选择支护技术,甚至是一些工程队还直接选择方法较为简单的支护技术。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得不偿失。因而,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

1.3混泥土的厚度与强度掌握

目前来说,大部分的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常常选择干拌式的混泥土喷射设备。干拌式的混泥土喷射设备有着其不可取代的优点,诸如它体积较小、简单方便运输,并且至关重要的速溶剂可以在进行喷射之前直接加入搅拌料当中。然而,我们却忽略了干拌式混泥土喷射设备的操作不容易掌握,由于原料掌握不好,导致混弄土严重回弹,并且混泥土的厚度和强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混泥土的厚度与强度是至关重要的,这直接关系着整个基坑的质量,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而,混泥土的厚度和质量一定要达标,这就要求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混泥土喷射设备,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是困难重重。

1.4边坡的修理

基坑大多需要机器进行挖掘。特别是一些复杂场地的深基坑。大型的机器将基坑挖好之后,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这就是需要建筑工人对挖好的基坑边坡进行修理处理。然而, 由于建筑工人技术的低下,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修理工作,并且这种修理并没有得到合理的验收,工作常常造成多挖或则是少挖的现象。这样很有可能影响整个基坑的质量。基坑边坡的修正问题便成为了基坑支护施工中的一大难点。

2.基坑降水技术分析

2.1深井降水技术

基坑降水技术直接关系着整个基坑的质量,降水不成功,很容易使得土层松软,严重的,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深井降水技术有着自身特有的优点,例如降水的效果非常良好,使用的范围很广,主要是适用于深入降水。正是因为这些优点,才使得深井降水深受建筑工程的喜爱,一般情况下来说,深井降水技术主要是用于大型的深基坑降水。它主要是利用大型的深水水泵来完成整个降水工程,降水效果优良。

2.2轻型井降水技术

在降水技术中有一种叫轻型井降水技术。这种降水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种利用真空的降水技术。它是利用特制的管道将土层中的空气和水分吸走。这种技术操作起来比较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安全又可靠。在实际的降水中被利用得比较广泛,且取得的效果较好。

2.3喷射井降水技术

喷射井降水技术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降水技术,它主要利用的是高压水泵。喷射井降水技术利用高压水泵将基坑里的水和空气统统吸走,在这个过程中,利用的是喷射器两边的小孔,在水流过程中,喷射接口的横切面越来越小,压力就越来越大。喷井降水技术有效的降水,保障了基坑的质量。

2.4明沟降水技术

明沟排水是基坑降水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所谓明沟降水主要是指利用一些基坑周围的沟渠进行地下水的排放,达到一个降水的效果。这种排放地下水的方式是比较直接简单的,这种方法又被称为表面排水法,这种降水技术一般主要是用于一些地下水比较少,且基坑比较浅,基坑边缘不容易塌方,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这种降水技术比较常见,它因为施工简单和工程花费比较少的优点,深受建筑工程的喜爱。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每隔三十米左右设置一个水井。如果基坑不是很大,也可以直接在基坑的四周设置一个水井。地下水通过沟渠排到水井里,然后再用水泵抽干,这样就可以使地下水得到很好的排放。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房屋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建筑行业走向辉煌。城市高楼林立。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和降水技术作为建筑工程中两种比较小的部分,却地位至关重要,有时候,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功。然而,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技术低下、意识不够、以及资金困难等原因,基坑的支护施工和降水技术一直得不到重视,这其实是极度错误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文.长螺旋钻孔压灌桩在砾石富水地层基坑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2]刘顺航.新疆喀什及阿克苏地区中软场地建筑基坑失稳分析及治理方法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3.

[3]杨永强.复杂地质条件下临近铁路既有线地铁车站深基坑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4]付建军.二元地质环境下狭长型基坑围护体系与防渗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

4.某住宅小区楼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 篇四

本工程建筑层数地下一层,地上33层,建筑高度99.90m;

总建筑面积 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 m2,地上 m2(人防建筑面积 m2)。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基础形式-----独立基础用于地下车库部分;

筏板基础(用于主楼);

建筑防水类别及耐火等级为一类高层,地上部分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耐火等级为一级。耐久年限为50年。

场地位于洛阳市洛南新区 路与。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本工程主楼基坑开挖深度为7.3m,地下车库部分基坑开挖深度为7.4m,受场地限制和安全要求,边坡须进行支护。

2.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静力触探,结合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场地55.0m勘探深度内地层按其成因类型、岩性及工程地质特性将其划分为11个工程地质单元层,现分述如下:

第1层:粉土(Q4al),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含虫孔、蜗牛壳。局部含粘土团块。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层底标高99.04-96.85m,层底深度0.9-3.0m,平均厚度1.67m。

第2层:粉土(Q4al),黄褐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偶见蜗屑。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层底标高96.75-93.88m,层底深度3.0-5.9m,层厚1.6-4.7m,平均厚度2.78m。

第3层:粉质粘土(Q4al),灰褐色,可塑-硬塑。局部粘粒含量稍低,接近粉土,含有蜗牛碎屑,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场地内该层较薄,但分布较稳定,层底标高92.08-89.72m,层底深度7.8-10.3m,层厚2.9-6.7m,平均厚度4.53m。

第4层:粉土(Q4al),褐灰色,湿,稍密-中密。土质较均匀,局部粘粒含量稍高,含有蜗牛碎屑。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层底标高89.38-86.00m,层底深度10.5-14.1m,层厚1.6-4.1m,平均厚度2.59m。

以下各层略 3、地下水条件 本次勘察期间测得自然地面潜水水位埋深为6.1-6.4m(相对标高93.6m),水位年变幅1.0m-1.5m,结合邻近场地资料,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埋深按2.5m。抗浮水位按1.0m考虑。水位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人工开采的影响。

二、基坑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分析 1、基坑地质条件特点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土层为稍湿~湿的粉土层,土质条件较好。

2、周边环境分析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东风东路与熊儿河交叉口西南角,正光北街北侧,交通便利,基坑周边场地较为开阔,且地质条件简单,无发现暗塘、暗滨等不良环境地质现象。但需考虑基坑四周施工通道和临时堆载以及雨水冲刷等支护不利因素。

三、支护及降水方案的选择 1、支护方案 1.1支护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根据工程地质报告可知:该场地拟建工程主楼基坑开挖深度为6.8m,裙楼基坑开挖深度为5.3m,地下水位较高,地质较好,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目前在郑州该区域内基坑支护采用的支护形式主要有四种:①桩-锚式;

②土钉墙;

③加筋水泥土桩墙;

④复合土钉墙。

桩-锚式支护的优点是:它能有效的控制基坑侧向位移,保证临近建筑物和道路管线的安全。缺点是:①造价较高,施工周期较长;

②预应力锚杆一般都较长,容易受临近建筑物基础影响,影响可操作性;

③施工难度较大,操作较复杂,需大型专用设备。

土钉墙的优点是:①造价低廉,施工迅速,基本不占独立工期;

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及监测结果,可随时调整支护参数,对软弱地质进行补强,从而达到最佳支护。缺点是:其为柔性支护结构,允许土体有一定水平位移。

加筋水泥土桩墙是在水泥土桩墙内插入型钢,水泥土桩墙和型钢组成抗弯能力较强的支护结构,此支护结构的效果是介于桩锚和土钉墙之间的一种形式,效果也比较理想,适用于挖深7m以内的基坑。

复合土钉墙支护:是各类桩、预应力锚杆等支护结构与土钉墙综合在一起使用,共同组成的支护结构。土钉墙是一种柔性的支护结构,在粉土、粘性土地层广泛采用。

1.2支护方案的优化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土质数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基坑四周的实际情况,考虑受力和变形要求,依照安全可靠、造价经济、便利土方施工、缩短工期的原则,经综合比较,决定采用土钉墙的支护结构。

2、降水方案 2.1技术难点分析 本项目场地潜水水位埋深在勘察期间平均水位埋深为6.0m,基坑开挖深6.5m,需进行降水,水位降深要求达到基坑底板下0.5m~1.00m,渗透系数取土层综合值0.5m/d。

2.2降水方案选择 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的成败关键在于降水,而降水方法选择合适与否,是降水成败的关键。目前,基坑降水方法甚多,常用的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等。降水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土层性质、渗透系数、降水深度和工程特点,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后确定采用管井开放式降水,但须控制降水速度和深度,以减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施工场地条件,西侧基底开挖线距围墙约8米,东部南侧基底开挖线距局围墙约9.5米,西部南侧基底开挖线据围墙约4.5米,东侧基底开挖线距围墙约5.6米,基坑平均支护深度为6.8米,除西南侧用土钉墙支护结合微型桩加固外,其他部位基坑边坡可采用二级放坡土钉墙支护方案。

4.1 施工依据:

1.《洛阳蓝郡住宅小区东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3、《北京理正深基坑支护计算软件》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现场基坑周围建筑物和环境实际勘察和类似支护工程经验 4.2 施工参数 1-1剖 土钉墙:

(1)土钉布置 水平间距1.60m,垂直间距1.70m(1.5m),方格型,倾角10°,孔径100mm。

(2)布筋网 采用1mm菱形钢板网片,加强筋φ10@1600×1700mm纵横布置。

(3)土钉长度及钢筋直径(自上而下)第一排:L=6.0m,Ф16 第二排:L=6.0m,Ф16 第三排:L=5.0m,Ф16 2-2剖(1)土钉布置 水平间距1.60m,垂直间距1.50m(0.8m),方格型,倾角10°,孔径100mm。

(2)布筋网 采用菱形钢板网片,挂网喷浆。

(3)摩擦土钉长度及钢筋直径(自上而下)第一排:L=1.0m,Ф16 第二排:L=1.0m,Ф16 第三排:L=1.0m,Ф16 4.3注浆 为了便于施工,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4-0.45,水泥采用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4.4喷射面板 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粒径5-10mm碎石。

①喷射砼配合比:

1:2:2 ②面板:设计强度C20, 厚度50-80mm。

③配筋:采用1mm菱形钢板网片,加强筋φ10@1600×1700mm纵横布置。

4.5土钉墙施工方法及质量技术要求 土钉墙支护要与基坑开挖、降水紧密配合,分段开挖分段支护各道工序实行平行作业,依次有序地进行。

4.5.1土钉墙支护施工顺序:凿孔→修破→安装土钉→注浆→挂钢筋网→焊加强筋→喷射砼 4.5.2施工方法 ①凿孔:采用机动灵活的洛阳铲人工成孔,孔径φ100,倾角10°,按设计的孔位布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测量画线,标出孔位,如遇障碍物可适当调整孔位,孔口标高按实际自然地坪控制,按设计要求的孔长、孔德俯角和孔径进行凿孔,严格注意质量,逐孔进行验收记录,不合格者为废孔,重打。

②开挖修坡:先准确确定坡顶和坡角线,按设计坡度采用人工修整,修整后要求坡面基本平整,如遇障碍物坡度可适当调整。挖土应与支护紧密配合,分层分段开挖,如遇砂层开挖段控制在20m以内,坚决杜绝超挖;

修坡应按设计坡度尽量修理平整。

③土钉安放:按照设计规定的土钉的长度、直径,加工合格的杆体,为使土钉处于孔德中心位置,每隔1.5-2m焊接一个居中支架,将土钉体安放在孔内。

④注浆:在安装土钉钢筋的孔内注入0.45-05纯水泥浆,压力不低于0.4MPa,确保土钉与孔壁之间注满水泥浆,注浆应由里向外注,需将注浆管插入孔内距孔底约0.5-1.0m处,用废编织袋封堵孔口,防止浆液外流。注浆导管应先插到孔底,在注浆同时将导管匀速撤出,保证注浆饱满。

⑤挂网:在修好的边坡坡面上,按各坡面设计要求,铺上一层¢6.5@250×250钢筋网,网筋之间用扎丝间隔绑扎,钢筋搭接要牢。

⑥加强筋焊接:等注浆、绑扎网片施工完成后,用¢10圆钢将土钉头部连接起来,焊在杆体上,各焊接点必须牢固。

土钉钢筋通过锁顶筋与面板内的加强筋连接,要按有关规范焊接牢靠。

⑦喷射混凝土:在上述工序完成后,即可喷射砼,厚度按设计要去喷80mm-100mm,配合比现场取样试验配制,水泥标号32.5普通水泥,强度达到C20,要求表面基本平整。

喷射砼层厚度为50-80mm,在工作面情况不好时可进行初喷。

4.6工程配合 (1)三通:即水、电、路通;

(2)土方开挖应按确定的基坑边线进行,边坡附近不留孤岛、土柱、挖土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1.5m~2.0m,不可一挖到底,随开挖随支护;

(3)应提供基坑边界外10m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资料等如有障碍物应对土钉位置、长度、密度进行调整。

(4)严禁边坡顶大量堆载,严格按设计控制荷载。

(5)边坡稳定期6个月。

五、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

2、基坑边界周围地面设排水沟,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

3、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

4、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

六、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6.1降水井布置及注意事项 6.1.1基坑内部采用管井降水,数量21眼,视现场情况适当调整,采用直径400管径,深度控制在20~25米以内。

6.1.2基坑内部挖深,水位降深值较大,布置管井时应合理分布,尽量兼顾。

6.1.3基坑周边设置PVC排水管,直径400mm,排至沉淀池,再由沉淀池排进道路雨水管网;

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排水;

基坑周围3米以内尽量不堆土方。

6.1.4管井定位偏差不小于20mm,采用反循环钻井成孔。一径到底不留沉渣,井孔要求正、圆、孔斜率﹤1%。

6.2降水井成井施工工艺 钻机就位 放线钻孔 冲孔、换浆 包扎滤管 下滤管 填土稳管 填 砾 抽 水 配套安装 洗 井 成井施工工艺 6.3管井布井参数及质量要求 6.3.1采用机械成井,参见降水平面图(具体位置由现场而定),管井定位偏差小于200mm。

6.3.2降水井孔径700,滤管直径为350的无砂水泥管,周围滤料填充,滤料选用颗粒均匀、无泥砂污染的粒径为3~5mm的米石。

6.3.3降水自井口以下全部为滤水管。

6.3.4抽出的水含砂量不超过1/5万,长期运行期间不超过1/10万。

6.3.5严格控制水位,定期观测,使水位平稳,缓慢下降,防止过快造成不均匀沉降,影响周边环境。

6.4水位观测井 观测井设置要求:基坑内设计2眼,井深20米,井的其他设计参数与降水井相同;

观测井周边要用砌砖围起来,封盖好,防止落入杂物堵塞。基坑内的2眼观测井在应急的时候也可以当降水井使用。

观测要求:①录初始水位,每天观测一次并记录数据。

②标尺要垂直放入孔中,读书时视线与标尺刻度垂直。

七、质量保证措施:

1、向甲方申请提供地质报告及有关施工图纸,作为设计方案参数及施工工艺制定的依据,如有变更或需采取补充方案时,及时通报甲方认可。

2、施工现场设立工程技术组,全面负责整个工程中的有关技术及质量安全,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监督各道工序质量。

3、请求甲方提供有关基坑周围地下管网及障碍物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4、严把材料质量关,必须采用有出厂合格证或化验的钢材,水泥,并对进行有关的试验,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

5、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班组长质量责任制,将质量管理分解到各工序、每个人。对各项参数各项工艺进行全面的,严格的监督检查。

6、保证测量精度措施 ⑴工程测量人员是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专业人员,曾在多个大型工程施工中任专业测量。因此能胜任本工程的测量工作。

⑵本工程轴线标高控制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研究同意后实施。

⑶坚持技术复核制度,对于工程主轴线、标高基准点在放线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复核,对于一般轴线,标高由技术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工。

八、安全保证措施 1、项目部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进行控制,确保施工生产按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顺序要求进行。

2、对已施工完的边坡要进行位移的监测。

3、基坑内做排水沟及集水井,保证排水畅通。

4、施工现场各类机械,工作每天班后、公休、节假日应停放在较高的安全地带,避开高压线,以防水淹、塌方倾翻、雷击、触电等损坏机械。

5、现场机电设备应有防雨设施,机电设备要有接地、接零安全装置,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水泥应入库或垫高码垛上搭防雨布,不得水浸和雨淋。

7、任何人不得违章作业,安全员是安全生产的执法人员,有权制止违章作业,任何人不得干涉。

8、当施工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必须服从安全需要。

9、做好全员发动,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不合格设施不使用、不合格过程不通过、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教育或处罚。

九、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准备 1.1现场准备 ①设备进场前进行施工现场踏勘,了解场地情况及周围环境;

②了解水源、电源位置及最大可供数量,并将水、电接入表箱后接至施工地点;

③请业主进行地下障碍及管线交底;

④根据现场总平面布置,选择合适的位置搭设临时水泥库及设备摆放。

1.2技术准备 ①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全面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施工质量要求;

②参加图纸交底会议,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③做好对班组人员的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④降水实施前,先做好基坑顶部降水井位防线和定位工作,并设置标记,检查井点位置有无与结构发生冲突现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井点位置。

⑤大面积降水前,先做测试井,待测试井泥浆全部排出出现清水后,做好记录,测出清水水位高程,然后连续抽水2小时以上,观测清水稳定水位,记录该水位高程,然后与监理及甲方结合,根据单井降水情况,确定井位数和井位位置。

1.3机械设备准备 ①机械进场前作好维修工作,保证设备机械完好性;

②本工程拟投入一套喷砼及配套设备。

1.4材料准备 落实材料供货单位,并根据施工进度制定材料供货计划,确保备料充分。

2.施工组织 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制组织施工,工地设项目经理一名,全面负责人员组织、质量、进度、安全等工作,负责与其它协调联络工作。

现场施工人员配备如下:

队 长: 1人 挂网喷面班:

3人 制锚安装班:3人 注 浆 班:

2人 造 孔 班:2人 技 术 员: 1人 总计:12人 主要机械设备:

空压机 103 台 1 砼喷射机 5m3 台 1 注浆机 GBJ1.8 台 1 搅拌机 200L 台 1 切割机 DJ3G-40 台 1 电焊机 BX1-250 台 1 洛阳铲 φ100 把 15 钻机 水冲-100型 台 1 潜水泵 台 40 十、基坑监测设计(根据甲方要求另行实施)1、监测点、控制点布置 A、根据基坑开挖设计方案,按《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测量规范》BJ212-88、《建筑基坑支护规程》JGJ120-99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层结构与场地周边的实际情况,基坑壁位移按安全等级为三级布设观测点、控制点和基准点。

B、水平位移监测点在基坑坡顶布置1排,按30m间距沿基坑开挖线方向布置。基坑顶竖向位移监测点沿基坑四周根据情况布设。

C、控制点和基准点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定和埋设,其埋设位置与边坡的垂距大于30m,以免边坡位移时,控制点和基准点产生影响。控制点、沉降基准点的稳固性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与否的保证,故埋设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

2、位移观测方法 应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该场地为多边形状基坑,其施测方法为:当采用方向法观测坑壁位移变形时,可用正倒镜投点(其测量允差为±3mm)或测角法进行。

3、坑壁位移观测时间 该基坑工程采取人工观测和仪器测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监测,人工观测每天沿基坑壁及基坑四周进行观测,并作出记录,仪器采用DS3水准仪和DJ2经纬仪进行,每开挖一层,支护一层土钉,各观测一次。可根据坑壁变形情况决定观测次数。当变形超过有关规定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如果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竖向位移的观测:按现场实际情况,应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视线长度不宜超过50m,按DS3水准仪精度规定,环形闭合差计算(L以公里计)。

5、沉降观测时间:开始时每支护一层应进行一次,当基坑开挖结束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观测次数。

6、监测控制标准及警戒值:在工程监测中,每一测试项目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计算书,事先确定相应的警戒值,以判断位移或受力状况是否会超出允许的范围,判断施工和周围建筑物是否安全,是否需要调整施工步序或优化原设计。因此,测试项目的警戒值的确定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警戒值应有两部分控制:总允许变化量和单位时间内的允许变化量(允许变化速率)。根据有关规范与标准,警戒值定为如下:

支护结构变形警戒值 序号 监测内容 安全域 警戒域 危险域 备注 1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最大<25 坡顶<15 最大25~35坡顶15~20 最大>35 mm 桩顶>20 mm 3mm/d 2 支护结构竖向位移 <20mm 20~30 mm >30 mm 3mm/d 3 周边建筑物沉降 <20mm 20~30 mm >30 mm 3mm/d 4 地面道路沉降 <20mm 20~30 mm >30 mm 3mm/d 5 周边建筑物倾斜 <1.5% 1.5~2% 2% Δh/B 十一、雨季施工的措施 1、雨季施工应加强临时道路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雨季施工加强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的排水工作,并对全线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对有危害线路及构造物的隐患及时清除。

2、雨季喷射混凝土施工要严格按规定执行,砼施工中,要备有应急用的遮雨材料和防雨措施。

3、注意天气变化,做好边坡稳定监测工作。遇到大暴雨时,观测频率应加密,并及时加强现场巡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作好防灾排险工作。

4、作好物资材料防雨防潮,准备足够的薄膜、彩条布等物资。水泥、钢筋要加盖雨布等,避免受潮或生锈。

5、作好基坑坡顶和坑底的排水工作,严禁基坑积水和坡体渗水。

6、对未支护或刚支护好的坡面应用彩条布遮盖,防止冲刷坡面。

十二、应急措施 分析和预测支护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是支护成败的关键,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砂袋及砂土,必要时可对被动区采取压重法,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和抵抗基坑隆起。

2、对于局部土体剥落,可采用沙袋填充和预留注浆管封闭注浆。

3、对于局部土体较湿不能成孔的部位,可采取同长度φ48钢管替代土钉。

4、如边坡变形较大,可加长土钉进行加固。

5、对于自稳性能差的土层采取先喷砼后打土钉的施工工艺。

] 验算项目: 1-1剖----------------------------------------------------------------------[ 验算简图 ]----------------------------------------------------------------------[ 验算条件 ]----------------------------------------------------------------------[ 基本参数 ] 所依据的规程或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基坑深度:

6.800(m)基坑内地下水深度:

7.800(m)基坑外地下水深度:

7.800(m)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

1.000 土钉荷载分项系数:

1.250 土钉抗拉抗力分项系数:

1.300 整体滑动分项系数:

1.300 [ 坡线参数 ] 坡线段数 3 序号 水平投影(m)竖向投影(m)倾角(°)1 1.290 4.300 73.3 2 1.000 0.000 0.0 3 0.750 2.500 73.3 [ 土层参数 ] 土层层数 4 序号 土类型 土层厚 容重 饱和容重 粘聚力 内摩擦角 钉土摩阻力 锚杆土摩阻力 水土(m)(kN/m^3)(kN/m^3)(kPa)(度)(kPa)(kPa)1 粉土 1.670 16.7 20.0 17.0 15.0 75.0 70.0 合算 2 粉土 2.780 18.2 18.0 14.0 16.0 85.0 75.0 分算 3 粘性土 4.530 18.7 18.0 14.0 12.0 85.0 75.0 分算 4 粉土 2.590 18.3 18.0 14.0 16.0 80.0 80.0 分算 [ 超载参数 ] 超载数 1 序号 超载类型 超载值(kN/m)作用深度(m)作用宽度(m)距坑边线距离(m)形式 长度(m)1 满布均布 10.000 [ 土钉参数 ] 土钉道数 3 序号 水平间距(m)垂直间距(m)入射角度(度)钻孔直径(mm)长度(m)配筋 1 1.600 1.500 10.0 100 6.000 1D16 2 1.600 2.700 10.0 100 6.000 1D16 3 1.600 1.700 10.0 100 5.000 1D16 [ 花管参数 ] 基坑内侧花管排数 0 基坑内侧花管排数 0 [ 锚杆参数 ] 锚杆道数 0 [ 坑内土不加固 ] [ 内部稳定验算条件 ] 考虑地下水作用的计算方法:总应力法 土钉拉力在滑面上产生的阻力的折减系数:

0.500 ******************************************************************* [ 验算结果 ] ******************************************************************* [ 局部抗拉验算结果 ] 工况 开挖深度 破裂角 土钉号 土钉长度 受拉荷载标准值 抗拔承载力设计值 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满足系数(m)(度)(m)Tjk(kN)Tuj(kN)Tuj(kN)抗拔 抗拉 1 1.700 44.2 0 2 4.300 44.5 1 6.000 6.6 105.1 60.3 12.759 7.325 3 6.000 44.0 1 6.000 4.4 82.5 60.3 15.065 11.016 2 6.000 44.0 98.6 60.3 1.793 1.097 4 6.800 43.8 1 6.000 4.4 71.6 60.3 13.043 10.985 2 6.000 21.7 88.0 60.3 3.249 2.228 3 5.000 110.4 89.6 60.3 0.649 0.437 [ 内部稳定验算结果 ] 工况号 安全系数 圆心坐标x(m)圆心坐标y(m)半径(m)1 2.063 0.939 8.998 4.210 2 1.470-0.010 8.441 5.989 3 1.281-1.003 8.043 7.348 4 1.213 1.064 9.188 9.250 [ 外部稳定计算参数 ] 所依据的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土钉墙计算宽度: 8.000(m)墙后地面的倾角: 0.0(度)墙背倾角: 90.0(度)土与墙背的摩擦角: 10.0(度)土与墙底的摩擦系数: 0.300 墙趾距坡脚的距离: 2.040(m)墙底地基承载力: 200.0(kPa)抗水平滑动安全系数:

1.300 抗倾覆安全系数:

1.600 [ 外部稳定计算结果 ] 重力: 814.3(kN)重心坐标:(4.597, 3.039)超载: 49.6(kN)超载作用点x坐标: 5.520(m)土压力: 122.0(kPa)土压力作用点y坐标: 0.000(m)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 110.6(kPa)< 200.0 基底边缘最大压力设计值 171.2(kPa)< 1.2*200.0 抗滑安全系数: 2.209 > 1.300 抗倾覆安全系数: 23808588.000 > 1.600 验算项目: 2-2剖----------------------------------------------------------------------[ 验算简图 ]----------------------------------------------------------------------[ 验算条件 ]----------------------------------------------------------------------[ 基本参数 ] 所依据的规程或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基坑深度:

5.300(m)基坑内地下水深度:

7.800(m)基坑外地下水深度:

7.800(m)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

1.000 土钉荷载分项系数:

1.250 土钉抗拉抗力分项系数:

1.300 整体滑动分项系数:

1.300 [ 坡线参数 ] 坡线段数 3 序号 水平投影(m)竖向投影(m)倾角(°)1 0.840 2.800 73.3 2 1.000 0.000 0.0 3 0.750 2.500 73.3 [ 土层参数 ] 土层层数 4 序号 土类型 土层厚 容重 饱和容重 粘聚力 内摩擦角 钉土摩阻力 锚杆土摩阻力 水土(m)(kN/m^3)(kN/m^3)(kPa)(度)(kPa)(kPa)1 粉土 1.670 16.7 20.0 17.0 15.0 75.0 70.0 合算 2 粉土 2.780 18.2 18.0 14.0 16.0 85.0 75.0 分算 3 粘性土 4.530 18.7 18.0 14.0 12.0 85.0 75.0 分算 4 粉土 2.590 18.3 18.0 14.0 16.0 80.0 80.0 分算 [ 超载参数 ] 超载数 1 序号 超载类型 超载值(kN/m)作用深度(m)作用宽度(m)距坑边线距离(m)形式 长度(m)1 满布均布 10.000 [ 土钉参数 ] 土钉道数 3 序号 水平间距(m)垂直间距(m)入射角度(度)钻孔直径(mm)长度(m)配筋 1 1.600 1.500 10.0 100 1.000 1D16 2 1.600 1.800 10.0 100 1.000 1D16 3 1.600 1.500 10.0 100 1.000 1D16 [ 花管参数 ] 基坑内侧花管排数 0 基坑内侧花管排数 0 [ 锚杆参数 ] 锚杆道数 0 [ 坑内土不加固 ] [ 内部稳定验算条件 ] 考虑地下水作用的计算方法:总应力法 土钉拉力在滑面上产生的阻力的折减系数:

0.500 ******************************************************************* [ 验算结果 ] ******************************************************************* [ 局部抗拉验算结果 ] 工况 开挖深度 破裂角 土钉号 土钉长度 受拉荷载标准值 抗拔承载力设计值 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满足系数(m)(度)(m)Tjk(kN)Tuj(kN)Tuj(kN)抗拔 抗拉 1 1.700 44.2 0 2 3.700 44.4 1 1.000 4.3 9.1 60.3 1.667 11.102 3 5.300 44.2 1 1.000 3.4 0.0 60.3 0.000 14.133 2 1.000 2.1 0.0 60.3 0.000 23.137 4 5.300 44.2 1 1.000 3.4 0.0 60.3 0.000 14.133 2 1.000 1.1 0.0 60.3 0.000 43.855 3 1.000 38.8 14.1 60.3 0.291 1.244 [ 内部稳定验算结果 ] 工况号 安全系数 圆心坐标x(m)圆心坐标y(m)半径(m)1 2.063 0.489 7.498 4.210 2 1.454 0.006 7.469 5.888 3 1.262-2.296 8.646 8.946 4 1.253-1.634 7.896 8.064 [ 外部稳定计算参数 ] 所依据的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土钉墙计算宽度: 8.000(m)墙后地面的倾角: 0.0(度)墙背倾角: 90.0(度)土与墙背的摩擦角: 10.0(度)土与墙底的摩擦系数: 0.300 墙趾距坡脚的距离: 2.040(m)墙底地基承载力: 200.0(kPa)抗水平滑动安全系数:

1.300 抗倾覆安全系数:

5.基坑及降水监理细则 篇五

一、工程概况

1.1车站结构

本文以深圳市地铁某站点为参照物, 进行深基坑工程的系统研究。该地铁站处于两条特殊线路的交叉位置上, 整体的规划呈现为南北走向的总体分布, 总长度长达600米, 车站总体设计成地下三层的结构, 属于岛式车站, 典型断面为图1所示。

车站所采用的施工方式为明挖顺作法, 在基坑的主体位置设置了五道竖向支撑, 第一个层面上的支撑材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 在下层部位采用长度以及厚度适宜的四层横向钢管支撑, 钢管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纵向间距, 并总体分成六个层面进行阶段性施工开挖, 并在开挖过程中按照进度吊装钢管进行支撑处理, 从而使得连续墙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

1.2场地地质

车站场地总体来讲较为平坦, 只有极小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起伏, 并且存在岩基台地, 地层的整体分布状况大致对称, 以基坑为中轴心两侧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地下水量十分充足, 整体水位也相对较高。在地层表面覆盖多种类型的填土, 不仅有杂填土和粉土, 还有粉质粘土以及粉砂和中沙, 除此之外, 还有粗砂以及坡积粉质粘土[1]。地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 风化程度相对来讲较为严重, 并且在微风化层中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深度变化, 总体来讲, 地质条件不够标准, 规格相对较差。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土质成分十分复杂, 力学性质分布不够均匀, 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差异。

一、计算成果及分析

2.1施工造成的变形发展

本文参照了地下连续墙在水平变形方面存在的变化规律, 针对深基坑工程展开了降水以及开挖方面的探讨, 分析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对邻近建筑物造成的沉降方面的影响, 讨论了其产生变形的规律。

地下连续墙所产生的水平位移总体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整个墙体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扰动到了墙体两侧的土体, 在这种情况下, 墙体两侧所受到的水平方向上的力就处于失衡状态, 这样一来墙体就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形, 周边土体的整体受力情况就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并再次达到平衡的受力状态。伴随着整个施工过程, 地下连续墙全部都是向着基坑的内部方向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水平位移。在针对第一层土体进行开挖作业时, 地下连续墙的顶端位置所发生的水平位移程度最大,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还没有进行第一道支撑的具体安装, 在完成这道支撑的安装工作之后, 再进行开挖和降水, 地下连续墙的顶端位置将不会产生明显的位移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 对于保持墙体稳定性来讲, 第一道支撑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第一道支撑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架设工作, 在此基础上保证支撑架设的施工质量[3]。通过大量的实际研究能够发现, 针对内支撑数量较多的基坑来讲, 对于任何一个工况, 围护墙体绝大多数都是在开挖面的附近位置发生最大程度的变形, 在开挖作业进行到基底位置时, 同样是在开挖地面位置发生最大程度的变形。针对本算例来讲, 发生最大程度水平位移的位置是在坑底上部, 与地面距离大约3米,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够明确了解在土层设置中, 不同混合岩的具体分界位置, 受到坑外土压力的的影响, 变形程度最大的位置开始逐渐上移, 这样一来就能够了解, 在围护结构中不良土层所处的位置直接影响着发生最大程度变形的墙体位置。

2.2地质条件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将会对连续墙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同时使得建筑基础或者墙体的变形规律也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当地下连续墙处于中风化岩中时, 周边的环境所发生的地表沉降整体分布, 以及发生的水平方向位移。从计算结果上进行对比能够了解到, 如果连续墙处于中风化岩的嵌固中, 开挖作业所引发的一系列沉降方面的变化, 以及水平位移的总体数值相对于微风化岩来讲数值更大, 在开挖过程中, 如果深度不同, 地下连续墙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具体分布情况也会呈现出不同, 当开挖作业进行到坑底位置时, 连续墙所产生的位移在侧向位置急剧增加23%, 在地下连续墙的底端位置所产生的侧向位移比原来大了6倍。

通过把中风化岩以及微风化岩中地下连续墙所发生的水平位移以及沉降状况的对比, 能够将沉降发展过程清晰的展示出来。在沉降发生的整个过程中, 基础面始终都保持在平面状态, 这样一来就能够明确平均沉降是在两角点的基础上所取的平均值, 而差异沉降就是在两角点的基础上产生的差值, 相对于微风化岩来讲, 当地下连续墙处于中风化岩中时, 所发生的沉降数值大了将近一倍[4]。出现这种情况总体来讲能够归结为两方面原因, 首先是针对中风化岩来讲, 渗透性相对来讲更高。另外, 中风化岩在变形模量方面远远小于微风化岩, 受到降水影响导致沉降增量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同, 使得有效应力的数值增加。

结语:在深基坑工程中, 全面的基坑施工将会引发各方面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根据开挖以及降水的实际情况, 进行邻近基础沉降方面的具体分析, 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对于沉降的影响, 这样一来, 就能够对影响沉降的因素进行全面了解。

参考文献

[1]万宝, 陈敏, 叶伟敏.超大深基坑变形特征的数值模拟及其实测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3, 1 (11) :12-15.

上一篇:好莱坞压轴高分灾难巨制《深海浩劫》观后感下一篇:中药制剂之散剂的制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