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2024-09-24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12篇)

1.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篇一

国史概要马兆勋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读书笔记

书籍信息

书名:《中国大历史(黄仁宇作品系列)》

作者:黄仁宇

出版发行:三联书店 2007年北京第2版

关于“大历史”的一些思考

“大历史”即Macro-history,是黄仁宇先生类比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将宏观和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到历史研究中,所原创的词汇。他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中国大历史》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中国大历史》求一个远景,笔法虽然细致,场景却总是朝代更替,权力斗争的大场面。黄仁宇先生提出“大历史”这种新颖的研究历史的方法,以独特的视角,带给我们一种与看编年体或纪传体史书不一样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广泛的归纳与高度的压缩综合,使得已经熟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出另外一种姿态。

“他(费正清教授)重分析,我主张综合,他坚持以二十年为研究的范围,我动辄牵涉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他用演绎法,我用归纳法。”①作者在序言中提出的观念以及不断的强调综合之必要,使我回忆起一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何谓宏观与微观,哪一个更重要?何谓微观,一秒钟?一分钟?何谓宏观,二十年?一个世纪?诚然,对于一个人,一秒钟算是微观,二十年算是宏观。可是正如黄仁宇所言,对于历史而言,二十年不过是一瞬,如何能算做宏观?即使是作者口中的一个世纪、一个朝代,普通人一生无法企及的长度,对于上帝或者佛祖这样的存在,是否会觉得一个世纪也不足为提呢?这样说来,相对于佛学中的“一刹那”,一秒钟岂不是都显得漫长!

如果我问,一秒钟能做什么,这个问题也许无从回答。但是如果把时间扩大到一分钟来谈,就简单多了,看了一个广告,或者看了一篇短文。那么把时间继续扩大,一个钟头,也许回答就会变成看了一本书,吃了一顿饭。那么考虑一天的时间干了什么,我们会说,早上看书,下午逛街,晚上看电影。很神奇的现象,一天只不过是86400秒的叠加,一秒钟能做什么不好回答,但是却能很轻易的回答一天能做些什么。从一分钟到一天,我们在说一天做了什么的时候,并不是说1440个分钟分别做了什么,也许只是很简略的一句话“我睡了一天”。86400秒和1天,就物理上来说是相等的,但是我们看来却是截然不同。在看历史的时候,以二三十年着眼去看,或是动辄几百年几个朝代,我们总能看到不同的东西。发现不同的“道”。① 楷体字内容为摘录《中国大历史》中的语句。

我所说的“道”即是老子所言“道”。“由于自然现象与人事变动都是根据相同的内在律动,所以两者是同一的。”宇宙间的万物运行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黄仁宇先生所言“内在的律动”。“道”的存在,使得世界得以成为我们现在所见的世界。历史总是“应当如是”,而我们研究历史,正是为了去了解它“何以如是”。为什么伟大的思想总是诞生于乱世?为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作者受挫而作?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总觉得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着历史的前进,我只能用洪流去形容,历史的洪流是任何人都无法去反抗的。无论什么人什么事都只不过在顺应着历史的潮流罢了。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似乎也在寻找一种影响朝代更替的内在的规律。“我认为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乃是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我刚将书寄往剑桥,不久之后就接李约瑟博士来函:‘哎呀,’他写着,‘一切靠抽税而转移!’”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我们似乎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中国几千年历史影响朝代更替的内在律动。

人是很渺小的,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但是我们能够通过研究历史看到整个人类发展衍化的轨迹,从中寻找到一些安身立命所需要的东西。万物都在遵循着“道”而演化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宏观的综合或微观的分析,总能发现不同的“道”。

看待历史应尽量避免掺入个人情感

中国大历史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蒋介石、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看法亦无非出自个人之爱憎。可是他们代表广大的群众运动,所得的成果又大都已成为既成事实,不可逆转,那我们就应当考虑这些群众运动之积极性格及其前后连贯的出处,不能全以本人之恩怨当作历史之转折点了。”

“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这句话不无道理。历史上,权力斗争之晦涩曲折,个人心思之蜿蜒深邃,早已融入个人血脉之中。道貌岸然之下,行的全是些尔虞我诈之事。黄仁宇先生的书中,在位的帝王,不是玩弄权术,出卖他人的高手,就是个被人玩弄于指掌间的小儿。即使至今日,各等官吏高言远大于作为,又在玩那套道德为上,暗里黑钱的把戏。在历史上,似乎永远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也许我们可以反过来看,获胜的一方永远都是正义的。胜者王败者寇,这是必然的。胜利者理所应当拥有改变舆论导向的能力,毋庸置疑。所以,我们看到的历史未必就是历史,也很难有完全客观公正的史书。《资治“通鉴》英译为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Aid In Government,再直译回来即是‘用以资助于行

政的一面完全的镜子’,当然不放弃传统道德的立场,而司马光本人就卷入了王安石改革的漩涡,他的观念免不了一个历史‘应当如实’演进的偏见,而不及于我们亟欲知道‘何以如是’展开的因果关系”。《资治通鉴》无法做到完全客观。而以“春秋笔法”写成的《春秋》,也是明显的带有孔子的个人感情色彩。在我的观念里面,看历史,就是单纯的去看历史上发生的事,而不掺入自己的个人情感与看法,不去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或对错,尽量避免被史书作者的情感所影响。

早在余华的随笔集《我能否相信自己》中,就看到一个近乎真理的观点——“事实”总是要比“看法”强的多。“人们总是喜欢不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几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于是人们真以为一叶可以见秋了,而忘记了它其实只是一个形容词。”美国著名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这样教导他的弟弟:“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著名的作家蒙田也对这个看法表示同意,“按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事物的正误是愚蠢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虚荣和好奇在作怪,‘好奇心引导我们到处管闲事,虚荣心则禁止我们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但丁说道:“我喜欢怀疑不亚于肯定。”

1943 年,IBM公司的董事长托马斯·沃林胸有成竹地告诉人们:“我想,5台计算机足以满足整个世界市场。”另一位无声电影时代造就的富翁哈里·华纳,在 1927 年坚信:“哪一个家伙愿意听到演员发出声音?”而蒙田的同胞福煦元帅,这位法国高级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军总司令,对当时刚刚出现的飞机十分喜爱,他说:“飞机是一种有趣的玩具,但毫无军事价值。”1899 年那位美国专利局的委员下令拆除他的办公室一样,理由是“天底下发明得出来的东西都已经发明完了”。

以上的事实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只是饭后谈话的笑料。但是可以发现,这些错误并不是由于他们信口开河,并不是不负责任地说一些自己不太了解的事物。他们所说的恰恰是他们最熟悉的,无论是托马斯·沃森,还是哈里·华纳,或者是福煦元帅,都毫无疑问是自己领域的权威。问题就出在这里,权威往往是自负的开始,就像得意使人忘形一样,他们开始对未来发表看法了。而“对他们来说,未来仅仅只是时间向前延伸而已,除此之外他们对未来就一无所知了。”

余华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中很少有自己的看法,《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余华仅仅是平淡的叙述一个故事,正如我在《中国大历史》中看到的,作为一个史家,黄仁宇先生没有太多的品评,只是讲述史实,内中给出自己的逻辑。历史自有其自我的逻辑和自我的选择。因此在历史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极力避免“看法”的产生。就像黄仁宇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无非出自个人之爱憎,然而历史仅仅是已经发生的一些事罢了。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的,“我写的历史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

备受推崇的汉武帝刘彻,他大刀阔斧的对外战争,在很多人看来是积极正面的,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也成就了他一世英名,但是连年战事,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也使得文景时期恢复好转的国力迅速衰竭,成为东汉灭亡的原因之一。着眼于他个人,就会发现他虽为一代英明的帝王,也有着明显的暴力倾

向,杀人过多。同为东汉人物,如今看来,王莽或许只是历史上一个类似于跳梁小丑的角色,但是我们客观一点看的话,也能发现王莽个人的能力是不可小觑的,若当时王莽的改革能成功(谁也不敢保证他的失败是必然的),或许他又会是截然相反的形象了。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应该竭力避免掺入个人情感,客观公正多方面的去看,会有更多的收获。另一方面,既然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哀叹或者欢欣,都已毫无用处,不如以之为镜,来观察我们自身,这才是读史的意义所在。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的基础地位。因为我涉猎不深,阅历尚浅,对于黄仁宇先生在书中所表达并不能全部彻底的体会,但读完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这一点——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

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中,有一段描述上古时代社会权利重心转变的文字:“游猎之民,渐进而为畜牧,其人之好战斗,喜掠夺,亦与游猎之民同,凡畜牧之民,大抵兼事田猎。而其力且加强。因其食物充足,能合大群;营养佳良,体格强壮之故。牧群须人照管,其重劳力愈甚,而掠夺之风亦益烈。只有农业是源于搜集的,最初本是女子之事。低级的农业,亦率由女子任其责。其后逐渐发达,成为生活所必资。此时经济的主权,操于女子之手。土田室屋及农具等,率为女子所有。部族中人,固不愿女子出嫁;女子势亦无从出嫁;男子与女子结婚者,不得不入居女子族中,其地位遂成为附属品。此时女子有组织,男子则无,或虽有之而不关重要。所以社会上有许多公务,其权皆操于女子之手。如参与部族会议,选举酋长等。此时之女子,亦未尝不从事于后世家务一类的事务,然其性质,亦为公务,与后世之家务,迥乎不同。实为女子的黄金时代。所谓服务婚的制度,即出现于此时。因为结婚不能徒手,而此时的男子,甚为贫乏,除劳力之外,实无可以为聘礼之物之故。其后农业更形重要,男子从事于此者益多。导致以男子为之主,而女子为之辅。于是经济的主权,再入男子之手。生活程度既高,财产渐有赢余,职业日形分化。如工商等业,亦皆为男子之事。个人私产渐兴,有财富者即有权力,不乐再向女子的氏族中作苦,乃以财物偿其部族的损失,而娶女以归。于是服务婚渐变为买卖婚,女子的地位,又形低落了。”从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随着经济而转变。经济是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

纵观中国或是世界各国古代社会,总能发现农业的重要性,而农业恰恰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本书的前几章,黄仁宇先生就着眼于“黄土”,进行阐述。世界上另外四大文明发源地,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希腊爱琴海区域,古玛雅区域,同中国黄河流域相类似的,均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农业得以发展,而成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或许正是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很早便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周。“现存的资料不能使我们确定周民族的来源。他们留下来的一段简短传说,也和其他原始民族的传统一样充满着神话与幻想,可是这传说不断的提及农业”;“这时候(商朝末年)周民族是商所节制的部落国家之一,以西安

为中心,在渭水流域拥有农业基地”;“因为黄土之纤细,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如木制之梨及锄。周朝的开国,与推广农业互为表里,显然是得到这种土壤特性的裨益。于是在公元前1000年,中国社会即已在文化上表现出均匀一致。它的基层细胞的组织与小块耕地的操作结下不解缘,也表现出家族的团结。”

而在接下来的春秋时期,农业也体现出其地位。“在《春秋》里经常有邻国的军队越界夺取收成的记载。饥荒时拒绝粮食之接济尤其可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不难想象,当日各大国要较小国家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所控制的资源能够在赈灾是发生确切的功效,所以在吞并的战争中也得到广泛的支持。”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连亘三个多世纪的乱世期间,也能看到农业的身影。曹操以重视农业而闻名。而他得以在混乱的军阀混战中崛起,与他重视农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三国中的另外两国也同样如此。“现代学者引用‘经济枢纽区域’(Key Economic Areas)的说法,企图将长期分裂的局面,作比较深切的解释……这种说法,有它的优点。从曹操之不能征服南方的两个国家看来,和东晋在淝水一战足以击退来犯之优势敌军的事迹看来,经济枢纽区域好像确有其事”。

北魏是这个时期一个较为成功的朝代,他的统治者及其重视农业的发展。“在初期建立帝国的时候,拓跋民族以其为少数民族而无悠长的文化传统,注重以俘获的人口加强其农业发展。公元391年,拓跋珪与匈奴一部作战大获全胜……匈奴的领导人物及家属共五千人全部处死,余剩的部落民众一律发配到黄河河曲今日之包头附近,强迫改作农民,土地和农具由国家配给。迄至5世纪,同样的办法也照样施于其他的部落。……拓跋朝廷又能外御其他游牧民族如蠕蠕(柔然)的侵犯,内具恤灾救荒的资源,凡此都增加其本身之威信。”北魏在将都城南迁后的公元485年,颁布了“均田令”,将土地收归国有,这一举动更是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为后世不断模仿。

同样是在这一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农业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诸多朝代中,极少有不重视农业的。从周朝的“井田制度”开始,王莽的改革,北魏的“均田令”,元代初期的“重农”政策,历朝历代,统治者均将农业视为立国之根本,而农业的发展也成为国家强大的基础。

我举以上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农业的繁荣或是自然环境的优越能与经济的发达,国家的强盛等同。与之相反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以微观经济学角度看来,人们是会对激励(incentive)②做出反应的。“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齐桓公就是典型依靠优越自然条件使国家富强的例子。而战国时期混战的胜利者——秦——位于现在的陕西省附近,自然条件比不了东部平原的国家,我们无法说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势。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其强大的绊脚石,似乎反而成为其助力。“一般很少提及,秦国实际上得到经济落后的好处。经济落后才能强调农业一元,动员起来,专一雷同,内部的凝聚力也强。”

再想象一下这样一个情景。两个国家,一个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另一个面积很小,自然资源匮乏,地理位置不太好。也许多数人会觉得这样的比较是无意义的,前者较后者拥有绝对的优势,绝对比后者强盛的多。但我们看当今世界,俄罗斯与日本,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面积17,075,400平方公里,横跨两个大洲,覆盖超过八分之一的地球陆地。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与多个国家接壤,航运交通极为便利。另一个是面积仅为377,835平方公里的岛国,资源匮乏自然不用说,交通位置也不能称之为优越,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经常发生自然灾害。这样的两个国家,俄罗斯虽不能不称之为强盛,但比起日本还是差了一截。俄罗斯倚靠优越的自然环境,大量出口自然资源以维持国内经济发展。而日本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只能依靠进口他国资源。现在,日本是世界七大工业国集团中,亚洲至今唯一的成员国,亦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先进国家及第三大经济体,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或许与其他某些国家的政策有关。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国家自身。这与“破釜沉舟”的故事,大概是同样的原理。

依本人愚见,一个国家只有在国民解决了生计问题,不再为吃饱穿暖发愁之后,才有了谈论“上层建筑”的资本。经济正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但发展经济也有多种方法。我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自然要走自己的道路,同时也应该纵向以史为鉴,横向上借鉴邻国经验,少走弯路。② 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作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曼昆《经济学原理》

2.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篇二

2.蚕桑和丝织。考古发掘表明, 这一技艺之始创是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约与黄帝时代相当。作为蚕桑丝织的母国, 中国的丝织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3.琢玉。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 (zhǔ) 文化的精美玉器都经琢 (zhuó) 制而成。那是一种以轮带动作精细加工的工艺, 可琢深孔和细如发丝的纹饰, 是上古时期的一种高精技术。

4.汉字。汉字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汉字的创建和衍变, 它的形、音、义之构成, 都自成一体。

5.木结构营造技艺。数千年来, 中国人的居室、作坊、宫殿、庙宇均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而与欧洲以石构建筑为主判然有别。

6.青铜冶铸术。中国的青铜文明较为后起, 但技术上却后来居上且自成体系。

7.十进位值制记数法。逢十进位、以所在位置定该数之值, 称做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中国之后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8.以生铁为本的钢铁技术。中国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发明了生铁冶铸术, 比西方约早18个世纪。

9.中式烹 (pēnɡ) 调术。中式烹调在炊具、技法、菜式、餐具等方面都与西方大异其趣, 彰显着中国饮食文化和烹饪 (rèn) 技艺的独创、卓越与精致。

10.中医。被誉为岐 (qí) 黄之道的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约自周代起逐步形成, 经长期发展趋于成熟并得到完善。

11.髹 (xiū) 饰。髹饰是漆艺的古称。中国是漆树的原生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用漆装饰和保护器物。

12.制瓷。中国是瓷器制作的母国, 其英文名称China即由此而来, 因大量外销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13.造纸术。中国古代又一重大的原创技术成就。它的发明与推广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字书写载体及传承方式。

14.漏刻。漏刻借水流量测度时间, 漏指漏壶, 刻为箭刻即有时间刻度的标尺。在公元18世纪以前, 漏刻一直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计时仪器。

15.印刷术。印刷术由中国始创。从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到北宋时的活字印刷, 中国印刷术传播到了韩、日等国, 之后又被引入欧洲,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6.茶的栽培和焙制。中国是茶树的原生地。经过长期的实践, 人们逐渐掌握了茶树栽培、茶叶焙制及饮用的成套技艺, 形成了饮茶的习俗。

17.指南针。中国人早在战国时期便具有了某些磁学知识, 用磁针导航始自宋代。指南针和船尾舵、水密隔舱、对风力的有效利用等杰出发明为远洋航行的航向把握、动力与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极大地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空间。

18.火药。火药的发明与炼丹术有紧密联系,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加热的爆燃现象是在唐代发现的。其后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 几经改进, 在军事上显示了巨大威力, 并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19.深井开凿技术。四川自贡地区至迟自宋代起即开凿小口径的卓筒井, 用以汲卤 (lǔ) 煮盐。之后, 约于明代发展成使用冲击式顿钻法以及泥浆提升、固井防塌、钻具打捞等技法的成套深井开凿技术, 至清代井深可达千米。

20.水运仪象台。由苏颂、韩公廉于公元1092年创制的水运仪象台, 是以水为动力、由一系列齿轮机构传动、集天象观测、演示和计时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天文仪器。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 也是古代最大、最复杂的机械装置。

21.珠算。算盘是最早的计算器之一。“珠算”一词始见于战国, 但用算盘做珠算成熟于宋代。这一发明极为卓越和独特, 充分表现了中国人的想象力。

22.火箭。由喷射推进的火箭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至迟在公元13世纪上半叶, 筒式的飞火枪已在战争中使用。明代火箭武器的射程可达三四百米, 并出现了集束式火箭、飞弹型火箭、二级火箭和往复式火箭的雏形, 是现代火箭和导弹的先导。

23.曲发酵酿造技术。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酒。其中, 唯独中国的白酒是由人工制曲、用内含真菌和酵母的曲种来发酵的, 这是人类最早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实践。这一技艺还广泛用于醋、酱和酱油的酿制。韩国的大酱、日本的酱汤也都源自中国。

24.精耕细作的生态农艺。约从战国时代起, 精耕细作逐步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一种传统方式, 经长期发展至明代趋于定型。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既合乎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 又与注重环保和生态平衡的现代理念相契合, 从而在当前和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仍蕴 (yùn) 有充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新中国反腐历史大盘点 篇三

第一次反腐告诫 1949年3月5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在这个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向全会人员做了重要报告,《报告》号召全党必须警惕党内的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必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一次轰轰烈烈惩治腐败的斗争 鉴于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揭发出大量贪污浪费现象,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在“三反”运动中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贪污犯9942人,判处无期徒刑的67人,判处死刑的42人。

第一个被处死刑的高级干部贪污犯 1951年11月下旬,中共河北省第三次代表会议揭露出天津地委前书记刘青山及书记张子善的巨大贪污案。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在保定市举行了公审刘、张二犯的大会,依法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

第一部惩治贪污的法律 1952年4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了政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这一共有十八项条款的惩治贪污法律文件,对贪污罪以及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保障了当时“三反”运动取得彻底胜利,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系统性的反贪法律文件。

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准则 1997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这一准则共分三章十八条,第一次详尽地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这个准则的出台,标志着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中央首次发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2005年初,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央制定并发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4.《中国大趋势》读书笔记 篇四

一、多学习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总书记说过:“学习是进步的根基”。工作以来,我先后在乡团委、区政府办公室、市委老干部局等单位工作,并有机会多次到市委组织部跟班学习。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我都坚持常学习,勤思考,重应用,通过学习尽快的胜任岗位工作。在学习时间上,注意合理解决工学矛盾,尽量抽出时间坚持自学,做到不因工作忙而放松学习,也不因学习紧而贻误工作;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业务知识与理论知识学习并重,仔细研读《老干部工作文件汇编》、《干部监督工作法规选编》、《组织部门信访工作常用文件选编》、《科学发展观》以及《学哲学 用哲学》等书籍;在学习方法上,既注重向书本学习,更注重从实践中汲取力量;注意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做到虚心请教,学以致用。

二、多实干是干好工作的根本。再多的激情,再好的思路,没有实干的作为,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市委老干部局决定开展离休干部历史资料征集活动。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近千人次的登门采访、近万幅图片的征集修剪以及近百万文字的组稿付印,时间相当紧、任务相当重,人手又相当少,在当时看来几乎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然而,在局领导的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和亲自参与下,全局同志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坚持做到“五加二”、“白加黑”,抽出一切可以抽出的时间干工作,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建国60周年来临之际,给每一位老同志送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贺礼,受到了广泛好评,并被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老干部部门创新创优优秀成果奖,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体会到,无论你面对的`工作多么陌生、多么困难,只要能吃苦,肯实干,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特别是青年干部,更要趁着年轻,多干事,多增长才干,才能提高得快。

三、多沟通是干好工作的保证。沟通是打开心门的钥匙,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法宝。在做老干部工作中,经常要接待一些带着问题而来的老同志,从交谈中,我能够明显感受到,他们大都期盼着与人沟通,被人理解。到干部监督处帮助工作以来,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因为,伴随着信访、电话、网络等“三位一体”举报渠道的建立和发展,组织部门信访接待对象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的范畴,信访量大、面广、事杂,仅上半年就已接待了来信、来电、来访261件次。不同的信访对象,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特别是一些信访老户,性格特点非常鲜明。因此,在工作中,更要注重沟通,讲究方法,要多尊重、多商议,要从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杯解渴的热水做起,拉近与来访者之间的心里距离。还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倾诉,在完全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再掌握好时机节点,适时插入,做好政策解释。尤其是当对方出现情绪失控或是说话出现明显差错的时候,不能紧追不放,更不能看笑话。而是要抓住时机,主动进行沟通,交换思想,促成问题的解决。总之,我坚信,在信访工作中,真情能融坚冰,沟通能解难题。

四、多总结是干好工作的关键。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和工作方法虽不相同,但都有其规律性,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不断适应新的环境,这对我们年轻同志尤为重要。工作中,我坚持每隔一段时间就把工作学习和思想中的各种收获、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及时理清思路,看看思想方法是否对路,工作方法是否对头,哪些事情做得成功,有何经验,哪些事情值得总结,有何教训。到干部监督处帮助工作以来,临时性、突击性、事务性的工作很多,工作计划常被打乱,如不认真总结,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我坚持每天下班后把一天中领导交办的事情和已经做完的工作再疏理一遍,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再分析一下明天的工作如何安排,哪些事情要急办,哪些事情可以缓一缓。通过总结提高,对于接手的新任务我自然而然的先进行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区别对待,这样也就做到了统筹兼顾,尽可能地避免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了。

5.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篇五

直到有一天,大夫申无畏来见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你来干什么?来喝酒还是来听音乐?申无畏就回答: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猜不出来,想请您帮我猜猜。楚庄王很感兴趣,于是就让申无畏说。申无畏说:楚国山上,有只大鸟,身披五彩,可真荣耀,一停三年,不飞不叫,人人不知,是什么鸟?楚庄王告诉他:这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申无畏得到答案后,磕了个头就走了。

果然,楚庄王立即开始操练兵马,向他的敌人反击,没过多久他就击败了相国,又打垮了晋国,作了霸主。原来,楚庄王饮酒作乐不务朝政都是装的呀!其实他早有打算,他认为相国的权力太大,他刚即位,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势力与之抗衡,所以他是在故意麻痹敌人,使之放松警惕,等待时机,反戈一击。看打这里,我对楚庄王真是佩服极了!他真不愧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

6.读书笔记-历史 篇六

作者介绍:

L.S.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StavrosStavrianos)(1913—2004),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

1913年生于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在克拉克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历史教授、西北大学的荣誉教授和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博士曾因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荣获古根海姆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荷亚去世。其作品除《全球通史》外还有:《1815-1914年的巴尔干各国》、《巴尔干联盟:现代巴尔干统一运动史》、《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现代人的史诗》、《人类的全球史》、《希腊:美国的困境和机会》、《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即将来到的黑暗时代的前途》、《全球历史:人类的过去和现在》、《全球分裂:第三世界充分发展》

写作背景:

《全球通史》(AGlobalHistory)是作者近年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之一,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来的世界》两册,共有7个版本。由于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即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整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本书一经问世,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该书原文厚达一千余页,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多极世界相待时期,上下数十万年,一气呵成。本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移民、种族关系、道德风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本书吸收了近二十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并以较大篇幅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历史,故全书读来颇觉新颖爽朗,有强烈的现实感。从文字内容来看,作者对庞杂的史料取舍恰当,对各种历史事件着笔简要,边叙边议,文字生动;从编写技巧来看,每章前冠以简明提要,承上启下,便于掌握线索,每章末附有选读书目,便于进一步研究。

背景知识: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作为全球史观的代表作,对于中国读者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全球通史》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一种划分方法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是不习惯的,因为大多数中国读者已经按照“三分法”形成了自己对历史的思维定势。但这样一种划分却有利于消除中国读者头脑中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时间位差”,把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真正融入到对整个世界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中去。

众所周知,“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是中国历史学家对世界历史最为常见的阶段划分,也是从前苏联移植过来的一种世界历史阐释体系,实际上是西方学术界“三分法”的变种。它无视“中世纪”只是欧洲乃至西欧独有的历史经历这样一种事实,而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镶嵌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同时也把中国历史的阶段划分置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要比世界历史上的“近代”晚几百年。中国人由此不得不按照中国与世界两个不同的时间表来理解中国的过去与世界的过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无意这样为难我们。它也使用“中世纪”这样的概念,但主要用于描述欧洲的历史进程及其与欧洲以外地区历史进程的比较,而不是要把各地区的历史整齐划一。

实际上,当代多数西方学者都已抛弃了传统的“三分法”,承认“历史在这个星球上不是按同一个速度进行的”。正如美国学者威廉·迈克高希在他的《世界文明史》中所指出的:“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不是基督徒,并且只有亚欧大陆的最西端属于罗马帝国。一个帝国崩溃后,出现的是一个影响全体的但无帝国疆界的宗教,在后来是它的分裂及由一个世俗的秩序取而代之,这种经历对于西方社会是独一无二的。其他社会的历史表现出一种不同的模式。” 目录

1500年前的世界

第一编文明之前的人类 第一章引言:世界史的性质 第二章人类——食物采集者 第三章人类——食物生产者

第二编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1000年)第四章古代文明的起源 第五章古代文明诸类型 第六章古代文明的结束

第三编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第七章最初的欧亚文化高度发达的核心区(公元500年)第八章希腊和罗马的文明 第九章印度文明 第十章中国文明

第十一章古典文明的终结

第四编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500-1500年 第十二章欧亚大陆文化高度发达的核心区-1500年 第十三章伊斯兰教的兴起

第十四章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 第十五章传统的拜占庭 第十六章传统的儒家文明 第十七章革命的西方文明

第五编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第十八章非洲

第十九章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 第二十章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后记

1500年以后的世界 序言

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一章导言: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第二章西欧扩张的根源

第三章西欧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第四章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第五章西方扩张时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六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1763年 第七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第八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第九章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十章科学革命-1914年 第十一章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政治革命 第十三章俄国 第十四章中东 第十五章印度

第十六章中国和日本 第十七章非洲

第十八章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地 第十九章这一时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第四编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第二十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第二十二章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第二十三章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第二十四章走向战争,1929-1939年

第二十五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第二十六章从大同盟到冷战 第二十七章诸帝国的终止 第二十八章两极分化的结束 第二十九章西方的衰落与成功

第三十章后记:我们的黄金时代吗? 历史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附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的影响 译后记 作品评价:

《全球通史》有人类的过去就有如一幅由远及近的画卷,一幕幕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有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嬗变,有帝国的更迭,宗教的扩散;有对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运的宏观思考,也有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的详细介绍;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辩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的忧虑与警示。不同于那种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强加给读者的历史学作品,这本书平心静气,娓娓道来,没有教育人的口吻,却把读者引入到一种求索的境界,让你不由自主地手不释卷。

这本书就是享誉世界几十年、已经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齐名、但比《历史研究》通俗易懂、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的《全球通史》。作者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尽管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来讲过长难记,但它已经随着《全球通史》一起进入了中国人的知识殿堂,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所熟知。这本书问世3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不断再版,不仅为英语国家读者所喜欢,而且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在全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通史类作品。有人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与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阿尔贝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J.M.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维微克·拉纳戴夫的《未来之路》等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本书,可见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心得体会: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

某位学者曾说过,一位史学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显然,阅读一本没有“高尚灵魂”的史书只会令我们这些“圈外人”获得一些所谓的偏见而非一种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所得出的真知灼识;而太过深奥的史学题材又很难让人能够明晰作者所想要展示给读者的真理。这就成了历史学类著作在编写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也成了评定一部史学著作是否出色的依据之一:如何才能写出让读者更易接受,又不失历史精华的史学教科书?

如果你正在读着这篇文章,请试着幻想一下,若干年后你事业有成,和昔日老友最有趣的话题是否莫过于回忆旧时的快乐时光?事业有成的同事坐在一起,最有趣的话题是否莫过于回忆以前一同奋斗的历史?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坐在一起,最有趣的事情也就应该是回忆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最后当然就是全人类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正是在做这件事。

大师穷其一生,以通俗易懂的叙事风格为我们编写了一部“全球史观”的代表作,不同于那种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强加给读者的历史学作品。这部被人们称为“经典中的经典”的《全球通史》,就像一段老友长久的回忆,慢慢道来,没有丝毫教育人的笔墨,却随时将历史的重大变故与当今世界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提醒读者过去与现今的内在联系。由此,对于读者,阅读历史成为了一种乐趣,能够不断对历史和现实两个世界不断进行探寻和解答。例如,《全球通史》对古代安第斯地区的培高平台田地种植方法进行了介绍和阐述,这一项最先发源于安第斯山区,被人们遗忘数百年的古老技术,近年被科学家发现和恢复以后,甚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了推广,这无不提醒着读者,尽管如今“科技”不断发达,我们依然可以从历史中学到我们不曾掌握的知识,依然可以从祖先那获得一些“礼物“……由此,也可以体会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也就是《全球通史》所具有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如果历史学家在编著时只埋头于“从过去到现在“的叙事,而不能站在读者的角度对读者的需求和探索的目标进行充分的关注,那么,毫无疑问这本书的读者只会是专业的历史学者或学生。正如开篇所说,诸如我这类“圈外”的读者,甚至很难将其完整阅读下来,更别提能够有所收获。当你在阅读《全球通史》时,你会觉得你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在思考未来,当你对这个世界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你就能够对世界未来的走向有一个自己的判定。《全球通史》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让我们从世界的过去,看到未来,即它能够给任何读者带来十分强烈的“现实感”!

而直到翻开这本书,你才会发现它比任何媒体杂志都能“爆料”。

在原始社会,狗吃粪便这种在现在社会令人生厌的行为对维持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起着很大作用;公元前3000年,一位埃及人父亲对儿子说:“用心学习吧孩子,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和学习相比,用心学习一天,得到的好处一辈子也享用不尽。”生活安逸的人,注定要被淘汰;在加利福尼亚人的文化里,是没有“你的”、“我的”这两个词的,所以加利福尼亚人对生活总是充满着满足和幸福感,而也正是这两个词,让我们现代人短暂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无法解释的罪恶;早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蒸汽机就被埃及人发明了,只不过他们用它开关庙宇的大门;中世纪伊斯兰教的势力从中东不断向周围扩张,直至非洲、中亚东部、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这一点至今仍深刻的影响着世界事务的进程,当今世界围绕“大中东”的诸多矛盾冲突的缘起也就可以有所追溯……

诸如此类不论大小的历史事件就如同作者在与老友的谈吐之间,平心静气的娓娓道来,个中精华,还等你慢慢去体味。

二十世纪不断发展,人们在短短一百年里的发展超过了以前的总和,但是在这短短一百年间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却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海洋地理学家雅克·库斯托发出警告说:“人类在20世纪中对地球造成的伤害也许比先前全部人类历史中造成的还要多。”人类在不断发展中也被一些问题所困扰,水污染、资源短缺、恐怖主义、宗教矛盾……显而易见,如果人类不能清楚的了解历史,不能改正自身之过,我们就有很大可能还会陷入其中!如果以1500年为界,在对比1500年前后的历史之后不难发现: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拥有令人自豪文明的近代所发生的战争要少得多,而随着社会的与日进步,人们拥有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和进步,随着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强,发生的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人类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历史发展的正常轨道?在不断前进的历史中我们是否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而不成为后世引以为戒的反例?

7.历史读书笔记 篇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是什么书啊?《历史》,看它那黄色的衣服,见上它那白色的粗体大字。是那么的稳重、优雅。好像一名绅士。翻开目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黑色的题目。上古时期的《尧庙》、《夏禹治水》、《夏代的历史与夏商之际夏民族的迁徙》、清朝的《努尔哈赤宝剑》、《圆明园的毁灭》等《十五个朝代》、《世界上伟大的皇帝》看《夏禹治水》,让我对大禹产生敬佩。他为国家为人民管理好了水,让老百姓们安居乐业他是多么的爱国啊!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老百姓们。我们要学习他那爱国的精神和善于思考的精神和品质。

让我对清朝政府的腐败而生气。圆明园那么大那么能体现中国历代文化的园林就是因为清朝的腐败而毁于一旦。我们要崛起,要努力学习,要让中国重新振作起来。要让中国重新振作起来。我读了十五个朝代让我知道了中国有十五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特点。看《世界上伟大的黄帝》我觉的当皇帝非常辛苦,要管朝中的大臣,又要管天下黎民的沧苦,正的是万分辛苦.读完了,历史是一部传载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民明历史的精华,也让我明白了许多.看历史让我对中国历代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喜欢着本书。

8.《历史三调》读书笔记 篇八

《历史三调》的读书报告是我大学第一学期里唯一的文科作业,读完此书时,概括来我得到了对“义和团”运动的大致了解和对“历史”本身的所思所想以及几点对学习历史的启示,收获不小。

关于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在读此书之前,我和很多同学一样知之甚少。什么是义和团?它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它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回顾?......简要概括,义和团运动就是在封建阶级的统治下,下层劳苦人民的生活质量连年下降,导致群众自发的组建自卫组织,其后来的发展又历史性的遇到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由于当时人们的无知,义和团仇视一切与洋人有关的东西,有用洋物者“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无知的”拳民“们甚至残忍杀害了无数信教的中国同胞。如果说这种极端情绪只是在民间的话,那还不至于惹出什么大麻烦。不过很不幸的,这股力量卷入了一场更加巨大的政治斗争之中并被迅速催生成更为可怕的政治运动。义和团的极端行为引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联合打压。这场运动最终以辛丑条约的签订告终,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每人为义和团陪一两银子,同时俄国还趁机占领了东北。

我认为“义和团”运动本身有一定的必然性,它发生在一个特殊时期,西方文明和古老的东方文明交汇的时期。也许出乎其参与者意料的,它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又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义和团“运动仍被冠以“反帝爱国运动”的美名,只是这样的美名未免太过牵强。他们真的在“反帝“吗?他们分明是在非黑即白的“排外“,他们真的”爱国“吗?光是被他们杀害的同胞数目就远在洋人之上,还”顺带“让中国又多一次耻辱。这让很多不了解真相的人们曲解了这段历史,失去了从义和团运动中反思的机会。

关于历史

柯文教授的这本专著不同于大部分的历史专著,他在向我们揭开义和团的面纱之前煞费苦心的撰写了一些文字,其中辩证的向读者说明了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之间有着比表面上更复杂,细腻的关系。这些文字对我来说比这本书的主题“义和团”更有意义,它让我认识到,同一段历史,用不同的眼光去回顾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历史事件的真相被淹没在错综复杂、含混不清的实际经历和被神话化的各种碎片中。历史学家的工作就是客观、有条理地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但是经历和神话包含着人类的情感,对历史学家而言它们是很强的干扰和很重要的影响。人类的历史不可能离开人类的情感和而独立存在,我想,没必要把历史的真相和实际经历,后世的神话化剥离开,因为正是后者的存在才能让现在的我们从中反思,总结,不犯相同的错误。

9.世界历史和救赎历史读书笔记 篇九

芦台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郑志焕

面对历史的长河,人类有时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将走向何处?

作为沧海一粟般的生命,要想认识远远超出自身存在范畴的真相和意义,从根本上说是无法做到的。人类的智慧经过了无数代的积累,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哲学家仍在不懈地寻找一个思想制高点,使人类能够读懂历史的深邃和辽远,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用一条合理的脉络串联起来。任何生命和事物的意义,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而言。对历史的思索,正是人类对自我的关注。

《世界历史和救赎历史》完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作者卡尔·洛维特是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学生,1897年生于德国慕尼黑,1973年卒于海德堡。在这本书中,他逆溯而上,从布克哈特、马克斯到奥德修斯、奥古斯丁,论述了十二位哲学家、神学家的关于人类历史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内在联系,从中可以了解欧洲关于历史思想的演变和对人类自我认识的大致脉络。

卡尔·洛维特把西方历史观的发展大致梳理成三个阶段:古希腊历史思想,以救赎为指向的历史神学,以进步为鹄的的历史哲学。

古希腊历史思想起源于自然本体论,是人类对历史的最初觉醒。在希腊人看来,大自然万物化生,四时运行,时间的变化以此为准则,是一种无目的、周期性的循环运动。人和世界的生存原则应遵从自然秩序。那时,古希腊人大约还未形成真正的独立意识,对大自然的依赖心理使他们本能地认为,历史的变化同大自然一样,是不断地重复。

与古希腊人的自然历史观不同,当人类认为存在世界是由唯一的上帝所创造时,时间也被看作是由上帝创造并并体现上帝的意志,历史成为人类实现最终救赎的过程。基督都的末世论观点把历史赋予了终极意义和直线轨迹。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奥罗修斯、约阿希姆、波舒哀等。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说:“在可见者中间,世界是极大者。在不可见者中间,上帝是极大者。然而,有一个世界存在是我们所见,有一个上帝存在是我们所信。我们最确定无疑地相信上帝,它创造了世界。我们是在哪里听到上帝的?再也没有比《圣经》更好的地方了。在《圣经》中它的先知说:‘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对于奥古斯丁来 1

说,同一事物永恒重复中的更迭,是毫无意义的,基督教为爱上帝的人许诺了拯救和永恒的幸福,就无法实现。没有希望,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未来。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使欧洲人把自己逐渐从上帝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人类需要一种新的历史观。近代历史哲学把历史的终极意义由救赎转化为进步,由超验转化为世俗。历史的道义不再由上帝而是由人类承担,也就是由神义论转化为人义论。这种转化起源于十七世纪欧洲的精神危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怀疑、反对神义论到建设人义论,从维科、伏尔泰、蒲鲁东、孔德、孔多塞、涂戈尔、黑格尔到马克斯,在十九世纪,进步论终于完成了它的建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伏尔泰迈出了最初谨慎而决定性的一步。有两件事对他来说是影响巨大的。一是中国的发现。当一种循环的天文学时序与体现上帝创世的纪元相矛盾时,欧洲人开始从一种非基督教的成熟而富有优越性的古老文明来审视自己。伏尔泰开始了对上帝创世说的抨击。在《老实人》这部哲理小说中,他有力了驳斥了万事万物都是上帝为人而设的言论。二是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伏尔泰对教会的天谴说亦持反对态度。之后经过蒲鲁东、孔德、孔多塞、涂戈尔等人对神义论的攻击,而科学的发展也证明了神义论的虚无。孔德指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三个阶段:神学或者虚构的阶段,形而上学或者抽象的阶段,科学或者实证的阶段,进步在反对天意的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阵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在道义论的框架中,对天意的一种理性定义。即在历史进程中,对自己个人利益的追求乃是由一种规定他们意志和决定的隐匿冲动推进的。普通的目的和特殊的意图在热情的行动的辩证关系中相遇了。各个民族和个人不知道自己实际中追求的是什么,无论它们是顺从还是违背上帝的意志和目的,它们都是上帝手中的工具。马克思则完全推翻了神义论,洛维特说:“世界曾由于黑格尔而变为哲学的,变成为一个精神的王国。而如今,哲学则由于马克思而变为世俗的,变为政治经济学,变为马克思主义。”在洛维特看来,“《共产党宣言》的隐秘历史不是他自觉和唯物主义和马克思本人对它的看法,而是先知主义的精神。《共产党宣言》首先是一个先知主义的档案,是一项判决,是一种对行动的呼唤,而绝不是一种纯粹科学的、建立在经验事实上的分析”。共产主义是“一个没有上帝的上帝之城——马克思的历史弥赛亚主义的终极目标”。

洛维特历史哲学的深邃和惊人之处在于,对这种转化的解释。他认为,进步论正是脱胎于救赎论,它延续了对终极意义的追求,对历史道义的肯定,只是它以进步替代了救赎,以人类的自身意志替代了上帝的意志。所谓“进步的理念接过了天意的功能,即预见和为未来筹划”(P87)。

在作者对欧洲历史哲学的梳理中,体现了两组对立:道义论和自然秩序的对立,道义论中的救赎论和进步论的对立。道义论反对自然秩序,进步论反对救赎论。

在进步的历史哲学取得胜利和统治地位之后,对历史发展的认识是不是已经大致确定了呢?人类是不是已经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在本书中,洛维特把布克哈特放到了马克思之前(书的编排顺序与时间顺序正好相反)。

布克哈特在哲学上放弃了历史哲学。他认为要把历史知识升华为人类智慧。历史的道理是人类的知识所不能达到的,从而拒绝探究终极目标。他说:“在一个起点和终点都不为人知,中点又处在不断运动中的世界里,真正的怀疑论肯定有自己的位置。”历史的全部意义建立在连续性的基础之上,它是所有特殊的历史评价的普遍尺度。假如真有一场根本的危机打破了我们历史的延续性,那么,这也将是历史的终结。连续性高于一种单纯的延续,低于一种进步的发展,因为它不是建立在那种自鸣得意的假设之上。那种假定认为,整个历史进程的目的,就是我们目前的中庸状态,它是历史程序的目标和完成。但是连续性高于单纯的延续,因为它没有单纯地接受传统的东西,而是自觉地保存和更新它。自觉的历史连续性创造着传统,同时又从传统中解脱出来。历史的连续性是“人的此在的一种本质性利益,因为惟有它才能证明人的此在存续的意义。”

同时,布克哈特认为“新的、伟大的、解放人们的东西”只有“在于权力、财富和事务的对立中”才能产生。“它必将有自己的殉道者,按照它的本性,它必然是某种不顾一切的政治灾难、经济灾难和其它灾难而浮出水面的东西。”在对尘世生活感到无可救药之后,他相信,最终将不是自由的教养,而是宗教,才能把人类从灵魂正在遭受的败坏中拯救出来。但是,他曾放弃学习神学,对现代基督教并不感兴趣。也许,他热爱一种宗教般的超越精神,而不是宗教本身。

那么,洛维特本人,他自己的历史哲学观是什么样呢?也许他在绪论中的这段话能说明他的观点:“提出不能用经验的方式来回答的问题,是神学和哲学的 3

特权。关于最初和最终事物的问题就属于此列。它们之所以保持其意义,恰恰因为没有任何答案能够使它们归于沉寂。假如历史的意义在历史事件中已经自明,那么根本不存在关于历史的意义这个问题。但另一个方面,只是就一种终极意义而言,历史才可能表现为毫无意义。只有在有所期待之后,才会产生希望。但是,我们完全按照有意义和无意义来探究历史,这本身就是受历史制约的:犹太思想和基督教思想提出了这个漫无边际的问题。认真地追究历史的终极意义,超出了一切认知能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它把我们投入了一种只有希望和信仰才能够填补的真空。”

也许,在洛维特看来,布克哈特代表或部分代表了一种虽然早已诞生但仍需发展的历史哲学(所以他把布克哈特放在马克斯之前),这种历史哲学的结构不同于道义论的历史观(无论神义论还是人义论),而是古希腊式的自然历史观。它只是对进步论的一种矫正,还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洛维特并没有给出答案。人类将走向何处?或许,只有整个人类史,从诞生到灭亡,才能给出最正确无误的答案吧!

10.《大外交》读书笔记 篇十

《大外交》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的一部著作。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见解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

美国是一个道德上有洁癖的国家,其建国先贤秉承的是洛克对于人性的乐观认识,追求人性的至善至美。正如基辛格在书中所说:“在追求其历史道德信念上,没有比美国更具理想主义的国家。”因而在美国还未成为能超级大国之前,其奉行的是“孤立主义”继而是“门罗主义”,表示我不屑于欧洲的肮脏外交手段,而保持自身的道德洁净。然而当美国发现自身实力已经可以主宰欧洲各国的命运时,其对道德的忠实信仰又使她感觉自身肩负有将她所信奉的价值观推行于世界,将备受 邪恶价值观侵扰的人民解救出来的责任。这种转变,由“威尔逊主义”发挥到极致。纵观20世纪美国每一次走出“孤立主义”的封闭,其领导人无不是利用道德对美国人的天生感召力:威尔逊使美国参与一战和小罗斯福使美国参与二战的理由都诉诸德国领导人在道德上的出轨,而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理由都诉诸共产主义的邪恶本质。

欧洲的外交传统理念过于尔虞我诈,外交仿佛变成了一种互相欺骗的艺术。但美国的外交传统理念又过于幼稚,妄想跨越国家自身的利益而追求一种虚幻飘渺的普世价值。基辛格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基辛格的现实主义思想:从国家至上到均势

17世纪法国主教黎塞留开创了“国家至上”的现实外交。强调国家利益的黎塞留在外交上打败了强调宗教热情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在基辛格看来,黎塞留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他是唯一抛弃中世纪道德及宗教束缚的政治家。基辛格试图用这个例子说明以僵化的意识形态来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碰上不择手段的国家利益者未免太过不堪一击。这犹如两个参加格斗的选手,一方碍于规矩缩手缩脚招招不致命,另一方则为了保护自己不挨拳头无视规矩期望招招能把对方打倒。显然重视规矩的一方由于思想上的束缚更容易被打倒。当然格斗选手比赛是犯规赛后会有惩处以警示这种犯规,但外交不同于格斗比赛,所谓的“规矩”

都是大家长时间共同默认的,如果一方打破,没有更高的机制可以警示这种“违规”。因而在没有更高机制束缚国家行为的国际关系中,自己给自己套上意识形态的枷锁未免太过愚蠢。

但显然“国家至上”的原则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国家有强弱之分,可以说只有在两个实力相近的国家之间才有适用范围。当弱国面对强国,这里所谓的“国家至上” 原则应该是放弃与强国争夺小的国家利益以换取本身能存在于世上。基辛格后提到:“国家至上可作为个别国家的行为准则,但对如何面对国际秩序的挑战却未提供 任何答案。它可能导致某些国家有称霸的野心,或是形成国际间的均势。”显然没有一国希望有别国称霸而本国的利益被随时蹂躏,均势便无可避免地成为“国家至 上”原则之后平衡各国利益的有效机制。

基辛格认为:“均势很少是来自刻意的安排,反而是为了阻止某一国扩张的野心而形成的结果。”由于欧洲没有一个绝对霸权国家,而彼此距离又如此接近,因此任何一国稍有扩张之心,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就能达到均势的结果。19世纪初四国同盟成功阻击了拿破仑的扩张,在维也纳会议后维持了欧洲近40年的和平。均势可以说都不是各国最初所竭力追求的目标,只是在缓解各国利益冲突时而达到的最优结果。基辛格认为均势正是各国互相妥协的最优方案,而更能让各国的 利益都最大化。因而他认为后“国家至上”原则的外交政策应该以均势为基础。

一战休战以后,美国威尔逊总统把一战的原因归于均势,他曾公开指责均势会制造不安,而且是建立在“虎视眈眈的觊觎及利益的对立”至上。但基辛格明显持完全相反的态度,他认为导致一战的发生正是欧洲各国抛弃了均势:“战前欧洲各国的领袖无视于历代维护均势的苦心,放弃了可免于最后摊牌的定期调整工作。”不同于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基辛格在有关和平的认识上可能更倾向于老罗斯福总统:“和平天生便很脆弱,惟有永远的保持警戒,以强者的武力及透过有志一同者的结盟,始能加以维护。”因此,在基辛格给出的对比之中,维持均势尽管复杂困难,均势确是和平的一大利器。

可以说基辛格试图在用他的均势思想说明现实主义外交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黑暗狡诈,唯己利是图。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和平的期望是普世的。从结果主义出发,达到理想结果的手段并不很重要。如果均势能比威尔逊所倡导的全球舆

论力量更能有效达到和平的目的,均势很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各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11.读书笔记-《大数据时代》 篇十一

初次见到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教授是在《对话》栏目中,当时谈及当今各种科技信息的变化,然后在主持人的各种提问下,我逐渐了解到“大数据”这个名词,他也是现在对于大数据最有发言权的预言家。一位睿智的人总是能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然后在中央财经频道的特别节目《指尖上的商机》系列节目中,也谈及到大数据对于当今时代的影响和蕴藏的巨大商机。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智者交谈。今天我翻读《大数据时代》,细细品读这位智者给我们的礼物。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一个概念“大数据”,他不是单单的说数据很大,或者数据很多的意思,真正的意思是: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它告诉我们一种超越现在的对于数据的一种分析方法,这个方法建立在尽可能多的数据上。下面让我们合上此书,让他从我们的思想深处开始发声吧。

首先,大数据时代是建立的基础就是有一个很庞大的数据库,我们分析的对象不是抽取样本,而是用全部的数据作为样本,“样本=总体”。这样我们能够把要调查的对象精确到每一个个体,我们能够对每一个个体提供个性化分析和服务。我们会摆脱抽样样本的误差和失误,同样我们能够细化我们研究的对象和分析的数据。我们分析的适合一个大的整体,也适合每一个个体。这是大数据分析的基础。

第二,大数据是由很多不同的纷繁复杂的数据汇总在一起的,我们必须接受他们的复杂性和不精确性,我们的研究方向除了寻找因果关系之外,增加了一种相关关系的研究。我们通过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结论或者是模型。在这里我们应该重点看一下,相关关系是我们打开的另一扇窗,而不能关闭因果关系的现在开着的窗户。我们开始重视相关关系,但是不能放弃对于因果关系的研究。作者也在文中阐释我们的生活还是需要因果关系的,甚至我们需要大数据算法师,我们需要了解“黑匣子”中的神秘。这是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的。

第三,大数据的原始来源是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为了有尽可能多的数据,我们现在有了电脑,搜索引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社交平台,还有无数的传感器等等,我们可以把文字,位置,动作,喜好等所有的世界进行量化,他都可以用数字表示,这就是我们所有的纷繁复杂的原始数据,他们是一座钻石矿,由于无数种的相关组合可以不断地挖掘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是我们不断利用大数据的基础。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的数据。

第四,未来在过去的尘埃中。我们分析大数据最大的作用就是预测未来,知道下一步你会做什么,知道下一个最危险的事物或人。我们用什么方法预测未来。这是一个商业,政府,甚至世界的时代,我们分析的方法就是动用自己敏锐的思维发现相关性,然后动用我们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我们用统计学研究出一个模型。通过模型我们能够预测未来。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数据,思维和技术。现在我们有快速分析的工具,正在不断收集数据,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人类的思维,一个能够分析相关性,能够创新使用数据的思维。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把统计学,软件工程师和创新思维结合在一起的人才。

第五,我们能够知道每一个人的位置,喜好,关注什么,即将干什么等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我们赤裸裸的暴露在阳光之下,或者我们正在暴露中,我们的隐私应该受到保护,这也是大数据时代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我们匿名分析信息,到最后我们还是能够精确到个人,我们需要有人负责,这是安全问题,自由和科技或商业的发展产生矛盾,我们应该何去何从?我们担忧的,相信会有人来解决。这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最后,这是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我们可能只有几年的时间去适应这样的变革。等到真正来到之时,能够造成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只能适应这种变化。拥抱这个世界固然很好。但是我们的信息,我们的生活都在一个大数据体系中被收集,被分析。我们用QQ、微信来暴露我们的交际圈;我们用智能手机暴露我们的具体位置;我们用说说、人人等暴露我们的喜好,我们的心情;我们用淘宝、亚马逊、京东

12.历史读书笔记 篇十二

最近,我读了《历史的丰碑》这本书,深受启发和教育。该书追溯了自1840年的战争后,由于清王朝的无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人民饱尝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但也唤醒沉睡着的中国大地。

这是一本浓缩了中国恢宏的百年巨变的大书,更是一本令人感奋、催人奋起的好书,它不但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牢记英雄先烈们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读着这本书,我仿佛亲眼目睹了天安门前阅兵式上那整齐的步伐,威武的军人,美丽的女兵,灿烂的笑容,鲜艳的五星红旗……看见了在温暖的春风中,对外开放使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又恢复了昔日的光辉。读着这本书,我仿佛来到了体育馆,看到运动员们艰苦训练,终于,历经千辛万苦,用血泪和汗水换来那神圣的桂冠。于是,中国人从“东亚病夫”转眼间成了“亚洲巨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为我们伟大的党骄傲。为我们蒸蒸日上的祖国而自豪。作为一名跨世纪的少年,我将认真学习正确的思想,坚定自我信念,爱科学,学科学,逐步掌握高深的科研技术。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勇敢地开拓创新,为“四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谱写我们这一代人更加绚丽的篇章。

上一篇:讲座策划书范文经典版下一篇:传统文化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