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模拟试卷(精选8篇)
1.药剂学模拟试卷 篇一
《药剂学》考试卷
一. 名词解释
制剂
协定处方
增溶
输液剂
表观分布容积
二. 填空题
1.处方作为法律依据应妥善保存,麻醉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年。
2.按照混合原则,不同粉末在混合时,组分、色泽应先加。
3.按包衣材料的不同,包衣片剂通常可分为、4.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大小一般是
5.浸膏剂除另有规定外,每克相当于原药材 g.6.眼膏基质常由、、7.热原通常是由、、8.气雾剂的抛射剂是喷射药物的三.计算题
1.司盘(HLB值为4.3)45%和吐温80(HLB值为15.0)55%混合后的HLB值是多少?
2.欲配制2%的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000ml,应加入氯化钠若干克可调节为等渗溶液?
四.简答题
1.简述输液剂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简述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
五.选择题
A型题
1.在调配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下列不属于四查的内容是:()
A.查处方B.查药品C.查配伍禁忌
D.查药品费用E.查用药合理性
2.中国药典中关于筛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筛号是以每英吋筛孔数表示的B.一号筛孔径最大,九号筛孔径最小
C.一号筛孔径最小,九号筛孔径最大D.十号筛孔径最大
E.以上都不是
3.下列剂型生物利用度比较,一般来说正确的是:()
A.胶囊剂>散剂>片剂B.散剂>胶囊剂>片剂C.片剂>胶囊剂>散剂
D.散剂>片剂>胶囊剂E.胶囊剂>片剂>散剂
4.下列片剂辅料中可作润湿剂的是:()
A.干淀粉B.羧甲淀粉钠C.糖粉
D.乳糖E.硬脂酸镁
5.下列辅料可作肠溶衣材料的是:()
A.乳糖B.阿拉伯胶C.滑石粉
D.淀粉E.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6.与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相关的性质为:()
A.HLB值B.在溶液中形成胶束C.具有昙点
D.在溶液表面定向排列E.以上都是
7.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称为()
A.醑剂B.溶液剂C.甘油剂D.合剂E.糖浆剂
8.常用于w/o型乳剂基质的乳化剂是()
A.司盘类B.聚山梨酯类C.卖泽类D.十二烷基硫酸钠E.泊洛沙姆
9.注射剂的PH一般控制的范围是:()
A.3—11B.4—9C.5—10D.6—10E.8—10
10.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被高温破坏B.具有水溶性C.具有挥发性D.易被吸附E.可被强酸、强碱破坏
11.除另有规定外,滴丸剂的溶散时限为:()
A.15minB.20minC.30minD.45minE.60min
12.一般多晶型药物中生物利用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稳定型>亚稳定型>无定型B.亚稳定型>无定型>稳定型
C.稳定型>无定型>亚稳定型D.亚稳定型>稳定型>无定型
E.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
B型题(13—15题)
写出下列处方中部分成分的作用
【处方】 醋酸可的松(微晶)5g
硼酸20g
硝酸苯汞0.02g
羧甲基纤维素钠2g
聚山梨酯-800.8g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13.渗透压调节剂()
14.助悬剂()
15.抑菌剂()
X型题
16.关于片剂包衣的目的,正确的有:()
A.增加药物的稳定性B.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C.提高片剂的生物利用度D.避免药物的首过消除
E.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
17.下列可供注射剂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有:()
A.大豆磷脂B.卵磷脂C.司盘-80
D.泊洛沙姆E.十二烷基硫酸钠
18.混悬剂的稳定剂包括:()
A.助悬剂B.助溶剂C.润湿剂D.絮凝剂E.反絮凝剂
19.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包括:()
A.无菌B.无热原C.可见异物D.融变时限E.渗透压
20.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有:()
A.空气(02)B.温度C.金属离子D.PHE.包装材料
2.药剂学模拟试卷 篇二
1 选教材,制定教学大纲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首先好的教材应该概念清晰准确,内容深浅适中,图表准确,数据可靠,印刷无错误,价格合理[1]。一本好的教材可以给学生清晰的概念、可以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好的教材是老师教学的好帮手和学生自学的好向导。对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对象,要具有不同的培养方向,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需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侧重点。
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医院药房的任务在不断扩大,除了日常的接受、审核医生处方和发放药品外,还要从事部分的制剂生产工作。临床药学专业主要从事的是医院药学的工作,除了掌握工业制剂学,更应具备丰富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剂量及其换算、制剂稳定性和外观质量鉴别、对临床用药方案的设计、药效观察、临床用药剂量调整、血药浓度监控、生物利用度研究等多方面的知识,我们选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方晓玲主编的供临床药学用《药剂学》。而药学专业主要从事药物制剂研究开发、工业生产与质量管理等,侧重于工业药剂学方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更要紧跟前沿结合实际,在讲授基本剂型的同时引进国内外药剂学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设备等,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们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崔福德主编的《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必修教材。对于护理专业而言,学生的培养往往不要求科研生产等方面的能力,药剂学对于护理专业只是辅助作用,通过对药剂学的学习,让他们对剂型有个大概认识,了解剂型的外观,质量稳定性,配伍禁忌等等,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护理行业,针对专业特点我们主要选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缪立德著作的《药剂学》为护理专业的教材。
2 运用多媒体技术
如何在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制剂工艺,通过各种教学手段通俗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接受,引起学生共鸣,是药剂学教学的难点之一[2]。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板书、投影等难以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载体,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教学内容,制作有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3]。
对于难以掌握的零散理论知识点,可以分门别类归纳总结进行成层次分明的框架结构图;对于复杂繁琐的制剂制备过程可以制作一系列流程图,学习起来一目了然,促进学生对药剂学相关知识的理解联想与记忆,以便于更快的理解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化已经覆盖到各个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网络链接到多媒体课件中,在授课的同时可以网络引导学生洞察药剂学前沿领域的研究方向,实际生产中的所见所闻,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广阔的研究思路,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4],同时也提高了他们业余自学的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可以将难以理解的或表述的复杂生产操作流程,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中,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生动形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运用案例辅助教学
药剂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应用案例举不胜举。在课堂授课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专业穿插不同的应用案例,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索,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如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输液有絮状沉淀产生的情况,这种絮状沉淀往往肉眼很难观察,如有不慎,便会引发输液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半是输液染菌污染了,可能是在制备的过程中,也可能是包装密封不好,储存过程中染菌,原因诸多。在对护理专业的药剂学讲授时,就可以以此为教学案例,把有絮状沉淀的输液瓶作为案例教学道具,让学生发现并寻找制剂的质量稳定性问题,从而思考出现这种质量问题的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警惕,避免临床事故的发生。在临床药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血药浓度监测数据作为教学案例,列举不同病人不同时间段监测的血药浓度结果,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血药浓度稳定和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包括体内因素、体外因素和制剂因素等等,从而让学生对药物的体内变化过程,隔室模型分布情况,药物生物利用度等药剂学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制剂生产研发的案例更是举不胜举。
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案例讨论[5],选择社会中发生的药学事件如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 (欣弗) 引发的药品不良事件等,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利用实验答疑解惑
即便现在的教学手段诸多,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对某些知识点、药剂学现象等的理解产生困惑,这时就需要利用实验课的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有些理论知识在课堂讲述中有一定局限性,学生很难理解,比如药学专业的学生对剂型的制备工艺和原理的理解,诸如乳化、絮凝、反絮凝、顶冲等现象;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对制剂生物利用及体内分布的理解,护理专业的学生对渗透压,溶血等现象的理解等等,这些都是他们在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在授课时应把这些现象加以标记,以便在实验课中给学生更加形象的讲述。同时根据课堂授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实验教材进行调整,把实验课充分利用起来,而不仅仅是走过场。实验教学针对学生平时思考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利用实验的机会发掘并解决疑惑,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开拓了思路,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加强实践考评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因为学生有很多在课堂理论学习中的问号,实验课中的问号,需要到实践中考察解决,而也有很多实际问题也是在课堂的学习中接触不到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实践机会,让他们将课堂所学结合到实际生产,现实工作中,更好的掌握药剂学这门课程。比如制剂的制备工艺往往了解了,但实际生产中的中试放大,边缘效应又是他们想象不到的,因此实习实践学习非常重要。通过安排学生深入到制剂单位、研究所、医院临床科室、药剂科室,进行必要的参观实习,可以使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和现场教学有机地连在了一起,相得益彰,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6]。
6 结语
总之药剂学的教学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目前我们还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作为一名药剂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业务素质、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从教材选择、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实验答疑和实践考评五个方面, 对不同专业的药剂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结合平日工作实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化药剂学教学改革, 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药剂学,教学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1]王秀敏, 高学敏, 朱铉.药剂学教学改革与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 10 (6) :671-673
[2]李磊, 何晓韬.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巧[J].中国科技信息.2005, 17:205
[3]徐敬东, 王跃秀, 候晓莉, 等.多媒体教学与教改创新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 5 (12) :1138-1139
[4]葛月宾, 向梅先, 邓旭坤, 等.药剂学教学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8, 7 (5) :474-475
[5]陈军, 蔡宝昌.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J].药学教育.2007, 23 (6) :31-33
3.浅谈《药剂学》的学习方法 篇三
关键词:药剂学 学习方法 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R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22-01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属于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涉及面广。在药剂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很多基本理论、处方设计、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方面内容。药剂学与很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包括化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化学等。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药剂学各分支学科,包括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等。药剂学也是很多药学院校开设的主干课程,药剂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药学毕业生的整体能力和质量,也影响到各分支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如何学好药剂学,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学好药剂学的主要方法。
1 明确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建立学习方法
在学习药剂学这门课程之前,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药剂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药剂学的研究方向包括哪些?药剂学是利用现代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备成合理的应用形式(即剂型)的一本实践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贯穿于各章节的学习内容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剂型概论(普通药剂学)和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对象是药物制剂。但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些要点。例如有些学生会问“如何分离中药的某些成分”、“某单体成分的药理活性如何”等类似问题,学生将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研究内容混为一谈,学习起来比较混乱。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反复明确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学生应该清楚知道药剂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比较庞杂并且知识点较多,学习起来需要不断的记忆和理解。但在药剂学的学习方法上,可以以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和特点为纲,逐渐扩展内容到主要组成、制备工艺、所用辅料、质量评价、发展概况等方面。根据剂型概念和特点可以推断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制备工艺等。例如,学习脂质体制剂新技术时,应以其概念和特点为基础,即脂质体是含有磷脂和胆固醇的双分子层的封闭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然后再扩展到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包括溶剂注入法、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等)、脂质体的分类(包括大单室脂质体、小单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脂质体的质量评定指标(包括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等)。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介绍脂质体的发展概况及新型的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光敏脂质体及热敏脂质体)等。在学习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剂型概念和特点,找到制备工艺—分类—质量评定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是药剂学的各知识体系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
2 理解药剂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重点内容
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成型过程的相关理论、制备工艺及合理的处方设计。其原理渗透到各章节中,是学习药剂学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理解基本的制剂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制剂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例如,片剂是各药物制剂使用最广泛的固体剂型。根据片剂的特点,有三种压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粉末制粒压片等。那么如何选择各压片方法呢?湿法制粒压片法是最经典和广泛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药物和辅料均匀制备成流动性很好的湿颗粒,经整粒后再进行压片,有效地解决了片剂均匀度、流动性等问题。理解了这样的压片原理,可以进一步重点掌握片剂的四大辅料(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和润滑剂),理解各种辅料成分及特点及随后的包衣技术。再例如固体分散体技术,主要原理是将药物均匀地分散在载体材料中,药物在载体中以微晶、分子溶液或低共熔物状态存在。固体分散体的意义是在于难溶性药物的高度分散,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在掌握了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介绍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包括溶剂挥干法、喷雾干燥法、熔融法等,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制备方法。并熟悉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包括药物高度分散在载体材料中;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水溶性、吸收及生物利用度;适用于油性药物的固体化;物理稳定性差、载药量小;工业化生产困难等。进一步理解固体分散体的鉴别方法,包括红外光谱鉴别法、粉末X射线鉴别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拉曼光谱鉴别法等。最后掌握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药物的无定型状态、微观形态、药物释放性质等。
3 重视实践及课外探索
由于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探索。广泛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课堂上所学习往往都是最基本和典型的制剂技术。如何将课堂上的制剂理论更好地用于指导实际制剂开发和设计尤为重要。因此,药剂学实验课特别重要。通过药剂学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制剂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药剂学问题的能力。在药剂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思考:为何将药物制备成该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包合物的实验中,采用具有空穴结构的β-环糊精来形成中药提取物包合物,利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来制备该包合物。学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理解书本中所提到的包合物各种理论和实践。另外,学生应多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活动,以课题的形式带动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药剂学问题的思考方式、问题解决模式及应用实践。透过表象看本质,有效地加强各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要学好药剂学要根据药剂学的特点及规律性,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研究方向和内容,突出重点,重视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对药剂学的综合理解。
参考文献
[1]吴卫,黄洁.工业药剂学的教学方法[J].药学教育,2008,24(5):32-33.
4.《方剂学》试卷范文 篇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A型题(2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理论的专著是:[] A《伤寒明理论》B《五十二病方》C《伤寒杂病论》D《内经》
2、活血祛瘀剂属于“八法“中的何法:[] A汗B和C消D清
3、明确提出“十剂”的医书是:[] A《本草拾遗》B《内经》C《伤寒杂病论》D《伤寒明理论》
4、下列哪项不是丸剂的特点:[] A吸收较慢,药力持久B节省药材C便于服用和携带D便于随证加减
5、桂枝汤的功效是:[] A.解表散寒,温肺化饮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解表散寒,发汗祛湿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6、胃肠燥热,脾被约束,肠失濡润之“脾约证”,宜选用:[] A五仁丸B济川煎C麻子仁丸D增液承气汤
7、逍遥散的病机中不包括:[] A气虚B血虚C脾弱D肝郁
8、体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方剂是:[] A清营汤B犀角地黄汤C黄连解毒汤D凉膈散
9、吴茱萸汤的主治证不包括:[] A阳明寒呕B少阴吐利C厥阴头痛D太阴吐泻
10、葛根芩连汤主治:[] A.协热下利B.湿热痢疾C.热毒血痢D.久泻久痢
11、最能体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理论的方剂是:[] A肾气丸B六味地黄丸C一贯煎D大补阴丸
12、心肾两虚之尿频或滑精,宜选用:[] A大补阴丸B桑螵蛸散C左归丸D金锁固精丸
13、朱砂安神丸证的病因病机是:[] A心血不足,阴虚内热B心火偏亢,阴血不足 C肝血不足,虚热内扰D肾阴不足,心肾不交
14、“凉开”三宝不包括:[] A安宫牛黄丸B苏合香丸C至宝丹D紫雪
15、越鞠丸主治六郁,以何郁为主:[] A气郁B血郁C火郁D湿郁
16、温经汤的功效为:[] A祛瘀生新,温经止痛B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C温经散寒,养血祛瘀D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17、风邪初中经络证宜选:[] A大秦艽汤B消风散C补阳还五汤D川芎茶调散
18、麦门冬汤的功效是:[] A滋养肺胃,降逆和中B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C养阴清热,润肺化痰D益胃生津,降逆止咳
19、芍药在真武汤中的配伍意义不包括:[] A利小便B敛阴泄热C敛阴舒筋止身瞤动D养阴柔肝止腹痛 20、镇肝熄风汤中君药为:[] A牛膝B茵陈蒿C代赭石D白芍药
21、保和丸中连翘的配伍意义是:[] A清热解毒B消痈散结C清心泻火D清热散结
22、乌梅丸的组成中不含有:[] A黄连B肉桂C桂枝D黄柏
23、涌吐剂的立法依据为:[] A其高者,因而越之B其下者,引而竭之 C中满者,泻之于内D血实者,宜决之
24、阳和汤中的组成中不包括:[] A麻黄B熟地C桂枝D鹿角胶
25、下列哪首方剂不是当归、生地同用:[] A龙胆泻肝汤B朱砂安神丸C养阴清肺汤D一贯煎
B型题(1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用一次或几次或一次也不用。A5:1B6:1C7:1D10:1
1、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用量比例为:[]
2、左金丸中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比例为:[] A缓下热结轻下热结C峻下热结D润肠通便
3、大承气汤的功用是:[]
4、小承气汤的功用是:[] A“逆流挽舟”B“苦寒直折”C“以下代清”D“培土生金”
5、黄连解毒汤体现的治法:[]
6、泻白散体现的治法:[] A燥痰证B热痰证C寒痰证D湿痰证
7、贝母瓜蒌散主治:[]
8、苓甘五味姜辛汤主治:[] A.补气生血B.补气行水C.补气固表D.补气行血
9、玉屏风散中的黄芪的意义是:[]
10、补阳还五汤中的黄芪的意义是:[] X型题(5分):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以上是正确的。
1、炙甘草汤的主治包括是:[] A心动悸B脉结代C气虚下陷D心脾两虚E虚劳肺痿
2、枳壳、桔梗同用的方剂有:[] A血府逐瘀汤B杏苏散C败毒散D桑菊饮E清气化痰丸
3、六味地黄丸中“三补”补哪三脏之阴:[] A肾B肺C肝D心E脾
4、银翘散与桑菊饮中共有的药物是:[] A竹叶B连翘C芦根D薄荷E桔梗
5、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是:[] A寒热并用B表里同治C辛开苦降D散结除痞E补泻兼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1、方剂的变化包括药味的增减,和。
2、大定风珠中的“三甲“指,天王补心丹中“三参”指,3、理血剂分和两类。
4、主治脾约证的代表方剂为,主治白喉的代表方剂为。
5、四物汤主治,组成为。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正确者在括号中划√,错误者在括号中划×。
1、左归丸主治真阴不足证。[]
2、补中益气汤中以升麻、柴胡为君药,升阳举陷。[]
3、当归四逆汤是由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木通、细辛而成。[]
4、十枣汤的正确煎服法是水煎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服用。[]
5、麻黄汤服后避风寒,加衣被,啜热稀粥。[]
四、组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写出下列方剂的药物组成,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
1、小青龙汤
2、半夏泻心汤
3、玉女煎
4、小建中汤
5、杏苏散
6、羚角钩藤汤:
7、消风散
8、实脾散
9、温胆汤
10、仙方活命饮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龙胆泻肝汤中为什么配伍当归、生地和柴胡?
2、写出酸枣仁汤的组方意义
3、从功效、主治上简单比较玉屏风散与牡蛎散的异同。
4、补阳还五汤主治何证,方中以何为君药,为什么?
5、试比较归脾汤与固冲汤功效及主治方面的异同。
5.药剂学 篇五
1使剂型具有形态特征; 2制备过程顺利进行; 3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4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部位、作用时间或满足生理要求。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1药物分子结构、晶型、粒子大小(对于难溶性药物,粒径>2um时,粒径对药物溶解度几 乎无影响,但粒径<100nm时,溶解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大)。2水合作用与溶剂化作用 3温度
4ph与同离子效应 助溶作用及助溶剂:
系指加入的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复盐 缔合物等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助溶剂多为低分子化合物(非表面活性剂)。潜溶剂: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一定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可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固体分散剂
材料:1聚乙二醇(PEG)、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3表面活性剂类、4纤维素衍生物类、5糖类与醇类、6有机酸类。
制备方法:熔融法、溶剂蒸发法、溶剂-熔融法、研磨法。包合物
常用包合材料:环糊精(CYD)、环糊精衍生物 制备:饱和水溶液法(重结晶法或共沉淀法)、研磨法、超声波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
等渗与等张:等渗溶液系指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而等张溶液系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为生物学概念。
表面活性剂
定义:能使液体表面张力发生明显降低的物质。
阴离子型(去污):高级脂肪酸盐(碱金属皂或一价皂、多价金属皂、有机胺皂)、硫酸酯盐(月桂醇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镁、磺酸盐)。阳离子型(杀菌):苯扎溴铵 两性离子:磷脂类(卵磷脂)、球蛋白类
非离子型:聚乙二醇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也称泊洛沙姆,商品名普朗尼克)、多元醇(脂肪酸山梨坦,span,可做乳化剂。聚山梨酯,Tween,可做乳化剂和增溶剂。)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胶束:低浓度时,表面活性剂会在液体界面发生定向排列,形成亲水基朝向内,疏水基团向外的单分子层,此时疏水基团离开水性环境,体系处于最低自由能状态。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当液体表面不能容纳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时,剩余的表面活性剂自发形成亲水基向水,疏水基在内的缔合体。Krafft点:在低温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加,当温度升至某一值后,溶解度迅速增加,该温度称为Krafft点。越高亲油性越好,亲水性越差;越低亲油性越差,亲水性越好。昙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加热升温时可导致表面活性剂析出,出现浑浊,甚至分层,这种现象称为起浊或起昙,此时的温度称昙点或浊点。是一种可逆现象。
第七章
纯化水:可作为配置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实验用水;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
注射用水:可作为配置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的精洗。灭菌注射用水:可作为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灭菌及无菌操作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及细菌的芽孢全部杀灭。无菌:是指在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湿热灭菌法:利用高压蒸汽、过热水喷淋等手段杀灭细菌的方法。该法穿透力强、传导快,灭菌能力强。
1热压灭菌法:利用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和耐高压蒸汽的药物制剂、玻璃器械、金属容器、瓷器、胶塞、滤膜过滤器。
2流通蒸汽灭菌法:在常压下,采用100度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不耐热无菌产品的辅助灭菌手段。
3煮沸灭菌法:将待灭菌物置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必要时加抑菌剂(三氯叔丁醇)。4低温间歇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热敏感无料和制剂的灭菌。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D值、Z值、F值P99页
第八章
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药物以分子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形成均相液体制剂,如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形成非均相液体制剂,如溶胶剂、乳剂、混悬剂。极性溶剂:水、甘油(30%以上有防腐作用)、二甲亚砜(DMSO,万能溶剂)半极性溶剂:乙醇(20%以上防腐)、丙二醇(延缓许多药物的溶解,增加稳定性。不能与脂肪油相混溶)、聚乙二醇(常用300-600)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状石蜡、乙酸乙酯 增溶剂:常用为聚山梨酯和聚氧乙烯脂肪酸类
助溶剂: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缔合物。茶碱的助溶剂为二乙胺、咖啡因的助溶剂为苯甲酸钠。
潜溶剂:能形成氢键的混合溶剂。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抗氧剂:
水溶性抗氧剂:维C、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油性抗氧剂:维E、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矫味剂 甜味剂:天然的有蔗糖、单糖浆、橙皮糖浆、桂皮糖浆;合成的有阿斯帕坦,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
芳香剂:天然香料(薄荷水、桂皮水)、人造香料(苹果香精、香蕉香精)、胶浆剂(阿拉伯胶、羧甲纤维素钠、琼脂、明胶、甲基纤维素)、泡腾剂
着色剂:天然色素(红色的:苏木、甜菜红、胭脂虫红;黄色的:姜黄、胡萝卜素;蓝色的:松叶兰、乌饭树叶;绿色的:叶绿酸铜钠盐;棕色的:焦糖)、合成色素(柠檬黄、胭脂红、靛蓝)糖浆剂
含有原料药物的浓蔗糖水。矫味糖浆和药用糖浆。低浓度的糖浆剂应添加防腐剂。糖浆剂的含糖量应不低于45%;糖浆剂应澄清,在储存期间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或其它变质现象。含药材提取物的糖浆剂允许含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酊剂
原料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酊剂的浓度除另有规定外,含有毒剧药品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盐析:向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由于电解质的强烈水化作用,破坏高分子的水化膜,使高分子凝结而沉淀。溶胶剂
指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吸附层和扩散层分别带相反电荷的带电层,两层之间的电位差愈高斥力愈大,溶胶愈稳定。溶胶的性质:光学性质(浊度愈大表明散射光愈强)、电学性质(界面电动现象)、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稳定性(向溶胶剂中加入天然的或合成的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剂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为保护胶体。)
制备方法:机械分散法、溶胶法、超声分散法、物理或化学凝聚法。混悬剂
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适合药物:1将难溶性药物制成液体制剂时;2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3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4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等;5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都不应制成混悬剂。
质量要求:1药物的化学性质稳定,在使用或储存期间含量应符合要求;2根据用途不同,混悬剂中的微粒大小有不同要求;3粒子的沉降速度很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4混悬剂应有一定的黏度要求;
增加混悬剂的动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1尽量减小微粒半径,以减小沉降速度;2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同时也减小了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微粒吸附助悬剂分子而增加亲水性。电势过低,加反絮凝剂
沉降容积比F,在0-1内,越大越好。乳剂
指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组成。
乳剂的特点:1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很大,药物吸收和药效发挥很快,生物利用度很高;2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而且使用方便;3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并可加入矫味剂;4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5静脉注射乳剂后分布较快,药效高,具有靶向性,静脉营养乳剂是高能营养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化剂
1表面活性剂
2天然高分子乳化剂:可制成O/W型乳剂,使用这类乳化剂需加入防腐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明胶、杏树胶 3固体微粒乳化剂
4助乳化剂:增加水相黏度的辅助乳化剂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纤维素、海藻酸钠、琼脂、西黄蓍胶、阿拉伯胶、黄原胶、果胶、皂土;增加油相黏度的辅助乳化剂:鲸蜡醇、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硬脂醇。一般W/O专供静脉注射
乳剂的稳定性:分层(可逆)、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
乳剂制备方法:油中乳化剂法、水中乳化剂法、新生皂法、两相交替加入法、机械法、纳米乳的制备
乳剂的质量评定
乳剂的粒径大小、分层现象、乳滴合并速度、稳定常数的测定。搽剂多用乙醇为分散介质、涂剂和涂膜剂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聚维酮,增塑剂常用甘油。正常人鼻腔液的PH为5.5-6.5,滴鼻剂的PH应为5.5-7.5,应与鼻黏液等渗。外耳道有炎症时PH在7.1-7.8,所以外耳道滴耳剂最好为弱酸性。含漱剂要求微碱性。滴牙剂的特点是药物浓度大,往往不用溶剂或少量溶剂稀释。合剂,在临床上除滴剂外所有的内服液体制剂都属于合剂。
第九章
注射剂:原料药或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无菌、无热源、可见异物与不溶性微粒符合要求,PH、装量、渗透压和药物含量等应符合要求,在储存期内应稳定有效。注射液的PH应接近体液,控制在4-9.有些品种尚需进行有关物质检查、降压物质检查、异常毒性检查、刺激性和过敏实验。注射用油:碘值反映油脂中不饱和键的多寡,79-128;皂化值表示游离脂肪酸和结合成酯的脂肪酸量,185-200.酸值表示油脂酸败程度,酸值不大于0.56,越低越好。溶剂:非水溶剂有注射用油、乙醇(浓度超过10%时,注射给药可能会有溶血作用或疼痛感)、丙二醇、聚乙二醇(PEG400)、甘油(不能单独用于注射剂)、二甲基乙酰胺。附加剂:注射剂中的附加剂需符合以下要求1对主药的疗效无影响;2在有效浓度内对机体安全、无毒、无刺激性;3与主药无配伍禁忌;4不干扰产品的含量测定。
附加剂的作用:1增加药物的溶解度;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抑菌;4调节渗透压;5调节PH;6减轻疼痛或刺激。静脉给药与脑池内、硬膜外、椎内用的注射液均不得加入抑菌剂。热源:能够引起恒温动物和人体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总称。热源的性质:
1耐热性:一般情况下,热源在60度加热一小时不受影响,100度加热1小时也不会发生降解,高温可以破坏热源。2滤过性:热源体积小,为1-5nm,可通过一般的滤器,微孔滤膜也不能截留热源。3吸附性:多孔活性炭可吸附热源
4水溶性:由于脂多糖结构上连接有多糖,故热源易溶于水。
5不挥发性:热源的主要成分为脂多糖,无挥发性,故可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
6其他:热源能被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所破坏,超声波及某些表面活性剂(如去氧胆酸钠)也能使之失活。除去热源的方法:
1高温法:由于热源具有热不稳定性,因此可用高温法除去热源。对于注射用的针筒或其他玻璃器皿,在洗涤干燥后,于250度加热30分钟以上可以破坏热源。
2酸碱法:热源能被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破坏,因此玻璃容器等用具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洗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可完全破坏热源。
3吸附法:活性炭对热源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有助滤脱色作用,用量0.1%-0.5% 4蒸馏法:利用热源的不挥发性,再多蒸馏水器内将纯化水蒸馏。5凝胶过滤法:利用分子量的差异除热源
6反渗透法:利用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异,以反渗透法去除热源。7超滤法:超滤膜的孔径最小可达1nm,可截留细菌和热源。注射用无菌粉末:俗称粉针,是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供临用前用无菌溶液配置成注射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物。
第十一章
湿法制粒:是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液体粘合剂制备颗粒的方法。主药和辅料---粉碎---过筛---混合----粘合剂---造粒---干燥---整粒---润滑剂---混合---压片 优点:外观美观、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型好
作用力:附着力和黏附力、界面作用力、固体桥、引力、机械镶嵌。
制粒方法:挤压制粒、转动制粒、高速搅拌制粒、流化床制粒、复合型制粒、喷雾制粒、液相中晶析。
干燥的目的:使药物便于加工、运输、贮藏和使用,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但不是说干燥后水分含量越低越好。
平衡水分是通过干燥除不去的水分;自由水分是在干燥过程中能除去的水分。
结合水分与物料的结合力很强,干燥速度缓慢;非结合水分与物料的结合能力弱,干燥速度较快。干燥技术:
流化干燥,适用于热敏感物料的干燥。不适用于易结块及黏性物料的干燥。
喷雾干燥,常用于中药制剂、抗生素粉针、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和微囊粉末的干燥。微波干燥,是一种内部加热的方法。加热迅速、均匀、干燥速度快、穿透能力强、热效率高,成本高且对有些物料的稳定性有影响。
冷冻干燥,指在低温、高真空度条件下,利用水的升华性进而进行干燥的一种方法。其干燥的原理是将需要干燥的药物溶液预先冻结成固体,然后抽气减压,使水分在高真空和低温度条件下由冰直接升华成气体。蛋白、多肽及基因药物需要冻干,一些在水中不稳定或热敏感的药物如前列地尔、盐酸多柔比星,采用冻干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第十二章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的特点:1大多数活性药物成分即通称的药物均是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将其制成固体制剂,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廉;2相对于液体制剂,固体制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均较好;3固体制剂的包装、运输、使用较为方便。
片剂
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圆形或异型的片状固体制剂。
片剂的特点:1剂量准确,服用方便;2物理化学稳定性好;3运输、携带方便;4生产成本低;5可以满足不同的临床医疗的需要。片剂的常用辅料
稀释剂(填充剂):1淀粉,玉米淀粉粒径5-30um,含水量在10%--14%范围内具有黏附性,其流动性与压缩成型性较差。2蔗糖3糊精4乳糖5预胶化淀粉6微晶纤维素(MCC)7无机盐类8糖醇类。
润湿剂:蒸馏水、乙醇(常用浓度为30%--70%)黏合剂:淀粉浆、甲基纤维素(MC)、羟丙纤维素(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纤维素钠(CMC-NA)、聚维酮(PVP)、明胶、PEG4000---6000、50%--70%蔗糖溶液、海藻酸钠溶液。
常用的崩解剂:1干淀粉2羧甲淀粉钠(CMS--Na)3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4交联羧甲纤维素钠(CCNC-Na)、5交联聚维酮(PVPP)6泡腾崩解剂。润滑剂:是助流剂(减小重量差异)、抗粘剂(以保证压片操作的顺利进行,并使片剂表面光洁)和润滑剂(以保证压片和推片时压力分布均匀,防止裂片)的总称。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助流剂)、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十二烷基硫酸钠。片剂的制备 物料的特性:1流动性好,保证物料在冲膜内均匀冲填,有效减小片重差异;2压缩成型好,有效防止裂片、松片,获得致密而有一定强度的片剂;3润滑性好,有效避免黏冲,获得光洁的片剂。
湿法制粒压片(良好的压缩成型性、粒度均匀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干法制粒压片、直接压片(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容易裂片)、半干式颗粒压片(适用于对湿热敏感且压缩成型性差的药物)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1物料的压缩特性2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3黏合剂和润滑剂4水分5压力
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分析
裂片,片剂内部的压力分布不均匀,预防措施:选用弹性小、塑性好的辅料;选用适宜的制粒方法;选用适宜的压片机和操作参数。松片,黏合力差,压缩压力不足。
黏冲,主要原因有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粗糙不光或刻字。
片中差异超限,主要原因有1物料的流动性差;2物料中的细粉太多或粒度大小相差悬殊;3料斗内的物料时多时少;4刮粉器与模孔的吻合性差。
崩解迟缓,主要原因有1压缩力过大,片剂内部的空隙小,影响水分的渗入;2可溶性成分溶解,堵住毛细孔,影响水分的渗入;3强塑性物料或黏合剂使片剂的结合力过强;4崩解剂的吸水膨胀能力差或对结合力的瓦解能力差。溶出超限和含量不均匀。糖包衣
片芯---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糖衣层---打光 隔离层的材料:水不溶性成膜材料,有玉米朊、虫胶、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包3—5层。
粉衣层材料:糖浆(浓度65%--75%)和滑石粉(过100目筛)糖衣层是加入稍稀的糖浆,包10—15层。有色糖衣层为8—15层。打光的材料常用川蜡。薄膜包衣 包衣材料
普通型包衣材料:改善吸潮和防止粉尘,如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纤维素、羟丙纤维素。
缓释型包衣材料: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乙基纤维素。肠溶性包衣材料:具有耐酸性。醋酸纤维素肽酸酯(CAP)、聚乙烯醇肽酸酯(PVAP)、丙烯酸树脂、羟丙甲纤维素肽酸酯(HPMCP)增塑剂:甘油、丙二醇、PEG 释放速度调节剂:蔗糖、氯化钠、表面活性剂及PEG 固体材料及色素:滑石粉和硬脂酸镁。片剂的质量控制
外观性状:外观完整光洁,色泽均匀;重量差异;硬度与脆碎度;溶出度或释放度;含量均匀。
崩解时限:在一定的液体介质中,片剂崩碎成小粒子,并通过一定的规格筛网所需要的时间。普通片剂15m,薄膜衣片30m,中药薄膜衣片1h,糖衣片1h.胶囊剂的制备
空胶囊主要由明胶、增塑剂和水组成。
淀粉胶囊、甲基纤维素胶囊、羟丙甲纤维素胶囊,其优点为来源广、无交联反应风险、无感染动物来源疾病的风险、适应于所有人群、稳定性高、释药速度相对稳定和个体差异较小。软胶囊的制备
囊壁:明胶、增塑剂和水构成。
内容物:1含水量不应超过5%;2避免含挥发性、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乙醇、酮、酸、酯,因其均能使囊壁软化或溶解;3不得采用醛类,使明胶变性;4液态药物的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或变性,导致泄露或影响崩解和溶出。基质吸附率=基质重量/固体药物重量
质量检查:外观、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
滴丸剂的基质:水溶性基质为PEG(6000、4000、9300)、泊洛沙姆、硬脂酸聚羟氧酯、甘油明胶。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膜剂成膜材料
天然高分子材料:明胶、阿拉伯胶、琼脂、淀粉、糊精。此类可降解或溶解,但成膜性能较差。
合成高分子材料:1聚乙烯醇(PVA)、2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 第十三章皮肤递药系统
经皮递药系统: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一类制剂。优点:1直接作用于靶部位发挥药效;2避免肝脏的首关效应和胃肠因素的干扰;3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副作用;4长时间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峰谷现象,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5减少给药次数且患者可以自主给药;6发现副作用时可随时中断给药。
缺点:1不适合剂量大或对皮肤产生刺激性的药物;2由于起效缓慢,不适合要求起效快的药物;3药物吸收的个体差异和给药部位的差异较大。软膏剂
是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均匀半固体外用制剂。
基质应满足的条件:1性质稳定,与主药或附加剂等无配伍禁忌久贮稳定;2均匀、细腻,具有适宜的稠度、润滑性和涂展性,对皮肤或黏膜无刺激性;3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的分泌物;4无生理活性,不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5容易洗除,不污染皮肤和衣服;6具有良好的释药性。
油脂性基质:1油脂类2烃类(凡士林可通过加入适量羊毛脂、胆固醇或某些高级醇类等改善其吸水性、液状石蜡冬天增多、固体石蜡、微晶石蜡、地蜡)、3类脂类(羊毛脂、蜂蜡、鲸蜡)
4合成:a角鲨烷b羊毛脂衍生物c硅酮,又称硅油,疏水性强、表面张力很小、易于涂布、润滑性好d脂肪酸。
水溶性基质,释药快,无刺激性,易洗除,可吸收组织分泌液,适用于润湿或糜烂的创面。但对皮肤的润滑、软化作用较差,且其中的水分易蒸发而使软膏变硬,易霉败,常需添加防腐剂和保湿剂。常用的有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制备:研磨法和熔融法
油溶性物质-----熔化,水溶性成分-----溶解,混合乳化。
乳膏剂
乳剂型基质的主要组分为油相、水相和乳化剂。常用的油相: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脂肪醇以及调节稠度的凡士林、液状石腊或植物油。O/W俗称雪花膏,需加防腐剂和保湿剂。W/O俗称冷霜
质量检查:外观形状、主药含量测定、物理性质评价、刺激性、稳定性、粒度(不得大于180um)、装量、无菌、微生物限度
凝胶剂
要求:1凝胶剂应均匀、细腻,常温时保湿胶状,不干涸或液化;2混选型凝胶剂中的胶粒应分散均匀,不应下沉结块;3根据需要,凝胶剂中可加入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化剂、乳化剂、增稠剂和透皮吸收促进剂;4凝胶剂基质不应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5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应遮光密封,至于25度以下贮存,并应防冻。
水性凝胶基质优点:1无油腻感,易于涂展,易于洗除;2能吸收组织渗出液,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3稠度小,利于药物释放,特别是水溶性药物的释放。缺点:润滑性差,容易失水和霉变,常需加入较大量的保湿剂和防腐剂。水性凝胶基质常用的有海藻酸盐、明胶、果胶、纤维素衍生物、淀粉及其衍生物、聚维酮、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类(卡波姆)。
卡波姆:商品名为卡波普,为丙烯酸与烯丙基蔗糖或烯丙基季戊四醇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本品为白色疏松性粉末,引湿性强,可在水中迅速溶胀,但不溶解,水分散液呈酸性,黏度较低。当用碱中和时,在水中逐渐溶解,黏度迅速增大,浓度较大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半透明状凝胶,在PH6—11达到最大黏度或稠度。卡波姆凝胶具有显著的塑性流变性质。以卡波姆为基质的凝胶剂具有释药快、无油腻性、易于涂展、润滑舒适、对皮肤和黏膜无刺激性。
纤维素衍生物:常用的有羧甲纤维素钠(CMC-Na)、甲基纤维素(MC)
制备:通常将处方中的水溶性药物先溶于部分水或甘油中,必要时加热;处方中其余成分按基质配制方法先制成水性凝胶基质,再与药物溶液混匀,然后加水至足量搅匀既得。水不溶性药物可先用少量水或甘油研细、分散,再与基质搅匀。
第十四章黏膜递药系统
气雾剂(平均药物粒径应在5um以下)是指原料药物或原料药物和附加剂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黏膜、皮肤的制剂。
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混选型、乳剂型。按组成分类:
1二相气雾剂,即溶液型气雾剂,由抛射剂形成的均匀液相与液面上部由部分抛射剂汽化的蒸汽所组成。
2三相气雾剂:乳剂型气雾剂和混选型气雾剂具有三相,即在液相中已形成二相(液-液或液-固),加上液面上部由部分抛射剂汽化的蒸汽
抛射剂是气雾剂的动力系统,是喷射压力的来源,同时可兼作药物的溶剂或稀释剂。
抛射剂应具备的条件:1常温下饱和蒸汽压高于大气压;2无毒、无致敏反应和刺激性;3惰性,不与药物等发生反应;4不易燃、不易爆炸;5无色、无味、无臭;6价廉易得。抛射剂的用量:溶液型20—70%;混选型30—45%;乳剂型8—10%。一般情况下,用量大,蒸气压高,喷射能力强;反之则弱。滴眼剂的质量评价 1PH:正常眼睛可耐受的PH范围为5—9,PH6—8时无不适感,<5或>11.4有明显的刺激性。2渗透压摩尔浓度:应与泪液等渗。眼球能耐受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0.6—1.5%氯化钠溶液; 3无菌;4可见异物;5粒度:混选型滴眼剂应进行药物颗粒的粒度检查;每个涂片中大于50um的粒子不得超过2个,且不得检出大于90um的粒子。6沉降容积比:混选型滴眼剂不应结块或聚集,经轻摇应易再分散。其沉降容积比不低于0.9。7装量:应不超过10ml。8装量差异。眼膏剂(粒径不得大于75um)
特点:1基质具有无水和化学惰性的特点,宜于配制遇水不稳定的眼用制剂,如某些抗生素;2与滴眼剂相比眼膏剂在结膜囊内的保留时间长,可起到长效作用; 3能见轻眼睑对眼球的摩擦,有助于角膜损伤的愈合。4夜晚使用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眼内滞留时间。眼膏剂的质量检查
1粒度;3无菌;4装量:每个容器的装量不得超过5g;5装量差异;
2金属性异物:在10个供试品中,含金属性异物超过8粒着不得超过一个,且其总数不得超过50粒。
6局部刺激性:眼膏剂、眼用乳膏剂、眼用凝胶剂应均匀、细腻、无刺激性,并易涂布与眼部,便于原料药物分散和吸收。
第十八章现代中药制剂
浸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浸润与渗透;2解吸与溶解;3扩散
影响因素:1药材性质;2溶剂;3浸提温度;4浓度梯度;5浸提时间;6浸提压力。酒剂:又称药酒,是指饮片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酊剂:是指将饮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含毒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10g.流浸膏剂: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制成的制剂。每1ml相当于饮片1g。采用渗漉法制备。含热敏性成分的饮片不宜制成流浸膏剂。
6.药剂学总结 篇六
名词解释:
Prodrug:前药,是活性药物衍生而成的药理惰性物质,能在体内经化学反应或酶反应,使活性母体药物再生而发挥治疗作用。
Dosage form:剂型,是适合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需要而制成的不同给药形式。Pharmaceutics:药剂学,将原料药制备成药物制剂的一门学科。Preparations:制剂,指剂型确定以后的具体药物品种。
Excipients:辅料,制剂中除具有活性成分的药物外的其他所有成分。
Hydrotropic agent:助溶剂,通过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复盐、缔合物等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这种增加药物溶解度的作用称为助溶(hydrotropy),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Cosolvent:潜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一定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cosolvency),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
CMC: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Krafftpoint:Krafft点,在低温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加,但当温度升至某一值后,溶解度迅速增加,该温度称为Krafft点。
Cloud point:昙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加热升温时可导致表面活性剂析出(溶解度下降),出现浑浊,甚至产生分层,这种现象称为“起浊”或“起昙”,此时的温度称为昙点。
HLB: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Solubilizers:增溶剂,利用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原理,使难溶性活性成分的溶解度增加而溶于分散介质的过程,称为增溶(solubilization),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Sterility:无菌,指在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Sterilization: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全部杀灭。
F0value:F0值,又称标准灭菌时间,指在Z为10℃时,一个湿热灭菌程序赋予被灭菌品在121℃下灭菌的等效灭菌时间(分钟)。F0值目前仅用于热压灭菌的验证。
Emulsions:乳剂,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Emulsifier:乳化剂,乳剂的稳定剂。
RH:相对湿度,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CRH: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的药物粉末在较低的相对湿度环境中其平衡水分含量较低,不吸湿,但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为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
Polymorphism:多晶型,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药物,由于结晶条件不同,形成结晶时分子排列与晶格结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晶型。
TTS:经皮递药系统,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一类制剂。Suppositories:栓剂,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Displacement value:置换价,栓剂中,药物的重量与相同体积的基质重量之比。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体内缓慢释放药物,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血液浓度的制剂,药物的释放速度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
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控释制剂,指药物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缓慢地恒速释放的制剂,一般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
TDDS:靶向给药系统,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Gene therapy:基因治疗,一种从基因层次干预疾病发生源头的全新的治疗方法。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 ,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Preformulation:处方前研究,在药物制剂研究阶段,首先应对候选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特性等基本性质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称为处方前研究。
P:油水分配系数,药物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与在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常用对数值,即logP作为参数,衡量药物分子亲脂性的大小。
辅料题:
PVA:聚乙烯醇,水溶性合成高分子成膜材料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水不溶性合成高分子成膜材料 Aerosil:微粉硅胶,片剂助流剂
CAP:醋酸纤维素酞酸酯,肠溶型包衣材料 CMS-Na:羧甲基淀粉钠,超级崩解剂
Pregelatinized starch:预胶化淀粉,片剂稀释剂,常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Freon:氟利昂,气雾剂抛射剂
Poloxamer-188:泊洛沙姆188,水溶性栓剂基质 CCMC-Na: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片剂崩解剂 Span 80:脂肪酸山梨坦,80,W/O型乳化剂 Azone:月桂氮卓酮,透皮吸收促进剂 Carbomer:卡波姆,水性凝胶基质 L-HPC:低取代羟丙纤维素,超级崩解剂 Gelatin:明胶,片剂粘合剂
Benzalkonium bromide:苯扎溴铵,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PVP:聚维酮,片剂粘合剂
PLGA:乳酸-羟基醋酸共聚物,生物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 Brij:苄泽类,O/W型乳化剂
Tween 80:聚山梨酯80,O/W型乳化剂
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片剂粘合剂、高分子助悬剂 Eudragit:丙烯酸树脂,肠溶型包衣材料、不溶性缓释材料 PEG:聚乙二醇,半极性溶剂、水溶性软膏基质 HPMC:羟丙甲纤维素,片剂粘合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
EC:乙基纤维素,水不溶性微囊成囊材料、水不溶性骨架型缓释材料 β-CYD:β-环糊精,常用的包合材料
填空题
1、影响片剂均匀度的因素:粉末混合不均匀、片重差异超限
2、浸出药剂制备过程中,影响药物浸出的因素:药材粒度、溶剂、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压力、浓度梯度、药物与溶剂的相对运动速度、新技术
3、制备多肽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药物微球的常用方法:乳化分散法、凝聚法、聚合法
4、常用的除菌过滤器:0.22μm或0.3μm的微孔滤膜滤器、G6号垂熔玻璃滤器
5、经皮吸收制剂的类型:膜控释型、黏胶分散型、骨架分散型、微贮库型
6、包合技术常用的包合材料、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合材料:环糊精、环糊精的衍生物;制备方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超声波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
7、膜剂中常用的成膜材料:PVA、EVA、其他(HPC、HPMC)
8、固体制剂中物料共同的操作单元:粉碎、混合、过筛、制粒
9、气雾剂的组成: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阀门系统
10、液体制剂药物稳定化的方法:微囊化、微球化、胶囊、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加入片剂吸收剂
11、固体分散体的类型:低共熔混合物、固态溶液、共沉淀物、玻璃溶液或玻璃混悬液
12、液体制剂中蛋白质类药物的稳定方法:氨基酸替换、添加稳定剂、蛋白质的干燥
13、当前输液生产中的主要质量问题:澄明度、染菌、热原
14、散剂各组分混合原理:对流混合、剪切混合、扩散混合
15、片剂崩解迟缓的原因:①压缩力过大②可溶性成分溶解堵住毛细孔③强塑性物料或粘合剂使片剂的结合力过强④崩解剂的吸水膨胀能力差或对结合力的瓦解能力差
16、脂质体膜材:中性磷脂、负电荷磷脂、正电荷磷脂、胆固醇
17、乳剂的不稳定现象: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
18、栓剂的制备方法:挤压成型法、模制成型法
广义的基因药物:cDNA表达系统、反义寡核苷酸、核酶、siRNA、microRNA 浸提四过程:浸润与渗透、解吸与溶解、扩散、置换 除去鞣质的方法:明胶沉淀法、碱性醇沉法、聚酰胺吸附法 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水解、氧化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①处方因素:pH、广义的酸碱催化、离子强度、溶剂处方中的基质或添加剂、表面活性剂②外界因素:温度、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其中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高湿、光照试验。
剂型设计的依据:临床需要、药物的性质、生产工艺条件
优化法:单纯形优化法、拉氏优化法、效应面优化法、正交设计、均匀设计
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
原料药:性状、含量、有关物质、熔点、吸湿性以及根据品种性质选定的考察项目 片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如为包衣片应同时考察片芯、崩解时限或溶出度 注射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pH、可见异物、应考察无菌 软膏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均匀性、粒度
乳膏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均匀性、粒度、分层现象
1、药剂学的任务
①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② 基本药物剂型的研究 ③ 新技术与新剂型的研发 ④ 新型药用辅料的研发 ⑤ 中药新剂型的研发 ⑥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发 ⑦ 制剂机械和设备的研发
2、药用辅料的作用
① 使制剂具有形态特征 ② 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 ③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④ 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部位、作用时间或满足生理要求
3、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4、根据Stocks定律说出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方法
先写出Stocks定律
① 减小微粒半径:药物粉碎或微粉化②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加入助悬剂③减小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加入助悬剂
5、使用热压灭菌柜的注意事项
① 必须使用饱和蒸汽②必须排空灭菌柜内的空气③灭菌时间:应以全部药液温度达到所要求的温度时开始计时④灭菌完毕后的操作:灭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使压力表指针为“0”后,放出柜内蒸汽,使柜内压力与大气压相等,稍稍打开灭菌柜,10-15分钟后全部打开,以免柜内外压力差和温度差太大造成被灭菌物冲出或玻璃瓶炸裂而伤害操作人员。
6、洁净室设计的基本原则:①洁净室内的设备布局尽量紧凑、尽量较少面积②同级别的洁净室尽量相邻,不同级别的洁净室由低级向高级安排,彼此相连的房间之间应设隔离门,隔离门影响洁净度高的方向开启,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各级洁净室之间的正压差应不低于10Pa ③洁净室内一般不设窗户,若需窗户,应以封闭式外走廊隔离窗户④洁净室门应密闭,人流、物流分开,进出口处应装有气锁,光照度>300lx
7、输液的质量要求
7.药剂学学分制改革 篇七
1 我国药剂学教学的现状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1]。该门课程应用性强, 紧密结合实际, 新技术、新材料发展迅速, 使药剂学从经验探索阶段进入科学研究阶段, 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成为现代药剂学的核心内容, 新药研发水平成为药剂学学科水平及一个国家制药行业综合实力的整体反映。
目前国内的药剂学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 以教师为主体, 以讲课为中心。这种模式多是采取全程灌输, 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 加之整个课程内容较多, 讲授时都集中于对教学大纲重点知识的讲解;在课程的考核指标上, 课程结业考试占了绝大部分。该模式与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如何使学生通过药剂课的学习, 全面提升药剂学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值得深思, 而学分制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2 形成性评价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 我国教学评价都依赖于终结性评价方式, 即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这种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关注结果, 而对于学生如何得到这些结果却漠不关心。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注重过程的评价, 是通过诊断教学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 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2]。与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相比, 形成性评价的内容丰富, 形式灵活多样, 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涉及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它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学分制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原有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缺乏积极主动性的弊端, 而进行性评价正是针对该弊端, 它改变原有的“一锤定音”, 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这将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热情、兴趣和动机, 激励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培养合作精神。因此, 药剂课程教学应当充分重视使用形成性评价, 激励和引导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药剂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 我国药剂学教学还多采用教师为主体, 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施教模式, 该模式的弊端在于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药剂学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寻求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又能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国外很多院校很早就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总结出“问题教学法”, 即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以解答问题为驱动力, 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研究的教学过程[3]。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群体协作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才能实现药剂学理论、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意义建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可采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知识, 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平台进行自学, 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 指导老师在分组讨论中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密切了师生关系, 可谓一举数得。
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的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但视频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体元素却远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视频具有丰富的信息内涵和动态演示的效果, 合理地运用视频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尤其适用于药剂学这种内容丰富、涉及到多学科的且应用性特别强的学科的教学[4]。观看视频使得学生对原有的枯燥的理论有了形象的、动态的了解, 教师只要再进行必要的分析, 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视频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视频录像, 但应用的更多的应该是利用软件制作的FLASH动画视频, 这就要求教师在这方面加强自身修养, 平时多积累素材, 这样才能制作出简单明了又生动形象的FLASH动画。但是, 在使用视频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过分的依赖视频而忽视课堂讲授, 切勿本末倒置。
4 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
药剂学实验是药剂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研究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药剂学实验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强, 与生产密切相关, 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目前药剂学的实验教学面临很多问题, 例如教学任务艰巨, 工作量大、教学学时有限、学生动手机会相对较少等[5]。这就要求我们对目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利用现有的教学时间和实验条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传统讲授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 我们将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入实验课教学, 强化学生对实验课内容的认识。其次, 我们将部分实验制成视频, 利用多媒体课件, 插入相应剂型的生产录像, 让学生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制剂设备及GMP要求。对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进行详细讲解, 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此外, 调整实验课的课程组成, 加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除了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之外, 我们还应改进实验课考核方法, 加大考核力度。在总结现有的实验课考核方法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更加有效的考核机制, 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实验和学习过程中就十分注意自身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原有的实验报告考评和操作技能考评基础上增加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以适应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调动学生参与设计性实验和自主性实验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 我们将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 结合药剂学教学工作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 改变原有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积极倡导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使学生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 还具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从而提高药剂学学科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崔福德.药剂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56.
[2] 熊阳, 来平凡.形成性评价在药剂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 2009, 25 (6) :31-34.
[3] Richard B, David I, Derek.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d the medical school:another case of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J].Advances in Physiology Education, 2005, 29 (8) :194-196.
[4] 袁子民, 程岚, 吕佳, 等.多媒体结合视频辅助教学模式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2 (5) :119-120.
8.浅议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篇八
摘要:药剂学是药物制剂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的高低。郑州华信学院从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合理设置课程,实行产学研结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保证了教学改革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
新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与国际接轨,而要缩短与国际药学的差距,我国的医药工业必须加快发展,不断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制药人才。为满足社会对高级应用型制药人才的需求,郑州华信学院于2004年开办了药物制剂专业。按照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办学定位,学院对药剂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根据专业特色,合理设置课程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据了解,国内同类院校药剂学的总学时数大多不超过10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3∶1。郑州华信学院选用的教材是孙耀先主编的《药剂学》新版教材,课程总学时数为102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3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2∶1。学院将整个课程教学分成两部分,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逐渐成长为高级应用型药物制剂专业技术人才。
笔者认为,学院改革课程设置的意义在于:第一,增加总学时数,改变面向基层定位办学只注重普通制剂学习的传统教学思路。第二,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数,充分体现药剂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实行分段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同时加强了与相关学科的衔接,增强了学习的系统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其专业习惯和实践技能的养成。
二、立足教材,积极探索理论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填鸭式”教学模式终将被淘汰。在对药剂学教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讲解药物新剂型、药用辅料的内容时,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真实可信的事例直观地反映剂型的先进性;在讲解剂型制备的内容时,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录像、图片、动画等形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制药过程能够有真切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又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在讲解具体制剂的内容时,宜采用流程教学法,通过展示每种剂型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全面了解药剂的制作过程。总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降低课程难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采用案例展示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研讨、探究,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如在讲授药用辅料的重要性时,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可通过列举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的亮甲素案件,使学生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进一步的认识。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能引导他们对课本知识进行思考与延伸。
2.实况教学法
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它牵涉面广,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而药剂工业生产设备与实验设备相关性较差,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到工厂进行实地参观、见习。因此,我们到药厂实地拍摄片剂、注射剂的生产过程,并将其做成直观、生动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同时配以音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助多媒体承载信息量大的特点,实施实况教学法,是提高药剂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3.流程教学法
药剂学具有学习内容多而散,叙述性、记忆性强等特点,学生容易听懂但难以系统掌握。而药剂学课程体系安排是以剂型为主线,每种剂型的制备又是按工艺流程进行的,因此适宜采用流程教学法。流程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将药剂学的所有内容整合为药物剂型的制备流程,犹如一条线,把零散的珠子都串了起来,使学生沿着剂型的制备流程,对药剂学的学习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4.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设定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解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设计时,教师可以就维生素C水溶液的化学稳定性提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药物化学知识,从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入手,结合注射剂的制备过程,找出影响维生素C水溶液稳定性的因素并加以解决。通过设定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自己设计处方,大大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改善了学习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药剂学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使其在实践中学会应用药剂学理论知识,并正确地分析实验结果,进而提高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实验教学应该随着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特征,合理设计实验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药剂学实验的绝大部分是对理论的验证,缺乏创新性;在实验方法上基本是机械模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郑州华信学院的药剂学实验课安排了15个实验。一方面,在典型的普通制剂的基础上,增设了药物基本理论和制剂新技术的相关实验;另一方面,开设了一些新剂型实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口径。如大蒜油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用?茁-环糊精将大蒜油制成包合物,使被包合的药物稳定性增强,还可以掩盖大蒜的不良气味。通过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握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课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教师认真研究实验内容,巧设问题情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的知识,课上首先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达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作为指导者,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才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3.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课上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学生课前不预习,实验课后交上来的报告数据雷同,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没有反馈总结。鉴于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报告,这样,他们必须在课前将有关报告的内容写在实验报告上,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验结束后,当堂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对结果进行讨论,教师及时批改实验报告,交作业(实验成果)时给以评分,使学生在每次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当堂完成实验报告有助于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四、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保证教学改革的质量和成效
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在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应不断更新理念,时刻关注教学改革的进展,随时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其次,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多学科综合性知识。如郑州华信学院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到制药生产企业见习,深入药品生产、检验第一线,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最后,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才能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使药剂学的教学改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孙耀华,江丰.制剂技术与设备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任福正,卓超等.应用多媒体进行工业药剂学教学实践的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06,(6).
【药剂学模拟试卷】推荐阅读:
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下12-07
药剂士(中药药剂士)职责12-07
药剂学作业答案10-09
药剂学本科论文10-31
吉林大学药剂学07-07
中药药剂学7章07-25
药剂学试题库08-06
药剂学自荐书08-21
中药药剂学精华版自制07-12